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自考重点复习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毛邓三自考重点复习(精选5篇)

毛邓三自考重点复习 篇1

重点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答案总体思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相结合。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包括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验相结合(把经验提升为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采用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形式)。

常见错误:

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一题相混淆。

重点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答案总体思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共性。答案要点:

1、都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成果,都是全党集体智慧。

2、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都体现了中国特色。

3、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特点,都具有中华民族形式。

常见错误:

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一题相混淆。

重点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答案总体思路:毛泽东思想的定位和作用。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重点4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意义

答案总体思路:基本内容共四点;意义共三点。

答案要点:

基本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通过发展解决我们前进中的问题;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都要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各方面建设,兼顾各方面利益。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社会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

重点5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进一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答案总体思路:理论创新必须依据的原则。

答案要点: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坚持和实际相结合。

常见错误:答成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意义。

自考毛邓三第一章练习题加答案 篇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都无分。

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

A.毛泽东

C.江泽民 B.邓小平D.胡锦涛

2.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B.《论新阶段》 D.《新民主主义论》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初步形成于()

4.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A.工人运动

C.武装斗争 B.农民运动 D.革命和建设实践

5.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党的()

A.遵义会议

C.六届六中全会 B.瓦窑堡会议 D.六届七中全会

7.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在()

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8、1935年毛泽东在全党实际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在()。

A、古田会议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

9、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D、艰苦奋斗

10、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路线是()

A、组织路线B、独立自主

C、实事求是D、群众路线

1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

C、革命与建设D、改革与开放

12、.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和政策,是在()

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C.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13、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主题是()

A、革命与战争B、和平与发展

C、战争与改良D、和平与合作

1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是()

A、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B、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1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B、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C、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16、党的()会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A、十五大B、十六大

C、十七大D、十四大

17、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

18、党的()会议,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

A、党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B、党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

C、党的九届人大三次会议D、党的十届人大三次会议

19、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会议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三大20、1992年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的是()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

C、南方谈话D、视察上海时谈话

21、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A、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B、上海召开党建座谈会上

C、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D、中共十六大报告

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B、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

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D、改革开放的实践

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B、和平与发展

C、新世纪并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D、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

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B、改革开放的实践

C、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D、当代世界发展的理论

25、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

26、党的()会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

A、党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B、党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

C、党的九届人大三次会议D、党的十届人大三次会议

27、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会议是()

A、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B、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28、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A、改革开放的实践B、新世纪新阶段的特征

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D、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9、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基础是()

A、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B、当代世界发展的理论

C、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D、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30、党的()会议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A、十五大B、十六大

C、十七大D、十四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实践上探索出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B、中国特色的大跃进道路

C、中国特色的人民公社化道路D、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D、自力更生

5、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

A、第一要义是发展B、核心是以人为本,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2002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

A、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始终代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力量 7、2002年5月江泽民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A、立党之本B、执政之基

C、利益之根D、力量之源8、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是()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B、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C、基础在坚持立党为公D、本质在执政为民

9、党在21世纪面临的伟大而艰巨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A、推进现代化建设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D、继续深化改革

10、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D、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内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意义?

第一章答案:

一、ABBDBCCBADADBACCCACCAAAADBBDCC

二、1.AD2.ABCD3.BCD4.ABC5.ABCD6.ABC7.ABD8.ABD9.ABC10.CD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内涵?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中,和中国的民族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A、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所凝结的丰硕成果,是全党智慧的结晶

B、这些理论在内容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有中国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

C、这些理论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

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邓小平理论提高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

3、邓小平理论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理论成果。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1、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2、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4、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意义?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毛邓三复习提纲 篇3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三个有利于”标准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3.毛泽东认为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所谓“两头小”的“两头”指的是: A、工人阶级

B、地主大资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农民

4.毛泽东认为,“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A、“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B、革命领导权问题 C、农民问题 D、土地问题

5、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B、大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D、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6.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回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 A、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B、它由无产阶级领导

C、它的前途是先经历资产阶级专政,然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 D、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7、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

()A、民主的文化

B、大众的文化

C、民族的文化

D、科学的文化

8、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对封建主义

9、下列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

A、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

10.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起点是:

A、党的十一大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

11.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B、邓小平理论与江泽民三个代表 C、毛泽东思想与江泽民三个代表

D、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2.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

A、它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B、它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C、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D、它把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3.我党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是: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D、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结合点

1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A、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B、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C、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D、尽量节约开支

15.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

A、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C、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对台动武的前提条件”是: A、“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 B、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 C、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 D、现任台湾领导人继续当选

