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推荐7篇)
——前进中的乒羽协会
【摘要】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安徽财经大学乒羽协会发展至今,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协会在前进工程中将秉承宗旨,创造条件,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安徽财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乒羽协会
一、校园文化简介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文学社、棋
牌俱乐部、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培育“四有”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没有了千万个朝气蓬勃的学生,无论多么英明的领导团体多么扎实的硬件设施多么雄厚的师资队伍都不可能使得一个学校的校园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而特定到校园文化特别是大学校园文化,同样的思路,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其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在这种由大学生自己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的报刊、讲座、社团及其他科学文化体育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充盈着大学校园的各方面建设,从而使得大学校园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二、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将学生社团定义为:“学生社团是本校学生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传承功能
从一定角度来看,学生社团犹如部队的军营。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每年新生入学初期都是各大院校学生社团最为活跃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各类学生社团使出浑身解数向新生展示自己社团的魅力以吸引新生加入本社团。新生的加入使学生社团获得了新鲜血液和新的发展动力,同时学生社团得以进行新老接替。籍此过程,学生社团的文化得以传承,校园的文化也由此得以传承。
2.特色创造功能
学生社团、协会通过活动,使会员们能力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协会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使同学们深深的领略到了社团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协会发展各人兴趣爱好的同时,也使同学们懂得了处事也懂得了处活动中,同学们互帮互助,团队意识增强,统统的这些,也将有助于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相信,这也将是每个同学人生中的重要人生经验。
3.育人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是实施学生综合索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学生社团主要分为四大类:理论学习型、公益服务型、学术技能型、兴趣爱好型。理论学习型学生社团是以满足成员对理论知识的需求为基础,以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公益服务型学生社团是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师生、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而结成的社团。学生加入此类学生社团不但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还培养、强化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学术技能型学生社团一般都是依据本校专业特色和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特色而设立的。兴趣爱好型学生社团是以成员相似或者相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以满足成员精神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团。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层出不穷,加强了对于学生技能、兴趣的培养。
三、乒羽协会简介安徽财经大学乒羽协会其前身为乒乓球协会和羽毛球协会,协会是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直属于校团委,隶属于校学生会社团管理部。2004年,为顺应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精神和小球发展规律,两协会强势合并,成立新的乒羽协会。
协会宗旨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强身健体,为喜好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同学提供交流、提高技艺与展示自己的平台。
协会内设乒乓球部、羽毛球部、外联部、常务部(原策划部)、宣传部、财务部六个职能部门。乒乓球部、羽毛球部:是本协会的重要部门,主要负责举办赛事以及裁判选拔、培训工作。定期组织会员训练,让会员及乒乓球、羽毛球爱好者在平时的训练中能够得到正规的技术指导,提高会员的技术水平和认知层次。外联部:负责与外单位的联系,为协会举办的大型赛事募集部分经费,争取商业赞助,做好公关工作。组织部:对一切活动始末进行策划,对活动时的人力、物力进行合理的调配。常务部:对一切活动始末进行策划,对活动时的人力、物力进行合理的调配。记录例会出勤及主要内容。宣传部:负责每次活动宣传工作。海报通知比赛事项及结果,做好比赛流程图。积极的向会员宣传协会内各项会议的思想和内容,使会员与协会思想保持一致,并对外宣传本协会实质上的优越性以及相关活动的宣传等。财务部:负责活动经费的管理,协会的每项开支都要有相关的发票或收据。详细记录经费支出,定期汇报。经过多年的努力,乒羽协会的成员遍布各个年级,从大一直到研究生。每年协会都会主办、承办一系列乒乓球和羽毛球活动,主要有全校的乒乓球和羽毛球大赛、团体赛,乒乓球和羽毛球俱乐部赛以及定期的乒羽视频展播。协会每周还会分批组织会员进行训练,加强交流和联系,为院系和学校输送了大量高手。协会将继续举行一系列活动,加强同学对乒乓球和羽毛球的热爱,以实际行动充实校园文化建设。
四、制约协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功能有效发挥的因素
在当前不少高校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学生社团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功能。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社团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校园文化系统的相对封闭性和管理机制的先天不足已经成为社团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所应发挥的作用。社团管理机制的先天不足导致社团活力不足,往往出现“一抓则死,一放即乱”的状况。
2.社团活动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
乒羽协会主要举办一些乒乓球和羽毛球类的比赛和训练,这就使得传承下来的活动形式不会十分的丰富多彩。“术业有专攻”也是乒羽协会活动效果有限、缺乏影响力的一个方面。
3.学生素质、能力的缺陷
很多学生入校纯粹就是为了就业,功利性考虑较多,不少学生平时忙于应付英语、计算机、各类考级考试,对其他知识、能力不够重视,对社团等身外活动漠不关心。这导致学校的社团活动成为独角戏,演员稀少、观众稀少。
4.社团运作资金有限
社团运作资金有限是制约高职院校社团工作普遍存在的一个因素。目前,社团运作资金来源主要是会员报名和学校下拨。学校一般是根据社团的层次、社团的规模、社团的活动项目进行统一和定向划拨社团运作经费。由于当前院校的建设中心问题,学校对学生社团工作不会特别重视,对学生社团工作的资金支持就会有所偏颇。有些学生社团虽然有较好的活动设计但往往由于资金问题而流于文本。
五、乒羽协会在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功效的途径
1、明确社团工作的指导思想
院校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以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积极扶持、规范运作,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推动学生社团在建设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加强社团的组织制度建设
