余华小说活着的简介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余华小说活着的简介(精选8篇)

余华小说活着的简介 篇1

内容摘要:余华的小说《活着》语言简单直白、单纯质朴,由此却衍生出多重的象征意味。作品体现了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抗争不止,在命运承受中包含着对生命执着追求的精神,以及儒道释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关键词:《活着》 象征 民族意识

小说《活着》是20世纪文坛颇有影响的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品。余华评价这部小说时称:“我感到我写下了高尚的作品。”这部作品运用简洁、朴素的语言,讲述了福贵命运多舛的一生,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中关于生命意义,生存本质真谛的寻求与感悟,揭示了中国文化下的民族意识与生存哲学。一.平实中的深邃意味

《活着》中余华摒弃了先锋小说典雅诡秘、艰深难懂的语言,以简单直白、单纯质朴的语言取而代之,是余华重建日常语言秩序的界碑。作家运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文字,让读者去感受、猜测和想象潜藏在“冰山”下的巨大部分。

作品中,作者叙述故事通过简洁的人物对话和细节行动,将人物的内心情感隐藏在文字的意象之下,让读者自己通过文字语言去慢慢体悟人物内心。句式上多用短句,不论人物对话还是其他语言,都很短促,从而通俗易懂。如写有庆死的时候,对抽血、报丧、打医生,见到春生等情节没有大段的描写,而是用简朴的语言,平静的叙述。通过简短的对话快节奏地展现一个个尖锐冲突的场景。福贵的语言完全符合农民本色,是一种简单质朴的语言,同时质朴中见真理,如“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比喻的运用又是质朴语言的一大特色,比如“我知道他不会和我拼命了,可他说的话就像一把钝刀子在割我的脖子,脖子掉不下来,倒是疼得死去活来。” 小说运用独特的民间话语,彰显出浓郁的民间意味。福贵一家的名字,“福贵、家珍、有庆、凤霞、二喜”,无不寄托着作者对这些人美好的人生希望,然而,除福贵苦难地活着外,其他人无一不悲惨死去,这是反讽性叙述。小说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民间歌谣。老年福贵在劳作中以粗哑的嗓音唱着“皇帝叫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这出现于采风者“我”与福贵初次见面时,是福贵所经受的苦难的自我嘲弄。小说中福贵的自我复述简洁明了,充满感情。一个历经世间沧桑的老人回忆苦难的往事,已超然世外,所以复述又是真诚、准确的。这种叙事方式洋溢着作者的悲悯情怀,使读者情不自禁地被感动。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中说:“一切真正的小说应该无处不洋溢着象征,即我们寓居世界的方式的象征,我们理解世界并不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的象征。”[1]《活着》这部作品不着意地追求多重的象征意味,却能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多重的意义。

余华的作品善于在日常生活的缝隙中寻找世界和人生的奥秘,发现真正支配生活的力量,重复中透出简洁,由此衍生出象征意义。《活着》是一部具有现代寓意特点的小说,具有象征意义。作品的开头,作者写“我”是一个乡下采风的文人,与老年福贵相遇,从而引出老人一生的故事,这被赋予了象征,“用‘叙述一个老百姓的故事’的认识世界态度,来表现原先难以表达的对时代真相的认识。这种民间立场的出现并没有削弱知识分子批判立场的深刻性,只要表达得更加含蓄更加宽阔„„”[2]余华从民间视点叙述了福贵经历的各个时代主流,从中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待苦难的命运和生存困境的忍耐。福贵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具有宏观的象征意义,他的一生是那个时代生活的缩影,福贵生活中突然的,无来由的,接踵而至的死亡和悲剧不是现实,是隐喻,是象征。他的人生体验几乎包括世间所有的苦难和不幸。

《活着》中的某些事物也构成了象征意象。如与福贵相依为伴的牛,那是一头已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的老牛。终日劳作的牛,意味着坚韧、忍耐和持久。这头默默的老牛,是福贵精神状态的对应物,不仅是福贵忍受苦难的象征,也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象征。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象征着福贵承受无尽的痛苦和不幸的人生之路。小说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也具有象征意义。“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降临。”用黑夜的来到象征从“活着”走向“死亡”的必然客观规律,大地的召唤是死亡的召唤,是一切生命的归宿,一种自然的回归。二.民族意识与生存哲学

作家深受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优秀的作品往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活着》这部作品具有中国的民族文化蕴涵以及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余华曾提到《活着》这部小说,“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3]余华叙述的社会时期是现代中国最极端的生活时空,寄托了作者对中国几千年来农民生存命运、生存方式的思考。中国农民具有朴素的根深蒂固的土地之恋,依靠土地才一代代地繁衍生存下来。他们的希望就是安分地自给自足地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上生活,然而几千年中国经历了无数的社会**,农民作为社会中最弱小的群体,只能听天由命逆来顺受地活着。忍耐、顺从的观点思想早已深入骨髓,这使他们成为各种社会战乱的受害者。小说中福贵他们虽然在土地上辛苦劳作,却始终生活在贫困的边缘,摆脱不了苦难的阴影。他们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等,却不争不抗,忍耐顺从的生活着,这些正是作者对中国农民生存方式的同情和怜悯。

福贵的形象是中华民族吃苦耐劳、顽强不屈的民族性格的体现,闪烁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之光。福贵一生可谓历经生活的艰辛,大约人从出生那一刻起生命就不完全属于自己,活着就是承受更多的苦难。不管怎样,每个人总在为活着而努力。但“人活得高兴,穷也不怕”,有人在,“鸡会变成鹅,鹅会变成羊,羊会变成牛”的人生信条,激励着福贵努力地同苦难作斗争,坚强地活着。福贵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与痛苦,最后孑然一身时,老年福贵终日在田地里,赶着那头名为“福贵”的老牛,在嗔怪“福贵”犁田偷懒时,嘴里也喊着“家珍”、“有庆”、“凤霞”、“苦根”死去亲人的名字,好像他们都是正在埋头苦干的牛。此时的福贵已超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懂得感激、珍惜,好好地对待生命,好好地享受生活。福贵自信、宽容、坚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抗争不止,在命运承受中包含着对生命执着的精神的表现。

