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处公证员奖惩制度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证处公证员奖惩制度(通用8篇)

公证处公证员奖惩制度 篇1

一、为加强对××公证处的管理,切实落实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激发公证员从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办事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公证处公证员必须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三、司法局针对××公证处公证员实行奖惩制度,奖励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惩罚实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四、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证员,应当给予奖励: 1.模范遵纪守法,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各方面成绩显著的;

2.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及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积极开拓新的公证业务领域,积极办理公证业务、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

3.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化解社会重大群体性案件或纠纷的;

4.其他表现突出,经司法局认可的。

五、对公证员的奖励分为:表彰、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记功等。在给予上述奖励的同时,可以发给公证员一次性奖金。

六、对公证员个人的奖励由××公证处主任向司法局提出,由司法局党组会议决定。奖励记入公证员本人档案。

七、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证员,应当给予处罚: 1.违反公证机构规章制度,不服从公证处管理的; 2.违反《公证程序规则》的; 3.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

4.对上级部门要求完成的工作拖沓,迟延,情节严重的; 5.有其他不良表现,应当给予处罚的。

八、对公证员的处罚分为:处内通报批评、警告、记过、不予注册等。在给予上述处罚的同时,可以并处一次性经济处罚。

九、对受到通报批评、警告、记过、不予注册等处分的公证员,区司法局公律股做好备案登记。对违法情节严重,触犯刑法的公证员,移送司法机关惩处。

十、处罚权限和程序同奖励的规定,处罚记入个人档案。

十一、处罚决定公布后,受处分者如不服,可向公证处申请复议一次,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区司法局申诉。

十二、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司法局。

十三、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公证处公证员奖惩制度 篇2

关键词:公证机构,诚信制度,公证制度

一、公证制度对于完善公证诚信制度的重要性

(一) 法律制度可以加强对于公证诚信制度的建设力度

公证法律的存在可以确保诚信制度的实现, 并且促进了公证制度的和谐发展。早在瑞士民法中就已经出现了对于诚信规范的明文规定, 这也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性。当前, 诚信制度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在法律具体实施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公证制度的存在和应用, 可以确保诚信的效能得以体现, 确保诚信公证制度得以发展。公证制度的具体发展除了需要保证社会服务职能之外, 还需要关注其自身在法律中的能效。调查研究表明, 我国的就公证制度出台的规定数量远少于其他国家的公证制度相关规定, 这也是我国在公证制度具体实施过程中频繁出现覆盖面不全、实施过程中问题百出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制度的具体执行过程中, 诚信公证制度会因为公证程序和制度的合理性得到保证而更好的发展。

(二) 公证诚信效力通过法律得以强化

1. 强制执行效力

我国颁布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八条中明文规定“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 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辖区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受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2. 证据效力

法律中明文规定了公证书所具备的的公证效力。其中《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实施和文书, 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由公证部门出具文书, 那么将会具有一定的公信力, 也会体现一定程度的公正诚信的效力。

再深入分析公证法律制度后, 可以发现在构建公证诚信制度中, 具体的公证制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体现, 可以显著的促进公证制度的完善, 并且保障了公证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二、针对公证法律制度对其进行完善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 确保公证质量保证体系的健全

公证质量是公证诚信体系中较为关键的因素, 公证人员在进行相关工作的时候需要加强体现整个公证诚信过程, 公证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确保公证书拥有诚信公证力。需要如下几个步骤实现诚信公证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1. 规范证据收集

规范收集证据主要是指处理公证事项的过程中, 当事人提供的基本证据以及证据具体的范围和制度。在具体建设诚信公证制度的过程中, 规范证据收集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此可更好的巩固公证证明的法律效力。将证据收集安排子公证之前进行, 从而可以让公证功过的过程以及结果的公信力得到保障。缺乏规范的证据采集则公证结果基本不具公信力。公证人员的积极性与证据收集具体明确有否相关, 明确具体的证据收集可以提高准确性, 从而也为公证结果提供了保障, 也体现出诚信的重要性。

2. 严格责任制度

通过公证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的实施, 公证风险会显著提高, 保障了公证质量的具体内容和公证公信力。在进行公证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尽快构建诚信制度, 并且严格按照公证程序规范进行公证工作的开展, 对于责任认定应当建立并且完善。对于公证过程严格执行责任制度, 这样就确保了诚信公证程序的顺利执行, 也间接提高了公证人员的责任感。

3. 公告与公示制度

针对已经查清事实的问题按照公告公示制度进行公示, 公示的内容为主要公证结果和公证的过程, 从而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其中, 并且主动进行监督。公证质量依赖于对具体问题的审核, 所以应当将诚征诚信制度在具体公证中实施, 确保公证的质量。

(二) 完善公证诚信监督管理措施

为了提高诚信公证工作的开展的可信性, 需要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公证诚信监督管理措施的完善。

1. 制定规范执业行为

在具体开展我国的公证制度的时候所办理的业务主要有证明对象、办理方式、公证文书的适用范围及用途四种, 其中证明对象有法律行为、法律意义的文书、法律事件、非争议性的权利和事件以及强制执行证明等;文书的适用范围分为国内和涉外两种, 其中遗嘱、赠予、继承权、产权协议声明、委托书、遗赠抚养、赡养协议、招标、财产约定、建筑施工等业务范围都属于公证业务的国内范围;而出生、死亡、亲属关系、签字印鉴属实、学位学历等都属于涉外业务。公证部门在接受申请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公证信息, 对存在的采用规定的标准进行处理, 采用标准对公证员行为进行限制, 确保其从业规范。

2. 保证公证独立性原则

公证处和公证人员都应当在恪守独立性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公证事宜的处理, 尽量避免公证工作受到现代社会的干扰。公证独立性规定的执行过程可以参照金融行业信用等级办法, 明确相关的执行标准, 借助监督公证确保公证独立, 从而确保其可以持续发展。

3. 完善公证员职业道德规范

实际约束公证人员。我国颁布的《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其内容主要是实际约束原则性。在公证工作的开展中, 公证人员处于重要环节, 是其保障了公证工作的开展。公证人员具体实施效力依赖于对公证员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完善。公证工作的会因为对公证员的审核监督而得到更好的开展。

4. 建立职业道德诚信档案

在进行公证人员的评审的时候, 为每个公证员就职业道德诚信进行建档, 并且切实进行诚信评级。通过职业道德诚信档案, 可以对公证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诚信公证进行记录和体现, 年度考核、荣誉、质检、违规以及投诉等状况都在职业道德诚信档案中得以体现出来, 督促公证人员的工作。

(三) 完善诚信评价机制

对诚信公证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 公证人员需要具备很高的诚信和自律意识, 对公证部门的内部诚信评价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 进而达到促进诚信公证制度发展的目的。所以需要基于公证法律制度建设诚信公证制度, 主要可以有如下几个措施。

1. 建立公证人员信用评级机制

记录并且考核公证人员的状态和实际的够工作状况, 并且将考核状况对外公布。与此同时, 年终奖金、福利制度和晋升等都关联到工作人员的诚信评价制度。借助这种方式促进员工努力工作, 全面开展诚信评级制度。

2. 提升公证部门内部诚信意识

公证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当属诚信制度最为重要, 同时也是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申请人的自身权益。可以将公证部门的内容放在宣传栏中, 借助宣传栏进行相关的宣传, 并且展示到公证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去, 诚信的重要性。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方面, 公证部门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借助竞赛等方式加速普及诚信意识, 对诚信内容进行宣传, 在公证工作中, 注重对诚信的应用。

(四) 强化公证员职业化建设

进行诚信公证的开展, 最重要步骤就是促进公证人员的职业化发展。职业化公证员可以使得独立性、权威性以及公证公信力都得到显著提高, 公证人员的个人素质以及专业素质也会因为公证人员的职业化发展而得到提高, 而具备了较高的素质的公证人员, 所提供的公证法律服务就会更加优质, 进而公证公信力也得到显著的提高。在整个法律职业群体中, 目前公证员地位不高, 如果加强公证人员的职业化建设, 那么公证人员就可以更加被社会所认可, 所以相应的形象和地位也都会在法律职业群体中得到提高。然后较高的社会地位可以让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行公证工作, 如此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三、总结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就是大力建设诚信公证制度。公证诚信制度因诚信自身的重要性而提高了公证活动的价值。所以当前的现代经济发展中需要加强对于诚信公证制度的重视, 确保公证机构可以持续发展, 从而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健全制度 公证立信 篇3

关键词:公证;制度;诚信原则;规范

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不可无信,信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优良品德,为人处事所必备。公证员讲究的信,最重要的是事实和法律。

由于我国公民对于公证更是了解甚少,于是老百姓办事力求简洁、省事和实在,与公证程序,公证条件发生了冲突。很多当事人是为了另一目的来办理公证的,如办理分房协议公证是为了到房管部门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当事人便为了公证书“迫不得已”来办理公证,当一听到需要各种证明材料就大为恼火。可他们不知道在此过程中,公证人员已为他们避免了将来可能出现的纠纷。那么,对于那些拒绝提供证据或恶意提供假证据的当事人,国家也没有一部法律来保障公证员调查取证的权利。

