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沙包案例分析(共14篇)
1、学习手工针缝的平针、扦针两种针法,并能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制作简单的沙包,增强动手能力。
2、对手工缝制、设计制作沙包具有浓厚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3、增强劳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认真、细心的习惯和自信心。教学重点:
通过缝沙包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一些针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难点:
通过缝沙包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一些针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准备:
针线、剪刀、布块、玉米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出示玩沙包的图片。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玩得开心吗?是啊,玩沙包既开心有趣,又有益于我们身体的健康。大家想亲手做个沙包玩游戏吗?
2、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缝沙包。(板书课题。)二.学习针法,掌握技巧。
1.提问:你知道做沙包需要哪些材料吗? 学生:针线、剪刀、布块、玉米粒等
2.提问:那你知道怎样用针线把布缝合起来吗?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并在视频展示台上演示。
3.手缝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种基本技法。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
看后组织交流:同学们,刚才大家看得都非常认真。下面谁来说说我一共介绍了哪几种针法,分别是怎样缝的?分别指名说说。三.自行设计、制作沙包。
1.同学们,下面我们就运用这几种针法来缝制一个沙包,好吗?
思考:缝制沙包需要哪几个步骤呢?
学生汇报,师板书:裁剪、对折、缝合(留口)、翻面、装沙、封口
2.同学们概括得很好。其实,要想缝制好一个沙包,只记住这些步骤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注意许多细节。老师也做了一个沙包,请同学们仔细看,我是怎么做的,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看后学生回答:
裁剪:大小适中 对折:正面朝里
缝合(留口):紧密、匀称 翻面:完全 装沙:适量 封口:严密
3、老师:其实,沙包不仅仅是方形的。待会儿大家也要动动脑筋,发挥想象,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做一个沙包。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做得最美观。组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相互合作。我们还要评选最佳沙包呢。特别提醒,大家一定注意针脚要紧密,针距要匀称哦。好了,就请大家动手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动手制作,小组内互帮互教,老师巡视指导解答。
四.展示评议、总结交流。1.小组评议。
老师:我看有很多同学已经做好沙包。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你们小组里面做得最美观的作品,拿上来比一比,展示展示。
学生评出小组里的最佳作品。2.全班展示交流。
(由各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交流缝沙包的经验。每个小组一一展示。)
3.老师:那你们心目中的最佳沙包是哪一个呢?谁来说说。学生提议,评选。
(小评委们开始仔细观察,热烈讨论,最后宣布结果)五.游戏活动,体验快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自然分娩的268例产妇, 年龄为25~35岁, 平均年龄为 (28.5±2.3) 岁,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各134例产妇。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的会阴侧切缝合术;研究组产妇进行会阴侧切内缝术。在术前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身体检查并确诊, 没有阴道炎症及其他全身性疾患。
1.2 方法
对照组和研究组的168例产妇均给予1%利多卡因注射液20 mL, 在无菌条件下行局部侵润性麻醉术。
研究组的134例产妇行会阴侧切内缝术:用0-2的缝合线缝合阴道黏膜, 在切口顶端到处女膜环处用线连续性缝合, 而皮下组织及肌肉层则间断性缝合。在缝合过程中一定要贴近皮内全层缝合, 不能留有死腔以确保止血[1]。有的切口比较大, 可以在缝合时先行肌肉层缝合, 然后再缝合皮下组织, 最后贴近皮内组织进行缝合。
对照组的134例产妇行常规的会阴侧切分层缝合术:先用2-0的缝合线缝合阴道黏膜, 然后对皮下组织和肌肉层进行间断性缝合, 最后将皮肤用丝线间断性缝合, 在分娩后的第四天拆线[2]。
观察对照组和研究组产妇在术后持续疼痛的时间、住院天数及伤口愈合情况, 并对此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产妇的伤口愈合情况、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的情况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的134例产妇在术后I期愈合的例数为132例, Ⅱ期愈合的例数为2例;对照组的134例产妇在术后I期愈合例数128例, Ⅱ期愈合例数为6例;两组产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在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天数的情况比较可以得出, 研究组产妇在术后持续疼痛时间和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持续疼痛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缩短 (P<0.05) 。见表1、2。
3 讨论
目前, 会阴切开缝合技术已普遍应用于产科临床上, 其不仅可以降低产妇因分娩时产道阻滞或会阴裂伤导致母婴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而且操作安全简单, 产妇反应较轻, 为产妇减去很多痛苦。但传统的会阴切开术因切开角度大, 出血量多而使缝合手术操作步骤繁琐复杂[2]。用于缝合的线结头多且比较粗, 缝合后不易被皮内组织吸收, 因此组织反应强烈, 长时间刺激则会在切口附近出现硬结, 严重者则会出现破溃、化脓, 形成脓腔, 为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疤痕体质的产妇在分娩后还易留有丑陋较大的疤痕。若操作不当, 当丝线外露或者脱落时很容易将切口裂开, 增加感染几率。个别产妇在产后半年, 还会因伤口疼痛而难以端坐, 为此还会常常引起很多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而会阴切开内皮缝合手术, 应用吸收线将阴道黏膜至处女膜环连续性缝合, 然后再将皮下组织与肌肉缝合, 并且缝合快, 出血量少。最重要的是产妇行侧切内皮缝合术后, 不需要拆线, 也免去了产妇的很多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缝合线在体内可以被有效的吸收代谢, 不会产生排斥和炎症反应, 并且可以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 从而降低感染几率。在术后约2周左右, 缝合线便会在体内完全被吸收, 产妇在产后亦无任何不良反应。并且在切开会阴后, 在皮内连续性将切口对合密闭缝合, 使疤痕外观呈线条状, 纤细美观。因此具有人性化的会阴侧切内缝技术, 值得在产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淑杰, 顾启梅.会阴侧切皮内缝合56例体会[J].吉林医学, 2010 (14) :268-269.
