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2006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共青团2006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8篇)

共青团2006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大家好!刚才山东**团委介绍了很好的经验,**书记作了05年全区共青团工作总结,同时对06年团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我认为总结地很全面,部署地很清晰、具体,我完全同意。回顾05年全区团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各项工作以创新的姿态推进。团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有基础性的也有日常性的。05年工作突出了新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角度,创新的思想体现的是非常明显的。山东庄镇在团组织自身建设上作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实行“二位一体”村级团支部书记、后备干部“公推直选”,壮大了村级团干部队伍,培养和发现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很好地把我们青年人的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热心于事业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这就是创新。二是紧紧围绕全区的发展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来进行。团的工作,不管是全区性的还是各单位的,都要围绕全区和各个单位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这样才能够得到当地党的组织和周围群众的认可。在镇罗营镇玻璃台村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共青团组织能够把我们青年的旗帜高高地举起来,选了10个青年民俗旅游户作为民俗旅游的代表,重点去培养,把我们团的工作与当地的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很好地发挥了团组织的作用。三是团的工作都是从团员青年自身发展和需求去安排的。青年自身的发展和需求是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着力点,青年团组织就是为青年服务的,就是青年人的思想愿望和需求的代表。我们在安排工作、考虑问题、推进团的各项工作中,都要突出团员青年这个主题。在05年中,团区委的很多工作受到团市委的肯定,就是因为开展这些工作都是从团员青年需求出发的,充分发挥了团员青年的先进典型示范作用,为青年树立了榜样。应该说在05年工作当中,创新工作、围绕中心、服务青年这三个方面是显著的特点,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很多项工作在全市受到了肯定,几项重点工作还是全市的首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团组织和团员干部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工作、奋发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区的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并通过你们向全区广大团员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借今天的机会,就进一步做好共青团工作,我讲四点意见。

一、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做好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服从和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找准位置、突出重点、发挥作用。一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共青团促进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在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的认识,进一步增进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结合共青团实际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研究和解决共青团事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如何提高共青团一系列建功立业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如何拓展青年人才培养的思路和途径,如何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加强和改进共青团自身建设,从而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共青团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共青团工作的各方面。二是紧紧围绕“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广大团员青年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去年年底召开的区委二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关于制定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和《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关于制定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区政府研究制定了《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五个重点专项规划,刚刚闭幕的区人代会和政协会讨论通过了十一五规划。《建议》和《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思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勾画了十一五发展的宏伟蓝图,同时也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区各级团组织要自觉地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切实将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具体安排部署上来,积极投身富民强区发展战略,时刻注重以大局来指导工作、从大局出发来开展工作,只有这样,共青团工作才会有的放矢,收到实效。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动一切积极性,动员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市场意识和艰苦创业意识,把广大团员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来,在加强新农村建设、推动民俗旅游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领域做出新的贡献。

共青团2006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全省绿色食品工作会议, 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 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 即将结束了。会议期间, 武厅长的书面讲话, 对我省绿色食品工作取得的成效作了客观估价, 对发展绿色食品的重大意义进行了系统阐述, 对今后绿色食品工作的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王主任的讲话, 总结了绿色食品事业取得的成就, 指明了绿色食品面临的基本任务, 对绿色食品工作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这些建议就是对我们做好绿色食品工作的要求。

王续程主任的工作报告, 系统回顾了我省绿色食品事业近20年的不平凡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效, 深入分析了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绿色食品工作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会议还表彰了在全省绿色食品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白银、天水等七个单位代表分别从品牌建设、有机食品开发、绿色食品认证、质量监管和科技应用等方面作了典型经验介绍。与会同志普遍反映, 这次会议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内容丰富、鼓舞人心、收获巨大, 达到了预期目的。可以说, 这次会议既是一次科学判断形势、坚定发展信心的动员会, 也是一次振奋精神的鼓励会, 更是一次加快绿色食品机构及队伍建设的促进会。实现了提高思想认识, 明确发展方向, 理清工作思路, 交流工作经验, 推进工作重点, 细化工作措施, 靠实工作责任, 坚定工作决心目的。

现在, 我就传达和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传达会议精神, 把绿色食品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会后, 各位与会代表, 要在全面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 特别是武厅长、王建平副主任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绿办王续程主任工作报告的基础上, 汇报好、传达好、贯彻好会议精神。要尽快向党委、政府和部门主要领导汇报, 组织本单位、本系统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传达, 切实提高对绿色食品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要结合本地实际抓紧起草本地区绿色食品工作实施意见。于11月底之前以书面形式分别报送农牧厅质量安全监管处和省绿色食品办公室。

二、要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发展的规划计划, 推进绿色食品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各地区、各行业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 加紧制定本地区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十二五”绿色发展发展规划和推进计划, 并纳入到本地区“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当中去。要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要坚持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本地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和增长, 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新的提高,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明显增强。

三、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为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05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后, 有关市 (州) 、县 (区) 陆续成立了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到目前为止, 只有7个市 (州) 和6个县 (区) 成立了相应的绿色食品管理机构, 其余市 (州) 及绝大多数县区没有明确工作机构, 不符合农业部关于工作机构向地县两级延伸, 加快推动乡镇一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和职能拓展的要求。不利于属地监管责任的落实和认证工作的开展。因此, 还没成立工作机构的市 (州) 、县结合本地实际, 尽快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有部门有专人负责绿色食品工作。

四、积极争取财政支持, 为绿色食品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目前各地正在编制2011年度财政预算, 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 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有条件的地方, 要尽可能争取将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和农户纳入地方财政支持、奖励范围。要积极改善工作条件, 增强工作手段, 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五、认真研究部署, 切实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各地各单位要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部署, 进一步科学谋划、明确分工、落实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 推动绿色食品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 把注意集中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上来, 切实将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促进绿色食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六、加强领导, 搞好协调服务

绿色食品工作涉及面广, 上下关注, 群众关心, 责任重大, 需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通力支持配合。各级农业部门和绿色食品工作机构要主动出击, 汇报沟通, 争取各方面的配合支持, 努力营造绿色食品事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的环境, 形成推动发展强大合力, 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 工作再上台阶。

同志们:今天, 广州亚运会正式开幕了, 为我们向世人展示农产品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也对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做好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对我们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一个全面检验, 同时, 充分利用亚运会这个良好的契机, 推销我们优质的农产品, 提升我们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促进我省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好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是当前我省农产品质量监管的一项重点工作。各地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提高认识, 靠实责任, 明确职责, 切实确保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此, 我想借这次会议的机会, 就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是抓好措施落实。

亚运会是2010年继上海世博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安委会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同志》, 对各行业做好安全生产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确保亚运会期间农产品的消费安全, 农业部相继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 对做好亚运会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我们已将两个通知转发各地, 对做好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虽然我省不是供穗农产品核心区, 未列入农业部提供的供亚运会和亚残会核心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名单, 从各地调查摸底的情况看, 供穗产品主要是马铃薯、洋葱、蔬菜等3类产品, 涉及的地区有天水、平凉、武威、嘉峪关等4个市, 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松对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一定要按照农业部和省上的要求, 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确保亚运会期间我省供穗农产品不出问题。

二是抓好基地监管。

有关市州要切实加强监管, 对目前已掌握的供穗基地进行备案登记, 努力达到“三有”要求。一要有记录, 按标准组织生产, 建立健全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档案和生产记录。二要有检测, 生产基地要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 对运出基地的产品要实行批批检测, 并出具检测报告。三要有标识, 基地生产的产品要有包装标识, 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产品认证的要按规定进行标注。

三是抓好投入品监管。

一要对本地区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清理整顿, 特别要针对专项整治和供沪农产品监管中发现的违规违法行为, 坚决予以处理, 对屡教不改的, 要依法取缔其经营资格。二要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测, 查找造成农产品中农残超标的真实原因。

四是抓好检验检测。

一要强化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督促其进行自检或者委托检验。二要以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瘦肉精”等违禁药物、致病微生物特别是兴奋剂为重点, 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 发现问题, 限制整改, 坚决杜绝不合格农产品流出基地。

五是抓好产销衔接。

各地在做好已有基地监管的基础上, 要加强与广州方面进行衔接, 随时了解和掌握本地区供穗农产品的最新情况, 确保不漏掉一个企业, 一个基地, 一个产品, 实现对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无缝隙对接。

同志们, 当前绿色食品产业正处在重大的发展机遇期, 同时, 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要认真形势, 抢抓机遇, 迎难而上, 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占据有利位置, 推动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上述工作目标, 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用新的思路, 实现新的突破, 开创新的局面。

最后, 也借此机会, 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绿色食品事业的关心支持和所做的大量开拓性工作;感谢会务组全体同志对会议的圆满召开所付出的心情劳动。祝大家旅途愉快, 工作顺利!

