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队活动设计案例一则(精选10篇)
纵观各学校缩影,每天放学后,堵塞的校园门口,同学们“有滋有味”地啃着小摊上的炸鸡腿,煎火腿;中午时分,拥挤的各小店门口,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小薯片,棒棒冰……随手丢下垃圾袋的现象屡见不鲜;学校内外地上果皮纸屑到处都是,楼梯口零食包装袋随风飘起。校园整洁一直是令学校最头疼的难题,针对这一现象,我思考:何不在班内就此问题展开一次班队活动?老师的提议在班会课上通过。经全班同学讨论决定,此次活动就定为“与零食说bye bye”。
二、活动全景
(一)活动准备
全班学生搜集整理各种各样的零食包装袋,对自己喜爱的各种零食进行了解。分好小组在校园内外作调查,掌握有关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并进行统计。
(二)活动过程
搜集整理收获丰硕:这一活动一倡议,全班同学就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先是从家中搜集有关零食的包装袋,对家中的零食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通过向父母、长辈询问,查阅有关资料,甚至上网查询,了解、分析有关零食的危害性,用表格的形式及时记录下来;同时同学们还走进超市、小店,观察街头小摊,掌握有关零食的具体种类及来源,同学们走出了家门,收获就更加多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利用在学校的时间,课余进行细致地观察,发现有同学吃零食了,他们会暗中调查该同学零食的来源,并且关注他是怎样处理零食残骸的。中午和放学这两段时间是学生吃零食最严重的,同学们有抓住了这个有效时机进行分组调查,统计有多少学生会选择怎样的零食,有多少学生天天吃零食,还有多少学生把零食当作了主餐等。为了有效地参与这项活动,全班同学甚至亲自去垃圾箱内捡拾,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但他们毫无怨言,不怕脏不怕累地坚持着,他们觉着这样做是一件快乐的事!一个阶段下来,同学们搜集掌握了关于零食的各种资料,他们还特意把有关资料进行了编排,制成了剪贴本,收获真是丰硕!
成果展示振奋人心:通过一阶段的搜集、整理、统计,在全校师生面前,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班队成果展示课。在这堂课上,同学们都把自己亲自搜集、整理的有关零食的资料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展示。有的同学一边让大家观看零食包装袋的剪贴本,一边还配上了解说,不但让大家知道了如今盛行的一些零食,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明白了这些零食会造成的后果;有的同学把自己打扮成各种零食的模样,自编自演小品,为的是让大家了解零食的不正当生产途径及它的危害性;还有同学播放了自己拍摄的校园内垃圾的录像,分析垃圾的主要来源,呼吁大家与零食说再见,还校园以洁美!一个个学生自行组织、自己排练的节目,从不同侧面强调了零食的危害性,动员大家快速行动起来——与零食说bye bye!
(三)活动结果
1、孩子们对零食有了新的认识,更深层次地体会到零食会给大家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培养了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2、活动中全班参与,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有了收获,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有了更高的提升。
3、以点带面:主题班队课受到师生广泛好评,并以此带动了全校师生大规模地展开“拒绝零食”的活动。
三、活动反思
良好的行为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但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强化、巩固并内化为自觉行为。
(一)善于捕捉信息
在孩子的身边,无时无刻地在发生无数的事情,有些事情,在常人的眼里感觉是那么平淡无奇,而有时你细细分析的话,却会发现有些已经不知不觉给学生、学校乃至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孩子对于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认真面对,而有些问题却不能去好好对待。因此,教师要善于去捕捉孩子身边的一些信息,既要捕捉孩子对事情的兴致程度,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孩子思想的最深之处,这样,开展活动就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从而真正影响孩子的成长。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他们有主观能动性,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有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我们只有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信息,才能使我们的活动走进孩子的心灵。
(二)精心搭建舞台
孩子参与活动,要在活动成长,教师要精心为孩子搭建展示成果的舞台。他们在家中搜集资料,走进社会去调查,业余时间暗中观察,制作剪贴本,拍摄校园环境卫生乃至自编字演节目向师生汇报成果……孩子们都是全程参与,这时教师要适时给孩子提供机会,给孩子一些有效的点拨,引导孩子顺利地开展活动。这样,孩子参与活动的欲望就会更强,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都能在活动中更好地得到提升,孩子在活动中也会有实质性的收获。
关键词:郭河地区,水资源,实践活动
一、主题背景的确立
学校东头的郭窑河, 南通郭河镇窑场村, 北抵通洲河, 原来河水是很清澈的, 现在变得越来越窄, 越来越脏, 越来越臭了。联想到我们整个郭河地区水质普遍差的问题, 于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 我向同学们提出了这个建议———观察分析一下我们周围的水资源状况, 和同学们一起定下了活动的主题———郭河地区水资源的现状分析。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 让学生们了解校园周边或所在村落的用水现状, 懂得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思考、整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关注社会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热爱家乡的品德, 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一课时)
