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共7篇)
一、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
1、教会学生:
平移:弄清向什么方向(上、下、左、右),平移了几格。
旋转:清楚围绕哪一点,向什么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了几度。
轴对称:对折,完全重合。(对称轴)
2、轴对称的意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3、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旋转,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同的度数。
4、图形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5、对称轴用虚线表示,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因数和倍数(记住定义和方法,是判断和解答问题的关键)
1、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因数和倍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3、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办法:(1)列乘法算式;(2)列除法算式;
4、找一个数的倍数的办法:就是用这个数,依次与非零自然数相乘,所得的数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5、因数的特点: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13页)
6、倍数的特点: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14页)
5、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7、奇数、偶数的意义: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8、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9、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必须是0,其它各数位之和是3的倍数。最小的是30。(19页)(22页)
10、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1、质数和合数的定义: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他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他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2、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3、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分解质因数。如:12=2×2×3
三、正方体和长方体(动手,切实在学生大脑中建立空间图形,以不变应万变。)
1、长方体的特征: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棱的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2、长方体的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正方体的特征:6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的长度全相等,有8个顶点。
4、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5、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6、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7、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8、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9、容积单位: 升和毫升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0、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如:求苹果的体积(51页)
四、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强化理解、运用与训练,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1、单位“1”的意义: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可以看做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述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4、分数与除法的联系:被除数÷除数=A÷B=
被除数 字母关系式为:除数A(B≠0)。既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B商相当于分数值。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
5、真分数的意义: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都小于1.6、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7、带分数:由整数(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8、假分数化成整数和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整数,当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教学时与商不变规律紧密联系)
10、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11、教会学生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乘半边,最小公倍数乘半圈”。
12、互质数的意义: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3、约分和通分的意义: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 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14、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分母不是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又叫即约分数)。
15、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他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16、两个数互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
17、两个数成倍数关系,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82页)
18、小数化成分数的办法:有限小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能化成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
19、分数化成小数的办法:不是十进制分数的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加强训练,做好辅导)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两个定律并不限制加数的个数。分数加减法,得数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六、统计(明确方法,训练有数。)
1、众数的意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它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中位数的意义: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注意:和众数不同,中位数不一定在这组数据中。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表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能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七、数学广角
找次品的方法:把待测物体分成3份,要分得尽量平均,不能够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要辨别的物品数目 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得次数(137页)2~3(1)
一、复习的目的要明确
复习的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复习与整理,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沟通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但是,复习却不能理解成简单地重复的学习,或者是大量的练习。复习应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复习时要有深化和提升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案例】二年级下册《数运算》单元复习涉及数运算的主要两个单元的知识,一是《有余数的除法》,二是《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我听过一位教师这样上课:课上发给学生一张练习纸,做一题讲一题,到最后,很多学生明显地已经浮躁,不愿意听了。而另外一位教师却独立放手,先让学生对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梳理,还要比一比谁整理得又多又全,这无异于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最后学生整理出这样的表格:
学生自己尝试对知识进行复习与整理的过程,也是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由厚到薄”的提炼过程,学生对知识复习与整理全过程的参与,有利于形成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这也正是数学知识复习与整理活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复习目标要明确
复习课目标的制定比新授课更重要,既不能照搬新授课的目标,也不能照搬课标要求,因为课标是完成学业后要达到的要求,不适合单元复习课或者是专题复习课,缺乏可操作性。再者,目标的制定要与习题一致,即目标设置后要有所评价。复习重点也要在目标中体现。
【案例】二年级下册《数运算》单元整理这一课,课堂目标就是通过整理复习,让学生明晰算理、算法,会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算理、算法,初步学会估算,会用估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教师设计了完整的练习纸:
通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针对性的习题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发挥了习题的反馈作用。习题形式的变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依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将知识前后连贯,理清知识点,扩大知识面,形成知识链。
三、理清整理复习的流程
复习课的教学流程应该十分非常清晰,第一,知识点梳理;第二,基础题巩固;第三,易错题辨析;第四,拓展题提升。
首先引领学生在课前自主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基本知识点的梳理,然后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后进行有针对性、综合性、拓展性的练习。使学生由浅入深地逐步构建起了知识网络体系、在练习中加强了知识应用的训练。通过易错题的辨析让学生进一步强化知识点。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明白对某一类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不仅是一节课,而应该是一个过程,就像《数运算》单元整理一样,知识点比较多,对知识应用的范围更是非常的广,需要让学生掌握的东西很多,一节课的时间是绝对不能完成全部复习任务的,教师千万不能心急,企图在一节课上解决所有的问题,只能导致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所以教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复习计划,将全部内容安排在几节课中完成,每节课分别完成什么都要精心设计。教师要下足功夫钻研教材,构建起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对学习的重点难点了然于心,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做到心中有数;有很多教师上复习课不备课,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复习课备课需要比新授课更用心、更用功,否则就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案例】在《数运算》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有余数除法经常会出现哪些题型呢?
