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迹考察(通用9篇)
——杭州篇
一、历史遗迹考察概述
27日中午,我们一行4人,在范师兄的带领下,结束苏州之行来到了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进行学习考察。在来杭州之前我们已经对考察的地点进行了先期的了解,鉴于杭州的历史遗迹比较集中于西湖的现实,我们初步确定了环绕西湖的历史遗迹的考察方案,主要安排如下:27日主要考察雷峰塔、东坡纪念馆、章太炎纪念馆、张苍水墓和盖叫天遗址;28日主要考察岳王庙、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馆和南宋御街;29日主要考察有于谦祠、惠因高丽僧寺、武状元坊和胡雪岩故居等。现将以上各个遗迹按人物、历史、文化等分类报告,由于对各个遗迹的分布与考察无法进行严格的分类,在此只能粗略的进行分类以便报告。
二、历史遗迹考察细说
首先,人物为主的考察主要有东坡纪念馆、章太炎纪念馆、盖叫天遗址、胡雪岩故居等。由于各个历史人物不同的贡献各有侧重,东坡纪念馆主要考察苏轼通判杭州的治绩与其大量的书法作品碑刻;章太炎纪念馆坐落在南山深处,面朝风景宜人的西湖,清幽安静而更加让人敬畏学术,太炎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句对联说的好“维新真学问,革命大文章”,还有幸看见了先生遗容的照片,在纪念馆里感受到了先生在学术以及革命的杰出贡献,最后拜谒了先生之墓;盖叫天遗址起初不太了解,后来和师兄讨论才得知是为了纪念著名京剧演员盖叫天的;胡雪岩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其资助左宗棠收复新疆,被称为“红顶商人”,也许这就是其一生对于民族国家最重要的贡献,值得我们铭记。
其次,历史遗址主要有“西湖三杰”(岳飞、于谦和张苍水)墓、南宋御街等。爱国是永恒的主题,不因历史而淡忘,岳飞、于谦和张苍水等都致力于民族国家的福祉而被人们称为三杰以示纪念,秦桧等因为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而遭人们的唾骂,至今关于秦桧是不是应该站起来的问题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对于历史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但对于对民族的普遍的关怀是永恒的主题。南宋御街的历史记忆已经比较模糊,充满了现代性的商业因素,能看见的遗迹已是点点滴滴,不免心中惆怅。
最后,文化为主的考察主要有雷峰塔、西泠印社、惠因高丽僧寺与武状元坊等。雷峰塔与西湖交相辉映,以白蛇和许仙的爱情传说故事而闻名,与爱情有不解之缘,至今在西湖边上有许多青年男女拍摄婚纱照和举办婚礼。西泠印社是中国最早的全国金石篆刻研究学术团体,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为我国的金石印学以及篆刻的保护等做出了重要贡献。惠因高丽僧寺属中国佛教华严宗一派,也成为考察中国古代中外佛教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遗址。武状元坊是南宋曾设的比武露台,这座高大庄严的宋式牌坊显示了不凡的气派,成为功成名就的宝地,后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都来此凭吊先人,以期自己金榜题名。
三、收获与反思
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历史遗产保护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国际上历史古城的保护工作同样经历了一个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从最初的保护建筑艺术珍品, 如宫殿、教堂、官邸等发展到保护历史上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建筑, 如住宅、作坊等, 到后来开始保护建筑周围的历史环境, 直至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以及整个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经济的复苏, 以及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开始了大规模的拆旧换新建设。在这个过程中, 建筑的质量和街道整体景观虽然得到了改善, 却淡化了城市原有的风格和品味。一些历史文物建筑丧生于拆迁的大刀阔斧下, 即使有部分重要的建筑被保留下来了, 但是其周边环境已经物换景移, 与建筑极不相称了。城市与历史的联系被隔断, 千百年来累积的个性特色也逐渐消失。
城市的个性特色, 实质上是一个民族文明的发展中历史文化总体风格在建筑中的凝结和表现。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如雅典、罗马、开罗、伊斯坦布尔等城市的规划与建筑始终体现着他们民族的传统文化, 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到目前为止, 这些特色都被很好地保存并流传下来。
古希腊建筑的各项成就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柱式结构, 这种极具民族文化传统的结构至今都是其建筑中重要的元素和符号。柱式结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雅典帕特农神庙, 它堪称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合体。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 此庙规模宏伟, 主体由46根高达34英尺的大理石柱支撑。古希腊建筑在造型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考虑视差矫正问题, 即使本来是直线的部分略呈曲线或内倾, 其目的是让建筑看起来更有弹力, 更觉生动。
以法国为代表的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艺术与建筑发展极度辉煌的见证, 是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哥特式建筑以参天大树为意象, 呈高耸垂直的尖塔状, 给人以灵气和向上飞升的感觉。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是哥特式教堂, 如法国巴黎圣母院和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著名建筑。哥特式建筑结构上采用尖券、正券和骨架的方法, 造型上强调高纵的构图、玲珑剔透的雕饰, 使哥特教堂表现出“脱尘超俗”的神圣境界。