全班30名学生编成3个小组, 每个小组按居住地选出一个组长, 负责大致区域内小组人员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围绕“水资源现状”这个课题, 布置各小组研究的内容和校外活动的区域。
第二阶段, 实践阶段 (课余, 两周时间)
第一小组:采集水样:①采集郭河镇街道内水域的水样。②考察学校以北的通洲河和校园东边的郭窑河。③填写调查表, 如下:
④了解本地区水污染的情况并向有关部门建议。
第二小组:调查家庭用水。①刷牙时或沐浴中抹香皂时, 有没有关上水龙头?②淘米、洗菜的水, 有没有用在别的地方 (浇花、冲厕所等) ?③洗碗筷时有没有关水龙头?④水龙头有没有漏水?⑤有没有过量使用清洁剂?到各家各户分发填写调查表, 通过调查家庭用水, 提出家庭节水计划:生活用水, 综合利用;拧水龙头, 随手关水;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第三小组:调查家乡水资源利用情况, 提出节水的建议和措施。作如下项目的调查。①当地生活用水分哪几类?%煮饭、洗衣服、洗厕所、洗脸、刷牙等。②当地清洁卫生状况好不好?%不好, 到处是鸡舍, 鸡粪随处可见等。③当地水质量如何?%不好, 被污染情况严重。④人们饮用水的主要来源?大部分购买桶装纯净水。⑤当地以哪种灌溉为主?使用农用器材。⑥有没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开始推广。⑦有没有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有。⑧有没有污水处理设备?有设施, 但没有正式启用。⑨根据上面调查结果, 设想了农业节水措施, 并与村委会联系:改变灌溉方式, 废弃大水灌溉, 自流灌溉,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适当调整种植结构, 开发旱地作物;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 (两课时)
学生在汇报交流中, 纷纷呈现自己的劳动成果。内容有:①手抄报展示。②通过漫画、宣传语等形式, 展示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③向有关部门写建议书。④写的倡议书和调查报告
四、活动反思
(一) 学有所得
1.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小组合作意识。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 不是一个人单独所能完成的, 需要小组成员具体分工, 相互配合, 通力合作。比如调查家庭庭用水和家乡水资源利用情况, 项目多, 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工才行;另一方面, 同学之间要及时沟通, 相互协调。从实践情况来看, 学生们, 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合比较默契, 相互帮助和支持, 收到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2.学生们投入大自然, 顿觉眼前天地宽。有的学生虽身居农村, 但繁重的学习负担使他们只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一次有机会走出校园, 来到田野, 来到大自然, 觉得眼界开阔了。学生们一方面欣赏到家乡美丽的田园风光, 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图景, 另一方面观察到家乡河流水资源污染与浪费的现状, 见识增长了不少。
3.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找到了更好的学习门径。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辟了开放学习的平台。学生们每到一处, 都主动认真观察各种现象, 及时记录各种状态和数据, 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 培养能力, 学生们受益匪浅, 他们找到了更好的学习门径。
(二) 教有所悟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中小学生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门必修课, 具有开放性, 多元性, 动态性, 极富现代化教育的时代新特征。然而它在农村学校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困难, 这就需要我们边实施, 边摸索, 边总结, 使之更趋成熟和完善。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是师生交往, 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实践活动的始末, 都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和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要教师的鼓励与指导, 甚至亲自参与。这样, 师生的交流尤显频繁, 这一师生互动的过程使双方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对教育教学的崭新理念就有了更新的认识, 其教育教学手段和策略也将不断改进, 教学研究的水平也将不断提高。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上面。如果觉得自己在后面,那么你肯定会向前看,如果觉得自已在前面,那么你或许会更多地向后看。
其实,目光有时能决定位置,位置有时也能决定目光。但还有另一种情况:处在一个确定的位置上,目光仍然可以投往任何一个方向;而处在不同的位置上,目光仍然可以投向相同的方向。
请以“目光与位置”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二、解题(含评分说明)
1、“目光与位置”话题中的“目光”可以是实指,也可以是虚指。虚指的,只要是心理活动方面的,如想到的、心里希望了解的、梦中所思考的和其他主观意识等等都可以。常见的如“理想”“愿望”“目标”等都可作为“目光”的注脚。如果仅是写“实”的目光,而缺乏辩证说理,又无隐蕴的“目光”含义,那么,“内容”一项不能评为一等。
2、“目光”与“位置”的关系:重在辩证分析,即“目光”可以影响“位置”或“位置”可以影响“目光”,或二者互为影响,或有时有影响,有时没有影响均可。只要体现了二者的关系,都应视为切题。
3、采用分项分等评分法。
4、建议“内容”项与“表达”项切入总分把握在42分。
5、满分作文,原则上每位阅卷教师只允许选2篇,且必须经组长同意;30分以下的作文慎打,且必须经组长同意。
6、错别字扣分,重复出现的不累计,最多不超过3分。缺标题,扣2分。缺字数,每缺50字扣1分,最多不超过5分;如果超过5分,则应按内容严重不足处理:给个总分(不能超过30分),不再另外扣缺字分数。
三、写题
历史的短片
纵观历史,风云变幻,犹如一幕幕的短片。
第一幕
背景:“闯王”李自成攻破明都。起义的大军正在农民的欢呼下徐徐进城。
李自成(向谋士):看!我有惊天的丰功伟绩,农民又如此拥护我。我称帝怎么样?