余华小说活着的简介 篇2

关键词:《活着》,象征,民族意识

小说《活着》是20世纪文坛颇有影响的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品。余华评价这部小说时称:“我感到我写下了高尚的作品。”这部作品运用简洁、朴素的语言, 讲述了福贵命运多舛的一生, 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具有独 特的艺术魅力, 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中关于生命意义, 生存本质真谛的寻求与感悟, 揭示了中国文化下的民族意识与生存哲学。

一.平实中的深邃意味

《活着》中余华摒弃了先锋小说典雅诡秘、艰深难懂的语言, 以简单直白、单纯质朴的语言取而代之, 是余华重建日常语言秩序的界碑。作家运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文字, 让读者去感受、猜测和想象潜藏在“冰山”下的巨大部分。

作品中, 作者叙述故事通过简洁的人物对话和细节行动, 将人物的内心情感隐藏在文字的意象之下, 让读者自己通过文字语言去慢慢体悟人物内心。句式上多用短句, 不论人物对话还是其他语言, 都很短促, 从而通俗易懂。如写有庆死的时候, 对抽血、报丧、打医生, 见到春生等情节没有大段的描写, 而是用简朴的语言, 平静的叙述。通过简短的对话快节奏地展现一个个尖锐冲突的场景。福贵的语言完全符合农民本色, 是一种简单质朴的语言, 同时质朴中见真理, 如“做人不能忘记四条, 话不要说错, 床不要睡错, 门槛不要踏错, 口袋不要摸错。”比喻的运用又是质朴语言的一大特色, 比如“我知道他不会和我拼命了, 可他说的话就像一把钝刀子在割我的脖子, 脖子掉不下来, 倒是疼得死去活来。”

小说运用独特的民间话语, 彰显出浓郁的民间意味。福贵一家的名字, “福贵、家珍、有庆、凤霞、二喜”, 无不寄托着作者对这些人美好的人生希望, 然而, 除福贵苦难地活着外, 其他人无一不悲惨死去, 这是反讽性叙述。小说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民间歌谣。老年福贵在劳作中以粗哑的嗓音唱着“皇帝叫我做女婿, 路远迢迢我不去。”这出现于采风者“我”与福贵初次见面时, 是福贵所经受的苦难的自我嘲弄。小说中福贵的自我复述简洁明了, 充满感情。一个历经世间沧桑的老人回忆苦难的往事, 已超然世外, 所以复述又是真诚、准确的。这种叙事方式洋溢着作者的悲悯情怀, 使读者情不自禁地被感动。

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中说:“一切真正的小说应该无处不洋溢着象征, 即我们寓居世界的方式的象征, 我们理解世界并不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的象征。”[1]《活着》这部作品不着意地追求多重的象征意味, 却能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多重的意义。

余华的作品善于在日常生活的缝隙中寻找世 界和人生的奥秘, 发现真正支配生活的力量, 重复中透出简洁, 由此衍生出象征意义。《活着》是一部具有现代寓意特点的小说, 具有象征意义。作品的开头, 作者写“我”是一个乡下采风的文人, 与老年福贵相遇, 从而引出老人一生的故事, 这被赋予了象征, “用‘叙述一个老百姓的故事’的认识世界态度, 来表现原先难以表达的对时代真相的认识。这种民间立场的出现并没有削弱知识分子批判立场的深刻性, 只要表达得更加含蓄更加宽阔……”[2]余华从民间视点叙述了福贵经历的各个时代主流, 从中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待苦难的命运和生存困境的忍耐。福贵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具有宏观的象 征意义, 他的一生是那个时代生活的缩影, 福贵生活中突然的, 无来由的, 接踵而至的死亡和悲剧不是现实, 是隐喻, 是象征。他的人生体验几乎包括世间所有的苦难和不幸。

《活着》中的某些事物也构成了象征意象。如与福贵相依为伴的牛, 那是一头已经干了很多活, 受了很多罪的老牛。终日劳作的牛, 意味着坚韧、忍耐和持久。这头默默的老牛, 是福贵精神状态的对应物, 不仅是福贵忍受苦难的象征, 也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象征。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 象征着福贵承受无尽的痛苦和不幸的人生之路。小说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也具有象征意义。“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 黑夜从天而降。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 那是召唤的姿态, 就像女人召唤着她的儿女, 土地召唤着黑夜的降临。”用黑夜的来到象征从“活着”走向“死亡”的必然客观规律, 大地的召唤是死亡的召唤, 是一切生命的归宿, 一种自然的回归。

二.民族意识与生存哲学

作家深受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 优秀的作品往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活着》这部作品具有中国的民族文化蕴涵以及中国人的生存哲学。

余华曾提到《活着》这部小说, “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3]余华叙述的社会时期是现代中国最极端的生活时空, 寄托了作者对中国几千年来农民生存命运、生存方式的思考。中国农民具有朴素的根深蒂固的土地之恋, 依靠土地才一代代地繁衍生存下来。他们的希望就是安分地自给自足地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上生活, 然而几千年中国经历了无数的社会 动乱, 农民作为社会中最弱小的群体, 只能听天由命逆来顺受地活着。忍耐、顺从的观点思想早已深入骨髓, 这使他们成为各种社会战乱的受害者。小说中福贵他们虽然在土地上辛苦劳作, 却始终生活在贫困的边缘, 摆脱不了苦难的阴影。他们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等, 却不争不抗, 忍耐顺从的生活着, 这些正是作者对中国农民生存方式的同情和怜悯。

