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的摇篮》的教学设计方案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祖先的摇篮》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0篇)

《祖先的摇篮》的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

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提问交谈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指名朗读课文。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

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再次细读课文,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去理解课文。

小组内交流想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肯定他们有价值的意见,给予表扬。

把朗读作为孩子们抒发自己心中感悟与品味语言的最佳方式。拓 展 延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想象,和发问使学生产生探索人类祖先奥秘的兴趣。指 导 书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交流记字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并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祖先的摇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那(),是()的摇篮。那(),是()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1)自由组合练习读。(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这一环节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等几个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读诗句,感受祖先的摇篮给人们以美好而遥远的回忆。通过品析词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入理解诗意。

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读、展示个性指名读……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尽情、尽心地“放声朗读”,既能表达情感,升华感情,又能培养语感,加深感悟。

四、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通过拓展想象,使孩子们更好地升华情感,由此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配乐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亚太设计的摇篮 建筑成果的展示 篇2

思维创作 灵魂盛宴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常务副会长徐朋、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秘书长刘晓一、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马韵玉、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刘幼红及来自孟加拉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法国等多个国家驻华大使、建筑设计专家汇聚一堂,见证了这一精彩时刻。

正如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长马挺贵在开幕式上的致词所表述的,“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筹划并主办这次论坛,目的是通过这一平台,让亚太地区的设计精英们,分享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展示前卫的设计成果,交流独到的创意心得,使本届论坛成为开启心智,激活思维的头脑风暴,成为思想盛宴。期待本届论坛的成果能够惠及中国建筑设计界,亚太地区建筑设计界乃至世界建筑设计界。上世纪50年代,日本人喊出了‘设计立国’的口号;上世纪80年代,英国有人提出‘可以没有首相,但不能没有设计’的观点。建筑设计不但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而且对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杰出的建筑设计大师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10月10日,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常务副会长徐朋用自己的3组新老照片故事,开始了他在“亚太空间设计师(2010·北京)国际论坛”上的主题演讲。这位国际承包工程专家驰骋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多年,其3组照片的故事见证了中国建筑企业和中国建筑师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取得的历史性进步。

“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徐朋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是一个体现中国国情、反映中国特色的行业,具有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殊业态形式。室内建筑设计作为这个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态形式自然也具有特殊性。”

徐朋认为,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及室内建筑设计业具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从单纯地适应业主直接管理,转变到既要适应业主直接管理,又要适应总承包下的管理;相当一部分企业已获得了其他专项工程总承包资质,甚至包括结构施工资质,承包工程的综合能力逐步增强;室内建筑设计的内容正在前伸后延,前伸到产品设计方面,后延至配饰和软装方面,其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新加坡著名建筑师蔡家声、美国西雅图设计研究院院长汤姆•约翰逊、英国皇家设计师协会首席执行官弗兰克•皮特、著名法国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高级室内建筑师高祥生等建筑设计界知名人士在主论坛上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亚太空间设计师(2010•北京)国际论坛”组委会主席、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秘书长刘晓一表示:“此次论坛对我国建筑装饰行业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国内设计人员与国际知名设计大师面对面交流,能够提高我国建筑空间及装饰设计水平,展示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空间及装饰设计所取得的成就,扩大我国设计师的影响力。”

10月11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郑曙旸、中国香港设计师梁志天以及澳大利亚知名设计师约翰·宝林、泰国知名设计师乔·桑亚、赴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的日本设计师迫庆一郎等国内外专业人士在6个分论坛发表精彩演讲。演讲学术层次高是本次论坛的亮点之一。

演讲嘉宾的演讲题目紧扣时代及行业的主旋律,或以全新理念给人以启迪,或以精彩案例拓展与会者的思维,或以高瞻远瞩的眼光预测行业发展趋势,演讲内容带给听众以极大的心灵冲击,让与会者在设计思想与设计潮流的交锋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每一场论坛,都座无虚席,以至于好多听众因演讲场地无法全部容纳,大会组织者决定临时加场。

设计生活 创造未来

亚太空间设计师国际论坛每两年在亚太空间设计师协会的成员国和地区举办一次,第一次登陆中国的这一亚太地区建筑及室内设计领域权威的行业盛会,让中国有机会集中展示“中国设计”的整体形象。

10月9日,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家居装饰材料与室内陈设博览会开幕,本届博览会的主题是“设计生活,创造未来”,宗旨是交流设计理念,展示设计成果,打造优质品牌,推动亚太地区空间设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营造世界文明与艺术文化交融的人文氛围。本届博览会展示了亚太地区空间设计师的优秀作品和首届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筑巢奖获奖作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参展作品最多、设计水平最高的空间设计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为了促进国际交流、倡导世界和平,在各国艺术家及和平倡导者的大力支持下,第4届国际艺术和平展同日隆重开幕。此前,国际艺术和平展已成功举办了3届,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博览会参观者在收获与分享精彩前沿设计理念的同时,不仅欣赏到筑巢奖获奖作品,还观看了各国艺术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诠释。

设计是生产力,设计能改变世界,设计能创造未来,设计是人居环境价值的体现。本次活动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室内设计和环境建设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发展。

在向全国及亚太地区征集的1500余件设计方案中,经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共490名。上海新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装饰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室内建筑设计机构,北京龙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业之峰诺华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全筑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家居设计机构。获奖作品及设计单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设计”的整体形象和实力。

孟加拉国驻华大使艾哈麦德代表多位参会国家嘉宾在开幕式上发言,他说,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一部分,空间设计不仅是视觉的艺术,也是灵魂的感悟,是超越国度的。空间设计同其他艺术一样,是人与人之间友谊的载体。

汇聚一堂 传承创新

本次国际论坛的第三个亮点是为搭建中国设计师和亚太以及世界设计师的交流平台而举办亚太设计师之夜——首届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筑巢奖颁奖晚会,通过设计师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让顶级的设计师能面对面的接触,交流创作心得,增进友谊,并创造双方进一步合作的机会。

10月11日19时,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声,首届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筑巢奖的颁奖晚会暨亚太设计师之夜大型文艺晚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常务副会长徐朋在颁奖晚会上说,10月是收获的季节,是以金色为标志色的季节。许许多多的设计师在春天播下饱含创意的种子,经过辛勤的耕耘,有了令人欣喜的收获,筑巢奖这一奖项就是他们心血结成的硕果。毫不夸张地说,设计师在行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设计师的每一个创意都关乎地区建设,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如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室内外建筑设计早已没有了远古时代筑巢而居的含义。从安居到康居,再到宜居,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已经从使用功能层次上升到审美功能和生态功能层次,传承居住文明,创造建筑艺术,推动人类进步,设计师责无旁贷。徐朋表示,设计师已经成为建筑装饰舞台上光彩夺目的主角。