谋士(大惊):万万使不得。您知这明亡是为何故?称帝虐民啊!闯王且不可复明之辙,请您三思!
李自成(不屑):我怎能与明一样,我会有分寸的。
结局:李自成大失民心,被灭。
这说明什么?短浅的目光决定了其失败的位置。
第二幕
背景:清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欧洲商人来华,欲与清通商。
荣禄:皇太后,夷人通商之事,您意下如何?
慈禧:笑话!我大清万里疆域,物产丰饶,物用充足,何有求于外人!
荣禄:正是,正是。可是江南的商户每年也给咱大清纳了不少的银两,前些日子,他们正吵着要上书皇太后,请求与夷人通商。您是否再斟酌斟酌?
慈禧(面有愠色):荣大人,你说我缺这点钱吗?不必再说,决不开埠。
结局: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而“物用充足”的大清却因闭关锁国,一步步走向覆灭。这又说明了什么?安逸的位置让其不可能有长远的目光。
第三幕
背景:抗日结束,国共之争。共产党直逼南京。国共举行和谈。
毛泽东:一山不容二虎,况且这是只害国害民的虎。和谈可以,只要这只恶虎能弃恶。(共产党向国民党提出了和谈条件)
蒋介石:让我的资产收归国有,真是开天下之大玩笑。(暗地指使李宗仁拒绝接受和谈条件)
结局:百万雄师过大江。国民党退居台湾。这又说明什么?扣问历史苍穹,它用沧桑的语调回答:目光与位置犹如天之于鸟:天有多高,鸟就可以飞多高;又如海之于鱼:海有多深,鱼就只能游多深。
(湖北襄阳二中高三(2)班 马飞)
四、评文
简评:这篇考场作文有两大突出的优点,一是形式新,二是扣题紧。
形式新,具体体现在把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片段运用蒙太奇的手法组合在一篇文章之内,充分表现了作者驾驭材料的娴熟能力。
扣题紧,则又体现在每幅生活片段的后面紧接着的议论段落上。特别是最后一段,不仅揭示了“目光”与“位置”的辩证关系,而且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如果去掉了这些,那么,文章就显得凌乱琐碎,似有离题之嫌。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优美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漫漫戈壁沙丘之中一条浓阴蔽日的杨柳路(《甘棠遗泽》画),旁边慢慢出现一首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接着是我的旁白:“同学们,看着这一丛丛戈壁滩中顽强生长着的左公柳和人们为歌颂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而作的这首诗,我想起了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用动画效果让它出现在整个画面的下方),我非常得意自己的“创作”——用两首诗词作对比,突出左宗棠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两首诗中的杨柳不是同一个概念,前面一首是指杨柳树,后面一首是曲牌名”。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好像在哪看到过,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后人把凉州词传错了,原句可能应该是黄河远上白沙间”。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诗歌入手,兼考新疆的地理环境,了解左宗棠在治理新疆方面所克服的困难,理解边疆人民对左收复、治理新疆的感激之情,并把你们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个小组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新疆在我国国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左为什么坚持收复新疆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小组成员自由搭配);第三小组考察新疆的历史地位,看能否用你们的考证的事实来告诉俄等侵略者: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你们践踏和侵略!第四小组,考察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过程,要求把左收复新疆的路线、措施、经过搞清楚,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就这样,总共只有两目、图文、小字加起来只有3个页面的一课内容,本来用一节课教学绰绰有余,结果我却用了两节课时间,但除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外,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这两同学对老师态度特别亲切,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老师,错了”这句话,勾起我对历史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由此想到了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教师备课侧重在备教学过程的设计,且过程设计过于具体、详尽、死板而不给学生留有空间。
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目前教师备课(编写教案)的侧重,除了对本课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等的分析与处理外,往往更多的考虑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且力求尽善尽美,每一个子目怎么讲,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等等全设计好,而恰恰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忽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途径以及学习资料(课程资源)的储备。在这样教案的导向作用下,学生很可能变成你的“操作工”而已。所以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实施中可根据课堂情景如学生的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误区二: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书本、课堂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不变应万变”,忽视复杂的教育对象,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
目前的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传授为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教师凭借教科书、教学用书和其他教学资料,借助一定的手段,进入“规范”操作(这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已经成为千百万教师工作的程式,稳定于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较少鼓励学生提问,一旦在课上遇到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以外的问题便会用“课后讨论”等搪塞过去,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种亦步亦趋的学习方式是培养不出真正具有求实精神、怀疑和证伪精神、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的学生的!这也是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的。我认为要改变课堂教学行为,首先要确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述他们想了解什么?