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小说家》读后感

2024-1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孤独小说家》读后感(共12篇)

《孤独小说家》读后感 篇1

(一)黎小芬

最近,读了《孤独小说家》,虽然还没有看完,但已经有了一些感悟。

这本书讲的是,一位失去妻子、与儿子相依为命的小说作家,耕平的故事。失去妻子后的他,整个人变得十分的压抑,他渴望,直本奖(直本奖,写作领域里非常崇高的一个奖项)。但是一次又一次打击让他的希望慢慢的变成了奢望。但在这个时候他并没有放弃也没有为了迎合迎合评委,而去刻意的创作一些时下流行却缺乏内涵的恋爱小说,而是而是坚持把自己的写作风格。这一次他把妻子和自己的悲惨爱情故事作为写作的主题,终于凭借《空椅子》入围直本奖。

书中的一句话,“十年前的梦想,如果没有熄灭,就让它永远的燃烧吧”让我感受颇深。首先“梦想”吸引了我,十年来耕平一直有一个梦想,获得直本奖。并努力朝着这个方向迈进,虽然希望仿佛离他越来越远,但他一直没有忘记他的梦想,最后他的成功向我们证明,成功的路上不能没有梦想,梦想对于我们来说是前进时的方向。比如说我们高中生,当前的梦想是高考一切顺利,我们需要这个梦想,因为它可以让我们不过不过分在意现在的煎熬,很难想象如果高中生没有这个梦想,他的高考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另外“十年”更是让我震惊,十年的等待绝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青田耕平用他的十年,用他十年的坚持换取了他的荣誉。十年里,他从未放弃过写作,更不忘自己的初心——坚持要用自己的双手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的细腻的情感,坚持不为了直本奖而忽视作品的深层韵味。他不会因为刻意讨好评委去写所谓流行的恋爱小说,而是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用自己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感情打动他人,坚持自己的初心不动摇。

这不正是如今许多人所缺少的吗?在官场,有多少人为了刻意讨好领导,不惜挪用公款。或许一开始他们能用自己的良心管住自己,可无数次的诱惑后终于抵挡不住,无法坚持最开始为社会造福的初心,最终锒铛入狱。他们有梦想,可是由于没有坚持自己的初心甘愿流入污池,最终引来了众人的叹息。所以在追梦的路上我们一定不可以因为沿途的风景太美而忘记自己的初心。最初的,根本的才是最美的。

做人要有梦想,与此同时还要有一颗不变的初心。

孤独小说家读后感

(二)钟磊

花了点时间读完了本书。说到为什么会读,挺简单的两个原因。第一:喜欢书的封面,那个打字机的感觉挺让我觉得熟悉。可能是因为我前段时间刚刚买了一个长得有点像的机械键盘的原因。第二,同期在读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第5版)》有点吃力,就让《孤独小说家》这类型的书顺带调节一下了。

作者石田衣良,之前没看过他的书,倒是腰封上介绍说在日本文坛他是比肩宫部美雪和东野圭吾的作家。看起来来头也不小。

读的过程中,难免会想起另外一本书《岛上书店》,因为里面的部分设定真的是太相似了。试举几例:

主角都是在最难熬的阶段,中年丧妻、事业不如意,主角都与书籍密切相关,一个是写小说,一个是经营书店。

主角都有一个孩子,一个是几乎自己一手拉扯大的懂事儿子,另一个是遗弃的小女孩。

主角都遇到知己女子,不同的是《岛上书店》中他们在一起,而本书中没有后文。

两本书都算是积极向上的,不要放弃生活,都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言,都算是小品文。

其实这本书写的很平淡,平淡到让人觉得就是一杯白开水,也有好些让人觉得有点莫名其妙的地方。好在细节的描写很入微,能从这些小小的细节里感受一下一个坚持了十年写作的中年男人对孩子的爱、对自身的怀疑与自卑、对亡妻的爱恋。

阅读过程中还有两件小小的趣事,顺带分享一下。

其一是书中一段是父子两人和一女性知己前往房总半岛散心,看到“房总半岛”四个字,我就想起了程璧的一首歌《房总半岛最南端》。看这一段故事的时候顺带把这首歌也听了几遍,算是读书时候的一种立体化体验吧。

其二是书中说男主角听到了三味线演奏的乐曲。“三味线”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民族乐器,看到这里又不禁想起之前读的一本有点毁三观的小说《春琴抄》。()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看完之后,我觉得我的眼睛也是要瞎了。

读完本书之后,我觉得书里所谓的主人公并不算是那么孤独。虽然经历了丧妻之痛,文学作品也是没什么市场,就连儿子都知道他等着稿费才能勉强维持父子俩的生计。而从另一些方面来看,主角也是幸运的,他的身边始终伴着不离不弃的人们,有懂事乖巧、理解父亲的儿子,好几个可以分享写作、聊天聚会的朋友,有宽慰解忧的红颜知己,有坦怀相待、全力支持的编辑,也有默默喜欢他文字的读者……这么来看好像也并不算太孤独,可是,到底感觉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谁能说谁过得好,你看见的也只是你看见的,真相?哪里有真相,即便有,你也看不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说里出现的所有人,都善良地对待人生,虽然他们的人生都不完美,也有很多的烦恼,但都平庸的生活着。即便是男主角的亡妻,我看来也都算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这本书的的确确就是一杯凉白开,没有起伏的剧情,平平淡淡,甚至可以说很套路的讲完一个故事。如果你是喜欢看那种大风大浪、悬疑频出故事的人,一定会失望的。非要说这本书有什么意义的话,我想小说最后接近的结尾一段可以拿来用用:

我想在场的各位,应该都有被书籍拯救过的经历。在生活苦不堪言的时候,在人生失去方向的时候,在厌恶一切的时候,无意中拿起一本书,它能推你一把,让你迈出新的一步,让你产生重新面对社会的勇气,连一本滑稽可笑的书里,也有拯救生命的力量。我非常荣幸能一直不舍不弃坚持写到现在,感谢书籍世界带给我的一切。

孤独小说家读后感

(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一直在想《孤独小说家》这个翻译好像并不是最贴切的,日文的直接翻译更清晰明了:《父与子》。没错,这是一本平淡无奇的小说,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更没有峰回路转的结局。

