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2024-1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夏天 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夏天 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1

1、了解夏季的气候特征及人们的衣着。

2、知道生活中防暑降温的方法及卫生常识。

活动重点:

1、知道夏天热了,要多喝水、勤洗澡,注意个人卫生。

2、能够知道几种避暑的方法。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夏天

(一)、谈话活动:

1、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小朋友们喜欢夏天吗?(喜欢)

2、前几天我们在公园园里看到了大树、小草有什么变化?

3、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看到的事情。

(二)、播放课件,欣赏图片

1、夏天来了。哪些小动物出现了?

2、河里有什么花?

3、看看我们的穿着,有什么变化吗?夏天的衣服有什么特点?请小朋友们带着老师的问题看一段录像。

4、师:谁来说说,夏天的衣服怎么样?

生:很漂亮,很薄,有裙子、短裤……

5、师设疑请幼儿讨论并说出理由。

师:我今天身上穿的长袖衣服是不是夏天衣服?

幼儿自由回答

师:我这件衣服虽然是长袖的,但是它很薄,穿在身上也很凉爽的,也是夏天衣服。

6、教师小结:

夏季的衣服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都是薄薄的、轻轻的,穿在身上很凉爽的,也很漂亮的。

7、与幼儿一起进行总结(可以用小朋友的语言来创编)

——夏天到了、天气热了

——蝉儿叫了了、荷花开了

——小朋友们换上了薄衣裳

(三)、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到户外、在家里也寻找夏天还有哪些变化,(如吃冷饮、开空调)感受大自然的变化。

(四)、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发现中班幼儿对夏天的前期经验还很少,分不清季节和季节的特征,对夏天的景物了解不多,如:不知道蝉,也从没见过,但从谈话中能发觉幼儿们对树、树叶、小草的观察很仔细,知道他们到夏天都有些什么变化了,我想知识需要积累,尤其是对中班幼儿,如果在主题结束时再进行一次类似总结性的这样活动,效果一定会更佳。

活动二、找凉快

(一)、启发提问:

1、出示图片,看看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

师:夏天到了,小朋友很热,有什么办法让他凉快?大家帮帮他?

2、与幼儿一同思考、讨论有什么办法使他凉快。

(二)、引导讲述:

1、夏天我们要穿裙子,短裤,还要穿什么?

2、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天热了可以扇扇子,开电扇,还可以用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生:扇扇子、开电风扇、开空调、洗脸、洗澡、游泳、到树阴下纳凉等。

3、晚上睡觉和冬天有什么不同?(睡席子) 4、天热了,吃什么可以凉快? 5、天热了每天还要干什么? 6、幼儿边说老师边放图片。 (三)、学习讨论:

1、出示图片《缺水的花》

师:美丽的花儿到了夏天因为缺水变得没有精神,我们小朋友也是一样,所以在夏天大家要多喝水。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述:夏天天气热了我们可以怎样做?

3、教师小结:夏天天气热了,我们可以扇扇子、开空调、开风扇、吃适量的冷饮、吃干净的瓜果、喝绿豆汤、穿短袖衣衫、勤洗澡等来防暑降温。

4、幼儿谈论夏天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教育幼儿夏季注意饮食卫生习惯,如,不要吃过多的冷饮,不要在高温下活动,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或电风扇下睡觉,勤洗澡、洗手,主动多喝白开水,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用饮料解暑等。

(四)、组织游戏:

1、幼儿摸一张卡片,如:卡片上画一只电扇,便说:夏天开电扇很凉快。

2、师:夏天小朋友们喜欢洗澡吗?(喜欢)就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洗澡。

3、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律动。

(五)、活动反思:

夏天 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2

师: (板书:夏天) 看到黑板上的词语了吗?谁来读读?一起读。如果现在就是夏天, 你最想干什么呢?

生:我最想吃冰糕。

生:我最想游泳。

师:哎呀, 听了你们的描述, 我们大家心里都痒痒了, 真想快点儿到夏天, 那还等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迷人的夏天。

【点评:上课伊始, 教师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亲身体验入手, 拉近了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文本间的距离。】

二、初读感知, 学习生词

师:现在, 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对夏天的喜爱, 去领略夏天的迷人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8页, 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1.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不添字, 不漏字。2.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 用我们学过的识字方法去认识它。3.标出自然段。)

师:课文读完了, 老师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词语认读)

师:“炎热”是什么意思?

生:很热。

师:火上加火, 当然热了, 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生:上面的火, 最后一笔要变成点。

师:谁来给“趣”找个朋友?

生:趣味、兴趣、乐趣。

师:课文中说黑子红瓤的什么?

生:黑子红瓤的西瓜。

师:“佳肴”是什么意思?

生:指好吃的东西。

师:佳肴指好吃的饭菜, 凉拌佳肴指不经过炒、蒸等直接调拌而成的好吃的饭菜。你吃过哪些凉拌佳肴?

生:我吃过凉皮。

生:我吃过调豆角。

师: (出示课件) 看, 水果沙拉、白糖拌西红柿、凉拌黄瓜、凉拌木耳, 这些都是我们夏天经常吃的凉拌佳肴。

师:在这些词语里有8个生字要求我们会写,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两个生字。 (课件出示:街趣)

师:请同学认真观察这两个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想一想怎样写才能把它们写得既端正又美观。 (师示范书写生字, 生在书本上各描红一遍。)

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在小作者的眼中, 夏天是什么样的?

生:课文一共有55个自然段。在小作者的眼中, 夏天是炎热的, 夏天是多彩的, 夏天是有趣的, 夏天是悠闲的。

师:你真会读书, 初读课文就一下子抓住了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 (板书:炎热多彩有趣悠闲)

【点评:低年级的教学还应以识字、写字为主。教师能正确把握年段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生字学习时进行分散处理, 对于较难写的字进行示范书写, 既缓解了学生集中识字的压力, 又提高了识字、写字的效率。】

三、品读课文, 升华情感

师:其实, 夏天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它的热了。谁愿意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其他同学认真思考哪个句子最能突出夏天的炎热。

师:你读得真流利。哪个句子最能表现出夏天的炎热呢?

生: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空中, 把热量尽情地洒向大地。

师:你从哪儿感受到夏天的炎热?

生:我从“火辣辣”这个词语体会到夏天特别的热。

师:“火辣辣”可以看出这时的太阳像什么?

生: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师:热得像———

生:火烤一样。

师:请你再读一读, 读出这种感受。

(生再读)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尽情, “尽情”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指全部的意思, 太阳把它全部的热量都洒向大地。

师:对, “尽情”就是指毫无保留的、一点不剩的, 这里让人感到了热浪滚滚。假如我们现在就站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 谈谈你们的感觉。

生:我会热得满头大汗。

生:我会被太阳晒得头发晕。

生:我会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师:好,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自读, 齐读。)

师:夏天既然这么炎热, 你们为什么还喜欢它呢?课文中小作者是怎么写的?

生:我们不必穿着厚厚的衣服, 显得笨手笨脚, 也不必为风沙烦恼。

师:是啊, 我们可以轻装上阵, 自由舒展我们的身体。

生:如果下起雨来, 就在雨中奔跑, 洗一个痛快的凉水澡。

师:刚才还热得满身大汗, 现在冲一个痛快的凉水澡, 感觉怎么样?

生:我感觉真是太痛快了。

生:我感觉凉爽极了。

师:对, 夏天虽然炎热, 但是热得可爱, 热得舒心, 热得洒脱。让我们带着感情齐读最后一句。

【点评:在这一环节, 教师很有效地抓文中的词语来理解句子, 并通过感悟交流进行读书。而且, 还不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谈感受并进行“热得怎么样”的语言表达训练, 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师:夏天还是多彩的。我想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二自然段, 谁愿意读? (指名读)

师:那感觉真好!是什么感觉?

生:是吃西瓜的感觉。

师:在烈日炎炎的夏天, 吃一口又凉又甜的西瓜, 真是爽极了, 爽透了。请男生齐读这一段中的最后一句, 读出这种感受。

师:夏天是多彩的, 你们能从这段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吗?

