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铸高尚师德(共10篇)
——献县第二中学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献县第二中学是一所县直属初级中学,始建于1955年,学校管理严谨,有着全县一流的教学成绩。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有23个多媒体教学班,学生2040人,教职工186人,中学高级教师23人,本科学历135人。学校制定了“建名校、树名师、创名牌、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目标和“以人文底蕴滋教育之根,以和谐理念铸教育之魂”的办学理念,坚持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常抓不懈,培养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精神,自觉实施素质教育德意识,形成了一支道德高尚业务精良德教师群体,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校风、教风和学风,受到家长、学生、社会的好评。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教师同心同德、拼搏进取、求实创新。学校被授予河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沧州市“标准化学校”、“依法治校工作先进集体”、“学校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电化教育先进学校”、“示范学校”、“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素质教育先进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校”、“文明学校”、“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目标教学改革先进校”、“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一、领导高度重视,健全工作机制
1、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而决定教师素质高低的首要因素是师德。“德”是立身之本,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到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社会声誉,影响到每个教职工个人的职业存亡和发展。因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根据县教育局的要求,我校建立了“师德建设工作”活动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校长任组长,有关条线负责人和家委会代表为组员,具体负责“师德建设工作”各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评估。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学习有关文件,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制定和实施活动方案,从而使师德建设年活动有序、扎实地推进。党政主要领导能把师德建设年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研究制定师德建设工作方案,成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师德建设活动,每项工作领导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到位。
2、在师德建设工作中,学校坚持表彰和处罚相结合。为了充分发扬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我们努力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感召鼓舞和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利用公开栏、校园网等途径,隆重宣传、介绍本校教职员工中的优秀事迹。同时明确了“严格制度,严格纪律,严格管理,严格责任,严格考核,严格奖惩”的六严工作方向,制定和完善了各种制度和实施计划,建立了计划实施、督促指导、总结交流检查评比制度,并不断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管理。对凡违反上级关于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的有关规定的教师,经调查核实的,视其情节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并对其教师在本评先评优及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3、学校设立了“师德举报箱”和“师德校长接待日”,开通了“师德举报热线”,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聘请了行风建设监督员,全体教师虚心接受行风监督员及家长社会各界的监督,使学校的师德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健全了阳光监督机制,学校实行“三会一卷一信箱”制度,即每学期召开学生、教师、家长座谈会;针对学校师德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定期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校门口设立校长信箱,将师德建设置于学生、家长、社区群众的监督之下,让全校教职员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促进师德修养的提高。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1、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了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献县教师十条禁令》、《献县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学校并将禁令和工作纪律张贴在教师的办公室,每位教师和学校签订了三个责任状:(1)严肃工作纪律,教师岗位目标责任状。(2)依法治校,净化育人环境责任状。(3)杜绝乱征订、乱收费,乱办班责任状。
3、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多种形式的研讨会、报告会、观看录像等教育活动,营造师德建设的氛围。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内涵,把握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及教育法规,提高认识、规范行为,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讲课辅导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校要求教师结合自己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自学,并写出师德体会。同时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示上墙,教师人人熟知。通过学习,对教师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使教师端正了教育思想,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培养教育每一名学生。
三、认真自查,明确方向。
为了摸清本校师德建设现状,使师德教育更具针对性,学校党支部和校长室认真进行自查,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学校召开学生座谈会,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本校教师的师德表现。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校教师主流是优秀的,整体上具备较高的师德素质,表现在教学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充满爱心,教师们能团结协作,为校争光,同时能做到无私奉献,为同事分忧。调查中也暴露了我校师德建设的不足,如少数教师在岗不敬业,缺乏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又如个别教师教书不育人,不能抓住最佳教育时机进行教育,再如个别教师对学生关爱不够,缺乏对教育对象的尊重等。本学期开学后,学校还分别召开全校家委会会议和部分年级家长会议,向与会者征求对我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班子也召开会议,分析学校师德状况,认真进行自查。通过全方位的自查,学校基本掌握了本校教师的师德现状,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丰富活动载体,开展系列活动。
