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管理学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内蒙古大学管理学(精选8篇)

内蒙古大学管理学 篇1

《公共管理学科辩论式案例教学研究》

陈振明认为:“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重视经验研究,从经验中汲取出知识),又是规范的(提倡研究‘应该不应该’的问题,用以规范公共管理行为)。因此,案例分析成为公共管理的一种核心研究方法。”在公共管理活动过程和环节的研究中,案例分析成为一种核心研究方法,那么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中,案例分析同样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多数课程中的案例教学部分所占比重超过40%,有的达50%以上,期末考试也常采用案例分析方式出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教学中引入了许多的案例教学方法,但也出现了“案例选用不当、选择质量不高,盲目引入案例教学、忽视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案例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近年来,笔者在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和行政管理本科生课堂教学中引入了辩论式案例教学,进行了试点教学。因此,本文将根据笔者的辩论式案例教学经验来研究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丰富我国目前案例教学方式,改善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教学效果。

1、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概念

辩论式案例教学的历史悠久,其雏形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法”,苏格拉底从现实中的案例开始,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与学生展开辩论,将真理蕴含在辩论中,通过在辩论中取胜让学生信服,将所辩论的问题及其真理传授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苏格拉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及辩论能力,也使得自己成为赫赫有名的雄辩家。本文所研究的辩论式案例教学发展了苏格拉底的辩论教学,更具有系统性与教学针对性。“当人们使用一个含义过于宽泛、内容没有精确界定的术语却未对其中包含的不同意思加以区分时,混淆就产生了,大多数争论皆源于此。”需要界定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概念,同时将其与传统教学和一般案例教学区分开来。笔者认为,辩论式案例教学是在一般性案例教学的基础上采用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用所学专业知识去辩析案例中的问题,通过教师、正方学生与反方学生的互动来提升能力的教学方式。在辩论式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参与者,围绕着案例展开活动,教师担任主持人,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三个主体以案例为基础形成互动关系。辩论式案例教学活动中三者以案例为基础展开辩论的互动关系使其独特于一般案例教学,通过教师主持与总结、学生展开辩论的方式,增强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考的能力和辩论能力,其效果超越传统教学与一般案例教学。现将传统教学、一般案例教学和辩论式案例教学进行比较分析,如表1。根据对比分析可以总结出,辩论式案例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和一般案例教学,学生的参与度增大,参与主体增多;课堂的教学及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更加具有灵活性;学生以案例为基础展开辩论,提高了思辩能力。辩论式案例教学在辩论与案例教学的基础之上,将其二者相结合,很好地发挥出了各自的优势,达到了“1+1>2”的效果。“案例辩论式教学法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研究,不断补充完善,可以说在大多数经管类专业课程中能够正常应用,而且反应效果非常好。”贵州大学伍国勇将辩论式案例教学法应用到经管类课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相信辩论式案例教学应用到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也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2、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辩论式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教学与一般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笔者将从教学目标、教师能力、学科特性和课程教学4个维度探讨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和综合能力。在辩论开始前告知赛后评出优胜队一个和最佳辩手一名,以此调动辩论队和选手的积极性,并对辩论赛全程多角度录像,以提高学生的兴奋度和参与精神。在课堂辩论中,学生之间的论辩唇枪舌剑、针锋相对,锻炼了学生的睿智、思辩能力,能在紧张的环境中快速应变是公共管理型人才的应有之义。

2)教师能力: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着教学活动设计者、主持人、仲裁者三种角色。教师策划整个教学活动的能力,主持整个辩论、控制辩论进程与场面的能力,驾驭辩论、应对学生提问的能力都能够在案例教学中得到提升。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多维度传输,辩论中没有唯一的答案,而是知识、观点的多元化融合。在辩论中产生的思想扩展了教师的思想视野,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辩论式案例教学成为了教师授课的一张“王牌”。

3)学科特性: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公共管理学强调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它相关理论来源的外来性,要求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满足这些特点。辩论式案例教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公共管理需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概括出公共管理理论,同时也要用公共管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罗伯特•达尔说过:“从某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归纳出来的概论,不能够立刻予以普遍化或被应用到另一个不同环境的行政管理上去。一个理论是否适用于另一个不同的场合,必须先把那个特殊场合加以研究之后才可以判定。”因此,对于公共管理学也要本土化,辩论式案例教学要着眼于我国实际本土案例,通过案例辩论概括、总结出管理经验,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

4)课程教学:优化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文化。辩论式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团队精神。“使用案例教学法不只是对教育模式的改变,更是对大学校园中教与学文化的优化。”“教学文化可以理解为在教学情境中,师生基于教与学的接触、交流、对话等活动过程而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如师生地位、师生互动的文化意蕴,学习方式、思维范式的文化透视等。”辩论式案例教学改善了公共管理学科中的教学文化。从师生地位角度看,将师生对立文化变为参与伙伴文化;从师生互动角度看,将师生孤立文化变为师生合作文化;从学习方式上看,将应试教育文化变为学生思辩文化;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扮演着主持人与仲裁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参与到辩论中,形成伙伴交流关系。

3、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辩论式案例教学将辩论法引入到了案例教学中,结合了辩论与案例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成为正反两方,基于案例展开辩论。近3年笔者在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和行政管理本科生的课堂中进行了试点教学,选择的题目有“高薪是否养廉”、“小岗村土地的分与合”(本案例为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入库案例,案例编号1250)、“‘周口平坟’奈若何?”(本案例为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首批直接入库案例,案例编号12520226)、“南街村与华西村的发展之路”等,根据笔者个人的辩论式案例教学经验,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横向维度,从准备、总结、反馈三个纵向阶段论述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3.1准备阶段

首先是做好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就是教与学的准备,教师与学生都要做好准备。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选择一个好的案例,并结合所讲课程为学生确定一个辩题。“哈佛人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案例有五大因素:在教学上的用处;引发冲突;强制性的决定;案例的综合性;教学案例要简洁。”教师在选择案例之前还必须对学生进行需求调查分析。教师应该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点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确定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次数以及重点。教师应该在学生感兴趣和知识掌握较差的范围实施辩论式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其次做好配套措施。不应当把辩论式案例教学当做一个小的教学活动,而应当做一种教学方式制度化,要有一定的配套措施给予支持、提供条件与环境,包括学校政策、教师评分以及教学环境。在学校政策方面,主要体现在教务处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应当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提高学生参加辩论式案例教学积极性。辩论式案例教学除了在相关政策,即“软”的条件上准备外,还需要一些“硬”件设施的辅助。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需要以下几个辅助设施:(1)宽敞的教室及可移动的桌椅,学生在进行辩论时可以挪动桌椅分成正反两方;(2)一个清楚的投影仪。播放案例,进行电子记录,学生也可播放文件、视频、图片帮助其展开论证;(3)小卡片,方便学生记录语言、陈述观点。

3.2实施阶段

辩论式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案例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的单一角色,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展开辩论的主席,学生不仅听教师讲授理论,还担任正反方辩论的角色。因此,在辩论活动实施时必须研究参与人员的角色扮演问题。

1)人员角色。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操纵者,而是案例讨论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仲裁者”。因此,任课教师充当着活动设计者、主持人、仲裁者三种角色。(1)活动设计者是任课教师从宏观上把握整个课程教学,并对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整体流程进行设计;(2)主持人主要体现在控制和引导两个方面。任课教师主持辩论的整体活动,控制时间;从内容上掌握方向,引导学生朝着所讨论问题的方向辩论;(3)仲裁者是任课教师在辩论结束时对辩论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并对正反双方的观点在方向上有一个引导,得出一个结论。任课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当着这三种角色,学生也相对应地充当着活动主要参与者、辩论的正反方辩手、活动效果的反馈者。(1)活动主要参与者是指在任课教师的活动设计下,学生积极参与到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来,选择辩题,展开辩论;(2)正反方辩手是指学生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充当对阵双方辩手的角色,在实施中为自己所赞同的观点积极辩论,试图说服对方;(3)活动效果的反馈者。任何一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效果如何都是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在活动的实施中,只有明确了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才能根据参与者的情况开展教学活动。

