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复习课教案

2024-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二数学复习课教案

高二数学复习课教案 篇1

《近代中国疆域的变迁

(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香港问题的由来,掌握与香港问题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理解香港回归的原因。

(2)学会从南海和西藏问题的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历史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介绍香港问题的由来,掌握与香港问题相关的三个不平等条约,结合相关史料及分析,理解香港回归的原因。(2)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史料,理解南海问题的由来。(3)通过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分析和理解西藏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近代中国疆域的变迁分析,让学生理解旧中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新中国的热爱,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香港问题

西藏问题

三、教学难点

南海问题

四、教学媒介 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近代中国,曾经有过一场“海防”与“塞防”孰轻孰重之争,但无论海防和塞防,所面对的都是领土主权。领土主权不容侵犯,但是,在近代,我们经历了太多领土主权被侵犯的屈辱历史,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海棠”变为“雄鸡”。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探究近代中国疆域的变迁。

2、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近代中国疆域的变迁主要涉及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东北西北边疆问题、外蒙古问题、西藏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有哪些我们在必修教材中已经涉及到了?

学生活动:回答上面问题。

(一)、香港问题

教师活动:好了,我们首先来探究香港问题。请大家结合教材所学知识,概括与香港问题有关的近代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

学生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香港问题相关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展示幻灯片,通过动态地图,展示香港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接下来,提问香港问题是在什么时候解决了的呢?展示香港回归的照片,提出问题。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 1.为什么香港是恢复行使主权?

2.为什么选择在1997年7月1日?

3.为什么能在1997年7月1日恢复行使主权?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评。

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是中国人民在捍卫领土主权上的重大胜利,香港背靠祖国大陆,面向南海。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南海地区的冲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南海问题。

(二)南海问题

教师活动:介绍南海问题的相关内容。南海地区主要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目前,已经探明南海油气储量高达200亿吨以上,天然气资源达25亿立方米。南海问题主要争端在南沙群岛。目前南沙群岛露出水面的岛屿实际控制情况如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了解南海问题的由来。提出问题:

1.这段视频反映了南海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2.中国政府的原则是什么?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当面临领土主权争端的时候,作为学习历史的我们,应当怎样用事实来证明呢?

3.结合材料,为什么说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4.我们是从哪几个角度选择这些材料的?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评。

(三)西藏问题

教师活动:除了我们需要用事实证明拥有领土主权,同时我们应该还要看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西藏各族人民在近代以来誓死抵御,绝无二心,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西藏问题。请大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近代哪些国家企图侵略西藏?

2.西藏人民进行了哪些斗争?

3.这些斗争体现了什么精神?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评。

3、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学会了用史料寻找历史依据,我们也深深感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西藏各族人民的这种爱国精神已成为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但爱国不能只靠热情,更应该运用理性。

4、布置作业

高二数学复习课教案 篇2

一、强化课堂空间的自由度

在课堂中, 让学生的“会学”“乐学”是教学活动的目的, 以学生为主体, 强调学生的“忙”, 是多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机会。在主动的师生互动中, 热烈的生生交流中, 形成一套“习得知识, 掌握方法, 提升思维, 训练能力, 彰显素质”的良性循环, 以锤炼原我个性气质, 塑造真我精神世界, 可谓“水尝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发灵光”。

当然, 教师撒手不管、无所事事的“闲”是毫无成效的, 只会将课堂引入混乱、徒劳的怪圈———过度喧闹, 没有安静的氛围;过度松散, 没有专心的气场;过度放纵, 没有规范的秩序。教师对课堂的设计, 并不是教学手段有多花里胡哨, 教学内容有多海纳百川, 而是秉承“善于激活学生”的宗旨去构建一堂精诚、精致、精心的接地气的课。

例如, 在《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的教学模式上, 我着重围绕让学生“合作探究”这一环, 即用比赛计分制的方法, 由学生将基础知识梳理清楚。我把学生分成4组, 每组负责一个主题 (汉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影响;唐、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影响) 共计3分。学生通过组内讨论后, 派出代表回答相应的知识点, 只有将措施、影响准确无误答完整, 才能拿下2分, 否则不给分或酌情扣分。同时, 在每一个知识点温习后, 再配合能力提升选择题, 争取活学活用, 选择正确方可再拿1分!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已有的知识, 而且克服了传统一问一答的疲劳感。在课堂上, 学生乐此不疲地“备战”, 都想为本组赢得满分, 有的学生在自己的Partner回答错误后, 迫不及待站起来补充, 氛围十分活跃, 很大程度上也锻炼和提升了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情感品质。短短15分钟时间, 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秤砣虽小压千斤”的效果冲击。

当然, 在具体操作中, 教师切忌越俎代庖, 半途而废, 牢记要将“合作者的身份”“朋友的身份”贯穿这一环节的始终, 在主动回忆旧知、建构新知中体验学习的成功, 感悟协作的快乐。

