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生简历

2025-03-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生简历(精选14篇)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生简历 篇1

出生年月:1984年10月

毕业院校:**大学

学    历:本科

联系电话:

性 别:女

政治面貌:党员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手    机:

电子邮件:51187024@qq.com

教育经历

2002年9月至2006年7月 **大学市场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7月至2002年7月 **中学高中部

在校奖励情况

实践经验

2006年2月至2006年5月 于jianli5.com个人简历网重型机械制造厂实习,实习期间受到厂领导的好评(附:厂领导推荐信)

技能水平

熟悉机械设备的`制造原理,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机床,具备优秀的制图能力,熟悉数控冲床以及数控液压折弯机工作原理,能够熟练操作这些设备。

自我评价

本人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课后继续寻求实践机会,工作勤奋,能吃苦,可以很好地胜任机械设计制造工作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生简历 篇2

关键词:毕业设计,专业特色,工程课题,改革与实践

毕业设计是在学生完成全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后所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 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进行一次完整的机械工程设计的训练。通过毕业设计的有效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并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我校对机械设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需要对毕业设计在选题方向、课题的内容以及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实践。

一、常规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传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课题选择没有本专业特色, 并且不符合专业培养需求, 学生不感兴趣;二是设计内容不真实、内容单一, 设计方法太片面, 设计过程不完整, 学生工程意识得不到培养, 学生不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导致学生全方位能力达不到训练目标;三是设计内容复杂程度及难度不能达到训练要求, 学生的创造潜能力得不到充分的激发和体现, 从而降低了毕业设计效果。

二、专业特色毕业设计特征及选题原则

所谓专业特色毕业设计是指课题方向及内容选择要具有本专业特色并且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其最显著特征是面向海洋工程行业的生产实际, 提出典型行业加工技术及加工设备作为毕业设计课题进行训练。例如本专业设计类课题, 在选题环节上遵循面向海洋工程行业突出专业特色原则, 课题实施过程可以确保课题训练的系统性、真实性、设计方法及设计过程的完整性, 使学生得到全方位能力的训练。另外, 毕业设计采用工程实际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的训练, 为学生设置了一个现实的工程场景, 让学生直面一些具体、活生生、错综复杂的工程问题, 以工程师的身份分析、思考, 从中学会分析和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总之, 专业特色毕业设计课题应具有海洋行业特色、工程实际性、典型性、系统性等基本特征。

三、专业特色毕业设计的实施

1. 专业特色毕业设计实施步骤。

(1) 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及准备工作。毕业设计实训前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课题的选择。课题内容的选择对设计过程是否可行及设计成果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选题工作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 教师的选题工作包括课题筛选和编写选题报告。教师根据本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学生本身知识的掌握和就业状况, 面向海洋工程领域对具有专业特色生产行业进行调研、筛选。例如调查该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等作为选题依据, 制定符合毕业设计要求和标准的工程课题供学生选择。比如可以选择水产加工行业、海洋渔业等行业, 课题内容可以选择水产制品的加工设备、捕捞作业机械与设备、渔货物保鲜机械与设备等,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就业情况选择课题, 做到一人一题。课题选定后, 教师向学生布置设计任务, 提出设计要求, 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设计准备工作。学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设计前熟悉课题的设计任务、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 需要查阅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到生产企业实地调研, 搞清课题的目的意义、课题的工程背景、功能原理以及设计思路和方法, 为后续设计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 课题的实施过程。在选题及准备工作完成后, 学生就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各阶段设计工作。设计实施阶段的过程一般为:开题→方案设计→设计计算→装配草图设计→绘制工作图→编写设计说明书→准备答辩。开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和准备情况, 论证课题是否可行。开题工作是按照课题类型分组进行, 首先由学生介绍课题的目的意义、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及设计内容, 然后老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解答, 最后小组评定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接下来是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分为机械原理方案和机械结构方案设计, 这部分内容是设计的关键。方案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设计成果, 因此, 方案设计是在广泛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机械功能原理多种方案, 然后进行方案论证, 确定最佳原理方案和结构方案。方案设计确定以后, 要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和装配草图的设计工作, 装配草图设计过程是系统结构设计的重要阶段, 系统中各个零部件结构型式、尺寸以及零部件之间装配和位置关系均在这一过程确定。随后进行机械总装配工作图、零件工作图的绘制, 编制设计说明书, 修改和完善毕业设计, 做好答辩准备工作。

2. 专业特色课题实施注意事项。

(1) 好课题是提高毕业设计效果的基础和前提。在选择课题时一定注意课题的内容最好是能使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工程实际课题, 这样能激发学生设计的主动性。 (2) 课题设计内容及复杂程度要符合本专业培养计划和毕业设计要求和标准, 这样能够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到达综合训练目标。 (3) 课题实施关键阶段的指导。由于初次进行机械系统的整机设计, 学生选择课题后还不清楚设计思路及设计路线, 为了各阶段的顺利进行, 老师应给予及时和有效的专业指导, 并且把控每个关键设计阶段的设计进度和设计结果, 指出修改建议与意见, 顺利高效完成设计任务。 (4) 要鼓励学生创新设计。机械的原理方案和结构方案设计阶段是实现创新设计的最佳时机, 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例如原理方案确定, 只要论证充分、合理、有据、可行即可。采用多种途径设计, 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这一点很重要, 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培养具有海洋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 毕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实训环节。多年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表明, 突出海洋专业特色的毕业设计, 其内容更具有工程实际性、真实性和针对性, 学生对课题充满了兴趣, 切实感到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学以致用。通过突出专业特色的毕业设计, 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 又能造就一批未来具有海洋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尤为重要的是, 通过这种模式的毕业设计训练, 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会有全方位提升。

参考文献

[1]徐起贺, 刘静香, 程鹏飞.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李景阳, 康玉辉.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问题和优化[J].科技信息, 2013, (21) :251.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生简历 篇3

关键词:机械制造 本科 毕业设计

独立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本科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通过毕业设计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进行全面检验。做好本科毕业设计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培养目标科学选题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设计是唯一一项综合四年年来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教学环节,是距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间最近的一个模拟训练过程,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实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项目。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但是选题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1)目前学生题目的确定多数以教师分配题目的方式完成,题目评审环节中空洞的条目性选题规定和无操作标准的题目评审过程达不到毕业设计选题的预期目的。

(2)毕业设计选题大多在重复前几届学生做过的研究、实验或课题,学生自己立题的很少,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