这是日本作家石田衣良的小说,文中的主人公青田耕平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说家,妻子因车祸死后他与唯一的儿子小驰生活在一起,因为寂寂无名,他的小说从没有加印过。这本书中充满着朴实的描写,虽然儿子只有十岁,可是儿子带给父亲的财富却是巨大的。耕平一度沉浸在绝望和黑暗之中,每天都和自己说我不行,直木奖我无法获得。但是小驰总是给人以惊喜,在儿子眼中,父亲永远是整个家的支柱,还记得文中小驰对父亲说的一段话,大概意思是:爸爸你要继续写作,不然我们拿什么生活,但是你这么痛苦,我可以打工养你。谁能想到这些话是出自十岁孩子的口中,因为害羞小驰写信给父亲鼓励他。最终耕平在绝望中又一次站了起来,凭借着《空椅子》——描述妻子死亡的小说和《父与子》拿到了直木奖。

这部小说用平淡的口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作家的绝望和孤独。作家是无论什么年纪都要站在前线思考的人,耕平把自己比喻成蒲公英,默默无闻但却孤芳自赏。其实,我们生活中大多都是这样的人。不求大富大贵,也不求举世闻名,我们都认真地工作着、生活着,但是我们很多人却忘了最初的梦想。十年前的耕平想要成为一个好的小说家,直到他第一次加印,这之中的过程对他来说既痛苦又绝望,但是儿子的鼓励是一剂最好的良药。

真的很喜欢作者的这句话:“最黑暗、最绝望的时候,正是你离梦想最近的时候。你只需要再站起来一次。”梦想啊,在我看来是不久前初出社会的我所追求的,但是这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已经被渐渐消磨殆尽,我甚至想不起来我现在的梦想是什么。有时候总觉得现实生活并不能支撑我追求当初的梦想,同时也羡慕着那些有勇气可以一直追求的人。我很羡慕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初中时期的她是那么的叛逆:打耳洞、组乐队,热爱音乐和画画。不久之前,无意中加了她的微信,本以为经过时间的洗礼,她会与我们众多人一样,成为工薪族的一份子。但其实,她现在很好的延续了当年的梦想,她的乐队还在,她现在从事着她所喜欢的行业——雕塑艺术。我想各种心酸只有她自己才会了解,而我也真心地为她感到高兴。

《孤独小说家》读后感 篇2

一、特立独行的个性主义者与温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魏连殳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个性主义者。在连小学都没有的寒石山村中,只有他是出外游学的学生,他是村人眼中的一个异类,常有古怪事迹传出;魏连殳喜欢发表没有顾忌的言论,遭致别人的攻击和讨厌;对于人际交往他总是很冷淡,也不愿接受爱情和婚姻,反而愿意亲近孩子和失意之人;他向来一有钱来即随手散去,没有什么储蓄。凡此事例还有很多。深入文本,笔者感受更多的是蕴藏在这独特的个性主义背后的一种脉脉温情。魏连殳是一个具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他性格充满着一种良善和纯真,一种温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魏连殳的“温情的人道主义精神”首先体现在他与祖母之间。魏连殳的祖母并非他的亲祖母,只是他父亲的继母。就是这样的祖母,“终日终年的做针线,机器似的”,供养整个家庭,并在他父亲去世后,继续辛苦劳作,抚养他长大成人,进学堂,有了事做。可以说祖母的一生对魏连殳产生了很强烈的影响,他感受到了祖母一生贫困坎坷的命运和她内心的悲苦与孤独,甚至认识到世上这样的人还很多。可以说,魏连殳对祖母的感情不止局限于孝,更多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同情。此外,文本时常流露魏连殳对贫苦下层人民的关怀,如:“赠器具给女工并借房屋给她居住”、“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和“倒很亲近失意的人”,这亦是主人公身上社会良知与人道温情的表现。

而小说中魏连殳对待孩子的态度更加表明他内心的那份带有“温情”色彩的梦想和性格中的纯善。魏连殳在成人的世界不喜交际,对人总是冷淡,然而每次见到孩子却“眼里即刻发出欢喜的光来”,“不像平时那样的冷冷的了,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他时常给房主家的孩子买小礼物,听说孩子生病“竟急的他脸上的黑气愈见其黑了”。在他眼里,孩子总是天真,孩子没有大人的坏脾气,后来的坏是环境教坏的,他也因此在孩子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只要改变环境,便可杜绝人之坏。

二、孤独的成因及其精神转变:堕落的精神和“复仇”的心态

在小说中,“我”在魏连殳落魄之后和他有过一次谈话,所探讨的便是魏连殳“孤独”的人生态度,“我以为你太自寻苦恼了。你看的人间太坏……”,“你实在是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这两句话可以看作是魏连殳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魏连殳对身边的人总是充满戒心,他认为本家的兄弟无论做什么都是在算计他的房产;对于友人来访,他以为只是对闲来无事将他当作消遣资料;对于自己失业,他也觉得是意料之中,“无足怪,而且无可谈”,对人心背后的工于算计习以为常。他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孩子总是天真,却反被“天真”的孩子伤害了,加深了他的“孤独”。

魏连殳孤独的根源在于他长久以来被愚昧的群众视作“异类”,与他们处在一种紧张的对抗关系之中。在文本最后,作者借大良们的祖母、“那三角眼的胖女人”的描写讽刺地昭示了这一切。这个愚昧势利的妇人把魏连殳以前对孩子的爱护看作是怕孩子,“比孩子们见老子还怕,总是低声下气的。”;在魏连殳“恭喜了”、“交运了”之后,对于魏连殳让孩子们“学狗叫”、“磕响头”等不雅行为她却反而认为是好的。处于和这些令人可笑、可悲、可叹的愚昧群众的紧张对峙中,能不使人感到孤独么?而魏连殳在“孩子问题”上看法的颠覆,更直接冲击了他的价值观和人生希望,这应该就是一种知识分子觉醒后又感到无能为力的孤独吧?