1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两大历史课题是: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提高党抵御风险拒腐防变的能力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三个有利于”标准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0、实事求是的内容

A、理论联系实际

B、主客观一致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A、核心是以人为本

B、第一要义是发展

C、基本要求是可持续发展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2.“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问题是:

A、祖国统一

B、两种制度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不能动摇

D、和平统一

23、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科技与创新

C、纷争与**

D、和平与发展

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项是: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C、互不干涉内政 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25.在新中国,各民主党派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是:

A、在野党 B、亲密友党 C、参政党 D、反对党

26.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的涵义有: A、我国社会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社会 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特定阶段 D、没有实现现代化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有:

A、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和科技人员 B、自由职业者、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C、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 D、个体户与私营企业主

28、我国当前的改革是

()A、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B、中国第二次革命 C、社会正常发展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性变革

D、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改革

29、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0、与时俱进,是指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

B、具有实践性

C、把握规律性

D、富于创造性

3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是

()

A、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得出的结论

B、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来发展社会生产力

C、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D、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32、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改革是目的 B、稳定是前提 C、发展是目的D、改革是动力

3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34、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是在()

A、党的十二大上 B、党的十三大上

C、党的十四大上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35、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表现在()

A、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可以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社会主义可以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D、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36、与时俱进,是指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

B、具有实践性

C、把握规律性

D、富于创造性

3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

A、马克思主义指导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38、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

()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保持党的先进性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9、加强党的建设,关键是

()A、加强思想建设

B、加强组织建设

C、加强作风建设

D、坚持从严治党 40、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理论联系实际

D、独立自主

4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B)A、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C、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D、“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

42、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的命题是(D)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3、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C)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中,是在(C)A、1987年党的十三大 B、1992年党的十四大 C、1997年党的十五大 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45、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B)A、酝酿产生阶段 B、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C、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阶段D、不断创新与发展阶段

46、毛泽东明确提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是在()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 B、古田会议决议中

C、《反对本本主义》中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

47、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B、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

48、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的标志是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C、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B、D、1997年党的十五大

49.我国的民主党派是()A.执政党B.反对党C.在野党D.参政党

50.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B.铲除民族压迫,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C.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D.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51.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5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足()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联盟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5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D.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

5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 D.党纲党章规定的 55.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是()A.爱国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D.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55.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A.爱国主义性质的 B.社会主义性质的 C.人民民主性质的 D.政治联盟性质的 5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B.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党委领导制 C.民主集中制 D.少数服从多数,多数照顾少数 57.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58.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包括()

A.思想建设B.文化建设C.经济建设D.组织建设E.作风建设

59.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具有()A.领导的功能 B.团结的功能

C.沟通的功能 D.协调的功能 E.自我教育的功能 60.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考验是()。A.执政的考验

B.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 C.反对“和平演变”的考验

D.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考验 E.要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考验

6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独立 D.各民族共同繁荣E.民族融合

62.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

A.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阶级 B.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D.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主力军 E.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主体。

二、辨析题

1.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思想。

2.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两部分。

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4、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是对立的。

5、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6、私营经济比重的增加,国有经济比重的减少,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7.公有制和市场经济不能结合。

8、在我国现阶段的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根本对立的。

9.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10.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三、论述

1.为什么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试述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必要性。

3、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4、试述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传播者应承担的责任。

5、试述西方的人权外交实质与我国人权外交的主张。

6、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7、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什么?提出这一标准有什么意义?

8、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依存关系。

9、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协调个人收入分配问题主要应采取哪些措施?

10、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11.试述对邓小平提出的由“部分先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战略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12、试述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

13.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14.为什么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前如何贯彻“发展”这一要务?

毛邓三复习题 篇4

1、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 答:

(一)邓小平提出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了,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的计划与市场与资本主义的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思想的束缚。

(二)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体制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自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现阶段如何实现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

答: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前提下,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入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社会主义必须走共同共同富裕道路,然而,够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必须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承认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允许收入差别的存在和在一定程度内的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越大越好,而是要兼顾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对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4、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是什么?

答:((12))

调调

控控

社经

会济

总结

供构

给和

与产

业总结需构求,使保之

持合二理

者和

平优

衡化

(3)调控地区经济,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地区经济的发展。(4)调控人口和生产的比例关系。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是什么?

答: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6、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

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

又快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

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哪些内容?

答:

第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

管理。

第三,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

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8、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什么?

