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运行机制

2024-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区志愿者运行机制(共10篇)

社区志愿者运行机制 篇1

志愿服务是公共服务的有生力量,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是社会应急机制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持。将志愿服务领域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率和参与度,使志愿服务日益转化为每个人的日常习惯、自觉行为。结合街道实际,围绕环境保护、健康卫生、文化教育、大型赛会、交通治安、扶贫助困、应急服务等领域开发公益实践项目,加大志愿服务公益实践项目的开发、管理和服务力度。

一、加强街道社区两级志愿服务工作中心、站建设,充分发挥其指导、协调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作用。

街道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中心设在办事处XX楼、各社区、村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社区社区、村办公场所,发挥平台作用。按照有专、兼职志愿服务管理工作者,有适于开展工作的场所并配备办公设备,有投入经费和运行经费,有稳定的志愿者队伍,有经常性的志愿服务项目,有规范的组织管理制度的“六有”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着力打造志愿服务与需求的对接平台。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实现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工作经费专项化和办公场所专门化。

二、健全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探索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为广大群众提供最便捷、最快速、最有效、最实在的服务活动。

健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提供制度保障。一是提供领导机制保障,二是提供激励机制保障,如制定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有关规定,建立社区志愿者星级评定和优秀志愿者表彰制度,将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纳入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等。三是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建议将政府对社区志愿服务的资金投入和经费支持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或成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制定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发展规划推动志愿者服务工作在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把志愿者服务事业做实做强。

四、开发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充实服务内容

1、突出服务重点设立项目,以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等社会弱势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发、拓展、培育符合社区居住人群特点的特色服务项目,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创新项目运行方式,大胆探索社区志愿服务新方式,借鉴香先进经验,将社区养老、助残、助弱等工作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委托给志愿服务机构,由政府财政予以保障。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推行志愿者与困难群众中需要帮助的人开展“手拉手”活动,使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尽可能的得到帮助。

五、充分发挥党团员、公务员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动员他们踊跃注册,成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骨干力量。

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壮大服务力量。选拔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志愿者,专职负责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面向社会招募、培养一批有时间、有精力并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服务社会工作者,充当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骨干;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不断扩大公务员、教师、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比例。大力发展各类社区志愿者团队,支持义工联等志愿者组织以及其它公益机构开展工作。组织经常性、专业化的志愿者培训活动,提高志愿者素质,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队伍登记注册制度,为壮大志愿者队伍提供合法性身份认同。加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完善志愿者招募制度,规范人员登记办法。要教育志愿者诚信为他人服务,并接受服务对象和社会的监督,不断提高自身的自律力。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根据群众需求,不断调整服务项目和方法,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社区志愿者运行机制 篇2

1.1 服务对象和社区对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认可度不高

在调查中发现, 一些地方对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过分信赖, 没有考虑到大学生志愿者在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等方面的局限, 导致实际服务效果与设想差距很大, 使得社区和受助老人对志愿者产生了不信任感。也有一些地方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从一开始就抱着怀疑和抵触的情绪, 把志愿者拒于千里之外, 挫伤了大学生志愿者的公益热情。

1.2 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的载体和形式单一

当前,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的内容比较单一, 大部分只能提供一些诸如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说话等服务, 只有少数专业院校的志愿者能够提供健康检查、常见疾病处置、心理咨询辅导、法律援助等较为专业和深入的服务项目, 这使得很多受助对象对志愿服务活动不感兴趣。

1.3 养老志愿服务项目变化快, 队伍不稳定

虽然“雷锋叔叔没户口, 三月来了四月走”的情况现在已经少了很多, 但由于大学生学业、就业等压力的影响,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大一、大二有时间、有热情, 但到了大三、大四, 往往就没有很多的精力投入志愿服务活动。一些很好的养老服务项目没有几年就夭折了, 志愿者也大多是没有经验的“新手”。