共青团2006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办公室工作、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传达学习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围绕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策部署,总结交流办公室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经验,部署当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办公室和教育宣传工作。

过去的一年,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条主线,谋发展、推改革、促公平,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十二五”教育规划胜利收官。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办公室同志和教育宣传工作同志的心血和汗水,离不开大家公而忘私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大家恪尽职守的忘我奉献。大家功不可没。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对大家的工作是肯定的。一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以习近平总书记“5·8”重要讲话为指导,以“五个坚持”为统领,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大势,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中枢、桥梁和参谋助手作用,在参谋辅政、统筹协调、督导检查、保障运转、应急处突、优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实效,调研、文稿、信息、督查、文件、会议、事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适应了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服务保障。一年来,全省教育宣传工作围绕委厅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主流媒体在教育宣传中的主力军、主阵地作用,主动适应教育宣传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主动迎接网络新媒体、新技术的挑战,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教育关切,对教育舆情分析研判处置的意识、能力不断增强,云南教育网网站、《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学生新报》等刊物的教育宣传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此,受周荣厅长和其他委厅领导的委托,我谨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和教育宣传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刚才,杨红琼主任传达了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陈兴华社长宣读了教育宣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昆明市教育局、永平县教育局、澜沧县教育局、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6家单位办公室同志围绕业务工作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很有启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午,我们还邀请到省教育厅原厅长杨崇龙同志、省政府办公厅督查一处处长陶致东同志进行办公室业务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业务培训,机会很难得,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一并抓好落实。

下面,我就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分别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

办公室处在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的枢纽位置,是各级机关的中枢。习近平总书记在1990年3月撰写的文章《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中曾言简意赅地说:“办公室,是一个单位、一个系统、一个机构的关键部门。办公室工作如何,对党委乃至一个地方全面的工作影响很大。”“办公室工作做好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就有了可靠保证。”在座的大多是办公室主任,还有许多同志在办公室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对办公室的职责、定位、工作重点都很熟悉,对办公室在本单位、本部门中的重要作用更是深有体会,办公室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本单位、本部门的大事,都会对推动工作落实产生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办公室工作,2014年5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办调研,召开座谈会并发表了“5·8”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对做好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和办公室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从大的方面看,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家、省的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总体布局;从全省教育系统来看,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多、涉及面广,提升教育整体水平的压力大。这是总的形势,我们教育系统办公室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总的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紧紧围绕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切实推进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摸清家底,在调查研究上有突破。调查研究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有人说,调研是办公室主任的“营养源”。办公室主任只有不断吸收调研的营养,才能使自己头脑中的“材料库”逐渐丰富起来,才能变得耳聪目明、脑清手顺。我们办公室每年都要写很多报告、总结以及各式各样的材料,写好这些材料的基础是家底清、情况明,关键就在于是否深入调研、真实调研,掌握了真实情况。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把调研作为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准确把握影响全局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领导关注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安排专门的经费和时段,每年组织力量对本区域内的教育总体情况、分类型教育发展情况以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一轮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调研;各校办公室则要对本校师生思想情况、教学情况、校园安全情况等进行摸底分析并与其他同类高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摸清家底现状、找准问题根由、提出对策良方,每年要形成几份高质量、高时效、高水平的调研报告,让更多的调研成果进入领导视野,转化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要写好材料,在以文辅政上有提升。写材料是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形象工作、基础工作,是办公室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办公室的“脸面”,这项工作抓不好其他工作抓得再好都徒劳无益,办公室工作也很难得到领导的认可。做好文稿起草工作,是办公室出谋划策、以文辅政的主渠道,也是办公室能力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办公室工作不论是决策参谋、信息调研,还是督促检查、综合协调、后勤保障,都要倚重文字这个工具,其中文件、领导讲话等文稿是机关、学校实施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一直充当着办公室的主要“产品”,事实上已成为衡量办公室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随着教育交流的增多与交流层次的提升,以及各级教育领导班子配备进一步专业化、知识化和年轻化,要求材料的内容更新颖、范围更广泛、实效更鲜快、情况更明晰,对材料的内涵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写好材料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提升以文辅政的水平非常迫切,办公室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加强调查研究,抓好文稿起草服务队伍的建设,要把写好材料作为首要任务切实给予保障、部署和安排,要在吃透上级精神、领会领导意图、掌握基层工作的基础上,用新思维、新观点、新理论来阐明领导意图、反映工作情况,做到立意高、文风实、语言精,多出有分量、有反响的精品之作。文稿起草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办公室的领导要多关心文稿起草人员的学习、生活、成长进步,竭尽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要加强协调,在保障运转上有优化。一个单位,就像一台大机器,机器要运转,处在中枢位置的办公室很关键。今年,全省政府系统办公(厅)室的工作主题为:服务质量效率提升年,目标是形成“内外顺畅、上下联动、运转协调、各方一致、优质高效”的工作合力,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效率。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弹好钢琴”,进一步强化“一盘棋”意识,建立健全内部各部门、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项工作任务不掉链子、不断档,不拖沓、不延误,形成左右协调、上下一致、快捷高效的良好格局。要让日常工作顺起来,统筹做好公文运转、会议管理、信息报送、保密等工作。要让重点工作统起来,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越来越强的背景下,许多工作需要各部门合力攻坚、联合施策,对重点工作的统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办公室要牵头抓总,着力形成统筹有力、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确保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要让应急反应快起来,事实证明,部分地方和学校办公室在紧急情况快速反应机制上还不完善,反应迟缓、协调配合差。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并迅速上报有关情况,科学应对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谐。

四要补齐短板,在能力提升上有进步。何金平秘书长在全省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上分析了办公室工作中还存在的“三大短板”,分别是能力的短板、机制的短板和责任心的短板。这些问题在我们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存在。如“在善学、善思、善谋、善用上离领导、离基层、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公文旅行时间过长,运转效率还不够高”“制度设计还存在盲点、错位、缺位”“在办文办会办事过程中,‘差错漏误迟等现象时有发生,责任心不到位”等等问题,可能就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抓学习,结合“两学一做”,原原本本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5·8”讲话精神,要奉为经典、熟记于心、经常对照,把握核心要义、领会思想精髓,在学习中提升本领、在学习中促进人格修养升华。要抓机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能力,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流程,将“流程化”的理念贯穿于所有岗位、各个环节,做到工作规则制度化、工作流程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机关运行成本。要抓作风建设,坚持以优良的作风带行风促政风,把握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程序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动真格,用心用情用力工作,力争工作零失误、细节零缺陷、服务零缝隙。