(生汇报找到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师: (出示课件) 盛开的鲜花, 碧绿的草地, 绿色的植物, 五颜六色的衣裙, 黑子红瓤的西瓜, 向我们展示出一个五彩斑斓的夏天。

(师生接读)

师:夏天是____。盛开的____, 碧绿的____, 墙上爬满了, 街上飘动着____。如果有朋友来, 从冰箱里拿出____, 那感觉____!

师:能背下来吗?自己试一试。

(生尝试背诵)

师: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这么快就背会了。

师:有没有信心背下来?

(生齐背)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任选一个或两个填一填。

(出示课件)

拓展练习: () 的太阳 () 的荷花 () 的向日葵 () 的大海

生:火红的太阳。

生:粉红的荷花。

生:金色的向日葵, 蔚蓝的大海。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概括夏天的多彩, 你会用哪个词?

生:我会用五颜六色。

生:我用五彩缤纷。

师:老师这儿也准备了一些词, 谁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万紫千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姹紫嫣红五彩斑斓)

【点评:本环节教师采用图片引读的形式, 遵循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直观感知的特点, 当学生们有了学习的兴趣, 就能很快地入情入境地进入读书的状态, 并能够当堂背诵。教师还相机进行了一些拓展练习, 在学文的基础上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又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夏天不但是炎热的、多彩的, 它还是有趣的。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 看自己能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师读, 生想象。)

师:睁开眼睛, 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点点光影在地上闪耀。

师:强烈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 在地上形成一个个小光斑。

生:我看到萤火虫在草丛中飞来飞去。

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青蛙在举行赛歌会。

生:我听到了知了的叫声。

师:咱们来听听知了是怎么叫的? (播放知了在树林中叫的画面及声音)

师:真是个有趣的夏天, 尤其是到了晚上, (课件出示第三句的图文伴声音) 大家认真听、仔细看。谁来读读, 读出夏天的趣味来? (指名读)

师:老师想把这句改一改。我把“听青蛙的赛歌会”改成“听青蛙呱呱叫”, 把“看萤火虫提着灯笼在草丛中游行”改成“看萤火虫飞来飞去”。 (出示修改前后的两个句子)

师:仔细体会体会, 你认为这两个句子哪个好, 好在哪儿?

生:我认为第一个句子好, 第一个句子写得具体。

生:我也认为第一个句子好, 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把“青蛙呱呱叫”写成“青蛙的赛歌会”显得很生动形象。

师:很好, 什么是赛歌会?

生:就是比赛唱歌。

师:是一只青蛙吗?是两只青蛙吗?

生:不是, 有很多只青蛙比赛唱歌。

师: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很多只青蛙在比赛唱歌的场面很热闹。

师:高一声, 低一声, 远一声, 近一声, 一个“赛歌会”就把很多只青蛙一起高歌的热闹场面描写得生动形象。

师:大自然就是这些小动物们的舞台。让我们想象着这些画面, 再读读这一句。

(生齐读)

师:除了课文中提到的知了、青蛙和萤火虫外, 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夏天里聚会, 它们在做什么? (出示句式训练)

我们可以到花园里看____, 还可以到草丛边听____。

生:我们可以到花园里看蜜蜂跳8字舞。

生:我们可以到花园里看蝴蝶跳舞。

师:是啊, 在这个大舞台上, 有歌唱家, 有舞蹈家, 还缺什么? (师做弹琴状)

生:还可以到草丛边听蛐蛐演奏。

生:还可以到草丛边听蟋蟀弹琴。

师:欣赏着这一台大自然为我们小朋友准备的歌舞会, 真是有无限的乐趣!

【点评:这一环节教师调动学生的听、看、想等多种行为, 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有趣的童话般的世界。通过句式对比训练和扩展练习, 学生放飞了想象的翅膀, 在想象中感悟了画面, 读懂了文章, 并深深体会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师:夏天不光是炎热的、多彩的、有趣的, 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暑假生活的悠闲自在。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 思考:从哪儿感受到夏天的悠闲?

生:我们扛着鱼竿去钓鱼, 提着水桶去捉虾, 背着救生圈去游泳。

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 真的是悠闲自在。

生:还可以自制冰淇淋, 学做美味的凉拌佳肴。

师:想吃什么就去做什么。

生:可以白天躺在竹椅上读书, 夜晚望着星空畅想。

师: (出示星空图) 夏天的夜晚, 群星灿烂。仰望星空, 你会想些什么呢?

生:我会想天上的星星到底有多少颗。

师:你是个数星星的孩子, 对星空充满了好奇。

生:我会想其他星球上有没有外星人。

生:我会想什么时候能当上宇航员飞上太空。

师:你有一个远大的理想, 祝愿你长大后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师:夏天是炎热的、多彩的、有趣的、悠闲的。你们这么喜欢夏天, 难怪我们的小作者说夏天是——

生:迷人的。

(师板书:迷人的)

师:请大家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思考:为什么说一切都在夏天里走向成熟? (板书:走向成熟)

生:因为夏天过后就是秋天,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 所以说一切都在夏天里走向成熟。

师: (播放课件:图画配音乐) 因为夏天过后是秋天, 而秋天正是谷物水果成熟的季节。正因为有了夏天充足的光照, 谷物和水果里才贮存了大量的糖分和营养, 才能在秋天获得丰收。我们也将在金秋九月升入三年级, 所以说一切都在夏天里走向成熟。让我们带着感情再读这一句。

【点评:教师在理解“畅想”一词时, 给学生创设了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表达来理解词语, 处理得简洁利落、收放自如。在理解“一切都在夏天里走向成熟”这句话时, 由于有了之前对文章的感悟和朗读的铺垫, 学生的感情得到充分的酝酿, 至此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 篇3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教学的灵魂和归宿。它设定得恰当与否是判断一节课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王荣生教授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为一堂好课列出了九条标准,其中一条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是否一致”。对此,他还作了专门的阐述:一堂好课目标的设定,必须基于教材、基于课标、基于学生,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并在课堂中很好地落实,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走进当前许多语文课堂,在新课程“三维目标”理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搞不清“三维目标”只是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与要求,与一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在一堂课的目标设置上不懂得进行取舍,动不动就是“三维目标”一齐上,这样,经常造成课堂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的落空。再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几乎完全依赖于教学参考用书,而根本不去考虑文本与学生的实际,经常造成目标设置不当的问题。比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彩四季”,选了当代散文作家梁衡的写景抒情散文《夏》,关于该篇课文,教参给出了如下三条教学目标:1.欣赏散文优美精辟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2.了解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3.学会观察景物的特点,并作简单的描述。于是,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把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欣赏文本的语言美,以及教学生如何学习用精美的语言表达美上,而忽视了对梁衡散文内在的情感美、哲思美的领悟,以及对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的品味与欣赏。这就造成了对该篇课文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的问题。这样的目标定位其实就是割裂了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与学生学习实际的联系,是我们必须避免的。

其次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是教师引领学生向教学目标迈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所以,教学活动必须紧扣目标和内容展开。研读余映潮老师的课例,我们会发现余老师的课堂基本都是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来推进教学的。比如,余映潮老师执教《济南的冬天》一课,全课只精心设计了两次学生的活动。第一次活动:阅读课文,看“温晴”“宝地”“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的”“理想的境界”这六个词和短语中哪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第二次活动:美段细读——品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教师共设计了5道题。1道必做题:说说你发现的这段在上的一个美妙之处。4道选择题:1.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2.画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3.说说“顶”“镶”为什么用得好。4.品析“带水纹的花衣”的表达之妙。一堂课,通过两次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总体上把握了文意,理解了老舍笔下济南冬天“温晴”的特征,领会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更突出训练了学生的阅读、审美、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达到了他所提出的“教学思路清晰,提问精萃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语文课堂的完美境界。研读余老师《济南的冬天》这一课例,我们不难发现余老师在其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之中,把整体感知文本、理解文章大意、品味欣赏老舍散文优美的语言及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与重构,选择确定的教学内容不仅重点突出,目标达成率高,更凸显了对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注。