答:实质是质量效益性增长方式

9、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

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

有根本的不同。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

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且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目标。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有利于坚持和改善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又能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实现广泛民主和集

中领导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

10、如何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答:要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

工业化道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

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

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1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答: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2、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其措施主要包括: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13、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4、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答: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15、如何理解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答:

(一)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们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①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制度,切实推进民主建设;②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③不断完善司法体制机制,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④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⑤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使得决策科学化,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⑥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进党内建设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指的是什么?

答: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们当家作主。

17、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关系?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8、如何理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答:

(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愈益激烈。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文化实力从总体上反映着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总体上看,综合国力表现为物质实力和文化实力两种类型。事实上,文化实力的大小,反映着物质实力的大小,从而也反映着综合国力的强弱;

(三)文化实力影响着综合国力中物质实力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经济日益表现出知识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文化日益表现出经济化的趋势;

(四)文化实力是物质实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只有加强文化建设,物质实力才能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现实地参与综合国力的竞争;

(五)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19、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何基本内容?

答: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

(三)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和科学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2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答:第239页课本

21、什么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22、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一)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以及文化等方面一律平等。只有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才能保证和加强民族团结。

(二)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就没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统一、稳定和繁荣。

(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民族地区只有发展才能稳定,才能安定团结。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23、如何理解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

答: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第一,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世界各国人民更为珍惜和平,遏制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的力量日益强大。

第二,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依赖,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各种力量相互制衡。

第三,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等战争工具也成了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对世界和平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第五,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发达国家也要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24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答:第179页 读本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包含哪些阶层?

毛邓三复习题目四套 篇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填在下面的括号内)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D)。

A、改革开放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AB)。

A、社会主义道路

B、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民主专政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是(D)。

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

C、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私有制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我国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C)。

A、坚持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道路

B、坚持从农业经济跳越工业化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知识经济的道路 C、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道路

D、坚持先推进和完成工业化,再推进信息化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道路

5、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分配原则是(A)。

A、按劳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需分配

6、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党的(D)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D)。

A、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B、实行承包制和租赁制 C、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私有化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8、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

A、改革

B、开放

C、民主

D、矛盾

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B)。

A、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D、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1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D)。

A、实现共同富裕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C、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我国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国有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绝对比重

12、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起点是(C)。

A、1949年

B、1956年

C、1980年

D、2000年

13、经过建设,到(B),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将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A、本世纪初

B、本世纪中叶 C、本世纪末

D、建党100周年时

14、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A)。

A、自我完善和发展

B、全面修正

C、根本改造

D、第二次革命

15、(B)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A、继承

B、创新

C、知识

D、改革

16、中华民族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是(B)。

A、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B、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祖国统一

17、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C)。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8、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B)。

A、政体

B、国体

C、政权组织形式

D、根本人事制度

19、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D)。A、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B、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已主义 C、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D、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0、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B)。

A、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政治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D、为党的工作服务,为政府工作服务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ABC)。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C、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D、实质是维护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E、基础在于走群众路线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战略重点包括(ACD)。

A、教育和科学

B、汽车和建筑业

C、农业 D、能源和交通

E、通信和信息产业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对(BCD)的认识。

A、社会主义市场规律的认识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D、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E、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关系的认识

4、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特点是(ABCD)。

A、低投入

B、低消耗

C、高质量

D、高产出

E、高速度

5、为了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们正在实施的战略方针有:(ABD)。

A、科教兴国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安全生产战略

展战略

E、后发式追赶战略

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ABCDE)。

A、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D、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E、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7、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BCE)。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股份经济

E、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8、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E)。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手段

D、可持续发

D、稳定是目的E、稳定是前提

9、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CDE)。

A、巩固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B、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E、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

10、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支柱和三个基本特征是(BCD)。

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依法治国 C、党的领导

D、人民当家作主 E、政治体制改革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或原理,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1、《邓小平文选》中的文章大多是会议发言、讲话、谈话等,这表明邓小平理论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答:错误。(1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先快速增长经济,再着手治理环境。

答:错误。(1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加强治理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4分)

3、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它的发展可能构成对社会主义的威胁。

答:错误。(1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保护着非公有制经济在内。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不会构成对社会主义的威胁,相反,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门路,活跃市场,吸纳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增加国家税收等等。(4分)

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答:正确。(1分)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形态、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机构活动原则。民主首先是指一种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以及民主集中制原则。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

保障人权。(4分)

第二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填在下面的括号内)

1、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是(C)。A、邓小平理论与四项基本原则 B、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D、毛泽东思想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C)。

A、战争与和平B、民主与人权 C、和平与发展 D、改革与开放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C)。

A、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4、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A、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搞 B、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 C、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C)。

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B、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国有企业改革 D、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D)。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税收