1、树立现代德育观念,保证师德教育活动效果。在师德建设工作中提出以干德带师德,以师德带动全体学生素质提高,实行群干结合,要求党团员干部和教师骨干深入到各活动小组中去,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培养教师的团结合作意识,弘扬正气,让良好的师德精神更深入人心。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考评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全面塑造整体形象。为了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任为成员的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加强考核工作,增强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考核和评估,是保证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走过场,由抽象到具体的重要工作环节,我们按上级下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达标评估标准》严格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考核制度,把校内考核与校外监督紧密结合,我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教师师德达标的日常考核记载,二是一年一度的师德评估工作,做到对教师的先进事迹和违法违纪行为随时记录,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评估、考核、评聘、晋级、奖惩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坚决取缔乱办班、乱征订、乱收费的行为。
3、学校开展评选先进教育教学工作者活动,开展师德之星的评比活动,从德、勤、绩、能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在教师中形成人人争先,人人争优的局面。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加大对教师德行的监督;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依托工会、教代会和年级组在教师中树正气,举办师德论坛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开展学习典型事例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感染教师。在教师中开展师德案例及论文撰写评选活动。一年来,有18篇师德方面的论文获得市级奖励或公开发表。近三年来,教师获得省级奖励2人,市级奖励25人,县级奖励160人,学校涌现了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教师。
4、帮扶活动,真情投入。认真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了真正把手拉手、心连心帮扶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开发德育资源,把以往简单的经济资助变为全方位的爱生助学活动,启动了以“关心学生思想,关心学生学习,关心学生生活”为宗旨的爱生助学的“三帮”活动(帮做人、帮学习、帮生活),使资助活动进一步拓展空间,提升活动质量,保证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不因学习困难而失学。首先学校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确定了帮扶对象,其次学校对贫困学生给予了不同层次的资助。每名教师都和联系的学生结对子,深入班级学生中间关心、爱护学生,做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学生生病老师亲自送往医院治疗,有的老师亲自给学生送饭送药,对学困生老师业格外亲热他们,不冷眼相对,主动与他们多谈心,给予他们更多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师爱,使学生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更学会做人。通过活动,实现了后进生无掉队,特困生无失学,优秀生更优秀的目标,全体教师坚持爱心第一、教育第一、资助第一,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学校的温暖、集体的温暖和教师的温暖。
5、为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党员和团员教师爱岗敬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教书育人;在党员教师中把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我校组织召开每年的学生团员入团宣誓大会。团员教师为新入团的同学佩戴了团徽,并在团旗下庄严宣誓。团员教师重温了入团誓词,通过活动的开展,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使党员和团员教师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决心。
6、活跃教师身心。学校投入大笔资金,为教师开设了活动室。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文体活动:定期举行文体竞赛,开展工会小组活动,教职工联欢会等,还给合学校师德教育或教学需要,组织相关的竞赛和活动。让广大教职工既增进了身心健康,又培养了兴趣爱好,提高了自身修养,还感受到了集体活动的快乐和大家庭的温暖。
一、以身作则, 身正为范
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师个人的范例, 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幼儿有特殊的影响。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 因此, 教师比任何职业的人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 做到遵纪守法, 言行一致, 以身立教, 充分发挥教师对幼儿良好的直接影响。 模仿是幼儿的年龄特点, 他们对于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穿着打扮都很留意, 他们会留心观察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表情, 细心倾听老师的每一句话。 在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 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都是好的。 记得婚假过后上班, 手指上的指甲油还在, 孩子们看到了纷纷围在我身边, 羡慕地说:“老师, 你的手真好看。 ”当时我没在意。 谁知第二天, 有好几个孩子都涂了指甲油, 并把手伸给我看:“老师, 你看, 好看吗? ”更甚者, 在画画的时候, 有几个孩子拿着彩笔在指甲上涂抹起来, 这时我意识到孩子们是在模仿我, 于是我向孩子们介绍小孩子涂指甲油的危害, 并利用孩子午睡时间, 将指甲油弄掉。 第二天, 孩子们来园后纷纷将小手伸给我看, 一双双小手又变得干干净净的。
老师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无形之中就会成为几十个孩子的榜样。 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我们在镜子里怎样表现, 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 事事从我做起, 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 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 当一个老师以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人起到榜样作用时, 说明老师走进了孩子的心里。
二、积极进取, 精业立教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成为让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 关键是要有较高的素质, 必须“精业”。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 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 这也是师德问题。 ”因此,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有一年大班的时候, 我带过一个插班生, 是个可爱、能干的小女孩。 在我和何老师的帮助下, 她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喜欢上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 但在一次孩子们的交谈中, 孩子却冒出了这样一句:“顾老师真厉害, 会好多东西, 何老师琴都不会弹。 ”听到孩子的话, 心里一紧, 孩子怎么会有这种想法的呢? 仔细一想我才发现, 原来上音乐课的时候, 看到何老师既要弹琴, 又要维持秩序, 我就上去帮助何老师弹琴。没曾想次数多了, 竟然让孩子有了这样感觉。 这之后, 当何老师再上音乐课时, 我不再帮着弹琴。 过了一段时间, 我和孩子谈话时, 孩子似发现新大陆般对我说:“顾老师, 我以为何老师不会弹琴呢, 原来何老师的琴弹得真好。 ”通过这件事, 我更意识到, 努力学习, 刻苦钻研业务, 不断更新知识,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与素养的重要性。
我们面对的是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什么都想知道的天真可爱的孩子, 因此, 只有不断地学习, 提高自己的素养, 同时拥有比较扎实的专业技能, 才能使孩子从心里喜欢上老师, 更好地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让孩子得到更大的发展。
三、敬业爱生, 无私奉献