这些建筑形态都是人类发展中的心血和经验之果实, 是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其进行保护自然是理所应当。不过人们也开始意识到, 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 还应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因为单就个体的建筑来说, 其价值有限, 并不足以作为文物来保护, 一旦和周围的环境形成整体, 往往就古老生动起来。而且保存历史街区的原貌, 也就是在保存城市的记忆和连续性。鉴于这一点, 英国的历史文化保护法首先提到的是保护包括建筑群体、户外空间、街道形式, 以至古都等群体文物的价值。
英国为了保护“有特殊建筑艺术和历史特征”的街区, 在1967年颁发了《城市文明法》, 从其字面意思“有关市民舒适, 愉悦的法律”即可看出英国人对保护古城和古建筑的态度。他们把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历史环境当成使市民精神愉悦、心情舒适的必要条件, 这种认识值得我们深思。现在全英国有保护区约9000个, 许多历史古城有相当多的保护区。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区就有51个保护区, 占了该区面积的70%。爱丁堡有保护区18个, 占了老城面积的90%。通过立法, 英国倡导城市规划部门要按要求制定保护规划, 保护区内的建筑除非经过事先申请, 否则不能任意拆除。区内新建改建要事先报送详细方案, 其设计要符合该地区的风貌特点。法令还规定了不鼓励在这类地区搞各种形式的再开发。由于有这些特殊的保护要求, 所以其他有关建设的法律规定的日照、防火、建筑密度等要求在保护区内可以适当灵活掌握。
与之类似, 日本在保护历史街区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在五六十年代的建设开发中, 日本兴起了“拆旧建新”的风潮, 于是制定了《文化财保存法》, 不过当时只规定保护零星的文物, 没有提到历史街区的概念。到了1975年, 随着大片的历史街区逐渐消殒, 日本人开始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只影响到人的肌体, 保护历史环境却涉及人的心灵, 而且保护整体的历史老街才能延续文物的价值, 于是修订了《文化财保存法》, 增加了保护“传统建筑群”的内容。现行的法律规定, “传统建筑集中, 与周围环境一体, 形成了历史风貌的地区”应定为“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加以保护, 先由地方城市规划部门通过城市规划确定保护范围, 然后制定地方的保存条例。国家择其价值较高者定为“重要的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
不同于一般的法令的推行方式, 日本的这项文保制度是由市民自下而上推动的, 可以说日本民众对历史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是值得称道的。他们认为尊重历史即是尊重人性, 是对当下的认真负责, 所以在现代化进程中尤其要有文化保护意识, 否则文物一旦遭到损坏, 将再也无法挽回。这项法令可谓事无巨细, 它规定“传统群保存地区”中一切新建、扩建、改建及改变地形地貌、砍树等都要经过批准, 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做保护规划, 确定保护的对象。要列出详细的保护清单, 包括对构成整体历史风貌的各种要素制定保护整修的计划, 对“传统建筑”进行原样修整, 对非“传统建筑”要进行改建或整饰, 对有些严重影响风貌的要改造或拆除重建。规划还要做出改善基础设施、治理环境、消防安全、旅游、展示、交流、停车等方面的有关措施计划。
陆元淳是当时住在西洋楼附近唯一的中国人。这个从外地来到北京讨生活的中国农民在清末民初的战乱中,辗转来到这里,在无人管理的园子里拆房、开荒、种地……
在陆元淳之后,陆陆续续有大批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来的移民来此定居。此外,还有前清太监和前清旗民。
圆明园自1860年10月遭遇了“火劫”、“财劫”之后,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又先后遭遇了“木劫”和“石劫”——北京城的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一点一点地从圆明园的废墟上拆走了可资利用的木材和石材。而今,圆明园中可以利用的只有土地了。陆元淳们的到来又开始让圆明园遭遇“土劫”——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开荒种地,取土伐林。最终,在来来去去的各色人群的改造下,昔日这片中国最华美的园林,就这样日益面目全非。
■ 面目全非
就在陆元淳们在此安居了十几年后,又有一大批异乡人涌入圆明园。那是八年抗战期间,由于战乱,这片无人管理的山林,成为来自华东、华北附近的饥民的“乐土”。
王国安一家就是抗战期间搬进圆明园的。1950年代,新中国实行户籍制度,建立行政村,王国安和移民们才在这片园子里拥有了合法的身份。圆明园成为行政村后,王国安还当过30多年的生产队队长。他目睹了圆明园长达半个世纪的变化历程。
最先变化的是通往圆明园的御道。尽管圆明园已毁,但直至1950年代初,从西直门通往圆明园的御道依然还保存。这条风姿绰约的御道出西直门经高梁桥,在魏公村与中间石块砌成、两侧垂柳曳地的白颐路相汇,直入西郊苑囿。御道两边是流水和随风摇曳的荷花——文人称它们“丹棱”。1950年代,白颐路的石块被拆下用于修建天安门广场,道路两旁的柳树也被砍下,替换成了杨树。
1956年以后,园林局征购了圆明园中非稻田的全部耕地,进行了大规模绿化。到1961年,园内植树72万株。然而三年困难时期,大量的百姓涌进这里。圆明园村、挂甲屯、福缘门村里住满了在外地人。圆明园一时人多地少,于是生产队把政府征购走、大量植树的土地又要了回去。人们除了种稻米、养鱼,还办起了公社一级的马场、养猪场、鸡场、鸭场。在王国安的记忆中,那时候的圆明园村干净整齐、甚至没人往地上乱扔一片纸。如果不是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这派世外桃源的景象,还会继续下去。
后来的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北京市园林局高级工程师赵光华在文革期间来过圆明园,他发现北京海淀周围各大院校的师生都到圆明园改造世界观来了。圆明园里除了学农的稻田,还有学工的工厂、学军的射击场。
在这里,他目睹了北大师生改造 “绿满轩”和“畅和堂”两座岛屿的“壮举”:在生产队的指挥下,几十位北大教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用大绳和撬棍,把山石拉下水中,然后再把岛上的土全部垫入水中,造出了一块面积并不大的农田。
1970年,全民“备战备荒”时,人们不仅拆除了数千米的园墙和湖岸上的石材,建筑基址也被连根拔起,统统拉走去修防空洞。人们一次拉走582车石料,一次拆掉800多米围墙,一次砍伐1000多株树木。圆明园遗址的围墙被拆得一干二净,建筑基址被掘地三尺,山头被平掉十分之四,外单位侵占掉土地十分之一(王道成《圆明园重建大争辩》)。
防空洞刚建好,“农业学大寨”运动又轰轰烈烈地兴起。从1975年到1977年,厂房和生活区用地就砍光了90%的林地,60年代初种下的几十万株林木万劫不复。
■ 惊蛰年代
圆明园这一百来年里,皇帝退出、强盗进来,强盗退出、农民进来。到了1970年代,大学师生退出、海淀机修厂进入;民房退出、打靶场进入;板车拉出去、汽车开进来。那些年,圆明园的福海中甚至建了个气象站。
