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化进程分析(共8篇)
王建康201***1工商4班
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大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总结并重新审视城市化的理论,回顾、梳理并进一步分析城市化的实践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对城市化的概念以及中国城市化的状况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研究了中国城市化的历程及现状,中国城市化的模式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优化和创新。提出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城市化城乡差距动力机制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化简述
1、城市和城市化简述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的产物。在地理经济学中,城市被定义为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有足够多的非农人口,并具有生活必须的住宅、公共设施伴随着生产、交易、消费等活动的综合聚合体。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城市化,也有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某种程度上,城市化既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只有经历了城市化才能真正的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城市化的过程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城市化三大标志:
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演进过程:一般分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动力机制: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又促进了城市化。
2、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与现状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开了对原有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这成为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开端。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人口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年平均提高1%以上。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但是在“十一五”时期,根据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49.68%,我国的城市化遇到了“瓶颈”——城市化规模扩张的制约与品质提升的压力逐渐凸显。
在中国,城市化所承载的,不仅是发展经济,还有城乡一体化、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然而,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各地政府对中央的有关文件没有完全的理解和掌握,城市化的工作基本上单一的体现在对城市规模扩张和对GDP增长的追逐上,没有兼顾公共设施及民生的改善,使现阶段的城市化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功利性,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这与城市化的初衷正好背道而驰,所以总结城市化进程中的不足,为城市化的未来找出一条与经济发展相匹配与环境相协调城市与乡村和谐发展的新路子,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诞生和发展所需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所构成的综合系统。作为社会现代化重要标志的城
市化的发展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城市化的宏观动力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会加速经济增长。
2、城市聚集经济:城市化的内生动力
市化经济是一种集聚经济,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它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产业功能联系所产生的外部性而形成的地方化经济;三是由多个行业向城市地理集中所形成的城市化经济。近百年来,美国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一种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经济发展程度与城市化阶段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中国的经济与城市化同步增长就是很好的证明,城市作为聚集的中心,在劳动、资金、交通运输、通信设施、市场容量、人力资源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围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这就使得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
3、市场机制:城市化的主导动力机制
现代城市是市场经济的坚强堡垒。城市化过程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大发展的过程。城市的最大特点是“市”。即市场有城市就有市场,城市发展到何种程度。市场就发育到何种程度。纵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市场经济最早就是在城市工商业中产生、发展、壮大的,然后向其他领域进军。农村和农业是市场经济最后征服和占领的阵地。可以说,城市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城市化过程的积极推进,没有城市化的强力驱动,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当然,市场经济发育和城市化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契机和原动力。正是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节和引导,促使社会经济资源向城市区域流动,从而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心城市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功能使城市集聚性大大增强,为中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次,市场经济的主体性要求和竞争性原则使城市政府的城市意识大大增强,在城市建设中勇于开拓创新。最终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再次,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使中心城市产生强大的辐射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综合来看,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动力已呈错综复杂的局面,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已经不足以概括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必要从新的角度予以审视。在诸多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中,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转换、制度变迁与创新等是影响乃至决定城市化发展的关键。
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优化与创新
1、城市化进程中优化制度安排、推进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关键是理论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制度安排出现偏差,由此延缓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1980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总的来说是沿着行政区划建制的变动而进行的,仍旧属于一种表层性变动,远未跳出“城乡壁垒”的思维定式,没有确定“敞开城市大门、改变9亿农民的身份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战略性理念。我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于经济规模的扩展和产业结构的要求,根本原因是有关制度的变革没有跟上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现阶段政府可实施的政策手段有: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取消对农民进城歧视性条规等。路永忠、陈波翀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决策模型,解释了制度创新对城市化的作用模式,认为制度创新通过降低城市化的交易成本和系统风险,从而导致了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优化制度安排、推进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2、产业政策的完善与创新
(1)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建筑业
我国目前尚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此外,我国目前的资源禀赋特征是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相对不足而劳动力资源却绝对过剩,只有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突出我国的比较优势。建筑业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会产生对就业的多层次带动效应,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起到积极作用。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起到积极作用。
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变动关系来看,在工业化初期,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主要得力于工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轻工业的发展。当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中后期以后,重化工业开始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渐减弱,第三产业一般会接替第二产业,成为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最终引擎。
(3)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对就业的吸纳不仅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而扩大,而且中小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集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集中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
3、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要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取消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从政策上赋予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同等的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同时,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各项权益,包括平等取得工资报酬的权利、依法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等等。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就业格局,为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其次,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就业。一是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对转移成本、转移的收益和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减少因盲目转移而遭致的损失,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过度转移。二是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4、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要使制度安排既具有发展性、长远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就应该采取分类分层的保障方式。即根据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发展情况和生活安置能力等各种具体条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农民自愿和政府组织引导相结合的办法,根据不同的条件,(包括是否保留原来的承包地)设置不同的保障方法,逐步建立有益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市居民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在纯粹的速度指标上是偏慢的(每年的平均速度在1%左右),但是在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指标上又是超前的(没有保证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在“十一五”计划和“十二五”计划交接之际,停下脚步反思城市化进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与不足是相当必要的。在成功举办世博会之际,希望我们的城市化也如世博会的口号一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发展中不断反思错误,不断进步,让城市化脚步逐步深入的进行下去,让城市化的成果能够惠及城乡居民。
参考文献:
[1]高 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J],经济学家,2004(1)。
[2]张寿正:《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4(2)。
[3]李程骅:《城市化不应是“农村边缘化”》[N],人民日报2009(11)。
[4]王一鸣等.《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5]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6] 孙宏:《中国城市化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由于中心镇在周围地区中经济实力较强, 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和聚集能力, 是能够带动一片地区发展的增长极。中心镇具有“城市之末、乡村之首”的特点, 是城乡联系的纽带和结合部。中心镇一般是自然形成、客观存在的, 具有成长性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能使该区域相对均衡地发展、地区差距较小的特点。其主要特征归纳如下。
(1) 经济发展条件优越, 区域优势明显 (2) 人口流动呈现城乡双向的互动特征; (3中心镇的功能和产业受中心城市的直接影响; (4) 郊区中心镇的空间形态沿“主城中心镇”指向的轴向发展特征明显; (5) 中心镇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2 中心镇与城市化:作用与功能