针对今天社会活动的复杂性,我们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必须从多领域、多渠道、多方面进行调整,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法律调整,更好的预防和减少严重后果的发生,对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具有特殊的社会功效。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了这种预防性的法律手缎来保护自己。另一方面,由于法律行为复杂和频繁化,光靠一种事后的法律补救手段已经不能完全解决社会问题了。然而这种事前调整的法律防预手段就必然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经济的发展及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安全问题给公证行业提供了拓展服务的机遇,为公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首先是网络发展带来了新的行为方式和经济方式,通俗的说,就是一个新的社会领域还没有人占领。所以公证行业在新的电子商务里是有机遇的,现在公证行业也正在朝着这个领域逐步的渗透,正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的拓展。我们要逐步地把现在个体的被动工作方式转变为一种主导的、主动的带有前瞻性的工作方式。

公证员是诚信的大使、操手,在其具体承办公证业务过程中要始终体现诚信,因为所有这些证明以及证明文件的产生,都应由公证员运用诚信的原则,加以解释或指导使用。需要通过建立收集证据,证据核查审批责任等制度完善公证质量保证体系。

一是要建立规范的证据收集制度。证据的收集是指受理各类公证时当事人应提供的基本证据的范围,由于主客观原因方面,不同的公证员在承办公证业务时,有可能在要求当事人提供材料方面会有所差别,但其结果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明确具体的证据收集制度,是公证员取证的依据,约束了工作不负责任、出了差错推脱责任的公证员,是公证质量保证合法的基础环节。这就要求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拘束性与自由指定性相结合,既要有利于对公证员工作的随意性制约,又有利于调动公证员的积极性。

二是要建立有效的核查制度。当事人提供了证据材料,能否成为办证的依据还有待于核对审查。只有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查对核实,才能作为办证的依据。首先要逐个审查材料的内容,包括文字的正确性准确性,重点审查材料与公证事项的联系程度,确定该材料是否必要。如法律行为公证中行为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行为的内容和形式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最后要对全部材料进行系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审查他们是否相互矛盾、相互统一,剔除与公证事项无关的材料,取得办证所需的主要材料。

三是要建立规范的审批制度。审批是公证办证程序的重要环节,负责公证业务审批的公证处主任副主任或公证处主任指派的公证员,如果不服气办证程序的监督责任,公证办证程序就没有内部监督机制。因此审批人的审批意见要具体明确,使审批不流于形式。审批人对重大复杂的公证事项还应当提交公证处处委会讨论,讨论意见应记录附卷。

四是要建立适当的公示制度。可以将文明服务、限时服务、职业道德、依法执业、便民服务、法律援助等制度公开,可采取办证程序上墙,设立公示栏,发放服务卡,定期设立义务咨询台,召开公证座谈会,创建公正网站等形式。这样公证程序就能为当事人所知晓,方便社会公众了解公证、申办公证并积极参与监督以达到防止公证员滥用权力的目的。

完善广泛的社会化监督体系,应当从监督的频率、程序等方面完善相应的举措,使之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可以建立诚信级别评价体系。借鉴金融业信用等级审批办法,所有公证处不分大小体制运行模式,均以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进行诚信级别评审,凡没有违反规则可获极高诚信级别,相反则降低诚信级别等级,定期向社会公布。如设立诚信奖以表彰诚信的公证处公证员,而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业内反应强烈的公证处公证员应查实严办。 还可设立道德评审委员会,主要对公证员在一定时期内的品行操守进行评价,决定公证员违反职业道德后的惩戒措施,以道德评审委员会的名义向社会公开评审结果。进行公证员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处理涉及公证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其他事项。结合诚信级别评价系统的评审对所有公证处和公证员建立诚信记录台账,并作为诚信等级的评判基础和惩戒的依据。

诚信始终是公证业最有价值意义的东西,是公证员执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不断健全制度,公证立信。

作者简介:

吴润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公证处,大学本科。

公证制度 篇4

公证是指国家认可的公证人对民事法律关系所确认的具有权威性的证明活动 。

我国的公证原来是指国家专设的公证处代表国家对民事法律关系依法进行的证明活动,即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以保护公共财产,保护公民身份上,财产上的权利和合法利益。10月1日起,司法部将施行《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从而推进公证机构向事业单位转制。改革后的公证机构不再是行政机构,而成为执行国家公证职能,自主开展业务,独立承担责任,按市场规律和自律机制运行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的事业法人,今后国家不再审批设立行政体制的公证机构。全国公证员考试也将由系统内部考试改为向全社会开放,由司法部统一组织实施。

(一) 公证处的设置

直辖市、县(自治县)、市设立公证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市辖区中可设立公证处。公证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公证处设主任、副主任,由公证人担任。公证人的条件与法官、检察官的条件等同。

(二) 公证业务范围

公证处的业务主要包括:

1、 证明民事法律行为;

如证明合同、委托、遗嘱、赠与、财产分割、收养子女等。

2、 证明有民事法律意义的事实;

如证明出生、死亡、结婚、离婚、亲属关系、身份、学历、经历等。

3、 证明有民事法律意义的文书;

如证明文书上的签名、印鉴属实,证明文件的副本、节本、译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等。

4、 证明债权文书的执行力;

如各种还款(物)协议,追偿债款的借贷契约等的执行力。

5、 辅助性业务

如保全证据、保管遗嘱或其他文件,代当事人起草申请公证的文书等。

实践中的公证业务还包括办理提存,开奖等公证。

(三) 公证的效力

公证书一般具有以下四种效力:

1、 证据效力

又称证据能力,指它在法律上的证明资格。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2、 执行效力

公证书的执行效力,是指它的强制执行力,目前只仅限于认为无疑义的追偿债款、物品的债权文书,并非所有文书。经过公证处证明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按文书规定履行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3、 法律效力

公证书的法律效力是指某些法律行为只有经过公证证明后才成立生效,才具有法律约束力,才受到国家的保护。如收养子女,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等行为。

4、 域外效力

即公证书在域外使用时发生法律上的效力。这是公证书本身所固有的法律上的效力和作用在域外的延伸。按照国际惯例,我国公民或法人发往域外使用的文书,经公证机关证明后,还须经外交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外事办公室或外国住华使、领馆的认证,才能在国外发生法律上的效力,取得使用国的承认。

(四) 公证程序

公证机关和公证当事人实施公证行为时应严格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 申请和受理

除遗嘱和收养等公证事项必须由自己申办外,公民或法人可以委托代理人申办公证事项。申请应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并填写公证申请表,在申请表上签名或盖章。申请公证应提交有关材料,如身份证、授权委托书、需要公证的文书,与公证事项有关的产权证明或其他材料。公证处应对当事人的申请初步作出办理决定,符合条件的,应予受理。

2、 审查

是公证工作的重要一环。公证处重点审查当事人的人数、身份、资格、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和相应的权利,需公证的行为、事实或文书的内容是否真实、合法,需公证的文书内容是否完善,文字是否准确,签名、印鉴是否齐全等内容。

3、 出证

即对经过审查符合条件的公证由公证人出具公证证明。

4、 特别程序

指办理某些特殊的公证事项所应遵循的程序,如公证处办理招标投标、开奖、拍卖等公证事项,公证人须亲临现场,对真实、合法的应当场宣读公证词,并在7日内作出公证书发给当事人。

5、 复议

公证与律师制度 重点 篇5

:是受公证法所调整的公证机构、公证当事人、公证利害关系人以及其他公证参与人,在办理公证事项,进行公证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以公证法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公证法律关系的主 体:由具有独立参加公证活动的资格者所构成的。指国家公证机构和申请办理公证事项的当事人。公证法律关系的客

体:指公证机构依法证明的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就是公证机构证明的实体权利和事实,即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的对象。最多的是法律行为公证;公证法律关系的内其次是法律事实公证;再次是文书和证书公证。容:即真实性和合法性,也就是待证的行为、事实和文书是否客观存在和发生的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是否属于合法和有效的据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活动。公证 法是进行公证活动所适用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公证制度,即有实体法的内容,也有程序法的内容:是进行公证证明活动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办理公证事项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其内容包括:公证法与公证证明活动两方面的内容。公证的特

征,是由公证的本质和固有属性所决定的,是公证活动区别于其他有关活动的标志。公证监督管理体制: 指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公证员协会对公证机构、公证员的监督管理及其监督管理权限的制度规范。我国公证机构受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同时也受公正协会的行业自律公证机

构:是司法证明机构,其重要任务是依据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对没有争议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经过审查,机构本位依照法定程序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

:即出具公证书的主体是公证机构,由公证机构保障公证文书的公信力,公证人在公证机构执业公证机构负,公证机构对外承担责任。

责人:通常是指公证处的主任、副主任,他们负责公证处各项行政事务工作及公证业务工作公证处,公证处主任为其法定代表人。

是法律服务机构,归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的同时又有其行业管理。公证员协会

:是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公证行业自律性的群众组织。中国公证员协会在1990年3月第一次全国公证员代表大会上宣告成立公证协会

:指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公证行业的自律性组织。中国公证协会原名为中国公证员协会,05.8.28颁布的《公证法》改为公正协会。公证的基本原则

:是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业务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是公证活动的前提、基础和依据,它充分体现我国公证制度的性质、任务、职能和活动的规律,是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实施公证行为的法律准绳。鉴证

: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了维护签订经济合同的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促进经济的发展,对已经签订的经济合同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地审查、鉴别和核实,予以证明,借以促进经济合同履行的一种活动签证

一国国内或驻国外的主管机关,在本国人或者外国人出入境时,在其所持的证件上办理签注、盖印等手续,表示准其出入境或过境的一种活动公证的合法性 :指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事项的内容、形式和程序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公证机构及工作人员都必须遵照法律行事。办理公证的一切活动自愿公证,都是执行法律的过程。