高尔基说:“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爱抚的事业。 ”在幼儿教育中, 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是打开孩子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 孩子离开父母的怀抱, 从熟悉的环境来到幼儿园这一陌生的环境, 更需要呵护和关爱, 老师的爱便成为孩子最渴望的心理需求。 因此, 我们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孩子, 悉心照顾孩子, 把爱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让孩子感受到妈妈般的爱。
记得刚工作的那几年, 幼儿园还是两教一保, 教室里也没有洗衣机, 孩子尿湿时需要及时清洗, 一个阿姨要负责两个班级, 时常照顾不过。 那时我们班有几个孩子经常要尿裤子, 阿姨来不及的时候, 我和搭班的老师便会帮助孩子把尿湿的衣服换下来。 有一天下雨, 好几个孩子都尿了裤子, 我们还没来得及洗完, 才尿湿裤子的一个孩子又把大便拉在身上, 那一时候, 我真的很恼火。 可是当我看到孩子那双胆怯的眼睛时, 刚到嘴边的训斥又咽了下去, 再想到搭班老师充满爱意地为孩子换洗衣物的情景, 我感到了羞愧, 轻声地安慰着紧张不安的孩子, 并帮孩子把脏衣物换洗掉。 从那一件事后, 一向内向的孩子对我格外的亲热, 时常围在我的身边和我交谈。 通过这件事, 我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爱对于孩子是多么的重要。 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 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不计名利, 积极进取, 开拓创新, 严格执行师德师规, 拥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 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 不求最好, 但求更好, 不断地挑战自己, 超越自己, 坚持“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 无私地奉献自己。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发展带给我们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所有教育者都应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 如同一支燃烧的蜡烛, 为点燃孩子们的心灵之火而释放一切。 把自己修养和内涵不断深化, 将不断塑造自己的灵魂, 做好一件事情, 注重每一个细节, 做到天天有进步, 时时有提高, 时刻听从党、学校的召唤, 立足平凡岗位, 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 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新时代的教师要坚持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放在首位, 重视素质教育, 使学生更具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师德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78-02
今年参加国培学习,我“贪婪”地吸收课程中的精华,她滋养着我,伴我在教育园里耕耘,我深信这片神圣的热土会开出更绚丽的花朵。特别是师德修养这一章节,我百看不厌,百听不烦,因为,我们从事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我们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着我们应该具备有别于其他工作的人群,在进一步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实施科学兴国战略的今天,作为教师,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把握教师职业道德精髓,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获得的体会。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师德是我们从事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活动的特殊性,使得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比其他职业的道德要求更高。教师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很难以严格的时空划分,即很难准确量化,育人更是一项“重脑力”工作,短时间内难以奏效,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有奉献精神。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演变
师德具有丰富的内容,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教育实践的结晶。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韩愈则倡导“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师职业要求,这些宝贵的师德遗产成为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被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今天,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更高,对我们的根本信念、主要职责、基本态度、作风、仪表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表述,而“责任”和“爱”是永恒不变的关键词。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包含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其核心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守的准则。
(一)爱岗敬业的精神实质
爱岗敬业是教师与职业之间相互的道德规范。我们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立志于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和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的钻研业务的精神,这是我们的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它要求我们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没有责任就做不好教育。我们要永葆敬业精神,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二)关爱学生的精神实质
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教育的促进,离开了爱,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我记得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他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老师。”诚然。高尚纯洁的师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有了它,我们就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也就乐于接受教诲,当然教育教学的效果会更好了。
(三)为人师表的精神实质
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我们言传身教,以身立教。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以自己的模范品性作为榜样来教育和影响学生。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们必须在各方面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凡事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必须先做到。中小学生正是世界观、品德、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学生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我们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通过他们的眼睛在心灵深处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如丝丝春雨流入学生的心田,因此,我们特别要注重身教,为学生树立正面的前进旗帜,身教重于言传。在个人品格方面,我们应该具有无私、善良、言行一致、城实、正直、宽宏、谦虚、守秩序等美德。在治学精神方面,我们应该具有勤奋、刻苦、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文明习惯方面,我们更要有“五讲”“四美”的美德,用行动感化学生。
(四)教师师德之精髓——博爱