所谓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 乡村分散的人口和非农产业不断地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步转化为城市经济要素的总过程和总态势。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包括: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城市的规模和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大, 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城市公用设施现代化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等。
(1) 中心镇的要素集聚功能。中心镇处在中心城市与一般城镇之间的接点上, 它能够通过自身的极化效应吸纳周边乡镇的优质资源集中配置, 形成组团式小城镇群的龙头, 是小城镇集约化发展的突破口。
(2) 中心镇的产业集聚功能。中心镇上接县城, 下联乡镇, 是现代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小城镇建设的重点, 是城市化工作的重要环节。
(3) 中心镇的市场对接功能。中心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 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
(4) 中心镇的城市服务功能。在已有小城镇的基础上推进中心镇城市化, 意味着城市化能在都市区、城镇乃至乡村同时推进, 实际上是将城市功能向传统的农村地区转移, 为农民实现自身身份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成本更低的新途径。
3 重庆市中心镇面临新的发展条件
直辖以来, 重庆发展加快提速,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 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直辖十年来农村快速发展为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心镇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着力发展中心镇, 以镇带镇, 促进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现在, 发展中心镇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
重庆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 一系列重大政策制度将随即出台, 有利于解决体制、机制、政策等深层次问题, 有利于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中央高度关注重庆的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作出了“314”总体部署, 要求重庆加快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近几年来, 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利农的重大政策措施形成了一整套支农扶农政策体系, 对于统筹城乡推进农村发展和农村人口转移, 推动城镇化建设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我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一圈两翼”的城乡发展战略部署和系统安排, 指明了方向目标, 提出了推进路径和战略措施。三届四次全会通过的《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 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 也为中心镇发展提出更明确的目标。
4 重庆中心镇城镇化现状及特点
4.1 中心镇城镇化率较低, 滞后于经济发展
2007年底中心镇平均城镇化率仅为31.09%而同期重庆市平均城镇化率为48.3%, 高于中心镇约17个百分点。中心镇在推动重庆市城镇化快速发展, 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作用仍然有限。
4.2 一小时圈内中心镇城镇人口规模较大, 城镇化率相对较高
一小时圈共有中心镇43个, 平均城镇化率为32.08%, 高于中心镇的平均水平。一小时圈内中心镇平均镇域面积为110平方公里, 低于平均水平;而镇区面积为230公顷, 高于中心镇的平均水平。说明一小时圈内的中心镇城镇建设规模相对较大。一小时圈内中心镇镇均镇区人口为19622人, 高于平均水平3000多人,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心镇对人口的吸纳能力要高于两翼地区。
4.3 渝东北地区城镇化率最低, 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高
渝东北地区中心镇平均城镇化率是最低的, 为29.45%。镇均镇区人口为15422人, 低于远郊区县中心镇的平均水平。但平均镇区面积为175公顷, 镇区人均建设用地是三大区域中最小的, 土地利用比较紧凑。渝东北地区中心镇绝大部分处于库区, 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部署, 应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化, 从目前来看, 转化步伐较慢。
4.4 渝东南地区城镇人口规模小, 土地利用比较粗放
渝东南地区平均城镇化率较高, 达32.07% (与收集资料有一定关系) , 但城镇人口规模最小, 镇均人口仅9464人, 而平均镇区面积为245.18公顷, 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相对较低。
5 重庆中心镇规划方法研究
当前中心镇规划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规划龙头指导地位明显, 但规划实际指导效应还需强化;二是规划管理和执行还需加强。下面基于笔者工作经验及长期的研究心得, 总结了中心镇规划指导性意见。
(1) 确定明晰的规划体系及任务。
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区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城镇体系规划和上一层次相关规划提出的要求, 确定全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模、性质、空间发展方向和布局形态, 确定村镇体系框架和地域控制要求, 提出产业布局的原则, 并选择发展用地进行用地布局, 统筹安排区域的基础设施及社会设施。近期建设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总体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为依据, 明确近期内实施的发展重点。详细规划则是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 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2) 遵循适宜的规划原则。
宏观着眼、区域协调:就中心镇的经济腹地作出区域分析, 在超越镇域的区域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规划。落实上层次规划的要求, 处理好与周边城镇的衔接, 与区域共建共享基础设施。
(3) 全面评价发展环境和条件。
全面评价中心镇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尤其是在重庆进入大发展时期, 不少中心镇的发展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有的镇交通条件得到了改善, 有的镇行政区划行进了调整。在下一步中心镇规划修编时必须对这些情况予以充分重视。
6 建设重点建议
(1) 把小城镇规划编制及实施纳入年度考核。
(2) 对全市中心镇的规划编制及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大摸底, 提出各中心镇今后规划的主要方向, 真正发挥规划龙头作用。
(3) 对行政区划已调整的中心镇, 重新提出规划措施并编制相关规划。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进程;阶段;风险
中图分类号:17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84-04
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最简单的理解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过程,基本指标是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但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城市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理解,乡村城市化不单是人口的城市化,更主要是生活在乡村的居民能够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环境等方面都能达到现代化的标准。从文化学角度理解,城市化是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为特征的一种历史过程,不仅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的演变,而且此过程还伴随着精神、文化、观念的无形转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城市化率迅速提高,极大地推动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但代价和风险也如影随形。本文旨在梳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理论探讨和实践发展的线索和成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廓清认识上的误区,自觉控制发展中的代价和风险,稳步推进城市化,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
一、“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理论探讨和共识形成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缓慢,1949年至1977年的28年间,城市化水平仅提高8.32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为0.29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快了城市化步伐,从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间共提高12.48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59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前增长速度的2倍多…。尤其在最近10年,中国城市化率由20%增至40%,走过了英、美等国百年以上的历程,实现了大规模的城镇化,而且增长势头不减。
回顾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我国在对如何克服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城市病”,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等重大问题上展开了广泛的理论探讨和争论,取得了丰硕成果,共识逐渐形成。
首先,考察了西方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曲折历程。世界城市化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其历史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初期阶段,往往以经济发展为主导,以物质财富增长为核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GNP指标”,其发展是一维的,并导致“城市病”的产生与发展。为了解决贫困、失业、收入不均、住房拥挤、交通不便等城市病问题,人们开始修正发展的目标,在GNP指标外,补充了一些社会发展指标,如人口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贫困人口、营养状况、成人文盲率等。至此,城市化进入二维发展阶段,即经济与社会发展并重的阶段,这是城市化的第二个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恶化引起的一系列恶果,使人们意识到工业化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提出质疑和批判,确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谋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模式由二维转变成三维。城市化进入第三阶段,即可持续发展阶段。
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这一标准看,世界城市化进程又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工业生产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中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到70%之间。这一阶段工业基础已经比较雄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工业吸收大批农业人口,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稳定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0%到90%之间。为了保持社会必需的农业规模,农村人口的转化趋于停止。
其次,对西方城市化理论的借鉴和发展。国外学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西方发达国家、亚洲、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等的城镇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结构理论、区位理论、区域发展不平衡理论、内源式乡村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等,涉及了经济学和区域发展当中的一系列的理论。这些理论中,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发展经济学先驱人物之一的阿瑟·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及与之相关的城市化理论,在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初期对中国学者研究及政策都有较深影响。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者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处于借鉴西方理论进行实证研究阶段。同时也认识到:西方经典的城镇化理论只是世界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的总结,而且主要是以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经验为依据的,它一定程度上可以供中国城镇化借鉴和吸收,但不能完全阐释中国城镇化。中国城镇化实践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既有与世界城镇化普遍规律相一致的特点,又具有反映本国具体国情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在借鉴相关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构建适用于中国国情的理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第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讨。中国城镇化的方针和道路选择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争论的热点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持久而广泛的讨论,先后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1)小城镇论。这一观点认为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国情,中国应大力发展小城镇,走“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的城镇化道路。(2)中等城市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城镇化要以发展中等城市为重点,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因为中等城市兼有大小城市的优点而少有两者的不足,中等城市在城镇体系中有独特作用、发展潜力和良好效益。(3)大城市论。这一观点认为,人口向城市集中,尤其是向大城市集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中国也不能例外。(4)均衡发展论。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的城镇化应该建立以大城市为领导,以中等城市为骨干,以各类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系统。(5)多元模式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国人多地广,地域差异性大,市场经济不发达,工业化水平低,不可能采取单一战略模式去解决城市化问题,而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向多元化目标逐步推进。(6)都市圈模式论。都市圈,或称城市群、都市带、大都市连绵区,是指在某一地域上集中分布若干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庞大的城市群,是一种具有多核心、多层次的大都市区联合体。中国的城镇化应该走都市圈带动模式,都市圈是中国最有效率和效益、最切合实际的模式,通过组建若干都市圈,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多极带动,使都市圈中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协调发展。
