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信息(精选8篇)
“法律援助”为和谐钟埭着色生韵
近年来,钟埭司法所在市司法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服务为民的宗旨,继续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的受案数量和受援人数都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也在法援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数据上的看点
随着法律援助社会知晓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贫困者懂得通过法律援助的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就今年1至8月份,钟埭司法所法援工作人员已成功办理了17起非诉讼援助案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04.8万元,当事人满意程度达100%,提前完成过了年内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数比去年增长的要求。
作用上的显现
在钟埭,法律援助作为支撑、温暖弱势群体的一双“大手”,有效地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一些符合受援条件的对象在法律援助工作者的帮助下方便快捷地解决了纠纷。同时,“法律援助”助阵“人民调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基层的人民调解工作的负担,使得大量的矛盾纠纷在法律援助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及时的缓和、消化、解决。
能力上的待提
我们仍然清醒的看到,法援工作在钟埭尚有许多有待提升之处。目前钟埭司法所针对法援的薄弱缓解,从加强法援宣传力度和法援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一方面将法援宣传融入普法之中,利用法制学校 1 等阵地继续拓宽法律援助的群众知晓面;另一方面在提升法援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努力做到思想教育强素质,业务培训提能力,作风监督上形象。
电线杆无情倒塌
法援者真情关怀
意外死亡,请求援助
吴某是钟埭街道某社区一村名,平时生活虽不富足但也算平静,然而最近父亲的意外死亡给了吴某一家沉重一击。原来,由于最近钢筋价格走俏,吴某的父亲便也学着附近的村民撬起了家边的废旧电线杆,赚点废旧电线杆下面的钢筋钱。可这一撬之后吴某父亲便再也没醒来过了。吴某父亲在撬电线杆时,致使电线杆倒塌,不慎被压住,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父亲之死,吴某自是十分悲痛,但与此同时,一桩纠纷迎面而来。吴某认为安装该电线杆的公司未及时拆卸废弃电线杆也应当承担一定责任。由于家境较为困难,故而来到钟埭法律援助站请求法律援助。
分析明责,情理结合
收到吴某的法院申请后,钟埭法律援助站核对条件接受了申请,并嘘寒问暖,对吴某的丧父之痛表示理解与同情。随后援助人员详细了解了吴某父亲之死的情况及吴某的主张。随后,又以沉着耐心的语气,举例说明,向吴某解释道,其父之死属意外死亡,追责方面从法律角度难以支持。但援助人员又说,尽管如此,但是我们法援工作者,会努力想办法从人道主义补助角度方面做安装公司的一些工作,做到 既尊重法律,又不失情谊。吴某之子听到法援者的见解后“火冒三丈”,对法援者的工作身为不解。好在吴某对此表示理解,会同法援者一起做了其子的工作,使他了解的法律与道德的区别等。
人道补助,彰显关怀
一信息技术和信息道德的含义
第一, 信息技术, 即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都是信息技术。可以说, 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第二, 信息道德, 即是建立在信息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特殊的上层建筑, 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调整信息社会中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信息道德的三个层次分别为信息道德意识、信息道德关系、信息道德活动。
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
1. 导致人们道德情感淡漠, 个人主义日趋严重
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社会打破了现实社会中的交往模式, 它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 使人们摆脱了社会地位上的差异, 摆脱了民族地域等的限制。这种交往使人们忽略了现实中的社会关系, 久而久之, 则会使人们的意识只知道虚拟社会的存在, 把虚拟作为现实, 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最终会产生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孤僻冷漠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2. 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化已使Internet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方面, 随着Internet日益普及, 信息侵犯、黑客攻击等智能化犯罪也随着为人们所熟悉。因此, 在保证信息活动自由开放的前提下, 如何保障网络信道畅通无阻, 确保国家机密不被泄露, 力保商业信息不被非法访问, 维护个人的隐私权不被随意窥视, 这些都是信息立法所要解决的问题。
3. 网络不道德行为蔓延
网络不道德行为, 是指网络主体出自非善和邪恶动机, 而进行的不利或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网络行为。如在网络上造谣、谩骂和人身攻击、传播无聊的信息、发布虚假的电子邮件、网络赌博、侵犯个人隐私、使用非正版软件等。随着网络不道德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的不断加大, 则有可能出现网络犯罪行为。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网络自身特点
第一, 开放性。Internet是开放的, 可以自由连接, 而且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没有地理上的距离概念, 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加入Internet, 只要遵循网络协议的规定。网络的每个用户都是平等的, 这种开放性使得网络用户不存在是与否的限制。Internet也是一个无国界的虚拟自由王国, 在网络上信息的流动自由、用户的言论自由、用户的使用自由。
第二, 不确定性。网络的不确定性包括设备不确定、人员不确定、环境不确定和结果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使得对网络出现问题的预防变得十分困难, 因为不可预见的因素太多了。同时, 不确定性还意味着往往无法准确预知, 也无法完全控制自己行为的后果。
第三, 交互性。因特网又称为“互联网”, 交互性被认为是网络社会的又一基本特征, 是指网络社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 其行动后果是在人们网络行动的交互过程之中显示和扩张出来的。交互性导致了网络社会的中心化、个人化、一体化等特征。
第四, 超时空性。互联网消除了物理时空的限制, 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美好愿望变成了现实, 但这也给犯罪嫌疑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传统犯罪总要受到时空条件的制约, 而网络则消除了这种限制。
第五, 虚拟性。这被认为是“网络社会”或者说“网络空间”的最本质特征。网络社会实践的最本质特征是虚拟化, 即人们的实践活动从过去以物质和能量为基础的活动平台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平台, 也就是从物理空间转移到电子空间。
第六, 匿名性。“在互联网上, 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是互联网刚兴起时, 对于网络特点描述得很精妙的一句话。网络的匿名性是网络最重要的媒介特征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肉搜索的兴起, 网络的匿名性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也逐渐显现, 甚至出现因为匿名性伤害匿名性这样的状况。
2.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不健全
关键词:信息;数据库;职业结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部分的法律文献都以信息的方式储存,这是法律工作者希望提高工作效率的结果,尤其是要用最快的速度和较小的努力和代价获得较好的结果的必然。大部分的发明者以及早期的科技使用者主要考虑的是技术的效率的影响方面。然而,“信息的表现方式和信息管理及应用的方法受技术变化的影响很大,这种因素导致变革”[1] (P.130)。更重要的影响是对法律组织的影响,我们用来提高效率的技术应用,常常还会有一些消极性的影响。“以信息为基础的组织在其集中化的管理领域中如果需要专家,数量也不会很多。”[2] (P.101)计算机检索绝不仅仅是一个为法庭辩论作资料准备的检索,增加了一点工具性的价值,还有更为深远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法律工作社会化的增加,法律职业角色、任务和结构均发生了变化。
一、法律数据库对传统出版物的挑战
在法律数据库出现以前,法律出版物是一个高度完整、发达和全面的出版物。我们能够得到的只是纸质的硬本印刷物,司法文件和中国法律法规大全是法律工作者围绕的中心,前者发布了所有的法律法规,后者则是把法律按照类别编纂,被看做通用的法律知识体的宝典。忙碌旋转的法学学者、法官、律师界关注的焦点是传统的出版社。
