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分析报告1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1(精选9篇)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1 篇1

做人工成本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理论上讲人工成本包括:薪酬、福利、各项保险、人事费用支出、招聘和培训费用支出,这些是显形成本;还有隐性成本部分,这与你做人工成本分析的目的有关系的。先提供部分供參考:

人力資源成本,指涉及人力資源的取得、開發、利用、保障和離職所發生的投資或支出,包括:(1)、取得成本,指招募、選拔、定崗過程中發生的支出,比如招聘廣告費、人才仲介代理費、招聘會場費、招聘過程差旅費、招聘到的新員工安置費等。(2)、開發成本,指崗前培訓及定向、在崗培訓、脫產培訓的支出,首先是使得一個新員工達到勝任某個職位的技能並取得預期業績而付出的成本,比如崗前培訓的學費、材料費、諮詢費、勞動時間損失費、生產率損失、學員的薪金;其次是為提高工作生活品質而產生的費用,比如醫療保健費用、繼續教育和深造提高費用、保險費用、工作場所改善費用等。(3)、使用成本,指對人力資源的維持(如工資、福利費)、獎勵、調劑所發生的支出;(4)、保障成本,指建立人力資源的更新換代、工傷等基金的支出;(5)、離職成本,指離職低效成本(離職前工作效率較低)、遣散成本、離職後的補償支出(如退休金)、空職成本、重新招聘的取得開發成本和超額成本(高薪重聘成本)。

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一、人工成本基本定义 我国统计制度将人工成本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这些费用要纳入企业财务成本项目,所以称之为人工成本。

二、人工成本构成范围 企业人工成本构成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等。

(一)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

(二)社会保险费用: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物质帮助的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分担。目前实施的社会保险有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

(三)职工福利费用:是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独生子女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用。

(四)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五)劳动保护费用:是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费用。企业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规定工种所享受的保健食品待遇。

(六)职工住房费用:是指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主要用于交纳住房公积金、提供住房补贴、职工宿舍折旧等。

(七)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包括工会经费、涡有列入工资总额的劳动报酬,按规定对职工的特殊奖励等。

三、人工成本分析主要指标 人工成本的主要指标有: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全员劳动生产率。

(一)劳动分配率 反映劳动投入对企业净产出的影响,又反映企业新创造价值中对职工分配的份额,是反映劳动投入与净产出关系的指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增加值 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有二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

(二)人事费用率 反映劳动投入占实现价值形态的总产出程度,是反映劳动投入产出的指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它销售收入。

(三)人均人工成本 反映人工成本水平的指标。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职工人数 职工人数:指在本企业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人数。

(四)人工成本产出系数 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状况指标。人工成本产出系数=增加值/人工成本

(五)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 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状况指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销售收入/人工成本

(六)人工成本含量 反映劳动效率状况的指标。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总成本 总成本(成本费用总额):指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

(七)人工成本工资含量 反映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工资/人工成本

(八)全员劳动生产率 反映工业活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值/职工人数

四、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相互联系的,指标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笔者根据杜邦分析法原理设计出人工成本分析模型,其目的是使阅读者(领导)能清晰、全面地了解人工成本的构成、数量和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公司人力资源决策提供方便准确的依据。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涉及人工成本的项目共49项,在制作人工成本分析模型之前,应先采集49项相关数据制作一个《人工成本数据采集表》,然后运用计算机通过链接方式生成人工成本分析模型,最终形成人工成本分析报告。在采集相关数据时,要根据决策者的需求决定是采集预提数还是实际发生数,准确掌握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五、人工成本分析结果理想模式 理想的人工成本分析结果应是U型的,即:“二高一低”,高人均人工成本,低人工成本含量,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系数。建立和推行人工成本分析模型,有助于我们通过模型对人工成本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从构成指标的因素入手,帮助企业寻找管理差距,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供帮助;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的人工成本走向,为企业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考核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业绩,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指明努力方向。

六、人工成本分析模型的运用案例 2000年大化肥企业人工成本状况抽样统计,并运用人工成本分析模型进行关联分析。

(一)数据模型 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二)分析报告

1、大化肥行业人工成本概况 2000年,大化肥企业人工成本呈“二高一低”状态,这说明大化肥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000年行业人工成本先进指标和平均指标见下表: 1999年大化肥人工成本分析模型(略)2000年大化肥人工成本分析模型(略)

2、人均人工成本平均人工成本反映人工成本的水平。2000年大化肥平均人工成本总额为6511.12万元,比上年减少4.3%。平均人数比上年减少了4%。人均人工成本为24300元,比上年略有增长,最高为55500元,最低为14700元,高低相差40800元,为3.8倍。其中人均工资为15990元。在人工成本总额下降的情况下,人均人工成本却略有增长,这说明大化肥企业减员增效已初见成效。

