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市会展经济考察报告

2024-10-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四城市会展经济考察报告(精选7篇)

四城市会展经济考察报告 篇1

有一位世界展览业巨头曾经断言:“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这非常形象地比喻了会展经济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据专家测算,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在发达地区如我国上海可以达到1:9。而且,会展业的核心产业链会延伸拓展,形成城市营销价值链。包括:外生型价值链,即:以展会为载体→对外营销推广→扩大城市知名度→吸引企业和客商投资臵业→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内生型价值链,即:以展会为载体→凝聚城市市民人气→提升市民素质→增加对城市的认同感自豪感→推动城市建设与社会和谐。所以,国际上把会展经济称为城市的面包、城市的名片、城市经济的助推器不无道理。

为抓好展好服务业发展,努力建设全国一流区县,探索我区发展会展经济的思路和措施,近期,我区派人到临沂、青岛、威海、烟台等四城市进行了参观考察。经过考察,四城市会展经济发展都非常迅速,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均走在全省前列。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有几点非常值得借鉴:

一、成立专门机构。

此次考察的四城市多数都设立了专门的会展管理机构,负责制订会展业长期发展规划,对会展业实施监管,实现了对会展业的科学规划、统筹管理,避免了会展市场的无序竞争、恶性竞争,从而能够保证会展经济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如:临沂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26个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会展经济领导小组,下面设有会展办公室,副县级架构,隶属市服务业办公室领导,负责研究制定会展业长期发展规划、展会的协调、展会的管理和审批。对各种展会活动,会展办从举办主体资格、宣传口径、活动方案等方面进行审查把关,有效杜绝了虚假展、重复展的发生。由于管理体制合理,使临沂市的会展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7年,临沂市累计举办较大规模展会28个,展出面积11万平方米,共设展位410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共3900多家企业参展,参展人数超过20万 1

人次,签订或达成各类协议、意向900余个,累计成交额40亿元,直接收入5亿多元。会展业已成为带动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青岛市、威海市成立了独立的会展机构,均为正县级单位。烟台市没有专门会展管理机构,相关职能设在市财贸办商贸办公室,该市会展市场处于无序状态,会展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二、要对会展市场进行培育

会展经济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效应确凿无疑的。但会展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我国的会展业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前十年(1979-1989)的培植期;三年(1989-1992)的调整期;八年的发展期(1992-2000);以及七年的高速期(2001-2007)。我区的会展经济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期。我区建有全国一流的国际会展中心,拥有中心城区优越的地理优势,有自己的品牌会展:中国淄博陶瓷博览会,有比较发达的产业基础。这为我区的会展经济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然而我区的会展业又具有其脆弱的一面:会展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许多企业举办的展会活动仍停留在低层次水平和无序状态;专业会展企业较少,现有企业仅靠会展生存还有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对会展业这棵小树进行细心培植,才能促其长成参天大树。临沂、青岛等城市的做法是:

1.设立会展业扶持资金。

政府设立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一是用于对规模大、社会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会展活动的奖励性补贴;二是用于会展业总体形象推广和重大会展活动的保障性支出;三是用于培训专门人才。专项资金由会展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安排、科学使用,财政部门负责加强监管。

如:临沂市2008年服务业发展扶持资金为550万元,其中有50万元专门用于扶持会展业:三分之二用于奖励、扶持会展活动、三分之一补贴展馆企业。青岛市每年用于会展业的扶持资金达2000万元,2008年该市计划将这部分资金整合,设立会展扶持资金。威海市今年也将设立专门的会展业扶持资金。

2.制订会展经济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

2007年7月临沂市正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会展经济的意见》,在税收和工商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优惠政策,使会展业各项税费和注册登记“门槛”降到最低。青岛市政府2007年底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0年,力争承展规模、接待参观人数比2005年翻一番,基本建成区域性会展经济中心城市,打造“国际知名会展城市”品牌。意见提出选择有比较优势、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潜力会展,以3年为一个政策培育周期,市财力集中投入、滚动扶持,造就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地会展品牌;实行“一展一策”,积极吸引国内外品牌会展落户青岛。力争用3至5年时间,基本形成以10个左右国际固定品牌展为龙头,各类中小展竞相发展的会展格局。

威海、烟台等地的有关会展活动暂行管理办法和一些优惠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加快会展经济发展起到了激励作用。

二、要对会展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管。

由于办会展收益高、见效快,难免出现“一窝蜂”办展的现象。根据外地的经验,若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必然导致各种展会良莠不齐、鱼目混珠。有的重复办展,让参展商食之无味;有的办展者乱收费,令参展商望而却步;有的办展者只顾收费忽视监管,导致了一些展会办成了庙会,甚至给那些心术不正的参展者提供了宰客骗人的场所和机会。所以,为了保证会展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应对会展市场进行调控和监管。

临沂市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该市一方面对办展企业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由工商部门核发资格证,并对办展企业数量进行有效控制。这样可以促进会展企业上规模、促进展会上档次;另一方面对展会活动,特别是外来展会,实行审批、备案制度,对办展者资格、宣传口径、活动方案等进行认真审查。对不具备办展资格的不予批准,对三个月内举办同类展会的不予审批等等,从而保证会展市场的有序发展。该市目前共有16家合格的专业会展企业,拥有会展场所7处,11万平方米。临沂市会展市场的成熟发展与政府部门的调控和监管是分不开的。

三、结合地区实际办会展。

带动地区会展经济加快发展往往是一个或几个深具地方特

色的品牌展会。如1999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使昆明的城市建设至少加快了10年;珠海原来只是毗邻澳门的一个小镇,当1996年它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后,珠海的名字在中国乃至世界便更加响亮了。

举办比较成功的著名会展,无一不是以地区特色为依托。如:临沂市举办的“书圣文化节”,结合临沂是王羲之故里在这一特色,已发展成为国际性会展,并跻身全国50强著名节庆活动,每届签约项目多达960余个。威海市利用被联合国授予“人居奖”的机遇,策划推出“威海人居节”,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国内的著名展会,对威海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再如:青岛市举办啤酒节已经享誉海外;近年来策划的“家电博览会”,是以当地家电产业比较发达的优势为依托;“青岛海洋论坛”则利用了我国海洋研究机构比较集中的特点。

会展经济的发展还应以当地产业基础为依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会展、产业相互促进的目的。如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会展业,其主要服务的产业是轻工加工业,由于珠三角加工业乃全国之首,其相应的展览会(如照明、美容、礼品、建材、加工机械、家具等)必然成为首选。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会展业所服务的行业比较全面,尤其是重工业方面更为明显。因此若干重要展会在上海成长,造船、汽车、纺织、工业机床及其相配套的展会已经成名。同样道理:大连著名的软件工业园培植成软件博览会;西南地区的农业造就酿酒业发达而培植成功酒博会;闽南地区的独特石材产业孕育成功厦门石材展;郑州位处中原农业区,农机展自然可以成长;山西以产煤著称,煤博会落户太原也顺理成章。相反,如大连的服装节,曾经一夜之间使大连成了著名的会展、旅游城市,但由于缺乏产业依托,并没有在服装产业上带来多少推动,只是在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四、要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两个积极性。

在举办各种展会过程中,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来包办,应该实行市场化运作,按照谁主办谁受益的原则操作,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如:临沂市2007年9月举办的第五届书圣文化节,按照“政

