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精选8篇)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1

一、孔集乡基本情况

孔集乡地处豫东平原,位于宁陵县城东北15公里处,310国道、陇海铁路横穿东西,X038县道纵贯南北。孔集系孔子嫡支重要客居地,唐朝贞观年间孔子第36代嫡系传人褒圣侯孔德伦封于此地,而后有“三公二侯”及其后人在孔 集繁衍生息。全乡辖25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总人口3.2万人,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万亩,土地肥沃,多为淤土和莲花土,盛产小麦、玉米、山药、蔬菜、酥梨等农特产品。

二、主要做法

自去年以来,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置,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对全乡1个集镇区、5个中心村、6个基层村进行高标准规划。为确保规划能够得到严格执行,我乡重点做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实执法队伍。乡调整充实了城乡规划管理所人员,组成了由乡人大主席牵头,城建所长具体负责的5人执法队伍。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层层召开乡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党员座谈会,利用村头大喇叭、村务公开栏、张贴公告、设置规划版面,广泛宣传规划法及有

关知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三是严格执法监管。乡规划所、国土所等部门经常深入基层开展执法检查,对违法建筑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有效遏制了违反规划乱搭乱建的行为。四是坚持试点先行。我们通过采取鼓励群众自建和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方法,在基础较好的张牌坊、宋胡同中心社区先行开展新村建设,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张牌坊三横两纵的格局已经拉开,自去年累计建新房67所;宋胡同村与陕西省五建公司合作建设阳光社区,该社区建成后可容纳住户2500户,约12000人,工程一期投资1500万元,计划建新型住房80套,目前15套房地基工程已开工。

三、建议及对策

(一)搭建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在投融资体制方面,要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民间资本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鼓励农民成立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利用农民土地收益和经营的收益筹措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基金;二是鼓励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带资进镇,买房建房、兴办企业、务工经商;三是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参与小城

镇建设、兴办企业;四是在小城镇征收的城市建设维护费应全额返还乡镇用于小城镇建设;五是盘活存量资产、以项目为载体实行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六是争取上级政府给予财政投入或给予财政贴息贷款扶持。

(二)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农村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小城镇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土地的制约,这是当前小城镇发展最紧迫的问题。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要尽量少占用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按照占补平衡原则,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允许小城镇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作价入股、出让、转让等方式参与小城镇的开发。

(三)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在发展建设小城镇的同时,必须把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摆到突出的位置。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

条件,围绕建设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来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建立主导产业。农业资源优势强、经济实力弱的小城镇,应确定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个体手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把发展特色经济同建设特色城镇结合起来,把建设农业产业化同培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培育一两个产业和几个龙头企业,建立起小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有了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小城镇的发展才具有充足的活力和后劲。

(四)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优化发展环境。要理顺体制,建立健全镇建设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强化对农村建筑市场和施工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检查。要加强小城镇内部的综合治理,优化内部环境;制止“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营造宽松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平安环境;加强美化、绿化和公共卫生管理,打破“一条街,两行树” 的旧格局,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加强文化建设,突出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1、进一步增强农村小康住宅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 加快农村小康住宅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创造优美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集中体现,也是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完善农村综合功能、提升农村整体发展能力、巩固小康建设成果的重要举措。增强加快农村小康住宅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把新农村小康住宅建设作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明确任务,狠抓落实。

2、切实把加快产业发展作为推进农村小康住宅建设的根本支撑

没有农民的稳定增收,没有农村集体经济的持续积累,农村住宅建设就会缺乏有力的支撑和持久的动力。我们必须要坚持农业产业化和劳务输出“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切实把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的发展放在突出地位,推动农业产业化从

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要把劳务输出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措施和最大的产业项目来对待,加大培训力度、拓展输出渠道,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战略转移,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农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住宅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3、必须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

加强农村小康住宅建设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相协调、与村镇建设规划相一致,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改善环境、面积适中、功能齐全的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坚持规划的科学性、操作性、实效性和严肃性,杜绝乱建、滥建的现象,切实发挥规划对建设的指导作用。

4、建立健全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小康住宅建设的政策机制。

要牢固树立政策就是方向、政策就是助推器的观念,深入调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完善工作机制。要积极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通过政府扶持、部门帮扶、集体补偿、市场运作、个人出资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资

金。要积极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审批宅基地、提供图纸、整合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协调信贷等优惠政策,全方位为农村住宅建设服务。要积极研究制定新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居民、农民享受同等待遇的优惠政策,鼓励有经济实力的农户进城、进镇建房购房,扩大城市规模、发展村镇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5、进一步加大新农村示范点的建设力度

实践证明,加快农村小康住宅建设离不开典型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广泛借鉴外地经验,取长补短,寻找差距,提高张牌坊村、宋东新村示范点建设水平;要切实把经济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基层组织坚强有力的行政村确定为住宅建设示范点,努力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经济实用、造型美观,符合现代气息的新农村小康住宅建设示范点;要把整合资源、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技术作为扶持新农村小康住宅示范点建设的重点,全力搞好示范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整体效应;要善于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以点带

面,扎实推进。

6、搭建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

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在投融资体制方面,要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民间资本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鼓励农民成立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利用农民土地收益和经营的收益筹措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基金;二是鼓励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带资进镇,买房建房、兴办企业、务工经商;三是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参与小城镇建设、兴办企业;四是在小城镇征收的城市建设维护费应全额返还乡镇用于小城镇建设;五是盘活存量资产、以项目为载体实行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六是争取上级政府给予财政投入或给予财政贴息贷款扶持。

7、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农村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

小城镇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土地的制约,这是当前小城镇发展最紧迫的问题。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要尽量少占用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按照占补平衡原则,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

8、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

在发展建设小城镇的同时,必须把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摆到突出的位置。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条件,围绕农业产业带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个体手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把发展特色经济同建设特色城镇结合起来,把建设农业产业化同培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培育我乡一两个产业和几个龙头企业,建立起新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有了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新农村的发展才具有充足的活力和后劲。

