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户就医政策

2025-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保户就医政策(精选6篇)

五保户就医政策 篇1

1、申请人具备的条件

(1)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年满60周岁以上的孤老人;

(2)已丧失父母,无法定抚养人的年满16周岁以下的孤儿;

(3)残疾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抚养、扶养的人。

2、申请程序及所需要递交的资料

(1)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因年幼或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者其他村民代表为其提出书面申请;

(3)经过村民委员会评议,对符合五保对象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示7天;

(4)由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镇民政办;

(5)镇民政办收到评议意见之日起2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及有关材料报县民政局审批。

农村五保户办理程序

1、农村五保户对象必须是无儿无女,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本镇农业人口。

2、个人申请。应当由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本人因年幼或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可以由村民小组或者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

3、村民委员会进行民主评议。村委会成员应当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在本村范围内公示,公示时间为5—7天,同时做好有关的会议记录,公示无异议的,将相关手续报镇民政办公室。

五保户就医政策 篇2

关键词: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

异地就医管理问题是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中的一个事关民生的现实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就参保人群来说,异地就医参保人员尚属少数。但是,解决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管理问题,是从一个特定的局部维护与保障参保人应有的基本医疗权利。从这个角度看,做好异地就医管理服务工作,又是一个事关权利公平问题,不可小视。医保经办机构应该从维护参保人权利,建设公平医保、便捷医保、和谐医保的层面,思考和筹划异地就医管理问题。

一、构建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平台,方便异地就医人群,缓解费用垫付压力

目前,绝大多数地区异地就医人员的医疗费用需由个人先垫付,治疗终结后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按有关规定审核报销。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要想一步到位,直接实现全国范围内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彻底消除异地就医人群费用垫付的压力,其难度的确较大。但从各省省内情况特别是内地省份来看,解决垫付问题还是具备条件的。一方面,省内各地“三个目录”基本一致,便于信息互通传递;另一方面,国家金保工程推进力度较大,使各地的信息系统具备了联网的基础条件。因此,在近阶段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实现省内实时结算的基础上,再逐步向省外推进,最终实现全国实时结算目标。费用实时结算还是能够做到的。在

二、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实现医疗保险市级统筹

医疗保险目前多数还是县级统筹,即使是在同一个城市就医,只要涉及跨统筹地区就需要办理异地就医手续。同时,各统筹地区医保政策不尽一致,给参保人带来诸多麻烦。因此,提高统筹层次,无疑能在较大程度上缓解异地就医问题。把目前的县级统筹提至地市级统筹,从绝大多数地区来看还是具备条件的。以江苏省为例,各个市的经济情况、医保政策的差异性都比较小,完全有条件实现市级统筹,实现市、区、县基本医疗保险的“四统一”,即统一建设信息系统、统一数据库、统一操作软件、统一结算平台。这样一来,市内各个统筹区参保人员可自由转诊,到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均能联网实时结算。

三、推进省级联网计算机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联结筹资体系、服务体系和监督体系的重要媒介,是加强管理监督的关键手段。因此,建议以省为单位,逐步统一数据库标准,统一医保结算项目代码,统一就医凭证(社会保障卡),统一计算机操作软件。考虑到结算、监管等异地就医管理的多个方面,省联网系统应该由系统管理、卡管理、异地就诊、结算管理和统计查询五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又由相应内容构成。

四、完善异地协管机制,对医疗行为进行监控

针对异地就医人员的管理失控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应将异地就医人员全部划归就医地管理。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各统筹地区的缴费与待遇水平不一致,会造成异地就医人员与统筹地区人员的待遇差异。另一种观点认为,异地就医管理应借助金保工程,建设全国统一的网络管理系统,实行网上监控。这是一种比较先进且一步到位的管理方式,成本低、有助于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高。但是,建设这样一个网络系统,从各统筹地区需求的提出,到全国汇总再到业务需求的论证;从应用程序开发到网络系统的建设;从管理部门设置到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等,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立足统筹地区,发挥异地协管的作用,彼此加强配合,这种办法更具有现实的可行性,而且也被不少协作地区的实践效果所证明。