当“孤独者”在生活中陷入困顿潦倒,在精神上又遍寻不到出路,魏连殳便彻底丧失了自我,选择用一种“自戕式”的“复仇”来对这个社会作最后绝望的反抗。从魏连殳最后的来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最后的矛盾挣扎:“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以往的魏连殳对于这个世界虽时常流露悲观,但身为现代知识分子的他仍有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在经历种种变故之后,他清醒地认识到这个世界不会改变,人心不会改变,封建等级观念深重的人心寒冷了他人道主义的爱人之心,外界严峻险恶的形势威逼着他生存的可能性。所以他要复仇,向这个腐朽的社会和人心复仇,而复仇的方式却是“自我毁灭”。

读鲁迅小说《孤独者》 篇3

关键词:鲁迅 小 说 《孤独者》

《孤独者》是鲁迅先生于1925年10月创作的一篇小说,收录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细细品味,会发现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特立独行的个性主义者与温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魏连殳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个性主义者。在连小学都没有的寒石山村中,只有他是出外游学的学生,他是村人眼中的一个异类,常有古怪事迹传出;魏连殳喜欢发表没有顾忌的言论,遭致别人的攻击和讨厌;对于人际交往他总是很冷淡,也不愿接受爱情和婚姻,反而愿意亲近孩子和失意之人;他向来一有钱来即随手散去,没有什么储蓄。凡此事例还有很多。深入文本,笔者感受更多的是蕴藏在这独特的个性主义背后的一种脉脉温情。魏连殳是一个具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他性格充满着一种良善和纯真,一种温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魏连殳的“温情的人道主义精神”首先体现在他与祖母之间。魏连殳的祖母并非他的亲祖母,只是他父亲的继母。就是这样的祖母,“终日终年的做针线,机器似的”,供养整个家庭,并在他父亲去世后,继续辛苦劳作,抚养他长大成人,进学堂,有了事做。可以說祖母的一生对魏连殳产生了很强烈的影响,他感受到了祖母一生贫困坎坷的命运和她内心的悲苦与孤独,甚至认识到世上这样的人还很多。可以说,魏连殳对祖母的感情不止局限于孝,更多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同情。此外,文本时常流露魏连殳对贫苦下层人民的关怀,如:“赠器具给女工并借房屋给她居住”、“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和“倒很亲近失意的人”,这亦是主人公身上社会良知与人道温情的表现。

而小说中魏连殳对待孩子的态度更加表明他内心的那份带有“温情”色彩的梦想和性格中的纯善。魏连殳在成人的世界不喜交际,对人总是冷淡,然而每次见到孩子却“眼里即刻发出欢喜的光来”,“不像平时那样的冷冷的了,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他时常给房主家的孩子买小礼物,听说孩子生病“竟急的他脸上的黑气愈见其黑了”。在他眼里,孩子总是天真,孩子没有大人的坏脾气,后来的坏是环境教坏的,他也因此在孩子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只要改变环境,便可杜绝人之坏。

二、孤独的成因及其精神转变:堕落的精神和“复仇”的心态

在小说中,“我”在魏连殳落魄之后和他有过一次谈话,所探讨的便是魏连殳“孤独”的人生态度,“我以为你太自寻苦恼了。你看的人间太坏……”,“你实在是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这两句话可以看作是魏连殳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魏连殳对身边的人总是充满戒心,他认为本家的兄弟无论做什么都是在算计他的房产;对于友人来访,他以为只是对闲来无事将他当作消遣资料;对于自己失业,他也觉得是意料之中,“无足怪,而且无可谈”,对人心背后的工于算计习以为常。他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孩子总是天真,却反被“天真”的孩子伤害了,加深了他的“孤独”。

魏连殳孤独的根源在于他长久以来被愚昧的群众视作“异类”,与他们处在一种紧张的对抗关系之中。在文本最后,作者借大良们的祖母、“那三角眼的胖女人”的描写讽刺地昭示了这一切。这个愚昧势利的妇人把魏连殳以前对孩子的爱护看作是怕孩子,“比孩子们见老子还怕,总是低声下气的。”;在魏连殳“恭喜了”、“交运了”之后,对于魏连殳让孩子们“学狗叫”、“磕响头”等不雅行为她却反而认为是好的。处于和这些令人可笑、可悲、可叹的愚昧群众的紧张对峙中,能不使人感到孤独么?而魏连殳在“孩子问题”上看法的颠覆,更直接冲击了他的价值观和人生希望,这应该就是一种知识分子觉醒后又感到无能为力的孤独吧?

当“孤独者”在生活中陷入困顿潦倒,在精神上又遍寻不到出路,魏连殳便彻底丧失了自我,选择用一种“自戕式”的“复仇”来对这个社会作最后绝望的反抗。从魏连殳最后的来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最后的矛盾挣扎:“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以往的魏连殳对于这个世界虽时常流露悲观,但身为现代知识分子的他仍有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在经历种种变故之后,他清醒地认识到这个世界不会改变,人心不会改变,封建等级观念深重的人心寒冷了他人道主义的爱人之心,外界严峻险恶的形势威逼着他生存的可能性。所以他要复仇,向这个腐朽的社会和人心复仇,而复仇的方式却是“自我毁灭”。

他做了杜师长的顾问,开始在家中客厅与先前自己厌恶的人迎来送往,也不真心对待孩子了,让他们“学狗叫”、“磕响头”来作消遣。然而这究竟是报复时代和社会,还是报复自己,这样的“复仇”究竟有何意义,我们已经说不清了。

百年孤独小说读后感 篇4

老头是个自由派,我跟他聊切·格瓦拉——我并不喜欢这个人,但我知道这是个符号——他跟我说切·格瓦拉并没那么受欢迎,或许喜欢卡斯特罗的人更多一些,但他不能确定。然后是莫拉莱斯和查韦斯这对活宝。老头说,查韦斯是个愚蠢的经济管理者和外交家,但他的social project确实卓有成效,你可以不喜欢他,但必须重视他。我喜欢这种balance的调调,老记者的职业本能已经渗透进了日常谈话。

再然后我说起我对百年孤独的热爱——我不知道百年孤独的英文名字,但我能蹩脚地尝试发出cien anos de soledad的音,还有garcia marquez。老头微微低头,从镜片上方又看了我一眼,平静的眼神亮了一下。

接下来的三天中,只要我还能在早餐餐厅中找到他,我就端着盘子坐在他身边,听他讲那过去的故事——老头年轻的时候是马尔克斯的粉丝,曾经采访过他本人,对他的所有故事了如指掌。

我也顺便介绍马尔克斯对中国,以及对我本人的影响。我说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才15岁,在高中宿舍的被窝里,从下午六点到晚上两点一口气读完。我说,拉丁美洲是一片有故事的土地,就像中国。老头儿一边往面包上涂黄油,一边微微点头。最后一天分手的时候他说,欢迎来危地马拉。

中国和拉丁美洲,这两片土地在过去的3里有着太多相似的故事。

但中国人没有把这些故事写出来,至少没有写得这么彻底。

《孤独小说家》读后感 篇5

《百年孤独》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家族的一部兴衰史,其脉络就是自闭到开放,开放到繁荣;再由开放到自闭,自闭到毁灭,其实写的就是拉丁美洲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的兴衰。在《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接受专访时对孤独的解释意味深长:孤独就是不团结。

