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沼气池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镇政府沼气池建设工作调研报告(精选10篇)

镇政府沼气池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篇1

一、基本情况

10月份,我制作表册与村组干部一起深入农户,仔细了解沼气池使用情况,并查阅相关文献,翻阅以往项目实施情况的资料,统计总结如下:

(一)基本镇情

xx镇位于xxx县南部边缘,与越南新马街、猛康两县相连,国境线长38.6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45千米,东接夹寒箐镇,东南连金厂镇,北靠仁和镇、河口县老卡,国土面积为127.5平方千米。全镇辖4个村委会、73个村民小组3134户14350人,辖区居住着汉、壮、苗、彝、瑶等9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85%以上。

(二)沼气池推广的意义

根据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我镇实际,沼气池的推广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沼气不仅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而且能增加有机肥料资源,提高质量和增加肥效,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良土壤;

2.使用沼气,能大量节省秸秆、干草等有机物,以便用来生产牲畜饲料和作为造纸原料及手工业原材料;

3.兴办沼气可以减少乱砍树木和乱铲草皮的现象,保护植被,使农业生产系统逐步向良性循环发展;

4.兴办沼气,有利于净化环境和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是因为在沼气池发酵处理过程中,人畜粪便中的病菌大量死亡,使环境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5.用沼气煮饭照明,既节约家庭经济开支,又节约家庭主妇的劳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

6.使用沼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入,降低农业污染,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奠定基础。

(三)沼气池建设情况

我镇从1997年开始沼气池建设,所涉及的项目有林业建设、“三项扶贫工程”、“一池三改”等,截止目前,我镇共建有农村沼气池878口,建有沼气池的农户占全镇总户数的27.4%。

二、使用情况及原因分析

针对农户沼气池的使用情况,有说好用的,也有的在建造后就一直闲置。(一)使用情况。经统计,我镇所建设有沼气池的农户中,588户农户正常使用,占66.9%;203户一直闲置,占23.1%;70户停用两个月以上,占7.97%。造成停用和闲置的原因主要有漏气、导气管堵塞或损坏、和不产气、部分家庭外出打工。群众维护设备的意识不高,没有做好沼气池粪渣等的清理工作,灶台、气管安装维护不规范,导致堵塞、漏气等现象,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及专业的维修人员,群众沼气池坏了不懂怎么修理,只有一直闲置或停用下去。(二)原因分析。造成不能合理使用的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用户缺乏沼气池运行管理的知识,无法保证正常、持续地用上并用好沼气;二是用户对灶具等沼气配套设备的自查、保养、维修能力较弱;三是一些农户对沼气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认识不足。

三、实施维护工作中的难点及重点

针对沼气池使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经过与干部群众的详谈,总结后得出以下结论。

(一)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目前,我镇实施沼气池项目建设及维护中的难点表现在:一是由于我镇财政困难,沼气池建设后维护资金不足,在设备废旧后无法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二是缺乏专业的维修人员,群众的沼气池损坏后多是靠自己进行维修,这样效果不好,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对沼气池农户没有进行跟踪管理,如后续使用及简单维护培训等,群众使用起来多是盲人摸象,自己摸索使用。

(二)下步工作重点

1.加强对沼气用户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特别是应尽快培养一批业余的农民沼气技术员;

2.要利用农村集会和喇叭、广播、电视等多种方式、方法,对沼气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作用,沼气池的修建过程和补助政策等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

3.争取资金,建立沼气池维护站,对建有的沼气池进行定期维护,“三分建池,七分管护”,说明使用好沼气池重在管理,坚持对沼气户的寻访,及时发现不产气沼气池,并排除故障。

4.引导群众发展循环经济,对沼气用户来讲,要保证正常用气,坚持长期养畜是基础。沼气池就像小工厂,没有畜禽粪便等原料,就不能生产出沼气、沼肥等新产品。

镇政府沼气池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篇2

关键词:农村能源,调查与思考

农村能源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既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重要措施,同时,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为了真实了解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发现问题,探索路径,寻找对策,我们对柯城区的典型农户、规模养殖场等进行走访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区农村能源建设的总体情况、结构特点、面临困难和存在问题,并研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 柯城区农村能源发展现状

柯城区自2005年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以来,全区累计建设户用沼气5 534口,中、小型沼气工程共316座,分布在全区12个乡镇、街道,占全区总农户8.334万户的15.1%。目前,全区有92%以上的沼气池没有正常使用,其中,没有充足的原料供给而造成不能使用占不正常使用的85%;由于沼气池建设质量差和使用年代久,而造成不能使用的占不正常使用的5%;由于管理不善或者由于技术原因而造成不能正常使用的占不正常使用的1%;其它原因而造成沼气不能使用的占1%。

1.1 沼气应用情况

一是户用沼气建设情况。户用沼气自2005年开始实施,至2015年底,全区累计建设户用沼气0.5534万口,投入中央资金498万元。由于原料等原因,目前仍在坚持使用的农户不足百户;二是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情况。自2005年开始共建有中型沼气工程47处,由于“五水共治”禁养、限养等原因,关停了43处,目前正常使用的只有4处,其中,集中供气217户;三是小型沼气工程项目。小型沼气工程共269处,目前,正常使用的只有5处。

1.2 后续服务网点建设情况

截止到2015年底,建设村级服务网点11个,但到目前为止正常使用的只有1个。

1.3“三沼”利用情况

在沟溪乡洞头村、石室乡下石埠村、石室乡沙一村实施了“三沼”综合利用利用循环农业示范点。“盛富模式”主要是通过沼气池在果园建滴灌管道,通过全滴灌方式推广“猪—沼—果—猪”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翁富模式”是翁富养殖场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充分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实施油茶园自动喷灌工程,项目油茶园24hm2,并和相邻80hm2葡萄园签订沼液供给合同,供气农户达217户;往日难处理的猪粪被充分利用,做到了养猪排泄物的零排放,实现种养两大产业互动,新能源与村农户共用,经济和生态两个效益双赢;“鸿福模式”主要是用干湿分离工艺,干粪制成有机肥,沼液利用运输车,异地配送沼液。鸿福养殖场将沼液以商品的形式进行定点配送,使用沼液车将沼液从养殖场送到有需求的农户田里。

2 沼气使用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近年,柯城区农村户用沼气已按项目建设要求完成了5千多口的沼气池的建设,但是这些沼气池存在闲置、废弃和使用率不高的现象,影响了沼气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在沼气建设上存在的疑虑,全区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发展在数量上已达饱和,发展的激情急剧下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1 商品能源的推广应用日益重要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农村家庭选择商品能源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1]。特别在接近商品能源产区或经济富裕的农村,商品能源如电、煤、液化石油气等已成为农民的主要炊事用能。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愈发达收入愈高,能源消费数量愈多;家庭收入越高,户均生活用能中商品能源占的比例也越大,经济收入越多的家庭对石油液化气和电能等优质方便能源的需求越强烈,消费数量也越多。目前,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电磁炉、微波炉等电子设备非常普遍,老百姓觉得电费不高,能够承受,而且方便实惠,商品能源因其快捷、方便、高效、干净、卫生、省事的特性,越来越受到现代农村居民的欢迎。

2.2 取得原料较困难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五水共治”实行禁、限养,我区大部分乡镇都在禁养范围内,生猪存栏量也从之前的17万头下降到2万头。过去农村为分散经营,几乎每家每户都饲养一定数量的畜禽,畜禽排泄物为沼气发酵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但目前随着国家对环境的重视,养殖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农牧脱节、种养分离的趋势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放弃在庭院养殖畜禽,畜禽粪便的可获得性越来越低,因此目前能获得的适宜生产沼气的原料愈加困难。