异地协管的需求和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从需求方面说,异地就医管理已经成为经办机构共同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各地加强异地就医管理的意愿非常强烈和迫切;从优点方面看,把一些管理方面的事交由就医地完成,异地与统筹地区之间能量互换,形成互为异地,彼此帮助,可以实现两地的双赢。

异地就医协管是一项协作性的工作,全国有2600个统筹地区在管理上自成体系,要把异地就医协管业务流程的操作落到实处,须有一个权威部门对这项工作进行总协调。这个权威部门应该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协调方式包括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明确异地协管职责、内容,组织交流协管经验等。

五、提高异地就医服务质量,加强经办能力建设

异地就医管理,考验着经办管理能力,检验着经办管理水平。对经办机构既是挑战,也是加强能力建设的契机。因此,经办机构首先要提高对异地就医服务的重视程度,从民生高度、制度可持续发展高度看待异地就医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医保经办机构可根据自己的管理需求和实际条件采取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例如,选择在退休人员相对集中的城市,依托异地的医保经办机构,设置异地就医管理工作站。又如,针对重点城市发生异地就医频率高,医疗费用数额大的特点,派一名工作人员,经常在几个重点城市之间流动巡查。再如,流动性大的成建制的参保行业和参保单位,大量职工在异地工作,对这类行业和单位的管理,可由参保单位推荐一名医务人员担任专管员,医保经办机构对其进行培训,合格后专门配合医保经办机构做好异地就医管理工作。还如,统筹地区经办机构在发生异地就医费用较大的地区,或经常发生医保报销欺诈问题的地区,招聘退休的医生担任协管员,委托其协助管理部分异地就医业务。

参考文献

[1]茅竟伟.打破医疗保险的壁垒[J].当代医学,2006,(9):34-35

五保户就医政策 篇3

算政策问答

发布时间: 2014-10-21 【字体: 大 中 小】 来源:市人社局阅读次数:194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一、什么是医疗保险异地就医?

异地就医是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参保地以外的地区就医购药的行为。在四川省内是指参保人员跨市(州)的就医购药的行为过程。

二、什么是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异地参保人员在省内跨市(州)就医时,只需支付按照参保地政策规定由个人支付的费用,由医疗保险支付的费用由就医医院与医保经办机构进行结算,称为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三、目前全省哪些异地医疗服务费用可刷卡结算?

10月1日上线的省级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平台,首先实现退休异地安置和长期异地居住人员住院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异地使用个人账户资金在药店购药及普通门诊就医费用即时结算信息系统也正在规划建设中。

四、我市参保人员如何享受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我市异地就医参保人员在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手续后,符合以下情况可享受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退休异地安置和长期异地居住参保人员在选定医院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因疾病治疗需要转到内江市以外就医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因出差、探亲、旅游等临时离开参保地或在异地突发疾病确需就地急诊抢救医疗费用。

五、我市退休异地安置、长期异地居住的参保人员怎样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手续?

我市退休异地安置、长期异地居住的参保人员先要在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领取异地就医申请表,可在居住地选择1—5家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后,注明医院等级并加盖医院公章和参保人所在单位公章后,持异地就医申请表、长期居住异地的户口或居住异地的暂住证复印件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经审核同意后可登记备案。

六、我市退休异地安置、长期异地居住的参保人员已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是否都可以在医院刷卡结算?

我市退休异地安置、长期异地居住的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备案登记选定医院,如已开通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业务的,住院医疗费用可刷卡结算;如暂未开通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业务的,住院医疗费用由参保人员全额垫付并回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按规定审核报销;如回内江住院治疗,同样可刷卡结算。

七、跨市(州)转诊转院登记备案如何办理?