二、延伸课堂空间的长度

延伸课堂空间的长度, 归根到底是学生心智发展的质的突破。教师要以熟悉“学生现有起点”为契机, 带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这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言的“最近发展区”不谋而合, 做到使学生跳一跳, 就能够得着。运用到具体教学中, 常表现为解题思路的引领, 即从学生现有的答题水平出发, 带领学生经过紧张的努力和快乐的突破, 内化技能技巧。

《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作为一堂高二文科班的复习课, 材料题解答能力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我要求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来探究“唐太宗和明太祖对待丞相的不同态度”及其“评价唐朝、明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 使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更深刻、细致。教师对材料进行点拨, 让学生自己思考, 圈出材料关键字, 使之内化成一种学习方法, 不仅仅满足或停留于起点的教学, 而且推向前进去形成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心理机能和智力水平, 让学生终生受益, 课堂充满思考的能量, 在静中取效!学习效率的提高, 应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入手, 指导学生变单一的学习方法为运用自如的多种学习方式, 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变无效学习为有效学习, 进而由低效学习达到高效学习。教学, 如同德育一样, 最关键的措施是真正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态度品质———诸如如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拓展课堂空间的宽度

建立在思维和想象基础上的认知, 好比一场美妙的旅行。对于历史课堂来说, 与历史人物击掌, 对历史事件身临其境, 让情感沉醉在道德、理智与美的高峰体验中, 亦求知亦享受。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 学习背景广阔无边, 以尽可能轻松的形式来适应学生的心理, 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

学习的外延丰富多彩, 学习的布景也是海阔天空的。帮助学生实现真正高效率、大容量、有价值的欢乐学习, 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切入———色彩就是一块极好的吸睛石———告别黑白的文字、枯燥的概念, 学生不想有半刻的走神。

在《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的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图说历史”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实践。强调图片 (如汉初郡国二制并行的地图、元朝行省制的地图;唐太宗和魏征的图片;明神宗和张居正的图片;雍正帝和军机处的图片) 的作用, 使学生更感觉真实, 通过视觉的冲击, 加深对课堂主题的认识。历史教育应避免生硬的“重事薄人”, 我们力求创造有血有肉的课堂, 让活的流动的思想和情感, 去丰腴单薄的“原因、经过、结果”的骨架。使之在回顾知识点的当下, 又赋予学生精神上的共鸣, 也使得内容衔接更流畅、引人入胜。

四、提升课堂空间的高度

课堂空间的价值高度是教师所追求的一种与日俱进的新的标高。在形形色色的教学方式中, 在无穷无尽的教学辞海中, 有一条亘古不变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 也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从《学记》的“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到杜威的“在做中学”, 跨中国到西方, 经古代到现代, 都不同程度的强调了启发式教学的可贵。

在《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的最后, 我呈现一段当今史学界的论述, 要求学生联系本节课的学习, 畅所欲言对它的理解。通过思考, 学生灵感迭出, 有“从人治走向法治”角度阐述的, 也有从“理论创新”的角度呼之欲出的, 尽管有些见解略显稚嫩、甚至偏激, 但敢于打破教材束缚, 让思维在大胆独立中越发成熟。当然教师也要善于收官和总结, 否则就失去实用性, 流于形式, 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思维的迁移才能成就新意的果实, 这也适应高考综合应用的能力要求。在近些年的历史高考中, 史论结合的小论文炙手可热, 如果平时我们不放手让学生去表达表现, 临场时, 学生一旦瞟到划了格子的答卷, 很可能在答题之初就在心理上忐忑不安, 心理的败阵往往是思维混乱的引子, 这样的高考感觉是极其糟糕的。我们的历史教学若能达到“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的效果, 即是衡量课堂高度的有效坐标轴。

五、增大课堂空间的密度

历史的包罗万象铸就了人类的世代延续, 文明的源远流长。但无奈于时间空间的限制, 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做到面面俱到, 所以要以最简洁的线条, 拉动最丰富的信息。

《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作为一堂复习课, 课堂小结必须要联系前面知识点以形成整体性、系统化。我在给出“中央与地方, 皇权与相权”两条主线后, 列表格由学生快速回答“从西周到清朝”的一系列朝代中的重要措施, 以考察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宏观架构能力。避免了“教师生硬炮制结论, 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的单通道式传统教学。

主题结构的明晰单纯所彰显的“简洁”, 在教学内容或实践活动中并非删繁就简, 相反, 是更高要求的超越, 教学线条所牵动的信息应该在教师额外的补充中———比如历史小故事———更加丰富充盈, 才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比较全面的认知和发展。有些趣意盎然的课堂时光无疑是学生终身难忘, 回味无穷的。如此枝繁叶茂的向荣课堂密而有序, 充实抵浮华。

历史作为民族的集体记忆, 向来都是生机勃勃的;而历史课堂教学, 作为集知识升迁、能力升级、情感升华于一体的有效载体, 必然是任重而道远的。但我相信, 在“呼唤生命张力课堂”的探索中, 在“动静兼修, 师生共赢”的理念下, 我们一定能走得更稳、更远、更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复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趋势初探[J].林区教学, 2008, 3 (132) :43.

