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总结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总结(共12篇)

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总结 篇1

一、基本情况

1.这次活动D组安排在黄山九州大酒店二楼多功能厅, 评委有黄邦杰 (云南省教科院, 组长) 、郭清波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陈中峰 (福建省教育教学研究室) 、韩际清 (山东省教研室) 、张惠英 (河北省石家庄市教科所, 初中北师大版教材编写专家) 、李忠如 (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 。评委由省级教研员、教材编写专家、大学教授组成。

2.展示内容:王宗贵 (安徽全椒卜集中学) 、韦莎莎 (广西南宁天桃实验学校) 、张冬梅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中) 、易小刚 (海南华侨中学)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4节同课异构) ;赵海英 (辽宁大连三十九中学) :等腰三角形;张晓华 (山西盂县四中)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杨会卿 (河北保定十七中) :轴对称现象;曲新影 (新疆克拉玛依南湖中学) :最短路径问题;王硕 (北京汇文中学) :绝对值;干海通 (浙江乐清虹桥实验中学)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刘红红 (天津西青区张家窝中学) :分式的加减;李成栋 (甘肃景泰四中) :分式方程复习课;黄宝瑛 (江西新余四中) :日历中的数字规律;张瑾 (陕西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 :截一个几何体;姜萌 (黑龙江大庆一中) :感受可能性;马明诗 (山东济南实验初中) :打折销售。展示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展示内容涵盖了初中阶段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展示选手由北到南体现了不同区域教学理念与教学风格。这次展示涉及不同教材版本, 体现了不同教材特点和风格。

3.展示活动井然有序, 参评展示课节节精彩, 评委点评恰如其分, 观摩互动启发提高, 观摩气氛热烈和谐。

二、展示情况小结

1.教学目标明确, 紧扣课标、教材、学生

2.情境生活化, 问题情境数学化

数学学习要基于学生学习的已有经验与基础, 数学学习的难点在于其概念的抽象性与形式化。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出数学问题, 引领学生思考、探究学习, 获得数学知识与方法。情境问题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情境创设体现了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 参加展示的选手在教学情境创设的共同点就是创用教材情境,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问题出发, 发现数学问题, 培养问题意识。如河北 (杨会卿) 轴对称现象从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到数学中的轴对称;新疆 (曲新影) 以古希腊数学问题带领学生进入数学中的“最短路径问题”的综合实践探究;北京 (王硕) 通过阅兵式, 检阅部队通过天安门情境, 引入绝对值概念, 再用塔层问题引入相对点选择对绝对值数值的影响;浙江 (干海通) 就学生写的5个有理数:进行比较进入新课“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问题提出后再通过类比学生熟悉的温度高低将5个数化为不同的温度表示: (寻找生活原型) , 再行比较想象温度计引入用数轴进行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天津 (刘红红) 通过学生熟知的工程问题与森林面积增长率比较问题, 引入分式的加减问题, 再通过学生已掌握的分数相加减方法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解决分式的加减;广西 (黄宝瑛) 通过学生熟悉的日历启发引导学生就日历中的数学规律进行观察、猜想、验证、解释,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及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能力;陕西 (张瑾) 通过故事及切西瓜学生已有经历入手, 引入常用几何体截面的问题探究;黑龙江 (姜明) 通过三个不透明的盒子摸球问题入手引出“事件”概念, 让学生在已有的体验中感受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及大小;山东 (马明诗) 通过批发学生熟知的文具袋问题入手, 引出打折销售问题, 再使用直观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明晰进价、标价、售价之间的关系。另从数学新旧知识引入, 也是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入方法, 如前所述反比例函数4节课都是从学生已学的一次函数或二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知识及研究方法引入反比例函数图象及性质探究, 这是由学生已有的学习认识及经历引入, 符合初中学生学习特点。

3.以学为中心, 聚焦课堂生成

课堂是学生学习生长的地方, 课堂教学要体现学为中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参加展示的课充分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思想, 授课教师聚焦课堂生成的有效性, 精心预设每一教学流程和细节。大多数课体现了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如吉林 (张冬梅) 采用任务形式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4个任务的探究, 让学生学习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河北 (杨会卿) 通过活动形式学习小组, 通过活动一:剪一剪;活动二:折一折;活动三:扎一扎;活动四:比一比等,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 掌握轴对称图形;辽宁 (赵海英) 采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完成等腰三角形问题的学习, 在探索并证明题目的隐含结论时, 提出问题:在不添加任何条件的前提下, 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然后就深入引导学生探究, 用了4个追问步步深入, 让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在拓展并推广题目的前提条件时, 教师用了4个追问并准备了2个预案;在图形条件改变探究结论时, 教师用了2个追问。这种问题———追问的教学方式, 充分体现了让学生独立探究结论、条件, 问题意识及探究目标更加明确, 是“产婆术”思想方法的应用, 通过有预设的追问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江西 (黄宝瑛) 利用日历, 将探究问题分为横行、竖列、上阶梯、下阶梯、九宫图等隐含的数学规律进行探究,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日历中相关数字规律, 并用代数式表示, 让学生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有用性, 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体现了问题驱动生成的思想;陕西 (张瑾) 通过常用几何体截面的课件展示, 让学生直观观察生成截面截几何体的不同截面,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黑龙江 (姜萌) 通过摸球、投币、转盘游戏等活动, 让学生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整节课体现了体验生成的思想, 同时也体现了在数学体验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甘肃 (李成栋) 通过有效动态激励评价方法, 促进学生有效数学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在于课堂教学的形式而在于课堂教学的生成, 课堂教学的生成是一个多元、立体、多维的过程。生成的主线是思维导向, 能力为主, 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善借技术, 提高质量

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使用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基础。现代数学教育是基于信息技术之上的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教育手段为支撑。这次展示D组各位选手充分注意使用各校的教学资源, 利用直观教具, 制作课件, 使用微课视频, 图形计算器、统计软件、投影仪、教学白板、PPT等进行教学,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5.关注细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各位选手的展示课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维目标的落实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这就要从教学细微处入手,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促进学生的发展。如, 在教学细节处考虑突破难点, 在学生思考困难的地方给予帮助, 在学生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 在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给予鼓励等。这些教学细节上的处理在各位选手的教学中都得到了体现, 细节决定成败, 关注细节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细节育人,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6.教学基本功扎实, 确保课堂教学任务有效落实

展示的各位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清晰, 板书美观, 板书设计合理, 讲授清楚, 演示示范规范, 熟练使用多媒体, 注意教学小结环节, 方法多样 (如精讲精练、目标教学、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 有效地保证了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同时也体现了展示课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

三、几点思考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强化目标意识

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目标意识, 目标定位注意克服:一是不切合学生实际的拔高, 超越学生可接受能力;二是目标偏低达不到教学要求;三是目标空泛, 缺乏数学内涵。

2.实践学习, 问题研究

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带着问题学习研究提高。要重视数学课程理论的学习, 要把握课标要求, 深入钻研和研究教材, 提高创用教材的能力;要提高开发教学资源能力, 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特别是要掌握简便适用的教学软件, 如几何画板等软件;提高开展自主、合作、交流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能力;综合应用不同教学模式形成自己有效的教学风格,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反思成长, 提高专业化水平。

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总结 篇2

十四节课,十四场精彩;十四位老师,十四种风格。各有各的独特,各有各的专长,令人倾羡,令人折服。

南京凤凰花园城小学的章婧老师,她一上台,一说话,一笑,一语,瞬间便把学生们引入了“乡下孩子”的快乐生活中。那些天然的、活泼的、富有野趣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们深深陶醉,连台下听课的老师们也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有着浓浓的语文味,有着浓浓的文学色彩,也有着浓浓的儿童意韵,这应该就是小学语文特有的味道!