C、全民所有制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A)。

A、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B、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 C、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D、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8、我国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C)。A、坚持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道路

B、坚持从农业经济跳越工业化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知识经济的道路 C、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道路 D、坚持先推进和完成工业化,再推进信息化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道路

9、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D)。A、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B、实行承包制和租赁制 C、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私有化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B)。A、共产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民主集中制

11、我国人民生活目前在总体上(B)。

A、已接近小康水平

B、已达到小康水平

C、正在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已达到温饱

12、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__B__,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A、翻一番

B、翻两番 C、翻三番 D、翻四番

1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D)。

A、根本人事制度 B、具体领导制度 C、国体 D、政体

1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B)。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理想主义

15、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是(B)。

A、怎样发展生产力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D、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

16、邓小平多次强调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B)。

A、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B、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其核心和目的是要(C)。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先进人性的根本要求

18、邓小平多次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BC)。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党的领导 C、社会主义道路 D、无产阶级专政

19、中华民族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是(B)。

A、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B、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祖国统一

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A、思想道德建设 B、政治建设 C、科学建设 D、文化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是(AD)。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B、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C、提高经济管理能力

D、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E、提高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

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管理科学

E、自负盈亏

3、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ABCE)。A、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C、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公有制企业在各个地区、部门、行业中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E、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

4、我国所选择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以下显著特征(ABCDE)。A、环境污染少 B、资源消耗低 C、科技含量高 D、经济效益好

E、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5、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的涵义有(ACD)。A、我国社会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从建国到实现现代化的整个历史时期

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特定阶段 D、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E、所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和完善(ABCD)。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 E、“一国两制”

7、公有制经济包括:(ABE)。

A、集体经济

B、国有经济

C、外资经济

D、个体经济

E、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8、邓小平理论是(ABCE)。

A、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D、邓小平个人思想的总结

E、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包括建设(ACD)。

A、政治思想文明

B、政治多元化文明

C、政治制度文明

D、政治行为文明

E、政治体制改革

10、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D)。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目的 D、稳定是前提

E、发展是手段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或原理,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1、创新就意味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邓小平理论就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否定和超越。

答:错误(1分)。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能这样说。(1)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既有前后相承的密不可分的历史延续性,又有鲜明反映时代特征与内容的阶段性。(2)邓小平理论既是对毛泽东晚年错误思想的否定,更是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3)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4分,建议:学生答出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即可给(4分)

2、“发展才是硬道理”,这里所说的“发展”仅仅是指经济发展。

答:错误。(1分)发展要有新思路,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4分)

3、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同等富裕。

答:错误。(1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的。(1分))共同富裕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要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再带动全国各地有先有后的富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能搞平均主义,所以,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同等的富裕。(3分)

4、社会主义民主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答:正确(1分)。(1)无论从革命还是从建设的角度来看,民主首先是一种目的,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所以,民主是社会主义应有的本质特征和内在属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2)民主又是一种手段,是实现各种目标的根本保证。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离不开民主制度建设。(3)所以,民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4分,建议:学生答出民主政治的重要性也可给4分)

第三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D)。

A、改革开放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B)。

A、社会主义道路 B、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民主专政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B)。A、坚持与时俱进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4、我国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C)。A、坚持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道路

B、坚持从农业经济跳越工业化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知识经济的道路 C、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道路 D、坚持先推进和完成工业化,再推进信息化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道路

5、社会主义本质(A)

A、是动态变化的,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B、是一种难以真正实现的理想状态 C、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同步实现的 D、是一成不变的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其核心和目的是要(C)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先进人性的根本要求

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D)。

A、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B、实行承包制和租赁制 C、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私有化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8、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

A、改革

B、开放

C、民主

D、矛盾

9、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A)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社会主义 D、坚持执政为民

1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D)。

A、实现共同富裕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C、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我国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国有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绝对比重

1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C)。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社会经济基础

13、在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问题上,下列正确的观点是:(D)。A、人权高于主权

B、人权至高无上

C、国家主权有限论

D、人权要靠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

14、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A)。

A、自我完善和发展

B、全面修正

C、根本改造 D、第二次革命

15、(B)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A、继承

B、创新 C、知识 D、改革

1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是(D)

A、文化建设 B、政治建设 C、科学建设 D、思想道德建设

1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B)。

A、按劳分配制度

B、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8、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B)。

A、政体 B、国体 C、政权组织形式 D、根本人事制度

19、现阶段要理顺分配关系,必须坚持(B)。

A、效率与公平并重

B、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体现公平

C、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体现效率 D、个人分配注重公平,财政分配体现效率

20、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

A、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搞 B、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 C、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邓小平理论是(ABCD)。