:指当事人申请公证是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强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事务。法定公证

:国家从规范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为和调整民事、经济关系的需要出发,规定某些重要的法律行为必须通过公证的形式加以解决。回避 :指某个或某几个公证人员不参与自己和亲属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的公证,以防止因执法不公自行回避,而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

:指办理公证的公证员遇有法律规定应当回避的事项时,自觉主动地退出对该公证事项的办理。申请回避

:指当事人有权依据法律规定申请某个或某几个公证员不参加承办本人的公证事项。便民原则:指公证工作要一切从为了群众和便利当事人出发,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及时、准确、认真、负责地办好公证事务。客观公证原则

:即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在办理公证证明时首先要审查其内容是否真实可靠,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这是办理公证的前提和基础,是整个公证业务的出发点、立足点和置信点,是办理公证的灵魂和核心保密原则

:是公证人员对其在公证活动中所接触的国家秘密或当事人的秘密不得泄露的原则.是公证人员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该原则是由公证工作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特征决定。公证机构的执业区域:指国家法律规范划定的,公证机构执行职务的地域范围。

公证机构的执业区域制度:指每一个公证机构,应当在法定区域范围内执行职务,不得在规定区域范围以外执行职务的制度。公证管辖

是指公证机构之间办理公证事务的分工和权限。公证的地域管辖

是按照一定的地域划分公证处之间办理公证事务的权限,即各公证处在以地域为标准划分公证事务的权限上的分工。

协商管辖是指申请办理同一公证事项的若干当

事人,在两个以上公证处都有管辖权的情况下,可协商议定由其中一个公证处管辖;或者若干当事人协商不成时,享有管辖的各个公证处之间互相协商议定,由其中一个公证处管辖,该公证处应此而行使管辖权。指定管辖

是指由司法行政机关决定某一公证事项由某一公证处管辖。

确定管辖是指法律规定,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确定的直辖市、省辖市公证处与该市所辖区、县公证处之间的管辖权限划分。特定管辖

是指依照国际管理和国际条约、双边协议以及国内法律规定,对特定地域或特殊情况下的公证事项,由公证处以外的特定机关、组织或公民代行使国家公证权公证程序,代行使公证职能的管辖

:是公证机构和公证当事人依照法律、法规实施公证行为、办理公证事项时必须遵守的步骤和规则公证的普通程序,是公证法的核心。

:即一般程序,是公证机构和公证当事人在办理一般公证事务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所适用的公证程序,包括公证申请与受理、审查、出具公证书受理

:公证机构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交的公申请表进行审查公证复议,并决定开始办理公证的行为。是指公证处的本级司法行政机关或司法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依据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法定的程序,对公证处或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公证活动决定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审查,作出复议决定的活动。公证申诉

是指申请公证的当事人,对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和有关公证的决定不服,向司法行政机关提请复核诉讼调,并由受理机构作出决定的活动。解:是指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和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政策,通过说明教育,达成调解协议,使纠纷达到圆满解决的活动。法定推定证

据:是指法律明确规定,当确认某一事实存在时,就应当据以假定另一事实的存在,而这种被推定的事实不需加以证明。证明力,即证据力,指证据在证明案件事实时所起作用的大小法定公证事项,反应的是证据的可信程序问题。:(又称为强制公证、必需公证)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某些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依法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否则该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因形式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而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公证员

是国家法律工作者,是具有公证员资格及公证执业证,被公证处聘任,在公证处专门行使国家证明权的法律专业人员。法律行为公

证是指国家公正机构依法证明当事人有关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使馆公证

。指依照法律规定或国际条约,对特定地域或特殊情况下的公证事务,由我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履行证明职能买卖合同公证,予以公证。

: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确认买卖双方当事人签订的买卖合同的行为以及合同内容具有真实性与合法性的证明活动。抵押贷款合同公证

: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当事人双方签订的抵押贷款合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房屋买卖合同公证

: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房屋所有人与买方就买卖房屋及支付价款等有关事宜达成协议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公证,依法予以公证证明的活动。

: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国有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技术合同公证,予以证明的活动。:

公证机构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签订的技术合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劳动合同公,予以证明的活动。证:公证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劳动合同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招标授权公证 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招标方的申请,依据法定程序,确认招标投标各项主体资格及整个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活动财产分割协议公

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当事人之间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

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夫妻双方订立的关于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分配、产权归属等事宜的协议,以及关于夫妻婚前财产的权利归属问题的协议、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死亡公证

: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人员死亡这一法律事实的真实性予以确认和证明的活动。生存和住址公证:

是公证机构依法对申请公证的当事人现在于某地还活着这一事实的真实性予以确认和证明的活动。不可抗力事件公证

: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不可抗力事件发生的真实性依法进行确认并给予证明的活动。法人资信:

法人拥有的财产、资金、经营状况、经营信誉、资产负债等情况的总称。

商标文书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商标所有人的注册商标,以及向国外申请商标注册、进行商标权诉讼所用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商品房预售合同公

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房地产开发商与预购人之间签订的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于符合法定范围和条件的债权文书,依法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的一种特殊的证明活动。职务、职称证书公证

: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有关国家机关或者其他法定机构颁发给当事人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证书的真实性与全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签名、印鉴、日期属实公证

: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上有关签字人的签名和制作单位所盖印章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执行证书,予以证明的活动

: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书所规定的义务时,原公证机构接受债权人的申请,依法作出的该公证债权文书已生效的证书。涉外公证员

:是指具备办理涉外公证事物资格的公证员。公证书加章转递制度

:指我国司法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委托的公证人出具的公证文书,必须经过司耕部在香港设立的“中国法律服务有限公司”审核并加盖转递章转递,内地才能使用、才具有其证明效力、执行效力及对抗第三人效力的制度律师的任务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律师的直接任务;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律师执行任务的根本目的。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是由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之间的一致性所决定的。律师执业原则:

指律师在执行律师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兼职律师

:是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特殊产物,最新《律师法》第12条规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符合规定条件的,经所在单位同意,依照律师法规定的程序,可以申请兼职律师执业。”第11条做了限制性规定:“公务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合作制律师事务所”

是指不占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由合作人共同集资,自愿组合,共同参与,以该律师事务所的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报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设立的律师执业机构。是由律师组成的全国性群众社会团体,受司法部的指导和监督。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组成的全国性的律师行业自律性组织。律师“保密原则

”:是指律师保守职务秘密。即在执业过程中获悉的秘密事项,无论其来源如何,未经委托人许可,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任何人泄露,包括在一定条件下受调查时律师仍有就保密事项拒绝作证的权利和义务。以事实为根据原

则:是指律师进行业务活动,要忠实于事实真相,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使自己的全部业务活动都建立在客观事实和充分可靠的证据基础上。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是指律师进行业务活动,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法律作为判断是非、罪与非罪的标准。法律,不仅指有关实体法,而且也指有关程序法。

拒绝辩护、代理权:指律师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律师的行政法律责任,有拒绝接受委托担任辩护人或代理人的权利。是指司法行政机关中的律师管理部门和律师协会对于律师或律师事务所违反法律和有关律师管理的法规、规章以及职业范围的行为所给予的行政处分。律师的民事法律责任

指律师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自己的故意或过失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律师的刑事法律

责任是指律师在执业活动中,因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的有关规定二应当受到的刑事制裁。律师违法执业行为

:主要是指律师有违反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行为。律师损害赔偿

:其实质就是民事损害

赔偿,因此适用民事损害赔偿的条件。辩护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收集、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以及维护其诉讼权利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人法的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辩护词

指律师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的法庭辩论阶段,为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针对起诉书发表的辩护意见。

委托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与律师及其他有资格充当辩护人的公民订立委托协议,委托他们为自己进行辩护。

指定辩护:出现法律明确规定的几种情况,人法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基本含义有二:其一是指诉讼行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反驳控诉,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其二是指诉讼职能,即控诉职能、审判职能共同构成刑事诉讼三大基本职能的辩护职能。

反诉:指自诉案件中的被告人在诉讼进行中,作为被害人指控原告人实施了与本案有关的犯罪行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要求法院一并审理的诉讼

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对等原则:在涉外民事诉讼活动中,一个国家给予另一个国家的公民、企业和组织的诉讼权利,要以那个国家给这个国家的公民、企业和组织的诉讼权利为条件。

自愿性资助:律师在提供了规定的法律援助资助外,自愿提供更多的资金捐助。

强制性资助:根据法律规定,律师具有实施法

律援助义务这一特殊性。法律援助的对象

:是指具备法定条件可以获得法律援助的人。资信调查

:对往来客户的资金能力、商业信誉所进行的调查。律师代理专利

申请:律师代委托人起草专利申请书、权利要求书等文件,向有关专利管理机关追究,并在专利审查过程中提供有关证明文件、陈述意见、进行答辩等。一般代理又称一般权限代理,它是与别授权代理相对而言的。一般代理就是无需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明确表态和决策的代理。法律顾问一

是指法律咨询帮助性的专业工作,即某种业务活动;另一是指为聘方提供法律帮助的专业人员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即某种特殊身份

是指律师事务所接受企业的聘请,指派律师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工作范围,运用律师拥有的法律知识和工作技巧律师担任公民个人的法律顾问,为聘请企业提供综合性的法律服务。指律师事务所接受公民个人的聘请,请派律师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向聘请公民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综合性业务活动融资租赁