(3)设计脱离实际,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使得毕业设计的模拟课题居多,真题真做的少。

(4)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

(5)毕业设计与社会生产实际缺乏联系,部分选题的实际意义不大,甚至没有实际意义。

因此在畢业设计题目选择的时候,应该遵循合理的选题原则,首先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并且应难易适度,工作量得当,既要具有一定的水平,又要使学生在规定期限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

2.落实开题环节

学生选定题目之后要进行开题,这项工作是本科生第一次完全独立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总体方案、安排设计时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万事开头难”,很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有些学生在拿到设计任务书后,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没搞清具体要求就匆忙下笔,有的人没有认识到开题的重要而敷衍了事。结果,开题报告只是把一些原理、算法拼凑在一起,没有比较和方案选定,没有计划和统一安排。

学生在开题期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合理安排好设计全过程。通过撰写开题报告,要求学生讲清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会使原来的论文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

3.过程管理 一丝不苟

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相邻学科的知识,提高了他们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这种能力最后将成为学生的一种稳定的、综合的个性品质及素质。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阶段,老师责任心不强,学生就业不顺心,都会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过程管理。教师要言传身教,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除了有严谨的态度,还要有科学的指导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应该以激励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以启发法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指导毕业设计的全过程。

毕业设计阶段的过程管理十分重要,在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中,要对师生双向考核,首先要督促学生按照工作计划完成工作,经常组织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定期进行工作汇报。让学生定期汇报自己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互相了解毕业设计的内容,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非常重要,平常不好好抓,等答辩时算总账,毕业设计质量就难以保证。

4.毕业答辩不走过场

毕业设计成果考核阶段的指导非常重要,这是毕业设计质量的体现。学生完成了毕业设计的工作后,指导教师要对学生所设计的装配图和零部件图仔细检查,确保其图纸规范并符合标准。一般学生容易忽视的是标题栏、公差要求和表面质量标注。

毕业答辩是对毕业设计的综合检验和全面考核。科学、规范、严肃的答辩工作,可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毕业设计教学情况,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对毕业设计工作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答辩工作的积极作用,我们在加强毕业设计教学过程质量管理机制的同时,在毕业设计答辩工作中应在各系成立有权威的答辩委员会,由教授、副教授组成,其中可以外请专家,实行公开答辩。这样,既对学生增加了压力,促使学生平时踏踏实实完成设计任务,不走过场,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促使教师认真指导,把住了毕业设计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

总之,毕业设计是一项实践性强、较复杂的教学过程,科学选题,严把选题关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前提;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开题工作是毕业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同时,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实和丰富专业知识、专业基础课知识,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关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发展动态,以爱岗敬业的精神,认真、负责、耐心、热情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个工作细节,努力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国玉,早热木,周建平.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的突出问题探讨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3).

[2]董翠敏.如何有效提高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考试周刊,2008(42).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生简历 篇4

机械设计、汽车营销;汽车维修

电话:0351-0000000手机:1350000000邮箱:00000000@00000000 求职意向 机械工程师(汽车行业)、相关汽车行业工作

教育经历 2010年09月-2014年06月

汽车检测与维修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主修课程: 发动机维修汽车构造、汽车空调、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动机维修构造

2013年09月-2014年01月

自动变速器维修 华北机电设备总厂(培训)

实习经历 2013年03月2013年11月

高级保修实习生 美国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实习基地

向保修经理及售后服务总监汇报每月各经销商的保修业务 处理福特汽车保修业务及技术与非技术培训 协同售后服务技术部门,共同处理相关的技术案件

社会实践 2012年07月-2013年12月

汽修厂假期实习学校培训合作基地 2012年11月学校安排在广西柳州市华力集团汽车维修部实习2012年12月在广西柳州市万通路桥汽车厂当临时工 汽车机加工件外厂家发放.验收检测与产品的加工进度确保产品按合同日期准时归厂 负责公司产品图纸的修改与辅助设计,统计图本明细栏上标准件的数量与汇总

技能证书 专业技能 CAD职业技能考试证书

UG软件初级工程师证书

Pro/Engineer等设计软件及办公软件

大学英语四级(CET-4)一级 通过 熟练 通过英语技能

兴趣爱好 体育运动、音乐

求 职 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

我叫茉莉花,是华中科技大学,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2014届毕业生。

虽然我很平凡,但我不甘平庸。我诚实稳重,乐观大方,积极向上且爱好广泛。大学四年,我不仅学好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全部课程,而且对计算机软硬件有一定了解,能熟练操作各类办公软件。短短的四年里,我始终以“天道酬勤”自励,积极进取,立足扎实的基础,对专业求广度求深度。在学好每门功课的同时,更注重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同时,除了认真学习课堂知识,还积极参与文体活动与社会实践。通过不断的学习,我已变得成熟,稳重,具备了良好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也铸就了我坚毅的性格和强烈责任心,我坚信,也坚定的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

一滴滴汗水是面对昨日舒心的微笑,也是走向未来丰沛的信心。站在世纪的曙光中,面对新的考验和抉择,我无法退缩,也无法沉默,我要用我那双冷静善于观察的眼睛,那颗真诚而热爱事业的心,用那双善于操作而有力的手,那双发誓踏平坎坷的脚一如继行的发扬对工作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磨砺前行。为您,为我,为我们的共同事业创造新的辉煌。

诚然,缺乏经验是我的不足,但我拥有饱满的热情以及“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人才济济,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仍然自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直是我的人生格言!

尊敬的领导,相信您伯乐的慧眼,相信我的实力,我真诚地期望能投足你的麾下,牵手事业路,风雨同舟,共同构筑美好的未来。

此致

敬礼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生简历 篇5

名:张同学

别:男 出生日期:19860309 民

族:

毕业院校: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政治面貌:

最高学历:大专

所修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毕业日期: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机械有关

希望地点:

希望工资:面议

教育培训经历

2006年9月到2009年7月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大专 机械与自动化专业

获得中级制图员 中级钳工 计算机一级

参加社会实践经历

实践名称: 车床拆装实习

实践简述: 初步了解机床的结构.为以后的工作打夏了夯实的基础

实践名称: 钳工实习

实践简述: 接触并初步了解钳工一些方面的知识,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获得的中级钳工证书

实践名称: 金工培训

实践简述: 通过培训使自己初步了解普通车床的操作方法,虽然和工厂的老师相差甚远,我相信我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完善自己,早日得到老师的水准。

