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考察艺术图(共7篇)
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莫高窟,在中国美术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莫高窟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建造,经历北魏、北凉、北周、西夏、隋、唐直至元代等,莫高窟庞大的艺术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历经上千年创作的生命,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神。
在对敦煌的无限向往之后,决定去往敦煌艺术考察。在经历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之后到达敦煌市。敦煌市距离莫高窟鸣沙山还有十几公里的车程。距离莫高不远的地方就是著名的月牙泉。沙山围绕着一弯清泉千百年来景色依旧。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生命在这里需要多么的坚强;生命在这里多么的需要被鼓励、关怀、慰藉。人们需要祈祷,这里需要宗教!
敦煌是宗教传播的重要通道,这里的艺术绝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这里的艺术与这里的人、这里的景、这里的情一样是庄严的,神圣的,关乎人生死的。人们建造佛窟关乎生死,僧人和匠人建造佛窟关乎生死,人们在这里祈祷关乎生死。历史距离今天太遥远,今天的我只是在短短的旅程体会河西走廊的艰辛,一点点的沙漠行走感受沙漠之行的艰苦。历史中的人们是怎样的心境和状态,今天的我不得而知。当他们在即将步行穿越茫茫沙海,面对前路各种未知的危险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为,是怎样的心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盼着路程中的亲人能够平安归来,是怎样的心情。镇守边疆的将士期盼着敌人不要来侵犯能够活着见到自己的亲人,是怎样的心情。在这无比干旱的土地上期盼着降雨,又是怎样的心情。这里需要能够真正寄托希望的地方——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鸣沙山旁。敦煌曾经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向西到西亚,向东到西安、洛阳。无数的国内外商队在这里交换商品,这里曾是繁华的商贸集散地。这里同样也是宗教的传播必经之地,也是各种文化融合的地方。由于文化的交流和宗教的传播,这里的居民以私人的行为开凿了大量的洞窟。其实每一个洞窟都是一个私人的祠堂,每一个洞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们有着完整的设计和不同朝代独特的审美特点。西方文化的传入,本国文化的交融,历史的变迁,人们审美的变化使这里成为一个非常完整和丰富的艺术宝库。
那么如何理解这些艺术作品呢?只有心里有佛,才能真正画出佛。莫高窟的佛窟是真正的佛窟,这里艺术家、匠人们和僧侣们是要营造庄严、神圣可以安抚心情、寄托希望和愿望的精神家园,他们也真的做到了。他们塑造的佛祖、菩萨是慈祥的、普度众生的;佛祖的众多弟子都是虔诚的;金刚、力士都是威严的。佛窟中的壁画有佛本生的故事、有经变图、有千佛图等等。壁画的设计,雕塑的摆放,佛窟建筑的形制组合在一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人置身于佛窟之中,心就静下来了,宗教的关怀是这里最好的礼物。
在面对这些宗教的历史遗存时,除有了与修建者一般的虔诚之外,还要以怎样的方式来观看呢?画和雕塑不能孤立,要和整个洞窟联系起来看。壁画与壁画之间,壁画与雕塑之间,建筑和壁画雕塑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了整体的观察方式,要了解在特定的石窟里设计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认真聆听讲解员(专业的带艺术考察团)的讲解。了解壁画的故事,装饰画的特点,各个雕塑的身份,以及石窟结构的特点。同时对比不同时代石窟艺术的不同之处和演变过程,了解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这样学习研究壁画、雕塑和佛窟不再是孤立的。
陈洪绶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之际,是年政治腐败,国力衰微。他挥毫写就了千古不朽的《九歌图》,犹如初春洌风一般,不但反映了自身的觉醒,更在浙派与吴派山水,花鸟画一统天下之时振兴并发展了人物画。他的人物画个人特色鲜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在当时卓有建树。
关键词:陈洪绶;《九歌图》;艺术内涵
一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陈洪绶,字章候,号老莲,明末杰出画家。陈洪绶幼年家道中落,一生命途坎坷,纵使天赋奇才,却屡试不第,奈何以书画写胸中意气。
在他四十一岁时,《九歌图》作为其已故老友来钦之《楚辞述注》卷一一套提要钩玄的插画而被刊行。组画共十二幅,其中《屈子行吟》为历代评论家们所瞩目。画面中,屈原正缓步踌躇在荒芜空旷的山崖之上,他满面忧伤,又似在无声嗟叹。人物衣纹清圆流畅,颇为俊逸潇洒,更衬托出屈原形象之伟岸。山路倾斜,怪石嶙峋,流露出离群萧索之感,象征着屈原此时已被奸臣谗言所累。大面积的空白似乎将他从画面正中托举而出,使他伫立于绵缈宇宙之中,成为一座丰碑!郭味蕖《中国版画史略》中评价这幅画“以高度的想象能力,塑造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庄严形象,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超过他”。《九歌图》为老莲19岁时所作,是年政治腐败,国力衰微。若非老莲有着“伤家室之飘摇,愤国步之艰危,中心忧悄”的伤怀之感,又岂能越过历史烟云与发出“国无人,莫我知兮”此般哀叹的屈原达到灵魂的契合!以屈原之形写自己之心,无论哪一个年代的观者,任谁都会感受到画家那殷殷之心而为之动容!
他曾在为《楚辞述注》所写序文中说:“丙辰,洪绶与来风季学《骚》于松石居。高梧寒水,积雪霜风。拟李长吉体为长短歌行。烧灯相咏。风季辄取琴作湘楚声。四目莹莹然,耳畔有廖天孤鹤之感,便戏为此图,两日便就。”然老莲自称的“戏为此图”谁能说不是有感于怀;不是被压抑情绪的释放;谁又能说这种挥笔立就的喷薄激情不是两位千古贤者的愤懑与想往在浩瀚时空中的交汇共鸣!