生1:口算题、竖式题……
生2:找规律题,比如△○□△○□△○□……照这样排列,第几个是(),第几个是()。
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当学生对一个事物充满兴趣时,他的感觉会变得敏锐,想象会变得自由,思维会变得活跃,构成了自由创新的心境,学习就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创造力。先是学生对常见的题型进行回顾,然后教师呈现例题,都是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的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可以帮助学生在分析错因的过程中,寻找正确的解题策略。而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复习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既发展智力,又提高能力,使复习课真正提高教学效率,获得实效。
四、复习课的误区
1.重复上课
简单地把上过的课再重复一次,缺少对知识的有效整理、更缺少对知识体系的建构贯通。这样就无法提升对知识的理解。
2.教师包办
不敢放手,仍然是一问一答,甚至教师直接代替学生在思考,完全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这样就导致学生的能力难以提高。
3.环节琐碎
讲一点练一点,难成体系,不能整合,同时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
4.练习盲目
缺少深入的研究与思考,这样就难以实现对知识应用的有效训练,制约着课堂内涵的丰富和效率的提高。
b€"Do gu€#7 ji€"? f€"Vn g€"V bo h€? xi€?
( ) ( ) ( ) ( )
ji€鄌 ji€#9 m€鄌 xi€醤 zh€鄋g zh€鄋g
花( ) ( )菜 草 ( ) ( )弃 蚊( ) ( )单
二、请你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3分)
混沌(h€鷑 h€鵱 ) 莲花落(lu€? l€鄌) 聪颖(y€#5n y€#5ng)
洗(澡 操) 莫(名 明)其妙 (幸 辛)亏
三、按要求答题。 (12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相应的括号里。(3分)
激动 感动 沟通 连接 反映 反应
王明听了李老师的话深受( )。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 )了人们的心灵,而且( )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2.根据要求写词语。(5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2分)
缕缕( )香 平( )无奇 高深( )测 豁然开( )
(2)根据提示写词语。(3分)
①写作文时,我想用 、 等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个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②“今天晚会来的都是娱乐圈的大腕!”这句中“ ”是新词。我还知道的新词有: 、 、 。
3.连线。(4分)
问候语 “真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道歉语 “您辛苦了!”
慰问语 “张华最近忙吧!请转达我对他的问候!”
告别语 “希望不久的将来还能在这里欢迎您!”
四、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小时候和祖父在园子里干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换一种说法,使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强烈)(2分)
2.我们的日子清苦。我们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用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话连成一句话)(2分)
3.体会下面句子的特点,照样子续写一个句子。(4分)
花开了,就像花睡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说话似的。
,就像 。 ,就像 。
五、拓展积累。(4分)
小时候,你一定也学过不少童谣、谜语,回忆一下,并把它们写下来。
童谣:
谜语: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君子不失色于人, 。
礼到人心暖, 。
2.《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我”回忆了 、 、 等童年在园中玩耍的情境,表达了作者 之情。
3.“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句中第一个“长”的意思是 ,第二个“长”的意思是 。
4.《谈礼貌》一文在开头引用古训之后,通过 、 、 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七、阅读感悟。(23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细心回答问题。(9分)
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爸爸的叮嘱”指的是 。 (2分)
2.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文中的“我”所看到的这一幕。(1分)
3.“我”推开病房的门,为什么怔住了?(3分)
4.“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写下来。(3分)
(二)认真阅读短文,轻松回答问题。(14分)
春天的心
①早春的一个中午,煦风微送,晴空万里。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暖暖地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②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正在率先辉映着和风暖阳的呼唤,一面夸张地舒展着身姿,一面怒放着鹅黄娇嫩的花朵。
③我忍不住了,就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下这早春的时刻。
④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面前,便使劲儿地唤着花朵,有的还把脸埋进了迎春花的枝条里面,他们完全陶醉了。
⑤冷不丁地,一个男孩跑到我面前,对我说道:“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看到他脸上花苞似的期待,我怎能不答应呢?我准备为他们录像。可就在这时,一个女孩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就见那个男孩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然后,那个男孩大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摄像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录完,咱们就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儿怎么样?”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就和另外几个孩子(激烈 热烈)响应起来。于是,那帮十几岁的孩子就排成一队,手牵着手,围着那片迎春花,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并起双脚跳着跑。我一边给他们摄像,一边纳闷儿: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跟他们说摄像机里电不多了呀!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的话,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儿就可以了,可为什么要并着双脚跳呢?