电子检索系统能够使人们毫不耽延时间地检索出任何文献的全文。它是一个不受时间限制的系统,允许从遥远的地方进行直接的交流而没有干扰,多个办公室可以同时进入数据库,在使用者之间和数据库之间贯穿着持续的对话式的互动。法律职业者的工作更加有效率,减少了交通、时间、精力方面的支出,降低了工作成本。计算机成为法律职业者一个重要而有用的工具。
可提供给法律职业者的法律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必定影响到对正义的实现。数据库和网络能迅速、快捷、方便地传播信息,突破传统传播媒介的信息滞后的弱点,特别是克服传统的纸质印刷品的“厚重”。计算机、网络能够帮助法律职业者更有效地利用他们的时间,就能够帮助降低法律服务的成本。网络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交互性,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信息的接受者有着更大的主动性,他不仅可以更加主动地调阅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在网络上与他人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
计算机法律信息检索是一个平衡器,它能够消除职业中经济的不平等、分工的不平等和社会的不平等。由于各传播的主体在网络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可以不受物质、文化的制约,传统媒介的等级关系、相互间的控制关系被打破。因此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是平行的、多向性的。在此生存状态下,主体去除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可视的物理特征,各主体之间平等地进行双向交往与互动。
网络是个极为广阔、自由的空间,其传播方式是全开放式的。它打破了传统的有固定地点、活动空间和时间的差异性。电子资源能够被作为公共资源分配,计算机使每一个律师对资源的控制平等化,它使一些比较大的法律院校、律师事务所从根本上失去了他们具有巨大的、综合性、全面性的图书馆的优势,它是通向法律业务成功的最重要的然而又是简单的一步,因此,法律职业的成功就意味着是一个职业技巧问题。
二、信息技术对法律职业边界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信息工业的发展,法律职业越来越呈现出分工精细和交相融合的“边缘化特点”。
传统社会对职业的定义是建立在一个狭窄的视阈里,关注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群体的特点上。这些特征,包括一段较长时间的专业培训,一套专业理论知识,一个有凝聚力的职业群体,一套可执行的职业伦理规则。在一定的意义上,专业的分工是专家们试图建立对劳动分工中的特定领域的知识专有和垄断。专家们运用他们专门的专业知识、特殊的服务寻求建立并控制市场,法律职业者致力于建立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就是这样的一种职业拥有。
然而,这种定义缺少对职业关系的论述,职业不应该被简单地定义为两个命题:是该职业或不是该职业,也不应该把概念缩减到与一套职业标准是否相符合,而应该认识到作为职业的状态是多方面的和易于变化的。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结构性变化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世界经济模式正由过去的刚性结构逐步向柔性结构转变,即从生产厚重长大的重型化产品为中心的时代向以高效化、智能化的知识、信息、服务活动为主的软件化经济结构时代过渡。经济结构的软化趋势首先表现在产业结构的软化上,在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软产业比重上升,随着产业结构的软化,就业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也同样趋于软化。各种各样以信息传递、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业务为主的咨询公司发展起来,形成了新的产业。
由此,在信息时代,对职业的理解,还应该包括两个关键的因素:为一种职业提供服务的潜在市场,以及与这种服务建立和联系的可认识的基础。像生态环境中在不同的竞争者之间发生的资源分配和再分配一样,在这种意义上,职业领域可被看作是一个社会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众多的个人、群体、组织和机构为法律职业而竞争。因此,除了律师、法律事务所和传统的法律机构,与法律相关的从业者也是更广泛意义上的法律职业者。
在这种分析框架中,源于刚性的对职业定义的二分法显得有些过于简单,在法律界,还包含有大量的或规模宏大或规模中等、较小的法律事务所,公司的和政府的法律部门,司法界的成员和个人律师也从事单独的或小群体的私人业务。法律服务的主顾常常是庞杂的,包括从大公司、私人公司、公众部门、公益性机构到小公司和协会。个人的诉讼委托很广泛,从复杂的财产到公共福利,许多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需要得以解决,而其他的一些辅助性事务则只包括一些简单的表格填写。律师助手、法律图书馆员、包括法律秘书、法庭记录人员和其他参加诉讼的全体人员都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和任务。此外,出版商和其他的法律卖主也加入到这个领域,尤其是在他们试图把他们的商品和服务出卖给最终的法律服务的消费者。现在正在增多了一些以数据方式提供的“自己动手”、“自我帮助”的资料和打印的表格,数据库出卖者渐渐以最终的使用者作为他们的服务目标。最后,其他的职业,像房地产代理商和税务代理人员,他们提供的许多服务和法律服务是相交叉的,有一部分是属于司法范围的。任何试图概括对正在变化中的劳动分工的尝试都显得过于简单。
引发重新认识法律界领域的不确定性的推动力主要是科技的发展。在法律界,计算机的使用也许能够强化这种竞争,促使司法界边界的开放。在1977年MARIE HAUG主张计算机已经侵占法律职业的领域,“曾经由法学家执行的工作,在美国,现在计算机被用来起草和修正立法、编纂洲法令,挑选陪审人员、为审判做案例检索的准备和研究。”[3](P.79)
各学科、各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最近几十年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多种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用于解决在科学发展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也导致了一系列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法律信息学、法医学、法社会学,等等,这些交叉学科的边缘在不断地模糊着司法职业的界限,不断地与司法职业的业务重叠、交叉。
三、法律职业的两极构成和劳动过程
“如果你不是这场数字革命压路机的一部分,那么你就是路基的一部分”。[4] (P.96)职业的分极化并不是很新的理论,规模大的法律机构在增加,是由于大量的法律业务需要更多分工的法律事务所来做,更加具有专业优势、富有成效的律师将不断地增加。
“IT对组织结构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将一个组织看作是由砖头和泥浆筑成的‘建筑物’,那么IT的作用就是帮助把那些因职能、地理区域不同而造成的各管理层次分割的‘墙’推倒,然后在哪儿创建组织成员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新的关系网络。”[2] (P.9)信息技术使富有成效的律师将不断增多,随着律师业务中劳动分工的增加,将引起法律事务所规模的扩大,一些律师收入增加,加剧了职业的两极化,使其他律师边缘化。借助于计算机,高质量的和幸运的律师进入更有吸引力的职位,不太成功的成员发现计算机使他们的专业训练和技巧贬值,各种各样的法律专业人员的竞争加剧。
“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一次其深度与工业革命相当的变革,从而会出现一个‘后工业社会’”[5](P.4)。在后工业社会,信息和知识是关键性的资源,知识和知识的运用将代替重复、简单的劳动,知识成为增加价值的一种重要的资源。“知识价值论”将代替“劳动价值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是通过知识实现的,是信息和知识而不是劳动和资本实现价值的增长。职业需要高技巧,而得到的回报是有更多的闲暇和时间。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化继续代替人类自身和人类的一些专业性技能的诀窍。这种自动化的技术本身同时产生一种使这个组织完成它的工作的有效管理过程和提高效率的信息。
出现劳动的分层和分极,是人为设计的结果。由于资本的重组,很自然地推论出职业将分成两个等级——在律师事务所中拥有控股权的合伙人,他们拥有并控制着法律工作,另外的律师作为同事为公司工作。这种分工对于公众是看不见的, “同事”模糊了律师真正作为蓝领工人的身份,事实上大部分的年轻律师能够被随意地雇佣和以任何理由解雇。电子数据库和网络会改变整个律师事务所的业务操作模式,律师事务所内部业务流程从收案登记到最后结案归档也开始实行网上管理,对提高办案、办事效率与质量十分有益。法院开庭通知及传票的传送与接收、文书制作与资料调取、庭审证据的出示和交换……都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法律数据库更有效地使这些工作轻易地完成了。
通过计算机对律师的工作进行管理,把不同的项目分配给不同的人员,通过计算机控制管理工作。信息时代的一个悖论:网络信息技术给个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对信息处理需求的控制力,但是同时也很容易被他人通过在线监督和数据库技术控制。
计算机对法律职业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法律数据库的增加、法律职业的界限的变化、法律职业的结构和内在的劳动过程的变化。
参考文献
[1]William Y.Arms著,施伯乐,张亮,汪卫等译.数字图书馆概论[M].大连:大连工业出版社,2001.
[2]小詹姆斯•I卡什、罗伯特•G埃克尔斯、尼汀•诺里亚、理查德•L诺兰著,刘晋,秦静译创建信息时代的组织——结构、控制与信息技术[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转引自Law library journal,volume[J].96 winter 2004 number 1.