践名称: 数控车床培训例如先校零、对刀....实践简述实践简述: 在明光深燃天然气有限公司工程部实习—材料管理员 在这期间我巩固了我在学校学习WORD EXCEL软件的操作以出及仓库的材料进、等一些资料的整理,同时也接触现场施工管理。: 初步了解并掌握数控车床一般操作流程,2009年4月到2009年7月在明光深燃实习

所获奖励

语言水平

英语 一般

计算机能力

计算机一级 能熟练使用 WORD EXCEL

自我评价

机械设计专业英文简历 篇6

Name: Mr. Chen

Sex: Male

Date of Birth: February 1982

Marital status: unmarried

Account: Henan

National: Han

Political landscape: members

Education: tertiary

Graduate institutions: Henan Industri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raduation Time: July 2003

Specialties: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Language: English (PETS-3)

Computer level: skilled

Work Experience: 5 years

Contact: Mobile: 13055555555

Job intentions

Work Type: All

Nature of units: open

Expectations of the industry: machine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heavy

Expectations of job: mechanical engineer, mechanical designer

Working Location: Hangzhou

Expectations of a monthly salary: Open / Negotiable

Education

Industrial occupational 2000/09--2003/07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machinery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post-secondary

The main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mechanical learning, tolerance, machining equipment, machinery and fixtures, di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plastic mold design, PLC, MCU,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echnology, mechanical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automation.

Work experience

2006/03- present: sub-Asa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Industry: Electronics /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size: more than 5000

Equipment R & D Division R & D institutions in charge of the following engineers

Job description and performance: 1. PCB Bare Board is responsible for labeling equipment, automation, Motorola Pocket PC button automatic testing machine, optical inspection devices and automated test equipment (ICT, ATE Flying Probe test). 2. Designers work alloc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2003/10-2006/03: cleaning apparatus Somun Suzhou Co, Ltd.

Industry: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mpany size :500-999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 & D engineers in charge of the following institutions

Job description and performance: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use of PRO / E for the U.S. Electrolux,泰怡凯, South Korea LG vacuum cleaner in appearance and structure of R & D, mold cleaners to follow up and automated test equipment related to the design, development validation, SOP, SIP‘s making BOM list and development, product packaging design.

Self-evaluation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生简历 篇7

关键词: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状况

为了解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 更好地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我们每年都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 调查结果为专业培养目标的制订、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143名毕业生为对象, 通过访谈、座谈、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 就业率

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就陆续有单位下用人订单, 至大学三年级上学期末, 学生签约率已超95%。相对于当下大学生普遍就业“难”的局面, 我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却供不应求, 就业率之高既反映了社会的需求, 也表明学院很好地实现了培养目标, 培养的人才素质强, 适应企业、市场的需求, 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这也是市场对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认可度的直观检验。

(二) 就业单位经济类型

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多数, 达到51.06%;其次为国有企业, 占25.53%;再次为三资企业, 占19.15%;自主创业或跟随家族企业的只有极少数, 占4.25%。

这些企业大多数为大中型企业, 只有极少数为小企业。大中型企业不仅有资金、政策、设备、市场、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 而且待遇也较有保证。工作稳定, 保障齐全, 福利丰厚, 是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经济类型的总体满意度较高, 也说明了我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质量较高。

(三) 就业地区分布

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两广地区, 广东、广西约各占一半。广东主要分布在深圳、东莞、佛山等市, 广西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玉林等市, 均为两广工业发展比较好、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广东是经济发达地区, 历来吸引着众多毕业生前往就业。而广西工业的发展, 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 沿海9大产业基地的建设, 对机电设备人才提出了巨大的量与质的需求, 也使得许多学生选择留在广西工作。

(四) 就业岗位分布

绝大多数毕业生在生产一线工作, 岗位主要为机械操作、设备维修、电工等, 专业对口度很高。少数学生不在企业工作, 但工作与专业有关联, 比如机电设备销售员等。只有极少数学生的工作与专业不相关, 比如超市员工、文员等。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就业面非常宽泛, 可以说哪里有机电设备, 哪里就有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

(五) 薪酬水平

月收入包含每月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各项现金的税前收入。多数毕业生的月收入集中在1500-3000元/月的水平, 其中30%的毕业生月收入在1500—2000元之间, 工作3个月至半年之内就得到加薪的学生占39.90%。这样的收入在广西刚毕业的高职学生中属中上水平。薪酬水平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在市场上的认可度和受欢迎程度。

(六) 工作满意度及稳定性分析

毕业生对获取的第一份工作的整体满意程度较高, 87.21%的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给予满意及以上评价。工作岗位, 工作与就业预期的一致程度, 工作与个人兴趣、性格的匹配程度, 企业文化等因素会影响毕业生对职业发展前景的评价。工作岗位为流水线生产人员的毕业生对职业发展前景给予不满意评价的比例较其他岗位高。工作与就业预期以及个人的性格、兴趣的一致性程度越高, 其对职业发展前景的满意度也越高, 反之, 则越低。

31.04%的学生在首次就业单位超过半年未辞职, 比较稳定。说明学生们具有良好的就业观, 就业心态比较平和。

学生变更工作单位的原因, 选择“争取更多晋升机会”“满足自己兴趣爱好”的分别占60.47%、51.16%。另外有部分学生跳槽属企业原因而非个人原因。

造成就业不满意的主要因素有:从事一线生产和流水线岗位工作的毕业生对职业发展前景给出较为悲观的判断。可见, 部分毕业生对自身的定位还不够准确, 就业预期不够合理, 自我定位于技术员和管理人员岗位, 不愿意从事基础工作。部分学生对工作岗位与薪资的期望偏高。

(七) 毕业生就业能力分析

影响就业能力的, 首先是专业成绩。75%的同学认为专业成绩对就业能力的影响程度为重要及以上水平, 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90%的同学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对促进就业有重要作用。

其次是技能证书。我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至少拥有2种以上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比如车工、电工、焊工技能证书。95%的同学认为获得相关证书对就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 拥有从业岗位要求的技能证书与工资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证明了我院实施的双证书制度、以证代考、课内考证等教改措施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第三是实践经验。几乎100%同学肯定了实践经历对择业产生的重要影响, 认为学校开设的实训以及实习课程对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八) 毕业生对学院人才培养的满意度分析