一个社团就是一个班级。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委的整体素质和现实表现。一个社团能否运作正常、充分展现活力和这个社团的主要干事有很大的关系。社团是一个学生的团体组织,对于工作的热情是维系它发展与前进的动力,态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充分调动社团主要干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社团的能量,使社团更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3、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功能作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贴海报、发传单是进行良好文化氛围建设的重要设施。通过宣传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乒羽协会的宗旨和功能,从而加入进来,共同管理好乒羽协会,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4、积极筹措资金,创设完善物质条件
近年来,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和日益成熟, 网购逐渐成了消费者重要的购物方式甚至是主要购物方式。与此同时, 与网购紧密相连的快递行业飞速发展。据国家邮政局《2013年度快递市场监测报告》显示, 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完成业务量91.9亿件, 年人均快件使用量为6.8件。而高校校园作为大学生集中居住地, 具有集中度高、人流量大、网络消费水平高等特点, 校园快递整合商业价值巨大。经过对高校的实地调查发现, 高校校园快递大都处于“割据”状态, 缺乏统一管理, 从而出现校园快递平台整合的市场机会。校园物流超市就是结合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整体趋势和校园快递发展实际情况提出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从概念上说, 这里的校园物流超市是指在高校校园内建立多家快递企业并存, 为高校师生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的超市, 即物流超市可以为在校师生提供日常快递代收代发、个性包装、校园配送等一系列的物流需求。此外, 校园物流超市可以利用人流量优势, 开展物流增值服务和基于物流超市平台的校园O2O服务。
本文力图结合当前快递业发展的整体趋势和校园快递发展实际情况, 通过对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的深入分析, 为高校快递配送难题的解决和基于校园快递整合下的商业价值挖掘提供一些建议和发展思路。
2 安徽财经大学校园快递发展现状
本文以安徽财经大学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地观察、走访代理点、访问快递公司、亲身体验等方法, 发现该校校园快递具有以下现状, 并对现状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相应结论。
2.1 快件业务量巨大
在高校扩招和网络购物不断普及的背景下, 高校校园快件业务量不断增加, 安徽财经大学也不例外, 该校校园快递业务量位居当地大学城四大高校之首。根据实际调查得知, 在该校有快递业务的企业多达11家。各大快递公司日业务量如表1所示。
注:1.表中数字是根据代理点和快递员提供统计而得, 实际数据有出入, 但差别不大。2.其他是指全峰、国通、京东快递、汇文快递等业务量较小的快递企业。
2.2 代理点多且杂
在安徽财经大学校园内, 快递代理点最多时达9处, 基本是一家快递公司一家代理点, 且绝大多数代理点与校园内书店、报亭合作, 场地狭窄拥挤, 快递摆放混乱。而无固定代理点的快递公司则无法进入校园, 该类快递公司主要将临时取件点设在该校东门门口, 杂乱无章。
2.3 管理混乱, 包裹安全性低
各大快递公司虽在校园内开设代理点, 但大多是各自为政, 快递管理混乱, 包裹安全性低。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 由于场地限制, 大多数商家将快递包裹露天无序摆放, 加上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下, 包裹丢失、暴力分拣、被雨水淋湿等现象时有发生, 给师生造成安全性低、管理混乱的感觉。
2.4 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与先前受关注的低价相比, 如今消费者更追求真正有“品质”的快递服务消费体验。因此, 快递服务者要维系顾客忠诚, 必须专注于提高顾客对服务质量的体验。而高校校园快递大多数是非专业人员管理, 代理点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和考核, 因此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难以在师生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对快递公司的企业形象造成巨大伤害。
2.5 盈利模式单一
从快件交付业务中获取佣金是传统快递自提网点最基本的盈利来源高校校园快递代理点大多数盈利模式单一, 代理点主要通过与快递公司合作, 以快递收发业务量为标准来参与提成, 代理点的收入来源仅仅局限于快递公司的佣金。安徽财经大学的校内代理点大多数是合作商家的副业, 代理点工作人员无暇开发基于代理点的新业务, 收入来源单一。
3 安徽财经大学校园物流超市运营可行性分析
消费者在快递服务过程中, 对服务质量的初始评价主要基于与快递服务者雇员间的互动交流。物流超市作为与师生面对面“交流”的物流末端服务平台, 对构建校园末端服务体系尤为重要, 因此为构建好此服务体系, 达到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 需要对其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必要的分析。
3.1 从校园物流超市的利益相关者来看
(1) 供应商———快递公司。
快递公司作为快递包裹的上游供应商, 自然希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优质的服务为校内师生解决日常寄送难题, 但由于校园环境的特殊性和出于网点经营成本的考虑, 快递公司无法直接在校内开设直营网点, 而只能寻求与校内商家进行合作, 由此带来服务质量差、包裹安全性低、管理混乱、成本高昂等一系列的问题。校园物流超市通过整合校内快递资源, 使得降低付给代理点的佣金成为可能, 快递公司基于成本考虑必将认可该种模式。
(2) 中间商———校园代理点。
经过实地调查发现, 安徽财经大学快递代理点大多盈利模式单一, 代理点不仅需要为快递包裹的丢失承担赔偿风险, 快递收发带来的人工成本、通信费用也很高昂, 分散各处的代理点将快递包裹露天摆放, 给校园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 不利于校方的管理。本文提出的校园物流超市模式通过集中规范化管理, 降低成本费用, 大大提高校园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末端消费者———在校师生。
根据走访调查、亲身体验发现, 当前安徽财经大学的快递代理模式无法满足广大师生的日常快递寄取需求, 师生反映的代理点管理混乱、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物流个性化服务缺乏等问题突出。因此, 急需校园物流超市这样的新模式管理校园快递, 统一服务标准。
3.2 从校园物流超市所处的市场环境看
(1) 学校环境。
大学生作为网络购物主力军之一, 日常网购频繁, 由此带来的快递需求日益旺盛。安徽财经大学拥有代理点的快递公司多达九家, 日均快递包裹超过2000件, 由于部分快递代理点管理不规范, 快递爆仓现象频繁发生, 为学校的校园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因此, 建立校园物流超市并进行规范化运营, 对于校园环境和校园安全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将容易得到校方的认同。
(2) 社会环境。
网络购物加速了快递业的发展步伐, 但校园的末端配送却是当前行业的共同难题。对于校园快递的整合, 地方管理部门大多持鼓励态度, 如安徽省邮政管理局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快递服务中心为模式, 研究推动该模式在省内高校的实践。因此, 校园物流超市模式也终将得到行业管理部门和社会的认可。
综上所述, 校园物流超市的商业模式是非常可行的。
4 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设计
近年来, 商业模式屡屡成为业界的焦点。创新板提出“两高六新”标准, 最后一个“新”就是指“新商业模式”。而关于商业模式的定义, 学术界与实业界都尚未达成共识。这里, 我们姑且采用魏炜和朱武祥的观点, 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 商业模式六要素包括业务系统、定位、盈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现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高校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正是基于魏炜和朱武祥两位教授提出的“魏朱六要素商业模式”建立的。
4.1 高校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的业务系统