福贵的形象是中华民族吃苦耐劳、顽强不屈的民族性格的体现, 闪烁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之光。福贵一生可谓历经生活的艰辛, 大约人从出生那一刻起生命就不完全属于自己, 活着就是承受更多的苦难。不管怎样, 每个人总在为活着而努力。但“人活得高兴, 穷也不怕”, 有人在, “鸡会变成鹅, 鹅会变成羊, 羊会变成牛”的人生信条, 激励着福贵努力地同苦难作斗争, 坚强地活着。福贵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与痛苦, 最后孑然一身时, 老年福贵终日在田地里, 赶着那头名为“福贵”的老牛, 在嗔怪“福贵”犁田偷懒时, 嘴里也喊着“家珍”、“有庆”、“凤霞”、“苦根”死去亲人的名字, 好像他们都是正在埋头苦干的牛。此时的福贵已超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懂得感激、珍惜, 好好地对待生命, 好好地享受生活。福贵自信、宽容、坚韧的精神, 是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抗争不止, 在命运承受中包含着对生命执着的精神的表现。

《活着》这部小说, 是余华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包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 是一部形象的生命哲学, 是中华民族生存哲学的体现。中国儒家思想注重礼、义、孝、忠、信, 小说中亲情、爱情、友情等人间真情的叙述, 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如父亲在福贵输光家产后“竟也没打他”, 只是安慰他:“从前, 我们徐家的老祖宗不过是养了一只小鸡……”透露着父子无法割断的血缘关系。福贵与家珍在艰辛生活中相濡以沫, 共同承受贫困、坎坷与不幸。当福贵得知有庆是为在战场上共患难的春生的妻子而抽血过多死亡时, 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话:“春生, 你欠我一条命, 你下辈子再还给我。”这是福贵对春生友情的维护与忠诚。这些真情使艰辛的生活中充满了温情, 是对人性善的展示, 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小说中也寄寓了道家思想。道家讲“清静无为”, 凡事顺其自然, 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依自然而行, 人的生死是一种不可违背的自然的客观规律。“人生如游”, 死亡是生命中不可抗逆的正常部分, 让人以达观的态度而对人生。福贵对人生、对死亡的乐观豁达的态度, 是对道家思想的哲学阐释。老年福贵经历一次又一次亲人的死亡, 忍受着生活的苦难, 并没有跌入悲伤绝望的深渊, 而是以超越绝望的平静, 超越苦难的达观悠然自然地生活着。佛教宣扬“苦海无边”, 让人忍受人生的一切。余华说:“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 也不是来自于进攻, 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4]小说中的“忍受”精神显然受佛教的影响, 它肯定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除了佛教中对人生的消极态度。福贵坚韧地忍受生命中的苦难, 也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 热爱生命, 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邢建昌, 鲁文忠.先锋浪潮中的余华[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159.

[2]王征.日常经验的再现——论余华近年来创作走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0, (1) .

余华小说《活着》的孤独意识 篇3

摘要:余华小说《活着》讲述的是主人公福贵在苦难中生存下来的故事。文章的主旨在于“活著”面临的各种苦难,虽然主人公最后依然“活着”,但是小说中透露出来的孤独感却依然十分明显。本文就余华小说《活着》孤独意识的体现进行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余华小说;《活着》;孤独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 . 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06-01

一、引言

《活着》被认为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作者余华用平淡的文笔讲述了福贵一生为了“活着”而活着的故事。从小说的整体情况来看,文章中的福贵是人生充满痛苦之人,虽然最终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找到了自己的家园,但是却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1]。不少读者认为,福贵的“活着”是现实中唯一的光亮,但这也恰好说明,福贵以及小说世界中的孤独意识十分明显。

二、小说内容中体现的孤独意识

余华的作品风格经过了阶段性的变化,在《活着》之前的余华小说基本都是以血腥和暴力的方法进行事件的论述,《活着》这部小说回归现实,因此具有现实意义。但是无论在哪部小说中,余华对于生存的意义一直在进行探寻。小说《活着》中,余华也在探寻生存的意义。福贵的生存意义就在于活着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寻求的过程中,他遭遇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落和希望[2]。例如,福贵小时候十分纨绔,不务正业,他父亲因此十分伤心绝望。然后福贵以第一人称说道“我眼睛里酸溜溜的,我知道他不会和我拼命了,可他说的话就像是一把钝刀子在割我的脖子,脖子掉不下来,倒是疼得死去活来”。这是少年福贵第一次感受到失落和伤心,然后他开始真正走向了寻求精神家园的道路。福贵开始想要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照顾这个家,他想要自己干活了,想着对家珍好了,想要照顾好加重的老人和儿女了。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所珍视的希望慢慢都变成了绝望,最后他的解决是妻子离开、儿子去世、女儿嫁人难产死了、最后女婿和孙子也死了,只有福贵自己还活着。文中从始至终没有说过福贵的孤独,却让人看到了他心理的孤独和无奈。当所有的亲人离开,福贵说:“看看自己还能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3]。”然后福贵买了好些头牛,这些牛的名字就是自己家人的名字,还包括自己的名字。

文章没有提过任何人的孤独感,我们却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孤独情感。如果不是太孤独,福贵怎么会将牛的名字取得和自己的家人一样,他让家人以“牛”的形式存活下来,是对家人团聚的渴望,也是内心孤独的具体表现。