第三是寻找和确定“视觉临界点”内容。南开大学徐江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把当前语文课堂所教内容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教师所教本身就是错的,以非为是;第二类是教师所教虽是对的,但却是无用的;第三类是教师所教是对的,也是有用的,但学生自学即明,无需教师所教的;第四类是教师所教是对的,也是有用的,是学生发展需要的,学生自学不会,必须教师教的。而这四种类型,前三类充斥着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而第四种情况是极为罕见的。上述的说法或许有些偏激,但道出的一个基本事实却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当前我们许多语文课堂在教学起点的设置上都出了比较大的问题。一堂课教学是否有效,教学效果如何,能否寻找到合宜的起点非常重要。海明威的小说创作有一个“冰山理论”,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我们在寻找和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过程中,也可遵循这一理论。即在制定教学起点的时候,我们首先必须弄清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能够看到“冰山”的哪些部分,哪些部分是学生视觉的临界点,哪些部分则是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一起潜入水底才能有更多、更新发现。真正有效的教学就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从学生的“视觉临界点”出发,不断向水下未知的领域去探索、去发现的过程。而学生的那个“视觉临界点”就是我们要制定的合宜的教学起点。找准了这个起点,我们的教学才是学生需要的,才是学生在教师教之后才能明白和掌握的,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高效的。

《夏天的雷雨》教案设计 篇4

设计思路

围绕我校“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我就《夏天的雷雨》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作一简单说明。

设计教学思路前,我首先认真研究课题应遵循的原则,有五大原则: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原则、创新性原则、合作性原则。这五大原则中有许多观点引起我的共鸣。如:通过教学促进发展,促进每个学生都能愉快、主动、成功地学习。要尽一切可能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机会、愉悦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见解发表观点和看法,允许随时质疑、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善于创新、勇于创新。教学中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以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

这些观点为我设计这节课的思路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首先我设计猜谜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我又新颖的采用边唱边说出谜面,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为学习新歌作了铺垫。然后让学生相互讨论得出多样化的谜底,师选择其中最合理的答案,唱出一系列谜底,即歌曲的`第二段歌词,这时再让学生相互讨论为歌曲起个名字,答案也可以多样化,师加以引导,揭示课题,于是顺理成章的进入第二个环节新歌教学。在导入这一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创新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合作性原则。

新课教学这一环节由la模唱旋律到朗读歌词、学习歌曲,这一系列教学中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分组合作,分层递进。学会歌曲后巩固新歌的形式也多样化: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演唱歌曲,体现了合作性原则、并把学生在导入猜出的各种谜底也编进歌词唱一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培养了创新能力。

谜语童谣这一环节,在设计中我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卡农练习中获得“合作”带来的欢乐。并鼓励他们用多种节奏去朗读童谣,提出让学生在课后收集儿时读过的童谣,给学生留下一个学习的空间。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以兴趣为导向,使学生愿学、善学、乐学,以促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

教学内容

1.唱:《夏天的雷雨》

2.我的创造:荷花谜语童谣。

教学目标

1.在音乐问答中学会用明亮、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有对比的表现歌曲的情绪。

2.能够用《夏天的雷雨》的旋律创作改编歌词。

3.在音乐游戏中学习卡农节奏。

教学重难点

1.歌曲演唱声音明亮,能有对比的应用连贯、跳跃两种方法来表现。

2.能够创编简单谜语歌词加入谜语歌曲。

3.能用卡农节奏读谜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猜谜导入。

师:老师知道我们二(1)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猜谜,今天老师就给大家猜一个谜语。(师唱《夏天的雷雨》第一段歌词,边唱边出示歌词)。

三.歌曲教学。

1.猜歌谜。

师:你们快快来想想它的答案吧,(提醒学生要联系整个谜语来答题并用图和声音来提示学生。老师把答案填上。)

2.揭示谜底。

给学生观看打雷、下雨的图片,请学生介绍打雷、闪电的知识和避雷小常识。

问题:(1)下雷雨的时候你会先听到打雷还是先看到闪电?

(2)你知道避雷的一些小常识吗?

3.歌词教学。

师:这个有趣的谜语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放音乐《夏天的雷雨》)

(出示PPT:第一段歌词)

师:我们能按节奏读一读这个谜语吗?这里面有一个我们不认识的新节奏,叫做切分节奏。(出示节奏幻灯)

老师带领学生拍节奏,加入词语。如“天空中”“海洋里”“草地上”。

请一个学生按节奏带读歌词。

全体随琴按节奏读歌词。(加入谜语内容的相关动作。)

师:老师问你们谜题,你们按老师的节奏来回答,可以吗?

老师按节奏读出问题,学生跟读。(交换,多读几遍)

师:如果老师是用歌声来提问的你们,你们能不能也要用歌声来回答我?请你模仿老师问题的旋律来回答。

生:模唱。

4.演唱歌曲。

师:真棒。简单的几个音符和节奏,就把这个谜语组合成了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唱唱这优美的曲调吧。

(1).请你们用“La”来模唱歌曲。(老师弹单音)

(2).在心里演唱这首歌曲,自己唱给自己听。

(3).小声演唱歌曲,老师提醒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

(4).放声演唱歌曲数遍。老师纠正出现的问题

师:小朋友们不但猜谜是能手,歌声也很好听!你们觉得怎样唱可以使这个谜语歌曲更充满神秘感?更加好听?

生:回答。

(师:指导:一闪闪、轰隆隆、哗啦啦要唱得轻巧跳跃、切分节奏要唱出重音。)

师:对极了,你们能用歌声表现出来吗?

生:练唱。

5).分组演唱歌曲。(一组唱谜题,一组唱答案。/男生唱谜题,女生唱答案。/分段唱或者分句唱)

(6).表演唱。

(7).总结出歌曲所表现的天气现象并请同学为歌曲起个名字。

师:我们把这首谜语歌曲唱得这么棒了,它是那样的动听,可是它还没有名字呢?我们能开动我们的小脑筋,为这首谜语歌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吗?

生:起名。

师:冬天下雨很冷,老师很喜欢夏天下雨,天总是很凉爽,雨过天晴还可以看到美丽的彩虹,因此老师为歌曲起名为《夏天的雷雨》。

四.歌词创编。

今天我们猜了谜语、又唱了谜语童谣,老师想请大家利用《夏天的雷雨》的旋律来创编自己的谜语童谣好吗?

提供例子:天空中一闪闪,什么眨眼睛?天空中一朵朵,什么在飘?天空中弯又弯,什么像小船?小朋友请你快快想一想。

师:我们分成两组每组出一个谜语来考对方,比一比赛一赛。

生:(1)听音乐分组创编歌曲。

(2)作品展示: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

五.我的创造。

师:我们再来玩一个谜语的游戏好吗?老师再出一个谜语给你们猜。(荷花谜)

a)师有节奏的读谜面,要求学生仔细听。

b)学生按老师的节奏读谜语,并回答谜底。

c)用卡弄的形式读谜语,师请一名学生和老师配合。

d)分组用卡农的形式朗读。

e)还可以用怎样的节奏来读,同座相互讨论。

六.拓展:

夏天也是好天气 教案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夏天也是好天气》一文从独特的视角写出了夏天带给作者的独特的感受:让你在躁动中获得一份自省的宁静,一份外话的智慧和实实在在的虚无。