⑥当我为那些孩子摄完像,并将录像带交给他们后,他们向我致了谢,一起向公园里别的地方走去。可是,这个时候,我却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女孩,走路(竟然 果然)一跛一跛的。她,是个残疾孩子。
⑦我恍然大悟: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了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画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⑧那一刻,看着那些离去的身影,我忽然感到:其实,这早春里最美的景色不是那些迎春花,而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他们都有一颗春天的心,就像那轮春天的太阳,明亮、温暖,向四周散发着光芒!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1分)
恍然大悟:
2.用横线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2分)
3.第⑤段中说“一个女孩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请想一想,女孩会说些什么,并将其写下来。(3分)
4.短文第⑦段中“我恍然大悟”,这里的“我”明白了,刚才那些孩子并起脚跳着跑,是为了 。(2分)
5.读完全文,你感受到作者所说的“春天的心”是一颗怎样的“心”?(3分)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为什么?谈谈你的见解。(3分)
八、习作。(30分)
一、填空。1、4/5米是把()米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4份;也可以看做把4米分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份。2、8/11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假分数。
3、分数单位是1/7的最小真分数比最小假分数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是1/12的最小带分数是()。
4、一本故事书,15天读完,平均每天读这本书的(),8天读这本书的()。
5、把5千克西瓜平均分给8个人吃,平均每人吃了这个西瓜的(),平均每人吃()千克西瓜。
6、小学生做一次眼保健操大约需5分钟,每天要做两次,每天做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占1小时的()。
7、在a/5中,a是不为0的自然数,当a是()是,它是真分数,当a是()时,它是假分数,当a是()时,它可以化成整数?当a是()时,化成的带分数最小。
8、“小明看完一本故事书用了2/3小时。”这里把()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份,()占这样的()份。
9、把3千克糖果平均分装在5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了()千克糖果,每个瓶子装了这些糖果的()。
10、从甲地到乙地快车要行3小时,慢车要行5小时,快车每小时行全程的(),慢车2小时行全程的()。
11、修一条公路,已经修的长度是未修的5倍,已经修了全长的(),还剩全长的()没有修。
12、“一根水管长9/10米”,这里把()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了()份,()有这样的()。9/10的分数单位是(),它有()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增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
13、有12个玩具,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玩具是玩具总数的(),每个小朋友分得的玩具是玩具总数的()。
14、把3米长的木料分均截成5段,其中2段占总长的(),每段长()米。
15、一个带分数,它的分数部分的分子是6,把它化成假分数的分子是30。这个带分数可能是()。
16、把3吨煤平均分成8份,每份的质量用分数表示是()吨,用小数表示是()吨,用整数表示是()千克。
17、把2千克水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千克,每份是2千克的(),是1千克的()。
18、分母是9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
19、把1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20、把3米长的绳子对折两次,每一段是()米。
21、把12/18的分母缩小到原来的1/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减去()。
22、把2/3的分子扩大5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23、分数2/5的分子增加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24、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是30,它可能是()。25、3/4和7/8相比,()的分数值较大,()的分数单位较大。
26、把3/8的分子加上3,分母应加上(),分数的大小不变。
27、在分子是12的最简真分数中,最大的是();在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中,最大的是();所有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28、把4米长的木料锯成4次,每段是这根木料的(),每段长()米。
29、一个分数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等于1,减去它的一个分数单位等于5/6,这个分数是()。