2.3 农村沼气技术服务体系运行困难

目前农村能源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村能源管理推广机构人少事多,线长面广,任务非常重,因此很难把技术跟踪服务工作做深做细,出现管理跟踪服务不到位、不及时的现象,这非常不利于农村沼气的推广应用[2]。国家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对沼气后续服务体系的建设投资,配备了一整套服务设备,在柯城区已建成沼气乡村级服务网点11处,但是这些服务网点的技术人员属于兼职性而非专业性,在服务的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的收入,但是入不敷出,服务成本大无利可图,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意识淡薄,造成广大沼气用户沼气的易损配件维修难、更换难,尤其是沼气池要定期出渣,个人清渣又脏又麻烦,反而不如多花点钱用液化气和天然气和电磁炉。

3 柯城区实施推进农村沼气规模化建设的做法

以“五水共治”活动为契机,不断推广生态循环农业为切入点,采取四项举措,加强沼气建设。

3.1 加大考核力度

柯城区政府把沼液综合利用等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并分解到乡镇,明确各乡镇责任。

3.2 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坚持“农民投入为主体,项目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原则,采取支农资金扶持一点,信贷资金支持一点的途径,建立户建、联户建等机制。

3.3 规范建设,保证质量

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的监督管理,强化沼气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和配套新产品的质量管理。严格实行沼气建设市场的准入制度,从事沼气建设的施工人员必须取得沼气生产工资格证。

3.4 强化肥务,完善机制

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加强农村沼气的后期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后期管理服务机制,为沼气用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的管理和服务。

4 沼气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机构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沼气建设规模造越来越少,造成沼气建设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很大,相关服务产业也很难巩固发展。区能源推广机构人员少、经费短缺、工作开展困难造成一些沼气池施工质量差和建后服务跟不上,满足不了当地农户建池的需要。

4.2 配套资金不足

建一个池容10m3的沼气池,投资约4 000元左右,而中央投资公1 500元左右,农户个人要投放2 500元左右,加上还要改厨、改厕要承担2 000元左右,部分人难以承受。

4.3 缺乏户用沼气发酵原料

“五水共治”实行禁、限养,我区的养殖业从我区大部分乡镇都在禁、限养范围内,生猪存栏量也从之前的17万头下降到2万头,畜禽粪便的可获得性越来越低。

5 结论与建议

目前,资源短缺的危机逐渐显现,绿色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等理念已深入人心,再生能源已经成为继煤、油、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3]。而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升级、农民收入提高、劳动力转移等原因,农村户用沼气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沼气池以产能为主的作用正在逐渐弱化,而其作为生活污染物处理器的功能却越来越重要。探索新的发酵原料,尝试新的建设模式,成为解决当前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效益不高,使用率低的根本出路。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5.1 户用秸秆沼气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进一步完善秸秆沼气工程工艺,推进秸秆沼气自动化、沼气添加剂和秸秆发酵菌剂的技术成果应用转化;配合秸秆沼气的标准化施工和规模推广,试验、示范秸秆沼气的标准化池型;加快推广机械出料,解决秸秆沼渣的出料难问题;建设相配套的秸秆粉碎处理中心。秸秆沼气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已建沼气的农户,即使不再搞养殖,也能使用,大大拓展了农村沼气发展的空间。

5.2 坚持与区域有机污染治理结合

与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粪污治理结合,建设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借鉴国外等发达国家经验,与区域食品加工和酿造等行业产生的有机污染治理结合,形成区域有机废物处理中心,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农牧业协调发展。

5.3 国家要加强对沼气基层管理机构的充实

加大对各级沼气服务站的资金投入,使沼气基层服务人员在沼气服务上有充足的活动经费,提升基层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达到服务有收获,利于沼气的健康良性循环。目前,国家对沼气后续服务加大了投入,但是在人员素质的培养、技术的培训和保证人员的工作经费上,还应多给予倾斜,像普及电力知识和电力管理发展那样,来关心农村新型能源开发利用。

5.4 坚持种养业结合,推进生态循环模式

在蔬菜产区推广“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在果业主产区实施“猪沼果”生态家园模式,在贫困山区推广“温棚—猪舍—沼气池”建设模式,在粮棉区推广“猪—沼—粮”生态模式,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真正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5.5 拓宽农村新型能源开发渠道

开发新用途。凡是用液化气、秸秆气、水煤气的地方都能用沼气来替代。因此,建设集中供气工程用于工业效益更大。在农村除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服务、综合利用外,还应大力推广节能风能、微型电能、太阳能和大中型沼气工程,不断挖掘农村新型能源,促进农村能源新型化,全面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昌升,胡碧玉,李海燕,等.对遂宁市新农村能源建设中户用沼气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1):29-30.

[2]王晓燕.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的思考[J].甘肃农业,2014,(16):36-37.

镇政府沼气池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 户用沼气池;农村;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3.045

1 研究方法

为了深入了解户用沼气池建设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实际效果,需要针对具有代表性的沼气建设农户以及没有建沼气池农户进行对比研究,并且对农户室内空气、地表径流水质以及土壤等进行监测,比较二者差异。

1.1样品采集

一是土壤监测,在2016年4月和5月分别对9个乡(镇)进行采样,这些乡(镇)均采用不同的生态模式,对其具有典型代表的18个非沼气池用户以及27个沼气户进行采样,每个乡(镇)中选取的非沼气户以及沼气户地理条件大致相同,选择非沼气户2户以及沼气户3户进行采样,非沼气户选择完全使用化肥的农田,选用的沼气户与非沼气户土质相同,但是沼液、渣的用量超过80%,土壤采样选用网格布点法;二是地表径流水质监测,选用非沼气户3户和沼气户5户作为本次的采样对象,每户都需要在自家院内挖径流池,径流池设置于低洼积水处,径流池的长为1.3米,宽为1.3米,深为1.5米,其主要作用为集聚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共采集9次;三是室内空气监测,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非沼气用户3户以及沼气用户5户作为本次采样对象,每季采样一次,每次采样需连续3天,每天需采样3次,采样持续时间为60分钟,分别在早、中、晚进行。采样后需标注样品标签、采样时间、采样农户等信息。

1.2样品检测

在样品采集结束后立即送至实验室,对样品的成分进行反复测试。

2试验结果分析

2.1土壤质量的改善

在户用沼气池建成后,部分化肥可用沼液沼渣替代,沼液沼渣中含有大量的养分,可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土壤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由检测结果发现,对上述农户土壤样品进行监测时,非沼气户和沼气户土壤中的pH值、铁、锰、铜、锌、铅、汞含量的差异不明显,地理位置的不同,各物质的含量也有所不同。同时,非沼气户和沼气户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等含量较大,如图1所示。土壤养分分级标准来看,沼气户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土壤养分分级标准1级标准,这说明沼气户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丰富。经研究结果表明,沼渣沼液中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较高,铁、锰、铜、锌等含量不高,这就意味着农户建设沼气池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同时也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有着积极影响。

2.2水质的改善

这些乡(镇)采用的是“四位一体”的生态模式,当前农村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主要污染形式为面源污染,对造成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为地表径流。为了明确沼气池用户和非沼气池用户之间的差异,需要进行现场采样监测,选取一年中多次降水中降雨量最大的一次作为采样点,测定COD、NH3-N、TP浓度,对比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非沼气用户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浓度高于沼气池用户。沼气池用户地表径流中的COD、NH3-N、TP等项目的平均浓度没有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质要求,并且COD的平均浓度也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水质要求。相较而言,非沼气池用户地表径流中只有COD的平均浓度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V类水质的相关要求,NH3-N、TP等的平均浓度均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质要求,这就说明非沼气池用户地表径流水质较差,水环境恶劣,进入地表水之后水质恶化严重。

2.3空气质量的改善

通过对多个乡(镇)沼气用户以及非沼气用户的室内空气进行采集和监测,发现非沼气用户室内空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较多,明显高于沼气用户室内空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CO以及CO2。由检测结果可见,处于不同生态模式下沼气池用户与非沼气池用户室内空气有很大差异,沼气池农户室内空气CO浓度有所降低。因为户用沼气池的建设中,会使用清洁型原来替代传统能源,燃烧效率更高,产生的CO量也会所有减少。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标准比对,沼气池用户空气中的CO浓度相对较高,而非沼气池用户空气中的CO远远超过标准。由此可见,户用沼气池建设对于改善农户室内空气质量有积极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户用沼气池投入使用后,农户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或者粪便都可以直接应用于沼气池中,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沼气池可变废为宝,减少了农村垃圾,缓解了农村地区空气污染以及土壤污染问题。因此,户用沼气池建设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彩萍,马国华.浅谈影响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持续发展的原因及建议[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2(05):6-7.