魏炜、朱武祥认为, 商业模式的业务系统是其核心概念, 用来表达企业选择哪些行为主体作为其内部或外部的利益相关者。高校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的业务系统如图1所示, 其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四类, 分别是快件供应者、合作商家、物流超市、终端消费者。其中, 快递供应者可以是专门的快递公司, 如申通快递、顺丰快递等, 也可以是有寄件或者配送需求的消费者。合作商家是指除快递公司之外的与物流超市有合作业务的法人企业或者个体商户, 如广告投放商、支付厂商、O2O业务的商品供应者等。物流超市则是当作一个平台来运营, 其基础业务是快件的代收代发和临时存储。此外, 物流超市依托快递收发带来的巨大人流量, 与合作商家、终端消费者以及快递公司开展除快递收发以外的其他业务。终端消费者在这里主要指广大师生, 他们通过物流超市这一平台享受其提供的各项服务。
注:合作商家1主要指物流超市的广告投放商, 主要与物流超市发生交易, 故其与消费者关系用虚线表示;合作商家2主要指物流超市O2O业务引流对象;“服务”是指物流超市提供给消费者的取件通知服务、增值与个性化服务、O2O商品供给服务等等。
4.2 高校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的定位
定位是指企业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方式。物流超市存在的根本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为其创造价值。对于物流超市这一模式, 其定位是以高校校园为目标市场, 通过整合校内快递资源, 实行专门化管理, 为师生提供快件收发服务, 并依托人流量优势, 建立校内服务平台, 开展增值业务, 并提高与校外商家的议价能力, 通过规模效应、规范化管理和一站式解决校内师生需求。
4.3 校园物流超市的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 (此处盈利模式也是物流超市的业务模式) 包括盈利的来源和计价的方式。当前, 由于校园快递代理点分散经营, 资源整合能力较差, 主要采取与各家快递公司分成的盈利模式。而校园物流超市通过整合校内所有快递资源, 实现规模化效应的同时带来巨大的人流量, 而人流即商流, 人流量决定商业价值。因此, 高校校园物流超市可重点开发以下四种盈利模式, 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 增加物流超市的经济效益。
4.3.1 快递计票分成
高校校园物流超市的基础业务是快递业务, 即整合校内快递代理点, 建立专门的物流超市门店, 为师生提供日常的快件代收代发服务。这一业务模式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与快递公司进行分成 (主要有派件分成和寄件分成两种) , 如通过计票制, 物流超市每成功交付一票业务, 就可从快递公司获得一定报酬。
4.3.2 广告服务费
校园快递包裹集中且数量众多, 物流超市可以与快递公司和广告投放商合作, 在包裹或者快递面单上进行广告投放, 为商场、饭店、教育培训等学生需求类行业提供校园推广服务。这一业务模式的盈利模式是收取广告公司或者商家的广告投放费和校园商品推广费。
4.3.3 增值业务收入
物流的使命就是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满足客户需求, 开发和创造客户价值, 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物流超市作为在校师生的统一寄取快递平台蕴含着众多的增值机会。针对校园市场需求的的特殊性, 校园物流超市通过提供网购代收货款, 校园代理 (如驾校报名、培训代理等) 、个性化物流服务 (如校园极速配送、个性化包装等) 等增值服务, 这一业务的盈利模式是通过挖掘在校师生的特殊需求, 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进而通过提供服务获得增值业务收入。
4.3.4 O2O业务商品销售差价与线下商家提成费
移动互联网时代,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崛起, 因此, 物流超市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工具开展校园O2O业务。具体来说, 即利用物流超市人流量推广物流超市的官方微博和微信服务号, 进而通过微博、微信售卖商品和为线下商家提供引流服务。在商品货源和商家选择上, 物流超市采用本地化策略, 从而确保商品质量和商家服务质量可控。这一模式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商品销售带来的差价和为线下商家提供引流服务的提成费。
校园物流超市因为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 因此将不会只存在一种盈利模式, 而是多种盈利模式的组合, 前文提出的四种模式只是典型, 整体还处于摸索阶段。
4.4 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的关键资源能力
关键资源能力指让商业模式运转所需要的相对重要的资源和能力。校园物流超市连接着快递企业、合作商家和下游消费者 (此处指师生) , 一方面需要整合众多快递企业, 使他们进驻到物流超市, 进而通过物流超市这个载体统一将快件送达到师生手中;另一方面, 物流超市需要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引导师生认可校园快递这种运营模式, 进而为物流超市开发其他业务打下客户基础。所以校园物流超市的关键资源能力主要体现在不同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师生的管理能力上, 如能否保证快递企业与物流超市之间的长期稳定合作, 能否为师生提供满意的服务, 能否及时挖掘师生的潜在需求并引导他们通过物流超市解决此类需求等。
4.5 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的现金流结构
校园物流超市作为快件到达校园的终点, 为保证快件及时、安全到达师生手中, 在选址、设备、人员及管理方面都应达到一定的要求, 物流超市不仅要作为中转站集中派发货件, 实现对货件的规范管理, 同时需要基于物流超市这一校内平台, 挖掘师生日常需求, 使物流超市的效益达到最大化。校园物流超市在运营前需要大面积的快件中转场地和满足快件管理的软硬件设施 (如货架、信息通知平台等) , 因此前期需要一定的投入。在快件业务运营为物流超市带来巨大人流量并实现业务分成收入后, 此时又将开发其他业务, 又需要大量现金支出, 而物流超市能否实现预期盈利, 关键在于前文提出的关键资源能力的强弱。因此其现金流结构表现为一开始就较大的现金流出, 然后是持续的现金流入和较快的现金流出。如果物流超市要持续盈利, 就需要稳定与快递企业的合作, 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及时准确的寻找适合物流超市商业模式的校园商机, 进而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 形成大量现金流入, 实现盈利。
4.6 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的企业价值
当前, 由于全国快递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带来的高校校园快递市场的持续扩大, 部分高校的校园快递整合已初露端倪, 如西安欧亚学院的校园小邮局、上海金融学院的“微快递”等, 此类校园快递的运作模式大多单一, 主要盈利方式仍是快递业务提成。本文提出的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在校园快递整合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出人流量的价值, 实现物流超市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快递业和电子商务融合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 类似物流超市这种商业模式具有重要的企业价值, 必将受到电子商务行业和快递业的重视。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从安徽财经大学的校园快递现状切入, 提出高校校园物流超市这一商业模式, 并在该模式的运营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 从商业模式六大核心要素的角度对其进行逐个深入探析。作者认为, 物流超市这一校园快递整合模式不仅是行业大势所趋, 也是破解校园快递末端配送难题的有效办法, 其蕴含的巨大企业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摘要:在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高校校园快件业务量不断增加, 但校园快递网点大都缺乏统一管理, 以安徽财经大学校园快递发展现状为例, 结合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整体趋势和校园快递发展实际情况提出高校校园物流超市这一商业模式, 并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 从业务系统、定位、盈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现金流结构以及企业价值六个方面对这种模式进行探析, 希望在解决校园快递管理问题的同时, 实现这一商业模式的成功实践。
关键词:物流超市,商业模式,校园快递,整合,人流量
参考文献
[1]刘慧玲.电子商务环境下校园快递配送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 2013, (20) .