二、思路结构

全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与春天对比,写夏天到来的感受。

第二部分(2-8)夏日炎炎产生的感情变化--变得超脱。突出夏天的“好”。

第三部分(9)写夏天的超脱的美的感受。归纳全文,回应题目,点明中心。

三、欲扬先抑,揭示主旨

《夏天也是好天气》,乍看标题,这是一篇赞美夏季的文章;读下去,说了半天还没见一个“好”字,写的却是夏天的闷热。为了写夏天的闷热,作者毫不吝惜笔墨:“心,刚刚放下一半”,叹息“未及发出”--夏天来临之快;“人似一团发酵的面粉”,“一枚圆鼓鼓的面包”--夏天炎热的程度;“冲动得沉默,沉默地疯狂,疯狂得无聊,无聊的死不瞑目”--炎热带来的心理反应。这些比喻,这些近似夸张的语言,写足了夏天的特点。再往下读,终于明白前文从黄梅雨难捱(衬出夏天炎热的难捱),写到夏天难以忍受的闷热,只不过是在“蓄势”,为写后文的“好”积蓄气势,这样更能突出夏天特殊的“好”,引人注目。正是这闷热的氛围,给人们带来了喘息的.机会,使人们有可能脱离常务,领略到闲暇给他们带来的妙处。于是“小女孩穿上漂亮裙子”,“小男孩随时跃入水中”,连“大人们”也“放下工作,或追忆往事,或翻翻旧书。”“人的心”在这闷热的夏天,可以超脱一切,只剩下一份洒脱。最后作者归纳全文,点明主旨:夏天,让你在躁动中获得自省的宁静,一份化外的智慧和实实在在的虚无。

四、修辞手法的运用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使人读来顺畅而不晦涩,形象鲜明可感。这与文章大量而巧妙地运用修辞方法有很大关系。

排比。排比分句子成分排比和句子排比两种类型。本文主要是后者。如“一天又一天,太阳不肯回去,而你在阳光下渺小,在汗水中绝望,在绝望中超脱。”句子的排比,能够增大表意的密度和严谨,语气上也会造成一定声势,使句子富有感染力。

比喻。如“人似一团发酵的面粉,外烘内烤成-枚圆鼓鼓的面包,喷涌而出的汗珠,就是这面团蒸发的水汽。”十分生动而形象地把夏日炎热的人的感觉准确地表达出来。

拟人。如“太阳被闷在厚密的云层里,拼命挣扎着想舒一口大气。”文章运用拟人的修辞,使太阳具有了人的特征“挣扎着”,生动地写出了“黄梅季节”天气闷热的特点。

五、阅读方法指导

夏天 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6

夏天到了,天气逐渐炎热起来,只要在户外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出一身的汗。这天我和小朋友们做完早操以后,进了教室。孩子们纷纷叫热。

郑瑞东说:“老师,天怎么这么热啊,让我们变凉快些就好了。”我借机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谈话——“怎样让自己变凉快”。孩子们一个一个发言踊跃,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方法。于是,由此引出了一个主题“我要变凉快”。

2. 主题网络

怎样让自己变凉快

各种各样的扇子 我喜欢的扇子

我要变凉快

好吃的冷饮 玩水真开心

小猪爱洗澡

3. 相关活动

活动内容 活动线索 活动准备 怎样让自己变凉快 请幼儿结合经验谈谈如何让自己变得凉快起来 在家园联系栏出通知,请家长配合 各种各样的扇子了解认识各种各样的扇子,知道扇子的作用 幼儿搜集的各类扇子。 我喜欢的扇子 请幼儿尝试制作自己喜欢的扇子 各类纸,浆糊,彩笔等 好吃的冷饮让幼儿知道冷饮能降温,但不能多吃;并能了解几种冷饮名称 幼儿搜集的冷饮包装纸 小猪爱洗澡 通过学习儿歌,知道夏天到了,出汗多要勤洗澡相关操作材料若干。 玩水真开心 能愉快地参加玩水,感受夏天玩水也能凉快。 戏水玩具和场地准备

4. 教师准备

1) 查阅夏天的相关知识,搜集资料。

2) 搜集各类纸和水彩笔,提供工具。

3) 布置主题墙的基本框架,展示幼儿制作的扇子和搜集的冷饮包装。

夏天 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7

香港朗文英语Longman Welcome to English 1B, Chapter4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习eating, sleeping, fighting, hopping, swimming, running; (2) 学习现在进行时态和句型; (3)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交际法进行语言学习, 以动物园和森林为情景, 带动物到森林参加运动会为主线进行语言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护动物。

〖教学重点〗

学习六个动词及现在分词的变化, 并能用现在进行时对动作做出描述。

〖教学难点〗

现在进行时的单复数变化。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 up

1.Greeting.2.Sing a song Are you sleeping

设计说明:通过歌曲进行热身, 歌曲内容涉及现在进行时态, 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

Step 2 Presentation

1.T:Brother Bear is sleeping.Are you sleeping?Oh, don’t sleep in class, OK?

出示图片, 学习单词:sleeping, eating, fighting, 句型:The elephant is sleeping.The tigers are fighting.

设计说明:通过歌曲内容, 引出今天所学动物的三个规则动词的分词形式:sleeping, eating, fighting, 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课堂上不能睡觉。

2.出示木栅栏剪纸图片和动物头饰, 引导学生说zoo.

T:Look, The animals are not happy in the zoo.They want to have a big home.

出示大树和小草剪纸图.

T:Look, this is the forest.It is a big home for the animals.

出示动物运动会的彩旗横幅剪纸图, 贴于森林图片中。

T:The animals are going to have a race.Let’s open the door.教师打开木栅栏。

教师把动物园中四种动物头像拿出来, 然后进行分组。每种动物用不同的方式到达森林。出示图片, 学习单词:running, swimming, hopping, 并进行板书。

Step 3 Practice

1.Read and make sentences.

设计说明:通过把动物从动物园放出来, 并带到森林的过程, 学习和操练三个不规则动词的分词形式, 并进行情感教育:热爱动物, 给动物一个美好的环境。

2.Chant

What can you see?Look, look, I can see a rabbit hopping near the tree.H-O-P-P-I-N-G.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学习韵文并自编韵文, 掌握句型结构和单词拼写。

Step 4 Application

1.出示龟兔赛跑视频, 教师边看边给故事配音。

2.学生分组操练对话, 然后上台来配音并表演。

设计说明:通过让学生给龟兔赛跑配音, 操练现在进行时态的句型, 培养了小组合作意识。

Step 5.Affect

PPT出示单词:rabbit, panda, tiger, monkey, zebra, lion, 把黑体的字母拼在一起, 形成单词:animal。最后出示句子:Animals, I love you!

设计说明:教育学生热爱动物, 保护动物。

《乡愁》教案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概念的写法。

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感情。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乡愁》通过新奇而形象的比喻表达感情的写法。

2.注意诗人思想感情的升华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提问:看到这幅画满日落的黄昏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唤起你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

这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就是乡愁。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别愁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描写乡愁的诗异彩纷呈,回忆曾经学过的或读过的作品,说出有关描写乡愁的诗词曲。“游子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唱到今,今天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二、走近作者,集体朗读[出示幻灯片]

余光中,中国台湾省著名诗人。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诗歌的主要内容,1992年64岁的作者踏上故土,整整43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三、朗读吟诵,浅尝乡愁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悟余光中纠结于他内心40余年的思乡情结吧!诗歌是跳跃的音符,而欣赏诗歌还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下面我们将奏响的是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浅尝乡愁。

1.自由朗读,认真体会诗的内涵,讨论朗读技巧。

一读读出节奏和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二读把握感情

2.个人读。

3.师范读。

4.集体读。

四、合作探究,品味乡愁

1.随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课堂上也弥漫了浓浓的乡愁。

通过朗读这首诗,我们可体会到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诗人怅惘叹息不已,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瞧瞧,谁是火眼金晴,发现得最多、最快!)

明确:四个时间词语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明确:小时候(少年)——母子分离;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

后来(中年)——母子死别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3.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乡愁?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4.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乡愁情绪的?