[2]雷平.莱阳市沼气建设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3(01):172-173.

新农村沼气建设调研报告 篇4

新农村沼气建设调研报告(一)

一、xx县农村沼气建设和使用基本情况

(一)户用沼气池建设和使用基本情况

xx县XX年-XX年户用沼气池建设任务3000口,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750口,占58%。3000口沼气池建设任务现已全部完工。本次随机抽样调查了5个乡5个示范村,调查沼气用户97户。其中正常使用用户82户,占%;间歇使用用户11户,占%;弃用用户4户,占%。全县抽查沼气示范村平均使用率为%。沼渣、沼液100%得到了充分利用,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据调

查,平均每户每年产生沼液肥15吨,节约肥料开支1500元;平均每户每年节约用煤吨,节约开支600元;97户用户由于减少砍柴而增加封山育林面积485亩。

(二)小型沼气池建设和使用基本情况

xx县XX年-XX年小型沼气池的建设20个,100%中央预算内投资。其中联户沼气池工程17处,占85%,养殖小区沼气池工程3处,占15%。这次调查的5处联户沼气池工程,100%建在小型养殖场里,原料充足,100%在使用,农户也很满意。

(三)大中型沼气建设和使用基本情况

xx县XX年-XX年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2处,100%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是大型沼气发电工程。XX年8月开工,XX年10月全部完工,现已投入发电使用。养殖场都有各自的果茶种植基地,沼渣、沼液都能充分利用。如今,土生牲猪养殖场每天沼气发电10个小

时,可为养殖场每天提供350度电,基本保证了养殖场的用电;旺达养殖场每天沼气发电6个小时,可为养殖场每天提供240度电,基本满足养殖场的日常用电需求。沼气发电以来,为养殖场带来了每年6-7万元的直观的经济效益,业主都很高兴。

(四)服务网点

xx县XX年-XX年服务网点建设任务为32个,100%中央预算内投资。自XX年到XX年xx县已建成了32个沼气服务网点,其中乡镇服务网点22个,村级示范村服务网点10个。32个服务网点,除了中央下拨万元物资器材外,xx县财政还下拨了21万元配套资金,为服务网点购置了辅助设备,解决了办公场地。本次调查了5个乡镇服务网点,能正常运行的只有1个,占20%;其它4个都因为营运收益过低而不营运,占80%。这个正常运行的服务网点是县城中心服务网点,除了进行维修服务外,还经营全县的沼气器材,所以才能够勉强维持。

二、xx县农村沼气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农村养殖农户日益减少。在调查的97户沼气用户中,有26户没有养殖,占27%;有42户全年就养1-2头猪,占43%。由于养殖农户减少,沼气原料不足,农户经常长年不换料,影响了沼气池使用效果。

(二)对沼气用户服务收费难。沼气用户严重依赖县能源办和沼气技术员,沼气池一出现问题,自己不先进行检查,就要求县能源办派技术员进行检修,检修完了也不肯付技术员工钱,严重压缩了各服务站技术员的生存空间。我办只能向县财政争取一部分经费,以弥补技术员的维修工钱。但随着沼气用户的日益增多,老沼气池逐渐要维修,靠我办向财政争取维修经费越来越杯水车薪。究其原因为:一是服务网点维修服务收费还不完善。建池户的依赖心理

严重,沼气池出了问题,总是要求县能源办为其解决维修资金,否则宁愿沼气池不用,也不肯维修,技术员为其提供服务收费难。二是沼气服务网点技术员不是财政在编人员,没有固定收入。技术员平时除了进行有限的沼气服务外,还要做其它的事,才能维持1年的生活开支,没有专门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服务网点的建设经营。

(三)大型沼气发电工程由于设备的原因,沼气发电机组一次发电超过4个小时,机组就温度偏高,损耗加大,所以不能够长时间连续发电,造成了有多余的沼气浪费掉。

三、进一步发展农村沼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1.建议在沼气池集中的示范村,新建一批沼气原料处理储存池,以供沼气原料不足的沼气用户。

2.建议上级部门能适当下拨沼气池维修经费,专门用于对故障沼气池进行维修和对老沼气池管道、灶具进行更

新,以保证农村户用沼气池的长效使用。

3.建议上级相关部门能尽快解决切实可用的沼气液化技术,使多余的沼气能进行液化,以提供给其他农户做炊事用能。

4建议把沼气服务网点的农民技术员纳入财政编制,每年能有适当的工资补贴,以确保服务网点能正常营运。因为服务网点营运收入过低,技术员工资没有保障。

新农村沼气建设调研报告(二)

按照年初县政协制定的2009年工作要点的安排,为了加快我县农村沼气建设发展步伐,县政协组织县农牧局新能源办、部分市县政协委员、部分乡镇联络组长及政协办有关人员,于2009年7月至8月间,深入乡村,就我县农村沼气建设情况进行调研,8月26日县政协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县农牧局关于农村沼气建设情况工作汇报和参加调研的委员们的意见,调研组根据调研的情况,起草了调研报告,经县政协主席会

议、县政协常委会议研究,修改整理后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村沼气池建设现状

我县非常重视以沼气池建设为核心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2003年以来,我县连续6年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把沼气建设作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民心工程之一。县农牧局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在技术和项目上的支持,推动我县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积极培养沼气示范户,组织农民学习和观摩,激发了广大农户建池积极性;强化施工队伍建设,培训农民技术员198名,组建了52支沼气池专业施工队,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逐步建立和完善村级沼气物业服务体系,建立沼气物业服务站17个。

全县的沼气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县共建17立方米以上户用大

中型沼气池2万多个,涉及全县20个乡镇、270多个行政村,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我县连续被评为省级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先进单位。在2003年全市沼气建设工作会议上,我县作了典型发言,省电视台也曾做过专题采访和报道。在2007年省组织的沼气建设大比武活动中因成绩优异,省新能源办奖励我县新能源服务面包车一辆(保定市只奖了3辆)。

二、发展农村沼气的必要性

沼气作为绿色能源,对农村生产生活是一项重大变革。沼气建设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途径。

第一,节约能源,减轻经济压力。据了解,一户四口之家建一个12立方米的沼气池(我县因地制宜,所建沼气池一般是17立方米),如果管理得当,原料充足,所产沼气可解决常年的做饭、烧水和照明用能。

第二,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沼气池对人畜粪便密闭发酵,进行了无害化处理,阻断了疾病传染源,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带动了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文明的进步。

第三,保护生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村发展沼气,减少了秸杆焚烧和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沼液沼渣作为良好的有机肥料,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减少了化肥、农药对土壤的破坏,能够促进种植业(饲料)养殖业(粪便)沼气池种植业(优质农作物)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建立农业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县的沼气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沼气建设的意义了解不深,缺乏建池积极性。在乡村调研时,罗庄乡的南罗庄村支书,对相关 的惠民政策和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了解后,当即表示要争取列入项目村,大力发展沼气。由此可见,沼气建设的宣传工作非常重要。二是有些农户有等、靠、要的思想。国家给扶持就建,不给就不愿建,给少了也不愿建,没有认识到沼气建设关系到自己的卫生环境、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是部分农户对沼气的认识仅限于解决点灯做饭,而对沼液、沼渣的使用可以增加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的综合效益缺乏认识。

(二)建设经费不充足。推广农村沼气发展,资金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一是农户方面。随着建材和人工工资的上涨,每建一个17立方米(因我县处北方地区,经测算,建17立方米的大池比较适宜)的沼气池并完成改厨、改厕、改圈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在平原地区需要资金3500元左右,在山区则需4000元左右。国家对沼气项目的补助标准因项目不同从800元到1200元不等,其中大

