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提高群众满意工作推进会讲话稿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市提高群众满意工作推进会讲话稿(精选5篇)

全市提高群众满意工作推进会讲话稿 篇1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前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深化平安创建“整体战”、“攻坚战”、“持久战”三大战役,奋力创建全省XX县(市)。等会,建民书记、海军市长等领导将作重要讲话,请同志们深入贯彻,狠抓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前段工作,坚定创建全省XX县(市)信心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群众工作为统揽,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深入推进严打整治,平安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群众工作全面实施。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指挥棒,深入开展了“三联”、“大走访”、“七个一”等系列活动。建立了市、乡、村三级群众工作平台,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完善落实了群众工作八项制度,相继组织开展了“迎新春、察民情、送温暖、惠民生”、“积极化解矛盾、关爱留守儿童、调研春耕备耕”、“弘扬雷锋、寻找雷锋、学习雷锋”主题群众工作日活动,共化解矛盾纠纷1085起,发送慰问金(物资)300多万元。党员干部群众观念、群众工作能力和党群、干群关系明显增强。市里组织的前两次民调,第二次民调群众评价得分为76.09分,比第一次提高了2.52分,尤其是群众对干部入户情况的评价上升了1.18分。乡镇办事处进步明显的有东山办事处上升了13位,望春门办事处上升了10位,金薮乡上升了8位,金石镇上升了7位。市直单位中进步明显的有市城建投、市信访局、市政府办、市环保局、市计生局,第二次民调分别位居全市前5位。

二是矛盾化解纵深推进。按照“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总体要求,共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苗头和突发性事件22起,包括成功打散300余名企业军转干部欲在云门寺广场非法集会事件,妥善处理“11.27”重大交通事故,成功化解五矿湖铁转业志愿兵欲堵厂门、上街游行事件,依法处置湘潭金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引发上访事件,成功化解100多名民工打横幅、开货车堵湘乡公路局大门事件,妥善解决云门寺社区非法募集资金引发居民扬言在全国“两会”期间到北京集访事件,成功打散我市79对越临战入伍退役人员3月16日集访省烈士公园事件。扎实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专项攻坚行动,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862起,成功调解2682起。今年以来,全市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信访形势保持良好,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三是严打整治深入开展。今年以来,全市开展了“冬季侦破战役及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场所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53起,同比上升了61.7%;刑拘182人,同比上升了24.66%;逮捕147人,同比上升了6.52%;整治治安复杂地区、场所18个,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产生了较好的震慑效果。命案全部侦破。今年以来,共发命案9起,全部成功侦破,如快速破获了“11.1”镇湘名苑命案、“11.27”虞唐命案等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打掉一批团伙。共打掉团伙12个,破获案件87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8人。如成功侦破系列飞车抢夺案、“1.4”抢劫杀人(未遂)案、系列盗窃下水道井盖案、系列“鸟车”设局抢劫案。整治突出问题。公安机关相继组织开展了“清网行动”,查禁电玩赌博“狂飙”行动,网吧、娱乐场所清查整治行动,反扒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命案追逃率全省排名第25位,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四是工作机制巩固完善。强化“一票否决”权制在平安创建考核中的作用,逐步完善了失分责任追究、风险管理、预免职、党政领导干部综治维稳实绩档案等机制,2011年对棋梓镇和市工商银行予以“一票否决”,对潭市镇、虞唐镇予以“黄牌警告”,追责力度前所未有。按照“夯基础、强管理、提质量、见实效”的总体要求,深化社会治安大防控“红袖章”工程,坚持市级领导带队巡逻防控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60名协警强化城区治安防控、交通秩序。建立完善“五理、四联、三预”机制,纵深推进社会矛盾化解“金钥匙”工程。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规范、强化医疗纠纷和交通事故调处及引发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处置。开展“六联共建”活动,建立健全社区综治共驻共建新机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不深。平安创建工作发展不平衡、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这些地方和部门,尤其是主要领导对平安创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深。有的统筹意识不强,没有将平安创建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有的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平安创建是市委、市政府和专门机关的事;有的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满足于一般传达贯彻;有的保障力度不够,组织领导、调度指挥、解决问题、经费保障不够。二是措施不力。少数乡镇办事处没有将平安创建工作落实到村(社区),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宣传工作流于形式,治安巡逻走过场、摆样子;有的乡镇办事处对平安创建工作缺乏具体思路,没有明确要求,因此谈不上组织领导和工作措施,群众满意度势必难以提高。今年前两次民调,退位最明显的有中沙镇后退13位,梅桥镇后退11位,虞唐镇后退9位,棋梓、月山、龙洞、毛田4个乡镇两次均排在全市后5位。少数市直单位消极应付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工作,甚至根本就不落实,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等工作流于形式。三是治安严峻。客观地说,近年来,我市在侦破大要案件、扫黑除恶、预防犯罪、维护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刑事案件仍高发,“两抢一盗”案件还较多,“医闹”、“路闹”等治安问题较多,治安形势非常严峻。今年以来,刑事发案976起,同比上升了26.26%;其中八类案件发案95起,同比上升了137.5%;两抢案件发案85起,同比上升了142.86%;盗窃案件发案716起,同比上升了53.98%;诈骗案件发案79起,同比上升了83.72%。这些案件降不下来,或者说破不了,群众的安全感必然受到影响,必然影响满意度的提升。四是形象不佳。一些直接服务群众的窗口单位,没有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仍然存在;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群众不满意,投诉多。政法队伍中,执法不公、执法不廉、执法粗暴和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此外,还有少数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大局观念不强,不维护湘乡的形象,喜欢发牢骚、讲怪话,甚至刻意贬低湘乡。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强和改进。

二、分析面临形势,明确创建全省XX县(市)方向

群众满意度是创建全省XX县(市)的一项刚性指标。总体看,近几年来,在全省公众安全感和干部队伍建设满意度测评中,我市整体不理想,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

一是从创建全省XX县市的条件来看,目标必须争先。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评办法规定,连续3年考核进入先进类的为XX县市区,公众测评结果排全省80名之后(不含80名)的县市区,市州不得推荐其为先进对象。也就是说,从今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全省民调排名均要进入全省前80位,并被评为全省先进,到2014年才能成功创建全省XX县(市)。回顾过去5年的民调结果,除2010年排全省第79位外,我市在全省处于低位徘徊状态:2007年第115位,2008年第127位,2009年第124位,2011年第103位。考核分类排队,2011年和2010年为合格县市区,其余均为基本合格县市区。