三、叙述中的孤独意识

余华在小说当中采用了叙述的手法进行故事的描写,而正是这种叙述者的写作手法,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意识。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余华表示开始使用的叙述方式依然是过去的冷漠式和距离式,也就是说,作者在进行叙述时并没有对文章进行过多的介入,口吻属于客观地看客口吻,但实际上却用这样的方式更加耐人寻味[4]。文中以叙述者角度进行描述的一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出现在乡间歌词的收集情节上。余华这样写道:“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随后我听到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他唱起了旧日的歌谣,先是咿呀啦呀地唱出长长的引子,接着出现了两句歌词———皇帝叫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因为路途遥远,不愿去做皇帝的女婿。老人的自鸣得意让我失声而笑…”这一段想说明的是,皇家女婿的道路是孤独而寂寞的,而我情愿回到现实中;第二处出现在“我请他继续讲述自己,他有些感激地看着我,仿佛是我正在为他做些什么,他因为自己的身世受到别人重视,显示出了喜悦之情。”这里的“他”指的是福贵,叙述者只是让福贵继续讲述自己,他就像“我再为她做什么”一样的感激我,看得出来,已经很久没有人听福贵说话、讲述自己,反衬出福贵内心的孤独;第三部分在文章的结尾,老人再次唱着歌,黑夜降临,土地似乎在召唤自己的儿女。我们知道,不是土地在召唤自己的儿女,是福贵-老人在召唤自己的亲人,从老人的背影中,我们也看到了深深的绝望和孤独。

四、叙述特征中体现的孤独意识

《活着》的创造中,余华不再适用过去小说的叙述方式,而采用的故事情节行的叙述风格。这样的叙述模式下,故事的现实性更强,但是其中隐藏的思想和情感也更加深刻和明显。人们将《活着》进行总结,认为它是“温情的苦难”,因为故事的主人公一生都在追求,但是身边的亲人却一个接一个的离开了自己的生活。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主人公从原来的坚强到最后的“看看自己还能活几年”,说明虽然到最后,福贵还是活着,但是他已经犹如行尸走肉,过着“得过且过、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活[4]。余华在叙述过程中并没有感慨世事的无常,也没有抨击社会的丑恶现状,而是采用安静淡然的方式继续进行描述。但是,也许这种我们看到的淡然和寂静,才是人们内心深处孤独、绝望的最佳体现。余华曾经说过,他一直在找寻身为一名作家的真正意义,然后他角色,作家的生存目的就是将超脱社会现实,理解社会现实,包括的社会善恶的理解。因此余华在小说中并不会抨击社会的丑恶,而是采用了理解的方式,他理解社会的丑恶,理解福贵即使活着也是在残忍的现实中活着,理解福贵的这种情况是一种社会现实。

五、结语

《活着》是余华的转型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余华将孤独意识渗透在每一个小说细节当中,包括小说的内容和结构中,小说的叙述手法中以及小说的叙述特征中。以平淡的口吻进行孤独的描述,是《活着》中孤独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也使得其中的孤独感也更加深刻、具有现实性。

参考文献:

[1]贺常颖,柳芙蓉. 论余华小说中的生命意识——读《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J]. 城市学刊,2015,03:112-117.

[2]黄华莉,靳明全. 《活着》与《挪威的森林》中生死观之比较[J]. 当代文坛,2015,06:75-78.

[3]王祎颜. 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浅析《活着》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哲学[J]. 东南传播,2014,05:117-119.

[4]余冰. 救赎路上的灵魂游弋——论余华小说的内在精神力量[J]. 文艺评论,2014,07:92-97.

[5]吕丽. 苦难中的人性之思——余华小说的主题及其精神向度[J]. 学习与探索,2013,06:136-138.

活着 余华小说经典语录 篇4

2.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3. 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4.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5. 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

6. 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7. 人啊,活着时受了再多的苦,到了快死的时候也会想个法子来宽慰自己。

8.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9. 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10. 我知道他不会和我拼命了,可他说的话就像是一把钝刀子在割我的脖子,脑袋掉不下来,倒是疼得死去活来。

11. 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12. 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13.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14.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15.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事物所活着。

16. “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17.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18. 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荡起的波浪。

19.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20. 老子就是啃你家祖坟里的烂骨头,也不会向你要饭。

21. 他们脸上的皱纹里积满了阳光和泥土,他们向我微笑时,我看到空洞的嘴里牙齿所剩无几。

22. 他们时常流出浑浊的眼泪,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时常悲伤,他们在高兴时甚至是在什么事都没有的平静时刻,也会泪流而出。

23. 然后举起和乡间泥路一样粗糙的手指,擦去眼泪,如同掸去身上的稻草。

24. 他说:“家珍死的很好,死的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留下,不像村里的那些女人,死了还有人说闲话。”坐在我对面的这位老人,用这样的语气谈论着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内心涌上一股难言的温情,仿佛是一片青草在风中摇曳,我看到宁静在远处波动。

25. 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26. 女人都是一个心眼,她认准的事谁也不能让她变。

27.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降临。

28. 女人啊,性子上来了什么事都干,什么话都说。

29. 人老了也是人,是人就得干净些。

30. 我们称那位衣着暴露的S小姐为“局部真理”,因为真理都是赤裸裸的。

31. 他是可以看到自己过去的模样的人 准确看到自己年轻走路的姿态 甚至可以看到自己如何衰老

32. 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大了又变成牛。

余华小说活着读后感800字 篇5

多年以后重读余华的《活着》,仍是百感交集。多年以前感叹福贵悲惨而痛苦的一生,而今天更多的是思考他活着的不易。都说生存很简单,而生活却艰难异常,因为我们对生活有着太多希冀和追求,不甘平庸而堕落。我们人就像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千姿百态的活着,像荒漠绿洲,虽艰难求生却给人带来希望;像是藤蔓,攀附于参天大树平凡而摇曳生姿;有的像带刺的玫瑰,花朵娇艳也绝不容亵渎,有的则是胡杨,孤立于大漠却将种子撒向四方。