于冬梅老师引导学生借助诗中的标点,读出古诗的节奏,打着节拍,“平”声长,“仄”声短。于非群老师在“小小即兴演讲会”上,让学生面向不同的“听众”:“一年级小学生”“同班同学”“台下听课老师”。给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心理,引导学生学会用合适的事例有条理地将事情讲具体。即便是同一篇课内阅读文章,老师们的设计视角也是全然不同的,那些出其不意的细节,竟然可以演绎出无尽的精彩!

二、 问渠哪得清如许?

同样,刘广祥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牢牢地“栓”住了每一位听者的心灵,感受姥姥剪纸的神奇力量,在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心神竟都随之而前往。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极其认真地板书着,一笔一画,是那么清晰,又是那么可观,学生们看着看着便都抬起手指跟着一起描摹,让我感到真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我知道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而且老师们身上所蕴藏的深厚底蕴,这些灵动而富有情趣的课堂表现,哪里是仅仅预设就可以生成的呢?

三、 为有源头活水来

怀着对执教老师崇敬的心情,在课后,我走上前去,向他们问出心中所感。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徐州市公园巷小学的于冬梅老师。她说:“我的朗诵和书写都是市教研员和我们的校长‘逼’出来的,就是关在房间里一直练,直到练好为止,特别严,不是天生就好的!”她还给我讲了怎么练习发音,怎样共鸣。

幸运的是,坐在我旁边的便是一位资深的课堂教学研究者,他详细地给我分析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他说,看课,就看这节课的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教学过程是否清晰,教师的技能和机智。从谈话中得知,这位老师特别欣赏的便是泰州姜堰市实验小学王芳老师教学的《螳螂捕蟬》、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的刘广祥老师执教的《姥姥的剪纸》,以及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王娟老师的阅读推介课《与花婆婆相识》。通过他细致的指点,我无比深刻地领悟到,一节好课的生成,既要有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更要有教师对文本深刻的解读能力,只有这样,才会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才能实现高效而情趣盎然的课堂。

时间匆匆,感受多多。同样是青年教师,看着台上的精彩,思量自身的不足,这本身便是无穷的动力。再结合课后专家们的精彩点评,收获便也是满满当当的了!专家们指出:

1. 语文课要有“浓厚的语文意识”。不能等同于“思品课”“科学课”,要实现语文的价值,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有“很强的文本意识”,关注文本的表达,关注文本的语言现象;要有“很强的语用意识”,学语言,用语言,关注学生学习的阅读方法;要体现语文的“情”,要有深情而真诚的爱。在《观书有感》的古诗教学中,教师针对古体诗的特点,引导学生读出语调,读出韵律,读出节奏。因此,我们要不断地领会新“课标”精神,练就言语的灵敏力,明确语文的意识,站稳儿童的立场,找到教学的定位,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让语文课堂教学再语文一些。

2. 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鲜明的儿童立场”。要体现儿童的自主学习,要“教得简约、学得丰富”。现在的课堂上,老师的“教”已经很到位了,但是,学生的“学”却有待加强,老师的“牵”要再少一些!要努力让我们成为“巨大的推手”,成为“隐形的翅膀”,将学生推向自主学习的远方。

3. 让预设下的生成再精彩一些。语文教学应处于“有序”和“无序”的“中间地带”, 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语文课堂的生机就在于巧妙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师只有进行艺术而有弹性的教学预设,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4. 让语文教师的素养再丰厚一些。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要尽量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能诱发、引导学生丰富其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最大潜能。因此,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我们要努力建立语文课应有的尊严,要让教与不教不一样,学与不学不一样。

教师公开课活动总结 篇3

第二个感觉是几乎所有的原来代中学课的老师都能够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和组织自己的教学,可以说已经完成了由中学老师向小学老师的角色转变。就公开课本身而言,我们感觉到的最大优点是各位老师都能够以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来设计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2、注重导入(如故事导入、实物导入、音像导入、谜语导入等);

3、精心设计例题和听说语境,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5、注重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分工协作能力)的培养;

6、数学(理科)老师更注重合作与探究;语文(文科)老师更注重美育——给学生营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

7、无论是数学(理科)老师的例题还是语文(文科)老师的语言训练都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正是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特别好。一方面它完全符合现在新课改的精神要求;另一方面它也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有效途径);

8、多数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良好。

当然,这次公开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1、部分老师未明确展示或告知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部分老师在照顾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发展方面有一定欠缺;

3、部分老师只是注重教法设计,相对忽视了学法指导;

4、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5、学习效果或探究成果的反馈方式比较单一,且不够充分;(比如:有的课上学生收集了大量有用的资料;有的课上学生写出了文采很好的诗歌或读后感。这些成果一方面应该在课上让学生充分展示,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课外以板报或展板的形式进行展览和宣传);

6、部分老师不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特别是学生在回答或提问问题时)的闪光点;要对学生大胆的、另类的,有时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回答和提问予以肯定或解释;我们常说要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可我们又往往不给学生发展个性的空间。

7、部分老师的课件制作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幻灯片内容的字体、字号、颜色问题,二是幻灯片内容的规范和准确问题;

8、多媒体设备的使用问题:音量普遍偏高,不利于孩子们的听觉发展。

青年教师优质课活动总结 篇4

教师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教务处的精心组织下,我校教务处于11月28日至12月9日,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优质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以常态课形式进行展示503808361。

本次公开课涵盖所有学科,总体来看,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充分激发了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内在要求,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个性和风采,较好的呈现了我校新课程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课前备课充分,教学目标设计合理,能面向全体学生,并注意思想教育渗透。全体教师接到通知后都高度重视,积极准备,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并翻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力求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在教案的撰写上,既详细又认真,既不忘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又注重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同时,还注重利用多媒体技术服务教学,追求既生动形象又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努力把最优秀的课堂教学展示给所有评委和听课教师。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能够紧密结合学生实际,重点关键突出,知识科学精当,能力训练有序。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备学生,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状况和接受能力,才能有的放矢,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效率。再次,教师课堂驾驭能力较强,教学环节科学合理,教师精神饱满,教态自然,思路清晰。在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中不慌不忙、松弛有度、收放自如。设计的问题合理科学,针对性强,大多数教师都能把握重点和难点,解决核心问题。开展活动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来完成老师的问题,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展现自我、口头表达等能力,整个的教学过程清晰流畅而完整。最后,注重反思,吸取经验。每位老师上完课后,都会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与同学科的老师交流,主动向听课教师请教,听取评委们的批评指导,并在此基础上思考课的得与失,将不足改进,将长处守住,真正从心里把这次活动当作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从而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尽管有诸多的可喜之处,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就教案撰写来看,有些教案过于简单,内容不详;有些教案重难点未恰当把握;有些教案过程设计不完整,没有板书。

