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通用9篇)

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篇1

单位:铁渠完小 姓名:张慧霞

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反思与分析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试行)》颁布后,全国各省市纷纷开展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活动。本文就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剖析与反思。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陷入困境

教师既然需要提升信息技术水平,那么信息技术培训本应该是受到欢迎的。但是,当各种形式、各个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蜂拥而上时,教师的反应并不那么积极,大多数教师对目前开展的信息技术培训并不叫好。据调查了解,大多数培训机构开设的信息技术继续教育课程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受到众多教师的追捧,而今甚至无人问津,即使参加学习也只是为了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本应是“及时雨”的信息技术培训成为教师排斥、埋怨的众矢之的。这无疑是陷入了困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的产生呢?

1.培训内容偏离教师的需求,缺乏实效性

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培训部门在安排培训内容时,应深入调查、分析教师的实际水平和需求,这样才能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许多部门在缺少调查研究的情况下,想当然地将培训内容设计出来。这就造成了培训班中部分信息技术水平相对低的学员“吃不消”,而信息技术水平相对高的学员又“吃不饱”。这种培训缺乏针对性,久而久之,教师对此失去了兴趣。

在对我区的中小学教师进行的信息技术应用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师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中找不到自己要学的内容,大大打击了教师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这一点,笔者作为信息技术培训者深有体会。我曾经开设过几次Flash课件制作高级培训班,但结果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培训初级内容。事实上,该班在招生时,要求参加者具有一定的Flash基础,但结果许多教师在选择课程时不理会参加条件就盲目报读,造成该班的学员层次不一,甚至差别很大,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难免会顾此失彼。

2.不能学以致用,培训流于形式

很多教师在培训结束后不能学以致用,导致所学内容在一段时间后所剩无几,最终培训流于形式。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部分学校的领导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够,没有给教师创造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环境;二是部分教师在忙于应对中、高考,没时间、没心思研究信息技术;三是部分经济条件不好的学校没有足够的硬件设备,受训教师回到学校后没有实践的机会。

3.对培训承办部门缺乏必要的考核

主讲教师的理论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培训质量。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对承办部门师资力量的考核,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培训教师理论陈旧、技术水平不如学员的现象,使学员对培训怨声载道,失去热情。有的培训班请来高校教师授课,他们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却不了解中小学教学实际,缺乏实际应用的经验,只能讲授一些不能联系实际的理论知识。因此,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对承办部门师资的考核也是必需的。

4.教师对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动机不明确

经过几年的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和考核,教师已基本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并且也能够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简单的应用,能够解决一些操作问题。笔者在中小学调研中发现,教师制作课件的工具主要是PowerPoint,他们认为PowerPoint既简单又易操作,而其他课件制作工具则较少使用。对此,多数教师误认为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已能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没有必要有更高的追求。其实,他们也感觉到PowerPoint在教学应用上的极大局限性,但由于没有一定的激励机制促使他们去学习,部分教师职称又到了相应学校级别的极限,再没有晋升的可能,因此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课程,完全是为了完成继续教育任务。

二、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反思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存在的这些问题应如何解决?传统的培训模式是否真的无可救药了?我们现在以及今后的教师培训应当如何避免重蹈覆辙?这既是对以往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的追问,也是对正在进行和将持续进行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的提醒。追问引起反思:我们的教师究竟需要怎样的信息技术培训?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需要更新的是培训的理念,而不是培训本身这一概念。”南京师范大学彭智琨老师认为,转变培训观念,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真正满足教师学习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今后培训工作的关键问题。

1.发挥教师的培训主体地位

培训工作如果忽视基层教师的主体性,缺乏教师的主动选择、参与、配合和接纳,这种培训必然是低效的。这也是以往培训工作受到有关领导批评和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既要以改进工作为目的,充分了解教师目前工作的难点和未来工作的需求,也要从教师发展出发,满足教师的个性化和专业化需要,进而确定针对性强的课程内容和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例如,培训机构可以利用每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中央电教馆定期举行的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赛的常规活动,加大这方面的培训和交流力度,以满足中小学教师制作课件的需要,让教师真正做到有目的地学习。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教师认为这方面的培训和交流是非常需要且迫切的,但实际上又得不到这方面的有效培训。

2.分层培训,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差异,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大致可以分为基础层、网络管理层和综合应用层。基础层的培训主要是针对信息技术基础薄弱的中小学教师,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使他们建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观念,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整合以及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网络管理层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具有较高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教师,他们是对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主要力量。综合应用层的培训从更多关注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转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培训对象主要针对那些已掌握了一定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师,以实际应用教学实例进行教学交流为主,使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激励工具与教学环境创设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经过整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发生根本变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另外,要实现分层培训,还要加强培训的组织管理,避免形式上分层而实际混合的现象,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培训方式要更灵活、互动性更强