: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一种信贷形式,是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购置技术设备,承租人按约定条件支付租金,取得该设备的使用权,租赁期满一般由承租人按残值购买该设备取得所有权的金融业务。继承公证

: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对当事人继承死者遗产的法律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证书 :是指公证机构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证明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具有真实性、合法性的文书。非诉讼法律

事务:是指无争议的法律事务,或者是已经发生纠纷,但不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的法律事务。法律咨询

:是指律师就当事人提出的法律问题,给予解答、作出说明、提出建议以及提供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种业务活动。公证执业区

域:是指各公证机构之间,根据规定,在不同的区域内办理公证事务的分工和权限。公证调解 :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就经过公证证明的事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对当事人双方进行劝说以及双方当事人据此相互谅解达成协议的活动。律师的法律责任

:是指律师或者律师事务所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违反法定义务、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总称。辩护权

:是指法律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指控进行辩解和反驳,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诉讼权利,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各项诉讼权利中的核心。公证投诉制度

:是指公证行业制定的,公证当事人对公证处出具的错证、假证不服,依法向司法行政机关反映,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公证机构应依法调查处理的制度。

刑事诉讼中的律师代理:是指律师接受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为被代理人提供法律帮助,以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的活动。律师见证

指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以律师事务所的名义,依法对其亲眼所见的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一种业务活动。收养关系公证 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公民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使本无亲子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拟制亲子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劳动合同公 证:指公证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劳动合同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遗嘱公证 :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法定程序对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

:是指律师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接受被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正当代理的权限范围内代理被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公

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的程序,对当事人有关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提存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债务人申请,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债权人的利益而交付的债之标的物或担保物(含担保物的替代物)进行寄托、保管,并在条件成就时交付债权人的活动。转托代

理:又称为复代理,也叫转委托代理,即代理人接受委托后,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和在某种特殊条件下,为了切实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将一部分或全部的代理权转委托其他律师代理的诉讼行为。涉外公证

:是指公证机构对含有涉外因素的公证事项,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反诉 :是指自诉案件中的被告人在诉讼进行中,作为被害人指控原告人实施了与本案有关的犯罪行为,要求法院一并审理的诉讼。法定公证事项

:又称为强制公证、必须公证,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某些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依法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律师的义

务:是指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依法应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范围和限度。律师代书

:是指律师根据委托人提供的事实和证据,以委托人的名义,依据法律代替委托人书写诉讼文书和其他法律事务文书的一项业务活动。

诉讼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实、分清是

非和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政策,通过说明教育,达成调解协议,使纠纷达到圆满解决的活动。合同法律行为公证

: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签订合同的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司法证明的活动。专利文书公证

: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据法定程序,对专利所有人或者申请人的专利、专利权或者使用许可合同,以及向国外申请专利或者进行专利权诉讼所用的具有法律意义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诉案件的律师代理 :是指律师接受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委托担任被害人的代理人,为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诉讼活动。公司章程公

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的程序,对公司章程的制定及其内容具有真实性与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赠与公

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赠与人赠与财产、受赠人接受赠与财产的行为,或者赠与人与受赠人签订赠与合同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律师的职业道

德: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时所应恪守的道德准则。法律援助: 是指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予以减免费用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执行证书

:是指当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书所规定的义务时,原公证机构接受债权人的申请,依法作出的该公证债权文书已生效的证书。公证协会

:是指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公证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商标文书公

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商标所有人的注册商标,以及向国外申请商标注册、进行商标权诉讼所用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辩护

人:是指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律师

: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面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专门性的法律职业人员。商品房预售合同公 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房地产开发商与预购人之间签订的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律师代理的非诉讼法律事务必须是真实、合法、具有法律意义的;

律师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其身份具有多样性; 律师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是在诉讼程序外进行,不受诉讼程序和期限的约束。

简述律师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的范围。(1)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2)接受非诉讼法律事务当事人的委托,提供法律服务;(3)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简述成为公证当事人的条件。

(1)以自己的名义向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不以自己名义申请公证,就不是公证申请人;

(2)与公证事项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即申请公证的事项对申请人的身份关系或财产关系产生重要影响;(3)在公证活动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即能够独立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承担因公证而发生的义务和责任。

简述公证受理的条件。

(1)申请人与申请事项有利害关系;

(2)申请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无争议;

(3)申请公证的事项属于公证处的业务范围之内;(4)申请公证的事项属于本公证机构管辖。

8、简述不予代书起诉状的情况。(1)凡属刑事公诉案件,不应代写起诉状;

(2)对于刑事自诉案件,依照法律规定,被告人的行为属于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的,律师应当告之当事人起诉的后果,说服其息讼,不予代书;(3)超过追诉时效的,不予代书;

(4)判决不准离婚或经人民法院调解不离婚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或新的理由,在6个月内又起诉的案件,不予代书;

(5)诉讼请求不合法或请求明显不合理,经过耐心说服教育,当事人仍固执已见的,可以拒绝代书。简述终止公证的法定情形。

(1)因当事人的原因超过了法定办证期限的;(2)公证书生效前当事人撤回申请的;

(3)因当事人死亡(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不能继续办理或者继续办理公证已无意义的。简述公证的一般程序。

(1)确定公证机构的职业区域,即确定某一公证申请应当向哪一个公证处提出;

(2)申请与受理;即由申请人提交申请,对其申请由公证处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3)审查,即对受理了的申请要经过审核调查,看申请人提供的材料是否真实、合法;

(4)公证,即对真实、合法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或文书予以公证,反之则拒绝公证。简述公证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的效力应当符合的条件。

(1)债权文书以给付货币、物品或有价证券为内容;(2)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有关给付的内容无疑义;

(3)债权文书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简述律师的特点。

(1)律师是经国家考核授予资格并发给律师执业证、准予执业的专门性的法律职业人员;

(2)律师是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委托及人民法院的指定,而参与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的;(3)律师的职责是依法面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简述律师的业务范围。

(1)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聘请,担任法律顾问;

(2)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简述公证员职业道德的内容。

(1)忠于事实、忠于法律;(2)爱岗敬业、规范服务;(3)加强修养、提高素质;(4)简述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清正廉洁、同业互助。

力的公证应符合的条件。

(1)债权文书具有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的内容;(2)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的给付内容无疑义;(3)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简述法律援助的意

义。

(1)体现国家对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切实保障,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2)为诉讼当事人提供平等的司法保障,实现司法公正;(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4)简述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的特征促进法律服务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

。(1)

合法性;简述公证的特(2)咨询性;(3)指导性。

征。(1)公证的根本特征是证明活动;(2)公证是特殊性证明活动;(3)公证是非营利性的证明机构。简述公证员应当具备的条

件。

(1)国籍条件;担任我国公证员的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即应当具有中国国籍;

(2)年龄条件;我国《公证法》确定公证员的年龄应当在25周岁以上至65周岁以下;

(3)品德条件;公道正派,遵纪守法,品行良好;(4)资格条件;我国《公证法》要求公证员应当通过我国国家司法考试;(5)实习或从业条件;我国《公证法》规定担任公证员应当在公证机构实习2年以上,如果是具有3年以上其他法律职业经历的,要求在公证机构实习简述仲裁的特征。1年以上。

(1)仲裁机构受理案件不实行地域管辖或级别管辖,而是以当事人自愿选择为前提;(2)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法律制度;(3)简述公证制度与民商法的关系仲裁机构的法定性。

。(1)民商法是公证制度的重要依据;

(2)公证制度是正确实施民商法的重要保证;(3)公证制度与民商法的差异;公证制度应属程序法范畴,民商法属实体法的范畴;公证制度属国家公法范畴,而民商法属于私法范畴;从法律的类别区分,民商法属于国家的基本法律规范,公证法属于国家的专门性法律规范。

简述公证制度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1)公证制度与民事诉讼活动的区别;

①两者的性质不同;公证属于非诉讼活动,依据民事诉讼法进行的民事诉讼是审判活动; ②两者的当事人不同;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必须有原告和被告,而且双方的民事权益处于侵犯与被侵犯的对立状态。在公证活动中,只有申请人,没有被申请人;

③两者的法律依据不同;民事诉讼活动依据的是《民事诉讼法》;公证制度依据的是《公证法》; ④两者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按照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活动,对当事人争议的法律关系,作出判决或者达成调解协议;有时通过强制执行,结束诉讼活动。公证制度的公证证明活动,是对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或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加以认可,赋予法律上的证明效果;

⑤不服法院的裁判与不服公证解决的方式不同;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的裁判,有权提起上诉,以引起第二审程序的发生;在公证活动中,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公证机构提出更改错误的复查,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公证制度与民事诉讼法有着密切联系;

①两种法律制度是相近和相连的,例如,都必须严遵守客观事实的原则、合理合法的原则、独立从事职业活动的原则、回避原则、便民原则等; ②公证制度有利于减轻人民法院的负担,从某种意义上说,公证是属于一种预防性的司法证明制度,健全公证制度,提高公证效力,能起到预防纠纷和减少诉讼的作用;

③经过公证的法律行为、事实和文书可以直接作为案的依据;

④经过公证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能够在民事诉讼中得以实现。办理夫妻财产公证应从哪几个方面

进行审查?(1)当事人的身份和民事行为能力;(2)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3)协议内容是否合法,条款是否完备,文字是否准确,以及当事人双方的签名、印鉴是否齐全等;(4)证明财产权的有关材料是否真实、有效。1简述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1)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意志约束;(2)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公诉人的意志约束;(3)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审判人员的意志约束。简述关于律师执业的法律限