尼克·武伊契奇,天生无腿无手,被称为“没有四肢的生命”却以顽强的意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勇气,创造出励志演说家的传奇一生。他和福贵都是被命运无情碾压过,最终懂得时间的慈悲。他们走出了痛苦的迷雾,拨开了生活的本质,活着于他们而言,并不是福克纳《喧闹与骚动》的结尾所说的那样“在苦熬”,苦难在他们身上已消失于无形,内心填满道禅思想中面对生活时的超然和宁静。

跟福贵相比,现如今的我们是何其幸福,吃得饱,穿得暖,有书读,有班上,社会和平而稳定,生活富足有奔头。跟尼克相论,我们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可恣意奔跑,可尽情拥抱,然而很多人却像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会因父母的争吵而跳楼,或因恋爱分手而投河,更有甚者因医生一句“喊家属过来”而选择轻生。为什么福贵经历了父母、儿女、女婿、孙子相继离世的大悲大痛之后不是选择一死了之?而那卑微如尘的“误解之伤”或者“自尊之伤”就能要了我们年轻而鲜活的生命?是我们没有认识并接受生命的责任。

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活着,想想双亲日渐佝偻的脊梁和爬满双鬓的白发,我愿终有一天,他们不再弯着腰忙碌,也会看见星空中明亮的月光;活着,不只是为自己活着,看看那一双儿女,天真无邪笑容灿烂,你难道不愿一路陪伴他们走过快乐美好的童年,奔向成熟豁达的成年?

赫塞说“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学着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因水的清淡而厌倦饮水,也不为生活的平淡而摒弃生活。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无聊和平庸,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活着,不能平淡的活着,而要精彩的活下去。

福贵牵着黄牛在灿烂的残阳里,渐渐远去……

为了活着而活着-读余华活着有感 篇6

——读余华《活着》有感 张生福 在书店拿起这本书时单纯觉得封面比较好看,也依稀记得老师曾在课堂上提起过余华,室友见我拿了《活着》便笑言:你很压抑吗?当时就想,这本书到底是写得是些什么。后来一口气读了这本书,发现这段不长的时间我的心里一直是压着一块石头的,每看几页,都有我眼泪湿润的感觉,坏运气总是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我真的不想继续我的痛苦,我真的不想再折磨自己,想自己也知道内容是虚构的,怎么在这个时候会为了一个并不关乎自己任何前途命运的一本书而“浪费”自己的感情,我当时真的在心里痛斥大骂这个余华,为什么一定要把人家弄那么悲惨,仗着自己有点才华就那么肆意的折腾读者的感情,真是太没人道了,不过,倔强的自己还是顽强的把这本上看完了,另一个心思却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文学艺术造化,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书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书之一,我也因此想到了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的评价,艾米丽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朴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内涵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艾米丽写道: “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

纵观全书,作者在此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儿已经成了哑巴,母亲也病了,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人,这样的令人无法琢磨,令人尴尬的无奈着,痛苦着。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在大跃进运动中,饥荒饿得福贵的妻子家珍驼了背。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作家余华在小说《活着》中,精心构思了一位正在艰难而平静地活着的普通中国老人的人物形象。这位老人——他的名字叫福贵。在他的人生生涯中,与之相关的九位亲人或朋友或对手,父母亲、妻子儿女、赌徒对手、战场战友,年长的、年少的„„全部都死了。他们都死在福贵的前面:他们或死于落迫,或死于疾病,或死于意外,或死于狂热,或死于不幸,或死于饥饿„„唯有他福贵老人家一个人还活着,他与一条同样老态龙钟的老牛,一并地活着,当然,他也会死去。他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随地准备死去:他的床头,悄悄地保留了十元钱,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去用它的。因为,“村里人都知道它是给替他收尸的那个人,他们都知道他死后是要和他的家人埋在一起的。”

读完了这本书,不禁为福贵的悲惨遭遇而心痛,然而心痛之余,体会的更多的是书中对活着和死亡的探讨。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这段话作者在韩文版自序中有一次提到,“活着”作为一个词语,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忍受,忍受生活赋予的快乐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伤和高兴以及兴奋和无奈等等,哪怕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坚强的忍受,这个就是书的本意内涵吗?这个是我猜测的一种。

《活着》中更多的是非正常的死亡,福贵作为一个过去的不肖子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直到人们以为他们该死的时候依然活着, 而他的亲人: 慈爱的父母、温顺宽厚的妻子、美丽善良的女儿、充满朝气的儿子、年轻力壮的女婿、聪明活泼的外孙却相继走向死亡。对于福贵来说,“活着”就是承受一次次死亡的打击, 是用自己的双手亲手埋葬自己的亲人,这里没有丑恶与美丽的区别, 也不存在善良与正义,美丽鲜活的生命或消于贫穷疾病, 或亡于事故灾难,无边的苦难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 不断向人靠拢, 直至摧毁他脆弱的生命。“死亡”对我们来说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 它是如此的真实, 袭击着可以触摸到的人的生命, 而同时我们感受到的也不再是余华以往给予我们的关于死亡的阴冷、战栗与恐惧, 凶残与暴力, 死亡不再是血淋

