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师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能随文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体会本文与《猫》相比,不同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回顾课文《猫》,导入新课。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3、检查预习,正音:
如怨如诉、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可恶、一撮儿毛
(回忆旧知,为感知写作手法的差异埋下伏笔。)
二、理清脉络,尝试分段
1、找一找:
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把课文分成两段。
2、评议。
(从作者的情感主线入手,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感知写作线索。)
三、研读文本第一部分,培养概括能力
1、1~3段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母鸡令人讨厌?找到重点词、句划下来,想想原因。能干的孩子每段试用1~2个词概括原因。
第一段:
抓“没完没了”、“没有什么理由”等词,帮助学生提升概括:
无病呻吟。
(学生能总结出“吵闹”、“烦躁”即可。)
第二段:
抓 “忠厚”、“趁其不备”等词,概括:
欺软怕硬、暗箭伤人
第三段:抓“发狂”、“恨不能让全世界知道”等词,概括:
自大、爱炫耀。
(在研读中培养语感与概括能力;教师即时反馈提升学生的语言,加深理解。分层要求,兼顾差异。)
随机理解句子:
“母鸡下蛋的时候可爱叫了,就是聋(lóng)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体会画线部分夸张的写法,照样子说一说:
这道题太简单了,___________________
去少年宫的路我太熟了,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写作方法,感受夸张手法的生动幽默。仿照句子说话,进行迁移创造。)
四、自主探究,围绕主题研读课文
1、什么原因使作者改变了看法?在文中找到能概括说明这一原因的句子,画下来。
出示:
它负责、慈(cí)爱、勇敢、辛(xīn)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三句话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意义深刻,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聚焦中心句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对关键词句的敏锐度,也为学生解读作者态度转变的原因提供了依托。)
2、围绕“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研究4~10段,圈划词句,说说感受,还可以写写旁注。
3、自学、交流、补充、评议:
预设要点:
(许多词句中都蕴含好几层含义,学生只要能说得有理有据即可。)
母鸡所做的一切(保护、喂养、照顾、教育子女)都是作为母亲尽责的表现。
慈爱:
“一点儿”东西就“紧叫”;鸡雏的肚子“像汤圆似的”,自己却“消瘦”许多;给鸡雏取暖;任凭鸡雏在它身上调皮,“一声”也不哼。
勇敢:
“不论……总是”;“假若……一定……连……”
辛苦:
“立刻警戒”:换词解释“警戒”,消瘦、夜间睡不好……
(引导学生紧密围绕主题研究课文,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感受。教师协助,在关键处予以提示点拨,为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中心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4、感情朗读4~8段:
体会母爱改变了母鸡,深入理解中心句。
5、“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研究“不敢”,读出敬意。
(自主研究、讨论后,再次聚焦中心句,带着更深的理解二次朗读,提升情感体验。)
五、体会写作方法,尝试迁移运用
1、引导理解作者对猫和母鸡情感的不同,造成写法的差异。对比优缺点能更突出转变的不易。
(抓住情感线,大致感受写作手法的差异。)
2、老舍现在对母鸡敬佩有加,再听到母鸡的叫声,还会觉得它烦吗?感兴趣的试完成三星题:
改写课文第一段,写出“喜欢”的情感。
(机动,视课堂时间,可安排回家完成。)
1.《母鸡》教学设计及反思
2.课文母鸡教学设计
3.《母鸡》教学设计范文
4.四年级《母鸡》教学设计
5.生命生命教师教学设计
6.金钱的魔力教师教学设计
7.灯光教师教学设计
8.特级教师《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9.梅花魂教学设计(教师版)
《母鸡》一课是根据老舍先生的散文《母鸡》改编而成的。全文主要分成“讨厌母鸡”和“不敢再讨厌母鸡”两个部分, 中间用“可是, 现在我改变了心思, 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连接。文章结构清晰, 作者语言特色鲜明, 不管是内容还是主题, 都容易使学生接受。
在解读课文时, 我发现作者对材料详略的处理颇具匠心。夸奖母鸡的部分重点写, 为的是突出文章中心;批评母鸡的部分简要写, 为的是既形成对比给人留下一个立体的母鸡形象, 又不喧宾夺主。另外, 文中还多次使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句, 以表达作者的感受。由此, 我将上述两点作为主要教学目标, 将主要教学环节分成以下板块: (1) 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 先复习上学期学过的提问的方法, 然后梳理出核心问题, 以此引出后面的教学环节,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2) 重点学习“不敢再讨厌母鸡”的部分。通过找句子、读句子、分析句子以及想象练习等言语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题的同时感受作者语言特色。 (3) 学习“讨厌母鸡”的部分。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情感色彩, 增强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 从内容、作用以及作者情感表达的角度体会前后对比的表达方式。 (4)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体会作者在处理材料详略时有着自己的意图。这样的引导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另一方面亦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同时,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通过上述环节, 我希望能立足于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标要求, 引导其学习作者的表达, 并加以运用, 以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同时受到良好的人文熏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提问引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 题目叫《母鸡》。大家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了, 请看屏幕上的句子。 (出示句子:可是, 现在我改变了心思, 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这句话是文章的第几自然段?