府指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大力培育和营造节会市场化运作的条件、环境和市场。各承办单位在规范管理和保证正确办节方向的前提下,注重活动策划,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搭建有利于参与企业展示自身实力与形象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企业自觉参与节会各项活动的冠名、承办、协办、商业赞助等,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节会活动。威海市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的国际会展中心由民营企业威海万龙会展有限公司管理,威海市的大部分会展都由此公司承办。

此外,发展会展经济,还需要抓好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四城市会展经济考察报告 篇2

人的社会交往活动是社会构成的本质,而社会信任是社会交往活动的基础条件和粘合剂,只要是两个以上的人在自愿状态下进行交往,就一定需要、也一定存在某种程度的社会信任。有研究认为,作为一种社会资本,社会信任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随着社会信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也会相应增加;也有研究认为,经济发展同样会对社会信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沃尔克·波恩斯(Volker Bornschier)切尔在《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和政治》中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社会信任水平与财富水平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财富水平越高的国家,信任水平越高;二者是协同进行的,不会有任何一方达到更高的水平[1]。”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经济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然而,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社会信任资源匮乏的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全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时期,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和目的是重建社会信任,提升人们对机构和个人的信任水平,以促进人们社会交往质量的改善。本文以广东四个不同发展程度的县(区)为例,考察县域经济发展、个人收入水平对社会信任的影响,进而提出提升县域社会信任水平的对策建议。

2 文献回顾

早在20世纪50年代,社会信任就开始受到国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在《货币哲学》一书中指出,信任在社会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力量[2]。卢曼(Niklas Luhmann)将社会信任作为当今社会最重要复杂性的简化机制,认为社会信任是对某人期望的信心,社会信任使得复杂性能够得以简化[3]。社会信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D.Putnam)指出,社会信任是伦理道德的核心部分,且对经济产生一种维系作用[4]。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曾指出,社会信任对经济福利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社会信任可以带来经济的增加[5]。怀特利(Whiteley P.F)、奈克和吉佛(Knack S.and Keefer P)均从国家层面研究社会信任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度越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率与投资额越高[6,7]。杰派利和帕加诺(Jappelli&Pagano)指出,交易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因信息共享而降低,交易双方的社会信任度也会对经济发展、贷款规模有促进作用[8]。关于社会信任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信任受社会结构的影响。卢曼(Niklas Luhmann)认为,社会信任结构和社会变迁与信任产生关联,并产生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两种模式[9]。祖克尔(Zucker,1986)指出,声誉、个人特征、法律和社会的健全促进社会信任产生[10]。塞利格曼(Seligman,1997)的研究表明,社会信任来源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系统,并接受两者的整合及维护[11]。二是人际关系是社会信任产生的主导性因素。列维斯、韦吉特(Lewis&Weigert)等研究指出,社会信任的表现形式由人际关系中的理性计算和情感因素决定[12]。也有研究发现,个人经历和社会规范、国家公信力同样会对社会信任产生影响[13,14]。

国内关于社会信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信任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张维迎对省级层面社会信任对经济的影响的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对一个地区产生经济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发现经济交易的发达程度也反之对信任产生影响[15]。潘峰华、贺灿飞的研究发现,社会信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6]。王文胜研究发现,相较于城市而言,城市社会信任水平缺失,农村社会信任水平略高[17]。张俊生和卢燕平基于省级层面调查的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与地区金融呈正相关关系。二是社会信任影响因素的研究[18,19]。张云武针对不同地区社会交往关系网规模与社会信任关系的研究发现,不同规模地区的居民对于日常生活中不同类型关系的信任度有所不同,亲情关系方面来看,乡镇地区和直辖市地区要高于县城和省会城市,而在工作关系这一职业信任中恰成相反状态[20]。胡荣和李静雅的研究发现,居民的个人特征和社团参与是影响社会信任的重要因素[21]。李伟民和梁玉成的研究发现,血缘关系是影响中国人人际信任的主要因素,情感内涵也产生着重要影响,而并非国外学者所认为的血缘关系决定信任的偏见[22]。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社会人口属性(如职业、教育程度等)对社会信任的影响[23,24]。

综上所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信任对经济的影响或其他因素对社会信任的影响;而关于经济因素如何影响社会信任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基于此,本文将研究重心下移,从县域社会层面,考察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个人收入状况与社会信任的关系。

3 研究设计

(1)社会信任。关于社会信任类别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卢曼将信任分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并指出前者以情感关联为基础,后者则体现在制度、法律规范的制约[25],制度为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活动提供基本框架,现代社会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现代社会的制度信任的发展[26]。科尔曼(Coleman)和帕特南(Robert D.Putnam)将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三个因素之一,通常与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27]。韦伯将信任分为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进行探究[28]。林卡通过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这一框架,分别对社会信任进行测量分析。雷金星从组织与个人层面对信任进行区分测量[29]。冀军则是通过家庭收入、职业变量入手探讨人际信任[30],艾伦·沃克(Alan Walker)从社会质量的角度对指标建构,将社会凝聚界定为信任、价值规范、社会网络、身份认同四个维度,其中又将信任区分为一般信任、特定信任两个子领域,其中特定信任中包含熟人信任、机构信任、普遍信任、职业信任指标。本文采用了艾伦·沃克关于社会信任的类别划分,进而构建社会信任测量指标体系(表-1)。

(2)经济发展。这里的经济发展涵盖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人经济生活水平;其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用地区生产总值来测量,个人经济生活水平用人均月收入来测量。相关数据主要通过《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和问卷调查获得。

(3)研究样本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3年度“理论粤军”招标课题“广东县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清新、阳东、梅县和顺德四个县(区)的调查数据,这四个县(区)分别处于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四个不同发展程度的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具体抽样方法是,先按社区进行抽样,进而在每个社区进行等距抽样。课题组于2015年1月—3月进行问卷发放,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458份;其中有效问卷1340份,有效率为91.9%。问卷录入SPSS系统后,对社会信任题目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s Alpha系数α值为0.702,能够满足研究需要。

4 研究发现

通过年鉴统计数据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信任的方差分析以及社会信任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主要有三点发现:(1)四个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近五年来差异明显、且呈逐步扩大趋势(图-1)。其中,S县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县域,而粤东西北三个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不明显。这是广东省地区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的真实写照,珠三角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而粤东西北经济发展水平却还处于全国平均线以下。然而,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不意味着社会信任水平必然就高,下面的分析将进一步验证这一观点。

(2)对四个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信任的方差分析发现:一方面,县域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信任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甚至呈负相关关系。S县是经济最发达的县域,但其社会信任反而不是最高的;而Q县经济发展水平在四个县中排名第三,但其社会信任水平总体而言反而是最高的(表-2)。另一方面,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县域,还是经济不发达的县域,普遍信任水平普遍偏低。

可能的解释有三:一是经济越发达意味着市场化程度越高,对传统的、基于熟人社会的信任冲击就越大;二是经济越发达意味着外来人口就越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也就越多,社会信任水平必然就越低;三是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迅速转型的当下,传统的熟人信任对人们依然是最重要的情感寄托,这反过来解释了为什么普遍信任在社会信任中是最低的。