二是从全省民调分项指标的排名来看,工作必须加强。以2011年为例,从涉及的12项指标看,得分低、差距大的特点明显。有9个单项排全省100名之后,分别是目前的“安全感受”第112位、“黑恶势力犯罪现象”第125位、“盗窃抢劫犯罪现象”第100位、“卖淫嫖娼现象”第121位、“公安民警整体形象”第122位、“检察官整体形象”第123位、“法官整体形象”第119位、“司法行政干警整体形象”第123位、“其他党政干部整体形象”第122位。这样的评价结果说明,我们的工作距离全市人民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大力提高群众满意度。三是从创建全省XX县市的思路来看,观念必须转变。今年的全省民调将有新的改进,主要是增加群众对社会管理满意度的评价,增加对手机用户的调查,适时开展暗访活动等内容,民调的对象、内容、范围将更广泛,我们决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据统计,全市共有通讯用户65.8万户,其中电信用户5.8万户,移动用户36万户,联通用户24万户。结合切实解决我前面提到的突出问题,平安创建的观念、思路必须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要突出共建共创,由部门的“独角戏”向全社会的“大合唱”转变;要突出队伍建设,由为民调而民调的“治标”向深化作风建设的“治本”转变;要突出正面引导,由片面“埋怨指责”向齐心“共唱赞歌”转变。

三、深化“三大战役”,实现创建全省XX县(市)目标

围绕提升群众满意度,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和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振信心,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打一个翻身仗。

(一)全党重视,广泛参与,打好创建全省XX县(市)“整体战” 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对一个地方发展环境、执政能力和工作绩效的综合评价,是一种凝聚人心、代表形象的品牌资源。平安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综合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打响、打好“整体战”。市级领导要率先垂范,继续坚持对城区重点区域带队巡逻,组织相关市直单位召开责任街巡逻防控工作现场办公会议,加强对所联系乡镇办事处平安创建工作的领导、指导。乡镇办事处要牢固树立“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理念,自觉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把平安创建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平安创建工作做到亲自组织实施,亲自指挥参与,亲自研究协调,亲自解决问题。市直、双管单位要进一步树立“社会管理社会管、综合治理综合抓”的意识,切实加强本单位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同时,还要按照市里的统一安排,主动参加巡逻防控,主动到自己的点上去开展群众工作,做到既出钱,又出力。市经信、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企业职工和教育、医疗卫生工作者参与平安湘乡建设,主动唱响“谁不说俺湘乡好”这个民调主旋律。广大群众要强化“社会管理、人人有责”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类群防群治组织,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踊跃见义勇为,积极检举、揭发违法犯罪,构筑平安创建的“铜墙铁壁”。只要全市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攻克不了的难关、实现不了的目标。

(二)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好创建全省XX县(市)“攻坚战” 一是深入开展严打整治。群众评价一个地方社会治安的好坏,主要看两点,一看发案,二看破案。案子破了,群众就满意,案子没破,讲再多的客观,群众也不会理解,不会满意。开展严打整治,既是遏制发案的需要,又是快速破案的需要。要按照“什么犯罪突出就严厉打击什么、哪里问题严重就抓紧整治哪里”的要求,做好打硬仗的思想准备。从四月份开始,全市要组织开展五个专项行动。要开展反盗窃专项行动,时间为一个星期,分别由我和市公、检、法、司四长带队,每人负责4-5个乡镇办事处,指挥、参与各地的侦查破案、打击处理工作;要开展禁赌专项行动,以集中整治“转转麻将”和地下“******”为重点,由各乡镇办事处负责组织实施,取缔关闭一批赌博场所,收缴一批赌博工具,处理一批涉赌人员;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成功侦破王建军涉黑团伙为契机,乘胜追击,彻底扫清黑恶犯罪余孽,决不让其坐大成势,祸害人民。建设、国土、房产、商务、文化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提供线索;要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专项行动,抓现行、破大案、打团伙,抢劫、抢夺和盗窃案件全年同比要下降20%以上,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安全感;要开展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治理行动,加大对“强买强卖”、“强包强揽”、“强行阻工”等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做到抬头就抓、露头就打,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市综治办、市公安局要迅速拿出方案,抓紧实施。

二是开展反邪教专项整治。中央、省委、XX市委作出了开展集中整治“门徒会”等冒用宗教名义的邪教问题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中功”组织活动专项行动,清理清缴“****功”反宣品反宣币行动的决策部署。市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集中整治“门徒会”、“中功”等冒用宗教名义的邪教问题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及《关于全市清理清缴“****功”反宣品反宣币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要坚定工作目标。“门徒会”、“中功”等冒用宗教名义的邪教组织的底数要彻底查清,建立数据库;“门徒会”“中功”等冒用宗教名义的邪教组织的下四层骨干要受到惩处;“门徒会”“中功”等冒用宗教名义的邪教组织体系要彻底摧毁,发展势头要得到有效遏制,活动要停止。要强化打击处理。坚持“有什么问题处理什么问题,政治问题非政治化处理”的原则和“团结、教育、挽救绝大多数,依法打击极少数”的基本政策,区别对待,分层次处理。一是对受蒙蔽、不明真相的一般信徒,经过教育,只要他们脱离邪教组织,不再参与其活动,就不作问题处理。但对参加邪教组织的党员、干部,要将情况通报有关部门,视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二是对痴迷邪教时间较长、中毒较深的职业邪教人员,应予以教育训诫,具结悔过,促使他们脱离邪教组织。三是对有轻微犯罪行为但不够刑事处罚的中上层骨干人员,可视情劳教。四是对邪教组织的首要分子、主要骨干和有刑事犯罪的邪教人员,严格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加强协调配合。集中整治行动是全社会的事,不能单靠哪个部门去完成。市公安、检察、法院、税务、工商、质监、药监、卫生、城管等部门要按照方案的要求,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把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好。

三是强力推进治安防控。社会治安大防控“红袖章”工程是我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一张“名片”,取得了良好效果。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前段“红袖章”工程工作经验,健全管理体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强力推进。要突出重点。继续抓好城区主街巡逻防控。坚持市级领导带队巡逻和市直(双管)单位责任街巡逻,坚持警车通宵巡逻,优化专业队伍巡逻,新招聘的60名协警和原有的35名巡逻队员按划定区域实行网格化巡逻。社区(村)要充分吸收共产党员、离退休老同志、治安积极分子开展治安巡逻、看楼守栋等群防群治活动。封闭式小区要有物业、有门卫、有监控、有巡逻。规模以上企业和市直较大医院要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组建10人以上的护厂(院)队。市商务局直管集贸市场要安装监控系统,组建5人以上的巡逻队。城区学校和农村集镇的中学、中心小学要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并根据学校规模确定保安人数。要加强管理。乡镇要组建10人以上的专职巡逻队,巡逻每周不得少于3次。乡镇的村要组建4人以上、城区的村要组建6人以上的义务治安巡逻队,巡逻每月不得少于3次。专职治安巡逻队要明确职责、明确人员、明确时间、明确地段。乡镇办事处要加强对治安巡逻队的管理,辖区内派出所要加强对治安巡逻队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乡镇要按总人口3-5元/人·年的标准,办事处按总人口8-10元/人·年的标准安排治安防控工作经费。

四是全面化解矛盾纠纷。今年的维稳任务相当艰巨,大事、喜事连连,党的十八大召开,省以下各级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各地、各部门要时刻绑紧“稳定压倒一切”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懈,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政治性事件、非法聚集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暴力恐怖事件。要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落实。市里将出台《XX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对易引发稳定问题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点项目开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推动社会矛盾源头治理。要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积极预防,及时化解,依法处置,防止激化,快速反应,相互配合的原则,认真做好信息报送、情报研判、疏导劝阻、接访劝返、现场处置、善后处理等环节的工作。坚持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面对面做群众工作,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化解矛盾。要推进社会矛盾化解“金钥匙”工程。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专项攻坚活动,各地、各部门对本地、本单位的各种信访问题、矛盾纠纷和社情动态,要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准确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和动态。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化解责任,对久拖不决的疑难、复杂纠纷,坚持“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集中攻坚,切实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工作不到位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党的十八大前要化解所有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对矛盾多发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开展重点整治,对工作不到位的实行挂牌整治。