30、在6/X中,当X()时,它是真分数;当X()时,它是假分数;当X()时,它没有意义;当X()时,它可以化成整数。
31、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差为66,约分后可以化成13/7,原分数是()。
32、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15,这样的分数有()个。
33、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四次,其中一份是这张纸的()。
34、一张长方形纸片,长60厘米,宽20厘米。用这张纸剪下一个尽可能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35、把五张扑克牌反着排成一排(从左往右依次排),先将第1张和第3张交换位置,再将第2张和第5张交换位置,最后将第4张移到左面第一张,翻开看,从左往右依次是8、5、3、9、10。这5张牌从左往右原来放的顺序是()。
36、在直径为16厘米的半圆内剪一个最大的三角形,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7、用一张长方形纸,最大可以剪成一个半径7厘米半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少是()平方厘米,剪去半圆后,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8、如果圆的半径扩大a倍,那么它的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倍,面积则扩大()倍。
39、小强家住6楼,现在小强已经爬到3楼,他已经爬了总高度的()。40、小华坐在班上的位置,无论从哪个方向用数对表示都是(4,4),这个班共有()人
4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80,最大公因数是30。其中一个数是60,另一个数是()。
42、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最小公倍数是60,其中一个数是5,另两个数是()和()。
43、小明在教室的位置是(6,4),小红在小明的正前面,小红的位置可能是(,)。
44、A=257,B=2235,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45、两个一位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72,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46、A和B是自然数,AB=0.1,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47、a=23m,b=35m(m是自然数且m0),如果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21,则m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48、甲=22ab,乙=2ab3,甲、乙、a、b都是大于1的自然数,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49、a=b+1,a、b为非0自然数,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50、4a=b(a、b均不为零),a、b的最大公因数是()。
51、一块山地有6/7公顷,其中2/7栽桃树,3/7栽梨树,其余的栽苹果树,苹果树占这块地的()。
52、一种有益菌种,每天可增长一倍,第8天达到80万个。当它们达到20万个时是第()天。
53、一堂40分钟体育课,做准备活动用了1/10,老师示范用了1/3小时,其余时间自由活动,自由活动()小时。
54、一个分数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等于1,减去它的一个分数单位等于5/6,这个分数是()。
55、小明问王叔叔多大了,王叔叔说:“把我的年龄加上9,除以4,再减去8,最后等于最小的质数。”王叔叔今年()岁。
56、一筐苹果不到100个,3个3个拿,最后剩2个;4个4个拿,最后剩3个;5个5个拿,最后剩4个。这筐苹果有()个。
57、把一个半径是5厘米的圆形纸片分成若干等份,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58、圆的半径由6厘米增加到9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59、一个闹钟的时针长5厘米,从上午8时到下午5时,时针针尖共走过()厘米。60、五个连续自然数,中间一个是a,最小的一个是(),这五个数的和是()。
二、解决问题。
1、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甲车行完全程需要15小时,乙车行完全程需要10小时,两车行了4小时后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没行完?
2、一块长方形地,长5/8千米,比宽长1/2千米,这块地的周长是多少千米?
3、修建一条路,甲单独做要15天,乙单独做要10天,两个人一起共同做5天,各完成这条路的几分之几?
4、把一根20厘米长的纸条逐段剪4次,要求剪的每小段一样长,那么每小段长多少厘米?每小段是全长的几分之几?
5、王大妈用15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鸡舍(可借用一面墙),这个鸡舍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为计算方便,如果用到л,л取值为3)
6、一块地有3/4公顷,已经耕了其中的1/4,还剩几分之几没有耕?
7、100千克黄豆可榨油34千克,平均每千克黄豆榨油多少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黄豆?
8、一辆汽车行驶180千米需汽油12升?行1千米需要多少升汽油?
9、一个公园共植树40棵,其中有3棵死亡,成活棵树占总棵树的几分之几?死亡棵树占成活棵树的几分之几?
10、把一根木棒锯成3段需要7分钟,平均锯一次需要多少分钟?
11、把一个分数约分,用2约了两次,用3约了一次,最后得5/6。原来这个分数是多少?
