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管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唐山市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管(精选2篇)

唐山市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管 篇1

政府令[2008]3号

《唐山市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管理办法》已经2008年7月22日市政府第六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市 长:陈国鹰

二OO八年七月二十九日

唐山市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河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应当进行抗震设防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第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市)、区发展和改革、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协助做好与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相关的监督工作。

第四条 下列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一)国家重大建设工程;

(二)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或者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三)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设施建设工程;

(四)省人民政府认为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建设工程。

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河北省地方标准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或者区域以及其他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建设工程,也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第五条 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其评价级别由市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依照国家《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17741-2005)工作分级标准确定。

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级别,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第六条 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应当在其资质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后,应当编制该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第七条 建设单位在送审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前,市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明确告知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依法评定机构。

地震安全性评价所需费用纳入工程建设预算。

第八条 建设工程必须按照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评定合格后,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市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提交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和评定意见,由市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不需要做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其他一般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由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认,并出具相关手续。

第九条 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建设工程管理程序。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对未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项目,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条 建设工程的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依法应当进行抗震设防的建设工程,必须按抗震设计进行施工。

新建、改建、扩建学校、医院等重要公用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建设工程所在地抗震设防标准予以设计和施工。

第十一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设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并如实提供材料。

第十二条 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申请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进行专项验收,并报本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未经地震工作主管部门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不得投入使用,房产管理部门不予发放房产证件。

第十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房屋抗震设防的财政投入,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房屋抗震设防的指导,使农村房屋逐步达到国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或超越其资质许可的范围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单位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不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单位不办理抗震设防要求确定手续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七条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不予办理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准予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三)在办理行政许可或者实施监督检查时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非法利益的;

(四)发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严重失实或者地震安全性评价中有违法行为,不及时依法查处的。

第十八条 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的,由所在单位、上级行政机关或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九条 行政管理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由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唐山市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管 篇2

关键词:建设工程,地震安全评价,抗震设防

地震造成的建筑破坏、财产损失等可在短期内恢复, 但是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创伤却有可能长时间伴随人们, 可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 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建筑等级不够。因此, 这就要求重视建筑工程地震安全评价与抗震设防管理。

1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评价与抗震设防的现状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是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的, 规定各类建设工程均须达到一定的抵御地震的能力标准, 在抗震设计时, 采用地震动参数或者地震烈度参数。换句话来说, 该规定设计地震活动性、场地条件、承担风险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等多个指标, 从而保证建设工程与地震发生概率水准相适应, 确保在发生地震时, 可有效抵御地震的破坏。为保证建设工程的抗震性能, 我国先后颁布多项管理条例, 地方政府同样出台了一系列防震减灾条例和地震安全评价管理规定, 为保障建设工程的抗震性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目前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一些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还处在起步阶段, 还有大量的建筑未经过设防, 安全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尤其是简陋的民房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 在防震减灾工作中, 应把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放在首位, 切实加强指导和管理。

2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中的问题

2.1 设计方面的问题

1) 设计不合理。建筑物破坏随平面、结构形式和抗震措施的不同, 而有显著有的差别。如果建设工程不规则、立面形状复杂, 便会导致质量分布不均、变形增加等, 在地震发生时极有可能出现扭转或变形, 从而加大局部的震害。此外, 建设工程高度与宽度比大于要求, 在地震发生时, 平面可能出现弯曲, 甚至破坏。由于结构不合理、构件与节点之间的连接不牢固等, 可能导致抗拉能力、剪切强度严重不足、致使建筑整体性差, 构件承载力弱。2) 设计图纸质量差。目前, 受利益诱惑和歪风邪气的影响, 建设工程设计粗制滥造, 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阶段, 走过场现象非常严重, 缺少计算书、计算结果分析不到位等现象也非常严重。此外, 一些设计人员重视计算、轻视构造, 忽略抗震设防节点的设计, 对抗震设防重要性认识不足, 无法提供相应的图纸, 不根据设计规范提出改善施工质量的措施, 仅仅把对施工的指导概括为规范要求, 因此可操作性不强。在工程变更签字时, 对抗震设防没有做认真的考虑, 导致前后矛盾, 不利于施工。

2.2 施工方面的要求

1) 施工队伍素质下降。施工人员的素质、管理水平等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目前建设工程中的施工人员多数农民工, 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技能与施工训练, 因此, 存在操作技术不熟练的状况, 而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者, 过分追究经济效益, 而忽视质量的管理, 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此外, 监理单位建立工作不到位, 同样给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留下隐患。

2) 施工质量不达标。建设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的原因表现为:砖砌方法错误、墙体与柱之间连接不牢靠、框架节点施工质量差, 以及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与梁柱连接不牢固等。

3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措施

众所周知,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与地震安全评价工作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与社会稳定大局息息相关, 因此,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抗震设防管理。

1) 依法加强抗震设防工作。为规范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约束和规范开发商的建设行为, 提高其对建设工程抗震性能的重视程度。这方面的法规政策主要包括《中国安全评价管理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等, 形成了一套要求管理法规体系, 而地方的行政法规主要包括各种防震减灾条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等, 为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提供了法规保障。

2) 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力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方法也在不断完善, 这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建筑物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工程创造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因此, 这就要求执法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切实履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与监督职能, 为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把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纳入到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把抗震设防纳入基本管理程序之中。建设工程的审批管理部门, 应遵守防震减灾的规定和职责分工,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 通过密切的配合做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同时, 地震主管部门应加强与建设、计划部门之间的协调, 通过有效的沟通, 为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此外, 各级地方政府应制定完善的地方性法规, 严格控制基建程序, 对重大的建设项目, 实施联合审查准入制度, 对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 应保留审批权, 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成为基本建设审批的基本环节之一, 做到科学合理利用建设资源和资金等。

4) 加强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 通过各级地方政府的宣传, 提高人们的防震减灾意识, 把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法律法规落实到技术建设工程中, 并取得上级管理部门的重视, 做好建设工程防震减灾工作。同时, 加强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不断探索建设工程设防的新思路、新方法, 消除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中的误区和盲点。

总而言之,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事关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事关和谐社会稳定大局, 因此, 必须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 提高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的水平。

4 结语

城镇化进程加快, 建设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 确保工程的质量, 除了要从材料、施工技术方面采取措施之外, 还要重视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问题。在认真分析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提高抗震设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本文中, 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 从目前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的现状、问题与管理的措施等方面分析了该命题。

参考文献

[1]丘胜瑜.高层框架结构地震内力的变化规律——为构件标准化创造条件[J].建筑结构学报, 2009.

[2]郭宝章, 张龙江.房屋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J].中国建设信息, 2009.

[3]马尔康.城市抗震设防要求与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浅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上一篇:卫生院岗位职责下一篇:自考专升本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