[4]马克•斯劳卡.大冲突[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5]利亚姆•班农,厄休拉•巴里,奥拉夫•霍尔斯特.信息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法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研究
何灵巧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摘要〕认为法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具有非法律本科的教育阶段、应用型的教育内容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等特征;提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对提高法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的5个基本途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法律硕士 信息素质教育 基本途径 研究
截止到2008年,我国司法JM(Jurisp rudenceMaster)(法律硕士)教育已开设了13周年。13年来,法律硕士(本文仅指全日制法律硕士)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硕士教育制度和培养体系。在逐渐健全的法律硕士培养体制中,对法律硕士的信息素质教育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不仅影响着法律硕士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更影响着我国能否培养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新型法律人才。有鉴于此,进一步阐明法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的特征,分析法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找出提高法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对于仍处于研究和探索中的法律硕士教育的发展十分必要。法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的特征
1.1 教育阶段:非法律本科后阶段的教育
我们常说“以本为本”是法学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这是因为法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都是在本科阶段完成的,而法学硕士、博士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与法学硕士相同,法律硕士教育是一种本科后教育,即属于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与法学硕士教育属于同一层次、同一规格(但教育类型不同),属于一种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但值得注意的是,法律硕士仅限于招收非法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他们具有非法律本科专业背景,事先掌握的仅仅是法律专业几门最基础的知识,并未系统地接受过法学教育。成为法律硕士后,首次系统地接受法学教育,最终获得第一个法学学位。美国法学院一般把法律硕士界定为“the first degree in law”,准确地揭示了作为非法律本科的法律硕士的内涵。
处在这样一个阶段的法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其特征与法学硕士相比必然会有所区别。由于本科阶段的学科背景不同,对法学专业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法律硕士不可能与法学硕士一样,对法学信息资源的社会职能和分布规律的认知有一定的了解,即便能了解,也无足够的能力有意识地运用一定的标准来确定该信息与其他来源的信息相左或相证,把纷杂无序的信息转化成有序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创新。可以说,法律硕士更为直接的信息素质是多元化的素质,而不是法律信息素质本身,是以多元化的信息素质来支撑法律信息素质[ 1 ]。
1.2 教育内容:应用型的法律信息素质教育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人才而言的。一般来讲,法律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法律人。法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是把他们培养成一般的具有法律知识的人,更不是培养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公民,而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理实兼备”、能直接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特定意义上的法律人,以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和法律监督等法律工作岗位为其直接的服务对象[ 2 ]。法律硕士所培养的人才类型重在“应用”、“实务”或“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典型的如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广义上还包括公证、仲裁、调解、法律顾问及法律教师等),一般统称为“法律职业”。
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法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设置。相对于法学硕士重理论研究而言,法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更应重视应用型信息素质的培养。两者都是研究生教育,但研究生教育并不仅仅是“研究型教育”,而且是职业教育。法律硕士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因此其信息素质教育应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即侧重于法律规则使用的有关信息素质,在检索法律信息资源中注意检索轨迹:规则形成信息—规则局限性信息—规则未来趋势信息———规则如何运用于个案信息。这些信息素质的内容体现了法律硕士特有的应用型的特征[ 3 ]。
1.3 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的信息素质教育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法律硕士发展的前途在于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当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融合交叉时,就会出现新的知识生长点,出现知识创新。把法律硕士培养成复合型人才是为了适应法制建设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要
[ 4 ]。法律硕士限招非法律专业的本科生,因此它是一种跨学科教育。鉴于法律硕士不同的专业背景,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他们在知识、素养、技能和方法上更具有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全面推进法治化进程急需的复合型法律人才的特质。复合型人才与法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直接关联。法律硕士的直接优势在于有多元化的学科背景,这意味着法律硕士具备有多元化的知识背景去支撑法学学习。法律之外的任何信息对于领悟法律不是多余的,都可以通过它们与法学有机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5 ]。所以对于复合型的法律硕士,应该强调培养他们对不同学科信息的选择、处理、分析、运用等综合能力,在掌握法律知识与相关知识时,能依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判断信息价值,理解并接受。只有如此,才能全面性、创造性、多思路地解决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法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2.1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脑对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性质、地位、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和反应,它决定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 6 ]。法律硕士在获取信息过程当中,明显地表现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感到不足,即捕捉、判断并及时获取有用信息的自觉程度不足。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与学科背景有关。由于是非法律本科教育,本科段的学科体系与法学并无多大关联,所以没有一定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没有对法律
信息源潜意识的需求,这是法律硕士的通病;二是高校明知法律硕士的通病,却缺
乏针对性的课程教育,陈旧、死板、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基本生搬硬套本科段法学教学的课程安排,大大影响了法律硕士对信息意识的培养;三是在我国目前极度缺乏英美法体系案例教学的教师队伍。虽然我国法学界已经充分意识到案例式教育的重要性,在形式上也逐步在靠近,例如设置案例式教学研究所和教室,但实质上并未具体实施,真正的原因就在于缺乏能进行案例式教育的师资队伍,无法有效地进行理论兼职业教育的培养方案。