“不团结”在我的印象里有很多解释,从片面的角度说,它是自闭的、可怕的、是要反省的、是要摒弃的。其实在职场上也不乏这样的案例,团结协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而实际上我们往往是在本职工作上倾尽了全力,而忽略了其实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性,这也说明越是浅显的.道理,越是难以企及。

小说孤独者读书笔记 篇6

正文:时势造英雄,英雄之所以突出于人群之中,称之为英雄,是因为时势决定人的思想,决定人的思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思维,奴隶时代必有时代的奴隶。

然而人普遍都是时代的奴隶,便也不觉得自己身为奴隶,必有一“孤独者”来做打破时代思维的英雄,才能使人觉察得自己身为奴隶的处境。 魏连末,一个时代的“孤独者”,他的存在让人们闻出了一丝叛逆,但已习惯于奴隶时代的人们又怎能让他这个“孤独者”打破奴隶时代的宁静的水面。

《道德经》云:“明道若昧,进道若退。”于是“就时时听到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古怪”,“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处于奴隶时代的人都有一种时代奴隶的秉性,即对“孤独者”的排斥和逼迫,一切都要按奴隶时代的规则。

老子说:“上士闻道,而勤行之;中士闻道,若存之;下士闻道,大笑之。”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只是大笑和排斥。魏连末的祖母死后,“他们的第一大问题是在怎样对付这个‘承重孙’,因为逆料他关于一切丧葬仪式,是一定要改变新花样的。”而“聚议”的结果,“是全都照旧”。

曼斯菲尔德小说中孤独的女性形象 篇7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孤独感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是20世纪初英美文坛的一位杰出的现代短篇小说大师。她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19岁到伦敦,从事文学创作。她的创作有短篇小说、诗和文学评论,并与人合译过契诃夫和高尔基的作品。她在艺术上深受契诃夫的启发,不设奇局,不求曲折的情节,注重从看似平凡的小处发掘人物情绪的变化。她对英语短篇小说的贡献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述艺术,注重心理表现,表达细腻含蓄,富有诗意。作品色彩鲜明,文笔简洁而流畅。她以敏锐的女性视角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描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处境和命运。她们为了生存而奋斗和反抗,但当时的社会给了她们百般磨难,奋斗没有了结果,反抗变成了挣扎,孤独感紧随而至,终其一生。

曼斯菲尔德短暂的一生始终被孤独所萦绕。在给她的丈夫米多尔顿·莫里的信中说:“我是如此的感伤于身心的孤寂和身体的病痛,就像我再也无法恢复完整的自我……”她的短篇小说流露了这一感受以及她对此的深刻思考。许多作品都围绕同一主题:人生是孤独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永远存在,无法消除,所以人们不可能在灵魂深处达到真正的相互接近。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中的两个女儿是典型的孤独老小姐的形象。她们表面上受到父亲严格的保护,实际上却被父亲剥夺了生活的自由和成长的权利。她们没有时间观念,永远沉浸在天真的过去,生活在她们自己那孤独狭小的世界里,自我封闭,对外面的客观世界模糊不清。她们是爱德华时代的牺牲品。面对父亲的去世,她们内心悲痛,不知所措。虽然已是成年人,但思想和行为仍然带着孩子气和怪癖,例如,当她们决定将父亲的帽子送人时,不禁笑了,小说中用的是“giggle”一词,足以证明她们的行为与年龄极不相称。她们生活在受父亲影响的封闭状态,没有自我,没有独立意识。她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甚至不知道如何面对贪婪厚颜的佣人安德鲁斯。在小说的结尾处,康斯坦尼亚想跟约瑟芬谈谈她们未来的生活,刚出声还没说到正题,被约瑟芬打断了,因为约瑟芬也有话想说,但她嘟哝了几声,欲言又止。姐妹俩其实想到的是同一个问题:未来该何去何从?可是,两个人都不愿先说出来,都期待着对方先开口。最后,康斯坦尼亚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我忘了。”约瑟芬沉默片刻,“我也忘了。”不是忘了,而是找不到未来的方向。一直以来,她们习惯了以前的那种生活模式,习惯了对父亲的依赖。如今,父亲去世了,没有了依靠,她们该如何生存?小说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结局,但留给了读者思考的空间。康斯坦尼亚和约瑟芬过去的生活处于被动的位置,既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没有可以继续依靠的婚姻。未来的生活是一个未知数,让她们无所适从,迷茫不安。孤独终将是她们不可改变的命运。

《幸福》是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柏莎是一个生活在梦幻中的少妇,过了而立之年,心头燃烧着幸福的火焰,爱她的生活里的一切。当她发现自己的丈夫和她的朋友之间有暧昧关系时,她内心的火焰被失望和痛苦浇灭了。开头贝莎是一团烈火,后来是透心凉。幸福感瞬间土崩瓦解,美好的生活烟消云散。这种情节的陡转,突出了女性情感被摧残后的孤独无助。幸福只是一种假象,依附于男权的女性没有幸福可言。在男权社会,女性没有思想,没有工作,没有财产,完全以附属品的形式存在。柏莎的处境很尴尬:她是母亲,去育婴室看自己的孩子去得不是时候,孩子在吃晚餐,她不敢挑战保姆的权利,只好远远地站着观察;她是妻子,但是丈夫哈里对她很冷淡,在他眼中,她的职责就是监督佣人完成家务活,她的情感需要对于他来说毫无意义;她是朋友,她把富尔顿小姐看做是唯一理解她的朋友,然而,她被欺骗,成为了富尔顿小姐接近哈里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如此之深,就算是朋友或夫妻也不例外。曼斯菲尔德以她女性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传统夫权的束缚下,女性并没有真正投身到社会中去,政治经济状况无法得到实质性改善,因而不可能改变其第二性的地位。社会把男性与公共领域、独立性、支配性和统治性相等同,而女性正好相反,私人领域、依赖性、被支配性和被统治性就是她们的标签。在这篇小说中,柏莎作为母亲、妻子和朋友的最基本的权利已被剥夺,她只能处于边缘的角色地位。当幸福化为过眼云烟,婚姻成为了牢笼,生活毫无生趣,孤独无依。“怎么办才好啊?”这是柏莎问自己的问题,可是没有答案。

好书读后感—孤独,孤独 篇8

走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每一个人的无一例外的经受着孤独的考验,我们只能独自面对,素颜修行。