9、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优化发展环境。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2

为了进一步加快创新创业城市的建设步伐, 市政府专门赴深圳、厦门、南京和无锡等地考察学习先进地区在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创业城市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同时召开座谈会, 认真分析盐城发展现状, 广泛搜集各方面意见, 对加快创新创业城市建设提出了设想。

一、推动创新创业城市建

设, 首要的是解决思想问题, 要在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 造浓创新创业氛围

近年来, 我市深入实施创新发展与人才强市战略, 把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的关键环节, 在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创业城市方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已培育创新型企业69家、高新技术企业516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184家;全市50%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有企业研发中心;今年专利申请量有望突破14000件、专利授权量突破4000件。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先后建立了纺织机械、环保装备、海上风电、绿色能源、石油机械、汽车零部件等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预计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1198亿元, 同比增长32%, 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0%以上。三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已建成省级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111个, 其中: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6个、重大创新载体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个、企业院士工作站18个, 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77.5万平方米。华锐风电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和科行集团环保设备研究中心成为国家级研发中心。四是政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建成各类技术创新联盟、校企联盟、技术转移联盟120个, 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 为我市新兴特色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具体表现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 产值仅占全省的2.4%;全社会研发投入不足, 去年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1.2%, 离1.6%的目标还有差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只有1/3左右拥有专利, 每十万人口专利申请数为146.3件, 每万人口中科技活动人员数为37人, 均列全省第10位, 等等。究其原因, 既有客观条件的制约, 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 但最根本的还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

当前, 盐城正处于稳增长、促转型的关键时期, 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区域竞争更加激烈, 进位争先难度进一步加大。我们认为, 要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 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就必须在全市上下奏响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主旋律, 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 掀起新一轮的思想解放热潮, 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全市改革创新的大突破。在具体措施上, (1)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 增强创新创业发展能力。带头打破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 用创新的思维谋划发展;切实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 视人才为第一资源, 把创新贯穿于新一轮跨越发展全过程;敢于担当, 不为困难所阻, 研究体制机制障碍, 用创新的办法解决矛盾和问题。 (2) 各地各部门要增强创新创业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破除“唯条件论”, 对于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 不谈困难、不讲条件,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用创新的办法破解难题, 落实到位, 不断提高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3) 要充分激发全市广大干群的创新创业活力。在全市组织开展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业行动、科技创业企业家评选活动, 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大力培育创新创业主体, 在全市上下形成以创新创业推动跨越发展的共识, 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创造、宽容失误失败的浓烈氛围。

二、推动创新创业城市建

设, 关键在于强化创新驱动, 要把科技创新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大力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一) 更大力度推进新特产业科技创新, 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厦门市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造就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骨干企业, 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高新产业、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一批先导型科技产业。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有677家, 占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44.4%。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61.8亿元,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2%, 占据了厦门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盐城市新特产业已有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占GDP的份额还不高, 还没有成为主体产业。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加快制定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4大新兴产业和24个特色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推动新特产业以技术领先引领产业升级, 实现跨越发展。在具体措施上, (1) 培育开拓新兴产业产品市场。可以通过创新商业模式, 运用政府采购、制定标准、推广应用等方式, 推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路灯、LED照明等产品占领市场, 以扶持盐城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2) 推动新特产业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制定国家行业标准, 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实现高端发展。鼓励新特产业组建技术联盟和专利联盟, 降低研发成本, 确立行业优势, 提高市场竞争力。 (3) 研发储备下一代新兴产业项目。依托科技孵化器平台, 抓紧研发、储备智能化组合机床生产线、大规模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云计算服务、碳回收利用等高端项目, 为今后的产业升级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积极探索新兴产业开放式招商。德国在风电、光伏, 法国在新能源汽车, 台湾在海洋生物方面全球技术领先, 建议整合各部门招商力量, 组织招商小分队, 前往这些重点地区进行产业招商, 寻求突破。在“走出去”的同时, 也要“请进来”。建议在盐举办“全球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高层论坛”, 邀请海内外研究机构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加, 寻求投资合作机遇。

(二) 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深圳市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不断完善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 90%的研发人员、研发机构、科研投入、专利生产集中在企业,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导者、组织者和风险承担者, 形成了有3万多家创新型企业的集群, 其中销售额超千亿的企业2家, 超百亿的13家, 超亿元的700多家,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113家。其中, 华为公司一年的研发经费达到180亿元, 连续五年居于全球企业国际专利申请前五强之列。比较而言, 我市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问题, 大中型企业投入缺乏动力, 小企业投入严重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 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在具体措施上, (1) 推动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导向作用, 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担保贷款、风险投资等方法, 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好“千百十工程”, 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认真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 增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大力支持企业建立健全技术研发机构。由市经信委牵头, 积极编制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方案, 确保全市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建立企业研发中心, 全市所有大中型企业都建立研究院 (所) 。帮助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撑。 (3) 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提高专利资助标准, 加大补助力度, 鼓励企业申请专利, 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符合我市产业政策的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 (4) 加快建设创新企业集群。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 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省、市重大专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突破关键技术,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 全市2/3的规模以上企业都拥有高新技术产品、重点新产品、自主创新产品。

(三) 不断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 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

南京市以项目实施为带动, 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基金”, 对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给予优先扶持, 通过联合进行技术攻关, 联办、共建试验示范基地、研发机构等形式, 加速科技成果对接与转化, 产学研合作走在全国前列。和南京相比, 盐城没有综合性大学, 科研院所较少, 研发力量相对薄弱, 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 大力引进科研成果并加快转化, 是盐城推进科技创新的现实途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具有盐城特色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 健全“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技术和资本为纽带”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努力推进国内外科技资源向我市的企业、新特产业和各类研发机构集聚。在具体措施上, (1) 建立省内政产学研合作新机制。推动各级政府、园区、企业与省内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中介机构合作, 共同组建长期稳定合作的校企联盟、技术转移联盟、产业技术联盟, 形成共同投入、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2) 实现国内政产学研合作新突破。深入开展我市与清华大学的第二轮全面合作, 新建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哈工大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全面合作关系, 支持全市技术创新平台等重点工程建设, 开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等关键领域的协同攻关。 (3) 开拓国际政产学研合作新领域。继续举办好11·18科技创新活动周, 利用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技术交易所等合作渠道, 进一步加强与以色列、欧美、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联系, 进行项目对接洽谈, 引进国际科技创新资源为我所用。