(3)个人经济状况与社会信任显著相关。为了便于观察,这里将粤东西北的Y县、Q县和M县合并,并对特定信任的因子进行合并(KMO值为0.679)。在模型1中,将政治面貌、教育水平、就业状态、职业、常住人口、宗教信仰作为控制变量,均为虚拟变量;在模型2中加入经济因素变量。在控制了相关变量并加入经济因素后,模型2的拟合度显著提高,模型最高解释力度为11.9%。研究发现,个人经济状况(人均月收入)对S县、其他县域的社会信任均有显著影响(表-3)。

注:括号内为标准化回归系数。*P≤0.05;**P≤0.01;***P≤0.001。a.参考类别为非共产党员;b.参考类型为本科及以上;c.参考类型为就学群体;d.参考类别为党政机关编外人员;e.参考类别为世代同堂;f.参考类别为无宗教信仰倾向群体

可能的解释有二:一是一般信任和特定信任是人们所面临的不同互动环境下产生的,通常我们会认为一般信任更多地受到首因效应、熟人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彼此信任更多地取决于行为可观察到的程度;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交往范围和圈子不断扩大,人际间的信任就会间接提高。此外,个人交往互动频繁、经济能力提升带来的风险抵御能力的增强,都会对信任提升产生影响。二是特定信任与个人经济能力的关系实际上可以从社会资本角度进行理解,特定信任不同于一般信任,更是一种对不同互动关系的信任,人们在非正式或正式的社会关系中产生一种互惠性的社会网络关系,个体拥有的社会资本存量受关系网络有效动员规模的影响。一个拥有更多经济资源的人也会拥有更高、更复杂的社会网络,同样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资源获取能力,在一个网络生存的同时又能进入一个新的网络,这使得个体既获得资源,又增强了其对周围的信任感。同样,个体经济收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在不同场域下被尊重和平等对待的可能性,会使群体有着一种更为强烈的自我认知,这些均会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人际信任产生较大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会信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或从更宏观层面探讨经济对社会信任的影响,鲜有研究关注基层经济因素对社会信任的影响。本文将研究重心下移,着眼于县域层面的经济因素(地域经济发展、个人经济收入)对社会信任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县域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信任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甚至呈负向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域,其社会信任水平并不必然高。人均月收入作为个体感知强烈的经济因素对县域社会信任有显著影响。个人通常被置于各种组织关系中进行考量,并且在当前“利欲化”社会环境下,贫富的决定性作用更体现在会不会将自身排除在社会网络之外,社会信任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增强或削弱;

初创业者考察加盟项目“四步法” 篇3

如何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在众多参差不齐的项目中找到精品呢?其实,只要在选项目时,做到一查、二看、三测和四算四步即可。

一、查基本条件

加盟者要考察盟主是否开店满一年,有两个以上直营店,在此基础上,看其是否具备知识产权,以及是否具备商标等。仅仅看项目说明书是肯定不够的,投资者还必须亲自到现场考察,才能真正感受到目标品牌的规模实力。还不能仅仅看总部办公的写字楼是否豪华,就下定论,要根据其分店地址按图索骥,亲自到其直营店实地考察。然后,考察这一项目是否有具备一定规模的加盟店,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其实力。还要逐条对项目所介绍的经营状况真实性进行分析。尽量多走访一些加盟店,和加盟商进行交流。

二、看赢利前景

具有赢利前景的项目,通常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总部自己的赢利能力;2.给予加盟者足够的开店指导和支持;3.本部对加盟店持续、稳定的支持。实际上,加盟者和创业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加盟者能否获得盟主在管理、配送、技术和产品等方面的帮助,护送加盟者从“门外汉”成长为专业人士。这也是特许经营对加盟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三、测生命周期

项目生命周期指的是产品生命历程,如同人生一般,包括导入、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时期。考察产品所处的时期可以帮助投资者初步判断项目的发展前景。

导入期特征:总部成立时间短,总部宣传投入很多,加盟者盈利回报一般都较高。但发展极不稳定,极容易因种种因素死亡。

发展期特征:总部成立时间在3~5年,宣传投入相对导入期有所增加,盈利水平还较高。发展比较稳定,抗外界干扰能力强,总部自身发展比较顺利。

成熟期特征:总部成立时间在5年以上,宣传投入最高,盈利水平比较稳定,但相对前两个阶段有所回落。总部自身盈利水平很高,抗外界干扰能力很强,加盟商死亡几率最低。

衰退期特征:宣传投入最少(准备退出)或是最高(抢抓赚钱的最后机会)。一般加盟者盈利水平开始比较高,很快就会快速下滑,各加盟店陆续关门,加盟死亡率最高。

四、算利润空间

加盟公司能不能给你足够的利润空间,只看表面的供货折扣和换货率,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很多隐性的内容可能是投资者看不到的。

店铺租金,可能需要一次性支付三个月甚至半年。店铺装潢费用,是需要一次性投入的。货品资金,如45%的进货折扣,那么零售价值在10万元的货品,你需要支付4.5万元。人员工资、每月的店面日常开销(水电费用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预计的收入要根据店铺所在商圈的客流量和周边品牌的销售情况,估计每天销售件数、根据最低最高两种情况、得出每天的营业额幅度。一定要记得考虑打折销售的因素,很多时候商品并不是按照零售定价来销售的,会有很多促销和折扣。

相关链接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新”类型的项目,它看上去好像并不是特许加盟,但实际操作却是换汤没换药。如:许可经营,或又回到传统的说法——代理,或加盟合作等称呼。这些项目之所以不承认自己是特许项目,也是为了避开特许条例的约束。对于这些招数,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

中小企业吸纳失业人员有政策优惠

日前,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表示,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很好载体,中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可以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

张小建表示,《就业促进法》中对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原则规定,中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可以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一个很好载体,《就业促进法》中对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为发展提出了原则规定,劳动部门将和财政、税收、银行等部门共同研究,进一步细化《就业促进法》中的这些规定。

他表示,现在已经明确的法律实施时能够落实的有这么几项:

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可享受税收减免政策;中小企业吸纳失业人员比较多的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解决资金困难:

中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还可以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今后还将根据实际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一些更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政策,比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市场服务、信息服务,使中小企业更快地发展。

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日前表示,市场解决不了的就业问题,政府要承担最后责任。截至8月份,全国80多万零就业家庭90%已实现至少有一人就业。

零就业家庭是指城镇家庭中,所有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且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的家庭。劳动保障部今年6月初提出,到年底基本消除城镇现有零就业家庭。

城市管理学习考察报告 篇4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水平,切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向纵深发展,市城管局于近期组织由市城管局分管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区城管(执法)局分管副局长组成的学习考查组,赴青岛、南京、上海等地,开展了以学习和借鉴兄弟城市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为目的学习考察。考察期间,大家一致认为:青岛、南京、上海等市抓城市管理的工作方法虽然在诸多方面与我市存在共同点,但是他们的一些创新之举非常值得我市借鉴和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经验

考察团根据青岛、上海、南京等市在城市管理方面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考察了上述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扬尘治理、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和城市管理宣传工作。经过学习和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这三个兄弟城市在扬尘治理、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和城市管理宣传工作中的做法和措施完全可以为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一些启示。