3、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 劳动分配率是反映劳动投入与净产出关系的指标,反映企业新创造价值中对职工分配的份额。2000年大化肥平均劳动分配率为30.24%,比上年增大了7.86个百分点,最高为56.2%,最低为8.8%,高低相差47.4个百分点。劳动分配率上升的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说明大化肥企业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我们将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人工成本产出系数是劳动分配率的倒数,说明员工剩余劳动的大小。2000年大化肥平均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为3.31,比上年降低了1.16,最高为11.31最低为1.78。高低相差6.3倍。人事费用率是反映劳动投入产出的指标,反映劳动投入占已实现价值形态的总产出的程度。2000年大化肥平均人事费用率为 10.0%,比上年降低了0.19个百分点,最高为20.6%,最低为3.7%。高低相差16.9个百分点。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是人事费用率的倒数,2000年大化肥平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为10.0,比上年提高了0.18,最高为27.3,最低为4.84,高低相差5.6倍。总成本人工成本含量是反映劳动效率状况的指标,体现出劳动效率的提高程度。2000年大化肥平均人工成本含量为10.68%,比上年降低了0.94个百分点,最高为21.0%,最低为3.8%。高低相差17.2个百分点。这说明大化肥企业有一定的竞争潜力。

4、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企业活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指标。2000年大化肥平均劳动生产率为8.04%万元,比上年降低了2.77万元,高低相差12.0倍。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1 篇2

关键词:人工成本分析,意义作用,基本指标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 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按我国劳动部颁发的 (1997) 261号文件规定, 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

(一) 职工工资总额:

是指企业在必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地工资六个部分组成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包含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企业在岗职工以外其他从业人员地劳动报酬) 。

(二) 社会保险费用:

社会保险费用是指企业按国家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以及企业自行建立的各项补充性质的保险和为企业内部从业人员负担的商业性保险。社会保险费用以企业实际缴纳和支付为原则, 其中包含由企业缴纳给社会保险机构的部分、企业自行负担的部分和支付给离退休人员地其它费用, 但不包含个人缴纳和负担的部分。

(三) 职工福利费用:

是指在工资以外遵照国家规定开支地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 医护人员工资, 医务经费, 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 职工生活困难补贴, 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 以及遵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独生子女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用。

(四) 职工教育经费:

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职工教育经费目前是遵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 用于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方面地支出。除此之外, 还要列入从其它渠道支出的有关职工教育培训方面的费用。

(五) 劳动保护费用:

劳动保护费用是指企业购买或负担的、职工可实际享用的劳动保护用品、食品、饮料、服装和保健用品等方面的开支, 或是以此名义支付给职工的货币收入, 但不应包含企业劳动保护费会计科目中支出的劳动保护设备购置、维修以及个人只能在工作现场使用的特殊用品等项费用。

(六) 职工住房费用:

是指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主要用于交纳住房公积金、提供住房补贴、职工宿舍折旧等。

(七) 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

工会经费是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2%的比例计提后拨缴给工会使用地经费。企业不在岗职工生活费是指企业对长期不在岗却仍保持着劳动关系的职工所承担和支付的生活费用。职工招聘解聘费用是企业在招聘解聘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 如:广告费、场租费、交通费、手续费、劳务费等项目.企业补贴给子弟学校和技工学校经费是指企业向附属于企业的或与企业有资助关系的中、小学和技工学校支付的各项费用。其它用于职工的支出是指无法归入以上类别而应计入企业人工成本的各项费用支出。

通过对人工成本概念, 结构的研究, 我们不难看出, 企业人工成本的分析是企业管理特别是劳动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科学合理的确定企业工人成本, 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与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了解到产品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主要支出方向, 及时有效地监督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改善费用的支出结构, 节约成本, 净化消耗, 从而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有利于加快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们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 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以较少的劳动投入, 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调动积极性。

3、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消费政策的制定。

1) 由于人工成本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强弱, 因而它对于国家制定进出口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由于人工成本大部分转化为消费基金, 对消费领域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通过人工成本分析可以看出职工的收入状况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有利于国家制定人民生活水平政策。

3) 由于劳动力市场价格只要是由于人工成本来计算的, 所以人工成本是制定劳动就业和劳动力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

4) 由于人工成本构成中社会保险和福利费用致富与变化与国家的社会保险和福利政策紧密相连, 它对于国家从整体上统筹考虑, 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 保障广大职工的利益, 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4、有利于对外开放和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

人工成本是与国际管理接轨的一项可比性比较强的指标。它反映出的劳动力使用价格, 在各国基本是一致的。通过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 企业可以确定在哪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效果更好, 生产和出口哪些产品赢利更大, 从而决定投资方向和产品的结构和数量。政策开放以来, 我国在吸引外资, 增加出口等方面取得的瞩目成就, 得利于我国人工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