培训可以采用圆桌式、马蹄型、对话型、活动型等模式,组织小组学习、团队学习、协作学习、经验交流、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微格教学等学习形式,实施民主的、创造性的教与学,建立起培训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坦诚对话、相互观摩、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助共进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互动交流式的培训能够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碰撞出思想。对于专家讲座式授课,应设计适量的思考题,并留有充分的时间与学员共同研讨。例如,英特尔未来培训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种比较好的培训模式,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培训力度。与传统的、以技术为主的培训不同,英特尔未来教育将目标定位在帮助教师从初步应用阶段向初步整合阶段过渡,帮助教师在案例学习中了解和感受新的学习理念,掌握一些技术应用的方法,逐渐获得应用技术的自信。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教师不仅学会了在本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而且还建立了教师本人和每个学生都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交流和学习的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是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精髓,所以它称得上是一项“换脑”的培训。

4.加强培训机构的自身建设,大力发展集培训、教研、科研于一体的教育培训机构

要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培训的实效,必须加强培训机构的建设,加强培训者的教育理论和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证明,集培训、教研、科研于一体的教育培训机构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能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开展,避免了培训流于形式和盲目性。这种教育培训机构对培训者专业、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培训者除了具有培训能力外,还应具备教研能力和科研能力。培训者通过参加教研活动,了解教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并实施各种形式的培训。同时,通过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开展研究,以寻求问题最佳的解决方案和办法,优化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区的培训机构集培训、教研、科研于一体,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发展而成。在这十多年当中,曾经出现过多次分与合,目前该模式已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好评。

5.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管理

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篇2

●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在对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传统学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比较,得出信息技术学科与传统学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的自身特点,那就是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具有异步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充分的交互特点;学习方法上具有典型的相互协作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及教学结果评价的开放性等特点。

1.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的异步。

传统学科教学已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在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要求和统一教学内容方面具有高度的“同步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而信息技术本身发展迅速,各种技术指标体系很难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里稳定下来,很难形成稳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知识体系。从而导致信息技术课不大可能出现传统学科的那种高度统一的局面,直接决定了信息技术课在教学内容和进度方面的可变性和可选择性;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可自学性,学生的学习进度往往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水平也不尽相同,在这样的一种教学对象的群体中,只有因材施教,实行比较彻底的“异步教学”。

2.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

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学生、课本、教学环境几者之间进行,学生学习信息的传递方式比较单一和迟缓。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动讲解,学生基本不问的单方面“灌输”;而以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众多的不同,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看,具有十分鲜明的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式”特点。在整个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是处于与计算机和网络的“人机对话”的状态。信息技术课必须以网络计算机教室为学习环境,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学习动机,以学生的任务实现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主线。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堂信息技术课能否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立足于“交互”的学习活动的合理性和效率如何。

3.学习活动中的相互协作的特点。

学生在传统学科的学习活动过程中,由于学习内容非常系统而且是循序渐进的,无法进行很好的协作学习;而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上,由于计算机操作有严格的顺序性,每个学生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操作上的顺序不正确或错误,此时常常需要其他同学对其进行“一点通”式的及时帮助。学生之间必须经常、及时地开展互助性学习。协作式的学习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减轻教师工作量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指导学生搞好协作式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学会生活”,更是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

4.在教学评价上,传统学科以考查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

而信息技术学科则采取开放的方式方法。以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为评价标准,注重操作过程,采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成果提交的综合评价办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从内容、形式到方法和评价,对我们每一个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者来讲,应抓住该科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提供的特殊教学环境,扬长避短。在“异步”中体现教学的个性化;在“交互”中实现目标;在“协作”中让学生学会和会学。教师则应以“开放”的态度选择方法,用“开放”的态度和手段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受原来的计算机课程的影响,教学方式传统陈旧,教育观念保守,教学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忽视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匮乏,或者教学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使用;教育内容陈旧,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不能与基础教育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并没有落到实处。

2.随着信息素养教育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资源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的高速增长令人难以预测。如何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整合,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当前,我们迫切需要从高中的实际情况出发,将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纳入到各级各类教育的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作为一项教育发展目标中的重大战略决策来看待,真正为国家培养具有时代精神,能跟上时代步伐的优秀青年。对于我们处于信息技术教育第一线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开创多种渠道,努力培养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张洪洋.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述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9)

[2]王彩.中外信息素质教育现状比较研究.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03)

[3]徐万胥,刘向永.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国远程教育,2005(05)