1975年,学者王道成为了给颐和园管理处写《颐和园》一书,申请进圆明园考察相关的情况。那个夏天,他和《颐和园》编写组的两位同仁,坐车来到圆明园东区的一个门口,下车步行。他们走进圆明园,入眼是茂盛的庄稼,一处处农田,一间间民房。王道成站在一处田梗上,这里早年是福海,他的脑子里浮现八个字:“故宫禾黍人世沧桑”。
次年,圆明园管理处正式成立。
又过了一年,诗人来了。
北京六建工人赵振开和从白洋淀插队返京不久的姜世伟走进园子。以他们创刊不久的诗刊《今天》的名义,在废墟上组织诗歌朗诵会。他们在这里赋诗饮酒,思索辩论。多年后,人们再提到这两位废墟上的启蒙者时,称他们北岛、芒克。
朦胧派诗人挑选的诵诗地点,是一片荒地。这批文革结束后最先脱离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话语体系的先觉者,跨越了后文革时期的“伤痕文学”,一步进入“废墟”的境界——整个社会尚处在废墟状态。他们选中这片“废墟”还具有历史意义:圆明园毁于中华帝国与现代工业文明冲突、崩塌的时代,这个曾是中华无尚荣光的园子,既是古老文明伴随腐朽帝国毁灭的标志,又是中西方文化猛烈撞击的陨坑。由于北岛的到来,这片废墟上盘旋着“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这时代觉醒的号角。
但是,从这里往西北部行进,从紫碧山房和鸿慈永祜交接处进入园中,乾隆在圆明园修的家庙,曾经供奉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影像的鸿慈永祜(安佑宫),已是臭气熏天的大粪场。
这就是圆明园慢慢在中国人的记忆里惊蜇的那个年代,诗人思其废、学者恨其荒。
■ 追寻消失的圆明园
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圆明园管理处统计的结果显示,园内有7个生产队,270户、2000多口人形成20多个聚居点。而《北京日报》在报道圆明园时,除大标题以外,正文中全写成了“元明园”。
1981年,来自台湾的学者汪荣祖站在圆明园这个旧时帝国的中枢,“在山泽之间找不到一处地方,可以看出这是由一百五十个精心设计的景点所组成的巨大宫苑”。
此后,汪荣祖就各处查找与圆明园有关的点滴。他的资料搜集工作一直做到1991年,觉得有了足够的信心,才着手撰写《追寻消失的圆明园》。
如果说隔海关注的汪荣祖是近亲,那么北京社科院研究员魏开肇就是圆明园的近邻了。他在圆明园附园住了38年。
每次到圆明园散步,魏开肇都满怀愁绪:前湖和外朝区,本是正大光明、勤政亲贤殿,九州清晏以及长春仙馆遗址。现在前湖南岸却是残破的煤厂工棚和土堆、煤堆。煤厂东边的正大光明殿则是一大片杂乱无章、专供外来人口居住的简易平房。煤厂西面是一堆生活废弃物。
“在安佑宫正殿基址北面是残存的一些曾经培植过蘑菇的塑料棚和地坑。基址南面是一处地地道道的粪场,上面还晾着大片粪干,基址西南面是一排排猪圈,还有一座两层楼的工厂,松林中的人粪人尿、猪圈里的猪粪尿,粪场上的粪干,把整个安佑宫地段弄得粪迹遍地、臭气熏天。”(魏开肇《必须尽快修复圆明园》)
圆明园东北部从前供皇帝和家人看戏的娱乐的场所“坐石临流”,到了1980年代成了一个建筑垃圾场,碎砖石和水泥渣层层堆放;皇家的“同乐园”成为“海淀区民兵干部教员培训中心”。
圆明园的破坏毕竟是几代人共同完成的。前几代人的坟头就在后湖北岸的上下天光、慈云普护、碧桐书院三个景点的山巅,乾隆抒发“凌空俯瞰,一碧万顷,不啻胸吞云梦”情怀的胜境变成了乱坟岗。
■ 重新被记起
1989年秋天,26岁的上海青年郭新平辞去画廊顾问的工作,在正对着北京大学西门的娄斗桥5号租了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开始了职业画家的生涯。从这里向北不远就是圆明园废墟。作品越来越多,小屋里放不下。第二年,他在一路之隔的福缘门村花200块租了200平方米的小院,把工作和生活分开。
福缘门村位于圆明园南面,一排排的红砖房,80%的房子都出租。像郭新平这样在福缘门村租房的,还有八九个人。福缘门村声势浩大的时候,进驻了200多位画家,使福缘门村成为西方前卫艺术寻访者考察中国当代艺术的必访之地。
他们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波脱离了体制的自由艺术家。那时,郭新平曾经穷得没了饭钱,就在写生时从南方带来的一麻袋木瓢上做画,用瓢换大白菜。木瓢的结构就像他用来形容世界的构成的“一”和“零”,后来他改名“伊灵”。
画家们从圆明园北墙的铁丝网中钻进园子,在废墟上写生、散步,就像在自己的后院儿。他们聚在院子里聊天,屁股下面坐的是雕着西洋图案的圆明园汉白玉石墩,面前当成饭桌的台子就是雕花长柱。在村庄里,不光人生活在文物中间,就连猪都享用圆明园石刻石料围成的猪圈。
随着“圆明园画家村”在西方艺术界知名度的提高,无论媒体还是画家,在谈及这个问题时,都容貌庄重起来,各种意义也随之而来。
1992年5月24日,中国青年报上《圆明园废墟上的艺术村落》一文的发表,才将废墟与爱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画家村在媒体以及读者的眼里成为了文化标杆,“将圆明园废墟作为某种象征,包涵了文化复兴的宏愿”(杨卫:《历史的后花园》序)。圆明园在随后的几年里,随着媒体上各种争论,逐渐成为一个热词,时不时地被热炒一次,并更深一步地进入中国人的心灵。
1995年,画家们被当作外来人口迁出西村。围绕圆明园的各种争论——爱国主义、国耻、雪耻、民族象征、历史意义,都在全国媒体沸沸扬扬地争辩或统一过认识,但是作为“真身”的圆明园,还承受着各种污染和喧嚣。
柏林墙,历史的遗迹
欧洲土地上,有过一道修筑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长城DD德国境内的“柏林墙”。柏林墙在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一开始只是铁丝网,后来换成真正的墙。东德称此围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西方国家认为建围墙的目的是不让东德人逃入西柏林。 1990年柏林墙拆除,两德重归统。 今天柏林,仍保留有一小段残墙以作为纪念和历史见证。这段残墙伫立在腓特烈大街十字路口的…角,比邻历史上著名的查理检查站,紧挨着查理检查站博物馆的外墙。 查理检查站由美国与其盟国共同设立,是当年东西柏林的关口。“你看,那边再过去,红砖公寓再过去,就是围墙。东柏林,在墙的后面,你去过那个城吗?一个西德老太太曾这样问过三毛(《倾城》)。 查理检查站博物馆离著名的检查站不远。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昔日柏林墙的资料,也展出了当时一些东德人逃越柏林墙的离奇方法,包括热气球,带秘密隔间的轿车等。十多年后,当初沉痛的历史,却有了一些幽默的元素。严肃的德国人也开始轻松地生活起来。美国德国生活一年后,三毛又转移目标了。她得到一个机会,到美国伊利诺大学主修陶瓷。于是提着两口大皮箱,走出芝加哥机场。 三毛在伊利诺大学法律系图书馆勤工俭学,负责英美法分类。第一天上班,她就闹了笑话,在两百本书页上盖了两百枚错误的图章,日期是:十月三十六日! 美国一年,父母最关心的是她的婚姻DD有不少博士找她,但是,她坚持要嫁一个自己所爱的人。蓝色芝加哥一提起芝加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公牛队、五大湖、西尔斯大厦,这些美好的`印象已经被人们无数次津津乐道。 