作为空间设计最高荣誉的象征,以“开放与包容,传承与创新”为思想主旨的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筑巢奖的出现,为中国的设计师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架起了国内外优秀设计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桥梁,必将推动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提高中国整体室内设计水平,深度传播具有中国风格的空间装饰设计文化。

低碳环保 和谐发展

“无论是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开发商、制造商,还是普通人、政府官员,都有拯救地球的社会责任与使命。”这是新加坡著名建筑师蔡家声谈到全球环境恶化、气候变暖这一问题时的呼吁。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常务副会长徐朋也表示,设计师在行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当担负起行业和社会赋予的责任。他说,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是注重环境生态化的时代。设计师应该意识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是自己的责任,保护民族文脉是自己的责任,保障城市居民和谐生活是自己的责任。毫不夸张地说,设计师的每一个创意都关乎地区建设,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广大设计师任重而道远。

在精彩的文艺表演之后,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长马挺贵、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常务副会长徐朋走上舞台,共同启动了第二届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活动。

《祖先的摇篮》的教学设计方案 篇3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展示原始森林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朗读课文,完成第一关的闯关游戏(爬楼梯、摘红旗)。

1、自读课文,标出小节,圈出生字。

2、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和词语,看哪列小火车能顺利闯关,摘得小红旗)

三、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完成第二关和第三关的闯关游戏。

第二关:读课文,我最棒!

让学生自由朗读,选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老师相机指导朗读。比如:朗读第一小节,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朗读第二、三小节,要采取想象画面、读中感悟的方式。重点指导第二、三小节的问句。(语调应轻松活泼,还要读出猜想的意味。“我想——”“想”字语音应稍微延长些,呈现出回忆、思索的感觉。理解“可曾”一词的含义,体会这里的问句是一种自我询问和猜想,入情入境,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出猜想、好奇、好玩的感觉。)

采取多种形式读。师范读、指名读、分组读、师引生读、男女生读等。

第三关:找发现,谈收获。

1、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

“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

2、自读二、三小节,边读边圈画文中描写祖先做什么事情的词语,整体感知内容。

四、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完成第四关的闯关游戏(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说一说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可能做什么?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五、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完成第五关的闯关游戏。(我帮你,快回家)

1、通过连线,让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连线,体会动词的搭配。

2、拓展延伸,自由填空,

( )夕阳 ( )明月 ( )星星 ( )晚霞( )草帽

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 篇4

字词句:

1、认识53个生字,会写26个字。

2、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所代表的不同意义,能区分这些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3、会写36个词语。能结合语境体会表示动作的词语的恰当运用;

积累与快慢有关的近义词语,能选用词语说句子。

4、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阅读:

1、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2、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仿照《祖先的摇篮》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能感受《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中奇妙的想象,并根据提示说出自己想象的内容。能根据表格的提示讲《羿射九日》的故事,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3、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4、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表达:

1、能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说清楚,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讲的内容。

2、能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

【课前解析】

课文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插图充满生命的绿色,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关注课题:《祖先的摇篮》从字面上很具有吸引力,从摇篮入手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大胆想象,在诗歌中去感受动词使用的恰当。

关注课文: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生动描绘出推想中的祖先的生活场景,极具画面感疑问的句式,尽显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额个性。“摘、掏、逗、采、捉、逮”等词语的运用,既准确又形象,儿童情趣溢于言表,这些词语也为学生的表达提供给了范例。

关注生字:本课要书写的9个字中,“祖、啊、浓、摘、掏、忆”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高低关系。“祖”左右基本等宽,其他字都是左窄右宽。“祖、忆”是左高右低,“祖”字要写对示字旁,“浓”是左低右高,“摘、掏”是左右等高,注意“摘”字右边不能写成“商”字。“望、蓝、赛”是上下结构,笔画较多,结构相对复杂。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关系,各部分要写得紧凑。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摇篮是什么?出示课件1:

2、引入课文:今我们就来学习《祖先的摇篮》?出示课件2:(板书:祖先的摇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呢?让我们快去读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请同学们排火车读一读这些生字。出示课件3:

3、回归词语:把这些生字送回词语中,还能准确的读出来吗?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不熟练的就多读几遍。出示课件4:

4、提出要求,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课件5、6三、发现规律,指导书写1、发现规律出示课件7:

(1)引导观察:这9个字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总结规律:

左边六个字是左右结构。“祖、浓、摘、掏、忆”5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啊”字由左中右三部分构成,“口”和“阝”要写在竖中线左侧,和“可”字宽度大致相等。

右边三个是上下结构。“望、蓝、赛”是上下结构,笔画较多,结构相对复杂。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关系,各部分要写得紧凑。

2、书写练习:请同学们描一写二,注意握笔和坐姿。

《中华民族的祖先》教学设计2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黄帝、炎帝的传说、华夏族的来源及华夏文化等基础知识

2.了解我国农业先民文化遗迹分布图,重点掌握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姜寨遗址、大汶口遗址以及卡若遗址,需要知道这些遗址分布在今天哪些省份的哪个地方。3.中华群星璀璨的文化是由各地先民共同创造的。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探究教师设计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求知习惯,培养其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帝和黄帝,了解有关他们的传说、故事与历史。为祖国的悠久历史而自豪,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一员,产生民族认同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

二、重点难点

重点:远古先民们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难点:神话传说与史实的区别、部落与部落联盟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完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知道我国原始聚落遗址中北方和南方有许多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其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引导学生回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的知识,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3页。

讲授新课:

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要求根据前几节课的对历史学习的了解,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找学生讲述教材内容,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板书。

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原始农耕文化,主要以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西安半坡原始聚落遗址和南方长河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聚落遗址为代表,除了这两个文化遗址之外,我们许多地方的文化遗址,像满天的星斗一样,请同学们看第13页的图“我国农业先民文化遗址分布图”,要求学生知道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并指导学生看第14、15页的图片。

解释:部落是与一定的婚姻形式相联系的。部落是原始社会的一种社会组织,是由两个以上血缘相近的氏族构成。原始社会后期,因军事活动增加,有些地区又由若干亲近的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因此,部落联盟是原始社会后期形成的部落联合组织。

传说和史实:要求学生回忆我们前面在“人类的起源”部分讲到的神话传说,利用已知的内容,完成教学。

炎帝和黄帝:要求学生在书上标出“距今5000年”(引导学生说出中华五千年、上下五千年等词),在第16页的图“传说中的主要部落分布图”中找出炎帝、黄帝、颛顼、尧、舜、九黎。