2、就课堂流程设计而言,个别老师由于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不够合理,对学情判断不准确,导致授课时间把握不到位,出现了早下、拖堂现象。

3、就课堂评价而言,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较少。对学生的解答,有的没有及时评价,有的甚至还忽略了对学生的评价,这也是极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量,应该是判断一堂课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有些课堂只体现了教师的“教”的水平,而不了解学生学的“效果”。

4、就课堂语言而言,部分老师语速太快,授课内容过多,任务繁重,学生不易接受,甚至接受困难。

5.还有个别老师讲得过多,课堂上没有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探究、合作、自主的精神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当然,虽然有上述缺点,但是瑕不掩瑜,之所以指出存在的问题,是衷心希望各位老师要以这次优质课评比为契机,力争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总结 篇5

其一感动于青年教师课前刻苦钻研、虚心好学、学而不厌、精益求精、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态度和热情。为上好这节汇报课,作课老师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忘我的钻研教材,广泛查阅资料,借鉴优秀教学案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反复推敲每一个步骤甚至是每一句话,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虚心向同仁特别是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不厌其烦地修改教案,(当他们对一些环节拿不准或者在备课过程中遇到障碍时,赶紧找别人帮忙,向他人请教,绝不得过且过。教学设计不知改了多少遍,xxx等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让我帮他们修改教案,张娜还把老公和孩子当学生在家里试讲。俊梅连放学路上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和我走一路说了一道,印磊说她自己满脑子装的都是坐井观天的情境,自己几乎走进了童话的世界)……这一切着实让人感动。课后他们谦逊、诚恳的求知态度同样让人感动。好多老师作完课就去找我,认真听取我对她们的课的看法。(蔡老师快给我说说,我想听不足)。活动结束后,我让作课教师从亮点与不足两方面进行了自评,自评中点到的亮点寥寥无几,有些大家公认的较成功的课自己都是满篇不足,郭晓萌、李汉芝、赵玉静、杨印磊、李俊梅、王丽杰、苑春英等只查找了自己的不足,体现了青年教师严谨、认真的态度和虚怀若谷的精神。其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诲人不倦、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言行也令我无比感动。赵章红、张书环、孟俊玲、沈俊喜、李雪莹等中青年骨干教师,虽然没有作课任务,但他们一点也不轻松,一圈青年教师围着他们问这问那,给这个听课,给那个修改教学设计,甚至主动给她们上示范课,给他们加油,替他们使劲,为他们担心,以他们为荣,与他们同乐。听课一丝不苟、聚精会神,点评客观公正、坦诚相助,处处彰显师者风范。其三,感动于教师间的精诚合作。有些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有困难,比较精通的老师主动帮忙,春花、路平等老师为大家提供无私的帮助,特别是春花,她几乎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老师们精彩的课堂后有多少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啊!

说到感慨,老师们一定有同感,青年教师成长进步的速度之快、理念之心、方法之妙无一不令我感慨万千。我惊喜的发现彦君、路平等青年教师已经走向成熟,晓伟、张娜、印磊、俊红、秀荣、春英、俊梅等都有很大的进步,有的甚至是质的飞跃。一批新秀正立足脚下,奋力赶超,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

为使我们今后教学中更好地扬长避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现将这次活动情况简单总结一下:

一、亮点

(一)把握新课标,运用现代化手段,课堂密度大。

本次活动中,授课教师对课程标准有更深的理解,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环节的设计与过度等都有科学的把握,正确把握讲读与阅读教学的分寸,轻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基本都能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课堂密度大,覆盖面宽。教学效果好。

(二)注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改变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改变一种习惯,当务之急在与建立教学新理念,即由过去的传授式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这一方面,各位参加汇报课的老师都在力求体现这一理念。彦君在教学《青山不老》一课时有效的引领学生感悟奇迹、探究奇迹解读奇迹,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印磊在布置作业前巧妙介绍了《坐井观天》这则童话故事的出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三)注重双边互动,关注每一个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师生平等交往的教学行为,要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使广大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训练。苑春英指名读文时第二个学生读音有误,她耐心的引导他鼓励他再读一遍。老师此举一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一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也许他会受益终生。俊红以丰富的肢体语言与学生互动,感染力很强。教学尾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机的查漏补缺。红利的课间操口令准确,以身示范,动作到位,既规范了学生课堂行为,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效地组织教学。张娜课堂组织有序,师生配合默契而且辅以游戏,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巩固了识字,又愉悦了学生身心。

(四)合理利用课外资源,践行用教材教的理念。

丁雪飞专家曾经说过: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活动中老师们都能有效的开发课外资源,适时适度的拓展、引用课外资源。如彦君对老人植树的恶劣环境的穿插介绍,更能突出老人植树的艰辛;月维讲白鹅的步态时出示净角出场的视频;路平在结课前适时介绍作者等,使课外资源很好的服务于教学,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纳、俊梅、汉芝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定教。

(五)注重知识的衔接与联系,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几位一年级老师都能很好利用旧知导学新知,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秀荣在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中讲到大米的的生产过程很自然的联想到《锄禾》,印磊

讲完《坐井观天》一文后让孩子们说说你学过哪些成语跟坐井观天意思相近,学生很自然的联想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管中窥豹等,这些做法看似简单但意义非凡。

(六)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这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的课程理念。这一点老师们都作了有益的尝试。如在词语教学方面,低中高年级各有千秋。低年级借助图片、视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口头语解读词语比较有效,中年级则尝试者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解读,高年级学生则能运用多种手段解读词语。根据年级特点教学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低年级多采用情境教学法,秀荣、张娜、俊红、印磊等恰当运用情境教学法;中高年级则采用读悟结合法,以读代讲法等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十八位老师的十八节课,各具风格,各有特色,展示了我校比较过硬的教师队伍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当然,汇报课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亟待解决。

(一)备课不到位,教学不得法,驾驭教材能力不强,效果不佳。

有的老师课堂上照本宣科或漫无边际,问题设计不精,学生学习劲头不高。有的教学重点把握不准,找不到恰当的切入点,有的组织教学不到位,学生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各行其事,各得其乐,有的课前预设不充分,点拨不及时、不到位,处理课堂生成能力差,有的课时划分不合理,还有的老师不关注个性差异无暇顾及学生的反应。还有的问题的设计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基本功不扎实,缺乏感染力,没有示范性。