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老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追求、探索,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创造性学力,而不是考虑你的教案怎么实践,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将来从事创造性劳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误区三:对有效课堂教学认识的误区,把有没有教完内容或学生掌握情况作为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在这样的理念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的是如何认真地把我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全部教给学生,所以与之无关的东西应该舍弃。然而新课程理念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求教师要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由此我认为,我们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注重本堂课学生的学习收获,又考虑每堂课对学生以后乃至终身的进步或发展的作用;既注重历史学科教学内容的价值,又考虑与之相关学科的知识的有机整合。总之,把有效教学定位在对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
单位:第三中学
姓名:郭新清
邮编:365107 电话:***
电子邮箱:
295576460@qq.com
我在进行《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时,提出了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主要是吸收它的哪些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差距?并说出理由。
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吸收外来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东西;有的认为应该吸收例如企业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有的认为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时,突然有个同学提出,我们应该学习外国的社会制度。此话一出,整个班响起一阵喧哗。我对他说:“哦?说说你的理由?”这个学生回答说:因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那么穷,那么落后,而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富裕,那么发达。这时有同学起来反驳:“中国底子薄,起步晚,所以才这样的。有的同学说:我们中国人口多,所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另一位同学说:我国现在的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要快得多。还有位同学说:我们只是经济发展的基数小而已,但速度还是很快的。争论告一段落,学生们在等老师发表意见。
我说:我想,从刚才的争论中,大家已经明确了我国经济之所以落后的客观方面的原因。可以说,造成我国相对落后的因素很多,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但是在众多因素中,我们只有找到最根本的原因,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这里,老师只给大家留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课后去思考:我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不是社会制度?是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比社会主义国家富有、发达呢?
我认真地回顾了一下这堂课:学生真正的动了起来,思维活跃的火花在跳动,激情在课堂上点燃了,而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要点燃起争论的“火”,也要控制“火势”,不能漫无边际,更不能影响其他方面,更要适时的“熄火”。否则这样的课堂,老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地位如何体现?活跃的课堂,是思维的活跃,是能力的活跃。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乱说乱讲,在设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两难问题时,引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辩论,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的感悟思想,体味生活中蕴含的道理,规范自己生活中的行为。
针对这一问题值得总结的是:
一、作为教师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实施,引导、激发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达到百家争鸣,学生用心去体会,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经过学生的争论、辩论后的观点,必须统一或有一个定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想知道的最后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观点一致的学生更自豪、更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了铺垫。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灯不挑不明,话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
2010——2011学年数学教学德育案例
八年级数学课本《圆》这一章中有这样一道题:如图为一圆形玻璃板破碎之后的一块边缘碎片,请你由此仅存的一块碎片将原来的整块圆形玻璃板通过尺规作图复原出来。学生依据一定圆心,二定半径的步骤将圆复原出来了,可是更深层的东西他们还不知晓。于是我进一步问道:题干中的小碎片如果看成一个部分的话,那还原好的这个圆就是什么?整体,学生答道。那这个题目由条件到答案的过程宏观的来看就是由什么到什么?我继续问到。从部分到整体,学生齐刷刷的。有哪些同学能够更详细地解释一下?我进一步探询。此时学生有的在那低头沉思,有的相互之间轻声交流,我则来回巡视参与到部分同学的讨论中。最终有结果了,大家一致认为:小碎片这个部分的存在就已蕴涵了它所在圆这个整体的两个主要信息――圆心和半径,所以我们才有可能凭借某种手段由部分还原出它所在的整体。深刻理解了由部分到整体、部分蕴涵整体信息的思想,同学们的思维扩展开来:克隆不就是这种思想的应用嘛!还有一些奇异的生物,他们的身体的一部分同样可以成长为和原来功能相同、大小一样的个体。西游记里孙悟空拔下来一根毫毛就可变出成千上万的小悟空看来有可能是真的。同学们七嘴八舌、兴趣盎然的说起来。我接着提醒学生:咱们人类所处的这个外在大宇宙以其生生不息、变幻莫测、包罗万象的灵性、智慧和信息蕴育了人类的每个个体生命。咱们每个同学毋容置疑的都是这个大宇宙整体中的个体生命。现在大家都知道个体蕴涵整体、反映整体,那自然我们每个个体生命身上也都蕴含了这个整体大宇宙的所有信息、灵性与智慧。同学们,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要找到了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我们便可以开发出我们每个人身体内部所蕴涵的与宇宙等同的无尽的潜能、智慧和灵性啊!一切都在那完好无损的时刻存在着,最重要的我们要相信自己!