所谓博爱,对于教师而言,简单说就是对学生普遍的爱。这种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能带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能带有偏见,不能带有歧视,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要一视同仁的对待。老师需要与学生之间既是师生关系,又要是朋友关系,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并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乃至生活中的成长烦恼。
——《政策法规与师德教育》学习体会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按照一是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和工作能力,决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教师职业的特殊想表现在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可塑性强,模仿性强的儿童和青少年,因此,教师在各方面要起表率,以自己的学识,才能,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起着教育作用,而且这种教育作用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也起着“立身立教”的作用。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不同于其它任何行业,决定了教师主业具有较强的表率性,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以此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通过对老师的模仿,借鉴,学习,不断自我发展,因此要用教师职业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能够长期起作用。很多对人类科技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科学家,在读到自己的成长时,无不读及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终身影响。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曰:“其身云,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言教身传。
良好的师德的培养,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对陶冶教师情操,转变教师气质,提高教师素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培养大批为教育事业献身的新教师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在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多年的园丁,应该深知自己的责任,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社会主义的新一代建设者,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永远不忘师德教育,时时鞭策自己。
可是,现在的教育是不足的,大谈空谈什幺素质教育,这本身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如果现在的应试教育一天不废除,那幺说的都是假的。至古时的八股制度,到现在的高考,只要还存在这种考试的制度在,那幺素质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一个青春时期的学子,对这些所谓的中考高科,早就看不顺眼了。现在的老师也是不实在的,每天都只是更我们讲什幺大道理,都听腻了,为什
桥头镇开展了高尚师德学习教育活动,学校组织我们认真阅读了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人物先进事迹,还集体观看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过程,我内心感动不已,最美乡村教师名不虚传,他们如乡村的风光一样,美得自然,美得纯朴,原汁原味,芳香醉人,他们燃烧自己的能量点亮了学生的梦想,陪着学生成长,他们的确是最美的乡村教师。最美乡村教师都有美好的理想,那就是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守护乡村教育的基石。
乡村的风光美,但很多地方的教学条件却无法与自然风景相比,条件很差,教学硬件奇缺,师资奇缺,面对困难,最美乡村教师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坚守,有的已长达30多年,从满头青丝到发如雪,与学生相依相伴,呵护学生成长,克服了重重困难,把青春和工资投入学校建设中,有的用一匹马驮出了两所学校,有的甘当学生的锅炉工,有的打着赤脚上讲台授课,有的为学生洗澡补衣,有的为学生筹集了几百万资金,而他们自己却不拿一分钱的工资„„正是他们的奉献才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一批批学生才得以从大山中走向外面的世界。
01
教师道德上的高尚形象并不是教师的刻意塑造,而是教育传统的历史定制
在人类历史上,教育者从一开始就是以高尚的圣洁形象展示于人。在教师成为职业之前,早期的部落教育是部落长者对部落幼辈的教育,长者基于族群利益,处处总是身体力行,用自己对族群的无私奉献对幼辈进行生活引导。人类有了家庭以后,父母成为孩子最早的老师,由于血缘上的纽带关系,父母的教育成为对子女表达关爱的基本形式,父母作为教育者,除了让孩子获得幸福,没有任何其他的个人企图。也许正是由于教育者天然高尚的道德承传,在专门的教育者----职业教师出现以后,教师也不敢轻易突破祖传的定制,在教育过程中仍然坚守着无私和奉献。所以,先秦时代的孔子对其弟子不收学费,至多只是在年末收受学生的些许腊肉,而这腊肉并不是报酬,是表征学生对老师崇高人格的敬意。孔子身为教师先驱,基于复兴周王盛世的远大理想,以放弃自身利益为代价成全教育者的道德圣洁,为教师赢得了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崇高社会地位。在西方,教师的道德高尚也具有悠久传统,卢梭曾经说:“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至一个人如果是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是不配这些职业的,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今天,西方社会虽然肯定了教师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但对教师的道德高尚要求却一点也没有降低。1975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通过的《教育专业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 of the Education Profession),在序言中就明确强调“教育工作者承担了维护最高伦理标准的责任”。
02
教师的高尚形象同时也直接根源于教育的特殊性质
教育是教育者通过言语和行动对受教育者施以系统影响的实践过程,教育的特殊性质要求教师做到“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展示自己职业骄傲的古训,它要求教师在道德与学问上成为学生之榜样。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作为教师,只有用行动践行自己的所言方可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当教师在学生面前做到言行一致时,教师身份就不自觉地将教师推向了道德上的崇高位置。本来,言行一致是底线的道德要求,是普通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但是,教师的言行一致却成为对教师严峻的道德考验。普通公民的所“言”是基于自己实际道德水平的现实之言,对自己做不到的道德圣言,只要自己不进行言说,就没有用行动履约的责任。但是,教师不同,为了给受教育者提供至上性的目标追求,必须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进行道德言说,这不是教师的个人选择,而是教育的职业性规定。
“为人师表”的伦理困境
01
“为人师表”与教师道德真实状态的背离
教师高尚形象的定位背离了教师道德的真实状态。我们必须承认,教师的道德高尚并不是教师德性的实然写照,更多地是对教师职业操守的应然性期许。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否认有无私的教师,但这不能代表教师的道
德常态。我们应该相信,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教师作为人,与其他社会公民一样有自己的个人需求,教师的职业活动既是对学生的义务奉献,也是自我权利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柏拉图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他说:“一切负有教育责任的人们都谆谆告诫:为人必须正义。但他们的谆谆告诫也并不颂扬正义本身,而只颂扬来自正义的好名声,他就可以身居高位。”(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1页。)柏拉图的说法有些极端,让高尚的教育者感到脸红并可能激起某些人的愤怒。其可取之处是,看到了教育本身是能够给教育者带来利益的教育,是自利与他利、公利与私利的结合。在他看来,个人不是为了自己的更好发展,是不会选择道德的,德性不过是利用别人的福利来使自己成为幸福的艺术。以此而论,教师的教育活动也必然是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活动,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教师只是在普通岗位上从事自己的职业活动。