——题记

以前我一直傻傻的认为,孤独,只单纯的内心空虚罢了,毫无意义,直到看了这么一本关于孤独的书,我才明白,孤独,可以是人生的洗礼,化蝶前的磨砺,也是可以泯灭一切希望的黑夜,重要的,是态度,是敢不敢于改变。有这么一个故事,让我记忆犹新。

在两街汇聚处,有这么一个名为三角地的人家。主人公的爸爸酗酒,常常喝的烂醉如泥,妈妈赌博,常常赌地满眼血丝,弟弟们中,有的总爱惹是生非,有的成绩不及格,只知道献媚讨好,还有的偷窃……可谓是“臭名远扬”。人们总是排挤他们,孤立他们,对于主人公而言,这个家庭就是风口浪尖的常客,一艘破旧的木舟,在风雨中岌岌可危。

主人公没有一个朋友,他只有一把吉他陪伴他。他总是一个人忧伤的弹着曲子,一个人在夕阳下发呆。他必须忍受这一切,因为他没有一个愿意听他倾诉的,哪怕是空气。

后来,他认识了一个女孩,一个跳舞极美,歌声动人的姑娘,她刚刚才搬到这里,并不知道三角地的事。主人公很怕她知道一切,所以一直隐瞒,可是纸包不住火,女孩知道了一切,对他愈发冷清,总是轻蔑的看着他,最后这段友谊成了泡影。

他想像爸爸妈妈一样逃避生活,看着夕阳西下,几乎没哭过几次的他流泪了,一个人在外面的草地上睡了一夜,也想了一夜,他决定改变这一切。

他号召弟妹们将废品站般的家收拾得干干净净,再把人也打扮得干干净净,他们一起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足,最后让他们的父母重新审视这个家庭,放下赌场与酒瓶,关照起自己的孩子们,开了一家咖啡馆,从此,三角地成了人们眼里的好人家。

看了这个故事,我的心不禁一颤,惊讶于主人公的勇气!主人公的经历断不是一帆风顺的,可是他却在如此的逆境中傲然挺胸,勇于改变,用自己的努力,赢得别人的尊重!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但这也需要行动的支持。

看看现在的我们,一些人忍受不了孤独,盲目刷存在感,他们不思考原因,也不愿去改变,做最好的自己;他们不坚强,不勇敢,他们很少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他人的尊重,正因如此,他们才无法成为自己想要变成的样子。

改变需要我们在逆境中认识自我,需要我们坚强,执着,勇敢。改正不足,改变自己很难,但只要你心中有不灭的信念,付诸行动,才有更多的机会成功。

黎明到来之前总是黑暗,当你在磨砺中愈发强大,你一定会冲出孤独,如凤,浴火重生!

《孤独》读后感 篇9

《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是林清玄凝结半生智慧的心灵之书,它要献给所有想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修得一颗宁静之心的人。

“生命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时间。

花季正是花祭,碟生旋即碟灭,只是赏花看碟的人很少做这样的深思,因此很少人是庄子。我一向认为,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了爱,却不懂得如何表达,那不仅自己活在痛苦中,对别人而言,也等于是没有爱一样。所以,内心的情感和外在的表达同等重要。童年的祝愿虽然天真,却是诚挚的。生而为人,心灵犹如暗夜的天空,从前我们在人间生起的爱犹如星星点灯,使我们的心空温柔而明亮,繁华而有致。想到我在幼年的时候,总觉得逝去的日子并未真正消失,而是一颗一颗升上天空,化为星辰,并照亮着未来的路。我们会害怕、会无所适从、会畏惧受伤,但是人生的火一定要过——情感的火要过、欢乐与悲伤的火要过、沉稳与激情的火要过、成功与失败的火要过。有许多事物,“没有”其实比“持有”更令人快乐,因为许多的“有”,是烦恼的根本,而且不断地追求“有”,会使我们永远徘徊在迷惑与堕落的道路上。幸而我不是太富有,还能知道在人世中觉悟,不致被福报与放纵所蒙蔽。幸而我也不是太忙碌或太贫苦,还能在午后散步,兴趣盎然地看着世界。我们的生命如此短暂,有所营谋,必有所烦恼;有所执着,必有所束缚;有所得,必有所失。“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那样的生活才是我们向往的生活,百花丛里是“有情”,片叶不沾身是“觉悟”。我们如果日夜为欲望奔走,就会耗失自己的健康。世间的事物来来去去,我还是我。人我是非、利害得失去去来来,我们既未增加,也不减少。误解与赞赏、批评与歌颂,都像庐山的烟雨和浙江的潮汐,原来一物也无!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值得给予最大的敬意,努力生活的人们都是值得敬佩的。他们不用言语,而以劳作表达了对生命的承担。我们既然生而为人,不是草木虫鱼,就要承担,安然接受人生可能发生的一切,除了安然地面对,还能保持觉性,就是菩提了。承担,是生命里最美的东西!想了解辽阔,要观海。想知道伟大,要看山。想体会自由,要静静看云。想感受无碍,要沐浴春风。爱的开始是一个眼色,爱的最后是无限的穹苍。

“今日踽踽独行,他日化蝶飞去。

感到日子没有变化,可能是来自生活的不能专注、不肯承担,因此就会失去了对今天,甚至当时当刻的把握,可悲的是,不能专注把握此刻的人,也肯定是不能把握将来的。其实,日子怎么会每天一样?我们今天比昨天成长一些,今天比昨天更接近死亡一步,今天比昨天多看了一天世界,怎么会一样?如果我在这世上没有明天,这是禅者的用心,一个人唯有放下现在心、过去心、未来心,才会有真切的承担呀!在我们生命的岁月里,火和爱或许是必要的,但不必弄得自己烟尘滚滚、灰头土脸,也不必一定悲伤和烦恼,那就像每天有黎明与日落一般,大地坦然地承受罢了。人人都渴望爱情,即使我们正处在其中的爱情不是最好的,却因为渴求而盲目了,这一点连天神也不例外。珍惜青春是最重要的。在不正常、不平衡的爱里挥霍青春,将会使人生的黄金岁月过得茫然而痛苦。如果我们的每一天是一幅画,应该尽心地着墨,尽情地上彩,尽力地美丽动人,在落款钤印的时候,才不会感到遗憾。许多事物我们可以决定取舍,唯有青春不行,不管用什么方法,它都是自顾自行走。如果我们有着怜爱、珍惜、欣赏的心,即使在人生的无寸草处行走,也会看见那美丽神奇的一瞥。经过编织美梦的少年时代,我逐渐知悉了生命并没有结局,每一个结局只是一个新过程的开始罢了,美好的过程可能带来惨痛的结局,痛苦的过程也可能带来幸福的结局。当然,过程平顺而结局圆满,是最理想的,但一时圆满不代表永远美满,只是走向一个新的起点。