12、五(1)班有男生21人,女生14人。体育课上,老师要把男、女生分别分小组活动,但每组的人数都要相等,每组最多有多少人?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
13、一张圆形桌子能座10个人,小玲生日聚会那天,想跟好朋友菲菲一起坐,共有多少
种不同的坐法。
14、把一张长3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且没有剩余,正方形要尽可能大。剪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可以剪成这样的正方形多少个?
15、某汽车站A路车每隔10分钟发一辆,B路车每隔15分钟发一辆,两路车早上5:00同时从车站发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又同时发车?两路车第三次同时发车是几时几分?
16、一条72米长的长廊,原来从一端起,每隔9米栽一棵树,现在要从一端起每隔6米栽一棵树,为节省成本,有些位置是不需要重栽的,不需要重栽的树有多少棵?
17、把47块糖和39个果冻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糖剩2块,果冻剩4个,这组最多有几位同学?
18、在一块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花坛的各边上以最大且相等的距离栽树,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树?
19、7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05,其中最大的一个奇数是多少?
20、暑假期间,小刚和小明都去参加乒乓球训练。小刚每隔6天去一次,小明每隔4天去一次。7月31日两人同时参加了乒乓球训练后,几月几日再次相遇?
21、一个长方形纸片28厘米,宽22厘米,在纸的四边留2厘米的空白,然后把中间的长方形分成若干个相同的正方形,问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
22、一个分数的分母比分子多24,约分后是4/7,原来这个分数是多少?
23、甲、乙、丙三人做同一种零件,甲4小时做3个,乙5小时做4个,丙6小时做5个。谁的工作效率最高?
24、11/61的分子加上一个数,分母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新分数化简后得2/7,这个数是多少?
25、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是72,约分后得最简分数是2/7,原分数是多少?
26、小红、小兰、小华各看一本180页的故事书。现在,小红还剩1/6没看,小兰还剩1/5没看,小华看了2/9。三人中谁看的页数多?
27、一个直径6米的圆形水池,在它的周围铺一条宽2米的鹅卵石鹅路,这条卵石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8、公园里有一个半圆形的花圃,半径8米,园林工人要给这个花圃围一圈篱笆,他需要准备多少米长的篱笆?
29、如右图,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0、用一根6米长的绳子绕一棵大树两周后,还剩下0.976米。大树的横截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1、一瓶果汁,第一次喝了所有果汁的一半少50毫升,第二次喝了剩下果汁的一半多25毫升,这时瓶中还剩125毫升。这瓶果汁原有多少毫升?
32、哥哥和弟弟共有50元钱,哥哥用去6元后,两人钱数同样多。哥哥原有多少元?
33、一个分数,分子分母之和是100,如果分子加上19,分母加上31,约分后是2/3。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34、用10克糖加水做成100克糖水,糖是水的几分之几?
35、把36支铅笔和40本练习本平均奖给几个三好学生,结果铅笔多出一支,练习本还缺2本。得到奖励的三好学生有多少人?
36、用两根长12.56厘米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哪个面积大?大多少?
37、秋季运动会200米短跑决赛马上鸣枪,玲玲奇怪的发现8名选手的起跑线不一样,已知最内圈的弯道半径是31.7米,每道赛道宽约1.2米,弯道部分为半圆。为了公平,相邻的两套跑道上起跑线应相差多少米?
38、袋子中有若干小球,小明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一个小球,这样共操作了2次后,袋子里还有3个小球。原来袋子里有多少个小球?
39、如右图,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已知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第四单元 分清是非
第11课 心中要有杆“秤” 1.公平的含义:
公平是人类不懈追求。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2.追求公平的意义?
对社会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对个人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 3.追求公平要注意什么?
(1)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
①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②一方面要努力追求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尽我们所能。③另一方面要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泰然处之。
(2)公平是相互的,我们在要求别人对我们公平的同时,我们也要公平地对待别人。4.正义的基本要求:
一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二是面对不良现象,要勇敢的加以制止。5.为什么要维护正义?
①人们只有维护正义,才可能驱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坚决的斗争。
②人们只有维护正义,才能使邪恶无处藏身。
③维护正义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是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6.怎样维护正义?