(四) 大力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为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厦门市近年来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具有较好研发条件的大中型企业, 投入科技创新与研发资金9亿多元, 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约35亿元, 重点支持了4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南京市设立每年1亿元的平台建设专项资金, 通过培育大学科技园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 整合、集成和优化科技资源, 实现对科技创业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南京市实施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建设计划, 设立每年不少于2亿元的“南京市特区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 重点打造20个用地约45.8平方公里的科技创业特别社区, 以特别的体制机制, 营造发展的特殊政策环境。与厦门、南京相比, 我市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方面存在着基础薄弱、投入不足、整合不够、层次不高等问题。下一步, 要按照“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加大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力度, 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在具体措施上, (1) 促进各类园区向创新型园区转型。大力推进开发区、新特产业园区提档升级、促进发展,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科技研发平台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生产配套, 把开发园区建成体制机制最活、发展环境最优、承载功能最强的创新创业特区。 (2) 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快城南新区科教城、市开发区科技绿洲等重点项目建设, 重点抓好研发孵化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支持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争创国家和省级大学科技园, 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平台, 建成全市创新创业示范区。 (3) 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对盐都高新区、市环保产业园要采取政策聚焦、力量集中等措施, 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上取得突破。积极创建并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促进我市进一步优化战略布局, 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引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三、推动创新创业城市建

设, 离不开政府引导, 要切实加大组织推进和政策激励力度, 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深圳市在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的基础上, 率先组建科技创新委员会, 制定实施全国首部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规划、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规划和33条自主创新政策, 引导社会资源向创新领域聚集。南京市从2008年起连续四年, 每年出台一部促进科技创业创新的地方性法规, 2011年出台《中共南京市委关于聚焦“四个第一”,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的决定》、《“人才引领、科技创业, 制度先试、园区先行”八项重点计划》和与之配套的14项实施细则 (简称“1+8”政策) 。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为深圳、南京创新创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市与先进地区相比, 我市在组织推进、政策聚焦、科技与金融结合、人才引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为此, 我们建议:

(一) 进一步加大组织领导力度。

各级政府要更加自觉地把创新驱动作为引领发展的核心战略, 切实加强对创新创业城市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明确目标, 统筹协调, 扎实推进, 确保创新创业城市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要建立建设创新创业城市领导责任制, 进一步完善县 (市、区) 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 把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企业发展、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人才聚集等主要任务列入干部任期考核目标, 健全考核指标体系, 加大考核力度, 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各有关部门也要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共同参与, 以形成全市上下抓创新、促转型、求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 进一步加大政策聚焦力度。

我市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的政策相对较为零散, 不够配套, 缺乏整合。建议由市科技局牵头, 对现有政策文件进行梳理, 调整完善, 汇编成册, 整合出台更大力度推进盐城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 充分发挥政策的最大激励效应, 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同时, 积极筹划建立科学合理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体系, 做好市级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 通过政府引导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 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及金融服务力度。

(1) 为确保各项科技创新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建议有效整合现有6项科技资金, 设立“盐城市创新城市建设专项引导资金”, 由市科技局会同财政局制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办法, 进一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 (2) 成立科投公司政府平台, 募集资金, 设立“盐创母基金”, 大力招引风投、创投等社会基金来盐投资成长型中小科技企业, 为新特产业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扶持。 (3) 推动金融机构与科技结合。完善信用担保、专利质押、融资租赁和科技保险等金融创新模式, 打造金融服务科技新体系。 (4) 以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为主要抓手, 积极组织全市中小企业申报风险补偿项目, 促进盐城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四) 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的招引力度。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3

在我国的城镇体系中,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以人口聚集为主体,以物资开发、利用、生产为特点,以聚集效益为目的,是集政治、经济、物资为一体的有机实体。

(二)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形势

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十五”计划把小城镇建设列为农村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小城镇,大战略”曾成为事关全国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

小城镇之所以发展快速,除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带动外,主要得益于其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走在了城市之前,经济率先转由市场调节,社区率先向农民开放,城乡统筹就业率先在小城镇启动;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城镇化的体制性障碍较少;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成本低,“扎根”容易,对政府压力相对较小。

小城镇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人口城镇化的重要渠道,这是由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国情及小城镇多劳动密集产业和多种成分小企业的经济特点所决定的。

(三)目前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发展时间短,总体上讲,我国小城镇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我国小城镇数量虽多,但平均规模小,不足9000人,按非农人口统计则规模更小,聚集效益不明显。许多小城镇的建设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如基础设施简陋,城市景观差;人均占地多,用地制度需要健全完善;非农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小;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存在,农民“扎根”还有后顾之忧。分而言之:

1、乡镇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直接阻碍了小城镇建设的待续稳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整个国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工业获得长足发展,告别了短缺经济,工农业产品普遍过剩,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也使小城镇的发展失去了资金及人流、物流的支持。

2、“二元化”的户籍结构影响人流向小城镇聚集。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是1958年以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更是短缺经济的结果。附加在原有户籍制度上的就业、上学、医疗、住房等各种权利和福利因素等都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特殊产物,赋予了户口不应有的福利功能。本质上正是这些不合理的功能把城乡居民区分成了两个发展机会与社会地位不同的阶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二元户籍管理结构对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和阻碍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建立现代户籍管理新体制。

