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好习惯(王俊芳)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好习惯(王俊芳)(精选13篇)

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好习惯(王俊芳) 篇1

宋廷武

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必须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呢?我粗浅的谈谈。

一、明确要求心中有数

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要首先使学生明确其重要性,所以每学期开始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要求,即要求孩子做到尊老爱幼,团结;与人交往中,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上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关爱他人,在学校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然后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六点六会”:以对自己负责为起点,学会修身;以对家庭负责为基点,学会孝敬;以对学习负责为支点,学会求知;以对他人负责为出发点,学会合作;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学会感恩。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加强学生“言、行”等方面的自身修养,还要示范如何行礼问好,使其从关心自己的人品、学业、健康、前途到自爱、自尊、自立、自强,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文明言行默化有心人

单纯的说教,莫过于实在的行动。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当学生见到教师问好时,教师不管有多忙,都要停下手头的工作向学生点头或招手问好,或教师放下师长的架子主动跟不知道问好的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敢于向学生道歉;当需要学生帮助时,主动说声“谢谢”。上课了,教师走进教室,弯腰捡起一片碎纸,顺手扔进垃圾桶,不用说话,学生就学会爱班,进而学会爱校,爱家乡,爱祖国。教师顺手捡起学生掉在地上的笔、本轻放于他的课桌上,他就会牢记在心上,并会帮别人捡笔,捡本……养成帮助别人的好习惯。我们教师生活上的小节不忽视,学生文明礼仪就会很快养成。

三、多彩活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沟填满。”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推崇和践行的。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只是说教,而应该将对学生的教育与日常的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帮学生架设一条道德认识转化的桥梁,营造处处育人的氛围。如让板报说话、让墙壁说话,墙报悬挂名人名句,班级的清洁区、学校的水龙头、班级绿地上均要有文明告示语:“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请节约用水”、“我体弱,不要践踏我”……无声的语言,是对学生的良好教育。班级黑板报既有规定主题,又有留有学生自由发挥的园地:我进步了、好人好事宣传、风采展示……在营造育人氛围的同时,鼓励学生追求个性的张扬。同时定期评出班级文明礼仪之星;成立礼仪岗和监督岗,对学生进行礼仪的示范、检查和监督;结对子对问题学生跟踪帮教等系列教育活动。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家校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现在的许多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家长对教育管理上的过分溺爱、或有外出打工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放任,导致了学生家庭礼仪的缺失。因此,要把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延伸。布置家庭礼仪作业,通过家校联系卡进行家校互动。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懂文明、讲礼仪的好孩子进行辅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坚持把礼仪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包括料理家务能力在内的劳动教育相结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好习惯(王俊芳) 篇2

关键词: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培养

学校教育不单单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 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讲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一个人素养的具体表现。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说起来容易, 但要真正做到还真得下一番功夫, 因为文明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它是一个长时间不断强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好这个习惯。既然是从小培养, 那就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的事了, 家庭教育同等重要, 甚至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只有家校联合起来, 加上社会监督, 才能让每个学生从小成长为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一、家校教育相结合, 从小事抓起

作为家长, 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 应从孩子刚开始会说话时就要注意教育孩子学会文明礼貌用语:比如正确地称呼大人, 说“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让孩子从小就做一个有良好教养的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要让孩子学会说话和气、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诚实守信。小学生本身都是十分单纯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 他们接触的人和事就会越来越多, 由于他们的家庭教育程度不一, 有的学生会抵制不良行为, 有的学生则会形成不良的习惯。进入高年级以后, 有些学生便开始觉得自己长大了, 有些事情不通过教师便开始自行解决, 这本来是培养自立能力的好时机, 可是由于方法不当, 往往会事与愿违, 究其原因, 大多数都是由于言行举止不文明所至。在学校的教育也不能忽视, 作为小学教师, 尤其是我们低年级的教师和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更为重要了。具体如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等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作为我们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不随手丢垃圾、将垃圾丢到指定的位置、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教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学习用品摆放整齐、坐立姿势端正、作业书写规范、思想专注、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放学路队有序、不说脏话等,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 都建立在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之上。我们要提倡从一点一滴抓起, 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教育的机会, 逐渐使全体学生的行为习惯统一到一个标准上。为了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 要求班主任要掌握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 多接触、多观察、多指导、多交流、多参与学生活动与学生谈心。在工作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 同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如果学生的坏习惯已经养成, 教师也要加以纠正, 不能任其自由。要求学生在学校里每天要对着《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自查。学校里可以利用早读或思想品德课请学生思考什么是文明, 然后组织同学讨论, 总结出文明的含义。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找一找描写小学生文明行为的小故事, 在班会上讲给大家听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谈谈哪些是文明的行为。这样, 对行为不太文明的同学既有震动作用又有指导作用。

二、教师鼓励诱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一位教育家说:“在儿童的内心深处, 都有一种希望自己被表扬的欲望。”人的心理特征, 就是喜欢称赞、表扬、奖励, 而不喜欢批评、禁止和消极的阻挠, 因此, 给予孩子积极地鼓励和诱导在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很重要。大家都知道班级的课堂纪律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以前上课时, 我经常提醒学生坐好、认真听、多动脑。开始一段时间, 这些提醒会引起学生注意, 但多次以后感觉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持续的时间也不长。于是我就采用表扬的方式督促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凡是上课认真听讲, 坐得端正的同学, 我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只要我说“某某同学坐得真神气!某某同学神速!某某同学字写的真漂亮!”当回答问题精彩时我会不由自主地以掌声给予赞赏, 学生举手积极时我也会适时给予小礼物奖赏或夸奖道:“你真棒!”这些语言, 在肯定某一些学生的同时, 也会让其他学生受到鼓动, 在课堂上更加遵守纪律, 积极思考, 从而课堂效率就会在无形中提高了。只有常抓不懈, 不断探索教育新途径, 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提升教学质量。

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

如低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的语言文明, 会恰当使用礼貌语言, 懂得要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和身体健康等;中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能主动为需要获得帮助的人提供方便, 自觉地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初步感知“善”的快乐等;高年级重在培养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感恩等,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学会做人

我们认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家庭范围内, 必须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引导他们投身社会、服务社会, 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到的道理, 促进文明行为的内化。为此, 学校将养成教育向社会延伸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走向敬老院、走向街道、走进大自然,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学会关心周围的人、事和环境, 关心身边的整个社会。学生在走向社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 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 进一步提高文明行为程度, 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成为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都较强的队员。

总之, 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一个不断强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常抓不懈, 不断探索教育新途径, 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漫亚.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吉林教育, 2011, (04) .