2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缺乏清晰定位

志愿服务是社区养老服务中的一种形式。但究竟志愿者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怎样发挥作用?发挥多大的作用?这些问题还一直困扰着志愿者、社区甚至是受服务的老人。应该正视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局限, 但也应看到他们的优势和前景, 应重视这支队伍的规划、培养和管理, 使其成为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效补充。

2.2 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缺乏整体规划

当前,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过程中出现了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对称、培训资源紧缺等问题, 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整体的规划。政府应该将志愿者纳入到社会养老服务的队伍中来, 搭建有效平台, 统筹社区和高校的“供需”要求, 统筹人、财、物等各类资源, 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2.3 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缺乏专门培训

在很多地方,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空有一腔热血, 但实际社区和服务对象的认可度并不高, 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志愿者缺乏养老服务的一些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 所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所以, 加强志愿者的系统培训是提高其养老服务水平的最直接和主要的途径。

3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长效机制建设对策

3.1 营造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良好氛围

各地方政府应该重视志愿者在社会养老服务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是要统筹规划好辖区内的志愿者资源, 搭建起养老服务校地合作平台, 促成高校与社区的有效对接;二是要落实相关政策, 协调各方面力量为志愿者组织提供信息咨询、培训提升、资金扶持等各项服务, 确保社区养老服务自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项目能长效坚持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可以鼓励和扶持部分组织健全、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养老服务志愿者组织向非盈利性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

3.2 激发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意愿和热情

孔子曰:“孝, 天之经, 地之义, 民之行也。”要继续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宣传的形式上要通过身边真实事例和人物来感染和影响学生, 引发大家的关注和思考。要设计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从孝敬自己的长辈亲人开始, 把敬老爱老作为自己的责任;要大力挖掘和表彰敬老爱老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并以此来鼓励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养老体系的建设中。

3.3 丰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志愿者在参与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对老人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分析。比如:在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方面, 可以拓展老年人健康领域的相关服务, 如简单的健康检查、常见健康问题处置、健康知识宣传等;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方面, 应该更加关注老年人特别是独居、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有方法、有技巧地帮助老人认识和化解心理问题。

3.4 提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素质和能力

一是可以与医学类院校合作, 对志愿者进行一些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方面的培训;二是可以与专业的养老机构合作对志愿者进行基本的行业道德、业务技能的培训;三是利用一些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优势, 开发养老服务专业课程, 以选修课的形式在学校开展。此外, 社区和各类养老机构应该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活动, 安排有经验的社区干部和养老服务专业人士为志愿者们提供实践指导, 引导和帮助志愿者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基本素质和服务水平。

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问题凸显,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社区养老”的问题, 一些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已经在实践中进行了有效尝试。要使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形成长效机制, 就要对服务的整体规划、氛围营造、途径拓展、人才培养等不断进行完善。

社区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研究 篇3

【关键词】社区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

自2004年北京东城区创新社会管理,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以来,十多年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遴选51个城市进行试点,取得了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从2012年开始,呼和浩特市以试点经验为蓝本,开始尝试本地区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目前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基本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社会治理模式。其主要优势是能够实现关口前移,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各类问题,加强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态的扩大,避免恶性结果的发生。首先,一改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运用数字化的管理手段,最大程度保障管理效果的及时、精确和高效;再次,管理机制具有科学性,不仅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发现、立案、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社区网格化治理,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但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难点和问题,究其根源是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本文拟从呼和浩特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的情况为例,重点研究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运行机制。

一、呼和浩特市社区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概况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全市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30平方公里,市内辖玉泉区、回民区、新城区、赛罕区四区,常住人口192.33万,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回、满、达斡尔、鄂温克等41个民族聚居的城市[2]。市四区辖28个街道,共202个社区。2012年3月,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开展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自3月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到2012年底基本实现了在全市范围内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

(一)社区网格化治理的组织结构

呼和浩特市从实际出发,在街道、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将社区内的居民住宅楼、驻区单位、商业网点、公共场所等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网格,通过五级服务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四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并对应每个网格组建相应的服务管理队伍和党小组,形成“网格服务管理队+网格党小组”的组织构架。这是对呼和浩特市传统的“两极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模式在社区治理结构上的重大调整,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网格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掌握民情、安全防范、解决矛盾、维护稳定等作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上办”[3]。