①诗人将不可捉摸的抽象的乡愁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上,形象生动感人。

小时候外出求学,“小小的邮票”使我可以用家信来寄托作者对母亲、对故乡绵绵的思念;“窄窄的船票”能使我来往于台湾与大陆之间,了却我无尽的牵挂。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使我与母亲永远生死相隔,永生无缘再见,也许在母亲临死时还满含着热泪盼望团圆,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使多少骨肉同胞两地相隔,日夜思念!诗人将个人的悲欢与伟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

②把感情寄托在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以小见大)

③名词代表漂泊、隔绝、诀别的具体事物,不同时期的乡愁内涵是不同的,乡愁不断升华。

5.哪一节突出本诗的主旨?(最后一节)

“浅浅的海峡”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和人为因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看多少英雄少年,白了头在一夜间!风流少帅张学良困居台湾几十年,有多少离愁别恨,客死他乡!我们看视频《余光中谈写作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情感。

五、链接课外,比较阅读

一湾浅浅的海峡,隔绝了多少像余老一样的思乡人与大陆亲人的牵挂,共同欣赏台湾女作家席慕蓉的《乡愁》,比较它们的异同。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 别离后 /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 永不老去

相同:都是选择几个意象或画面来表达乡愁,都是抒情诗。

不同:ɑ.余诗情感忧郁深沉,席诗情感细腻。b.席诗是对故乡的怀念,余诗由个人到家国更有深度。

六、小荷才露尖尖角(学生根据情况选做A和B)

是啊!抹不去的相思,挥不去的乡愁,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故乡同样是我们平凡人灵魂的归依。A、大家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一句式,以乡愁开头,巧设比喻,发挥想象,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

B、时代在变,我们表达乡愁的方式有多样,承载乡愁的物什也有多种表达,你会选择什么方式呢?

设计理念:要求学生平时关注自己本地区的民间艺术,并借此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表达人们的良好祝愿和美好感情。

七、深情恋歌,唱响乡愁

乡 愁

懵懂时

乡愁是一件暖暖的毛衣

我在尽头

母亲在源头

上学后

乡愁是一根细细的电话线

我在这头

父亲在那头

成长中

乡愁是一节长长的列车

我在里头

亲人在外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

我在这头

山东在那头

——潘秀言(我是一位异地教书的游子)

八、链接时事,了解政治动态

致远同事温情的关怀,孩子亲切的问侯铸就了云淡风轻的幸福,抚慰了我的乡愁,那谁又能抚慰余光中的乡愁,温暖他的人生呢?(各抒已见)

甲生:余爷爷,两岸不知有多少颗忧伤的心,日日夜夜被思念牵动摧折;又不知有多少远眺的眼朝朝暮暮为亲情望穿秋水。

乙生:杨柳枯了,它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它有再开的时候;而你去了,也该到了回家的时候,台湾!

师:我们许多同学都希望台湾回到母亲的怀抱,台湾人有没有?有,《乡愁》就是最好的证明!光有美好的愿望还不够,还要取决于两岸决策者的政治选择和集中海峡两岸高层的智慧,创统一千古业绩,也了却余老平生的夙愿。

图片欣赏——两岸关系

①团团圆圆赴台,成两岸友好使者。

②两岸全面直接“三通”。

绚丽的紫荆花化作东方之珠的微笑,洁白的莲花盛开在澳门的天空,证实了我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的强大。今天的中国有能力为你撑起一片天。我们坚信,总有一天,台湾你会回家,因为你的骨骼叫炎黄!你的脊梁叫华夏!你的母亲叫中国!

九、教师寄语:

同一个文明,造就了同一个梦想;

同一个灵魂,牵挂着同一份亲情;

同一个渴望,发出了同一个呼唤!

夏天的夜晚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学习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3、情感目标:

(1)激发培养学生的识字,读书等兴趣。

(2)在朗读中,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象,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跳”、“热”的书写。

2理解课文,朗读课文,读中感受夏天夜晚独特的风光美,受到大自然的陶冶。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孩子富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图文并茂的文本,孩子们乐于通过朗读、观察插图、表演等手段获得新的尝试和体验。

三、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课文插图、柔美的音乐、大自然风光图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教师:喜欢听音乐吗?那好,王老师也非常喜欢听音乐,我们就先来欣赏一段优美的音乐和画面,好不好?

播放幻灯1(优美的夏夜美景图配上轻柔的音乐)

(音乐声中:孩子们,观赏着美丽的夏天美景,美妙的音乐将我们带到了那神秘美丽的夏天的夜晚)

(音乐停:孩子们,喜欢眼前的夏夜美景吗,为什么呢?

2 入题,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师:孩子们,夏夜的美可以用音乐去渲染,用画面来展现,还可以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优美的课文,题目就叫《夏天的夜晚》,出示 幻灯片2。

师板书课题,指读。(来,伸出你的小手指跟老师一块写写这个“夏”字)

(生齐读课题)我们来一块读一读课题吧

(生再读课题)孩子们,想象着刚才的画面,再读读课题。(4分钟)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配乐范读)孩子们,想象着画面读就是不一样,下面就先让老师把这优美的语言送给同学们好不好?

师:那好,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想象课文描述的夏天夜晚的景色。(幻灯片2,)

2(生自读课文)师:美吗,想自己读一读吗,那好,下面就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借助它头上的拼音小帽把课文读通顺!好,开始吧,孩子们!

3(生圈生字)师:孩子们,要读好课文啊,必须得认好生字。请小朋友看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带有红色拼音小帽的字娃娃,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现在就让我们拿出铅笔一边把它们圈出来,一边叫出它们的.名字来吧,看哪位小朋友圈得又快又好,开始吧!

师:圈好的小朋友可以举手向老师示意!

师:圈好的同学跟你的同桌互相帮助,一块读一下刚才你圈出的生字娃娃吧。

4(读屏幕上生字)师:刚才我看见同学们你帮我,我帮你,相互学习,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们,看,书本上的这些生字娃娃又跑到了大屏幕上,让我们赶快喊出它们的名字来吧,出示幻灯片4。

(生齐读,每字3遍)

(指名读)师:哪个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呢?

5 (生字卡片)小朋友表现真不错,现在这些写生字娃娃呀,又去掉拼音小帽,跑到老师的卡片上了,不知道同学们还能不能认识他们!(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并找朋友)

6 (摘星星)孩子们表现真不错,老师要奖励大家做一个游戏,名字就叫:摘星星。(出示幻灯5)大家看,蓝蓝的夜空中有许多星星,每颗星星里面都住着一个词娃娃,只要你能读准它的读音,这颗星星就会来到地面跟你作伴,还会送给你一份礼物。(指名读)

师:好多同学都想来做这个游戏,那这样吧,我们现在就一起叫出这些被我们请到地面上的星星的名字吧。

(三)读中感悟,理解课文

1 同学们表现真不错,生字娃娃现在和我们熟悉了,我们看现在我们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好了呢?

(生齐读:夏天的夜晚 ~起~)

2(轻声词)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在这篇课文中,有许多生字娃娃头上的声调被去掉了,变成了轻声,这样的生字娃娃该怎么读呢,轻一点,短一点。(出示幻灯6 ,指名读,齐读)

3 孩子们,刚才我们读了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夏天夜晚哪些地方的景色呢?(指名回答,师板书:天空、大地)

①师:有没有特别喜欢夏夜天空的小朋友?(指名,请这位小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夏夜的天空,最喜欢夏夜天空的什么呢?星星!三个同学分别朗读关于星星的句子,每人发一颗小星星。幻灯片7)

师:孩子们,这几颗星星大家都很喜欢,可是我觉得好东西要大家分享,是不是啊,那我们就用这几颗星星在黑板上布置一个星空,好不好?(师生共同贴星)

师:刚才啊,老师看到那两个小朋友也读得挺投入的,你们也来布置布置吧。(贴星。孩子们,看着这亮晶晶的星星呐,我们一块来读读这一句吧:亮晶晶的星星 ~起~)

师:孩子,我觉得这这夜空中好像还少了点什么呢?(生:月亮和云朵 )嗯,如果有月亮跟它陪伴那该多好啊,你看,老师这呢也有一个月亮,(出示 月亮)看,月亮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弯弯的?嗯,跟老师一块读一读:弯弯的(3遍)。那我们也把它布置在星空中,让它跟星星作伴吧。(师布置月亮)