生:第四自然段。
师: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边读边思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上学期我们学过抓住重点词提问的方法, 当大家第一次读这句话时, 脑海中是否产生过疑问?
生:为什么作者先说不喜欢母鸡, 后来又喜欢母鸡了?
生:是什么原因导致作者对母鸡改变了看法?
生:为什么看见一只孵出小雏鸡的母鸡后, 作者就改变了看法?
师:三位同学的问题实际上是一样的。不过你问得比之前两位同学更到位。我们就围绕你的问题来学习。
二、体悟语言, 感受主题
师:作者一开始对母鸡是什么看法?
生:作者之前很讨厌母鸡。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写出了作者讨厌母鸡的程度, 请找出来。
生:一向。
师:什么叫“一向”?
生:一向就是一直。
师:作者后来的态度呢?
生:后来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师:你说得真好, 直接从文中找到了答案。刚才一位同学说, 作者是看见一只孵出小雏鸡的母鸡后, 才改变了看法。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只母鸡。请轻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找出描写母鸡的句子。
(生读课文)
生:我找到的是“不论是在院里, 还是在院外, 它总是挺着脖儿, 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师:这句话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什么都不怕的母鸡。
师:能否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勇敢。
师:你真会概括。
生:我找到的是“一只鸟儿飞过, 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 它立刻警戒起来, 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 看看后, 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这句话说明母鸡很警惕, 一有风吹草动就把小鸡召唤到它身边来。
师:掌声送给他。 (学生鼓掌) 知道为什么要送给他掌声吗?因为他不仅交流了找到的句子, 还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我从刚才那位同学找到的句子中, 感受到一位母亲保护儿女时的勇敢和专注。
师:你是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的?
生:歪、挺、看、警告。
师:你不仅找到了句子, 而且还能从句中的字词获得独特的感受。请大家一起读这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预备作战”是怎样的情景?
生:是紧张的情景。
师:可是我刚才没有听到“紧张”。应该怎么读?
生:语速要快一些。
(生再读)
师:这次读得真好, 把轻重缓急都读出来了。第六自然段中也有描写母鸡的句子, 找出来, 说说体会。
生:我找到的是“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 它就咕咕地紧叫, 啄一啄那个东西, 马上便放下, 让它的儿女吃”。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母鸡的母爱, 因为它找到食物后先要检查一下, 然后才叫孩子来吃。
师:你从这个细节中获得了感受。
生:我找到的是“结果, 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 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 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母鸡为了孩子把自己都饿瘦了。这是一个负责、慈爱的母亲。
师:你归纳得真好。
生:我找到的是“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 它一定出击, 把它们赶出老远, 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从句子中我感受到母鸡为了孩子竟然敢和大鸡争斗, 真是勇敢。
生:我从刚才这句话里发现, 原来母鸡不敢反抗公鸡, 做了母亲之后, 竟然敢和公鸡争斗, 这里用到了对比的写法。
师:你真厉害,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请大家一起读这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同学们将“消瘦了许多”读得轻一些, 很好。请看屏幕上的句子。
(师出示课件:1.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 立刻警戒起来, 咕咕地警告鸡雏, 好像在说:“____。”
2. 当母鸡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 它咕咕地紧叫, 好像在说:“___。”)
师:课文中有些内容没有写出来, 请大家来补充。大家可以从这两句话中任选一句来说。想象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 还可以想一想你的爸爸妈妈有了好吃的东西会怎么说、怎么做。
生:当母鸡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 它咕咕地紧叫, 好像在说:“孩子们, 孩子们, 这里有你们爱吃的东西, 吃饱了就能快快长大。”
师:请告诉我, 你为什么要说两个“孩子们”?
生:因为这样可以体现出母鸡对小鸡的关心。
师:说得好。
生: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 立刻警戒起来, 咕咕地警告鸡雏, 好像在说:“宝宝们, 有危险, 快到我身边来, 我不会让你们受到伤害的。”
师:从你的语气中, 我感受到了母鸡的急切。
生:当母鸡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 它咕咕地紧叫, 好像在说:“孩子们, 你们一定饿了, 快来吃吧。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应该多吃点。我都已经检查过了, 很安全。”
师:从你的话中, 我猜得到你的妈妈平时也是这样说的。
生: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 立刻警戒起来, 咕咕地警告鸡雏, 好像在说:“孩子们, 快过来, 黄鼠狼来了。不过有妈妈在, 你们别害怕, 妈妈会保护你们的。”
师:你不仅说出了紧张的感觉, 还说明了原因。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大家想象得这么好, 作者为什么不写出自己的想象呢?