淋的感觉, 这些都随着平静温情的叙述淡淡化开, 死亡像日暮火红的夕阳渐渐隐失在天边, 纵然是悲哀的结局, 也给予了我们一个壮美的欣赏过程。《活着》展示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悲苦的美。朱光潜所言:“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对悲剧来说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 而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活着》用“死亡”直击着我们的心灵, 而它在背后要努力展现的是福贵与他一家人对待苦难的方式。“活着”,原本是中国人的一种最朴素的生存愿望,也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生存要求,同时也是人类奋斗的目的。但在“活着”的背后,又分明地洋溢着一种对生命的感恩和对命运的无奈,需要有难以想象的忍耐力,具备自然生命的坚韧。纵然是这样,我们在这部小说中,还是能看到小说主人翁的那种乐观精神,随口唱两句歌谣,说两句酸话。福贵牵着一头老牛,在阳光正浓的树荫下平静地向我们讲述着他的一生,他很感谢有人听他的故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没有悲伤,没有痛苦,只有怀念,每次向别人述说自己的故事,就好象是又重新活了一次。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活着就是这样,简单却深藏哲理,要想好好的活着,不仅要有坚韧的毅力,还要有那种看透生死,敢于直面死亡的乐观精神。

在一部著名的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母亲说过一句话:“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看似一句简单的话,却

蕴含着一个哲理,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说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意思是说,众生万物,一产生出来,也就开始了死亡的过程;一完成死亡,也就开始了新的产生过程,此乃生死之一体两面。死亡,作为和爱情一样古老而永恒的主题,穿越种族和时代的隔阂在一代代生者的人生字典里反反复复地被重提和推敲。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那种生与死的探讨值得我们去深思。福贵作为小说中的主人翁,他虽然只是一个非常卑微的人,活了几十年,却真正弄清了一直困扰人的问题。他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显得是那样的从容,好像是在说一个与他无关的故事,没有对命运感到悲伤,没有对死亡产生恐惧,安然地和自己的那头老牛相伴度过最后的时光。用他的话说,亲人们虽然先于他死,但是有他亲自埋掉,而自己也不用担心,村里人会把他和家人埋在一起。就好像他并不是去死,只是到了另一个世界,那个可以和家人团聚的世界。佛教推崇“生死轮回”,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老百姓认为,人死了以后灵魂是不灭的,他会再次轮回获得生命。有庆死的时候,福贵就对自己死去的父母说:“有庆要来了,你们带他好一点,他活着时我对他不好,你们就替我多疼疼他。”死亡是在人一出生时就开始伴随了,生命是一个过程,死亡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部分而已。但是,就是死亡,才能凸现出生命的可贵,凸显出“生”作为一个过程的内涵。

余华在致上海贝塔斯曼书友会会员的信中说:“很多人告诉我,他们在读《活着》时,眼泪常会不期而至。如果你也遭遇到和他们一样的阅读经验,我想对你说,谢谢。我正是为象你一样善良的人写作。虽然,善良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会有‘走红’的品质,但它是我们的血与肉。我书中的主人公,也都是一些善良的人,他们不断遭遇苦难、失败和死亡。但我绝不是在控诉命运的残暴,相反,我希望你读到的是生命的韧性、力量、爱情、友谊甚至本能焕发的快乐,以及幽默,一切美而朗朗欢笑的东西,它们无视命运的暴戾而独自存在。善良的人同情一切苦难,同时也反对假借命运之名的自暴自弃。善良绝不仅仅是悲伤软弱的眼泪,而更应该是对所有美好高尚事物的关怀与肯定。它举重若轻地保护着我们的心,在艰难世道里保持热情与希望。”“我决定写下这样的小说,就是《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迎接不可逆转的死亡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方式。阅读《活着》,让我们在百感交集的体验中,留下福贵一生中温情而朗朗欢笑的一切,留下一种疼痛无比的亲切。

书的最后似乎没有忘记又留下的讲述者自己在慢慢降临下来的夜幕中说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 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真的有种不愿意的猜测,余华是不是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生命只是仅仅活着,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和其他万物一样并无任何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而没有其他任何过多的意义?在表达手法上,他用一种近乎冰冷且似乎没有温度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人的命运就是如此这般的循环往复,一代又一代的周而复始。

活着是一种状态,一种坚强,一种抗争。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的活法,有的人活着为了自己,有的人活着为了别人,有的人浑浑噩噩什么都不为,有的人则为的是某种追求,倒是尼采说得有些极至: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人生苦短,草生一秋,人生一世,每个人在时间的面前都是平等的,但时间的脚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付出过了,努力过了,就不必那么计较得失所在,享受的乐趣是过程而不全在于结果。人是为苦难而生,乐观是手中最好的武器,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地享受人生呢?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调整自我的过程,也许跟困难甚至苦难作斗争便是人生的重要内容。

我确是被《活着》里的故事真真切切地感动了,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故事。或者让我流泪的是死亡——生命的

终结。福贵一家相继去世,死亡的原因常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消亡都给我强烈的震撼。生命坚强而又脆弱。“这是一个死亡的故事,却不乏温情。”福贵全家相互偎依着生活,在贫困饥饿的重压下,相互搀扶着在人生路上艰难地行走。

余华《活着》的生存策略分析 篇7

关键词:富贵,宿命,苦难,温情,生存

一、苦难的黑暗世界

一个人在童年就对死亡麻木、熟悉, 整天呆在离死亡最近的医院里, 听够了凄惨的哭声, 在余华的生活里, 对其他人来说充满恐怖的死亡, 对他却是那么的平常, 所以对死亡的理解他有一种异于常人的视角。余华特殊的童年经历, 无疑影响着他以后的创作, 我们能从他的小说里看到令人倒吸冷气的杀戮和死亡, 以及弥漫在空气中的阴冷, 让人几乎无法呼吸的黑暗的苦难生活。