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位于美国中部密歇根湖与芝加哥河交汇处那片蓝色的湖边。 芝加哥有个别名叫“风城”,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城市的高楼效应,芝加哥整个冬季都被寒冷的风包围着。风从四面来,辨不清方向,是那种立体的、无法抵御的凛冽的风。 芝加哥还有一个别名DD“万国建筑博物馆”。100多年前,芝加哥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大火,几乎把整座城市吞噬。在这之后重建的过程中,设计师们第一次把“经营城市”的理念引入到城市建设中。从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到园林、绿化、城市交通、全都布局有致,至今仍不落后。芝加哥的建筑并不注重外表的华丽。大到曾经世界第一的西尔斯大厦,小到一幢瞳别墅,各种形状新奇、色彩各异的建筑使其成为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同时还十分注重建筑物自身的功能,以人为本,舒适自然,随心所欲乃至最终形成世界建筑学界著名的“芝加哥”学派。 走在密歇根湖边,你会惊叹上帝对美国这片土地的恩赐。密歇根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咿利湖和安大略湖这五大湖连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区。这里的淡水几乎占,全世界淡水的1/4。历经几百年,湖水未受到污染。深蓝的湖水、清新的空气,成群的海马和一望无际的湖滨大道已经成为芝加哥人最引以自豪的城市象征。
(1)宋代人口数量突破了一亿,劳动力大量增加。(2)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很大的改进,出现插秧时节使用的工具——秧马;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
(3)占城稻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手工业
(1)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2)铁、铜等金属冶炼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铁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3)陶瓷制造业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瓷器制作精美,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商业(1)各地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城镇,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姓名:宋芬芬学号:20081127班级:08历史学
一、考察时间:2011年8月23日——2011年8月27日
二、考察地点: 北京
三、考察对象: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王府井大街、八达岭长城、国家奥体中心——鸟巢、水立方、颐和园、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四、考察方法:游历参观各个景点,了解各个景点重要文化,拍摄资料图片
五、考察内容:
(一)、2011年8月24日
1、天安门广场
2011年8月23日我们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24号早上到达了北京西站,之后跟着导游去酒店吃了早餐,就出发去了天安门广场,拉开了专业考察的序幕。
到了广场,我们将包集中放在一起,然后进入了漫长的队伍当中,排队参观毛主席纪念堂,进到里面,正中间的水晶棺中安放着毛主席的遗体。毛主席身穿灰色中山装,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我们依次排队慢慢从毛主席身边走过,里面很安静,气氛也有点紧张。很快我们出来了,随后我们去了一个必看的景点:故宫。
走入天安门,眼前的高大城楼叫做“端门”,故宫博物馆是我早已向往的地方,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建成,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有房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 1
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我们漫步其中,宏伟的建筑,红墙、黄瓦、汉白玉、青砖、浮雕让我们应接不睱,雕刻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惟妙惟肖,象征吉祥和威严,可谓是能工巧匠巧夺天工的杰作。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同时其中体现出的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观念处处可以感受得到,让我们对于宫廷之内的制度以及斗争感道触目惊心。
2、首都博物馆
24号下午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首都博物馆,它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原馆址是“北京孔庙”;于2001年12月正式奠基兴建;于2005年12月开始试运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它的定位决定了首博展览的构成:基本陈列、精品陈列和临时展览。它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博物馆展陈的核心,表现了恢宏壮丽的北京文化及不断递升并走向辉煌的都城发展史,成为创建中国一流博物馆的品牌陈列。它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是当代简述大师崔恺的精彩作品,其设计源自于“博物馆是联系历史、现代和未来的场所”的理念,将传统的材料与现代的材料并置,来表达对历史与未来的描绘。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生出文物发掘的意象;悬挑的大屋顶无疑在影射中国传统的出檐,而悬挂式框架砖墙模糊了古代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广场的起坡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烘托出了宏伟的巨构。简洁的矩形平面与北京的城市格局相互协调,非对称的形体呼应街道转角空间。青铜、木材、砖石等传统的材料代表北京悠久的历史。不锈钢顶棚、玻璃幕墙和先进的建造技术表现新北京的现代。阳光大厅,四季竹院,将景观空间引入了博物馆,室外下沉竹园延伸至室内,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空间的封闭、沉闷的感觉,营造了开放型的、温馨的、明亮的文化休闲环境。园林与文物展厅之间的时空交错,表现出特有的东方艺术魅力。