维护正义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是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①要有一颗同情心,心怀正义。②要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③作为未成年人在维护正义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既做到见义勇为,又做到见义智为。如:拨打110.在安全的时候大声呼救.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等。④不能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⑤明辨是非,为人正直 7.是非不分的危害? ①(个人)影响着学校的学风和形象,妨碍着自身的健康成长,发展下去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②(社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破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秩序。8.怎样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1)辨别是非的依据: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2)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情况下,要分清是非不难,难的是能不能在“随大流”的时候,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面对“权势”的时候,能够不委曲求全;在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勇于主持公道,维护正义。
9.正直的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1)一个为人正直的人,也是诚实的人;
(2)一个正直的人不会因为一己之利而丢掉做人的尊严;(3)一个正直的人能够以国家.民族的大义为重。10.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
追求公平维护正义 明辨是非。
第12课 面对诱惑 学会说“不” 1.从众心理的影响?
在现实社会中,从众心理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发展。
①一方面,从众心理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等缺点;
②另一方面,从众心理又可能抑制我们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
2.如何正确对待从众心理?
(1)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不固步自封;(2)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不迷信.不盲从。3.如何克服盲目从众心理?(P15知识链接)4.好奇心的影响?
①当好奇心指向美好事物时,使人对感兴趣的新生事物充满探索的欲望,激励人们去接触新事物,研究新问题,是学习.科研不断前进的动力;
②当好奇心指向丑恶事物时:它可能诱使我们走向深渊,甚至陷入死亡的沼泽,也可能把我们引上歧途。
5.如何对待好奇心?
①一方面,我们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范围内积极探究,发挥其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作用;
②另一方面,我们要克制那些超越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好奇心,防止其消极影响。6.吸烟.酗酒.网络成瘾等不良嗜好的危害? 7.网络对我们中学生的影响:
(1)正确使用网络,网络对青少年的发展有利也有弊
(2)网络对我们的积极影响: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对中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3)网络成瘾的影响: ①影响身心健康 ②导致学习退步 ③影响家庭和睦
④诱发不良行为,引发违法犯罪。8.吸毒.赌博.邪教的危害?
(可从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危害社会等角度回答)9.如何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 ①树立理想,追求远大目标; ②加强道德修养; ③增强法制观念;
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⑤独立思考,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和过度的好奇心; ⑥提高自控能力;
⑦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第13课 多一点情趣 多一点高雅 1.休闲的功效:
①解除体力上的疲劳,恢复生理上的平衡;
②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使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2.休闲原则:
①学会休闲,要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高雅.健康.有益的休闲方式。
②学会休闲,要做到科学.合理.有度。这不仅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维护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风气。
3.低俗.过度的休闲活动的影响:不
利于消除疲劳.缓解压力,还会使人染上一些不良习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4.高雅的生活情趣作用? ①使我们因学习而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疲劳得以解除。②使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③使我们在即使比较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
6.高雅的生活情趣的来源:个人积极的兴趣爱好;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和美的积极感受。7.有教养的人的表现和品质?(怎样成为有教养的人?)①懂礼节,有礼貌;
②有宽广的胸怀.不盲目自大; ③懂得尊重别人; ④注意生活细节;
⑤能够将人类的各种优秀品质,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品质;
⑥教养不是天生的,要通过学习和锻炼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与外在形象。
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
第14课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的基本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②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③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最主要特征)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具体表现(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在国家权力管辖的范围内,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都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国家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犯国家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3.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4.道德和法律的区别
①表现形式不同:道德存在与人们认识和舆论中,不成文;法律是表现为明确.严格.具体的规范性文件。
②实现方式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法律也依靠人们的自觉维护和自觉遵守,但主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调整对象和范围不同:道德调整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言行;而法律只调整人们的行为。5.道德和法律的联系: ①都是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一方面,法律的强制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另一方面,道德水准提高,人们不仅会自觉守法,而且敢于同违法现象作斗争;
②二者相互补充,特别是道德弥补法律的不足。
6.为什么我国要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
①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有着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②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法治需要德治的支持和配合,德治是法治的基础和补充,必须把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7.我们青少年既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守法护法,宣传法律,与违法行为作斗争;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个好公民。
8.法律是人们的保护伞和守护神(法律的作用)表现在: ①法律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相关法律)②法律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定义.重要性)
③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注意相关法律和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④法律打击和制裁违法犯罪行为。9.①违法行为的含义: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②违法行为的分类:根据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类别,分为:违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根据情节的轻重,分为:一般违法.犯罪。10.犯罪的三特征: ①具有社会危害性; ②触犯刑法;
③依法应受刑罚处罚。
1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三个机关职权
公安机关
掌管社会治安和国家安全保护工作的专门机关 人民检察院 行使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检察权 人民法院
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
公.检.法通过行使国家权力,打击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15课 神圣的宪法
1.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具有国家最高的法律效力;(详见课本,着重理解 “宪法和普通法的联系”.“违宪”和“根本活动准则”三个关键词)③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
2.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3.青少年如何对待宪法?