A、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的科学 C、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战略重点包括(ACD)

A、农业 B、汽车工业和建筑业 C、能源和交通 D、教育和科学

3、党的十五大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应包括(ABD)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民营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我国进行的改革,是(ABCD)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D、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5、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BC)。

A、体现时代性

B、富于创造性

C、把握规律性

D、具有战略性

6、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管理科学

7、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BC)。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集体经济

8、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D)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目的 D、稳定是前提

9、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ABCD)A、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D、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10、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支柱和三个基本特征是坚持(ABC)。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四项基本原则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或原理,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1、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其性质一定是社会主义的。(5分)

答:错误。(2分)。理由:任何一个判断标准都有一个适用范围的问题。“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具体措施、具体工作的得失而言的,它适应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3分)见教材P117,视答的具体情况而定。

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先快速增长经济,再着手治理环境污染。(5分)答:错误。(2分)。理由:见教材P151,答2个要点可得3分。

3、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它的发展可能对社会主义构成威胁,所以,我们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但并不是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5分)

答:错误。(2分)理由:①我国现阶段整体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不平衡,多层次,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见教材P135-136。(3分)。

4、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所说的“发展”仅仅是指经济发展。(5分)

答:错误。(2分)。理由:第一、必须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观;第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三、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见教材P88。答2个要点可得3分。

第四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填在下面的括号内)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

A、思想道德建设 B、政治建设 C、科学建设 D、文化建设

2、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C)

A、战争与和平B、民主与人权 C、和平与发展 D、改革与开放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C)

A、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4、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A、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搞 B、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 C、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C)。

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B、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国有企业改革 D、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D)。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税收

C、全民所有制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A)。

A、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B、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 C、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D、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8、我国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C)A、坚持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道路

B、坚持从农业经济跳越工业化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知识经济的道路 C、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道路 D、坚持先推进和完成工业化,再推进信息化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道路

9、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D)。

A、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B、实行承包制和租赁制 C、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私有化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D)

A、实现共同富裕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C、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灵魂是:(D)

A、“猫论”和“摸论” B、不管“猫论”、“摸论”,就是不搞争论 C、改革开放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2、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是(A)

A、共同富裕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分化

1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D)

A、根本人事制度 B、具体领导制度 C、国体 D、政体

1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B)。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理想主义

15、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是(B)。

A、怎样发展生产力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D、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

16、邓小平多次强调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B)。

A、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B、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1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C)

A、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人民当家作主 D、民主集中制

18、邓小平多次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BC)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党的领导 C、社会主义道路 D、无产阶级专政

19、我国现阶段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是(C)。A、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B、一切服从公平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D、一切服从效率 20、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D)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改革开放 D、保持党的先进性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是(AD)。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C、提高军事实力 D、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管理科学

3、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ABC)。A、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C、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公有制企业在各个地区、部门、行业中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4、我国所选择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以下显著特征(ABCDE)。A、环境污染少 B、资源消耗低 C、科技含量高 D、经济效益好 E、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5、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战略重点包括(ACD)

A、农业 B、汽车工业和建筑业 C、能源和交通 D、教育和科学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和完善(ABCD)。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

7、公有制经济包括:(ABC)。

A、集体经济

B、国有经济

C、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D、个体经济

8、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CD)。

A、体现时代性 B、讲求实用性 C、把握规律性 D、富于创造性

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包括建设(ACD)。A、政治思想文明 B、政治多元化文明 C、政治制度文明 D、政治行为文明

10、在处理国家主权和人权的关系上(BC)

A、人权高于主权

B、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C、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

D、没有人权就没有主权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或原理,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1、“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内生的、自然的市场经济,它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天然的相融性,能够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外生的、人为的市场经济,它与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着天然的相斥性,从根本上来讲,它不能够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5分)

答:错误。(2分)。理由:(P129-130)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②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是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和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它发展生产力。(3分)。

2、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5分)答:错误。(2分)。理由:第一、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1分)第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1分)第三、在改革发展中所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最终要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来解决,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1分)答上2个要点可得3分。P118---119

3、“发展才是硬道理”,这里所说的“发展”仅仅是指经济发展。(5分)

答:错误。(2分)。理由:第一、必须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观;第二、坚持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第三、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见教材P88。答2个要点可得3分。

4、社会主义民主既是目的也是手段。(5分)

答:正确。(2分)。理由:①民主首先是一种目的,民主是社会主义应有的本质特征和

上一篇:蓝牙技术的现状及发展下一篇:盾构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