(二)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运行模式

总体运行模式是采取分级负责的办法,对网格内发现或接收到的群众困难和问题,实行逐级处理、逐级上报、逐级反馈、逐级督查,保证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具体运行流程为:网格服务管理人员入户了解、日常巡查或电话接收到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首先在网格内及时解决处理,处理不了的建立案卷逐级上报,由街道、区或市网格管理机构派遣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及时向网格服务管理团队反馈,再由网格服务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反馈给群众。对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调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由市或旗县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机构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对重大、紧急问题,由网格服务管理队直接向旗县区或市级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机构报送。

(三)组建社区网格服务团队

街道和社区现有的干部兼职,实行AB岗,A岗为网格内工作,B岗为自己原来从事的工作;每个网格服务管理队由若干人组成,党员不少于3人,并建立网格党小组。其中:1人为网格党小组组长兼网格服务管理队队长,1人为网格管理员,其余人员为网格协管员。吸纳居住在网格中的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关心热爱社会事务和社区事务的居民党员加入网格服务团队。同时,为全市每个社区配备1名协警,加强社区警务力量。

(四)建立社区网格化治理的经费规划制度

1.社区协警和网格协管员的工资。由市、旗县区两级财政按1:1的比例匹配,市级财政每年约需投入1500万元。

2.市、旗县区、街道、社区、网格五级工作机构的办公经费,由市、旗县区财政分别承担。

3.信息平台建设经费,同样由市、旗县区财政分别承担。市级财政每年共需投入信息平台建设经费约2500万元。

4.奖励经费。为了充分调动各地区开展社区网格化工作的积极性,市级财政每年将拿出一定经费,对各旗县区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进行奖励。

(五)制定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考核制度

1.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全市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和出台相应规则制度,积推行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快速处置等工作方法;

2.建立社区网格服务管理公示制度,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醒目位置设置网格区域管理图和服务指示牌,公布网格服务管理人员照片、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内容和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3.开展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并向社会公布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

4.街道和社区每季度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查各网格内住户,了解网格服务管理人员上门入户、日常巡查等情况,对不能适应工作要求的人员,予以转岗或解聘。

二、呼和浩特市社区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保障不给力

1.领导组织体系缺乏统筹协调能力。由于我市社区网格化建设是从市四区分别开展的,各区独立建设自己的网格化管理运行平台,而市级平台建设相对滞后,这就导致需要市里统一协调的问题无法解决,给网格化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给部分民生问题的解决造成了壁垒性的障碍。同时,社区网格化运行平台与城管网格化以及公安网格化管理运行系统也没有很好地整合,导致各自为政、信息不能共享。

nlc202309031547

2.执行机构不专业。社区网格化工作必须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无论是网格化运行的信息平台还是手持终端都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使用。这就对网格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来看,我市社区网格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与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网格员大多是社区聘请的“4050”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相关的培训又跟不上,导致网格化工作的专业人才尚显不足。同时,作为一项社会工作,社区网格化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如调解邻里纠纷、社区矫正、心理调适等工作都需要专业化的人才。而目前我市基层服务队伍没有建立起来,特别是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尚显缺乏。

(二)政策保障不配套

社区网格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同时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保障网格化工作的顺利进行。而目前我市关于社区网格化工作的相关立法缺失,运行细则不明确或执行不到位,导致很多问题成为网格化工作效率提升的瓶颈。如,相关部门单位的综合协调难、网格化工作只在体制内循环,没有深入到居民群众当中,无论是在宣传、管理、服务还是在考核评价环节,都缺少居民必要的参与和互动等等问题都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去解决。

(三)资金保障不到位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经费规划比较单一,仅仅依靠市、区两级财政投入,缺少其他的投融资渠道。由于市级财政的投入力度是固定的,各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发展水平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区财政的实力。而各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投入到网格化建设的资金差异较大,导致全市社区网格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自2012年开展社区网格化工作以来,新城区累计投资6000万元,而其他部分区尚未建立网格化运行平台。由于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各区网格员的工作待遇偏低,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和队伍的有效建设。

