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早晨作文(精选15篇)
今早,我早早地醒了,头一斜,瞧着半黑半白的天空似乎半睡半醒。
我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揉揉睡意朦胧的眼睛,眼睛仍闭着,嘴里仍念着呢喃难懂的话语。这时,人们都骑车上班了,我听见外面过一会儿“呼——”,过一会儿“呼——”,每次我打盹儿时,车子骑过去的风声像闹铃似的`将我吵醒,我只好坐起来看表,妈呀!才五更天,不要命啦那些人?但我还是一骨碌坐起来翻看《古堡》。
我这“书痴”,一看书就忘了时间!不知不觉,太阳慢慢地升了起来。给我们的村子好像铺上了一层细细的碎金,晚茶花悄悄合拢了,鸟儿、蝴蝶翩翩起舞!麻雀叽叽喳喳停在了我家枣树枝上。我着一双室内的拖鞋悄悄推开门,轻轻地走进了院子,麻雀歪着脑袋,乌溜溜的绿豆般大的小眼睛滴溜溜的转着,对我充满了好奇。不一会儿,它的妈妈在另一棵树上呼唤着它,它拍拍翅膀,叫了几声飞走了。翠绿的大树一棵棵坚定挺拔,在微风中,枝叶随风而舞,好像洋溢着烂漫的笑容。
我见过那不勒斯海湾的明净的蓝天,但我们巴黎的天空更加活跃、更加亲切、更加蕴蓄。它像人们的眼睛,懂得微笑、愤慨、悲伤和欢乐。此刻的阳光照耀着城内为生计忙碌的居民和牲畜。
对岸,圣尼古拉港的强者忙着从船上卸下牛角,而站在跳板上的搬运工轻快地传递着糖块,把货物装进船舱里。北岸,梧桐树下排列着出租马车和马匹,它们把头埋在饲料袋里,平静地咀嚼着燕麦;而车夫们站在酒店的柜台前喝酒,一面用眼角窥伺着可能出现的早起的顾客。
旧书商把他们的书箱安放在岸边的护墙上。这些善良的精神商人常年累月生活在露天里,任风儿吹拂他们的长衫。经过风雨、霜雪、烟雾和烈日的磨练,他们变得好像大教堂的古老雕像。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每当我从他们的书箱前走过,都能发现一两本我需要的书,一两本我在别处找不到的书。
一阵风刮起了街心的尘土、有叶翼的梧桐籽和从马嘴里漏下的干草末。别人对这飞扬的尘土可能毫无感触,可是它使我忆起了我在童年时代凝视过的同样的情景,使我这个老巴黎人的灵魂为之激动。我面前是何等宏伟的图景:状如顶针的凯旋门、光荣的塞纳河和河上的桥梁、蒂伊勒里宫的椴树、好像雕镂的珍品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卢浮宫、最远处的夏约岗;右边新桥方向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古老的巴黎,它的塔楼和高耸的尖屋顶。这一切就是我的生命,就是我自己。要是没有这些以我的思想的无数细微变化反映在我身上,激励我、赐我活力的东西,我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我以無限的深情热爱巴黎。
妈妈把车停在校门口附近的早餐店门口,让我下车买早餐。虽然快迟到了,可“人是铁饭是钢”啊。我打开车门,往早餐店走去。这家店的红糖馒头总能吊起人的胃口,所以排队买早餐的人很多。
我排到人群的最后面,心里有一丝担忧,等会儿迟到了得怎么办?就在我焦躁不安地东张西望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队伍前的人不正是我的老师吗?完了,要是被老师发现我到现在还没去上学,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搞不好她还会给我两个“板栗子”。不行,我得赶紧让妈妈带我到别的店去吃。尽管这里的红糖馒头很好吃,可相比老师的批评,红糖馒头算得了什么。此刻,我的心情像一杯混合了多味果汁的饮料,焦急、恐惧、不安、不舍,都有。