老莲人物画当中的鲜明思想性,犹如初春洌风一般,不但反映了自身的觉醒,更是慰藉人心的一剂良药。同时这种借古喻今的创作手法也具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
二、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陈洪绶曾拜于明末著名思想家,一代名儒刘宗周门下求学,“慎独”说是刘宗周学说的第一要义。他在当时朋党祸国,朝政黑暗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慎独”,期望通过人们的内省与克制使人心向善,提倡人们拥有独立而正直的人格。刘宗周的思想深刻影响了陈洪绶,并在他的创作中体现出来。
《九歌》,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编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乙》、《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综观《九歌图》,虽然为老莲青年时期的作品,但依然能够体现出他的风格特色:着重注意刻画人物之“神”,形象高度提炼,并有着一定的变形夸张之处。圆笔与方笔相结合,力求新意,并强调线条的金石味,这种表现手法为其后期“易圆以方,易整以散”,“森森然如折铁纹”的风格奠定了基础。画面中,人物形象多处于大片空白当中,并无衬景,只通过衣着或服饰的刻画来体现其身份。且仅依靠线条刻画形象,运用线条的刚柔粗细与长短顿挫来表现不同的质感,烘托出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黑与白的对比强化了线条的力量与美感。
但某些人物形象与《九歌》原文之描写有着出入,对于这种故意甚至戏谑的改编,历来观众的观点总是不一样的:或许,云中君正为屈原的命运感到不平而“极劳心兮忡忡”,张开的左手似乎正体现它的怒不可遏,衣纹线条坚韧有力,紧促之感扑面而来;或许,“袅袅兮秋风”中裙带飞扬的湘夫人是在暗自神伤,飘逸连绵的衣纹衬托出女性特有的温柔妩媚,背对而立的形象设计大显画家的匠心独具;或许更让人讶异的是《山鬼》,“被辟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这分明是一位云容月貌的女神,但在陈洪绶笔下变成了一个狰狞可怖的骷髅。或许,这正是老莲意欲为之——陈洪绶在《九歌图》中赋予神以人的哀乐,将屈原寄寓在诗歌中的抑郁与愤懑深刻解读,以具有戏谑和挑战意味的人物刻画来抒发心中惆怅。
三、以吾力普济众生
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市民文艺占据了明清文艺思潮的主流。自然,世俗多过高雅。“阳春白雪”的美似乎遥不可及,在这里,“下里巴人”的向往和喜恶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与发挥。
这种文化又是如此真实而饱满的凸显了历史洪流中从来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声音。越来越多对自身的关注,对完满的追求体现在各种艺术形式当中。《九歌图》作为插画,演绎了诗歌的情节,并延伸了诗歌的意蕴,更可贵之处在于陈洪绶赋予了人物超越诗歌情节之外的生命意义,不得不说,它所散发出的精神光芒不仅是人性的光辉更是正直的导向。这也是老莲创作的《九歌图》高于同时代画家作品的根本之所在: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应当有着为国为民的胸怀与担当。远离社会现实的创作,也许同样具有艺术价值,但是具有对贫苦大众深切关怀,并勇于针砭时事之意义的艺术作品更能够打动历代观众,并使人为之触动。
杜甫曾发出吁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而陈洪绶年幼时即有“以吾力普济众生”的心怀。正是因为根植于民族的土壤当中,他们才会为民族之苦难而悲怆不已。这种真切的情感化成艺术语言,化作艺术形象,承载着千古哀叹感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艺术作品的永恒生命力,正在于画家所赋予它的思考与情感。经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老莲的创作与其身世命运,文化修养,社会风气以及明王朝的腐化离析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相对的,我们从老莲的画中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缩影,看到了无数封建文人的呐喊与挣扎,觉醒与反叛。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裘沙.陈洪绶研究—时代、思想和插图创作[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3]孟冠华.陈洪绶艺术的文化思想渊源试探[M].美术大观,2010(20)
这是很多人向往已久的城市,他的繁华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地处中国长江入海口,是神州旅游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旅游大都市,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来旅游。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正向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迈进。像西太平洋海岸的一颗明珠。
来到上海的第一天,我们先到了有中国艺术前沿之称的“八号桥艺术基地”!“八号桥”是文化创意集聚区,拥有最时尚的建筑设计、产业样式,还有时尚而年轻的工作人员,处处充满时尚创意的元素。而谁会想到,这里原本是上海废弃的汽车配件厂的旧厂房。近年来,随着上海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城市繁华区中大量的旧厂房、老仓库闲置下来。如何激活这些闲置资产,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之成为文化产业的“研发器”,成为文化创意的“孵化器”;同时把其培植成上海文化产业的集聚区,成为上海筹划文化产业的精彩之笔。
“八号桥”文化创意集聚区是申城因地制宜培植文化产业的缩影。“八号桥”名称的由来充满创意,这个地方位于卢湾区建国中路八号,遂取名“八号桥”。“八号桥”的建筑风格同样充满创意,他们利用这些大型的老厂房,因陋就简,通过多姿多彩的“桥梁”连通并分割成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工作间。然而“八号桥”的最大创意还在于这里的企业经营的几乎全部是充满创造、充满创新、充满创意的文化产业。“八号桥”磁石般地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创意类、艺术类及时尚类的企业入驻,包括国际知名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制作、画廊、广告、公关、媒体、顶级餐饮等公司。对这些企业来说,入驻这里不仅能够得到充足的创意客源,而且还能享受到为他们量身定做的“租户共享空间”。比如商务中心、员工餐厅、休闲后街、阳光屋顶等,为业主们提供了许多互动的空间,使不同领域的艺术工作者和各类时尚元素互相碰撞,更能够激发灵感和创意。就连这里提供餐饮服务的小店也是创意味十足,谓之为“后院”。“后院”的风格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有着宽敞的玻璃窗和明媚的阳光,一个装满漂亮植物,好吃好玩宜于休闲的地方。沐浴午后阳光,置身“后院”的竹制藤椅,你可以聊聊心情,更会激发你的无尽创意。
“八号桥”还为大型城市因地制宜地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样本和参考。设计者说:“作为上海中心城区卢湾区重点打造的精品特色现代化园区,希望„八号桥‟的建设可以为上海中心城区实现从传统工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跨越提供参考。”
诸如“八号桥”此类的文化创意在上海随处可见。
上海新天地又是一个好例子。它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变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最老的街坊、最旧的里弄与现代文化创意的结合,使得这里成为年轻人和新兴时尚的集聚地,成为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的汇集区,老式弄堂、烛光晚宴、露天小吃、高档宾馆、各种肤色的外国朋友,旧上海的风情呼之欲出,国际时尚消费形态俯拾皆是。目前这里已是上海炙手可热的集国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于一体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
“八号桥”的成功、“新天地”的繁华,是理念的成功、创意的成功,细想起来最终还要源于文化所物化出来的力量。
之后参观考察了城隍庙、上海博物馆
城隍庙。上海的城隍庙可谓名扬天下,与豫园毗邻,又称老城隍庙,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
道观之一。城隍庙还被称为老城隍庙。1995年开始修缮,并接待信众和游客。正门为四柱三门,飞檐牌楼上塑有八仙,门旁有石狮一对。大殿翠瓦朱檐,峥嵘璀璨,香火极盛。