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好习惯(王俊芳) 篇3

礼仪是一个人的交际能力、文化素养、思想道德水平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国家生活习惯、道德风尚和文明程度的反映。良好的礼仪习惯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作用。对中学生来说,强化礼仪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他们的认知水平提高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的世界观逐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礼仪教育,可以为他们将来拥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挖掘礼貌用语,进行礼仪教育

在课堂中我会有意识地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反复地学习运用语言,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熏陶,提升他们的个人素养,并且告知他们中西方礼仪的差异,在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我们只能借鉴西方,要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的礼仪文化,多读《弟子规》《论语》《礼教》《礼仪知识ABC》等,因为中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中华礼仪的精华。让学生从这些典籍中吸取精华,获取礼仪知识,既继承了礼仪,又发扬光大了礼仪。这些是提高中学生礼仪水准的好教材。现代社会的一些礼仪规范,更是约束他们行为的准则,学习这些规范,有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读外国的一些与礼仪有关的书籍,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古为今用、西为中用。三年六个学期的礼仪知识的积累和中西礼仪文化的熏陶,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礼仪知识,明白了礼仪的内涵,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懂得学礼仪、用礼仪、有礼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从而用所学礼仪知识高标准地指导自己的行动。

二、展示礼仪风采,塑造师德形象

要求学生讲礼貌、懂礼仪,首先要自己做到有礼。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要特别重视自己的师德修养。穿着上:让自己衣着得体、美观适用、简洁大方。装扮上:淡妆素抹,美而不艳,雅而不俗。每天干干净净、轻轻爽爽地出现在学生面前,除了使学生悦目之外,也是对学的一种尊重。学生也会效仿着老师整洁大方地进入学校,这也表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言行上: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要先做到。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要求学生的。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早退,那么教师上下班也不得迟到早退,要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教师也必须遵守;要求学生尊重老师,那么我们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就应该尊重学生。

三、开辟多条渠道,促进礼仪形成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礼仪知识,加上教师的示范作用,这还只是有礼仪的外在因素。要让学生真正地用好礼仪,还得要内因起作用,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实践,第一,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提出我的想法和要求,通过家长的配合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第二,通过学生的典范作用带动全体学生,来促使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形成。在一个班集体中,一定会有一些表现突出、行为习惯好、礼仪素质高的同学。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推选班级“礼仪之星”,把选出的同学推到“榜样”的地位,抓住晨会、班会、周会的时机宣传他们的事迹,请他们做示范,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号召大家讲文明、礼貌,从而形成一股风气使更多的学生学礼仪,这样以点带面,遍地开花。第三,用好表扬这把金钥匙。青少年儿童,人人都有上进心,都有表现的欲望,有时教师一句表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赏识的动作,对学生来说,都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他们会因此而信心百倍地去追求行动上的完美。李盟是上届的学生,开始进班时胆小、内向,不善言谈。上课时,总是怯生生地看着我。我开始一直观察他的言行,上课提问时,只要他有一点想要表达的神情,我马上给他机会,但他始终不敢放开胆子。那次,我下楼,正好迎面碰见他上楼,他还是怯怯地看着我,欲言又止。我抓住时机,和蔼地注视着他,并主动问他好。他盯着我轻轻地回应了声:“老师好!”我不失时机地鼓励他,还轻抚了一下他的头,竖起大拇指,直到他离开。再上课时,我在全班同学面前称赞李盟有礼貌,碰见老师主动问候,说话不紧不慢,声音适中,礼貌得体。这一招可真灵,以后李盟同学每次碰到我都会主动且大声地打招呼!在同学们面前也变得大方了。再后来,他变成了一个很阳光的男孩。在我的班里,同学们只要有优点,我都会抓住机会,鼓励表扬。同学们长期生活在被别人欣赏的环境里,心情也就明亮了。所以作为老师,常把微笑挂在脸上,把鼓励挂在嘴边,常把礼仪带在身上,对学生会产生无穷的精神力量的;学生继而把这种外部力量换化成内在的精神动力,自觉地、主动地、快乐地表现自己,自然而然养成了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好习惯(王俊芳) 篇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都把注意力放到经济效益上,随之也就在社会上出现道德的沦丧和文明礼仪的缺失的现象。特别是新一代文明礼仪的缺失,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知道文明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他是一个人教育程度和素质高低的标尺,是一个人、一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文明礼仪本身就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是传统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文明礼仪与道德具有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关系。文明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道德规范总要通过文明礼仪表现出来,讲文明礼仪有助于培养学生遵守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而道德则是 礼仪的灵魂,良好的道德素养也要求人们更加自觉地按照礼仪的要求行事。礼仪与道德统一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自觉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貌举止总是伴随着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长期积累的道德素养。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既符合由表及里的认识顺序,也有助于学生感悟可见可行的礼仪所蕴含的道德意义,进而提升学生的 道德品质;又是中学生德育实践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也是我国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所以说,从礼仪教育入手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人的道德精神属于内心 世界,要通过礼仪等行为表现出来。通常讲“行为心表,言为心声”,“诚于中则行于外”,只有内心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有儒雅的风度,只有有道德、有 文化、有修养,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体现其个人修养的重要方 面,恭敬有礼的话语温暖人心,能提高交际效能;语言粗野、恶语伤人,就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冷淡、刻薄起来;诙谐幽默的言语,能够增加欢快的气氛。可见言谈举 止、仪容仪表这些最基本礼仪内容需从平时教育中去养成。那么如何养成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呢?