部分还是炉具等物品,只有少量现金,资金的大头要由农户自筹,直接影响群众的建池积极性。因此,在我县出现平原经济状况好的地方建池多,山区经济水平差的地方建池少的情况。二是农业主管部门方面。国家补贴的沼气建设项目款直接对应到农户,县农业主管部门因缺乏配套资金,办公经费紧张,在沼气建设的宣传、推动和后续服务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沼气建设的实施,完全依赖中央投资,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投资主体过于单一,往往是项目终结,建设推广也告结束。

(三)客观条件受限制。一是近几年农村许多家庭不再搞家庭养殖,沼气原料不能自给;二是由于绝大多数农村男劳力进城务工,留守的老、幼、妇没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管理沼气。我县的沼气池建设有两个建池高峰,一是春天年后男的尚未外出,一是秋天以后打工的回来,直接反映了这个问题。经调查,许多留守的妇女觉得备料出料太麻烦,不如用煤气、电来得省事,因此积极性不高。我县大洋乡的中长店村和长古城乡大洋店村对全村的建池户从购买建池材料、与施工队议价到日常管理修护、沼液沼渣的处理都进行了集中统一管理,减轻了农户在经济上和体力上的负担,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四)建设模式较单一。我县的沼气池建设主要集中在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项目上,而学校、宾馆、医院、商店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各种大中型养殖基地沼气建设滞后,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缓慢。目前我县的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共发展规模饲养场919个,其中存栏60头以上的猪场32个,70只以上的羊场73个,500只以上的鸡场615个,奶牛场(户)56个,这些养殖场多数集中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污水粪便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农田、水源,破坏了周边环境。许多养殖场周围的土壤出现了富肥现象,严重影响了土壤的再生能力。我县在沼气产业化开发上作了一些

积极探索,如汉唐牧业有限公司正在筹建一个投资400万元的沼气发电项目;齐家佐乡葛公村正在筹划将养殖、种桃、种菜、沼气建设有机结合,形成生态产业链。这都需要得到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扶持。

(五)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农村沼气池的数量不断增加,而服务人员却非常有限,导致沼气建设的后续服务严重滞后。沼气池出现不产气、漏水、漏液等现象后,农户个人不会维修,请专业人员维修麻烦,维修成本也较高,后来就干脆弃之不用了。比如罗庄乡的坡上村,建池时间比较早,技术水平有限,建好的沼气池不能产气,引发了一些群众对沼气技术的不信任,也影响了周边村庄群众的建池热情。仁厚镇的北野羊村沼气发展早,规模大,大多数农户都有,因早几年的建池技术已落后,夏天沼气用不完,沼液外溢,味道难闻。目前已有更新的建池技术,可以防止沼液外溢,但需对技术人员进行再培训,相应又出现培训费用负担问题。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首先要培树一批沼气池建设质量高、效益好、功能全、设施完善的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发放资料、组织学习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村干部要带头建沼气池,然后在村学校、村卫生室、小卖铺等公共场所、人群聚集的地方建沼气池,农户翻盖新房时连沼气池建设一步到位。要让农民充分了解到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国家扶持的优惠政策以及沼气的使用、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使农民自觉自愿地建上沼气池,正常持续地用好沼气池。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农村沼气建设的纵深发展。

(二)完善投入机制,拓展融资渠道。由于修建沼气池的同时要求完成一建三改(建池、改厕、改圈、改厨),一次性投入较大,农户难以承担,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当前沼气发展的瓶颈。要

突破这一瓶颈,须在充分发挥农民的投资主体作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吸引社会投资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沼气建设持续投入机制。一是充分抓住国家、省对农村沼气大力支持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加快推进步伐;二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广大农民增加对沼气建设的投入;三是把各种支农资金捆绑使用,把扶贫资金、农村改厕、沼气工程、生态农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资金集中起来,统筹安排;四是县财政应设立相应的沼气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鼓励非项目村的农户建沼气池。

(三)统筹规划,综合推进。建议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一是以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为主,着力提高沼气及其综合利用水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以村为单位,统一购买原材料,联系施工队,并做好日常管护工作。二是适时推动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凡规模化养殖场和达到一定加工废水排放量的农副产品加

工厂,必须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实行达标排放。在一些住宅密集区、山区和农户小规模分散养殖而无力建池的地方,也可由乡镇或村级组织协调,将养殖户的污水、禽畜粪便通过管道装置集中起来,建设大中型沼气池,以减少污染。

(四)丰富建设模式,提高综合效益。只有显著的效益才是保证沼气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要跳出就沼气论沼气的传统思路,以建设生态家园的思路来定位沼气,引导发展沼气。沼液具有很强的杀虫效果,可谓生态农药。用沼液培育的水果、蔬菜产量高、品质好,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建议要把沼气建设与无公害食品的种植结合起来,培育我县名优无公害食品。积极推广沼气贮粮、水果保鲜、沼液浸种、喂猪、叶面喷施、沼渣种植食用菌、养鱼等综合利用技术,扩大沼气利用范围,使沼气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通过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镇政府沼气池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篇5

2019 年,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以及《达州市人民人政府 2019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有效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现将本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统筹、压实责任,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保障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法治政府决策部署。及时调整充实了开江县人民政府法治建设领导小组,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和办公场所,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 年)》总体要求,制定了《开江县 2019 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为 2019 年法治政府建设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2.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连续 5 年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列入县委常委会议题,主动向县委常委会汇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并就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向县委汇报,及时消除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

3.压实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出台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法工作方案》等文件,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头雁作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在坚持法治、反对人治上树标杆、作表率。同时,层层签订法治政府建设“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将任务细化落实到各乡镇各部门。

(二)健全机制、严格审查,科学规范依法行政体系

1.强化重大行政决策审查。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始终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全年,共出具重大决策审查意见书 150 余份。

2.强化规范性文件审查。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对全县行政规范性文件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制度。始终坚持合法性与可行性并重的原则,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和清理,确保县委县政府政令合法合规。全年,共审查规范性文件 61 件。

3.充实法律顾问团。及时调整补充县政府法律顾问团,完善顾问团成员票决制等制度,为决策提供法制保障。

4.加强备案审查纠错问题的跟踪督导。对提出的审查意见,坚持定期回访,特别是针对一些重大合同等涉及政府核心利益的合法性审查意见,严格规范合同审查备案程序,确保依法决策,有效防范法律纷争。

(三)改革创新、优化服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1.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序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全年共发放“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1306 份,发出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 519 份;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全年取消不合理证明 135 项。

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划转,将 19 个部门 208 项行政审批事项划转至县行政审批局,划转比例 82%。暂不划转事项进行归并整合,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一窗发证”。全县 256 项行政许可事项进驻政务大厅 251 项,进驻率 98.04%;333 项公共服务事项进驻 274 项,进驻率82.2%。

3.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县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统筹协调、检查指导、督办考核均统一归口至县综合执法局,形成了管理、执法、服务为一体的管理格局。进一步理顺市场监督、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农业农村和文体旅游 5 大领域的执法事项和队伍,减少执法层级、加强执法保障、提高执法效能。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印发《关于深化开江县任市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 164 项。

(四)公正文明、严格规范,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

1.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全县 1300 余名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法律知识培训,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明显提升。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证件验审和申办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

2.强化行政复议应诉。建立健全政府负责人出庭应诉机制,扎实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及时纠正制止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强化府院联动,加强信息共享和个案协调,实现行政与司法良性互动。全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18 件,行政应诉案件 7 件。

3.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扎实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加强对食品药品、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等重点领域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全年共发出执法监督整改通知书 20 余份。开展执法案件评查比赛,随机抽查执法案卷,邀请一线执法人员参加评查比赛、集中交流,提升执法水平。

4.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相继印发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实施方案》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持续开展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专题培训,扩大审核主体、拓展审查内容、创新审查方式,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制定了《开江县行政执法公示办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五)健全机制、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公众合法权益