02
“为人师表”可能制造教师的道德虚伪
教师的道德高尚形象亦可能制造教师的道德虚伪,并给教育的可信性以致命打击。由于社会对教师提出了高尚的道德要求,教师为了使自己与高尚的职业身份相匹配,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进行最好的道德装饰,美其名曰“为人师表”。对一个在本质上没有达到高尚境界的教师,在学生面前的道德装饰就蜕变为巧妙的道德伪装,比如,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性格暴烈的教师,面对学生的无礼举动,按照自己的习惯,他本该由性而发,痛快骂之,可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教师身份,不得不强忍愤怒,装出高风亮节的姿态微笑着给学生善意的提醒。就教师而言,这是地道的道德奉献,他必须委屈自己,用高度的意志力成就自己在学生面前的道德高尚。就学生而言,教师的道德伪装则诚然是一种道德欺骗,因为它并不代表教师的道德常态。在实践上,教师形象的高尚定位容易使教师发生人格上的道德分裂。在学校之外,教师只是普通的社会公民,教师也以普通公民道德要求自己,其可能是道德上的平凡之人,甚至可能有些许的不良恶习;在学生面前,教师则用超越普通公民的道德要求规范自己,让自己变成道德上的崇高之人。于是,教师的道德人格就有了校外与校内的区分,同一个人,校内的这个人总是比校外的这个人显得高尚。但是,教师并不仅仅在学校以教师身份面对学生,很多时候也会在学校之外以教师身份面对学生,当教师以两幅不同的道德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譬如,一位在学生面前彬彬有礼的教师被学生在大街上发现对一位老人动粗,我们可以想象学生露出的惊讶、怀疑或失望,学生从这位教师身上接受的全部道德教育都可能迷失于这茫然的表情之中。
“为人师表”的修正
01
用“道德真实”取代“道德完美”
教师是向己的人
教师与其他从业者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社会公民,是一个向己的存在。马克思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1页。)教师也一样,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私人利益,并渗透于全部的职业生活,教师职业利益的实现过程,正是教师向己性的呈现过程。教师的职业利益形式多样,其中,教育作为谋生的手段,是教师职业利益实现的基本形式。承认教师的向己性,并不意味着承认教师的自私性。向己性本身并不具有善恶意义,只是对教师职业性质的客观描述,或者是基于教
师本位的利益审视。如果将教师的向己性理解为“利己”,这种利己也是一种高尚的利己,教师是“富有利他主义精神的利己主义者”,“我们看到了一种健康的自私、一种伟大的自尊和一种不愿作无谓牺牲的倾向。”(马斯洛著:《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7年,第109页。)简单地说,承认教师的向己性,让教师回归了生活的本真,也让教师作为人走向了道德的真实。
教师是向己的人,并不否定教师是向善的人
教师作为育人之人,向善既是一个公民的基本责任,更是教师职业的神圣性要求。教育是灵魂的塑造活动,凡是被造之物,总是塑造者意志的对象化产物,恰如人类会按自己的意志造神,教师也会按自己的意志育人。当学生成为教师的对象化客体时,事实上已经默认了教师意志对学生的统摄能力,教师的道德走向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着学生的道德走向。所以,教师的向善成为学生向善的必要前提。教师要用言行证明自己是优等的守法公民,善于良心的自我反省,懂得为正义欢呼,为悲情流泪,对弱者表达同情。往高处走,教师应该懂得伸出援手,与他人分享喜悦和幸福,懂得用行动向祖国表达忠诚。但教师的向善不能也不应该代表教师道德上的高尚,而仅仅体现为教师对道德的高尚性追求。
教师的道德真实对学生是一种道德真诚,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尊重
教师对真实的守护并不比对高尚的守护更容易,尤其在道德高尚可以作为资本交换利益的时候,坚守生活的本真可能意味着教师既得利益的损失。在这个意义上,真实是另外一种意义的高尚,甚至比高尚还要高尚。教师的道德真实客观上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道德期望值,避免了教师个别不道德行为给教育效果带来的颠覆性破坏。
02
用“合理高尚”取代“绝对高尚”
教师是真实的人,师德的高尚只有服务于真实的人的时候,高尚才成为合理的高尚。真实的人是将“社会关系总和”集于一身、将物质与精神集于一体的生命有机个体,是欲望着思考着的具体的人。虚无的人就是马克思所批判的抽象的人,缺乏生命的活性和生活的真实性,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人的符号,而不是真正意义上有需要和被需要的人。对真实的人讲高尚,需要主体见诸真实的行动,高尚的美名需要切实的利益奉献作为支撑;对虚无的人讲高尚,则不需要任何成本付出,高尚仅仅是一顶好看的道德花冠而已。用“合理高尚”取代“绝对高尚”,就必须在教师的生活世界里注入意义。因为 生活的世界是意义的世界,“意义的世界,是一个超越性的世界,也是一个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精神性的世界,它既具有利益的实在性,又具有精神的理想性和超越性,这样的意义与价值的世界,就是由伦理和道德的世界所建构的世界。”(樊浩:《道德理性和生命智慧》,人文杂志,1998年第3期。)正是由于道德是意义世界的成员,因此,通过发现道德的意义并由此发现生活的意义,就成为高尚师德展示其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03
用“公民表率”取代 “道德表率”
关键词:师德,内涵,修养,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教师应具有渊博的知识,而同时教师不但要“通其业”,还要“成就其道德”,也就是说,教师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正如人们所赞誉的: 教师是指引学生打开知识殿堂大门的“金钥匙”; 是用知识的甘露浇灌幼苗使之茁壮成长的“园丁”; 是将全部心血化为火焰,照亮一代又一代美好心灵的“蜡烛”。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作为新时期的教研员,应该正确把握教育本质,正确分析应对各种教育现象, 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锤炼教师高尚师德、提升语文专业素质,才能解决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一、教研员应具备德高为范的政治素质
柳斌同志曾经说过: “素质教育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 第二,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就阐明了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目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一支讲政治的教师队伍,也就是说教研员不仅要更新现代教育观念,学习新时期教育理论,而且还要牢固树立职业理想、 不断锤炼高尚师德,即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未来教育事业最主要的职业素质。对于教研员来说,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是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前提和内存动力,是理论素养、教育思想和创新能力得以形成的基础,是走向教育教学成功的基石。
二、教研员应具备以身示范的行为素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 “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一切美好形象的化身。教师的师德应体现处处为人师表,以自身的实践行为及所体现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俗话说: “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教研员作为教师的教师,更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风度,衣着整洁、大方、得体; 举止文明、稳重、端庄。教研员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规范自己的言行,还要给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并重视信息服务,因此, 教研员要有一颗忠诚教育事业、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甘为人梯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研员应具备健康向上的身心素质
崇高的师德是一名优秀教师的灵魂。对自己拥有平常心,对工作拥有责任心,对学生拥有爱心,这是教师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因此,教研员不仅要教授学生广博的知识,更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教研员的身心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新时期教师素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21世纪教师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等素质建立的基础。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必将伴随着教师健康向上的身心素质而产生,教育的活力,来自教师身心素质的活力,同时,教研员的身心素质和特征对于提高指导教研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研员要有文明健康的志趣、爱好、个性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四、教研员应具备学高为师的专业素质