部分包含整体的信息是当代最热点的哲学话题之一,是一种古老而从古至今传承不断的当代最具魅力和生命力的哲学观点。说它古老一点也不假,就东方而言:中国传统《周易》中的无极生太极,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感悟,《黄帝内经》中的人体是个小宇宙,万物皆备于我的主张,释迦牟尼所说《楞严经》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体证。上述种种虽形式不同,但实质皆是宇宙哲学的古代诠释。就西方的传承之脉路来看:从柏拉图的单一和众多的悖论到布鲁诺大一和小一的矛盾,再到黑格尔的每个概念都潜含一切概念的思辨,莫不显示出宇宙观之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一切真理的生命力在于它就是事实本身,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的进展昭示着宇宙观的又一次复苏、张扬和升华。虽然目前的初中生还远未达到自创类似宇宙观等理论的高度,但我们教师应通过通俗易懂的事例引申课本知识,来达到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欲的目的。由一个简单的画图题引申到宇宙观也仅仅是手段而已,重要的是前面所述目的的顺利实现。
案件回放
2009年, 某检验机构接到几批农业用碳酸氢铵样品, 客户要求按照产品包装上标示的执行标准GB3559-2001《农业用碳酸氢铵》对样品的氮含量和水分进行检验。经检验, 水分均未超过3.0%, 氮含量最低的为18.1%, 最高的达22.8%, 符合标准规定的优等品中氮含量≥17.2%的规定。从表面上看这几批样品似乎没有质量问题。但问题远不是这样简单。
碳酸氢铵 (化学式为NH4HCO3)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9, 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不考虑水分含量, 纯净的碳酸氢铵中氮含量为17.7%。GB 3559-2001要求优等品碳酸氢铵化肥的水分含量≤3.0%, 氮含量≥17.2%, 因此, 优等品的碳酸氢铵氮含量只能在17.2%~17.7%之间, 不可能超过17.7%。那为什么检测值会超过17.7%呢?
检验机构又依据GB 2945-89《硝酸铵》中氮含量的检测方法蒸馏后滴定法对上述样品的氮含量进行了重新分析检测。蒸馏后滴定法是一种直接测氮方法, 使用这一方法, 测出的氮含量从5.4%~13.6%不等。
同样的样品, 不一样的结果, 问题出在哪?根据GB 3559-2001的规定, 氮含量的检测方法是酸量法, 即碳酸氢铵与过量的硫酸溶液反应, 在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溶液指示液存在下,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硫酸, 至溶液呈现灰绿色即为终点。具体反应过程为:
由此可见, 酸量法是一种间接测氮法, 是借助样品中碳酸根的量来间接计算氮含量的。氮含量过高, 有可能是存在其他形式的碳酸根, 很可能是碳酸钙。于是检验人员又依据HG/T 2226-2000《工业沉淀碳酸钙》对样品进行了检测。经检测, 发现样品中存在着大量的Ca2+, 也就是说碳酸氢铵中有大量的碳酸钙存在, 其检测数值从9.2%~55.2%不等。这几批样品的各项检测值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 这几批所谓的碳酸氢铵化肥, 事实上所含的碳酸氢铵不到50% (除4号样品) , 其中含有了大量的碳酸钙以及其他不明的物质。至此真相大白:使用酸量法检测碳酸氢铵中氮含量, 检测方法将样品中的碳酸根 (其不论是来自碳酸氢铵, 还是来自碳酸钙) 全部计算成了碳酸氢铵的碳酸根, 从而使得检测出的氮含量超出了其理论含量。说明酸量法检测碳酸氢铵氮含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标准存在局限性的原因
近年来, 关于标准不能检验出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例可谓有不少, 最有代表性的如:含三聚氰胺的乳制品的检测;地沟油的检测等。依据相关产品标准检验, 这些产品都是合格的, 似乎安全, 但事实上却都是严重的不安全食品。在假冒伪劣产品面前, 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究其原因在于:
1. 标准的滞后有必然性。
打假与造假是对立着的矛盾体, 从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来分析, 造假是主要方面, 而打假是非主要方面。这是因为:造假在先, 而打假在后, 有了造假, 打假才成为必要。造假对造假者本人能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 造假者总是积极主动, 想方设法, 绞尽脑汁, 翻新花样, 居于主导的地位;而打假从根本上讲, 并不能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 只是防止损失、损害的发生, 具有被动性。因此, 标准作为一种鉴别产品真伪的手段, 在一定的时期内, 处于滞后状态, 有一定的必然性。
2.标准的合理是相对的。
标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 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其科学合理性不仅受到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 更受到外部客观世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限制。标准的合理性是相对的, 只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等适用条件下的合理。抛开标准适用的条件, 标准可能会无所适从, 走向不合理的一面, 有时甚至会助纣为虐。用酸量法检测氮含量, 检测的对象应当是按正常的原料、正常的工艺生产出来的纯碳酸氢铵, 而掺入了碳酸钙、且造假者又冠之以纯碳酸氢铵名分后, 再用这一方法检验氮含量, 从根本上讲, 已背离了标准的初衷, 因而会出现不合理的结论。
标准的功能定位:不仅要扶优, 更要打假
在现阶段, 我国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的生产企业诚信严重缺失, 大肆生产假冒伪劣产品, 不仅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也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 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出现了市场失灵现象。政府要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其职能首先不在于发现合格的产品, 是应当是发现不合格的、不安全的产品。这也是我们每年花大力气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品监督检验的目的之所在。因此, 标准不仅要能够扶优, 更要打假。只有借助完善的标准, 检验、执法人员才有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火眼金睛”, 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揭穿造假者的面目。