[2]赵亚夫.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J].教育学报, 2007 (5) .

[3]聂乐元.论高中历史“引导—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3:25.

高二数学复习课教案 篇3

关键词:积极情绪;薄弱学生;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84-1

如何在枯燥的复习教学中,用积极情绪引领薄弱生前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笔者尝试采用“调动学生积极情绪”思路而设计的“必修一大气运动、气候、洋流、自然带这几个关联考点的解决”复习课例对全校地理教师展示后,广受好评,被称为“不一样的复习课”。

一、视听导入

为了创设情境和吸引注意,笔者通过筛选和剪接,合成了一则配有音乐和解说的视频,视频包括微风中水波汤漾、地球自转的意义、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形成以及中国南北景观和东西方向景观的演变等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走进“必修一重要考点”的复习。

二、知识复习

1.关键词发散。

在“大气运动、洋流、自然带”复习教学中,让学生以“大气运动”和“水由风动”分别作为关键词进行发散联想,每人发散出5~10句话,每句话都带有关键词“大气运动”和“水由风动”。学生按座位顺序说出自己发散的知识点,一般要求第一个学生讲出5句,第二个学生讲出3句,第三个学生讲1句,其余学生依次补充,直至将本节知识点几乎全部覆盖。

关键词发散阶段不要求学生按一定逻辑关系排列知识结构,只求能回忆出相关知识点即可,此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快速思考,调动兴趣,发散思维。

2.构建概念图。

学生发散的知识点往往是零散的,不构成知识体系,可通过构建概念图(网络图)将知识点按一定层次关系构成知识体系。概念图可由学生自主构建,也可由教师构建出主体框架,学生进行补充、完善。

在“大气运动”复习时,教师预先将相关简图画在若干卡片,上课时展示在投影上,由学生补充、完善图。请四组学生上黑板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分别在黑板上板出“七个气压带风带图”、“洋流分布规律模式图”、“全球气候分布图”以及“全球自然带分布图”。其余学生在台下通过讨论、交流、思考其四者之间的关联。多数学生要理顺这几个重要的考点,就必须搞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就求学生在概念水平上思考问题,是一种高级思维。因此,让学生构建概念关联过程,不仅是一个动手过程,更是进行高级思维的过程。

三、盲区清扫

教师可通过学生对知识点的发散和对概念图的构建状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由此知晓学生存在的盲区。在必修一这几个难点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发现给学生提供的“季风环流”和“洋流的规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盲区。

对于上述盲区,教师采用了“生画生改”、“生画师改”、“师画生解”三种方式,顺利解决了学生的所有疑问。首先让学生大胆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在黑板上画出来,当问题出现后,教师让能解决其中某个问题的学生举手示意,然后由这些学生分别到黑板上纠正。所有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由教师在板图上板出来,同时重新播放视频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并让学生来讲解。当所有学生都没有问题的时候,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再向学生提问一些易被忽视的问题。

在本节复习中,师生共同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气压带风带是如何形成的?

(2)季风环流是如何形成的?

(3)洋流的分布规律如何理解?

学生经常有这种疑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图有关系吗?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水由风动,比如,微风吹拂下的湖面,引导其思考,从而真正地理解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真正地把握其规律。

(4)气候和自然带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学生在教师板出两幅图后,总会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这时候笔者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找不同,五分钟之后,看谁找的又多又好,学生在兴致盎然中,理解把握了这两个重要的知识点。

在盲区清扫环节,学生动脑思考、动口提问或讲解、动耳倾听,将盲区一扫而净,学习的喜悦感油然而生。

四、知识应用

笔者对近5年江苏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卷中有关“必修一这几个重难点”的试题进行了分类、归纳,整理。笔者选择了几道典型题供学生训练。学生基本上能顺利解决,说明其学习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这个环节,笔者让学生以边做边讲、轮流讲解的方式进行,当学生做完一道(或一类)题时,教师只需点名第一位讲解人,当这位学生讲解完,由这位学生“选择”第二位讲解人,依此类推,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回答或讲解机会,将“点名选择权”交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增强了课堂趣味性,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均得到锻炼。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负责解决,教师发挥点拨、指导作用。

三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乘法 篇4

一、学习情况分析: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我班大部分学生能熟练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但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估算的方法掌握不够好,还不能把估算和计算融会贯通。

二、复习要点分析:通过复习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利用“简算填0”的方法计算末尾带〇的乘法。并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归纳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3、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复习过程