[2]邹建平.快递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J].大众商务, 2010, (2) .
[3]丛迪悦.校园快递自提网点运营模式研究[J].科技和产业, 2013, 13 (8) .
[4]魏炜, 朱武祥.商业模式经济解释—深度结构商业模式密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5]林小兰.O2O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探析[J].中国流通经济, 2014, (5) .
[6]魏炜, 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7]楚翠.人流量决定商业价值[N].深圳商报, 2007-06-15 (A14) .
中国财税博物馆馆长李玉环教授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体制在治国安邦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财政制度安排体现并承载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方面的基本关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基础位置,深刻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等领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教授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学校的学科发展作了介绍。
在主题发言环节,杨灿明校长、天津财经大学李炜光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施诚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王文素教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杨祖义教授分别作了主题发言。随后,武汉大学卢洪友教授、武汉市地方税务局局长罗涛教授以及西南财经大学付志宇教授分别对传承财税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本次研讨会学术氛围浓郁,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展示和交流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领域的诸多丰硕成果。
安徽财经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财经类普通本科院校,拥有共5个最好专业(特色专业)。
一些高考学生经常问安徽财经大学什么专业最好,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因为每个人关注的角度不一样,答案也有很多种变化。不过,志愿填报方案设计网站从特色专业建设点这个角度给大家提供安徽财经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列表供参考。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政学、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可以说是安徽财经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了,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最好专业的详细列表:
安徽财经大学最好最有特色的专业专业名称所属领域方向建设批次备注说明国际经济与贸易2会计学3财政学3经济学4金融学6安徽财经大学排名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财经类普通本科院校,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245。 安徽财经大学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备注2456.01财经2455.78财经来源: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
安徽财经大学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望201330360.25财经0.610.780.220123220.49财经0.340.740.133300.41财经0.070.790.223190.44财经0.070.840.273190.45财经0.080.860.23来源: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
2013安徽高校综合排名
省排名全国排名院校类型总分11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工75.85276合肥工业大学理工19.963101安徽大学综合15.194103安徽师范大学师范15.025165安徽医科大学医药9.76230安徽工业大学理工6.557245安徽财经大学财经6.018246安徽农业大学农林5.989264安徽理工大学理工5.3210347淮北师范大学师范3.6711358安庆师范学院师范3.461236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理工3.4113416阜阳师范学院师范2.814410安徽工程大学理工2.8815444安徽中医学院医药2.5316485合肥学院理工2.1817468安徽科技学院师范2.2818484安徽中医学院医药2.18
来源:安徽高校排名
安徽财经大学学费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等专业学费最低,金融工程等专业学费最高。
值班来访: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00 下午2:00—— 5:30 办公地点:东校一号行政楼南区校领导接待室 学生校长助理团电子邮箱:xsxzzl@163.com 办公电话:0552-3171189
●学校简介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史学七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就业的多科性高等财经院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
学校于1959年5月始建于安徽合肥,时名为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迁址素有“珍珠城”美誉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校址设在交通路。1965年,学校划转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更名为安徽商学院。文革期间,学校先后更名为安徽省财经学校、安徽省供销商业学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恢复为安徽财贸学院,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安徽省共同管理,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理为主。1983年,校本部迁至宏业路校区(现龙湖西校区)。1984年,交通路校区经商业部批准改为商业部安徽商业管理干部学院。1987年,两院分设。1992年9月,安徽财贸学院、安徽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重组成新的安徽财贸学院,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政府管理为主。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同年9月,学校迁入龙湖东校区(现校本部)。
学校现有交通路校区、龙湖西校区、龙湖东校区三个校区,龙湖东校区、龙湖西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龙子湖畔。学校占地总面积1521亩,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藏书196万余册,电子图书52万册,各类中、外文期刊1700余种。学校拥有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实训中心、语音室、体育馆、游泳池、室外运动场等完善的教学、体育设施,以及实行公寓化管理的学生公寓,学习条件良好,生活环境优雅,先后荣获“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安徽省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食堂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荣获“全国百佳食堂”称号。
目前,学校设有12个学院,2个教学部,21个校级研究机构,44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0个专业学位授予点,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A类重点学科,7个省级B类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8门省精品课程。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73人,其中教授105人,副教授301人。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占73.3%。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安徽省教学名师5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人、后备人选7人。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授课,选派教师赴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奥地利、瑞士、丹麦、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进修、访问、攻读学位,积极推动与国内外院校之间的交流。先后与美、英、澳、日、韩等国家高校建立校际关系,共同开展2+2、3+1、3+1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项,其中,国家哲学社科重大招标项目1项。近年来,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紧密结合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财经类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研究人员主动融入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项目建设,为解决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供销合作系统等行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提供基础研究和理论支撑。学校自主编撰的《安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和《安徽省贸易发展研究报告》影响力日益明显,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更新教育理念入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秉承“诚信博学,知行统一”的校训精神,汲取传统商业文化的精髓,承接徽商文化和淮河文化的底蕴,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始终坚持办学特色、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为区域和行业发展做贡献。学校有决心和信心按照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学校时提出的要求,把安徽财经大学建设成为经济、管理类学科优势突出,在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授予硕士学位学科 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28个)专业硕士点(10个)应用经济学 工商管理 法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公共管理学 理论经济学 统计学 艺术学
产业经济学 金融学 统计学国民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 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国防经济 会计学 企业管理学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政治经济学 世界经济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民商法学 经济法学 国际法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美术学 专门史 农业经济管理 社会保障 情报学 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金融硕士 应用统计硕士 税务硕士 国际商务硕士 保险硕士 资产评估硕士 会计硕
旅游管理硕士 学科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44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特色专业(13个)
经济学 工程管理 新闻学 工商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学 会计学 金融学 汉语言文学 国际政治 财务管理 国民经济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贸易经济 旅游管理 保险 审计学 金融工程 电子商务 英语 日语 物流管理 税务 国际商务 投资学 公共事业管理 法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广告学 土地资源管理 数学与应用数学 行政管理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绘画 统计学 艺术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 动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文化产业管理 管理科学
社会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A类(1个): 应用经济学
B类(7个): 产业经济学 统计学 会计学 国际贸易学 金融学 财政学 企业管理学 国家级(5个):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财政学 经济学 金融学
省级(8个): 会计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财政学 经济学 统计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
校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962号 邮政编码:233030 网址:
联系电话:0552-3175978(传真)
● 党委书记 姜利军 ?