五要强化督查,在狠抓落实上有韧劲。今年年初,在全省政府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期间,套开了省政府督查室成立以来第一次全省政府督查工作会议,刚才杨红琼主任传达了有关会议精神,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认真领会,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做好教育系统的督查工作。今年还是搭建教育改革主体框架的关键之年,对教育系统全面深化改革政策措施落实的督查任务重、要求高,要树立“人人都是督查员、个个都是落实者”的全员督查理念,引导教育系统办公室干部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形成统筹协调抓督查、齐心协力促落实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强省、州(市)、县(市、区)以及学校办公室联动督查机制,整合力量,构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横向配合、纵向联动的常态化“大督查”格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教育重要决策部署分解立项、统筹督办,对定下的督办事项要雷厉风行、务必见效,对发现的问题扭住不放、一抓到底,切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推动省委、省政府和委厅决策部署“落”下去,让狠抓落实效果“实”起来。要牢牢盯住省领导对重点问题的批示要求、在调研时做出的指示、交办的事项以及委厅重要会议做出的决策、重要文件提出的要求以及明确的工作任务,要把握决策部署的核心、抓住事关全局的轴心、瞄准贯彻执行的靶心、找准狠抓落实的中心,分清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做到有的放矢、综合平衡、循序渐进,全力推进关键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重点工作、重大事项、重点项目落地落实。

二、关于教育宣传工作

近年来,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空前提高,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最大民生问题之一备受社会关注。就我省而言,“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矛盾仍然突出。客观解读教育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需求,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凝聚人心,营造良好氛围仍然是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保障。新媒体的兴起,使得舆论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速度快捷化,如何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如何开展好教育宣传,宣传什么、怎么宣传?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教育宣传工作者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理性对待,快速反应。当前我省教育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勾画了云南教育发展的战略蓝图,要把战略构想变成美好现实,把各项规划变成实际行动,需要教育宣传工作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一)要努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在教育改革发展面临复杂形势和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教育宣传工作要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将工作精力和工作重心转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走向等方面上来。要敢于直面热点、难点、焦点,要善于回应社会和网民关切,尤其是对于教育或校园突发事件,要充分认识负面信息传播的危害性和不可控性,快速反应,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抢占舆论制高点,全力以赴做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第一时间回应关切、第一时间阐释政策,力求把利益格局讲明白,把相关背景讲清楚,把现实困难讲透彻,最大限度避免将突发事件演化成媒体事件。各地各校要从稳定教育发展大局的高度予以审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社会关注面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诸如教育公平公正、阳光招生、师德师风、校园突发事件、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收费、择校等等,解释清楚,回应及时到位。

(二)要通过树典型、出精品不断扩大云南教育的影响力

树典型,出精品,是教育宣传工作的着力点。要着力宣传教育一线和各个工作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塑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有影响的教书育人楷模,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学校,关键在于挖掘和提升,树典型既是新闻媒体的工作责任,也是各地各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树典型,出精品,是一项需要智慧、需要投入、需要创新的艰巨工作,需要我们建立教育新闻资源共享机制,上下联动,合作共赢。各地各校要具有新闻敏感意识,具备策划意识、高端意识和联动意识,经常筹划与组织采访活动,经常与主流媒体保持沟通联系,经常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媒体进行合作,借水行舟,借势发力,共同做出精品,创出品牌。去年,省内主要媒体及云南教育网、《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和《学生新报》主动发挥教育宣传主阵地、主渠道的功能和作用,围绕重点工作,开辟专栏专版,推出系列报道,宣传效果显著。如,《云南教育》编辑了各地州教育改革发展的专刊(栏),深入报道了地方教育改革发展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对各地起到了典型引领、经验借鉴的作用。去年,教育媒体记者深入基层,报道了许多长期扎根贫困山区、边疆民族地区,为云南教育发展默默奉献的教师,用优秀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鼓舞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典型引领、正面宣传、传播正能量、鼓舞干劲的作用。今年,这样的宣传报道方式要继续发扬,再树先进典型,再出宣传精品。

(三)要始终重视教育宣传干部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从目前形势看,教育宣传必须有一支专职队伍来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健全省教育宣传机构,云南省教育宣传中心负责统筹、协调与指导全省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各地各校都要组建相应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地本校的宣传工作。其次,要配备和选拔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同志充实到新闻宣传和通讯员队伍中来,建立健全各地各校通联站,加快形成与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保障。此外,还要把媒体素养提升作为教育宣传干部队伍建设的“必修课”。客观讲,我们现在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部分干部同志“面对媒体不知该怎么说”,有的干部还患有“媒体恐惧症”,这说明我们的媒体素养还是很欠缺的。各地各校要加强教育宣传工作相关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与媒体协调沟通的能力,使他们敢于、乐于、善于与媒体打交道,想用能用善用媒体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要着力培养教育宣传干部队伍的危机公关意识,学习和掌握与媒体沟通的技巧,提高教育和校园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能力,妥善处理和化解教育舆论危机事件,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四)要进一步发挥优秀教育报刊主阵地作用

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大力加强教育舆论阵地建设。教育厅网站、教育报刊社以及各地各校所属的各类教育媒体,都应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凝心聚力,共谋大局。目前,由省教育厅主管、云南教育报刊社主办的“两刊一报”在教育宣传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不断加强,已形成品种齐全、覆盖各级教育的格局。《云南教育》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公益性原则,面向全省教育系统,着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委厅有关政策部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获取先进教育理念与方法的重要途径。《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办刊坚持服务教育科研、服务基层教学的指导思想,着力研究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反映教改成果,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学生新报》是中国教育学会指导的一份质量优良、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少儿读物。自创办以来,一直以“向全省各族少年儿童提供丰富营养的精神产品”为己任,为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各地各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好《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刊物的宣传发行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学生新报》的推荐和使用工作,切实把订阅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扩大“两刊一报”的覆盖面;要集中力量抓一批发行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学校,及时总结宣传,着力解决“两刊一报”在宣传订阅工作中存在的空白点。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各地各校要加强对教育报刊宣传工作的管理,防止放任自流,坚决制止质量低劣或内容不健康的报刊进入校园。要充分利用我省教育“两刊一报”这一宣传阵地,积极组稿、投稿,努力扩大优秀教育报刊的覆盖率,增强优秀教育报刊引导舆论、交流信息、树立新风、培养新人、维护稳定的功能。

共青团2006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青年团自己的节日即五四青年节,总结一年来工作,表彰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部署XX年整体工作。这对于团组织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全面落实我矿XX年各项工作任务,继续开创我矿共青团工作新局面,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借此机会,我代表矿党委向专程赶来参加今天会议的集团公司团委负责同志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对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级团干部和广大团

员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过去的一年里,我矿整体工作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矿共安全生产原煤万吨,实现利润万元,实现外向收入万元,在岗职工人均收入29479元,同比增长了%。矿先后获得了“全国高产高效矿井”、“市四五普法先进单位”、“集团职工岗位行为规范集中教育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体现出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开拓奋进的创业精神,是全矿干部职工共同奋斗的结果,其中也包含了全矿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辛勤的工作。一年来,我矿各级共青团和青联组织在矿党委的领导下,在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下,以“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企业同发展”主题活动为主线,深入贯彻集团公司团委“五彩阳光”品牌发展战略,拓宽工作领域,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先后开展了“规范上岗、从我做起”、“节约创造价值”演讲比赛、“六月放歌、共唱安全”歌曲比赛、“祝福XX”真情连线、第二届“相约

某矿”青春聚会、第七届“本质安全青年当先”百日安全竞赛、第三届“忠心向党爱心为民”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支撑栋梁”资助特困大学生等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为我矿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矿团委先后被集团公司团委授予“红旗团委”、青年安全监督岗“红旗总岗”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既是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各级党组织关心和支持的结晶,矿党委对此是予以肯定的。

今年是集团公司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年,也是我矿各项工作创新创优的突破年,矿党委工作会议提出了“三个加快”的总体目标,即加快两型三化矿井建设步伐,80%的采掘区队建成本质安全型区队,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再上新台阶,实现安全年。加快创业创新创优步伐,提升经济增长能力。确保全面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其中,原煤产量和利润要争取超额