一、从小培养,从严要求。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基本的礼仪首先在家庭生活中养成,家长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服装饰物得搭配等都会潜移默化成为孩子内心的标准。“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家长良好的礼仪素养无疑将给自己的孩子传递较好的道德养分,虽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但从中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品格和审美情趣。一个人如果讲究服 饰礼仪,穿戴得体,就会赢得别人的喜爱和尊重。反之,如果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修边幅,或穿戴的不伦不类,则会大大损害自己的公众形象。谁不想让自己的孩 子将来出人头地、有所作为,那就让我们每一位家长成为文明礼仪的践行者,孩子的榜样。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做好表率,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更和谐,我们的 孩子更优秀。

二、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文明的言谈举止,会使他人乐于接近;粗俗的言谈举止,会使他人疏而远之。一句得体的问候、一次 善意的交谈更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会影响我们的交往活动。许多学生往往会因为一些不合乎礼仪规范的处世态度、习惯动作、口头禅,而使自己处于尴尬或被动 的局面。因此,学生每天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作为对学生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规定严格要求。因为这不仅是严格简单的上课下课时间问题,同时更反映了 一个人坦诚守信的素质修养。遵守时间的人,一向为人所尊重,因为这不仅是对时间的尊重,更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遵守时间是培养一个人责任心的有效方法之 一。对学生就要从最简单的遵守上课、下课时间做起。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培养对他人的尊重,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三、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在人际交往中,要真诚待人,与人为善,要允许他人有独立进行自我判断和个人行动的自由,要容纳不同的观点、看法 和行为,做到求同存异。要善解人意,为他人着想。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相互间的尊重。在平时要教会学生:善于接受对方,即善于接纳对方,容忍对方,要平等相待,不轻易对对方的言行进行是非判断,不可居高临下,也不可卑躬屈膝;不求全责备,不让对方难堪或不舒服;要努力去适应对方。善于重视对方,即对自己 的任何交往对象,都要认真地对待,主动照顾,使对方感受到尊重和友好,切实体会到他们在自己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善于赞美对方,即要善于发现交往对象的长 处,并恰到好处及时地给予肯定,表达钦佩或赞美。这是对交往对象表现尊重和友善的三大途径。

四、顾全大局,求得和谐。“人际交往,贵在和谐。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他人正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集体利益为重,尊重他人的正当利 益,顾全大局,团结友善,和谐相处。比如,学校举行运动会、报告会、文艺演出、升国旗仪式等都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活动的秩序和纪律,不能出现有损学生形 象的言行。在课堂上、宿舍里、餐厅里,每一位同学都会遇到与同学、老师及其他人员的交往问题,任何做到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与人友好相处。教育学生见到老师应礼貌的打招呼,进入办公室要经过老师允许、离开时应向老师告辞;在宿舍要遵守作息制度,保持宿舍的整洁,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样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就会养成。

五、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

“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如果判断是非的能力、自我控制力不强,对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难以抵制,就根本谈不上践行文明礼仪。学校必须利用政治课、时事讲座等形式不断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明白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我控制力,逐步克服一些影响成长的不良习惯,才能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好习惯论文 篇5

1.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新课有个初步了解为学习新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书中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做上标记,然后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就会更加认真的去听课,对于自己理解的内容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和加深。所以,在孩子开始学习的阶段,老师和家长要培养孩子预习的好习惯,对孩子的预习进行督促,帮助孩子完成新课知识的预习。

2. 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在讲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发现,尤其是年级越低年龄越小的学生,对自己的东西整理,书包课桌经常是乱糟糟的,在讲到某个需要学习工具的部分,大部分同学开始翻箱倒柜,找东西,顿时整个教室一片糟,这样既浪费别人的时间,也浪费自己的时间,还打扰了正常的课堂秩序。所以,老师和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整理东西的习惯,这样不管是对孩子的学习,还是日后的独立生活都是非常好的.习惯。

3. 培养学生课上注意听讲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好习惯(王俊芳) 篇6

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班主任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那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从那些方面入手呢?下面谈几点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做法: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良好班风

我从抓好班风建设开始,依靠良好的班集体习惯,给学生创造逐渐克服不良习惯,使不良行为受到约束和限制的氛围,使全班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有良好的班风。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而良好的开端,则是成功的一半。每周初乃至每一天的开始,我都把它看成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极好机会。新学期的第一天,我帮助他们把心从宽松、快活的假期生活中收回到充实、愉快的学校生活中来,让他们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古训,并谆谆诱导他们去实践和体验。为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我在班里建立奖励制度,从学生的每天作业情况,纪律情况到学生的家庭表现都作了管理,且奖励制度宽松,基本上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奖励,我通过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让做得好的同学有光荣感,让做得不好的同学以前者为目标,不懈追求,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人人都不甘落后,全班没有一个学生欠交作业,且大部分书写工整,认真完成;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气氛十分活跃;课间,学生能做有益的游戏,不追逐打闹,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好风气。

为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集体的管理,如要举行一些活动,班上要实行一项新的管理制度等,我都会在班上向学生宣布,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不管是谁提的建议,只要是好的就采纳,从而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让学生明白到只要自己努力一分,出一点力,就是为班集体争一分光。另外,我还让学生每两个人为一组,轮流当值日生管理全班同学一天里的学习和纪律,并每周评选出优秀值日生和最守纪律的同学给予奖励。这项管理制度的实行,连平时纪律最差的学生也严格要求自己了,因为他也有机会当一次“小班长”管理同学。良好的班风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促使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二、发挥自觉性,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孔子就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旦有了自觉性,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而一个孩子好的习惯的养成和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所以平时我要求学生尽量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如上学、放学自己背书包;做完作业自己收拾书包,午饭后自己洗碗,每天自己洗手帕和袜子,由收拾自己的床铺到学会收拾自己的房间等,有些家长过分宠爱子女,什么事都为孩子包办,我就在家长会上动员家长多给机会孩子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理能力,并从中体会劳动的乐趣。