师:孩子们,那我们也来读一读描写月亮的句子吧。(弯弯的月亮船:~起~)

师:我看见你的表情读的挺投入,你来读给大家听听。(生读)诶,我听出来了,你读的这个月亮船弯的可真可爱,那你能不能让它再像小船一样在深蓝的天空轻柔的飘呀飘呢,你再来试一试!(生再读)

师:那我们再一块来读读这个句子吧(弯弯的月亮船~起~)

师:真美,孩子们看着夜空中亮晶晶的星星和弯弯的月亮,老师也陶醉了。请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假如这个时候你就坐在弯弯的月亮船上,身边就是眨着眼睛的星星,有时候还有云朵飘过,(单击幻灯片7)此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指名回答

师:嗯,孩子们,如果你喜欢夏夜的天空,就带着你独特的感受读读这一段吧。(自由读)

②师:孩子们,,观赏了宁静的夜空,让我们再到大地上去瞧瞧,好吗?我们一块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在大地这个热闹的舞台上都有哪些演员呢,一块读读吧。幻灯片8(夏夜的大地:~起~)

师:在夏夜的大地上都有那些演员呢?谁能告诉我,这位同学!(生:青蛙 蛐蛐 萤火虫)

师:好,现在老师就把这些演员都请到舞台上(教师贴画)

师:孩子,蛐蛐在大地上干什么呢?(生:弹琴)

师:你听过蛐蛐的琴声吗?(生模拟,师放蛐蛐声)嗯,蛐蛐的琴声真热闹,在蛐蛐美妙的琴声中,青蛙会唱些什么歌呢?(指名回答,3名同学)

师:孩子,你看见过会跳舞的萤火虫吗(生看见过)萤火虫怎么跳的,来,你来试一试!

生1上台表演(就是一闪一闪的,手里还提着灯笼,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师:孩子,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忽闪忽闪),在你的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情景吗?

师:嗯,孩子你想,蛐蛐,青蛙,萤火虫它们都在这个大舞台上表演,它们快乐吗?(生:快乐)那就让我们快乐的读读这一段吧。夏夜的大地:~起~

师:孩子,你们注意到没有,在这一段后边有一个这个符号,它叫做~省略号,它表示还有~很多很多。这说明了在夏夜的大地这个舞台上还有其它好多好多的演员,让我们想想还有哪些演员呢,它们在干什么呢,能学着课文中的样子说一说吗?(师:嗯,孩子们想去看看大地热闹的情景吧,好,我们来感受一下!(幻灯片9)

师:(关声音)夏夜的大地热闹吗,喜欢吗?我要从你的朗读和表情中看出你真的喜欢夏夜这个大舞台,我来看看你们谁的表情最投入!(自由读第二段)

师:孩子们,孩子们,夏天的夜晚,有宁静的夜空,有热闹的大地,在如此美丽的夏夜中畅游,那该是多美呀,就让我们带着对夏夜的喜爱,读一读第3自然段吧。(齐读)

师:请你想着宁静的夜空,再想着热闹的大地再来读一读这一句。(生齐读)

师:是啊,夏天的夜晚真迷人!(板书:迷人)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看着课本读了夏夜,看着画面说了夏夜。其实啊,这美丽的夏夜图,不应光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还应该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心里。让我们充满对神秘夏夜的喜爱,再美美地读一遍这篇课文吧。

师:孩子们,你们能看着画面和板书,试着把课文背一背吗?

(生试背,师引导)

师:孩子们表现真不错,这么快就学好了课文,而且还能背下来了。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背的可能还不太熟练,那就请你再把课文读一读吧,觉得自己背得很好的同学可以背给你的同桌听听。开始吧,孩子们。

(四)、小结

夏天 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

那么夏天“好”在哪里呢?你可以脱离日常的轨道,过一种全新的生活,领略到不同以往的滋味;小女孩可以穿上漂亮的裙子,小男孩可以随时跃入水中;大人们可以放下一切工作,悠闲地忆忆往事,只剩下一份洒脱,或随手翻翻旧书,领略到新的情趣。原来,在热的氛围中,人的心可以是凉爽的,可以是安静的,可以是超脱一切的,可以不必有日常的事务和烦扰。文中有许多语句富有哲理,启人思索,值得我们阅读时好好品味。例如:“„„让你冲动得沉默,沉默得疯狂,疯狂得无聊,无聊得死不瞑目。”“一天又一天,太阳不肯回家去,而你在阳光下渺小,在汗水中绝望,在绝望中超脱。”“这样的时刻,因为远离世俗,你会感受到一些匆匆忙忙、实实在在中难以领略的滋味,听来全不着边际。”“忆及往昔的风云厮杀,唇边掀起一抹自嘲:何苦来哉?这一声心语,为人生送来几许清爽、几许快慰。”“在这炎热的绝望中,常常会弹出一曲别有的风情,生发出人间的妙音真谛。”

《黄河颂》教案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内心有家国意识。

2.通过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内容结构,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授课类型】诵读课、自读课

【具体环节】

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黄河,每天从我们的身边静静流过,无声无息,但她却是无数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话题:人们歌咏她,因为她古老,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人们尊重他,因为她厚重,她书写了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人们敬畏他,因为她沧桑,她与她的人民一起经历过抗争与苦难。

下面我们就欣赏一首与黄河有关的歌曲,大家用心聆听,听完后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播放《黄河颂》歌曲视频。学生谈感受从而引出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巧妙而幽默地让音乐课代表和历史课代表回答,以缓解刚开课时学生的紧张情绪。

二、背景介绍,带入情境

1938年,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诗人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至大西北黄河岸边,壶口瀑布的巨浪滔天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于是,他挥笔写下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后,心潮澎湃。于是两人合作,一个作词、一个谱曲,连续创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南北。《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其中《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流传最广。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二乐章《黄河颂》。

三、激情诵读,唤起欲望

从题目上看,关键词是哪一个?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颂黄河的呢?在反复诵读中我们会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听我朗读课文,你们的工作:

1.疏通字词,掌握节奏,体会情感。(即做到准确、流畅、有感情)

2.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颂黄河的?

老师配乐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唤起他们的朗读欲望。

(多媒体精心选裁的画面、旋律与文本内容相一致,与老师富有激情的朗诵相得益彰。预设朗诵结束,听课师生应该自发的热烈鼓掌。)

如有掌声,即兴采访学生听后感。引导学生初步感悟要读好诗歌该注意什么。

明确:要做到感情充沛,就要把握节奏的轻重缓急,语气的抑扬顿挫,关键字词的重读。

四、文本分析,诵读贯穿

(一)朗诵词分析:

用这种方法,自由朗读朗诵词部分,谈谈这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该如何朗诵这一部分?

抓关键词、句重读。

明确:“伟大而又坚强”是中心句,关键句,要重读,加强语气,读出昂扬斗志,慷慨激情,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作用:铺垫、总起、引领下文。

学生齐读,体会作用,希望读到关键词句时加强语气。

(二)歌词分析:

该以怎样的语气语调处理这部分的朗读?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并展示。(ppt中已把歌词部分划分开四小节)

提示:描绘黄河状貌的抓体现气势的关键词;歌颂黄河精神的根据内容抓语气语调(即三处“啊,黄河”读时情感处理有何不同)。

学生先个人思考,再小组交流,之后展示。

明确展示要求:可选取某一小节分析,小组先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朗诵,再由代表分析如何处理朗读,其他成员进行补充。

小组展示,老师引导。

明确:第一小节关键词:望、奔、掀、结、奔、劈等动词,要读出黄河气势。如“奔”字读出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势。

第二、三、四小节,以读促讲,以读明文,在读中明确情感基调,在读中明确内容结构:

历史贡献:摇篮——养育了中华民族——深情舒缓

地理特征:屏障——保卫了中华民族——坚定有力

自然特点:臂膀——恩泽、激励了中华民族——激昂高亢

1.读出黄河的特点

2.自然得出内容结构(形态的描绘、精神的赞美)

(三)小结:

结合本节课你们的朗读体会与经验,自己总结一下怎样才能读好诗歌?