10%;外出创业发展有新的突破。加快和谐矿区建设步伐,深化“三评选四争创”活动,争创集团公司二星级文明矿,提升职工生活质量,确保在册职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共青团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各级共青团组织要认清形势落实好矿党委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推进我矿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实现“三个加快”的总体目标争做贡献。

下面我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要坚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必须坚持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平时开展工作、组织活动,要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征得支持。企业不同于党政机关,多数团员青年都战斗在生产一线。随着企业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动力资源管理进一步科学化,组织开展一些脱产活动或业余活动相应受到局

共青团2006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今天的信息工作会开得很及时,也很必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丁成明同志多次强调信息工作,殷切希望全市组织系统信息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丁部长对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视,并反复叮嘱,寄予厚望。在这里,我代表市委组织部领导班子,对你们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祝贺,对你们的辛勤工作表示亲切慰问,并向为今天会议提供热情周到服务的资中县委、县委组织部表示感谢。

刚才,省委组织部办公室尹显耀同志给我们讲授了组工信息撰写要领,听了很受启发;市委组织部办公室黄强同志总结了全市组织系统2005年信息工作的成绩和经验,部署了2006年工作任务。信息工作安排经过了部里集体研究决定,请各县(区)委组织部、部内各科室认真落实。会议表彰的几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是全市组织系统信息工作的标杆,希望大家认真向他们学习。

为深化对信息工作的认识,增强推进信息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全市组织系统信息工作水平,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对组工信息工作的认识理解,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全省、全市组织系统高度重视信息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信息工作的措施、办法,对于提升信息工作水平、服务组织工作大局起到了重要任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和一部分信息工作者对信息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形成了不正确的工作导向。比如,有的地方把信息工作作为宣传自己的渠道,偏离了信息工作为上级领导服务的基本要求;有的信息工作者认为组工信息切入点不好抓,有价值的能引起领导重视的信息写起来难,在浮躁心态的驱使下抄袭、编造信息;有的单位不思进取,反复编写同一项工作信息,或者是重复报送信息。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信息工作的健康发展,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

信息究竟是什么?信息就是反映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消息,或情报、指令、数据,包括信号在内的一种综合知识。信息化时代,信息普遍存在,处处都是信息,信息广泛反映社会方方面面的情况,在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与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共同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今天的会议就是一个信息,除了会议强调的内容外,它还释放了更多的信息:它体现了省、市组织部门对组工信息工作的高度重视。

组工信息有什么作用?“在信息化时代,领导者不重视信息工作,犯的是最低级的错误,是不可原谅的政治幼稚。”古人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过去我们常讲“胸怀全球,放眼世界,干好本职”,现在强调“胸无全局者,不能谋一域。”我认为信息的重要性在新的形势下更加显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深化改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过去,在社会结构相对单一的历史条件下,社会问题相对简单,参变量相对较少,领导者一般凭经验就能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信息社会的到来,加快了组织部门与社会的信息互通,组织部门的任何一项重大举措地出台,必然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面对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相互交织的社会问题,领导同志靠个人的知识和经验,难以科学决策,必须建立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把信息的触角延伸到工作所涉及的各个领域,捕捉最新的前沿性动态,并通过信息分析把握时局,预测态势,据此确定和调整工作任务和目标。科学发展观不是一句话,怎样做才能“科学”,关键要靠各方面真实、客观信息的启发、引导、佐证。二是树立开放形象,建设开放组织工作系统的需要。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强调扩充组织工作的领域和内涵,揭开组织工作神秘的面纱。通过准确、详实的信息输出,让广大干部群众知道组织工作是怎么回事,有利于加强对组织工作的监督,有利于使组织工作获得更多的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能不能推动,也与社会的关注程度有直接的关系,社会关注越高,我们工作改革力度越大、我们工作推动得越快、越彻底。三是开创新局面,提高组织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需要。发展的组织工作任务从来就不属于党的哪一级组织,只要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工作;发展组织工作也从来就不是抽象的,它始终是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来开展的。政策决定之后,人就是决定因素。用好一个人、配好一个班子,可能给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带来翻天覆地地变化。但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套制度、程序,但选人的效果往往还不尽理想,干部群众不尽满意。这就需要创新,需要对各地组织部门的实践探索工作进行总结、提炼、推广,这里面就包括了以信息作为媒介促进工作升华的一个流程。四是锻炼新本领,提升能力素质和体现工作成效的需要。信息是向上级汇报情况,向下级传达经验和安排工作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整个面上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信息既是一种工作手段,也体现为一种工作效果。一个单位工作没有成效、没有创新,出不了好信息;一人单位没有过硬素质的人才,工作做好了,也提炼不出好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讲,信息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主要领导的素质和工作水平的体现。一年之计在于春,大家一定要增强做好信息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及早谋划,统筹安排,把工作落实好。

二、优化对信息工作的考核激励,切实增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历来强调,组工信息是组织部门和各级党委领导同志了解情况、科学决策的基础依据,信息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组织系统综合目标考核取消后,组工信息成了系统内唯一量化考核的工作,更加突出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坚持信息工作考核?省委组织部2004年取消了对市(州)信息工作的量化考核和排名排位,改为每两个月定期通报、评优。既然省上改了,有些同志会问,市上为什么还要进行考核。从黄强同志通报的情况看,2005全市组工信息比往年有了明显进步,内江在全省的位次也有所提升,这一方面说明2005年的全市组织工作很扎实、亮点多,说明2005年研究制定的信息工作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发挥了作用。但我要特别点醒大家,我们的信息工作还不稳定,需要努力巩固;我们的信息工作水平与组织工作实际还不相称,许多有影响、有新意的工作还没能及时客观的反映出来,信息工作还未能充分发挥“风向标”、“批示灯”的作用;有的单位、科室负责人对信息工作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今年已过去二个月,黄强同志对今年的用稿情况也有个通报,总体状况不错,比去年同期有明显进步,但是内江与各市、州横向比较差距也开始出现;市内各县(区)、部内各科室横向比较,差距也逐渐拉大了。因此,从内江组织工作实际出发,坚持和强调对信息工作的考核是必要的。

考核工作要建立什么样的机制?实践证明,建立科学的制度和机制,并得到良好的运转和刚性执行,是做好信息工作的根本保证。当前着重要抓好两条:一是要建好评价机制。从社会心理学来说,人都是有上进心的、是可塑的,也是需要被称赞的。领导对他的工作作出肯定的评价,就会给他注入动力,就能使他兴奋,使他产生激情而不断地努力;领导给他指出不足之处,就会使他感到压力,并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地做好工作。如果对他的工作不闻不问,好也罢、差也罢,不作任何评价,长此下去,再优秀的人,再出色的工作,也会因平淡走向平庸,进而逐渐迷失工作的方向、目标和动力。我们坚持定期对信息工作进行总结、评比、通报,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二是要建好奖惩机制。对工作做得好的,要从经济上、精神上、政治上给予鼓励,要通过交流、提拔、重用来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导向,让想干工作的人有方向,让努力工作的人有激情,让干好工作的人有收获。对工作做得不好的,要态度鲜明,严肃批评,甚至处分调离。有了这样的机制,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信息工作才会真正落实。

信息工作怎么考核?这直接影响到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到采写信息的自觉性、主动性。建立有效的组工信息管理机制,就是要树立“大信息”观念,倡导信息工作“全员参与,人人都是信息员”。重点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落实全员信息员制度。把信息工作纳入组织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逢会必讲;年初下达目标任务,分解到科室、人头,一级抓一级,落实全员信息员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狠抓信息工作督促。狠抓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每月通报,季度小结,年终评比,并与中心工作同管理、同考核。三是逗硬工作考核奖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对采用信息给予稿酬补贴,对完成任务的单位及主要人员,年终评选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并给予适当经济奖励的管理办法。对本次全市组织系统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表彰,部领导非常慎重,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本次表彰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市委组织部打破多年来的惯例,在精神奖励的同时一并体现了物质奖励,旨在通过表彰,树立一种导向。今年,我们要研究制定更具有激励、约束作用的工作绩效管理办法,对优秀的信息工作者、优秀的信息进行评比奖励。我们开展考核,主要是看下达的信息目标任务能否完成,特别看在省委组织部采用的信息怎样。2006年市委组织部下达的目标任务,考虑了方方面面因素,贯彻稳中有升的原则。只要各县(区)、部内各科室思想重视、工作到位,就能完成信息工作任务,年未就能受到奖励。