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是上海社会文明、文化的象征和窗口,堪称“中华文化精华的宝库”。上海博物馆为国家级的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于1995年迁至今址,其建筑为上圆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传统说法。同时也使得博物馆由远而望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博物馆一楼为倒“T”主要展出了中国古代雕塑与古代青铜器。深墨绿色的青铜器具营造出浓郁的商周氛围,完整地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发展的历史;二楼主要展出了中国古代陶瓷,用真实的文物讲述了古老中国的高超制陶技术与作品;三楼为正方形,集中展出了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以及历代皇室玺印。传统古建筑风格和儒雅的书卷气息清晰地表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四楼为圆形,主要展出了历代钱币、古代玉器、明清家具以及我国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体现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品位。
在上海的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梦寐以求的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坐落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嘴尖上,以其468米的绝对高度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之高塔。东方明珠塔背拥陆家嘴地区崭新的现代化建筑楼群,与隔江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交相辉映,展现了国际大都市的壮观景色。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由三根直径为9米的擎天立柱、太空舱、上球体、下球体、五个小球、塔座和广场组合而成。其内部可载50人的双层电梯和每秒7米的高速电梯为目前国内所仅有。同时,高263米的球形观光厅别具一格,是鸟瞰大上海的绝佳位置。
导游带我们来到外滩---白渡桥至金陵东路的一段黄浦滩,因位于上海县城厢之外的浦滩,被习称为“外滩”。它是上海都市的最初轮廓线,曾被称作黄浦路、扬子路、黄浦滩路,1945年改名为中山东一路。浦江游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在于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代表着上海的象征和缩影,还在于浦江两岸,荟萃了上海城市景观的精华。浦江游览的线路是从外滩出发,先逆流而上,向南至南浦大桥,再调头向北,过杨浦大桥直至吴淞口,再从吴淞口返回至外滩。这是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南浦大桥。全长8346米。江对岸,就是东方明珠电视塔。
一、考察地点: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半坡遗址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安大雁塔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城墙
二、考察时间:2013年11月4日——2013年11月10日
三、考察形式:实地考察
四、考察内容:
1、概述
如果中国是一颗参天大树,北京会是树冠,而西安则是这棵树深扎地下的根系。西安,古城长安,历史悠久。在这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与底蕴仍然静静地延续,文化、习俗、美德、传统、甚至糟粕都包括其中。“长安自古帝王都”,周秦汉唐的辉煌让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世界四大古都的西安透着一丝难掩的王城气概。这里遗留下太多太多的东西,随便一块地方,挖下去可能就会出现一堆秦砖汉瓦,几件国宝。一座座建筑和一堆堆墓冢其实并不能真正代表这座城,这里的空气充满了历史长河中远去的典故与传奇的味道,甚至一条小巷的名字都会来自汉武唐宗。走在街上,穿行在巍峨的城墙下,不经意间,游人便与古老厚重的历史有了奇异的交错感。
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衍变成了一个充满着时尚氛围的现代化大都市,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结合出特别的风格。现代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全国第三,是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是一个科技、工业、旅游三业并举的现代化城市。昔日西安的辉煌让人骄傲,今日西安的腾飞更让人惊叹。
中国建筑历史长久,所覆盖之范围又极为辽阔,其历代兴造之建筑不但类型众多,而且累计数量尤为宏巨。虽然目前还保存下来若干建筑遗构和建筑文献,但就中国建筑总的历史成就而言,它们不过是沧海一粟。这就使得我们对过去的历史发展与成就,难以作出全面与深入的剖析与评价。
2、考察基本情况
第一站: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
去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样,不去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74年3月在打井时发现,轰动全国,震撼世界,随后1976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和二号坑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三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最早是在1974年发现的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兵马俑发现之后,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
我所看见的兵马俑,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性,能使欣赏者减少隔离之感,好像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这正是宗教宣传所需要的,画传也因较多地反映了生活百态,而成为富于现实意义的宋元社会风俗画卷,这是一号坑。二号坑为“左军”呈曲尺形方阵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弩兵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平面呈凹字形,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秦始皇的陵寝如同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真可谓是一座地下“福地天堂”。兵马俑以它无穷的魅力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宏伟,中国历史的悠久古老。这真是“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第二站:半坡遗址博物馆
半坡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庭河东岸半坡村北,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共发掘房屋遗址45座、圈栏2处、洞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走进半坡遗址那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上面还有“寓鱼于人”的图案,仿佛进入了历史,鱼池中央的假山上一位抱着尖底瓶的半坡姑娘正在汲水的石雕。两边是小展厅,里面多陈列一些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以及一些史前生物化石等等,去的时候,只开放两个,里面相对简陋。遗址大厅正面是郭沫若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渲染了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进入半坡博物馆会让人有种回归本原的感受。