制。1)律师不得跨所执业;(2)律师可以跨地区执业;(3)国家机关的现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4)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公证的种类。

(1)各种合同、协议公证;(2)继承公证;

(3)收养关系公证;其中包括公证收养协议、解除收养协议、事实收养等;(4)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公证。如遗嘱公证、委托公证、声明公证、担保行为公证及制作票据拒绝证书等;(5)对招标投标、拍卖、抽签、开奖及公司创立大会等现场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和公证证明。简述民事法律行为公证的特征。

(1)公证机构是从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方面来证明它的真实性的;①民事法律行为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基本特征。因此,公证机构要通过当事人陈述、书面文件等证据材料,来审查确认民事法律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可信;

②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行为。因此,公证机构应审查民事法律行为人的目的以及引起民事法律后果,从而确认民事法律行为确已发生,最后得出该民事法律行为具有客观真实性的结论。

(2)公证机构是从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为国家法律所认可方面来证明它的合法性的。公证机构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审查当事人实施的行为是否为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或认可,从而得出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的结论。简述律师见证的特点。(1)律师见证的证明主体是律师;(2)律师见证是一种法律适用,是律师根据现行法律对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确认,不同于民间私证只讲真实性,不讲合法性的情况;(3)律师见证必须是在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发生之时亲眼所见,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着严格的限制,区别于公证可以对以前发生的事件先行调查而后出证的做法;(4)律师见证必须基于当事人的委托,见证律师既不是代理人,也不是调解人,而是中证人,具有作证和法律监督的双重性质;(5)见证律师出具的见证书起证明作用,在发生纠纷诉诸司法程序时,见证律师负有出庭凭证的义务。人民法院解决的行政争议包括哪些

?(1)人民法院解决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争议;具体行政行为必须是:①职权行为;②针对特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并针对具体事项的行为;

③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人身权、财产权的行为。(2)人民法院不受理因国防、外交等行为所引起的争议;(3)人民法院不受理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争议;(4)人民法院不受理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5)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简述公证民事责任的特点。

(1)公证的民事赔偿责任是由于公诉机构或公证员的违法所造成的;(2)公证民事赔偿责任是公证机构对当事人承担的责任;(3)请求公证赔偿的主体是公证当事人和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简述公证具有法律意义文书的种类

。(1)证明公民个人身份方面的文书,例如:证明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等;(2)证明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资格、资信方面的文书,例如:证明法人营业证书、公司章程文本、商业活动记录、董事会决议、纳税证明等;(3)证明法人、公民从事民事、商事、诉讼(或者仲裁)、索赔等方面活动的文书,例如:证明专利证书、商标注册证书、申请知识产权注册的有关法律文书等;(4)证明无疑义的债权文书,并赋予它强制执行的效力,这是公证机构承办的一种特殊的法律文书公证业务。简述申领律师执业证书的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政治条件;

(2)具有律师资格;即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律师资格证书;(3)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1年;(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颁发律师执业证书:①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②受过刑罚处罚的,但过失犯罪的除外;③被开除公职或者已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简述公证员享有的权利。

(1)

获得劳动报酬、享受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

(2)提出辞职的权利;

(3)提出申诉或控告的权利;

(4)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或处罚的权利。简述公证法律责任的承担原则。

(1)民事法律责任由公证机构对外承担,公证员个人对内承担的原则;

(2)公证机构或公证员承担行政责任的原则;(3)公证机构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采取过错责任原则。、简述民事诉讼代理与民事代理的区

别。(1)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民事代理是根据民

事上的法律关系产生的,是民法调整的对象,是民法上代理制度,属于实体法的范畴;民事诉讼代理,是根据民事诉

讼法律关系产生的,是民事诉讼法调整的对象,属于程序法上的范畴;(2)代理的范围不同;(3)两种代理制度的性质、代理权的中止和终结都各有其特点。简述刑事诉讼中律师代理的特

征。(1)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即自刑事案件立案至判决裁定生效这一阶段,律师才可以接受委托,进行代理活动;

(2)被代理人是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是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或者是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3)必须办理委托手续,在授权范围内进行活动;(4)代理人的范围有明确限制,即专指持有效证书、执行法律事务的律师。

在哪些情形下,申请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律师可以代理当事人

(1)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4)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5)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7)简述在涉外律师事务中应遵循的国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家主权原则。

(1)坚持我国的司法管辖权;

(2)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涉外诉讼,必须按照中国法律规定的诉讼原则、诉讼制度进行;

(3)外国法院的判决或者外国仲裁机构的裁决,非经我国人民法院按照中国法律规定或者按照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进行审查并裁定予以承认的,在我国领域内不发生法律效力。公证机构办理赠与公证应审查的重

点内容。(1)

审查赠与人的资格和民事行为能力;

(2)审查所赠财产的产权;

(3)审查赠与人的赠与行为与受赠人接受赠与的行为是否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

(4)审查赠与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合同条款是否明确、完备。简述律师过错行为的范围。

(1)因超越委托权限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2)遗失重要证据导致无法举证或证据失效的;(3)泄漏国家机密、当事人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4)出具错误的法律意见书的;

(5)应当收集的证据,由于律师的原因而没有及时收集,致使证据湮灭的;

(6)由于律师的原因使当事人失去诉讼时效的;(7)简述律师代理的自诉案件的种类律师玩忽职守,草率处理案件的。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的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简述律师代理涉外民事诉讼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优先适用特别规定的原则;

(2)外国人和中国人权利与义务同等的原则;(3)对等原则;(4)简述具有法律意义事实公证的概念、主权原则。

特征。(1)公证机构必须依法证明具有法律意义

事实的客观存在;(2)公证机构对某些非争议性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还应依法证明其合法性;(3)必要时,公证机构还应该依法证明具有法律意义事实的成因和后果。论述律师执业道德中的保密原则

。(1)所谓“保密”,是指律师保守职务秘密,即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所获悉的秘密事项,无论该秘密事项来源如何,未经委托人许可,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任何人泄露,包括在一定条件下接受调查时律师仍有就保密事项拒绝作证的权利和义务;

(2)保密原则的内容:①要保守国家机密;②要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③要为当事人保守个人隐私;(3)保密原则的例外; 如果律师在执行职务中,发现委托人有危害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公共利益的以及正在实施或者准备实施的犯罪行为,律师不能为其保密。另外,如果当事人错误地控告律师,而律师又只能根据与职务秘密有关的材料来反驳当事人的控告时,律师对这些材料也不需保密。试述公证保密原则。

(1)公证机构对参加办理公证事务的人要严格加以控制,除必须到场的当事人及帮助公证的代理人、翻译人员在场外,其他任何人都不得参与办证的事务;(2)公证人员(包括书记员)除对本人办理的公证事项保守秘密外,对本公证处及其他公证处办理的其他公证事务,同样负有保密的职责;(3)公证人员不仅要对已办理的公证事务保守秘密,对与公证事务的有关事项乃至当事人拒绝和撤销办理公证事项的内容,也应当保守秘密;(4)公证人员不仅要对当事人申请直接办理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内容保守秘密,而且要对当事人申请办证的动机、目的、作用、后果及其实现的方式方法保守秘密;

(5)公证机构制作的专项公证书,只能发给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未经当事人申请,不得将公证书发给其他人员;

(6)对于办理公证的有关档案材料,要设专职人员保管,未经法定程序批准的,不得查阅和复制,严防外传、泄密。

3、试述民事、行政案件法律援助的范围。

《法律援助条例》第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10条规定:公民对下列需要

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可以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试述合伙律师事务所的特征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1)性质上属于合伙组织,不具备法人资格;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在成立律师事务所时需要订立合伙协议,由协议决定事务所的有关问题;(2)合伙人有管理本所及其律师的权利和责任;合伙律师事务所是由合伙人组成的个体合伙;

(3)财产属合伙人共有,合伙人对利润可以分红;(4)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

5、试述代理律师与公诉人的区别。(1)诉讼地位不同;公诉人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代表,代表国家行使对犯罪的追诉权,有权支持起诉、变更起诉或撤销起诉;代理律师受被害人的委托参加诉讼,行使属于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法律赋予诉讼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处于控诉一方当事人的辅助人地位;

(2)诉讼职责不同;公诉人是代表国家追诉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国家、社会造成的危害,主要是维护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同时,作为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的代表,负责对法庭审判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代理律师只代表被害人个人,侧重维护被害人个人的合法权益;

(3)工作重心不同;公诉人作为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的代表出庭支持诉讼,需要对全案事实、证据以及如何适用法律进行全面评价;代理律师在法庭上的诉讼活动,其工作重心就是依法行使法律赋予被害人的诉讼权利,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试述办理合同法律行为公证应重点

审查的事项。

(1)审查合同各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2)审查合同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自愿,各方是否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已经达到合意,是否存在隐瞒、虚假、胁迫和欺诈等情况;

(3)审核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求;(4)审查合同的条款是否完备,内容是否明确肯定、切实可行,文字表述是否准确无误;(5)审查当事人提供的相关文件、证明材料是否真实、齐全、有效;(6)审查合同的可行性问题;(7)试述刑事公诉案件辩护律师在起诉针对各种合同的特点需要审查的其他事项。

阶段的工作。

(1)查阅、摘抄、复制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2)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3)调查取证;