在探讨和实践发展过程中,关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共识已经形成: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坚持各地区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它追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与城镇布局、城镇化与大中小城市发展、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两个阶段
笔者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按发展速度和城市化的主要内容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到2000年稳步推进时期。总体上以“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为方针,稳步推进。
这一阶段,从理论研究层面看,主要是为在实践出现的新问题提供理论解释。主要内容集中在“小城镇问题”、“民工潮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城镇化发展方针和发展道路问题”、“城镇化水平”、“城镇化规律”、“城镇化机制”、“城镇化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也有学者研究了人口流动和城镇化、非农化和城镇化、城镇化和城镇规划、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学者们的研究实用性很强,有些研究成果直接成为国家制定有关城镇化政策的依据,对中国城镇化政策和城睾寰,七发展实践都发生了重要影响。
从政策层面看,这一时期中央和国务院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制定政策,引导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中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984年中央先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农民进集镇落户的通知》,使正在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发展和与之相匹配的城镇化战略渐次走人人们的视野。1990年开始执行的《城市规划法》强调“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i998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小城镇大战略”问题,2000年6月,“小城镇大战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具体化,使中国的城镇化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实践中,这一时期的早期,起指导作用的主要是乡村城镇化理论。费孝通先生是主要的代表。费孝通先生认为: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小城镇,采用了离土不离乡的形式,符合当前中国的具体情况。我们的城市没有能力在这样短的几年中吸收如此众多的人口,国家现有财力不可能创造这样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充分利用原有的农村生活设施,进镇从事工商业活动,在当前不失为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乡镇企业是农村工业化的表现形式,正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才使得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实现非农化的转移,也使得小城镇成为农村非农化的聚落点。
第二阶段,2000年之后,中国城市化提速,进入一个以“农民变市民”、“发展大城市”为主要途径和内容的新阶段。
正如2001年12月10日《嘹望》新闻周刊指出:“中国有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完成工业化过程,使绝大多数地区迈入工业化社会,并进而改变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结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户籍对人口迁移限制作用的减弱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涌入,未来中国城市化过程将出现难以避免的快速发展,导致更多城市的诞生,使中国城市体系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人们终于认识到,发展大城市最符合经济效益,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十六大以后,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动力机制作用下,政策先行,媒体造势,学者研究,中国城市化提速。“减少农民——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增长获得新的动力——现代化步伐加速,这是一条不得不走的‘中国曲线’。”“如何减少农民?出路只有一条:向城市转移,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有关机构测算:今后15年,若能通过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使农村人口减少30%,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的平均收入即可增加30%。”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构建城市群、郊区城市化、造城运动等途径和方式,注重做大城市规模和外延拓展,农民通过迁入城镇或随被征用的土地一起获得了市民身份。中国城市化率迅速提高,最近10年,城市化率由20%增至40%多,走过了英、美等国百年以上的历程,实现了大规模的城镇化,而且至今增长势头不减。有专家预计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0%至55%,到2050年可能达到60%至70%。
三、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社会风险管理
农村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问题也逐渐积累和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如下:最近10年城镇化速度虚高,特别是“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太快;经济发展及就业岗位增加不能适应冒进式城镇化;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造成破坏。问题的缘由可以归纳为三类:(1)对我国国情缺乏深刻认识,包括自然基础、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以及“农民工”现象的长期性缺乏正确的认识。(2)对城市化的误解。真正的、科学的城市化是有产业支持的,是有需求拉动的,并能真正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但一些学者和地方政府错误地把经济发展简单地理解为通过所谓的城市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致使追求城市化像追求GDP一样的时髦和功利。(3)相关制度和政策存在缺陷。城乡二元化的土地管理制度及过低的征地费用造成大量圈地;干部考核制度的偏差;分税制带来了大规模出让土地的动力;城市规划急功近利等。不少学者对“失控的城镇化”表示担忧,陆大道、叶大年等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经过一年的调查和研究,在《2008科学发展报告》中发文,指出应警惕冒进式城镇化和空间失控。伴随城市化而来的社会风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潜在风险来自于:农民的土地被城镇化了,而农民及其家属未被城镇化,给其中部分人带来失去生产和生活保障的风险,可能对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圈地,通过消除农村户口,消除农民身份,进而把农村变成所谓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化没有产业支持,广大农民在得到非常微薄的补偿之后,成了没有土地、没有工作,没有社会保障的‘三无农民’,前景堪忧。”有的失地农民举家外迁,进城务工。但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下面,进城务工农民中.只有不超过30%的农民可能获得稳定的高收入的就业机会或做生意赚了钱,而70%以上进城农民很难获得在城市安居所需收入条件。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已成“失地农民”,又可能会成为城镇失业人员。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批农民工失业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大量农民迁入城市但不能在城市定居,会使这个庞大的群体陷入到贫困艰难的境地;如果又因失地无法回流农村,陷入困顿,不仅会威胁和谐社会建设和城市化运动的可持续推进,而且可能构成中国社会秩序的极大隐患。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正因为当前中国部分进城失败的农民可以返回农村,而不是不计代价地待在城市竞争维持温饱的边缘性就业
机会,而使留在城市的农民工仍可以获得温饱线上的收入,回村的农民工也可以获得体面的生活。在这样一种格局下,一方面是城乡差距在拉大,城市内部的结构也在分化,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并未在局促有限的城市空间中形成严重的两极化,中国最底层的社会仍能维持基本生存。这应该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最大秘密。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目前阶段,保持一种农民可以进城又可以返乡的一体化的城乡制度设置,有助于农民更加理性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有利于提高中国现代化的安全系数。
对传统社会的解构既伴随着对传统观念和文化的扬弃,又会对新的共同价值和新的相互信任关系提出质疑,同时要求新建的社会组织和城乡社会结构形式能满足大多数阶级、阶层的利益和发展需求。城市化过程中由农村流入城市的移民中将长期存在文化认同和社会融人障碍,在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上存在政策障碍。目前在城市中长大的“农民32--代”就在户籍、教育、就业、福利等方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推进城市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综合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经济结构、产业支撑和农民意愿等等因素,做好城乡统筹,加强风险管理,减少发展代价,稳步推进城市化。
首先,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城乡统筹,是指国民经济发展中城乡之间应协调发展。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行的一系列二元化制度和政策造成了长期以来城乡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的格局,形成了目前城乡二元结构。就我国国情而言,城市化就是二元环境下的经济在空间上实现资源重新配置和要素重新集聚的问题,城市化进程本质是实现二元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城乡经济与社会的运行机制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城乡原有制度构架与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下形成的城乡均衡特征会不断地被打破,新的城乡不平衡现象又会不断出现。因此,城市化进程中能否科学统筹城乡发展成为了极为重要的问题。城乡统筹主要内容包括:城乡人口统筹、城乡经济资源的统筹利用、城乡社会保障统筹、新农村建设等。
其次,创新制度安排,实现社会公平。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构建了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其作用无所不在。制度安排,是指对所有正式规则的设计、建构与操作。在经济活动中,合理的制度安排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它为人们提供了一套激励和约束机制,影响和制约着资源配置的效率,最终决定着经济的绩效。
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落实,更需要调整城镇管理政策,进行相关的制度创新。比如在农民工问题上,如何在户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个人发展、政治参与等方面保证其权益,确保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
第三,尊重客观规律,实现城市化可持续推进。
城市化与经济建设一样有自身的规律,各级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些规律,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无所作为。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践看,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工业化,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相互促进,并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就目前我国城市发展阶段和趋势而言,关键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做好统筹规划,对全国来说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要多元化协调发展。针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态势,要消除对大城市的恐惧症,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地区做好大城市、城市群的文章;空间上不同区域发展模式要有所差异;机制上强调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动力上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多种产业共同拉动。二是渐进式,要科学把握城市化发展速度,使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城市吸纳人口能力相协调,实现城市化可持续推进。
城市化的历史已经表明,城市化进程既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部改造史,也是一部认识史,我们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改造与认识不断交替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杨波我国城市化滞后的根源及负面影响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01)
[2]钱振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一现状及发展方向[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3]中国城市化的八个趋势[J].嘹望新闻周刊,2001,(50).