1.教研员应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指导素质
教研员要有丰厚的教学理论。通过理论学习,参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为指导教研工作打好理论基础。在实际教学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独到的见解阐述、剖析教研的难点,与一线教师合作,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听课、评课、导课,与授课者交换意见、切磋方法,同时评价教学中的成功和失败,与一线教师共同成长。如不懂得教学方法,就不能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 就不能很好地评课指导、总结教学规律、深入教学研究; 就不能看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因此,教研员必须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已有经验,才能做到指导教学有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教研员应具备善于接受新理念并加以创新的素质
一块精美的玉石,可以雕刻成烟斗、肥皂盒,也可以雕刻成价值连成的艺术品。美不在于工匠的工具、技艺,而在于雕刻者的品位和素质。是的, 对于一个平庸、浅陋的工匠来说,再好的美玉也仅仅是一块石头而已,相反。对于一个高明的艺术家来说,腐朽却可以化为神奇。教育同样也是创造性的劳动,也需要创新。只有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实践能力,才能从中吸取营养,共同提高教学的技能技巧,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教研员不仅要有稳固的知识根基,更应该注重知识的更新,应该善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善于反思,不断创新。根据个体不同,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创新人格,这种“应材施教,点石成金”的素质,就是一种发展中的创新素质。
3.教研员应具备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素质
21世纪的教研员应该是教育的行家,更应该是科研的能手。不仅要做一个“专业型”的教师,更应该做一个“全能型”的教师。这就需要教研员要有科研意识,善于在教育教学中自愿的、主动的提出科研任务和要求; 需要教研员要有科研精神,具有不怕困难、知难而进、持之以恒的毅力; 需要教研员要有科研能力,具有选题、搜集信息、撰写经验论文、设计方案、组织实施、问题研究、专题讲座和总结写作的能力; 需要教研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或提炼、总结成功经验。这样才能使教研员的思维更具前瞻性,教研指导工作更具高效性。
教师劳动的特点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教师劳动的严肃性,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极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我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儒家常常把“君师”相提并论。孟轲在与齐宣王对话时,引用《尚书》中“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说法,把“君师”并列起来。荀子也讲“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论之本也”。后来,读书人便把“天、地、君、亲、师”并列在牌位上,供奉于厅堂中。在读书人眼中,事师如奉父,弟子平时见师,肃然敬立如见大宾。在中国封建社会,受尊敬的教师主要是指那些饱学多识,才气纵横的大儒,即所谓天子之师和一代宗师,而非童子之师,童子之师的处境始终是不如人。“不穷不教书”“家有三寸粮,不当孩子王”的怨言,便是对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教师的地位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作为教师,应有高尚的师德。教师的师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越的成绩,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失去了起码的责任心,甚至会把自己的劳动视为一种痛苦,当然他也就不可能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下一代,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搭起与学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意接近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而作为幼儿教师的爱应该表现在对孩子们的活动、生活思想和身体的全面关心上,处处想孩子之想、帮孩子之所难,做他们的贴心人,给他们“家”的温暖。如果教师处处以一种教导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会使他们从小就对教师产生一种恐惧感。特别是对于一些胆小、独立意识性强的孩子,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幼儿教师既应是孩子们的伙伴,又应是他们的“妈妈”,教师在人格上要与孩子平等相待、以诚相见。作为一名教师,时刻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要乐于并善于和学生交朋友。所以,教师的师德是应该体现在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和信任、期望之上,教师如果对学生满怀希望和信任,就会热情帮助学生,采取各种方式关爱他们,同时学生也会对教师的信任和希望作出积极的反应。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道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度师而师之”,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否则,教师不仅会丧失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资格。
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要有良好高尚的师德,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神圣的称号。
当全国各地响亮地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的时候,当学习雷锋活动如春风般吹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我校党支部也积极响应号召,举行学习雷锋精神讲座。
3月17号晚上七点,我校全体教师,在党支部的组织下,在三楼会议室,聆听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孙正元关于“学习雷锋精神,弘扬高尚师德”的专题讲座。
首先,孙校长向全体教师传达了黄南州教育局《关于在全州中小学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和学雷锋活动的通知》精神。并对我校德育工作和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
此次讲座,孙校长主要围绕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来勉励各位老师弘扬高尚师德,为人师表,争做当代雷锋。第一,我们要学习雷锋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雷锋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孙校长讲到我们应该继承发扬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不要因为“小悦悦”事件或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道德行为而质疑这种奉献精神,因为在我们的身边就有一大批这样不计一己私利、甘于奉献的老师,为学校发展日夜奔波、殚精竭虑的金占银老师,不分昼夜通宵达旦在村级小学工作的冷本才让老师,为坚持带完一届初三而无暇照顾襁褓中的儿子的的杨玉梅老师等,长期带病坚持上课的彭毛卓玛老师。这些老师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着这一精神,他们默默无闻、甘为人梯,他们“名微不闲乐耕耘”,他们他们是我们康杨中学校园里最璀璨的星,是值得我们每个教师学习的楷模。