(一)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情况

纵观三个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除青岛在个别区域进行了小范围的环卫市场化运作试点外,另外两个城市和青岛大部分区域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仍然采取政府职能部门 统一协调、指挥的传统作业模式。经费投入较高,基础设施建设到位是这三个城市的共同特点。其中青岛、南京两市主要道路的环卫作业质量较高,体现出了发达地区的发展优势,但是由于监管工作没有全域覆盖,中小街道保洁不到位和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的现象还比较严重。高强度的路面冲洗作业力度是上海市在环卫作业中一个鲜明的特点,这种作业方式不仅巩固了清扫保洁的成效,也取得了“路面本色凸显”的良好效果,提升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档次。

(二)扬尘治理的南京模式

1、运渣车辆密闭改装:城管部门与环保局、交管局、建委、质监局等单位密切配合,下发《绕城公路以内密闭运输规定》,对绕城公路以内运营的运渣车进行密闭改装,没有经过密闭的,不得上路,否则将给予处罚。同时以招投标方式,委托三家车辆改装厂对运渣车进行改装,并给予主动配合的车辆一定的经济补偿。该市于04年初顺利完成了对全市85%渣土运输车辆的密闭改装,为下一步的规范管理和集中整治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严管工地扬尘:颁布施行《南京市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以冲洗设施设置位置、设置规格、混凝土使用标准、车辆冲洗效果、建渣运输的时间和方式等为主要内容,从技术标准上对工地防尘措施做出详细规定。对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扬尘污染防控的,根据相关法规进行顶格处罚。

3、执法力量的整合:从城管单独执法,转变为交警、城市警察、环卫、交通和建工局联合执法,通过“交警拦车——城管验证——城市警察运用行政手段进行严管重罚”的方式实现了“执法力度显著增强,违法成本明显增加”的良好管理效果。

4、渣土管理信用警示办法:以运渣车为管理对象,对屡禁不止的扬尘污染违法行为,进行阶梯式的警告。警告分白色、黄色和红色三种。一年中警示次数累计到一定数量,将其相关资料抄送到市公安交管局车管所、招标办、工商局等单位进行备案,取消其参与营运的资格,通过市场准入限制的手段进一步规范运渣车的经营行为。

(三)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的青岛模式

青岛市市政公用局以“便民、为民”和行政成本节约为切入点,创新性地建立了“POS智能抄收管理系统”收费平台。该平台以收费服务中心为核心,以营业站为分支,以银行网点为收费代办机构,建立了一个涵盖青岛市7区所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管道燃气费、自来水用户等相关资料的广域网络,所有数据均可在网上实现一体传输,具有操作界面简单、操作系统安全、稳定、可拓展的强大优势。在这个平台的支撑下,水费、燃气费和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缴仅需两个步骤——(1)居民持“便民服务卡”到指定的银行营业网点或收费服务中心进行充值。(2)抄收员持POS机 上门抄取读数,居民当场刷卡缴费并保留对账单据。使水费、燃气费和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缴工作得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完成,实现了征收成本节约和便民措施到位的双赢效果。

(四)新闻宣传的上海模式

为了营造良好和谐的城市管理信息环境,构筑行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塑造城市管理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创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方式,摸索出了一条适应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反应灵敏、高效规范的信息发布机制。

1、建机构:成立新闻发言人工作小组。组长为分管社会宣传工作的局领导,副组长为局新闻发言人,工作小组成员为:局办公室、宣传教育处、组织人事处、政策研究室、综合发展处、科技信息处、市容管理处、环卫管理处、城管执法处、景观管理处、监察室、行业工会、行业协会、宣教中心主要负责人。由成员单位处室主要负责人指定一名人员负责新闻发布的日常联络工作。局宣传教育处负责协助新闻发言人,处理及协调日常新闻发布、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工作。

2、定机制:一是定期研究新闻发布工作。结合每整体工作安排,制订新闻发布计划,统筹安排重要新闻信息的发布。二是制订新闻应急方案。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按照新闻发布程序,把握新闻发布的主导权。在发生突发事件 时,及时提出新闻处置方案或建议,包括规范新闻口径、拟订新闻稿,确定是否对外公布或通过何种方式对外公布消息,是否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在遇到社会公众,特别是媒体关注的特殊情况时,及时研究制订新闻发布方面的对策。三是及时评估新闻发布效果。每次新闻发布活动后,追踪中央新闻媒体及全市媒体的报道情况和社会舆论的动向,以检验发布效果。如发现报道与事实有出入,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误解等不良影响的,应及时与新闻媒体主管部门沟通以澄清事实,引导舆论,增进共识。

3、统口径:对需要发布的信息,各类新闻事件、社会公众媒体关注的问题,确定规范的应答内容,并适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更新调整,努力做到统一规范、答有口径。

二、体会和建议

通过考察,大家思想上受到很大震撼,既拓宽了视野,又看到了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考查组成员表示,下一步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再上台阶的高度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厘清思路,加大力度,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市城市管理工作。

(一)增强历史责任感

一个城市的城乡环境,涉及每一位市民的切身利益和健康安全,折射当地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整体发展状况,直接体现党委和政府的执政水平。要将成都建设成为西部最适宜 居住、最适宜创业、最富有魅力的中心城市,就必须在不断强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同时,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使城市管理的硬件和软件持续实现提档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作为各级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就必须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积极主动承担起岗位职责,建设“天蓝地绿、市容整洁、政通人和”的新成都。

(二)总结经验,虚心学习

1、继续挖掘环卫市场化的潜能和优势:环卫作业市场化机制建立以来,我市在环境卫生管理领域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这次考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即使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质量也毫不逊色。下一步我们一方面应该继续探索更多有效规范环卫作业公司经营行为,提升作业质量的措施。另一方方面要加强与各兄弟城市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他们在考核机制和监督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运用、作业方式革新、硬件设备投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不断促使我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在技术层面的进步和革新。

2、扬尘治理学南京:参照南京市在此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通过规范营运市场和增加处罚力度两手抓的方式,进一步推行对扬尘污染的源头治理。一是在继续推行运渣车辆GPS定位系统安装的同时,积极探索更多适合我市行政体制和行业特点的提高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营运门槛的新思路和 新办法。二是以加大处罚和教育力度为核心,及时总结武侯区在交巡警大队运行方式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在条件成熟时,在全市扩大该项工作的试点范围。

3、垃圾收费学青岛:由于行政体制构建的差异,我们虽然不能完全照搬青岛的生活垃圾收费体制,但是他们在推行此项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开拓创新精神和“便民、为民”,“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管理理念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一是学习他们在政策宣传中的广泛性。通过深入基层和上门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对生活垃圾处理费的了解度和认同度。二是学习他们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收费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做到在征收过程中的有理、有据、有节。三是学习他们的效率意识。以“便民”和“效率提高”为目标,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进一步提高收费效率的运行机制。

4、强化宣传学上海:一是抓信息报送。一方面以专题培训和业务指导为手段,进一步规范各区、市、县城市管理部门信息报送的方式和时限,力求对相关信息的掌握更加及时、全面、准确;另一方面仔细甄别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情况,正确把握信息公开的尺度和范围。二是抓正面引导。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业务联系,引导其按照“着眼建设性,务求真实性,保持平衡性”的原则,着眼于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维护稳定的要求正确地开展舆论监督,使正面宣传和舆论监 督相互呼应、互为补充。三是抓重点工作宣传。以全市城管工作领域的机制体制创新、精品工程打造、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为重点,及时提炼,及时捕捉,将工作中的特色和靓点有效地宣传出去,做到“抓重点、突亮点、出精品”。