2.2 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图书馆基础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二层次是基于学科的信息能力,是对学科知识进行识别、检索、评价的能力,是适用于学生所在学科的专门的信息素质能力。第二层次的能力建立在第一层次基础上,以第一层次的能力为基础。
在本科阶段,法律硕士已经具备了第一层次的基础能力,即具备了图书馆基础使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因为有了这些能力,他们基本掌握了本科段的学科知识。但他们缺少了基于法学学科的信息能力。原因是:进入法律硕士后,因为没有系统的法学学科的理论背景,面对浩瀚的法律信息源,他们往往没有能力对法律信息资源进行识别、筛选,更别说对多种类型与格式的潜在信息源进行检索、利用和评价。所以薄弱的法学学科信息能力影响了他们对法学理论的深入和钻研,无法对有价值的法律信息与创造性思维进行有机结合,再次升华为新的有价值的法律信息资源。
2.3 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信息行为实施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社会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体系。它对信息素质有重要的影响。由于法律硕士属于高等教育,所以学校对他们的毕业要求与法学硕士几乎相同。但他们在法硕期间所接受的教育与本科生相差无几,本科生雷同的教学安排与研究生教学课程相矛盾,以本科生的知识系统来完成法律硕士的研究生教育显然有悖研究生培养目标。
为了顺利毕业,完成学校科研成果的要求,法律硕士就有可能急功近利,在信息道德上容易走向误区,即便是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体系,在存取、使用信息资源时,有些法律硕士仍不能够遵守有关知识产权法规以及约定俗成的一些规则。如在研究过程中,轻者对引用的成果未以一定的方式表示感谢,重者剽窃他人成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提高法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__
从以上三方面的主要问题可看出,只有重视和提高法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才能使法律硕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法律硕士的创新能力,成为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3.1 课程建设
在美国,法律硕士是法学的第一学位,入学考试不考法律,认为让从来没有学过法律的人去考法律既违反常理,也没有任何评估价值。但在中国,报考法律硕士要考民法、刑法、宪法、诉讼法等,尽管报考学生从来没有受过法律教育,但还是
要考这些法律。所以学生在入学后就自然给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带来困惑,也给法律硕士的法律信息素质教育带来难题:是开展本科课程的信息素质教育还是开展研究生课程的信息素质教育? 目前课程设置问题在我国高校还未得到妥善解决。
笔者认为,不管高校如何设计课程,是接近本科还是接近研究生,始终要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既然要把法律硕士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课程设置就应该建立在法学理论和实践性教学基础上,而信息素质教育也应该与之相配套,做到有的放矢,否则法律硕士就难以成才,也难以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最终会出现上文所提到的信息道德问题。
3.2 实践性教学
法律硕士的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庭审实务教学、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法庭、疑案辩论和实习等。这些实践性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务能力。通过校内实践性教学和校外实习等方式增加法律实践的机会,一方面培养了法律硕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法律硕士了解现实的法律生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 7 ]。
实践性教学不仅是培养法律硕士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强法律硕士获取信息资源主动性的重要途径[ 8 ]。比如案例教学,必须针对某一法学理论或法律规范检索到与之相符的典型司法判例加以剖析,从而加深对该法律和法律规范的认识及理解。这种英美法系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法律硕士掌握法律信息资源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课前大量阅读法律资料,掌握与案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线索[ 9 ]。在有限的时间把握有效的法律信息资源,法律硕士必然非常注重法律信息的检索方法和检索途径,这对法律信息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以后的法律职业生涯打下了信息检索手段的良好基础。
3.3 师资建设
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成为应用型人才。它不仅要求法律硕士掌握法学理论,而且更为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我们的法学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对法律的认知大都来自于书本,知识结构一般为纯理论性知识,缺乏法律实践工作经验。法学教师这种宣扬只有“深邃”的法学理论才是法学教育的基础和根本的思想和做法,导致在掌握法律信息资源方面和检索内容方面,他们过多重视法学理论到理论的信
息检索,而忽视了大量的司法案例的检索,这必然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学效果,法律硕士法律实践性信息能力就难以在他们的指导下提高。所以要培养法律硕士信息素质的全面性,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经典案例与法学理论有机结合,通过教授法律硕士如何通过文献资源、数据库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法学理论信息和案例信息,才能真正培养出拥有全面信息素质能力的职业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另外,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引导法律硕士对案例进行讨论。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即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收集的各种与案例分析有关的资料素材、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设置链接,并在网上设立教师资料区等,使法律硕士进入教师资料库,查阅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对相应的思考题进行分析,要把自己放到案例的情景中去,根据情景提出相关的问题[ 10 ]。这种网络环境下情景式的法学案例教学对教师和法律硕士的信息素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3.4 法律信息检索课
除了法律硕士本人的努力和法学专业教师的指导,法律硕士信息素质的提高与图书馆的专业馆员分不开。图书馆馆员不仅要承担收集资料(馆藏发展及管理)、组织资料(编目)、保存资料(收藏及保护资料)及检索(提供目录检索和使用参考出版物等)的任务,还要承担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法律信息检索
课。通过开设法律信息检索课,帮助他们了解法律信息资源的内容、分类,提高他们法律信息检索的能力。针对法律硕士的特点,开设的信息检索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制定检索策略。指导法律硕士如何准确、方便的检索系统,培养他们对检索语言的分析能力、检索式的确定能力、检索途径的选择能力和对检索结果的评价能力。
·法律信息资源判断。指导法律硕士评估馆藏资源的内容、形式及其检索性,评价不同法律数据的质量,确保他们使用良好的数据库。
·法律信息处理。帮助他们通过检索手段寻找法学理论与案件的矛盾焦点,迅速查找所分析案件需要的法律法规和各种司法解释。
·法律信息交流。培养他们运用现代信息检索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积极参与网络环境下的法学案例教学。
3.5 图书馆馆藏资源
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对法律硕士信息素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没有丰富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法律硕士的信息素质培养和教育就没有一个良好的平台。图书馆不仅要收藏印刷型的文献信息资源,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立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在高校,除了学校综合性图书馆为法律硕士提供了综合性信息资源外,每个法学院基本都建立了法律专业图书馆。法律专业图书馆除了法律信息源的常规收集(包括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和法律专业数据库外,为了适应法律硕士的培养,应该进行法学教学案例信息资源的建构。图书馆不仅要注重收集完整的国内外司法审判案例,同时通过内部刊物的交换,收集我国法院内部出版的一些非公开发行的案例汇编。法律图书馆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法律信息资源建设,为法律硕士信息素质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提高法律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除此之外,我国高校还应该研究国外大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借鉴他们培养法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的先进经验。同时,全面掌握我国高校法律硕士的信息素质教育基本情况,制定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最后,还要严格规范信息行为。要对法律硕士进行信