[4]王健君,叶俊东.中国城市化提速[J].嘹望新闻周刊,2001,(50).
[5]李义平.正确理解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若干经济理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06)
[6]i土伟农民工失业了吗?[EB/OL].http://news.qq.com/a/20090205/000762_6 htm
[7]贺雪峰.中国城镇化战略反思:反对积极城市化战略[N].南方周末,2008—05一15.
姓名:
陈
睿
班级:景观建筑设计01班
学号:
20102493
成绩:
景观设计原理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景观绿地设计
目录
前
言.................................................................................................................................一、校园滨水景观现状描述.....................................................................................................二、场地分析...............................................................................................................................(一)区域位置分析...........................................................................................................(二)区域交通分析...........................................................................................................(三)区域周边用地性质分析...........................................................................................(四)区域周边规划解读...................................................................................................(五)区域周边景观资源分析...........................................................................................2.5.1自然资源..............................................................................................................2.5.2 人文资源.............................................................................................................2.5.3 人工景观资源。.................................................................................................(六)区域内部现状分析...................................................................................................2.6.1 内部交通系统.....................................................................................................2.6.2 内部用地性质分析.............................................................................................2.6.3 区域内部景观资源分析.....................................................................................2.6.4 区域使用人群分析及定位.................................................................................2.6.5 区域场地高程分析.............................................................................................2.6.6 区域内已有建筑及构筑物分析.........................................................................2.6.7 区域内视线及天际线的分析.............................................................................三、场地评分(S.W.O.T分析法).............................................................................................3.1、优势(strength).......................................................................................................3.1.1 资源优势.............................................................................................................3.1.2 区位优势.............................................................................................................3.2劣势(weekness)........................................................................................................3.2.1 南湖沿岸缺少亲水平台的设立.........................................................................3.2.2滨水沿岸景观及人工设施的设置过于死板......................................................3.2.3南湖水环境的“先天不足”............................................................................-10
3.3.1 学校处于基础设施的高速建设的阶段...........................................................-103.4挑战(threats).........................................................................................................-103.4.2 大学学生的普遍“宅”化以及生活节奏的影响...........................................-10
4.1区域内情况..................................................................................................................-114.3 使用者情况.................................................................................................................-11
六、总平面图的确定.................................................................................................................-11
(一)区域一.....................................................................................................................-12
(四)区域四.....................................................................................................................-12
九、小结.....................................................................................................................................参
考
文
献...........................................................................................-18景观设计原理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景观绿地设计
前
言
滨水景观作为中介空间的表达形式,对滨水环境进行了多方位的全是,他是水陆交界处内凹、外凸、平直的自然岸线和河水流冲蚀所产生的岛、洲、渚、缓坡等天然地貌短的有机组合。
滨水景观作为户外活动的场所具有强烈的空间渗透性,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不仅体现了滨水区的自然风景,而且表达了城市滨水空间的姿态,涵盖了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两种概念。其景观美丽在于“人工——自然”的双重性。人们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同时得到多方面的感受:既能感受到人工设施的便利,又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既能体察人工环境的精巧亲切,又能受到大自然的雄浑广博。
此次论文旨在为学校的滨水景观设计做出个人的方案。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校园滨水景观的建设应该更好的将我院校的人文环境通过这个滨水景观来达到一种加深和促进的作用。从而让我校的学生能够在轻松休闲的气氛下学习并逐步经由滨水景观进一步对学生人文素质进行改善。学校北湖的开发在目前为止仅仅处于一个原始的阶段,依靠种植各种草皮和数目以及石块的堆砌来形成一种仿天然的景观,其中茶山竹海山下临湖地段尚没有经过任何开发,可开发利用价值很大。可以美学的角度进行景观改造来促使这片滨水地带的文化氛围的提升,从而让我校的学生在自然环境于人文环境想融合的滨水湖畔学习、休憩;在休息的同时能够感受人文气息的熏陶,在学习的同时融入自然放松身心。
因此,这次的设计通过分析和个人的理解我打算以滨水的人文景观建设融入于天然景观为主要方向,力争把校园的文化带进这片滨水的美丽景观中,也让这片充满着自然气息的滨水带中折射出我校的人文化氛围。
4567景观设计原理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景观绿地设计
地段四周均种有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植物,作为南湖的滨水景观能够很好的衬托出其自然的属性。
2.6.4 区域使用人群分析及定位:
考虑到过往南湖滨水地段主要人流为学院师生。因此,过多的利用各种植物和地形进行圈湖,大幅度减少了师生对于南湖本身景观的关注以及驻足欣赏。众所周知,人天生富有亲水性,一旦无法近距离接触水景,必然会失去继续观察的兴趣和耐性。应适当从主要人流考虑,着力于拉近师生对于湖的距离感和疏远感。
2.6.5 区域场地高程分析:
南湖东侧为山麓地带,海拔逐渐升高。由此向北即为一号教学楼,该教学楼与湖被一块坡地分隔开,阻断了两个地点的人员流动。南湖西侧直至一号教学楼一带,由小幅度高低起伏转变为坡度缓慢趋升。由于坡度递升的缓慢,并不会给师生的通行带来阻碍,并且湖岸的高低起伏的错落让湖的整体更加自然,圆润。
2.6.6 区域内已有建筑及构筑物分析:
南湖周边的两座教学楼采用的现代化建筑风格,以方正的表现形式为主体。开放式体育场建在南湖西侧的地势平坦区,大体上所有的建筑物在与南湖的搭配上较为合理,各处建筑物均依地势地形建造,并没有因为这些建筑物的出现影响南湖的自然之美。
2.6.7 区域内视线及天际线的分析:
此处校园滨水地带视线较为开阔,环视湖岸均有景观之,依托东岸山的宏伟于西岸的平坦的地势形成鲜明的对比,环湖滨水区没有任何极其阻挡视线的地方。因此该环湖地带的视线条件较为优越。
三、场地评分(S.W.O.T分析法):
3.1、优势(strength):
3.1.1 资源优势:
滨水景观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优秀的校园滨水环境的营造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天然景色的优美同时也可以让文化和人性化的因素融入其中,平添其色彩。因此校园滨水景观的建设可以说是众心所向,我校南湖滨水带拥有天然的茶山植被覆盖以及环湖支道和卓越的人工绿地的建设,使南湖的存在无疑形成了具有独特的休憩和观赏功能的人文、自然景观资源。
3.1.2 区位优势:
优越的区位位置可以极大的发挥出滨水地段的全部优势。南湖滨水地段位于我校正门东侧,临校园一岸设有大量通行支道并直接连通主交通道,人员流动十分便捷;东侧临茶山山脚,山水一色,景色十分独特;沿湖的支道建设以及周围的建筑分布,决定了南湖永远是高人流量的地方,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它的区位价值和用处。
3.2劣势(weekness): 3.2.1 南湖沿岸缺少亲水平台的设立:
作为一处拥有较大面积水环境的沿湖滨水段,却没有设立任何一个让人与水近距离接触的平台,由于这个原因让大部分师生在经过南湖时只是令它起到了作为湖的作用,而并没有充分开发其拥有容纳师生欣赏与休憩的功能,导致大部分滨水景观资源的浪费。因此,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南湖周围因为道路便捷人流频繁却很少有人驻足留意南湖景观的现象出现。
3.2.2滨水沿岸景观及人工设施的设置过于死板:
南湖沿岸随处可见大量人工植被覆盖的使用,并且在道路于湖间拥有缓坡的地段也是
景观设计原理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景观绿地设计
走向“宅”化的生活,不愿意更多的接触外界;而另一部分因为作业等压力的问题,生活节奏十分紧凑,很少有机会在行路中观赏沿边风景。因此从心理学角度南湖滨水绿地的发展将迎来其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挑战------使用率以及滨水绿地的人员流量。
四、主题确定:
4.1区域内情况:
此滨水场地南侧正在进行教师宿舍的施工,西邻校体育场和篮球场,背面为练车坪和通往一教的支道,而东边偏北则是一号教学楼,偏南一侧为绵延的茶山山脚一部分。
4.2场地内情况:
南湖区域拥有便捷的交通道路,葱郁的人工以及天然植被覆盖,四周的校园建筑的存在不仅没有令其失去自然的风采,反而更加凸显了它存在的价值和优异的景色。
4.3 使用者情况:
南湖滨水绿地的使用者是我校的全体师生以及职工及其家属。其中使用最多的应为经常出入体育场上课或散步的学生和老师。
五、功能确定:
南湖滨水的功能分为:
1、承载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文化氛围营造的一个表现点;
2、丰富学校环水自然景观,给同学休闲之时予安静的休息场所;
3、使同学更多的真正接触到水景观。
六、总平面图的确定:
如图6.0所示为此次设计的校园滨水绿地,最多的是增添了亲水平台这一主要项目。并且在一教的位置上修建一条小径,一是为了更好的让同学能够接触南湖的景色,也是作为连接了南湖两侧的木桥的通道。
112景观设计原理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景观绿地设计
作为滨水绿地的亲水平台同样起到了完善、美化滨水绿地的效果,令景观的表现进一步深入。在亲水平台附近适用种类不同的低矮植物交错种植,看似随意的摆设却可以更融入自然。
亲水平台引用图。
景观设计原理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景观绿地设计
各种小品元素的应用,无形中会给南湖滨水带的景观增添色彩。校园滨水绿地的草皮需要引用人工种植草坪来完成。
在草坪的边沿以及沿岸摆设部分灯具,增添滨水绿地夜景效果。景观设计原理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景观绿地设计
灯具的使用应该尽量契合草坪,放置位置应主要在道路与草坪交界处以及临近灌木带的地方,即不会让草坪因为灯具显得狭小也不会失去灯具的作用。
6景观设计原理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景观绿地设计
参 考 文 献
[1]刘雷.大学校园滨水景观探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20期
[2]王然.滨水景观人性化设计研究---天津市海河沿岸景观节点分析.河北工业大学 2008年11月
[3]马会岭.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论探析.北京林业大学
城市化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最主流的事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所言“21世纪影响世界的两件大事是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中国正处在一个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在未来的30年中,城市化将是中国社会变迁与转型的主流。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刚达到6.1亿人,城市化率约47%,每年增长将近一个百分点。在未来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达到75%左右,中国将会出现巨大的人口变迁过程,即将有6亿农业人口走进城市。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空前的变化。我们甚至可以以城市化进程度量房地产业的未来。每年城市人口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消化新增住宅供应的大半。以南京为例,根据建委统计,在2000-2005年,城市人口增加了125万,每年增长25万人,按照人居住房面积30平米计算,每年城市人口增加的增量需求为750万,基本等同于每年房地产市场供应量的平均值。新增城市人口也为住房投资的转让和租金实现提供保障。南京市2020年人口要超过千万,基本上仍将持续每年增长20-30万人。
从城市化的数量来看,其是分阶段的,30%以下是城市化低水平时期(我国2000年前),30%以上是快速增长期,50%以上是平稳增长期,70%以上才是成熟期,而郑州是2011年3月份的数据显示郑州的城市化进程是41%,还有30—40年的黄金发展期。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早期城市因生产力水平不高,可提供城市居民需要的农副产品数量有限,所以城市发展受到限制。那时城市数目少、规模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主要分布在灌溉发达、利于农业生产或便于向周围征收农产品的地带。早期城市主要为行政、宗教、军事或手工业中心。这个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18世纪中叶开始,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期。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城市发展之快、变化之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欧美国家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快速增长,英国在1900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近代世界城市化的又一特点是亚非国家城市化的兴起,出现了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世界城市体系的出现是近代城市化的第三个特点。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到29.2%开始形成世界规模。因为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较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以后,经济上也有一定发展,这一切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发展中国家已经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大致呈一条拉平的“s”形曲线。当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0%左右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该阶段城市化的主要特征是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特别是市中心城工商业继续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心集中的同时,郊区人口增长超经济复兴,人口出现重新回升。
房产在中国发展史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
第一阶段: 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
1978年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序幕。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售房试点。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1987至1991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招标出让住房用地。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199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4个省市的房改总体方案。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5年)
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1993年“安居工程”开始启动。1992年后,房地产业急剧快速增长,月投资最
高增幅曾高达146.9%。房地产市场在局部地区一度呈现混乱局面,在个别地区出现较为明显的房地产泡沫。1993年底宏观经济调控后,房地产业投资增长率普遍大幅回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始复苏。
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5至2002年)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1998以后,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四阶段:价格持续上扬,多项调控措施出台的新阶段(2003年以来)
2003年以来,房屋价格持续上扬,大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明显。随之而来出台了多项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最早是1978年,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历史。
第五阶段:房产泡沫即将破
历史上三次房地产泡沫
●美国:1926年破碎,间接引发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日本:1991年破碎,导致日本长达15年的经济萧条●东南亚、香港:1997年破碎,香港出现十几万名百万“负翁”
经济经过一次重创后,房价以平稳螺旋式上升,一直到今天的房价,目前,美国洛杉矶房价一般在200万-280万可以买到70-150的房子的公寓,折合人民币单价3万-4万,在美国纽约房价一般在4万-6万。香港香港区一般房价基本在折合人民币单价4—7万,新界
基本在3万到6万。
房地产的强劲发展给各国经济都带来巨大的伤害,20世纪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100年但总体房地产业的兴盛无疑是刺激这100年间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对于中国也是这样,别看中国掩饰的挺好,能遮挡住国外的爆料吗?中国的经济已经收到重创了,中国房地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是有泡沫,我们国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肯定会对房地产调控的,房地产发生泡沫是正常现象,甚至崩盘也是正常现象,调控以后国家是要淘汰掉一些小企业,一些发展不规范的企业,促进房地产行业的正规健康发展,更专业化,更人性化,产品化,所以淘汰必然会带来挑空,我们要正视对待经济发展规律,现在国家已经发现问题了,已经开始调控了,李克强发表说 “房地产调控政策会继续执行下去,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健发展。”
总结三点:
1、中国城市化进度发展推动下,房地产仍然有30-40年的黄金发展期
2、根据外国房地产,香港房地产发展历史,可以参照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只是初期,潜力非常大,也避免了社会大经济的动荡
3、目前国家政策是倾向保证房地产健康稳健发展。
短期市场:
1.此前就短期的市场(半年内)进行了判断。也提到,作为一种长远看待的背景,虽然几乎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但是中国大城市房价的螺旋式上升在未来十年乃至二三十年时间内是不可改变的趋势。评价短期的市场和长期的市场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短期市场主要是看政策的变化,长期的市场则在于制度和其他客观事实的影响。前者的变
加快城市化步伐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对政府应担当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应该如何界定,是首先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角色定位的两种主张及其评判