标准是打假的有力武器, 它必须及时更新、不断完善。我国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标龄太长、修订不及时, 这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的不断问世, 加之经济社会的日益复杂, 标准面临的适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碳酸氢铵化肥掺假一案中, 造假者利用标准的缺陷, 大量生产假化肥, 坑害农民, 危害极大。GB 3559-2001的修订迫在眉睫。
标准有效打假, 还要依靠人才和信息交流
即使是十分完善的标准, 也还需要依靠以下两个方面的要素, 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1.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性的因素, 发展生产力, 归根结底是要依靠人才。在检验工作中, 人才同样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人、机、法、环、料、样”6大检验要素中, 只有人能够对变化了的环境进行思考。碳酸氢铵化肥掺假一案能够被揭破, 靠的正是检验人员过硬的检验理论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
发挥人才的作用, 不仅要引进人才, 更要在人才的培养使用方面建立、落实制度, 创造良好的氛围, 支持、鼓励、激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交流研讨会、承担课题研究等方式, 不断钻研业务, 提高理论素养, 养成勤学习、善思考、多总结的习惯, 为做好检验工作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2. 加强信息交流。
市场上还有多少的假冒伪劣产品未被发现, 是个不确定的数。即使已经发现的假冒伪劣产品, 但在不同的区域, 对不同的主体来讲, 也还是有人处于未知状态。产品质量的风险是始终存在的, 又由于产品风险信息的不对称, 使信息交流成为必要。
开展信息交流, 应当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2011年上半年发生在台湾的塑化剂 (成分是邻苯二甲酸酯类, 包括DEHP等) 质量事件, 从事发过程看, 是台湾的检验人员在检验食品时偶然发现的, 但据报道, 早在2007年我国的商检部门就对出口的含油食品检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EHP) 超标。这表明国外早已对食品中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EHP) 等塑化剂有了关注, 并采取了控制措施。
检验机构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造假问题有责任及时向上报主管部门报告。检验机构对委托客户负有保密的义务, 但这应当限定在客户的合法利益内。如果客户委托检验的样品的检验信息已可能涉及到公众利益, 检验应当有权利、也有义务向上级部门报告, 以尽量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标准制定环节, 信息交流尤为必要。制定标准是一件技术性强的工作, 同时标准的内容又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 因此, 制定标准的主体要有专业性和公正性。征求意见时, 征求的对象应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即应当确保有利害关系的相关方能有机会提出自己对标准的意见。对于相关方来说, 应当珍惜机会, 充分发表自己对标准的意见。不容乐观的一个现象是, 有些相关方在制定标准时, 不十分积极, 但标准有漏洞了, 又怨声不断。
结束语
本课是一堂九年级英语的复习课,所复习的内容是牛津英语八年级下第五单元International charities和第六单元A charity。笔者结合对九年级英语复习课的实践积累和探索研究而精心设计的一堂复习探究课。按照课标要求,以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为最终目的,遵循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学情分析
学生总体层次中等偏上,但是由于面临中考压力,课业负担较重,学生参与表达为辅的课堂形式迫在眉睫。
三、教学目标
复习世界上的三大慈善机构Oxfam, UNICEF, ORBIS, 复习机构组织的名称;复习不同种类的残疾和需求,以及如何帮助残疾人;复习这两个单元中的重点句型、短语和单词;复习基本语法used to do, be used to do, be used to doing, such...that..., so...that..., it is adj. for sb to do...;
四、教学理念
明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遵循“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英语试题,领会中考命题的思路和意图。保持英语课堂活泼、生动、高质、高效的教学特点。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Step1 Lead-in] Lead Ss to some pictures about Ya’an Earthquake.
分析原因:这种导入的方式可以直接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遇到困难需要全社会帮助的人们,从而引出慈善组织的存在,导入了这个课时的主题。
学习效果:学生对这种新颖的复习课导入方式非常感兴趣,对下面的课堂充满了期待。
[Step2 Revision] Using the words we learnt in these two units to finish the exercises about Ya’an Earthquake.
Look at the picture about the disabled and translate four sentences to revi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 It is adj. for sb to do sth”.
分析原因:在导入环节结束后,迅速让学生围绕刚才的旱灾话题,完成一些相关的填词练习。
学习效果:学生在这一部分的复习中,紧紧围绕地震的话题,从主题出发,环环紧扣,像一根线一样把一些琐碎的知识紧密地串连在一起。
[Step3 Lead-in]Show students a picture about hills and mountains and tell students to have a charity walk together.
分析原因:在设计这个部分时,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打破传统复习课死板、僵硬的模式,把整节课的复习看成是一次慈善步行,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复习。
学习效果:学生对任务型的复习课非常感兴趣,对每一个任务都十分认真地对待。
[Step4 Revision about UNICEF]
Use the words we learnt to finish 6 pieces information about UNICEF.
Match two halves of the sentence for learning more about UNICEF.
Group work.