2.1 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现状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有关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专门法律,据不完全统计,涉及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的法律有将近40部,法规有30余部,另外还有一些存在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之中。其中:
首先,在宪法层面上,我国并没有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的个人信息权,也就是在宪法中没有提到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
其次,在民法领域,有观点认为个人信息安全如隐私权一样适用有关人格尊严的规定,因此《民法通则》第101条对公民人格尊严的保护,也可以视为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而民法领域对个人信息比较明确的规定出现在2014年最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中,第14条和第29条分别从消费者权利以及经营者义务两个方面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予以明确的保护,同时还在第50条、56条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再次,在刑法领域主要体现在《刑法修正案七》中,其中第七条的规定对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作出了规定,但前者的行为主体只限定于“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并未将企业或公民个人纳入其中,同时该条也未对“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做出具体的界定。
最后,为了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在和20出台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均明确表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工信部出台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部门规章对公民个人信息收集、保障措施、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做出了具体规定,但由于尚未明确“主管部门”究竟为何部门,因此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2.2 个人信息保护的`行政执法监管现状
首先,我国尚未成立专门负责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监管机构或者部门,且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也未具体确定,于是在实践中就会出现当公民在其个人信息受到侵害后寻求救济时,多个行政机构之间相互推诿,大大降低了行政执法的效率。
其次,从法律法规的条文规定来看,行政机关的监管方式大多采取的是一种事后监管的方式,然而事后监管很难做到对存在的风险进行防控。同时由于个人信息具有无形性,又通过网络传输,导致了侵权行为调查取证难,只进行事后监督难以及时发现侵权行为并做出有效反应。
最后,从目前已经发生的案件来看,行政机关并没有形成对涉及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行为的有效监管,往往在发生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后,由公安机关介入调查。从案件的处理结果来看,虽然规定了一些诸如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等常见的行政处罚措施,且处罚力度较轻,往往行政处罚不具有威慑性,多数案件最后都是以刑事处罚终结的。
3 国外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情况
国外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领域的法律体系基本比较成熟,本文主要介绍欧盟和美国的相关立法情况,以期对我国健全个人信息安全法律体系提供一些启示。
3.1 欧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立法
欧盟对个人信息安全的立法经历了由成员国单独立法到欧盟内部出台统一法规的过程。除欧洲各国的立法外,1995年10月24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通过了《关于在个人数据处理过程中保护当事人及此类数据自由流通的指令》(简称欧盟数据保护指令),这是欧盟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最重要的指令之一。尽管这一指令并不具备直接的执行效力,但欧盟通过此指令,要求其成员国修改或制定国内法以达到欧盟内部对此类问题的统一性。
通过立法,欧盟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的主要执行机构包括:欧洲法院、欧盟数据保护专员、第29条工作组、第31条委员会以及如欧洲网络与信息安全局在内的其他机构。
3.2 美国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立法
众所周知,美国一直重视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立法,其在信息安全上的立法可分为保障国家及政府信息安全的立法、保障商业组织信息安全的立法以及保障个人信息隐私的立法,并且高度强调个人信息隐私的至高性。
美国最初是根据宪法第四修正案中规定的“隐私权”来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在后来的宪法修正案虽未正式将“个人信息安全”纳入到其中,但从判例上看,隐私权是可以成为抗辩主张的。
相较于欧盟的统一立法模式,美国采取了分散立法的模式,除了宪法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外,美国在此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其联邦成文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十分全面、几乎涵盖了各个领域,其中的《电子通讯隐私法》可以说是目前有关网络个人信息安全最全面的立法。这些法律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推动美国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法律体系的发展。
4 对我国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对策及建议
根据消协《2014网络安全报告》显示,受访者在个人信息安全受到侵害后,极少数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救济,而2014年6月,我国正式在境内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实名制对个人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日益严峻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加快推进我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4.1 制定颁布统一的《个人信息安全法》
个人信息权作为公民的一项人格权,应当获得来自国家力量的保障,而涉及到全体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并不能单单依靠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偏低层级的立法来规范,基于我国的国情和目前的立法体系,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更应该由一部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专门性法律予以规范,以减少法律空白的出现,实现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全面保护。
在统一的《个人信息安全法》的内容中,首先应当对个人信息做出的界定,明确受保护的个人信息的范围。其次,明确《个人信息安全法》的原则及保护措施,对包括收集、加工、转移、利用、删除等环节做出具体要求。最后,确定侵害个人信息安全行为的具体表现、法律责任以及处罚范围和措施做出详细的规定,以便在未来的实践中有法可依。
除了《个人信息安全法》外,还应当在刑法、行政法领域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予以规定。通过《个人信息安全法》的总领性作用,逐渐细化在各个领域内的相关立法,逐步确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体系。
4.2 强化执法力度与完善救济途径
4.2.1 设置独立的执法机构