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到底有没有黄帝这个人,很难说,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我们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其实底气是不足的。同中国一样,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这三个文明古国,早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就有5000年前的文字、城郭、金属等考古发现。从考古学的角度看,中华文明史比其他文明古国少了约1000年。寻找和发现有关考古学上的证据,用事实、证据,理直气壮说出中华文明的起源,还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还要一大批有志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的人不懈努力。

“黄帝”与“皇帝”和区别:指导学生看教材第42页,他(秦王嬴政)兼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尊号,新创“皇帝”名词,宣布自己为统一国家的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皇帝是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小结:

留下祖先的记忆 篇6

沿着右边偏门走进了竹艺展览室,陈列的是过去文人雅士所珍爱的一件件竹制文房用具和观赏品:那典雅大方的梅花笔筒,不由让人想起王冕只与梅花作伴、不沾半点世俗的清高;仔细端详安然置于一角的竹箫,眼前忽然涌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意境,再逐一欣赏那一件件竹根圆雕器、竹章、竹洗和由竹编成的篾盒、考篮、香篮、提篮、衣箱、亮格书柜、亮衣柜、屏风、启尘等等,让人感到竹子跟历代文人有缘,朝朝代代,竹子总与文人墨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到这些竹制艺术品,你能感受到民间艺术品具有何等的生命力,感受到作为传统越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和丰富多彩!

锡器展览室也让人赞叹不已。听馆主介绍,这种略泛银白珍珠色的金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之一,随着岁月增添,锡和锡的工艺品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按流传至今的分类,计有礼器、饮具、食具、灯具、烟具、熏具、文具、溺具等等,其中又以饮具、灯具最为常见,而饮具中又以锡壶为多。不仅日用品需要锡器,婚丧嫁娶也离不开锡器,当时锡工艺品在诸暨应用之广泛,从这些馆藏的锡器中可以窥见一斑!

越绣展览室更是馆主最津津乐道的一个展室。越州气候温和,蚕桑发达,自古盛产丝绸。优越的地理环境,加之五光十色的越州花线,为越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史料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越国,这里已将刺绣用于服饰。到了明代,画绣的诞生又极大地推动了刺绣业的发展。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

从表现题材来看,越绣的实用品如戏袍、衣料、寿屏、桌围、团扇等图案,多用云、龙、凤凰、麒麟、狮子等;欣赏品常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内容或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如“并蒂莲”、“喜相逢”、“百子图”、“西厢记”、“金玉满堂”、“五蝠捧寿”、“龙凤呈祥”、“百鸟朝凤”等。为使图案严谨丰满,越绣采用金线垫绣的手法垫凸之后再施以刺绣,使绣品表面呈立体感,更具金碧辉煌的浮雕效果。

在越绣展室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越绣造像。这些绣像在他们平静宁和的外表下,蕴含着民间艺人的高超工艺,沉淀了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他们像是在叹息,又像是在倾诉,与他们面晤,你一定会静下心来想聆听他们诉说些什么,也想去细细梳理他们衣褶处的每一个痕迹,并被他们带到遥远的过去……

最后一站是椅子和床展室,各式各样的古老的床和椅,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床在人的一生中利用率最高。李渔说过:“人生百年所历之时,日居其半,夜居其半。”因此,床可以说是人们生活中的挚友。床的使用远在商周以前,到了战国床出现了髹漆彩绘工艺,汉代除了床外还出现专供休憩或待客的榻。到了明代,床的式样造型变得丰富多彩,做工极为讲究,装饰技艺和工艺水平都达到相当的高度,计有架子床、拔步床、罗汉床等。

清代康熙以前的床榻大体保留着明代的风格特点,至乾隆开始出现很大的变化,特点是用材厚重,装饰富丽,追求豪华的气派。至清代后期诸暨民间床上雕刻内容多引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吉祥人物和民间传说等。

床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重要,故人们努力去设计它、装饰它,而“椅”本是由床发展而来。在汉代,北方游牧民族胡床传入中原,给中原广大地区百姓们席地而坐的习惯带来很大变化,到了唐代,虽有了椅子的名称,但人们仍把椅子称为床。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少年行·七绝》中写道:

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名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这首诗描写一个贵族子弟骑着马走在街上,随意走进素不相识的人家,坐在人家客厅的椅凳上,强索人家的酒喝。这里所说的床,决不会是供睡觉用的卧床。大诗人李白在《吴王舞人半醉》绝句中,则明确地把有靠背的椅子称为床: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椅子的出现是家具史的一次飞跃,它是高型家具的首次问世,使人从盘腿坐进化为垂足坐,改变了千百年来的坐姿;更重要的在于人的起居脱离了床榻,生活起居向床榻外扩张。裕昌号民间艺术馆内所藏的椅子有交椅、圈椅、太师椅、官帽椅、南帽椅、灯挂椅、笔杆椅、屏风椅、书卷椅、一根藤扶手椅、靠背椅、小工椅、书卷背躺椅、晚清洛可可式扶手椅、躺椅、转椅等等,各种坐椅功能一致,但款式却是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

临出门时,我想起吴冠中先生对文物的一段叙述:民间艺术的价值诞生于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糟粕多于精华,有幸被保留下来的“文物”,必然更是糟粕多于精华,出身糟粕,长寿而成精华,文物之幸也。

馆主介绍说,馆内所有藏品主要源于以下途径:一是源于家中旧藏;二是以收购入馆。收购的范围局限于诸暨,藏品以明清年代为主。

这些藏品经过代代相传,集中了无数劳动者的集体智慧,经过无数次创造和传承,形成了凝炼的民族艺术,它们淳厚、朴素,带有泥土的芳香。文化部长孙家正曾经讲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源,越是在社会发展快的时期,人们越不应该失去记忆,更不应该忘记回家的路。保护现有的历史遗存,留下祖先的记忆,只有清晰地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才能以更坚定的步伐和自信的心情向未来走去。”

Collection

Memories of Our Ancestors Refreshed

By Qian Rouyi

I recently paid a visit to Yuchang Folk Arts Museum in Zhuj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he private art museum may not be recognized as magnificent, for it covers a ground of merely 670 square meters. However, it has a collection of amazing folk arts items created by our ingenious ancestors.

The first exhibition room highlighted exhibits all made of bamboo. They were items mostly for a scholar’s study such as brush-pen stands, flutes, sculptures, seals, bamboo-woven boxes, baskets, wardrobes, bookcases, and screens, etc. These reminded me of ancient poems that described a quiet life made graceful by these pieces. They also reminded me how an ideal life could be symbolized in folk art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second exhibition room featured exhibits all made of tin. According to the curator, the metal was among the earliest discoveries of human beings in the world. The metal and its art gradually permeated the social life in all respects. If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functions, the tin pieces we have inherited from our ancestors can be divided into ritual pieces, drinking utensils, tableware, lighting instruments, smoking sets, stationery, and chamber pots, etc. The most common are drinking utensils and lighting instruments. Tin pots are most frequently seen for drinking utensils. From the large collection of tin pieces, I could see how popular these tin pieces were in everyday life once upon a time in Zhuji.

