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坊溪的冬天》读后感600字

2025-04-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松坊溪的冬天》读后感600字(精选4篇)

《松坊溪的冬天》读后感600字 篇1

松坊溪的冬天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紧扣题眼“松坊溪的冬天”,着力描绘松坊溪冬天美丽动人的景象。松坊溪最迷人的是雪景,写下雪,作者连用三个贴切的比喻,说明雪花之白,之美。山上的松树林、枫树、野柿树的枝干上披着白雪,远山、石桥、溪石和整个山村都披着白雪,真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与此同时,作者在时,写到了一群群游动着的鱼儿。这静中有动的写法,显示出即使是寒冬,松坊溪仍蕴藏着无限的生机。 在冬天的众多特点中,我最难忘的要数冬天的雪。 冬天的雪是淘气的,也是一位伟大的奉献家。它走过万水千山,跨越大江南北,凡是它路过的地方,都被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但它并不满意,继续向前走着。

它,让孩子们尽情地玩耍、嬉戏;也让庄稼们来年能有个好收成,免遭害虫的侵扰, 冬天的雪也是美丽的。它为大家带来了许多快乐,也把大地重新装扮了一番。看,整个大地都是银色的,还有雪花从天上慢慢地飘下来,飘到地上,就与大地融为一体了。冬天的雪,把小溪、河流都冻住了。晶莹剔透,洁白无暇的冰层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好像在等待,等待春的到来,好活动活动僵硬的身子。

松坊溪的冬天 篇2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

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子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了。

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雪止了。

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子,都披着白雪。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

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从石桥上走过时,我停住了。我听见桥下的溪水,正在淙淙地流着。我看见溪中映照着远山的雪影,映照着石桥和溪石的雪影。我看见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解读原创秀

突然发现,冬天竟是那么美,尤其是松坊溪的雪景,更美。写下雪,作者连用三个贴切的比喻,说明雪花之大之美。那像柳絮一样的雪花,从天空飘落。如同仙女撒花,你欣赏到了吗?而大溪石还是那样栩栩如生,被白雪包裹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上的松树林、枫树、野柿树的枝干上披着白雪,远山、石桥、溪石和整个山村都披着白雪,真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素雅高洁的松坊溪充满无限的生机。呵!松坊溪的冬天满是生机,好一幅超凡脱俗的雪景图!

链接原创秀

本文作者是郭风。

郭风,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福建人,出版了50多部作品,曾多次获全国奖项,著有童话诗集《木偶戏》、散文诗集《叶笛集》、散文集《你是普通的钱》。

超级模仿秀

松坊溪的冬天美得如诗如画。那发亮的白雪世界,美得奇特,美得独具一格。即使在严冬中,仍然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你的家乡下雪时会是怎样的?发挥想象,试着用几句话描述一下。

松坊溪的冬天课堂实录教案素材 篇3

一、激发情感 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最让我感到骄傲的家乡美景便是冬天的雪景。还记得每当下雪,我最喜欢看那满天飞舞的雪花。看那一望无际的田野,看那挺拔的大树,看一切一切转眼间披上洁白的盛装……在那银装素裹之下,在那冰天雪地里,我会不由地赞叹:“啊,太美了!”请问,在南方长大的孩子们,羡慕吗?(生:羡慕。)哎,大家先别急着羡慕我,其实我们南方的雪景更是别有一番味道,不信请跟老师一起去欣赏松坊溪的冬天吧!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理请脉络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73页。请你自由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一部分写了松坊溪冬天的美景,并用一句话来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生开始自学)

师:谁来说说哪部分写了松坊溪冬天的美景,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1:9——13自然段写了冬天的美景。

师:9——13自然段?好,请坐,有不同意见吗?

生2:9——10自然段。

师:9——18自然段,也就是说后面写的是雪止后的美景,也就是写了下雪了和雪止后的美景。

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学生说感受:

生1:松坊溪的冬天特别美,下雪时,像棉絮一般的.雪花在空中飞舞。

生2:松坊溪的冬天是个粉装玉砌的冬天。

师:多会用词啊!