有的老师课堂语言不完整、表意不清,朗读基本功差,没有抑扬顿挫,教学环节不完整,课堂设计不严密,板书内容不科学、不合理,板书字体不规范。有的老师对每节课应板书内容以及板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有的课上出现知识性错误。这些也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尽快完善师徒结对。发挥学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要求徒弟每月至少听师傅一节课,每周至少给师傅上一节汇报课,让青年教师尽快站稳讲台,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加大校本研修力度。以年级组为单位依托课例,开展主题教研,使青年教快速成长起来。

(三)实施跟踪听课。根据汇报课中发现的问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进行跟踪听课,因势利导,对症帮扶。

(四)大练教学基本功。

公开课,新教师最好的“炼炉” 篇6

一、学会“磨”课

1. 精备课

新教师要上好公开课, 一要课前加大知识储备, 博览群书, 才能打好丰厚的底子, 在广泛的阅读中丰富自己。古人说“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讲的是做事情必须打好基础的道理, 同样道理, 新教师备课前应该认真地作好知识的储备。二要在教材上下大工夫, “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需有一桶水”。对于一个新手教师来说, 尤其要认真备课, 反复钻研教材, 吃透教材, 并要有预测学生的反映和教学效果的能力。新教师在开公开课前必须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 这样才能不断开拓知识领域, 掌握必要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科学成就。新教师知识丰富了, 方能得心应手, 讲解自如。久而久之在今后的备课中学会了如何注意教材的“缝隙”, 即潜伏在教材深处不易察觉的“隐蔽点”;学会了如何把握知识的“障碍点”“闪光点”, 这些内容往往隐藏着开发学生智力的“引爆点”, 常常能发挥意外的作用。那样, 新教师不仅不害怕学生生出“节外之枝”, 而且会积极给学生营造独立思考的氛围, 引导学生提问。

在备课中, 新教师不仅要将教材烂熟于心, 更要融入个性化理解, 力求体现自己独到的见解, 将教材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自然会有信心有办法把课上好;这样在今后的课堂上新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 真正使学生有所获。事实上, 备课是一种学习提升、修炼的过程, 是一种力图完善, 精益求精的过程, 它需要新教师用心、用情、用力去打造。

2. 勤试讲

新教师开公开课前离不开试讲, 试讲对上好公开课很是关键。多试教, 实践是检验教学设计的标准, 试教和磨课课堂教学进步的捷径和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即使是一个最成熟的教案, 每次讲课都必然会有一些小小的意外, 反复试教磨课的过程, 其实就是教师逐步熟悉学生, 熟悉他们语言和思维的过程。它可以对自己的设想进行验证, 也可以通过试讲后学生的反馈, 对课堂进行优化, 特别是其指导老师的建议。试讲, 它可以让你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你的这堂课。另外, 新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 通过试讲学会灵活的教学机制,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一句话, 教师要磨自己, 而不是磨学生, 要多试教, 从而发现问题。尝试一课多试, 一课多研, 认真进行试教, 反复修改教案, 能集自己所长和他人智慧, 做到把平时的课堂教学精华在教研组中推广, 开课前多试教肯定会给你带来不小的帮助。

3. 多请教

“磨”课仅仅靠自我打磨是不够的,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 在工作中难免会存在着许多的困惑, 那么对于一些没经验的新教师来说, 在他们上课之前应请有经验的老教师给予指导和培训。新教师常常有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 对于自己的缺陷和课堂不足缺少一双“雪亮”的眼睛, 因此就需要他人来帮我们进行矫正和手术。一个人仅凭自己的经验去做事情, 相对于有人指导再加上自己的经验去做事情, 肯定是后者做起来更事半功倍。指导师从设计理念到整体构思, 从每一个提问到每一句过渡语和总结, 从学生评价到课程资源的生成利用, 反复推敲, 不断修正, 陪你走过了一段难忘的成长之路。一方面“逼”你反思纠错, 另一方面“助”你成长。当然, 指导并不是给一个固定的模式让你去照抄照做, 但最好是讲一下指导老师本身的经验, 去给新老师一个思考、理解和运用的过程, 我想这样做起来, 会使新的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大的进步。因此, 新教师千万不能闭门造车, 害怕别人笑话。要正确认识自己, 不行就不行, 以积极的态度, 老实诚恳地向老教师学习;将积累的经验, 吸取的教训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

二、享受公开课的过程

公开课的实施过程, 有利于新教师教学手段的丰富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提升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信心和自豪感。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 也是在做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许多教师深有体会:如果没有公开课,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 公开课是锻炼新教师心理素质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阵地。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 其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尤为重要。教师的心理成熟度、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能力在课堂中都会作用于学生客体, 起到正面或负面作用。可是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 由于年轻好胜, 听课的时候, 特别希望得到表扬;但如果领导的评论击中了要害, 或者感觉到有听课老师的“指指点点”, 就会好几天陷于不快, 像得了一场病。就是在一次次的紧张和兴奋中, 新教师逐渐克服了曾经的率性而为, 开始精密计算40分钟的使用效率。“整顿衣裳起敛容”, 这确实很辛苦, 但是新教师的课堂却在不断的“整顿”和“敛容”中变得更加漂亮。若教学在充分准备、巧妙设计的流程中行走, 不待人夸, 你自会感到成功的愉悦。上公开课, 其实就像家中来客必定要洒扫庭院、准备盛宴一样, 其中有准备的紧张, 更有展示的兴奋。这就像过日子, 如果没有客人, 可能会终年粗茶淡饭、散淡随意, 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 使得你的“家政技艺”一日千里。

三、学会教后反思

1. 关注评课

课后展开“研讨式”评课对新教师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评课的第一环节少不了教师自评, 新教师在授课结束后, 面对同行和专家评述自己的教学。自评的内容包括对教材的分析, 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以及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之处。自评中新教师将学会如何更客观地审视, 冷静地分析, 如何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抓住教学中的得与失, 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评述。把“评课”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就必须提供教师自我评价的机会, 鼓励和帮助教师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培养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课后评价更少不了互评, 在教师自评的基础上, 教师进行互评, 集中反馈, 这种多向信息交流, 为新教师提供了更多改进教学、全面发展的方法与策略。互评中老师对所听的课进行分析整理、客观评议, 剖析和研究, 针对不足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 与执教老师交流切磋互评的过程, 又是评课教师相互学习吸纳、借鉴反思、提升专业素养的过程。它打开了教者和评者相长的通道, 开启了教学智慧的大门。另外, 评议时善于发现新教师的闪光点, 有利于提升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信心和自豪感。而且对于新教师的不足之处, 坦诚指出, 并给予帮助指导, 促其进步。互评是指点教师教学迷津的钥匙, 会使教师受益很大, 能促使教师深刻反思、快速成长。课后点评是新教师成长的快车道, 新教师将在评课中不断进步与成长, 和优秀教师共享心得、共同提高。