The pride of place in the museum was the room where embroidery was on display. Since ancient times, a mild weather has allowed the silk industry to thrive in Yue, the ancient name for this part of China. Rainbow-colored threads made embroidery on silk possible. As early as two thousand years ago, our ancestors in the Yue Kingdom put embroidery on their cloths.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the Yue embroidery thrived again when painting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ancient art. Embroidery artists recreated paintings on silk so vividly that the artists were lauded as painting with needles.In ancient times, most popular designs were zoomorphic creatures such as dragons, phoenixes, lions, and kylins, which often appeared on theatrical costumes, clothing fabrics, birthday scrolls, table runners, and round silk fans.

The last exhibition room displayed chairs and beds. I was amazed by the wide variety of styles. According to experts, beds appeared in the Shang Dynasty (C.1600-C.1100 B.C.). There were painted beds in the time of the Warring States (475-221 B.C.). The Ming Dynasty witnessed a turning point in the art of making beds. Design, workmanship, style, and decoration for bed making climaxed. The first part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inherited the bed-making art of the Ming Dynasty. It was during the reign of the Emperor Kangxi (1654-1722) of the Qing Dynasty that great changes occurred in the making of beds. Solid materials were emphasized while decoration tended to be luxurious and magnificent. In the later stage of the Qing Dynasty, beds made in Zhuji were mostly decorated with sculptures of auspicious human images and folk tales.

Chairs were comparatively late. The archetype of chairs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the central kingdom during the Han Dynasty (206B.C.-220 A.D) from northern nomads. Though the word “chair” was already in use in the Tang Dynasty(618-907), the chair was still known as a bed. Tang poems testify to the moniker. Chairs marked a revolu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urniture. Before chairs were introduced, Chinese people sat cross-legged on the ground for centuries. Chairs radically changed the way the Chinese sat. The museum displayed chairs in dozens of categories and each category had a great variety of designs.

According to the curator, the items of the collection came mainly from two sources: those handed down in familie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those purchased in the area around Zhuji. Most exhibits at the museum were mad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se treasures tell me who we were and where we were from. They refresh our memories of our ancestors.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教学设计5 篇7

——《千年不衰的汉字》教学设计

南白象新生小学

潘素燕

【教材分析】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上)》一课选自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第二课。本单元以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进而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教育主题,此文前面的一篇课文是《让我们来寻根》。《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上)》一课旨在了解中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发明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认识千年不衰的汉字在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价值,让学生体会和领悟我们的祖先在创造中华文明中的高度智慧。在为祖先对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而骄傲的同时,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老的汉字经历几千年仍具有很强生命力的原因,体会出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2、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与态度:感受到古老汉字顽强的生命力,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深刻领会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感受祖先创造出这种表意文字的高度智慧,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汉字为什么千年而不衰,深刻领会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课前活动】猜字谜

【教学过程】(第四课时)

一、导入

出示原始部落图:

1、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他们的生活和我们一样吗?

2、他们也会读书写字吗?引出汉字。(板书:汉字)

二、汉字——从无到有。

没有汉字,古人们怎样记事呢?你知道哪些古人的记事方法?

1、据说在文字出现之前,聪明的祖先们是用这种方法记事的——结绳记事。请大家推测一下祖先究竟是怎样结绳记事的呢?

2、小事打小结,大事打大结,要记的事越来越多,绳结也越打越多,这种方法已不能满足祖先们的需要,于是又要有新的方法记事,什么方法?

3、这是古人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你看他们像什么啊?

(1)很多考古资料证实:汉字正是由这些刻画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由于这些汉字是刻画在乌龟的甲壳和动物的骨骼上,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为(甲骨文)。你对甲骨文还有哪些了解呢?

(2)老师请来了几个甲骨文字,你能认出它们来吗?你怎么这么快就认出来了?(3)小结:最早的汉字就是这样的象形字。板书:(象形)

(4)我们的祖先为了把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的经验传授给后代,所以他们不停的造字,创造出新的造字方法,(媒体出现“休、鸣、森”)想象一下,古人是怎么造出这些字的?

(5)根据他们的意思造字,我们把这些字称为会意字。板书:会意

(6)小结:我们祖先运用象形、会意、形声等造字法造出了所有的汉字,一共有9万多个汉字。

三、汉字——中国人的骄傲

1、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同时,汉字的字体也在发生着变化。那 汉字是怎样演变的?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看书94页,了解一下。从甲骨文的“虎”到行书的“虎”字的这个演变过程中,你发现汉字是怎样变化的吗?汉字从古到今,从繁到简,从规范到不规范,从笔画到文字,今天我们写的就是简化字。

2、欣赏汉字字体演变的作品。

小结: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就模拟了汉字的演变过程,那汉字演变的过程就是几分钟的事吗?这个简化的过程经历了多少年啊?千年之久。(板书:千年)

3、当你了解了汉字产生的过程,你想说什么?

结语:是啊,汉字从无到有,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我们祖先用他们的劳动与智慧创造了汉字。汉字是我们祖先劳动智慧的结晶。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四、汉字——魅力无穷

1、书法展现汉字的魅力

(1)我们为之骄傲的祖先将汉字写在纸中,印在书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诗经、论语、唐诗、宋词„„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汉字会怎样?

(2)是啊,中华五千年文明就是凝聚在这一个个方块字中,代代相传。它同时还孕育了中国特有的艺术——书法,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书法的世界,领略汉字艺术的魅力。

(3)作品欣赏,从这些书法作品中,你感受到汉字的什么?据我所知咱们班就有不少爱好书法的同学,你为什么爱好书法呢?(机动)

2、字谜感受汉字的魅力

刚才我们领略了汉字艺术的美,其实汉字不仅美,它还有很多情趣呢。下面我们就开展一个猜字谜活动。

(1)小组活动:要求:

1、小组合作

2、在规定的时间里猜出来就算成功(2)通过猜字谜活动,你对汉字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3、周边国家的文字感受汉字的深远影响

仔细观察这组话(日文),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

结语:通过欣赏书法作品,猜字谜等活动,我们领略到了祖先的聪明才智。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字的深远影响,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汉字是多么的富有魅力啊。(板书:魅力无穷)

五、汉字——不衰的文字

1、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亡了,如古埃及象形文字;于是一位西方的预言家曾这样说:中国的方块字不能进入计算机,汉字的末日到了。

针对这预言家的话,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话想说?