(三)与民共建美好成都

强化城市管理“共建共享”的理念,着力提升引导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能力。一要注重宣传工作的实效。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以是否取得实效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不拘一格地采取各类宣传方式,真正把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观念植入群众心中。二要搞好服务。切实抓好市容秩序综合整治、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性服务,把城市管理的实惠生动地摆在群众的面前。三要广开言路。群众的合理化建议经常成为我们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的动力,只要我们更多地拿出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的诚意,就不会在工作中显得那么生搬硬套。四要搭建平台。要在持续深入推行“城管志愿者带动工程”、“门前双五包”、“七进活动”等工作的同时,继续挖掘更多让群众与城管工作者形成互动的渠道,真正激发他们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

城市管理工作考察组

日本城市综合交通考察报告 篇5

根据市政府的组织安排,市城建系统一行组成考察团赴日本福冈、东京进行了对口考察。按照分工,我委主要考察了日本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和建设情况,经过与日本城市有关单位的对口交流及实地考察,受益良多,感触很深。经综合整理和认真思考,形成如下考察报告。

一、福冈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建设综述

福冈市位于日本的西南部,九州岛的北侧,城市人口145万人,城市面积338.4平方公里。城市东西轴长27.6公里,南北轴长31.9公里,是日本西南部的经济和交通中心。城市的综合交通体系由空港、博多港(海港)、国家铁路(JR线)、城市地铁、城市及城际高速公里、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构成,形成了功能明确、层次分明,高效有序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1)福冈国际机场

福冈机场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北侧,到福冈市中心交通相当便利。可以转乘福冈市地铁机场线,到JR博多站约5分钟(约5km)。到福冈市中心天神约11分钟(约12km)。利用福冈都市高速公路30分钟左右也能到太宰府。

航运大楼共有日本国内线第一、第二、第三和国际线总共四栋,货物大楼国内线,国际线的两栋。国内线航运大楼位于飞行跑道东侧,1999年5月开始营运的国际线航运大楼则位于飞行跑道西侧,约10分钟有一班间隔免费的接驳巴士运行。

福冈机场虽然只有一条2800m的跑道,跑道的起降率跟同样的第二种机场比较起来是最多的。每年起降次数达到14万次(日本国内线12.6万次,国际线1.4万次)。

国内线的航空路线有25条,1年的旅客人数约有1632万人(乘客和降落人数合计排在日本第5位)。国内线和国际线的旅人数约有2000万人。本机场的旅客人数是继羽田和成田之后排在日本第3位,本机场亦是日本最初设臵登机桥的机场。做为连接日本与亚洲各国的门户城市,福冈机场正在努力完善设施,吸引航班,正在研究增设跑道,采取设臵两条跑道的体制,力求强化作为亚洲门户的功能。

(2)福冈博多港

博多港位于福冈市北部,由两个半岛环抱着的博多港,终年风平浪静,是日本西部地区的天然良港。

博多湾东西长20公里,南北长10公里,面积140平方公里,水深-5~-10米,潮差2米。港区东西长11公里,南北长5公里,面积8078公顷,中央航道和东航道底宽400米,水深-14米。博多港历史悠久,地理位臵优越,至釜山、上海、××的直线距离分别为213公里、930公里、2278公里。地处首都东京和中国沿海城市的中间位臵,凭借这些优势,两千多年来,博多港与亚洲各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一直非常活跃。目前,博多港与我国通航的港口有××港、上海港、天津港和大连港。

同时,博多港是神户港以西唯一的北美及欧洲集装箱干线港,与中国的集装箱航线计13条每月60班。2009年,博多港的旅客运输量为85万人次,集装箱76万标箱。

为强化博多港海上门户的功能,目前博多港正在改造及建设港口的基础设施,包括码头的重新修整,改建国际候船楼,临港道路交通广场的整修等。

(3)福冈市的轨道交通

福冈市的轨道交通线网由市区的地铁线(市政府交通局投资管理)和西铁线(轻轨郊区线)和JR高铁线构成,该铁路线网布局衔接合理,换乘方便,交通出行功能明确,构成了福冈市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运载系统。

目前,福冈市共有6条JR线。总长55.3公里,共设车站23座。JR鹿儿岛本线穿越福冈全境,北接山口、广岛,南接熊本、鹿儿岛。其中,福冈至鹿儿岛段正在实施,预计明年运营。其他JR线如JR香锥线、JR筑肥线、JR博多南线、JR阳新干线等由城市中心区放射,联系福冈郊区和周边的卫星城,以解决地区中远 距离出行交通。

目前,福冈市区运营的地铁线路共三条,运营里程为29.8公里,共设35座车站。1981年投入运营的地铁室见至天神线5.8公里,之后又进行了延长。1993年,13.1公里的机场线、4.7公里的箱崎线合计17.8公里的地铁线路投入运营,年运载旅客达一亿人次。随着福冈新区(西南地区)的开发,西南地区的交通需求不断上升。福冈新区占全市面积的22%,人口52万,占全市人口的39%。1996年开工建设地铁七隈线,该线全长12公里,采用直线电机动力系统,于2005年建成运营,极大的改善了西南地区的交通状况。

除政府出资建设的地铁线外,还有企业投资建设的西铁线,西铁线共有两条,总计17公里,设车站16座。西铁线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构成,解决JR线未覆盖地区的中距离交通出行。

根据福冈市的统计资料,到2007年,轨道交通的每日载客量为130万,其中,地铁载客每日62.2万,西铁每日30.8万,JR线每日38.3万。

(4)、福冈市的高、快速路网

福冈市的高速公路由环城高速公路、三条放射高速公路(与环城高速公路相连)、九州纵贯高速公路、北部高速公路联络线(香锥放射线联络九州纵贯高速公路福冈立交枢纽)构成,构成了城市的交通主骨架。环城高速公路串联了博多港及福冈国际机场,向城市外围通过放射线高速公路与九州纵贯高速公路、城际高速公路(西九州高速公路)联通,真正实现了陆海空联运,形成高效快捷的综合交通系统。

外围交通骨架的形成,减少了进入城市中心区的车辆,可减小城市中心区的压力,使城区的交通井然有序。

目前,福冈市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有51.8公里,(5)福冈市的城市道路

福冈市的城市道路由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构成,其中,主干道多为双向六车道(极少八车道),次干道为双向四车道,支路为双向两车道(也有三车道),整个路网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特别是支路密度较大,主、次、支路一目了然,可方便的组织区域交通。主干道一般间距1.2KM,次干道一般600米左右间距,支路间距100-200米,每个道路交叉口和行人过街均采用信号灯控制,城市道路上一般在局部地段都留有临时停车处,方便乘客短时间停留。

福冈市道路不论大小和区域位臵交通管理设施一应俱全。城市道路基本采用沥青路面,其沥青拌和料明显优于国内沥青面料,采用粗集料开级配,直观上感到强度高,透水性好、摩阻力大。路缘石、人行道板与国内差不多,少有花岗岩铺装,但道板铺装,检查井的安臵,无障碍盲道的施工安装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目前,福冈市汽车保有量70多万辆,其中私家车52万辆,城市干道开通里程372公里,通车里程达到了规划道路的72%。