生:因为作者想给我们留下遐想的空间。
生:因为作者已经通过一些词句把我们想象的内容写出来了。比如“紧叫”。
师:我想, 作者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接下来的两个自然段, 请大家用刚才的方法学习。
(生自读课文)
生:我找到的是“它教鸡雏们啄食, 掘地, 用土洗澡, 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 得一点儿温暖”。我从句子中看到了母鸡的耐心和辛苦。
生:我找到了“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 它便放声啼叫, 顶尖锐, 顶凄惨, 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 是不是有了黄鼠狼”。这说明母鸡对小雏鸡很负责, 不想让孩子受到伤害。
生:过去母鸡是咕咕叫个不停, 可是做了母亲之后, 小鸡啄它, 它竟一声不吭。这说明它很慈爱。
师:同学们的交流归纳起来就是两句话, 大家一起来读。 (出示课件)
生 (齐)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 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三、比较语言, 体会情感
师:刚才的交流中, 好几位同学都说到了前后对比。请大家看看这两段话, 比较这两段话, 说说它们的区别。
(师课件出示句子:
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 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 没完没了, 并且没有什么理由, 讨厌!有的时候, 它不这样乱叫, 而是细声细气的, 有什么心事似的, 颤颤巍巍的, 顺着墙根, 或沿着田坝, 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 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 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有的时候, 它不这样叫, 而是细声细气的, 有什么心事似的, 顺着墙根, 或沿着田坝, 那么扯长了声。)
生:被删除的词写出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
生:“没完没了”写出了母鸡的叫声影响了作者。“如怨如诉”写出了母鸡叫声的难听, “小疙瘩”写出了作者心情不愉快。
师:其他同学可以学着刚才这个同学的样子继续交流。
生:“永远不反抗”“欺侮”写出了母鸡的欺软怕硬。
生:“发了狂”写出了母鸡的骄傲炫耀。
生:“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写出了作者非常讨厌它。
(生齐读前后对比的段落)
四、梳理详略, 探究写法
师:作者既写了讨厌, 也写了不讨厌, 从篇幅上看, 他主要想表达什么?
生:主要是想表达不敢再讨厌母鸡, 想说天底下母爱最伟大。
师:所以后半部分写得多一些, 并且用一句话来总结, 而前半部分就没有总结句。那能不能索性把前半部分删除?
生:不可以, 因为有了前半部分, 可以与后面的内容形成对比。
生:前面的内容起到了类似铺垫的作用, 不能删除。
生:前面的内容让我们知道了母鸡孵出小鸡后的改变。
师:是的。文章前半部分线索是往下走的, 到了后半部分, 就往上走了。 (板书线索走向) 文章这样有起有伏才好看。
师:老舍先生通过这篇文章赞颂了母爱。他自己也有一位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亲。在母亲去世后, 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纪念她。课后我会把这篇文章和巴金先生的《狗》发给大家, 《狗》的写法和《母鸡》很像。请大家完成以下作业。
(出示课件)
1. 阅读《我的母亲》, 从文中找出描写母亲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句子。
2. 阅读《狗》, 根据文后思考题琢磨作者对“怕狗”和“不怕狗”的详略处理的用意。
《母鸡》是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口语化,直白自然的语言风格。
2.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和母爱的伟大。
3.了解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模仿课文写喜欢的动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2.学习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母鸡的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第2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母鸡图片)大家认识吗?(板书:母鸡)
2.你对母鸡有什么印象?(生自由说)
3.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对母鸡的印象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板书:7 )请大家齐读课题。
[借助图片引入文题,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激发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悟
1.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下面小组之中轮读、检查,发现问题互相帮助纠正。(学生小组轮读,教师发现如下易读错字并板书:如怨如诉、嘎嘎、欺辱、鸡雏、一撮儿、狠狠、乘其不备。引导学生读词,正音,并用词造句)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老师。
3.下面我们来段读课文,请一组男生起立,一个接一个读,剩几个就指名说。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检测,并对文本质疑,能够提高学生对文本掌握的深度,并初步了解文本的概况。]
三、细读文本,感悟理解
(一)学习开头结尾,进行对比
1.快速浏览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俩个部分,找出老舍先生对母鸡情感变化的句子。
2.请根据这俩句话(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把课文分为俩个部分?并说明这样划分的理由。
3.会学习的孩子会思考,会思考的孩子会提问,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那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学习1—3自然段
1.默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画一画,做一下标注,画完的同学,可以到小组中去交流。
2.根据小组汇报,解决如下问题:
(1)老舍讨厌母鸡是因为母鸡的什么?文中哪些词是描写这个讨厌的叫声的?“如怨如诉”是什么意思?从这些词中我们就感受到因为他的(无病呻吟)而令作者讨厌。
(2)汇报2自然段时,解决问题:说明它是一只什么样的母鸡?(引出它是一只欺软怕硬的母鸡)
(3)汇报3自然段时,引出夸张句(就是聋子也能听见它的叫声。)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三)学习9自然段
1.这么让人讨厌的母鸡作者后来为什么又不讨厌了呐?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很明确的告诉了我们理由,找找看吧!