2、汉字——我们该做些什么。

随着汉字走进信息时代,溶入世界的发展之中,学习汉语,学写汉字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媒体出现小资料:)根据小资料,你觉得汉字的未来会是怎样?今天,作为天生的汉字使用者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3、小结:直到今天,汉字不但没有衰退,相反还更加的兴旺。因为祖先创造了他,今天的中国人更在继承汉字,发展汉字。只有汉字历经千年而不衰(板书:不衰)。

4、汉字已经走向世界:

出示奥运会会徽:们认识吗?它看起来像什么?大家说的真好,这个会徽的名字就叫做“舞动的北京”。会徽中这个奔跑的人型图案正是由篆体“京”字演变而来。这个看似简单的会徽,却蕴涵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小小一个“京”字,却是汉字走向世界的典范。

结语:积淀着五千年文化精华的汉字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国的象征,因为它千年不衰,魅力无穷。所以汉字不仅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络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板书:根我们为伟大的祖先而骄傲,我们为伟大的中华民族而自豪。

板书: 12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

千年不衰

汉字 根

祖先的记忆 篇8

2003年9月的一天,西藏尼木县吞巴乡吞达村村民白玛桑珠在清扫房间时,无意中将贴墙的报纸揭去,墙上的白灰也跟着脱落下来,在白灰的后面,隐藏多年的壁画显露了出来(图1),壁画上,吞弥桑布扎正在把第一部藏文赞美诗献给藏王松赞干布。

远远望去,尼木河谷很像拉萨河谷,从拉萨向西100来公里,离开雅鲁藏布江往北,就是吞弥桑布扎的故乡尼木县,这里被称为拉萨的手工作坊,藏香、藏纸、雕版,是尼木的三绝,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守着这些手艺代代相传。

一清早,雪拉村的格桑丹增就带着他的孩子去做藏纸。

50年前,雪拉村有16户人家在做藏纸,那时雪拉的藏纸主要是供贵族练习书法,或者供给噶厦(政府)及各个寺庙写公文。

现在,机器做的纸又快又便宜,村里人大多数都不做纸了。但是,格桑丹增认为,手工做的纸才是最好的纸。

做藏纸的原料是用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狼毒草,做前先要用铁锤砸草根,使其皮肉分离,然后用小刀取出外皮与肉间的纤维组织。手剥狼毒草是个非常细致的工作,手工藏纸的第一道工序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将剥好晾干的狼毒草放在锅里煮两个小时,然后放在石头上砸成泥。

由于雪拉藏纸的原料是狼毒草的根部,所以纸的最大特点是质地坚韧、耐磨损、不浸墨、不遭虫蛀。

将砸好的草泥加水搅拌,然后将纸浆均匀地浇在纱布框里,取出后在太阳底下晾晒,光线好时,4个钟头就干了,揭下来就是纸了。这样的一张纸可以卖到10元钱,由于现在狼毒草越来越难挖,所以格桑家的纸也是越做越少(图2)。

这样的纸被用来印藏传佛教的《甘珠尔》经和《丹珠尔》经,也叫大藏经。

巴桑旺堆(历史学者):说到藏族的文字,从藏族历史上的典籍来看,向来有争论。大多数藏文典籍认为,现行的藏文字是由松赞干布的大臣吞弥桑布扎到印度取经,然后在印度学习文字回来以后创造的。

张云(历史学者):因为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的非常重要的标志,我们目前做的这个西藏通史,为什么分史前和吐蕃?我们划分的依据就是从松赞干布那个时候开始。

2、没有文字以前的西藏历史出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第一代藏王降临的故事最为传奇……

传说中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是天神的儿子,后来降临到人间,到了现在西藏山南境内的羌脱神山,他被12个放牧者看见了,牧人问他从哪里来,他以手指天示意,众人见他高大威猛英、俊潇洒,认定是天神下降,于是牧民们就用肩膀把他抬回去,成为雅砻河谷各部落的首领,也就是第一代的藏王。

巴桑旺堆:当时的整个西藏大的有12个小邦国,小的有40多个小邦国,这些个邦国是互不统属、互相征战的,其中比较强大的就是松赞干布的祖先的这一部,也就是今天雅砻地区的悉卜野。

为了防止其他部落的侵犯,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在雅砻河谷建造了雍布拉康城堡(图3)。从泽当镇往南几十公里,就能看见这座位于扎西次日山上的城堡的身影。这座外表普通、形似碉堡的多层建筑,其构造的精致程度也许无法与布达拉宫等建筑相提并论,但是在藏族人心中,雍布拉康是西藏文明的起源。

雍布的意思是母鹿,拉康的意思是神殿,雍布拉康就是母鹿后腿上的宫堡。远望雍布拉康所在的山岗,恰似一只母鹿往后伸出的一条腿。这座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堡,里面至今还供有松赞干布(图4)、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等人的塑像。

沿着陡峭的马道盘旋上山,四周雅砻河谷尽收眼底。这里诞生了西藏历史上众多的第一:第一本经书、第一块青稞地、第一座佛堂、第一幢寺庙、第一个村庄、还有第一个墓葬群,其中最壮观的建筑就是西藏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

如今,这座城堡已经成为西藏山南旅游的标志性建筑,从山脚登上堡顶,不过数百米,人们经历的却是一段完整的西藏历史。

李永宪:它是吐蕃文化的发祥地,它的意义是在这个地方,就是说农业文明,所造就的这样一些技术进步的因子,政治进步的因子,文化进步的因子,都在这样一些河谷地区慢慢地集中、汇拢起来,然后有了吐蕃,有了松赞干布。

大约在公元7世纪,即将成为第33代藏王的松赞干布跟随父亲离开了雅砻河谷,开始了他们的出征。

大约公元630年,在他的父亲被叛乱的族人毒死后,松赞干布继承了王位。经过数年征战,终于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吐蕃王朝。

3、因为对藏族文字发展的贡献,吞弥桑布扎后来位列吐蕃七贤臣之一,吞巴乡吞达村的人们至今仍感到自豪。

巴桑旺堆:当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以后,对周边地区的交流比过去密切多了,那么,随着这种密切的交流,松赞干布确实感觉到如果没有一种文字的话,与周边国家进行交流是有困难的。

张云:所以松赞干布在建立吐蕃王朝以后,就派了16个贵族的少年,到印度去学习语言文字。

藏文古籍《贤者喜宴》中记载,这16个被松赞干布派往印度去学习文字的青年,有人害怕路途艰辛而半途返回;有人虽到达印度却因中暑而亡;有人苦于不懂梵语又返回了吐蕃,他们都没能实现松赞干布的愿望。