就在我猫着腰准备“撤退”时,背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是老师的声音:“楚楚,快迟到了,你要去哪儿?来这儿买吧!不然要迟到咯。”听老师的口气,我一下子放松了不少。虽然我看不到她的表情,但从语气里我感受到了老师的那份温和。我木呆呆地走到老板跟前,说:“老板,给我来一个红糖馒头。”“一块钱。”老板边说边挪开一个蒸笼,拿出一个馒头。老师关切地问我:“就吃一个馒头会不会饿?再来一瓶牛奶吧,就当老师请你了。”
什么?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师非但没有批评我,居然还请我吃早餐?我“战战兢兢”地接过牛奶,一溜烟从店里跑了出去。
我吃着馒头,喝着牛奶,一路小跑。快到教室门口时,我把馒头吃完了,把牛奶也喝完了。但小心脏还是“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我做梦也没想到,老师居然请我吃早餐。
我敢保证,这是我最难忘的一个早晨。
作者:五年级 张莞芝
我看见天气还早。我想起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好时光不能浪费。听老师说过:人的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头脑清醒,记忆力最好了。早上读书事半功倍。想到这里,我拿着唐诗300首到房顶大声的读书。正读的时候觉得嗓子有点哑,于是就拿着水大口大口的喝。我突然想起了我家门口的樱桃树,最近都没有下雨,它是不是也渴了?我放下书本,跑过去看看。樱桃树已经长成大树,果子已经有黄豆那么大了,再过一点时间就可以吃了,我心里一阵高兴!
于是我拿着浇水壶,接了满满一壶水去浇。这壶水还真重啊。累得我头上的汗水一滴一滴的往下流。心想:我辛苦一些不算什么,只要樱桃树长的好就行。
忽然间,妈妈在上面喊:“该吃早饭了。”我才想起,我还要上学呢。于是我收起水壶和房顶的书本跑去吃饭。一边吃一边还偷偷地笑。吃完饭带上红领巾和足球。背上书包开开心心的上学去了。
早饭后,我看着窗外,看着天气。谁知道你看不见不?当你看着下一个跳跃时,一颗流星从天而降。我赶紧许了个愿。哦,我手里真的有一个会说话的娃娃,黄色的卷发,红色的衣服,圆圆的小眼睛。太可爱了!
于是,我拿着娃娃出去摘星了。我挑了五颗星星做国旗。
回到家,我问娃娃:“你能教我怎么做国旗吗?”
“好吧!”娃娃说,然后一步步教我。来自
国旗准备好了,啊,多漂亮的国旗啊!它让我仔细观察,思考更多,所以我认真学习。娃娃听着,听着我读书.
“不嘛,不要起来!”小黑熊把头从被子里伸出来,冲奶奶扮了个鬼脸。外面那么冷,干吗要离开热乎乎的被窝呀?
“宝宝,快起来吃早餐啦!”熊奶奶已经做好了香喷喷的早餐。
“这就起来,这就起来。”小黑熊嘴里答应着,可是过了好半天也没有动静。
奶奶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好不厌其烦地叫了一遍又一遍,但是这对小熊来说没用。小黑熊一直要到肚子饿得咕咕叫了,才会起床。
一天早晨,小黑熊早早就醒了,也不见奶奶来叫他起床。没有奶奶叫还真不习惯!太安静了,躺着好没劲,小黑熊只好自己起床了。
“奶奶,你在哪儿?”小黑熊以为奶奶在和他玩捉迷藏,“你快出来呀!”
没人回答,原来奶奶不在家。
小黑熊推开房门,外面的空气真新鲜,他深深吸了两口,好舒服呀!小草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小鸟在树枝上练嗓子,小猴在草地上翻跟头,还有一些小动物在和小猪教练学做广播体操。啊,原来早晨这么美!
第二天早晨,奶奶照例起得很早,她准备做早餐了。
“宝宝,快起床!”奶奶等着小黑熊说“不嘛,不要起来”。
可是小黑熊一下子从床上爬起来,飞快地穿好衣服跑了出去,因为他要去跟小猪教练学做广播体操呢!