1、两种主张。第一种主张,认为中国城市化应完全放弃政府干预,让城市经济随经济的发展自由成长。其主要理由是:城市化从本质上看,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为追求更高收益(经济收益和社会受益)而在城乡间重新配置要素的过程,只要要素的自由流动没有人为障碍,城市化就能和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他们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即高度城市化水平就是靠市场机制直接推动的,并联系我国过去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训,即政府的干预导致城市化滞后,得出结论:在当前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不适当的直接介入,不但不能解决城市化滞后问题,反而会导致“虚城市化”。第二种主张,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其理由是:在很多领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此时若单纯依赖市场力量将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不能起到加快城市化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目前我国的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经济势差还较大的情况下,若政府不加管制地简单打开城门,人口的自然流动会使城市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导致原本不够合理的城市结构体系更加“雪上加霜”。
2、评论。以上两种主张各有其合理的成分,但略加分析就会发现都有失偏颇:第一,我国城市化不能走完全市场化的道路。因为目前我国的人口就业压力大、工业化积累基础不够强大且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充分,加上城乡经济势差的客观存在,若政府对城市化进程放任自流,不仅会加剧城市的现存问题,而且会引发新的农村问题。所以城市化进程不可脱离政府的宏观调控。第二,我国的城市化也不能走政府主导的道路。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推进,市场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加速若脱离市场的力量将一筹莫展。因为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已具备了支持城市化进程的能力,且农民进城已不再是“盲流”而是他们的理性选择,少数条件较好的小城镇正在迅速城市化,且城市工业也具备相当的资本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若政府不注意通过市场调动民间的力量,城市化的加速将是一句空话。
二、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总体构思
在城市中,政府只能作为市场的补充手段,并与市场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其职能应是催化与提升市场力量,并努力消除“市场失灵”,扮演维持市场秩序,保证社会公平的角色。为此,政府应从城市资源的市场经营领域退出,成为服务性政府。政府不能影响市场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因为市场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城市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城市空间区位的优化。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为进入城市的各类投资者和消费者提供有效率的市场制度,并提供和经营市场无法供给的公共产品。政府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应该是市场机制下的“制导”作用,即引导企业、居民的行为按照符合客观规律的方向发展,纠正和控制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行为。
1、加快城市化的制度创新。我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体制和政策造成的制度束缚,因此,加快城市化的进程,首先就应进行制度创新,改变不合理的政策,突出改革创新和政策调整,推动人口和要素集聚,促进产业调整和结构升级,从而启动城市化能随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而相应推动的动力机制。因为城市化的动因来自要素所有者对更高收益的追求,若生产要素的正常流动受到市场外力量(主要是制度和体制)的障碍,经济主体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就会受到抑制,这样,城市化就难以和工业化相适应,必然导致城市化滞后。同样,若要素流动不是经济主体内在要求的产物,而是外力推动的结果,那将很容易导致“虚城市化”。因此,政府只能通过制度创新为城市化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建立要素在区域内正常流动的制度,使要素在城乡间能合理流动并有效配置,从而使经济主体追求城市化的内在要求得到合理的实现。为此,政府还应积极的引导和培育市场,以便市场的作用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还要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形成强劲持久的城市化动力。要通过改革逐步消除历史形成的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同时,加快城镇城市化,并使经济和城市协调发展。为此,政府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户籍和就业制度改革。因为这一制度是城市化能随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而正常推进的基本前提。要建立以居住地划分人口,以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制度,并建立以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寄住人口三种管理形式为基础的登记制度和城乡人口正常合理有序流动机制。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容量的可能,逐步解决进城农民的户口问题,以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土地有偿流转制度,从而为非农劳动力割裂他们与土地的联系并成为真正的城市市民消除障碍。第三,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各级政府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保障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保障对象全覆盖、保障水准有差别、保障管理专业化现代化、并以个人账户为主的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城镇社会保障体制。
2、搞好城市化发展规划。政府的城市化发展规划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城市规划,它应是一个广义的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城市化过程中不同领域的规划,如产业发展、城镇发展、人口增长、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规划,也包括城镇体系布局规划、城市规划。城市政府的规划可以决定各种城市资源未来的使用、运作和发展状况,这也是经营城市的首要内容。它能保证城市化的航向正确,避免或少走弯路。通过政府的规划和规划的实施,把来自民间的各种城市化的动力整合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从而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城市规划中不仅要考虑现行体制下人口资源状况,还要考虑体制改革对人口资源流动的影响;既要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还要注意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总之,城市规划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并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政府应具有开放式眼光,兼顾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引导城市有序发展。
3、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宏观管理上要逐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加强依法治市力度,严格执法,以提高城市运行的整体宏观效率;微观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引进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来解决城市管理中的新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和基础性决定其主要由城市政府来供给,但由于政府财力的有限性限制了其供给能力,而且政府的直接投资和管理将缺乏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动力,因此,政府应将其作为自然垄断产业转换为竞争性产业,使城市政府由直接供给转变为组织其建设。所以,对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也应引入市场机制,政府在参与其投资的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引导和鼓励其建设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另外,政府要努力提升城市形象,不断提高城市的知
名度和美誉度,以此来吸引投资者和其他人员前来投资和居住,以加速城市化步伐。同时,政府也不能片面热衷于城市表面形象的塑造,不能只注重视觉上的景观效应,不要把城市建设看做是“美容”,人居环境要考虑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平衡,关键是要“居安思危”,增强城市的“体质”。
1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现状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是一对矛盾体,城市化进程和发展对土地使用提出了巨大的需求。根据研究显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2倍以上,一些城市扩张更是达到20倍以上,如湖南长沙,建成面积高达到119km2。城市的扩建,城市建筑的增加,大量占用了农村的耕地,极大地威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和蔬菜安全因此应该采取节约高效的土地发展策略和方式。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急剧扩张,占用城郊耕地的现象越来越屡见不鲜,从1990—2000年间,城市建设用地中,大约有50%来自农村的耕地,2000—2010年间,这个比例占到50%以上。中国正在经历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城市面积扩张,虽然城市在如此迅速的扩张,但是土地的利用率仍然不高,仍然不能够做到完全的利用。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统计文件中GDP和人口关系的计算,中国人口的城市密度并没有增加,反而在逐步呈下降趋势。人口密度从从2000年的0.99万/km2,下降到2010年的0.89万人/km2。最近几年中国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大大增速前几年,但是使用率低于前几年,这种现象应该被严重的重视,并且应该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仔细分析,争取及时解决。目前邻近连片发展的趋势仍将继续,应该优化配置,实现统筹计划,以达到节约土地,增加建成区使用效率的目的。
我国城镇划建设已经步入最快发展时期,2012年我国城市城区面积达到18.30万km2建成面积为4.5566万km2,征用2162km2。城镇的建设需要土地,但是农村的发展和建设以及生产更加需要土地,农业生产主要依赖的就是最基本的土地。要想解决城市中土地利用率不高并且逐年下降的问题,需要相应的调整原来城镇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改造旧城的一些基础设施不齐全的地方和危旧住房。因此,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想在不大量占用耕地的前提下,大力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就要不断地提高城镇土地的利用效率,城市化的建筑建设要增加高度,时间高度上的利用,减少土地面积的利用。
2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问题及原因
2.1 对保护耕地的认识不到位