3、王府井
参观完了首都博物馆,我们去逛了北京市区商业最繁荣之地——王府井。王府井大街果然是一条很繁华的商业街,它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时尚、很前卫。它既包容古老的商业文明,有许多闻名天下的中华老字号,如同升和鞋店、承古斋等。王府井大街不仅怀旧,更与时俱进,它也吸收外来的西方文化,聚集着全球著名跨国公司的许多知名品牌:如NIKE ,这里的NIKE专卖店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自己设计鞋子然后订做,非常的人性化。街两边的平面广告做的也是比较好的,至少吸引到了我的目光。街上的电视新闻也是很人性化,因为逛街都会累,街的两旁都设有座椅,累了可以坐下休息,正好还可以看看电视新闻。不过我还是对王府井的小吃街比较感兴趣,倒不是吃的东西吸引我,是里面的手工艺品真的很好,很有北京民俗特色。
(二)、2011年8月25日
1、八达岭长城
今天我们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长城,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下了车,眼前的长城真是让我吃了一惊。远远抬头望去,长城雄伟壮观,巍然屹立在我们面前。来到长城脚下,向上望去,石阶高而险,人们稍有不慎就会失去平衡。这一级级石阶都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我们拾级而上,谁知脚下却不听使唤。只见那石阶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疏,时而密,向上攀登还有些困难呢!“无限风光在险峰!”,经过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八达岭长城的最高点,不过过程真的是很艰辛啊!这次长城之旅令人难忘,我会永远记住这次经历。
2、鸟巢、水立方
爬完长城的下一个考察地点是鸟巢和水立方,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鸟巢了,我们越往前走,鸟巢露出的面积就越大。外形还是很独特的,采用了最先进的各项技术,远看真的很像一个“鸟巢”,看上去非常的坚固,非常宏伟,很有设计感。里面的绿化设施也做的很好,很有现代感。站在鸟巢脚下,我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喜悦感,我们一群人纷纷拿出相机要在鸟巢面前留影纪念。走过鸟巢后面,没想到水立方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没想到两个场馆之间隔的这么近。水立方也果然是名副其实,四四方方,浅浅的水滴颜色,很梦幻的感觉,国人的智慧果然不可小觑。
3、颐和园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了颐和园,它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跨进园门,顿觉神清气爽,拾阶而上,心中犹然生出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惬意。我们先是由导游讲解四十分钟,然后再是自由参观。一路上听着导游讲解关于颐和园内德历史故事,也别有一番滋味。之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长廊,长廊全长728米,用柱子分成273间。每一间的顶上都雕有画,上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山下是排云殿,半山腰有佛香阁,山顶还有智慧海。这些建筑的顶都有是金色的琉璃瓦,在被雨水的冲刷后,显得格外耀眼。整个园子没有太多让我感到震撼得地方,但是里面的建筑之大和多却也足以让我惊叹。离园之即,回首再望,绿树丛丛,红花灿灿,牵着我游园的心情,意犹未尽。
(三)、2011年8月26日
1、卢沟桥
转眼间就到了考察的最后一天,今天首先考察了卢沟桥,它位于北京市西南约 15公里处的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我们驾车从北京城西四环上京石高速,行约数公里,由出口出来上辅路,就能看到一座有着灰色城墙的老城,这就是宛平城,沿着宛平城城墙向南再向西,就到了著名的卢沟桥。卢沟桥最有名的是它的狮子,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为什么卢沟桥狮子数不清呢?因为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或一张嘴。我想下次我和同学一起来,分头数,一定能数出结果。1979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搞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502个,这应该是准确的数字了。这些石狮子雕刻精美、神态活现: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接着,我们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它是社会科学类专题历史纪念馆,位于丰台区宛平城内,距市中心15公里,坐落在著名的卢沟桥东面的宛平城内,是国家“七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于198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五十周年)对外开放。它展出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14年间的珍贵历史文物和照片达5000余件,以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有关遗物和文稿为主,其中有些文物已成孤品。馆藏抗日战争时期重要文献、书刊、档案、资料数千件。展览分为“综合厅”、“日军暴行厅”、“人民战争厅”和“抗日英烈厅”四部分,陈列形式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图表及现场复原等形式,利用文物及塑型结合的方法组成立体空间,使观众产生强烈印象,如“地雷战景观”、“地道战景观”、“水上游击队”等立体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景画的陈列采用声光变景技术,使半景画的陈列艺术达到了当前的先进水平,再现了“七.七事变”的战斗场面。英烈厅中的主题雕塑更达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意喻着英烈不屈的精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不愧为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