吞弥桑布扎是今天西藏尼木县吞巴乡吞巴村的人,是一个聪慧、正直、机灵、出身高贵的年轻人,在接过松赞干布给他的一升沙金和带给印度贝金协布纳拉钦王的慰问品后,就踏上了去印度学习文字的遥远路途,这一走,就是7年。

一些壁画记载了吞弥桑布扎学习梵文和创造藏文的过程。

7年后,他带着很多典籍返回了吐蕃。

张云:他回来以后,松赞干布当然非常高兴,因为他算是立了一大功,于是就让他在帕崩卡里面安心地创造文字。

在今天拉萨市郊区北面的山坡上,有一处古建筑群,它的名字叫帕崩卡。帕崩卡藏文的意思就是建在巨石上的宫殿(图5)。

吞弥桑布扎从此闭门不出,独自一人在里边夜以继日地造字。他根据梵文字母以及藏语语音的特点,整理出藏语的30个辅音字母以及4个元音字母,能拼写出藏族人所有的语言,表达藏族人所有的意思。同时,他还创造了藏文字母大楷、小楷、大草、小草等字体(图6)。

巴桑旺堆:吞弥桑布扎创造文字以后,用什么方法来推广它呢?藏族传统的史学有一种很简单的记载,第一个记载首先是松赞干布带头闭关学习文字。

当时松赞干布把政务委托给了几个大臣来处理,不理会民间的种种猜测,也住进了帕崩卡跟吞弥桑布扎学习文字。在三四年的时间里,松赞干布不但精通了藏文,还和桑布扎一起制定了《十善法》,它是用藏文写成的第

一部法律条文,是所有西藏人都要遵循的积善修德的道德规范。民间还传说,松赞干布在学会了藏文后,写下的第一组字就是佛教的六字真言。

据吞巴乡吞达村的人们说,当年吞弥桑布扎从印度归来时,有许多文字想不起来了,他看到山下村中的蜿蜒小路,正像一个个文字般神秘显现出来,于是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些新的字母。

4、在吞巴庄园里,至今还居住着4户人家共20多人。他们的记忆和讲述是口口相传的吞弥传奇,他们以居住在吞弥的一座古老庄园为荣。

有了这么大的贡献,吞弥自然受到了松赞干布的厚赏,这个地方也从此成为吞巴家族的领地。今天,在吞巴庄园光影斑驳的旧房子里,昔日的光彩虽然已经消褪,但仍然有过去时光的印记。

吞巴庄园并不大。如今在这座昔日的庄园里,还居住着4户人家共20多人,在这里,吞弥的传奇在延续着,它是村民们生活中的精神享受。

这里的人们说,当年吞弥桑布扎功成名就以后,有一次回故乡,看到这里能耕种的土地很少,于是便传授村民们制作藏香的工艺技术,以此来改善乡亲们的生活。吞弥桑布扎利用吞巴乡丰富的水力资源,发明了木制的水车来磨制藏香的原料柏木。同时,吞弥又担心水车运转会伤及水中生灵,于是他在这条河与雅鲁藏布江的入口处立了一块石碑,上面用古藏文写着:江中鱼不得入此河,于是,这条河在此后的1300年里果然没有任何生物。

在吞达村,如今还有不少人喜欢自己手工做藏香:把香泥一条条挤在地上,晾两三天后,尼木圣香就完成了。这种手工制作的藏香,一个快手每天可以完成100把,每把40支(图7)。在2003年的“非典”期间,尼木藏香的泥砖卖到了15元一块。究其原因,是因为藏香的工艺非同寻常,它的原理出自于藏医的薰疗法,而配方则来自诸菩萨续宝典。最好的藏香是用上百种的药材和香料调配而成。用这样的藏香不仅能使人心情舒畅,还可以防止病菌的侵入,生活在高原的人们就是用它来祈求祥和与身心安康的。藏香就像生命,在消耗、繁衍与再生中延续着。

5、藏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关藏文起源的问题,各界有很多种说法,传统佛教界认为是吞弥桑布扎所创造的,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

关于藏文,西藏本土宗教苯教认为是苯教始祖辛饶米沃奇所创。还有的学者认为是脱胎于伽湿弥罗文,或者像雄玛尔文等等。但是,吞弥桑布扎规范了藏文的这个说法,是被一致认可的。藏族有了文字以后,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都有了一个飞速的发展。

巴桑旺堆:藏文字不断地完善,不断地传播开,应该归功于佛教传入西藏,大量佛经的翻译使藏文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民族文字。

桑耶寺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庙之称,它位于山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赞普赤松德赞时期,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最古老寺庙,也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祖寺(图8)。整个建筑群占地25000平方米,周围还分布着上百座大大小小的佛堂和经堂。

被吐蕃确立为首选宗教以后,佛教在西藏有了迅猛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的寺庙和僧人。僧人们每天都需要念经,大量的佛经被翻译成了藏文,这对西藏文字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6、普松乡曲水村在尼木县比如寺北面不远的地方,尼木三绝之一的雕版就出自这里,因此,普松也就有了雕版之乡的美名。

100多年前,拉萨木鹿寺印刷的《丹珠儿经》就出自普松艺人的手中。十多年前,拉萨佛教协会又以一年36万元价格的合同,把重刻《丹珠儿经》的任务交给了普松乡的艺人。

强白老人是普松乡最有名的雕版艺人,雕版工艺是他家祖传的手艺。强白老人15岁就开始学习雕版了,他的父亲也同样是在这间屋里学习和揽活,家庭就是一个作坊。

雕刻经版要先用一种叫加木登的工具刨光木板,普松乡雕刻的木料是从拉萨买来的蚩巴木,木头要先顺纹理劈成板块,再用火熏干,沤在羊粪中,然后用水煮,烘干、刨光,才能做成雕版。

雕版采用浮雕的方法,在木板上雕出凸起的文字或图像,通常挖去的深度为二分之一寸到四分之一寸,刻刀要紧紧地沿着文字或图像边沿进行雕刻(图9)。经文刻好后,用锯子锯掉两头多余的木头,再把经文以外的部分打成斜面,这样,印刷时就不会印上多余的东西。

雕刻经版是件费时又费力的工作,雕一块经版一般需要4天的时间,成天盯着经版看,强白老人的眼睛已经不大好使了,一副老花镜也用了不知多少年了。强白老人的儿子和孙子都是雕版艺人,祖孙三代要把这门手艺永远传下去。

7、建立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于公元650年去世,死后,他又回到了曾经从这里出发的雅砻河谷——那里的巨大的方形平顶建筑物就是藏王墓。