5、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人工成本管理包括激励与控制双重含义, 体现了投入和产出的辩证关系。在控制人工成本的同时, 也必须合理增加人工成本的投入。人是一切管理的核心, 以人为本, 从人的全面发展, 满足人的各方面的需求, 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人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指标可分为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 (包括人工成本总额、人均人工成本) , 人工成本结构指标 (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比例) , 比率型指标 (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 。

1、人工成本总量指标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人均人工成本可以分析企业间人工成本的结构差异, 对各自竞争潜力和用工效率产生的影响, 为调整人工成本使用方向和提高使用效益提供参照。

由于不同企业职工人数不同, 因此常用人均人工成本来反映企业人工成本水平的高低。该指标可以显示本企业职工平均收入的高低, 企业聘用一名职工大致需要多少人工成本支出, 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等。人均人工成本能够表示企业职工的工资和保险福利水平, 也就能作为企业向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劳动力价格信号。企业要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吸引高素质的劳动者到企业来, 就需要建立人均人工成本指标, 以便企业对人工成本水平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和控制, 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发展。

2、人工成本结构性指标

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 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其中, 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是结构指标中的主要项目。

一定时期人工成本某组成部分所占比重=该时期某组成部分数量/同期人工成本数量×100%。总人工成本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指标可说明各组成部分在人工成本中的结构比例关系的变化, 企业应根据指标的变动, 分析其中具体的结构性变动原因, 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3、人工成本的效益指标

人工成本效益指标 (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 是人工成本分析的核心指标, 是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 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人工成本效益指标包括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指标。其中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为主要指标。

劳动分配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增加值总额×100%。劳动分配率指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中有多少比例用于支付人工成本, 它反映分配关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同一企业在不同年度劳动分配率比较, 在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劳动分配率的比较, 说明人工成本相对水平的高低。

人事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人事费用率表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有多少用于人工成本支出, 同时也表示企业职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 它的倒数表明每投入一个单位的人工成本能够实现多少销售收入。

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对企业主管部门来讲.人工成本利润率的变动趋势, 基本可以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环境的变动趋势。如果人工成本利润率下降就应分析其原因, 如果由于产品卖不出去, 就应尽快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如果是因为原材料涨价或人工成本过快增长, 就应采取措施, 努力降低物耗成本或人工成本。

总成本中人工成本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人工成本比重, 是企业、行业、国家间商业竞争的重要指标,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品的竞争主要是质量和价格的竞争, 其中价格的竞争主要是成本费用的竞争。而成本费用的竞争又主要是人工成本的竞争。

在实际人工成本统计分析中, 以上三个方面的指标往往同时使用。对单个企业来说, 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一高三低”, 即平均人工成本要高, 而人工费比率、劳动分配率和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要低。一般来说, 这是劳动要素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与此相反, 最糟的情况是“一低三高”, 即平均人工成本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而人工费比率、劳动分配率和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却高于平均水平。一般来说, 这是劳动要素的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对于与同行业水平相比出现了“一低三高”情况的企业, 有关部门要及时提出警告, 提醒企业采取措施改善不良的人工成本状况。就企业本身而言, 现实的管理应加强人工成本的弹性控制和水平控制, 使企业在分配方面更好地兼顾个人、企业, 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 保证企业的持续, 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德明建立企业内部人工成本分析指标体系的探讨《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4年2期

[2]、张丹对制造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方法及对策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第2期

[3]、索枫林议人工成本管理《包钢科技》2006年第8期

[4]、王学力我国人工成本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44期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1 篇3

调查结果发现,人工成本、融资成本、水电气土地等要素成本依次成为企业负担较重的三个领域,也成为接下来企业减负的重要方向。和上年相比,46%的企业认为人工成本负担加重,28%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加重。同时,有20%的企业认为行政审批及监督检查负担有所减轻。

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表示,当前国内企业的负担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有形的负担,主要是劳动力成本、税费等;另一个是无形的负担,包括交易成本、审批成本还有复杂的行政手续等。给企业“减负”,更要在无形成本上下功夫。

“减负”关键在于清单制度

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强调,将通过深化实施清单制度,进一步推动减少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数量,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清单制度是推动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牛鼻子,是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近期,根据国务院部署,工信部、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涉企保证金清理规范工作。对拟保留的涉企保证金项目建立清单制度。今后,清单之外的涉企保证金项目,一律不得再征收。”张峰表示,“清单制度”对于规范涉企收费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企业反映,个别地区和部门的收费清单公示项目不清晰,格式不统一,公示地点分散,影响了清单制度的效果。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苗长兴在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4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水、电、气等机构收费负担最重,其次为银行收费(39%)。近年来,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企业普遍反映“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较高”“利率上浮幅度较大”,尽管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规定,但依然存在“中间业务收费过高”“以贷转存、存贷挂钩等变相提高利率”等问题,这也是今后要积极落实清单制度的原因所在,让各项收费公开透明。