半坡博物馆分文物陈列,遗址大厅和辅助陈列3个部分。遗址大厅是就地发现,原貌保存的半坡先民居住区的一部分,包括半坡先民居住过的房屋,使用过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用来展现墓葬与祭祀的遗址,里面的遗骨大约6000多年了。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展现了母系氏族社会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这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打磨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和原始农业种植。第三站: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典型文物进行组合排列来揭示西安地区古老社会文明的发展情况,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从简介来看,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国家级博物馆,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馆藏文物37.5万件,属国宝级18件(组),一级品近800件(组);其中青铜器、金银器、陶俑最具特色,并藏有国内仅有的唐墓壁画400多幅。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线总长2300米。展厅跨度大,层位高,视野广阔,照明设备灵活多用。博物馆的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整个陈列分为序言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分。馆内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图书馆、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博物馆序言厅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陈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唐代顺陵石狮复制品),衬以奔腾的黄河和黄土高原巨幅照片,引导观众去领略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文明,该陈列展出面积5051平方米,展线长1247米,在中央大厅,分上下两层,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第一单元《人猿揖别》,以距今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临潼姜
寨等先民遗存,再现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第二单元《凤鸣岐山》,以陕西作为西周王都拥有的丰富遗迹、遗物,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第三单元《东方帝国》,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第四单元《大汉雄风》,以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外开放与交往,彰显其开放进取、开拓强盛的时代风貌。第五单元《冲突融合》,以陕西丰富精美的农业民族与草原民族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表现了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征。第六单元《盛唐气象》,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展示了中国古代最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长安,和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七单元告别帝都》展示了唐以后,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依然独具魅力的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西周王都兴起与拥有的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的青铜剑、兵马俑等,以及显示秦汉建筑构件、大型瓦当,民族大融合文化遗存、佛教东渐的宗教文物,还有反映盛唐繁荣景象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等。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周、秦、西汉、隋唐几个盛期都是在陕西地区建都的,所以该陈列以这几个时期为重点,反映了陕西地区古代文化,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一路走过整个展览馆,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领略了先民的精神,物质生活追求,更惊叹于他们的智慧,勤劳,对艺术的追求,这些都已成为今天历史的结晶,更亲身感受到什么是流连忘返。
第四站: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名字是有一定来历的。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大唐西域记》卷九记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也许这一记事就是雁塔名称的出处。唐朝高僧玄奘于公元629年至645年间,在印度游学时,瞻仰了这座雁塔。回国后,在慈恩寺译经期间,为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于公元652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我们在无形之中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大大开拓了我的眼界。在参观考察中我们一直被玄奘法师的精神所深深感动。玄奘大师的一生,是清苦的一生,是努力奋斗的一生,是不断前进攀登的一生,是艰苦创业的一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高贵品格,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由门口走进大雁塔墙脚,大概有500米左右,大雁塔正对面是人工的一个大型水做的景观,两旁有是雕饰品,有各种雕像和陈设饰品,眼看雁塔,气势宏伟。有些紧忙的感觉,想进入,毫不犹豫的走进大雁塔,里面一进门,正对们的是大慈恩寺,这进雁塔,走完大雁塔,被很种的唐朝文化所感染。
第五站:陕西碑林博物馆
紧接着我们就去了传说中的碑林,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
第六站: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景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3.74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院系: 艺术设计系 带队老师: 李文治
篇一:云南艺术考察报告
云南艺术考察报告
2012年4月5日,2010级艺术设计全体学生在各位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兴奋、期待的心情踏上了开往美丽的彩云之南的列车,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艺术考察。
本次艺术考察,我们一行主要游览了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一些地方,半个月的行程紧凑而充实,我们不仅领略了沿途的美好风光,也对当地的一些少数民族有了一些更形象的了解。
第一站昆明:在火车上颠簸了二十多个小时后我们抵达了昆明火车站。来到昆明,我们首先就去啦昆明的世界园艺博览园游览,博览园内花香迎面袭来,一遍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四季如春的昆明增添了不少的氛围。在园内的一处叫温室的地方,那里将世界各地不同气温带的植物种植在一起,让游客有机会得以饱览了一下寻常地方所不能看到的景色。在昆明我们还去参观了云南民族村,在那里生活着各种不同的少数民族居民,将中华民族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以小聚居的方式和谐共处在一起,游览过一个一个的民族寨子,少数民族的表演也是数不胜收,目接不暇。
第二站大理:大理是白族的主要居住地方。大理是一座很美很有韵味的古城,大理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城墙,沿着城墙一步步的走,用手轻轻的抚着那些砖石,不禁要想着它昔日的辉煌和繁荣。漫步在大理城内,走在青石板铺臵的路面上,慢慢体会着残留的古老气息。古城里银器店和刺绣摊非常多。我想那些丁丁当当锻打银器的小贩,不一定是当地人,但那埋头刺绣的妇女,应该是当地人无疑。一针一线都那么扎实,价钱也是那么实在,朴质的古意从绣活里弥漫开来。如今的小城王气已慢慢飘散,留下的是朴素的民风。这绣花的妇女,就是最真实的大理的写照。
第三站丽江:丽江这座城市拥有这悠久的历史。其中的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再看古城的布局和具有代表性的娱乐特色。首先,位于古城中心的四