如因参保地医疗条件有限,需要转到其他市(州)治疗的参保人员,应当按照我市医保规定办理转诊转院手续,进行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办理了转诊转院手续的参保人员只能在登记备案转入医院住院治疗。

八、在异地突发急症抢救住院的怎样办理登记备案?

我市参保人员在四川省内其他市(州)因急诊抢救入院和外伤入院的,可在办理入院后48小时内,以电话、传真、医院网络等方式向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手续,并以传真、邮政快递等有效方式提交就医医疗机构名称、入院诊断、门诊抢救病历等资料,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审批同意并登记备案信息后,可即时结算医疗费用。

九、怎样撤消异地就医登记备案手续?

办理了异地居住登记备案又回参保地长期居住的,持异地申请表原件和参保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到参保地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就医撤销登记备案手续。

十、哪些医院可异地就医持卡结算医疗费用?

异地就医人员可以到就医地已开展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业务的医疗机构就医,已开通了异地就医持卡结算的医院都有明显标志。目前成都开通了异地就医持卡结算的定点医院有22家;内江市医保局也将即时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等方式公布可持卡结算异地医疗费用的医院。

十一、省外异地就医能否实现即时结算医疗费用?

目前,国家正在规划建立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平台来解决跨省异地就医结算问题。在此之前内江市参保人员到其他省份就医结算按各市(州)现有的规定执行。

十二、办理入院时需要什么手续?

参保人员应提供本人社会保障卡、相关身份证明以及医院要求的其他资料办理入院手续,并于入院后48小时内向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电话申报。入院时需按照就医地经办机构的规定缴纳一定数额的预缴金,出院结算时按医疗保险政策抵缴个人应支付费用。

十三、异地就医怎样即时结算医疗费用?

参保人员出院时,应当仔细审核住院费用清单,确认住院费用,并由医院将住院费用信息经省级平台传输至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计算报销费用。参保人员只需与所住医院结清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即可出院。

十四、补充保险应报销费用可在异地医院一并结算吗?

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实行一单结算,参保人员在异地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支付的部分一次性与就医医院结算完毕。

十五、办理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但在异地不能办理即时结算业务怎么办?

可及时向就诊医院查询原因,如因网络中断等系统原因暂时无法结算的,可等待故障排除后,再行结算;如因系统维护等原因导致长时间无法即时结算的,参保人员可先行全额垫付医疗费用,回参保地报销。

十六、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时,对报销政策有疑问怎么办?

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执行“参保地政策待遇”,异地医疗机构不掌握其他市(州)的医疗保险报销政策。因此参保人员对异地医疗费用报销有疑问时,可咨询我市或参保地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咨询电话可在就医医院查询。

十七、社会保障卡在异地就医中的作用?

异地就医统一使用社会保障卡即时结算医疗费用,因此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时,应持社会保障卡进行住院登记和结算医疗费用。如社会保障卡遗失,应及时向内江市社会保障卡管理中心或当地社会保障卡经办机构申请挂失,并按相关规定办理补、换卡业务;在卡挂失状态下不能办理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业务。(内江市社会保障卡管理中心联系电话:0832—2286791,0832—2285207)

十八、忘记了社会保障卡的密码怎么办?

按照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平台及联网结算医院均不提供社会保障卡的密码查询功能,内江市参保人员可到我市社会保障卡管理中心按规定办理密码重置业务。

五保户申请书 篇4

乡(镇)人民政府:

我叫· ,系· (乡)镇· 村· 组村民,全家· 人,贫困程度· (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家庭、两女结扎户、受灾户、其他贫困户),年纯收入· 元。现有(无)房屋 栋,约平方米。自建房至今,已有 年,加上年久失修及连续几年遭遇风雨灾害等其他原因。自 年起,房屋出现了许多损毁,经相关部门鉴定为 危房。目前房屋已经摇摇欲坠,险象环生,危及全家生命安全。我欲今年· (新建、统建、维修加固),楼层为 层,开间为 间,总面积为·平方米。现欣闻政府的有关惠民政策,恳请村委及镇政府及时核查危房险情,按政策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补助对象为盼。特此申请!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关于要求享受“五保户”的申请 篇5