(四)考核机制不科学

1.单一针对网格制定考核办法。我市现行的考核办法主要针对网格制定的,很少指向其他的参与单位。事实上,社区网格化工作,虽然网格划分在社区,但服务管理、问题处置要依靠政府各委办局、街道社区网格及服务提供单位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所以考核机制不能单一针对网格,要面向所有参与单位。

2.现有的考核办法执行不力,且缺少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如,我市社区网格化工作考核办法中规定“要开展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并向社会公布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我们向社区居民调研访谈,居民表示从没有接受过关于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群众满意度调查,更没有看到过相关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三、健全呼和浩特市社区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的思考

(一)组织保障

1. 尽快组建具备综合协调政府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能力的领导组织体系,如成立市级或自治区级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度相关职能部门。各部门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最高的效率为民众排忧解难,提供服务。

2.大数据时代,信息共享是必然的趋势。为整合数据资源,应加快社区网格化运行信息平台中市级平台的建设进度,以便统筹全市各辖区的网格化运行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同时将城管网格化、公安网格化、110、119、120等平台都整合起来,形成全市信息化管理一盘棋、一体化。

3.加快社区网格化工作队伍建设。培育一支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信息使用技术的网格化工作队伍,并且逐渐培育这支队伍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任何事业的建设,人才是关键。有了较好的硬件设备,就必须打造熟练操控设备的工作队伍,这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为民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政策保障

1.尽快出台社区网格化工作的相关立法,使社区网格化工作有法可依。法制社会,社会治理也要纳入法制的轨道。

2.明确运行细则。如制定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具体办法;规划居民参与途径,包括社区网格化工作在宣传、管理、服务以及考核评价等环节中居民如何参与。真正让居民体会到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成效,打破社区网格化工作只在体制内循环的怪圈。

(三)资金保障

1在财政投入之外,努力增加社区网格化工作的投融资渠道,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2制定具有较强可行性的资金保障措施,保障全市社区网格化工作协同发展。

3.适当提高网格员的工作待遇,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考核机制

1.制定面向政府各委办局、街道、社区、网格及服务提供单位的考核办法,且评价标准切实可行。

2.严格执行现有的考核办法,且制定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使考核办法能有效提高社区网格化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海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研究与展望》,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版,第46页

[2]呼和浩特市统计局:《呼和浩特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呼和浩特市统计局网2013年3月20日。http://www.huhhot.gov.cn/hhhttjj/show_news.asp?id=713

[3]正北方网新闻:《呼和浩特:社区网格化服务试行 6月份实现全覆盖》,正北方网2012年3月7日http://www.northnews.cn/2012/0307/706786.shtml

作者简介

任福荣,1981年生,女,现任职于呼和浩特市委党校,中级职称,讲师,在职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基层社会治理。

社区志愿者 篇4

能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我感到十分高兴,正因这能够锻炼我们的社会实践潜质。透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体验到了生活的充实和乐趣。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同时我也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在实践过程中,我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期望在以后学习生活中能对自己的不足和短处有个提升和弥补。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潜质。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职责感和社会适应潜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这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这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此刻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忙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社区服务不仅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正因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服务,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务必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用心为社区服务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社区志愿者制度 篇5

招募注册制度

1、招募条件。服务站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招募志愿者,凡年龄在14周岁以上,有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均可报名成为志愿者。

2、招募方式。组织招募:通过社区党团组织动员,引导党团员和社会公众,以个人或集体名义报名应招; 社会招募:通过在辖区公布热线电话等方式动员、发动青年和社会公众报名应招。

3、进行注册。按照规定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登记注册。

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

管理培训制度

1、建立志愿者相关档案,掌握志愿者的基本情况、服务 特长及志愿服务意向。

2、建立服务对象档案,主要是五保户、烈军属、孤寡老 人、残疾人、困难家庭及其子女等的基本情况,掌握服务要 求。

3、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及志愿者的服务意向,建立志愿 者和服务对象的联系网络,使每一项活动做到服务对象明确,服务人员稳定,服务项目具体,任务量化,责任到人。