1.加强矛盾纠纷化解。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认真落实“清单制+责

任制”,针对 12 个重点领域和 8 类重点人员等特殊敏感群体,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 2862 件,成功化解 2816 件,化解率达 98%。探索创新“三人四级矛调机制”“五访四谈三结合”“有事情找我”等典型经验,切实为群众搭建民生服务、意见诉求和矛盾纠纷的解决平台,真正让群众找得到人、办得了事、顺得了气。

2.强化法律援助工作。大力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开启法律援助绿色审批通道,设立“12348”法律援助咨询服务热线,全年接待法律咨询 750 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268 件。

3.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1 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23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20个,全县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和热线平台基本建成。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在县政府官网开辟依法治县和法律服务专栏和链接,线上受理和解答群众法律疑问 140 余人次。

(六)强化意识、示范带动,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

1.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县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认真开展乡镇、部门会前学法活动,积极举办法治专题讲座、法治教育培训,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年乡镇、部门开展会前学法 300 余场次。

2.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结合“七五”普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年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 300 余场次,参与群众三万余人。

3.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积极申报国家级法治政府建设单项示范创建项目,组织全县各乡镇、各部门上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项目。

二、2020 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政策措施、通告公告等规范性文件的法治审查审核力度,确保所有疫情防控措施于法有据。加强涉疫医疗、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强化防疫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作用,做好涉疫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全面落实《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 年)》和 5个专项行动方案,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依申请事项“办事不出乡”,切实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继续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

(二)不断提升制度建设质量。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坚持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和有效期制度,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和审查工作,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及时公布清理结果和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并实现动态调整。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四川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强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提高法律顾问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力度,推动司法所参与属地党委政府行政决策及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法治审查,督促合法性审查制度落地落实。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城市管理等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开展“行政执法整顿规范年”活动,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地落实。开展行政执法主体及人员清理工作。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常态培训机制,加大行政执法能力培训力度,切实

提升执法人员执法水平。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组织开展公开选聘特邀监督员活动。建立行政执法典型案例通报制度,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社会满意度调查,对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进行整改,推进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职、依法执法。

(四)严格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严格执行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接受询问和质询制度、报备政府规范性文件。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落实群众投诉举报登记制度,及时核查投诉举报和信访事项,依法处理违法行政行为。强化审计监督,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持续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政策解读等制度,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五)依法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制度,进一步完善诉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加强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丰富人民调解组织结构。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程序,根据案件的法律性质、复杂程度、涉案金额以及影响力等因素实行不同的审理程序,探索建立行政复议案件开庭审理制度,规范行政复议调解和解程序。严格执行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严格执行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队伍“准入”门槛,强化业务学习培训,提高办案能力。

(六)积极推进城乡基层依法治理。深入实施“法律七进”,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立重点执法部门普法责任制履职评议机制。建立村(社区)“两委”成员集中学法制度。推进城乡基层治理,探索“三治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国有企业、乡镇(街道)及所辖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加快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室)

街道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工作报告 篇6

XX 市 XX 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

2019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司法局的关心指导下,XX 街道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提升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完善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体系,着力于构建大法治创建格局、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XX 街道先后实施 XX 田园康养综合体项目、XX 东路征迁、XX 大整治、一线十村乡村振兴精品区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XX 街道通过层层部署,全面推进,为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为 XX 街道快速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9 年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化监管,促进依法执政

一是强化党的领导。街道党委进一步牢固树立“抓法治就是抓发展,抓法治就是抓和谐,抓法治才能促跨越”的执政理念,进一步提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切实加强和改

进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将法治建设工作列入报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督促、支持和保证人大、政协、政府依法行使职权,将法治工作纳入全年重点工作中,提高依法监督、依法履职、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支持和保证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二是强化执政能力。实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组织领导,健全专家库,积极向基层村居延伸。坚持党务公开,扩大党内民主。建立了干部任前公示、党员发展公示制度等,接受监督。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街道聘请 2 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11 个村(社区)配备法律顾问。今年以来,街道 4 起诉讼或复议案件,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切实提升法治能力和水平。

三是强化制约和监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加强政府内部监督,规范决策程序。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通过“XX 先锋”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开近期重点工作的部署安排以及成果汇报,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畅通举报投诉途径,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完善机制,抓实执法,推进依法行政

一是推行三级联动机制。XX 街道建立“网格员、村治调会、街道大调解中心”的三级调解机制,组建三级调解队伍,并实行阶梯式化解矛盾纠纷。碰到矛盾纠纷首先专职网格员和网格长介入调解,调解不成功上报到村治会,并由村主职干部主导调解,再调解无故,由街道大调解中心组织开展调解工作。

二是提升执法水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法作出决定。执证执法,执法留证,共配备11 台执法仪,确保执法全过程记录。通过“XX 先锋”公众号,向群众普及行政行为的法律政策依据、具体的办事程序,依法公示相关材料,提高政务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三是健全调解制度。出台矛盾纠纷管理和化解机制,并将此纳入网格员、村主职干部、街道干部的综合考核,发挥激励机制,压实责任,实现矛盾纠纷“少出格、少出村、不出街”。XX 大整治中,各类矛盾纠纷 926 起,95%在格、村内化解。与“最多跑一次”一体化改造,建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信访超市),实现“最多跑一地”,11 个村(社)建立信访代办点,各村(社)网格员成为网格信访代办员。8 月份以来,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共接待信访件 86 件,村级代办员共代理信访 45 件。

(三)干群同步,学法用法,营造法制氛围

一是加强干部学法用法培训。建立并切实履行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定期对其进行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全年组织领导干部、村“两委”干部参加的培训班 10 起,参加人员累计 600余人次;举办法制讲座 8 场,受教人数达 750 余人次;组织全体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通过率达 100%;新增有行政执法证执证人员 16 人。

二是多种形式加强群众宣教。弘扬法制精神,构建和谐 XX。利用“大喇叭+小喇叭”、“大屏幕+小屏幕”、法治宣传栏及一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群众学法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公民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12.4”宪法宣传日活动期间,开展法律进村,法律进校,法律进企活动,共计发放宣传册 600 份,接受群众咨询 75 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法律支持。

三是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点,各行政村(社区)都设有公共法律服务顾问,并将法律服务顾问对外公布。定期组织普法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以及矛盾纠纷的调解。

二、存在不足

街道虽然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上取得一定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制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需要针对不同对象的普法需求,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工作计划和实施办法;二是法治宣传工作有待提高,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基层等落实不够,需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法治氛围;三是各下属单位、各村村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发展水平不平衡,存在一定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街道会继续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制度建设工作,加强制度建设,依法规范管理。继续加强行政执法,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同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流程,提升办案质量能力水平。继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紧紧抓住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这个“死角”,加大对法制宣传经费投入,积极改善法制宣传必备的通讯、交通工具,利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法律知识、依法行政,让群众知法、学法,增强他们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从侧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继续加强学习培训,积极强化法治意识,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完善法制队伍建设,加强法制机构人员配备,充实法制机构人员力量,加大对法制队伍的培训力度,积极引进法律人才。按照上级要求,扎实开展好各项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推动 XX 街道的法治建设工作再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建设 篇7

1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原理

根据生活污水的生化性好, 含有多种疾病的传染源、污水浓度低等特点, 利用厌氧消化、沉淀过滤等处理技术, 降解有机质, 杀灭病原菌。它的性能明显优于化粪池, 经过处理的污水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规定的污水无害化排放标准, 并且出水中不会孳生蚊蝇。因此, 可以直接用于农田灌溉或排入江河水域中。这种生活污水净化池的原理与天然水体的自净过程非常类似,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酶, 来降解、转化有机物, 把有机物最终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

2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结构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有条形、矩形和圆形3种池型, 具体的池型结构要根据工程现场地面和地形情况来确定。例如, 有些地方把前处理池设计为与家用水压式沼气池相似的圆形池, 后处理池仍然采用方形或长方形池,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方便施工和有效地收集沼气。