(6)、福冈市的公共交通(巴士及出租车)

福冈市的巴士交通线路运营长度为555公里,主要由西铁、昭和、JR九州三家公司运营,运营线路涵盖了福冈市的大部分区域,每日载客量达38万人次。

福冈市共有出租车约6000台,其中公司有4149台,私人1867台,年载客量5420万人次。

(7)福冈市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

福冈市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共有三个,分别是博多站(JR高铁与城市地铁换乘)、西铁天神站(西铁轨道交通与城际巴士换乘),藤崎站(JR高铁与城市地铁换乘),这些交通枢纽采用的是垂直换乘,基本在一栋大楼里将不同的交通方式设臵在不同的楼层,实现真正的无缝衔接,提高了换乘效率,方便了旅客。以提高公共交通的交通分担率,减少小汽车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8)福冈市的停车场建设

福冈市的停车场建设非常发达,通过几天的城市观光,无论中央都市区和郊区都设有完善的停车场,由于日本土地资源不足,市区各建筑物周边因地制宜,见缝插针,设臵了众多泊位不同的停车场,由于日本土地私有化,98%的停车场为私营,全市停车场2930个,可提供泊位15.4万,没有路边停车场泊位,静态交通的解决,可帮助解决城市动态交通,使城市道路交通更为通畅。(9)、城市慢行交通(自行车交通)

为满足不同出行群体和出行距离的需求,福冈市在城市各级道路设臵了自行车道,并且根据不同道路的实际用地情况灵活设臵,有的设臵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采用彩色沥青路面,机动车道和自行车道之间设臵分隔,有的设臵在人行道上。在商业中心及换乘公共交通枢纽,设臵自行车停放处,有的就设臵在人行道上,采用咪表收费,用专用停车架存放。

(10)其他

福冈市在道路元素的设计方面独具匠心,公交车停靠站的雨棚一律向人行道侧悬臂,立柱设臵在紧靠道路侧石,避免了公交车停靠站挤占人行道空间,提高了行人通行宽度。

为提高道路交叉口行人通行的安全,在停车线一段距离,采用彩色沥青路面,以对司机进行警示。对于交叉复杂的路口,对右转车道(我国应为左转)用彩色沥青路面进行标识。以提高车辆通行的安全性。

二、福冈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

福冈市作为日本西南部最大的城市,定位为国际化都市,其目标为“建成九州和亚洲新时代的交流中心城市”,按照这一目标,城市空间按照三个拓展轴展开,同时,城市交通骨架体系也按照城市空间拓展轴规划建设,在规划建设中,构建以铁路运输、高速公路为主,其他城市主干道次干道为辅的道路体系,以适应城 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1、规划构建了空港、海港、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枢纽的快速联络系统,较好的解决了城市内部和外围交通的需求和分离。

2、规划构建了功能齐全、层次分明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地铁线服务于城市建成区,解决城区居民的出行,郊区线解决了城市居民中距离的出行需求,同时促进了城市郊区的发展。JR线(国铁)服务于城市之间,解决居民中远距离的出行。轨道交通体系服务目标明确,且又有机衔接,换乘方便快捷。

3、规划构建了城市高速路网。根据城市空间的拓展,即考虑与城市中心区主干道路的有机衔接,又考虑了过境交通的需求,同时考虑了区域内海港、空港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配套建设疏港高速公路及铁路,从路网规划布局上对不同出行目的的车流进行分离。以构造城市良好的交通秩序。

4、规划建设了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疏稀合理有度的城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路网。道路合理的分级、分层规划,解决了城区主通道、微循环的交通组织,使得城区交通流分布均衡,较好的解决了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

5、规划建设了陆海空联运、各种交通工具无缝换乘的交通枢纽,换乘枢纽布局合理,即在城市中心区设臵,也在城市外围区设臵,即解决了城市中心区的居民出行,又解决了空港、海港对周边城市聚散人群的交通,防止这些人群进入城市中心区,以免 对城区交通造成压力。

6、规划建设包括政策引导建设的较多的停车场泊位,较好的解决了城市静态交通问题,保证了道路交通的顺畅。

7、设臵公交专用道规划和合理布局公交线路,以补充轨道交通的运力和服务区域。道路交通的顺畅,可吸引更多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人小汽车的出行,缓解了城市道路交通压力。

8、道路完善的交通工程设施,包括标志、标线、标牌,隔离栏、交通控制信号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主干道交通信号灯基本采用了滤波线控技术。同时,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标识保证了行人安全,减少了交通事故,保证了良好的交通秩序。

9、设臵了专门的自行车道,并且在交通枢纽和公交车站、地铁站设臵了自行车存放点,可方便短距离出行的群体,又可分流公共交通的出行客流,方便的换乘衔接使各种交通工具发挥不同的功能作用。

10、采用积极的交通票务政策,鼓励更多的人乘坐公共交通。如发售地铁卡、耀卡耐特卡、哇依哇依卡。这些卡带赠送和打折且方便购买,且有的卡可在不同运营商的线路都能使用。一日乘车奍可在地铁不同线路使用,在当天的使用次数不限。另外,地铁月票分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三种,且折扣率较大。积极的票务政策可吸引更多的人乘坐地铁,减少私人小汽车出行,提高 公共交通的分担率,缓解城市交通拥挤。

三、福冈市城市综合交通的规划建设对××的启示 福冈市在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上和××相比虽然没有可比性,但规划和建设理念应是相同的。福冈市定位为国际化都市,其目标为“建成九州和亚洲新时代的交流中心城市”。在国家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从城市定位上,两市有相近点。

目前,××市已建成一流的空港和海港,且联邦快递落户××,更加巩固了××国际机场国家枢纽机场的地位。××的双快交通系统(高速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已基本形成,下面结合这次考察对××市的综合交通规划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国际机场

目前,地铁3号线规划北延到机场,且已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垂直换乘。但主要解决的是××市区的居民出行问题,建议在机场航站楼的外围规划建设城际长途巴士站,辐射××等市,航站楼与长途巴士站由专用巴士穿梭接驳。长途巴士经××外围高速公路往返各市,即分流了客流进入城市中心区,又提高了旅客的换乘效率。

2、××港及××港

随着××港二期的建设,××港的集装箱将达到年1000万 标箱。预计将来,仅通过南部快线进行货物转运将不能满足交通需求,需尽快加速建设疏港铁路,以增强对粤西、粤北以及湖南、贵州等周边省份的货流吸纳作用。建议疏港铁路北接京广线,通过京广线联络贵广线和广茂线。同时疏港铁路的建设将缓解××周边高速公路的货运交通压力,减少物流运输成本,提高××港的竞争力。

××港一直缺少快速疏港道路,致使××区交通混杂,区域道路交通压力大,易堵塞,目前,东二环高速已建成通车,广深二线正在开工建设,建议规划一条高架高速联络线与××区的高速公路衔接,以提高××港的疏港能力,改善××区的区域交通。