2.从哪儿看出他的负责,他的慈爱,他的勇敢,他的辛苦呐?
(四)学习5—8自然段
1.默读5到8找一找,从哪儿看出他的负责,他的慈爱,他的勇敢,他的辛苦呐?找到了就把它画下来,也可以做个标注。
2.小组合作学习,汇报解决下面的问题:
(1)警戒的时候是怎么样?这是对母鸡的什么描写(动作)那你能用警戒的状态读一读这句话吗?
(2)母鸡的一举一动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是一只负责的母鸡,那么你还从哪句话中有别的感受?
(3)他把東西啄一啄,又放下,是为什么?(看看有没有毒)看见鸡妈妈 消瘦了,你什么心情?(伤心,难过。)除了伤心难过更多的是心疼。谁再来给大家读一下。
(4)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他的辛苦?(多少多少次)
(5)顶尖瑞,顶凄惨是表现他的什么?为什么你觉得勇敢?黄鼠狼是来干什么?课文中的顶字是什么意思?(非常,十分)引导生朗读。
3.出示7、8自然段。一个叫一个一声也不吭,一动一静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孩子们不管是他的动还是他的静,都体现了鸡妈妈对孩子的浓浓的爱,带着自己的感受把这两句话读读。
4.小结作者的写作手法:
(1)作者用了4个具体的事例生动细致写出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2)引导学生看整个板书,作者就是用这个直白亲切的语言,先写讨厌,后不敢讨厌,这就是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整个环节在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在抓重点词句中,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本所渗透的情感变化,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升华情感,产生共鸣
1.作者就是运用这种先抑后扬的方法和口语化的语言不仅仅是对母鸡的喜欢,更是对母爱的崇敬。所以作者说(引读9自然段)
2.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在读读第9自然段,生齐读。
3.读到这里你还以为他是在赞美母鸡吗?(母亲)
4.是啊!所有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女都能无怨无魂,默默付出,你能说说妈妈在生活中做了哪些让你感动的事?
5.世界上发出的最好听的声音就是妈妈,世界上最伟大的词语就是妈妈,如果要给母亲下一个定义的话,你一定会说(母亲就是一位英雄。)
6.学了这篇课文我想你的内心一定还有很多话对妈妈说,请课下回到家,把你最想说的话以书信的方式传递给你的妈妈。
[学生在学习文本之后,内心的情感的变化会随着作者的感受而迁移,对文本所渗透的情感而得到提升,此时对母爱的理解也不同以往,设计书信传递情感。]
五、扩展阅读
老舍先生还有很多作品值得我们去阅读,老师给大家推荐《猫》,相信从中你会掌握更多描写小动物的方法,收获乐趣。
[立足文本,拓展阅读,是对文本工具性的掌握与使用。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构建体系。]
板书设计:
7母 鸡
一向讨厌: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
母爱伟大
不敢讨厌: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1.看一看作者笔下的母鸡是怎样的?
2.了解作者通过前后的对比描写将母鸡的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一、导入新课
这一单元我们要走进的是作家笔下的动物,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是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
2.昨天让同学们去学习了这一篇课文,课前课后桌长把同学们认为难读的、难理解的词标注在了我的预习单上,我把这几个词请到了我们的屏幕上,现在我请同学来读一读。
反抗 欺侮 成绩 凄惨 慈爱 辛苦 如怨如诉 疙瘩 可恶 毒手 聋子 鸡雏 啼叫 一撮儿毛
3.生字词我们会读了,那你知道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吗?(板书: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
4.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讨厌母鸡?并以此为依据把课文分成两段。
二、自读自悟,感受母鸡特点
(一)研读文本第一部分,培养概括能力:
1.到底是怎样的母鸡让作者讨厌呢?老舍先生写笔下的母鸡让人讨厌,是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写的?在1~3自然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读一读,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课件出示:这是一只()的母鸡
预设1:这是一只可恶的鸡,因为它不反抗公鸡,但是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甚至对母鸡下毒手,我觉得它非常可恶。(你抓住了从不反抗公鸡、对母鸡下毒手等关键词中感受到了母鸡的可恶,对吗)【板书:抓关键词】 阅读,就是要善于把文字背后的东西读出来。师:还有谁也找到了这一自然段?
预设:我觉得他是一只欺软怕硬的母鸡,因为他不反抗公鸡,总是对母鸡下毒手,还狠狠地咬一口,觉得它欺软怕硬。(不反抗公鸡、欺负母鸡,你从这几个词中体会到了这是一只欺软怕硬的母鸡)
预设:我觉得这是一只狡猾的母鸡,因为它总是趁别人不备,狠咬别人一口,还咬下一撮儿毛来。(你从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一嘬儿毛等词中感受到了这是一只狡猾的母鸡)
师:这只母鸡是那样的欺软怕硬、可恶,怪不得作者那么讨厌,谁能把作者的这种心情都出来?