藏王墓位于山南琼结山西南方向,墓群背靠木惹山,前临雅砻河。

这里埋葬着从公元7世纪~公元9世纪的各代吐蕃赞普。

李永宪:墓地是祖先灵魂回归的地方,是统治者从祖先那里获取力量地地万。

藏王墓群长2076米,宽1407米,共约306万平方米。

在史书《国王遗教》里记载,松赞干布的陵墓里有9个房间,里边分别安放着赞普的金身,还有佛像、经书和金银财宝等,陵墓就是一座地下宫殿。

霍巍(考古学者):它是一个象征物,我觉得它在西藏吐蕃历史上具有象征意义,最重要的一点在这个地方。

我们共同的祖先 篇9

地球上存在多少生物物种?这样一个看似出自《十万个为什么》里的问题,在科学家看来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一句话,简单的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对外星人的憧憬长期以来吸引着人们的想象力,但是许多科学家只对寻找地球上新的生命形式抱有热情。

在地球上,人类与数百万其他生物共同生活了数千年,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对自己的邻居知之甚少,甚至连地球上存在动植物的种类数目都不知道。

据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生命之树”项目估计,地球上存在的物种大概有500万~1亿种,但是,只有200万种得到确认。

“对动物的理解,我们仅仅处在起步阶段。”加州科学院的昆虫学家费舍尔说,“迄今,我们仅发现了地球全部生物的10%。”

环境指数

获得地球上物种数目的精确数字似乎不是最重要的任务,但是分类学,即发现、描述生物物种并加以分类的学科,是“研究地球生物的基础”,费舍尔说。

由于全球变暖、森林被砍伐以及其他由人类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正在威胁许多物种的生存,其中一些物种可能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起重要作用,还有一些对制造药物或其他产品具有天然价值。因此,眼下研究与人类共存于地球的其他物种应该受到特别关注。

正如费舍尔所言,了解地球上生活着哪些物种及其数量将使生物学知识更为普及——我们会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我们本该有一个环境道琼斯指数。”费舍尔说。

没有简单的答案

分类学家对动植物的分类工作进行了250余年,但是,他们仍然不能准确地回答“地球上的生物有多少种?”这一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没有简单的答案。”费舍尔说。

我们不能精确计数的一个原因是,尚未发现和记录的生物大部分属于身体非常小的种群:昆虫、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身体比蝇类大的物种的分类工作已经非常完善了,但是,对身体更小的物种就知之甚少了。”位于纽约的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乔伊说。

另外一个原因是,分类学传统上局限于发达地区,因此分类的对象大部分是生活在这些地区的物种,而忽略了南半球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的大部分地区,一般来讲,这些地区都是欠发达的。

“物种在地球上并非均匀分布,它们也有自己的热点地区。”费舍尔说。

例如,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昆虫学家兰德说,到2003年,已知大约有2000种食草昆虫生活在北美,只有大约200种生活在澳大利亚,但是,根据兰德后来对澳大利亚植物多样性的抽样调查估计,应该大约有3000种食草昆虫生活在澳大利亚。

让人头疼的是那些“同形体”,它们看起来都一样,但是实际上基因差别相当大,给科学家的分类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

“当我们来到野外,看到这些小生命时,它们身上并没贴标签,它们也不会告诉我们它们是什么。”兰德开玩笑说。

新工具

但是,分类学家现在有DNA测序这样的新工具,使鉴别物种的工作容易多了,特别是对于那些“同形体”和更小的生物。

“利用这些工具,我们将会发现更多的物种,这一点毫无疑问。”兰德说。

同时,生物学家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到各种科研项目中。比如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会的“生命之树”项目,由兰德参与主持的以昆虫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地球生物多样性编目”项目,以及“海洋生物普查”项目等,所有这些项目的目标都是对地球上数百万的物种进行鉴别、编目并且为其绘制谱系图。

追踪祖先的脸谱 篇10

辽宁省丹东市后洼遗址位于辽东半岛东部,距离黄海仅15公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下地劳作时在这一带经常挖出陶罐陶片,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辽宁省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这里进行保护性发掘。

辽宁省丹东市文史学者任鸿魁曾参加过这里的发掘,据他回忆,后洼遗址分上下两层,下层的年代距今约6000年,上层约5000年,是一个新石器晚期的原始部族聚居村落,那些奇怪的石刻、雕塑,就出自村落的房址之中,共数十件之多(图1)。

任鸿魁介绍说,发掘的房址是圆形的,面积比较大,直径大约八九米,半地穴式,挖到地表以下一米左右,就是烧灰层,整个小台地上,遍布遗址,下层共发现了33座遗址。

集中发掘出数十件头像脸谱,令考古学家们惊喜万分。兴奋之余,主持考古的专家许玉林,对这些形态怪异的雕塑却百思不得其解。几十年从事考古见过不少史前遗址,像后洼这样,在一个小村落中集中出现几十件雕塑,却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形态怪异的雕塑究竟携带着怎样的远古密码、暗含着什么奥秘玄机呢?

许玉林想,这些雕塑都是远古祖先的艺术创作,可以请艺术家来参与评定。于是,他把这些雕塑带到北京,请中央美术学院的画家、雕塑家们帮助辨认。

丹东市文史学者王振山说:这些雕塑让美术学院的教授老师们大为吃惊,他们感到这些雕塑像是天外之物,大气的刻工给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

手法朴拙抽象,并不意味雕刻技法低下。这些雕塑略去细节,简朴概括,有一种超然大气的生动,是艺术家眼中的天籁之物。其中一尊后洼下层出土的陶塑雕像,屈身、阔口、大眼、有角,许玉林无法判定它是猪还是兔。

王振山说,老师们都非常激动,说你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兔子,这件作品一定是龙(图2)。

在中国,龙是由多种动物结合的崇拜物:鹰爪鳄首,鹿角蛇身,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据考古发现,龙的形象最早出现在河南濮阳的古墓中,它用蚌壳堆塑而成,距今约6700年。在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遗址中,也出土过多个玉雕的猪龙。此外,历代以龙为天子化身的形象更是不计其数。而后洼这只陶塑雕龙。虽然与红山玉猪龙有些相似,但它没有长长的身体,只是头上长角、身上有鳞,造型显得更原始拙朴。如果它真是龙,仅比最早的濮阳蚌壳堆塑龙晚数百年,是最原始的中华陶塑雕龙。

后洼出土的雕塑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轰动,除了认为它们是图腾崇拜,也有学者认为这与祭祀有关,还有人认为这是原始艺术的滥觞。看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对后洼文物,学者们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们认为,丹东地区和黄河流域以及发现红山文化的辽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曾兴奋地说 “我一辈子考古未出关,这次要走出山海关了”。

就在后洼考古向纵深进展的时候,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故。1991年,主持考古的许玉林突然离开了人世。由于遗址的发掘主要由他研究整理,他的离世,使研究骤然中断,后洼考古渐渐归于沉寂。

后洼出土的这些雕塑大的不过巴掌可握,小的只比拇指略粗,如此玲珑细巧,出乎人们的想象。然而,它们有的横眉竖目,有的张口露牙,看上去的确诡谲神秘,令人好奇。除了人像,后洼出土的虎、猪、鸟、鱼、虫等多种动物形象,也非常奇特。6000年前的祖先创作它们,如果与图腾有关,这么多形象,哪一个是他们的图腾?如果与祭祀有关,祭祀的对象为何如此之多呢?