2. 关注教后反思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 教后反思的重要性。教后反思的关键是学会思考。思广则能活, 思活则能深, 思深则能透, 思透则能明。新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 总结课堂得失, 反思教育教学成败, 清理工作思路, 并及时地记下疏漏之处, 以及把教学过程给人启迪的地方写下来, 时间一长, 你就会在无意中惊奇地发现, 正是这看似平常却给人深省的课后小记, 能使我们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 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促使自己的成长, 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新教师通过长期的积累、不断的反思, 将自己点点滴滴的感悟, 集腋成裘, 总结成自己的教学经验, 并将经验提升为理论, 使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实践+反思=双赢, 反复地实践和不断地反思, 教师与学生在各方面会有所收获, 从而达到双赢。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一位优秀的教师, 当别人问他用多少时间准备了那节好课时, 他的回答是“用了一生的时间”。新教师的教学之路还很漫长, 需要不断耕耘和收获, 而“只有在投入中感受到自己变化成长时, 才会成为一个自觉自主的探索者和创造者”, 公开课, 对于新教师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开课的设计过程, 有助于加强新教师教学设计的着力点, 有利于从本质上理解新课程理念;公开课的实施过程, 有利于新教师教学手段的丰富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提升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信心和自豪感。公开课就是我们每个新教师进行探索和创造的重要载体, 它是新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是提升教学水平和理论素养的“灵丹妙药”。你会在广泛的阅读中丰富自己;你会在许多“师傅”的搀扶中学着站立;你会在精心的“设计”中避开许多弯路。久而久之, 当你蓦然回首, 就会发现在公共课的舞台上, 你所成就的, 不仅仅是几节“代表作”, 而是脚踏实地走出的精彩人生。公开课的精心设计是必须的, 就如人生, 没有精心的策划, 是不可能达到完美的。

摘要:公开课, 对于新教师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开课的设计过程, 有助于加强新教师教学设计的着力点, 有利于从本质上理解新课程理念;公开课的实施过程, 有利于新教师教学手段的丰富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提升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信心和自豪感。备好公开课, 做足公开课, 每一个教师都能实现飞越。

关键词:公开课,新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肖川.名师备课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3]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汇报课活动总结 篇7

在学校校长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各教研组的配合支持下,我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汇报课顺利完成,本次比赛共有9名青年教师参赛,占全校任课教师的1/3;评出一等奖2名,将参加市里举办的“春华杯”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为了总结经验,认清不足,把这次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特对本次活动做总结如下:

1、目的明确,参加本次教学技能比赛的选手是近年来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年轻教师,教龄最长的6年,最短的不到1年。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促进年轻人尽快成长,早日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

2、组织严密,如何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优势,加快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务处把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青年教师汇报课制就是其中的措施之一。学期初,学校对青年教师培养发展规划制定出台后,即召开各教研组长及青年教师选手会议,宫校长阐明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并对参赛者做思想动员。1980年6月以后出生的9名教师全部参赛,参与积极性高,教导处积极调整的课程,克服困难,忙而不乱,较好地理顺,使正常教学和比赛活动两不误。

3、团队精神,集体力量。各教研组举全组之力,凝全组智慧,集体备课,查缺补漏,体现出较强的团队精神。在比赛过程中数学组、外语组还把本组的赛课当作本组的一次教研活动,这些都很好体现出我校各教研组的团队精神。

4、态度端正,精心准备。相信每个参赛者对本次活动感触颇多,令我们非常欣慰的是每位参赛者都非常重视本次比赛,态度端正,虚心请教,精心准备,反复揣摩,精益求精,都把这次活动当作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从上课效果来看,每位参赛者的课堂教学能力都比以前有长足的进步,这与学期初学习的《课堂教学指导意见》是密不可分的。

5、教学得法,参加这次教学比赛的年青人虽然走上教学岗位时间不长,教龄最长的只有六年,最短的也只有半年,但是他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对学校教育理念的接受对《课堂教学指导意见》的领悟还是比较快的,能正确运用教学方法,体现新课改教学思想,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生生合作互动的和谐学习氛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学得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能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法、科学有序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如:数学组XXX老师的《勾股定理》一课,从内容的设计及重难点的突破运用自如,整节课知识点的铺设有梯度,语言简练,富有感情,大大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既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又活跃了课堂。

(2)能较准确、恰当确定学习目标,使不同层次学生获得不同的收获。

如:理化组XXX老师的《电能》一课,能较好地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为载体去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

如:语文组XXX老师的《三峡》一课,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重点段落,以自已激情发挥,引领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祖国建设的情怀。学生受老师的感染, 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比较活跃。较好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为载体去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3)学生参与面广,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互动效果好。如:XX老师的的《Unit5(1)》一课,教师充分借助教材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兴致高涨。

此外,大胆的创新这方面一些教师做得比较好,把课堂让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的空间,这些做法是很值得肯定的。

6、存在问题:(1)、对教材的钻研不够深入,教学过程中重形式,轻实质。(2)、少数教师对学习重点的把握不准,课即将上完,重点仍未讲清。

(3)、部分教师上课激情不够,缺乏亲和力。在课堂上,有的老师没有一丝笑容,整节课平平淡淡,没有课堂高潮,激不起学生的兴趣。(4)、教学步骤不够科学,没有梯度,整节课设计较平,教学活动组织不够严谨。

(5)、板书不规范,凌乱,随意性强。

七、以后工作设想及对青年教师的几点建议:

1、学校今后每年将开展一次这样的赛课活动,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提供给青年教师互相学习的机会。

2、学校将安排这次获得一等奖的这些教师上一些全校性的公开课,将他们的教学风采向全校教师展示,以便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3、建议以后参加课堂教学比赛的青年教师,在设计自己的参赛课时一定要想办法突破常规教法,在引入新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环节中注意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做法。

4、建议青年教师注重学习,做到“准确把握,精心设计”。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教材,一定要把你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准。注意三维目标的统一。注意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发挥教师的引导组织作用;有效地实现师生互动。

5、建议青年教师,都能虚心请教,注意听取本组老教师的指导,反复修改教案,精益求精。

6、建议青年教师上课后注意写教学反思,及时记下自己的心得,及时纠正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汇报课

联 合 中 学

第七届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总结 篇8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和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推动教师参与到学校课题研究中,充分发挥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和地位。学校于2008年10月6日——11月5日举行了青年教师赛课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动员、精心准备:

1、学校多次在教师大会、教研组长会上积极宣传动员,提高了全校教师对学校赛课活动的认识,让赛课成为了学校每学年上学期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多次召开教研组长会,要求教研组、备课组认真准备、课前认真组织讨论,课后认真组织评议,把赛课作为教研组建设、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各教研组赛课前都对方案和赛课评分细则进行了讨论。