生3:雪后的松坊溪呈现出奇异的景色。

师:非常奇异。

生4:让人来到了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

师:……心旷神怡的感觉。

生5:小作者把松坊溪写成了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师:好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三、深入朗读 升华情感

(一)

师:我们班的孩子真会感受啊!老师现在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赶快品读松坊溪冬天的美景了,那里下雪了。你们也这样想吧,那我们用心去读9——18自然段吧,看看松坊溪冬天到底美在哪里。

(学生自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美在哪里?

生1:美在松坊溪的溪石上

师:美在松坊溪的溪石上。好,请坐。

生2:美在落下的雪

师:你喜欢下雪时还有雪止后的景色。

生3:美在像棉絮想蒲公英的雪花落在了石头上。

生4:美在下雪后,彩色的小溪鱼。

师:彩色的、活泼可爱的小溪鱼。

生5:松坊溪的石桥像白玉雕的。

师:是啊,多美的石桥啊!

生6:美在雪止后,村子的景色。

生7:美在小溪中照映着的雪景以及那么白雪的世界。

生8:美在松坊溪雪后奇异的美丽景色。

(二)

师:是啊,那儿可真美,听了大家的赞美,我真想身临其境地去游览一番。现在老师希望你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美景读给同桌听听,并说一说理由。

(生同桌互读)

师:谁来说说你喜欢哪里?你认为哪里最美?

1、学习12小节

生1:我觉得第12段最美。

师:读出来好吗?同学们一起来看第12自然段。

生1:(该生读第12自然段。)我觉得,雪落在大溪石、小溪石上,非常迷人,让人遐想。

师:她说了引起无限的遐想。你能说说是怎样的遐想吗?本来是僵硬的石头,变得栩栩如生。它们在干什么?(读句)你能读好吗?

生1:(读课文内容)

师:真有感情。表扬她一下好吗?还有人补充吗?

生2:我喜欢第16自然段(读课文内容)

读这段时,让人想象出奇异的景色,让人走进了雪的世界

生3:作者也把雪比作了棉絮、芦花和蒲公英的种子,很美。

师:同学们想像一下,像棉絮,像芦花,像蒲公英,雪是什么样的?

生4:雪轻飘飘的。

生5:雪是雪白而晶莹的。

生6:摸起来很舒服。

师:置身在这样一个雪白的世界里有什么感受呢?(生:好想去看看)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 齐读

师:……请同学们欣赏我的朗读。

范读:下雪了。

雪落在松坊村了。

雪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读完:表扬我一下好吗?

2、学习6——8小节

师:你还喜欢哪里呢?

生1:读第七自然段。我觉得美,美在满树都是火焰般燃烧的红叶。

师:虽然冬天还没到来,可是枫叶已经在迫不及待地迎接冬天了。

生2:我喜欢松坊溪的天覆盖着白雪了……(被打断)

师:我们先说这里。

3、学习14——16小节

生1:读披着白雪那一段。

师:老师喜欢这里。还有那些写出雪景呢?你们看,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这是一个白雪的世界呀!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引读:师读“披着白雪”,生读其他句子)

师:同学们,此时一切都披上了雪白的盛装,就像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4、学习13小节

生1:石桥也很美。我从“白玉雕出来的桥”看到雪的洁白。

生2:通过松坊溪那座用白玉雕成的石桥,让人有身临其境是感觉。

师:白雪覆盖着石桥像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那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想像一下?谁来说说?

生:“白玉雕出来的桥”洁白晶莹剔透。

师:这就是冬天送给松坊溪的无价之宝了。一座白玉雕成的桥。我们能把冬天送给松坊溪的礼物读好吗?

生:齐读

生:女生读

5、学习17——18小节

师:还有吗?认为还有哪里很美呢?

同学们,刚才我们畅游在松坊溪的白雪世界里,想像一下,当我们低头看桥下时,还能看见溪鱼。怎样的溪鱼呢?带给我们什么感受?

生1:读溪鱼段。作者运用动态的手法写出了松坊溪生气勃勃的景象。

生2:小溪鱼很机灵,活泼可爱。

生3:彩色溪鱼为白色世界做了很好的点缀。

生4:读段落

师:同学们,这些活泼可爱的溪鱼给你什么感受啊?(生:生机勃勃)是啊,你能把这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读出来吗?