我充分利用班会课、社会实践课教学生学习穿针引线、钉纽扣、进行穿衣叠被的比赛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公共卫生劳动,要求学生多做家务,并组织学生进行“自理小明星”的奖励活动。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边做边学,越做越爱做,越做越能做,现在,我班的学生不但热爱劳动,自理能力也大大提高。

三、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

我国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然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我很注意以自己的言谈举止影响学生,潜移默化,使学生知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看到班上卫生角的扫把倒了,我不经意地走过去把它轻轻地扶正,平时看到地上有纸,就主动拾起来;有些粗心的男孩子早上来到学校红领巾戴的歪歪扭扭,我走上前去帮他拉整齐。这,虽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对学生来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发现他们的一些行为更规范了。有些学生书写潦草,我告诉他们书写潦草就不会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在学习中就会不深入,不透彻,对知识的认识就容易肤浅,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事情也容易毛躁。只有开始一笔一划地书写,才能把字写好,容易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然后我亲自给学生做“示范作业”,从这以后,书写潦草的现象在班中逐渐消失。平时我对待学生做到亲切有礼,多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班上有一男生,由于疾病和身体上的缺陷以致手脑不能协调,受到同学的歧视。我不但在学习上多帮助他,并经常与他谈心,鼓励他不要怕困难,对那些经常嘲笑欺负他的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交上朋友,互相帮助。该生只要在学习或生活上有一点点进步,我就在全班上表扬他。这样,该生的自信心增强、其他学生看到老师这样关心一个学生,他们也从中学会关心同学,形成团结友爱的好风气。

四、学习生活实例,体会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从身边挖掘题材,让生活说话,从而激发学生建立良好习惯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终身受益。如我举了很多伟人因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而成功的例子,使他们真正的明白了建立良好的习惯对于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表示要主动地进行改变。我班有个别学生,铃声一响,不管老师叫不叫下课,就站起来要走,针对这个问题,我曾举这样的例子,如果有客人到你家吃饭,客人还没吃饱,你吃饱了就走,客人还好意思吃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说:“不好意思”。从此以后,象这样事很少发生。关于卫生问题,我针对我们作为国家卫生城市的一员,我们的家里都收拾的井井有条,一尘不染,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年365天,你们有多少天在学校学习和生活,通过计算,同学们发现在学校生活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多,由此他们没有理由不爱我们的学校,要把我们教室和学校打扮得更美、更干净,让我们觉得舒服,学习开心,从此以后,我们班的教室每天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又如为学生讲述了一则《小节的礼物》的故事:某男青年在应聘清洁工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注重小节,虽然没能携带任何人的介绍信或是礼物。进门前,蹭掉鞋上的土,并随手关门,可见其卫生;有问必答,爽快,可见其耿直;等候时,见一老者立即让座,可见其善良。更主要的是,当其他人都迈过考验者故意扔在地上的书时,他拾起书并小心地放在了办公室桌上。他身上的小节不正是最好的礼物吗?小节为他开了通行证。用生活的事例教育学生,他们易于接受,可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深受教育。

五、多加鼓励,持之以恒

改变不良的习惯与建立新的良好习惯是一个相当艰巨的斗争过程,养成良好习惯不能一蹴而就,需允许学生习惯的形成有个过程,因此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与不良习惯做斗争,自觉地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自己的良好习惯,确保每一位同学的习惯养成在严格的自律与他律的监控约束下进行。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努力需要得到老师及时的承认,需要老师不断的鼓励,增强孩子的成功的快感,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进一步养成,不能一味的指责以免影响他们的热情。上学期,我的班上有那么几个淘气包听课或写作业总爱伏在桌子上,我除了课上多给他们做提醒,每天还有意安排几分钟时间让几个特别需要训练的同学学习坐姿,什么时候坐姿好了,就给予“毕业”。对一些改了又犯,说过了又忘的小家伙,我没有一味批评,而是通过多种形式,既严格,又耐心地指导他反复练习。有个学生,在家骄横惯了,在校不懂得尊重他人,平时见到别人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他不管对方许可与否,硬要把那东西拿来玩或归为己有,面对有这样不良行为的学生,我尽量不急躁,不训斥,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那幼稚的童心,经过一个学期的帮助,这位小同学的行为习惯慢慢好起来了。总之,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熟,再也丢不了”也便成了习惯,正所谓习惯成自然。

六、家校结合,优化教育环境

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外,还要和家长密切联系,相互交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从学习习惯、道德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饮食习惯、交往习惯等各方面相互渗透,家长要注意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点工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可以是面访,也可以是电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班主任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同时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和家长,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往往教育者会成为受教育者不自觉的模仿对象,利用好教育者本身这一教育资源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如何培养中学生阅读的好习惯 篇7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习惯;培养

什么是阅读习惯?所谓的阅读习惯是在良好阅读实践中养成的,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自觉地进行有关阅读操作的行为倾向。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般包括有目的的进行阅读的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边阅读边圈点;批、划的习惯……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阅读习惯则是孩子一生学习极为重要的习惯之一。那么如何正确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好习惯,关键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教《皇帝的新装》时推荐《安徒生童话选》;教《荷叶 母亲》时推荐名著 《繁星》《春水》;或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爱读书的典型事例,启发学生爱读书、多读书;或开设赏析课,介绍名家名篇,使学生领略文章语言的无穷魅力;或根据不同学生的爱好,分别向他们介绍各种读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同时还可结合课外活动,经常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阅读比赛和“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我向你介绍一本好书”等活动。久而久之,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良好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二、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徐特立先生的名言。包括以下两个含义:一是阅读时要用符号在书上进行勾点圈画;二是经常写读书笔记。阅读时,在书上勾点圈画的过程,就是搜索筛选信息、提炼重点的过程,也是咀嚼品种、加深理解的过程。教师要通过严格的要求,强化训练,使学生学会批注。经常写读书笔记是贮存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能力与写作素养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我一般以如下五个方面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①摘录词语、佳句、成语、谚语和古诗词;②摘录文章的中心;③摘录有关资料;④写心得体会;⑤写对读物的意见或建议等。