陈玉宇表示,企业负担较重的原因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因素,比如各种行政手续费用、保险金费用等,这些国家通过“清单制度”能进一步加以规范;另一方面涉及企业自身面临的转型升级问题,许多企业劳动生产效益增长的速度慢于劳动力工资增长的速度。

人工成本负担居于首位

此次工信部发布的评价报告中提到,企业认为当前负担重的领域依次为人工成本(64%)、融资成本(55%)、水电气土地等要素成本(50%)。在企业面临的较大负担中,人工成本仍然居于首位。

“9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结束了54个月的负增长。经济下行压力虽然大,但是在减缓。但我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不高,还是走的劳动密集型道路,随着国内劳动要素的提升,企业效益自然会变差。企业效益变差了以后,就更加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融资难的问题也出现了。企业负担重,不能完全归因于经济下行压力大。”陈玉宇表示。

北京一家做建材生意的企业老板金女士说,近几年招聘员工的薪资待遇一直在提升,确实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尤其是技术工人,月薪都开到七八千了。

陈玉宇说,员工的工资不是由雇主决定的,而是由劳动力市场总的劳动需求和供给互相权衡所决定。由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需求非常旺盛,而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增量不足,导致中国劳动力的工资在不断提升。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总结报告1 篇4

一.小组分工

1,sh

2,cz

3,fq

二.过程报告

1,小组讨论分工

2,开始做第一大题,每个小组负责三个分配表的主要分析制作,之后,各自阐述各自的分配表原因,小组成员达成共同意见,草表形成。

3,第二题目,做出三种答案,经过讨论,并与外组同学进行讨论后得出统一结果。4,第三题目,同样两人做出一份答案,论证后得出统一结果。

5,第四题目,每个人都去做,并同外组进行讨论,得出结果。

6,各自开始绘制表格,得出自己的报告。

三.设计心得

1,小组分工在这个实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分工合作,使得我们的工作很有效率,仅用了三个下午,泡了三个下午图书馆,所有人的工作都已完成。

2,费用分配表的绘制,的确使我们对成本会计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只有自己亲身去绘制,去做了,才能懂得。我们都不是掌握的特别好,但是书上都有例题,于是我们就开始翻开例题,对应着做出每一个表格,虽然有过很多反复,但到了后来,竟然也会觉得有一种特别兴奋的感觉。学习也是一种享受,原来是这样。

3,让我们深刻的一些分配方法,比如,交互分配法,约当产量法的使用,让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和应用更深刻。

4,虽然,我们都顺利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得到了共同的结论。后来经过讨论,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原本可以弥补的东西可以使我们的结果更完美的。比如我们的课程设计表格绘制,本来可以统一的。大家各自手绘,有些影响效率。其次,图书馆并不是一个特别适合小组作业的地方,在我们讨论中可能影响周围的同学。最后就是我们的专业知识着实不是扎实。需要在以后得工作中去训练了。

四.一些感言

组长的强硬,中午把我们召集到图书馆,强迫学习感谢他的强硬,让我们早早完成课程设计,有了更多复习期末考试的时间。

—h

c的认真和执着,和钻牛角尖,好学生的风格,对我们的贡献极度大。

—f

我最感谢s和q,他们默默的把我们的每一张表格的雏形给画出来,最让我们头疼的东西,被他们解决了,感谢,感谢,呵呵。

—c

老师的要求,一个小组必须男女都有,我最佩服和感谢这一点,让我们每个小组都会是最优组合,负责,我们肯定又和以前一样,各自宿舍一个小组,大学四年,我们就认识了宿舍的五个人。感谢史老师。

—z

z说他文采好,于是我们看着他敲出这些东西,还煞有其事的给我们做采访,让我们感言,很开心,我们这么融洽。

—q

感谢大家。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1 篇5

关键词成本腐败权力分析

引言

一、机会成本及其腐败的涵义

二、腐败带来的危害

三、我国现阶段基层腐败的现状及其主要类型

(1)基层腐败问题的现状

(2)腐败问题痛入人心

四、腐败现象的成因

(1)从经济角度分析腐败问题的成因

(2)从公众角度分析腐败问题的成因

五、遏制腐败现象对策

(1)提高腐败行为的直接成本

(2)提高腐败行为的机会成本

(3)提高腐败行为的惩罚成本

飞机维修中人工成本的变化 篇6

飞机维修中人工成本的变化

飞机维修成本占航空公司总成本的15%.人工成本在飞机大修成本中约占70%.因此削减人工成本是航空公司降低成本的首选方案.由于各地区之间人工成本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航空公司纷纷将机体大修项目外包到低成本维修市场.