设置独立的执法机构或部门有助于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提供,可以设置一个类似消协但非社会团体的行政监管机构或者在工信部之下设置一个单独的监管部门来处理有关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问题。该监管机构享有单独的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执法权,负责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法》等相关法律的实施,同时负责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普及和宣传工作,提高公民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除此之外,该机构还应当负责对外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我国在此领域的立法、标准等与国际接轨。
4.2.2 加大对侵害个人信息安全行为的处罚力度
目前国家对侵害个人信息安全行为的处罚力度较小,相对于个人信息的巨大商业价值,非法窃取、收集、利用公民个人信息的成本明显较低,因此有必要加大对此类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各个层级的立法、政策规定侵害个人信息安全的具体惩罚方式,设置除损害赔偿金额外的高昂惩罚性赔偿金额以提高其不法行为的成本。同时还可将侵权人的侵权行为纳入其个人信用体系之中,以达到遏制侵害个人信息安全行为发生的效果。
4.2.3 设置诉前救济措施
由于诉讼时间较长、调查取证存在一定的困难,等待诉讼判决后的救济往往会给扩大事件的不良后果,给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的公民造成难以估量的人身或财产损失。因此在诉讼救济中可以设置类似票据挂失止付和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的诉前禁令措施,及时有效避免公民因信息泄露遭受更大的损失。
5 结语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利用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应运而生,同时也持续催生了新的安全风险,网络舆情危机、网上虚假信息泛滥、网络恐怖主义等,引发网络信息内容失控,金融数据泄露引发社会风险,大规模网络攻击严重威胁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网络社会治理面临重大挑战,因此,构建政府与企业、国家与社会、技术与法律协同的网络社会治理创新体系已成为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
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构建网络安全法律体系,其中以基本法形式公之于众的《网络安全法(草案)》表明我国网络空间法制化已经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开启了国家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篇章。为了构建我国网络社会治理创新体系,推动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立法和信息安全法制建设,丰富和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学基础理论,加强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信息网络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拟联合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产业界、学术界等单位定于2015年12月9日在北京珠三角JW万豪酒店举行“第六届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会期一天。
本届大会将以“威胁治理,安全创新”为主题,围绕“网络社会治理”、“网络安全立法”和“金融数据安全”三个会议专题进行研讨。我们诚挚邀请您拨冗出席指导。
附:会议相关事项
一、会议地点及回执时间
北京珠三角JW万豪酒店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18号(北京珠三角JW万豪酒店一层,庄胜崇光百货),附近有地铁二号线、地铁4号线大兴线(宣武门站),83路、102路、105路、109路、603路等公交车(校场口站下车),如有问题请随时联系。
如果您能接受邀请莅临本次论坛,请您在收到邀请函后尽快发邮件回执,以便我们为您作会议安排。回执截止日期为2015年 11 月30日。
二、会议费用
本次会议的往返交通费和食宿费自理,会议期间的其他费用(含大会当天午餐及晚餐)由会议主办方承担。若需会议主办方帮您预定酒店房间,请在邮件回执中注明。
三、联系方式
(一)联系人:方婷、张恒敏、王飒飒
(二)联系电话:
方 婷:029—82668371(办公室)、13572274704(手机)
仲利波:029—82668371(办公室)、13572512087(手机)
(三) E-mail:infseclaw@163.com
有关会议的任何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资料所承载的经济信息越来越丰富,并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全球化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和好坏显得尤为重要。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信息产品,其价值在于它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能够提高经济决策水平。会计信息失真,直接导致会计价值的消亡,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除了危害经济与管理之外别无它用。为此,需要反思会计信息失真,寻求治理对策。“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不是偶然的。从观念上说,缺乏诚信意识,唯利是图,是一个直接思想根源。然而,没有一定的条件,“会计信息失真”是难以形成的。除了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外,法律体制不完善、不健全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原因。
从法律体制的角度来思考“会计信息失真”,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尤为重要的方面。近年来,人们从市场体系、治理结构、社会文化、政府监管等各个角度考察和分析会计信息失真,但从法律体制上来思考“会计信息失真”还做得不够。法律体制往往是在对法律漏洞的修补中逐渐走向健全的。一种法律体制,不可能一建立就十全十美。它要在运转中、实践中和动荡中来不断认识自身中的欠缺、弊端和不足,然后来健全和完善它。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渐进过程,法律体制最后便会与现实需要脱节。因此,从法律的角度思考会计信息失真,既有利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也有利于法律自身的完善。
应当说,一个完善的、健全的法律体制,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维持公序良俗。会计信息失真,本质是不诚信,缺乏道德的,违背了公序良俗,是应当被法律所阻止的。但是,当前的法律体制缺乏这种能力。这是值得我们仔细思考的。其他原因暂不讨论,本文从法律制度角度来对会计信息失真做一思考。
1 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原因
1.1 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界定不明确
会计信息差错和会计信息虚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但却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所谓会计信息差错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事项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事实之间的出入。会计信息虚假是指在会计活动中,当事人出于种种目的或虚构盈利,或隐瞒亏损,或避免股东多分红利的要求,或逃避纳税等等,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造成的信息虚假。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当事人主观动机的不同。比较而言,法律应该更侧重于约束会计信息虚假。但由于技术上的难题,法律很难准确区分会计信息差错和会计信息虚假。一旦因会计信息问题引起法律冲突,在认定某项会计信息是否虚假而在法律上又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往往只能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来判定会计信息是否虚假,即以事实作为标准。因而,也就无法正确区分是会计信息差错还是会计信息虚假。会计信息差错与会计信息虚假的社会危害及惩治力度并不应当相同,现行法律未区分两者的差异,导致两者在法律适用上存在混同,直接影响了法律的公信力。
1.2 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主体界定混乱
我国《会计法》第4条、第21条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但在《会计法》第六章的法律责任规定中,仅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罚的规定。《公司法》和《证券法》在自然人承担会计行政责任问题上,也表述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学者对此提出疑问“《证券法》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包含《会计法》中的‘单位负责人’,如果包含,《会计法》中专门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就没有实际意义;如果不包括,则与《会计法》立法宗旨背道而驰”,这暴露出我国会计行政责任认定上的混乱与尴尬。