《孤独小说家》读后感 篇10

当鲁迅将其犀利敏锐的目光集中于中国社会生活和民族性格的深处时, 郁达夫却将自己的笔触伸向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学青年心灵的深处;当郭沫若以乐观昂扬的诗情预言着新时代的到来时, 郁达夫却以自己率真忧郁的风格表现了深刻的时代苦闷。特别的时代,特别的家庭生活环境,使他一生都无法摆脱忧郁的困扰, 然而造就了独秀一枝的诗人兼小说家的气质,忧郁摧毁着他,也成就着他。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郁达夫作品中的忧郁情结成因及影响。

一、坎坷征途上的辛酸与苦楚

郁达夫曾说:“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序传。”[1]所以他的小说中处处渗透着他本人的生命体验和人生经历, 他的忧郁气质和感伤情怀都寄寓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 人物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是郁达夫的。从郁达夫的作品中,我们处处都能读出他的率真、他的清高、他的孤僻、他的忧郁。首先让我们探讨郁达夫的人生遭际。

郁达夫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庭经济状况迅速下降。整个家庭负担都落在母亲一人身上,忙碌的母亲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儿女, 所以年幼的郁达夫三餐茶饭既不按时又常不足,即使一年一度的除夕,也要忍受着饥饿的折磨。据郁达夫回忆说:“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2]家庭的贫困,生活的辛酸,在他性格上留下了鲜明的印痕———自卑。在一个人从男孩成长为真正男人的过程中,父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亲教人勇敢、坚强、理性,也让一个人充满原始蛮性的力。没有父亲的影响感化,一个人尤其是男人,其性格多多少少会有些缺失。“父亲的离去使他在人格成长过程中,丧失了可供认同的有力形象,童年时代的饥寒困顿成为他终生挥之不去的创伤性记忆,从而形成了他柔弱内敛自卑的性格”[3]。抑郁气质类型的人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是“柔弱易倦,多愁善感,言语动作细小无力,孤僻、胆小、懦弱、具有内倾性”[4],所以郁达夫是抑郁气质的典型,他的这种气质感染了他笔下众多的人物形象。在其小说中,“他”、伊人、文朴、于质夫等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1913年 ,17岁的郁达夫带着满腔热情踏上了远离祖国的征途,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广泛涉猎中外文学和哲学著作,为他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喜爱从普希金到蒲宁笔下一百年间活跃于俄罗斯文学画廊上的‘多余人’”[5],他能在自己小说中塑造出中国泥土里生长出来的“零余者”也就不足为奇了。获得知识的满足与快乐并不能减轻作为一个弱国子民在他国遭受的精神上的摧残, 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使他忧伤、愤世。

从郁达夫的小说来看,所谓性的苦闷、社会的苦闷、政治的苦闷,都与恋爱问题有很大关系。没有温馨的爱情,一切苦闷随之而来。郁达夫是一个很钟情的人,一度对爱情和温暖的家庭寄予了很大期望,深信自己那颗漂泊不定的心会因异性之爱的抚慰而平静安宁。王映霞的出现让他的生命如枯树逢春、充满生机。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美好的,一旦拥有就会发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完满,缺陷、瑕疵便会暴露无遗,一段时间的相亲相爱、幸福美满之后,由于王映霞的爱慕虚荣、攀龙附凤, 郁达夫从爱情的理想王国跌入爱人友人狼狈为奸,背叛自己的万恶深渊,也曾竭力挽救这段爱情婚姻,但王映霞的随心所欲、率性而为把他对爱情的寄托击得支离破碎,他曾以为神圣、纯洁的爱情之花也难以摆脱凋零的命运。人生本来一路坎坷、一片晦暗,他只渴求拥有一份惺惺相惜的爱情聊以安慰自己那颗晦暗不明的心,不至于使自己的人生走得那么心酸。然而,就是他曾寄予了全部希望的爱情也把他抛到了绝望的边缘,使他的人生更添一层不尽的忧伤和郁闷。

二、五四狂飙后一代青年的苦闷与彷徨

郁达夫曾说:“悲怀感伤,决不是一个人的固有私情。”[6]小说中流露出来的感伤忧郁的情调,虽太过于颓废和消沉,但深烙着时代的印记,是这水深火热时代的见证。“五四”高潮期狂飙突进的激情已经荡然无存,黑暗势力卷土重来,新文化内部出现分裂,整个社会呈现严重的病变状态,到处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空气,这是一个布满阴霾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下,一些先进的革命分子虽然不满足现实的黑暗,但没有改变现实的力量,他们找不到一条正确的通向希望和光明的捷径,于是一部分知识分子陷入苦闷和彷徨之中。郁达夫小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这类知识分子的典型, 在他早期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中,主人公几乎一律处于饥寒交迫、贫穷潦倒的境地之中,有的不得不靠典卖旧书或亡妻的戒指维持穷苦的生活, 有的则经常失业,百无聊赖,只好愤懑地发几句“袋里无钱,心头多恨”的牢骚。

时代不仅指社会所处的大时代, 还指郁达夫作品中人物所处的青年时代。郁达夫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都是青年知识分子, 所以他们无法摆脱青年这一年龄阶段的苦恼。在这一时期,青年男女生理发育一天天健全,两性间的吸引日趋强烈,他们已经具备了爱一个人的能力,生理上开始觉醒,产生了对异性的渴求。这是人一生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如果这一阶段能进展顺利,那么很容易促成一个人性格健全,但如果在这敏感的青年时代遇到挫折, 则很容易造成一个人性格的缺憾,郁达夫笔下的知识青年却在人生紧要关头遭遇不幸,长期的忧郁焦虑使他们陷入绝望的处境之中。“这些人物为了摆脱绝望,于是放浪形骸,出入歌院酒楼,试图以一种狂烈的方式麻醉自己的灵魂,忘却人生各种痛苦,但是不幸、绝望偏偏挥之不去,最后他们无可奈何,只好在绝望中听天由命、得过且过”[7]。如《沉沦》中的“他”对异性之爱的渴求不能满足,而掉进性犯罪深渊;《在银灰色的死》中,主人公因为静儿嫁人的愤慨,更痛饮起来,心里生出无尽悲愁,一边好像是已经对静儿复了仇,一边好像在哪里哀悼自家的样子。在人生的狂热时期,他们的生理欲望无法满足,精神创伤无人安慰,结果只有压抑自己,由压抑生出苦闷,由苦闷陷入悲观,由悲观不得不作践自己,借着经济的力量购买生理上的满足,颓废自己的学业、自己的前途,走上醇酒妇人的道路,最终人生颓败、自取灭亡。