3、教科室高度重视本次赛课的筹备和组织工作,拟订了第七届青年教师赛课方案和赛课评分细则。

二、积极参与,认真组织落实

1、赛课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校9位青年骨干教师上了9节示范课。

第二阶段:学校16位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上了15节优质课。

第三阶段:学校3位08年上岗的新教师上了 3节合格课。

2、本次参赛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准备,认真参赛。多数教师进行了反复试讲,都撰写了教案和制作了精美的课件、编制了精小的课堂练习。

3、教研组对参赛教师的课基本上按照要求组织了课前讨论,课后评议。

4、教师听课评课比较积极,听课人数达300人次以上。

5、教科室、教务处认真组织落实,对青年教师的优质课进行了全程监控,对教师的教案和课件进行了收集和存档。

三、积极总结、认真反思

1、取得的成绩:

A、参赛教师积极性高,大多数参赛教师都很重视,作了认真的准备,并在组织教学上下了功夫。

B、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了仅靠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因而力图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进行学法指导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本次赛课的基本思想。

C、参赛教师大多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D、绝大部分教师在赛课中落实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教师角色定位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精神,力图通过多种形式、技巧在课堂中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案例、思路与依据。部分教师还就此中感悟,写成心得、叙事性文章、论文交给了课题组。

2、反思与不足:

A、有些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缺少精当的课堂小练习,降低了整堂课的教学效益。

B、教研组建设需要加强。校本教研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此次赛课呈现出两点不足:a、参加校际赛课的教师有的没有经过组内说课、讨论,有些老师没有完成教学简案,导致教师没有很好地落实本次赛课的指导思想。b、由于赛程较集中,组内听课、评课的的出勤率不高,教研组的讨论还不够深入,对提高赛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开展学科组教学研究的目的尚未完全实现。今后,学校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研组建设。

C、在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仍不充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欠充分。在本次赛课活动中有的课堂仍是教师讲授太多,少数教师讲解空洞,在教学过程中不敢放手,学生发言寥寥无几,课堂气氛沉闷。有的课堂只是师生简单的一问一答,没有很好地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没有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D、通过赛课进行相互学习、交流和研讨的氛围还不够,缺乏必要的及时反馈环节。在本次赛课活动中,教师都是青年教师,他们有创新精神,但在业务上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有经验的教师积极帮助。

E、个别教师的课过分依赖于课件,未将课件、板书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赛课结果及其奖励:

1、邓丽、张绍敏、罗安林上示范课各一节。

2、阳恋、龙小玲、袁芳上合格课各一节。

3、赛课教师获奖情况如下表:

4、课件获奖名单

建中、40中教科室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建设策略探究 篇9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

大学时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决定着人生的发展方向,这一时期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思政课教师担负着指导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重任,可以称得上是每个大学生的人生导师。随着近些年博士进入高校的比重增加,思政课教师队伍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如何使这些青年思政课教师快速成长起来,是当下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当前社会的进步对于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既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时代需要,也是完善国家人才体系的必经之路。为了使高校中的青年思政课教师规划好自身的职业生涯,提升职业素养,高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对其进行职业引导。

一、增强思政课青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利。”这句话精辟地将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德”放置于国家兴衰的条件下,表明了个体坚守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加强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既要以德律己,又要以德施教,这样才能担负起道德建设的重任,以身教发挥好道德教化的作用。在提倡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今天,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应以全新的姿态应对道德变化的挑战,做到道德自觉与道德自愿的统一。这是因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要求多种领域内的知识建设,不仅要求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全方位地了解时代信息,还要加强相关领域的道德建设。单纯的职业伦理会使青年思政课教师的视野受到局限,应从多方面入手构建伦理思想,突破职业限制,以多角度的形式加强自身的伦理道德建设,以合力的形式增进自身实力的提升,大力促进自身的成长进步。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用自身的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身教型引领,还要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道德,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时代作用,开放性地做好学生道德建设的引路人。为了升华自身的道德境界,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要明确人之为人的基本内涵,进一步体会人之为师的基本意义,做到以德修身,努力做到“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针对道德分裂的现象,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要统一思想认识,用文化软实力将自身和学生的道德转移到正面道德上来。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还要弘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其内涵,有效引导多种社会意识,使学生的思想统一到马克思主义上来。为了提升国家的软实力,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在工作中应从个体和社会双重角度突出国情教育,担当起国家发展的重任,进而促进自身快速成长。从国家治理体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刻理解,将涉及自身和学生道德要求融为一体,做好师生同步道德建设。

二、继承红色基因,确立思政课青年教师的主导思想

以主动的姿态继承红色基因,时刻牢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从革命历史中寻找前进的精神动力,这不仅是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历史使命,也是职业责任的需要。红色基因是我们国家需要继承的革命传统,也是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需要的精神动力,可以通过追溯战斗环境的艰苦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当下的幸福生活。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升华性总结,也是时代精神的需要,更是改革开放需要承接的精神动力。由于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较为年轻,对中国继承红色文化而大力发展的感受较浅,难以用自身的经历感染学生,这就需要他们从图文资料上学习当时的社会楷模。只有深刻理解红色基因所传递出的奋斗精神,将其作为工作和学习的制胜信仰,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才能够将其内化于心,进而逐渐在课堂上渗透。面对西方势力的多种“政治转基因”的慢慢渗透,我们必须坚定自身的思想意识,以我们自身的红色基因进行对抗。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想阵地的坚守者,必须在政治舆论范围之内弘扬红色文化,继承红色基因,使主旋律的红色永远鲜艳。为了使红色江山代代传,及时为大学生补充红色营养,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可以丰富红色文化的形式,使之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红色基因作为信仰的种子,只有深深扎根于民族心理之中,才能持久地发挥作用。新时期的大学生一定要跟随高校思政课教师学习红色传统,吸收红色养分,保持舆论阵地的鲜红性,形成崇尚红色文化的新风气。高校中的青年思政课教师要跟随老教师学习,不仅要学习红色文化的教学方法,还要学习开展红色活动的各种形式,大面积、大幅度地播散红色种子。此外,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要对抗战老兵等红色老人等先进事迹多学习,追忆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回想激昂澎湃的战斗过程,自己同学生一起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以感恩的形式提升红色文化的内涵。

三、汲取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人文修养

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应大力学习祖国传统文化,以文化滋养的形式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在教学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基因有助于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体会其中的文化底蕴,吸收精华性文化哺育思想内涵。传统文化能够滋养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心性,丰富其精神生活,更好地从精神层面充盈自身。青年思政课教师要以古为今用的选择形式吸收传统文化,并逐渐内化于心,涵育自身。时代精神要求下的文化自信不仅是对国家的要求,对于青年思政课教师也同样适用,因此努力使传统文化成为自身思想意识中的一部分,是时代对青年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也是对祖国文化的认同。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成为中国精神的弘扬者,突出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增进自身的修为。传统文化对于国人的心理意识有着积淀作用,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影响着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使之产生强大的文化认同。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日久天长的过程,高校青年思政教师只有多多阅读传统经典,逐渐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才能增进自身的人文修养。以传统文化作为提升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的重要手段,是国家软实力发展的需要,也是传承国粹的需要。作为一个优秀的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感知适应于当今社会的思想,并渗透给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亟待完善的今天,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借用传统文化对自身进行育德的同时,还要在行动上体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行。抵制腐朽的、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旧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中的不合理因素,使传统文化以和谐的形式对接现代化精神。在世界全球化趋势下,文化必然呈现出多元化、实用化、自主化的趋势,这就需要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在各种文化观念之下,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底蕴,个人的修为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学习,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必须正确审视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四、以多种教育方式提升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