农村信息技术课现状分析 篇3

九月一日,我拿着縣教育局的派遣证来到学校报到,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低矮的房子,甚至还有不少瓦房,一种失落的情绪油然而生,“这是我理想中的学校吗?这里会有计算机吗?这里会开信息技术课吗?”带着疑惑我走进了校长办公室。校领导对于我的到来表示欢迎,详细地给我介绍了本校的基本情况,谈到信息技术课,欲言又止,吩咐另一位学校领导先带我去学校电脑室参观一下,当时我的心咯噔一下:“难道我们学校没有专业的电脑室吗?难道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吗?”我心里嘀咕着,来到了学校电脑室,首先不是见到计算机,而是闻到一股发霉的气味,推开门,一共5排36台计算机展现在我的面前,校领导介绍说,农村基础差,师资力量不多,请不来专业的老师,这些电脑还是上级给我们配置的,有一年新学期来了一位新老师,只在这里上了两天的课,因为条件太差就走了,现在每班80多人,一共有36台计算机,你就看着上吧。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觉得农村中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师资力量不足,硬件较差,农村中学,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教育投入较少,上级领导不太重视信息技术这门课,就导致一些学校基本上常年不开信息技术课,就是有一部分学校开了这门课,也只是象征性地开设,一周只有一节课,老师大多年龄偏大,很多人基本不懂计算机,有的更是不会用计算机,甚至个别老师连基本的电脑开关都找不到,这部分人大都是民办教师转正,他们上学时没有接触过电脑,现在也不想,也不愿意再学新的知识。年轻老师招不来,虽然国家政策号召大学生到基层锻炼,但真正来到基层的少之又少,即使有招考过来的,有的到学校之后,看到农村中学的条件差,学校电脑配置低,学校机房竟然还在用98系统,学校也没有配套的多媒体设备,没有办法把上课的内容展示在黑板上,基础硬件太差,生活又艰苦,领导也不够重视,导致年轻老师招不来,留不住,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必然开不起来,学生也学不会,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2)学生基础差,家长认识不够,农村的学生大多是玩泥巴长大的,从小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更无法获得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更谈不上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即使学校想尽一切办法筹集资金把电脑室建好了,日常维护费用又成了问题,由于信息技术课不是学校的必考课,学校没有发放对应的教材,这部分图书要学生集资购买,有的学生家长对此有意见,不支持,同时进入机房有限,只有36台计算机,全班80多人,平均一台计算机3个人,上机时间较少,一周一节课,每个人平均几分钟就下课了,基本学不到什么知识,到下次上课时又是下一周了,中间间隔的时间较长,导致学生带着较高的兴趣来学习,因为时间差,周期长,计算机少,一学期下来学到的知识少之又少。(3)领导不重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课程,能给学生带来新的知识,能让老师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但由于信息技术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中考不考,所以在很多学校,特别是缺少师资、硬件的农村中学更不愿意花时间、费用在这上面,这就造成了信息技术课的停滞不前,这对学习信息技术是极其不利的,只有把信息技术课和其他学科一样对待,学生才能产生兴趣,才能学到信息技术。

总之,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特别是农村学校,一定要领导重视,加大计算机硬件的投入,引进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才会有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篇4

河北滦县二中

李秀梅

近年来,随着各个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纷纷加大了对信息技术软硬件的投入,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与此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有着较大的区别,那就是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掌握要求较高,边学边操作,上机实践时间很多,而这就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信息技术的软硬件建设,现在学生用的设备陈旧、老化,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上机操作有时人员拥挤,甚至是几个人共同使用一台机器,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把心思花在学习上。

2、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在许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在从事信息技术课教学同时,常常身兼数职,如机房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电教设备维修人员、甚至是打字员等,他们在工作上所付出的可能比一般的主科教师多,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学科不是一门主科,他们所得到的报酬可能比别人还少,在心态上就会显得不平衡;加之这门学科又不用参加升学考试,所以在教学上积极性不高,备课、上课马马虎虎,有的甚至放之任之,让学生自已在机房玩。

3、信息技术学科教材陈旧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常规科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其内容的变化较为频繁,而且,内容的重复性也十分强,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教材,打开一看,从小学到高中,内容都大致差不多,只是深浅程度有点变化而已,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的知识点,学生读小学在学、上初中也在学,上高中了,还在学它,也难怪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了。

4、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对信息技术学习的认识不够

由于各地、各个学生经济条件不同,有的学生家里就有计算机,而有的学生可能还从没接触过计算机,因此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也不太好操作,通常是搞“一个水平线”教学,结果是有的同学听得嗦然无味,因为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而基础差的同学则可能根本就听不懂,这样一来,学生就更没有兴趣学习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都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并不等于他们都喜欢信息技术,原因就在于他们更多的喜欢在玩、娱乐方面,如聊天、玩游戏等。于是在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许多学生表面上在听课,实际上什么也没听进去,只等教师把课讲完后就利用剩余的时间来玩。

二、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对策:

针对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全体信息技术老师,结合本校设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数年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息素养都获得了显著的提高。我们的具体措施如下: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学 多媒体网络教室专线接入Internet)学校现有教学用计算机两百多台,每个班每周开设信息技术课达2节,实现了一人一机操作,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鼓励各班同学自办班级网页,展示学生自已的学习、活动风采,在活动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应用能力。同时,为了帮助教师搞好信息技术教学,学校每年都订阅了《中国电脑教育报》、《电脑报》、《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报刊杂志,供老师们参考,鼓励信息技术老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课件比赛、课堂教学比赛等活动,学校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鼓励。

2、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学校专门成立了信息技术教研组,统一组织管理、研究全校的信息技术教学问题,每两周开展一次信息技术教研会,总结教学经验与得失,并要求每个信息技术教师每学期都要上一次校内公开课,来促进教师搞好信息技术教学。学校每学期都划拨信息技术教研活动经费,派出信息技术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业务水平。在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考核上,将信息技术学科纳入学校每学期期末考试范围,与其他学科一样,统一考核、评价,并与教师教学质量奖挂钩,这样一来,教师教学开展的积极性得以较大提高。

3、提高学生自主意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针对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不重视的问题,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加以了正确引导,并将信息技术学科纳入了期末考试范围,引起了学生的高度重视。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按排较难、较多的教学任务;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按排较少、较简单的教学任务,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吃太饱和吃不饱”的现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尝试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采用赏识教育的方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调动他们在学习上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积极探索对策之路,使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了较大提高,很多同学上大学之后,选择了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

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篇5

由微软黑屏分析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现状

10月20日微软在中国对盗版Windows XP以及OFFICE进行验证,除了对中国的很多个人电脑用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之外,对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课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把计算机课(或称电脑课)更名为信息技术课,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但培养信息素养也离不开必要的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学习,因此微软“黑屏”事件对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影响值得我们为之思考.

作 者:李永超 作者单位:重庆市云阳县凤鸣中学,重庆,404500刊 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年,卷(期):“”(18)分类号:G633.67关键词:信息技术课 微软“黑屏” 信息素养 现状分析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篇6

OA协同管理系统

企业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增强企业战略竞争力、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它决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因而它是一个管理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20世纪80年代后期,信息被看作是一种战略资源,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可能来源,是击败和威慑竞争者的战略武器。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将根本改变企业的目标、产品、效劳以及内外关系,建立此系统的目的,就是要改良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使之保障企业生存和繁荣的有效手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然要求企业具体的各种工作业务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以适应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并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

一、主要硬件设施

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都要依托于网络,实现网络办公、资源

共享,而强大的硬件设施建设,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我公司网络建设主要以硬件为根底,兼容强大的软件系统,有效地发挥无纸化办公优势。

我公司办公终端节点达296个,根据用户不同的办公地点划分了12段VLAN〔虚拟局域网〕,主体网络接入为陕西省广电公司光纤专线网络,带宽为百兆。光纤入口接入防火墙设备一台,型号AG300。是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保证了公司办公系统的平安性。公司网络的主体,是H3C核心交换机设备,型号为H3C

S7500E,搭配专用路由引擎型号H3C

S7506E-S

Salience

VI-Smart、千兆入侵防御系统模块H3C7500E及万兆以太网SFP+光接口模块,配合内部三层交换机型号为H3C

S5210-EI,构成企业千兆局域网,架设效劳器交换机型号H3C35800,与效劳器型号万全R520G7搭配,形成后台数据库、防病毒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及网站建设的平台。主要拓扑结构如下:

二、OA协同管理系统的应用

我公司办公系统,由致远A8协同管理软件构成,应用于全公司范围内办公场所。其功能主要如下:

1、集团化应用:实现组织内协同到跨组织的产业链和组织群协作的集团管控;

〔1〕集团化组织架构:支持集团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的组织架构,各种应用支持完善的权限控制,提供大组织、多业态的组织支撑。

〔2〕各单位独立运营的IT部署:各单位可以独立实现完整的组织、行政和业务应用,是一套独立协同软件应用模式。

〔3〕跨单位协同:统一的信息平台治理结构、制度框架,跨单位的行政、财务、人力、和业务审批,跨单位方案、任务下发和结果上报。

〔4〕公文流转:集团下多单位的多套公文管理,包含公文下发、上报和水平发送的公文交换,完整的签报系统,完善的公文档案共享

〔5〕集团化文档管理:集团文档和各单位文档的自动沉淀、积累、共享、发布和主动推送,内部多级文档的有效利用,成员各单位间文档管理严密,分级管控。

〔6〕公共信息发布:实现全集团的新闻公揭发布,人事任免等信息可设置发布范围。

〔7〕企业文化:集团文化的门户展现,口号、色彩、精神、制度差异

2、协作管理中心:敏捷组织,快速响应

协作是组织内最常见的工作行为之一。然而我们现在还是依靠E-Mail、QQ、MSN等工具在沟通,当需要多人协作处理事情时信息对称就出现了问题;一旦事情推进中出现了问题,互相推脱、扯皮的现象就出现了。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协作模式来弥补现有模式下如:请示汇报、任务下达、信息的互通、团队协作、任务互助、工作协调等事件处理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1〕全程管控:所有协作信息均被完整记录,为跨单位和部门的查询和跟踪提供方便依据,从而减少了推诿、扯皮的出现。