师:其他自然段呢?从其他自然段中你看到了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预设2:这是一只爱炫耀的母鸡,因为母鸡下蛋的时候他都会发了狂似的大叫,让大家都知道他的成绩,所以你觉得它非常爱炫耀。
师:指导朗读
预设3:这是一只叫得没完没了的母鸡,他从前院嘎嘎到后院,再后院一直嘎嘎到前院。(我从前院、后院颤颤巍巍、扯长、如怨如诉等词中感受到了他叫得不停)那些词让你感受到了母鸡的叫声没完没了?
一会儿颤颤巍巍,一会儿如怨如诉,一会儿细声细气,的确是一只叫声烦人的母鸡啊!
预设:这是一只无病呻吟的母鸡,因为他有时候他颤颤巍巍的、扯长了声如怨如诉的。
师:谁还找到了这一自然段,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通过这样的找、画重点句和简单批注。
3.母鸡是那样的爱炫耀、无病呻吟、叫得没完没了、欺软怕硬,怪不得作者是那样的讨厌。那为什么作者后来改变了态度,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呢?
三、研读作者的态度改变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4-10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给你留下印象特别深刻的字、词、句,你都可以在旁边勾画、批注。
2.画好的同学可以与你的小组成员交流分享你画出来的字、词、句。课件出示:这是一只()的母鸡。
预设1:这是一只勇敢的母鸡,“不论……总是”;“假若……一定……连……”(你从这几个关联词中感受到了母鸡的勇敢。)
师:谁也找到了这一个自然段,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预设:我觉得只是一只勇敢的母鸡,因为他听见鸟儿飞过,还是什么东西响了一下,他会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去听,挺着身儿作战,非常的勇敢。(哪些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他可能会怎么警告鸡雏?
预设2:这是一只慈爱的母鸡,因为只要有一点可吃的东西,他只是啄一啄那东西,马上就给自己的子女吃。鸡雏的肚子是圆圆地下垂,他自己却消瘦了很多。(你抓住了一点儿东西,马上、圆圆的下垂、消瘦等词感受到了母亲的慈爱和伟大)
师: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师:谁也抓住了这一个自然段,谁还想再谈一谈。
预设3:这是一只辛苦的母鸡,因为他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感受到他非常辛苦。(你抓住了这一教的次数感受到了作为母亲的辛苦)
预设:给鸡雏取暖;任凭鸡雏在它身上调皮,“一声”也不哼。(给鸡雏取暖、任凭鸡雏们在他身上调皮却一声也不吭。作为一位母亲,确实是非常的慈爱和辛苦。(出示图片)父亲和儿子的图片,配上文字:我愿意为你遮风挡雨,但是路还是要你自己走;出示右图,请生配上文字!
师:请生读。
预设4:这是一只非常尽职的母亲,有一点动静,他就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凉,感觉到他非常的尽职。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无私、无所畏惧、日夜操劳、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不辞辛苦……)
母鸡所做的一切(保护、喂养、照顾、教育子女)都是作为母亲尽责的表现。
相机点拨并想象说话体会母鸡的勇敢、负责、慈爱、辛苦:
五、升华主题
1、看到这令人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时还仅仅是喜欢那么简单吗?(敬佩)
这只母鸡如此爱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无悔付出,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再读9自然段。
2、开始作者说母鸡是从不反抗公鸡,是那样的欺软怕硬,但是在有了母鸡后,他却是那样的勇敢,所以课文说——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3.既然老舍先生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那他为什么还要写第 1~3 自然段呢?他为什么还要写母鸡的讨厌呢?(对比,突出母鸡的伟大)
4.你们看———(出示文字材料: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幽默大师,是中国文化的巨人。老舍的文章富有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一生共写了一千多篇(部)作品,约七八百万字„„)今天我们一起阅读了他写的588 个字,才走近老舍一小步,我们还可以读更多关于老舍的故事和他的作品,一定会收获更多。
1、自主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学习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我们认识了高傲的白鹅有海军上将派头的白公鹅,能说说在老舍先生笔下的那只猫有什么特点吗?
(古怪、可爱)
猫既古怪,又可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2、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自由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
出示要求:
⑴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⑵ 比较一下,《母鸡》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在家里已经认真的预习了这篇课文,读课文以前,先读读这几个词语,看看你们是否通过预习已经认识了他们。
出示词语:
反抗 欺侮 成绩 凄惨 慈爱 辛苦 如怨如诉
疙瘩 可恶 毒手 聋子 鸡雏 啼叫 一撮儿毛
齐读,抽读。
三、初识母鸡特点
1、词语会读了,相信课文也能读好,今天,我们同样采取个人读加齐读的方式,请1小组读1~6自然段,全班齐读7~10自然段,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简单评价)
2、快速、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怎样的。
(学生读书,然后交流初步感受。)
预设:
⑴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让人讨厌的。
⑵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
⑶ 老舍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板书:
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
3、作者从开始讨厌母鸡,到后来的认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不敢再讨厌母鸡,经历了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而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文章的线索,从讨厌到不讨厌,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讨厌母鸡?