三、强化信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信息质量和水平。

新的形势给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谁拥有的信息越丰富,谁的工作就走在前面。组织工作新的格局,要求各级组织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只要我们的部长们真正重视信息工作,想把信息工作抓好,不管有什么困难、什么矛盾,都有解决的办法。比如信息工作的位置问题,工作的思路、措施、条件问题,甚至人员、经费、设施等问题,领导一重视,认真去做,用心去抓,都可以得到解决。

如何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如何强化信息队伍建设?关键要立足于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指导和支持办公室发挥信息枢纽的作用。要形成主要领导经常督促、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各县(区)委组织部领导要经常向办公室通报党委对信息工作的需求,使办公室及时了解党委的决策意图、工作思路和工作部署。要给办公室提要求、交任务、出题目,发挥好办公室报送信息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二是要扩充和巩固信息工作力量。各县(区)委组织部要努力克服人手紧张的突出矛盾,配备专门人员,明确一名同志专事组工信息的编写工作,让一些思想素质好、熟悉组织工作业务、比较年轻、事业心强的同志来抓组工信息;组织部门内的各科室要调整力量,至少明确一名信息员来抓业务范围内的信息,坚决反对“信息工作是某某科室、某某人的事,与自己不相干的”的观念,努力形成大家关心、大家动手“全员办信息”的局面。要保护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支持他们积极收集、如实反映真实情况,在处理问题类信息上,只要是客观、准确的,只要是对上级领导决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果断报送,不要怕丢丑。要在参加会议、阅读文件、了解党委工作意图方面为信息工作人员提供方便。要把信息工作作为识别和培养组工干部的一条重要渠道,通过采写信息锻炼信息员的思维方式、扩大其视野,将优秀的组工信息员安排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去。三要加强素质培训。信息工作千头万绪,涉猎面广,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见微知著,善于发现信息;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静心聚力战胜疲劳,不轻易放过一条信息;需要有火热的激情,始终把信息工作当成真心喜爱的事业,甘于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甘于在故纸堆里提炼打磨。要注意积极为信息工作创造条件,及时做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切实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信息工作有一句名言:“写出一条信息要有十倍的信息积累”。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这里,同时希望具体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多看多读多思考,特别要高度关注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信息动态,从中揣摩撰写技巧,从中激发信息灵感。在这方面,省委组织部“共产党人”党政网门户网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四是要设立信息直报点。在各县(区)乡镇(街道)设置组工信息直报点,纵向延伸信息网络,以更为及时、准确反映基层组织建设动态。从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四个月期间,各县区10个信息直报点的投稿、用稿统计看,情况不理想,工作开展不平衡。下一步,各县(区)组织部门要加强对直报点的指导,力争开发出更多富有实践经验和创新气息的信息。第五,要整合力量狠抓调研类信息。县(区)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相关科室“结对子”整体联动,围绕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焦点开发调研信息。初级信息主要为领导提供情况,但要制定决策,还必须对信息集中反映的某些重要问题作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各个县(区)对基层情况了解全面、真实,占有第一手材料多;市委组织部各科室把握政策准确、深刻,立足的层面高,二者力量整合起来,集中力抓几篇调研信息,是能抓出成果的。今年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信息工作的亮点和重点来抓。

同志们,全市组织部门把信息工作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任务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报送信息的质量和层次,努力做出无愧于我们伟大的组织工作实践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信息工作。

共青团2006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确定召开的,是为全年消防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传达了全市消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的消防工作情况,安排了今年的工作任务;市消防支队副支队长_同志对我县消防工作讲了指导性意见,希望大家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认真贯

彻落实。下面,就做好新形势下的消防工作,我代表县委、县政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消防工作列为“平安___”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县的消防安全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一是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农村和小城镇消防基础建设,社会化消防工作得到进一步增强;二是大力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两个能力”建设,社会单位消防工作责任主体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不断增强;三是继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火灾多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四是各级对消防工作更加重视,消防投入不断增加,消防装备水平得到新的提升。2005年,我县未发生一起重特大火灾事故。对此,县委、县政府给予充分肯定,全县人民也是满意的,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奋战在消防第一线的全体公安消防官兵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消防工作仍面临着严峻形势、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去年,吉林辽源医院和广东中山酒吧发生了火灾,造成了数十人死亡,在国内外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就我县情况来看,一些制约消防工作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仅去年麦收时节,全县就发生火灾100余起。通过客观分析消防工作形势,发现消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整个社会消防法制观念有待增强,消防安全责任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些单位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部分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未经消防审核擅自开工建设、未经消防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产生或遗留了火灾隐患;农村及个体业户、私营企业消防基础设施缺乏,消防教育培训不到位,很多农民群众和个体员工缺乏应有的消防常识,自防自救能力差;城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消防装备配备不到位,消防警力尤其是一线灭火抢险救援力量不足。对上述问题,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同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及每个阶段的工作措施,不断促进消防工作制度创新,全力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实现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二、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努力构建社会消防安全防控网络体系

当前,正处于火灾高发期的春季。各级各部门要将这一阶段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把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放在首要位置,制定周密细致的工作措施,切实抓好消防工作目标的落实,确保不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特大火灾事故。

(一)要真正把消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中央到地方,对消防安全都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火灾事故还时有发生,这主要是存在侥幸心理,是思想上的麻木,导致工作上的不落实。各级各部门必须建章立制、落实责任,及时研究解决消防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加大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当前,结合县城道路改造的有利时机,县建设、水务、公安消防部门要共同抓好市政消火栓建设工作,该增加的增加,该补建的补建。针对农村存在的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消防基础设施匮乏等问题,要根据中央和省、市的有关要求,认真进行研究,制定明确的方案,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尽快建设,使消防安全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近几年来,县政府进一步完善政府消防目标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建立了消防安全责任追究机制。会上,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的2006年消防安全责任书,是结合各乡镇的不同特点制定的,针对性很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对照消防安全责任书的内容要求,抓好贯彻落实,涉及中心镇消防站建设内容的,年底前必须建设完毕,需要购置消防车辆装备的,也要配备到位。今年各乡镇的消防安全责任书,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本地工作实际,明确哪些地方是薄弱环节、哪些地方应加强,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年年签订,年年相同”的做法,注重对消防工作应解决问题的归纳提炼,切实反映到明年的消防安全责任书,充分体现本乡镇、本部门消防工作的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使消防安全责任书进一步科学、规范,确保消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年底前,县政府将组织力量,对消防安全责任书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三)要加大消防安全检查力度。广泛深入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是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落实消防安全措施的关

键环节。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绝不是一项临时性、阶段性的措施,而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经常性工作,要运用多种形式,采取各种方法,广泛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切实加大检查力度,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去年,我县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消除了大量的火灾隐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要在认真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以“持续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创建消防平安街道”活动为主线,结合不同季节,针对县城消防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确保专项治理达到“主线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效果显著”的目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管理的作用,针对本系统、行业的特点,认真组织好对所属各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各单位要经常组织自查,对要害部位坚持进行每日巡查制度;公安消防部门要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大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力度,切实做到常抓不懈、务求实效。对检查及整治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督促有关单位整改。对严重违反消防法规且存在较大火灾隐患、问题严重的,该关停的坚决关停,绝不能手软,谁出问题,依法追究谁的责任。各单位要认真接受公安消防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本单位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认真、全面、彻底、迅速地整改,对重要部位特别是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部位,要千方百计落实安全措施,必要时做到死看硬守,确保消防安全。