(4)提出辩护意见;

(5)公证的效力有哪些?代理犯罪嫌疑人提出申诉。(1)一般公证书的证明效力;

①公证书是诉讼法上的一种证据,起到使公证机构和法院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

②公证书不仅在诉讼中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而且在非诉方面,甚至民事活动、行政活动中发挥重要的效能;③公证书的证明效力还体现在涉外活动中,有助于促进民间正常的民事和经济交往。(2)债权文书公证书的强制执行效力;经公证的债权文书,债权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3)法定公证事项公证书的法律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某些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公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关申请公证,否则,该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因形式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而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试述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原则的含义。(1)律师必须依法执业;首先,执业者

必须是律师。其次,律师必须是依法执业,才能受国家法律保护;(2)国家法律保护律师依法执业;为了保护律师依法执业,法律除了规定律师执行职务时所享有的广泛的权利外,还规定了保障律师权利的措施;(3)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没有干涉师依法执业的权利。①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毫无例外,都不得干涉律师依法执业; ②这里保护的是律师依法执业;③律师对于一切非法干涉其依法执业的单位和个人都有权进行控告,而一切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也都有权对律师依法执业实行监督试述律师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条件

。(1)律师必须有实施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2)律师在主观上存在过错;

(3)律师的行为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害,而且律师的行为与当事人经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联系;(4)律师的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

(5)律师的损害行为必须是发生在律师执行职务过程中的。公证机构在办理继承公证时应审查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1审查核实被继承人死亡的时间、地点、死因及所留遗

产的范围、种类和数量;

(2)审查被继承人生前是否立有遗嘱;

(3)审查当事人是否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

(4)审查当事人是否属于代位继承人或转继承人;(5)审查当事人接受或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6)审查是否遗漏了合法继承人,避免因为疏忽损害他们的合法权利,甚至引起纠纷。

机构本位:是指出具公证书的主体是公证机构,由公证机构保障公证文书的公信力,公证人在公证机构执业,公证机构对外承担责任。受理

:是指公证机构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交的公证申请表进行审查,并决定开始办理公证的行为。大使馆、、领事馆履行证明职能,予以公证。公证审查:是指公证机构受理当事人申请后,对当事人申请办理的公证事项及提供的有关证明材料进行核实的活动。出证

:是指公证机构对当事人申请的公证事项,经审查核实后,认为符合办证条件时,依法制作并出具公证书的活动。认证

:是指外交、领事机关在公证文书上证明公证机构的签名和印鉴属实,或证明前一认证的签名和印鉴属实的行为,可称为领事认证。律师代行上诉权

:是指律师参加诉讼活动,在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裁判时,经当事人同意或授权,可以代行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权利。委托代理协议

:是指委托人与被委托人双方的法律行为,是确认委托代理关系成立的书面法律文件,也是律师参加民事诉讼活动的合法、有效凭证。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

: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夫妻双方订立的关于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分配、产权归属等事宜的协议,以及关于夫妻婚前财产的权利归属问题的协议、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代理

词:是代理律师在法庭辩论阶段的重要发言材料,它是对委托人主张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论证,是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反驳,因而,这是维护被代理人权益的重要诉讼文书。仲裁: 是指争议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将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裁决,争议双方有义务执行该裁决,从而解决争议的一项法律制度。对等原

则:是指外国法院对中国公民、组织的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我国人民法院对该国的公民、组织的诉讼权利也相应地予以限制。

简述特别代理与一般代理的区别。(1)特别代理涉及到的是重大诉讼行为问题,一般代理只涉及到普通诉讼行为的问题;

(2)特别代理涉及到实体权利义务问题,一般代理涉及的是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

(3)在特别代理中,律师应对代理的主要问题作出决断性的表态,在一般代理中不需要作出这种性质的表态;

(4)律师在特别代理中是独立性的代理行为,在一般代理中只是协助被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的行为。

简述行政诉讼律师代理的概念及特征。律师代理行政诉讼,是指律师接受行政诉讼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在受委托的权限范围内参加行政诉讼,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活动。

(1)被代理主体的差异性;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恒定是行政机关,即代理相对人一方与代理行政机关一方,恒定是代理原告与被告;(2)代理人权限的差异性;作为原告方的代理律师,享有一般律师代理的诉讼权限;而作为被告方的代理律师,则不享有起诉权、反诉权,也没有自行收集证据的权利,相反,还负有举证的义务;(3)代理行政诉讼涉及法律法规的广泛性。简述法律援助的条件。

(1)一般条件,是指普通公民申请法律援助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①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具有合法性;

②为主张、确认、维护、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援助;

③因经济困难确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的费用;

(2)特殊条件,是指符合法律明文规定的当事人,即可经过法院指定获得法律援助。简述律师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的特

征。

(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聘请,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辩护人;

(4)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5)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6)接受非诉讼法律事务当事人的委托,提供法律服务;

(7)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简述律师事务所设立的条

件。(1)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2)有符合规定的律师;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当有3名以上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历,能够专职从事律师职业的律师;

(3)简述律师执业的基本原则。资产达到10万元以上的规定数额。(1)

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纪律;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3)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4)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5)简述律师民事诉讼代理的特点保守秘密。

(1)代理律师与被代理人应具备的法定资格;(2)代理律师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3)代理律师必须在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进行诉讼活动;(4)律师合法代理的一切法律后果均由被代理人承担;(5)律师代理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6)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与民事代理不同。

17、简述律师协会自律性的表现。(1)律师协会是律师的组织,律师协会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和监督,但它不隶属于司法行政机关;(2)律师协会的领导机构由律师选举产生,向全体律师负责,而不是由主管部门任命,向主管机关负责;(3)律师协会的章程由律师代表大会制定,对全体律师具有约束力;(4)律师协会必须在章程规定的范围内保障律师依法执业,对违纪的律师给予处分。简述律师拒绝辩护或代理的特殊情

况。(1)委托事项违法,即当事人委托律师为其所做的事情,提供的所谓“法律服务”是违法的;(2)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3)委托人隐瞒事实,即委托人出于某种目的,故意对律师隐瞒事实真相,使律师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简述律师见证的原则。

(1)坚持真实性与合法性的原则;(2)自愿原则;(3)直接原则;(4)公平原则;(5)回避原则;

(6)简述法律咨询的特点便民和保密原则。

。(1)内容的广泛性;(2)形式的多样性;

(3)业务的经常性、普遍性;

(4)法律咨询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5)简述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的业务律师事务所与咨询者之间一般没有合同关系。

范围。

(1)就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方面的意见,或者应政府要求,对决策进行法律论证;

(2)对政府起草或者拟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从法律方面提出修改和补充建议;

(3)参与处理涉及政府的尚未形成诉讼的民事纠纷、经济纠纷、行政纠纷和其他重大纠纷;(4)代理政府参加诉讼,维护政府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维护政府机关的合法权益;

(5)协助政府审查重大的经济合同、经济项目以及重要的法律文书;

(6)协助政府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7)向政府提供国家有关法律信息,就政府行政管理的法律问题提出建议;

(8)办理政府委托办理的其他法律事务。

根据法律规定,利?我国律师享有哪些权

(1)执业律师的人身权;我国《律师法》第32条规定: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2)律师的调查取证权;是指律师办理法律事务有权向有关单位、个人进行调查,收取证据;

(3)查阅案卷权;我国《律师法》第30条规定:律师参加诉讼活动,依照诉讼法律的规定,可以收集、查阅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会见和通信,出席法庭,参与诉讼,以及享有诉讼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其辩论或者辩护的权利应当依法保障;(4)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员和通信的权利;根据《师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担任刑事案件辩护人的律师,有权在看守所或其他监管场所会见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员,或者与之通信;接受犯罪嫌疑人的聘请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的律师,有权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5)适时得到人民法院开庭通知的权利;根据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至迟应在开庭3日前将开庭通知书送达律师,不得使用传票传唤律师。律师认为案情复杂,开庭日期过急的,有权申请延期审理,人民法院应在法定结案时间内予以考虑。在再次开庭前,人民法院也应适时通知律师到庭履行职务;(6)出席法庭、参与诉讼的权利;

(7)代行上诉权;是指律师参加诉讼活动,在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裁判时,经当事人同意或授权,可以代行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权利;

(8)代理申诉、控告权;(9)举证权;(10)质证权;

(11)拒绝辩护、代理权。

公证处公证员奖惩制度 篇6

1、职业性

2、自律性

3、约束性

4、宽泛性

★恪守律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首先,律师职业道德是律师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律师职业道德是提高律师素质、纯洁律师队伍的必要手段。

★律师的职业道德的内容

基本准则的内容

1、律师必须忠实于宪法、法律。

2、律师必须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依照事实和法律,维护委托人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律师应当注重职业修养,珍视和维护律师职业声誉,以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业内外言行,以影响、加强公众对于法律权威的信服与遵守。

4、必须保守国家机密、委托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5、律师应当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执业水平。

6、律师必须尊重同行,公平竞争,同业互助。

7、律师应当关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

8、律师必须遵守律师协会章程,履行会员义务。

执业职责的内容

1、律师不得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律师事务所执业。同时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和一个其他法律服务机构执业的视同在两个律师事务所执业。因涉及专业领域问题而邀请另一律师事务所参与办理,且该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与被邀请的律师事务所之间以书面形式约定法律后果由前者承担并告知委托