78%的学生对课程科目、课程量的设置给予肯定, 认为所学课程对于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很大作用, 认为在校期间积累了较高的“基础专业知识水平、吃苦耐劳精神、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这些能力对提高职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学生普遍认为课程的前沿性不够, 与企业需求的相关性还不够密切。

三、调研启示

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 我们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1.要从入学教育开始, 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教育, 并渗透于三年的教育全过程。要将到企业第一线工作, 从事技术性、应用性工作的定位内化为每个学生的思想认知, 使得学生毕业之后志愿从事一线技术劳动。

2.对高职毕业生而言, 决定其就业能力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专业成绩、操作技能以及实践经验。因此, 在学生的培养中, 应该将这三方面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

3.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面广, 教学中应强调宽厚的专业基础, 如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公差、液压、电工等基础知识。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 更要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在漫长的工作生涯中能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用人单位十分看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的是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 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上, 应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 强化实训环节的培养, 增加实训时间和强度, 以促进学生体能、技能以及意志力的提升。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 在实践中培养职业能力, 锻炼工作能力, 做好由学生向职业人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储备。

5.专业教学团队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 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以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亚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 2013 (20) .

[2]张书娟.高职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与满意度分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3) .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生简历 篇8

关键词:民办高校;机械专业毕业生;影响因素;初次就专率

中图分类号:G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5-0117-02

初次就专率是指毕业生在离校前已经落实与本专业相关就业单位的比率,还存在几种其他就业形式,如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或者第二学位、专科生考取本科生、自主创业、出国留学或者出国工作。民办高校初次就专率的统计一般是在学生毕业前完成。本文中的机械专业,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而毕业生指的是面临实习就业的最后一个学年的学生。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民办高校机械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专率的影响因素。

1 民办高校机械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专率的现状

近几年,民办高校机械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专率常常比较低,通常原因被认为是机械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的信号,这就会导致产生一个错误信息,影响未毕业的机械专业的学生,还有未报考的考虑是否将机械专业作为备选专业的高中毕业生。事实上,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找到工作,就专率的统计如果在学生毕业后进行就会发现大大提高了。对于民办高校来讲,如何提高机械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专率,就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2 机械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专率的影响因素

2.1 意向工作地域与实际工作地域不一致

由于机械专业的特点,机械行业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与一般院校所处的非一线城市相比,民办高校机械专业毕业生意向工作地域仍是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或者该生生源省份的省会城市;而一般学校推荐的工作单位主要在学校周边城市或者本省份的其他城市,相对其他省份推荐工作岗位的机会较少,需要学校派人去开发新的工作岗位或者校企合作的单位。从表面上看,民办高校机械专业毕业生做出这样的选择不是理性的,不利于初次就专率的提高;但如果从发展层面上看,机械行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专业化程度很高,相对薪酬待遇水平会有显著提高,这对于毕业生向寻求个人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另外,民办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特别是机械方向与企业单位所招聘的岗位需要往往不一样。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尤其是获得各种技能证书取得良好专业素质的毕业生,所选择的工作岗位往往是专业性很强的,但是由于这类行业存在不稳定的市场或者技术因素,学校周边的城市往往较少。为了寻求更好的专业发展,民办高校毕业生一般不会选择马上就业,而是等待时机,选择与所学专业更一致的方向发展的岗位。

2.2 就专匹配存在时滞效应

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类毕业生数量较多,这就会给企业单位带来很大优势,优先选择专业性强的应届毕业生。相对而言,没有被选择的毕业生就会导致签约期限推后,这就会造成毕业生心里矛盾,往往选择的专业岗位不是他最喜欢并且最对口的岗位。就业信息不对称,存在某个机械类毕业生在等待他最喜欢的最对口一些企业单位的招聘结果的同时,可能错过了相对一般喜欢一般对口的企业单位的选择权。等到最喜欢企业单位招聘结果公布之后,发现一般喜欢的企业单位已经招聘结束。对于这类毕业生来说,下一步可能等待次一级喜欢程度的企业单位进行就业,会导致更低一级的企业单位的被选择权。最终结果可能出现的是,这类毕业生一直到已经毕业,仍然没有就业。

2.3 就业信息发布流程不完善,导致就专率难以提高

通常情况下,民办高校的就业信息发布流程是:现在主要进行网络发布,接到通知后由学院负责就业的领导向各个专业的毕业班辅导员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向所有毕业生进行发布,如飞信、QQ群,每个班级会有专门的就业交流平台,主要是发布企业单位简介、招聘岗位、工资待遇、宣讲时间地点等等,指导学生参加宣讲会所需准备的材料。

这种发布方式会产生以下不利后果:

第一,信息层次过多,导致信息失真可能性增大,时滞也会更长,毕业生可能收到招聘信息时可能错过了最佳招聘时间或者信息错误导致应聘失败;

第二,这类就业信息是面向所有毕业生进行发布,很多招聘岗位是不限专业,只有部分毕业生的需求与所发布的招聘要求一致,就会导致这部分毕业生没有从事专业性的企业单位,从而影响了就专率。

3 提高民办高校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专率的措施

3.1 提前统计毕业生就业意向,完善就业信息发布流程

一方面,民办高校在机械专业学生进入大四以后,所负责就业的辅导员或者学院领导组织所有学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内容一定要详细,包括:就业方向(如制图、数控、汽修等)、工资待遇、是否专业对口、就业地域意向等。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就业信息发布,招聘信息利用率提高,实用性增强。

另一方面,尽快完善各种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减少发布的中间环节,尽可能地使招聘信息点对点地进行发布,从而实现招聘信息更有时效性和真实性,让每个毕业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实际的招聘信息,有利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专率。

3.2 改善专业知识体系达到与招聘岗位需求匹配一致

将民办高校课程体系与实际操作环节进行匹配,从而实现专业知识体系与实际招聘岗位需求匹配一致,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可以真正对接。根据目前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主要体现在实践环节的应用,值得民办高校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专业课程,对一些相对陈旧、过时的课程进行删除,新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将前沿知识真正利用到教学实践环节当中。

与此同时,完善课程设计与实习环节的真正匹配,真正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定为重要目标,迎合机械专业就业市场需要,提高教学与实践体系。

3.3 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

通常情况下,民办高校负责就业的辅导员应当教育毕业生逐步转变就业观念,不要存在对不同所有制岗位、不同地域的歧视。可是在不同所有制岗位或者不同地域的问题上,不得不承认的是,不仅仅是简单的就业观念问题,而是确实存在薪酬待遇差异较大这类问题,是毕业生就业选择时的一种阻碍。因此,要向转变毕业生对其就业观念,这就需要对政策壁垒、地区壁垒进行逐一打破,从而形成公正、公平、公开的就业市场,毕业生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这就使应届毕业生能够将偏好设置在不同所有制及不同地域的各类招聘企业上。

4 结 语

总之,民办高校机械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专率关系到学生、家长、学校及社会各个层面上的利益,这就需要每个环节都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提高机械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而真正实现机械专业毕业生与实际招聘单位的匹配一致,实现每个毕业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阳小红.浅谈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信息,2011,(19).