3、××市的轨道交通

随着地铁5号线的建成并投入运营,××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已基本形成,日载客量已大幅度攀升到300多万人次,高峰日已达到360万人次,线网效应已日益凸显。我市已有较为合理的轨道线网规划,但在轨道交通系统综合规划调整和检讨中建议在下列几个方面予以考虑:

(1)、应根据城市居民不同的出行目的和出行距离合理规划国铁、城际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的位臵、车站密度及服务半径。并做好有机地衔接和换乘。

对于我市的城市规划及建成区,建议由地铁线网覆盖。对于城市主中心的郊区、城市主中心与辅中心、城市组团之间的交通 联系,建议规划城市轻轨,在城市边沿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如我市与从化、增城等地可采用城市轻轨。

为增强我市的中心辐射作用,我市应加快规划建设与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明年××轨道交通通车,××深也在规划中。××到肇庆、××到清远也应控制规划。

(2)、为避免城际轨道交通对我市建成区的影响,在规划理念上,城际轨道交通不能进入城市中心区,全部在城市外围与我市的轨道交通接驳。

轨道交通的分层分级规划,可根据分段的交通客流,针对不同的运输方式,合理设臵车站,方便组织运营,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运营成本。

4、××市的高快速路网

结合城市形态和城市发展轴,我市规划了四环十八射(环状+放射线)的高快速路网,从规划理念上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的规划是相同的,其中,纵贯全省的京珠高速公路布臵在主城区东侧,通过高速联络线(华南快速干线、环城高速公路)可选择进出主城区和分流理念是正确的,并且,海港、空港、××火车站均有高速公路相连。

××火车站建成后,将承担珠三角大量客流的聚散,目前,仅有东新高速公路不能很好的进行交通分流。需加快建设平南高速、广明高速并与佛山一环衔接,增强××火车站的聚散效用。目前,东西南环取消收费后、西环、南环交通压力较大,东二环、北二环、西二环已建成通车,应加快南二环的建设,尽快构造出城市外围高速环路,以分担不同出行的交通流。

5、××市的市区路网结构

由于受××山、广深铁路、珠江的影响,××市城区路网的规划为方格网+自由式,同福冈市比较,我市无论老城区还是新城区路网分级梯度、密度都不尽合理。由于次干道、支路密度不够,无法形成区域交通微循环。致使主干道交通压力过大,造成交通拥挤。

××市的路网结构已经形成,建议结合老城区改造,仅可能的增加支路密度。同时在城市新区规划时,应结合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合理预测交通量,在规划上适度超前,规划合理的主干、次干、支路密度,以使交通流量均衡。

5、××市的交通换乘枢纽

福冈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综合交通体系的换乘枢纽,我分别考察了西铁天神站和博多站,两种运输方式在一栋建筑内实现立体垂直换乘,即方便快捷又节约土地。换乘枢纽根据客流的流行和出行目的在市中心区和城市外围均有规划建设。

我市在综合交通体系的换乘枢纽规划方面也已做出积极的尝试,如××火车站与地铁2号线的换乘,××国际机场与地铁3号线的换乘。××火车站与地铁2号线、5号线的换乘。由于历史 的原因,火车与长途巴士的换乘还是不尽人意,地面换乘距离远,造成地面交通秩序乱(如省汽车站与火车站)。因此,在今后的交通枢纽规划时,建议吸取日本城市先进的规划理念,最大程度地实现一体化垂直换乘。

6、停车场建设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停车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日本和我国的土地所有制体制不同,日本的停车场98%为私人经营。为缓解停车位的供需矛盾,建议经综合调研,适度提高新住宅小区、新写字楼、商业文化设施的配建指标。同时鼓励民间资金在公共用地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并根据区域适度提高停车费用,以抑制私人小汽车的出行和增长。

7、公共交通(巴士交通)

目前,××有公交车8000多辆,日均客流近600万人次,公交线路基本覆盖了城市区域。××市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支线,其它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是正确的,建议结合轨道交通新线的投入运营,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1)常规公交应积极配合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完善与轨道交通的衔接,逐步抽疏与地铁重叠的线路,为地铁提供客流供给。通过分流地面客流,有效降低地面交通压力。

14(2)组织城市组团间的中距离公交运营,并在城市中心区外围设臵始发总站,缓解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拥堵。强化公交体系自身及与轨道交通的接驳,减少不必要的长途大巴进程。

(3)完善住宅社区穿梭循环巴士。在开行中巴、小巴线路中,立足于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根据住宅小区周边道路通行条件、线网布局及居民出行情况,开行住宅社区穿梭巴士,并与常规大巴、地铁形成衔接,实现公交服务网络延伸至各主要住宅社区的目的。

8、道路交通工程

××市的部分主干道路基本取消了红绿灯,形成了主流连续的交通,但在部分主干道,如天河北、××大道、天河路、中山大道等主要道路信号灯的设臵和配时应研究采用滤波线控技术。并应考虑城市建成区平面交叉口交通信号灯全覆盖。另外,××市的交通指路牌还尚需梳理规范。同时,在交叉路口,可尝试日本城市的做法,如在进口道铺装彩色沥青安全标识区,铺设彩色立体图案减速带,设臵彩色左转车道等。

9、慢行交通(自行车交通)

××已基本上取消了自行车道,从城市出行结构上考虑,自行车是居民短距离出行最好的交通工具。结合亚运道路综合整治,部分道路已设臵自行车道,建议××在今后的新建和改造道路中,应规划设臵自行车道。设臵原则可因地制宜灵活布臵,如道路用 地条件许可,可设臵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与车行道采用护栏分隔,自行车道铺装彩色沥青,以示区别。如道路宽度不足,可设臵在人行道上,与行人部分用不同的铺装材料标识。同时应在不同的区域或人行道上设臵自行车存放站(可采用咪表收费)。

四、城市道路设计方面的启示综述

通过对日本城市道路的考察,总的体会是以小见大,××应在下列几个方面在规划、设计中予以借鉴:

1、规划设计理念比较先进。

(1)日本的城市道路规划并不追求整齐划一,而是根据地形地貌以及原有建筑的情况因地制宜,能宽则宽,能窄则窄,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避免大拆大建。

(2)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以沥青路面为主,道路面层多采用中粒式沥青砼,强调行车的舒适性及行车安全。在市区繁华路段,采用了彩色沥青路面或沥青路面施工中加入白色石子,既区分了道路交通功能,又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3)人行道的铺装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需要,铺装不同档次的人行道。在城市中心区及繁华路段,采用花岗岩人行道;在一般路段,采用沥青砼或砼砌块人行道;

16(4)人行道的路口均采用无障碍设计,形式基本一致。(5)道路检查井基本采用铸铁井盖,雨水井基本采用不锈钢制品。

2、道路元素配套比较齐全。

(1)城市道路的路灯,道路标志牌、交通信号灯等附属设施配套齐全,道路功能完整。

(2)路灯灯型以单臂灯为主,主要体现道路照明功能,单臂灯的灯杆、灯具以方行为主,和日本的建筑风格非常协调。在市区繁华路灯灯型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

(3)道路交通信号灯设计非常轻巧,在道路交叉口路灯、交通信号灯和人行道灯合三为一,感觉设计非常巧妙。

(4)道路标线非常清晰,道路标志牌设计比较精巧。

3、施工水平较高。

(1)路面非常平整,道路上井盖和路面吻合得非常好,无损坏现象。

(2)侧石高度、人行道及无障碍路口施工非常精致,处理得比较到位。

(3)因地制宜,设臵一些绿化小品或建筑小品,和道路非常协调。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的考察报告 篇6