[2]张元凤.会阴侧切可吸收线皮内缝合60例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10 (1) :70-72.
寒假回到姥姥家,我发现妹妹有两个沙包。我也想要一个,姥姥说:“我来教你缝沙包吧!”姥姥找来一堆没用的布,剪了六个正方形,我剪得有大有小,而姥姥剪得却很均匀,我们就用姥姥剪得布缝沙包。沙包缝的时候要先从反面缝,连着缝四块,然后把四块的没缝的两个头缝在一起,这样就成了四个边,再把两个面缝上去,留一个小洞把沙包翻过来,放进去一些豆子把小洞缝好,沙包就做好了。
缝沙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小小的针在我手里很不听话,一针下去总是到不了我想要的位置,缝的距离有大有小,还缝的很慢怕扎着手。再看看姥姥飞针走线,针脚均匀。一会儿,就缝好了一个面。“唉”我不由地叹了口声,“原来缝沙包也不是很容易的呀!”但是我没有停下来,因为我知道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就像爱因斯坦做小凳子一样。当时老师要全班同学回家做小凳子,第二天同学们都带着小凳子来了,老师检查的时候发现爱因斯坦做得很不好,就批评他,但爱因斯坦又拿出了更为糟糕的两个小板凳,那是他做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小板凳。想到这里,我又充满了信心。于是我又向姥姥要了六块布重新开始缝。啊,真是不可思议,我感觉我缝得好快,一会儿就缝了好一面。慢慢地,沙包在我的手里成型了。当我缝完的时候,我兴奋极了,我把沙包高高地抛起来,看它在空中划出轻盈的弧线,听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太美了。
我反复地端量着手中的沙包,又一次想起了爱因斯坦的故事,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一次做不好可以两次,两次做不好可以……其实,科学上每一项发明都是经过上千次,上万次的实验才发明出来的,没有一项实验是一次就成功的。我们做事的时候也要有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的决心。
我把两块布的边对齐,缝一针翻一面,半个小时才缝完一面,还把手炸了好几下,妈妈过来说:“这样缝太慢,不能翻过来翻过去,只看准一面,将针一下一下穿,等穿满是时,再将针拉出,这样缝起来快。”
我试着用妈妈讲的办法缝下去。嘿,还真比刚才快得多了,我很快缝好了一边有学者刚才把另一块布对好,继续封了起来,突然,我觉得手不听使唤了。怎么也缝不上,于是,只好向妈妈求救,然后妈妈说:“你一个动作保持的太长了,把手甩一甩,休息一会儿。”于是我甩了甩手休息片刻,接着缝起来,到最后一块布停下,先装了些大米,再给沙包加了个盖,就大功告成了。
星期二,我们开展了一个实践活动,主题可响亮了,叫做“小小沙包------创意沙包”。
上课铃声一响起,大伙儿都迫不及待地缝制起了“小小创意沙包”。
第一步要做的是穿针引线,我拿起针和线,小心翼翼的把线穿进针孔里,随后把线的两端拉直、对齐,最后还要记得打结哟,我把线的.尾部用手指绕了一个圈,再把小尾巴穿进圈圈里,接着把线稍微用力一拉,这样,一个结就打好了。
然后,我取出了昨晚准备好的六块正方形的布料。我想:到底该缝制六个面的正方体沙包呢,还是缝制两个面的小枕头形状的沙包呢?想了又想,最后还是决定先做简单的吧!