〔2〕时时反应:及时提供任务执行全程各状态、变动、结果等信息,确保任务执行全程管控,帮助领导随时了解协作的瓶颈,实现动态优化。

3、公文管理中心

公文是组织在其工作活动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标准性文书,是组织管理中传递信息、交流情况、商洽工作的重要工具,是组织内外日常办公不可缺少的重要应用。电子公文管理是指以电子化的方式实现公文收发、交换和存档的管理。集团公文管理支持集团实现电子公文一体化运转,支持单一组织内以及多组织间各种形式的电子公文交换,并最终与公文档案系统无缝衔接,实现电子公文的平安保存和管理。

遵循标准:遵循各项国家电子公文管理标准,提供平安有效的电子签章系统,实现电子公文形成、交换、处理、归档等全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确保电子公文的合法性、权威性、平安性和有效性。

贴近应用:提供从公文单、审批流程、套红格式、领导审批界面等全面的自定义设计和人性化的处理策略,方便领导工作。系统特有的电子公文督办功能,可时时监控公文运转情况,简便的异常情况手工调整,在方便进行公文督办管理的同时,显著提高公文的流转效率。

公文自动交换:系统支持分布式部署方式下的公文封发后的自动交换,同时提供标准化公文交换接口,为异构系统间的电子公文交换提供了根底保障。

4、辅助文化建设中心

信息化作为组织文化建设的辅助手段,是加速、深化、标准组织文化建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新闻、公告、讨论、调查等手段推动组织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协同和工作流表单实现组织行为文化建设,通过网站、企业识别系统等推动组织物质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通过制度、行为的双重约束,形成组织内的精细执行文化。

组织凝聚力:多角度、多方式的信息推送,增强组织的融入感,提升组织凝聚力。

文化特征:通过长期的使用,循序渐进导入管理思想,形成组织文化气氛,树立组织文化特征。

传导文化:借助协同系统,倡导和传播组织的理念和价值观。

5、整合平台

将组织现有信息系统和管理数据、业务数据等进行快速关联整合,从而实现对集团信息资源和知识共享的过程。通过整合使用户能够从统一的通路访问其所需的信息,把分散的信息资源整合在产品化的高度稳定和成熟的统一信息资源管控平台上,通过多维信息空间门户科学地管理、控制、检索和共享信息,满足用户个性化扩展应用的需要。

数据整合:统一的数据视图使数据得到有效利用,提升数据利用的深度和范围,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管控的作用。

流程整合:整合跨单位和组织的核心业务流程。通过整合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连续化,保证数据传递的快捷、完整、真实。

界面集成:实现统一的入口和界面。用户只需要登录一个系统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日常应用,有效提高信息系统的效率。

发电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 篇7

一、发电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

1. 会计信息化管理状况还比较落后。

20世纪90年代初期, 各电力企业展开了以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业务的研究。到了90年代中后期,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我国电力行业已经完成了以业务核算为核心的信息化发展历程, 开始向管理信息化的方向转型, 为今后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 时至今日, 电力企业在财务管理的思想、方法及手段等方面都还处于初级应用阶段, 即核算阶段, 其突出特点就是事后算账。而对于在企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的财务管理方面, 如资金预算、成本核算、资产管理、物流管理、效益评价等方面, 无法形成系统的、有效的管理程序, 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决策层无法及时获得支持决策的实时动态信息, 导致财务风险加大, 资金回笼困难, 采购成本高, 企业利润被吞噬, 资金链和现金流严重吃紧, 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电力企业会计管理信息化人才状况。

从受教育程度上讲, 文化程度越来越高, 从90年代起, 不断有会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电力企业的财务队伍当中。这些具备高学历的年轻人目前已经成为电力企业财务工作的骨干。他们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具有很好的开拓进取力的精神, 加之电力企业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信息资源, 使他们对这些先进的信息化的财务会计工作游刃有余。同时, 各发电企业对原有的财务人员进行了相应的培训, 为发电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目前的电力企业中, 既懂电力生产和管理, 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端技术人才不多。而信息化建设对于这类高端人才的依赖性很大。因此, 培养一批高端人才对于加快电力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意义非常重大。