4、建立志愿者服务档案,对志愿者开展服务的具体情况进行记录。

5、服务站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各项理论和技能培训,包 括志愿者的基本概念、志愿者活动的发展情况、志愿服务的宗旨、信念、志愿服务的有关规定等,不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

6、服务站定期邀请党政领导、志愿者、服务对象召开座 谈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

考核激励制度

1、服务站领导小组为评比奖惩活动具体组织和决定者。

2、采取走访服务对象、自评和领导小组总评相结合的考 核方式。

3、志愿者服务站把志愿者参加活动的时间和业绩记录情 况作为评价与表彰的依据。评比奖惩要有志愿者书面小结。

4、志愿者有违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

5、志愿者认为评比奖惩决定依据不足的,可向领导小组 提出申诉,领导小组对申诉要求进行复议,复议结果需记录 在案。

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

领导小组 组长:张春延 副组长:吕志辉

成员:周玲阁 杨双双 刘丽丽 王艳丽 周红英

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

信息发布制度

社区志愿者运行机制 篇6

我国农村正式出现各种医疗制度是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时期,当时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是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它指农村合作医疗是在村庄范围内,由农村集体生产/行政组织和农民个人共同筹资,为农民居民提供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这种制度在政府的强力推行下,得到了较快的普及。到1980年全国农村约有90%的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解决了广大农村农民“缺医少药”的问题,支援了农村卫生建设,构成了低水平、广覆盖的初级医疗保障机制。农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得到了初步诊治。

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和集体经济的衰退,1982年后农村合作医疗也走向了衰落。据1985年调查,全国实行农村合作医疗的行政村由过去的90%以上迅速下降到5%。农村卫生形势的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响应了恢复和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要求,但由于该制度在具体实践中遇到了费用筹集、保障水平确定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难点问题,收效甚微。1991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再次肯定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提出“稳定推行合作医疗保健制度”,情况有所好转。总体而言,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不仅促进了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是农民群众通过互助互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方法之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一直把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体系和改革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公费医疗制度作为工作的重点,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一直未将农村人口纳入思考的范围。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大部分,广大农村人口是否能享受医疗保障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的重要环节。

就此我走访了家乡部分地区农民,了解了一些情况:在当地农村地区,自费医疗制度仍然占主导地位,农民是当地最大的自费群体。近年来由于当地农村人口老龄化,医疗服务的普及,药品价格的上涨等原因,农民医疗费用的攀升超过了农民实际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多的农民无力承担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已成为当地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突出问题。同时,“因病致贫”等问题也日显突出,成为当地农村人口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能否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能否满足当地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障需求,将直接影响到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具体面临五个主要问题:1.政府与社会投入不足。农村占总人口70%,仅占不到20%的卫生资源。农村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投入的比重在1991年至XX年间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农村卫生投入比重由12.54%下降至6.59%,社会卫生投入由6.73%降至3.26%,而同期农民个人直接支付费用从80.73%上升到90.15%。2.资源闲置与效率低下。研究表明乡镇医院的业务量不大,服务的利用率较低,接近70%的乡镇医院出现亏损或接近亏损的边缘。为了医院的正常运营,多数医院的主要业务转向卖药,成为名符其实的药店,药品占总收入平均值为65.7%,其中村级高达89.1%,这必然导致医生、医疗设备设施等资源的闲置、浪费,医院工作效率的低下。

3.保障缺乏。在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纷纷解体后,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其他保障方式。1994年开始推行的新型合作体系又遇到很多困难,没能解决农民基本医疗保障问题。4.公共卫生的削弱。政府拨款的68%用于医疗,22.7%用于公共卫生。而且主要集中在县级预防保健机构,用于人员的工资。公共卫生削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共财政政策的缺位,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预防保健的提供取决于公共政府。5.流动人口很难得到保障。农村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使农村原有民间自发的公共卫生措施受到破坏,公共卫生问题更为严重;尤其进城农民工的健康状况更令人担忧,他们基本处于没人管的状态,一旦有病一般只能回到农村,因为城市医疗保障体系并不包含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障,而他们没有经济能力在城市治疗。如:非典时期的农民工,更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因此,在农村,小病忍着,大病看不起,甚至一旦出现大病,还会使整个家庭陷入经济困难之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极为普遍,所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已刻不容缓。