2)课堂辩论。(1)辩论首先选定正反辩手各4名,采取报名方式,由于思想工作准备到位,学生积极性很高;正反辩手入座后,其他同学自由选择支持的辩论队,并坐在自己支持辩论队的后方,以示支持。主持人(任课教师)介绍辩题相关背景资料,简单介绍比赛流程和规则;(2)开篇陈词,正反方代表先后发言,并在3分钟之内做完本方的立论陈词;(3)双方展开攻辩:正方二辩对反方二辩或三辩提问;正方三辩针对反方二辩或三辩提问;反方二辩针对正方二辩或三辩提问;反方三辩针对正方二辩或三辩提问。每一阶段时间为2分钟,提问时间不超过30秒;(4)双方进入攻辩小结环节,限时2分钟。小结结束后进入小组讨论或休息环节,小组在此时可以商量剩余环节的对策,教师分别对正反双方进行指导,对前几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并提出自己对两方辩论策略的建议,指导学生用专业理论知识去辩论说服对方;(5)自由辩论环节,双方轮流站起来自主发言,既可以陈述本方观点,也可以指出对方辩手观点上的错误,或者提出问题让对方辩手回答。每一方限时5分钟,时间用完则不能辩论,双方共计10分钟。自由辩论环节是最能锻炼和体现学生反应能力、辩论能力的,教师也可以在此环节向学生抛出更有价值的问题,由学生回答,此环节教师的参与有利于引导双方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为自由辩环节学生辩论很容易偏题;(6)总结环节,双方代表综合各自意见做此次案例辩论的最终结论陈述,时间限制为5分钟。这一环节是学生总结能力、概括能力的体现,教师应当认真听取双方的总结,对学生能力的改进进行指导。

3)总结反馈。在总结陈词结束之后,辩论式案例教学并未结束,而是进入了总结反馈阶段,包括三个方面:(1)活动总结。在辩论结束后学生应当做总结,一是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二是对本团队以及个人在辩论中的表现做总结,为自己的表现打分。教师也应当进行案例本身总结和学生表现情况总结;(2)效果反馈。教师应当听取学生关于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意见,学生谈自己的感悟和能力的增长,通过学生的话语来判定其效果如何;(3)成果体现。每一次的辩论式案例教学都应有一定的成果体现,教师应将辩论的整个过程及学生陈述的总结记录在案,形成一份案例教学报告,并将学生的感悟也纳入其中,形成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教学案例,为之后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辩论式案例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配合,教师需要调查需求、选择案例、确定辩题、主持辩论、总结评价,学生需要熟悉案例、选择辩题、确定团队、展开辩论、感受反馈,最终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配合,二者都能从中有所得,如图1。综上所述,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了公共管理学科教学实践性、案例性的特点,针对其关注社会管理、公共问题的特征,将现实社会中的真实案例结合辩论的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改善了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4、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应用中的策略优化

成功的辩论式案例教学离不开一个好的、适合公共管理学科的案例,离不开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围绕公共管理案例展开的辩论,同时还要规避辩论式案例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使得辩论式案例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选择案例、辩论环节以及规避问题三个方面实现最优。

4.1案例选择:坚持争辩性、针对性、全面性、本土性

从教学应用性上来看,小劳伦斯认为教学的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从中有所收获”。教师在做案例选择的时候必须明白什么是一个好的、适合公共管理学科的案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因素:(1)案例中问题的争辩性。从两个方面辩论都各有道理,这样才易于引发学生的争辩,要让学生像在进行军事战争的敌我双方一样用自己的思想去“战斗”;(2)案例有针对性。案例的选择应针对所学课程的专业知识;(3)案例论述的全面性。这样学生在展开辩论的时候就能有所依据,利用案例提供的线索展开辩论;(4)案例并不只是故事,而是以现实为基础。“案例反映的情况要与中国行政管理改革及实践紧密结合,使其具有中国特色,易于理解和分析。”用案例对学生进行培训,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解决现实中的公共管理问题。

4.2案例辩论:坚持专业化、理论化、开放性、效果性

学生在课堂辩论过程中经常出现偏离主题、生活化语言辩论、混合辩论甚至争论的情况。因此,在课堂辩论中教师要向学生们明确案例辩论专业化、理论化、开放性、效果性的原则。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课堂中更强调的是公共性和管理性的问题,所以,学生在课堂中应当更多地用公共行政、公共政策、管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去理解案例、参与辩论,辩论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与能力。在课堂辩论中不仅要保证专业化,还要使得辩论观点上升到理论分析的高度,既要用理论去分析案例,又要将案例中总结的观点上升到理论高度。

4.3规避问题:坚持效率性、控制性、协调性、重点评价性

在笔者实施辩论式案例教学过程中,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效率低、时间耗费较长,课堂辩论秩序混乱、过于开放,辩论双方僵持不下、无法得出案例问题解决结论。因此辩论过程中要在教师的指挥下坚持效率最大化原则,学生尽可能地简化语言。教师需要按照辩论规则在时间节点上有效地去控制辩论秩序,指挥正反双方进行辩论,对于辩论混乱的情况要及时制止,让辩论有序进行。对于正反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教师要发挥仲裁者的角色,协调好双方。教师在评价时由于所评学生较多、标准也是多样的,很难给出准确的评价,因此,教师要坚持重点评价原则,对于所考核项目中重点的项目给予评分,突出学生优势和长处。

5、结束语

内蒙古大学管理学 篇2

关键词:管理学,德育,大学生,途径

道德教育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在高校教育中,如何让道德教育真正获得学生的认同和认可,一直成为德育教育中的难点。而在管理学学生当中,未来广泛进入商业领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商业道德教育成为各商学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正成为教育学研究的焦点。商业道德教育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管理学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在日后的工作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研究表明,这种自信在学生中是非常匮乏的。一方面学生反映出对商业道德准则的认同,而另一方面数据显示在实际商业社会中学生更多显示出“悲观”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学生未来在社会中会显现出对社会的整体不信任感,显现出融入社会意识欠缺、在解决社会及道德问题中显现消极的态度的状况。这种问题将会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造成十分负面的影响。

道德教育不是孤立的说教。融入专业教育的道德教育才能更有落脚点。因此,道德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从教学角度看,对管理学学生来说,更多致力于建立起反馈和批判性思维是很有必要的。这些思维技巧对管理学中的道德实践非常重要。

在高校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管理学专业教师在大学教育与工作实践的分界中扮演着经纪人的重要角色。他不仅要使两个分区有一个平滑的转变,另外也要有意识地去影响和为学生创造转变的机会。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改良教学方法来解决学生从商业道德认识到道德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和平滑过渡的问题。

一、管理学专业大学生道德认识现状

关于商业道德认识问题国外高校研究较早,关注时间也比较长。一项针对澳洲大学三年级管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的一项名为“当代管理问题”的调查通过两个问题调查了管理专业学生的态度趋势。这两个问题是:1.学生相信道德标准对未来工作的意义有多大?2.管理专业学生是否相信他们应该坚持商业道德标准?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得到如下结果:绝大部分参与者认为商业道德遵守对未来工作十分重要,但很大百分比的学生认为“道德判断和行为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也就是说道德的理想与实践是反义的。这个发现与“道德逆境”相呼应。作为个人,未来的商业经理人可能会真诚的相信道德实践的重要,但作为专业人士,当面对诱惑或者股东压力时,他们时常会发现自己不断陷入迷惑,最后往往把经济状况放到道德条例前面。面对这样的结果调查者认为,这种结果归咎于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没能转换思想和转变教学方法。

二、教育变革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与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紧密相连的是“利益唯一性目标”观念。这一假设在思想上起到了决定作用,为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决策设定了一个被广泛接受、并且认为理所当然的参考标准。这一假设前提的存在使得道德教育标准与商业道德倾向出现了偏差。学生在两种道德追求下会出现混沌。