秋天的早晨,我走在上学的路上,有一股带着成熟味道的空气沁人心扉。你闻,习习秋风吹来了酸酸甜甜的山楂味道,吹来了淡淡的枣花的清香,还吹来了无花果树的幽香。浓浓的果香扑面而来,我好想摘一颗红红的山楂,一颗又大又圆的冬枣或是一颗带露珠的无花果,细细品味。
秋天的早晨,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听到一阵阵悦耳的奏鸣曲。你听,蝈蝈在草丛中跳来跳去,一边跳一边发出“蝈蝈”的声音,好像在和我玩捉迷藏。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开着朝霞音乐会,秋风把树叶吹得飒飒作响,和鸟儿一唱一和。它们为秋天的早晨增添了无限生机。
秋天的早晨,我走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幅幅多彩的图画。你看,小路两旁紫红色的牵牛花张开了它的小喇叭,仿佛在告诉人们秋天来了。粉色的洋水仙张开了笑脸,像可爱的小娃娃。黄色的小叶菊花瓣上布满了亮晶晶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就像在和我说:“早上好!”
一缕缕白烟缠绕在山村的上空,那是各家各户的炊烟袅袅上升,这难道不是童话中的美妙世界吗?老人们早早就起床锻炼身体,他们有的到路上跑跑步,有的三五成群的在院子里练太极拳、走象棋。贪玩的小孩也起床了,蹦着跳着寻找自己的小伙伴,开始了自己的游戏。玩的真是尽兴,该吃饭了也不知道回家。
太阳出来了,农民伯伯背着锄头,带着对一天美好的希望上山去了。阿姨们拎着满满一篮的衣服,来到小溪边洗衣服,她们聚集在小溪边你一句我一言的聊开了,小溪边顿时热闹起来了。菇农们跳着满满的一担香菇,纷纷来到路边的集市上。这里可热闹了,有菇农的讨价还价声,有“叮铃铃”自行车声,“突突”的摩托车声,还有买包子、油条的吆喝声、一群胸戴红领巾的小学生,蹦着跳着唱着歌儿向学校飞去。
早晨,是王维展开的一张白宣纸,然后研墨提笔,准备画一幅山水田园水墨画;早晨,是李白刚斟的酒,正要一饮而尽,却未饮先醉;早晨,是陶渊明挥起的锄头,打算于桃花源开辟出一块新地;早晨,是一篇待写的散文,刚开始遣词造句,而主题已了然在心。
早晨起床,伸一个懒腰,抖一抖睡眠的残屑,拍一拍睡梦的残篇断章,瞅一瞅窗外。窗外的天空像一块布,灰墨色的云朵是布上的墨荷花纹,刚升上半空的太阳给云朵镶上了金边。我想,扯这块墨荷缀金边的布来裁一件旗袍,穿了一定好看。这样想着,心里就盛满了欢喜。
挎上菜篮,踏着晨光,去菜市场,采撷一把人间的烟火。
走在马路上,感觉像是置身于音乐会场里,正在听一场盛大的音乐会。那开车赶路的,鸣着车喇叭,像是小提琴演奏,有点聒噪;上学的孩子,脚步轻快,声音清亮,是笛子的短音;摆摊的、卖早点的,偶尔洪亮地吆喝一声,是钢琴伴奏……来到菜市场,犹如直抵人间烟火的心脏。喜欢看菜农黝黑的脸上淳朴的笑,像是见到亲人一般亲切。
挎着菜篮,只觉沉甸甸的。菜篮里装的不仅仅是菜,而是寻常烟火里小小的欢和浅浅的喜,让人感觉如此幸福!