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需要掌握有效、适用的阅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向中学生传授简单、通用的阅读法。如:

1、快速浏览。用较短的时间通读一遍,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得到总体的印象,概括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或观点、材料,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有效提问。根据浏览的印象和自己的需要,提出需要弄清的问题,使阅读文章的目标具体明确。提问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去设计。内容方面包括作者的情况、写作的背景与动机、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及社会意义;形式方面包括体裁形式 、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写作手法等。

3、精读课文。认真阅读文章之后,进行圈点、批划、评注,弄清词句含义,逐段理解内容,理清线索,把握主题,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摘录,列提纲,做笔记,绘制图、反复研读等。这样能使我们有效地掌握读书的重点和要求,切实具体地解决问题。

4、指导背诵。针对要求背诵的课文,不一定需要学生都是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可以作尝试性回忆,再与文章对照反复记忆,力求记得准确、迅速,也可以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默写提纲,记住要点。

5、课后复习。可以遵循记忆与思维的规律,进行系统整理提纲和记笔记,重温主要问题解决的办法,完成必要的练习,能使阅读获得较好的效果。

鲁迅先生一生勤读不辍。他认为读书要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所谓“心到”是指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口到”指开卷诵读,读出声音;“眼到”指细心浏览,目光敏锐;“手到”指凭藉笔墨,勤做笔记;“脑到”指善于动脑,勤于思考。正是他正确掌握并运用了读书的“五到”,最终成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所有说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不但能帮助我们迅速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更好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们明白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学而不思”,不从中得到启发,不会活用,不行;“思而不学”是空想,不知道自己想的问题,前人是否已经解决,因此,一定要学与思结合才行。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经常设置疑点。有疑之处应析疑,无疑之处当质疑,这样才能启发学生思维;二要教给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读书时要善于思考;三要让学生进行独立阅读、经常鼓励那些勤动脑、多思考、带着问题去读书的学生,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质疑析疑的习惯。

五、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生要解决那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除了向老师、家长或同学请教外,还可以利用工具书求得解答。工具书要装进书包,带进课堂。凡是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理解或理解不准的词语,都可通过查字典、词典来解决。课堂上教师要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常使用工具书,使之逐渐成为习惯。

9.22做文明礼仪的好学生 篇8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非常高兴我们又相聚在这美好的早晨。

新学年,新学期,我们的校园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教室一改旧模样,教学楼装饰一新,高大气派。近年来,我们学校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身为学校的一分子,试问谁又能不为此自豪和欢呼?

一直以来,我们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努力为同学们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一天天在发展,环境一天天在改善。但是,同学们想过吗?学校要发展,形象要高大,光靠老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一言,我一行,塑造出学校高大、美丽的形象,每一位少先队员的举止言行展现的正是学校的品味,关系着学校的荣辱。不要以为一个人的言行微不足道,一滴水不能改变旱情,但无数滴水却能形成海洋,愿每一位同学都自觉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在这里,我以少先队大队的名义呼吁:行动以来,少先队员们!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见到老师有礼貌,主动问声好;

铃声一响不吵闹,用具准备好;

作业书写不潦草,有错先改掉;

见到垃圾弯弯腰,环境更美好;

团结互助要友好,不把矛盾闹;

上下楼梯,靠右走,保障畅通;

爱护公共财物,不乱写乱划……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相互监督,共同帮助。

同学们,你能做到吗?说得到做得到!让我们拭目以待,全体行动起来,比一比,谁才是真正的说到做到的文明礼仪的好学生。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篇9

长春岭镇第一中心小学

孙丹丹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我担任了五年级一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由于有几大“金刚”在扰乱,班风极差,每天到班里,看到的都是乱哄哄的场面,班里同窗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互不相让,争争吵吵,还有的大打出手:看到老师,一些学生是爱理不理的。

接手这个班后,我决议先从文明礼貌抓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后,再着手抓别的方面。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动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如:在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礼仪。和别人见面时要说声“你好”、“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恳求别人辅助时,要说“请”;得到别人关怀、辅助、支持时要说“谢谢”;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当回话“没关系”、“别客气”等。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体,有助于学生的遵守。每周的班会和晨会课我都坚持要求学生做

如何培养学习英语的好习惯 篇10

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才能达到交流目的。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不少中学生觉得英语是一门费力多,收效少的学科。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制定学习计划

中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感情丰富,求知欲强,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但他们意志薄弱,易受外界影响,学习上往往只凭一时的兴趣和好恶,忽冷忽热,一曝十寒。针对中学生的这种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一方面学生要在每学期初制定一个学期总计划,明确学习任务,确立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根据课程进度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周密计划。许多学生执行计划时往往有始无终,这主要是没有遵守学习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所定计划目标过高,超过了自身生理负荷所容许的范围,尽管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预定的学习目标却未达到,这种挫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动机、信心、情感、意志等动力要素,产生学习的心理障碍。所以制定计划时必须正确认识自我,制定的计划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体验到“跳一跳,摘桃子”的成就感,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做好课前预习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阵地。想要向45分钟要质量,课前