我先把两块布对对齐,接着拿起针开始缝。刚开始的时候,我一不小心,针戳到右手的大拇指上了,于是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细心一些,不能再粗心大意了。我便一针一线的缝,虽然缝得没有妈妈做的好看,针脚高高低低歪歪扭扭的,但我不灰心、不放弃,对自己充满信心。不一会儿,一边就已经缝好了,我便开始缝第二和第三条边,在缝的过程中,我经常遇到“困难”,但都被我克服了,感觉越做越顺手了,也许这就是俗话说的“熟能生巧”吧。最后,我把它的三边缝好了,还剩最后一条边没有缝了,这时候就要放米粒了,我担心如果一次全部倒进去的话,米粒会撒到外面去的,于是我就一点一点的往里灌,装完后,我再把最后一边缝上。
一、检测对象
检测对象选用水电站压力钢管。管材全部为Q345D, 厚度18 mm, 钢管直径4 000 mm, 坡口型式采用对称X型坡口, 坡口角度为60°, 焊接方法采用埋弧焊。
二、检测方法及检测标准
对压力钢管制造纵缝进行超声波探伤。超声波探伤按照标准GB/T11345-89执行, 一类纵缝BⅠ级合格, 二类纵缝BⅡ级合格。探伤在焊接完成24 h后进行, 焊缝两侧用磨光机打磨。
三、检测仪器和试块选择
探伤仪器采用CTS-2200超声波探伤仪, 探头规格采用2.5Z8*12K2.5, 探伤标准试块采用CSK-ⅠA, RB-1和RB-2型, 水平扫描比例为1∶1, 超声耦合剂选用羧甲基纤维素。
四、检测结果
某水电站压力钢管制造纵焊缝经超声波探伤, 在以下压力钢管焊接纵缝的两端50~100 mm处发现线性缺陷, 其管节编号为:WⅠ-3, WⅠ-5, WⅠ-10, WⅠ-12, WⅠ-17, WⅡ-8, WⅡ-10, WⅡ-17, WⅢ-7, Ⅲ-8, WⅢ-9, WⅢ-12, WⅢ-17, WⅣ-7, WⅣ-9, WⅣ-17…共26处。
五、缺陷性质分析
1. 在制造过程中, 卷板后焊接纵缝, 其焊接顺序为先焊接外缝, 内缝经电弧气刨清根并打磨干净后焊接。清根打磨后的内缝外观无残留物, 清根深度大于9 mm。如图1所示。
2. 纵缝焊接完成后, 管口两端焊缝两侧有150 mm的无弧度区域近似平板状态。所以, 当每节钢管的纵缝焊接完成后, 应在纵缝两侧的端口处校正弧度。以纵缝轴线为中心, 在油压机上反复校正, 使全部压力集中于纵缝轴线上。对于某些局部位置, 需要反复校正方可达到规范要求的弧度。如图2所示。
3. 缺陷波形特征。
(1) 条状面积型缺陷的反射回波深度为8~10 mm, 其缺陷反射回波波幅大部分出现在判废线 (RL) 以上。其动态波形反射回波波高较高, 波幅较宽, 探头平行于焊缝移动时缺陷反射回波连续出现, 且波幅无明显变化;将探头前后转动时, 波峰上下错动。这种情形在对焊缝两侧扫查时均可发现, 且都在焊缝中心轴线附近。
(2) 断续条状小缺陷的反射回波深度为8~10 mm, 其缺陷回波多出现在评定线 (EL) 至定量线 (SL) 的范围内, 其动态波形反射回波波高较低, 波幅较窄, 波峰尖锐陡峭。其缺陷的位置同样在焊缝中心轴上。
4. 对Q345D焊接材料和焊丝 (H08Mn A) 的可焊性试验证明, 焊接工艺试板经RT、UT检测以及机械性能面弯、背弯 (侧弯) 、拉伸和冲击韧性试验, 均符合验收要求。而压力钢管的纵缝焊接工艺与试板焊接工艺完全相符。
5. 对断续条状小缺陷反射回波的X射线拍片表明, 其在底片上显示特征为0.5~0.6 mm的斜平行状裂纹, 连续长度8~10 mm, 且分布在焊缝中心轴线上。
六、结论
准备材料有:剪刀、六块方布、针、线、米……东西都准备好了。就等比赛开始了!
比赛一开始,大家就都急忙动起手来,有的剪布,有的穿线,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我也不甘示弱,急忙动起手来。我先拿起两块方布,将它们对齐;然后把线穿好,然后把一条边缝起来,针在两块布之间穿来穿去,像一条在水里来回穿梭的小鱼。很快正方形变成了长方形。这样缝了三块,就在缝第四块的时候,把布缝反了,拆了重新缝就太耽误时间了。算了,就这样缝吧。这时有一个同学就差装米了,看来我是得不了第一了,就在这时,他却说:“不可能,我没带米。”这下我可高兴了,可是张艺璇却缝完了,这使刚看到光明的我又跌进了万丈深渊。没关系,倒数第一不是我就行了,过了一会儿,终于做完了!