方街是整个丽江古城的中心,而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则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其次,在丽江古城还有一条街就是酒吧街,非常具有时代感。丽江古城酒吧一条街北起古城北口大水车,南至四方街科贡坊,由一座座木质老宅改造,一座座简易木板桥相连,沿新华街玉水河两岸分布,用“鳞次栉比”都不能很好的描述这种情形。在这条街中心地段,除了酒吧,还是酒吧。当然,这是广义的,或者说这里的酒吧是多功能的,既是酒吧,也是茶馆、咖啡馆、餐厅以及D厅。整条街两个主色调:红灯笼与黑木头,微小处也点缀些黄玉米、红辣椒什么的。简单而随意,质朴而稚拙。晚间的四方街十分热闹,互不认识的人民围成一个圈跳舞,气氛热闹。此次游览了著名的丽江古城,也对纳西族有了一些了解。纳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创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籍,使纳西族文化享誉世界。东巴”文化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纳西族十分重视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今天仍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具有汉、藏、白、纳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第四站香格里拉: 当我们来到神奇的香格里拉,面对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屹立在峻拔的高山下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没有引人注目的高楼大厦,没有豪华的飞驰中的汽车,当我们走进藏民家中,我们发现这里没有令人骄傲的现代化的家用电器,没有高档的房墙装饰,一 篇二:云南艺术考察报告
云南艺术考察调查报告
我们的考察从驶往云南的火车上开始。云南简称“滇”,从字义上就可以得知云南是一个多水的地方,确实如此,这里是长江的始源地。云南据河南相隔湖北、湖南、贵州三个省。一路上,我们从平原过渡往高原。途径贵州,那是我所见过的最深沉的地方,山、林、水、房屋都是如此的深沉。因此,衬托出我之后在云南所见的景色都是如此的高调。
云南,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两天的火车之后,我们开始了我们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的两周考察之旅。初初到了大理,我就被天上的云朵吸引了,因为这里的海拔高,在这里看天空,仿佛伸手就可以触碰到那份柔软。大理有“风花雪月”的美称,所以,在许多房屋的外壁都可以见到“风花雪月”的字样。这所谓的“风花雪月”就是指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几项是囊括了大理最具地方特色的风景。光看字面就觉得醉人心。我有幸,一睹到了洱海风姿。在看到洱海的那一瞬间,我语塞了,我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去描述她的美。而恰巧,我是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看到的她。她安静的水在城区的前面,所有的房屋都是靠着山,临着水。那么蓝那么蓝的水和天,美极了。之后,我们去了大理喜洲。这里位于大理古城北16公里的滇西地区。这里为数最多的就是白族人。据查,这里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表瓦人字大顶,住房东向或向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他们的房檐也都各具特色。木雕的水平也是极高的。而说到古色古香还要说丽江古城。第二站,丽江古城。丽江三大古城:大研古城、白沙古镇、束河古镇。我们去了大研古成和束河古镇。大研古城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在丽江一些都是美好的,即使是喧闹的人群,也是美好的。夜晚,我们参加了篝火晚会,我注意到旁晚时分布臵篝火木柴的是一个跛子,自己一个人,反复着搬运着木柴。这让我瞬间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人的质朴,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目的,简单的快乐,这就是这里给我最大的启示。束河古镇和大研古城不一样,他很安静,安静的很独特。像流水一样,生息不止,静候日落日出。
第三站,香格里拉。在香格里拉,我的印象只有松赞林寺。这里的的人信奉的是藏传佛教。这里神圣,庄严,肃穆。门口是“四大天王”的彩绘像,里面又有其他许多样式的壁画,彩绘。包括墙面,门框,长廊的顶??富于哲理的故事画面,丰富的色彩搭配。一切都是那么空灵而又不失庄重。我是个“无神论”者,但在这里,我会虔诚的面对一切,对着这份庄重。
这次考察,我感触很深,对于一个地方的地域风情,还是别的什么,归为一句话,就是我爱我们的民族文化。篇三:云南艺术考察报告范文(共8篇)篇一:云南艺术考察报告
云南艺术考察调查报告
我们的考察从驶往云南的火车上开始。云南简称“滇”,从字义上就可以得知云南是一个多水的地方,确实如此,这里是长江的始源地。云南据河南相隔湖北、湖南、贵州三个省。一路上,我们从平原过渡往高原。途径贵州,那是我所见过的最深沉的地方,山、林、水、房屋都是如此的深沉。因此,衬托出我之后在云南所见的景色都是如此的高调。
第三站,香格里拉。在香格里拉,我的印象只有松赞林寺。这里的的人信奉的是藏传佛教。这里神圣,庄严,肃穆。门口是“四大天王”的彩绘像,里面又有其他许多样式的壁画,彩绘。包括墙面,门框,长廊的顶??富于哲理的故事画面,丰富的色彩搭配。一切都是那么空灵而又不失庄重。我是个“无神论”者,但在这里,我会虔诚的面对一切,对着这份庄重。这次考察,我感触很深,对于一个地方的地域风情,还是别的什么,归为一句话,就是我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篇二:云南艺术考察总结报告
云南考查报告
涉外经济学院
艺术学部
工业设计 0805班
刘欢欢
云南考察报告 期盼了已久的的艺术考察终于在兴奋与欢乐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次艺术考察,我们去了美丽的云南,主要游览了香格里拉、丽江、大理、昆明四个城市。神奇、富饶、美丽的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西横跨864.9公里,南北纵长990公里。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万人。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东北面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紧靠西藏自治区;西面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达4061公里,是全国陆地边界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我考察的主要对象是: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的布臵,艺术设计风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
考察第一站——大理古城
经过一上午的奔波,我们首先从落脚点—昆
明乘大巴直奔了大理,大理城我们主要游览了大
理的古城。
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
砌的,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
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
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的古朴、别致、优雅。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
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
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考察第二站——神奇的香格里拉大草原
当我们来到神奇的香格里拉,面对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屹立在峻拔的高山下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没有引人注目的高楼大厦,没有豪华的飞驰中的汽车,当我们走进藏民家中,我们发现这里没有令人骄傲的现代化的家用电器,没有高档的房墙装饰,一切都是那么的纯朴、单纯、原始,也觉得这里的一切让人回归自然、令人向往。
香格里拉所居住的大多数为藏族人民,大家都知道藏族人非常好客,他们的好客不仅体现在偏僻的山村,而且在旅游景区也没有现实化,这就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素质与道德,如果中华人民都能像我们的藏族同胞一样,那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便指日可待了。
由于香格里拉地势较高,处于云贵高原的颠峰,藏民长期在强烈的紫外线的照射与干酷的冷风的摧残下显得那么黝黑、苍老。特别是那边的小孩子,幼嫩的脸上的裂痕像似被刀划过的痕迹,看了让人心酸。