五是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早几天,市委常委会议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审议通过了社会管理创新“628工程”,构建服务、管理、防控、维稳、群工、保障“六大体系”,推进28个项目建设。完成了市、乡两级综治委、综治办更名。调整新增市综治委10个专门工作组,分别是:实有人口专项组,市公安局为组长单位;特殊人群专项组,市司法局为组长单位;社会组织专项组,市民政局为组长单位;虚拟社会管理专项组,市委宣传部为组长单位;重点整治专项组,市公安局为组长单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团市委为组长单位;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市教育局为组长单位;护路护线联防专项组,市综治办为组长单位;医疗纠纷治理专项组,市卫生局为组长单位;交通事故处理专项组,市公安局为组长单位。要认真组织实施。28个项目由5名市级领导挂帅,13个市直单位牵头,全市所有的市直(双管)单位和22个乡镇办事处为责任单位。牵头单位要迅速成立由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工作机构,制定工作细则,明确职责任务,狠抓贯彻落实。责任单位全力协助配合。要全面推动落实。市综治办要加强对项目的统一组织、指挥、协调、调度、督查和考核工作,对每一个项目实行定时间、定目标、定人员、定责任、定措施的“五定”责任机制,确保项目有序、有力、有效推进。要注重工作效果。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强化管理。坚决防止以加强管理之名损害群众利益,坚决杜绝以管理为手段谋取个人或部门利益。切实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赢得社会认可和群众赞誉。

六是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各地、各部门要坚持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项目、服务稳定,把作风建设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走基层、接地气、摸实情、办实事、解民忧,着力解决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环境卫生、村务公开、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等突出问题,达到工作态度明显转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工作纪律明显加强。4月份全市群众工作日的主题是“同吃同住同劳动、转变作风促民调”。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向群众公开自己的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在工作时间内保持通讯畅通,认真接受群众的举报投诉和问题反映。要通过入户走访、发放资料、义务巡逻等方式广泛深入农户,征求意见建议,解决突出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全力做好上半年全省民调工作。政法系统要继续坚持政法干警下基层、大走访和联系重点项目(企业)活动,深入基层、群众、企业听取意见、排查隐患、化解矛盾,要为联系点和联系户特别是困难群众实实在在地办几件具体事,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并形成长效机制。要开展“三亮三创”和“四评”活动,党员亮身份、党组织,亮承诺,亮形象,创岗位奉献先锋,创群众满意窗口,创优质服务品牌;党员自评,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群众测评。到群众工作被动的地方去打开局面,不断提高群众对政法干警的满意度。政法部门要坚决抵御权力、关系、人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切实做到秉公办案、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公开透明、接受监督,从实体上、程序上全面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七是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明确每年4月和9月为全市政法综治宣传月。要构建宣传格局营造氛围。各地、各部门要认真传达今天的会议精神,层层召开会议,大力宣传党委、政府开展平安创建的信心、决心、意义和措施。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大力张贴标语、悬挂条幅、出动宣传车、发动学生写门板标语、出宣传栏。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本地本单位的刊物大力宣传,构建全方位的宣传大格局。要依托宣传阵地扩大影响。各地、各部门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衔接沟通,主动通报信息,推亮点、推成果、推经验,在主流媒体形成强有力的宣传攻势。《湖南日报》、《潇湘晨报》、《湘潭日报》等主流媒体要有宣传湘乡的专栏、专刊、专期。要丰富宣传形式,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政法各局院要到农村逢场赶集的地方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在城区步步高广场、铁合金厂广场、镇湘楼码头等地设立固定宣传点。政法系统要扎实组织开展“忠诚为民、绽放青春”演讲比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市人民法院要继续深化巡回办案。要充分利用村级广播室、社区宣传栏、公益广告牌、文化广场等阵地,进行全方位集中宣传,使平安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借助舆论导向促进认同。评价政法综治工作要看主流、看本质,多报道社会真、善、美,少报道假、恶、丑,鼓舞群众对社会的信心,形成正面舆论导向。要高度重视网络媒体,把握网络舆情动态,多与网民沟通交流,借助网络媒体推动工作。坚决杜绝虚假新闻和恶意炒作,对于报道失实、恶意炒作的行为,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处理。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打好创建全省XX县(市)“持久战” 一是深化认识抓保障

平安建设是一项基础工程,是确保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环境工程,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民心工程,是实现全市和谐稳定的一项保障工程。各地、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真正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大事来抓。要把平安创建工作纳入本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来谋划,在目标要求、工作部署、资金投入等各个方面动脑筋、想办法,确保平安创建工作健康发展。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重要部署、重大行动要亲自抓亲自管,不能只挂帅不出征。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抓落实,不搞形式主义,不喊空洞口号,不做表面文章。其他领导要齐抓共管,真抓实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当务之急要抓好4月20日开始的上半年全省民调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二是坚持制度抓落实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建设“平安湘乡”、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制度、规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既有宏观的,又有具体的;既有部门单位的,又有领导干部的;既有面上的,又有点上的;既有工作部署方面的,又有责任追究方面的,制度关键在于坚持,关键在于落实。实事求是地讲,与先进县(市)比,我们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并不差,差距主要是抓工作的作风没有人家实,解难题的决心没有人家大,特别是许多基础性工作,抓也抓了,效果也有一些,但没有到位,没有常抓,以致整体效果不佳,难以体现湘乡的特色和优势。所以,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大力倡导求真务实,多一点扎实做事,少一些交际应酬;多一点实地调研,少一些闭门造车;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少讲一点空话套语。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仅要“讲到位”,而且要“抓到位”。尤其是当前的群众工作,我们决不能去“做秀”,满足于“嘘寒问暖”,而要实实在在地听取群众心声,逐一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把这一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解决突出问题、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手段。三是严明纪律抓责任

要完善责任体系。坚持抓两头,既抓领导责任的落实,又抓具体经办人的责任到位。这里特别强调,今后市里部署的重大平安创建工作,尤其是矛盾纠纷的集中化解,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重要案件的办理,各相关单位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责任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层层分解任务,层层细化要求。要加强责任督导。加大督导力度,加强协调沟通,突破工作难点,确保工作成效。要改进督导方式,坚持集中督导与经常性督导相结合,一般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促进工作平衡发展。要严格责任追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平安建设、群众工作考核办法,出台了《综治和维稳工作责任查究制实施办法》。这里我再重复一下,在平安建设和群众工作考评中,对综合排名倒数第一的乡镇办事处、市直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对主要负责人视情况分别给予免职、降职或调离处理;对综合排名倒数第二、第三的乡镇办事处,综合排名倒数第二、三、四、五的市直单位,给予黄牌警告。