虽然不同地方所采用的池型结构不一样, 但都是由预处理区、前处理区和后处理区构成的。

2.1 预处理区

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组成部分中, 预处理区的主要功能是去除污水中的残渣。预处理区是由格栅和沉砂池两部分构成的, 它们分工合作、相互配合, 使污水中的残渣不能进入厌氧发酵池。

格栅的间距一般是1~3 cm, 这样的间距可以有效地去除体积比较大的渣滓, 如布条、动植物残体、塑料制品、砖瓦碎片等;沉砂池主要阻挡的是污水中那些小颗粒的渣滓, 如细沙和炉渣等。

2.2 前处理区

前处理区的功能是把粪便污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进行厌氧发酵, 延长粪便在装置中的滞留时间。如果污水量比较多, 可以在前处理区内挂上软性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 发挥厌氧接触发酵的优势。厌氧池的有效池容约占总有效池容的50%~70%, 池的几何形状可以根据地理位置设计修建, 池的底部深浅不同, 可以便于污泥、沉降的有机物与虫卵回流集中, 经过充分降解并消灭虫卵。同时, 在前处理区的出水口还设置过滤器, 进一步过滤污水中的悬浮物。

2.3 后处理区

后处理区是三级折流式兼性池, 应用上流式过滤器进行兼性消化, 通过多级过滤与好氧分解, 使污水获得进一步处理, 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以上标准。后处理区虽然也有盖板, 但不要求密封, 因此该部分的各处理池与大气相通, 各段间安有聚胺酯泡沫板作过滤层, 截留悬浮物, 提高出水水质, 污水由下向上流过, 不淤塞。

3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工艺流程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一个多级折流式消化系统, 根据粪便污水和其他生活污水是否共用管道, 可以将污水流程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

3.1分流制工艺

分流制污水流程是指把粪便污水和其他生活污水用2个独立的管道系统分别排入净化沼气池中的工艺流程 (图1) 。

3.2合流制工艺

合流制是指把粪便污水与其他生活污水用同一个管道系统排入净化沼气池中的工艺流程 (图2) 。分流制工艺由于采用不同的管道来输送生活污水, 成本比较高, 所以通常在居民户数比较多、人口分布比较集中的小城镇应用比较普遍;合流制工艺成本比较低、施工方便, 很适合在广大农村推广普及。

4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施工工艺

4.1池容确定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在施工之前, 要确定好沼气池的容积。而容积的确定, 与需要处理的污水量有很大的关系。根据我国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排放情况, 在确定生活污水的容积时, 可以参考以下标准:每20~30户居民适用的建池总容积为40~50 m3;50~60户居民适用的建池总容积为80~90 m3;100~120户居民适用的建池总容积为160~180 m3。

4.2 选址

通常要把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选在低洼的地方, 每户居民通过暗渠与沼气池连通。暗渠一般深30~40 cm, 上面盖水泥盖板, 暗渠应该向着沼气池的方向倾斜, 使污水能够借着重力的作用自由流到池中。

4.3 放线

放线挖坑是保证建池质量的第一关, 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尺寸设计施工。在选定的池坑区域内, 先平整好场地, 确定主池中心位置, 根据设计图纸在地面上画出生活污水沼气池的平面布置, 做到准确地定位放线。

4.4 池坑开挖

为了便于安放建池模具或利用砖模浇筑池体, 减少材料损耗, 土质良好的地区可以采用直壁开挖池坑。取土时由四周向中间开挖, 边挖边修整池坑, 直到达到设计深度为止。池坑挖好后, 要在池底中心直立中心杆及活动杆, 校正池体各个部位的弧度。

4.5 池底施工

完成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土方开挖后, 经过人工清基找平、削整成型以后, 即可进入池底施工。施工时, 先在池底铺一层碎石或卵石, 然后在上面浇灌混凝土垫层, 要求垫层厚20cm。整个池底是整体浇筑, 一次成型。混凝土铺筑完毕, 养护7 d左右就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4.6 前处理区施工

前处理区由2个立式圆柱形沼气池组成, 采用圆形结构, 不仅受力性能好, 而且死角小, 能够充分利用甲烷进行厌氧发酵。2个池子要同时施工。施工时, 要根据沼气池的平面布局, 砌筑内圈和外圈双层砖砌墙体, 墙体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 等砌到5~6层砖的高度时, 向两层墙体之间插钢筋和浇筑混凝土, 并开始回填外层的土。等砌到池圈梁高度的时候, 需要把钢筋弯制成圆拱形并且绑扎在一起, 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它作为池拱施工的依据。当池墙砌到占总高度1/3左右时, 安装进水涵管。为了便于污水流到沼气池中, 安装进水涵管时, 要求进水涵管与池墙呈30°。

在用砖混组合法砌筑池拱时, 一般采用“单砖漂拱法”施工, 从周边开始向壳顶呈放射状或螺旋状环绕壳体对称浇筑。沼气池建好后, 还要拆除两池之间的一段交叉墙体, 使两个池体能够连通到一起。

4.7 后处理区施工

后处理区是上流式过滤器, 经过多级过滤与好氧分解, 使污水获得进一步处理。在进行前处理区施工的同时, 也可以进行后处理区的墙体施工。墙体砌筑应该做到横平竖直, 内外搭接, 上下错缝, 左右相邻对平。在砌筑过程中, 应该按照设计要求留好连通孔。

另外, 在砌净化池池墙的同时, 要在离地面35 cm的地方, 把砖向池内伸出砖墙而形成一道边梁, 这样可以便于安装过滤板。为了使生活污水得到充分的过滤, 还可以在后处理区的最后多建一个池子, 在池的两内侧, 与侧墙呈直角交错地砌几道隔墙, 可以减缓水流速度。

4.8 预处理区施工

预处理区包括格栅截留井和沉砂池。格栅截留井与沉砂池之间应该设置格栅。格栅由钢筋制作, 密度根据每个地方污水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为1.5~2.0 cm。格栅的主要功能是去除体积比较大的渣滓, 比如布条、动植物残体、塑料制品和砖瓦碎片等;沉砂池可以去除较小颗粒的渣滓, 如沙和炉渣等。沉砂池的形状可以选用方形、矩形和圆形, 墙体施工的方法与后处理区相同。

4.9 密封防腐层施工

密封防腐层施工, 是指对前处理区2个厌氧发酵池的内表面进行的密封防腐处理。首先对池体内表面进行仔细处理, 如果混凝土结构表面凹凸不平深度大于10 mm, 要用水灰比0.5~0.6的水泥砂浆补平, 然后用钢丝刷把混凝土表面打毛, 清除表面残留的灰浆。处理完成后, 统一对池体刷水灰比0.5~0.6的纯水泥砂浆1~2遍。

水泥砂浆施工后, 用沼气池密封涂料涂刷池体内表面。在沼气池内壁涂刷涂料可以使其内表面形成一层连续性均匀的薄膜, 从而堵塞和封闭混凝土和砂浆表层的孔隙和细小裂缝, 防止漏气。

4.10 过滤板的安装

密封防腐层施工完成后, 经过合理养护, 等池体变得坚固了就可以安装过滤板。过滤板由钢筋混凝土分块浇筑而成, 大小由池体大小决定。在放入多级折流池之前, 要在过滤板上均匀地打一些能够使水流通过的布水孔, 然后把这些过滤板安放到多级折流池的边梁上。其中, 靠近上一级池的过滤板上面要打一个比较大的孔, 孔的尺寸要与所插入管道的尺寸相匹配。

4.11管道的安装生活污水净化池所用的管道为PVC管, 组装好后, 把管道安装在事先留好的连通孔中, 管道与净化池结构交接的地方用混凝土填补缝隙。为了在使用过程中抽渣方便, 可在多级折流池每级池的侧面开1个孔, 斜插入1根抽渣管, 管子穿过过滤板, 与池底保持一段距离, 以防池底残渣堵塞管道。再在折流池开孔外侧修建1个小池子作为抽渣池。