四、自读自悟,感受母鸡特点
1、老舍先生写笔下的母鸡让人讨厌,是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写的?
在1~3自然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读一读,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课件出示:
这是一只()的母鸡。
学生读课文,概括母鸡让人讨厌的几方面:
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炫耀自己。
2、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爱炫耀自己,所以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后来,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他了呢?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
课件出示:
第9自然段
齐读第9自然段。
3、老舍先生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10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写出了母鸡的这些特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勾画,批注在旁边,母鸡的特点可以是书上的词语,也可以是自己读后的感受。
课件出示:
这是一只()的母鸡。
预设:
⑴ 警戒、预备作战、警告
⑵ 鸡雏的肚子像装了汤圆,自己却消瘦许多
⑶ 别的鸡来抢食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⑷ 教鸡雏,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半蹲、一声不哼
⑸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无私、无所畏惧、日夜操劳、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不辞辛苦)
3、这只母鸡如此爱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无悔付出,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赞叹母爱的伟大,让我们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带着你对母爱点点滴滴的感受,再读9自然段。
4、正因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正因为母爱的伟大,所以老舍先生的情感才从一向讨厌母鸡变为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喜欢、敬佩、赞赏)
是呀,此时,作者对母鸡已经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了。
5、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比较《猫》和《母鸡》的异同
回顾学过的《猫》这篇课文,和今天学习的《母鸡》这篇课文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在情感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呢?
在情感的表达上,都是对小动物的喜爱,《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对了,除了情感表达方面,两篇文章在写法上还各有哪些特点呢?
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表现小动物特点时,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的具体生动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朴实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以上特点,由学生比较、归纳,顺学而导,不必强求答完整。)
六、总结谈话
本单元中,作家们妙笔生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不同作家笔下的白鹅富有生趣,同一作家笔下的猫和母鸡各有特点,作家们对动物的爱饱含在字里行间中,让我们也像他们那样,带着喜欢的情感,去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具体写出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板书设计】
16、母鸡
一向讨厌:叫、欺软怕硬、炫耀
因此作为教师,不能让学生失去识字的这份兴趣。攻克“识记生字”这一难题,是我们执教低段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重视的,应努力找到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学汉字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如何贯彻新课标,切实提高低段识字教学质量,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巨大困惑。
在学校青年教师的一堂评优课中,我有幸听到陈老师的这一堂课———《小母鸡种稻子》。陈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识字,学会创造性学习,把枯燥的生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在我看来,教学中做足了一个“巧”字。
一、“巧”设情境唤兴趣
低段的学生,在年龄和心理上都比较稚嫩,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创设情境,采用动画、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在陈老师的《小母鸡种稻子》识字教学中,她创设了两个游戏情境,即:抢字游戏和字形小魔术。通过这两个小游戏,引导学生巧记字词。通过找不同,例如“种”和“和”;还通过找相同,例如“猫”和“猪”、“鸡”和“鸭”,并且找出另一些带有这些部首的字,学生兴趣浓郁,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效果很好,最后教师还用一个笑脸给予学生奖励。这样的设计完全符合低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采用一些小游戏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比如谜语猜字法:一口咬掉牛尾巴———告;森林着火了———焚。慢慢地,每次学生字时,学生都会尝试自编谜语,给大家猜。对于一些疑难、易混淆的生字,我采用编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比如“澡、燥、躁”,我编了这样一个顺口溜:有水能洗澡,上火就干燥,急躁就跺脚。还有最容易混淆的“拨、拔”,我是这样教大家巧记的:留着一竖去拨弄,拔掉一竖才是拔。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他们的识字热情是很重要的。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巧设情境,采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学习汉字保持新鲜感。成为一名机智、有魅力的教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内心愿望。
二、“巧”授方法成学法
教学中,陈老师善于引导孩子积累学习方法,采用归类识字(同一部首的字)、特点识字(象形字)、区分识字(不同部首的形近字)等方法掌握生字结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通过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我认为远比死记硬背地掌握来得有魅力。
教学中,还可让学生说说是如何把这些生字记住的,把巧办法教给身边的同学。低年级学生特别爱表现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自己主动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不仅自己巩固了一遍,也帮助了其他学生更好地记住它们。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能从中得到锻炼。这是一种很好的识字学习氛围,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自己的收获。学生对于这种形式的交流识字方法很感兴趣,总体效果不错。
三、“巧”妙指导融教育
在书写生字时,陈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字体结构,比如:禾+口发生了什么变化?“禾”的捺笔要变“点”,这就叫“避让”。汉字中都懂得避让,我们人与人之间更应该懂得避让。陈老师这一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字体结构的具体写法,并且还融入了思想教育,告知学生做人的道理。在学生尝试书写生字后,陈老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点评,发现学生书写上的优缺点后进行改进。在随后的再次书写后,又引导学生进行同桌间的互评,看其他同学的长处,改自己的不足。这一设计巧妙恰当,对书写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且还培养了学生善于看到他人的长处,改正自身的不足这一优良品德。在教学中,我认为思想教育和知识积累同样重要。
四、“巧”妙延伸重积累
如果仅仅是课堂上的学习生字,那词汇量得不到积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为教学的第一目标,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还应重视主动识字习惯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课内、课外识生字,生活处处皆语文的课程观。“要重视学生的日常识字兴趣和习惯,对低年级学生尤其要采用适合儿童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课堂外,教师和家长达成共识,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比如:读读广告牌、认认路牌,公园里知晓植物的名字,动物园里了解动物的习性等。
识字教学出发点是“趣”,归宿点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文字,并正确地使用文字的习惯,让汉字能游戏于学生的脑海中,让学生能快乐地感受到汉字的美丽与魅力,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心中的愿景。
参考文献
原创: 强琳 高新音乐工作室
作者简介
强琳,女,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陕西省教学能手,宝鸡高新第二小学音乐教师。2016年获陕西省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全能二等奖。
2000年参加工作,勤奋踏实,潜心教学,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公开示范课,多年来坚持用“挥斥方遒”的热情追求理想音乐课堂的教育境界。
坚信:教育因执着而精彩!