导入并出示目标(1)、找规律

(一)听算(口算)练习 50×20 70×40 7×0×12 20×15

25×4 24×5 24×200 70-30×2

师: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遇到乘数末尾有0的你是怎么算的。与你的同伴说说。学生充分讨论归纳:

【课件展示算法】并进行巩固练习。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练习

1、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小结:请学生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

2、练一练

让学生说说自己解题的方法,并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 地球上平均每分钟增加167人,1时全球增加多少人?(只列式)

利用一吨废纸,等于保护了20棵大树,收购站回收了14吨废纸,等于保护了多少棵大树?(只列式)

商场运进儿童服装24箱零48件,成人运动服差12件不够62箱。每箱装服装50件。⑴儿童服装和成人运动服各多少件?(列式计算)

⑵商场又运进西服800件,每35件装一箱,装了22箱零几件?(列式计算)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可以只提问题不解答)

(四)乘法估算练习玩游戏:寄信。

师:哪些信件能投入哪个邮箱,请同学们看看邮箱的号码,再看看自己手中的信件,想想自己手中的信该投到哪个邮箱里。为什么这样透投,可以运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请学生说说自己估算的方法。

小结:有些同学是根据两个因数的特点,把它们看作整十数或中间数来估算,有些同学是根据积的特点来估算的,还有其他的方法。

出示一些题:(用卡片做信件)

高二数学复习课教案 篇5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数列1,,3,…,…,则是这个数列的()

A.第10项

B.第11项

C.第12项

D.第21项

2.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3a3=4a4,则该数列中一定为零的项为()

A.a6

B.a7

C.a8

D.a9

3.等比数列{an}中,a2,a6是方程x2-34x+64=0的两根,则a4等于()

A.8

B.-8

C.±8

D.以上选项都不对

4.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Sm=Sn+m,且a1=1,那么a10=()

A.1

B.9

C.10

D.55

5.设{an}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1=2,且a1,a3,a6成等比数列,则{an}的前n项和Sn=()

A.+

B.+

C.+

D.n2+n

6.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两仪数量总和,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隐藏着的世界数学史上第一道数列题,该数列从第一项起依次是0,2,4,8,12,18,24,32,40,50,…,则该数列第18项为()

A.200

B.162

C.144

D.128

7.已知数列{an},若a1=2,an+1+an=2n+1,则a2

020=()

A.2

017

B.2

018

C.2

019

D.2

020

8.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不为零,其前n项和为Sn,若S3,S9,S27成等比数列,则=()

A.3

B.6

C.9

D.12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下列数列中一定是等比数列的有()

A.

B.

C.

D.Sn,S2n-Sn,S3n-S2n

10.设是等差数列,Sn是其前n项的和,且S5S8,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d<0

B.a7=0

C.S9>S5

D.S6与S7均为Sn的最大值

11.已知两个等差数列和的前n项和分别为Sn和Tn,且=,则使得为整数的正整数n的值为()

A.2

B.3

C.4

D.14

12.在公比q为整数的等比数列中,Sn是数列的前n项和,若a1·a4=32,a2+a3=1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2

B.数列是等比数列

C.S8=510

D.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已知各项均不为0的等差数列,满足2a3-a+2a11=0,数列为等比数列,且b7=a7,则b1·b13=________.14.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1,an+1=3Sn(n≥1),则a6=________.15.《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共织九十尺,问织几日?”.其中“日减功迟”的具体含义是每天比前一天少织同样多的布,则每天比前一天少织布的尺数为________.

16.已知数列满足a1=21,an+1=an+2n,则a4=________,数列的最小值为________.(本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数列{an}为等差数列,且a3=5,a7=13.(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bn}满足an=log4b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正项数列的前n项和为Sn,且Sn=2.(1)求a1,a2;

(2)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an},{bn}满足an+1-an=bn,为等比数列,且a1=2,a2=4,a3=10.(1)试判断列{bn}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说明理由;

(2)求an.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2n2+kn+k.(1)求{an}的通项公式;

(2)若b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bn}是等差数列,且a1=b1=1,b2+b3=2a3,a5-3b2=7.(1)求{an}和{bn}的通项公式;

(2)设cn=anbn,n∈N*,求数列{cn}的前n项和.

22.(本小题满分12分)某公司一下属企业从事某种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该企业第一年年初有资金2

000万元,将其投入生产,到当年年底资金增长了50%.预计以后每年资金年增长率与第一年的相同.公司要求企业从第一年开始,每年年底上缴资金d万元,并将剩余资金全部投入下一年生产.设第n年年底企业上缴资金后的剩余资金为an万元.

(1)用d表示a1,a2,并写出an+1与an的关系式;

(2)若公司希望经过m(m≥3)年使企业的剩余资金为4

000万元,试确定企业每年上缴资金d的值(用m表示).