吃罢早餐,照常是侍弄小菜园的时间。也效仿陶家人,在家的院墙边,开辟了一块荒地,种菜。每个早晨,流连于菜园,浇水,拔草,翻土……忙得不亦乐乎。感觉像是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慢慢回溯到了远古的诗经时代。
诗经时代的女人是幸福的。《诗经·周南》里有一首诗说:“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那该是在日丽风清的早晨,三五成群的女人相约着到野外去采车前子。车前子或许是那个时代女人们爱吃且常采的野菜。据说车前子也有治不孕的功效。我想,这帮女人里,有新婚不久而未孕的,于是揣着个想怀孕的心思也来采车前子。她们当中也有若干意不在芣苢,她们到田间摘鲜嫩的苋菜、阡陌旁采抽薹开花的荠菜、于四野拔绿得可人的马兰……准备回家做几样可口的特色小菜。待日上中天,她们相呼着一起回去。这几个采野菜的女人,有的抱着满怀的野菜如抱子,有的满裙摆的车前子掖在腰带间如同怀孕了似地,于是她们相互取笑着、嬉闹着回家,田野上飘散着她们响亮的快乐的笑声……这便是诗经时代女人们的幸福。他们男耕女织,过着最简单平实的生活,没有膨胀的物欲,而仅仅是一次采撷,也如此幸福!
于晨间的田园,沉溺。有阳光犹如旧友一般每天准时来访,照亮这个生气盎然的小菜园。感觉种菜就如同写作,有相同的快乐。这样一想,顿觉我的小菜园就像一本杂志了。那长得齐齐整整、绿得发亮的小青菜是一首长诗,没有平平仄仄的格律限制,没有押韵词牌的要求,这首诗因而作得一气呵成,如溪水般自然流畅;那犹如女人长发一般披挂满枝头的豆角,是一篇情趣相映的散文,抒情的,怀旧的;那长得高低跌宕、爬得到处都是的番薯藤,是一篇小说,诉说着尘世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这些文章,不需编辑审核,不需校对修改,直接发表在大地这本杂志上,这本杂志不叫“生活”,也不名“田园”,而该是“无题”。“无题”是一种境界,一种佛禅,只有用心参悟的人才能懂!
在这个早晨,我顿悟了。我愿意从物欲的外壳退回自省、淡泊的内核。没有豪宅高楼住,我甘于住我的小陋室;没有车子,我甘愿以步代车,享受行走的快乐;没有更多的票子,我愿过粗茶淡饭布衣裙的简单小生活。
当太阳爬上了高高的枝头,俯瞰这个世间,我知道,我幸福的早晨又在另一页,等着我明天去翻开。
(编辑 墨非)
一个春天的早晨,天刚蒙蒙亮,村庄被笼罩在一片薄雾当中,四周静悄悄的,我和妈妈一大早起来爬山锻炼身体。
当我们气喘吁吁地爬到半山腰,顿时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太阳公公偷偷地露出了半个脑袋,好像在跟我捉迷藏呢,温暖的阳光穿过茂密的竹林,形成一道道光束洒向大地。
我们继续往上爬,爬了一会儿,终于看到了太阳公公的真面目啦!它洒下的光芒像是给村庄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这时,四周也热闹起来了,一阵阵悦耳动听的鸟叫声虫鸣声不绝于耳,鼻间不时飘来浓浓的花香,我和妈妈完全陶醉在了这美景之中。
来到书桌前,一个计划在我一闪而过,我便立刻行动起来。我打开旁边的语文试卷,便立刻开始奋笔疾书的写了起来,一张试卷写完了,两张试卷写完了,三张试卷写完了……看着一张又一张空空如也的试卷在我的笔下被填的满满当当,心里有说不尽的喜悦,我的笔写的飞快,但心还在不断的想:快啊!快啊!再快点!终于,最后一张语文试卷也在我的笔下顺利完成了。
但我来不及喘息,便立刻开始做英语试卷。这时,奶奶喊道:“都七点了,快来吃饭。”我一听,更急了,回答道:“你们先吃。”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便胡写乱写起来。我只希望快点写完。此时的我满脸通红,如一个大红苹果,一颗颗汗珠如同珍珠般从我头上滚落下来。我的手如风一般在试卷上书写着。此时的我争分夺秒,正在和时间赛跑着。时间也过的飞快。转眼间又过去了二十分钟。只听奶奶喊道:“还不快来吃饭,已经七点二十了。再不来吃就来不及了。”我一听,心想:呀,七点二十了。快点写,再不快点就来不及了。
于是,我的心为我加油。终于,我写完了,我精疲力尽的奔进厨房,随便扒了几口饭便把试卷塞进书包里,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去了。