预习是很重要的一环。预习通常要做到:借助音标、录音机,读单词,了解词义,初步读懂课文,能就课文回答一些表层问题;借助词典、课本、笔记、参考书等到资料,了解一些单词和短语的用法,找出疑难问题。课前预习有重要的意义,它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智力的发展;能激发求知欲和认知兴趣,能更好地领会、记忆所学知识;同时有助于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在预习新课时,要学会对比分析,增加对语言的敏感性。汉语语言和现代英语均属分析语言,了解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就可实现知识的正迁移,简化学习过程。而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是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如英语中有汉语中无的助动词、系动词,便是学习简单句的重点、难点。也可通过比较新学项目和已学项目的异同来发现问题。如学过分词作定语后,再学不定式作定语,比较它们在意义、使用范围、时间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就能抓住学习非谓语动词作定语的关键。抓住了本质,学习才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当然分析对比还应贯穿于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

三、积极认真上课

预习为课堂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英语课呢?首先要有良好的心境。良好的心境、充沛的精力,能使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心情不佳,疲惫不堪,即使你最喜欢的乐曲也可能变成催眠曲。要想精神饱满,思维活跃,平时就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开夜车;课前不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善于排解不快之事。其次,课堂上要五官并用,积极投身语言交流。语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密度高、容量大、活动多。事实证明,积极活跃,乐于模仿,刚强上进的性格有利于英语学习。内向型的学生就要注意抓住活动机会,积极大胆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时时注意克服性格上不利因素的影响。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要点,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做好笔记,跟同学结成对子,课后互对笔记,认真整理。

四、课后总结活用

课堂上所学知识,课后一定要及时复习,予以巩固。在复习过程中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其溶入一定的知识体系。如学习了“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如果其宾语前的动词是某些感官动词或使役动词时,该动词不定式要省略to”后,我们可以把这些动词归纳在一起,以便于记忆。可总结为:一感(feel),二听(hear, listen to),三使(make, let, have),四看(see, watch, notice, look at)。这样的归纳总结能梳理知识的条理,能加深记忆,有利于知识的内化。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转化为能力。一些好的英语学习者都是通过使用外语来学习外语的。因此在课余时间我们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力所能及的写作训练,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英语。

五.规范书写

对学生英文书写进行严格的训练。学写字母时,教师就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按照规范笔顺书写,严格要求四线三格中的位置。对此教师要运用“比较法”教学,及时区分汉语拼音与英文字母在书写上的风格差异。随着学习的进展,教师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单词、句子、段、篇的书写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切实做到英文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好习惯(王俊芳) 篇11

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明山区东胜小学

张博然

2014年9月15日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文明礼仪教育以满足学校需要为切入点,以服务学生主体健康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作,积极开展德育实践,对于学校文明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我校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教学生学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培养学生具有高雅、得体、大方、文明的涵养,它包括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礼貌修养,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我们中队将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贯穿于整个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本学期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围绕市、区关于开展“寻根问礼 美丽人生”活动的具体要求,我校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活动。从文明礼仪抓起,广泛开展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做到知书达礼,德智并重。

一、突出主题,系统实施

1、主题引导

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是知、情、意、行不断强化的结果。因此,在“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校通过晨会、班会、品德课开展礼仪教育外。推出了两本文明礼仪校本教材,内容包括:学校礼仪、家庭礼仪、进餐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活动礼仪等系列专题教育,校本教材帮助学生掌握文明礼仪规范,明确礼仪习惯的评价标准。学校举行“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升旗仪式,开展礼仪事例大讨论等。这样的教育内容系统、集中,容易使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并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科渗透

各科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自觉遵循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有机地渗透礼仪教育。如,在语文课上,结合《小足球赛》一课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注意文明礼仪,结合《争吵》一课让学生体验互相宽容、诚意待人等交往礼仪;在英语课上结合句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向别人借东西时,不小心碰到别人时,给别人提供帮助时……”等礼貌用语;在数学课上指导学生采用礼仪教育中的各种数据自编应用题;在体育课上进行集队、示范、练习、竞赛时的礼仪行为指导等等。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礼仪教育,能使学生得到持久的、多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养成训练

(1)内容丰富的活动训练

丰富的、易于接受的主题活动是养成教育的良好的切入点。学校除召开常规的“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队会外,还举办了“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既发现了不文明的现象,又在调查过程中修正了自己的行为。开展礼仪行为实践竞赛活动。如,“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演讲比赛,“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书法、绘画、摄影比赛,“文明礼仪伴我成长”知识竞赛等七项竞赛活动。学校还举行的体育竞赛活动。如,踢毽、跳大绳比赛,要求学生在竞赛中

赛精神面貌、赛纪律、赛礼仪。“双高普九”综合素质展演活动中,师生同台演出恰是对师生进行演出礼仪、文明观众礼仪的训练、检验的过程;在“红色之旅”夏令营活动中,学生离开父母的照顾,与同学、老师共同相处。让学生学会处理与同学间的关系,进行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公共交往礼仪训练。学生在活动中时时践行着文明礼仪的具体要求。

(2)分年段进行的专题训练

学校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在抓好基本礼仪的教育的基础上,要求各年级狠抓重点训练项目,如:一年级为孝敬礼仪(学会打招呼)二年级为安全礼仪(学会安全行走)三年级为交往礼仪(学会敲门)四年级为卫生礼仪(学会不乱扔垃圾)五年级为公共礼仪(学会让座)六年级为学习礼仪(学会倾听)。因此,在抓好一般礼仪训练的同时,学生还必须在每一学年中扎实地培养好某一方面的利益习惯。

二、走向生活,实践体验

1、唱儿歌,激童趣,明要求

学校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了文明礼仪童谣,让它们遍布学校的走廊、橱窗,让学生唱在嘴里,记在脑中,落实在行动中。同时,学校要求教师结合童谣对较难落实的礼仪规范进行重点指导。如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校大门,教师就加大力气教唱童谣,抓好“坐、力、行”的规范姿势训练。学生不仅要把“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走起路来一阵风,坐立行走有精神,文明礼仪记心中。”的儿歌背熟,还要充分理解“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的意思,再加上教师的示范、反复的训练和评比,学生最终知道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初步养