参考答案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B

解析:观察可知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事实上,根号内的数成等差数列,首项为1,公差为2),令21=2n-1,解得n=11,故选B.2.

答案:B

解析:∵3a3=4a4,∴3a3=4(a3+d)=4a3+4d,∴a3=-4d,∴an=a3+(n-3)·d=-4d+(n-3)d=(n-7)d,∴a7=0,故选B.3.

答案:A

解析:∵a2+a6=34,a2·a6=64,∴a=64,且a2>0,a6>0,∴a4=a2q2>0(q为公比),∴a4=8.4.

答案:A

解析:a10=S10-S9.由条件知S1+S9=S10.∴a10=(S1+S9)-S9=S1=a1=1,故选A.5.

答案:A

解析:设公差为d,则a1(a1+5d)=(a1+2d)2,把a1=2代入可解得d=.∴an=2+(n-1)×=n+.∴Sn==n2+.故选A.6.

答案:B

解析:偶数项分别为2,8,18,32,50,即2×1,2×4,2×9,2×16,2×25,即偶数项对应的通项公式为a2n=2n2,则数列的第18项为第9个偶数,即a18=a2×9=2×92=2×81=162,故选B.7.

答案:C

解析:∵an+1+an=2n+1,∴an+1-(n+1)=-(an-n),即数列{an-n}是以1为首项,-1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n-n=(-1)n-1,∴an=n+(-1)n-1,∴a2

020=2

020-1=2

019.8.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S3,S9,S27成等比数列,所以S

S3

×S27,即=×,整理得81a=

3a2

×27a14,所以(a1+4d)2=(a1+d)(a1+13d),解得d=2a1,所以=÷====9,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答案:AB

解析:由数列{an}为等比数列可知,=q,(q≠0),对于A,=

q2,故A正确;对于B,==q2≠0,故B正确;对于C,lg

an-lg

an-1=lg=lg

q,为等差数列,但是不一定为常数,即不一定为等比数列,故C错误;对于D,若an=(-1)n为等比数列,公比为-1,则Sn有可能为0,不一定成等比数列,故D错误.故选AB.10答案:ABD

解析:由是等差数列,Sn是其前n项的和,且S5S8,则a6=S6-S5>0,a7=S7-S6=0,a8=S8-S7<0,a7+a8=S8-S6<0,则数列为递减数列,即选项A,B正确;

由S9-S5=a9+a8+a7+a6=2(a8+a7)<0,即S9

由a1>a2>…>a6>a7=0>a8>a9>…,可得S6与S7均为Sn的最大值,即选项D正确,故选ABD.11.答案:ACD

解析:由题意可得===,则====3+,由于为整数,则n+1为15的正约数,则n+1的可能取值有3,5,15,因此,正整数n的可能取值有2,4,14.故选ACD.12.

答案:ABC

解析:因为数列为等比数列,又a1·a4=32,所以a2·a3=32,又a2+a3=12,所以

或又公比q为整数,则

即an=2n,Sn==2n+1-2,对于选项A,由上可得q=2,即选项A正确;

对于选项B,Sn+2=2n+1,==2,则数列是等比数列,即选项B正确;

对于选项C,S8=29-2=510,即选项C正确;

对于选项D,lg

an+1-lg

an=(n+1)lg2-nlg2=lg2,即数列是公差为lg2的等差数列,即选项D错误.故选ABC.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答案:16

解析:各项均不为0的等差数列,2a3-a+2a11=0,∴4a7-a=0,∴a7=4,b1

·b13

b

a

16.14.答案:768

解析:由an+1=3Sn,得Sn+1-Sn=3Sn,即Sn+1=4Sn,所以数列{Sn}是首项为1,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所以Sn=4n-1,所以a6=S6-S5=45-44=3×44=768.15.

答案:

解析:设第n天织布的尺数为an,可知数列为等差数列,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则a1=5,an=1,Sn=90,则Sn==3n=90,解得n=30,∴a30=a1+29d=5+29d=1,解得d=-,因此,每天比前一天少织布的尺数为.16.

答案:33

解析:因为an+1=an+2n,所以an+1-an=2n,从而an-an-1=2(n-1)(n≥2).所以

a4-a3=2×3=6,a3-a2=2×2=4,a2-a1=2×1=2,a1=21,∴a4=6+4+2+21=33.an-a1=(an-an-1)+(an-1-an-2)+…+(a3-a2)+(a2-a1)

=2(n-1)+2(n-2)+…+2×2+2×1=2×[1+2+…+(n-1)]=2×=n2-n.而a1=21,所以an=n2-n+21,则==n+-1,因为f

(n)=n+-1在(0,4]递减,在[5,+∞)递增,当n=4时,==8.25,当n=5时,==8.2,所以n=5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1)设an=a1+(n-1)d,则解得a1=1,d=2.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an=1+(n-1)×2=2n-1.(2)依题意得bn=4an=42n-1,因为==16,所以{bn}是首项为b1=41=4,公比为16的等比数列,所以{bn}的前n项和Tn==(16n-1).