所以我认为健全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农民是人口众多,贡献大,收入低的群体,应该要有一个稳定的医疗保障制度。过去,合作医疗遍及农村,尽管它保障水平低,管理不完善,但它为当时穷苦的农民在看病上却是“雪中送炭”;80年代,合作医疗大部分解体,农民失去了仅有的医疗保障,再加上医药费用的上涨,对87.44%自费医疗的农民,无疑是“雪上加霜”。90年代,党和国家为恢复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因此,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当务之急。

寒假社区志愿者实践报告

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寒冷,寒风刺骨,我毅然踏上了社区服务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区服务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区服务,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在学校,只有学习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丁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 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对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

回想这次社区服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的接受。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大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社区服务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大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大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服务,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为社区服务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以前总是把事情想得很简单,做事也从来不考虑那么多,经过这次实践,才真的觉得做事要考虑的很多,应该仔细的将事情的前后都考虑好,还有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以及解决的办法,千万不要等到真的发生了又手忙脚乱,这样很麻烦的。

参加这类实践活动,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是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这也是这个活动开展的初衷;二是增加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使得学生不再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的所在;三是让学生们学会感受社会,体验社会,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我们自觉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去感受更广阔的人生。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追求,如今的大学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希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下,此类活动正逐渐壮大,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然,这种活动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学生更趋向于全方面发展。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看到了成绩,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学习也一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

通过这一次做志愿者的社会实践,终于从很深的程度上理解了助人为快乐之本这句话,以前虽然也帮助别人,但都是举手之劳的事,可是这一次不同,这一次是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别人,从心里就是以帮助别人为目标的,做的事也都是为了帮助别人,甚至为了帮助别人而做了许多准备工作,这样当你真的帮到别人的时候,就会体会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当别人对你说谢谢时,就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所有的辛苦都没有白费,也突然间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很多的事。

社区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的研究 篇7

一、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运行状况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外开展的社区俱乐部越来越多, 而国内的社区体育俱乐部也逐渐增多。国内社区体育俱乐部组织研究主要放在了组织机构和俱乐部研究两个方面, 其中组织结构大多数为组织内部构造研究, 如成员关系、组织构成等部分。社区体育俱乐部为社区体育开展重要的基层组成形式, 相关的研究起步也相对较晚, 研究成果相当匮乏, 还需要进行大量研究。

国内社区体育俱乐部的运作模式主要分为两种观点, 其一, 从经营主体出发, 认为目前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存在着三种主流模式:1.政府为主导型发展模式;2.商业性主导模式;3.混合型社区体育俱乐部主导模式。其二, 从经营的主要方式出发, 认为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主要分为共享模式、特色模式、外包模式几部分。很多学者针对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开展社区体育俱乐部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 若采取自主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很可能因为缺乏组织或者政府支持而出现重重困难。

二、社区体育俱乐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资源配置单一

竞争机制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以提高体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率, 进而促进法规法律机制在宏观层面上的指导和干预, 确保商业组织资源配置的公正性。社区体育俱乐部作为一个宏观的经济体, 在很大程度上要承担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俱乐部的经费来源大多数都是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 从性质上讲俱乐部归属于主导型俱乐部。因此, 国内社区体育俱乐部在人员配置上政府部门占据了重要位置, 这就要求社会资源必须要实现第三次分配, 从而阻碍了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进程。

(二) 社区体育俱乐部活动经费和场所设施不足

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一部分经费来源于政府部门, 但是政府部门提供的经费帮助难以维持俱乐部的生存, 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加之一些社区群众不愿意参加俱乐部, 这就导致缺乏很多的经费来源, 从而影响了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和发展。随着房地产的大规模建设, 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场所越来越小, 社区成员的体育锻炼场地显得更小。因此社区体育俱乐部仍然存在着经费不足、活动场所受限等问题, 致使人们迫切需要改变这一现状[2]。