生命宝贵,岁月如梭,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用热情使自己迅速转化为成熟的优秀教师。在具体工作中,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要吃透教材,做到理解每一个字,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资料备课。通过思政课堂的教导,大学生能够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而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思政理论,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要增强教学方法,精心计划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将大道理、深道理讲到学生的心坎里,同时注重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能对理论进行枯燥的讲解,应辅以多种媒介,还要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教学当中,做到情理交融,充分体现对马克思主义的诚挚之情、对工作的纯挚之情、对学生的真挚之情。从师资建设角度出发,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应吸收多种信息,使自身成为高层次的战略人才。这不仅是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希望,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成长,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这是教师的本分,也是自身快速成熟的工作需要。精准地掌握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及成长特点,从正面进行引导,有利于青年思政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能够更优质、更有效地工作。此外,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要摒弃传统思想中的上下级师生关系,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拓展平面化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而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状况。平等的师生关系以相同的态度进行沟通,使学生获得安全感和平等感,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平等的情感对待学生,并辅以关爱的态度,这是青年思政课教师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方式,具有拓展职业人际关系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具体任务,他们既要用自身的行为感化引导学生,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的授课形式

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大多都是文科生出身,对信息技术掌握较弱,计算机方面亟须加强。现代化社会侧重效率,计算机发挥了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作用,所以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也要对此有所了解。操作计算机及各类软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因为系统规模的复杂程度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升,这就要求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打破文理科的限制,不断地跨专业学习。这并不意味着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必须学习各种代码或者内核数据结构,而是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并且做到与时代同步发展。按照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任何人或者组织的发展都需要学习型的提升方式,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也一样,需要对多媒体教学不断深入研习,更好地传授知识。多媒体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实施辅助授课,对于一些不便书写的内容可以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出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具有学习快等优势,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呈现图片、图表、数据等资料。这种操作方式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加直观性,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有效帮助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迅速转型为经验丰富的教师。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必然会以多种形式展示授课内容,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精通一些与职业有关的现代电子设备,更好地同学生互动。课上,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完善补充教学内容;课下,可以用微信、QQ、飞信等软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关注焦点、心理状况等。这种双重动态方式能够帮助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快速成长,因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授课深入浅出,而且要从细节关注学生的各种状况。

六、用法治精神浸润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的头脑

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要正确理解法治精神,明确依法治国的内涵,用法治精神武装头脑。面对高校中逐年增长的各种违法犯罪现象,思政类教师一定要提高重视,在课堂讲授中弘扬法治精神。突出法治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职责,也能间接为稳固社会秩序提供保障。法治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要将法治精神贯彻课堂始终,利用现实案例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使学生遵纪守法。这是和谐社会法治精神的归宿,也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由于青年思政课教师教龄较短,所见所闻的违法犯罪现象也较少,这就需要在现有的案例中寻找有力度的教学内容,结合授课计划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营造安定有序的校园氛围。培育法治精神,离不开学用结合,否则会造成法律思维与法制手段的断裂。例如,中国式过马路现象,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上讲授其危害,进而重申正确的过马路方式,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遵守交通法的明文规定。弘扬法治是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必要授课内容,也是自身快速成长的方式。这是因为一些校园案例的解析,能够使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了解到教师普法的重要性,让学生守法敬法的同时,激发自己的爱心教化学生。有了爱心教育,学生会自觉树立优秀品质,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弘扬法治精神是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快速成长的方式,因为爱心教育方式会使学生树立道德自觉的意识,进而自觉守法。强调法治精神的重要意义,能使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自觉遵守法制社会中的各项要求。以爱心教育为起点,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应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培养学生的公共规则意识,让自己与学生一起成长,进而促进校园和谐有序地发展。

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积极学习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知识,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以爱心为工作的起点,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的成长。成长是一个过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不能急于一时,要时刻更新自身的头脑,在有条件的情况多向名师虚心求教,逐步走向成熟。同时,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还要及时调整思维方式跟进学生步伐,加强自身的心理建设,慎独自律,注重提升修养,以积极的态度向教学丰富型教师转变。平时的工作中,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弱化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将学生的思想、心理、状态放在第一位,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以人文关怀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存在和价值,对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给予解答。为了方便对学生课上课下的管理,突出信息的流畅,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要掌握信息系统操作方法,利用网络的隐匿性见缝插针地加强教育,避免传统说教式的弊端。总之,在以中国梦为主流的社会思潮之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要把握时代精华,紧跟时代潮流,既要在中国梦的伟大复兴中实现自身的理想,又要让学生将理想转换为现实,共同进步,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闵永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79.

[2]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37.

[3]段建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基于人的存在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56.

[4]徐锋.新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69.

[5]李春成.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微[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39.

[6]范跃进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与实践[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49.

[7]马振清.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203.

[8]陈飞.回归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7.

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总结 篇10

2017年12月27日下午第一节课,实验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在学校大会议室参加“实验小学语文学科‘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总结大会,出席会议的还有学校主管教学的魏先亮校长,教导处罗喜香、詹恩平两位主任。本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从2017年10月9日开始,至2017年11月26日结束,来自全校一至六年级的19名选手参加了这次比赛。经过激烈角逐,评委会认真评议,共评出低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中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高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

本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既展示了我校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成果,发现人才,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也是为了研究、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本次“青年教师赛课”按照三个学段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比赛。本次比赛共有19节课,节节有亮点,课课有收获,低中高学段皆有涉及,具有很高的研讨性。19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可圈可点,值得称赞的特色。

一、课堂精彩纷呈,百花齐放

1、从个人素质上看,都有成为优秀教师的潜质

我们欣喜地看到参赛的19位教师基本功扎实,个人素质高,驾驭课堂能力非常强。能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随时调控学情,已经能够比较娴熟的调动、激励、推促学生的学习活动,俨然是“久经沙场”的老教师了。

2、从教学目标上看,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次展示的课堂教学中,学段目标层次强,落脚点指向“语文味”,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的课堂灵韵。教学目标的制定能选择非本体性内容作为教学点,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教《葡萄沟》的陈琪老师,教《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段青英老师,教《春夜喜雨》的李勋浩老师,教《孔子拜师》的余星星老师等;老师们能够从学段目标出发,了解已有学情,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引导学生有效的读书、积累、说话和训练,实现了“真语文”的教学。