18.解:(1)由已知条件得:a1=2,∴a1=1.又有a1+a2=2,即a-2a2-3=0,解得a2=-1(舍)或a2=3.(2)由Sn=2得n≥2时,Sn-1=2,∴Sn-Sn-1==,即4an=a-a+2an-2an-1,∴a-a-2an-2an-1=0,∴=0,∴an-an-1-2=0,即an-an-1=2,经过验证n=1也成立,所以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19.解:(1)数列{bn}不是等比数列.

理由如下:

由an+1-an=bn,且a1=2,a2=4,a3=10得:

b1=a2-a1=2,b2=a3-a2=6,又因为数列{bn+2}为等比数列,所以可知其首项为4,公比为2.所以b3+2=4×22=16,∴b3=14,显然b=36≠b1b3=28,故数列{bn}不是等比数列.

(2)结合(1)知,等比数列{bn+2}的首项为4,公比为2,故bn+2=4·2n-1=2n+1,所以bn=2n+1-2,因为an+1-an=bn,∴an-an-1=2n-2(n≥2).

令n=2,…,(n-1),累加得an-2=-2(n-1),∴an=-2n+2=-2n+2=2n+1-2n,又a1=2满足上式,∴an=2n+1-2n.20.解:(1)当n≥2时,an=Sn-Sn-1=2n2+kn+k-22-k-k=4n+k-2,当n=1时,a1=S1=2k+2,又数列为等差数列,故当n=1时,a1=2k+2=2+k,解得k=0,故an=4n-2.(2)由(1)可知,bn==,故Tn===

.故数列{bn}的前n项和Tn=.21.解:(1)设数列{an}的公比为q,数列{bn}的公差为d,由题意知q>0.由已知,得

消去d,整理得q4-2q2-8=0.因为q>0,解得q=2,所以d=2.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n∈N*;

数列{bn}的通项公式为bn=2n-1,n∈N*.(2)由(1)有cn=(2n-1)·2n-1,设{cn}的前n项和为Sn,则

Sn=1×20+3×21+5×22+…+(2n-3)×2n-2+(2n-1)×2n-1,2Sn=1×21+3×22+5×23+…+(2n-3)×2n-1+(2n-1)×2n,上述两式相减,得-Sn=1+22+23+…+2n-(2n-1)×2n

=2n+1-3-(2n-1)×2n=-(2n-3)×2n-3,所以,Sn=(2n-3)·2n+3,n∈N*.22.解:(1)由题意得a1=2

000(1+50%)-d=3

000-d,a2=a1(1+50%)-d=a1-d=4

500-d,an+1=an(1+50%)-d=an-d.(2)由(1)得an=an-1-d=-d

=·an-2-d-d

=…

=a1-d.整理得an=(3

000-d)-2d=·(3

000-3d)+2d.由题意知am=4

000,所以(3

000-3d)+2d=4

000,解得d==.故该企业每年上缴资金d的值为万元时,经过m(m≥3)年企业的剩余资金为4

高二数学复习课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5-813-512-615-79+8

11-714-614-816-718-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

二、用数学

1、电脑出示P24:4

(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3----5人)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电脑出示P25:6

(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三、观察与思考

独立完成P25:5

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3):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 篇7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小学数学教学正发生着重大变化。要求教师要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变,从“讲师”角色向“导师”角色转变,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即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实践证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使数学复习课上得更有效。

一、让学生合作交流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往往是一个个地分散出现的,即使注意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说也是有限的,教学到一定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对学过的概念作穿线结网,促进学生脑中的概念结构系统化。它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在新课程的知识点教学中都是分模块出现的。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梳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特点之二是“通”,融会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梳理数学知识可以按教材顺序,分单元梳理出各单元的知识点,特别要抓住每个单元知识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容易混淆和出错的知识。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也可以统筹整合本册的内容,分为计算部分、概念部分、应用部分,梳理知识点。从而形成完整的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数学的每单元都有知识点,复习时要想办法帮助学生理清各单元的知识点,让学生知道个单元里已学过哪些知识,通过复习形成知识网络。英语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发现、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一些,而引导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尽量多一些。”因此,合作交流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进行约数和倍数单元复习时,先让学生自己通过课前复习找出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并举例说明每个问题, 课中小组交流所提问题, 查漏补缺,使每个学生都能理清知识点,然后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合作整理知识网络。由于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自己手中,因此他们表现得异常积极、活跃,整理出的内容简洁清晰,一目了然。有天平形式的、有大叔形式的、有大括号形式的……虽然形式各异,但同学们抓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整理。然后小组之间展开自我评价,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