3、小城镇经济结构趋同,产业层次偏低。我国80%以上的小城镇均由农村型居民点发展而来,使这些小城镇均具有较为典型的农产品集散和初加工型城镇的特点。这种建立在农业开发之上的城镇类型在发展中无疑缺乏足够的竟争力,趋同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使各级小城镇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4、基础设施不完善。现有的许多小城镇的城市建设沿袭了农村型居民点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城市用地集约性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城市景观风貌缺乏特色等许多问题,使小城市镇的舒适度、安全性等不尽人意,进而减小了小城镇的吸引力,影响到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5、城镇功能不健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正是由于城镇建设水平低、管理薄弱,使城镇功能普遍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的拉动性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对策

1、提高对农村城镇化的认识,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来抓。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2、要高起点规划,分阶段实施,确保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一定要牢固树立规划是龙头的观念,用规划去统领小城镇的建设,做到规划和设计先行。要深化传统建设方式的改革,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分片开发、配套建设。

3、要构造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体系建设相结合。根据我国的国情,乡镇企业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营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同时还要办好市场,激活经济,带动相关产业。一定要引导乡镇企业到镇区进行集中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企业规模经营和聚集效应,才能真正解决污染问题,才能共事能源、交通、信息和市场。

4、要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流动的政策,实行进城人口的市场化安置。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为进城农民就业创造条件。要改革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为了鼓励农民进城,一定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让农民进得来,住得下。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4

摘要:城镇化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是继工业化后推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新动能。我们要抓住良好的历史机遇,结合我区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统筹规划未来城镇建设规划、区域交通网络和产业布局。

关键词:城镇化 同城化 交通布局 产业调整 机制保障

城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城镇化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是继工业化后推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新动能。我区在城镇化建设中不仅要向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还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走出一条具有雁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以规划为龙头,引领城镇科学发展

未来几年,随着成渝经济圈、天府新区建设加快推进以及成渝客运专线带来的“同城效应”,我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将进入快车道。我们要抓住良好的历史机遇,结合我区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统筹规划未来城镇建设规划、区域交通网络和产业布局。

(一)完善城镇发展体系。坚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理念,细化完善城东新区商业网点、城区教育布局等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根据我区城镇发展定位,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加快乡镇总体规划修编,抓好与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土地利用和新农村建设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做到城镇发展、交通布局、产业分布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特别是要结合省级示范小城镇中和镇工业重镇的定位,着力完善中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旧城商住和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形成城镇发展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逐步形成以老城区和城东新区双向互动发展为中心,沿成渝公路、遂资眉高速公路为城镇发展主轴线,沿资乐路、资资路、资安路、板永路为城镇发展次轴线,普通场镇、新村聚居点为支撑的呈梯级扩散的四级城镇发展体系。

(二)优化交通路网布局。围绕加快形成“多线发展、互通成网、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的目标,完善形成多种交通模式有机衔接的区域性转换中心。全面对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围绕天府新区和成都新机场建设,规划完善成渝、遂资眉、成都第二机场连接通道及配套连接线,形成与区内循环公路相衔接的辐射路网,打通城镇发展动脉。依托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重要乡镇连接公路、通村通畅公路,优化小伍南、丹中保、临丰祥三大经济环线路网,畅通区域内部交通循环,夯实城镇协调发展基础。

(三)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坚持“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理念,将产业发展与城镇规划布局紧密结合起来,整合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加快推进我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城东新区为中心,不断完善现代服务业、医药、食品、物流等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商住聚集区、行政商务区、工业发展区、沿江休闲娱乐区四大特色功能区,以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和经济服务功能增强对全区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以侯家坪工业园、城东医药食品园、城东(中和)中小企业园为依托,促进经济产业布局向工业园区集中,形成各具特色、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分工明确的产业集群布局。围绕乡镇资源禀赋,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模式,力争每个乡镇都形成1至2个主导产业,每个村都有主导产品,加速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强城镇发展内生动力。

二、以项目为抓手,强化城镇发展支撑

项目建设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要充分发挥项目承载功能,搭借外力,激活内力,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加快新区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商新城。坚持把城东新区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阵地,紧扣“五年成规模”的发展目标,加快由构建城市框架向提升内涵转变,全力推进新区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新区交通路网、园林绿化、污水垃圾处理和配套管网线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依托资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资阳城东新区物流业,加快推进医药、食品、现代物流等产业项目建设,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并早日产生效益,为新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围绕高铁片区、行政中心片区2个高端中央商务区,着力打造一批新兴城市综合体,加快商业商住开发,不断优化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加速凝聚商机人气注入活力。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掘特色内涵,优先发展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区位优势明显的小城镇。以省级示范小城镇中和镇申报全国重点小城镇为契机,加快推进城镇道路、污水处理、场镇风貌等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城东(中和)工业园道路、配套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为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夯实基础,引领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结合乡镇规划定位和新农村改造项目,加快场镇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场镇地块改造和开发建设,不断提高场镇承载能力。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坚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把农村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末梢神经,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和新村聚居点项目。结合乡镇自身优势,精心打造优质粮油、现代畜牧、绿色果蔬等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蔬菜、生猪、林下养殖、名优水产等特色种养殖业,加速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按照1095个新村聚居点规划,加快新村聚居点、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引导农村新建房屋向集中居住点集中,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房风貌塑造力度,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三、以民生为根本,不断完善公共服务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群众和富裕群众。要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加强民生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改善人居环境。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继续加大公租房、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将农民工住房保障需求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中统筹考虑,建立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明确建设的任务、指标、区域、标准、政策保障等内容,持续增强城乡住房保障能力。注重城镇风貌塑造和园林绿化建设,加强对新建建筑和立面装饰管理和引导,对已有建筑立面进行清理,对店招广告进行规范,以“整洁、规范、有序”为重点,引领带动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二)加强就业保障。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强的优势,突出抓好服务业发展,在推进传统商贸服务业提质转型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引进新型商贸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推进就近就业和劳动力转移。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进一步优化就业公共服务,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在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等方式,提升城镇化人口就业创业能力。着力推进就业平台建设,将就业服务网络延伸到乡镇、行政村,建成覆盖全区的就业服务体系。