3. 基础设施、平台状况。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电力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各发电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各公司大都设有专门的信息技术部门, 并配有专门的维护人员, 为行业信息化建设作了大量的实际工作, 以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企业内部的信息标准不统一, 信息共享程度不高。表现在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各种业务信息数据按纵向和横向分割, 形成诸多信息的孤岛。财务会计流程的缺陷、时空局限性等问题普遍存在, 特别是电力企业, 大量决策信息需从十几至数十家成员中获取, 按照集团组织架构, 通过层层报表汇总得到, 使得决策支持手段落后, 导致了财务决策信息的缺乏与滞后, 实效性和准确性极低, 无法比竞争对手做出更快、更好、更准、更精的决策。

4. 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综合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与激励机制。

电力企业往往规模大, 管理幅度长, 大量的资产和经营活动集中在子公司及其它相关企业。中间的管理空缺、财务空缺, 缺乏完整性、关联性和协同性, 是造成财务管理效率低下, 财务数据偏离实际的重要原因。有的企业虽然引入财务软件, 但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 仅仅将其作为手工账的替代品, 未能进一步开发利用软件的增值功能, 更不要说根据新型财务分析体系, 建立起完整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与考核体系, 充分挖掘财务数据内涵, 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目前, 我国电力企业在实践中常常将财务分析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评价体系相分离, 因此, 财务管理对企业决策的作用尚难以很好地发挥。

5. 网络安全及控制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随着会计信息化管理的逐步实现, 保护企业网络系统的安全也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 目前, 各发电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普遍比较重视, 对于网络建设也逐步加强, 但是, 对于网络安全管理缺乏一个比较全面的制度和措施, 在网络系统中反病毒技术的应用有待于加强, 缺乏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及相应的技术手段与措施。如采用基于服务器的网络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追踪病毒;采用防病毒卡或芯片等硬件, 有效防治病毒;财务软件可挂接或捆绑第三方反病毒软件加强软件自身的防病毒能力, 对外来软件和传输的数据必须经过病毒检查, 在业务系统严禁使用游戏软件等等。

二、会计信息化应用过程中产生问题的解决对策

从电力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就电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会计管理信息化应采用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所谓集中化管理, 其实质就是实现信息集中, 目标是充分实现信息的共享,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过去受技术手段的制约, 同一集团内的财务管理部门只能处理单一会计主体的信息, 各关联会计主体之间不能进行很好的信息沟通。现在, 随着广域网、互联网、大型数据库的出现, 已经使在地理上分散的一个集团公司范围内的业务和财务数据集中存放和统一处理成为可能, 解决了财务信息孤岛问题, 使企业领导、财务主管能够在世界各地随时查询信息、分析问题、指导工作, 才能使企业, 尤其是企业集团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信息, 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和配置, 才能做到“数出一门、信息集中”, 迅速地对各种财务、管理方案做出科学的、价值最大化的决策。

2. 建立学习型财务团队。

(1) 企业应立足于国际水准, 培养或聘用一批高级技术人才, 他们能够掌握国际先进技术, 精通信息技术, 熟练应用会计信息化, 推动企业信息化事业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变。 (2) 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信息化知识, 维护软件正常运行, 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 培养复合型人才, 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人才条件。 (3) 加强并制定实事求是的会计信息化人员培训计划, 要注重实效, 不搞一刀切。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 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重点培训。

3. 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1) 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各种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确定各种人员的职责范围及其考核办法;安全保密制度, 包括制定口令密码的使用和管理办法, 机房、保卫、数据资料安全等方面应遵循的制度;机器操作管理制度。规定应遵守的机器操作过程和应注意事项;数据管理制度, 规定输入、输出、存储、查询、使用数据应遵守的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重新规定会计档案的范围、保管办法以及领用手续;系统维护管理制度, 规定系统维护的申请、审批和应完成的任务。确保系统高效、安全地工作, 充分体现出会计信息化的优势。 (2) 制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明确各部门的控制责任。科学地设定企业各个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的要点, 明确各个控制主体和责任人, 规范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3) 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内部审计。通过电算化内部审计, 可以发现各种控制手段的弊端, 找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在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 都应有内审人员参与, 定期检查和测试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工作情况, 参与制定和监督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4. 加强会计信息化。

发电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 把最新的信息技术, 融入新的管理会计思想, 从加强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工程管理、物资采购管理和财务指标分析等管理功能入手, 挖掘企业潜在的管理功能, 将会计工作的职能提升到经营管理层次上, 加强动态的, 全方位的控制;要以“细”为出发点, 财务人员要认真学习领悟细微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 对每一个工作任务, 都要建立起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其最终目标在于通过不断深化财务管理的管理方式和手段, 优化会计核算, 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 最大限度为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提供保证。