全市提高群众满意工作推进会讲话稿 篇2

一是城乡基础教育走向均衡。义务教育, 启动了“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5年计划”, 2014年投入12.6亿元, 新建、改扩建校舍38.7万平方米, 改善了3442所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的60%, 全市中小学校舍标准化率达83%。渝中等6个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验收, 累计通过国家验收认定的区县达到10个。普通高中教育, 投入4.44亿元扩容改造学校57所, 其中贫困区县55所。学前教育, 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在园幼儿总数的72%。在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 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7项。

二是现代职教体系加快建立。加快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拓展中职学生上升通道, 1.63万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和本科院校, 占毕业生总数的12.5%;积极探索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6所高校成立了转型发展联盟。实施职教实训基地、示范学校、重点专业三大建设计划,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突出, 实现中西部“五连冠”;参加全国中职文明风采竞赛, 连续5年获特殊贡献奖。职业教育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5项。

三是高等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方面, 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25个、市级特色专业27门、精品课36门、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63门, 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工程硕士领域39个, 4所高校进入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科技创新方面, 全市高校获准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50项, 资助金额4.3亿元。在渝高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 其中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实现我市直辖以来牵头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成为36个国家级中心之一, 新立项建设6个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新遴选市级择优支持协同创新中心4个、优秀科研成果转化项目32个。基本条件方面, 高校新校区竣工校舍70万平方米, 设备仪器值比上年增加10.8%。

四是教育综合改革开局良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部课改中心在全国第一个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6个区县成为国家课改试验区, 一大批课改专家深入我市指导课改工作。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进一步完善免试划片就近入学政策, 68.5万义务教育学生平稳有序入学;重点中学招生指标到校比例达到70%, 普通高中择校生比例下降到10%左右;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有序推进中考、高考改革各项前期工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推进“雏鹰计划”, 加强高校与高中联合培养青少年创新人才探索;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新增企业冠名班53个;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遴选计划项目342个。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积极鼓励支持民办教育, 重庆正大软件职院升格重庆工程学院, 成为我市第二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 全市高校新增办学投入7.8亿元。创新队伍建设举措, 出台了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 投入资金3.52亿元、惠及除主城7区外的33个区县10.4万农村学校教师;在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基础上, 启动了学前教育“3+2”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新增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9个;全市高校长短期外国留学生人数达到6127人, 比2013年增长24.6%, 生源国别增加至134个。市委改革办确定的8项教育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

五是教育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3项重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任务。2014年, 新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17所、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6962套、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学校59所, 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投入资金9.1亿元, 惠及学生209.2万人, 14个试点区县实现了全覆盖。加大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 安排资助经费34.8亿元, 惠及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家庭学生144.3万人。关心关爱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 全市公办学校接收随迁子女34万人, 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1.3%;累计建成“留守儿童之家”4385个、校外托管机构1292个。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2031名农村学生享受单独划线政策升入重点大学;首次实施市属本科农村学生专项计划, 录取农村考生317名。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帮扶, 全市大学毕业生9月底就业率88.5%, 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5年,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 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重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2017年基本建成长江上游教育中心”, 党的十八大要求“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现在进入了倒计时阶段。新形势新阶段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 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四有”教师队伍, 推动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努力让13亿人民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市长黄奇帆也十分关心教育事业, 多次研究教育工作, 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都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遵循, 也为我们科学谋划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 经过多年努力, “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 家长“上好学”愿望更加强烈, 人民群众的期盼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

2015年, 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着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改进教育治理、提高保障水平,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5年, 全市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义务教育进一步均衡发展, 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85%, 新增国家认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4个;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8%;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同时, 教育改革深入推进, 教育民生进一步改善, 教育质量和教育治理水平、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5年全市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年度工作要点中作了全面安排, 已经印发大家。稍后,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赵为粮将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下面, 我从改革、发展、质量、公平、治理、保障六个方面, 就今年的重点工作强调如下:

一、着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教育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抉择, 是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根本途径, 必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实实在在抓紧抓好。

一是细化实施规划。近期,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将印发《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长期规划》。各区县和学校也要按照对接原则, 制定相应规划, 进一步明确重点改革事项、时间表及路线图, 细化改革具体任务。

二是落实重点任务。按照市科教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定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 深入推进7大重点改革任务, 分别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 健全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 探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衔接机制,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创新学校管理制度。

这里我特别强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牛鼻子, 去年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4个配套文件, 今年是落实年, 市教委正编制全市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及配套实施细则。总的思路是:义务教育, 继续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中考, 将逐步扩大区县自主权, 继续实施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中职, 采取“学生申报、学校选择、学生确认”的选拔和注册入学相结合的方式招生。普通高考, 将研究制定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以及自主招生的实施方案。高职, 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入学考试制度, 适度增加高职单招院校, 扩大高职单招规模。去年我们建立了高校新生报到率考核机制, 要严格执行, 切实提高高考录取率。

三是抓好试点带动。市级将开展2014年确定的67个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年度检查和中期评估, 并启动“一区一县一高校”综合教育改革试点。各区县和学校要按照“一授权两报备”的工作机制, 对需要申请授权的重要改革举措, 按程序主动向市教委申请授权, 事前报备具体实施办法和标准, 事后报备实施进展情况。

四是注重改革实效。教育综合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 增强改革的针对性。要有啃硬骨头的精神, 拿出触动根本的举措, 真抓真改、改出成效。教育改革涉及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要树立底线思维, 积极稳妥推进, 市委市政府要求的、有民意基础的, 具备改革条件的, 先行改革, 改革过程中要加强问题研判和评估, 避免出现偏差和失误, 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

二、着力加快各类教育发展

教育领域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需要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一是要用规划引领教育发展。市教委正编制全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以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16个专项规划。近期我们将召开会议, 专门布置全市教育系统“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各区县、学校要充分认识规划的重大意义, 切实抓好规划编制工作, 并与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中期总结评估结合起来, 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 提出一批重大项目、政策和举措, 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 推动列入当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二是加快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 加之我市实行的流动人口子女“零门槛”入学政策, 大规模学校、大班额问题在主城和其他区县城有所反弹。2015年, 市教委将根据“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 出台《都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主城各区要加强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 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建成49所配套学校的年度任务, 缓解入学矛盾。其他区县也要结合城镇化发展和人口流动实际, 加快区县城中小学规划建设, 同时因地制宜办好村小, 防止因为办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被迫远离家庭就学。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 要用改革的办法增强活力、加快发展。全面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开展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高职和中职与本科“3+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巩固中职办学规模, 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协调发展, 拓展职业教育学生上升通道,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购买服务等形式,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 探索组建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的职教集团, 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加强示范、骨干职业院校建设, 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四是优化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通过优化结构推动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层次结构上, 我市是全国本科院校设置薄弱的地区, 本专科院校结构不够合理, 本科院校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积极争取教育部支持新增本科高校,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类别结构上, 支持鼓励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今年教育部将启动转型发展国家和省级试点。转型是已有本科院校办学思路、办学模式的深刻调整, 不是挂牌、不是更名, 不搞一刀切。市教委将制定转型发展指导意见, 出台配套政策, 积极支持转型发展。性质结构上, 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共建, 促进行业举办高校进一步发挥优势、特色发展;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转设和民办高职“升本”、提档提质;提高教育开发水平, 努力吸引国外高水平大学来渝合作办学。