10月17日上午考察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师大附中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人才。学校将建构塑造创造性人格的育人模式,将学生的创造性放到人格塑造的平台上去培养,建设基于学习领域的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超市,全面实施高层次、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南师大附中优良的学风靠的是优秀教师的引领。学校致力于创造条件,积极培养引进优秀教师,让一流的学生接受一流教师的教导。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群体: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人,江苏省、南京市名师4人,江苏省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特级教师13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10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30人,在职150名专职教师中,有80位高级教师,全体教师学历在本科以上,其中硕士研究生30人。南师大附中的毕业生中有35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位列中国中学之前茅。

南师大附中学生的高考成绩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在市内遥遥领先,重点大学的达线率远高于其他学校。近几年来高考重点本科率均在90%以上,本科率达99%以上。20xx年高考总均分589,在全省排名第三,在南京市排名第一,南京市高考前10名的.学生中附中学生占4人,有30人达清华、北大,有140多人达南大,600分以上的人数共有145人,在全省名列前茅。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附中进行必修课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所谓必修课分层次教学是指:根据学生必修课学习的知识、能力差异有发展需求不同,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必修课的不同教学层次,按照不同教学要求,采用不同教学方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国家规定的每门必修课目按课程水平的标准,分设为A、B、C层次,其中,每门学科课程的最低标准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大纲要求。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以及特长、能力、综合水平等进行大胆、自主地选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状况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层次,使每一个层次的每一位学生均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必修课分层次教学的意义在于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原则,由学生自主设计自己的学习与发展的方案;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大,信息交流的范围与速度增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学生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到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其他教师的教学情况,得到其他层次班的有关资料,教学不再是一纲一本,而是多纲多本;教师要接受不同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要求教师具有比传统教学模式下更强的责任心、教学组织能力与更高的专业水平。实践证明,按照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教师更能因材施教,学生更能获得各得其所的发展,学生能力结构更趋合理,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能更好地得到发展,各种层次的学生在人格、学业等方面均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附中进行的必修课分层次教学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张反映个人选择意愿的自己的课表。目前学校的校本选修课程开设门类已达130多种。近几年来,学校与南京大学合作,利用网络为学生开设大学课程,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就能通过大学课程的选修获得大学认可的学分。这使得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山西学校考察报告 篇7

一、三所学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极其到位

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极其到位,在三所学校随处可见教育学生的标语,校园内、走廊里、教室里等等。只要学生看得见的地方就会有。如:“大胆表达,勇于质疑,让思想碰撞,让心灵交流,频频闪烁智慧的火花”,“态度决定高度,习惯决定命运”,“不比基础比发展,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时尚比德行”,“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多彩课堂缔造希望,合作创新尽显风彩”等等。“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这些名言警句,对学生来说具有多么大的教育意义。学生时刻能比较自己的行为。

二、三所学校课堂改革学案实用、教学模式新型

灵石二中学科采用学案教学,学案的设计分为:“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展示反馈——拓展提升”四大板块。学案给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内容方法,它是架在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为“自主学习、学案引领;小组合作、互助共赢;展示反馈、张扬个性;拓展提升、激励成功。”四个环节。其核心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亲历探求知识的过程。形成学习经验,内化为自学能力。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的学习方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情,对教材进行创作加工,集体备课设计而成。学案让学生在学习前便了解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成为沟通教与学、学生与教材的一座桥梁。它同时又是教案,师生课堂共同操作,教学案一体化。学案教学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学方式,进而可以解决学生厌学等课堂教学问题。“学案教学”明显提升了学生自学、参与、合作、交流、表达、质疑、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学生的团队精神、意志、毅力、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也都得到了培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山西省新绛中学是“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和“山西省示范高中”,是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业绩的百年名校,但在2004年以后,学校一度遭遇办学危机:面对生源质量下滑、教师流失严重的双重困境,学校选择了革故鼎新。2008年,该校开始实施以深化优化“学案课堂”为核心的全面课堂改革,充分发挥“学案”的目标引领作用,大胆采取半天授课制,学生半天上课,半天自主学习。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学校摆脱了困境,创造了历史,如今的新绛中学,文化建设特色鲜明,素质教育有声有色,高考成绩突飞猛进。新绛中学的课改是从课堂开始的,改革的重点也是推行“学案课堂”。“学案课堂”的内涵:编好学案是前提,完成报告是基础,课堂展示是提升,自主学习是灵魂,综合提升是目的。学案课堂八字方针:教师——编、验、点、导,学生——学、做、展、悟。通过两种课型:自主课和展示课加以落实。

新绛中学的课堂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六至七个小组,每个组八至九人,实行“环形座位”,同时教室四面均有黑板,教师和学生随时使用。还有整个教学楼随处可见黑板,黑板上呈现的是每班同学的“学习报告”。消灭课后作业,成立“导师”引领下的“半天授课制”。新绛中学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基本是由学生答疑主讲,教师只是解决学生疑惑的主要问题。学生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体现课堂的民主和谐。

在运城市人民路实验学校,观看了介绍学校的纪录片,听了两节课。它的的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它的上课是真正意义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主人。无论是第一环节中的基础达标,还是以后环节中的设问导读、巩固训练、拓展延伸,它的学生思维一直在动,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做到了以学定教、多学少教、能学不教。教师定位准确,不越俎代庖,真正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在课堂中学生紧跟导学案积极学习,或练习,或思考,或动手操作,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动态之中。期间教师巡查点拨,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上教师能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多次感悟;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说、勇于说、乐于说,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可以说他们的课堂是高效学习的课堂,主动探究的课堂,合作交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评价,评价语言朴实、准确,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让课堂回归常态,让课堂流露真情。他们的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真正做到了“师生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三、扎实有效的学校管理是三所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

根据三所学校的介绍,他们每一年级都责任到分管年级的副校长和年级主任,各司其责。对教师的考核,是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的达标数作为考核标准,教师不分等级,同科同年级教师捆绑考核,得同样的奖金。教师之间不留一手,而是毫无保留相互共赢,我认为这样能极大地开发教师的集体智慧,为共赢而献计献策。对学生的管理,更是责任到人。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小组长的作用很明显,人人抢着争当小组长,参与性较高。几乎每个学生管一样,事无巨细,有管纪律的、卫生的、个人卫生的、卫生角的、讲桌整洁的、课桌摆放的等等。这样每个学生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者,相互之间可以换位思考可以相互理解,工作好做多了。从而学习秩序有条不紊、生活环境清新怡人,每个小组有自己的黑板并可以自己设计,画上喜欢的花边,起个好听的名字,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室大相径庭,处处彰显了人文教育、和谐发展。整个学校体现出来的是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通过参观学习,三所学校容校貌、严谨的师风、学风,严格的教育管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模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触很深,思考颇多:

打造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从我们参观的三所学校来看,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已是必然趋势,通过课堂改革最终实现学生的低负担、课堂的高效益,是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效结合的实践平台,是改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教学行为的有效举措。

上一篇:湖南司法警官学院实习报告下一篇:升旗仪式致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