4.12 填料投放

填料主要包括卵石、碎石、粗砂和木炭等,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施工工艺进行选择。所有填料在投放前, 都要用清水冲洗干净。以4级折流池为例介绍填料的投放方法。

投放填料时, 在多级折流池的第一个池中投放比较大的卵石、石块, 第二个池中投放稍小一点的石子, 第三个池中投放更小的石子, 最后一个池中先投放粗砂, 然后在粗砂上面投放木炭。由于木炭的比重比较小, 所以要先将其装入蛇皮袋中, 袋口用绳扎紧, 再投放到池中。木炭投放好后, 再在上面投放一层细砂。每级折流池的填料投放厚度都在30~40 cm。

5 结语

镇政府沼气池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篇8

从全国乡村沼气服务网点运作模式看,有沼气协会领办、集体领办、企业领办、养殖企业承包和个人承包等几种模式。这几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在办网点的模式上,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适合自己的建点模式,这样才能发挥服务网点的最大服务效果。如养殖企业承包这种模式就很适合我省服务网点的建设。其优点是:我省规模化养殖企业数量多,畜禽排泄物量大,为众多沼气户提供了充足的沼气发酵原料,同时解决了企业排污难的问题,把污染治理的资金少部分用到沼气服务网点的运行管理上,保障了网点的功能正常运行,互惠互利,企业领办积极性很高。

2 规范服务职能

乡村服务网点为农户提供建池、购料、加料、出料、维护维修、配件调换、沼气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服务。在沼气池体系受到损害,发酵受到遏制时,沼气户能够得到及时的维护与纠正,使得沼气池能更大地发挥经济和生态效益。

乡村沼气服务网点在加强对辖区内沼气日常管理和维护的同时,应当把服务重点放到沼气的综合利用上,沼气综合利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沼气建设和发展。沼气综合利用,一是沼气发挥效益的一个重点,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增加了沼气户的收入;二是解决了出料难的问题,提高了沼气户管理和使用沼气池的积极性,确保了沼气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三是不但提高了作物产量,同时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投入量,有利于提高地力,改良土壤,有效的改善了作物品质,切实保障了百姓的身心健康。

3 提高服务理念

部分服务网点领办单位或领办人的服务人员习惯坐台经营,对农户家中的沼气池使用情况掌握不够,服务也不主动,有效性差,服务人员配备不合理,技能差,很多服务网点的工作人员都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临时人员,缺乏必备的知识,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服务网点的服务技能低,无法有效地开展服务。

作风建设部分(政府工作报告) 篇9

一、2010年总结

──立说立行破瓶颈,投资环境有效优化。进一步加大对工业经济的统筹和服务力度,实行工业项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点项目贴心服务机制和区、镇、村三级联动现场协调机制,抽调250名干部组建13支服务重点项目建设青年突击队。全面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容缺预审”,有效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出现的多部门规章相互前置问题。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出台“项目BT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洽谈引进中水、中交、中广核等大央企、大集团参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扶持企业上市,帮助企业争取各类金融支持。积极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采取“放水养鱼”策略,让利地方税收,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扶持港口物流业发展,出台《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十大方面35条具体措施。全力对上争取土地指标,保证工业用地需求,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加大国有资产、土地资源盘活整理力度,有效确保项目用地用海需求,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泉港发展的信心,形成了“八方宾客,纷沓而至”的良好局面。──雷厉风行抓作风,政府面貌焕然一新。坚持和完善政府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

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1件、政协委员提案115件,办复率达100%。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革命加拼命精神,加班加点干工作,形成“晚上议工作,白天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政府决策沟通协调机制,提倡“快节奏、满负荷、高效率”工作,领导在一线办公,干部在一线服务,问题在一线解决。细化绩效考核标准,形成日常评估、年终集中考评和综合评价“三位一体”机制,有效提升政府部门工作效能。创新行政监察机制,建设办事信息公开平台,对全区74个部门2893项职责权限进行规范建库并在网上公开,提供办事流程、投诉渠道等信息服务;建立行政电子综合监察平台,将公共资源交易、农村“三资”管理、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纳入电子监察范围,推动行政行为依法、规范、公开和高效。政务公开工作扎实推进,应急管理和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和执法监察工作取得成效。加强市场监管,健全工程项目招投标和“招拍挂”出让等制度,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发展港口经济,用活用好港口资源

坚持码头、库区、加工、贸易一体化的发展方针,实施物流园区化战略,做好港口资源整合、规划、建设,实现由

单纯集疏功能向物流体系、临港工业、商贸枢纽综合开发并重发展。

1、完善港区集疏运系统。加快码头泊位建设,全力抓好肖厝7—10#泊位征海征地工作,大力推进5、6#泊位、富源石化码头、方通港口储运工程建设,力争泰山石化、东港石化码头及仓储工程建设。全力推动港区对外交通网络建设,全力推进湄洲湾南岸铁路支线、省道201泉港至仙游连接段建设,抓紧福厦高速公路泉港接肖厝作业区高速支线、进港道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三大海事工程”、兴通港口溢油基地建设,构建港区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加快“电子口岸”建设,积极争取检验检疫局石化产品检测实验室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整体运作能力。

2、推动临港经济崛起。依托靠近港口、临近公路和铁路枢纽的交通优势和现有产业优势,着重发展粮食加工业、化工工业、港口物流业等主导产业,培育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发挥海上、公路、铁路、管道等运输网络优势,建立铁矿石、煤炭、粮食、原油和化工品的集疏运中心。依托港务、三梅等码头,积极推进福海二期30吨/年面粉加工等一批“大进大出”型临港工业项目建设,以重大临港工业项目带动临港产业集群的崛起。规划建设海西物流中心暨石化产品批发市场,为石化行业提供化学产品交易、仓储、物

流等综合性服务。抓紧完成海洋功能区域调整,抓好新和隆船舶服务园区建设各项前期工作,加快峰尾二级渔港建设,组织申报一级渔港码头,推动建设峥嵘外海堤围垦工程、峰尾环岛路及造地项目。

镇政府沼气池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篇10

今年以来,XX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淄博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XX—2020年),切实把改革创新贯彻于促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各个环节,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为XX经济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

通过自查自纠XX法治政府建设自评得分为满分,各项工作均能够按照市部署任务扎实稳步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法治政府建设协调机制。将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制定《XX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区政府严格按要求向市政府和区委区人大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在区政府网站公开,各镇(办、开发区)和各部门单位也主动向区政府和同级人大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不断调整充实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镇(街道、开发区)和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网络,为构建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提供保障。

今年以来,区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整改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反馈意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目录等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有效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二)明确工作重点,突出考评实效。坚持年初有部署、年中有考核、年终出成效,充分发挥法治政府建设考评的“指挥棒”作用,结合XX实际,制定《2018XX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和《XX区2018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并通过政府网站对外公开,梳理确认42项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列出工作落实时间表,建立工作推进台账、工作制度和工作清单,确保“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今年7月份,组织开展对13个镇(办、开发区)和32个重点执法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考核,区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考核情况,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督办,考核得分情况纳入全区科学发展目标管理考核,确保法治政府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着力工作创新,打造特色亮点品牌。开展个性化工作创新,构建工作推进新模式,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充分借鉴外地经验,结合XX实际进行管理创新,依托联合执法、数字管理,在全国首创“五室六联”社会化联合治理模式,破解城市管理领域办案难、执行难的瓶颈,多年来的城市管理顽疾得到有效根治;区公安分局立足四项环保职责,建立了公安环保联动执法、联动排查、联动调查“三大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严厉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强大合力;区委政法委、区委群众部结合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设,探索创建了“简易听证+人民调解”机制,将听证和调解有机结合,实现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全覆盖;XX税务局和XX国土分局在全市首推不动产登记与征税业务协同办理业务,按照“部门合作、信息互联、一窗受理、业务联办”的模式,打通部门间的业务壁垒,将“放管服”改革具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便捷和服务,办事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时“一次办好”,法治政府建设助推XX经济发展。