3、从教学落实看,突出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

强化语言实践,是《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一个观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扎扎实实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重视语言实践,可以说是我们这次赛教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这次的19节课,大多数都是把读、说和写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如陈琪老师的“讲解员”选拔活动;刘文娟老师的句式练习;李勋浩老师的情感补白和编写古诗背后的故事;张霞老师的编写段落提纲;余淑霞老师的读书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江云霞老师的阅读教学中重视写字教学的指导以及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张展林老师的反复诵读感悟;石红萍老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表达的条理与严谨„„无不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用”价值。

4、从教学方式上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次赛教活动展示的课堂教学,教师所起的主要是组织、引导的作用。生动感人的画面,优美动听的导语,激励学生的语言等等,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次赛课,我们看到老师们都能走到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的给予评价。并能够采用语言激励、小组评价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运用丰富的评价语言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与探索,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赛课中,老师们倾心付出,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磨砺,他们的成长有目共睹。在以后漫长的语文教学之路上,我们还要不断进步。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教学目标的拟定要简明和准确

青年教师还要增强对教材的解读能力。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紧扣课标和学段目标,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拟定时要简明和准确,不易多和繁,看看制定的目标有没有“语用”意识,学生能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升。

教师要提高自身语文素养,解读文本是很好的利用机会。每次解读,你都会发现有其新意。内容主旨,情感趣味,语言表达等。如果带探究眼光去看,可能就会发现新意。

2、教学过程要完全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的所有流程和策略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在实施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目标,在指导、训练中有序落实,达成本课的目标。而没有落实的,则表明没能够实现预定目标,则是需要进行调整的。

3、语文的训练要在语境中进行

语文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课程,语文能力的培养实在语文实践中获得的。因此,所有的训练都不能脱离了语言的环境。无论是词语的识记、书写、理解、运用,还是句式的品悟、运用,或者是理清篇章的结构脉络,无不是从语境中品读、琢磨、思辨中来的。

4、要重视集体备课的重要作用

本次赛课活动,三年级参赛的五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精彩纷呈,得益于三年的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了全组教师的智慧,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和挖掘,抓住了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三年级的这种经验和做法值得所有的年级组借鉴和发扬。

5、向名师学习,锤炼技能

教师公开课活动简报 篇11

为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质量,促进全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州机关幼儿园于20xx年5月4日——7日举行了为期一周的全园公开课观摩活动。教师们积极准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手段设计出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得到了进步、提高,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

课后,全体教师通过自评、互评、讨论等一系列过程,总结了活动设计和组织中的优点,找出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公开课的观摩评比,给老师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活动后的个人反思与集体评议,提高了教师互相之间探索好的教学方法、交流经验及自身评析能力,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业务沟通能力,开拓了教师教学思路,对教师今后组织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帮助。发挥了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

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总结 篇12

最近听了一节六年级数学课———《倒数的认识》。 整堂课上得行云流水, 每个教学环节的处理, 都能看出教师的用心所在。 这是个长年执教高年级教材老师所上的课, 因为教材中每一个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或难点, 教师在课堂中都能有效布控, 从容解决。 从这节课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男教师所特有的睿智与幽默, 上课条理非常清晰, 有条不紊, 没有多余的废话。这也是我一直希望能达到的高度。

不过在这节完美的课中, 老师还是出现一个失误。教育教学永远是个遗憾的艺术, 所有再精彩的课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教者将昨天学生的预习作业与课堂练习同步进行, 边练习边指导, 当出示一位学生的作业时, 教者问道:“我为什么给这个学生打错呢?” (同时示题1/11× (11/1) =1) 对于学生所填的11/1老师给予学生一个“×”。并说明这里就写成11, 以后遇到此类题目都要写成整数。教师绝对化的语言让学生与听课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就想, 老师想得出最适合写法是有必要的, 但是11/1的写法本身并没有错误, 只是一般情况下, 我们并不这样写。教师用绝对话的语言与一个鲜红的“×”给所有的学生设置了关卡, 只此一路别无他法。无独有偶, 在学生继续练习的过程中, 竟然也有一题与练习中出现的情况是一致的。这时教师瞠目结舌。教者是机智的, 因为此时刚好下课, 老师想借机过场了。但是这个班的学生反应却很快, 不停追问老师这种情况怎么办。这让教者很是尴尬。如在平时, 教者可以直接将自己的意见继续贯彻下去, 但现在有很多老师在听课, 他不能轻易否定教材中出现的情况为错。如果认为教材有错, 那么他需要绝对的权威证明教材有误, 但是他不能这样说。因为11/1本身并没有错, 只是习惯上我们并不这样书写而已。教者的绝对语言在此出现了致命一击, 这个突发状况的产生, 至少让人清楚教者在备课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 教师受以往教学经验的影响, 为防止学生今后出现类似于11/1的情况, 就强行将这一可能出现状况提早掩埋掉。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 教者将这一环节进行强化, 鲜红的“×”与教师绝对的语言, 让学生清楚明白了教者的意图。第二, 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整理、疏通时忽视了练习题的设置情况, 未曾预料到教材中竟有与自己意见相反的习题。至此教者发现自己刚才的话语说得太绝对了, 意识到11/1本身不是一种错误, 而自己刚才在讲解过程中, 由于语言的使用不当, 使学生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但此时又不知如何回头了。我想, 此时老师如能及时承认自己刚才言语中错误成分, 换种说法的话, 学生肯定是允许的, 你的尊严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通过这件事, 让我想到, 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应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处理。 有些事物的存在不是对与不对的问题, 而是习不习惯、适不适合的问题。 面对此类问题, 教师要慎用语言, 不要将事物绝对化。 例如:有的教师在进行几何图形面积公式的运用中, 经常会提到这样一个问题, 就是要求这个图形的面积, 一定要知道什么? 学生在老师多次引导下, 往往就会说, 要求这个问题, 一定要知道底与高, 其实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有时并不需要一定知道底和高, 如果告诉你底与高的乘积, 也能顺利算出某些图形的面积。 这种教学行为在日常教学中是经常出现的, 却不被广大教师注意到。 教师的语言往往带有指导性与方向性, 一旦被学生接受, 如果不能及时修正, 则往往会成会学生今后学习中的隐患。 因此, 教师面对自己所说的话一定要思虑再三, 不能为了消灭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不能单纯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就将教学语言绝对化。 这种做法好比杀鸡取卵或饮鸩止渴, 这种做法是应试教育留下的直接隐患, 是埋藏在教者内心深处的一种情结, 一种教育理念。

摘要:教师平时在教学中, 应注意教学语言的处理。有些事物的存在不是对与不对的问题, 而是习不习惯、适不适合的问题。教师要慎用语言, 不能将事物绝对化。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教师的语言往往带有指导性与方向性, 一旦被学生接受下来, 如果不能及时修正, 往往会成为学生今后学习中的隐患。

上一篇:《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下一篇:关于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