生:配乐齐读段落

生1:……一条条清澈的小溪流向远方。

生2:当我们在嬉戏游玩时,看到这里是一个粉妆玉着的世界。……

6、小结

师:同学们松坊溪的冬天多美啊!我们再去游览一番好吗?请看……(课件出示冬天松坊溪美景的照片,学生欣赏)

让我们再把课文读一遍,带着对松坊溪的向往之情,带着对松坊溪冬天美景的赞美之情……(生读课文)

四、拓展练习表达情感

1、师:一群群的小溪鱼使原本恬静、洁白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勃勃生机。它们是那么活泼,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祝福它们快快向前游吧,去饱览松坊溪冬天的美好风光吧!不知它们还会看到什么美景,同学们替它们写一写好吗?(课件出示:我愿化作一条彩色的溪鱼……)

2、学生写话,教师指导。

3、指名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随机评价。

五、总结 作业

1、师:同学们今天和老师一起饱览了松坊溪冬天的美景,体会了南方的冬天特有的味道。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细心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特征,用丰富的语言来描绘大自然的美景。

2、作业:

《松坊溪的冬天》读后感600字 篇4

课时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领会到松坊溪平时的景色“多么好”。

2、体会作者对松坊溪的依恋和热爱之情,初步感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第一印象--地理环境

课件1:山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

山垄:山间的浅沟。

玛瑙:矿物品,颜色美丽,坚硬耐磨,常用来做贵重的装饰品。

导课:在我国南方的高山地带,有一个小山村,名叫松坊村。村的四面是山,是树林,是岩石。有两条山涧从东西两面的山垄里流出来,在村前会合起来,又向南流去。这便是松坊溪。

课件2:松坊溪

二、第二印象--平时好景

1、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可使咱们这节课的课题不是“松坊溪的冬天”,因为课文中有一部分内容写的不是冬天,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来。(1-5自然段)

2、这节课咱们要学的就是1-5自然段,既然它写的不是冬天,那这节课的课题该怎么改呢?

课件3:松坊溪的平时

3、全体起立,自由朗读1-5自然段,你觉得平时的松坊溪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吗?

课件4: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

齐读。

这个“好”字不仅写出了松坊溪的平时非常的美,而且还包含着作者对松坊溪深深的依恋和热爱之情;“多么好”三个字一点也不夸张,非常的朴实、自然,读起来让人觉得亲切、舒服。

带着亲切,舒服再齐读。

三、第三印象--好在哪里

1、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好在何处呢?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划出有关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处?请你读给大家听听,并且要说出理由。大家可以四人小组进行合作,相互探讨,相互交流。

2、全班交流(选3处重点研读,无顺序)

课件5:那溪石多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来。

课件6、课件7:

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的。

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红的,有青的,有白色的,有彩色的,还有蓝色的。

课件8: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3-5自然段,眼前要浮现出松坊溪平时的美景。

课件9:音乐(配音)

学生配乐朗读。

四、第四印象--美的升华

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不仅仅局限于大溪石、鹅卵石和溪水。我们看:

课件10: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啊!你瞧,溪中的鱼儿游得多么,溪边的树林多么,空气多么;你听,鸟声多么。松坊村的人们生活多么。

括号中要填写的词语,请同学们直接写在课本上。

交流。

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的确太好了!松坊溪远离城市,虽然偏僻,却没有噪声,没有污染,充满着宁静与祥和。可惜,这样的好地方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厂房,轰鸣的机器。空气不再新鲜了,溪水不再清澈了,鸟儿飞走了……我们不禁要发出强烈的呼吁: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人类自己。

五、第五印象--美的对比

同学们,文章的题目是“松坊溪的冬天”,为什么课文一开头却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松坊溪的平时呢?

作者描写平时的景色,是为了和冬天的景色互相映衬,互相比较,使冬天的景色更丰富、更充实、更富有变化。可以想象,松坊溪的冬天一定更好!

课件11:松坊溪的冬天更好!

下节课,咱们再一起去领略松坊溪冬天的美景。

结束。

上一篇:安利讲稿下一篇:督导反馈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