3、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最后,我们考察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它位于北京天安门西面的长安街延长线上,筹建于1959年,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军事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楼高94.7米,中央7层,两侧4层。大门两侧竖立着陆海空三军战士和男女民兵两组汉白玉石雕。军事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基本陈列有土地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全国解放战争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古代战争馆、近代战争馆、兵器馆、礼品馆等。
50年来,军事博物馆共接待国内外观众5000多万人次。近几年,观众逐年增加,2001年观众达到近200万人次。它被教育部、总政治部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命名为“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北京市评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先进单位。军事博物馆在文物收藏、学术研究、陈列展览的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专家、学者,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和全军“八五”、“九五”、“十五”重要科研课题,撰写和出版了一些学术著作,获得了国家和军队优秀科研成果奖;创作和发表了一些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艺术
作品。军事博物馆已成为当今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博物馆,并跻身于世界十大军事博物馆的行列。
此外,在这几天的专业考察期间,我们还参观了北京的一些特产和手工艺等,我们不由为之惊叹。随着军事博物馆的参观,我们的专业考察也拉近了尾声,26号晚上坐上了回南昌的火车,为期一周的专业考察结束。
六、考察心得
从上可以看出,我们这次的专业考察时间都安排的满满的,天安门广场、故宫、首都博物馆、长城、鸟巢、水立方等,好看好玩又有意思!北京名胜的游览参观确实也让我增长了见识。天安门、故宫的参观让我真正弄清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重要建筑物在天安门广场的地理方位。故宫的参观使我对故宫建筑的整体布局有了直观的了解,短短几天的参观、考察、学习,我思考很多,感慨也很多。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长城,我们一个一个台阶爬上去,然后又原路返回,而且是冒着风雨登上了顶端,有艰辛,但更多的是自豪。当然还有其他旅游景点,或多或少都能在不同方面给我们带来感触,总之,我们这次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这次专业考察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回忆,还有更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
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不断成熟, 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复原和保护古建遗址领域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当前, 以保护历史古建等文化遗产为目标的计算机虚拟现实系统已开始为人们所接受。它不但可以起到复原、保护遗迹、民俗文化等功能, 还可以促进相关历史文化转化成为文化产业资源, 利用网络等数字平台展现辉煌历史, 更好的宣传和推广地理人文。
1.1提高文物的展出率和效果
许多考古发掘中发掘的珍贵物品因不易保存而不能与公众见面, 只能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加以保存。运用技术手段可以将文物制作成各种类型的数字影像来生动展示文物的原貌。虚拟现实技术还提供了脱离文物原件而表现其本身的重量、触感等非视觉感受的技术参数。随着网络的普及, 通过网络将虚拟现实技术整合的这些文物资源向社会传播, 可以更好提高知名度而丝毫不会影响到文物本身的安全。减少游客对文物实体的关注度, 有效地减少文物面临的保护压力。
1.2提高文物保护技术手段
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 在文物当中存在大量的易损文物, 这些文物都容易出现脆化、脱色、剥落等现象, 即便人工修复后仍难长期用于反复研究。利用虚拟技术, 我们可以预先展现文物修复后的影像, 即为文物修复做参考又可以多角度展示文物, 从而使文物实体保存在更加严密的环境中, 有利于文物寿命的延长和考古人员的研究。对于大型因故无法迁移保护的遗址, 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全面记录下当时的地貌、环境、位置关系等详细参数, 便于资料的保存和考古人员研究。
1.3传承民间文化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 其中民间艺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 许多民间文化面临失传, 后继无人。时代的变迁, 多元文化的冲击, 少有人愿意忍受寂寞、学艺传承。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化, 使后人可以了解和研习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古建筑工艺和古制作流程进行可视化呈现, 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 让这些即将消失的技艺得以传承。使后代可以更好的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二、虚拟现实与文化遗址开发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配合现有遗址文物的展览介绍、单个物品介绍、以及巡游式演示, 辅助原有的柜箱式展示。可以更加生动、全面的让观众了该展品的具体情况, 这种数字式的方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信息获取行为。还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向公众展示平日无法轻易看到的馆藏珍贵文物。同时, 它可以采用了多种文化展示手段, 如考古培训、实验考古、历史文化活动、多媒体演示等, 使游客从被动的受众成为主动的参与者。