1.3 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构成不合理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构成,以行政责任为主,刑事责任作为补充,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对民事责任很少涉及或基本忽略。比如,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主要规定了会计行政责任,并有少量刑事责任的规定,但未提及会计民事责任。[2]在诉讼实务中,虽然《公司法》第一百五十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确立了代表人诉讼制度,但是原告资格要求过高,人数难以确定,诉讼利益归属不公平,股东利益很难得到法律保护。尤其赔偿数额没有相关规定难以确定,使得投资者和股东的损失得不到相应补偿。[4]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额的民事赔偿金额,会加大会计信息失真的违法成本,是阻止会计信息违法行为的有效手段。
1.4 会计信息失真的违法成本低
除了民事法律责任缺失,客观上导致会计信息违法成本很低。同国外相比,我国会计信息违法的刑事责任也偏低。《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和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二款对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处罚最高可判处5年有期徒刑,罚金最高20万元。[5]相比美国《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规定涉嫌财务报告的犯罪行为最高可处20年监禁,涉嫌欺诈的犯罪行为最高可处25年监禁。我国法律对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刑事惩处不力,打击力度不够,法律规定与虚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不相匹配。此外,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行政责任,相关约束也偏软。《会计法》第六章规定了三种形式的行政责任:(1)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对责任单位和个人的罚款;(2)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3)对其中的会计人员,由县级以上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资格证书。前两种行政处罚的警戒作用非常有限。按照现行《会计法》的规定,对责任单位最高罚款不超过10万元,对个人最高罚款不超过5万元,同会计信息违法所得相比,罚款金额偏少;部分国有企业,相关罚款由国家买单,责任单位和个人几乎没有实际利益损失。所在单位对责任者的行政处分,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对非国家工作人员,没有约束力。
1.5 会计信息失真存在多头执法
比如,对同一事项的认定,不同的法律有不同的规定,如对责任人员罚款的规定:《刑法》为2~20万元、《公司法》为1~10万元、《证券法》为3~30万元,而《会计法》为0.3~5万元,相关法律之间的不一致势必造成多头执法。此外,《会计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监督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这个规定说明了我国对会计领域实行多头监督制度。多头执法,如果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必然导致各执法部门都有权管事,出了问题都不愿担责。权责不对等,从而导致执法权力的滥用。
诚然,即使从法律层面考察,“会计信息失真”形成的条件也不限于上述几端,但上述几端为其中的基本。社会公序良俗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人们道德文化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依赖于外在的社会环境约束。社会环境对人们的约束,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就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关系而言,两者目的相同,功能上相辅相成,这方面不需赘言。值得研究的是两者的差异。具体到会计信息失真治理,道德与法律发挥不同的作用。总体而言,道德规范是软约束,法律制度是硬约束。会计信息失真,包含利益驱动机制。面临高额的利益诱惑,道德约束通常软弱无力,此时,法律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硬约束,显得不可替代。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个人自觉及道德规范起不到作用时,法律是阻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最后一道防线。
2 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法律思考
2.1 完善《会计法》
《会计法》是调整会计行为的基本法,其主旨是指导会计工作,防止会计秩序混乱,遏制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法》的完善,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应明确界定虚假会计信息含义、内容、划分标准,明确规定区分故意和过失的判断标准。其次,应明确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主体,加强会计人员自身的监督责任。最后,改革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构成,将民事赔偿责任写入法律。我国法律规范过于依赖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对民事诉讼手段重视不够,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主要体现了惩罚,而民事责任主要体现了补偿,更重要的是,民事责任可形成一种利益机制以鼓励广大投资者参与监控,既转移了政府的监管成本又提高了投资者自觉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不同的法律责任体现了不同的法律意图,对会计信息失真行为也会产生不同的威慑效果,民事责任的空缺使会计信息失真责任主体的违法成本大大降低,不利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这种局面必须改变。
2.2 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强化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注册会计师法》是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的基本法,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是最佳的外部监督措施,完善该法能有效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完善的核心,是阻止注册会计师参与会计信息失真的串通舞弊。为此,要确定注册会计师不当行为的处罚范围和法律责任。现行《注册会计师法》在行政处罚和刑事惩处方面的规定不但范围较小,力度也不够,在惩治会计信息造假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明显力不从心。该法的明显不足,是法律责任以行政责任为主,仅在第三十九条规定了注册会计师两种情形下“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民事赔偿责任只在第四十二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所以,有必要增加与《刑法》和《民法》相衔接的内容,理清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形成完整的追究机制,提高注册会计师风险意识和执业质量。
2.3 加强法律间的相互衔接,避免多头执法
多头执法,有立法上的原因,也有政府体制、机制上的原因。首先,针对立法导致的多头执法,应加强法律间的相互衔接。通过法律的修订,保持《会计法》、《刑法》、《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等多项法律的法律责任适用科学统一,避免不同法律就同一事项出现不同处罚标准。其次,针对政府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导致的多头执法,主要解决途径有:(1)精简数量,从根本上减少执法主体规模;(2)明确各执法主体的职能重点,减少摩擦;(3)以公共服务的视角实施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网络,从源头上对多头执法问题产生遏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质量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通过立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在深入分析现行立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在新形势下对会计信息相关法律制度加以完善的具体措施,从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法律体制
参考文献
[1]黄瑞.完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的思考[J].财会月刊(理论),2005,(11).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9.