虎跳峡景观一隅
离开虎跳峡,我们继续赶路,向迪庆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县建塘镇进发,一路上,藏族导游扎西风趣幽默的讲解,消解了我们的部分疲惫。他教会了我们藏民的基本问候语和礼仪手势。晚上稍作休整,便参加了藏民家庭聚会体验。一边吃着奶酪、烤牦牛肉、烤羊肉,喝着青稞酒,一边观看热情奔放的藏族歌舞表演,在座的游客都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丢弃了平日里的矜持,随着主持人的指挥而呐喊!拍手!跺脚!值得一提得是,现场举行了很特别的拔河比赛,获胜者能赢得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的芳心,在最终,由于我们年轻单薄的身体不敌另一队,丢掉了冠军的帽子。
藏族青年的歌舞表演
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一角
考察第三站——美丽的丽江
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以纳西族、彝族、傈僳族为主。
玉龙雪山主峰
同时也不断提升了当地的经济实力,值得中国其他各处文化遗产学习。
登高揽胜,你可看古城形势。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东南,避开了雪山寒气,接引东南暖风,藏风聚气,占尽地利之便;临河就水,你可观古城水情。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临渠,使古城清净而充满生机;走街入院,你可欣赏古城建筑。古城建筑全为古朴的院落民居,房屋构造简造、粗犷,而庭院布臵和房屋细部装饰丰富而细腻,居民喜植四时花木,形成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四;入市过桥,你可一览古城布局。古城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组织聚散合理,配臵得当,再加上石、石桥、木桥、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民风民俗,生发出无穷意趣,使古城独具魅力。丽江古城全景
本次专业考察历时12天,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们感触很多,尽管我们没有对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有深刻的认识,却足够让我们初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特别是它极强的文化底蕴,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专业有很大的作用。时光一步步在前行,不久前我们踏上了熟悉的火车来到了陌生的城市,不久后我们又坐上了原来的列车回到了原来的城市,只希望我们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不再陌生,也不再是彷徨!篇三:艺术系云南考察报告示范文
艺术设计系
校外实践考察总结
示范文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因为历史、文化、生活、风俗及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其建筑、民俗、手工艺等艺术风格表现的各具特色、多姿多彩,这是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专业设计的创作源泉。
设计是生活方式的有机载体,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精神,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设计水平应当不断得到提升。深刻了解民族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精髓,进而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设计作品,正是本次专业考察的目的。
在本次考察活动中要求以班级为单位赴国内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和历史文化名城进行考察。通过观察、访问、摄影、收集、体验等多种形式,理解现代与传统特色文化之间的关系,学习现代经济发达地区和民间传统艺术设计的造型观念与造型方法。实习的主要内容: 考察路线:昆明—大理—香格里拉—丽江
此次考察让我们进一步接触和了解中国多个少数民族文化及历史,设计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是艺术设计创作的重要灵感和素材,此次云南之行,启发同学们学会如何巧妙地在我们的设计中融入富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及民族情感。1.手工
在这个冰冷的机器时代,手工艺产品
开始变得有其独特吸引力。出入云南,我最先被震 惊到的的确是这里的手工艺产品,这里的人民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编织着生活的美好。机器设备的生产虽然快捷、便利、富有效率,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确实缺乏人情味。手工,也许不似那般工整高效,却有着比机器更浓郁的人文情怀。2.色彩
繁复的刺绣和针织,一针一线无不诉说着这里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花色各异,色彩浓艳,有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它们的色彩都浓烈到了极致,也有大红配大绿却不会让人心生突兀和不妥之感,仿佛就是那么自然流露。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色彩对于设计,是那么的不可或缺,合理而大胆的色彩搭配会有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民族的便是世界的。色彩,让生活更美妙!3.建筑
高寒山区的白族人民多居住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垛木房”或“竹篱笆房”。坝区白族人民多住土木结构的瓦房,其布局则采取“三房一照壁”、“一正两耳”或“四合五天井”等形式,院落宽敞,阳光充足。多数人家还设有花坛,花草芳香四溢,环境优美舒适。当地人家十分
重视照壁、门楼的建筑。照壁用白灰粉刷,题写“万紫干红”、“旭日东异”或“福”、“寿”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大字。四周山墙也一样彩画着各种山水、花鸟、虫鱼图案,每个角落的装饰都很讲究,给人以生动活泼、均匀对称、和谐优美的感觉。富于独特风格的门楼,一般都是斗拱重叠,附以泥塑、木雕、石刻、凸花青砖、大理石等组合的立体图案,其造型优美,结构严谨。有的门楼、隔扇不用一颗铁钉,仅以凿出卯眼相接,却十分坚固牢实。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4.文化
其实最终支撑和发展我们设计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植根于人类内心的文化情感,这是不论色彩还是笔法技艺都不可替代的。文化之于设计就如水之于鱼,必不可少。其实不管对于什么事物,它强大的生命力都是来自于的它最深层的本质内涵,有思想方能走得更远。5.品牌
在云南,大家发现不同的地方或店铺同样的东西价格不一样。其实换一个角度思考,表面形态的相同并不代表价值的相同,当然它们也有可能是同一种东西。但事实上,如果两件相同的东西,一件拥有品牌附加值,一件没有,那么作为消费者买到更贵的那个并不代表选择错误,在商业时代,这是消费的自主选择。设计中的品牌效应带来了产品的附加值,好的品牌形象就是无形的营销广告。
篇四:云南艺术考察报告
2013年10月13日我们坐上火车前往云南昆明,如今为期一共12天的艺术考察终于在兴奋和欢乐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次外出考察,我们来到了美丽的云南,‘主要考察了大理、香格里拉、泸沽湖、丽江四个地方。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西横跨864.9公里,南北纵长990公里。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万人。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东北面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紧靠西藏自治区;西面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达4061公里,是全国陆地边界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此次考察中,我考察的主要对象是当地的民俗风情、民族特色、古城建筑风格及布局和当地的地方人文景观。
第一站:大理
时间在走,路程也在不断缩短,10月15日经过一路长途的奔波,大巴上不能好好睡觉的烦躁和疲惫,被第一个呈现在眼前的目的地赶得干干净净。到达大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呈现在我面前。这里的味道和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简直天差地别,我第一个感觉就是感叹文化差异带来的缤纷文化现象是如此美妙。让长途跋涉的我都顾不上疲惫,连路边的每一处风景都不愿意错过。这样的美妙更是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