在余华的小说中苦难在前期和后期有着不同方式的体现。前期的小说大多描述的是一个充满杀戮和阴谋的暴力世界, 文字交织描绘出一幅幅罪恶的画面, 充斥着不安和恐惧, 一种无边的苦难一直蔓延。如《现实一种》《一九八六》《四月三日事件》等。后期在90年代, 余华的小说依旧以沉重为主要色彩, 同时又加入了新的形式和意义, 没有了先前无处不见的暴力和血淋淋的画面, 而是更深层次地加重了悲哀, 分别体现在《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

二、苦难中的忍耐

《活着》一书的背景是发生在赌场、战场以及荒谬的大跃进和人性扭曲的文革时代, 在那个时代饿殍遍野、枪林弹雨, 社会变化不定。小说中的主人公徐富贵和其亲人、村民, 可能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也可能被抓去做壮丁, 上面一个命令, 人人都砸锅炼钢, 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知道要活着, 没有挣扎更不去抗争, 生活一直处于被动和无奈中。他们做不了自己的主, 只能被生活被时代牵着鼻子走, 命运变幻他们永远始料不及, 永远束手无策。主人公徐富贵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 而他却幸运或者说不幸地生存下来, 他的生似乎就是为了见证身边人的死去。在关乎死亡的时代来临之前, 他日夜吃喝嫖赌, 终于输光了所有的家产, 一夜之间从天上跌落到人间的徐富贵, 沦落为了穷光蛋。父亲死后, 他沦为了普通的农民, 以种田为生, 守着自己的五亩田惶惶终日。当被生活逼到了生存边缘, 他终于洗心革面, 重新做人, 学会了做农活, 慢慢地知道关心家人, 疼爱儿女。殊不知生活的考验刚刚开始, 苦难从此才真正地降临, 他到城里为久病不愈的母亲抓药, 却被抓了壮丁, 当兵两年他日日饱尝生死之苦, 最后死里逃生。回到家中才发现生病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女儿因一次高烧, 从此成了哑巴。命运毫不留情地在以后的日子里, 夺走了他身边一位又一位的亲人, 唯一的儿子在献血的时候因被抽血过多而死;本来命运就可怜的女儿, 在婚后因难产大出血痛苦地死去;妻子为了生活劳动过度, 因患软骨病不治而死;女婿踏实肯干是家里的支柱, 后因一次工地事故, 被水泥板活活夹死;小外孙因饥饿, 吃豆子过多最后被活活撑死。他虽然活着, 却已是孤单一人, 他亲手埋葬了一个个死去的亲人。

主人公徐富贵在经历了如此惨痛的经历之后, 是什么支撑他依然活着, 不是对命运的呐喊, 也不是攻击, 却是隐忍和承担, 忍受命运带来的一切痛苦, 承担命运赋予的一切责任。忍受和承担是唯一从苦难中解脱的途径, 在命运面前, 面对一家人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死去, 他没有歇斯底里地吼叫, 没有哭天喊地地控诉。生活的苦难, 让他学会了无限的容忍和接受, 面对再大的苦难, 他也能将它消解于忍耐中。

在主人公富贵的脸上我们看不到生活的摧残带给他的伤痛, 看到的是他的平静, 是一种被生活磨砺出来的柔性, 这种柔韧的性格保护着他的心, 所以他在谈到死去的家人时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

三、宿命和家庭温情

一个能够直面生活苦难的生命是需要精神支柱的, 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能忍耐生活所带来的苦难呢?小说中主人公富贵不断地提到“命”, 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他说是命;他说娶了家珍这样的好女人是命;在凤霞被送走的时候, 他也说是命。他顺从着命运的一切安排, 不控诉也不恼怒, 正是他的这种不追问不质疑的认同, 让他能够承受一次次厄运的降临。

对“命”的认同让他消解了生存的痛苦, 又是什么支撑他生存呢?当他赌博输掉全部家产时, 家珍没有过多的恼怒和抱怨, 而是宽容和劝慰, 他的父亲卖了家里的一百多亩田替他还了赌债, 他娘告诉他人活着只要高兴, 再穷也不怕。正是妻子给予的宽容和理解, 父母给予的温情让他有了生活的勇气。他一改往日的虚荣, 不务正业, 开始了艰难的生活。老母亲和幼小的儿子都到田里来帮忙, 他过的虽然心酸, 但却被亲情感动着。

当他在战火中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地死去, 心里挂念的是家人, 想的是儿子、妻子和病中的老娘, 是家庭的温暖支撑着他在枪林弹雨中活了下来。当他回到家里看到家人是那么的满足和幸福。回家后日子同样过得辛苦, 为了供有庆上学, 就要把凤霞送人。凤霞被送出去之后, 又跑了回来。和家人分离的痛苦撕扯着亲人的心, 最后终于决定就算全家都没有吃的喝的, 也不把凤霞送走。这样的决定让全家人笑得掉下了眼泪, 再苦又算什么,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 这样的温情支撑富贵坚强地活着。

四、结论

余华小说活着的简介 篇8

美国作家爱伦·坡在谈论小说创作时,曾说道:“聪明的艺术家不是将自己的思想纳入他的情节……他所做的一切都将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实现预先构思的效果”。[1]通过对余华老先生诸多作品的研究分析,我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位用灵魂行走的作家那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关注现实批判现实的伟大精神品质,以及那颗与现实世界矛盾的心灵。余华先生通过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所描绘的人物与叙述的故事,让我们找到了与他内心世界的共鸣,他独特而犀利的观察世界的视角,对人生深刻的体会、感悟以及对生活细节巧妙的把握,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从《十八岁出门远行》以稚嫩的眼观察社会,到《活着》里以沉淀的心“看”生活、品人生;从《许三观卖血记》里“毫无存在自觉的被动生存者”,到《现实一种》“从噩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每一部作品都渗透着作家心灵的感悟,每一部作品都给予我们心灵以震撼。他以一个真正的作家的眼观察着世界,以一个作家的心体味生活,更以他那支作家的笔来向我们展现他所观察的他所理解的世界。同时,他也是用笔来引发我们对人生、对生活的思考。他的作品是凝结着生活哲学的智慧结晶,更是指引人生航向的火把,引领着我们在人生的迷途中找回方向。或许这就是一个作家所承担的责任吧,而余华用心将它担起。