新音小编
《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由带再现的两段体构成。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形象、有趣地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歌词还生动地描绘了母鸡生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针对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的特点,通过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学习、玩中创造,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母鸡叫咯咯》教学设计
课题:母鸡叫咯咯
教者:宝鸡高新第二小学 强琳
课 型:唱歌课
教学目标
1、体验、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感受歌曲所表现出母鸡下蛋的欢快音乐形象,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在聆听、模唱、表演、合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歌曲。
3、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体验歌曲的音乐要素,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母鸡叫咯咯》。
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母鸡叫咯咯》,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式体验歌曲。
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响板、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律动体验:老师以农场管理员的身份做自我介绍,介绍农场,带学生律动。
二、新授:
母鸡叫咯咯
儿童歌曲
1、听辨、模唱“咒语旋律”3 3 3 丨 3 5 5 丨
2、整体感受歌曲,猜猜母鸡去干什么了?
3、出示课题。
4、复听:听辨“咒语旋律”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
5、学唱咒语旋律。
6、随音乐模唱整曲:咯
7、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学生聆听并感受,找出表现母鸡报喜动作的乐句。
(2)引导学生编创动作学唱第三乐句,解决歌曲难点。
(3)师生合作演唱表现歌曲。
8、处理歌曲
(1)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速度”与“情绪”。
(2)通过“母鸡啄米”和“母鸡散步”进行比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用弹性、轻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总结与评价
1.学生谈收获。
2.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与鼓励。
四、反思:
教者:宝鸡高新第二小学 强琳
课 型:唱歌课
教学目标
1、体验、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感受歌曲所表现出母鸡下蛋的欢快音乐形象,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在聆听、模唱、表演、合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歌曲。
3、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体验歌曲的音乐要素,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母鸡叫咯咯》。
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母鸡叫咯咯》,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式体验歌曲。
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响板、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律动体验:老师以农场管理员的身份做自我介绍,介绍农场,带学生律动。
《母鸡》是老舍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面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面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鸡”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表现。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但在体会伟大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表现上,还需加以点拨、引导。因此,我将教学的重难点落在感受英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情感变化上。
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找出文章开头、结尾的句子,男女生读。
2.引导质疑:作者一开始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不讨厌了? 3.默读课文并完成填空。我一向讨厌母鸡。
讨厌它,讨厌它,讨厌它。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因为它,因为它,因为它。
二、品读课文,感悟母爱
1.学生默读课文4-8自然段,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利用课件相机出示相关语句引导。
这里要着重指导感悟的有四段文字,学生在回答时,不可能是按老师预设的顺序来说。因此,我的课件设计了跳转按钮,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逐段呈现,先让学生读,再抓住重点词、句、段谈感受,并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3.教师小结:对于这样勇敢、慈爱、无私的母亲,我们能讨厌它吗?(学生回答)是的,不但不能,我们还应尊敬它。所以,我们要大声告诉所有的人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教了这篇课文,我的收获很多:
(一)扎扎实实地将有效朗读落到实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熟读课本,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过去的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使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因而阅读教学应做到让学生感知后有所领悟,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先让学生默读课文4——8自然段,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
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再汇报交流,其间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学生在读中有所悟。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中,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多种形式读,促进孩子感情朗读的快速成长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朗读教学更是如此,要想学生都能有感情地朗读,多练习,多种形式的读是关键。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如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引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段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
2、互动评读,提升孩子感情朗读的能力