(四)要不断加大公共消防设施投入。近年来,我县公共消防基础建设和消防执勤装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在消防站和市政消火栓建设方面还存在着数量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灭火救援工作。今年,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市政公共消防设施装备水平。同时,要转变观念,坚决消除消防工作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片面观点,克服只求生产、不顾安全的短视行为,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各乡镇也要自觉克服困难,加大消防设施建设投入,增强消防安全保卫能力。

(五)要全面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这是从根本上防范火灾事故的重要措施。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先行”的思想,在严格监督、依法管理的同时,进一步突出消防安全教育,特别是要加强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常识的宣传教育,宣传消防安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提高广大职工群众消防法制观念和火灾事故防范能力。近年来,我县以《消防法》、《山东省消防条例》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为主要内容,举办了消防宣传进课堂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消防宣传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但宣传工作在全县开展得还不够平衡,消防宣传的覆盖面还比较小,尤其是农村,因不懂消防法规、消防常识引起的违法违规行为和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今年,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社会消防宣传工作,多刊发、多播出消防法规和消防常识,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扩大消防宣传的覆盖面,真正形成人人重视消防工作、了解消防常识、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促进消防安全工作有效开展

消防工作是政府履行公共管理、社会服务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统筹安排,协调发展。

首先,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按照“政府领导、行业管理、单位负责、消防监督、全民参与”的要求,建立社会联动和消防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各级必须把消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消防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健全目标考核制。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这个责任状就是今年消防安全工作的目标要求,就是年终考核的依据。大家要把任务尽快分解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对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火灾隐患整改不到位,造成重特大火灾事故的,要严格追究有关领导、直接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这些制度都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目的是督促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真正把责任负起来,确保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其次,要加强部门配合。消防工作涉及各行各业,需要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建设部门要坚持消防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期设计、同步实施、同时验收,与消防部门共同把好建筑防火审核、验收关,特别是对那些影响消防通道的违章建筑,必须坚决依法予以拆除。工商、文化、旅游、卫生等部门,要将消防安全条件列入经营许可的前置审批范围。质监部门要加强消防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质量监督管理。监察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严肃查处火灾事故。发展计划、民政、农业、水务、财政等部门要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支农项目,支持农村加强消防站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要狠抓队伍建设。公安消防部门既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也是一支直接与火灾事故作斗争的部队,肩负着繁重艰巨的任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消防队伍,是做好消防工作的重要保证。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探索公正执法、高效运转、文明服务的消防安全监督机制和管理模式,按照部队正规化建设的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火灾事故的规律和特点,大力开展科技练兵,提高灭火实战水平,确保关键时刻冲得出、打得赢。同时,对一些大型厂矿企业和重点乡镇,要加强业务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消防工作水平。

同志们,2006年消防工作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贯彻落实。希望大家按照会议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不断提高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为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率先突破、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共青团2006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一是城乡基础教育走向均衡。义务教育, 启动了“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5年计划”, 2014年投入12.6亿元, 新建、改扩建校舍38.7万平方米, 改善了3442所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的60%, 全市中小学校舍标准化率达83%。渝中等6个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验收, 累计通过国家验收认定的区县达到10个。普通高中教育, 投入4.44亿元扩容改造学校57所, 其中贫困区县55所。学前教育, 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在园幼儿总数的72%。在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 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7项。

二是现代职教体系加快建立。加快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拓展中职学生上升通道, 1.63万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和本科院校, 占毕业生总数的12.5%;积极探索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6所高校成立了转型发展联盟。实施职教实训基地、示范学校、重点专业三大建设计划,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突出, 实现中西部“五连冠”;参加全国中职文明风采竞赛, 连续5年获特殊贡献奖。职业教育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5项。

三是高等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方面, 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25个、市级特色专业27门、精品课36门、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63门, 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工程硕士领域39个, 4所高校进入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科技创新方面, 全市高校获准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50项, 资助金额4.3亿元。在渝高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 其中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实现我市直辖以来牵头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成为36个国家级中心之一, 新立项建设6个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新遴选市级择优支持协同创新中心4个、优秀科研成果转化项目32个。基本条件方面, 高校新校区竣工校舍70万平方米, 设备仪器值比上年增加10.8%。

四是教育综合改革开局良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部课改中心在全国第一个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6个区县成为国家课改试验区, 一大批课改专家深入我市指导课改工作。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进一步完善免试划片就近入学政策, 68.5万义务教育学生平稳有序入学;重点中学招生指标到校比例达到70%, 普通高中择校生比例下降到10%左右;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有序推进中考、高考改革各项前期工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推进“雏鹰计划”, 加强高校与高中联合培养青少年创新人才探索;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新增企业冠名班53个;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遴选计划项目342个。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积极鼓励支持民办教育, 重庆正大软件职院升格重庆工程学院, 成为我市第二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 全市高校新增办学投入7.8亿元。创新队伍建设举措, 出台了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 投入资金3.52亿元、惠及除主城7区外的33个区县10.4万农村学校教师;在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基础上, 启动了学前教育“3+2”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新增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9个;全市高校长短期外国留学生人数达到6127人, 比2013年增长24.6%, 生源国别增加至134个。市委改革办确定的8项教育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

五是教育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3项重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任务。2014年, 新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17所、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6962套、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学校59所, 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投入资金9.1亿元, 惠及学生209.2万人, 14个试点区县实现了全覆盖。加大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 安排资助经费34.8亿元, 惠及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家庭学生144.3万人。关心关爱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 全市公办学校接收随迁子女34万人, 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1.3%;累计建成“留守儿童之家”4385个、校外托管机构1292个。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2031名农村学生享受单独划线政策升入重点大学;首次实施市属本科农村学生专项计划, 录取农村考生317名。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帮扶, 全市大学毕业生9月底就业率88.5%, 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5年,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 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重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2017年基本建成长江上游教育中心”, 党的十八大要求“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现在进入了倒计时阶段。新形势新阶段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 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四有”教师队伍, 推动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努力让13亿人民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市长黄奇帆也十分关心教育事业, 多次研究教育工作, 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都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遵循, 也为我们科学谋划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 经过多年努力, “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 家长“上好学”愿望更加强烈, 人民群众的期盼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

2015年, 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着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改进教育治理、提高保障水平,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5年, 全市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义务教育进一步均衡发展, 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85%, 新增国家认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4个;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8%;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同时, 教育改革深入推进, 教育民生进一步改善, 教育质量和教育治理水平、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5年全市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年度工作要点中作了全面安排, 已经印发大家。稍后,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赵为粮将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下面, 我从改革、发展、质量、公平、治理、保障六个方面, 就今年的重点工作强调如下:

一、着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教育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抉择, 是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根本途径, 必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实实在在抓紧抓好。

一是细化实施规划。近期,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将印发《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长期规划》。各区县和学校也要按照对接原则, 制定相应规划, 进一步明确重点改革事项、时间表及路线图, 细化改革具体任务。

二是落实重点任务。按照市科教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定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 深入推进7大重点改革任务, 分别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 健全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 探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衔接机制,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创新学校管理制度。

这里我特别强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牛鼻子, 去年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4个配套文件, 今年是落实年, 市教委正编制全市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及配套实施细则。总的思路是:义务教育, 继续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中考, 将逐步扩大区县自主权, 继续实施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中职, 采取“学生申报、学校选择、学生确认”的选拔和注册入学相结合的方式招生。普通高考, 将研究制定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以及自主招生的实施方案。高职, 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入学考试制度, 适度增加高职单招院校, 扩大高职单招规模。去年我们建立了高校新生报到率考核机制, 要严格执行, 切实提高高考录取率。