他们发现哥哥今天的收获不少,网住了一只鸽子、三只麻雀,它们的脖颈全被网子牢牢扣死,却还拼命地在挣扎,“这网子是愈扭动扣得愈紧。”哥哥得意地说,把两只麻雀解下来交给他。他一手握着一只麻雀,感觉到麻雀高热的体温、麻雀慌张的心跳,他忍不住同情地注视刚从网上解下来的麻雀,它们正用力地呼吸着,发出像人一样的呼吁之声。
呼吁之声在教室里流动,他和同学大气也不敢喘,静静地看着老师。
老师正在黑板上讲南京大屠杀。老师说,日本兵进入南京城,烧杀抢掠,残杀中国百姓。她有一些亲戚在南京,抗战胜利后,她到南京去寻找亲戚的下落,十几个亲戚竟已骸骨无存,好像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存在过。说着,老师的眼中升起一层雾,最后竟掩面而哭了出来。老师的泪,使他们仿佛也随老师到了那伤心之城……
哥哥带他穿过一片浓密的相思林,拨开几丛野芒花,他才看见隐没在相思林中用铁丝网围成的大笼子,里面关了十几只鸽子。
哥哥把笼门拉开,将新捕到的鸽子和麻雀丢了进去。他到那时候才知道,为什么哥哥一放学就往山上跑。
“为什么不把鸟带回家呢?”他问。
“不行的,带回家会挨打,只好养在山上。”
哥哥告诉他,把这些鸟养在山上,有时候带同学到山上烧烤小鸟吃,真是人间美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烤小鸟对乡下孩子确有很大的诱惑。
他也记得,哥哥第一次带捕到的两只鸽子回家烧烤,被父亲毒打的情景。
“我做牛做马饲你们长大,你却偷人家鸽子吃……”父亲生气地说。
做牛做马,他记忆中的父亲确实是牛马一样日夜忙碌的。
父亲生在日据时代的晚期。二十岁,父亲被调去“海洋陆战队”,转战太平洋,后来深入中国内地。据父亲说后来的两年过得鬼都不如,父亲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战火中过了五年,最后日本投降,他也随着日本军队投降了。
父亲以“日籍台湾兵”的身份被遣送回台湾,与父亲同期被征调的台湾日籍兵有两百多人,活着回来的就只有七个。
“那样深的仇恨,都能不计较,真是了不起的事呀!”父爱感慨地对他们说。
那样深的仇恨,怎样去原谅呢?
这是他年幼时代最好奇的一段,后来他美丽的历史老师,在课堂上用一种庄严明澈的声音朗诵了那一段历史:
“我们只以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冤冤相报,永无止境,绝不是我们仁义之师的目的。”
听完那一段,他受到了很大的震动。
第二天清晨,他起了个大早。
跌了好几跤,他才找到哥哥放铁笼的地方,拉开了铁丝网的门,鸟们惊疑地看着他,迟疑一下,一只只才振翅飞起。
“起床了,快起床!”妈妈的大噪门呼唤着我,而我一翻身,眼睛都不睁,听着妈妈离去的脚步声,继续放心地闭着眼睛呼呼大睡了。正当我昏昏欲睡之时,耳边传来了妈妈高八度的喊声:“六点三十了!还不起床!”“好了,起床就是了!”我一个“鲤鱼打挺”,从暖和和的被窝里跳了起来,揉了揉睡意朦胧的双眼,匆忙地穿衣服。谁知,越急越乱,裤子穿反了,袜子找不到了,我又是喊,又是叫。爸爸风风火火地赶来帮忙。待我用秋风扫落叶的速度收拾好一切后,我快速地奔向卫生间。
厨房里,妈妈正演奏着锅碗瓢盆进行曲:微波炉“呜呜呜”地唱着歌。筷子敲碗“叮叮铛铛”伴奏着。油烟机“嗡嗡嗡地和着旋律——”。卫生间传来了我的尖叫声:“爸爸,这牙膏怎样挤不出来?这牙刷杯怎样那么脏?快来帮帮我呀!”“来了,来了。”爸爸脚下生风,一会儿挤牙膏,一会儿洗杯子,马不停蹄,忙得晕头转向。妈妈从厨房间凑过来:“天凉了,洗脸别忘加热水!”在爸爸的帮忙下,我好不容易洗漱完毕,来到饭厅。
餐桌上早已摆满了丰盛的早餐,热气腾腾的牛奶、新鲜的煮鸡蛋、现炸的甜甜圈——
香味扑鼻,馋得我垂涎欲滴。可我一看桌上的小闹钟,时针已指向七,我匆忙地抓了个甜甜圈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着。爸爸在一旁又是递牛奶,又是剥鸡蛋。“慢慢吃,别噎着!”我三下五除二地吃完了早餐,快速地配戴好红领巾和胸牌。这时,在阳台晒衣服的妈妈又传来了唠叨的声音:“该戴的行当都戴齐了吗?”“都戴好了!”我不耐烦地回答。心想:妈妈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放心啊!