(三)加强公共服务。把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为突破口,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教育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改善教育设施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校点布局,努力构建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教育发展格局。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区、镇、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平台建设,不断扩大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

四、以机制为保障,激发内在发展潜力

把机制体制创新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内生动力,着力完善决策、对接、管理机制,提高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能力。

(一)创新工作机制。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6大重点和5项改革,按照“分线负责”的原则,继续完善 “6+5”工作模式,统筹协调、分线推进各项工作。将区政府土地审批例会和城乡规划建设例会合并召开,进一步加强力量整合,避免工作断档。同时,由于我区市辖区体制的特殊性,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建立了市区规划工作联席例会、市区国土工作联席例会以及与市开发区的定期对接会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新的对接机制,市区一体合力破解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按照“建管并重”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加大对非法占地、违法建设的治理打击力度,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审批管理,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管理秩序。

(二)强化要素保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有效整合城镇开发、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缓解资金压力。加强区属投融资平台公司建设,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研究探索新的融资方式,提高融资能力。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加大征地组卷上报力度,优先保障城东新区、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化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大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和土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保障能力。

加快金融监管方面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5

在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我国金融业经历了艰难的体制和机制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不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而且还成功的度过了加入WTO对外开放的五年过渡期。但成绩的背后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的金融业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市场要求,在金融企业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金融监管还面临着不少的矛盾和问题,有些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秩序的强烈冲击,无疑也为我们再次敲响了金融风险的警钟。如何正视我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金融监管体系,是目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金融问题,也是实现我国金融体系的和谐与稳定,实现长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金融监管理念

金融监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密结合金融业实际,把握金融监管工作规律,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要通过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为谁监管、监管什么、怎么监管”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改进监管提供科学指导。

第一,在当前的金融监管中应当引入重视市场机制的理念。如何确保市场机制得到有效运行,除了法律和制度上的要求外,在这里强调以下三点:首先,制定监管目标必须和金融机构的商业目标保持一致和协调。其次,监管措施必须保证市场机制运行的效率,促进优胜劣汰,抑制了管理水平低下的金融机构的发展。其三,要从合规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是以对金融机构的审批和金融机构的合规性监管为主,而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和规范性监管则涉及不多。

第二,金融监管要改变目前过度的抑制金融创新的状况。目前我国存在着严厉的行政审批和行政管制抑制金融创新的状况。在商业银行法中,就存在着许多直接干涉商业银行自主经营和自主创新的条款。这种对金融创新采用管制堵塞的办法最终是行不通的,创新是时时会发生的,这一点甚至不以监管部门的规定而有所改变。只要市场有需求,存在赢利空间,创新产品就一定会被供给出来。那些不理性的禁止,只能改变创新主体的成本,而不能取消创新本身,所以堵塞不能解决问题。只能用疏导的办法,理解创新,理清创新线索,促使监管目标和创新目标一致。

第三,要建立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的问责机制。在我国行政管制色彩比较浓厚的监管体制下,金融监管行为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金融监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往往只注重监管的收益而忽视成本,使监管决策建立在非科学的基础上。监管并不是越严越好,科学的监管措施应对监管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权衡考虑,只有监管的预期净收益达到最大时,才是理想的监管强度。因此,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必须尽快对监管措施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只有监管预期收益大于成本的监管措施才能够实施,同时还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科技力量的推动、管制的放松,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空间拓展至全球并日趋激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的背后,同时也是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和理念的竞争。因此,摈弃过时的监管方式,引进新的金融监管理念刻不容缓。

二、坚持以国际化的视野,加快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完善的金融体系,尤其是功能健全、安全高效的资本市场,对于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和2009年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都着重强调,要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推动金融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第一,进一步完善中央监管机构监管、金融机构内部治理、金融行业自律、社会公众监管四个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

健全金融监管主体系统,形成监管合力,避免出现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建立以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为主、金融行业组织自律、金融机构内控和社会监督相配合的立体式的、多元化的金融监管组织网络体系。督促金融机构随着金融业务种类的增加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结合自身业务发展实际,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内控建设。充分发挥银行业协会、保险业协会、证券业协会等自律组织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功能,弥补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力量的不足。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建立举报制度,通过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协助监督主体,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威慑力,督促各金融机构依法经营。

第二,完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中央监管的协调机制。金融危机充分表明,在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金融创新日益活跃,金融产品日益复杂的今天,传统金融子市场之间的界限已经淡化,跨市场金融产品日益普遍。一个创新产品涉及的金融机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监管合作就显得日趋重要。不同监管部门之间更好和更紧密地监管协调和合作势在必行,从国际来看,虽然各国的监管体系迥异,但对于跨市场、跨领域的金融业务的协同监管都是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要求不同的监管机构或同一监管机构的不同部门,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市场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加强协作,提升监管效率,共同防范风险。第三,加强金融法律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

1、要切实做好金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废止等清理工作,抓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要尽快制定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政策性银行、期货、信托、外汇管理以及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填补依法监管的空白,以增强现行金融法规的可操作性,真正解决当前金融监管中有法难依的问题。避免因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之间的矛盾,造成的金融监管工作的混乱。

2、在金融监管环境的改善方面,一要完善我国的信用评级系统。在目前的形势下,成立我国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应该是很有必要的,其功能可以是有针对性的,分别对一般企业和金融机构评定信用等级;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即对一般企业和金融机构兼评,中资和外资均可。通过规范机构的服务行为,逐步提高评级服务水平,并逐步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推动我国信用评级事业健康发展。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和内部风险模型。金融监管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既能有效配臵资本资源,又能保持运行稳定的金融体系。其具体做法是:以资本充足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采取内部模型来确定资本充足率,但是辅以严格的事前检查和事后惩罚措施,同时要求提高透明度,提高信息披露标准,增强市场利益相关者在促使银行拥有充足资本方面的作用。三是要加强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对有效金融监管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既是有效金融监管的重要辅助手段,也是市场公开原则的集中体现。