理解诗歌内容;投入自己的感情;了解创作背景;读好关键词句……(最能体现诗歌内容、抒发我们感情的词句,就是关键词)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辅助手段增强我们的朗诵效果?

布置背景、配乐、加入动作、表情、手势、分角色……

(四)分角色齐读:

朗诵词,老师读;第一小节,某个男生读;第二小节,女生读;第三小节,男生读;第四小节,全班齐读。

五、延伸拓展,学会爱国

作者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民族精神,激励我们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这种黄河豪情在那个战争的年代唤起了多少仁人志士的爱国激情,激励着他们为了革命胜利,为了新中国成立而抛头颅、洒热血,付出青春、付出生命而无怨无悔。而今天,和平年代的我们该怎么做,才是爱国呢?

心中有家、有校、才有国,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

六、作业布置

1.回家后给父母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请家长在书上签注听后感言;

《半张纸》创新教案设计 篇12

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课程《外国小说欣赏》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初晓小说艺术,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 提升人生境界。《半张纸》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名篇, 小说仅一千四百多字, 就写出了一个人两年间的人生经历, 包含了丰富的生活内容, 在世界短篇小说中堪称为凝练精粹的典范之作。从短篇小说的艺术特征来看, 关键在于取材方法和构思技巧。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突破传统的以人物、情节和环境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应更多的从怎样阅读这一角度来教学生阅读的方式、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态度, 而不要拘泥于对作品的特定的阐释。课堂上, 教师应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感受, 而不是传授自己或他人理解感受的结论。学生按照老师指导的阅读方式, 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去欣赏理解, 就可能形成对小说主题的多种结论, 这是文学阅读的常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相关知识, 把握文章内容, 在理解主旨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独特的取材方法和构思技巧,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 品味语言, 整体把握。

3、情感与态度: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 提升人生境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品析、鉴赏、学习本文“截取生活横断面”的艺术手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由美国著名的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对斯特林堡的评价, 引出作者介绍:

1936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的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在他“受奖演说”中说:“我的工作受惠于一切现代戏剧家中最伟大的天才———你们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二) 检查学生结合学案预习情况。

1、介绍作者斯特林保:

斯特林堡 (1849-1912) 瑞典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 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先锋派戏剧鼻祖”。代表作有戏剧《朱丽小姐》、《到大马士革去》《鬼魂奏鸣曲》, 小说《红房间》等。

斯特林堡也是一位生前潦倒, 死后荣耀的作家, 生前他被人描述成一个“怪人”、“疯子”, 死后他的作品和功绩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005年中国还举办了“2005——斯特林堡在中国”系列活动。

2、结构的构成:

明确:结构可以依赖情节的力量而构成, 也可以通过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等来构成。

3、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与现代主义小说的区别:

明确: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情节相对完整, 情节发展中有高潮、有危机、有悬念, 讲究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 多为线性结构。随着小说的发展, 小说家们不断探索新的结构形式, 出现了“生活的横断面”和“按照心理时序”等展开情节的新形式。

板书: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线性结构 (层层推进)

现代主义小说:块状结构 (生活的横断面)

心理结构 (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

4、《半张纸》截取了怎样的生活瞬间:

明确: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开了, 年轻的房客在空房子里徘徊, 突然走廊上电话机旁涂满字迹的半张纸引起了他的回忆, 最后他收藏起小纸条, 高高的抬起头像个骄傲的快乐的人离开了。㈢粗读课文, 讨论梳理文章脉络和情感线索。

明确:第一部分: (1-2) 当下, 深沉、眷念

第二部分: (3-13) 回忆, 伤感的、低沉的

第三部分: (14-16) 当下, 乐观的、积极地

(四) 精读课文, 引入“冰山原理”, 探究审美路径:

1、了解海明威的“冰山原理”:

明确:海明威曾经用冰山在海面上移动的宏伟景象来比喻小说的叙述。海明威认为, 叙述出来的部分就像是冰山, 是八分之一, 没有叙述出来的部分是水面下的部分, 是八分之七, 这八分之七沉默的存在着, 正因为海面存在着八分之七, 海面上的冰山才能如此壮观。《半张纸》露出水面的部分很少, 沉默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很多, 即空白点多,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 就需要依靠想象来完成。

2、探讨露出“水面”的部分———“半张纸”上的内容

艾丽斯

银行

出租马车行

鲜花店

……

明确:小小纸片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客体世界。从时间来看, 主人公看纸条的时间是两分钟, 勾起的回忆是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空间来看, 半张纸涉及到一个家庭以及由于这个家庭而涉及到的人物和行当。

3、挖掘海面以下部分———《半张纸》中蕴含的事、情和理

(1) 借助想象, 串连故事

明确:艾丽丝是主人公的爱人, 他们曾经相爱, 新婚时期的星期日夜晚他们常去看歌剧。后来, 艾丽丝生孩子了, 再后来, 孩子死了, 艾丽丝也死了。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 后来穷困潦倒, 不得不远走他乡, 这个朋友在主人公的生活里消失了。修女是位医生, 她因为要给主人公家里的人看病与这个家庭有了关联。岳母, 由于女儿生孩子而来到这个家庭……女仆曾在这个家庭工作过, 后来离开了。

行业:有银行, 这是主人公曾经供职的地方。此外, 如出租马车行、鲜花店、家具行、室内装饰商、歌剧院售票处等等, 这些名称勾连起主人公的生活内容和经历。

小结: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背后, 都有一个丰厚的故事。

板书:故事:方寸之间浓缩人生经历

(2) 品味语言, 体悟情感

小说中的人物不光有故事, 更有情感、有个性。下面我们以岳母、修女和主人公为例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来感受人物形象。

提问:写岳母的是哪一个自然段?你可以看出岳母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第九自然段。“小心的躲开”, “不来打搅”, “很快乐的来了”, 将岳母善解人意, 本分, 爱女儿等心理特点很细腻的表现出来。

提问:写修女的是哪一个自然段?修女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第八自然段。“灰色的长袍”“亲切和蔼的面貌”“温柔的到来, 不经过起居室, 而直接从走廊进入卧室”这些词语将修女的温柔、和蔼和拘谨的性格特点也表现出来。

提问:主人公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来?

明确:

“最美丽”、“鲜花店”、“歌剧院”主人公是一个浪漫的人, 他爱生活, 爱妻子。

“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 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 通过比喻句写出丧妻失子时的绝望、恐惧和痛苦的心境。

“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 吻了吻, 仔细的将它折好, 放进胸前的口袋里”, “拿”、“吻”、“折”、“放”, 一系列的动作, 写出主人公对小纸条的珍重。特别是“吻”字, 主人公既是在吻小纸条, 更是在吻自己的妻儿, 在吻过去美好的生活。最后, 把它放在“胸前的口袋里”, 永远珍藏在自己的心里。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的, 他高高的抬起头, 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 可以看出主人公他能勇敢地面对命运, 勇于承受人生的苦难, 不听命于命运的摆布, 是一个“扼住命运的咽喉”的人。

小结:小说的叙述是粗放的, 但并没有引起粗糙的感觉, 反而有细腻的情感流动在叙述之中, 形成粗线条的叙述和细腻的感情流动互相映衬的风格特点。

板书:情感:尺幅之中涌动情感河流

(3) 联系人生, 领悟哲理

提问:小说不但涌动着情感, 字里行间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富有启发的句子, 结合你的人生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埋葬了, 再也没有什么了, 一切都归于泥土, 这是一切的归宿”“因为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幸福。很多人, 可惜, 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启示一:幸与不幸, 都是生活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既要积极地追求人生幸福, 又要乐观地面对人生不幸。