人的,不违背上述的规定。

2、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时,应当进行独立的职业思考与判断,认真、负责。

3、律师不得向委托人就某一案件的判决结果作出承诺。

4、律师在依据事实和法律对某一案件做出某种判断时,应向委托人表明做出的判断仅是个人意见。

5、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时,不仅应当考虑法律,还可以以适当方式考虑道德、经济、社会、政治以及其他与委托人的状况相关的因素。

6、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时,应当庄重、耐心、有礼貌地对待委托人、证人、司法人员和相关人员。

7、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得从事,或者协助、诱使他人从事以下行为:

(一)具有恶劣社会影响的行为;

(二)欺骗、欺诈的行为;

(三)妨碍国家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为;

(四)明示或暗示具有某种能力,可能不恰当地影响国家司法、行政机关改变既定意见的行为;

(五)协助或怂恿司法、行政人员或仲裁人员进行违反法律的行为。

8、律师不得私自接受委托承办法律事务,不得私自向委托人收取费用、额外报酬、财物或可能产生的其他利益。

9、曾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离任后未满两年,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10、律师事务所不得指派非律师人员以律师身份或以其他变相方式提供法律服务。律师事务所不得为本所非律师人员以律师身份或以其他变相方

式提供法律服务提供任何便利。

★律师的执业纪律,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在执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的关系:执业纪律是职业道德的具体化,即职业道德被科学的、系统的概括成若干戒律就是执业纪律

★律师的法律责任,是指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违反法定义务、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总称。

★律师的行政法律责任,是指司法行政机关中的律师管理部门和律师协会对于律师或律师事务所违反法律和有关律师管理的法规、规章以及职业范的行为所给予的行政处分。★律师的民事法律责任,是指律师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自己的故意或过失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律师出现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时,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律师事务所。★律师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条件:

1、律师必须有实施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2、律师在主观上存在过错;

3、律师的行为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害,而且律师的行为与当事人经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4、律师的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

5、律师的损害行为必须是发生在律师执行职务过程中。

★律师的过错行为主要包括:

1、因超越委托权限给当事人造成损失;

2、遗失重要证据导致无法举证或证据失效;

3、泄漏国家机密、当事人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

4、出具错误的法律意见书;

5、应当收集的证据,由于律师的原因而没有及时收集,致使证据湮灭;

6、由于律师的原因使当事人失去诉讼时效;

7、律师玩忽职守,草率处理案件的。

★律师的刑事法律责任

律师刑事责任的主体,不仅仅指执业律师,还应当包括律师事务所。

律师在执业中可能构成的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

1、泄露国家秘密罪。

2、行贿罪。

3、介绍贿赂罪。

4、毁灭、伪造证据罪。

浅谈夫妻财产约定与公证制度 篇7

关键词:夫妻财产约定制,公证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夫妻财产约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关注的话题。我国《婚姻法》把夫妻财产制分为共同法定财产制、个人特有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 对夫妻财产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确定了夫妻财产约定的形式、种类、成立、效力等, 以避免夫妻财产纠纷, 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下面我就夫妻财产约定与公证制度谈点认识。

1 夫妻财产约定制度及其种类和形式

1.1 夫妻财产约定制

夫妻财产约定制, 是规定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 主要包括夫妻财产制的设立、变更与废止, 夫妻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 以及家庭生活费用的负担, 夫妻对外财产的责任, 婚姻终止时夫妻财产的清算和分割问题。它是调节夫妻财产关系的主要依据。我国夫妻财产约定制度的建立, 既尊重了公民处理财产问题的自主权利,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同时, 也为预防纠纷、减少诉讼, 正确解决夫妻之间的财产争议, 促进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1.2 夫妻财产约定制的种类和形式

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财产制度共有三种, 即:一般共同制、限定共同制和分别财产制。

一般共同财产制, 即无论是夫妻婚前还是婚后所得财产, 也无论是动产还是不动产, 一律属于夫妻共有, 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一般共同财产制下,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 有平等的处理权, 一般共同财产因夫妻一方死亡、夫妻双方离婚以及夫妻双方协议确定而采用法律允许的其他财产制而终止, 而不论何种原因导致一般共同制的终止, 共同财产必须进行分割和清算, 这里应特别注意这两种情况:一是在终止共同财产制时, 如果当事人有债务负担的, 应一并对债务作出认定和处理, 不能忽略了对债务的处理;二是法律规定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并不纳入共同财产范围, 当夫妻采用其他财产制度时, 这些财产依法还是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1) 一方的婚前财产; (2)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金等费用; (3)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4)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5)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限定共同财产制, 是指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一定范围内的财产归夫妻双方共有, 共有范围外的财产均归夫妻各自所有的财产制度, 在限定共同财产制下, 共有财产的范围完全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 当事人可以将婚前的财产约定为双方共有, 也可以将婚后部分财产约定为共有, 对于限定共同财产制的终止, 包括夫妻一方因故死亡或经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夫妻一方因故死亡依法导致了限定夫妻共同财产制终止, 而经夫妻双方协商一致,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婚姻当事人双方可以依法终止限定共同财产制, 转改采用其他夫妻财产制度, 对于夫妻自愿终止限定共同财产制后, 应对共同共有的财产, 包括共同债权和共同债务进行分割和清算, 而对于夫妻一方因故死亡导致限定共同财产制的终止, 被继承人的配偶应与被继承人的其他合法继承人共同协商分割与清算被继承人的遗产。

分别财产制, 是指夫妻双方婚前财产及婚后所得财产全部归各自所有, 并各自行使管理、使用、处分和收益权的夫妻财产制度, 这种制度不排斥夫妻一方以契约形式将其个人财产的部分或者全部的管理权交给另一方, 也不排斥双方拥有一部分共同财产, 分别财产制充分肯定了夫妻是各自不同的独立之人, 特别是该制度充分承认已婚妇女有独立的人格和财产权利, 就反对夫权主义有积极意义, 分别财产制的终止包括夫妻一方死亡, 夫妻双方离婚以及夫妻双方协商变更夫妻财产制度, 在分别财产制下, 由于夫妻的财产的权利和义务是分开的, 一般不存在共同财产的分割和清算, 但在特别情况下, 如果出现某项财产的归属不明的情形, 则该项财产应被推定共同财产, 也就需要进行分割。同时,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条规定, 夫妻一方对婚姻家庭作出特别贡献的, 该方当事人享有补偿请求权, 但此补偿请求权只能在终止分别财产制时行使。

对以上三种夫妻财产约定制, 婚姻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 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其意思表示出来。我国《婚姻法》规定, 夫妻财产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并且最好经过公证机构公证。另外, 在变更废止原约定时, 如果订立约定时采取书面形式或经过公证, 变更和废止时也要采取相同的形式, 否则容易引发起争议。

2 夫妻财产公证制度的确立

2.1 公证制度

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 依法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或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 以保护公共财产、保护公民身份上、财产上的权利和合法利益。公证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建立公证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公证机构的公证证明活动, 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 稳定民事秩序, 预防纠纷, 减少诉讼,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国家在设立这一机构的同时, 也赋予其独立的排他的国家证明权。因此, 代表国家行使证明权是公证机构的特有职能。公证制度有三个特征:第一, 公证处作为国家专门设立的公证机构, 以国家的名义, 行使国家证明权。第二, 国家公证的目的是“预防纠纷, 减少诉讼”, 公证是一项预防性的国家证明制度。第三, 公证证明具有特殊的证据效力, 公证证据效力高于一般证据。我国1997年新的民诉法第67条的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 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已为有效公证书所证明的事实, 当事人无需举证。”可见, 公证证据在诉讼的各种证据中, 其可信度是较高的, 具有特殊的证据效力。正因为公证本身所特有的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作用和证据作用, 加之公民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 要求把夫妻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予以分离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为避免日后因夫妻感情不和而导致离婚时因财产而引起纠纷, 夫妻财产约定一时间成了人们和社会关注的话题, 而夫妻财产约定公证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接受和采用。

2.2 夫妻财产公证

夫妻财产公证, 就是公证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 依法证明夫妻双方就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实行何种财产制和所得财产的分配及产权归属事宜自愿达成协议行为的真实性、合理性的活动。夫妻财产公证分为婚前财产公证和婚后财产公证两种形式。婚前财产公证, 就是指未婚夫妻在结婚登记前就各自财产达成协议办理公证。婚后财产公证, 就是指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就财产有关问题达成协议办理公证。这里我着重讲一下婚前财产公证。

过去, 由于受中国传统的影响, 婚前财产公证对将要结婚的中国人来说是相当敏感的话题。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 结婚前男女双方应当依法到公证机关对各自的财产、债务的范围、权利归属问题进行公证, 经过公证的财产约定将会得到法律直接认可。在办理“夫妻财产公证”时, 夫妻或未婚夫妻双方要亲自到公证处填写申请表, 并提交双方的身份证明、夫妻财产协议书、财产的产权证明 (如包括房产产权证、存单等) , 以及其他的有关证明材料 (如已婚夫妻的结婚证等) 。至此, 婚前财产公证才在法律中被确立。当然,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婚姻法中规定的是“应当”, 而不是“必须”, 所以, 财产是否要公证主要是要看夫妻或恋人双方的意愿, 纯属自愿, 法律上并没有强迫之意。