作 者:Henry Canaday 吴磊  作者单位: 刊 名:航空维修与工程  PKU英文刊名:AVIATION MAINTENANCE & ENGINEERING 年,卷(期): “”(2) 分类号: 关键词: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1 篇7

1 投资回收期

对自动线与手动线投资的衡量, 采用投资回收期的指标。投资回收期又称返本期, 是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 (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 所需要的时间。投资回收期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条件下, 以项目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3]。静态投资回收期Pt定义如下:

undefined (1)

式中:Pt——静态投资回收期;

CIt ——第t年现金流入量;

COt ——第t年现金流出量;

(CI -CO) 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实际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Pt 可用财务现金流量表和累计净现金流量计算求出, 其计算公式为:

Pt= (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数

undefined

动态投资回收期是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条件下, 以项目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动态投资回收期的定义式为:

undefined (3)

式中:P′t——动态投资回收期;

i ——固定贴现率。

实际计算动态投资回收期P′t可用财务现金流量表、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计算求出来, 其计算公式为:

P′t= (净现金流量折现累计现值出现正值的年份数

undefined

投资回收期是投资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以项目本身的财务经济能力偿还总投资的年限, 并能通过投资回收期的长短部分反映投资项目的风险与盈利能力 [4]。其中, 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最大优点是经济意义明确、直观和计算简单,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效果的优劣。在此选用静态投资回收期进行计算。

2 投资项目的对比分析

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 首先必须明确两种生产线的投资情况、日常的运行成本及其他相关内容。

2.1 投资的对比

由于自动线的结构复杂, 自动化程度高, 因此自动线的投资内容要远多于手动线。自动线的投资中, 除了包括手动线也含有的压力机、土建等内容外, 还包括机器人、为适应自动化生产所进行的模具改造、以及废料线的建设等方面。表1为手动线和自动线的投资对比。

2.2 运行成本的对比

在生产线的运行成本方面, 自动线和手动线都包含有能源、物料的消耗、人工成本、维护成本等方面。但由于自动线设备昂贵, 能源消耗量大, 因此能耗、维护成本都会比手动线高出很多。表2是自动线与手动线的年运行成本对比情况, 为了对人工成本的变动单独进行分析。

2.3 其他条件的对比

除以上各方面外, 还需要确定如表3中的几组数据。其中, 自动线和手动线的年产量相同, 是假定该产品在一段时间内的市场需求总量一定;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进行计算。从表3中可以看出, 在相同的年产量下, 自动线所需要的员工数更少, 只为手动线的50%左右。

3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3.1 人工成本的预测

计算人工成本的增长对投资回收期的影响, 首先应该估测出人工成本的增长趋势。该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发展目标, 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 以及人员素质、产品结构、技术装备等, 并综合考虑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当地工资增长指导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等因素, 对人工成本的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预计人工成本lt的变动满足:

lt=5.2×[1+ (t-2008) ×2.5%] (5)

式中:t为年份, lt为第t年的人工成本, 单位为万元/ (年·人) ;设定的起始时间为2008年。

3.2 年净现金流量的计算

净现金流量是现金流量表中的一个指标, 是指一定时期内,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 (收入) 减去流出 (支出) 的余额 (净收入或净支出) , 反映了企业本期内净增加或净减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数额。对固定资产项目在经营期间的净现金流量按下式计算:

其中, 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 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其计算公式为:经营期某年现金净流量=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加的净利润+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加的折旧+该年回收的固定资产净残值 (6)

净利润= (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 × (1-所得税率) (7)

根据式 (6) 和式 (7) 可以得出, 该企业每年的净现金流量At为:

At=12F- (B+qlt) (8)

其中:B为每年除人工成本之外的运行成本, q为生产线所需员工人数, F为年产量, 系数12为已除去材料成本、净残值、及相关税收的单件冲压件的销售收入, 为一固定值, 单位为元。

假定除人工成本外, 其他条件如年产量、运行成本等不发生变化, 根据手动线与自动线已列出的对比条件, 可以得出:

自动线的年净现金流量为:

A自t=12F自- (B自+q自lt+D自) =8131.04-3.38t (9)

单位为万元;

手动线的年净现金流量为:

A手t=12F手- (B手+q手lt+D手) =13509.32-6.24t (10)

单位为万元。

根据自动线与手动线的年净现金流量, 就可以计算出自2008年起, 以后逐年的净现金流量。由式 (9) 和式 (10) 可发现, 净现金流量是逐年递减的, 这也正是人工成本的增加所造成的结果。

3.3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假设在企业在第M年开始投资, 总投资为I。由式 (1) 可知, 计算投资回收期, 首先要找到一个年份K (可知必有K>M) , 使得undefined, 则静态投资回收期Pt为:

undefined

undefined (11)