[3]贡晓军.会计执法问题的多维视角透析[J].商场现代化(上旬刊),2006,(8).
【关键词】法律领域;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策略
引言:
多媒体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人们获得更加便利的沟通环境,个人信息在频繁的交换过程中面临着被泄露的危险。各种资讯传播、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应用,都是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而现阶段我国不完善的法律制度,让不法分子可以轻易获得群众的个人信息。所以在法律层面上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减少泄露信息的可能性是法制建设的重点环节。
一、法律领域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情况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尽管缺少保护个人信息方面条款,但基本保护法的雏形已经形成,包括直接与间接保护两种。首先直接保护。《刑法修正案(七)》中明确规定,非法出售、提供、盗取个人信息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2013年《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将电信行业、互联网行业涉及的个人信息列入到应保护的合法权益体系内。2014年实施《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个人信息的范围进行界定,并拓展个人信息的意义与内涵。其次间接保护。因为我国还没有建立独立的信息保护法,在其他法律法规中对侵权与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规定,并通过保护人格与个人隐私的方式对个人信息进行间接保护。如《宪法》在人格尊严、通信秘密、个人住宅等方面制定法律条款,并于2004年增强“人权保障”的相关规定。另外,《保险法》、《侵权责任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中都对个人信息提供保护。
二、法律领域中个人信息保护出现的问题
(一)法律保护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在宏观层面上制定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缺少惩罚赔偿制度与配套机制,各种法律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条款间缺少系统性。首先现有法律重视侵权损失产生后的救济性保护,没有对信息非法提供、获得、出售等进行全面监管;其次法律中大部分属于原则性规定,没有详细的实施准则;最后,法律上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条文较少,侵犯他人正当权益的不法人员未得到应用惩罚。
(二)法律缺乏较强的操作性
宪法方面:宪法具有高度概括性,很多条款需要部门法进行细化与具体规定,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还没出台独立法律,所以宪法只能在宣示性权利前提下发挥出保护个人信息的作用。民法方面: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最高法的司法解释体现出明显的局限性,没有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外延与内涵进行明确,削弱法律效力。行政法方面:在个人信息保护上行政立法的系统性不足,法律条款只在书面上对其进行高度概括,其实践依据较弱,难以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刑法方面:因为刑法具有较强的惩戒性,所以惩戒违法行为的起点较高。当侵犯个人信息的情节特别严重时,才能体现出刑法效力,但法律中没有对情节严重进行明确规定。
(三)没有对个人信息进行明确界定
现阶段,我国法律体系中没有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建立独立法律法规,使其法律建设也未得到快速发展。法律中没有明确界定个人信息范围及概念,商业机构或者不法分子借助各种方式获得个人信息,并逃避相关的法律责任。而被侵犯信息的个人因无法明确个人信息的范围并缺少维权的法律依据,而难以解决个人信息的侵权纷争。
三、法律领域中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策略
(一)行业自律与统一立法妥善结合
个人信息被恶意侵犯后需要借助法律条文进行维权,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个人信息法律机制,保护个人信息面临执行难的问题。所以要制定实施独立、系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使法律更加逻辑化、系统化。使其为部门法的制定及修改提供依据,并为行为自律奠定基础。行业自律是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制定的,针对性较强的实施细则,其配合统一法能够体现出巨大作用。但目前,我国行业组织程度各异,缺乏较强的自治能力与完善的规章制度,所以行业自律也需要统一法的完善与补充。
(二)增加法律法规的针对性与操作性
首先,《宪法》要严格规定法律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任何个人与组织单位都不非法侵犯他人的个人信息,要逐步健全部门法以增强部门法效力。其次根据司法经验及个人信息概念,科学修改行政法、民法、诉讼法,完善司法程度,强化部门法执行质量,既重视出现侵权后的救济性保护,也要制定全面的防范风险机制。最后各个部门都制定保护个人信息的规章制度,提高行业自律与部门规范,进而让个人信息保护法具有更高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三)在立法上明确个人信息范围
借助概括举例方式明确个人信息范围,让个人信息拥有更加清晰的内涵和外延。我国立法方面获得的经验显示,立法之初要运用原则式阐述范围与内涵,在运行过程中逐步完善、细化个人信息的范围,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制定细则。通常可以分为普通与敏感两类,普通信息选择利式列举、敏感信息注重具体性。如此能够杜绝法律的碎片化与僵硬化,增强信息分析质量,有效节约社会成本,进而充分体现信息的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法律领域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长时间处于逐步健全、完善的状态,其是漫长、动态的过程,要以健全保护范围为基本条件,不但重视统一立法,增强法律制度的逻辑性与系统性,也要逐步提高对行业的约束,增强法律操作性。另外,不断提高群众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增强防范信息泄露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宋娟.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路径研究[J].宁夏党校学报.2014(06)
【法律援助信息】推荐阅读:
法律援助意见10-07
申请法律援助证明06-26
法律援助工作汇报06-27
法律援助服务方案07-08
社区法律援助初探09-25
法律援助护和谐11-15
法律援助中心实习总结09-15
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09-21
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小结12-03
大学生法律援助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