风,微微的吹着,带来了一丝凉意。那毫不留情的树叶纷纷落下,在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城市的美容师—清洁工人们仍早早的起来了,她们拿着扫帚为城市整容。那不是扫帚,而是一支支巨大的画笔,给人们在描绘着美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看,别的树都落叶了,一片片枯黄的小叶子打着旋儿落下来,只有那翠绿的竹叶仍然保持着他那清秀而挺拔的英姿。在晨雾中,在微风中,频频点头,好像在欢迎同学们早早到来。
雾,慢吞吞的蠕动着,像在学走路的娃娃一样,来到了我们的学校,来到了我们中间。校园里还是那样迷蒙。教室里发出了朗朗的读书声,灯光在雾中时隐时现,像无数星星在跳动。作文
散了,雾渐渐散了,太阳露出小半个脸蛋,通红通红,从他那神奇的脸庞上发出光和热,给我们带来了生机和美好的一切。清晨,美好的清晨,我们这群刚刚出土的幼苗,抬头仰望五彩缤纷的天空—一幅壮丽的祖国未来的蓝图,拿起知识的笔去描绘,去添彩。听,朗朗的读书声一浪高过一浪,我们没有浪费这金色的早晨,这金色的时间。
5月的西安,几天来连续是蓝天晴空,细风中透出微微的甜,使人心旷神怡。晨空似乎离地平面比平时遥远,好不容易寻找到的那几颗眨眼睛的星星,慢慢也被东方的鱼白赶走。
无数次古都之行,一直没有认真地解读过回坊。这本厚重的图册,常常引起我考古般的遐想与记挂。蜻蜓点水的过客,怎么能够探寻到深埋的隐秘内涵?
探视回坊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早晨。
苏醒的街道与我一起,分享这片小天地的真实。
仔细研究过地图,选择行走的路线有时挺重要。我决定从西大街口的大学习巷起步,向北慢行。
可能此时的时间还较早。昨晚这条灯红人嘈的商业街,寂静得有点令人不适。店主们或急匆匆,或慢悠悠,各自忙活着手中的活。我成为孤单的外来看客,欣赏着他们繁忙前的认真。
灰砖素雕的大学习巷清真寺门口,洁净如洗,禁不住就会肃然起敬,并不管你是什么民族,何种宗教。
之所以称为回坊,毫不夸张地讲,只有她,能够慢慢地带你走回到鼎盛的唐长安。
遥望是回顾,也夹杂着自豪。当年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人沿丝绸之路来到长安,了解并融入大唐的同时,把各种文明,用不同的方式,传递给中华子民。异国文化也是从此地,开始适应、生根,进而蔓延、传承。
是的,一种千年之久的宗教、习俗,承载着深邃的历史和厚重的精神,已经与中国一部分信仰者息息相关,无法分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你不关注她,走进她,当然无法获得身处其中的享受。
继续向前走。
痴爱美食的嗅觉逐渐开启,路边的各种小吃、特产,争先恐后地弥漫出阵阵醇香。常人着实无法抵挡诱惑。
就这么简单务实。一个铁锅,一双竹筷,热腾腾的炸糕,召唤着逐渐增多的过往客人。突然,历史图卷中缠头浓须、深眼高鼻,叫卖“胡饼”的西域食商,重现世人面前。
走近细看,慈眉善目的中年人给我一个真诚的微笑,白帽下的脸庞,竟然那么阿拉伯。太容易了,两块钱就让我穿越回到了盛唐。看得出他待客之后的悠闲和坦然。难道这是回坊的与世不同吗?