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在读时,采用评读,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快乐地学习,提高孩子的朗读能力。课堂上,我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人,常鼓励学生互相评,互相合作,常对读不好的孩子说:“别人的点评就是对你的最大帮助。”“读不好没关系,老师和同学会帮助你,所以,你要勇敢的站起来。”听老师这么一说,一部分原来胆怯的孩子勇敢了,有信心了。学生读完后,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评读,如“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能像他那样读吗?”“哪里读得还不够,你能读得比他更好吗?“谁也想来展示一下?”……实践下来发现,评读,使大部分学生得到了发展,课堂上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倾注自己的体会,虽然读法有别,各具特色,但都进入了境界。这正如第斯多惠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二)捕捉课堂生成,珍视独特感受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曾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 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差别,将其带入阅读活动时,他们的心智活动也是各不相同,在课堂中由此产生的独特的感受既无法预设也很难预知,全凭学生的自然生成。本堂课中,学生就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在汇报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句段时,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读第四段,有的读第五段,有的读文中关键句子,有的就找准一个词。再如在课堂上,讲到“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土、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觉得母鸡很辛苦,是一位不怕辛苦的伟大母亲”,这是教师课前预设到的,另一个孩子马上站起来说:“我觉得母鸡不用这么辛苦,它可以先交给它们方法,再让它们自己练习,掌握方法。”这是教师课前没有预设
到的,此时,教师应该肯定学生的独特感受。看着孩子们精彩的表现,此时,教师只充当儿童探究知识路程中的一个引导者,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如果当时教师怕“乱”、怕“错”,怕学生“节外生枝”而制止他们跳跃的思维,那必将抹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让学生自主地读、说,让学生自己诠释问题,将课堂真正还给他们。
(三)注重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在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教育理念和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设备和资源,提高小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识字和用字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并且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运用课件,充分发挥整合的优势呢?我是这样做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课件(配以音乐)呈现班上孩子和妈妈一起旅行、一起看书、一起做饭、一起逛公园等的照片,这些难忘的生活体验迅速唤起学生的情感,引发感恩母爱的强烈共鸣。尤其是最后的那段视频《背着妈妈去上学》,更是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因此,语文课堂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把学生曾经亲历的生活展现在学生眼前,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创设情景,激发情感,远比教师空洞的讲解要形象的多,其教学效果也要好得多。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它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也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才能尽快适应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需要。同时,教师还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网络教学与其它教学手段的关系,只有各种教学手段并存,各自发挥特长,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中,我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认真的思考,精彩的发言,使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然而,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品读课文,感悟母爱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默读课文4——8自然段,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了相关句子,绝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了此处的关键句段,关键词语,这一点在接下来的学生汇报交流环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然而阅读教学还应注重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在这一点上,教师有意识地去做了,如让学生默读课文4——8自然段,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教师让学生圈点批注,让学生明白,“不动笔
墨不读书”。然而,在接下来的学生交流过程中,只重视了学生对所画出的句子的口头感悟,而忽视了学生之前的个性化批注。从而淡化了此处阅读教学教学方法的良好契机。
《母鸡》是老舍先生的佳作,近几年刚刚编入教科版教材。我一开始接触课文时就被老舍先生对母鸡入木三分的描写所倾倒。讲了《母鸡》一课之后,又被深深的母爱所折服。课文的前半部分作者写的是母鸡总是唠叨不停,爱炫耀、欺软怕硬,作者十分讨厌母鸡,课文的后半部分作者改变了对母鸡的看法,它变得负责、慈爱,勇敢,因为母鸡成为了一个母亲,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母鸡》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在教学中,我先让同学们半浅谈了他们对母鸡这一动物的看法,他们有的人认为母鸡的叫声十分惹人讨厌,有的认为母鸡是很负责任的,它们要照顾小鸡,还有的同学认为母鸡是伟大的,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无微不至的关怀着我们。接下来,我又引用了明代诗人王维的诗句:
母鸡喈喈领七雏,且行且逐鸣相呼。两雏依依挟母腋,母力以劳儿自得。两雏啾啾趋母前,有如娇儿听母言。两雏唧唧随母后,呼之不前不停口。一雏引首接母虫,儿腹已饱母腹空。嗟尔爱雏乃如此,不知尔雏何报尔。
让学生再谈谈对母鸡的看法,他们就体会到了母亲鸡作为一个母亲的伟大和尽职,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本课的学习中,那么作者笔下的母鸡和诗人提到的母鸡一样吗,会有哪些不同呢,一步步引导学生,自然而然的感悟,作者对母鸡情感的变化。
【母鸡教师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母鸡叫咯咯》教学反思07-11
《母鸡叫咯咯》音乐教案设计09-25
中班音乐教案《大母鸡》及教学反思05-28
母鸡孵蛋11-03
母鸡一年级作文06-30
母鸡萝丝去散步07-01
母鸡阅读理解答案06-23
寓言故事《乌龟和母鸡》06-01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母鸡下蛋》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