三、坚持依法科学有效为原则,着力完善金融监管方式和手段

随着金融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国际的金融政策、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监管当局适应新形势,推出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切实提升监管效率。

第一、对金融机构进行全过程、多方位监管。金融监管当局要通过完善各种监管手段和方式,最终实现对各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的全面管理。

1、突出监管重点。风险逐步增加及风险扩散面越来越广,是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因此,金融监管当局应在原有的以合规性监管为主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在合规性监管方面,我们应加大非现场稽核的力度,以获得更好的监管效果。在风险性监管方面,我们必须看到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不断完善我们的风险监管措施,进行全面监管。

2、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方面,构筑有问题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金融监管当局可根据我国的实际并参考欧美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定详细可行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制度框架。这一制度框架应包括对有问题金融机构的判断、对有问题金融机构的损失控制、有问题金融机构的重组及有问题金融机构的退出等机制,以便对有严重问题的金融机构采取各种有效的处理措施或勒令其退出市场,化解金融风险源,使整个金融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3、加强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以外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设法化解这些金融机构已经形成或潜在的风险。

4、在监管手段上,由单一走向多元。即从过去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过渡到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优势互补,不断丰富和创新监管手段。

第二、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方式。

1、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基础性、根本性制度,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前提。各国的监管经验表明,金融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手段只是作为金融机构内控不足的补充,控制风险的根本措施还要靠内控制度。事实上,国际商业信贷银行案、巴林银行的倒闭、日本多起银行案以及其它金融案例中,如果银行制定并执行了严格的内控制度,危机或许可以避免,某些银行或种不致倒闭,即使是由其它原因引发的金融动荡,也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化解。

2、加强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管理。金融行业自律,是金融业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一种民间管理方式。它可以提高行业内部的管理,有效地避

免各主体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规范其行为,促进彼此的协作,与官方金融监管机构一起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因此,行业自律也是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快我国行业自律组织(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及中国保险业协会)的发展和完善,使其在金融监管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3、强化社会独立审计体系和其它社会监督的作用。由于金融监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很难完全由监管当局自身承担,所以应该加强纪检、审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工商、财税等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社会性监管,增强金融机构在资金营运、财务管理、业务开展和信用评级等方面的透明度,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要通过新闻媒体的力量,监督各金融机构认真执行国家金融纪律、方针、政策,监督其遵守相关的金融法规。另外,通过加强金融法规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设立全回监管公开举报电话,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建立畅通的信访渠道等,形成广泛的群众监督。

4、走科技监管之路。要加大对监管的科技投入,提高金融监管的网络化、电子化水平,建立金融监管信息系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实现监管机构内部之间、监管机构和监管对象之间、监管对象之间的信息共享,避免监管时滞和高成本,确保监管质量和效率。

四、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切实加强金融监管人才队伍建设

金融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决策到传达再到执行,监管效率的提高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的监管人才。为此,监管当局必须强化人本管理理念,对现有的监管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大胆进行改革,树立“任人唯贤、用人之长、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观念,鼓励人才脱颖而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规划,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建立完善人才培训网络,以吸引人才、发现人才、用好人才,迅速提高金融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建立一支以精英监管、专家监管为主导的精干、高效的职业监管队伍,适应日益复杂的金融形势,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1、培养和造就现有监管队伍。一方面,选拔一批较好的监管人员到国外中央银行锻炼学习一段时期;另一方面,举办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班,加强监管人员新理论、新业务、新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优化现有监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之逐渐符合现代金融监管的需要,这是一条主要途径。

2、引进和吸收一批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国外和国内商业银行和其他部门引进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充实到金融监管的队伍中,促进监管人员监管水平的提高,达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目的。

3、建立竞争机制、约束与激励机制,制定执行监管人员任职资格和科学的考核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切实履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责任制》(暂行),努力做到监管行为的客观、公正,监管人员尽职尽责。防止玩忽职守、循私舞弊现象,树立清正廉洁、秉公办事的形象和作风。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6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做好“园区、城区、景区”三篇文章思路指引下,各县工业园区如沐春风,竞相发展。2012年底,全市以省级重点县域工业园区为主体的13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共实现营业收入1237.75亿元,工业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70%以上,已经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我市工业园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不科学、定位不准确、功能不完善、管理体制不能充分调动生产要素,招商模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等。笔者长期就职于工业园区管理部门,根据自身工作体会,结合实际并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现就我市工业园区的发展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把握园区发展规划。成熟工业园区发展最主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制定高标准的园区规划,并严格组织实施,绝不可因领导人事变更而随意更改规划。规划尚未经过专业评审的园区,要尽快实施规划评审工作;规划不完善的园区,应聘请专家进行论证,修改并提升规划水平。工业园区要以高水平的规划引领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不断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和吸引力。全市县域工业园区建设中,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产业定位,突显主导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招商引资中,坚决摒弃因“找米下锅”而饥不择食,随意招引与主导产业

县中小局审核,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同时,各县公安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国税、地税、环保、质监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园区设立相应的分支机构,在管委会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办理园区企业的有关手续,逐步实现园区管理“一厅式”办公。

(三)、完善园区内部管理机构。在园区管委会下设“一室三部”,即:综合办公室、招商引资部、规划建设部、企业服务部(均为副科级建制),各设主任(部长)1名。采取“内调、外聘、交叉、挂职”等办法从全县干部中抽调工作人员,充实园区工作力量。

(四)、建立园区工作人员奖惩机制。对按时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和新增企业任务的园区工作人员发放双倍的津补贴;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园区,工作人员津补贴减半发放。对在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等方面有重大贡献的干部,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优先提拔使用,激励园区工作人员的干事创业激情。

三、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一)、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各县财政每年安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完善工业园区道路、电力、燃气、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园区污水处理、垃圾填埋、集中供热项目。

(二)、完善园区生活服务设施。加强园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园区内职工公交、幼教、食宿、购物、娱乐