走出十米外:“炸糕——”
身后这一声比秦腔粗犷、土得掉渣的那口陕西话,送了我很远、很远。
这条街道不宽。
虽然禁止机动车通行,运货的三轮车、代步的自行车与行人交叉着,道路被充分利用着,不到七点钟,这里已经步入繁忙。
转弯进入庙后街,这边略显静寂,街道两侧的建筑却风格迥异,值得留意。一扇扇不大的门庭,依然保留着带有清末遗风的朱门灰砖,青石门墩是家庭区别的印记。只是门檐上端,大多都挂一个篆刻着阿拉伯语的吉庆牌子,这是回坊独有的标志。
这条街道的胸怀明显大了许多。
不仅有常见的清真饮食、杂货店、茶叶铺、洗衣房、调料摊,连古玩行都有好几间。禁不住让人会与“蕃坊”二字联想起来。
时光老人将沧桑与现代有机地联结在一起,流动着、交汇着、延续着,形成了开放又独立,传统又自由,弥足珍贵并不多见的小社会。
站在狭窄繁华的十字路口,左顾右盼地观察。北广济街或许是回坊的亮点。
一眼望过去,老字号争先恐后地林立两旁。
老童家、老铁家、老孙家、老刘家,说不清的店号、老铺。或张扬,或含蓄。有默不作声的,有招摇呐喊的。晨风吹动着五彩缤纷的招牌幡旗,与锅碗瓢盆的声响,合奏着美食的奏鸣曲。我敢说,这里的清真小吃店铺的密度、食物种类、品质,完全有可能被列为全国之冠。
一直需要侧身避人,还需艰难地向南走。
我简直无法选择要走进哪一家店。
正因为哪家店都有自己独特的诱人之处,反而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包子、锅贴、酿皮、油香,散发着刚出锅的醇香。烧鸡、泡馍、腊牛肉、水盆羊肉的气息,早早吊起吃货们的胃口。我相信无论任何人到此,都会流连忘返、大快朵颐。
我来了灵感。怎么又走回了《清明上河图》中的宋城闹市?
一个小时前的静谧,随着时针转动,人为地被搅动、被沸腾了。这就是回坊市场的魅力,社会的需求、文化的延续。
还得绕回西大街,再穿过北院门,面前才是宽敞的步行街,这是游人必到的集散地。
一踏进街口,就会感受到西安旅游的魅力所在。可是,很少有青年人能够抽出时间寻觅:此处曾经有过海瑞、慈禧太后、冯玉祥、于右任等人居住过的点点痕迹、动人传说。
时光走过了八点钟,这里的人流逐渐进入嘈杂涌动中。客来八方,男女老少,穿戴各异。不需踮起脚尖,几位戴头巾女孩子就进入我的视线,如同大花园中的几朵争艳牡丹。中华文化的宽容,让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展示自己的平台。“极端化”的大民族主义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游客们兴高采烈地自由交谈着、行走着、选择着、品尝着,哪管笑语掩埋在大喇叭的招客声中。
吃,在这里达到了巅峰。“不吃西安清真小吃,等于没有到过西安。”这种宣传口号最直接、真雷人!不过懂行的当地老食客,很少光顾这条街。他们会小声对朋友说:“这条美食街是留给外来游客的。”
还需要沿更窄的小巷子向深处走去,那里有化觉巷清真大寺。
一接近这座神圣而尊贵的院落,敬畏感油然而生。无论你是什么人,无论你有没有信仰。
嗨!我终于找到了西安回坊的灵魂。
在饱经历史沧桑之后,位于繁华的商业区,还能够完整地保留着这一辉煌建筑群、这一片净土,本身就是奇迹。