在此种情况下,教育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变革的核心是解放被教育者。也就是说,学习者不应受任何“有意图的观点”的控制。即学生需要更多建立起个人信念系统,并且能够获得做出判断以及建立信念系统所需要的条件或支持。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首先应鼓励学生转换思想来看待那些看起来“理所应当”的观点,要带领学生用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方式进行商业管理。这种观念应在潜移默化的“解放”教育中实现。解放教育被学者MEZIROW定义为“有组织的投入或者促进他人变革教育的实现”。这就意味着学生应被教师鼓励变得更有意识并更有批判性对待某些观点,并能在社会大背景下修订他们的想法和行动。因此,在本质上,应鼓励学生采用新的方法,包括新的管理的技术手段,以实现改变理解世界方式的目标,进一步实现“对经历做出新的或有转变的解释,从而引导日后的看法和行动”。变革教育的影响将远远超出在教室里对各种知识、观念的消极获得。

三、反馈与批判性思维对管理学的意义

反馈是对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完整而深刻的探索。反馈能力是理解社会不同观点、挑战那些抑制社会积极发展的消极态度的方法。批判性思维涉及对假设的认知,强调我们已确定的信念、行为。这就意味着,通过批判方式想问题可以使我们能维护我们正当的想法和行为,同时也能有助于判断问题的合理性。在LANGSDORF的观点中,批判性思维与发展能力相结合来评估明确或不明确的观点,会帮助我们决定应该做什么,或者帮助我们获得接受这个决定的更好理由,这比在权力、机会或风俗基础上接受某种观点更能让人感觉轻松。

反馈和批判思维在帮助学生进行转变准备的过程中担任着关键角色。因为其鼓励在复杂问题上有更深的认识,也就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扮演更多角色。这种深层理解能帮助学生在未来专业工作中更好实现与社会接轨。深刻学习下产生的反馈和批判思维能促进在商业范围中表现出道德、公正的信念。因此培养反馈和批判思维在管理学教育中十分重要。

四、管理学大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

(一)鼓励反馈

变革教育可以从经验的获得过程中得以有效实施。实际经验与教育过程与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经验教育是用以培养反馈思维的理想教育方法。因为这是根据学生真实生活中的“道德窘境”来帮助学生确定如何理解、应对他们可能遇到的在工作范围内的“道德雷区”。通常以下几种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

第一种方法:假定练习。假定是一种有效的经历练习,其目的是通过发展学生的分析和辨别能力来决定如何进行避免道德困境的行动。在练习中,学生被作为经理或雇员的身份会在不同类型的公司中,被给出复杂的“道德窘境”。因为没有黑白分明的解决办法,所以需要学生寻找应对窘境、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以下管理学例子常被用于假设练习:假如你是一个采购经理。你需要购买一批材料。市场上有卖家可以提供价值15000 的货物,并且愿意出5000 元的佣金,但需要你把销货价格写为30000 元。你同意这样做吗?说出你的理由。

第二种方法: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也是有效培养道德教育反馈的工具,因为他们鼓励学生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态度,促进通过转变思维来解释给定情形。例如,每个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关系人,在商业道德教学中,通过不同身份决策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转换思维思考问题。

第三种方法:案例学习。这也是有效经验学习活动的一种,是根据经验归纳认识世界。案例可以不需要是正式的、学术的、真实的事件,可以是从商业案例中剪切下的关于道德问题的部分,甚至只是法院过程描述的总结(例如哈佛案例学习法)。教师将在案例分析中将扮演中枢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技巧,例如结构性提问,反馈,角色扮演,团队活动和写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从案例学习过程中获得道德分析与决策的经验。

第四种方法:商业电影。商业电影是另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可以在商业道德的复杂问题上被用来鼓励学生做出批判反应。

由上,经过若干“道德窘境”的模拟与训练,学生可以慢慢学会如何应对显示管理世界中的道德决策标准与道德决策倾向的偏差,逐步建立起一个与商业决策有关的积极态度,从而引导学生以更强的自信心应用于道德判断中,不再让学生感觉“悲观无助”。

(二)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对于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训练他们能够区别不同观点和证据。能站在不同的观点上发现与使用不同的证据。例如,在电视上看到有建设意义的新闻后,可以练习用另一种说法来描述报道中的观点。一种有效的课堂练习通常需要进行如下的步骤:第一,教师鼓励学生讨论观点,然后再来确认和理解观点。其次,学生被要求想象自己是新闻报道者,通过不同视角反映不同观点。最后,学生被要求写出不同观点的新闻报道,明确他们的不同叙述的视角的观点。通过这种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理所应当”的道德评判标准或决策思路提出不同观点,在对各种观点的分析理解中,从不同角度实现对问题的全面理解与把握,从而在商业社会中表现出更加道德、公正的信念。

反馈和批判性思维在转变消极态度和赋予学生自信方面,面对管理学专业作为未来的专业的学生,将能更好地促使其在商业道德领域做出更为积极的决策。通过课堂活动和对反馈和批判思维的传达,教师要在大学与工作之间饰演一个经纪人的角色,训练学生所需具备的在工作中可以转变的技能。换而言之,通过这种转变技能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商业道德标准与决策倾向中的偏差,能以更强大的自信心和牢固的信念面对商业道德决策中的窘境。同时使学生能更好应对道德环境及工作中的各种不明确的情况,从而实现学生从商业道德认识到道德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与平滑过渡,并且能帮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实现转型以积极应对社会。这些对未来的工作是非常关键的。

参考文献

[1]徐箔.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5,(5).

[2]刘兴青.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9).

美国大学管理学专业TOP 10 篇3

1881年,为了给当地培养专门的企业管理人才,美国费城商人约瑟夫·沃顿向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捐款10万美元,设立了后来举世闻名的沃顿商学院(The Wharton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y)。这是美国第一所商学院。在此后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的管理学教育迅速发展。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全美已有40多所大学设立了管理学院或商学院,而1958年当年毕业的管理学学士人数更是占了同级学士学位授予总人数的14%。

20世纪60年代,美国管理学专业经历了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案例教学派”和以芝加哥大学为代表的“理论教学派”之间的争论,争论的最终结果是两大派别互相补充,形成了目前大多数学校兼顾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理念。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各大学管理学专业的教学逐步改变了过去偏重技术数量分析、而相对忽视企业外部动态因素分析的做法,转而开始重点研究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外部条件。

名校介绍

笔者在下面的介绍中采用的是《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中美国商学院管理学专业(Management Specialty)2008年的最新排名。

哈佛商学院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该学院是工商管理学硕士(MBA)申请人数最多的研究生院,每年都有6,000余人提交申请,而每年800人左右的录取规模使得入学竞争相当激烈。

2000年以来,哈佛对其管理学课程进行了重大改革,包括课程修读年限和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加强了领导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训练。

2007年秋季入学的管理学新生GMAT平均成绩为707分,国际考生还需要提供TOEFL或IELTS成绩。院方鼓励申请者在每轮申请过程中尽早提交申请材料。哈佛商学院的录取分三轮进行,最后的截止日期是3月7日,2008年秋季入学的申请费为235美元(仅接受信用卡付款)。

网址:http://www.hbs.edu/mba/

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该学院的课程设置分为全日制、非全日制和在职管理班三种课程。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每年招收600名新生,学制为两年,共分6个学期;非全日制课程在晚间上课,大约需两年半至五年完成学业;在职管理班课程在周末授课,招生对象为已有至少十年工作经验的在职管理者,学制亦为两年。

2007年西北大学从4,449名申请者中招收了502名两年制和73名一年制的工商管理硕士新生。入学新生的GMAT平均成绩为703分。2008年招生分三轮进行,最后的截止日期为3月9日。申请费为225美元。

网址:http://www.kellogg.northwestern.edu/admissions/index.htm

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

Stephen M. Ross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该学院的管理学研究在美国一直名列前茅。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每年可开出200余门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上,学院采用了8周浓缩授课的形式,使学生一年内可修多达28门课程,比一般商学院选择更多。

2007年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招收了407名工商管理硕士新生,国际新生的比例为35%。入学新生的GMAT平均成绩为701分,本科GPA平均成绩为3.3分,平均工作经验为5年。2008年招生分三轮进行,最后的截止日期为3月1日,申请费为200美元。

网址:http://www.bus.umich.edu/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