只有增加耕地面积,才能大规模的提高粮食的产量,因为即使使用高科技,一定面积的土地产量也依旧是一定的,因此想要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满足我国最近基本的粮食供应,就要提供足够的耕地面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性。但是我国许多的官员对于耕地的重要性认识能力还不够,将目光只投入到促进经济发展上来,还有一些企业,工厂随意占用耕地面积,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对耕地保护的意识不够强,使得耕地得不到合理利用,导致城市化进程中的可用地逐步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2.2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我国土地的利用结构存在着大量的不合理的现象,并且土地的利用效率低,大量的土地被浪费,然而大量的农村的耕地却依旧被城市建设大量占用的原因就是城市的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不健全和存在着一定的历史遗留问题。甚至是在土地价格昂贵的市中心,依旧存在着大量的企业和单位,这些单位占据最好的城市地段,但是土地的利用效率依旧很低,大规模的存在着土地浪费的现象;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工业的比重占据最大的地位,因此在城市中心,重工业工厂占据的比重大,大部分还是重工业工厂,并且重工业的工厂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扩张,因此需要占据更大的耕地,因此,导致交通用地和城市绿地占用的比重就会减小,许多重工业企业占据了城市重要的地段,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反而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与此同时,城市绿地和交通用地的紧张,造成我国城市存在交通拥挤,环境质量差等现象。
2.3 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多以牺牲大量的耕地来扩大其发展面积的模式,因此耕地总量急剧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耕地的被占用是很正常的,这使原本就紧张的耕地资源面临更严重的问题。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都达不到统一,两者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难以很好的衔接,从而导致城市管理失控,土地利用率低下。一直以来,由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因此,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是必须的,但是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矛盾存在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因此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将长期存在。
2.4 耕地保护中的土地管理系统不规范
在我国现阶段的土地管理系统中,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或者规章制度并不能完全展开实施,尤其是在中小城市的许多基层政府,为了进一步的发展经济,进一步促进经济建设,所以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农村耕地资源的保护,使得农村的土地资源大幅度减少,耕地资源被破坏,后果非常严重。
地、农业和农民利益来强化经济的发展,占用耕地来发展经济的现象频繁发生,这样只会导致国家整体利益受到损害;更有一些小型的城市在向城镇化发展过程的中拥有足够的空间,往往尽最大程度的占用农村的耕地,为了大量建筑设施和大量的建筑有足够的空间,往往占据的耕地数量较多,规模较大,并且对土地利用集约化和节约化的意识淡薄,从而导致土地利用率较低,存在大量闲置和浪费等情况;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农民为了挣更多的钱,大多数农民进城务工,在进城进行生产、生活的同时,但是在农村所占的土地并未退出,这样就产生了两头占用的现状,导致我国很多农村中有很多住宅处于闲置状态,耕地面积大幅度的减少,虽然也采取了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等等限制的措施,但是农村的土地并未退出,导致耕地进一步紧张。
2.5 地方政府对耕地保护态度消极
耕地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带动经济的发展却微乎其微。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家大都以GDP的增长值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而作为地方政府官员,其政绩的考核也是以GDP作为衡量的标准之一。因此,地方政府为了达到在职期间的政绩突出,只注重经济的发展,不顾当地的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土地资源的实际承载能力,有的地方基层政府甚至强制农民配合他们的指示,将大量的耕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达到扩大城市建设用地的目的。可以看出,地方政府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热情都放在了增长经济上,并且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之上,而完全忽视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对耕地保护的态度消极,为了实现眼前的利益而在耕地资源上急功近利,甚至不惜违法,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2.6 缺乏耕地保护监督机制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候,土地问题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关注,但是土地问题仍然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重视,尤其是没有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政府部门只注重经济的发展,反而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土地的监督和控制,导致土地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并且在我国现有的耕地保护政策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在征地补偿、产权、土地用途管制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基本农田保护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还没有完善的耕地保护制度,使得土地不合理征用现象严重,而且农村耕地的流失也十分严重,然而相关部门却没有加大对农村土地的占用监督力度,从而加剧了城市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
2.7 在保持耕地动态平衡上困难重重
农村耕地大量的流向了城市,导致耕地的不平衡性加剧。并且要想解决耕地的不平衡性的问题困难非常大,虽然我国实行了以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但是依旧不能够解决,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化建设所占用的耕地大多是城市周边及主要交通干线的,沿线的,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好的耕地,而新开垦的补偿给农民的大都是远离城镇,农业生产条件差的耕地,这与原有的耕地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目前我国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存在着占优补差,占多补少以及补偿耕地基金不到位的现象突出,从而造成了我国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并且趋势越来越大。
3 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与措施
3.1 集约、节约利用耕地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村耕地被城市建设占用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虽然说城市建设占用农村耕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但是,大量的占用耕地仍然会危及农村土地的安全。虽然要想完全避免城镇化占用农村土地是不可能的,但是尽可能的合理利用土地也是可以实施的。要想合理的利用农村的土地,最重要的就是要集约、节约利用耕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首先重视城市化发展的内涵,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旧城改造,而不是光牺牲耕地来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有序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其次,加强土地资源的整理,对城市内的低利用土地,地区的弃耕地以及未利用的闲置土地用行政管理和与市场调控机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整理与开发,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式到集约式,分散到集中的转变,从而进一步土地资源市场,在推进城镇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可以达到保护耕地资源的目的,从而进一步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
3.2 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调控土地的基本手段,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进行分析,对土地需求进行科学地预测,在城市建设之前加强规划管理法制建设,按照依法实施规划的要求,建立健全监督检查体制,实行典型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定期公布各地规划执行情况,增强基层监管力度,有效预防违法用地行为。
3.3 强化地方政府对耕地保护的责任
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随意占用耕地面积以扩大建设用地的现象,主要由于地方政府和企业过于注重本地经济,政府管理不力,政府行为不规范,尽管耕地对当地经济带动作用低,但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就是耕地。所以,必须规范政府的行为,强化地方政府对耕地保护的责任。
3.4 建立耕地保护的实时监测与监控系统
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被应用于耕地的利用中来,要想进一步解决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问题,如RS和GIS等技术建立耕地评估、监测和监控系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容积率,减少建筑占用土地,实现城市建筑物的立体化,以充分利用建筑土地,并且要对耕地的保护落实到实际中去,避免不法人员对耕地的胡乱占用。再者,要对耕地的保护问题及时提上日程,及时的保护和检测农村耕地的问题,避免耕地被占用。
4 结束语
虽然我国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会长期存在,但可以尽量减少矛盾的激烈度,一方面要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及时的并且充分的对耕地节约和利用,同时重视耕地的保护,有效地实现保护耕地资源,两者不可偏废,确保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协调发展。因此针对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出现的问题必须重视并且及时改进调整,相信通过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努力一定会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出现的问题,在保护好耕地的基础上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摘要:众所周知,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很重要的,也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许多人为了经济的发展,不惜牺牲其他的利益。比如在经济发展中,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人们就不断的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大量的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都被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再加上每年急剧减少的耕地数量和耕地面积,使得现阶段保护耕地已经成为了一项需要高度重视并且迅速实施的任务。因此,必须重视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及保护耕地的措施。
关键词:城市化,保护耕地,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晓玲.浅谈城市化建设进程中耕地保护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185.