[2] 于雅琳,刘徽.关于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 师范学院学报,2010,(8).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简历 篇9

1988.10-2000.9   广东某市第一机械厂厂长兼书记

1976.1-1988.10   广东某农机一厂工程师、生产技术副厂长

先后当选某市第三届政协委员,中共某市第八次和第九次党代表,某市第十届和某市第七届、广东省第九届人大代表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最高学历:本科毕业-1976-01-01
所学专业一:机械设计制造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1972.9-1976.1    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    本科,机械高级工程师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良好粤语水平: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领导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调整产品结构、改善生产条件、降代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营销等,使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年年上新台阶。主持研究多项省(部)级科技项目,4项获国家专利,2项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并纳入“国家星火计划”和“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

先后30多次被评为县、市优秀厂长和优秀共产党员,某市第三批优秀中青年专家,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先进生产工作者(劳模)、广东省山区建设优秀人才和广东省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称号,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详细个人自传
   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机械制造业25年,任国有企业厂长兼书记,任外资电子线材企业总经理2年。一直对企业的人事、财会、技术、业务、生产、品质、物流及行政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出色的领导才能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并熟悉ISO标准和国家政策法规。完全胜任企业厂长或行政、人事、生产经理或相关职位。

浅谈机械制造毕业设计与探索 篇10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尝试。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地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在实验测试、试验分析、数据处理等基本技能方面对学生进行初步训练。也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大学生的成长及适应社会需要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基本教学要求如下:

(1)通过毕业设计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经济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通过完成具有一定理论或实践意义的科研性课题,使其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经济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4)通过对重点问题的独立钻研,使学生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

(5)使学生在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理论分析和方案制定、绘图、计算、实验、数据处理、使用计算机、外文阅读、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要使学生达到上述要求,仅仅依靠在较短的一个毕业设计设计周期中完成是很困难的,我们的做法是在学生入学后抓住几个阶段做好相应的工作,使学生在整个大学三年的学习中,始终围绕着如何提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的教学环节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新生入学专业介绍

入学后的新生绝大多数同学对本专业(机械制造)不了解,尤其是对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实践环节以及大学毕业后做什么、三年的大学怎样学习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在新生入学后军训结束,马上进行上课之前进行专业介绍。专业介绍由各个专业的牵头人负责。十几年的工作积累了一些较成熟的做法总结如下:

(1)学校总体情况介绍

新生入学后对具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背景一概不知。尤其是我院2000年转制以后从2001级以后入学的学生对学校总体印象,特别是我校30多年办学凝练的“韶钢精神”和“宽厚平和精神”,是如何在办学过程中体现的更是一无所知。我们通过制作幻灯片收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通过播放和讲解教育学生,让学生发扬这两个精神,为建设广东建设祖国努力学习。

(2)专业介绍

我院机械系建立的初衷,是为韶关钢铁现代化大生产培养技术人才。学生的生源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来自本省。尽管目前本专业的毕业生遍布全国,但是养育松山职院的“钢铁之恩”我们始终不能忘记。通过介绍专业的历史沿革及与韶钢的现代化大生产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此外,还介绍入学后对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与就业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从一入学开始就注重综合素质的训练,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以便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改革金工实习与工艺实习的模式

金工实习与工艺实习是本专业两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本专业方向实践实习是在学院实训中心进行;工艺实习是在韶关钢铁集团公司、韶关轴承厂、韶关机修厂进行。以往的实训模式是实习时间固定、学生分组固定,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实习目的也只是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在对学院院办工厂与机械系资源整合改进后的金工实习,训练中心全天候开放,学生随时可以进行实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设计图纸,自己加工零件自己装配机构,更重要的是参与到真正的一线生产中去,参与校办工厂的生产生活,提前进入工厂状态,为以后工作提前作好充分准备。

除此之外,我们系由系领导牵头,专业教师带队,学生为骨干积极参与广东省与全国的金工大赛和数控大赛,定期举行“金工操作大赛”,大赛题目学生自己拟定。实训中心组织教师对参赛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和论证,指出其中的不足指出。学生可自由结合组成若干小组,每一组派代表进行作品答辩。作品完成后专家组进行逐评判,评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等不同那个档次的作品。通过举行金工大赛活动,促进了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其中也得到各种锻炼。通过实习方式的改进,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习效果明显提高。

学生毕业设计能力的培养学要双方的努力,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其途径也有许多。我们只能先在在某一方面做一点好的改变和突破,更多个好的方法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也衷心的希望各位同行和专家多提出宝贵的意见。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生简历 篇11

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培养是机械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两个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可以深化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全面提高学生工程素质的必要环节。

一、传统毕业设计与生产实习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 传统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机械类工科的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闭门造车多,结合科研、生产实际的课题少;纸面设计多,实际动手制作少;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联系不紧密等。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将毕业设计与生产实习相结合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2. 传统生产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生产实习需要依托校外的企业等生产部门,在实践中遇到许多问题,具体表现:

(1)现有实习基地不能适应实践教学的要求

(2)实习时间较短、经费不足

(3)指导教师实践能力欠缺

二、改革思路

根据目前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列改革措施:

1. 建立校内校企联合生产实习基地,依托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将毕业设计与生产实习相结合;

2. 探索多种模式的实习模式;

3. 建设校内校企联合实践教师指导队伍,组成的多层次、跨专业、校企联合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师指导团队;

4. 进行仿真实习,在虚拟平台上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

5. 按企业形式建立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

三、毕业设计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1. 依托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将毕业设计与生产实习相结合。