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该学院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深度,一般要求学生在学完第一年的基础课程之后,第二年选一个专业方向,如制造企业管理、创立小型企业和国际工商管理等,以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有深入系统的了解。学院在教学中注重高科技的运用,很多管理课程的实际内容都涉及如何创立高科技公司、如何在某个行业或企业进行技术变革,以及如何运用最新技术来开发新产品等。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录取分三轮进行,最后的截止日期是3月21日,申请费用为250美元。

网址:http://www.gsb.stanford.edu/mba/index.html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该学院是美国第一所商学院。学院共设立了18个研究中心来进行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沃顿商学院在全美首创了许多全新的国际性商务课程,并开设了第一个工商管理和硕士双学位课程。

根据目前可获得的资料,2006年沃顿商学院从6,189名申请者中招收了1,165人,其中38%为国际学生。申请者需要向院方提供GMAT和TOEFL成绩、两封推荐信和四篇Essay。三轮申请的最后截止日期是3月1日,申请费为215美元。

网址:http://www.wharton.upenn.edu/mba/index.cfm

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

Tuck School of Business at Dartmouth

该学院创立于1900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小的商学院之一。学院充分发挥了小而精的优势,为规模较小的学生群体提供了优质的全日制教育。1:9的师生比例使教授与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接触。

学院每年的招生规模在250人左右。据目前资料统计,2006年入学新生来自全球31个国家,平均年龄为29岁,拥有平均5年左右的工作经验。新生的GMAT平均成绩为699分,最高成绩780分。录取分Early Action(提前录取)和另外三轮进行,截止日期最晚是4月17日,申请费为220美元。

网址:http://www.tuck.dartmouth.edu/index.html

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

Darden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该学院是美国除哈佛之外的另一所全案例教学商学院。学院以其卓越的学术声誉、融洽的校园文化、优越的就业机会和一流的师资队伍而闻名。由于采用了高密度的案例分析教学模式,达顿商学院的学习强度比较大。但学院近年来实施课程改革,已适当削减了一些案例,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商业管理实践。

达顿商学院的录取分Early Action(提前录取)和另外两轮进行,最终截止日期为2月28日,申请费为190美元。

网址:http://www.darden.edu/html/default.aspx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该学院管理学专业多年来一直位居全美前十名之列,被誉为“真正面向21世纪的管理学课程”。学院主要看重申请者的学术能力、专业前景和个人品质,要求申请者具有卓越的智力水平、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雄心、突出的领导才能以及为社会作贡献的良好意愿。

2006~2007学年录取新生总数为515人,平均年龄28岁,入学GMAT最高成绩为790分。新生入学前所从事的行业主要为金融服务业、投资银行业和咨询业。2008年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录取程序分三轮进行,国际学生最后的申请截止日期是2008年3月3日。申请者必须提交的材料有:TOEFL和GMAT成绩、本科GPA成绩、四篇Essay和两封推荐信,申请费为250美元。

网址:http://www.gsb.columbia.edu/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

Haas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该学院建于1898年,是美国建立的第二所商学院。学院力图把国外的最新管理学内容全部结合到核心课中去,很多管理学的课程都与美国著名公司的国际咨询项目挂钩,从而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国际化管理经验。

2006~2007学年,哈斯商学院从2170名申请者中录取了249名新生。入学新生来自世界39个国家和地区,平均年龄28岁,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GMAT平均成绩为703分。2008年哈斯商学院的录取分四轮进行,最后截止日期为3月12日,申请费为175美元,这在排名前十的商学院里是最低的。

网址:http://mba.haas.berkeley.edu/

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

Fuqua School of Business, Duke University

该学院成立时间并不长,但已连续数年跻身全美前十大商学院的行列。学院近年来对管理学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全方位改革。新生一入学就必须修读为期一年的Business Communications和Managerial Computing课程。在两年的学习期内,学生须攻读12门选修课程。此外,学院会还在每学期开始之初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团体合作和领导能力训练。

2006~2007学年,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录取了430名新生,学生平均入学年龄为29岁,拥有5年半的全职工作经验,国际学生比例为39%。GMAT最高成绩为750分,本科GPA最高成绩为3.8分。2008年富卡商学院的录取分三轮进行,最后截止日期为3月3日,申请费为185美元。

网址:http://www.fuqua.duke.edu/

对中国申请者的建议

申请者在提交自己的材料时要力求突出管理学的专业背景,并详细说明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意愿。以下是中国学生申请知名商学院管理学硕士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GMAT成绩GMAT考试是美国各大学商学院和管理学院招收MBA学生的入学考试。该考试由美国管理学专业研究生委员会(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Council — GMAC)发起,其主要目的是评定考生在智力水平和逻辑思维方面是否具有入学资格。GMAT成绩满分为800分(语文+数学),分析性写作满分为6分。要想进入美国排名靠前的商学院学习MBA,GMAT的分数一般要达到700分以上,分析性写作一般不低于4分。

本科GPA成绩 GPA(Grade Point Average)是美国商学院衡量申请者本科阶段学习表现的主要标准。在美国,通常计算GPA成绩的方法是将本科各科成绩按系数等级乘以学分,相加后再除以总学分。按照惯例,美国学校在计算时大多采用4分制来衡量学生成绩:90~100分的系数为4.0,80~89分的系数为3.0,70~79分的系数为2.0,60~69分的系数为1.0,0~59分的系数为0。美国商学院一般对申请者的GPA有最低分数要求。通常本科阶段的GPA成绩应在3.0以上;如果申请前十名的商学院,GPA成绩最好能达到3.5以上。如果申请者的GPA成绩较低,则需要通过GMAT成绩、工作经验、个人陈述和推荐信等因素来进行弥补。如果申请者在申请时已获得或将获得硕士学位,则必须向商学院提交本科和硕士阶段全部课程的GPA成绩。

申请文书(Essay) Essay是申请者根据学校要求而写的文章,它是MBA申请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原创性书面文件,同时也是写作难度最大的文件。Essay是对申请者整体素质的综合考察,对商学院录取评审委员会的决定有着重大影响。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 篇4

申报2004“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自 评 报 告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组 二零零四年六月十八日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申报2004“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

申报2004“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自 评 报 告

按照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评估指标,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系领导和管理学教学课程组进行了认真的自评,现将测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学改革:满分30,自评得分29

1.工作基础:满分6,自评得分6  学校领导重视:南大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本课程建设,一直将其当作商学院的公共必修课和核心基础课程,并在各个方面给予长期的支持鼓励,着力将其打造成南开大学精品示范课程。

 各种支持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政策及有利措施: 学校和学院定期开会研究并进行实地检查。有领导听课和专家督导制度,深入课堂听课,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教学。近几年学科组成员获得多项教材编写立项资助,三名课程组成员先后被选送到国外培养锻炼。

 专项经费投入课程建设:自1998年,学校和学院对管理学课程采取了重点支持政策,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至今为课程建设已累计拨款20万以上。如为每个主讲教师增添购置了手提电脑。为授课大教室配备投影仪、录像机、计算机等多媒体化的系列设备。

2.教学内容:满分15,自评得分15  在教学内容上实施改革。教学内容注重区分学员特点,使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定位相适应,充分满足对各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西方先进管理技术及国内外最新的管理实践,结合管理流派介绍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各类组织、各种管理活动中的共性2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申报2004“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的、基础性问题,包括基础性的原理、工作程序、方法等;注重介绍管理中的软逻辑和硬逻辑的关系,帮助学员在掌握科学原理的基础上,权变地适应实际情况,培养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团队练习、情景案例、情景模拟、参观实习等。目的是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让学员在参与过程中学习。

3.教学方法:满分5,自评得分5(1)梳理管理学的内容框架和发展演变主线。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强的交叉学科,管理理论体系十分庞杂,可讲授的内容很多但又比较零散,没有十分清晰的逻辑关系,所以我们将理论主线作为研究重点,结合环境变化从社会经济背景的角度力求给学员以清晰的框架。

(2)引导启发式的教学。通过商业游戏、情景案例教学和团队练习,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员思考其中蕴涵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3)先期开设了管理学英语教学,双语教学的老师也已培训到位。