第二,我们要学习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孙校长说到雷锋之所以成功就是源于他干一行爱一行。从通讯员到公务员,从拖拉机手到推土机手,从汽车兵到校外辅导员,每一份工作雷锋都全心全意地对待,将它干得有声有色。“无论你的地位如何低下,无论你的身份如何卑微,只要你认真地干一行,就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你就可以获得成功。”孙校长以此告诉教师要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勤勉敬业,精益求精。同时更要专一行精一行,因为学高才能为师。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大背景下,我们青年教师 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充实提高自己:谦虚好学,既要向优秀的年长的前辈学,更要不耻下问,向学生学习;学习新课程理念、法律法规,依法执教;发扬“钉子精神”,挤时间、钻时间来学;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益和班级管理能力;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三、我们要学习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孙校长讲述的黄伯云、钱学森、张瑞敏的故事,让老师们深刻地领悟到:创新才能发展。“因为年轻,所以有活力,因为稚嫩,所以充满希望”,周书记希望青年老师们能在平常的教学中大胆探索、勇于创造、锐意进取,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第四,我们要学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孙校长说到,勤俭节约不是抠门、吝啬,而是反对铺张浪费、挥霍无度;不应该只
是生活困苦而节衣缩食、精打精算,更应该是生活富裕而不大手大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主义。而他本人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就是奉行勤俭节约的,一个衣柜,几套衣服,几番春秋,几乎不变。
最后孙校长希望教师们能把雷锋精神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争做学习雷锋的模范,让雷锋精神在明德的校园里闪光。
整整两个小时的专题讲座,孙校长用我们身边每一个具体的人,每一件具体的事让教师们深刻地认识到学习雷锋不是流于形式的一种宣传,雷锋精神也并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理想,因为康杨中学的校园里面就有许多的“雷锋”。学习雷锋精神,弘扬高尚师德,就是向我们身边那些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优秀老师学习,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康杨中学
如果问,什么是师德?每个人会有每个人的答案。我们不妨先回忆一下“5.12”汶川特大地震,在生死关头,是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就了感天动地的师爱之歌;灾难面前,是他们用无畏和奉献树起了感召时代的师德丰碑。宁可砸断自己的脊梁,也要护住身下的学生不使他们受伤;宁可压碎自己的肩膀,也要扛住地狱的闸门让学子生还;宁可摘下自己的双臂化作翅膀,也要送给学生飞翔的力量„„在鲜血染红了残垣断壁、哭声响彻了宇宙苍穹的灾难时刻,因为有了人民教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这个世界才更加充满温暖和力量。王桂英、汤鸿、邓丽君、龚建林、王敏、谭国强等无数震区教师为高尚师德做了最好的注解。再看一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有六条内容: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并且给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这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思索、去实践。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切的感受到:决定一名教师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他的思想、他的人格,教师师德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教师取得怎样的成绩。只有发自内心的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才会使你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师德不仅是口头上的华丽辞藻,师德更是教育教学生活中的具体行动,甚至体现在你的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次谈心、一个备课、一封书信、一个电话、一次家访、一次关注之中。毋庸置疑: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贯穿于教育教学生活始终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实践师德最为关键,学校的师德建设在教育教学生活中的落实最为关键。下面是我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爱国守法,应该是对每一个人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因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社会更对我们教师职业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首先我们要爱国,进而教育影响学生。爱国是什么,对我们教师而言,要首先做到爱家、爱校、爱亲人、爱学生,爱自己。我们应当爱惜自己的身体和名誉,把欢笑和幸福带给亲人和家庭,热爱教师职业,依法执教,爱自己的孩子,爱每一个学生。我们应当努力做到敬业奉献,不断追求教育教学艺术,对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育细节负责。
热爱学生,播撒师爱,是热爱教育事业的表现,无比神圣。生活在学生中间,我们要掌握爱的艺术与尺度,摒弃所谓的“师道尊严”,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爱并回报以爱;在危险与灾难面前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保护弱者,保护我们的学生;我们还要以尊重、包容和耐心,平等的对待所有的学生,而绝不能伤害他们的心灵。长期的学习与实践使我认识到:我们必须回归到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我们教师应当成为传递信念与希望的使者。
教书育人,我的理解是:要在教书中育人,教书是为了育人,先育人后教书,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死教书、教死书均不可取。只有让学生懂得做人,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充满了生活学习的劲头,充满了必胜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进步。我认为,不论课程如何变化,它终归是工具。而教
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永远是教师和学生,是人。人对人的教育唯有以情感联络情感,以信念激发信念,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快乐产生快乐,以发展促进发展,以思想影响思想。如果我们教师首先担当起学生信念与希望的传递着的角色,就一定会在育人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民主、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校园环境,真正推动教学工作的进步,产生巨大的教育生产力,从而创造出最成功的教育。
因此上,我们教师首先要成为充满信念与希望的人。我们应当坚信:我们教师的未来是美好的,我们的生存环境必将越来越好。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具有向善向美之心,每个孩子都会取得属于他的成功、属于他的美好未来。我们也同样拥有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美好愿望,我们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承认、赞扬和尊重,我们希望以我们的热情和行动推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我们要在实践过程中研究落实学生、学生观以及在教学中坚持育人等等问题,而绝不是成绩至上,咬住不放,走极端。倘若如此,我们的教学一定会水到渠成,取得教学成绩和育人效果的双丰收。也必将迎来考核、晋级等小问题的破解。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是快乐幸福的,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只有这样,教育才是成功的,才是充满希望的,才会真正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谈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我会联想到很多教育家、名师、学者。看魏书生、李镇西、于丹的谈吐、仪表,真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暑假骨干教师培训时,山东教育学院苗军芙老师让我近距离深切感受了优雅从容的师表风采;十七中的王允静老师以其“年逾古稀进勿休”的事业心与学习精神一直感动激励着我。所以我们必须注重仪表形象与学习,还要知荣明耻,团结和利用一切教育力量,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共同努力,针对教育现状我们急需做好教育家长的工作。我们还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水平,不断加强读书学习、实践反思,不断创新学习组织、形式,建立学习共同体,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回眸我自己的从教历程,工资从300元到3000元,的确让人欣慰,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但也走了许多弯路,留下许多遗憾,让人难以释怀。但我可以无愧于心的说,我走过了一条实践师德、激情燃烧的岁月,走过了一条不断创新和超越的道路。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自从1996年分配到莱芜市汶水学校,我一直担任两个年级以上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任务,一直担任班主任,还积极地创建文学社、青年教师协会,创造性地办校报、办社刊,2006年还被选拔为办公室主任,担当起更多的工作。繁忙的工作砺练了我,促进了我的成长。