一、为活着而活着的意义

从余华先生的《活着》,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悲惨的一生,一个人经历了生活的暴雨风霜的摧残而坚持寻找活着的人生真谛的执着。福贵并不是没想过死,可死之后又能有什么?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过是肉体的终结罢了,可是相对于死,如何寻找生的意义,寻找活着的动力与勇气才是最为重要的。福贵在他的一生中不断追寻着这样一种东西,从浮华的物质追求到家庭亲情的珍惜,从命运的不断抗争到阅尽世事的淡然,最后连那头与自己同样快走到生命尽头的老牛也成了他生存下去的依靠。余华先生用这个悲惨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如此之多深邃的关于人生本质的东西,《活着》是对人的一生本质的思考,是对生命本质的拷问。有人说这完全是一个悲剧,悲剧的年代、悲剧的社会,悲剧的一家人,是啊,正是那个悲惨的年代,才有孕育这种悲剧的土壤,正是悲剧的现实才会激发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层次感悟和思考,才能挖掘出最为本质的东西,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自己是和现实矛盾的,进行着激烈的抗争,没有此,作者就无法写出这般深刻,这样有力度的作品,这是他给我们的用他的眼睛看到、用心灵感悟到的,最真实心灵触动。看福贵的一生,先是因自己赌博输掉家产气死了老爹,接着又在被抓壮丁给人拉大炮的时间死了娘,后来好不容易回到了家,而且又逢家乡解放,本以为日子会好好的过下去,可偏偏儿子有庆又因为抽血过多而死去,好好的家再一次遭受打击,可是上天似乎并没有让这个饱受苦难的家庭得到解脱的打算,又似乎是惩罚福贵,接下来女儿凤霞难产死掉,妻子家珍悲痛欲绝加上患病又离他而去,剩下仅有的两个亲人女婿和外孙,可女婿死在了建筑工地,外孙因吃多了炒豆而撑死,就这样,上天在给予福贵一次次希望的同时又让他一次次的绝望,有人会说,这完全是他自找的,年轻时不好好的,当败家子,到家产让他败光了才知道悔悟,晚了,这是他的报应。然而作者真正想让我们看到的、体悟的绝不仅仅是这些,不是这些需要批判的东西,而是他落寞时的担当,是他在经历了家破人亡,送走一个个亲人后对待生活,对待命运的态度和感悟,那是一种洗尽铅华的达观,是超越了肉体和精神的坦然。固然,福贵年轻时的行为确实令人愤恨,可是即使是如某些读者所说的报应,那也应该足够了,而且罪不及他人,要惩罚也应惩罚福贵一人,由此可见,作者通过福贵想要告诉世人的绝不仅仅是所谓的因果报应,而是一种思想,一种感悟,它要通过苦难的锤炼才能更完美的展现。

二、悲剧人生之外的人性温情

初读者很多人都可能会认为这应该是一部悲剧作品,然而,在这部作品里,除去主人公福贵极其悲惨的人生经历之外,我们同样也能感触到人世间的情暖,比如村长、村民、春生,以及老全,这些人是福贵在落魄之后的一系列遭遇中出现的,有些了解福贵,而有些并不了解(如老全,春生),但他们在福贵十分落魄(可以说以后甚至一辈子也不会再如意)的时候,在这个混乱而悲惨的年代里,却依然保有纯真善良的心,这让我们看到了这部悲剧里的一点儿温馨,而且,从福贵这个小说的主角来讲,他在经历了如此多的生离死别之后仍然坦然的活下去,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感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如此说来,我们或许就不能单纯地把它当成一部悲剧来读,而要看到它温情的那一面,更要看到他积极向上的那一面。

语言是建构的而非透明的传达思想的工具,也存在审美价值,这种认识标志着现代批评的特点。作者用他那富于乡土气息的笔触,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富于乡土乡韵的世风图,从这里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世风人情,看到了那个时期的人间悲苦,更看到了生活对于一个经历了那么多坎坷、困苦,最终依然还要忍受岁月打磨的农民的真正意义,正如书的名字,活着,是啊,活着,活着这两个字对于那些未曾经历人生的初生牛犊而言,不过是两个那么普通而又再普通不过的字罢了,可是只有真正经历的人才真正明白那两个字的重重的含义,它夹杂着他一生的泪、血、欢乐,无奈……一切的一切,有如那头陪伴着他的老牛,只有经历了由牛犊的倔强、壮年的方刚,才能在老年了的时候在晚风夕阳中安详悠闲地慢慢咀嚼生活的味道,我们可以体会,那每一次慢慢的一嚼可都是对生活的酸甜苦辣咸的体味。这时我们或许可理解为什么福贵能将他一生的经历讲解得那么透彻、那么明析,那是因为每一件事都在他那颗已经苍老的心里刻过一道深深的痕,那痕不会因为时间的变迁而消磨掉,反而会一点点加深,深入到了骨髓,深入到了灵魂,更深成了永恒。

结语

余华先生正是通过塑造这样一位主人公形象,深刻而多方向的展示了他的人生哲学:活着就是忍受着苦难与痛苦之后的为更加坚强的忍受苦难与痛苦而坚强。正所谓:世事是皆休,人人忍之道,唯有更加坚韧,才能经受生活的磨练,才能体味生之义。

上一篇:售后服务内容和承诺下一篇:教师假期读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