由明代书法家董其昌题写“敕赐礼拜寺”木牌坊的气势,完全能够震撼你。这里是伊斯兰教融入汉文化的明证。
与常见的清真寺有区别。
这里没有高耸入云的宣礼塔,没有阿拉伯必备的穹顶圆堡。她如同大隐于市的修行者,隐喻着内涵,收敛着张扬。寺碑、牌楼、亭台、木饰、砖雕、石刻,如同用羊毫笔在宣纸上书写阿拉伯文的伊斯兰教义,既有西域的神秘,又具东方的肃穆。
nlc202309040736
唐、宋、元、明的包容,让中华民族文化营养,增加了许多。同样,文明才有可能不请自来、落地生根,滋润并丰富着这个汉文化海洋。
假若以一个信士的身份,瞻仰这座神圣殿堂,获得的不仅仅是穿越历史,欣赏艺术。心灵的浸染比眼福的收获大得多。我似乎找到了西安回族常到这里祈祷的原因之一。
走出求学之地,心底被一次次洗涤,沉思片刻后,豁然爽朗,因为收获昭然。一千年的岁月,镌刻在脚下光滑的石板路上,等待人们去回味、感悟。使命就在眼前,智慧迥然相异,不同人的选择怎能会一样呢?
各种文化就是这样不断地被挖掘、被书写、被融汇、被传承。我们每个人都是过客,感受只有自己内心清楚。
西安研究美食的专家白剑波,已经在大皮院东口等着,他清楚我惦记的那一口是什么。
我们俩径直走上了路南不太显眼的“真一楼”二层,这里是我每到西安回坊的必来之处。
自我感觉:吃纯正的地方小吃,不宜进招牌大的豪华饭店,这是老食客们的经典。
“真一楼”泡馍的诱人之处在于“真”。
对此店了如指掌的剑波兄弟又一遍告诉我:这里的牛羊肉不但新鲜、可靠,而且煮到了家。骨头汤熬得够火候,醇厚丰满、回味悠长。制作讲究,才做到永远的那个味!
会吃泡馍的人都清楚,早上的汤最纯正。休息了一晚上的师傅,心情最好。知识,在方方面面都需要充实。
早已经强忍谗瘾坚持着,面对着知音般的羊肉泡,顿感饥肠辘辘。顾不上欣赏,不一会,青花碗见底。这才痛痛快快地说出“享受”二字。
走出了路口,此时的太阳分外柔和温馨,一束束光线,抚摸着古城、老巷。对面竹椅上坐着的一位老者,无声地招呼我停止了脚步。
专注地望过去,老人家年龄在八十岁上下,鹤发童颜、风骨奇伟。微笑的脸与银须飘胸、白帽素衣、黑裤布鞋搭配得竟然如此协调。我忘记了礼仪,认真地端起相机,捕捉这美丽的瞬间。
我猜想,他礼拜归来,美美的一碗羊肉泡馍之后,坐着门口,安详地与朝阳对话,平静地审视着熟悉的老街,参悟昨天走过的风雨坎坷,分享着今日精神的恩典,为回坊留下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下一次我将继续来寻找知识,我喜欢这里街街如诗画,家家有故事。我暗暗地对自己说。
我崇尚朝气。
眷恋西安的传统文化,赞美回坊的早晨。
【故乡的早晨作文】推荐阅读:
《故乡的早晨》范文07-22
早晨的露珠作文06-21
冬日的早晨小学作文09-14
美丽的乡村的早晨作文07-13
春天的早晨的小学作文07-23
写早晨景色的作文素材06-01
美好的早晨100字作文06-25
三年级作文:校园的早晨07-03
校园的早晨-六年级作文07-13
早晨的二年级作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