利用机械工程学院的机械制造实验室及学校工程实践中心的现有机床和设备,按照现代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建立校内校企联合生产实习基地,将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与学校现有资源相结合,为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的学生提供与企业生产实际相同的环境与氛围,使学生感同身受,增加学生的职业经历,为学生提供工程设计与制造以及创新实践的技术环境,使学生掌握机电设备操作技能与规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依托校内生产实习基地,针对机电类生产实习的学生,结合优秀毕业设计项目开发出具有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特点实习项目,使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零件的工艺流程、工具、刀具等生产资料管理流程,了解到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批量生产的全过程以及生产组织管理,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管理形式,今后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毕业设计选题上,教师深入实践,了解企业需求,与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商定设计题目,在专业生产实习前将毕业设计的题目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向主动学习状态发展。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设计部门中,由进行毕业设计的大四学生组成不同的设计团队,成员可来自多个学科/专业,由毕业设计教师指导团队共同指导,围绕某一设计项目(如数控车床、机械人)模拟企业项目运作模式进行可行性研究、市场需求分析、确定任务要求、机器性能分析、总体方案设计、技术设计。

2. 探索多种模式的实习模式。

少部分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其毕业设计题目与学校、生产企业联系甚微。针对此种状况,笔者建议学生以小组形式结合,并与导师进行自主联系,结合导师建议有目的性寻找合适的实习单位。在分散式生产实习的同时,学生可参加导师的课题、科技大赛作品制作等校内实习;学校也可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实习模式。

3. 建设校内校企联合实践教师指导队伍。

针对现有的青年实践教师的从校门到校门的学习经历、缺乏工程职业经历和工程实践经验等问题,引进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组成由具有工程职业经历、工程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青年教师构成的校企联合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同时加入与课题联系的其他专业的指导教师,组成校企联合、跨专业、多层次的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师指导团队,使青年教师在与工程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的过程中,快速积累工程实际经验,加快青年教师由学术型讲师到实践型工程师的快速转变。快速培养一支“双师型”的青年指导教师队伍,促进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 建立校内虚拟辅助生产实习平台。

有限的校外企业生产实习无法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仿真实习作为近几年来国内流行的一种实习方式,弥补了生产企业实习的不足。仿真实习是在学校内部建立可视化的虚拟辅助平台,学生在仿真机上对机械零件加工过程反复操作,对关键工艺参数反复摸索,真正了解到生产企业产品、设备、车间等等的基本情况。通过在虚拟平台上不断模拟实习,让学生懂得自己的薄弱环节,对关键工艺参数重点掌握,从而在真正的生产实习中不再迷茫,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企业生产实习的质量。

5. 按企业形式建立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

在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建立企业形式的管理制度,如机器设备的操作规范、保养维修、工具和量卡具保管、出借等各种规章制度。人员出勤、迟到早退等考核制度。建立包括零件材料成本,工具成本机器的加工成本、机器的折旧、人员的成本等成本核算制度。同时根据进行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以适应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教学运行保障机制以及与改革相适应的毕业设计、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成绩评价体系。

四、毕业设计与生产实习相结合实践教学改革效果

按企业生产、管理形式建立校内生产实习基地,依托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将毕业设计与生产实习相结合,并采用多种模式的实习模式,以及建设由具有工程职业经历、工程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青年教师构成的校企联合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等改革措施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毕业设计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职业经历,为学生提供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类似的工程设计与制造以及创新实践的技术环境,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实践意识、科技创新思维、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我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中,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专家的好评,对机械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的工程实践性、内容的创新性、撰写的规范性均给予高度评价。

校企结合的企业实际氛围、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队伍,使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因此毕业生受到沈阳机床、沈阳鼓风机集团、沈阳远大集团、沈阳三一重工、北方重工等国家大型企业单位的青睐,就业率高、能力强。

五、结束语

通过将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先进的管理制度与学校的实践中心和机械制造实验室的机床、设备相结合,建立校内校企结合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在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过程中接触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人员与青年教师相结合,使青年教师快速积累工程实际经验,培养“双师型”实践教师队伍,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是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以一,王雁.对工程教育改革中关键问题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9):14-16,29.

[2]郭钟宁,骆少明,张湘伟.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9(6):15-22.

[3]王永生.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5-18.

[4]Stocking.P.J.The teaching of aerospace vehicle design at cranfield university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group design project,Proc.IMech E Vol.221 Part G:Aerospace Engineering,2007:225-234.

[5]余龙江,李为,鲁明波.新形势下本科生生产实习模式的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08,(10):21-24.

服装设计毕业生专业简历 篇12

毕业生在求职中怎样写一份个人简历,以下女性服装设计专业简历为参考!应届毕业生写求职简历时应该注意写什么,下面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推荐一篇服装设计艺术个人求职简历模板为相关阅读!

姓 名: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93年7月

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

毕业年月: 6月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学院: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所修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

居 住 地: 广东省 佛山市 禅城区

籍 贯: 广东省 湛江市 雷州市

求职概况 / 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 全职

期望月薪: 1500-元

期望地点: 广东省 广州市 ,广东省 佛山市 ,

期望职位: 设计助理 时尚买手

意向概述: 女装设计助理,男装设计助理,时尚买手

教育经历

时间 院校 专业 学历

9月 - 206月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 大专

工作经历/社会实践经历

时间 工作单位 职务

2月 - 206月 no.1服装公司 设计助理

自我评价

性格开朗,爱交际;喜欢挑战新事物,善于学习;保持从零开始的学习态度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手 机: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个人简历 篇13

个人基本资料

姓 名:张xx 性 别:男

出生日期:1983-08-18

户口所在地:杭州 现居住地:上海

教育程度:本科 政治面貌:党员

电话:18800000000 邮箱地址:xxxx@tonezhi.com(根据自身信息修改

求职意向

求职性质:全职

期望从事行业:家电业 机械制造·机电设备·重工业

工作地点:上海

期望从事职业:机械工程师 机电工程师 机械制图员 机械设计师

工作经验

-04 -- 2008-11 北京科技大学

工作职责和业绩:使用PRO/E,CAXA等设计软件完成儿童玩伴机器人以及表情机器头等863课题的机械部分设计。

教育背景

-09 -- -01 山东大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历:硕士

-09 -- 2007-07 北京科技大学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学历:本科

证书

获得时间:-05所获证书: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获得时间:-12所获证书:荣获2003-三好学生

获得时间:2004-01所获证书:荣获“优秀团员”称号

获得时间: 年 CET-4 笔试502

获得时间:2006 年 CET-6 笔试470

获得时间:2005 年 计算机二级(C语言)

获得时间:2006 年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

IT技能

AutoCAD 72个月经验 水平:精通

Protel 36个月经验 水平:熟练

MS Office 72个月经验 水平:精通

职业技能与特长

熟练使用CAXA.AutoCAD绘制机械二维图纸;