3 公证在夫妻财产约定中的作用

3.1 有利于稳定家庭关系、财产关系, 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

新《婚姻法》虽然对夫妻共有财产和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 但在实践中, 在发生纠纷时, 往往因一方的恶意行为致使另一方举不出应有的证据, 导致个人财产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共同财产被视为个人财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夫妻财产仅凭书面约定是有后患的, 常见的是, 一般情况下夫妻亲密无间, 一旦有一方在日常的生活中拿走或毁损了一纸书面约定, 另一方受到损害时是难以举证的。因此, 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家庭财产关系, 不仅要有书面约定, 最好还应到公证机构办理公证, 公证机构将对有关的产权证明、物品收据等证件及约定的内容等进行严格的审查, 从而有效地证明夫妻婚前财产 (包括债务) 的名称、数量、规格、种类、价值、状况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 今后共同生活期间所得财产 (债务) 的归属等内容, 并长期在公证机构存档。这样, 不但很好地保护了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 预防纠纷、减少诉讼, 而且有利于稳定家庭关系、财产关系。

3.2 是解决婚姻纠纷、财产纠纷的可靠法律依据

改革开放以前, 人们拥有的生活资料比较单一, 主要是一些生活用品, 而现在则不同, 不仅包括各自房产、汽车、厂房和昂贵的物品, 还有个人存款等。?由于夫妻财产构成的多样性, 在婚姻关系发生变更时, 在司法实践中, 分割夫妻共有财产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也是婚姻纠纷中双方经常争议的焦点。而婚姻法仅规定, 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没有规定对约定进行公证, 这不利于现实中复杂的婚姻纠纷的解决。因为从夫妻关系这种特殊关系来看, 一纸书面协议保存在当事人手中无法避免被对方隐藏或毁损。所以解决这种矛盾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 对夫妻财产约定应到户籍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办理公证, 由公证机构保管这一约定。当事人、债权人或者继承人可以到公证处去查找约定的内容。这样做, 不但有助于明确婚前财产、婚后财产的数量、范围、价值和产权归属, 而且通过公证约定的时间还可以判断财产增加、减少的时间, 有效地避免了夫妻约定纠纷, 是解决婚姻纠纷、财产纠纷的非常可靠的法律依据。

3.3 能有效地保护再婚者和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社会稳定、国泰民安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老年人丧偶或离异后再婚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但婚前财产继承问题往往成为老年人婚后的心事, 担心自己积攒了大半辈子的财产旁落。另外, 夫妻一方因意外事故或因病死亡后的财产继承问题。往往因夫妻另一方的恶意行为而致使继承人无法继承。而解决这类矛盾的最好办法是夫妻对财产约定并办理公证。只有这样, 才能将婚前、婚后财产的基本情况及产权归属等问题清清楚楚地固定下来, 以避免夫妻一方为谋财而隐藏或毁坏证据, 造成另一方或继承人无法举证的不利局面, 从而有效地保护再婚者和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社会稳定、国泰民安。

大陆法系公证制度概括研究 篇8

关键词: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公证制度

大陆法系公证制度,又被称为拉丁法系的公证制度,是一种起源于拉丁语系的公证制度,“目前这种公证制度不仅通行于欧洲大陆诸国,而且也通行于亚洲的日本、中美、南美、中非、西非、北非、东非以及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和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影响十分广泛”①。至今,拉丁公证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规范化的国际性公证制度。1948年10月2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成立了国际拉丁公证联盟,并于1950年10月制定并通过了联盟章程。作为一个在联合国登记的非政府国际公证人组织,国际拉丁公证联盟在2003年正式批准了中国公证员协会的加入。

大陆法系的公证制度,即拉丁公证制度,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罗马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罗马共和国时代,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诺达里”的奴隶,专门为主人处理法律事务,撰写各种文书或契约。“诺达里”有“书写人”的意思,被认为是公证人的雏形。到罗马共和国末期,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一种为普通平民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法律代书人应运而生,被称为“达比伦”。在罗马帝国时期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中,“公证”正式成为了专门的法律术语。公元4世纪开始,随着基督教的盛行,宗教公证悄然替代了世俗社会的代书人,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后,随着世俗社会的发展和王权的加强,宗教公证逐步得到限制,专门的公证机构逐渐兴起,公证人完全取代了代书人,并且随着法律地位得到立法上的确认,其职权也日渐扩大,发展成为完整的公证制度。

拉丁公证制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拉丁公证制度的公证一般都具有双重性,即一方面是一种自由职业,一方面又是一种公共职务。尽管大陆法系的公证制度经过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它们在很多方面充分享有独立性的同时,又被国家赋予了一定的法律地位而成为管理社会的手段。其之所以能够以独特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保持独立性,另一方面行使国家证明权,是由于经济、社会以及文化传统共同作用的原因。众所周知,西方国家长期奉行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分干预,强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在市场调整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市场失灵的状况不可避免。因此,由于市场活动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要求政府在调节社会关系时必须通过一个间接性的媒体进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活动的有序性要求,市场需要一定的秩序和规范。这两项要求便为具有双重性的公证制度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在社会文化传统方面,大陆法系国家普遍认为政府机关是“必要的恶”,在某种情况下会干预并破坏私人的经济自由及其他利益,因此,他们无论在制度设计还是在政治生活中,都会时刻对政府保持警惕,反对政府介入自己的私人事务。在这种观念下,为了防止政府干预私人自由,公证必须保持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自由职业的特点,处于政府与市民社会之间,一方面,作为制衡和对抗国家的社会中介组织,另一方面,基于民众的信任,提供法律证明服务。

第二,“必须公证”制度是大陆法系公证制度的核心。必须公证,又被称为法定公证或者强制公证,如其字面意思所表示,指在社会生活中,某些重大的法律行为、法律事件和法律文书,由法律明文规定为必须公证的事项的,则必须进行公证,否则,将不发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大陆法系的公证机关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提供法律活动的,其干预社会经济,预防法律纠纷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通过必须公证制度。必须公证制度涉及面较广,层次深,主要包括公司活动、收养继承及其他婚姻家庭事项、不动产事项、法律行为等日常生活发生量大,有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环节。另外,有关必须公证的法律条文在分布上虽在程序法中也有所涉及,但主要体现在民法典、公司法等实体法上;在效力上,拥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在数量上,据2000年版的《公证规章汇编统计》,仅实体法中,有关必须公证的条文,德国有58条,法国有45条,瑞士有35条。

与大陆法系中的“必须公证”相对应的,是英美法系的“自愿公证”。英美法系国家并不注重对经济社会纠纷的事前预防,而是主要通过对实际发生纠纷的事后解决,即通过诉讼程序来提供救济。因此在英美法系的法律条文中并不存在必须公证的内容,公证程序的进行与否也并不影响法律效力的发生。

第三,“实质公证”制度,是大陆法系公证制度的重要特征。实质公证是指公证人员或公证机关在对公证事项进行审查时,不仅要对其形式上进行公证,还要通过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来进行实质公证。与英美法系公证制度的“形式公证”相对应,大陆法系国家不仅赋予公证制度证明形式真实的职能,公证人还应当对其所公证事项的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四,大陆法系公证制度赋予了公证书以证据效力和强制执行力。大陆法系国家将公证书作为一种单独的证据形式,赋予其法律上的证据效力,这种证据效力只用经过类似推翻法院判决或者裁定的严格程序才可予以推翻。公证书的强制执行力表现在,当债务人不履行公证书中约定的义务时,债权人不需要经过诉讼程序便有权使该文书得以执行。与此相对应的,英美法系中,公证书并不具备这样的法定证据力和强制执行力,这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其一,在公证人资格的要求上,大陆法系国家的公证人资格要求及其严格,有时甚至超过了法官的资格要求,因此基于社会的期望和公民的信任,公证人所出具的公证書具有强大的法律效力;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公证人的资格要求相当宽松,同时,也并不期望其起到预防纠纷的作用,因此公证书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其二,由于大陆法系公证人对公证事项的内容进行实质公证,而英美法系公证人仅仅证明形式真实,而不对法律文书本身的内容是否真实进行负责,因此没有证据效力和强制执行力。

第四,与英美法系国家相比,大陆法系国家的公证制度无论在制度设计上还是在实践生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在大陆法系国家防治并重的司法理念影响下,一方面公证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已经形成一种深入人心的司法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必须公证制度,公证已经全方位、深层次的介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器,发挥了其对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适度干预和预防纠纷的重要作用。作为一项国际上公认的“成文法制度”,大陆法系的公证制度在社会民事活动中特别是非诉讼领域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在实践生活中,大陆法系公证制度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可以用一组数据来表明:在法国,每1100人中就有一名从事公证的工作人员,而且每个公证人平均每年出具5800多分公证书;在德国,每7400多人就有一名公证人;在意大利,每11000多人中就有一名公证人,平均每名公证人每年办理近1800件的公证事务。

综上所述,以罗马法为主要历史渊源和以制定法为基本形式的大陆法系公证制度与以日耳曼法为主要历史渊源和以判例法为基本形式的英美法系的公证制度相比,具有独特的司法性预防纠纷的作用。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证制度,虽然“批判性”的承继了前苏联的公证制度,设立了作为国家机关的国家公证处来处理社会公证事务,但是其大部分的特征与大陆法系的拉丁公证制度相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推进,我们应当充分借鉴两大法系,尤其是大陆法系的公证制度,来为法制的中国梦添砖加瓦。(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

注解:

①王公义等《中国公证制度改革研究及国际比较》,法律出版社2006-12

参考文献:

[1]肖建华:《公证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载《诉讼法学研究》2001年第二卷

上一篇:统筹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考下一篇:履职能力个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