因此, 根据式 (9) ~ (11) 可算出自动线与手动线的投资回收期 (图1) 。

从图1中可以看出, 总体上, 虽然自动线的投资回收期的初始值较高 (当2018年时为15.56年) , 但该直线的斜率较小, 增长比较缓慢, 而手动线的初始值虽小, 但增长很快, 说明手动线越延后投资, 回收期就越长, 越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当在2021年进行投资时, 手动线的投资回收期要比自动线稍短, 而在2022年进行投资时, 自动线的投资回收期就明显好于手动线。因此, 对自动线的投资应该在2022年开始。此时的人工成本为:

l2022=5.2×[1+ (2022-2008) ×2.5%]=7.02万元/ (年·人)

说明当人工成本达到约7万元/ (年·人) 时, 该企业就应考虑进行自动化线的投资。

4 结论

投资回收期指标简单易行, 具有一定的评价收益和风险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反映了设备投资项目或方案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风险情况及经济效益, 是目前我国企业在现实投资决策中所采用的主要决策方法[5]。并且,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 人工成本管理在企业各项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人工成本将会成为企业投资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 在研究投资回收期的同时, 考虑人工成本的变化, 其计算方法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摘要:人工成本是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企业总成本的影响举足轻重。近年来, 我国人工成本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工成本成为企业投资与否的重要因素。采用投资回收期法, 研究在人工成本增长到何种情况下, 企业应该选择进行新项目的投资, 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工成本,投资回收期法,生产线

参考文献

[1]王丹.2008人工成本涨多少[J].职业, 2008 (13) .

[2]梁玉红.金融危机对企业财务的影响[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

[3]史秀琴, 张创一.建设项目投资回收期仿真模型[J].工程建设, 2008 (6) .

[4]陈明珠.投资回收期研究[J].工业工程, 2001 (1) .

我国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发展历程 篇8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大致分为四个阶段①。

第一阶段(1978—1990年),建立基础——我国发布相关成本法规文件,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尚未明确提出。

改革开放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的重点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激励企业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政府调控企业的工资主要采用工效挂钩等手段。这一阶段,我国还未提出人工成本管理的问题,仍然只是颁布了有关成本管理的法规文件,主要有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会计法》《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以及1986年财政部颁布的《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1988年我国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其中,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必须提高劳动效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意味着要对人工成本进行控制,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效益。国家有关成本管理法规文件的颁布,为人工成本管理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991—1996年),明确思路——原劳动部提出要制定人工成本管理办法,并尝试进行人工成本调查试点。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阶段,企业工资应当如何管控,是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1993年,原劳动部发布关于印发《劳动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劳动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通知(劳部发〔1993〕411号),提出通过改进经营者收入分配办法,“控制企业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人工成本的管理问题。同年,原劳动部提出,对工资总额调控时,还要通过人工成本管理制度等强化对工资总量的调控(朱家甄,1993)。

1994年原劳动部和国家统计局在联合制定的劳动统计指标解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人工成本概念。1994年,原劳动部综合计划与工资司在全国劳动计划与工资工作会议上提出:“研究制定企业人工成本标准和管理意见,按照国际惯例规范企业人工成本的范围及其标准的确定办法;各级劳动、财政部门每年年终要对企业人工成本执行情况进行决算。”1995年的同类会议上,综合计划与工资司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立规范的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办法,严格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的人工成本项目。”这项工作也被列入原劳动部颁布的1995年工作要点中。1996年,原劳动部发布关于印发《劳动事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劳部发〔1996〕177号),其中规定:“加强对行业、企业人工成本情况的调查和监控,发布有关信息,指导企业合理控制人工成本水平、调整人工成本结构。”至此,人工成本宏观管理纳入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中。

政府主管部门为什么在这一时期开始重视人工成本管理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一是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逐步参与竞争,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有的部委同志建议要逐步实行企业全部人工成本费用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曲凤杰、王砥,1994)。二是1992年我国颁布《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号)、《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而新的企业财务制度实行后,取消了原来的企业工资基金项目,许多人工成本列入不同会计科目中,企业就会利用非工资科目增加个人收入,甚至违法乱纪(明瑞峰,1994),所以要加强人工成本管理。三是国际劳工组织要求各会员国都要开展人工成本统计工作。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后期专程来我国,召开有关人工成本方面的国际会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要逐步与国际接轨,进行国际比较,就必须进行人工成本统计与管理。

为了开展人工成本统计工作,原劳动部设计出了人工成本统计调查表。1995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人工成本统计表被纳入劳动统计报表制度。企业人工成本统计调查在小范围内尝试开展起来。