老师先教我们怎样穿针引线,再教我们怎样缝沙包。老师先让我们把两块布叠在一起,一针一针从左到右开始缝。然后老师一声令下,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
同学们有的是单兵作战,有的则是几个人组成一组。各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谁知第一个环节穿针引线就把大家给难道了。同学们纷纷向老师求助。还是女生们心灵手巧,黄莹莹和周紫婵就缝的十分老练,真是令我自叹不如。
再看我们男生这边,一个个都傻眼了。大家在那摆弄着手中的几块布,好像一个个都无从下手。有的根本就搞不清楚这穿针引线该怎么做,有的缝的歪歪扭扭。于是,人流如潮水般涌来,将老师团团围住。你一眼,我一语的向老师请教,将老师搞的应接不暇。有的在问老师请教如何打结,有的请老师再示范一下动作。老师手把手的教着同学们,教室里热闹极了。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在8度抗震设防烈度区建造高层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此工程 (酒店公寓写字楼———综合体) 位于临沂市临沭县, 临沭县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 特征周期0.35s。本工程抗震等级为一级, 框-筒结构, 平面图如图1所示;模型试算时发现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连梁大面积计算不满足, 由于内筒承担了接近80%的水平侧力, 故内筒上剪力墙的受力很大, 导致剪力墙上很多连梁剪压比超限;二是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和顶部几层 (包括出屋面的机房层) 的剪力墙水平施工缝的抗滑移验算不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 (以下均简称《高规》) 验算要求。
2 问题分析
2.1 连梁计算剪压比超限
图1中LL-1, 即两排电梯井之间的通廊 (前室) 位置的两道连梁非常关键, 此连梁的作用相当于连接左右两个筒的桥梁, 因此, 这两个连梁的刚度取值很关键, 经PKPM试算发现:
当连梁刚度越大, 即当墙宽一定, 连梁高度越大时, 左右两筒的连梁不满足的数量越多, 反之亦然。其实, 也比较容易理解, 连梁的刚度越大, 使得两筒越接近一个整体, 吸收的水平抗力越大, 使得连梁受力越大, 因此, 此时LL-1应尽量做弱, 本工程标准层此连梁高只有500mm, 以保证弱连接, 尽可能吸收少的地震力。即使这样, 由于右侧筒比左侧筒明显刚度大, 这样右筒两侧上下位置 (LL-2, 3, 4, 5) 计算剪压比仍旧不满足要求, 此时若按照《高规》第7.2.26条增大墙厚或减小连梁刚度来解决时效果不明显, 原因是当增大墙厚时, 连梁抵抗能力是增强了, 但同时吸收的地震力也变大了, 连梁的剪压比还是不够;若减小连梁高度, 吸收的地震力是小了, 但连梁抗力又弱了, 还是不满足, 此时就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种调整方法:
1) 连梁刚度系数调整:《高规》第5.2.1条说明“设防烈度高时可多折减一些 (8度、9度时可取0.5) , 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据此, 剪压比不满足要求的首先考虑将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调为0.5, 进一步验算若还不满足, 将相邻的连梁折减调大为0.7, 再验算。
2) 连梁增设对角斜向钢筋或交叉暗撑:《高规》第9.3.8条:跨高比不大于2的连梁宜增设对角斜向钢筋;跨高比不大于1的连梁宜采用对角暗撑, 且符合墙厚不小于400mm等相关规定。
2.2 一级剪力墙水平施工缝的抗滑移验算超限
从PKPM计算结果看出, 底部加强区和顶部几层 (包括出屋面的机房层) 的剪力墙所受轴力 (拉力) 较大, 根据《高规》第7.2.12条验算时不满足要求, 此时根据条文说明可以设置附加插筋, 下面以底部加强区 (地上1层) 的剪力墙Q-10 (如图1所示) 为例来说明。
本工程顶部剪力墙所受轴力 (拉力) 很大, 施工缝验算差得很多, 若仅附加插筋已很难满足规范要求, 此时应考虑调整墙体约束边缘构件 (构造边缘构件) 的纵筋面积或墙身配筋面积来增大Ast, 此时验算容易满足要求。
3 结论与建议
1) 一级抗震框-筒结构的剪力墙的连梁计算剪压比不易满足, 此时应考虑:
(1) 增大或减小连梁高度;
(2) 尽量使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取小值, 使连梁的受力减小;
(3) 在满足跨高比、截面宽度等要求下宜设置斜向交叉钢筋或对角暗撑来解决连梁剪压比超限;
(4) 采取其他加强连梁抗剪的措施, 如设置钢板连梁、型钢混凝土连梁等。
2) 一级抗震剪力墙水平施工缝的抗滑移验算时, 应注意:
(1) PKPM程序规定的剪力墙的所受轴力N正负号与柱有所不同, N正号表示拉力, 计算施工缝时应为负值;