(四)落实学法制度,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区政府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领导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处理问题和做决策,区人大举办“每月一法”大讲堂,促进学法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实效化;区政府专门购买3000本最新修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含宣誓誓词)》保证区大班子领导和镇(办)、开发区、区直各部门班子成员人手一本,并组织专门学习培训,唱响全国“两会”后XX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的主旋律,把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纳入“法律进机关(单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机关建设、机关(单位)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执法队伍准入制度,把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与行政执法证件申领、审验相结合,落实行政执法人员基础法律知识培训和专业法

律知识培训工作机制,今年6月份,组织全区537名行政执法人员和126名申领执法证件人员,在山东理工大学进行行政执法基础知识培训,通过培训考试取得行政执法资格,有效提升全区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全区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都有显著提高。

(一)完善决策机制,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修订出台《XX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进一步明确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法定程序和合法性审查、区政府常务会议集体研究决定的必经程序。严格按照《XX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印发《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2018年市政府和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备选项目的通知》(川政办字〔2018〕13号),组织全区部门单位、镇(办、开发区)对照《XX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涉及本部门单位的重点工作,梳理确认涉及土地规划、城区规划、公共资源配置等重大行政决策事项13项,印发《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2018首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的通知》(川政办字〔2018〕65号),并通过政府网站对外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凡纳入目录管理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严格按照《XX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执行。另外,今年7月份又印发《XX区人民政府关于报送XX区2018第二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备选项目的通知》,组织召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提报工作培训会议,开展XX区2018第二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提报工作,有效提升全区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参谋助手作用有效发挥。制定《XX区委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施细则》,以区委党内法规工作机构和区政府法制局工作人员为主体,吸收法学专家和律师参加为基本原则,确立起“一库一委”(法律专家库和法律顾问委员会)的法律顾问队伍,遴选法律专家库成员31名,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10名,为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和推进依法行政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同时,建立区镇村(社区)三级法律顾问工作网络,全区所有的13个镇(街道、开发区)全部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保证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管理和法治政府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政府法律顾问的履职面和履职渠道,形成了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政府涉法事务的常态化机制。区政府组织法律顾问马志忠等教授和专家参与鸿丰矿业关停整治、熔块加工企业关停等重大涉法事务的处理,有力推动了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今年7月份,组织召开“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推进会,开展法律顾问工作XX品牌创建活动,为建设“富饶、秀美、幸福新XX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巩固“三项制度”成果,深入推行全过程记录制度。

在XX年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基础上,印发《XX区政府法制局关于2018行政执法监督计划的通知》,明确工作标准和要求,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达到行政执法网“全单位运行、全人员使用、全案件登记和全过程记录”的目标。安排专人负责对执法部门负责信息录入人员进行“一对一”的系统使用培训,对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使用情况实行“每月考核、每月排名、每月通报”,各执法部门所办理的行政处罚事项从登记、立案、调查、结案能够及时、高效、准确录入,有效管理案件办理的环节和过程,有效对执法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并在网上全程“留痕”,另外,有针对性的对交通局、环保局、卫计局、文旅新局、安监局、人社局、食药监局、质监局、工商局、国土分局、综合执法局等11个重点执法单位系统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每月区县执法部门之间网上办件量进行横向比较及时通报,有效推动了工作的开展。今年以来,我区执法部门单位使用行政执法网进行执法检查登记5500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500件。

(二)强化监督检查,行政执法能力整体有效提升。建立“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抽查方式等,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根据法律法规规章修订情况和工作实际进行动态调整,及时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在全区聘请了110

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通过建立社会监督平台,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公开“5289006”和“5112345”举报投诉电话举,受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举报,行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高效。案卷评查工作常态化,每月对1-2个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根据历年案卷评查经验,选择案卷制作过程中的问题易发点和多发点作为风险点,在案卷评查过程中重点予以检查,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一)进一步规范完善行政复议体制。行政复议工作作为《XX区政府工作规则》和《XX区政府议事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区政府议事日程,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解决行政复议重点工作,区政府法制局按要求向市政府法制办和区政府报告行政复议工作开展情况,区政府负责人对复议工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有效推动行政复议工作开展。严格落实省市规范完善集中复议职权工作要求,研究制定行政复议委员会运行规则,借助“外脑”厘清疑难案件,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决定的社会公信力。按照“应收尽收”的原则,制定《XX区行政复议便民联系点工作规范》,全面推行和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受理重心下移工作,建立行政复议案件受理网络,将符合受案范围的行政争议纳入复议渠道解决,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巩固行政复议标准化建设成果。以“基础保障、立

案、审理、决定、行政应诉”五大体系为支柱,制定《XX区行政复议工作制度及标准体系》,规范行政复议申请受理、调查审理、决定、送达、回访满意度测评等13大项54小项工作程序,形成了77种法律文书样式,设立“三科四室”,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办案设备,确保行政复议“立审分离”和“复议案件2人以上专门人员承办”的工作要求,同时,加强对复议工作人员和复议联络员业务知识的培训,今年5月份和7月份结合行政调解和行政应诉工作,分别举办了2期行政复议业务知识培训班,基层复议联络员的工作水平明显得到提升。明确岗位职责,实行重要制度上墙公示,在显要位置摆放服务指南,不断提高复议案件审理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执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原则,简单案件30日内办结,推行公开庭审制度,复杂案件通过召开听证会审理,确保行政复议案件“事实认定准确、证据论证客观、说理充分透彻、引用法律精确详尽、结构严谨规范”,不断提升申请人对复议决定的认可度。截止目前,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8件,调解结案3,责令履行6件,驳回3件,中止1件,维持10件,不予受理5件,不服复议决定提起诉讼1件,法院一、二审均胜诉。

(三)不断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严格落实《关于推进行政复议工作标准化建设和履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法定职责的意见》(川政办发〔XX〕6号)和《XX区行政应

诉工作实施细则》,积极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和庭审制度,使负责人出庭应诉和庭审成为常态,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维护法律尊严与权威,提高政府公信力。组织开展集中培训、旁听庭审和案例研讨等活动,不断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专职行政应诉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应诉能力。今年以来,XX区法院开庭审理的行政诉讼案件24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已生效判决13件,驳回原告诉求11件,确认违法2件,被诉行政机关均按要求履行法院生效判决;不服区政府行政行为向市中院提起诉讼的案件15件,其中,已开庭审理14件,除1件经复议后起诉的外,13件应诉案件区政府负责人均按要求出庭应诉,目前,已判决2件,均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四)推进行政调解规范化建设。围绕全市工作重点,制定《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行政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XX区人民政府法制局关于建立行政调解工作考核机制的通知》和《XX区政府法制局关于做好2018年行政调解工作的通知》,巩固行政调解“六个一”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果,同时,对行政调解职能部门单位制度落实和行政调解案件办理情况实行“每月考核、每月排名、每月通报”,力争实现“小纠纷不出村(社区)、大纠纷不出镇(街道、开发区)、疑难纠纷不出区”,目前,全区行政调解职能部门单位基本能够按照“六个一”规范化建设要求开展行政调解

工作,大量的行政争议化解在了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今年以来,全区共办理行政调解案件2561件,信息宣传报道302篇。

(一)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备案。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充分开展合法性论证审查和登记备案管理,准确把握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涵义、制定主体、制定权限,凡是没有履行征求意见程序或与上位法规定不一致的,一律不予登记备案,确保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制定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杜绝了规范性文件违法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情况的发生。今年以来,我区出台《XX区食品药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XX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办法》《XX区封山禁牧管理办法》等13件规范性文件,均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并在区政府网站公开征求意见、解读和公布,并且在规定时限报备,报备率100%,有效推动全区重点工作的开展。

(二)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三统一”。严格落实《XX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和“三统一”工作制度。政府及其部门制发的所有规范性文件,经区政府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符合规定的,统一登记、编号,在正式印发的文件首页标注登记号,并通过网站统一公布。同时,规范性文件标注有效期,即文件施行日期和有效期截止日期,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从而更大程度的保护了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学科带头人考核表下一篇:党群教育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