二、让学生评说问题的答案,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

在复习时,必须做到:1.让学生克服定势思维;2.查找学生的薄弱环节;3.分层辅导。这样,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重点。在复习时,针对重点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学生通过练习分清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另外,也可以将学生的作业本上平时出现的错误进行统计归类,并拟出相应的题。先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做错的题进行归类,还要试着找相关类型的题做一做,同桌互相检查、辅导。然后教师将自己拟定的题出示到黑板上让学生练习,检验学生掌握得如何。同时,对那些基础知识掌握好的学生,另外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让他们练习,达到分层学习、分层辅导的目的。这样的复习,既弥补了学生的薄弱环节,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复习时对学生的回答是否给予评价,由学生来评说,教师保持中立态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不形成从众心理,不人云亦云。教师在教学中不做法官、不当裁判长,由学生正积极评价,各抒己见,形成争论的局面,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弥补学生的薄弱环节。

例如约数和倍数的整理复习时, 一生指互质数说出一定能组成互质数的两个数的几种情况:(1)1和任何自然数;(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3)一个质数、一个合数;(4)两个质数。老师不做反应,学生听后对于(3)(4)两种情况,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这时老师组织各小组开展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发表讨论结果,认为“对”的小组代表举例证明:“例如7和8,一个质数,一个合数它们就是互质数;11和13,两个质数,它们也是互质数。”并自信地说:“怎么不对呀? ”认为错的小组代表更不甘示弱,立即反驳:“例如7和21,一个质数、一个合数,它们是互质数吗? ”这样从争论中学生进一步明白一个质数、一个合数(不是倍数关系的情况下 )一定是互质数 ,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同时通过争论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于完善,知识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三、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舞台,增强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数学的学习是从厚到薄 ,又从薄到厚”。复习课中可以延伸、拓宽,但要有个度。复习课练习的特点与新授课的练习不同,应换个角度,多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复习课应“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了,也尝到了创造性思维带来的乐趣。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 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就是用来解决生活总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新知。因此复习时练习的设计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总复习”这节课最后,教师编了一道阿凡提的故事,耐人深思,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故事以一个生动的电脑画面出现, 阿凡提赶着羊回到财主家,财主要他把羊赶到长方形的羊圈里,可是长方形的羊圈容纳不下这么多羊。财主说:“我不管你,如果你要改造,就得自己花钱去买材料。”可是阿凡提没花一分钱,却把羊赶进了羊圈,你知道阿凡提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提出围成正方形,当围成正方形容纳不下时,围成圆形,如果还不够时靠墙围,那么老师引导:“靠墙围怎么最大? ”学生开始突破常规进行发散思维,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本部分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创设了一个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 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总之,数学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复习课要上得扎实有效,起到弥补缺漏、消除疑惑的作用,使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要:小学数学复习课上得好不好,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能否提高。复习课更是老师精心布置、精密安排,牵着学生学习知识,不仅达不到查漏补缺、融会贯通的目的,反而易造成耗时多、情绪低、效果差的局面。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合作交流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二是让学生评说问题的答案,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三是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舞台,增强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复习课要上得扎实有效,起到弥补缺漏、消除疑惑的作用,使学生都能得到提高,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高二数学复习课教案 篇8

【活动设计】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抽象、枯燥。尤其在几何形体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让幼儿牢记对形体的认识和区分,而忽视对兴趣、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在本活动中,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我采用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随着“修路”和“到兔妈妈家做客”等游戏情境步步深入,同时通过音乐的有机渗透,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复习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重点)

2、能用简单的话说出图形的基本特征。(难点)

3、体验帮助他人的体验劳动成功的快乐。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已经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了解这几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物质准备:

1、户外场地:地上画有三角形等图形。

2、用硬纸板铺一条弯弯的大路(挖出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简单布置场景兔妈妈的家,另一老师戴头饰扮兔妈妈,准备不同形状的小粘贴。

3、幼儿每人胸前都戴上图形。《小汽车》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发活动兴趣。

1、师:今天兔妈妈请我们去做客,可是她家太远了,我们得开车去,路上小司机们要小心哦,别撞车。

2、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开向兔妈妈家。

3、途经各图形处询问幼儿:这是什么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在大路的处停下,师:哎呀路坏了,怎么办啊?(鼓励幼儿想办法——铺路)

二、帮兔妈妈修路。

1、引导幼儿观察路面:“这些坑都是什么形状的?请你找出和坑一样形状的图形来”。

2、提出铺路的要求: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图形来修路了,小朋友在铺路时要看清楚坑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再把它修补好。

3、幼儿开始修路,师巡回观察指导:

“你用哪个图形修补路面的”

“你用的图形是对的,可是你看看坑有没有修补好,怎么会这样的啊?”(提示幼儿注意图形的大小不同)