(2)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所受轴力 (拉力) 小于顶部几层所受轴力 (拉力) , 可视情况来决定是否调整墙体约束边缘构件 (构造边缘构件) 的纵筋面积或墙身配筋面积, 随后进行附加插筋的配置。
3) 根据本工程提出以下建议:
(1) 框-筒结构中核心筒的宽度不宜小于筒体总高的1/12 (《高规》第9.2.1条) , 这一条应尽量满足, 因为此条基本保证了结构的整体位移和框架部分的倾覆弯矩比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也使剪力墙连梁受力较为合理;
(2) 一级抗震框-筒结构的剪力墙连梁的剪压比不易满足, 此时应采取降低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增大或减小连梁高、增设斜向交叉钢筋或对角暗撑, 但增设对角暗撑条件苛刻, 尤其当满足跨高比要求时, 设备专业门洞、管线综合会很麻烦, 实在解决不了时, 采用此方法;
(3) 一级抗震剪力墙的水平施工缝的抗滑移验算时, 应注意轴力的正负, 附加插筋应在上下层有足够的锚固长度, 可取L≥La E。
参考文献
光泽县文昌小学四(2)班官斯露(***626)(指导教师 陈英 电话号码:*** 家长手机:***)今天体育课,老师让我们个人回家要缝一个沙包,还让我们一定要用干净的沙子。
一回家,我便向妈妈要了材料,准备好洗净的沙子,这时,妈妈问:“要不要我帮忙呀!”“不用了。”我答到,心里想不就是一个小沙包嘛,这可难不住我!”
于是,我马上就动手做了起来。首先我要做的是穿针线,我立刻拿来了针线,回想起妈妈穿针的时候,我学着她的样子,先把线放在嘴里添舔了舔,然后把它穿到针孔里,可是这些针线分明是在和我作对,针孔又小,可针线偏偏又粗,害的我无论怎么穿也穿不进去。我又放在嘴里舔了舔,好不容易才露出个头儿,可我又犯难了,我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怎么拔呢?于是,我就用巨大的牙齿去碰,可是这淘气的线头又缩回去了。
这可气死我了!看来,这回只得向老妈求助了。妈妈说:“你一直把线头搞得湿湿的,让线头很软。你应该在手上搞一些水,再搓一搓就行了”我试了试,果然成功了。
现在要缝布了,我拿起布就穿一上一下,上面翻一下穿下去,下面翻一下穿进去,过了十分钟,一条都没缝好。我不想做了,还好妈妈教我:“你这样子缝太慢了,你不需要把布翻来翻去,应将针一上一下的往前穿,当针上满时再拔。”我学着妈妈讲的法子缝下去,结果还真灵,我很快就缝好了。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缝起来了。
要做沙包,就得准备好这几样材料。它们分别是花布头、针、线等。为了缝好沙包不露出沙粒,所以我准备了玉米粒。我又找到了针,可是针却从我手里滑落下来,我东找西找,像一只饥饿的老虎一样,找遍了身边的左左右右,终于在板凳腿儿的下面找到了那根针。
首先,老师让我们先拿出两块布,沿着边儿缝上。我开始缝了,想起妈妈对我说的话:你缝沙包的时候,把针脚缝小一点儿,那样里面的东西才不会掉出来。我把线仔细地穿到针孔里,再打上结,一针一针地缝着。那颗针好像一条小鱼,在布里窜来窜去的,因为我不是太会缝沙包,感觉缝起来很吃力。
“哎呀!”好疼啊!原来,我的手和针亲密了一下,鲜红的血液很快地冒了出来,我赶紧用纸擦干净。以后,一定要加倍小心呀!接着,我又小心翼翼地缝起沙包。
“哎!真累啊!”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沙包缝完了。接着,我把玉米粒一颗一颗地装进缝好的沙包中,最后再将小口缝住。看着自己做好的沙包,它真像一个小肥猪,我仿佛听见了沙包在埋怨说:“小主人,你太笨了,把我缝成了一个小胖猪啦!”但是,我的心里还是特别高兴,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缝沙包。
板桥河水库位于秭归县杨林桥镇, 大坝为钢筋砼面板堆石坝, 总库容359.65万m3, 最大坝高64.3m, 2004年8月11日动工建设, 2006年8月25日建成。
2011年1月24日, 管理单位发现周边缝裂变的险情;1月26日, 我们开始对左岸周边缝止水破坏机理及处理方案进行研究;2月15日, 管理单位按我们提出的方案对周边缝止水进行处理。
2 周边缝止水破坏机理分析
2.1 大坝安全总体评价
经管理单位介绍, 2009年8月, 该水库左岸周边缝出现沉降。2010年12月, 水库管理人员发现BL3、BL4、BL5面板与高趾墙间的周边缝缝间加大, 面板沉降达16cm;而且紫铜片断裂, 长23.6m。
根据大坝安全监测数据, 竖向位移方面, 运行初期前四年累计值/近一年位移值 (mm) 分别为Q2=0/0, Q3=168/12, Q4=186/9, Q5=43/0, H2=62/3, H3=64/0, H4=65/2, H5=33/4, 坝顶最大沉降率0.29%, 马道最大沉降率0.27%, 满足设计要求。而近一年来, 坝顶最大沉降仅12mm (Q3) , 马道最大沉降仅4mm (H5) , 亦满足设计要求。根据竖向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来看, 竖向位移趋于平缓, 亦满足设计要求。