[2]王紫琼.基于城市化进程视角下的耕地保护[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11):108-109.
[3]王岩.谈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措施[J].才智,2012(12).
[4]邵彦敏,杨印生.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路径选择[J].农业技术经济,2008(2):19-24.
[5]宋戈.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林增杰,张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调控研究[M].地质出版社,2005.
摘要:粮食产量关系着我国的国计民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一方面吸引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投入,不利于维持粮食的产出;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又有利于资本的运作,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本的效率,从而对技术的产出有着积极的影响,进而对粮食的生产效率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城市化水平与粮食产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得出城市化水平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劳动力;生产效率;农业增长
一、 引言
城市化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缩短城乡差距、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和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但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与其联系紧密的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原因在于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互相影响。目前二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有学者认为,我国耕地在近些年确实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这主要是国家退耕还林计划,而不是城市化和工业占地的影响,粮食安全与城市化二者之间关系微弱[1];还有人认为,我国目前粮食生产仍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耕地两大基本要素的投入,因此城市化发展将对中国粮食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2]。一部分学者通过对城市化率、耕地规模经营率、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相关关系的计量分析,认为粮食产量与城市化率无显著关系[3]。 目前,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观点各异,基于此,本文在分别分析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二、 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城市化过程不仅仅是人口的积聚过程(人口城市化),还包括经济水平、生活方式、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城市化。到底如何衡量城市化水平,进而制定城市化发展政策,评价指标的选择至关重要。单一的城市化指标难以全面反映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为了比较客观地评价城市化的实际水平,有必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城市化指标体系,以便于对区域城市化进行评价、分析和预测。
城市化评价指标的选择(C)
根据城市化的概念内涵、动力机制和城市化的目的,城市化进程的空间运行情况,将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分为以下内容:一是人口指标:指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自然、社会、机械三种形态变化,主要包括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城市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城市暂住人口比例等。二是经济指标:指影响城市化的主体因素的经济发展程度。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三是社会指标:指城市化产生的社会效应,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住房成套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适龄青年大学入学率,城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科研和开发占GDP的比重、城市每千人拥有医生数、社会保障覆盖率、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等。四是生态环境指标:反映城市化对生态变化的影响,主要包括空气质量综合指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环境噪声达标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
本文从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及选取的方便性考虑,选取以下指标作为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指标: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这是反映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指标。
: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城市化是产业结构由农业向二、三产业转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上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化的展需要整体经济发展支撑,这是城市化进程必要的宏观经济条件。
本文收集了2007年到2010年全国31各生直辖市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标准化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各省市的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数据:
三、 其他数据说明和指标测算
1.资本的投入量(K)
农业资本的投入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直接通过我国各省市每年在农业方面的固定资产投入表示农业的资本投入(单位:亿元)。
2.土地投入量(W)
本文运用国家统计局记录的我国各省市农作物播种面积来表示对农业的土地投入(单位:千公顷)。
3.技术投入(A)
本文选取全国各地区农用化肥施用量与各地区主要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通过对数据的标准化与主成分分析得出技术投入的数据。
4.产出指标(Y)。一般选用按可比价格计算的中国农业总产出(万吨)衡量我国农业的总产出水平,该指标可以直接从官方统计取得。
四、面板数据分析
通过stata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面板数据的回归得
根据上图中给出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Y=37.62088C+0.0600895K+62.09281A+0.3425111M-377.0903
Se=(12.3187)(0.0373944)(37.29462)(0.0175751)(83.10511)
T=(3.05)(1.61 )(1.66 )(19.49)(-4.54)
P=(0.003)(0.111)(0.099)(0.000)(0.000) R2=0.9471
五、实证分析结果
5.1主要结论
由上式可知城市化水平与粮食产量是成正相关关系的。虽然,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影响到农业的劳动力投入和耕地面积,从而对我国的粮食产量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对资本的效率与技术的进步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综合考虑,城市化水平与粮食生产的关系是正相关的。
5.2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城市化才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办法。 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就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是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我国现在粮食补贴政策效果低下的原因是农村劳动力过多,大量的粮食资金补贴到更多的劳动力时,每个劳动力所得到的收入就微不足道,不足以提高其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城市第三产业,取消各项制约农民进城的不合理制度,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2)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农业在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粮农经常会面对有好收成却没有好收入的尴尬局面,因此大大降低了粮食生产积极性,造成了种粮劳动力的流失。城市化过程中需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为此,国家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在财政上继续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国家还应制定有关农业和农产品的优惠政策,并使这些政策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例如继续推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并逐步加以完善,从而真正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的比较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此来提高粮食产量。
综上所述,我国要实现国家的富强,国家粮食安全是稳定发展的前提之一。我国要实现国家的富强,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之路是必然的选择。在城市化发展不均衡,国家粮食安全存在隐忧,两者之间又有巨大的矛盾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发展又必须兼顾国家的粮食安全。城市化,国家粮食安全,两手都得抓,两手都要硬,动摇不得!(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赵晓,消费中国经济增长主动力[J],2005
[2]徐铮、张润清、李晓红,1990-2004 年我国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7(04)
[3]吴沛, 李克俊,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西华大学,成都610039
[4]刘诗白,20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5]龙江,洪明勇,杨启林,王宇宇,贵州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2007
[6]刘亮,章元,高汉,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统计研究,2014
【重庆城市化进程分析】推荐阅读:
重庆市城市规划06-03
城市社会学重庆大学10-04
略谈中国城市化进程06-08
重庆别墅市场分析06-11
重庆领导案例分析11-14
银川智慧城市分析07-21
城市管理执法案件分析07-16
城市物流配送分析10-03
申论热点分析:海绵城市06-04
城市绿化苗木现状与分析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