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冲刺阶段,如何让成绩成功逆袭?(共4篇)
1、训练解题思路
其实大多数学科题目的题型都是固定的,考生只有学会从题目本身找到背后知识点,我们要训练自己一题多解的能力,为的是在一条路上走不出去,可以有多几条解题思路去解题。我们要针对各个类型的题型以及答案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出解题“套路”来,这样我们考试做题会更容易一些。
2、构建知识系统
高中的各科知识点覆盖范围很大,而且层次不一,有些显得很乱,有些知识点包含一些知识点,还有的知识点之间有联系,所以我们要全面梳理我们的各科只是内容,构建一个知识系统,及时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中进行填补,逐步梳理完整。慢慢的我们复习起来也更方便了。
3、跟紧老师脚步
1、小题专练防超时
我们知道,数学试卷占据“半壁江山”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自然是三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的“大哥大”,能否在这两类题型上获取高分,对高考数学成绩影响重大。
因此,考生后期定时、定量、定性地加以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要务必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加大训练力度,强化训练时间,避免“省时出错”、“超时失分”现象的发生。
2、回归基础重梳理
在数学的高考试卷中,四道基础题基本定型,即三选一、三角数列、概率问题、立体几何,这几道大题是高考解答题得分的主阵地。
纵观往届考生,相当一部分同学考试分数低,他们丢分不是丢在难题上,而是基础题丢分太多,导致最后的考试分数不理想。
所以,在后期复习过程中,要通过疏理知识,尽量地回归基础,再现知识脉络和基本的数学方法。每天保证做一定量的基础题,不断加大基础解答题训练力度,让学生对这一部分基础题做对、做全,得满分。
3、重点题型常访谈
后期复习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复习获得最大的效益,必须针对重点题型进行重点复习,并且能够做到“焦点访谈”。
对于数学的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统计概率等几大板块,要做到重点知识重点复习,舍得花时间和下功夫。
在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查找自己在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发现缺陷,就要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重新整合相关内容,形成知识与方法的经纬图。
4、后期复习绝不是简单重复的过程
我们要找好提分的最佳“支点”——组题的质量,抓住高考的“增分点”——基础题,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重点模块,突破知识的“难点”——解析几何及导数问题,使复习备考不留任何“盲点”。 高三复习方法有哪些
高三冲刺复习建议
1.注意集中
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
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
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5.及时复习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经常回忆
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有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7.试听结合
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单一默读效果好很多。
8.多种手段
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标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做笔记、卡片等,均能增强。
9.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10.科学用脑
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11.多与人交往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发现,社交能够让思维更敏捷,闲聊10分钟后,人脑的反应速度迅速提升。
12.学一门外语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要比其他人推迟4年。学外语可以增加大脑海马体区域的灰质密度,增强人的记忆力。
13.跑步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所谓的“成功者”,更不认为我的学习方法可以当做所谓的“成功经验”。我更愿意把高中三年一路摸索中遇到的问题、经历、体会和大家分享。