5. 提高全面管理、控制、评价和优化程度。

财务管理数据的采集应从滞后提高到实时, 以实现信息的实时追踪, 以优化企业的整体资源为目标, 完整地配置、计量、记录企业所有与财务状况相关的业务资源和业务活动, 并进行详尽的核算、统计、分析、考核, 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增值流、工作流的统一管理。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 把按照公司发展战略和各期的目标编制的各项预算分配、分解到各个对象、项目、作业和流程, 实行实时、动态、严密的预算控制和流程控制。对所有的经济活动和业务数据, 能根据管理和控制的各种需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查找、比较、分析, 建立不同类型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评价体系, 提供对管理决策的支持, 提高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

三、发电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会计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 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可以预见, 会计信息化将出现或可能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1. 会计信息处理及其网络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

随着电力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 信息量越来越大, 在信息极度分散的情况下如何及时获取信息, 实现对公司的有效控制和及时决策, 都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成为制约企业全面竞争力和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 电力企业走向国际化,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是提高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电力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从形式上看是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 实质上却是生产方式的转变, 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 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电子技术认识的加深, 它必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同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大范围的会计信息处理网络也必将建立。

2. 信息处理和分析越来越专业化、智能化。

从具体管理角度来说, 企业的快速发展对财务分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财务分析是否科学和精细, 直接关系到投资的效益和发展的质量, 然而, 发电企业的财务分析多数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建立科学系统的财务分析体系, 切实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已成为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企业发展需要专业的、先进的信息处理及分析系统。因此, 从发展的眼光看, 电力企业会加快建立适应管理需要的、符合电力生产经营特点的会计模型, 使会计信息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 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和完善。

四、结束语

根据我国现阶段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状况和电力企业的特点, 电力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建设不仅需要在软件开发上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电算化规章制度, 确保电算化工作的规范运作。此外, 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 真正实现设施现代化和应用专业化的统一;在做好现阶段电算化建设的同时, 必须把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 尽快建立内部统一的广域网以便财务信息共享, 实现基于Web的财务信息收集和发布, 真正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成一个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与经营管理融为一体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梁丽瑾.会计信息化理论与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篇8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现状 问题

引言

现代化的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突破,传统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没有充分尊重,使得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比较被动。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存在诸多弊端,面对新的教学发展,要注重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加以优化,并对实际教学的问题积极解决。

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问题分析

在初中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问题频出不穷,在计算机教学的师资力量上比较薄弱,在管理的制度上没有得以有效完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主要是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以及在信息技术教学管理的制度层面没有完善制定,造成实际教学的问题出现[1]。有的学生由于家境贫寒,计算机接触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具体学习中就相对比较吃力,加上师资力量的缺乏,就造成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不佳。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目标上没有明确化,这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形成很大的阻碍。计算机在当前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面比较重要,只有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未来良好发展。但是在具体教学中,老师不注重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明确化,这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存在诸多不利,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也有诸多影响。

另外,初中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观念比较落后。老师没有充分注重将信息技术的教育作为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技能,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投入不够等[2]。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基础设施的配置规划相对滞后,计算机的应用效率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这些方面的问题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提升就有着很大阻碍。

2.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探究

为了使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良好发展,就要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有效加强,才能保障实际教学水平的提高。笔者结合实际,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方法的实施下,对实际教学有促进作用。

第一,要使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水平提高,老师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只有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有效提高。由于每个地区的经济状况都存在着差异性,学生的家庭经济水平也不等,因此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了解,然后开展针对性教学,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加强,才有助于实际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二,要使信息技术教学良好发展,就要充分注重教学理念的创新应用。通过新教学理念的优化应用,对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比较有利。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偏见,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并要积极地将课堂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3]。对学生的操作及实践进行引导,只有如此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通过趣味性的方法实施,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通过游戏的方法应用,通过相应的课件加以呈现,让学生主动地进入课堂中学习。

第三,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发展中,对相应资源的应用要充分重视。将信息技术的课程和实际的资源充分结合,在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中,在教材中及网络上有诸多的素材和资源,老师在具体教学中就要充分注重对这些资源科学的应用,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加强,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有效提高。老师还要注重对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学习兴趣上得以保持。

第四,老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在学科的整合方面要有所加强,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重视度提高。在现代化教学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发展,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上能够加以科学应用,对信息技术的教育良性发展进行推动。在这些方面得到充分重视,才有助于实际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4]。还要充分注重相关活动的开展,积极构建立体式的教学模式,这样才有助于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提高。通过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以及设计展览活动的开展等,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有效加强,才能对实际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语

在信息技术教学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就比较重要。只有在教学中和实际教学发展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对实际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要结合实际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加以综合应用,如此才有助于实际教学发展。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发展加强研究,对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能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袁婷.探究式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6(14).