三是抓好试点带动。市级将开展2014年确定的67个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年度检查和中期评估, 并启动“一区一县一高校”综合教育改革试点。各区县和学校要按照“一授权两报备”的工作机制, 对需要申请授权的重要改革举措, 按程序主动向市教委申请授权, 事前报备具体实施办法和标准, 事后报备实施进展情况。

四是注重改革实效。教育综合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 增强改革的针对性。要有啃硬骨头的精神, 拿出触动根本的举措, 真抓真改、改出成效。教育改革涉及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要树立底线思维, 积极稳妥推进, 市委市政府要求的、有民意基础的, 具备改革条件的, 先行改革, 改革过程中要加强问题研判和评估, 避免出现偏差和失误, 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

二、着力加快各类教育发展

教育领域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需要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一是要用规划引领教育发展。市教委正编制全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以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16个专项规划。近期我们将召开会议, 专门布置全市教育系统“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各区县、学校要充分认识规划的重大意义, 切实抓好规划编制工作, 并与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中期总结评估结合起来, 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 提出一批重大项目、政策和举措, 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 推动列入当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二是加快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 加之我市实行的流动人口子女“零门槛”入学政策, 大规模学校、大班额问题在主城和其他区县城有所反弹。2015年, 市教委将根据“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 出台《都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主城各区要加强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 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建成49所配套学校的年度任务, 缓解入学矛盾。其他区县也要结合城镇化发展和人口流动实际, 加快区县城中小学规划建设, 同时因地制宜办好村小, 防止因为办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被迫远离家庭就学。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 要用改革的办法增强活力、加快发展。全面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开展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高职和中职与本科“3+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巩固中职办学规模, 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协调发展, 拓展职业教育学生上升通道,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购买服务等形式,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 探索组建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的职教集团, 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加强示范、骨干职业院校建设, 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四是优化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通过优化结构推动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层次结构上, 我市是全国本科院校设置薄弱的地区, 本专科院校结构不够合理, 本科院校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积极争取教育部支持新增本科高校,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类别结构上, 支持鼓励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今年教育部将启动转型发展国家和省级试点。转型是已有本科院校办学思路、办学模式的深刻调整, 不是挂牌、不是更名, 不搞一刀切。市教委将制定转型发展指导意见, 出台配套政策, 积极支持转型发展。性质结构上, 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共建, 促进行业举办高校进一步发挥优势、特色发展;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转设和民办高职“升本”、提档提质;提高教育开发水平, 努力吸引国外高水平大学来渝合作办学。

五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职业院校、高等学校要坚持开放办学, 利用富余资源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 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 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加强部门配合, 开展扫盲教育。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要积极为老年人继续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

三、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随着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级各类学校更要把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质量摆在首要位置。

一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坚决纠正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的现象, 坚决摒弃片面以考试成绩、升学率评价学生、考核学校和教师的做法。各级各类学校要始终坚持德育首要地位, 强化每一个教师教书先教人、育人先育德的观念, 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各个环节中,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今年, 将举办第三届中小学课程育德优质课大赛。去年底市政府召开的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会, 全面部署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 各区县、学校要抓好落实。我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决落实体育艺术教育规定课时, 因地制宜上好体育艺术课。市教委今年将开展督查, 对不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落实规定课时的, 要通报批评直至严肃问责。

二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课程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市级将确定100所课程改革实验学校, 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要继续实施“卓越课堂”建设计划、体艺科技“2+2”项目和实践大课堂“1+5”行动计划, 进一步落实减负提质“双十条”, 着力改革课堂教学, 改进教法、学法,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因地制宜开好选修课、活动课, 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当前, 小学教育特色不断增强, 高中教育水平持续提升, 初中教育相对薄弱。今年, 市教委将出台《关于加强初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 着力解决初中布局结构不够合理、单办初中数量偏少、城镇初中大班额现象突出、优质初中相对不足、寄宿制初中生活设施不配套和运行经费困难等问题。学前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3—6岁儿童发展纲要》, 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 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今年, 将争取出台《重庆市政府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意见》。各职业院校要紧密围绕我市6+1支柱产业、10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布局, 实现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 通过校企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合作举办冠名班、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 深化校企合作。抓好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 继续办好职业技能大赛,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四是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 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是高校综合改革的核心工作。学科、专业、课程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今年, 市教委将启动实施高校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计划、研究生课程建设计划、开展首批特色专业检查验收。各学校要围绕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 着力打造精品课程, 突出特色优势, 避免盲目布点、重复建设, 防止“同质化”。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今年, 市教委将启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各高校要以教改项目为抓手, 不断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改革。要狠抓教风学风校风“三风”建设, 加强教学和考试管理, 加强学生诚信考试教育。协同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要把协同育人作为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突破口。高校要坚持开门办学, 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的合作, 积极探索共建模式,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合作双赢。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市教委将开展本专科新设专业评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落实实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制度, 开展学位论文抽检和重庆市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 建立质量检查评估结果和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有机结合机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这是新形势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水平的关键。要实施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等计划项目,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强化创新创业实训实践, 确保取得实效。深入实施“2011计划”,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 汇聚优秀创新团队, 聚集各类创新资源, 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技”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促进科教深度融合, 引领支撑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要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平台、创新人才和队伍建设, 不断提升高校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增强高校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公平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大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让身处不同环境的孩子都有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

一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兜网底”的原则, 大力实施义务教育“改薄计划”, 2015年, 新建成寄宿制学校147所, 累计完成校舍改造规划任务的30%, 完成教学仪器改造规划任务的40%。各区县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提出的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 将其作为“改薄计划”优先保障、必须完成的建设内容, 纳入规划项目和年度实施计划。今年我们将对此开展专项督导, 强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实施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重点支持乡村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 积极争取出台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标准, 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和流入人口聚集地区的“入园难”问题。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扩容改造工程, 改善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

二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年前, 市委组织部、市教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指导意见》。这项工作在前几年4个区县试点的基础上, 今年将全市推开, 重点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在区县域内向薄弱学校流动, 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各区县要精心组织, 积极稳步推进, 实现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 推动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 探索建立县管校用的机制。同时, 继续实施好“双特”计划补充农村教师, 抓好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教师生活条件, 落实好乡村教师岗位补助政策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全面推进中小学“捆绑发展”战略, 各区县要进一步推进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校校结对等办学模式改革, 发挥优质学校帮扶作用, 提高薄弱学校办学质量, 办好老百姓身边的每一所学校。高度重视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学校“三通工程”, 加强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这方面应该优先保障, 优先实施。每所学校花钱不多, 但对农村薄弱学校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学校师生远程互动, 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帮助山村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 都将产生十分重要影响。

三是提高困难家庭孩子的教育保障水平。教育工作要特别关注各类困难家庭孩子, 确保他们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2015年, 将扩大家庭困难在园儿童资助范围, 提高普通高中和中职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14个试点区县实现全覆盖, 其他区县也要努力推广学校食堂统一供餐模式。全面实施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 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继续实施好高考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人数。切实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确保完成就业目标任务。

五、着力提高教育治理水平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增强教育治理能力, 提高教育治理水平, 既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 也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一是深入推进依法治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进教育各项工作, 既是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市决策部署的要求, 也是顺利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市教委正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 依法梳理职责权限, 形成“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各区县教委、高校也要形成“两个清单”, 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要健全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机制, 未经法制机构审查的规范性文件, 一律不得印发公布。要切实加强教师法治教育, 促进教师自觉学法、模范守法、依法履职、依法执教, 不得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要加强法治教育, 今年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将“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列为“一号提案”, 也是唯一一个现场办理的提案, 说明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市教委正着手组织专家修订重庆市地方教材《法制教育读本》, 并将免费发放义务教育学校;各区县和中小学要高度重视, 抓好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 落实好法治教育课时, 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积极吸纳法学专业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 聘请法治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 切实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