三、弱国子民的凄苦与哀号

郁达夫长期负笈东瀛的留学生涯,他感受最深的不是漂泊不定、居无定所的羁旅之苦,而是异族人的歧视和侮辱让他永远刻骨铭心。作为一个留学生,他不仅作为个体存在,更代表着一个民族出现在日本这一新崛起的东方强国的土地上,那时的中国是积贫积弱的,是列强宰割的对象,国际地位极其低微,民族耻辱是每个中国人的耻辱,民族自卑最终转化为个人自卑。“在这样一个压抑沉闷的环境中,郁达夫生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因此通过感伤的作品排遣心中的忧闷,寻求某种慰藉,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情绪发泄渠道”[8]。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文字成了他最忠实的伙伴, 在最严酷的生存条件下给了他最贴心的温暖。郁达夫曾说及那时的心情:“我的这抒情时代,是在那荒湮残酷军阀专权的岛国里过的,眼见到故国的陆沉,身受到异乡的屈辱,与夫所感所思,所经历的一切,剔括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妇一样,毫无气力、毫无勇毅,哀哀切切,悲鸣出来的,就是那一卷当时很惹起了许多非难的沉沦。”[9]

虽然民族的落后让郁达夫受屈辱,但他依旧对生他养他的土地爱得深沉,他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奔走呼号,爱国主义激情自始至终在他心中奔腾不息,“茫茫烟水回头望, 也为神州泪暗弹”[10]。他无时无刻不思念着的祖国正在那里受苦受难,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与祖国血脉相连的他怎能面对烟波浩渺的江水而不潸然泪下呢? 对于他的小说《沉沦》,我认为与其说是一代知识青年走向灭亡的悲歌, 不如说是希望祖国快速崛起的热情召唤,《沉沦》中的“他”留学日本,然而所拥有的并不是作为留学生的风光和荣耀。“日本人轻视中国人,同我们轻视猪狗一样。日本人都叫中国人作‘支那人’,这‘支那人’三字在日本比我们骂人‘贱贼’更难听”[10],妓院侍女的面前,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支那人,即使在一个妓女面前,他也觉得低人一等,为什么他不能昂首挺胸、堂堂正正地做人? 在祖国让他遭受这样奇耻大辱时,他对祖国产生的不是深恶痛绝之情,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呐喊。

四、小说人物爱情中的失落与原因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然而郁达夫笔下的主人公虽然读书甚多, 却依然囊中羞涩, 亦无人爱恋, 孤寂难耐,“他们在精神上具有最大限度的自主, 但现实中,他们的行为无法达到与精神一致的自主,在他们那里,种种苦难的感受是因对自我幸福的追求不得满足而发生的”。如《春风沉醉的晚上》中主人公和陈二妹同住一个屋檐下 , 过着同样艰辛的生活,两人彼此关照着,主人公由同情而对陈二妹产生了爱意,当他想把两只手伸出来拥抱她一下时,理智又使他缩回了手,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处境糟糕,没有爱人的资格,他从来没有想过,如果两个人结合在一起,那么会不会把生活变得更好过些, 或者即使生活依然艰难, 但有人体贴安慰自己,心里会不会快乐一些? 残酷的生活把他们压得太深,牢牢地套住了他们,冻结了他们曾拥有的信心,也封锁了他们爱的自由,给他们留下的只有孤独的身影和忧郁的眼睛。

经过细细斟酌, 我们会发现郁达夫小说中主人公感情经历中大都有第三者插入,《银灰色的死》中主人公因为静儿丢下他与别人说笑而同受了伤的野兽一般;《沉沦》的主人公也是因为侍女丢下他接待别的客人, 而发誓再也不爱女人了;《南迁》中的伊人 ,当W君从医院回来的时候 ,才意识到受了M的欺骗。正是由于第三者的介入, 而唤起了深埋心底的自卑感,在与第三者的对照比较中,他们从自己身上找不到丝毫可以与第三者相较量的优越感,他们心目中神圣的爱情金字塔因为自己劣于他人的恐惧而顷刻倒塌, 他们与第三者之间没有只言片语,没有怒目而视,更没有你死我活的格斗,而是主动的自辱自败,陷于自伤、自悼、自怜,自卑把他们打入忧郁的地狱,永不得超脱。

五、环境描写中的阴冷与暗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物。”他把意境分为两种,一种是有 我之境 ,一种是无 我之境 ,郁达夫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大多属于前者。 他眼中的世界多是带着主观感情色 彩的 ,可谓“感时 花溅泪 ,恨别鸟惊 心”,以忧郁著称的郁达夫,其笔下的景物又岂能逃脱忧郁的本色? 我们来看,《银灰色的死》中,“天上飞满了银灰色的寒云,北风紧得很,在落叶萧萧的树影里”。看到这样的文字,无论你的心情如何明媚,恐怕也难免沉重起来。《沉沦》中,“一到晚上,他开窗一望,四面都是沉沉的黑影,并且因儿市的附近是一大平原 ,所以望眼 连天 ,四面并无 遮障之处 ,远远里有 一点灯光,明灭无常,森然有些鬼气,天花板里又有许多虫鼠,息栗索落地在那里争食,窗外有几株梧桐,微风前叶,飒飒得,响得不已”。整个环境被沉沉的黑影笼罩着。在巴金眼里,黑暗里的灯给人带来希望,郁达夫的笔下,灯火却充满鬼魂得阴森可怕, 再加上树叶飒飒响个不停, 这一切都让人毛骨悚然、令人窒息。

结语

《孤独书》读后感 篇11

我有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没有涉及有关孤独的话题。不是因为我终于得到我想要的喧嚣热闹或温柔陪伴,而是我在长时间的阅读观览中,觉得展示自己的孤独,或许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仿佛是在向人展示自己夜行的锦衣——会这么觉得,是因为我不认为孤独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我十分同意笛安在序言里对人的分类:认同了自己的罪,并以“世人如此”自我安慰求得心安的,是其一;一定要成为圣贤,鸷鸟不群,严于律己仿佛不活在这个真实的世界的,其二。而我或许是与消失宾妮在一个分类的,矛盾着,与自我周旋着,无法认可自己,也无法被理解纠集所在的其三。