姜利军,男,1957年9月出生,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校学科带头人。
1982年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留校工作后,历任商业企业管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企业管理系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长,书记。现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具体分管学校办公室(党务)。负责联系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0多年来主要从事“管理学”、“西方管理理论”、“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等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学,管理思想史、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主要著述有《管理学》、《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导论》、《西方管理思想概要》、《商业企业经营管理学》、《贸易谈判理论与技巧》等14部。在《经济学动态》、《经济管理》、《财贸经济》、《中国农业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中国经济问题》、《财经研究》、《当代经济研究》等国家级和省级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和参加国家教委、省、部级科研课题和教学课题12项。
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中青年商业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商业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安徽省高校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第二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安徽省普通高校教学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
● 党委副书记、校长 丁忠明
丁忠明,男,1962年4月生,江苏海安人。现任安徽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84年7月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校党委组织部、校团委、校党委办公室、校学生处、校人事处工作。2001年3月起任副校长,2007年1月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09年6月任校长、党委副书记,现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具体分管学校办公室(行政)、商学院。负责联系法学院。
教学、科研主要集中在投资学(证券投资学)、银行(公司)治理等学科领域,先后在《投资研究》、《管理世界》、《中国证券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主编《证券投资学》、《金融监管》等教材、专著10部,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省社科等国家、省(部)级规划课题(重点课题)12项。曾获部级优秀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省社科成果(专著奖)二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金融工程年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理事会独立理事、安徽省金融学会副会长、安徽省行为科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情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信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 党委副书记 陈年红
陈年红,男,1962年12月出生,湖北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主管党务、人事、离退休和关工委工作,具体分管组织部(党校办)、宣传统战部、人事处、离退休工作处和关工委工作。负责联系经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长期从事统计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数理统计学》和硕士研究生课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抽样技术》和《收入分配》课程的讲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和劳动与就业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安徽省就业与社会保障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等,参与编写教育部“九五”重点教材《经济统计分析》。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预测》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2项,主持安徽省规划办项目2项,安徽省教育厅项目3项,研究成果曾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安徽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安徽省高校人事管理研究会理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委。? ● 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建刚
王建刚,男,1963年5月出生于安徽亳州。199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校学科带头人。??1984年7月毕业于杭州商学院会计学专业。1984年7月参加工作后,先后任安徽财经大学会计系会计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2007年1月任党委常委、副校长,主管本科教学、继续教育和资产工作,具体分管教务处(招生办)、实验实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后勤与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联系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体育教学部。
20多年来主要从事“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会计理论”、“国际会计”等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学等。主要著述有《税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企业破产会计》、《会计法规体系研究》、《中级财务会计》、《会计学基础》、《高等会计教育研究》等10部。在《光明日报》、《财政研究》、《经济管理》、《中国高教研究》、《世界经济文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等国家级和省级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教研课题9项。2001年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001年、2005年、2008年、2010年四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安徽省会计学会副会长。?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姚厚贵
姚厚贵,男,1954年10月生,籍贯安徽六安,工学硕士,现任中共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现主持学校纪委工作,主管工会、监察审计工作,具体分管纪委、工会、监察审计处。负责联系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1982年1月毕业于安徽劳动大学物理专业,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95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74.10参加工作,从事中学教学工作;1983.8-1993.12,从事税务工作,先后担任合肥市税务局副科长、科长、副局长;1993.12-1994.9,任合肥市政府财贸办公室副主任;1994.9-2002.2任合肥市审计局局长、党委书记;2002.5-2006.5任合肥市蜀山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2006.5-2006.9任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第一副书记、副主任;2006.9-2007.1任合肥市纪委副书记(常务);2007.1起任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曾先后参加过安徽省司法厅律师培训班、合肥市委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国地市税务局长培训班、安徽省委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先后荣获“合肥市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安徽省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合肥市直机关优秀党务干部”、“合肥市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安徽省审计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被合肥市人民政府记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
曾经在《中国税务》、《中国审计》、《安徽财政》、《安徽税务》、《安徽审计》等国家和省级杂志公开发表论文近20篇。
● 副校长 陈忠卫
陈忠卫,男,1968年4月生,浙江东阳人,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管理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历任管理学原理教研室主任,企业管理系副主任,工商管理系主任,管理学院院长兼任企业成长研究所所长、MBA中心主任。主管科研、国际交流、教辅工作,具体分管科研处(学报编辑部)、国际交流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图书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负责联系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
教学和科研主攻领域是企业战略管理、创业与企业成长,主讲课程包括:《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管理研究方法论》等。出版著作《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动态性研究》等4部,译著《创业计划:从创意到执行方案》等2部,出版《战略管理》、《管理学》等教材6部。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经济管理》、《新华文摘》等发表论文140余篇。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软科学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多项,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省优秀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一次,以及省级优秀教师等称号。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组织与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蚌埠市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蚌埠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第九、十届政协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党委常委、副校长 周加来