[2]孙士杰.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题任务驱动式学习[J].中国培训,2016(14).

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篇9

引言

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各种疾病的发生概率也不斷的变大,人们通过及时的就医来进行治疗,随之而来的病人的信息就不断的增多,对于信息的管理难度也就相应的增大了,医院的信息管理可以很好的提高工作的效率,成为了医院管理的重要的辅助手段,医院管理的信息化能够很好的提高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促进医院的现代化步伐,美国一家著名医院的首席信息官曾经说过:“除非在数字信息系统上投资,否则医院简直不能在今天的世界里生存下去。要么数字化,要么就干脆停业。”这也说明了医院信息管理对于一个医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了。但是就目前来说,医院信息管理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不断的完善和解决。

一、医院信息管理的现状

(一)医院信息管理缺乏系统的规范

在目前情况来说,医院信息管理仍然需要走过一个很长的道路,很多的医院对于信息化的管理依旧没有一个明确的了解缺乏具体的管理经验,使得信息化数据得不到良好的运用,由于信息化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复杂的的工程,如果医院对于信息化管理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相应的方案计划,对于医院信息化的发展是无法前行的,这样不但浪费了资源,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还有大量的时间,阻碍了医院信息化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二)医院信息管理缺乏资金的投入

由于现在很多的医院的信息管理依旧不是很重视,对于信息化管理在建立之初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认为没有必要,很多的医院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考虑,从而对于资金的投入到信息管理中也就十分的缺乏,随之而来的还有人员不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每个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的费用应该占到全年收入的5%,但就现实而言,总投入还不足1%,远远达不到卫生部对其的要求金额。很多的医院都将资金投入到研究医学问题中,而对于医院信息管理的支持力度十分的低,很多时候都是医院自己对数据进行管理,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会对医院的整体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医院信息管理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在医院中,不缺乏专业的医护人员,但是对于信息管理的专业人才十分的缺乏,对于既要掌握专业的管理知识又要掌握专业的医学知识,这样的综合性人才需要的资金的投入也是大量的,在加上信息化的管理对于计算机的专业要求十分的严格,很多医院不愿意投入这么大的资金量在人才的引进来,久而久之,医院没有合适的专业人才,使得医院的管理体系和信息化无法合理的融合在一起,对于医院的在行业中的竞争中十分的不利。

二、医院信息管理的应对措施

尽管现在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国家对医院信息化建设也十分重视,卫计委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在全国实现各城市居民的个人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融为一体的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公共卫生和国民健康信息管理体系。’仍然要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加快信息管理的步伐。

(一)医院要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

由于信息管理在医院中存在着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保证医院的信息数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在,信息管理的正确的运用,能够很好的与各个部门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相互之间相互的学习,相互的监督,根据每个医院的特点,医院要建立相对应的管理系统,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和改进,明确的规定各个部分的权利与责任,使得工作中的各个部分能够有序的进行,才能够在出现突发事故的时候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法,提高由于工作管理的整体工作效率。

(二)医院要加大对信息管理的投入

医院要想加大对信息管理的投入,那么就需要医院的各个部门认识到信息管理的必要性,提高自身对于管理的认识,这样从根本上才能够接受信息管理对于医院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够有效的对信息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合理的投入专业性的人才。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对医院的信息进行一个综合的管理,使得信息管理能够明显的呈现出来,使得信息管理能够贯穿在整个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其次,医院的各个部门的主管要想要加强对信息管理的监督检查,就要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机构,摈弃原先对于信息管理的没有实际的用处的想法,加强对资金的投入,保证资金的投入量不少于卫士部门的标准,从各个方向来加强对信息管理的重视,同时能够源源不断地对信息管理进行资金上的帮助,这样才能够促进信息化管理正常的运行。最后就是要将软件与现有工作流程的相互的融合,需要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尽可能方便人员的操作。例如现在很多的医院都实行的网上预约挂号,化验报告的自助打印服务等。

(三)医院要不断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任何的管理都离不开人的指导、操作,因此要想要加强医院信息管理就要拥有一支专业的人才支撑,而这种专业人才既要对计算机很好的应用能力,同时又要对医学方面具有专业的了解,所以一定要引进专业性的人才。领导要对信息管理高度的重视,在选择专业人才是一定要保证专业素质过硬,能够提供很好的管理方面的信息,同时,对于医院的信息管理部门的人员来说,医院要加强投入对这些人员的培训,要让他们掌握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管理文化,加强这些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认真对管理负责,提高专业是素养。另外,定期的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对于有能力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对于能力较弱的人要加强他们的学习力度,使得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快速的适应信息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氛围,从而使得医院的信息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

结论

上一篇:财务分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下一篇:五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