水平位移方面, 运行初期横向 (向下游为正) 位移前四年累计值/近一年位移值 (mm) 分别为Q2=12/7, Q3=56/-6, Q4=36/-3, Q5=9/9, H2=7/-1, H3=23/1, H4=16/-17, H5=-11/-11。监测数据表明, 坝顶Q3向下游位移56mm大于Q4向下游的位移36mm;马道H3向下游移动23mm, 大于H4向下游的位移16mm。而近一年来, 坝顶最大横向位移仅9mm (Q5) , 马道最大横向位移仅-17mm (H4) 。根据横向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来看, 横向位移波动很大, 说明坝体应力仍处于调整状态。
运行初期纵向 (向左岸为正) 位移前四年累计值/近一年位移值 (mm) 为Q2=9/-4, Q3=52/32, Q4=50/24, Q5=5/-9, H2=57/8, H3=70/5, H4=82/13, H5=15/-24。监测数据表明, 坝顶Q3向左岸位移52mm大于Q4的位移50mm;马道H3向下游移动70mm。而近一年来, 坝顶最大纵向位移32mm (Q3) , 马道最大纵向位移-24mm (H5) 。根据纵向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来看, 纵向位移波动很大, 说明坝体应力仍处于调整状态。
根据三向测缝观测值, BL8防浪墙顶最大三向位移为 (6, 0, 0) , BR4防浪墙顶最大三向位移为 (3, 0, 0) , BR6防浪墙顶最大三向位移为 (7, 0, 0) , BR6坝顶最大三向位移为 (4, 1, 1) , BR4坝顶最大三向位移为 (3, 8, -2) , BL8坝顶最大三向位移为 (4, -2, -1) , BL2左岸趾墙最大三向位移为 (2, 1, 2) 。根据各缝的最大测量数据分析, BR4坝顶三向位移最大。
根据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分析, 板桥河水库大坝总体变形满足规范要求。
另外, 经管理单位介绍, 量水堰渗流相关分析表明, 渗流无突变、渗水混浊等异常现象。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大坝现状是安全的。
2.2 周边缝止水破坏机理分析
通过大量调查与分析, 水库左岸周边缝出现裂变的原因如下:
(1) 左坝肩为陡坎, 局部有反坡, 施工时大型碾压设备无法到达岸坡, 又未采用其他措施进行夯实, 实际上为松填状态, 造成沉降变形过大而致使面板随之下沉, 致使周边缝开裂过大, 拉裂了止水铜片; (2) 铜片鼻子总长150mm, 考虑到铜片的延展性, 其伸缩量应达到225mm, 而左岸周边缝最大错位仅160mm, 就造成了铜片断裂, 说明铜片质量存在问题; (3) BL3、BL4分界处为箱形高趾墙转折处, 为克服应力集中, 高趾墙在转折处设伸缩缝1条, 而施工时将该伸缩缝取消, 导致本处应力集中而难以释放, 造成本处高趾墙裂缝, 面板挤压变形; (4) 根据垫层料的级配分析, 小于5mm的颗粒仅14.4%, 少于设计的40%。分析原因, 主要是止水破坏后未及时处理, 水库渗水将细颗粒大量带走造成的。这也是面板下沉, 拉裂止水铜片的又一主要原因。
3 周边缝修复方案
3.1 止水修复
将趾墙和面板拟安装止水部分的砼拆除, 止水部分以下的趾墙与面板间的孔隙用环氧树脂混凝土充填密实, 止水铜片安装面采用环氧树脂沙浆与老混凝土粘接且顶部平整, 然后将止水铜片用环氧树脂粘贴在环氧树脂沙浆面上, 然后浇筑新混凝土使建筑物外观整齐美观, 浇筑新混凝土前, 将膨胀螺栓固定于老混凝土上, 将钢筋锚固于膨胀螺栓上。周边缝处理同原设计, 即铜片下部仍填垫5mm厚的PVC板, 趾墙与面板间亦填垫5mm厚的PVC板, 铜片上部仍填充GB填料, 并用3厚的PVC板进行保护。另外, 新老混凝土结合处粘贴SG305-C1液体橡胶或PSI-TAPE快速修补带, 涂刷PSI-200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周边维修复见图1)
3.2 面板水平裂缝和高趾墙裂缝处理
先将缝面用钢刷清洗干净, 并烘干;然后在缝面粘贴SG305-C1液体橡胶或PSI-TAPE快速修补带, 涂刷PSI-200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宽度不小0.4m。
3.3 垫层料填充处理
根据垫层料的级配分析, 小于5mm的颗粒仅14.4%, 少于设计的40%。为此, 拟采用灌浆进行填充。每块面板设3排孔, 排距3m, 孔距3m, 呈梅花状布置。孔深20~40m, 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灌浆材料可采水泥;为增强可灌性, 可加入粉煤灰, 水泥和粉煤灰各50%;对于强透水层, 可掺入细砂, 细砂比例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但不宜超过1/3。灌浆方法宜采用套管灌浆法。灌浆压力0.3~1.5MPa, 并保证面板不被掀起。每排一般采用三序灌浆, 孔距先稀再逐渐加密。