北京市是我国第一批开展人工成本调查的地区,其人工成本调查具有探索示范效应。1994年北京市劳动局对重点行业人工成本进行了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的9个行业和非制造业的2个行业共计300余个企业,当时调查的内容包括: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比重(即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工资与人工成本比例(刘志华、吕景海,1994)。原劳动部主管部领导对北京市劳动局的人工成本调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1996年北京市发布《企业人工成本预警预报管理办法(试行)》,这是我国最早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人工成本方面的政策文件。

原劳动部1995年在全国第一次开展了企业人工成本抽样调查工作,涉及22 567户企业,职工1 099万人,取得了我国制造业企业1995年人工成本状况的资料。

人工成本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阶段,一些企业也开始进行人工成本的管理、调查与统计分析。早在1991年,邯钢以降低人工成本,加强劳动定员定额管理为契机,推行了“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中国石化总公司人事教育部对所属11家石化企业1991—1993年人工成本进行了内部(炼油型企业、炼油化肥型企业、化工型企业)的比较分析,人工成本指标包括人事费用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结构;宝山钢铁(集团)公司非常重视人工成本管理工作,他们直接将宝钢的人工成本与一些发达国家钢铁企业的人工成本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人工成本指标包括:工时人工成本、每吨总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这一阶段早期,也有关于规范企业人工成本方面的研究报告形成②。

nlc202309032119

这一阶段,国家劳动部门主要提出了对人工成本管控的思路,重点是制定了人工成本统计表格,使人工成本宏观管理从建立数据调查等基本手段入手。

第三阶段(1997—2003年),深入调查——原劳动部正式发布文件,广泛深入开展人工成本调查,着手进行人工成本的宏观管理。

1997年,原劳动部专门成立《加强人工成本监控管理的研究》课题组,针对人工成本监控管理的基本理论、建立人工成本监控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主要配套改革措施等问题,第一次正式对人工成本进行了研究。就在这一年,关于人工成本的261号文件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并颁布,标志着在我国,正式明确了人工成本的定义和范围,为规范人工成本统计、广泛开展人工成本数据调查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9—2002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属四个部门和单位又联合成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体系技术支撑系统研究》课题组。该课题组在人工成本研究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人工成本调查的指标体系、企业人工成本统计调查及组织实施、人工成本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和预测预警方法研究、人工成本调查分析软件开发。

这一阶段,人工成本的统计调查在前一阶段小范围探索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全国范围推广。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在全国主要的中心城市开展了企业人工成本预测预警体系试点工作,截至2001年,全国已有12个城市发布了企业人工成本信息。这项工作是和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共同进行的,政府转变职能,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指导和服务,这在当时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信息不通畅的情况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时开展人工成本统计调查工作,其目的在于:一是准确计算人工成本总量,反映人工成本构成及变动情况;二是开展人工成本的分析与预测,对人工成本异常情况及时做出提示和预警;三是开展人工成本的国际比较,为我国企业进行竞争力的国际比较提供可靠依据。

第四阶段(2004—2012年),形成制度——政府建立人工成本制度,逐步形成了人工成本宏观管理架构。

前三个阶段,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在人工成本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和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效果。2004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30号)。该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人工成本制度的正式建立,人工成本和工资分配的宏观管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为企业工资分配提供信息指导和服务,促进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合理确定工资水平。

文件明确规定,计划到2005年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不含拉萨)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2006年各地区再增加2-3个中心城市,力争3-5年内,在全国各中心城市全面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形成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多层次、广覆盖的人工成本信息网络。

200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完善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和人工成本调查探索企业薪酬调查方法试点的通知》(人社厅函〔2010〕371号),结合企业薪酬调查,提出人工成本调查的方法。

在这一阶段,人工成本状况也被用于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中。2005年,国务院制定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时,就采用了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手段对农民工工资偏低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政策措施(邱小平、苏海南、马小丽、刘秉泉,2005)。

2012年下半年,根据国家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总体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始就构建企业人工成本宏观监测系统进行专门部署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人工成本的宏观管理在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有序开展起来,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从建立基础、明确思路、深入调查、形成制度四个阶段,逐步建立起了人工成本的概念与构成、调查与分析、预测与预警三位一体的宏观管理架构。

注释:

①四个阶段的划分主要以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工作部署和出台相关文件规定时间为依据。

②原劳动部工资研究所孙群义1991年研究并撰写《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实际操作研究》;刘福海1992年主持并执笔《规范企业人工成本研究报告》。

(作者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

人工成本分析报告1 篇9

人工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和人工成本的预测预警。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是人工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提高人工成本数据质量的基本保证,是确定科学、合理的人工成本水平的基本条件。人工成本的预测预警是劳动保障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为促进企业建立人工成本自我约束机制而采取的指导性监控措施。建立人工成本的预测预警制度是宏观人工成本管理和企业微观工资分配工作相结合的需要。