第一个的体会:认识自己比学习他人方法更重要,这是学习的基础。
每个人情况不同,其他人所提供的方法不一定完全适合你。你要试着分析自己的情况,找自己的方法。我高一在数学上比较吃力,班里只有两个人没有报名参加数学竞赛辅导。我就是其中之一。对我来说,数学最欠缺的是基础,所以,我在别人上竞赛的时间巩固基础,没有急着跟别人一样去拔高。到了高二,我的数学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我感觉在上升的时候遇到了一些瓶颈,尽管在文科班里几乎没有人去学竞赛,我还是报名和理科班的同学一起听竞赛。更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培养了对数学的热爱,甚至在申请_时候还选择了数学系。
第二个体会:要构建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是我在经历完今年高考最深的体会。今年的英语、政治的题型和难度都有变化,许多考生考完很不适应。而数学虽然直观感觉变简单,但得分却没有很大的提升。可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时太注重考试的技巧和经验,反而忽视了自己知识体系的构建。高考每年都有创新,个别的年份甚至会在题型和难度上有很大的突破。如果你只盯住考试,你能抓住的只是学习链条的最末端,而没有把握学习的最上游——也就是知识和学习能力。
现在高中阶段课程的知识点都是基础性的,只有把这些完整地串联起来,才不会当考试遇到新的题目时不知所措。这不是因为平时训练的难度深度不够,而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受课程设置和考试考点的影响,同学们常常会把知识点割裂地去加大难度和深度,就像你在一片地上挖了很多井,但他们下面不是通的,所以早晚会枯竭。借用一个类比,学生就像仓库管理员,构建知识体系就像把货品有条理地放到各自的货柜里,考试的时候就像交货,你只有体系理得清,才能很轻易地取货,交货。此外,在构建体系的时候,不能太功利,不能因为今年某一个点考察得简单就不重视。比如,数学的集合一般在前两题考察,那保不齐明年在13、14题考察。所以,要从学科总体框架的指导下构建全面的知识网络。
第三个体会:在阅读中一方面要积累素材,更要提升自己的思考和逻辑能力。很多同学都在积累各种作文素材,去背一些范例。但我的想法是在有限的课外时间多阅读自己喜欢的、可以激发自己思考的文章和书。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积累了很多素材,但到了考场上还是运用不了,遇到新的作文题还是无从下笔。我觉得,这是因为只通过阅读积累了一条条信息,并没有真正提升自己的思考和逻辑组织能力,就背离了阅读这一行为的初衷。积累的所有素材只是一条条数据而已,要通过阅读培养像中央处理器一样能处理数据的能力。
给家长的一个建议:
回过头看,在这个年龄,所有的遭遇都只是经历和经验,未来有很多可能,并不会有盖棺定论的失败。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教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即便是遇到失败,也一定要绝地反攻,卧薪尝胆,再度出人头地。我建议作为家长应该关注孩子受挫后的心里感受。在一次考试失常的时候,不要太急于要求孩子马上考到正常的水平,而是静下来,多聊一聊,先帮孩子在心里上卸下负担,再去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我自己为例,我在高三一年经历了最大的成绩起伏,但我因为身边的人对我的鼓励和相信,使我在这种变化下保持心态的稳定。
一个人的15~18岁在高中阶段度过,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塑造期。这三年不仅关乎你去哪里上大学,更关乎你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不要在这段时间忽略对人格的养成、情商的塑造、能力的培养。可能你们以后会去到不同的地方,经历不同的生活。最后用我的老师说过的两句话送给大家:
路变了,我没变。
重要的不是现在你在哪儿,而是你的下一步往哪走。
一、复习计划要坚持
到了高考备考末期,有的考生就开始松懈,复习脱离了原来制定的计划,想到什么就复习什么,没有计划性,导致复习效率低下。这类考生要注意,越是到备考末期,越不能松懈,要坚持复习计划,有条理地复习。
二、提高做题的速度
在高考答卷时,考生要争分夺秒才能完成答卷,往年有很多考生在高考时连题目都做不完,想要考取高分是不太可能的。所以,现阶段的复习,考生要注意训练自己的答题速度,把速度提高上来的同时,也要提高准确性,为高考考试争取省下更多的时间。
三、复习抓住重点
备考末期,时间短促,复习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点,那么什么才是重点呢?目前为止,复习存在的短板就是重点。考生要针对自己的短板,分配好时间去补齐,实现学科平衡。
四、注意劳逸结合
【高考最后冲刺阶段,如何让成绩成功逆袭?】推荐阅读:
英语高考最后一个月怎么提高成绩01-23
高考最后复习冲刺,要怎么最好目标管理?04-08
高考最后复习12-14
《八年级的最后冲刺》作文07-10
考研英语冲刺最后三大必杀技10-09
考研政治最后一周冲刺备考11-24
国旗下讲话:世界杯,最后的冲刺02-13
考研政治最后冲刺:政治经济学讲义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