此外,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 还可以开发虚拟旅游。它是实景旅游的一个补充, 能够分担实景旅游给景区开来的保护压力, 满足人们能够深入参观大型景区, 体会古老文化的愿望。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起到宣传历史遗迹, 提高客流人数和知名度的作用。
三、古迹历史文化复原的解决方案
为了更好的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修缮保护起到促进作用。需要采用一系列数字化的复原方案, 如非接触测量技术、三维成像技术, 经过实地摄影、数据采集、三维动画合成, 虚拟文物建筑影像的三维模型, 利用3D虚拟现实技术将修缮保护工程方案制作成一套全面、具体、准确、生动的修缮过程互动演示片, 对历史文化古建筑的保护、更新、延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里针对不同情况的复原古迹有以下几种方案:单个物品三维高精度复原展示 (可360度、缩放等人性化旋转观看文物) 、遗址墓葬的古景点虚拟复原 (可游历式观看遗址) 、古代地貌、古生物、生活环境、生活场景复原、古代器具变迁复原等。
无论是哪种方案的实施, 都需要进行策划、实地采取信息、美工设计、程序设计、整合打包等几个过程。是一个需要有美工人员和程序人员共同协作完成的过程。需要用到的软件大致为:三维软件 (Maya、3DMax、XSI等主流三维制作软件) 、平面绘图软件 (Adobe Photoshop、Pinter) 、引擎平台 (Virtool、Quest3D、vga、Unity3d、Unrel等主流引擎) 以及相应的编程程序。软件的使用还需根据项目需求在实际定夺。
四、结束语
虚拟现实应用于遗址和古建筑领域才刚刚起步, 虽然此项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 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但同时也存在着许许多多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尚未克服的技术障碍, 这些都有待于虚拟现实技术工作者与历史文化遗迹文物的保护人员的精诚合作和协力创新。将这一技术更好的辅助于历史遗迹文物的保护和开发。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开发中, 可更加直观展示复原结果, 利于文物的保存和反复的研究, 利于信息的传播。基于这些优点, 对于虚拟现实技术如何应用到保护和开发历史遗迹的研究十分必要。同时也更便于传播和发扬这些遗址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虚拟现实,文物保护,遗址开发
参考文献
[1]冯梅, 吕水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1 (19)
“未来”一定就是隐藏在Retina屏幕之后的人机互动吗?除了快速滑过的信息洪流、一张张永不会褪色的数码照片和一部部以假乱真的3D影片之外,“未来”是否能在慢速的“历史空间”中重新找寻到一些热点之外的表现可能性呢?
在挪威有一项名为“未来图书馆”的艺术项目,正在以缓慢的进度来应对着今天普遍“快餐化”的生活节奏,并为不可见的未来留下一块可以持续生长的真实空间。
“未来图书馆”项目是由苏格兰艺术家凯蒂·安德森发起的,她在挪威奥斯陆附近的诺德玛尔卡森林里种了100棵小树苗,等它们在百年后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时候,这些树木将被制成纸浆并印制成书本。书本的内容是特定的,凯蒂计划由不同作家一年写一本,累积到百年后一起出版。另外,艺术家将地点选择在挪威,是因为就全球变暖的趋势看来,百年后的挪威将会成为一个热带海滨。每隔一段时间,除了不断生长中的树苗本身之外,其周边环境变化的程度亦可以投射出全球变暖过程中的点滴印记。
而这种将时间的跨度延长到“此生”范围之外的艺术项目构想,并不是凯蒂·安德森独创的。在艺术史上,与之类似的、最著名的项目是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7000棵橡树”(7000 Eichens)计划。
该项目始于1982年的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约瑟夫·博伊斯计划环绕卡塞尔市种植7000颗橡树,并在每一棵树下配一个玄武岩柱子,作为一个重新绿化工业化的德国风景的象征性开始,博伊斯将艺术的概念扩展到“社会雕塑”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和改造层面上。他在卡塞尔市民的帮助下,于此后的数年间持续着橡树种植的工作,并最终于1987年第8届文献展开幕时(博伊斯去世1年后)由博伊斯的儿子温策尔种下最后一棵橡树。
类似的例子还出生在比利时的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s)的作品《法比奥拉》(Fabiola):法比奥拉是4世纪古罗马的一位女神学家,也是西欧历史上第一所公共医院的建立者。画家让-雅克·埃内尔(Jean -Jacques Henner)1885年为她绘制了理想化的形象《法比奥拉肖像》,原画作却于1912年丢失并再也没有被找到。大约自1994年起,弗朗西斯·埃利斯开始从世界各地的古董店及跳蚤市场收集这幅肖像的仿制品,到2009年时已收集了300多幅。
当这300多幅作品被放在美术馆中进行展览时向观者提出了难题——如何定义一个既没有原作者,又缺少原作品的展览?而对于观众来说,原作者与原作品的缺失却并不妨碍他们饶有兴致地分辨这些整体一致的仿制品彼此各异的细节。在这种情况下,“收集”这一行为造就了作品的主体:艺术家至今仍在继续收集法比奥拉的肖像,让我们可以发现在每次展览中都会有新的复制品加入,亦为这一作品提供一个开放式结局。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古称‘盛京’,在东北近现代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里发生的‘九一八事件’,张作霖‘易帜’以及更古老的辽河文明,沈阳故宫,使这个城市成为历史学习者的沃土,作为历史专业学生,从这里,有所见,有所知,有所感。
【关键词】沈阳 历史 故宫 帅府
如果说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性格,那么你从吉林——这座钟灵毓秀,郁郁乎文的城市出发,经过5个多小时汽车的颠簸,来到的却是一座有着“东方鲁尔”之称的东北重镇——沈阳。它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国际大都市,政治,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旅游中心。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
1931年那场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让这个城市遭到日本的侵略践踏,然而80年后,映入你眼帘的却是繁华都市的人潮汹涌;沈阳,它埋藏着中国东北的历史。破旧、无序,却拉住时间随意抛给它的藤绳挣扎着爬向现代化;狂躁、兴奋,却扭捏造作地倚在坟头古墓间卖弄死人的陈腐风情。欲迎还拒、欲守还弃,经不住现代之光火辣炽热的诱惑又娇贵自己的嫩肤想躲进传统的遮阴棚,焦虑于身份认同的危机,割掉了脑后三百年的屈辱,心中的那条辫子却依然晃动不止,羞涩地密谋再嫁洋夫又想固守虚幻的名节,古名盛京,却不安于现状,今名沈阳,充满活力。