能使用PRO/E,SolidWorks进行零件三维设计;

能使用Protel做电路设计;

能使用51系列单片机。

自我评价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生简历 篇14

1. 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知识和综合设计能力的缺陷。

毕业设计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对学生进行一次工程师基本技能综合训练的过程,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包括:对技术经济合理性的分析能力,对毕业设计的理解能力,查阅、分析各种文献资料的能力,掌握使用工程技术规范、手册、图表、专业外语等技术资料的查阅能力,计算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绘图和设计说明书的撰写等方面的能力。机械工程类本科毕业设计涉及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工程力学、机械基础等基础理论课程和不同设计方向所应用的专业知识。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所学的课本没有教会他们怎么进行完整设计,怎样把书本知识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怎样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思维,而毕业设计则给了学生这个连接书本与实践的机会。部分学生忽视这些基础知识的环节和步骤,在无充分思想、理论、资料和必要的条件准备情况下,仓促上阵,加上基本功不扎实,设计过程就显得很慌乱,自然就难以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1]。

1.2 对就业和毕业设计的矛盾心态。

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学期是毕业设计的阶段,也是毕业生择业的关键时期,由于高校扩招、经济发展等因素,就业岗位总量不足,学生具有较大的就业压力,二者的重合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就业与毕业设计在学生心目中的比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落实工作岗位的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单位已定,从事的工作岗位和毕业设计课题的关联程度不大,搞毕业设计已不重要;毕业设计期间是考研落选学生和尚未落实工作单位学生积极落实就业时期,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工作,他们无心毕业设计,将毕业设计放在从属地位。

1.3 对毕业设计的认识误差。

毕业设计是研究性学习和工程训练,是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具体实践,是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目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系统地掌握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毕业设计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加之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很少对毕业设计质量提出要求,毕业设计对个人未来发展影响因素较小。甚至有少数学生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抄袭毕业设计也能过关,无形之中降低了对毕业设计的要求。

1.4 指导老师选题、投入与毕业设计要求存在距离。

指导老师从拟定毕业设计题目、方案到设计的全部完成,其自身水平及精力投入程度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师已经承担了大量繁重的教学任务,授课之余还要进行教研、科研、社会工作、自我充实,精力有限,这部分教师对毕业设计指导明显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用于指导、答疑毕业设计的时间自然不足。课题选择具有局限性,常规题目偏多,毕业设计内容和就业单位的实际生产技术状况脱钩,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此外也存在毕业设计选题过难、过深、过宽,学生难以完成、难以调动积极性的问题。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有漏洞,表现在各级教学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一,缺少严格的管理办法,指导老师的要求不一致,因而有的毕业设计成果形式存在较大差异等现象[2]。

1.5 开题工作的误区。

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开题,是学生第一次完全独立地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设计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问题、课题总体方案、国内外发展现状、解决方案、预期效果、进度安排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开题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接下来的整个毕业设计。“万事开头难”,很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有些学生在拿到设计任务书后,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搞清具体要求就匆忙下笔;有些学生没有认识到开题的重要性而敷衍了事,结果交到教师手里的开题报告只是将一些原理、算法拼凑在一起,对拟设计的主要内容、解决的问题、解决方案、预期效果、进度安排等没有深入研究,没有比较和方案选定,没有计划和统一安排,给指导老师的感觉好像是在写理论总结而不是在做设计;还有部分学生上网查了些图片、内容,再加上一些说明,整体没有逻辑、含糊不清、抓不住要点、没有实质内容。

1.6 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薄弱,缺乏工程意识。

机械工程类毕业设计涉及机械、控制、电子及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归纳、总结和综合运用,是一次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实践过程。但在师生互动选择课题时,存在学生的创新意识表现得不够强烈的问题。大部分学生更愿意选择自己熟悉方向的课题,而对于一些涉及新知识领域的课题产生恐惧心理,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学生是毕业设计的主体,指导老师只起辅导作用,在设计中难免会面临新的知识或问题,有的学生考虑的不是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分析和解决问题,而是所有问题均请教指导老师;有些学生遇到一些困难,就希望教师能把现成的资料拿来参考,缺乏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只会被动地按照教师设计的模式和思路工作,使得毕业设计缺乏创新性,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有些学生拿到设计题目不是按照机械设计的程序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查阅资料,研究设计结构方案,而是开始不知如何下手,进入角色后恨不得一个月就把课题做完;有些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结束后都没有查过《机械设计手册》,零部件的选取只凭自己想当然;有些学生在答辩前工程图上还有旧国标,这种现象使得学生到了工作单位很难迅速适应,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达不到预期效果。

2.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2.1 根据培养目标,实行科学化选题。

选题质量关系到毕业设计的质量,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毕业设计题目的方向、内容、工作量安排等适宜是提高学生技术能力培训的重要因素。在选题工作中,师生应结合培养目标,题目的选择、分配及审核等方面达到相关要求:须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根据专业需要,尽可能地选择与生产、技术改造或科研任务相结合的题目,题目应难易适度,工作量适中,有一定的水平,又要使学生在规定期限内经过努力能够按时完成;选题需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逐年更新课题;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选题,互动选择设计课题,学生对自己所做的题目内容是否感兴趣,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工作是否投入和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要增加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严格执行选题申报、审批制度,题目审核工作是保证选题质量的关键环节,在组织选题工作中,需要充分发挥二级学院、专业系的课题审核职能,严格执行选题的逐级申报和审批程序,确保毕业设计课题质量[3]。

2.2 正确认识毕业设计的地位。

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机构在接收新毕业的大学生时均要安排他们接受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而我国目前用人单位则与之不同,要求到工作岗位后经过短期见习便让其独立承担相关技术工作,不进行系统的工程培训,这使得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难以胜任工作。机械工程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便要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在毕业设计之前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理论知识学习,而且是以单一学科的课堂教学形式,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理解力、记忆力,毕业设计不同于单一学科考试,毕业设计侧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和进取精神等,内容一般是书本上难以找到的,需要学生探索,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使得学生不再是课堂的“观众”,而是“主演”。学生只有在系统地获得并积累必要的知识后,才能具备较好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然而无论多好的课堂教学也难以替代学生的实践活动。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科技人才,因此,必须通过毕业设计的严格训练,使学生在毕业设计实践中能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加深理解,融会贯通,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这一综合训练环节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因此,学生将整个毕业设计保质保量地完成之后,他们的技术技能将会产生一次质的飞跃[4]。