成了“坐、立、行”的良好习惯。

2、抓校本,编教材,进课堂

学校在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把“寻根问礼 美丽人生”活动作为科研课题,组织部分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在总结文明礼仪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编写出两套富有特色的校本教材。适合1、2、3年级的文明礼仪童谣三字歌,适合4、5、6年级的文明礼仪读本。

教材把文明礼仪道德教育的内容分解成若干知识点,内容要求螺旋上升、逐步提高。内容努力做到浅显化、情感化、插图化、童趣化。

3、重示范,树榜样,多熏陶

洛克指出,教育孩子“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应该做或者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因而,学校十分重视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以“优秀班主任培训中心”为平台,组织老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回应,一个眼神鼓励,一颗爱心相待”。以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态度、彬彬有礼的举止、文明得体的语言作出行动的示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同时,学校注意挖掘礼仪活动中的学生典型事例,在班级中评选出“文明礼仪之星”“文明礼仪标兵”等示范生并挂照上榜。示范生一言一行起到了很好的情感激励作用,使广大师生产生了“讲文明礼仪光荣,不讲文明礼仪难为情”的价值观,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活动中来。

4、办学校,育家长,连心桥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同时,还注意充分调动家长这

支庞大的“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发挥家庭小“课堂”的作用。学校以班级为单位,邀请省优秀家长张新勇作“抓住细节不放过 培养情趣促成长 ”经验介绍。他谈到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强调身教、言教、境教并重,家长的文明礼貌、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他还列举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结合本校、本地的具体事例,使家长们开阔了眼界、改变了观念。教育教学开放周是学校的各项措施让家长了解的有利时机。组织家长进班级进行听课,召开家长座谈会,把学校开展的“寻根问理 美丽人生”向家长汇报,取得家长的关注与认同,使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延伸。家长充分理解了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良苦用心和具体要求,从而身先垂范,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礼仪行为,并严格要求孩子,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5、小银行,评价册,勤激励

为保证“寻根问礼 美丽人生”活动正常、持久、健康开展,学校“道德银行”在活动中发挥一定作用,“道德银行”及时记录学生的行为情况。每位学生都有一张“文明礼仪道德银行”存折。各班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把每位学生的文明礼仪表现记录在个人的“存折”里,让每个“闪光点”称为“动力点”,鼓励和促进学生不断地养成文明礼仪习惯。这些存折加上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学习习惯和成绩,就构成了人手一本的综合评价手册。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呢 篇12

礼仪究其本意来讲是礼节,礼貌。儿童的可塑性强,喜欢模仿,礼仪从小培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一著名幼教专家曾说过:教孩子礼仪,等于教孩子优雅地过一生。对社会的进步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就教育而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影响的启蒙教育。因此,相对于学校、社会的教育,家庭礼仪教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家长就是孩子礼仪的启蒙老师。孩子们自小与家长接触的时间最长,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认识到自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我们的各种行为会深深的影响孩子。因此,在我们的现实家庭生活中,常常严于律己,养成良好的生活规范。譬如: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日都按时就寝,起床,讲卫生,保持家中整洁等等。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互谅互让,互相尊重。晚辈尊敬长辈,谦虚接受长辈的正确教导和意见;吃饭请长辈先就坐,给长辈盛饭,拿碗筷。亲友来时热情欢迎,亲友告辞时应该起身相送,对老者要搀扶照顾乘车等。孩子现在还小,有些方面还不能理解,我俩常以讲故事等多种方式正确引导,并力求他也这样做,慢慢跟幼儿灌输,这些习惯带来的好处,这是一种礼貌的行为,这些行为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不然就会前功尽弃了。

我们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经常注意以下方面:

1、让孩子参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意义。

因此,每逢传统节日时,我们都带着孩子一起参与,除了让孩子能够铭记我国的传统佳节外,还让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独特的传统礼仪,让孩子们知道礼仪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譬如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春节、元宵节等。在春节期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过一个热闹、快乐的节日,孩子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尊老爱幼、家人相互关心的美好道德风尚。

2、平时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1)物质环境

清洁。温馨的家庭环境

物品摆放位置固定。有序。

与孩子一起指定家庭中的行为规则,并一起遵守

创造的环境便于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自己穿衣服,但选择的衣物是方便孩子穿脱的。教孩子用完物品应该物归原位,放置孩子自己的物品的地方应该易于孩子拿放物品。

(2)精神环境

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环境

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

3、在日常点滴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

首先,我们一般不会认为孩子小就过度的溺爱;娇惯;迁就孩子。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会满足他;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总是由他完成,从不大包大揽;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及时纠正;纵容等做法,表面上看是在爱孩子,但实际上确实在“惯”孩子,日久天长,孩子懒惰;依赖;自私;任性;懦弱;没礼貌等坏习惯就会养成。这时候再要去改正它,没有漫长的时间,不下大力气,将很难改变。

再次,不允许孩子做的事情,一开始就不允许做,并坚持到底。比如不随着孩子的性子,想看多长时间电视就看多长时间,想玩多长时间电脑游戏就玩多长时间。否则孩子习惯了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就会很不习惯静下来读书学习。一般放学回家后,看二十分钟动画片,做几道题目。

第三 对幼儿多进行正面教育,反复强化其正确行,为就会抑制其错误的行为。

4、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反复向孩子灌输各种规范,力争让他体会、实践并理解。

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好习惯(王俊芳) 篇13

文/王健

我们在实际研究中积极改善后进学生所处的劣势环境,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学习成绩差,但在体育、唱歌、跳舞、下棋、讲故事等方面往往拥有一技之长。及时发现他们的优势,多开展有关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针对在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合理评价,充分肯定,并要求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他们会因赢得了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而增加自信,会因他们的人格和尊严得到了认可,个性得到了张扬而激动、惊喜。此时,教师适时引导,让他们对学习增加兴趣,唤醒其求知欲。