4.教学手段:满分4,自评得分3 已经制作完成了多媒体课件,收集了基于企业实践的光盘、录像带等资料,并且越来越多的教学和学习工作都通过网上进行,如上交和批改作业,演示管理软件的使用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教学信息量和教学效果。

二、教师队伍:满分15,自评得分14

本课程组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如举办教师双周讨论班并派往国外大学学习深造,其中有的获得了博士学位。

1.教书育人:满分4,自评得分4 教师获奖情况:课程负责人张玉利教授近年获得南开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特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等各种3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申报2004“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称号。其他主讲教师在评审中也都获得同行专家和学生的好评。

2.学术水平:满分3,自评得分3  主讲教师近年来都发表了多篇教学研究论文。 参与或主持各类研究项目的人数达到80%。

 多名老师获得天津市以及国家级科研单位颁发的各类奖项。

3.师资结构:满分2,自评得分2  主讲教师拥有高级职称的达到50%  青年教师多数拥有博士学位。

 教师队伍整齐,已形成学术梯队。高中低职称以及年龄结构均呈正态分布。

4.教学水平:满分5,自评得分4  教授授课率:主讲教授均为本科、研究生等学生授课。教授授课率达100%。

 全部教师都讲授两门以上的相关课程。

 主讲教师100%具有讲师以上职称,80%具有博士学位。

课程组教师先后在学校同行评议和学生考评打分中获得90分以上的成绩。

5.师资培养:满分1,自评得分1  逐步加大讲师和副教授参与教学的力度。

 青年教师送到国外培训,成为日后双语教学的骨干力量。 每两周召开教学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

三、教学状况:满分20,自评得分18

1.教材使用:满分5,自评得分5 本课程现使用的教材是张玉利教授主编的《管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4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申报2004“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年版)教材,它是在1994年出版的教材《管理学引论》(张玉利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基础上重新构造完成的,目前已被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等多所院校选为教材,出版至今已8次重印,印量达40000多册。2003年,本教材得到全面修订,并吸引了兄弟院校的多位教师参加。第二版教材2004年5月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方面主要工作包括:

(1)建立教材库,从中选择优秀教材作为参考书。我们目前已积累了近百本教材,如周三多教授的管理学教材、罗宾斯教授的管理学教材等。(2)积累著名跨国公司内部培训教材。利用在摩托罗拉大学任职的机会,收集了摩托罗拉公司、P&G、三星、顶新等多家公司的内部培训教材近40本。

(3)加强案例建设。编写和改编了情景案例近百个,其中应用效果好的案例已经收录在2004年出版的修订教材中。

(4)编写商业游戏。南开大学较早地将商业游戏(Business game)引入低年级教学工作中。

(5)习题库建设。张玉利教授从1998年开始,受教育部学生司聘请,担任全国MBA入学考试《管理学》课程的命题专家,连续工作至今,与国内其他3位命题专家一起完成的试题累计50多万字,积累了完善的试题库。

2.教学管理:满分8,自评得分7 课程教学管理实现现代化。讲课内容及教师书写的教案、教学进度、任课教师名单等都在电脑储存并归档,课程的任何信息一目了然,便于教务部门和教研室进行教学管理。

3.实践教学:满分7,自评得分6 每年组织本科同学集体到有关企业实习10天。

四、教学效果:满分25,自评得分25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申报2004“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1.学生评教:满分5,自评得分5 课程主讲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点先进,授课质量好,多次获校优秀教师称号。此外还积极进行教育研究,承担完成了各级教学改革项目6项,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

2.专家评教:满分6,自评得分6 面向本科生讲授的《管理学概论》课程于1998年被南开大学确认为校优秀示范课程,并予以资助。1996年至今:张玉利教授被摩托罗拉大学聘为兼职教师,主讲《项目管理》和《基础管理学》两门课程。

课程组负责人张玉利教授近年来多次应国内高水平大学邀请讲授管理学课程,2003年3月为“北京大学内蒙古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讲授《管理学》课程;2003年9月为东北财经大学EMBA学员讲授《管理学精要》课程;2003年12月为清华大学总裁班讲授《管理学》课程。

近三年学生评价结果:均达到90分以上(满分100分)

3.考核:满分14,自评得分14 在课程考试方面,增加平时测试的次数,以此强化学员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理解,同时配合课后作业,将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降到50%,效果较好。

五、自报特色:满分10,自评得分1 0(1)突出了改革和创新。教材建设增加了情景案例、习题库、管理故事等配套教材;教学上借用生活事例、情景案例诠释管理理论;课程考试增加平时测试的次数。

(2)突出从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增加了问题导引和开篇故事、情景故事或阅读材料以及团队练习,充分体现在做中学的基本思想。

(3)注重启发学员思考。成功的管理经验不能简单复制,管理学教材中的“定理”也不多。在教学中侧重强调目的和手段的区别,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引导学员思考。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申报2004“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自评总计得分:96分

管理学论文 大学社团的激励管理 篇5

摘要:大学社团多姿多彩,如何较好发展需要社团相关管理者合理地应用管理学知识,利用好激励理论,激励社成员在繁重的学业下仍然想办法为社团尽心尽力。将管理学激励理论运用于大学社团管理,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的路线。

关键词:激励;大学社团;绩效

大学社团方兴未艾,各种社团层出不穷,分类有能力拓展类(如演讲与口才协会等)、媒体类(如DVD俱乐部等)、兴趣类(如书法社等)、如经管类(如会计协会等)、人文社科类(如诗社等)·······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而在大学里面,社团的名气与人气是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的,所以对于社团管理者而言,如何管理好一个社团,如何激励会员和干事为社团的蓬勃发展尽心尽力是一个日趋引起重视的问题。

大学社团是大家丰富课余生活的好去处,怎么使一个社团变得充满意义,是每一个社团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让社团成员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感受到真心的喜悦是一个社团把活动办成功的标志。社团是提供娱乐的,那么其背后必然需要自愿付出的人员,而在大学社团里面,没有像企业那般加薪的制度,没有实实在在的好处,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励成员们为社团做出更大的贡献呢?一个组织要想获得成功,首先组织成员对于要达到的目标需要有清楚的了解,并坚信这一目标包含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这种目标的重要性还激励着团队成员把个人目标升华到群体目标中去。在有效的团队中,成员意愿为团队目标作出承诺,清楚地知道希望他们做什么工作,以及他们怎样共同工作以完成团队目标。有效的团队具有一个大家共同追求的、有意义的目标,它能够为团队成员指引方向,提供推动力,让团队成员愿意为它贡献力量。高效率的团队一个显著特征是信任。而事实上,信任往往是脆弱的,它需要长时间才能建立起来。就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而言,“信任”具有五个维度:正直、能力、一贯、忠实、开放。二是管理者对创新团队成员的信任,主要表现为组织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这里可利用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X理论主要代表了一种消极的人性观念。Y理论则提供了一种积极的人性观点。麦格雷戈相信Y理论更抓住了人的实质特点,认为应该以此指导管理活动。在组织管理中,像麦格雷戈一样,提倡会员们参与决策,为会员们提供富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这些工作可以极大地调动会员的积极性。

在管理社团组织中,激励干事会员工作需要好好应用马斯诺需求原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将需求层次分为五个水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并按重要程度排成了一个等级系列。从激励的角度来看,该理论认为所有人的行为背后都存在驱使其如此的内在需要。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的天性是满足未满足的需求。因此,任何未得到满足的需求都是激励因素。实现干事会员的社交需求,社团可以提供一定的社交场所,社团间还可以彼此进行一定的联谊,增加社团成员们彼此认识的机会。对每一个干事会员都要尊重,而像上面提到的一样,树立有挑战性的目标,分配有挑战性的工作,让社团成员们更好地自我实现。