(1)认真学习宪法,应增强宪法观念;(2)自觉遵守宪法;(3)积极宣传宪法;
(4)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坚决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4.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宗教信仰自由; ③人身自由;
④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⑤经济权利文化教育的权利;
⑥婚姻.家庭.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保护的权利; ⑦保护华侨和归侨及侨眷的权利; ⑧社会经济权利等等。(课本拓展)(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5.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法纳税;
⑤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⑦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⑧父母有抚养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和辅助父母的义务 6.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2)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3)“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7.我们应树立正确行使权利?
我们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第16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1.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的内容(P67 知识链接)(1)安全权(2)知情权
(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求偿权
(6)人格尊严和民俗习惯受尊重权利。
生产劣质食品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2.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方法(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向新闻媒体投诉,批评和揭露。3.如何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消费者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权;
(2)生产者和经营者诚信经营,依法规范生产和经营行为;
(3)国家完善相关法律,严格依法打击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等。4.做个成熟和理智的消费者
(1)消费前: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
(2)消费中:消费者要尽量到正规的商店购物,少购买流动摊点的物品;消费者要善于识别各种陷阱,提防上当受骗。
(3)进行消费后,消费者应主动索要发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依法维权。
第十七课 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
1.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及国家保护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1)隐私权是指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2)我国宪法规定:
①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这既是一个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人权理念和准则,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②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2.学会尊重他人隐私
(1)尊重他人隐私,首先表现在不蓄意打听和刺探别人的秘密。
(2)尊重他人隐私还表现在当你无意中听到或看到他人的隐私,应当为他人保守秘密。不经本人允许,不得散布他人的隐私。
(3)老师和家长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隐私权。
(4)尊重他人隐私不等于能够隐瞒和包庇犯罪。当一个人的隐私涉及到危害他人.社会和国 家的利益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3.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1)保护个人隐私,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2)有效保护自己的隐私,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和适度的情感距离。(3)保管好含有隐私的物品。
(4)隐私权受侵犯后,可要求侵权人或要求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甚至要求精神赔偿和经济赔偿。
第十八课:民族情 民族魂
1.了解相关民族国情和民族政策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
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格局; ③ 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的基本原则; ⑤我国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2.为什么要自觉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①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② 从法律.道德上来看: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是公民的义务,也是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
③ 从现实角度来看: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3.为什么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①有利于了解民族概况和民族政策,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②有利于学生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③有利于学生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④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
⑤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和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⑥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构建和谐社会。⑦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4.为什么能够民族团结?
①我国自古以来上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③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④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⑤党的正确领导。
21、拽出凛冽吞噬怏怏不乐毛骨悚然羸弱遗孀告罄忧心忡忡
词语解释:吞噬:吞食。
羸弱:瘦弱。告罄:指财物用完。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语无伦次:话讲的很乱,没有条理。
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忡忡,忧愁的样子。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念念有词:指人不停的自言自语。
22、辐射:指热、光、声、电磁波等物质向四周传播的一种状态。
遮蔽:遮挡、拦挡。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身不由己:由不得自己。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得新恢复势力。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筛糠: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砭骨崔巍窒息镶嵌匍匐冰镐滞留履践
养精蓄锐:养足精神,蓄积力量。锐,锐气。
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24、哀悼勋章锲而不舍阴霾孜孜不倦战栗拓荒弥补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1. 几场瑞雪后,春天的脚步已渐渐走向我们。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2. 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像朱自清一样满怀着对春天的深情写下了众多优美的诗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品读两首古诗。(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导入,既是联系新知,又作为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含蓄地揭示了诗文。
二、 学习《游园不值》
1. 借助图画,理解词义
(1) 出示与诗文相关的图画,引导观察: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 图中之人就是宋代诗人叶绍翁,他曾在西湖一带长期隐居,这是他在一天雨过天晴之后去拜访友人,写下的千古名篇。(指名读题)相机理解“不值”。
(3) 诗人在这次未遇到主人的游园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4)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5) 诗句中有些字比较难懂,我们可以借助图来弄明白。看看图,你知道了哪些词的意思?