我知道自己罪孽所在,不能接受不能原谅,却又无法洗清它。只能背负着它,然后与自己搅扰。几乎每天都要发酵出一个问题,像是培养皿团团开放的菌群,意识界一块无法避开的斑。而我无处诉说,甚至不能付诸文字。因为它们甚至不能算是问题,我清楚答案的。不需要征询任何人。我知道结果。

比如我知道我们都是要分道扬镳的,而此刻为什么还要高唱友谊天长地久,谁能伴谁走到最后,哪有永恒的朋友。

如果全部要说出来,我是个多么扫兴的人啊,这么多年小心翼翼粘贴黏合起讨喜的面具,我当然不舍得砸碎它。

于是把这些东西,有了明确答案的问题,就留给我自己吧。入夜走在街上,带着不能诉说的问题不想回家。

就是这个样子。

我不是越长大越孤单的那一类人,没有仿佛逐渐干涸的池塘中水藻的不适感。而是相反,我幼时是孤单而没有玩伴的,长大了反而有了很多朋友,但是我依然保留着的一部分孤独,无法被化解,仿佛沙漠植物特有的基因,即使在潮湿的水乡也扬起孤傲的刺,不会因为连绵的雨变成柔软的叶。

其实骨子里,我依然是个不讨喜的人吧,到底有什么是值得我不肯屈服于规则的,有什么支撑着我给我资格藐视我所身处的庸碌的。如果把这样的灵魂展现出来作为皮囊,一定是非常讨厌的,到底骄傲什么,到底有什么资格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表情。我是明白的,我不得不服从于规则,学会使用规则活下去,必须融入庸碌里面,不要被排挤到边缘。可是有一个我是不肯的,他像是一块在闷热濡湿中不肯融化的冰,不但不肯融化,还要用自己的棱角刺痛我,不让我变成可以装进任何容器的柔软皮囊。

他在鄙视我。但又因为是我,而无法干脆地拂袖离去。

世界和他相互撕扯,世界想要折损他,而他要让世界相信自己的气焰不会熄灭。我就是他们双方的战场。

同样身为书写的人,即使我可能在很长时间内也无法达到消失宾尼的水平,无法构造她构造的世界,但我或许能懂得她想传达什么,哪些语句其实是自己最真实的写照,将所有的错误不顺,即使经过漫长的推拉,还是要返还给自己。我是懂的。

怎么才能像是一些人那样,在生活的不顺意面前把错误都推给别人,自己只要哭泣控诉就好,即使心中充满悲痛,却不会愧疚。

是我做不到的事情。装作幼稚装作无知,躲在长辈身后闭起眼睛让别人去解决,这是我做不到的事情。想要呈现出永远都成熟理智的样子,从力不从心到真正的素未相识的人事管理者也能承认我,花费了三年的时间。

即使我也想过,如果我第一次接受某件工作时候做的不那么圆满,出了错,会不会被人当做小孩子去对待。

又或许所有人其实一直也没有把我当做成年人要求,只是我自己对自己太苛刻。

而一直没有说出来的话,或许写到这里已经昭然若揭。

让我任性,不用承担。

为什么这句话连写出来都会觉得大逆不道。敲击键盘心中宛如闯过惊雷。

我明白,世界不会再给我一次任性的机会,既然我在幼时向往并追求者理智稳重,就不可能在我已经将近成年的时候再给我一次机会去像孩子一样任性。

因为明白,才难过。人生短暂,我已经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

而且我不能停下脚步。

越走路越宽广,四面坦途,看起来也像是无路可走。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靠在枕头上,关起的房门发酵着屋里的温度。我读到一半突然想,如果我就这么沉睡,再也不醒来,也就是这样一种结束了吧。而我,我们这样挣扎着欢愉着过完冗长又渺小的一生,意义何在呢。

《孤独之旅》读后感 篇12

在一个辉煌的时刻中,突然的没落是谁都无法承受的,这对父子却不同。

杜小康,在一个较富有的人家,可中道父亲折了本,家道没落了,为了生存,他们只好去谋求商路――放鸭,顾名思义,放鸭最好地点就是河道附近,这不,就开船赶鸭了。

在船上,杜小康看见了陌生,远离的熟知,心中便有了一丝退意。可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看一眼。”这便是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意思了。可却不是这样的,其实下文中也写到他父亲也是这样。但他父亲背负着一家的责任,责任使他不可以放弃,而他也只是前进而已,并不知道方向、目标。

目前对于这些事情,杜小康现在已经有些麻木了,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了解过的事情,他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默默接受,在心中即渴望那一丝光明,机会或希望……

而杜雍和也在顶着天,在承受,可他也在反抗,他在用行动去反抗,去造就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让他卷土重来的机会。但在这背后,他儿子却也在承受着不小的压力,让一个小孩早早的看见了社会残酷,让一个弱小的内心去承受,对儿子的愧疚……

在结果到来之前,等待往往是最考验人心毅力的。杜小康也在父亲的保证下开始了另一种反抗,反抗不是反抗父亲给予的压力,而是生活,用毅力武装自己,父子二人便开始去接受,去反抗……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是那么单调,那么孤独,父子之间的交流少的可怜,之间好像有一个冰墙一般,便是两头热冻住了一般。

单调是不可能是一直的,一个黑天中,暴风雨洗卷了一切。给鸭围的鸭栏,一下就上了天下来。鸭子们,如脱缰野马私下奔驰,杜小康如同冲云箭般冲上去,在这个滚雷之中,独自去追赶,脸被刮破了,腿被刮破了脚被刺伤了,精疲力尽了,这些丝毫未阻止他,他只是这样,他仅仅这样,赶着追着这鸭子……

双手很冷,呼叫父亲,听不见;父亲的呼叫,也听不见,一步迈出,随着重心的转移,身体慢慢倒下,身体动也动不了,无力感涌上心头。一流泪行出现。想抹去,可浑身无力,泪也静流,一股滋味在心头聚集。大声哭出,可能会好受起来,可哭都成为了一种罪责,流泪都是不可许的。

父亲这时也是如此,可最后看见儿子这样,一股羞愧感,别人家的在家里的棉被中,而儿子却在这茅草中,自己给予的也只有这关心,这关心也少得可怜,在这一刻,冰墙化了,两头热泪交融……

风雨后,这对父子在这里有着非凡的意义,反抗中不免有受伤,受伤中不免痛苦,毅力饱受着痛苦。

上一篇:2021年领导班子老干部在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下一篇: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