启示二:人生的幸与不幸, 都是生活的一个个判断、一个个阶段而已, 主要的是从中获得经验和启示, 得到力量和智慧, 以向前看的乐观心态走好每一步。

启示三:人生的不可知, 生命的无常;但人生所以为人生, 在于直面, 在于惜福懂得点点滴滴的幸福美好也当珍惜。

板书:哲理:片羽之中开启人生智慧

小结:小小容器盛满着哀婉的故事、涌动着情感的河流、开启了人生智慧, 可以说《半张纸》不单是一个人生故事, 更是一则人生寓言。它通过放大人类心灵中悲怆绝望, 以唤起人们直面悲剧性宿命的勇气。

斯特林堡既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体现出的奋发向上的力量, 是他精神品质宝贵之处。

(五) 体悟结构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明确:小说《半张纸》通过“截取了生活的横断面”来结构小说。两年刻骨铭心经历的回忆都是用这张记录了各种电话号码的纸联系起来, 原本杂乱的回忆, 通过这个故事的焦点, 巧妙地将人生变迁的喜乐悲愁维系在一起, 浓缩的“半张纸”上, 杂而不乱, 承载起表达主题的任务。

(六) 拓展阅读

丈夫支出帐单中的一页

(美) 马克·吐温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 (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 (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 (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 (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 (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 (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 (支出金额)

夏天 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13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太阳的火辣,尝试仿编儿歌。

2、初步了解几种夏天防晒、保护皮肤的方法。

3、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夏季的来临,掌握夏季的季节特征。

4、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一个做成太阳状的刷子道具。

2、《夏天防晒好方法》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活动主题。

红红的脸蛋挂天上,又大又圆照四方,它让万物来生长,丰收需要它帮忙。

2、感受夏天太阳的火辣。

(1)谈话: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夏天来到了)如果你站在外边太阳照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很热)你还发现太阳照在什么地方?(照在买菜的人身上、照在汽车上、照在盖房子的人身上等)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讲述。

3、请幼儿欣赏诗歌《夏天的太阳很顽皮》,感知太阳的热量。

(1)出示太阳刷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夏天的太阳很顽皮,像把红刷子,到处找人刷,请小朋友们听一听它刷到了那些人?

(2)教师一边演示教具,一边朗诵儿歌《夏天的太阳很顽皮》。

提问:诗歌中夏天的太阳究竟把谁刷得火辣辣的呢?

(3)教师演示教具,幼儿根据诗歌做动作(比如:游泳、爬上、骑车等)

(4)一名幼儿演示教具,其他幼儿边做各种动作边说诗歌。

4、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加以想象性描述,进行仿编诗歌。

提问:夏天的太阳还会把谁刷得火辣辣的呢?(教师整理后)

夏天的太阳很顽皮,拿把红刷子,到处找人刷。

刷刷盖房的人,刷刷买菜的人,刷刷种地的人,刷刷割麦子的人。

5、室外体验太阳的炎热。

带领幼儿来到户外空地上,和幼儿在太阳底下站立一会儿。(在阳光下活动应控制时间,不能太久。)教师将儿歌中的角色变成幼儿的名字或幼儿身体的某一部位。如:刷刷***,刷的***火辣辣;或刷刷小朋友的头顶,刷的头顶火辣辣等。

6、了解几种夏天防晒、保护皮肤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

提问:刚才你在外面感觉怎么样?(晒得火辣辣的)如果站的时间长了会怎么样?(晒坏皮肤)

(2)夏天应该怎样防晒、保护皮肤。

启发幼儿说一说:夏天天气很热,太阳火辣辣的,怎样才能防晒呢?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回答。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一说夏天防晒都有什么好方法?

教师小结:躲在树荫下、中午太热的时候最好不要出去、戴帽子、口罩、打遮阳伞、擦防晒霜等。

结束部分:请幼儿回家把诗歌说给妈妈听。

【教学反思】

因为夏天的炎热孩子们在太阳下都能感受到,所以能够较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习诗歌时,孩子们边做动作边说非常的感兴趣,特别是最后一句:“火辣辣的,”孩子们一起扭动着身体非常喜欢做这一动作,仿编诗歌时孩子们说的很丰富,不但发散了幼儿的思维,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怎样进行防晒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度过夏天有很大的帮助。

夏天 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14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儿歌的韵律特点,并正确地讲述夏天的特征。

2.进一步体验夏天的到来,喜欢夏天。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搜索一些关于夏天的图片:火辣的太阳、知了在树干上、河里开满荷花、青蛙跳出水面的样子、绿油油的菜地、穿吊带裙的小女孩和穿短裤背心的小男孩、西瓜、各种冷饮等。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运用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内容。

(1)示范朗诵儿歌。

有一首儿歌讲的就是夏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儿歌的名字叫《夏天到》。

3.启发幼儿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庄稼”的意思。

(1)小朋友对这首儿歌还有什么问题吗?

(2)根据幼儿的疑问,鼓励幼儿相互解答,重点帮助幼儿理解“庄稼”的意思。

4.幼儿集体朗诵,引导幼儿感知儿歌的韵律。

教学反思:

《夏天到》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适合小班幼儿演唱。想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唱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不难。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我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在这环节中,我先采用老师与幼儿问答对唱的方式,再请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对唱,随后请个别幼儿与集体对唱……让幼儿在不同的演唱过程中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以及三拍子的强弱节奏。

围绕思维过程审视教案设计 篇15

按照教材的演绎过程设计教案, 还是按照知识的发生过程设计教案, 不论是主观的还是潜意识的, 都是教师经常面临的选择.我认为教师对教材, 不同于学生对教材, 不能停留在对结论的了解、掌握和应用.因为教材的编写, 为了规范和简明的需要, 往往压缩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掩盖了定理、公式和法则的发现过程;隐去了数学思想的详细阐述过程精简了规律的提炼过程.有经验的教师在教案设计时, 总能针对“教学内容为什么这样安排”进行思考, 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 并且娴熟地设计教学内容的层次, 在课堂营造适合学生思维过程的教学氛围.优美的教学层次可以使学生思维环环相扣, 它对于逻辑思维能力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是无可估量的

在下面从思维过程审视《棱锥的体积》, 这堂课以如图1设计.

考察上述教学设计, 是按演绎过程设计教学, 上一个结论是下一个结论推导的主要依据, 直至最后一个层次, 学生在教学结束时才对本节课是研究棱锥体积豁然开朗, 教学的严谨是足可称道的, 其他教学内容教学中也常有这样设计的思路.教学过程中为什么一开始就安排“用平行平面截得两个等底等高的三棱锥, 所得截面面积相等”这个层次, 而且接下来为什么仅仅研究等底等高的两个三棱锥, 会使学生感到突然.至于后续的“等底等高的两个三棱锥体积相等”这个层次提出的缘由, 学生思维也是被动的, 接着便被教师牵至三棱锥体积公式和棱锥体积公式的结论证明过程中去了难怪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认为教材演绎是教育法的颠倒.与按演绎过程安排教学不同的是按知识的发现发生过程设计教案.本节课的主题是“棱锥的体积公式”.为此必须过一道坎:“棱锥的体积公式可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研究入手”.

为了帮助学生跨过这道坎, 可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 即在学习平面几何时, 知道多边形面积计算是没有现成公式的, 但有面积计算的方法, 即割补成三角形, 而三角形面积公式是熟悉的.所以可用割补法把问题转化为对三棱锥体积公式的研究.接着一道坎是为了获得三棱锥的体积公式, 需引导学生想到“等底等高的两个三棱锥体积相等”, 为此可以从平面着手进行类比, 就是“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这是三角形面积的性质.于是从空间也可猜测即“等底等高的两个三棱柱体积相等”.基于以上思考, 可有如框图2设计的教案.

以上对两种教案的比较分析, 旨在指出思维过程对教案设计所起的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演绎与发现对学生思维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是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案.

上一篇:铁皮围挡施工方案下一篇:社区财务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