① “苍苔”见过吗?在图中找到苍苔。苍苔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春雨过后就会从地面长出来。
② 屐,(指图)木底鞋。
柴扉:柴门,用柴和树枝编成的一扇门。
【设计意图】古诗词义的理解比较枯燥,教师利用画面,既降低了学生理解词义的难度,也避免了教师琐碎的讲解。
(6) 诗中的“怜”是什么意思呢?记得曾经学过的“可怜九月初三夜”诗句吗?那里的“怜”指什么?两个“怜”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7) 师小结:理解诗文词义的方法很多,看来利用插图、联系旧知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2. 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1) 读一读前两句诗,你知道诗题“游园不值”的原因吗?用上“因为……所以……”句式回答。
(2) 诗人此时此刻是什么样的心境?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扫兴啊!带着这样的心境读一读前两句诗。
(3) 诗人是乘兴而来,现在要败兴而归了吗?教师引读后两句诗,读后提问:诗人此时心情怎样?
(4) 诗人看到什么而欣喜?仅仅是这一枝红杏让诗人欣喜?再读后两句诗。
(5) 诗的语言是凝练的,要想走进诗中,我们还得学会想象,想象诗外画,诗外音,诗外情。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试想推开这扇柴扉,诗人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于是学生的思维便闪烁着灵动的光辉。一番再造想象让学生步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并生发出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3. 赏读古诗,深悟诗情
(1) 园中的景美不胜收,岂是这一堵矮墙能关得住的呀!诗人顿时豁然开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让我们把这样的情感融入朗读中吧!
(2) (多媒体展现美好春光)面对园中美景,现在你就是叶绍翁,谁愿意来吟诵一下这首诗?
【设计意图】在学生反复吟诵诗句,情感有了较深的积淀后,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为学生搭建朗读的展示平台,让他们换位赏读,学生兴趣盎然,整首诗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三、 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 引入诗题,看图知大意
(1) 这课还有一首杨万里的诗——《宿新市徐公店》,在这首诗里,诗人又写了什么样的春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齐读诗题,相机理解“宿”“徐公店”。
(2) 指名读诗,其他同学想一想,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3) 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看看图,再读读诗文,能不能从中受到启发,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篱落()的小径()的树
()的蝴蝶()的菜花()的儿童
(5)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把握诗文的主要内容:诗人杨万里住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里,那一天,他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的门外,他看到……
【设计意图】诗句的感情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教师应摒弃独白,辅以画面,从诗中找景物,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地把握诗的主旨,领略诗中的风光。
2. 启发想象,吟诵入境
(1) 诗文最后一句是“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什么不说“飞入菜花看不清”呢?“清”比“寻”读起来似乎更顺口,为什么诗人要用“寻”呢?(点出了孩童追黄蝶的欢快场景,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了)
(2) “无处寻”留给我们更广阔的想象空间,透过这三个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字以外的镜头:你仔细看,能看到黄蝶停歇、飞舞,儿童追跑捕蝶的情景;你仔细听,能听到儿童追蝶时的欢叫声、叹息声。展开想象,把这些内容说给同桌听。
(3) 这景、这人,俨然成了一幅意趣盎然的图画,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入诗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比较、想象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以诗为媒介开展听说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境入人心。
四、 总结赏析,拓展积累
1. 今天我们学的两首古诗都是写春天的,虽然角度不同,景致不同,但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春之美,让我们再次吟诵这两首诗。
2. 春色是诗人笔下生生不息的主题,来读读这些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设计意图】课内外整合,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通过诵读既可以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又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
【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推荐阅读: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2017年整理)09-12
五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树10-19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07-10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归纳05-28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整理06-01
五年级下册白杨07-20
五年级下册所有总结05-30
五年级下册美术计划06-14
五年级美术下册试题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