“你真棒,这么快修补好了路,***还没修好,能去帮助他吗”

4、共同欣赏修好的路,引导幼儿说说用什么样的图形来修补路面的(如:我用*形来修路的或我用*形来修路的),复习这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三、去兔妈妈家做客。

1、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在修好的路上开汽车到兔妈妈家,体验成功的喜悦。

2、引导幼儿有礼貌地敲门:咚咚咚,我可以进来吗?兔妈妈出示圆形说:“和我一样的图形宝宝请进来!”幼儿按要求进入。依次进行。“正方形宝宝请进来”“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宝宝请进来”。

3、向兔妈妈问好。兔妈妈出个难题:请小朋友把散放在家里的图形分类收拾好。

4、老师拿出小粘贴说:“兔妈妈说谢谢你们帮它把家收拾好了,它准备了小礼物送给你们!”启发幼儿向兔妈妈致谢。然后去跟在座的老师说说自己拿到的是什么形状的粘贴,说对了旁边的老师会给你贴在衣服上。

5、和兔妈妈道别,随音乐开车回家。

延伸活动:回教室拼摆添画图形。

【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认识过程中,注意较易转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科学、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是小班教学活动组织的难点。本活动设计尝试以趣味性、直观形象的游戏情境贯穿全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主的状态下,通过操作实践与周围的物质环境发生作用,动手动脑掌握数学知识。

之前孩子们已经认识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因此,我决定采取游戏的形式检验幼儿掌握情况,进一步巩固加深幼儿的知识点。于是,我设置了游戏情境:到兔妈妈家作客,以开车经过的路坏掉为主线,引领幼儿观察思考:“路面”(纸壳铺成)上坑坑洼洼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从而产生铺路的愿望,幼儿纷纷寻找相应的图形进行补拼,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形状,启发幼儿说出:“我补上了XX图形,它是什么样子的”等等,然后给予表扬,幼儿的自信心、成就感得到了满足。

接下来的环节是“到兔妈妈家作客”,幼儿来到“兔妈妈家”,面对散落在地上的图形,幼儿根据要求,迅速按标志将图形正确分类……

最后,为了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设置了“奖励小粘贴”的环节,幼儿的兴趣浓厚,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他们拿到粘贴纷纷着旁边的客人老师讲述手中“小奖品”的特征。“我的小粘贴是三角形的,它有三条边、三个角……”大方的表现,流利的表达,令观摩的教师赞叹不已。

反思小结:

反思总结本次开放活动,我认为优点也有不足,具体表现在:

成功:

本活动彻底摆脱了传统教学教师“提问”、“灌输”,幼儿“回答”、被迫“接受”的动口不动手的机械模式,注重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游戏寓趣味性、娱乐性于枯燥的数学活动中。宽松的认知环境的创设,使每个幼儿都饶有兴致,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偿试、探索、发现等活动。

其次,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材并制定目标,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秩序渐进地进行探索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了幼儿认知过程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幼儿思维等能力的发展。活动设计重视幼儿认知发展的同时,关注个别差异渗透了友爱互助,交流分享,表现自我,建立自信等品质的教育培养,真正使《纲要》精神走进了课程,落到实处。

活动中自然的渗透了礼貌教育,如:“兔妈妈家到了,小朋友,我们怎样进去呀?”幼儿:“敲敲门,说我可以进来吗?”有的孩子甚至活学活用,把学过的英语也用上了,一句“MayIcomein?”博得了周围老师的掌声。孩子灵活的表达方式,充分验证了情感教育的成果。

整个活动环环紧扣,衔接自然,孩子们被带进了游戏里,跟着老师的节奏,不知不觉的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通过活动,我发现了这种形式深受孩子喜欢,活动的重难点很容易被解决。

不足:

当然,本次活动也有不足,那就是,对于复习内容,目标略低了一些,如果再增添点难度就更好了,可以在活动中体现“利用图形拼摆各种形象”、“图形填画”等,在幼儿掌握图形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挑战一下“困难”。

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每一个细节,使幼儿在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高二js特效复习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JavaScript相关概念

技能目标:1.JavaScript固定使用格式

2.能够运用JavaScript源码文件,并作简单修改 情感目标:培养观察力和自我学习能力。【重点难点】JavaScript源码的正确使用。【教学过程】

一、概念梳理

客户端脚本语言:是指可以直接对客户端进行编写并使页面发生动态变化的脚本语言,JavaScript 和VBScript 是最常用的开发动态网页的客户端脚本语言。

客户端脚本的特点:由客户端浏览器负责解释脚本,不需要占用服务器资源。

二、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是客户端脚本语言的是()

A.Html B.Internet Explorer和Flash MX C.VBA D.VBScript和JavaScript

上一篇:2006年市中级人民法院人大工作报告下一篇:语文科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