作文课上,我们发现很多后进生的作文,错误的词句标点很多,语言乏味,但尚能抓住题目表达意思。于是教师抓住时机,不厌其烦,为其面批。在语言干巴处适当加进老师的语言,为其润湿。然后让他们誊写,再由他们在全班朗读。这给了后进生们“露脸”的机会。帮助他们重塑了自尊,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以前我曾教过一名学生,叫时小明,他体育成绩很突出。多次参加运动会获奖。但写作能力很低,作文总是七拼八凑。其他科目也是一团糟。偶然中,我发现他一篇文章中描写足球比赛场面写的很生动,使人身临其境。面批时,我用惊喜的目光看他:“以前我对你了解不够,今天才发现,你这个‘体育明星’原来也有文学细胞呀!你这篇文章当范文读!”接着我列举了很多名人专业不行,但经过刻苦学习取得成功的事例后,终于在他心灵深处产生了共鸣。面批的几句话改变了他原来的热情,使他在语文学习方面兴趣倍增。通过刻苦努力,仅一年时间他就写出了一手好文章,其他科目的学习也长进不少!令同学们刮目相看。

事实表明:赞扬差生的微小进步,比嘲笑差生的明显劣迹高明得多。罗蒙塔尔的“期望效应”转化差生的现实条件!我们用外界的语言,行为的暗示,挖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弱化其缺点,让他们渐渐摆脱“朽木不可雕”的阴影,将自己重新拉回充满自尊,自信的阳光下,达到健康的目的。

我们向每个班级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并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1)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安排成绩优秀的同学与后进生同桌,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2)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朗读、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硬笔字比赛和游戏抢答等,使后进生融进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之中,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3)争当“红花少年”、“文明学生”和“改正一个缺点,为班级争光”的活动,在班中发扬了正气,抑制了歪风,形成一个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班风。

时下在每个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后进生。我们利用摸底调查,找出了他们的特长。指导他们参加学校的各种兴趣小组,3年来多人在学校及上级部门组织的体育、艺术比赛中获奖。

2、降低评价要求,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

许多教师把后进生的学业与学业优良的学生相比,总觉得他们没有进步,这样做未免要求过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定位后进生变化的比较对象,应定位在与后进生前期学业相比的基础上。这样,教师就容易发现他们的进步,随之也会对他们付出耐心和爱心,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学习中,具备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并保持这些品质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消除畏难情绪,对学习充满热情,学业不良的现状也就不难改变了。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在重视习惯培养的同时,还抓住时机,有效地对后进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如计算题,哪位后进生算得既快又准,就给他在总分中加分。让后进生产生上进心理,使他们明白,只要自己努力也有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作文教学中,如果他们的作文通顺了错别字少了,我们就给予“过关”。同时有新意的达到要求的就表扬!让他们的习作张贴、打印。让他们也有露脸的机会。每学期班级读书笔记展览,优秀课堂作业展览,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进步!

3、加强后进生学法指导,重视家校联系,共同培养良好习惯

后进生大多有不良的学习习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法的指导更重于知识的传授。教师要培养他们细致敏锐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同时要训练他们的分析、判断、归纳的思维能力。在指导和训练的同时,应不断提醒和强化良好的习惯,等他们良好习惯和学习方法养成后,学起来便轻松愉快,教师的教也就事半功倍了在教学中,重视加强数学学法指导,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做法:A.预习方法的指导。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手、动脑、自己阅读课文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能力。我们课前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先通读课文,然后细读理解大致内容,自定一些“划”和批的记号,在课本上把关键句、重点词、概念、公式、定理划出来,使他们养成边读边划边批边算的习惯。B、听课方法的指导。听课方面要求学生上课做到“一专三动”,即专心听老师对重点难点的剖析,听例题解法及思路分析、技巧等。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做好堂上练习,认真听老师讲评及课后小结,积极动脑、动手。我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为他们布置专项作业,并要求字迹整洁规范、不涂不沫。一旦发现作业马虎就重做,另外要求他们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决不拖拉。C.总结归纳复习方法的指导。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复习时,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每个知识点、每章节的内容加以综合归纳,注意知识的新旧联系、知识的前后联系、知识的横向联系,写出简明小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有选择性地解一些各种类型和档次的习题,巩所学内容。

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原因有多方面:家长出外挣钱,孩子托付祖辈,疏于管教;社会不良风气,新“读书无用论”的毒化;家庭残缺,人际关系恶劣;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当然还有我们自身教育失误的原因!有些差生出现了家校两不管的“真空”。在这一方面教师要多深入,少遥控。在对学生家访时我们变“声讨”为“研讨”,变“受训”为“旁观”。变“告状”为“自责”,变“请到学校”为“上门服务”。科学指导后进生的家长的家庭教育。对于留守儿童里的后进生,我们建议家长常给孩子写信,少打电话,在信里和孩子说说往事,谈谈在外挣钱的不容易,让孩子给父母写信,汇报自己的点滴进步。同时对于在家的父母,严格家校联系制度,每次家庭作业的签字制度。张林同学机灵可爱,是家中的独苗苗,可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奇怪的是他的家庭作业做得完完整整干干净净,可课内作业拖拖拉拉,不尽人意。我没在班上批评他,几次家访后得知,其母也是“文化人”,因怕孩子作业做久了,影响休息,就不定期的“越俎代庖”。我向她指出:爱孩子不可这样!小处说不能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处说是自毁孩子前程。我帮他家制定了合理的家庭教育计划,如今小林已经顺利的升入了初中。

4、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培养后进生的学习能力

在班级的管理和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处处做一个有心人!写字教学是一项比较繁琐的活动。实际工作中们非常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严格训练,让学生在横平竖直中明白做人真谛。同时对后进生学生的写字经常点评,重在鼓励,让学生互评,让他们比学赶帮。校内展评,体验成长。班里经常开展“小小书法家”的评选,把获奖后进生的作品在班级橱窗里展出!同学们在写字与评价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充满激情的人性之美!艺术之美!

上一篇: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下一篇: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