五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职业院校、高等学校要坚持开放办学, 利用富余资源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 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 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加强部门配合, 开展扫盲教育。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要积极为老年人继续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

三、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随着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级各类学校更要把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质量摆在首要位置。

一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坚决纠正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的现象, 坚决摒弃片面以考试成绩、升学率评价学生、考核学校和教师的做法。各级各类学校要始终坚持德育首要地位, 强化每一个教师教书先教人、育人先育德的观念, 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各个环节中,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今年, 将举办第三届中小学课程育德优质课大赛。去年底市政府召开的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会, 全面部署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 各区县、学校要抓好落实。我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决落实体育艺术教育规定课时, 因地制宜上好体育艺术课。市教委今年将开展督查, 对不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落实规定课时的, 要通报批评直至严肃问责。

二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课程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市级将确定100所课程改革实验学校, 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要继续实施“卓越课堂”建设计划、体艺科技“2+2”项目和实践大课堂“1+5”行动计划, 进一步落实减负提质“双十条”, 着力改革课堂教学, 改进教法、学法,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因地制宜开好选修课、活动课, 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当前, 小学教育特色不断增强, 高中教育水平持续提升, 初中教育相对薄弱。今年, 市教委将出台《关于加强初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 着力解决初中布局结构不够合理、单办初中数量偏少、城镇初中大班额现象突出、优质初中相对不足、寄宿制初中生活设施不配套和运行经费困难等问题。学前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3—6岁儿童发展纲要》, 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 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今年, 将争取出台《重庆市政府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意见》。各职业院校要紧密围绕我市6+1支柱产业、10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布局, 实现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 通过校企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合作举办冠名班、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 深化校企合作。抓好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 继续办好职业技能大赛,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四是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 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是高校综合改革的核心工作。学科、专业、课程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今年, 市教委将启动实施高校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计划、研究生课程建设计划、开展首批特色专业检查验收。各学校要围绕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 着力打造精品课程, 突出特色优势, 避免盲目布点、重复建设, 防止“同质化”。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今年, 市教委将启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各高校要以教改项目为抓手, 不断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改革。要狠抓教风学风校风“三风”建设, 加强教学和考试管理, 加强学生诚信考试教育。协同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要把协同育人作为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突破口。高校要坚持开门办学, 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的合作, 积极探索共建模式,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合作双赢。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市教委将开展本专科新设专业评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落实实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制度, 开展学位论文抽检和重庆市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 建立质量检查评估结果和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有机结合机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这是新形势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水平的关键。要实施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等计划项目,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强化创新创业实训实践, 确保取得实效。深入实施“2011计划”,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 汇聚优秀创新团队, 聚集各类创新资源, 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技”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促进科教深度融合, 引领支撑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要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平台、创新人才和队伍建设, 不断提升高校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增强高校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公平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大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让身处不同环境的孩子都有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

一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兜网底”的原则, 大力实施义务教育“改薄计划”, 2015年, 新建成寄宿制学校147所, 累计完成校舍改造规划任务的30%, 完成教学仪器改造规划任务的40%。各区县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提出的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 将其作为“改薄计划”优先保障、必须完成的建设内容, 纳入规划项目和年度实施计划。今年我们将对此开展专项督导, 强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实施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重点支持乡村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 积极争取出台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标准, 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和流入人口聚集地区的“入园难”问题。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扩容改造工程, 改善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

二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年前, 市委组织部、市教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指导意见》。这项工作在前几年4个区县试点的基础上, 今年将全市推开, 重点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在区县域内向薄弱学校流动, 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各区县要精心组织, 积极稳步推进, 实现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 推动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 探索建立县管校用的机制。同时, 继续实施好“双特”计划补充农村教师, 抓好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教师生活条件, 落实好乡村教师岗位补助政策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全面推进中小学“捆绑发展”战略, 各区县要进一步推进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校校结对等办学模式改革, 发挥优质学校帮扶作用, 提高薄弱学校办学质量, 办好老百姓身边的每一所学校。高度重视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学校“三通工程”, 加强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这方面应该优先保障, 优先实施。每所学校花钱不多, 但对农村薄弱学校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学校师生远程互动, 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帮助山村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 都将产生十分重要影响。

三是提高困难家庭孩子的教育保障水平。教育工作要特别关注各类困难家庭孩子, 确保他们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2015年, 将扩大家庭困难在园儿童资助范围, 提高普通高中和中职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14个试点区县实现全覆盖, 其他区县也要努力推广学校食堂统一供餐模式。全面实施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 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继续实施好高考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人数。切实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确保完成就业目标任务。

五、着力提高教育治理水平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增强教育治理能力, 提高教育治理水平, 既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 也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一是深入推进依法治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进教育各项工作, 既是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市决策部署的要求, 也是顺利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市教委正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 依法梳理职责权限, 形成“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各区县教委、高校也要形成“两个清单”, 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要健全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机制, 未经法制机构审查的规范性文件, 一律不得印发公布。要切实加强教师法治教育, 促进教师自觉学法、模范守法、依法履职、依法执教, 不得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要加强法治教育, 今年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将“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列为“一号提案”, 也是唯一一个现场办理的提案, 说明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市教委正着手组织专家修订重庆市地方教材《法制教育读本》, 并将免费发放义务教育学校;各区县和中小学要高度重视, 抓好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 落实好法治教育课时, 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积极吸纳法学专业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 聘请法治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 切实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

二是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总方向。“管”, 根本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依法全面正确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 把该管的管住管好, 把该服务的服务好, 把该协调的协调到位, 营造更好的办学氛围, 保证学校依法自主办学、静下心来按教育规律办事。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简政放权, 市教委将调整直属学校管理体制。“办”, 核心是完善学校依法办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健全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健全学校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机制, 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高校章程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领学校内部规章制度, 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章程已经教育部核准备案, 各市属高校要抓紧章程建设, 今年内全部完成章程制定并报市教委核准备案。“评”, 教育评价不能“王婆卖瓜”, 关键是扩大社会参与教育评价。更多委托第三方开展教育评价, 积极探索建立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家长代表、有关单位等社会各方参与的教育评价机制, 不断完善社会评价、监督和支持教育的制度。

三是全面加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管行业, 必须管行风。全市有11000多所学校、615万学生、39.8万教师, 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好坏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历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教育系统的干部职工, 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 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实施意见, 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进一步防止和纠正“四风”, 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要敢于担当、崇尚实干、深入学校、贴近师生, 不断解决教育发展中的新问题。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端正办学思想, 落实“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切实规范办学行为。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入学、中职招生和资助、高校自主招生、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信息公开等方面, 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以招生、收费等为重点, 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严肃查处损害学生利益的行为, 防止“破窗效应”, 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六、着力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教育是重要的公益事业, 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 离不开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作为, 主动争取重视和支持, 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 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教育投入是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 中央和市级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加大了向区县转移支付的力度, 积极对渝东南、渝东北等农村区县支持倾斜, 但个别区县出现了“挤出”效应, 没有做好这事。各区县应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做到法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提高”, 这也是依法行政的要求和体现。2015年, 将开展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 加大教育投入督导检查力度, 今后此项工作将进一步常态化。要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向边远地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 加强教育民生和质量内涵建设保障, 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做真正惠及学生的事, 少搞锦上添花、不搞“面子工程”, 使每一分钱都发挥最大效益。要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监管,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