在具体怎么实现激励上面,需要考虑到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外在需要包括物资奖励、授衔、表扬、认可等,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显著提高效果,见效快,但不易持久,处理不好有时会降低热情。内在激励方式包括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参与决策、工作活动多样化、工作轮换、承担更多责任感、工作具有光荣感等。内在激励方式虽然需时较长,但个体一经激励,效果持续时间长,所需激励成本相对较小。对于社团来说,应采取以内在激励为主,外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也需要考虑到正激励与负激励的原则,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外界的强化因素可以塑造行为。,如果一个人因为他的某种行为而受到了奖励(正强化),那么他很可能重复这一行为;如果没有人认可这一行为,那么这种行为便不太可能再发生。当人们因为某种行为而招致负面后果(负强化或惩罚)时,他们通常会立刻停止这种行为,但是惩罚并不能保证不受欢迎的行为将彻底消失。奖罚分明,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在实施奖罚过程中,要注意到公平与公正的原则,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其实质是探讨投入劳动有所获报酬之间的比值,即个人所做的投入(或贡献)与他所取得的报酬(所得到的劳动)之间的平衡。亚当斯认为,在组织机构中,员工最关心的是奖励措施的公平和公正,即希望自己所付出的代价得到应有的报酬。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实施公平公正的原则过程中,自然就会聚起强大的凝聚力。

三种需要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麦克莱兰提出:有三种主要的需要推动人们从事工作,并且这些需要并非是先天的本能欲求,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这些有助于解释个体间激励差异性的后天需要,分别是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需要。由三种需要理论可以得知,高成就需要者追求的是自身的成就感。社团成员在接受任务时会有一定的自身需要,充分考虑到社团成员之间的个体差异,考虑到个体成员间需要的不同,可以为社团更愉快地开展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管理学》第9版,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8。

中南大学管理学考试资料 篇6

一、在迅速变化的全球化经济环境中开展业务

二、适合自己的管理原则就是最好的原则

第二节管理的核心概念

一、管理与管理者

1、管理: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组织、指挥、控制、优化、创新等适应环境的动图过程。作业活动:直接达成目标的活动管理活动:促进作业活动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学目的:寻找这些客观规律,总结管理的知识原理以指导管理实践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自管理学诞生以来近百年积累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艺术性:管理学所需要的一系列根据实际情况行事的经验、诀窍和准则,对事态发展的感知能力和谋断能力等,都只能从长期实践中领悟,难以用言辞传授。

管理无效原因:完成任务方式不当:各部门缺乏明确目标、政策的的缺陷使手段途径目标化、操作层的计划缺陷、操作人员的技术技能训练计划欠缺。人力资源管理不当:业绩考核与薪酬制度不合理、管理人员晋升任免制度缺陷、中底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缺陷、内部政治。提高管理工作成效:工作方法、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组织成效:服务顾客、适应环境、建设文化 第二章第一节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萌芽管理思想、企业终极目标是生存与发展,即长期的盈利能力

一、早期实践与管理思想:董仲舒“义利论”企业战略管理精髓

工程管理:威尼斯兵工厂成本控制、存货管理、人事管理国家管理:意大利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四原则

二、管理理论的萌芽(不系统)萨伊纽曼马歇尔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

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思想:1.地域与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贸易自由化)2.组织间的劳动分工(形成产业链)3.职业上的分工(职业专业化)●动作研究和工时研究是计件工资制和激励工资制度的基础●劳资矛盾●泰勒的科学管理学理论诞生于钢铁公司

1.事业部制(大型企业沿用至今)组织机构按产品、客户、地域、流程划分不同战略业务单元,分别成立事业部

2.以流水线为基础的同步作业法 第二节科学管理理论

一、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学派创立者推广者“搬运生铁块”“铁锹实验”《科学管理原理》

理论要点:1.制定合适的工作定额2.挑选合适的人并将他训练成“一流的工人”3.推行标准化管理(通过科学研究得到最佳工作程序与工作方式,并制定成标准强制执行)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超额提高25%,未完成则低)5.教育劳资双方换位思考(雇主雇员战友关系)6.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why)科学方法取代经验方法科学方法通过科学的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来确定

计划部门工作:时间和动作研究;制定合理工作定额和标准化操作方法,选用、设计适合各种工序的专用工具;拟定计划,发布命令;比较实际执行的情况和标准,进行有效的控制例外管理原则:管理者应把日常事务性工作交给下属,并授予相应权利,只有当例外事件发生时,才亲自到场

二、吉尔布雷斯夫妇砌砖《动作研究》甘特“甘特图”“计件奖励工资制”人不是完全经济人有安全需要《工业的领导》《工作组织》 第三节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韦博“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后两者组成古典组织理论)

一、法约尔现代经营管理之父开创管理过程学派 1.管理职能的划分:技术的(生产制造加工);商业的(采购销售交换);财务的(资金的筹集运用控制);安全的(财产和人身保护);会计的(包括统计和核算);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大力倡导管理教育2.管理原则管理职能:全社会组织的手段和工具,只对人起作用 十四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职能专业化权利分散有一定限度);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一个下属只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统一指导(一个领导人一向计划);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首先取决于不收雇主意愿和个人才能,再看人员能力,最后看报酬方式);集中(降低部下作用的重要性做法就是集中,反之分散);等级系列;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一个原则:统一指挥两个危险:使自己下属人员分裂和滥用书面联系;漠视集体协作和信息沟通的重要性)报酬方式:按劳动日付款按工作任务付款计件付款如奖金分红实物补助精神奖励

二、韦博组织理论之父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力才适于作为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化的行政组织体系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特点:1.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3.人员的选拔(通过正式考评教育训练)4.职业管理人员5.组织成员间及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的理性关系(不受个人感情影响)6.行政管理人员不是所在组织的所有者

三、巴纳德第一个将组织特性与人类特性相结合沟通是实现协同的手段;诱因大于贡献论;权利来源于接受论 第四节古典管理理论的综合与完善 第五节行为科学

一、梅奥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2.正式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生产率不仅与生产方式有关,也与工人的态度有关4.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二、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与行为的关系目前的主导需求(决定人的行为)取决于已得到了什么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

三、行为科学(人而不是任务)工业心理学的出现——管理的社会学的发展——霍桑实验的成功 第六节近现代管理理论发展 第三章环境与企业道德

第一节管理与外部环境环境对组织管理者有选择作用

内部环境:一般环境因素(间接)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法律因素任务环境因素(直接)供应商顾客竞争者合作者政府管理部门压力集团 第二节对环境因素的管理

首先是评估复杂(简单)X稳定(动荡)类型管理:1.聘请专业顾问乃至建立职能型组织2.一体化专业化3.建立虚拟企业 第三节社会责任与企业伦理道德

社会责任: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时要同时考虑到它的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和应承担的责任,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公众期望;道德;预防胜于治理;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为了股东利益

公司伦理:一个公司在诚实、公正、公平竞争环境中处理公共关系、履行社会责任、维护消费者权益等的行为准则功利主义权利公平社会契约整合理论准则:忠诚积极公正无私纪律(与激励政策配合)第四章计划与决策

第一节计划与决策辨析计划:一个包括环境分析、目标确定、方案选择的过程决策:这一过程的某一阶段 差别:决策包含了对策的意思,计划中有些是安排选择,有一些对策的意思,另一些只是预算 第二节决策

1.古典决策理论:在所有可能方案中,选择最优;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执行命令的组织体系;目的在于使组织获得最大经济利益(最优原则求最优解)缺点:完全理性人不存在决策者对风险偏好不一致;绝对意义最优解找不到

2.行为决策理论:管理就是决策;满意原则;有限理性人假设(求次优解)满意标准模糊,每人风险偏好不同,存在太多不确定性 3.当代决策理论:决策贯穿整个管理过程(哲学上继承行);广泛运用数学系统论计算机等辅助因地制宜原则

3.决策逻辑过程:识别问题确定决策准则并确定各目标的权重预测对现实目标可能生产影响的未来事态拟定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狭义)选择目标方案实施目标方案监测和评估决策实施业绩并修正(狭义计划)

4.结构性问题——程序性决策按程序规则政策强调时间顺序通用性非结构性问题——非程序性决策唯一不可重复专用性 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 第三节计划