4 结语
2016年5月, 我们对该项目进行回访, 通过查阅监测资料, 表明处理效果良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周边缝止水破坏及修复, 在国内少见, 故总结经验, 以供参考。
摘要: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周边缝止水破坏将危及大坝安全, 论文分析了周边缝止水破坏机理, 提出了可靠的修复方案, 确保板桥河水电枢纽工程大坝的安全。
关键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周边缝止水,破坏机理,修复方案
参考文献
[1]王伟.浅谈环氧树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应用[J].科技信息, 201 (17) :10-11.
每位同学的桌子上都摆放着准备好的材料,有花花绿绿的布,有一把锋利的剪刀,有五颜六色的线团和又尖又细的针。一小袋沙子放在旁边, 一个个同学信心十足、精神饱满。老师还没说开始,一个个早已跃跃欲试,他们紧张地脸蛋通红。
开始缝沙包了,同学们一个个专心致志的,有的穿针引线,有的忙着裁剪,教室里非常安静,只能听到“咔嚓咔嚓”的响声。瞧!一们穿红衣服的姐姐,低着头,小心翼翼地把布对折,用剪刀沿着布的边沿仔细地剪,不一会儿,布就成了一个正方形。一位穿枣红毛衣的姐姐熟练地拉了一根黑线,放进嘴里咬了咬,再用舌尖把线头舔尖,把线头对准针眼。起先,线头像蠕动的小虫,就是不钻进针眼,但禁不住姐姐的两三下捣鼓,就乖乖地穿了进去。姐姐见穿了进去,就舒了口气,在尾部打了个死结。一位穿黄衣服的姐姐不紧不慢地把口袋缝合,那针在姐姐的手上一上一下地钻来钻去,针脚却也是那么均匀。给口袋翻身的同学把沙子一勺一勺地产舀进袋子里,把袋口封闭住,那袋子就像一个鼓着肚皮的青蛙。有的同学你拿着袋子,我迅速地缝补。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7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 其中38例为男性, 32例为女性;年龄在20~62岁, 平均年龄为45.3岁;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及临床检查, 最终诊断为颈椎小关节错缝。
1.2 临床反应
所选的70例小关节错缝患者临床表现各有不同, 多见有间歇性针扎疼痛或者颈肩持续酸痛, 颈部一侧有僵硬感, 手触感觉有突起, 而且疼痛加重, 一些患者还会出现头晕、耳鸣、心烦、血压间歇性增高以及呼吸不畅等症状。
1.3 治疗方法
治疗前告知患者正坐, 保持颈、肩及背部平直, 放松身体, 对患者颈部肌肉揉、捏及压等手法进行放松, 使经脉活络, 最佳的力度为稍感疼痛感, 在操作的过程中询问患者对疼痛感觉的变化, 随时对力度进行调整, 准备工作时间控制在20min内。完成上述工作后, 让患者保持坐姿不动, 治疗人员采用40mm左右的毫针, 根据穴位依次实施针灸。穴位的先后顺序依次为肩颈井、风池、肩禺、肩贞、天宗、百会、头维、晴明、大椎以及列缺。所选部位均在病变两侧实施, 每个穴位留针持时间为35min, 不可超过40min, 深度在0.8寸为最佳, 最多不可超过1.2寸。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适当调整力度, 对于疼痛感较重的穴位, 可适当延长进针时间, 降低扎针的力度。每次整个针灸的时间在45min~1h之间, 依据患者的病情具体情况, 可每天一次或者隔天一次, 1个疗程为7d, 两个疗程之间应间隔3~5d。
1.4 治疗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诊断标准和《脊椎病中医外治法》中“颈椎小关节紊乱.诊断要点”拟定:
1) 有外伤史、劳损史或久伤未愈史;
2) 发病颈椎节段疼痛, 活动时有涩滞不吻合的摩擦声, 活动障碍;
3) 脊椎触诊检查:病椎棘突压痛、叩痛和椎旁压痛, 棘突偏歪、隆起、凹陷;
4) X线片检查:正位片可显示颈椎侧弯畸形, 病变棘突偏歪;侧位片可发现患椎有旋转表现, 即可出线病变颈椎椎间小关节双影改变、椎根切迹呈现双影改变及椎体后缘双影, 而其上下颈椎却显影正常;斜位片可显示椎间关节间隙有相对增宽或狭窄现象。治疗结果依据以上标准, 通过X线片的诊断为主, 分为三档, 具体为成功、有一定效果、失败。成功:X线片表明, 患者颈椎体全部恢复正常, 不良反应基本消失, 患者能够正常地参加工作和生活;有一定效果:X线片表明, 患者颈椎体与之前比较存在显著的恢复, 不良反应显著降低;失败:X线片表明, 患者颈椎体未见明显变化, 不良反应未见明显改善。
2 结果
通过对本院所选的患者进行3~15d的中医针灸治疗, 依据本文设定的治疗标准进行判定。治疗成功50例, 占71.4%;有效的为13例, 占18.6%;失败的为7例, 占10.0%。
3 讨论