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4年12月2日印发了《吉林省关于建立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的通知》吉劳社薪字[2004]283号文件,文件就如何建立企业人工成本统计分析机制和预测预警制度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实施意见,但这仅是企业建立人工成本管理制度的指导性意见,具体实施方案和采取的措施,还需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只有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才能达到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保持企业经济效益和员工收入水平持续稳定的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提高企业对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认识。企业要发展,就要确保资产增值,企业人工成本必须受资产增值的约束。企业人工成本的支出,既要保证工资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上有竞争力,又要保证产品在商品市场上有价格的竞争力。因此,要加强对企业人工成本的宣传,企业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都要增强控制人工成本的意识,积极降低人工成本,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企业效益好,职工收入的增长才有保障。

确定正确的人工成本控制目标。人工成本是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控制人工成本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利润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人工成本既是与利润来源同一源泉,又是能够保持同方向变化的成本支付项目,对企业人工成本进行管理和调控,并不意味降低职工收入来增加利润,而是要控制总费用的结构,在增加值的经营方面下功夫,把企业利润和职工收入协调起来。所以,控制企业人工成本目标应该是职工收入与利润的同步增长。

建立科学统一配套的人工成本统计分析制度。目前,国家统计局正在研究,人工成本的统计将纳入到统计体系中,作为劳动工资统计的一项内容,每年都要与劳动工资统计年报同时填报。人工成本的统计应以财务核算作为人工成本统计,以财务及其他专业的统计核算数据为依据,由劳动工资统计部门单独进行统计,即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但人工成本的统计结果应与财务核算和其他专业统计核算的结果保持一致。企业要定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或政府部门公布的人工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合理调控。

单独设立人工成本的会计核算科目。在财务会计的核算科目中,人工成本的会计核算项目比较分散,给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人工成本的统计结果缺乏准确性。为了方便准确的统计人工成本,在会计核算中设立“人工成本”一级科目,将人工成本的所有项目进行汇总,使企业人工成本资料档案化、条理化,便于统计分析。

要制定科学规范的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办法。应当在企业人工成本进行规范性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人工成本的范围、指标和统计分析方法,作出科学的统一规定和解释,制定出有效的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办法,促使企业在人工成本核算方面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及时、有效地监督、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改善费用支出结构。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鼓励、引导企业的资金投向技术改造,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

积极推进和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在企业内部分配方面,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分配的激励作用,要基本形成以人工成本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内部分配约束机制,要使社会平均人工成本水平逐步成为决定企业工资收入水平的重要约束条件之一,建立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比较完善的内部分配制度。

<<<降低企业人工成本的途径

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

通过严格控制各种用工人数控制人工成本总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员不是单纯地减几个人,其目的在于增效。增效,一是提高效率。通过减员,克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实行优胜劣汰、择优上岗、人尽其才、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地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二是提高效益。通过减员,降低人工成本,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实行“工效挂钩”,控制工资总量,搞活内部分配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分配原则,只有充分地发挥工资的约束机制、调控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才能得到投入产出的效益。

如何在不增加人工成本的前提下,使有限的工资发挥更大的作用呢?要将有限的工资投入转化成较大的产出,就得有一套科学、合理、规范、先进的内部分配机制,一是引导职工合理流动,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二是激励职工多作贡献。用经济手段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对职工按有效劳动分配,从分配制度上要合理设定基本工资份额,全额或大部分工资额与效益、贡献挂钩浮动。工资要向苦、脏、累、险、科技含量高的岗位倾斜。只有有效的内部分配机制,才能激励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的发展,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多做贡献,形成一个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员工收入-促进成本降低的良性循环。

科学定岗定编,优化劳动组织

加强定岗、定编(“双定”)的管理,达到双优化。通过减少劳动投入,提高产出,最终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要科学合理进行“双定”,要精简机构、合理定岗、实行专业化管理。改革传统工种概念、实行大工种、区域作业、培养一专多能、操检合一的复合优秀技术工人,使劳动力真正得到解放,以少而精的人才消耗来取得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讲求最佳投入产出效益

因历史原因,长期以来,“人多好办事”,“低工资,多就业”,“力求稳定”的就业思想和用人机制,这样的做法不仅增加隐性失业现象,而且造成人才浪费,劳动生产率低,牺牲了经济效益,阻碍了经济发展。最终结果造成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于工资水平增长,致使人工成本加大,企业亏损,在市场中无竞争力。目前,国内外都把结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重点战略目标加以实施,都在寻求最佳的人力资源“吸引人、甄选人、任用人、考评人、引导人、培育人、激励人、保障人、留住人”九人管理模式。因此,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任何一个企业保证单位产品中活劳动消耗费用降低的重要途径。

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人才效益

劳动者素质内容包括体能素质、智力素质、技能素质、情趣素质、品行素质等。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提高劳动者的智力素质和技能素质。

上一篇:关于公司企业基础知识下一篇:认识水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