二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 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 办教育首先要抓师资。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教师要求,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宣传教师先进典型, 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深化职称和岗位制度改革,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积极提高教师待遇, 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落实教师编制政策, 及时补充配备教师。严格教师招录聘用标准, 把好教师入口关, 把优秀人才吸纳到教师队伍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 不断壮大名师队伍。近年来, 教育部和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这些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要求, 要严格执行, 对各种师德不端的行为及时严肃查处, 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三要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安全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 “安全不保, 何谈教育”。教育系统点多面广战线长, 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稳定属地管理责任, 认真落实“一岗双责”, 切实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加强师生安全教育, 健全人防、技防、物防体系, 开展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认真排查整改各种隐患, 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管理。现在学校开始陆续放假, 春节临近, 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切实做好学生离校期间安全工作, 提醒学生假期注意安全防范, 加强假期留校大学生安全管理, 确保学生安全度假、愉快过节, 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 加强安全工作督查力度, 严格执行安全稳定工作“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度, 对因责任不落实而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严格按照“一案双查”和“四不放过”的原则, 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全市提高群众满意工作推进会讲话稿 篇3

公安巡特警是公安机关处突维稳的主力军,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着全县的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平稳。我区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结合开展的“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针对群众反映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和工作出发点,从人民期盼的事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问题改起,着力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巡逻防控模式,做大做强巡特警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我区治安大局的和谐稳定创造了更为稳定的治安环境。

完善巡逻防控机制建设:认真分析治安形势特点,整合警力资源,优化勤务机制,着力完善巡逻防控机制建设。一天三巡,步巡车巡结合,实施动态布警,实行“定时间、定巡区、定任务、定责任”动静互补交叉呼应的治安防控;强化治安防范,根据辖区违法犯罪规律和特点,强化巡逻力度和密度,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紧抓制度建设不放松:制定了学习制度、自查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及内务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建立完善了值班备勤制度、工作台帐制度、紧急季节制度和车辆管理制度,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措施,使治安巡防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为做好群防群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大巡逻力度,强化街面管控:以城区五个110平安警亭为依托,实行24小时警亭值班备勤,接指令和报警后就近出警,大大缩短了出警半径,提高了出警速度,各巡防中队配合派出所进行本辖区的巡逻防控工作,加大社会面巡逻力度,提高街面见警率。加强队伍制度建设,制定了多项内部管理制度及奖励办法,规范管理,按章办事。另外注重强化队员业务知识学习及体能、技能培训,建立健全长效练兵机制,不断提高队伍整体战斗力。

在做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的同时,我区巡特警大队还为人民排忧解难,帮助走失的老人或儿童找到家人,帮助中煤气的群众脱离危险、主动参与抗旱浇麦等事例枚不胜举。

全市民政工作年中推进会讲话 篇4

今天,我们召开2018年全市民政工作年中推进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省厅年中推进会精神,全面总结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深刻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当前,我市正值暑期高峰期,又逢防汛关键时期,考虑大家工作任务都很重,这次会议仅安排了半天的时间。刚才,各位局长围绕贯彻落实2018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部署,汇报交流了上半年民政工作进展情况,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下步的工作打算,大家的发言都很好,听了很受启发。市局各位领导针对分管工作也都做了具体安排,我都同意。下面,结合全市民政工作实际,讲三点意见。

一、思路清晰,落实有力,多项民政工作在服务大局中取得新进展

今年以来,我们在上级民政部门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内在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民政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市民政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提升民政事业建设水平,基层民政工作有了新的进步和提高。

(一)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工作成效显著。随着市军队退役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挂牌并投入使用,2018年月,全市个县级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中心,个乡镇(街道)退役军人管理服务站,个村(居)退役军人管理服务站相继成立,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4级“全覆盖”。月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退役军人数据信息采集工作。结合数据信息采集和悬挂光荣牌工作,我市三措并举,将退役军人包联工作一并落实到位,真正实现了退役军人包联到人、一人不落,军队退役人员政策落实工作实现并保持了动态“清零”目标。“八一”期间,大力开展走访慰问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和驻秦部队官兵活动,慰问人数达到万余人,慰问资金多万元。截至目前,全市政策落实共涉及人,投入资金亿元,各类救助余人。接待受理来访退役人员人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人次,我市军队退役人员总体趋于平稳。

(二)兜底保障脱贫攻坚持续深入。组织开展社保兜底脱贫政策不落实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等重要活动,通过对农村低保户进行全面核实排查,实现乡村低保户核查“家底”常态化。针对排查问题,实行三个“精准化”,确保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人,累计支出城乡低保金万元。完成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元/每人每年,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元/每人每年,较2017年分别增长和%,连续三年保障农村低保标准始终高于扶贫线。制定《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方案》,确保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元/每人每年以上,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元/每人每年以上,全市保障特困供养人员人,累计支出资金万元。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建设,与家成员单位集体议定了《xxx市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和任务》,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的实施办法》,完善“四有”机制和县、乡、村三级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体系。加大困难群众“救、急、难”救助,其中医疗救助城乡困难群众人次,支出医疗救助金万元。救助临时性、急难性困难的家庭和个人人次,支出临时救助金万元。

(三)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事业健康发展。出台《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完善老年人优待政策,实施完善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编制完成《xxx市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构建养老服务设施科学合理布局。目前,全市已有18个新建小区落实养老服务用房面积近4000平方米。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社会资本对现有机构改扩建,新增养老床位500余张。推动医养结合工作,全市80%养老机构和70%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可提供医疗服务。开展2018年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对全市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开展质量提升工作。开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工程,新建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个,面积均达到750平方米以上,实现所有城市街道居家养老服务覆盖。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工程,落实每平方米补贴8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建立市级综合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全面建立低保家庭中80周岁以上和60周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人信息台账。推进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工作,出台《xxx市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8年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工作的十五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政策引导、招商引资、推广应用、服务民生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市政府与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签订“部市共建、院市合作”协议,利用新建3万多平方米的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建设国康xxx医养康养老中心和国康医院xxx分院,打造康复辅具与医疗、养老、助残深度融合的“医养康培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带动全市康养产业大发展。

(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市政府增设1000平方米救灾物资储备库,贮备防灾救灾物资2万余件,更新救灾物资生产厂家名录家,建立完善应急采购和应急供应机制,完成全市灾害信息员电子注册更新工作。组织县区灾害信息员参加全国灾害信息员师资培训,开展“5.12”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工作,成功在市第五中学举办xxx市地震灾害应急演练活动。协调市气象局订制气象日报,将各级灾害信息员救灾工作人员录入天气预报系统。督促县区续签农房保险,及时分散灾害风险,最大限度提高灾害救助水平。