2.3 加大毕业设计的指导力度、指导深度。

在毕业设计期间,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空间。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毕业设计,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加大毕业设计的指导力度。“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在大学阶段,教师是学生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门户,要严格把关。教师应该对毕业设计进行及时检查、严格管理,要求学生树立严肃、严密、严谨的科学作风,教会学生合理使用《机械设计手册》等相关参考资料,使学生学会上网查阅各种信息,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对同一设计要求,提倡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案和工具。

2.4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4.1 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从毕业实习开始。

按时发放设计任务书,使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题目类型有一定的了解,对设计课题经过分析后明确:在实习期间需要收集的资料、文献,看什么图样,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实习,通过其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在实习中可以请工矿企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介绍一些产品的设计、生产流程、发展状况,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科学技术,讲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而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条件许可的高校可以让学生参观本专业的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实习总结,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整理、归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事物的能力,最后评定毕业实习成绩。

2.4.2 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考,唤醒学生创新意识。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计之初指导教师需要适当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不能因循守旧,用以前的设计范例或指明几种设计方案让学生选择,这将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应鼓励学生广开思路考虑设计方案,而对学生打破常规的思路则要予以鼓励,可帮助学生分析新思路的优缺点,充分调动学生设计的积极性,使设计充满生机。

2.4.3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独立设计和工作能力。

指导老师要做好引导,放手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教师在辅导答疑时并非要有问必答,而要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书籍、设计资料去寻找答案。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难点,教师可以帮助分析,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减少学生的依赖性,促进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在设计中应强调学生对工程技术标准、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图集等的熟练使用。此外,学生需要了解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其它专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设计手册,以提高毕业后对工作的适应能力。

2.4.4 因材施教,提高整体设计能力。

在设计中应充分挖掘它的实践指导意义。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存在着差异,需要抓好两头:对能力较强者,设计进度较快,给予特殊培养,在完成任务后,尚有时间和余力去做与其设计任务相关的小专题,指导老师可根据不同情况布置新任务,让他们对某些专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对能力较弱者,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不能对他们降低标准,而要通过多辅导、多督促等外因条件使其达到合格标准。当他们有微小进步或新的想法时,指导老师应给予热情肯定或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和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勇气,尽可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4.5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可能需要用到多门学科知识,指导老师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经过分析、合成、加工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设计中可以加大计算机应用的比例,除进行设计计算外,在设计草图的基础上可以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但设计图样中必须有采用传统手工绘制的图样,训练手工绘图的技能。上述手段可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增强。

2.5 加强目标管理,建立规范的质量监控机制。

毕业设计期间也是学生急于落实工作单位、奔波于人才市场的时候,因此,毕业设计与就业二者往往会发生冲突,尤其是在即将完成学业前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的渴望与行为日渐增加,外界环境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具有很大的冲击。同时因毕业设计本身教学方式灵活,学生在学习地点和时间上有较大的自由度,自主性很强,这会使得一些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浪费时间,给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指导质量。在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中,我校逐渐建立并完善了三种管理机制保证毕业设计指导质量。

2.5.1 校级教学管理与监控机制。

由校职能部门制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检查指标,组成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检查组,按教学进度组织教学检查工作。一般是在毕业设计中期和后期进行两次教学检查,加强对毕业设计的宏观管理与监控。同时建立毕业设计的评估与激励机制,进行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评估、优秀毕业设计评阅等相关工作。通过评选出一批优秀指导教师、专业教研室和优秀毕业设计等,达到鼓励先进、树立榜样、加强交流与提高设计质量的目的。

2.5.2 以学校督导组为主体的监控机制。

学校督导组从毕业设计工作开始,每周安排一定时间深入到各二级学院实验室、机房、设计教室等毕业设计教学现场,对毕业设计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向学校和二级学院反馈相关检查信息。

2.5.3 以二级学院、专业系为主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机制。

各二级学院、专业系直接工作在指导第一线,是保证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二级学院、专业系对毕业设计的定期检查制度,并逐渐形成规范化,有效地强化教学一线的管理工作,严肃教学气氛,确保各教学环节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5]。

2.6 根据质量要求,建立成绩评价体系。

机械工程类毕业设计成果性材料质量主要分为绘图质量和文档质量。绘图质量指设计类课题要求每个学生应完成的绘图总量,图面表达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文档质量指设计说明书、实习报告、开题报告、文献资料等文档的质量,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1万字,要求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内容正确,重点突出;为了检验和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必须阅读并翻译4000字以上的外文参考文献,且说明书须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等。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成果性材料存在的问题,我院采用预答辩方式,在正式答辩前两周举行,要求学生准备设计的图样、说明书、中英文翻译、相关附件。在预答辩过程中,学生只作简短的设计介绍,预答辩小组主要检查学生成果性材料,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填写整改通知单,学生根据整改通知单,逐一整改,对于整改后仍然存在较重问题的学生,让其缓答辩,较好地控制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的成绩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具有很大作用。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是对学生毕业设计的综合评价,须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指导老师在设计图样上审核签字,根据学生工作态度、查阅文献和综合运用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机操作能力予以评定,给出评语和成绩(占30%) ;然后由专业系安排教师交叉评阅,评阅教师可在全校范围内聘请,也可在社会上聘请相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根据学生毕业设计的正确性、方案的可行性、论证的严密性和创造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设计图纸质量、文字表达能力等评定成绩(占30%);答辩成绩由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其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评定成绩(占40%) 。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再汇总成绩,评选优秀毕业设计,对毕业设计成绩非常差、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学生,坚决要求整改或重做,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同时这对下一届学生也是重要的警示。

3. 结语

毕业设计是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教学环节,本科生毕业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针对目前高等教育的形式和机械工程类专业社会需求的状况,毕业设计的改革应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来进行,协调好企业、高校、教师、学生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参与毕业设计的学生应高度重视毕业设计,并以积极主动、科学认真、严谨踏实的态度投入到毕业设计中,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从而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推动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宗坤.高校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滑坡及其对策[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1, (4) :46-48.

[2]祝海林.提高工科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1, (2) :90-94.

[3]程宪春.机械类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长春大学学报, 2005, (2) :106-107.

[4]丁黎光.工科毕业设计要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高教论坛, 2004, (1) :51-52.

上一篇:党性分析政绩观下一篇:关于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