方便的服务,努力在园区营造“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园区信息化建设。积极建设园区网络服务平台,以建设园区网站为基础,加强园区信息化建设,为园区招商引资、提高园区企业知名度、宣传园区企业产品、强化园区企业品牌等发挥重要作用。

(四)、重视园区企业人才培养。逐步完善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多渠道的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政府埋单、企业用人”的“蓝领工程”,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评选、表彰给予支持和补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互学”等方式加强企业人才培养。

(五)、充分兑现园区优惠政策。对入驻园区的企业除了享受县域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之外,同时享受“三免一议”的优惠政策,即免收费:新建各类企业三年内免收一切县属行政事业性收费;免等待:新建各类企业可先建设后补办手续,需办理的一切行政审批手续由园区管委会协助办理,并限期办结;免检查:未经园区管委会审批,任何部门不得到园区内企业进行检查;一议:对园区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按“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办理,由投资者同政府协商单独签订更加优惠的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7

世界公认的三大战略资源有物资、能源、通信, 可见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强弱是通过军事建设能力来区分的, 而军事通信技术的强弱是战斗力的直接体现, 只有抓住军事通信这一重要的手段, 加速信息的开发、传输和利用, 才会对信息技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加快现代化战场中战斗力的提升。众所周知全世界在军事通信建设上投入资本最大的国家应属美国,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美国政府就通过“保证用于军事通信方面的经费以每年10% 的增长率增长”的决定, 这也是在美国国防经费投入中一直处于增长的一个长期的建设项目。

二、创建完善的通信组织机制和保障制度

从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 我国应该由地方政府和军队共同组建一个联合的国防通讯机构来领导、协调军地双方相关的通信建设工作, 拟定系列的政策与法规, 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 建立技术科研机构, 规划军地移动通讯网络布局形成项目立项、资金审批与投入、机器设备的标准选择、网络运用等科研技术支持, 通过进一步细化预算评估, 合理化技术参数以及标准, 来保证军地双方网络的互通互联, 从而发挥移动通讯网络的最大利益化和军事战略的实效性。要建立军地共管的通信保障制度, 进一步促进军地通信建设的合理有效发展, 从目前我国现有机制来看, 应当组织相关的法律专家, 进行军地通讯建设的相关法律调研, 从而在国防通讯、网络运用、信息动员等等设计军事通讯建设领域方面的内容, 报请国家以法律条文进行立法规定。对于国家地方早已建立好的通信设施, 而军队还存在空白的通信领域, 可以以租借或是无偿使用的模式, 保障军队通信资源的完备, 而国家地方可以对军队占用的通讯企业资源, 可以从财政或是减免税收、行政收费等方面进行补偿和减免, 从而鼓励地方通信建设的积极性, 保障军队通信化建设的良性循环。

三、 提升通信与指挥装备促进军队作战能力现代化

从近来国外发生的局部性军事战争来看, 想要在战争中永远握住克敌制胜的先手“法宝”, 必须完全依赖信息的高科技化, 即:通信指控系统的高科技化。谁的通信装备先进, 谁就能优先掌握军事信息资源, 从而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在全球范围内, 各国军队都把高技术信息装备, 做为优先发展的技术方向。信息化装备呈现小巧灵活携带方便、技术应用高效、远程和精准效果好等特点。有资料可查, 美国的陆军其装备的信息化设备已经在53% 以上, 西方发达国家也都加大现有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投入力度。而我国军队虽然已经逐步改进装备的信息化水平, 但是总体程度还需提高, 所以, 需要我国军队要做好想打仗、打仗要发展提高信息化设备的战略思想, 加快装备的信息化水平, 成为保卫国防的拳头力量。进一步提升通信与指挥装备, 一方面要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与军事装备信息化相结合, 以适应战争为准则, 构建战略体系。把通信与指挥装备列入国防信息化建设总体布局, 形成我军军队能适应、实用、快捷、高效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侧重高技术通信研发与指控装备的研发与使用。当今的通信网络发展突飞猛进, 设备的升级快、淘汰快, 科技含量运用高。所以必须随时掌握先进的科技技术, 加快技术与装备的投入和实际运用, 保证我军在通信与指控装备在防干扰、抗毁击性、可升级可更新等方面重点发展和研发。

四、以“三严三实”为指导思想, 提升通信官兵能力素质建设

一方面要把住人才选拔关口。通信士官和军官是通信装备的运用者和操作者, 我军在通信士官转型上急需转型。以往的士兵和军官是在入伍后在学习通信技能, 同时由于知识水平发展不齐, 带来了一些学习时间长, 技术运用效果差等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我们以实际出发, 优先征集通信和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大学生参军入伍, 充实我军通信兵领域, 从而把技术和成果运用上 , 稳步提升通信部队的作战水平和建设转型。另一方面要抓住长远建设关口。在我国近几年的现代化信息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通信工作中也渐渐凸显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快速机动作战与通信保障能力衔接不紧密, 通信建设流于形式、轻视效益的问题;军队作战训练演习对信息化新装备掌握还缺乏对原理的理解掌握。所以建议从当前现存的问题入手, 查找问题、抓住难点, 带动通信建设工作稳步提升, 引入新技术新机制打破困扰军队通信建设的难点问题, 确保工作落实。

五、注重系统建设提高效率

1、提高指挥决策能力。通信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程序开发与设计时, 要征求指挥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战场的实际, 对换取感知、数据辅助、制定执行任务和计划等功能, 开发适用的转件和硬件设备, 从而达到提高指挥人员的指挥和作战能力。2、加快信息处理效率。在通信信息处理上, 对指挥制动化系统中的信息显示、传送、收集、通讯等指控功能, 应该做到操作智能化、反映速度快、存储数据量大、数据保密等特点。3、加速战术互联网的应用研发。当前各级对战术互联网的重视程度已逐步提高, 但指挥通信系统要做到互联互通, 要求系统必须是开源的。只有在系统开发上形成互相兼容、设备模块化、协议定义标准化和规范化, 从而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 尤其是海陆空使用通信频率、设备还不相一致, 需要进一步实现战术互联网条件下各军种之间的互联互通。