第三天一大早我们随着老师乘大巴拖着疲倦来到喜洲白族村落,品三道茶,观歌舞表演,感受到了白族村落和白族人民的热情以及属于她们的独有的人文民族风情。随后,紧接着就出发香格里拉。
第二站:香格里拉
下车接着我们就在宾馆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我们带着昨夜美美的回味又来到了号称“小布达拉宫”的噶丹松赞林寺。噶丹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是云南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寺门两边墙上的彩绘是“四大天王”,木雕、彩绘、帷幔均为藏式风格。拾阶而上,远山牧场尽收眼底。那里的天是纯净的蓝色,映衬着大片俭朴的土黄色藏房,使人的心灵得到一次纯净的洗涤。出于对佛祖的敬重,大殿内是禁止拍照喧哗和戴帽参拜的,入内顺序需按顺时针排列。宗喀巴大殿供奉着历届大师**的雕塑和照片,高高的天花板,四周
巨幅多彩华丽的藏传壁画使人感受到此地的神圣。壁画中对于鬼神众生的描绘充满了色彩和想象力,金色高耸的大佛神态庄严中透着安详。释迦摩尼大殿旁有一座巨大的转经筒,三人同时手执下端的麻绳才能将其转动。转经筒转动三圈寓示着平安吉祥的好运,同学们也一起转动起来。在这神圣而庄严的松赞林寺,在这奇特美妙充满艺术情怀的香格里拉,我感受到了异域民族文化的神圣和信仰。下午大家去了香格里拉古城,我们一起拉了世界最大的转中,体会了一次团结的力量。
第三站:泸沽湖
一进入景区,湖水与环山的搭配让我觉得震撼不已,这哪里是人间,简直就是仙境啊。休息了一个晚上,我们从一大早起来,完全顾不上疲倦,来到另一个码头,十几个人租了一条船,这是我第一次坐船,还是在那么清澈见底的湖水上,别提有多兴奋。划船的大娘还给我们唱了民歌。愉快的人儿,欢快的歌声加上美丽的大自然,这样的画面很美妙。
听老师讲述了很多关于泸沽湖的故事,觉得很不可思议,21世纪的新中国还有这样一个没有明确民族,还保留母系氏族婚姻制度的地方存在,而且还保留得很完整,在这里我深刻地学会了入乡随俗。
第四站:丽江
中午吃完饭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自行去游览了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再看古城的布局和具有代表性的娱乐特色。首先,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整个丽江古城的中心,而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则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其次,在丽江古城还有一条街就是酒吧街,非常具有时代感。丽江古城酒吧一条街北起古城北口大水车,南至四方街科贡坊,由一座座木质老宅改造,一座座简易木板桥相连,沿新华街玉水河两岸分布。在这条街中心地段,除了酒吧,还是酒吧。在相对繁华的丽江古城里,最多的就是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工艺品店而店名多以中文、英文、丽江东巴文三种文字刻木而成。各种手工玩具,饰品琳琅满目,大家都说丽江已经被商业化了,但是我认为里面的手工工艺品是值得欣赏的。核桃是当地所盛产的一种坚果,勤劳智慧的当地人们利用他们做成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和饰品,既能带来商机,又能将手工艺发展下去,我认为这也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智慧呀。之后,我们三人结队找地图,自己找公车,去了丽江的束河古镇。里面的商店大多和丽江古城差不多。
云南艺术考察之旅已经结束,这次学习考察给我们的影响和收获都很大,使我们的心情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对云南当地的民俗风情、民族特色、建筑特点还有中国大好山河的美丽辽阔美丽等等都有了进一步的实地了解,同时拍了很多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是我国在世界上公认的国力最强盛的朝代, 作为唐朝故都的西安留存下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唐十八陵分布在渭水以北的黄土高原及北山地区, 从蒲城向西, 经富平、三原、泾阳、咸阳、礼泉直至乾县, 共6县一市, 直线距离150公里。若以西安为扇轴, 从乾县的乾陵到蒲城的泰陵展开102度的扇面, 汉代九陵, 皆在此扇面的下半幅;唐十八陵, 皆高居扇面的上半幅, 由此可见汉唐国势雄巍壮丽的博大气概。
唐朝的陵墓形制分为两种, 一种是积土为冢, 即仿照秦汉陵墓所建, 从地面向下深凿墓室, 封土夯筑, 形如覆斗。另一种是依山建陵, 选择高耸之地, 在半山腰深挖洞穴直至山底, 把棺椁埋葬在里面。依山建陵比堆土成陵的气势更加雄伟, 更能体现出皇权至上的特点。唐十八陵中, 除献陵、庄陵、端陵和靖陵为平地起冢外, 其余的都为开山建陵, 并附有巨大的陵园。
十八陵的石刻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是和唐朝国力的兴衰有直接的关系的:一初唐时期, 献、昭陵石刻群组合尚无定制, 因此沿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格。二盛唐时期, 国力强盛, 石刻群沉稳大方、气魄雄伟。三中唐以后, 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元气大伤, 政治、经济由盛转衰, 因而石刻制作粗疏、线条松散, 石马雕刻的尤为矮小。四晚唐时期, 唐王朝的气度不再, 走到灭亡的边缘, 石刻作品形象则体态瘦小, 神情萎靡不振。
乾陵和顺陵的石刻大气磅礴, 丰满稳重, 代表了唐朝石刻艺术的高峰, 且自乾陵以后, 石刻群的组合趋于稳定, 基本分为六类:狮子;石人石马和马夫;翼兽和北门六马;“蕃酋”像;华表;碑石、无字碑和述圣记碑。乾陵位于陕西乾县城北6公里处的梁山上, 距古城西安76公里。雄伟庄重的梁山位于广阔的渭北平原上, 向南面对广阔的关中平原, 与秦岭遥遥相望, 北面是山峰丘峦, 蜿蜒起伏犹如一条巨龙, 山川壮美, 是古代选择陵地标准的宝地。乾陵依山为陵山为陵墓主体, 乾陵寝宫就深凿于山体中, 这样既节省了土地和人力资源, 又突出了皇陵的气势。梁山拔地而起, 地势高峻而不险, 南面两峰较低, 东西对峙。群峰连绵, 满山草木苍翠。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 气势磅礴, 一条宽阔的神道从南门直通山脚下。神道两侧整齐的排列着大青石雕刻的石像。整个陵园气势雄强, 和谐统一。那时唐朝国力强盛, 乾陵石刻反映出当时的国力和时代精神风貌。宽阔的神道尽头是司马道, 司马道两旁依次排列着华表, 翼马, 鸵鸟, 石人, 石马, 无字碑, 蕃臣像, 狮子等石刻作品。乾陵石刻高大, 雕琢精美, 运用圆雕、浮雕、线雕的综合技法制作。朱雀门外是一对石狮, 用一整块巨石圆雕而成, 在高台之上, 前腿直撑地面, 昂首挺胸, 气宇轩昂。蹲狮的结构骨骼肌肉刻画明显, 表现出雄狮健壮, 有力的体魄。雄狮的面部刻画更为精到, 巨头卷毛、突目、隆鼻、阔口、利齿而又霸气的神态, 充分刻画出一个凶猛异常的狮子形象, 与真狮形象特征一致, 同时又保持了古代神兽的造型特点, 就使得石狮有了威严不可侵犯的气质, 令人望而生畏, 体现了古代帝王保持其陵寝神圣不可侵犯的用意。再向里走, 就看见翼马分立两侧, 昂首突目, 颈短而粗, 头部线条劲挺有力, 结构清晰, 筋骨坚实, 刻画出马的强悍、自豪的性格, 表现出了唐人的无畏自信的气质。在肩膀处施加两片华丽的翼状线刻浮雕, 用卷云纹雕刻而成, 犀利的刀法将马刻画的栩栩如生。翼马的四腿之间不镂空, 雕刻高浮雕卷云纹, 象征了翼马的腾飞。这两种动物的雕刻都在造型上显著地表现出充沛的力量及一定的理想特点:马的矫健和非凡的气质, 狮子的壮伟和庄严。加上古代神兽的造像特点真实反映了在盛唐时期国力强盛, 表现出唐朝盛世的宏大雄壮之势和唐人大气的精神。分立两边的石人石马很多头部都遭到了破坏, 不过从躯干上也能感受到雕刻家的雕刻技巧的成熟, 感受到线条和体量的魅力。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战绩很彪炳的朝代, 军力的强大是唐代一个鲜明的特点, 外族酋长石刻雕像置于乾陵就是为了从政治上夸耀唐代的伟业。如此这般比用石狮、翼马的象征意味来得更直接, 其用意和立于昭陵的胡人像是一致的。乾陵的外族酋长石刻雕像的头部已残缺毁坏, 服装都是窄袖胡服, 姿势是两手拱立。这些石像线条简单但是精炼, 表现了雕刻家善于利用单纯的体形线来表现重量感、体积感及藏在衣服下面的强健的体魄, 使人感觉整个雕塑浑然一体, 显示出人的力量和雕刻的美感。
顺陵的石刻亦是造型沉稳, 雄伟磅礴。顺陵是武则天之母杨氏的陵墓, 在咸阳市东北18千米的陈家村南。杨氏死于咸亨元年 (670年) , 以王礼葬。武则天在天授元年 (690年) 称帝改国号为周, 追封其母为孝明高皇后, 将墓改称为陵。顺陵地处平原, 在旷野之中积土为陵, 屹立在陵园之上的石刻雄伟高大堪称之最。神道两侧相对而立的独角兽一雌一雄, 高和长各四米多, 古书上称它“天禄”, 传说中是一种能辨别善恶、见义勇为的神兽。它被置于墓前, 取其忠勇, 以守护陵墓。独角兽用整块石头雕成, 形象非常完美, 头顶一弯曲的独角, 其基本造型是鹿, 身如牛, 有双翅, 双翅在胸部两侧, 上雕美丽的卷云花纹, 显示了神兽跃足腾飞的本领, 足为马蹄, 尾部与石座相连, 形体方整, 神态庄重, 气度恢宏, 是唐陵中最富有神韵且最温和的石雕, 堪称国宝。靠近陵墓正面有站立的石狮一对, 高3.05米, 身长3.46米, 体型庞大, 造型雄伟, 雕工精美, 正好像阔步缓行的动态, 被人们称为“走狮”。这对石狮气势磅礴, 有顶天立地的气魄, 形象鲜明而强烈, 寓写实与装饰性于一体, 有很强的建筑感。整个雕刻则气势磅礴, 极富质感, 被誉为“中华第一狮”。纵观整个陵园的二十多件大型石刻, 皆形象鲜明而强烈, 雕塑作品内在的一种强大的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