(五)区划地名工作稳步推进。与中国地名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实施“建成区地名及标志标识提升项目”,制定改善提升方案,规范四个城市区地名标志及其他各类公共领域标志的罗马字母拼写、英文译写,在主城区河滨路设立智能地名标志牌样板路,对标志提升成果提供场景视频展示。开展地名标识清查整改活动,成立城市区标志标识规范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对地名标识不准确、名称不统一、设标不恰当、图例不规范等问题进行整改,全市整改问题标识401处。

(六)社会组织管理有序发展。开展市属社会组织的功能性党组织向正式党组织转化工作,新建党支部16家,转入党员176名。相继开展了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专项治理行动、“政会职责不分谋取不正当利益”问题清理整改“回头看”、社会团体设立“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专项清理整改“回头看”工作。督导市属社会组织党支部党建工作及“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开展市属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合格率87%,基本合格10%,通报37家连续两年未年检社会组织。下放3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权限。

(七)社会创新治理不断深化。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以及民政系统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我市民政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维护基层换届选举秩序,积极做好换届选举前的调查摸底和矛盾排查工作,将“两委”候选人涉黑涉恶情况作为重点审查内容,联审小组随机审查候选人人。认真落实王东峰书记来秦调研讲话要求,开展城市社区协商共治试点创建工作,在海港区开展居委会主任兼任业委会主任试点工作,督导各区全面落实社区社会工作者职业津贴政策。举办社区社工职业水平考试培训班,培训社区工作者330人,有效提高了社工考试通过率,逐步将社区工作者转化为社会工作者。加强社区办公及服务用房建设,支持老旧小区社区用房不达标且具备建设条件的社区进行改造。

(八)民政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3月27日,《xxx市祭祀管理办法》正式颁布,我市成为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规范祭祀行为的城市。市殡仪馆遗物祭品焚烧设备全部安装了尾气处理机,废气排放物达到gb-13801-2009国家一级标准限值要求。完成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工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由原来每人每月55元提到每人每月66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由原来每人每月50元提到每人每月60元。做好全市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动态管理工作。建立儿童福利督导员制度,全市确定名儿童福利督导员。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人次,其中未成年人次。积极开展肢体残疾儿童康复工作,落实贫困肢体残疾儿童(脑瘫)抢救性康复经费万元。

(九)“风险防控年”活动深入开展。按照省厅统一部署,我市结合实际制定《关于开展风险防控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全面确定“风险防控年”活动任务目标,梳理排查出民政服务机构、特殊群体保障管理、社会组织监管、民政资金使用、非法公墓运营、福彩经营场所6个风险点,分别制定排查防范方案,明确全年各阶段目标任务,结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进行拉网式排查,扎实做好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健全民政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出台《xxx市民政局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工作方案》,加强民政执法队伍,规范行政执法手段,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高民政法治化水平。顺利完成省厅交办的查处和取缔2家非法社会组织任务,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对非法社会组织活动起到有效震慑作用。

(十)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明显。今年以来,局党组研究制定了《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推进方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的实施细则》《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细则》等制度,先后两次召开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问题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对照《党章》、中央、省、市《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实施办法》,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结合全省、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精神,进行深刻党性分析,深入查摆剖析问题,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坚定了驰而不息纠“四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决心,增强了作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查找出的问题实行台帐式管理,每名班子成员都建立了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和结果清单,制定了具体整改措施,不折不扣的完成整改。严格落实《全市大兴调查研究集中行动方案》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共计30余次,班子成员带头践行“五到四从四多”工作法,深入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大调研”活动,围绕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带头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既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指导基层能力,又推动了各项惠民政策在基层有效落实。

二、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新要求

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民政工作越来越重视,随着民政部门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工作量不断加大。尤其是基层民政部门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面对新时代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对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指示要求,对照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对照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小的差距。各级民政部门要准确把握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高政治站位,牢记习总书记嘱托,更好地发挥民政职能作用,切实让我们的服务对象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大对民政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为新时代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分别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部署要求,是重要的政治任务,是民政的职责使命和工作重点,也是推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动力,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今年以来,大家都应该有深切地体会,市委、市政府抓工作节奏快、要求严、标准高,如果我们工作底数不清、研究不深、效率不高,就会处于被动。我们一定要适应形势,跟上节奏,凡事往前赶,往细处想,往实处做,高质量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正确认识机构改革对民政工作的新要求。今年全国“两会”上,公布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当前,机构改革正有序推进。机构改革后,民政部门的职能更加优化,主责更加明确,任务更加集中。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民政部门的要求更高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对我们的期望更大了,我们必须跟上改革步伐,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好的状态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各级领导要搞好教育引导,带好队伍,确保机构改革期间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力度不减,不能因为改革分心走神造成工作上的失误。

(三)全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短板。当前,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县区还存有“保人不保户”现象,落实应保尽保还不够到位。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核对机制和扩大核对范围。二是养老服务业目前还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县区政府受财力所限,未能将居家养老服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老旧小区养老设施开辟难,从业人员能力提升难。三是信访矛盾依然存在,安全隐患较大。民政服务机构多,有的设施陈旧老化,管理不够到位。服务对象特殊,一些诉求超出现有政策范围,社会关注度较高。

三、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全市民政工作创新发展。

现在已经到8月中旬,半年多时间已经过去,今年的工作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各级民政部门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盯全年民政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不放松,以新的作为、新的实效推动全市民政工作实现新的突破、新的跨越。

(一)持续做好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工作。开展政策落实工作“回头看”,始终保持动态“清零”。推进退役军人信息数据完善工作。出台我市2018年度自谋职业、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标准。做好退役士兵培训工作。召开专场招聘会,为退役军人就业搭建岗位对接平台。加强优抚对象数据精细化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继续开展“助力强军﹒关爱基层官兵万里行”活动。做好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中期考评。组织做好优抚事业单位项目的筛选申报工作。组织开展“9.30”烈士公祭活动。

(二)全面提升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水平。出台补贴城市低保对象和城镇分散特困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体物业服务费的政策。持续深入开展扶贫领域和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活动。组织召开全市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脱贫攻坚推进会。认真谋划2019年城乡低保提标和特困救助供养标准调整准备工作,提前筹备今年年底前提高我市2019年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供养标准准备工作。扎实开展2018年度社会救助既定任务目标落实工作,组织开展加强特困救助供养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等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推广青龙满族自治县逐户排查特困供养对象因户施策救助模式,根据不同困难需求制定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细化帮扶措施,有效解决供养对象实际困难。继续抓好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养老院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指导各县区对照养老院质量建设115项指标条件,持续抓好安全、服务、管理工作。

(三)推动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开展2018年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进一步解决影响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突出问题。建设市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平台。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工程,进一步完善全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规划,9月底前,全面完成10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抢抓北京养老政策外延机遇,主动承接京津冀养老服务,打造医养康一体化的养老示范基地,吸引外地企业和社会团体来秦投资养老服务。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引导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重点推动市港口医院转型开展养老服务项目。开展医养结合监测工作,强化部门协同,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医养结合的广度和深度。