1.作用:未来活动指导性文件;其他管理职能基础;降低达到组织目标的不确定性2.类型:按时间长中短;按计划内容涉及职能研发营销财务人力资源;按计划涉及范围和表现形式宗旨或使命愿景目标策略政策程序规则方案预算3.制定:识别机会确定方案评价标准并分配权重制定目标拟定计划的前提条件开发备选方案评选备选择方案拟定行动性计划(what when 达到的程度资源谁)编制预算 第四节预算计划的重要工作之一财政预算最重要弹性预算零基础预算 第五章目标与目标管理

目标提供决策计划方向高层目标时间跨度更长越抽象不能直接操作目标多样定量化2-5为宜企业目标包含组织发展目标和个人目标 目标期限决定因素:环境变化速度和幅度产品技术进步速度产品生命周期自信与所取得成就成正比,与设立目标成反比 目标体系包括财务目标和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长期竞争地位,长期为股东带来利益生存是第一目标

目标管理制定:期望达到的质量和数量水平、可考核、具有一定挑战性、能促进个人与组织同步成长、与组织目标协调(应避免以活动代替目标,过分强调量化指标)优点: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增强激励效果;促进组织明确结构;促进组织成员成熟缺点:强调短期目标;目标定量化困难;缺乏相关指导的目标管理可能导致途径目标化;环境影响 第八章 有形组织:有目标;内部关系理顺,投入资源有效的利用;分工协作;有不同层次的权利和制度

无形组织:实体组织的建立、改变或撤销然后再建立的过程,是指在不同的特定环境中为有效实现新的共同目标和任务,动态地确定组织成员、任务及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包括组织机构权利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组织文化)组织吸引力取决于人的选择当时目标愿望推动力;个人认识到的在他以外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机会 构成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交流(无形)确立目标选配适合的人必要的物质资源(有形)

1.古典组织理论最具可操作性以经济人为假设围绕工作任务中心把组织当做封闭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获得更大利益重视工作任务物质资源、基层操作、人物质经济需求忽视对人的重视、高层发展战略管理、人的社会心理需求2.行为组织理论以人为中心强调人际关系信息沟通发挥人在组织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否定古典3.现代组织理论组织是开放系统强调环境的动态性和组织必须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

组织的类型:1.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分工关系:正式组织非 2.按性质:经济政府文化特殊利益宗教 3.按组织权威基础:强制型功利型规范型 组织作用:避免集合在一起的个体力量互相抵消,而寻求对个体力量进行汇聚和放大的效应

组织设计原则:1.劳动专业化原则有限度劳动分工 2.部门化原则产品顾客地理位置我职能流程部门化 3.管理跨度原则款跨度扁平化趋势 4.统一指挥原则指挥链 5.目标原则 6.适应创新原则 7.效率原则 8.管理层级原则 9.系统运作原则

组织设计程序:确定组织目标分解业务活动确定组织结构配备职务人员规定职责权限联合各个部门 组织结构

U型:1.纯直线型小型组织低度部门化宽跨度 2.职能型利:加强对各部门的业务监督和专业性指导弊:出现多头指挥,为部门利益损害公司利益 3.直线-职能型延缓信息传递速度打击积极性形式化

M型:多头化领导公司最上层一元矩阵型组织:加强任务过程的负责制一维是直线组织,一维是任务利:考虑多于一个的部门化因素弊:多头领导现象,需要特别能协调的管理者事业部型组织:集中政策、分散经营事业部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H型:控股公司多头组织经济联合体

1.法人型企业联合(股权形式)称为合资或合营企业任何股东不能直接干预联合体的经营活动 2.合伙型联合经营根据出资比例或协定比例负无限连带责任 3.合同形式的联合(虚拟组织或动态联盟)临时性组织无法律约束 4.企业集团 第九章权力指挥和要求别人服从的权利

指挥链:决定权利、职责和联系的正式渠道由上而下的权力线(统一指挥原则和连续分级原则)

一、权力的原则:必须从上到下建立不中断的指挥链,且当情况需要的时候,有必要给以越过正式链的机会

二、权力有效性:1.有时间和空间限制 2.权力的本质:正式组织中信息交流的一种性质,组织的贡献者或成员支配自己所贡献的行为 3.权利与责任要对等

三、权力的类型:1.职位权力与个人权力(专长权力和个人影响权力)结合能更好发挥职权作用

2.直线权力、参谋权力与职能职权直线:上级监督、指挥和命令下级的职权(命令指挥权)参谋:顾问性服务性建议性的影响力(协助顾问权)分为个人参谋(助理)和专业参谋职能职权:有决策权的参谋

3.名义权力与实际权力

授权基本过程:任务委派授予职权明确下属的责任

影响授权因素:上司的态度下属的成熟度(心理工作)任务环境上下级关系 授权原则:因事设人,因能授权不可越级授权适当控制

集权与分权分权是在组织结构设计是就要考虑的,授权是在分权程度确定以后的职权分配的落实 影响集权分权度的因素:决策的重要性政策一致性的要求组织规模与业务多样性组织在地理上的分散度历史因素管理哲学获得高级管理人才的难易程度控制手段环境因素委员会责任制个人负责制

沟通基本因素:信息的发送者信息的接受者所沟通信息的内容沟通的渠道四阶段:信息发出传递接受反馈 正式沟通通过指挥链非是补充;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第十五章激励

激励:运用各种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所希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三个要素:努力组织目标需要 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1.在管理职能中:人力资源 2.在组织目标实现 3.激励对员工提高功效 激励的要素:动机(核心)需要(起点与基础)外部刺激(条件)行为(目的)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强调动机内容而非过程):1.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保健因素:与工作客观情况有关的因素(工资福利工作条件聘任保障人际关系)激励因素:与工作有内在联系的因素(成就绩效认可奖励工作责任的加强对未来的期望)防止激励因素转化为保健因素3.egr理论(奥尔德弗)三种核心需要:生存相互关系成长发展4.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利兰)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研究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1.期望理论弗鲁姆调动工作积极性条件:努力与绩效的联系绩效与奖赏的联系奖赏与满足个人需求的联系 2.公平理论亚当斯公开公平公正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1.凯利的归因理论将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客观刺激物情境参照点:区别性(低内)一贯性(高内)一致性(低内)内部归因外部2.维纳的归因理论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别人反应(稳定性可控性内外因)第三节激励的应用

对普通员工:金钱认可与赞赏带薪休假更多的自由、更好的工作环境个人发展、晋升机会和挑战性的工作参与管理 对管理者:授权晋升合理的报酬结构竞争机制 第十六章领导与领导理论

管理与领导区别: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强制性权力基础上的对下属命令的行为领导既可能建立在合法的,也可能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上

领导:影响别人的思想与行为领导者:能影响别人并拥有管理职权的人功能:组织与监督计划的指定与执行授权激励沟通和创造和谐的组织氛围实质因素: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目标任务环境主要职能:指挥激励协调 管理者都是领导者,领导者未必是管理者

领导者类型:1.按制度权力的集中与分散程度:集权式领导者民主式领导者 2.按领导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事务性领导者(生产技术服务机关行政后勤)变革型领导者(技术开发市场营销)战略型领导者(CEO 董事会高层)领袖魅力型领导

领导理论:

一、领导特质理论观点:领导能力是天生的缺点:不能解释领导者有时成功有时失败;领导特质难以界定

二、领导行为理论观点:领导效能与领导行为领导风格有关

三、领导的权变理论观点:有效的领导受情境影响

领导者心理素质:健全的性格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广泛的兴趣强烈的进取心 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培养:调节气质塑造性格锻炼意志修炼世界观 第十七章控制工作概述 第一节控制工作

控制的涵义:1.组织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 2.是一个检验计划执行成效和计划正确性的过程 3.控制过程要有一套科学的程序 4.控制具有明确的目标 目标:1.维持现状 2.打破现状

功能:1.及时了解组织环境的变化 2.协调组织各部门和各层次的活动 3.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 4.提供修改计划的依据

控制的基本原理:1.反应计划要求原理:控制是实现计划的保障,目的是为了实现计划 2.控制关键点、注意例外原理 3.控制效率原理 4.直接控制原理 5.控制趋势原理:重要的是现状所预示的趋势