身为体育教师,我明白应该怎样通过体育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创新体育教学和训练,追求学生和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我始终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创新教育思路,欲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首先抓好体育的人文性教育。我必须教育引导我的学生明确:“体育是什么、体育的魅力何在”、“体育教给我们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上好体育课”。通过内堂的专门设计以及外堂、课余训练时见缝插针的因势利导,增强了学生对体育的全面正确认识,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例如我经常鼓励学生把体育活动中或运动会上成功或失败的亲身感受写成文章,升华他们的思想认识。学生们在意志品质、团队精神、抗挫折能力等诸多方面得到提升。再如为了激发初四学生的锻炼热情,我会写下这样的文章《春天里让我们一起飞翔》、《面对寒冬做勇敢的挑战者》,感染引导了众多的学生。
二是创新教学和训练工作,提高教学效益。首先是教学和训练管理上的创新,我通过“榜样引领”、“骨干带动”、“分组负责”、“班级竞争”等手段,依靠学生管理学生,依靠集体教育促进集体进步。例如,初四中考体育训练,每天下午我会带领近200名学生从事多项训练,活动有条不紊,秩序井然,靠得就是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竞争。其次是教学过程及方法上的创新,我坚持“生本”思想,坚持开放的、自主生成的体育课教学,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同成长。特别是在我校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实施新课程以来,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学生给予我无数创新的灵感,我摸索出了“游戏为主线,灵活多变的内容方法为主体”的低年级教学策略。游戏导入,激情引趣;教学内容细化多样:教具器材,求新求变;组织教法灵活而富有游戏性、趣味性。课堂上学生兴致高涨、参与积极,三维目标得到较全面的落实。
第三,坚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首先应该给人以体育的精神,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这种精神:乐观、坚毅、奋斗、忘我,我一直尽我努力,实践这种精神,传递这种精神。每每带队去高中,学生总能给我以惊喜,我总能惊喜的看到繁重的高中生活里他们轻松愉悦,身体健康,且每天都从事一些体育锻炼。此外,拓展教育资源,进行奥林匹克人文教育,本学期,关于北京奥运的诸多内容将进入我的体育课堂,也一定会对学生们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不断创新的基础是实干和学习,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学生特长训练,通过田径、排球、乒乓球训练,眼下我正从小学低年级抓起,向着全市冠军的目标努力。我一直征订《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开拓视野,同时更是不断思考,积累经验,先后有10余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我还积极参加公开课优质课评选、基本功比赛,多次获奖,还首个获得泰钢工业园“体育教学能手”称号。分管体育工作之后,我积极提出了“开展大体育教学,促进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被学校采纳,确保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学生每天至少活动1小时,同时还建立起了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抓手的体育评价系统。
身为班主任,我努力让班级文化之花在学生心头盛开。从我班转学至陈毅中学的2004级学生郭玉静来信写道:你那“常怀感恩之心,便有无限动力”的话一直激励着我,你经常给我们读关于母爱和感恩的文章,让我的学习不断提高。的确,读文章给学生听,已经成为我的习惯,这是我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教育的智慧在于影响学生的思想,我班的学生都有一本《班级手册》,由学生自己抄写,内容由班主任安排。最前面是班风、班训、班级制度、纲领,后面则记录下各种活动的点点滴滴,诸如读书的感悟、活动失败的教训等等,时间具
体,全班统一。我班坚持开展读书活动,我提供给学生《感悟母爱》、《读者》合订本等书籍,由学生每天轮流上台朗读,谈感悟。每天一条名言警句也由学生轮流展示,并抄录在名言记录本上。我班经常组织家长会,每次都是家长学生一同参加,每次我都要设计主题,事先安排学生有针对性的写东西,用于家长会上的亲情交流,活动中真情碰撞,活动也屡现奇效。2006年,借学校推动班级文化建设之机,我通过与学生深入交流,命名了班名:阳光三班,共同设计了班旗、班徽。结合班名,我提炼出以下四条班训:内心充满阳光,人生必定辉煌;阳光总在风雨后,成功孕育拼搏中;自己发光才能照亮别人;播洒阳光,爱满乾坤。并且和学生约定一起在生活中践行这四条班训。实践证明:在学生心中播下人文教育的种子,使之学会了做人,班级自主管理也就得以实现了。
作为教师还应当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发挥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能力,不断的挑战自我。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98年创办校报《春蕾报》,自主办报12期,99年创建春蕾文学社,健章立制,积极开展读书交流、外出采风、文学创作与评改、稿件播出与社刊编辑活动,目前,文学社已拥有书刊5000余册,出社刊《春蕾文学》3期,为学生孔雪出版诗集《风痕云影》一册,第四期社刊的组稿编辑工作也正在进行中。几年来,有20余篇社员作品在《读写月报》、《中华文学选刊》、《江北诗词》等刊物上发表,多家刊物介绍了文学社情况。2007年5月春蕾文学社登上了《中华文学选刊》百强文学社大展台,成为全国百强文学社。2002年创建成立青年教师协会,发展会员30余人,长期开展读书研讨、学生心理咨询、青年论坛等活动,2007年春又在青年协会基础上组建了教师读书—写作联盟,建立起13人的教师博客群,开拓了教师集体学习与进步的新渠道。
作为中层干部,我始终坚持干好本职工作,积极献言献策,做好领导的助手,做广大教师学生的服务员,工作中讲原则、讲奉献、讲合作、比贡献。分管学校宣传及体育卫生工作,分包音体美信教研组,写材料,迎检查,组织会议,抓校内外活动,忙得很充实,很有意义。
但是不管工作有多苦多累,我始终坚持与最广泛的学生在一起,不论在校的、考学的还是工作的,不论是表现好的还是差的,我总是通过最多的途径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谈心、聚会、吃饭、写寄语、写信、发短信、上qq,上校内网,登陆博客,即使天南海北,我和学生也可以相互激励,我也可以关注他们的成长。其实,学生才是教师最大的财富,这一定是我们大家的切身感受吧。因为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学成归来的学生带着女友来看望你;某个学生偷偷地把四个包子放到你的办公桌上,留个纸条说她自己包的;久别重逢的师生举杯共饮,学生竟一再说老师对不起,我给你丢人了,我给咱班丢人了;一封封信、一个个电话、短信或网上留言,来自部队、工厂、大学,或者汶川震区的不眠之夜„„。于是我时常感慨自己的幸福,来自教育、来自学生的无限幸福,我庆幸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高兴我拥有这么多可爱的学生。
继往开来,在经受灾害洗礼与奥运考验之后,我们所焕发出来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正在发挥巨大的能量,教育春天的气息愈加浓重,是我们弘扬高尚师德,实现教育理想的时候了。最后,我们一起来重温李镇西老师的这段
【共铸高尚师德】推荐阅读:
高尚师德立德树人07-22
高尚品质的成语10-23
高尚的爷爷作文650字10-08
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10-14
用高尚的近义词造句06-22
一个高尚的人600字作文09-17
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06-15
县领导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发言稿10-03
师德演讲稿+师德征文11-01
师德倾注教育 爱心追逐梦想--师德演讲稿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