二是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总方向。“管”, 根本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依法全面正确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 把该管的管住管好, 把该服务的服务好, 把该协调的协调到位, 营造更好的办学氛围, 保证学校依法自主办学、静下心来按教育规律办事。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简政放权, 市教委将调整直属学校管理体制。“办”, 核心是完善学校依法办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健全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健全学校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机制, 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高校章程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领学校内部规章制度, 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章程已经教育部核准备案, 各市属高校要抓紧章程建设, 今年内全部完成章程制定并报市教委核准备案。“评”, 教育评价不能“王婆卖瓜”, 关键是扩大社会参与教育评价。更多委托第三方开展教育评价, 积极探索建立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家长代表、有关单位等社会各方参与的教育评价机制, 不断完善社会评价、监督和支持教育的制度。

三是全面加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管行业, 必须管行风。全市有11000多所学校、615万学生、39.8万教师, 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好坏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历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教育系统的干部职工, 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 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实施意见, 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进一步防止和纠正“四风”, 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要敢于担当、崇尚实干、深入学校、贴近师生, 不断解决教育发展中的新问题。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端正办学思想, 落实“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切实规范办学行为。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入学、中职招生和资助、高校自主招生、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信息公开等方面, 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以招生、收费等为重点, 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严肃查处损害学生利益的行为, 防止“破窗效应”, 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六、着力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教育是重要的公益事业, 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 离不开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作为, 主动争取重视和支持, 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 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教育投入是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 中央和市级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加大了向区县转移支付的力度, 积极对渝东南、渝东北等农村区县支持倾斜, 但个别区县出现了“挤出”效应, 没有做好这事。各区县应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做到法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提高”, 这也是依法行政的要求和体现。2015年, 将开展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 加大教育投入督导检查力度, 今后此项工作将进一步常态化。要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向边远地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 加强教育民生和质量内涵建设保障, 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做真正惠及学生的事, 少搞锦上添花、不搞“面子工程”, 使每一分钱都发挥最大效益。要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监管,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

二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 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 办教育首先要抓师资。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教师要求,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宣传教师先进典型, 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深化职称和岗位制度改革,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积极提高教师待遇, 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落实教师编制政策, 及时补充配备教师。严格教师招录聘用标准, 把好教师入口关, 把优秀人才吸纳到教师队伍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 不断壮大名师队伍。近年来, 教育部和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这些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要求, 要严格执行, 对各种师德不端的行为及时严肃查处, 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三要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安全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 “安全不保, 何谈教育”。教育系统点多面广战线长, 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稳定属地管理责任, 认真落实“一岗双责”, 切实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加强师生安全教育, 健全人防、技防、物防体系, 开展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认真排查整改各种隐患, 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管理。现在学校开始陆续放假, 春节临近, 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切实做好学生离校期间安全工作, 提醒学生假期注意安全防范, 加强假期留校大学生安全管理, 确保学生安全度假、愉快过节, 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 加强安全工作督查力度, 严格执行安全稳定工作“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度, 对因责任不落实而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严格按照“一案双查”和“四不放过”的原则, 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高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8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田欣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团结奋斗,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省教育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教育事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以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分配为核心的“三制改革”不断深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立了“以县为主,州市统筹,定期拆除,分期拨款,先拆后补,奖励先进”的危房改造新机制,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省各地排危积极性高涨,排危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开展了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在4个州市共计安排20万平方米建设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住房不足问题。组建了5个省级、4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提高了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了呈贡高校新校区财政投入力度,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新增5个“普九”县,全省“普九”县已达126个,“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4.7%。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602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210万名寄宿学生得到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在校生总数达到41.39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达到1∶0.83。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6.7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17%。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累计竣工11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2.5亿元,先期开工建设的4所高校已入住学生1.7万名。

三是稳定局面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加强在招生、收费等环节上的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大了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有效缓解了因物价上涨给学生带来的生活压力。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思想疏导、政策宣传和解释说服工作,教师罢教事件、大学生聚集家乐福抵制法货事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全省教育系统的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收获,大家流下的汗水结出了硕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教育事业新突破

当前,我省的教育事业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决定着教育事业能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刚才,田欣同志已对今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田欣同志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抓好落实。对做好2009年工作,我再提四点要求。

一是保稳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保持教育系统安定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要确保教师稳定。要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2009年元旦收假第一天,光荣省长就主持召开会议对此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部署。目前,省里已在制订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要加强政策宣传,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解释、说服工作,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坚决防止因要提高教师待遇而出现乱收费、乱摊派、乱招生等现象。二要确保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社会和谐和稳定。2008年的最后一天,光荣省长工作调研的问题就是就业工作,2009年省政府印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项措施。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近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据估计,历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近4万多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用足现有政策,用好新出台的政策,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做好服务。要积极挖掘潜力,扩大容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要积极制定毕业生继续升学攻读研究生和双学位、实施“准就业”制度、鼓励高校等事业单位扩大招聘数量、扩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水平的目标。三要确保学校安全。要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提高师生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防止发生恶性事件;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安全工作,防止发生中毒事件;加强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校舍倒塌和交通安全事故。

二是推改革。要破解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一要推进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素质教育虽然已抓了很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上风。现在不少中小学生是“身体越来越胖,体质越来越差;书包越来越重,视力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少”,实在令人担忧。去年以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采取措施,制定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减负”工作要注意:减负要适度,不能矫枉过正,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减负”不减质,不能因“减负”而降低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减负”要配套,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评制度改革等相互配套。“减负”要统筹,全省上下要“一盘棋”,要“一刀切”,防止相互攀比,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减负”工作既要区别对待,但又要统筹协调。“减负”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努力做到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教师安心,让社会满意。二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要实现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的目标,今年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一是扶优扶强,让一部分有规模、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以此带动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企业的发展带动职业学校专业发展,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并通过专业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按照“东帮西、城帮乡、强帮弱”的方式,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三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省委、省政府如此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按照今天会上签订的《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四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和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投融资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促发展。一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积极破解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投入,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机遇,按照光荣省长“危中寻机,危中转机”的要求,及早做好项目规划方案,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我省实际,争取得到更大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抓住原材料价格下滑的时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当前,我省招商引资是红红火火,可招商办教却冷冷清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吸引力不够,现有鼓励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新的优惠措施又十分缺乏。二是“一视同仁”难以落实。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现有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兴办民办学校,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扩大民办教育在全省教育中的比重。同时,要针对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三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学校办学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必须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风格。要向改革要质量,向创新要特色。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强化教学管理,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定要从严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以质量促发展。

四是抓重点。一要抓好“两基”攻坚。按照规划,今年是我省“两基”攻坚的最后一年,一定要确保3个未“普九”县完成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的目标。已完成“普九”的县,要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巩固提高工作。二要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人民放心的教育。当前,在我省64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中,在地震断裂带上的就有近300万平方米。危房不除,教育不稳;危房不消,政府不安。从今年起,省委、省政府已决定用3到5年的时间,全面排除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省里已成立了以田欣同志为组长、我和建方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各地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不能把教育优先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用“真金白银”来优先发展教育。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在资金、项目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机制、用足政策,实现全面排除中小学危房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同时,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联系,积极反映我省解决中小学危房的思路和拟采取的措施,争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三要抓好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今年是新校区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按照目标,要新开工面积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达到50亿元。各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多渠道融资力度,加快老校区资产的处置进度。省级有关部门和昆明市要按照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争取在今年3月前完成第一批老校区资产处置交易,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批老校区资产收储工作。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加快工程进度。工程建设一定要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确保建设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四要抓好经费管理。当前,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用于教育的资金数量逐年增长,去年,仅中央和省安排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以及农村初中工程、寄宿制学校工程等建设资金就达10多亿元,若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总量可达到数十亿。要确保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老百姓的教育负担,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阳光。

同志们,今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去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收获成功,用实际行动迎接建国60周年的到来,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关于电子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下一篇:生豆芽四年级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