关键词:周思聪;艺术创作;《矿工图》
周思聪[1]在她的短篇《自传》里写道:“我的经历简单而幸运,说来话短。”一生淡泊的谦谦君子之风便可昭然,温婉的笑容亦仿佛如在眼前。果真简单亦或幸运?相对而已。在历经繁复后说简单,尽弃悲伤后说幸运,无奈也宽容。周思聪走过了充满烦恼而颇有韵味的生命历程,她留下的,是含着欢乐与苦涩的艺术。
该文写作以《矿工图》为中心,源起于周思聪的笔墨应用,她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杰出的女性画家之一。
一、生平及师承关系
周思聪,1939年1月(农历戊寅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一个旧式大家庭里。祖父是一位小学校长,外祖父是一位名医生。父亲周之楷,极其重视对儿女的教育,为此他举家迁居北平,改变了周思聪兄妹的学习、成长环境。周思聪的母亲李佩琴是一位中国式母亲的典型代表,她对周思聪的影响很深。
周思聪自幼热爱美术,在小学就发表过作品。1955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的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学习,她曾看过《原爆图》系列作品,此次画展震撼了她的灵魂。两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有幸受到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以及其他名师的谆谆教诲。
她在上学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画院。从此她投入了艺术生活与创作,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生前曾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因身体原因,周思聪于1996年在北京逝世,终年57岁。
二、艺术创作的历程
周思聪、卢沉二人于1964年相识于北京画院,之后同行之间经常碰面切磋技艺。1969年5月两人结婚,婚后喜得一儿一女。周思聪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生活上的负担是极繁重的,但她没有因为困难而动摇。在周思聪创作的一生中,对于她在每个时期的作品,我个人认为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从1973-1979年,她创作了《人民和总理》《长白青松》等作品,这是她中年时期的两幅代表作品,在风格上趋于一致,所以归纳为一个阶段创作期。这个阶段作品都以写实的手法为主,表现内容多以政治题材为主,作品也表现出周思聪卓越的水墨写实能力。
《人民和总理》以悲情色彩入画,作者通过写实的手法进行描绘。画面给人以庄严、凝重的视觉感觉,用写实的方法进行描绘,人物的表情惟妙惟肖,这幅作品被中国美術馆收藏。
周思聪很会利用素材,具有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并且修养非常高,可以根据照片等素材来改编,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组织画面内容。[2]
(二)第二阶段
是她以全部精力和才能投入其中的组画《矿工图》的创作时期,被归为第二阶段的原因是绘画语言形式的变革和表现内容的特殊。在这组画中初步运用到了变形手法,但也娴熟,用得恰到好处。变形构成与写实手法相互交错、交叠、交融,形成了艺术语言的精彩融会,同时也是她的绘画艺术质的飞跃一个的体现。
《矿工图》组画(1980-1984)是崇高的悲剧美之成型力作。最早是由卢沉提出的创作方案,之后夫妻合作,重新构思,并一起到辽源煤矿深入生活,画了大量的写生。周思聪访问《原爆图》画家后,对她的触动很深,使其把作品立意定于“表现中国人民苦难的历程”这一主题。组画还未完成,卢沉就由于身体原因病倒了,之后周思聪独立完成了一部分作品,但组画最终未能彻底完成。
《矿工图》通过描绘农民矿工生活生产场景,表现与揭示侵略者的罪行。画面运用了很多夸张变形的处理方法,外表显得“丑”,却有内在的力量。她揭示现实本来的面目和真相,以及直面人生的态度,针对当时中国艺术中一味美化现实、美化劳动者的创作方法进行了改造。她把现代的西画中的构成法成功地运用到自己的构图中,用分割画面、形象重叠等手法,表现新时空观念,她认为这是她当时心情和感觉的最好体现。
(三)第三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初,以彝族劳动妇女和儿童为题材的创作组画,是大量社会题材转向于普通人民和平凡的生活,画面极其生动和富有审美的韵味,也延续了变形手法,而且手法运用到非常成熟的境界,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画面多描写彝族青年女子的日常生活,如拾柴、负重、收获、采果、放牧等。这些作品由《矿工图》的沉重与使命感转换到轻松恬淡,人物劳作的场面与自然融为一体。负重的女人形象,画面的空间逐渐开阔了,精神的负累减弱了,扑面而来的压抑减轻了。
(四)第四阶段
她人生中最后一个创作高峰期,就是晚年在病痛的折磨下潜心创造的《荷》系列作品。
1985年后,周思聪始终生活在病痛之中。在足不能出户、手难以握管的境况下,她渴望重返大自然,陆陆续续画了许多荷花和山水风景小品。这些作品尺幅不大,大都随意泼写。[3]如果说《彝族女子系列》是对人生淡淡的描写,在荷花中悄悄继续着,其味更淡,且罩了一层雾气般抒情的忧郁,那么《荷境系列》实则是她自我内心世界的写照。
三、艺术成就
周思聪的探索成果给我们以许多启示,中国画的笔墨和意象造型可以与西方的写实造型和现代语言进行某种融合,创造出有艺术感染力的属于中国画范畴的人物画来。
周思聪在山水方面也颇有建树,从早期的《颐和园一角》到墨色浑然浓重的大型山水《曦微》,风格与技法不断完善,这幅山水画作品与之前的人物创作在技法上有很多共同之处。
周思聪的艺术成就以《矿工图》为起点后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民生现实的生活画卷,同时身为女性艺术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同时代的中国文化艺术界。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她的艺术成就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周思聪的画与她本人很像,所谓画如其人。从第一阶段的写实型作品到之后的《矿工图》组画,她把变形的处理方法运用到画面之中,运用了一些构成的构图方法。这也是她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彝族女子系列》最后落实在简练宁静的人物形象和淡而涩的笔墨上。而《荷境系列》则是造型上力求自然简洁,在笔墨方法和韵味上力求丰富。画幅由最初的大型创作《矿工图》逐渐演变为《荷境系列》小品,这一转变与画家风格和心境以及身体状况密不可分。
卢沉、周思聪在艺术与生活的道路上相互扶持、相互激励,一生中不断探索进步,在绘画语言方面不断尝试,堪称当代美术界的骄傲,也是我们艺术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注释:
[1]聪华天雪.周思聪[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聪华天雪.周思聪[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34.
[3]郎绍君.寄至味于淡泊——周思聪作品的内涵与风格[J].美术家,1991,(79).
参考文献:
[1]华天雪.周思聪[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周思聪.自传[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6.
[3]郎绍君.周思聪画集[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6.
[4]郎绍君.周思聪的绘画历程[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6.
[5]周思聪.幸运的选择[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作者单位:
【艺术考察艺术图】推荐阅读:
艺术概论实用艺术10-25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10-31
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11-18
环境艺术企业艺术等级评定标准11-17
绘画艺术艺术节活动策划书09-10
广西艺术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章程11-08
身边的艺术作文600字 我的艺术“生涯”11-23
班主任教学管理艺术-班主任工作艺术06-16
和平艺术中学第七届校园艺术节解说词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