参考文献

[1]何非常.军事通信—现代战争的神经网络[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0.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8

1 滨海旅游垂钓渔业概念

滨海旅游垂钓渔业是指利用海洋渔业资源、渔具渔法、渔业设施及渔民生产方式等元素,使民众利用休闲时间体验渔业活动达到休闲娱乐目的,同时提高渔民收入、丰富渔业内涵的一种新型经济产业。可以说,垂钓渔业是渔业第一产业的延伸和发展,同时也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渔业发展形式单一,人们单纯追逐经济效益增长,忽略自然环境承受能力,过度开发近岸渔业资源,导致渔业资源日益衰退。国家规定休渔减船转产,渔民收入水平下降,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势在必行,发展滨海旅游垂钓渔业已正当时机。

2 我国滨海旅游垂钓渔业发展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对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的需求日益增加,将传统渔业与休闲娱乐活动相结合的垂钓渔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滨海旅游垂钓渔业是整个滨海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休闲渔业产业一项重要的存在形式和内容。垂钓渔业在拓宽渔业发展空间,开辟渔业新增长领域,增加渔区就业岗位和渔民收入的同时,又可加快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壮大渔业经济实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的滨海旅游垂钓渔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管理规制滞后

近年来,垂钓渔业呈现民间积极,管理层面信心不足、管理相对滞后的被动状态。大部分地区旅游及渔业主管部门对垂钓渔业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没有明确的职能管理或审批处室。尤其法规建设方面明显滞后、甚至缺失。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一部规范垂钓渔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及办法。

2.2 统一规划缺乏

当前,垂钓渔业大多为群众自发,存在盲目性、低水平,缺乏顶层设计和规划指导。有的只顾个人利益,恶意开发,不注重环境保护,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了渔业资源。有的甚至相互打压,无序竞争,无形内耗,限制了正常发展,难以形成大产业、大结构、大市场。

2.3 政策资金薄弱

垂钓渔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垂钓渔业的投入主要来自社会民众的自我投入,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安全管理各项保障措施不尽完善,导致产业发展隐患较多。对垂钓渔业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发展、金融等部门尚未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也没有明确的产业发展专项措施。

2.4 科技支撑不力

渔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

技术推广等单位及部门尚未将垂钓渔业的产业发展政策与思路提上日程,多个层面都缺乏技术支撑和相应技术指导。作为新型产业有许多未知领域如休闲垂钓船设计与建造工艺、海洋钓场、钓点建设等都需要进一步去研究、探索,形成集成性理论,指导工作实践。

3 发展滨海旅游垂钓渔业的对策

3.1 严格行业准入制度

渔业属于直接利用自然资源性产业,不可无限开发,必须建立准入制度,规范从业行为,有条件、有限度发展。要建立以确权水域为基础的准入制度,凡开展休闲垂钓渔业的经营主体必须拥有一定规模的确权海域。没有确权海域的个体从事休闲垂钓渔业活动的需选择有确权海域的公司,采取公司+渔户的形式开展经营。利用公共海域资源开展休闲垂钓渔业的应获得渔政部门的许可。休闲垂钓渔业经营公司注册资金、游钓渔船数量和公司+渔户组合数应达到一定规模。游钓渔船登记、建造必须经渔港监督和渔船检验部门批准及渔船规范检验要求。针对游钓品种、时间、海域,游钓的数量、规格,游钓使用的渔具等要严格制定出相关规定,严禁破坏资源行为。

3.2 解决政策资金短板

发展垂钓渔业,需要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应在政府的扶持下,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多元化投资格局。要争取财政投入,在产业发展之初,应给予必要的投入。如在渔村、渔区建立鼓励垂钓渔业发展的专项基金、补助资金等。政府资金主要用于基础性、公益性设施等建设和投资数额较大的项目,如人工渔场改造、人工鱼礁投放等,促进垂钓渔业快速发展,造福地方民众百姓。另外,政府也可通过实行渔业税费调整和减轻渔民负担等政策,间接帮助解决发展垂钓渔业资金短缺问题。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和规范垂钓渔业产业的融资环境,搞好垂钓渔业互助保险,必要时可予以担保,加强信贷支持力度。协调好税务、工商、旅游、渔业、海事、边防等各方面的关系,在用海、用地、税收、项目审批和管理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并积极申报省和国家级垂钓渔业示范基地,争取政策支持。

3.3 协调理顺管理瓶颈

旅游垂钓渔业属新型产业,在行业内和行业外都有一些需要明确和理顺的问题。垂钓渔业与旅游业存在产业和管理上的交叉,需要协调界定。明确旅游垂钓渔业的概念和产业界限,明确行使垂钓渔业管理的审批部门、管理部门,并制定出总体规划和措施。要解决好船只管理交叉问题,普通船舶、游艇未涉渔垂钓的海上休闲旅游活动由海事部门或旅游部门协调管理。涉渔垂钓的,应由渔业主管部门审批、管理。渔业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旅游垂钓船只的管理职责,并将其作为一种新型渔船业体,与传统渔船区别对待,规范、简化审批手续,促进行业发展。

3.4 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要抓住当前建设现代渔业的有利时机,研究制定行业及产业管理制度或初步方案,作为政府规章或部门规范性文件发布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鼓励涉渔龙头企业大胆经营休闲产业,积极推广“公司+渔户”的经营模式,对现有利用生产渔船开展旅游垂钓的渔户要积极引导,规范操作,纳入休闲垂钓渔业正常管理轨道。要加大海上执法力度,加强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旅游垂钓渔业法制观念和资源保护意识,严厉打击各种违规休闲垂钓渔业活动,特别是对偷捕、电鱼、毒鱼、炸鱼、污染水域等严重破坏资源的行为要予以严惩,遏制各种不法行为。

(收稿日期:2015-11-20;修回日期:2015-12-01)

上一篇:我家乡的生态文明下一篇:独家业务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