县民政局:

我是丹巴县聂呷乡喀咔二村村民拥忠格玛,女,藏,现年53岁,虽然年龄未到拿“五保户”待遇的要求,但本人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居住,属于村上的低保户。随着年龄的增长,于2005年患上“再障性贫血”,只能靠药物来维持生命。巨额的医疗费以及药品费,使我负债累累,现在基本生活也无法保障。只有求助于国家,求助于人民政府,给予帮助和支持,给予我享受“五保户”的待遇为谢!以解我晚年的困境。

特此申请

五保户就医政策 篇6

上报**乡五保户生产生活状况的报告

县委、县政府:

为了准确掌握全乡五保户供养现状及存在的困难,进一步落实县委、政府对五保户工作的相关要求。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摸底调查领导小组,对我乡的五保住房及生产生活情况做了新的摸底调查,调查由包村干部、民政办逐户进行核实。基本摸清了全乡农村五保户的生活状况,现就我乡五保户供养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乡位于宕昌县东南部,距县城100多公里。地处林区,乡辖7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54户,总人口6212

人。总面积10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00亩,森林面积14万亩,年均气温6℃,年均降雨量600毫米。境内气候高寒阴湿,森林茂密。

我乡现有农村五保户供养对象138人,其中男110人,女

28人。身体健康,生活自理的有54人,先天性智障、长期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有50人,身体残疾的有34人。我乡的农村五保户一直采用以分散供养为主、集中供养为辅的办法。身体健康且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五保户,主要依靠承包地种植收入和乡救济维持生活;先天性智障、身体残疾、常年多病且丧失劳动力的五保户,主要依靠政府救济、亲邻接济等维持生活。目前我乡集中供养的形式还有待完善,只有大许沟村的五保家园有3户五保户居住,其余各村都是以亲邻居住的形式供养,供养方式主要采取五保生活补贴、受灾群众补助款、救灾物资等予以解决。

二、五保供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供养资金标准偏低,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目前,我乡的五保供养形式仅限于财政转移支付,不能保障五保户的生活需要,加上就医、房屋维修等不确定性支出,所需供养费用缺口就更大。我乡五保户中长年患病、残疾人、无劳动能力的供养对象所占的比例较大,大部分五保户生活设备简陋,居住房屋破旧。

2、五保户集中供养形式不完善,供养设施落后。全乡现

在只有大许沟村的五保家园可供五保户居住,但因为房屋简陋、年久失修,许多房屋都无法居住;加上生活设备不健全,现居住的五保户也不能正常生活。其余6村的五保户受条件限制,只能寄居在亲邻家庭,这也迫使了五保户家庭的生活条件更加困难。

3、五保户精神生活缺乏,权益保障容易被忽视。五保户

是社会最弱势的群体,大部分五保户由于家庭变故、生理缺陷等原因,自卑感很强,精神状态低迷消极。大部分五保户属文盲或半文盲,自我调节能力差,生活信心不足,生活孤单、性格怪异、性情偏执,加上缺乏电视等文化娱乐设施,精神生活十分匮乏;全社会关爱五保、敬老助残的社会氛围还不够,甚至还存在对五保户的歧视现象,这就导致五保户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三、做好五保供养工作的建议

1、强化政府主体地位,提高财政供养标准。五保户供养

对象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众,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部门要参照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适当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改善五保户的生活水平。

2、扩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要把五保户

供养问题纳入整个社会的保障体系,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多

渠道筹资来解决五保户供养问题。进一步加大五保户供养的资金支付力度,从更本上解决供养经费短缺、五保户住房维修、大病救治等突出问题。

2012年9月15日

报送:县委办政府办**乡人民政府2012年9月15日印发

上一篇:电工基础模拟试题三下一篇:回忆的时光作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