确立:确定控制范围大小;根据控制对象分类制定出具体的控制标准 方法:统计方法;经验估计法;工程方法 标准:时间成本费用数量质量

衡量绩效:确定衡量项目明确衡量方法(现场观测法个别询问法召开会议法书面报告法)及时反馈信息检验标准

纠正偏差:分析偏差信息,找出偏差发生原因(计划脱离实际实施中出现新问题指挥不善)确定纠偏对象采取纠偏措施 第三节控制的类型与方法

控制类型:1.按时间:事前(前馈控制实际问题发生之前就采取管理措施)事中(现场控制避免主观意志)事后(反馈控制)2.按性质:反馈控制(指导现在和未来财务报告分析标准成本分析)前馈控制(预测)3.按控制主体:直接间接

浅议大学班级管理 篇7

在班级管理流程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仅凭理所当然地随意处理和解决问题,主观臆断、无章可循、甚至家长作风,要学生盲目服从,任意处罚学生的话,不但会让失理的学生觉得班主任处事没依据和不公正,而且会使学生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压抑其创新思维和应有才干的发挥,进而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恶化,破坏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一般认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实施“爱心”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如果只有情,班级管理缺乏力度,也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放纵与随意,因此比较理想的方式是软硬兼施。

一个班级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笔者在担任辅导员及新生班主任几个月来,积累了一些个人的班级管理思路,总结如下:

一、做好表率,树立威信,于细微处关心学生

刚任新生班主任时,恰逢新生军训,班级管理一些工作主要依靠助理班主任。我简单把任务分派给助班后,助班负责组织学生开始行动,搞好军训及其他生活方面的事情。很快我发现学生整体素质不齐,包括心理素质、身体等,有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好,顶着毒辣的太阳不会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而有一些身体素质不好、缺少锻炼的同学到军训后期则会出现晕倒的现象。刚入学的他们,对周围环境都不是很熟,在整天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时,特别希望自己的班主任能第一时间出现在困难面前,采取各种办法去安慰他们、帮助他们,因为此时的他们对其他同学还是有一定的防备心理,而班主任此时成了他们最信任、最可亲的人。发现此类问题后,在军训时,作为班主任则应该每天去军训现场看望学生,主动找身体较差、有困难的学生谈话,了解情况,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如果此时,总采取一些老师的做法的话,比如:整天军训现场喊口号,要求自己学生表现要怎么好的话,则不但不会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会让学生对班主任有种恐惧心理,害怕见到班主任,进而不敢向老师说心理话,对老师有防备之心。另外在担任新生班主任头一周,除了帮助学生适应环境,解决好报到、注册、入寝、军训等入学生活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还需要选好几位临时班干部,做为联络员、军训组织管理员,掌握学生生活现状,并有必要召开几次班会,让学生彼此了解,相互认识,从而走向相互帮助、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让学生从“有事先找班主任”过渡到“有事先找班干部及同学,解决不了的再找班主任”。因此新生班主任应变说教为行动,做好表率,树立威信,于无声处胜有声,不仅要把握好班级全局工作,而且要处理好与学生相关的小事和细节问题。

二、不搬教条,适当指导,于无为处胜有为

大学班主任和高中、初中、小学班主任同为班主任,但是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教导方面有很大区别。从小学到大学,班主任对学生的教导也从细微处开始转变到宏观上,大学班主任应该给学生自由,不能对学生什么事都过问,只是对其在前途、人生观、价值观上等进行指点,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我体会到了“无为”之难。处在成长期的学生,最需要的是锻炼,而不是包办。班主任成功的教导是给学生打足勇气,使学生不断磨练自己,于失败和挫折中丰富人生阅历,最终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比较忌讳的是直接告诉学生做什么,使学生成为机器,只知道接受指令,丧失了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班级管理上,我“大权旁落”,实行“民主自治”和“助班适当指导、班委负责制”,定期在班会上进行“民主测评”,看学生对班委工作的满意度,当满意度降低时,和助班及班委共同找原因,指导班委工作方法,收效颇好,不过这点与助理班主任的负责程度是有很大关系的。开学以来,每当我看到学生做错了事情,心中总有一种冲动想教导学生,有点担心学生出事什么的,有时控制了自己,等到学生难以解决时才施以援手;有时控制不住,对学生指指点点,而且态度有点差,一反班主任和蔼可亲的常态,出力不讨好,学生反而更加手足无措,一方面自尊受到了刺激,自信心也下降,另一方面连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都受到影响。到此时我明白做到“无为”是多么不容易。随着经验的增长,我对学生的教导越来越少,直到关键处加以简单指导,减轻了工作负担,真正培养了学生,让学生自己成为生活的主角,而不是旁观聆听者。

三、制好班规,合理实施,于理解处胜惩罚

国有国法,班有班规。新生一开学,在第一节班会上,让学生相互介绍,彼此初步认识,认真选好班干部以后,我便严肃向学生宣布班级管理办法,其中有上课不得迟到,课堂不得抽烟、接电话等,有奖励条款,但更多的是“违反……罚款……元”,这种惩罚方式在实行中效果不太理想,因为有许多意外情况没有考虑进去,比如考试成绩最后一名则罚款的话,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每个人的智商是不同的,而且成绩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也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差,但是在另一方面能力则非常突出,因此不能一刀切,要辨证的看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后来我针对大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再加上已经成年,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于是进行变革,我和学生约定《学生守则》就是学生的行为规范标准,诚信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有错必改是千古传颂的美德,要求学生以此为班规约束自己,而且让班委把班规打印出来,贴在教室的公告栏里。让班委对学生出格的行为进行记载,报到助理班主任那,助班先私下和学生谈心,要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对不听劝告和屡教不改的同学则报到我这,我会单独找其谈话,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认识到长此以往的话,则会酿成大错,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同时,逐步引导和鼓励犯错学生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攻破学生的心理防线,让他把你当他成最信赖的人。等学生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后,鼓励他在班会上向全体学生谈谈自己犯错时的想法,并保证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班规的重要性进一步凸现,并不是一纸空文,大家一定都会遵守,而且大大避免了学生再犯的可能性,也使全体学生学会了原谅别人的过错,学会同情理解、帮助犯错的学生而不是躲开他、唾弃他,增加了犯错学生“有错必认,有错必纠”的勇气,效果远好于各种严厉的处罚措施。

参考文献

[1]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0.

论大学图书管理方法 篇8

关键词:大学;图书管理;方法

在大学院校中,大学图书资源是较多的并且丰富的,学校应当充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图书资源,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主力作用。

一、有效提升大学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

大学图书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进行服务,并且尽全力让更多的学生充分利用大学图书资源,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图书资源的共享利用,因此,学校对图书管理应当有一定的规定,例如规定了学生借一本書的最长期限,学生务必在一定的期限内归还图书,这样才能保障图书的有效利用率。并且针对部分学生没有按期归还的,学校可以规定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样能有效增加图书的利用率,加快大学图书资源的流通率,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能有效共享到一本书。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加大大学图书资源的开放程度,例如各个院系的基础图书,这样能真正有效利用学院的图书资源,此类图书的利用价值大,并且门类齐全,有利于学生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主力作用

在高等教学院校中,图书馆是大学图书资源的主要集中点,同样也是学生充分利用图书资源的重要场所。因此,在进行大学图书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主力作用,让学生能在图书馆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样,学校应当加强对大学图书资源的管理,加强对图书分门别类的处理,并且根据图书的内容不同,进行不同的学科分类,然后放置到相应的书架上,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寻找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源。同样,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应当充分利用电脑检索,利用电脑来定位每一本书的借出还入。以此,来防止图书的丢失。这样能更好地对图书进行合理的管理以及保护,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地额资源共享服务。

综上所述,在大学图书管理中,应当注重对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主力作用,以此来进行有效的大学图书管理,真正意义上提升图书管理的价值以及意义。

参考文献:

[1]邵育红,王海燕.长清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11).

[2]李玉民.浅析图书资料网络化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5).

[3]马莉梨.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研究综述[J].才智, 2012(20).

上一篇:公务员绩效考核论文下一篇:中班《小熊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