丹东市文化局学者刘桂腾说,当地民间有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它与后洼这些雕塑具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其中就藏有解开谜题的线索。

在一段采制于20多年前的珍贵录像中,老艺人表演的正是这种古老的祭祀,叫萨满跳神。萨满来自通古斯语,意思是巫或者是通灵晓事、与神灵沟通的使者。萨满祭祀主要流传于中国北方的鄂温克族、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中间,因为多为渔、猎、游牧民族所信奉,远离喧嚣人群,深居于山林、草原,许多原始自然的特性得以留存,多年来人们对神秘的萨满始终保有浓厚的兴趣。

对于古老的萨满祭祀与距今6000年前的后洼雕塑之间有什么联系,丹东市文化局局长刘桂腾有着独到的见解:萨满信仰,我们见到的最早形象应该是新石器时代的岩画,这些岩画是我们目前能够见到和可考的出现萨满祭祀行为和形象的最早资料,后洼遗址,产生在6000年前,这个时期正是新石器时代。

刘桂腾是研究中国萨满的知名学者。他认为,虽然目前萨满祭祀的起源有史可查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女真人时期,但事实上,萨满的起源远比史料记载的要久远得多,在新石器岩画上就留有清晰的印迹。除了产生的年代吻合,从萨满浓厚的原始宗教信仰中,也可以找到它与6000年前后洼之间的联系。

刘桂腾说:萨满跳神,它的哲学基础就是万物有灵观。它和其它宗教绝对不一样,伊斯兰教有穆罕默德、佛教有释迦牟尼,而它的信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万神殿。

萨满祭拜的神灵有自然神、动物神和祖先神三大类。自然神包括日月、山川、树木等;动物神则包括飞鸟、牛马等。这种拥有庞杂神灵的崇拜体系,正好与后洼出土的多种不同雕塑吻合。刘桂腾认为,最能说明二者联系的,是在一些崇尚萨满的地区,至今还保留的携带和佩戴神偶的习俗

刘桂腾说:实际上就是护身符,普通人用它做护身符,而萨满把它作为辅助神来使用,科尔沁蒙古族人还在使用这种神偶。

那时生产力水平极低,先民们无法探寻自然,在凶悍的猛兽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他们无能为力,因而对未知的世界充满神秘的臆测。在他们的意识中,日月、山川、鸟兽、树木等都和人一样拥有生命、拥有灵魂。认为对自然万物虔诚膜拜,能带来心灵的慰籍,这便是原始宗教形成的原因。也是原始信仰被学者称作“开放的万神殿”的缘由,原始宗教成为那时人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图3)。

在这些原始宗教信仰中,人们常说的图腾崇拜又如何解释呢?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说:图腾信仰应该是母系社会的东西。但并不是所有动物都是图腾,只是这种动物与人类最密切,很可能是想象为祖先的动物,才是图腾。

图腾来自北美印第安部落的方言,意思是“他的亲族”,也就是图腾崇拜物与氏族之间有一定的血缘亲族关系,它是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崇拜的祖先保护神。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说:商代相信玄鸟是它的图腾。传说它的女祖先去洗澡,吃了鸟蛋就怀孕了,那时是知其母不知其父。

人类社会曾经历过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直到4500年前,才进入父系社会。在母系社会,女性执掌权力,氏族的繁衍生育,也完全由女性承担,孩子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对祖先的模样只凭借朦胧的传说和想象,因而在世界各地都有图腾崇拜现象。除了“玄鸟生商”的故事,类似的传说记载还有很多。比如人首蛇身交缠在一起的中华始祖伏羲、女娲;牛首人身的神农炎帝;狗首人身的瑶族祖先盘瓠等等,人兽同体交合,具有明显的图腾特征。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说:不是古代的一种动物就是图腾,图腾应该是与人有血缘关系,或者通俗地说就是人类的一个祖先,因为在远古社会,祖先只有女性没有男性。

后洼出土的种种雕塑中,哪一个才是这个氏族部落共同拥有的图腾?对此,学者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酷似玉猪龙的陶塑雕龙是后洼的图腾;也有学者则认为,据神话传说和文献记载,中国沿海自古就对鸟类怀有特殊的情感,大多信仰鸟图腾,后洼位于滨海平原上,距离黄海仅15公里,他们的图腾应该是鸟而不是龙。

学者们从后洼众多的雕塑中,真的发现了一件极其特殊的人鸟同体石雕。这件石雕正面是一个人像,额上横线象征缠头或斜向发髻,张口露齿,眼睛呈柳叶形。石雕的背面是一个回首张望的鸟形,它同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炎帝牛首人身一样,都是图腾神话的形象,因而这件人鸟同体雕像被一些学者确认为后洼原始村落的图腾。

而另一件陶塑雕像,正反两面分别刻着不同的脸谱,正面表情严肃,嘴的周围刻有胡子。背面只刻着一上一下两只眼睛和一张嘴,整个表情显得妩媚可爱,像个女子。学者们认为这是男女同体交合的形象,带有原始巫术的色彩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解释说:巫术,简单地说,就是用幻想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表现现实问题。

河南殷墟妇好墓的玉质雕像,正反两面雕有男女裸体。在一柄青铜剑上,也铸有男女裸体人像,专家认为,它们和后洼的男女同体雕塑一样,都是祈求氏族生殖繁衍的原始崇拜。

由于后洼遗址的发掘不像仰韶或红山等史前文化的数量那么庞大,因而缺少可供比对的相同文物,目前对它的探寻大多仅凭推测,未解的谜题还有很多。那件人像雕塑,大大的圆眼,和现代人虚拟想象的外星人颇为相似,是古人真的见过外星人?还是另有什么奥妙玄机?至今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

在后洼出土的各种奇怪文物中,丹东文史学者王振山收集到一个带有细孔的装饰骨珠。这个骨珠上的细孔,小得只有从电线中抽出的纤细金属丝才能勉强穿透。如果它真是后洼时代的作品,在没有出现金属工具的远古,祖先们借助什么来加工穿透呢?一方面是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另一方面又有如此精细的创造,远古的后洼人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祖先的摇篮》的教学设计方案】推荐阅读:

上一篇:建工集团简介下一篇:师范类专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