沈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浑河(古称沈水)之北而得名,浑河称沈水,因古代以水北为阳,故称沈阳。从新乐文化到辽金时代设置沈州,;元朝改称沈阳路;明朝设置沈阳卫。悠久的历史,辉煌的岁月,为沈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胜地景观。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迁都于此,更名盛京。1636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清王朝。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以盛京为陪都。清初皇宫所在地——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个完整皇宫建筑群之一。1657年设奉天府。抗日战争胜利后,复称沈阳市。沈阳故宫主体部分,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1627年--1643年)的皇宫,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和中国东北地域建筑特色。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内宫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乾隆时皇宫已在北京,但他有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沈阳故宫的东路是很有特色的。大政殿居中,两旁分列十个亭子,称为十王亭。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子建筑,正门有两根盘龙柱,以示庄严。沈阳故宫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从辽东地区兴起的清帝国在这里奠定基础,并从地方政权发展为统治中国268年的统一王朝。在清代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它的规模比占地72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清代沈阳故宫是皇家禁地。1926年始辟作博物馆对公众开放,1961年列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保存完好的关外紫禁城,以独具特色的宫殿建筑和珍贵的明清历史文物,享誉华夏,蜚声世界。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张氏帅府位于沈阳市朝阳街少帅府巷48号。始建于1914年,1933年基本建成。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是“大帅府”、“少帅府”的合称,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寓所。这是一座由青砖素面墙围廓的中西混合建筑群,墙高3米余,四角归方。从建筑时间和使用上帅府可分为两部分,即以现存院内青砖墙为界,分东、西两院。东院是帅府的早期建筑,包括四合院、小青楼、大青楼、关帝庙还有东墙外的赵四小姐楼,西院是后期建筑,共有砖混楼房6座。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式、又有中西合壁式、欧式、日式。解放前,“帅府”名为中央图书馆奉天分馆,实际上先后被日本奉天第一军管司令部和国民党市党部及接收大员等占踞,院内建筑多被毁坏,杂草丛生,无人问津。解放后,辽宁省图书馆及辽宁省文联、作家协会等文艺团体在这里办公,帅府成为文化活动中心。帅府的产权,几十年来,一直归张学良将军所有,经过多次大规模维修,使这一建筑群保存完好。1985年2月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陵又称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乐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位于沈阳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楼殿威严,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
一。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至顺治八年基本建成,后历经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呈现现在的规模。陵寝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昭陵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从下马碑到正红门,包括华表、石狮、石牌坊、更衣厅、宰牲厅;中部,从正红门到方城,包括华表、石象生、碑楼和祭祀用房;后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宝城,这是陵寝的主体。现在昭陵已辟为北陵公园。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纪录庄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丰碑,也是为警示后人勿忘“九一八”国耻而修建。博物馆共设有包括序厅在内的8个展厅 一展厅:“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二展厅:“九.一八”的爆发和东北沦陷,三展厅:日本在东北的血腥统治,四展厅: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五展厅:日本扩大侵华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六展厅:全国抗战爆发与日本侵略者的最终下场七展厅:中日两国人民以史为鉴企盼和平。
在夕阳的余晖里看过这些沈阳的建筑,仿佛看到沈阳的过去,沈阳的昨天,透着淡淡的哀伤,仿佛有诉说不完的故事。每一个时代都有岁月留下的印记,这种印记有辉煌,有苍凉,也有寂寞。它展示出当时社会的背景。
【历史遗迹考察】推荐阅读:
遗迹叙事作文07-21
寻访红色遗迹暑假社会实践报告11-18
财政支出理论的历史考察07-08
初二历史《伟大历史转折》说课稿10-16
从历史唯物主义到历史解释原则05-27
【历史导游词】 特色历史导游词06-05
余秋雨历史散文《历史的暗角》简介06-25
浅谈乡土历史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运用11-15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现代中国与历史记忆方法11-02
铭记红色历史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