(四)切实抓好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和xxx市康养产业发展定位,放大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与xxx市全面战略合作的引领优势,举全局之力办好“中国康复辅具产业创新大会暨康复辅具产业博览会”,抓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区建设和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网络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丰富产品供给,着力增强服务能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实现康复辅助器具与养老、助残、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打造面向京津冀、辐射东北地区的康复辅助器具全产业链集聚创新示范区,形成独具特色的xxx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新模式。

(五)强化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汛情重要指示精神,全力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把握“七下八上”防汛关键阶段,严格执行24小时在岗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督导多灾易灾县区做好调研摸底工作,以临战状态和实战标准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不断提高全市民政系统灾情管理和灾害救助综合能力。做好今冬明春的灾民救助工作。

(六)稳步推进区划地名工作。成立xxx市地名委员会,研究制定《xxx市地名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建成区地名及标志标识提升项目,尽快提交项目成果。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稳妥推进撤乡设镇、撤镇设街和村改居工作。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任务,建立市、县区划地名数据库。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好农村地名标识设置。按照省厅要求,认真做好地名词典和地名志的编写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改镇、镇改街等行政区划调整工作。

(七)引导社会组织管理健康发展。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打造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市级示范点。出台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对达不到注册登记条件的公益类和城乡社区类社会组织实行备案管理。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入驻的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办公设备等专业支持。建立xxx市社会组织信息服务平台,为社会组织开展项目合作、资源对接提供服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加大社会组织整顿力度。出台《xxx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管理办法》《xxx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资金管理办法》,推进公益创投活动开展。

(八)抓好村(居)换届和社区治理工作。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社区居委会做好对辖区内业主委员会监督和指导工作,探索居委会主任参与业委会管理试点工作。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组织举办全市第十一期社区干部培训班。继续推进第十一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增强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功能,推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指导各区落实好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待遇。进一步规范村规民约,完善村务公开内容、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积极做好全市婚姻登记工作。

(九)做好其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及民生保障工作。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部署,切实落实各项措施,全面推进实施祭祀焚烧设施环保达标改造工程,10月底前,全面完成达标改造任务,要实现火化率的不断提高。全方位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对全市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做到应保尽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制作《xxx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指南》和《xxx市困境儿童保障救助政策指南》宣传手册,进一步推进各县区建立城乡社区儿童福利督导员制度,制定儿童督导员工作职责。加强救助管理队伍建设,做好旅游旺季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障工作。

全市提高群众满意工作推进会讲话稿 篇5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各项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城市发展实际和群众需求,动员全市上下,共同参与到城市精细化管理这场“大会战”中来,把我们的共有家园建设得更美、管理得更好。

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清醒认识XX的战略定位、历史方位,切实增强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责任感、使命感

第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需要精细化的传承。XX记载了匈奴文化、契丹文化、蒙元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城市的最大文化价值,就是草原文化、蒙元文化、游牧文明的集中展示高地,这也是体现我们城市品位和形象的主要象征。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定位,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发展中必须更加充分、更加自觉地展示、弘扬和传承草原文化,在城市建设、管理的各方面都要充分体现草原文化和民族特色,让草原和民族元素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

第二,自治区首府的地位,需要精细化的打造。作为首府城市,XX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从很多方面上讲,XX都是全区的“窗口”和“形象”,首府的城市发展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就代表着全区的水平,自治区的建设发展成果,也要通过我们向全国、全世界进行展示。要充分认识首府城市在全区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跳出呼市看呼市,切实用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来建设首府、管理首府。

第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需要精细化的支撑。XX作为呼包鄂协同发展、呼包银榆经济圈和呼包鄂榆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无论是产业发展、生态建设、资源集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还是在就业、教育、医疗、旅游、文化、科技等公共服务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承载、吸纳和消化作用。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这样的城市定位,就需要有更加科学精细的管理手段、管理水平、管理效果,来为城市发展、区域服务提供坚实支撑。

第四,向西向北“桥头堡”的使命,需要精细化的保障。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是深化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潮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作为重要的节点城市和国家向西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承担着与俄罗斯、蒙古国以及欧亚国家,深化基础设施联通、产业经贸合作、人文领域交流等方面的重要职责,这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区位条件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完善的城市设施、精细的城市管理、良好的城市形象,是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俄、对蒙开放合作,圆满完成国家交给我们历史重任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

各地区各部门要准确把握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城市定位,充分认识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大意义,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重大职责使命,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按照自治区的部署要求和市里的统一安排,对城市建设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精雕细琢”,共同把城市精细化管理这场硬仗、持久仗打好打赢,推动首府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二、坚持新思维、新理念,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目标迈进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总体思路和目标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为导向,按照“服务人性化、功能标准化、建设宜居化、手段智能化、方式法治化”要求,坚决摒弃经验主义和传统思维模式,以改革的勇气推进城市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用全新理念、全新思路、全新模式,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XX年,把我市打造成为“环境优美、运转顺畅、服务便民、幸福宜居”的现代化首府城市。

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打造

“人性化”首府城市。城市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市民,都能生活得更舒心、更美好。市民出行是否顺畅、生活是否便利、需求是否能够更加便捷地满足,等等,这些都是检验我们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尺。精细化管理一座城市,就是要从细微处着手,来满足市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差异化、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必须以方便群众、让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一个点一个点地去梳理,把影响城市发展、群众不满意的所有堵点、难点逐个找出来、解决掉,真正做到管理为民、管理便民。

二是要做到“规范为纲”,打造“标准化”首府城市。

各地各部门要着眼城市管理职责特点和专业行业需要,既要从宏观层面上完善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又要在微观操作中制定精准细密的管理标准,特别是围绕城市卫生清扫、垃圾清运、施工顺序、城管执法、市场管理等重点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统一可行的管理标准、作业标准、质量标准、费用标准和考核标准,让统一的法律规范,成为城市规划实施、建设施工、运行管理的唯一依据。

三是要体现“舒适舒心”,打造“宜居化”首府城市。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以群众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把治理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切实打通城市管理的“最后一米”,甚至是“最后一厘米”,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感觉到非常舒服、非常安心,让大家对城市有一种由衷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四是要善用“大数据思维”,打造“智能化”首府城市。

智能化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未来,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关键。要结合“智慧XX”建设,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公安、交管、交通、民政、金融、房管等部门的数据,要尽快实现联网互动,打破信息壁垒。要将城市管理的所有职能全部整合到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做到信息共享、实时感知、智能管理,实现“一张网”接收反馈信息、“一张网”处置发现问题。

五是要强化“依法治市”,打造“法治化”首府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要靠法治”。要着力抓好立法工作,强化执法检查,发挥部门联动执法作用,对违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不文明行为,做到“严管、严治、严查、严罚”,以强有力的工作机制攻克管理顽疾。要倡导全民守法,引导市民熟悉法律赋予的权利义务,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带头遵守和维护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体系,为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要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城市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同时,要建立三年行动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协调有关事宜。各相关地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快速实施。

二是要完善规划方案。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方案》,保证各项任务按照《方案》要求逐项有序落实到位。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制定出台本地区的《三年行动方案》,指导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上一篇:妈妈万岁作文下一篇:求职个人简介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