周加来,男,1963年9月生,安徽太湖人,中共党员,经济学硕士,教授,区域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理论经济学科组评审专家,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校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90年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会计系,先后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先后在《财贸研究》编辑部、安徽财贸学院经济学系工作,历任城市经济学教研室主任、经济学系副主任、主任,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经济学院院长。2010年5月任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主管研究生教育、学科学位建设、财务和后勤工作,具体分管研究生部(学科学位建设办)、财务处、后勤服务集团、校医院。
先后从事会计学、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县域经济等领域,先后在《宏观经济管理》、《财贸经济》、《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各类教材与参考书11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安徽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2项,一般项目1项,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地方政府各类横向项目12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经济学”建设项目负责人,省级精品课程《西方经济学》主持人;先后获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 党委常委、副校长 张庆亮
张庆亮,男,1970年11月生,山东省新泰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教授,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主管团学、保卫和人武工作,具体分管学生处、团委、保卫处(人武部)。负责联系工商管理学院。
1997年1月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现安徽财经大学),先后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经济学硕士学位,2002年11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年1月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出站。1997年3月起先后任教于安徽财贸学院贸易经济系、国际经济贸易系、市场营销系、商务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历任市场营销系副主任、商务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兼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研究生处处长。2011年2月任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校政字〔2017〕18号
安徽财经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行为,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保障和促进学校事业发展,根据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214号)、《安徽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资[2013]501号)和《安徽省省属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皖教财〔2013〕20号)等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国有资产是指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由学校占有、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
学校国有资产包括用国家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无偿调拨给学校的资产、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等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在建工程是指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对外投资是指高等学校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第三条 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三)安全完整与注重绩效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学校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推动学校资产的合理配置、高效使用和规范处置;加强国有资产日常管理,严格资产收益管理,完善全过程监管体系,维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五条 学校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收益、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处理、资产评估与清查、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等。
第六条 学校国有资产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七条 学校成立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分管资产管理工作的校领导为组长,校内各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第八条 资产管理处在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领导下,代表学校对全校国有资产实施统一管理。
第九条 校财务处负责资产价值形态的管理。
第十条
资产使用单位为学校国有资产的二级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资产的日常管理。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对本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负责。各单位应指定一名资产管理员,资产管理员接受资产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负责部门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资产管理员发生变动时必须完备交接手续,并报资产管理处备案。第十一条 资产使用人是资产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对其使用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负直接责任。
第三章
资产配置
第十二条 资产配置是指校内各单位根据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要求,通过购置、调剂或者租赁等方式配置资产的行为。
第十三条 校内各单位的资产配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确为本部门履行职能所需,且现有资产无法满足要求。(二)无法通过与其他部门共享、共用实现其功能。(三)无法通过市场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其功能,或通过市场购买服务的成本高于配置资产的成本。
第十四条 建立资产定额配置制度,实行标准定额管理。凡是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了配置标准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标准配置资产。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应当从严控制,合理配置。
第十五条 建立学校资产配置的预算管理制度,按照《安徽财经大学预算管理办法》、《安徽财经大学采购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 加强资产配置的采购管理,按照《安徽财经大学采购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
资产管理处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对配置的各项资产进行验收、登记,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资产台账。经办人应及时到财务处报账。财务处要及时入账,做好资产变动会计核算工作。
第十八条 房屋建筑物等自建形式配置的资产,要及时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办理财产移交。对于无法及时完成竣工结算的,应通过暂估形式及时办理资产入账工作。
第十九条 学校无偿调入或接受捐赠形成的资产属国有资产,由学校依法占有使用,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作价入账。
第二十条 各部门对配置的资产,须做到物尽其用,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对于长期闲置或低效使用的资产,由学校进行调剂、划转使用或进行有偿使用以提高其使用效率。
第二十一条 学校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资产进行动态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每一项资产从获得、使用、调剂、报废等整个过程要全程动态跟踪反映。对每一项固定资产都要科学编号,制作固定资产卡片并粘贴在对应资产的明显位置。
第四章 资产使用
第二十二条 学校国有资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等行为。
第二十三条 学校国有资产使用应遵循权属清晰、安全完整、风险控制、注重绩效的原则。
第二十四条 要建立健全自用资产的验收、领用、使用、保管、维护、交回等内部管理流程。第二十五条 因机构调整、内部人员岗位变动等情况涉及资产转移的,由各相关资产占有使用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到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资产转移手续。校人事部门应及时将人事岗位变动信息通知资产管理处,以便督促相关人员办理资产变更手续。
第二十六条 学校职工调离、离退休等情况下应将占有使用的资产交还给学校。
第二十七条 学校对资产丢失、毁损等情况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与赔偿制度。
第二十八条 对学校授权管理的经营性资产,必须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资产管理体制,有效规避经营风险,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二十九条 实行国有资产共享共用,建立资产共享共用与资产绩效、资产配置、学校预算挂钩的联动机制,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第三十条 对固定资产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账、卡、物相符。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应当按照规定处理。
第三十一条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第三十二条 国有资产应首先保证履行职能及事业发展需要,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国有资产。第三十三条 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的,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后,按程序履行报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国有资产。
第三十四条 对外投资包括初始投资和追加投资,对外投资的方式包括:
(一)投资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二)与其他出资人共同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三)对所出资企业追加投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方式。