分析原因:通过首字母填空、根据英文或中文解释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复习所学的词汇,在复习词汇的过程中,能够更清楚字词的意思。
学生效果: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超出了预期,他们灵活运用所复习到的知识,积极参与小组的学习讨论,大胆的表达自我,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Step5 Exercises about the entrance exam for high school]
Do some exercises about the entrance exam for high school about these two units.
分析原因:作为一堂九年级英语复习课,最终的教学目标还是应该围绕中考,所以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是非常有必要的。
[Step6Writing] Revise how to write an article about organizing a charity walk.
Ask students to write an article after class.
分析原因:学生通过听、说、读及各种练习的操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写作表达。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流程和方法的指导,这篇写作分四个部分:1.描述慈善步行的目的;2.活动的善款;3.活动的意义;4. 自己的感受。
七、课后反思
张佳佳10#夏娜娜33#
一、活动主题:把“诚信”刻在心中
二、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懂得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自觉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懂得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要从小做一个诚实的人。
三、活动准备:
1.黑板布置,同学写主题、负责美工的同学在教室布置环境。
2.后面黑板上写上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人生格言并搜集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3.创造性地排教室座位,分成五排。
4.准备一台笔记本电脑,配数码投影仪
四、班长讲话
把“诚信”刻在心中的主题班会,在同学们的精心准备下,今天终于召开了。课下,同学们积极收集资料撰写身边的诚信故事,排演小品,学唱有关诚信的歌曲。在准备中,我们真正理解了诚信的含义,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举手投足的细微之处做起,真正兑现诚信的实际含义。最后,预祝本次班会圆满成功。
五、活动过程:
(一)宣布队会开始:全体起立,出旗,敬礼、唱队歌、请坐。
(二)活动开始:
板块一:主持人致开场白
主持甲:诚信是一块金子,拥有诚信的人,他的人生便会闪光。
主持乙:诚信是一个“真”字,我们需要这个字来相互了解,彼此真诚。主持甲:诚信是一种美,一种真正的美。
主持乙:诚信是一种“德行”,一种人际交往中不可缺的美德。
主持甲:其实“诚信”二字在我们的人生、生活中扮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主持乙:正因如此,我们班特举办“把诚信刻在心中”的主题班队活动。板块二:初识诚信,对诚信的理解。
主持人: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观察实践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
同学甲:愚公年且九十,为了方便子孙出入太行、王屋二山,坚决移山,以诚心
感动天帝。他告诉我们:诚信是通向成功的道路和桥梁。
同学乙:玄德求贤若渴,三顾茅庐以“诚”感动孔明出山,孔明为一“信”字,倾力辅佐刘备兴复汉室,终成“三国鼎立”之势,他们把“诚信”二字诠释得如此完美。
同学丙:诚信不仅是治国之道,还是立身之本。请看投影,(出现李素丽工作的画面)同学配解说词:李素丽,一个普通售票员却把“诚信”刻在心中,数年如一日,诚信地做好本职工作,从她的身上我真正认识到了“诚信”的重要性。无论对自己、他人亦或是民族。
同学丁:苏武牧羊二十年,矢志不俞终回国。
„„
主持人:大家所讲的都是经典的诚信故事,在此理解的基础上能否用极简单、普
通的生活片段去理解。
同学纷纷发言:诚信是你买东西忘带钱时,老板把货物塞在你手里冲你的一笑;
诚信是你连续失败后,朋友主动伸出的那双手;诚信是你离家后
过了一定时间妈妈在村口的遥望。
„„
主持人:那我们看看《中小学生守则》上是怎么说诚信的。
出示:《中小学生守则》第九条: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六条: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齐读)
主持人:我们的民族是个讲诚信的民族,请大家听故事谈感想。
板块三:听故事谈感想,“曾子杀猪”
同学讲:故事家喻户晓,(内容略)
同学听后讨论,讨论后谈感想。
主持人:“诚信”故事不是我们中国特色,国外也有,谁知道。
同学讲:“爬行上班的校长”
故事梗概:开学初,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校长路克曾经公开打赌,对全
校师生说:“如果你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我将在9日那天
爬行上班。”可这一要求师生们做到了,于是校长爬行雪地1.6公里,历时3小时来校上学,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从此,他的学校更
有竞争力。(同学纷纷谈感想)
同学接着讲:“乌克罗普的成功之道”,“只卖个零头也要卖”的故事。主持人:大家能不能举一些反面的例子来证明失去诚信将有怎样的危害。同学讲:“食言而肥”,“楚王击鼓”,“口惠不至,祸及全身”的故事。
主持人:听说我们今天要开“诚信”主题班会,孙大圣也来凑热闹,请大家来看: 板块四:小品“大圣的抉择”,“把诚信抛入水中”
“大圣的抉择”小品梗概:
由于保护唐僧取经有功,如来许诺满足她一个愿望。悟空决定做个凡人。如来让大圣在“美貌、诚信、金钱、荣誉”中去选择,大圣想选美貌,可想起铁扇公主的恶毒,决定不要,想要金钱吧!可想到女儿国国王有钱并不快乐,也舍了金钱,如果要荣誉便做神仙了,于是大圣要了诚信,对,做个“诚信”的 人。