我国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疾病已经历史悠久, 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 选择相关的穴位, 主要目的是疏通血脉, 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现代以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 在50、60年代较少, 至70年代末, 随着老年医学的发展, 本病才开始受到国内外针灸界的重视。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 在我国的中医和其他医学刊物上已报道用针灸治疗数千病例。多种穴位刺激法, 如电针、温针、隔药饼灸、竹罐法、穴位激光照射、穴位注射、磁针、铍针等等都应用于本病的治疗。国外, 如罗马尼亚、日本、美国、荷兰、爱尔兰等国也开展此项工作。国外针灸工作者多用毫针或电针治疗, 日本学者还采用过隔姜灸。颈椎的关节突比较低, 上关节面朝上, 偏于后方, 下关节面朝下, 偏于前方, 关节囊比较松弛, 可以滑动, 横突之间往往缺乏横突韧带, 其稳定性较差, 比较容易出现关节失稳, 出现错缝现象。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因素有:活动不慎扭伤肌肉发生痉挛, 风寒侵袭肌肉挛缩, 长时间低头等不良坐姿引发肌肉张力过高等等, 这些均可造成颈椎小关节超出正常活动范围, 导致颈椎小关节发生移位、失衡等[5]。在对颈椎小关节错位实施治疗时, 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本文所选的7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实施针灸治疗, 临床均可见明显的临床效果, 71.4%的患者能够在1~2个疗程内恢复正常, 同时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甚至全部消失。
对于颈椎小关节错缝实施积极的治疗措施外, 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也至关重要, 有助于尽快恢复整个颈部功能以及错缝的整复。由于颈椎的特殊解剖关系, 其稳定性较差, 当颈部肌肉扭伤或受到风寒侵袭发生痉挛;睡觉时枕头过高或在放松肌肉的情况下突然翻身;工作中姿势不良, 颈部呈现慢性劳损;舞台表演或游泳时做头部快速转动等特技动作时, 均可使颈椎小关节超出正常的活动范围, 导致颈椎小关节发生移位、错动, 使上、下关节突所组成的椎间孔的横纵径皆减小, 导致颈椎失稳[6]。在治疗期以及患者的恢复期, 患者要注意保护颈部, 不可快速地转变体位, 不可大力地做动作, 更不可以仰着头或者趴着头在座椅上睡觉, 睡眠时最好采取仰卧平躺的姿势[7]。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尤其是经过长时间治疗后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的患者, 不可带有负面情绪。在饮食上注意合理膳食, 均衡营养,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医生的指导下, 患者还可以选择一些对经脉有活络作用的药膏或者药物[8]。
综上所述, 颈椎小关节错缝的患者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摘要:研究颈椎小关节错缝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选择甘肃省高台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诊治的7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 所有患者均运用中医针灸治疗, 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315d的中医针灸治疗, 治疗成功50例, 占71.4%;有效的为13例, 占18.6%;失败的为7例, 占10.0%。颈椎小关节错缝的患者运用中医针灸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 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颈椎小关节错缝,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缝沙包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三年级作文丢沙包06-03
扔沙包作文300字07-22
扔沙包大班游戏教案09-06
大班体育教案:丢沙包09-19
丢沙包优秀作文400字07-15
有趣的游戏作文600字-扔沙包05-26
玩沙包幼儿园活动计划09-19
丢沙包优秀作文300字左右11-09
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玩沙包》及教学反思06-05
案例教学法的典型案例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