第三十五条 除国家另有规定,对外投资不得从事下列事项:
(一)购买股票、期货;
(二)购买各种企业债券、各类投资基金以及任何形式的金融风险投资或金融衍生品;
(三)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六条 占有的下列资产不得用于对外投资:
(一)财政拨款、财政拨款结余以及上级补助资金。
(二)利用国外贷款的,在国外债务尚未清偿前由该项贷款形成的资产。
(三)当年购建的实物资产。
(四)履行职能和发展事业正常需用的资产。
第三十七条 严格控制货币性资金对外投资,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必须履行有关审批程序。第三十八条 对外投资,按以下程序办理报批手续:
(一)学校按照《安徽省省属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向省教育厅提交对外投资申请,并附相关材料。
(二)省教育厅对高校对外投资申请进行审核,提出意见,报省财政厅审批。
(三)经省财政厅批准后,依据省财政厅的批复文件办理对外投资相关事宜,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第三十九条 经批准利用非货币性资产进行对外投资的,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事项按规定履行备案手续。
第四十条 转让(减持)对外投资股权或核销对外投资损失,按照《安徽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应依法履行出资人的职能,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每年上报投资经营收益情况,规范收益分配,建立约束机制,控制投资风险,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第四十二条 将占有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实物资产。
(二)闲置资产。
(三)不便调剂使用的资产。
(四)出租、出借资产不影响学校工作正常开展。
(五)利用出租、出借资产从事的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六)按市场公允价格获取出租、出借收益。
第四十三条 学校占有的下列资产不得对外出租、出借:
(一)已被依法查封、冻结的。
(二)产权有争议的。
(三)未取得产权共有人同意的。
(四)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第四十四条 按以下审批权限履行资产出租、出借报批手续。
(一)出租、出借资产价值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且资产出租出借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须报省教育厅审核同意后,由省教育厅报省财政厅审批。
(二)出租、出借资产价值在50万元以下的或出租出借期限在6个月以内(含6个月)的,由资产管理处提出申请,报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审批,审批通过后及时将审批结果报省教育厅备案。
资产出租、出借申报程序及需提交的相关资料按照《安徽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资产出租应按照规定实行公开拍租。因特殊情况无法公开拍租的,应按规定程序报经省财政厅审批同意后方可以其他方式出租。
第四十六条 资产出租的价格,原则上应采取公开拍租的形式确定,必要时可采取评审或者资产评估的方法确定。第四十七条 资产出租在确定承租方后,应当签订省财政厅统一制定的合同,并及时将合同报省财政厅备案。资产出租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五年,期间若需变更资产出租合同,应当重新办理报批手续;若需提前终止资产出租合同,应当办理备案手续;合同期满后继续出租的,应当重新办理报批手续。
第四十八条 学校资产管理处统一负责资产的出租、出借管理工作,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所管理和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出租、出借。
第四十九条 学校不得向任何组织(含校办产业)和个人提供保证、抵押、质押等方式的经济担保。
第五章 资产处置
第五十条 学校国有资产的处置,是指学校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或者注销产权的行为。国有资产处置方式包括:无偿转让、出售、置换、报损、报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第五十一条 国有资产处置范围主要包括:
(一)闲置资产。
(二)因技术原因并经科学论证,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
(三)因分立、合并、撤销、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的占有、使用权转移的资产。
(四)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
(五)已超过使用年限且无法使用的资产。
(六)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其他情形。第五十二条 拟处置的国有资产权属应当清晰。权属关系不明确或者存在权属纠纷的资产,须待权属界定明确后予以处置。
第五十三条 学校资产管理处负责固定资产的处置,财务处负责货币性资产损失的处置。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所管理和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处置。
第五十四条 学校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资产处置前,先由使用部门向资产管理处报送资产处置申请,校资产管理处会同财务处组织专人对拟处置的资产进行论证、评估或技术鉴定,提出具体处理意见,提交校长办公会或党委常委会研究审定,审定同意后,学校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履行报批手续。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十五条 学校按以下审批权限履行资产处置报批手续。
(一)土地、房屋建筑物的处置,单笔在5万元以上(含5万元)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以及单位原值在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或批量原值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资产的处置,须报省教育厅审核同意后,由省教育厅报省财政厅审批。
(二)单笔在5万元以下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以及单位原值在20万元以下(不含土地、房屋建筑物)或批量原值在50万元以下资产的处置,由资产管理处提出申请,报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审批,审批通过后及时将审批结果报省教育厅备案。资产处置申报程序及需提交的相关资料按照《安徽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 学校国有资产处置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要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十七条 学校进行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招投标、竞价、协议转让等方式处置。
第五十八条 学校根据主管部门对资产处置事项的批复调整相关会计账目。
第六章 资产收益
第五十九条 国有资产收益包括国有资产使用收益和国有资产处置收益。
(一)国有资产使用收益,是指经批准同意,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以及出租、出借等取得的收入。
(二)国有资产处置收益,是指国有资产产权的转移或核销所产生的收入,包括国有资产的出售收入、出让收入、置换差价收入、报废报损残值变价收入等。
第六十条 学校出租出借和处置国有资产应缴纳的税款和所发生的相关费用(资产评估费、技术鉴定费、交易手续费等),在收入中抵扣,抵扣后的余额按照政府非税管理规定及时缴入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第六十一条 国有资产收益及相关支出全部纳入学校预算,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七章 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处理
第六十二条 学校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是指国家对学校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登记,依法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学校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权的行为。
第六十三条 学校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由资产管理处代表学校向上级主管理部门申报并办理相关手续;经营性资产的产权登记工作由经营单位负责组织,资产管理处协助办理。
第六十四条 产权登记分为占有产权登记、变更产权登记和注销产权登记。学校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厅、财政厅的要求,组织向国家财政部门申报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申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第六十五条 产权纠纷是指由于国有资产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等产权归属不清而发生的争议。
第六十六条 学校与其他国有单位和国有企业之间发生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报同级或共同的上一级财政部门申请调解或裁定,必要时报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处理。
第六十七条 学校与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的,由学校提出拟处理意见,经教育厅审核并报财政厅同意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第八章 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
第六十八条 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国有资产进行评估:
(一)取得没有有效原始价格凭证资产的。
(二)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三)合并、分立、清算。
(四)出售、转让、置换国有资产。
(五)将国有资产整体或者部分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六)确定涉诉国有资产价值。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进行评估的事项。第六十九条 学校资产评估应当委托经财政部门确认的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学校应当如实向资产评估机构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并对所提供的情况和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校内各单位、教职工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资产评估机构独立执业。
第七十条 学校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核准和备案工作按照国家有关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的规定执行。
第七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国有资产清查:
(一)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组织资产清查的。
(二)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
(三)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者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
(四)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改变,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
(五)主管部门、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学校认为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