主持人:刚才的小品一定使大家深受感动,下面请大家接着看一个小品,接着编
下去:某人背着行囊到一个渡口去渡船,由于船载的重量有限,船公要求他把必须把行囊里的“权力、金钱、美貌、地位、诚信”仍一个下水。该男子想了半天决定把“诚信”抛入水中。
同学甲、乙、丙、丁等分别续写。
主持人:人生的小舟,哪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得有失;失去了美貌我们有健康
作伴;失去了健康,我们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我们有机敏相伴,而失去了诚信呢?我们便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飘走。请听诗朗诵《话说诚信》(配乐)
盘古说:“诚信是我开天的巨斧。”
女娲说:“诚信是我补天的晶石。”
孔乙己说:“诚信是我被写在酒店里小黑板上的名字,过段时间就被擦去。” 列宁说:“诚信是我打碎花瓶后的主动承认错误。”
程颐说:“诚信是做人的准则。”
雨果说:“诚信是世间万物的源泉。”
韩非说:“诚信是交友的基础。”
梁晓声说:“诚信是不能和利益一样放到天平上去称的。”
老师说:“诚信是那提醒同学们休息的悦耳的铃声。”
同学说:“诚信是我每天交给老师那工整的作业。”
„„
主持人:诚信是我们心中苦苦追求的生命之树开出的金花。
板块五:诚信宣言签名活动
在我们今天的班队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请大家在黑板上签上名来响应我们“把诚信刻在我们心中的主题倡议。”同学纷纷签名。
主持人:请我们的班主任对我们今天的活动作总结。
六、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拥有诚信,你的世界会无限大,生活会无限好;拥有诚信,你就会永远美丽,让诚信扎根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心中时刻装着它。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同学们时时处处做到诚实守信,让诚信成为你们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七、活动结束
主持人:同学们,未来是属于我们的,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让我们从自身做起,让我们把诚信永远装在心中,做一个以诚信为原则的人!让我们携起手来,与诚信结伴,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主持甲:最后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好孩子要诚实》。
一.活动背景
与世博同行,让梦想成真。走进世博、参与世博、分享世博,上海市民向世界表达着共同心声: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文明的盛会,我们大家的世博”,世博会会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更美好。我们的共同期待 难忘2002年12月3日申博成功之夜,上海不眠,南京路步行街街纪广场欢声入云,历史铭记了这一欢腾的夜晚。“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上海”、“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成为昨天活动中最响亮的口号。当前,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唱响“缤纷世博,魅力青春”的主题,把广大青年的学习热情.创造热情.奉献热情激发出来.汇聚起来,这是时代对青年的呼唤,更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活动主题
缤纷世博,魅力青春
三.活动目的:
1.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意识,与时代同行,增强同学们的历史责任感,坚持“五四”精神,以身为团员为荣。
3.走进世博,了解世博,让广大青年肩负起时代使命,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同学们的道德修养。2.展现班级采,提高支部凝聚力,让每一个同学都融入支部大家庭。
4.弘扬世博精神和志愿精神,展现新一代的风采,展现青春的魅力。
5.提高同学关心国事的积极性,并在以2010年上海世博为机遇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四.前期准备:
前期安排:1.会场布置,教室中央设置舞台,布置黑板,并派人负责音响2.确定主持人,主持人做好前期的沟通,培养默契。3.为游戏优胜者准备小礼品,准备好布置教室的材料。
五.活动流程
1主持人上台开场白,强调我们此次活动的意义,增强大家的积极性,加强大家对祖国的热爱,增加对上海世博会的关注热情。2.以“人生”为线索,活动拉开帷幕:
第一章:缤纷世博——尽现人生百态
(1)由本班同学上演情景剧——《旅行者日记》。(演绎一个外国游客来参观上海世博,与上海“世博人家”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最终他爱上了中国并留在了上海。全剧以记叙日记的方式展开,并伴有背景音乐)(2)世博知识竞赛(以接龙方式让同学积极参与,说出世博,低碳,等热门话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3)由班干部带领大家齐唱《国家》
第二章:魅力青春——绽放人生之美
(1)配乐诗朗诵:“世博之歌”
(2)现代舞表演:“蝶恋花”
(3)男生独唱:“一场游戏一场梦”
(4)集体游戏:“谁是大赢家”
(4)音乐剧:《我的青春我做主》
第三章:结束语——主持人,活动负责人等总结活动;集体合唱《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六.生活效果预示:
【班队活动设计案例一则】推荐阅读:
班队活动总结09-15
班队建设活动方案06-01
主题班队活动方案09-09
安全在我心 班队活动设计12-24
小学班队活动方案设计01-08
主题班队课活动反思09-12
学雷锋班队活动10-01
《爱绿护绿》班队活动方案12-14
留守儿童班队活动总结01-16
三年级班队活动方案设计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