第七十二条 资产清查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清查、账务清理、财产清查、损益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度等。
第七十三条 学校根据国家工作需要开展的清产核资工作,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由资产管理处组织实施。学校因特定经济行为需要开展的清产核资工作,按照规定程序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复后组织实施。学校所属单位因特定经济行为需要开展的清产核资工作,按照规定程序报经资产管理处批复后组织实施。
第七十四条 学校及所属单位开展资产清查时,应积极组织力量或成立专门机构清理和追索不良资产和债权,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第七十五条 对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复同意核销的各项不良债权和投资以及实物资产损失,实行账销案存管理。
第九章
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
第七十六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及时将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对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国有资产统计和信息报告工作。
第七十七条 学校各资产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所管理及占有使用的资产做出报告,报告要内容完整,数据准确,格式规范,并及时报送资产管理处。
第七十八条 学校国有资产信息报告是学校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内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省财政厅或省教育厅规定的报告的格式、内容及要求,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状况定期上报。
第十章 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第七十九条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为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部门,负责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管工作。
第八十条
学校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应当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务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第八十一条 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职能部门、监督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各资产使用部门及其使用人都应当依法维护学校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第八十二条
做好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通过科学合理、客观公正、规范可行的方法、标准和程序,真实地反映和评价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
第八十三条 校内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上级的文件要求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及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第十一章 附则
第八十四条 本办法中未尽事宜,依据资产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执行。遇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调整,一律以上级文件为准。
第八十五条 本办法由校资产管理处负责解释。
第八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安徽财经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安徽财经大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安徽财经大学
一、背景与缘起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的省立安徽大学, 抗战时期由于安庆沦陷而西迁湖湘, 1939年停办。1940年为收容鲁苏豫鄂皖5省陷区青年就学, 在大别山立煌 (金寨) 县省政府驻地成立了安徽临时政治学院, 后更名为安徽学院。抗战胜利后, 1946年安徽大学重新恢复, 并改“省立”为“国立”。1949年全国解放后, 经教育部批准, 国立安徽大学从安庆迁至芜湖, 与安徽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安徽大学。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 经国务院批准, 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 刘文典、王星拱、张其濬、陶因、谭书麟、丁绪贤、冯沅君、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陈景琪、程演生、朱光潜、许杰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 著书立说, 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 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 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 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 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如此悠久的历史, 沉淀出了鲜活的典型素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成为校史校情教育最宝贵的资源。
2010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应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而校史校情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育人的起点,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活动, 是引导师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 对新入校的师生进行校史校情教育就成为我馆探索如何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最佳选择。
二、具体实施过程
我馆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工作, 主要是利用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源, 以增强师生“爱校荣校”意识为目标, 在全校范围内优选出一支素质优良的解说员志愿队伍, 分批组织新入校师生集中参观校史馆。工作全过程分成筹备、开展、反馈三个阶段。
(一) 筹备阶段
1. 招募校史校情教育工作志愿者。
2011年我馆校史校情教育工作开展之始, 先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展开招募志愿者的活动, 通过各学院选送, 学校组织考评, “优中选优”, 优胜者方正式聘为校史校情教育工作志愿者。从2013年开始, 我馆对聘用志愿者以文件通知形式下发到全校, 同时对其工作计社会实践课时来予以确认, 增强了志愿者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2. 开展志愿者岗前培训。
3年来, 通过校史校情讲解业务培训, 指导示范讲解流程, 我馆先后选拔培训志愿者120余人次, 将我校80余年办学积淀下来的辉煌历史、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师德师风传授给他们,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反复练习以形成不同的讲解风格和特色, 为此项工作成功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及时更新校史展板内容。
为适应学校形势发展的需要, 每年暑期都对校史馆内各展厅的展板设计进行更新, 及时展现最新编研成果, 给人以常看常新的美好感受。
(二) 开展阶段
校史校情教育工作的开展先是从入学本科新生开始的, 受到了广泛欢迎和积极肯定, 之后工作进一步深入, 受众不断扩大, 研究生和新入职的教职工也被纳入教育范围。
1. 精心策划, 协调安排。
在时间紧, 任务重, 人手少的情况下, 短期内接受如此众多的观众, 压力可想而知。为了使参观时间不与新生的课堂学习和军训活动发生冲突, 先后与学生处、研究生学院、校团委、学校办公室、后勤管理处、各学院等多个部门联系协调, 从参观时间、场次及每场讲解员和工作人员的安排, 到新老两个校区新生参观的接送车辆落实及安全运行等都做了周密安排, 在制定详实方案之外, 还备了预案。
2. 布置工作, 抓好落实。
工作开始前首先召开工作布置会, 解读工作方案, 提出工作要求, 明确各自责任, 强调安全意识, 将工作做细做实。为安全、有序地完成校史校情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1年我馆首次启动校史校情教育工作时, 因经验不足, 花了足足2个月的时间进行筹备布置, 即使启动后, 也是边开展、边总结、边改进、边完善, 历时40多天, 分130场次累计接待新生5 000余人。2012年的工作则是在对上一年进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进行, 对细节化的问题都一一加以整改, 扬长避短, 与军训同步进行, 不分昼夜, 加班加点奋战15天, 分170场次接待入校新生 (包括研究生、本科生) 共计6 800余人次, 工作效率和成效大大增强。2013年9月12日至10月9日, 我校再次顺利开展了2013级新生校史校情教育工作, 并将新入职教职员工纳入进来, 先后分170场次累计接待6 912人次。
(三) 反馈阶段
为了了解入校新生参观校史展览的受教育实际效果, 以便更好地完善校史校情教育工作, 我馆对参观之后的评价十分重视, 广泛征集意见, 收到大量留言、观后感和意见书等反馈信息, 在此基础上及时召开校史校情教育志愿者座谈会, 针对反馈信息进行反思和总结, 为工作的不断完善创造了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 校史馆的选址应宽敞、便捷、安全。
我校校史馆基于工作考虑设在档案馆旁边, 但位置居于六楼, 受电梯承载能力所限, 上下楼都变得十分拥挤, 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也严重影响校史馆的日常开放工作, 如若做好早期规划将避免这一尴尬局面。
(二) 展板制作既要简洁美观又要利于更新。
学校在不断发展, 校史校情的内容在不断增加;加上展板使用日久材质本身会老化;同时, 随着新技术的发明和新材料的运用, 展示的手段和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些都提示我们展板内容要及时更新, 展板、展柜等设施需要及时调换, 因此制作时既要注意节约成本和美观, 也要利于方便调换。
(三) 日常工作中应重视档案的收集, 尤其要重视音像、实物档案的收集与征集。
校史馆作为宣扬校园文化的阵地之一, 为了能不断推陈出新, 就需要大量的照片和实物档案作支撑, 没有照片, 内容不鲜活、不生动;没有实物, 展览缺乏说服力和真实感。照片和实物档案不独为校史馆更新展板内容所需要, 在编写校史校情教育读本, 制作相关配套校史教育影音资料, 在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上开辟校史校情教育专题专栏, 利用重大节假日开展以校史校情教育为主题的活动等都十分需要这些真实可信的历史遗存实物和珍贵的历史照片。
参考文献
[1] .张艾利.校史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J].安顺学院学报, 2013.1
【安徽财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推荐阅读:
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网09-17
东北财经大学党风廉政建设知识复习题11-11
新疆财经大学07-04
江西财经大学税法06-14
简介东北财经大学09-21
浙江财经大学财务管理06-14
云南财经大学教务处06-20
江西财经类大学排名07-14
西南财经大学介绍文章07-20
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