(三) 体育消费危机意识

从我国体育锻炼的历史来看, “尚武”思想在历史的发展中也只是昙花一现, 进而出现了重文轻武思想。虽然为了极大限度地激发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我国颁发了一系列促进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 但是国民缺少了体育文化价值观念, 使得体育文化学习出现阻碍。当前社区体育俱乐部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不足, 消费观念也相对落后, 这些将严重制约着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这些问题也将引起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的重视, 必须要转变体育俱乐部居民的文化观念, 审视自身的体育文化消费意识, 进而促进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 社区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不足

虽然社区体育俱乐部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但是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 使得很多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人员都是兼职或者由非专业性管理人员担任[3]。管理人员素质不过关, 势必引起俱乐部在服务群众的时候出现不专业、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使得管理工作异常复杂。因此社区体育俱乐部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将直接影响到群众的日常锻炼活动, 不利于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三、加强社区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的改善

(一) 加强宣传以增加俱乐部会员

俱乐部一旦建立就必须加大宣传, 让更多人参与到俱乐部的活动中来。增加俱乐部会员可改善俱乐部内锻炼项目单一的问题。另外社区体育俱乐部的人数增加还能够降低入会费用, 随着经营时间的延长, 必要时可配备优秀的指导人员, 与社区体育锻炼相配套的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也得到了大幅度发展。

(二) 加大资金来源

经费问题一直是社区体育俱乐部非常重视的问题, 经费不足势必导致体育俱乐部无法长久坚持。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经费来源不能仅靠国家支持, 而应该多寻找一些非财政单位入股, 共同推动社区体育活动建设。社区体育俱乐部应该积极争取企业的赞助、会费门票和场地设施收费, 将这些经费用于俱乐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通过扩大经费来源, 为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

(三) 保障社区体育俱乐部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作为社区体育俱乐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场地和设施决定了俱乐部规模, 关系到其在社区群众之中的应用程度。我国人口众多, 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均衡, 极易导致体育场所设施集中于学校周围。有一些社区运动场所的收费太贵, 造成很多居民想参加运动却难以承受如此昂贵的费用。因此社区体育俱乐部可以适时开展优惠活动, 吸收更多体育会员, 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俱乐部的活动之中, 让更多人喜爱运动, 进而促进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四) 扩宽体育指导员培养方向

近年来, 随着全民健身理念不断发展, 专职体育指导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尤其是社区体育健身活动刚刚起步, 国家也不可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体育指导员。发展体育指导员已经成为社区体育俱乐部非常重视的问题。因此, 在扩展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机制上应该做到:1.合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 将体育教师和各个教练员进行集中培训, 使得他们更加专业, 为群众服务更加周到;2.利用现有体育锻炼者宣传俱乐部的经营教学理念, 也可以让这些优秀的体育锻炼者讲解其锻炼的经验和方法, 从而达到会员之间相互交流学习。

(五) 举办各种具有特色的社区体育比赛以加强宣传

社区体育锻炼作为我国群众生活锻炼的基本组成部分, 社区体育锻炼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区开展全民健身的计划。为此, 举办社区体育比赛可以有效促进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为社区体育俱乐部开展体育宣传提供帮助。社区体育俱乐部之所以能够运行, 其主要是来自于群众的需求、群众的积极参与, 只有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才能够提升全民综合素质。

四、结语

社区体育俱乐部近年来逐渐兴起, 其源自于国家提倡全民运动, 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起运动俱乐部主要是为了居民更好、更有目的地去运动。社区体育俱乐部作为我国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影响着我国社区体育活动的发展。本文针对社区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解决社区体育俱乐部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着的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物质生活富足之余开展体育锻炼, 以增强身体素质成为人们的共同认知。社区体育俱乐部为社区群众提供体育锻炼场所、器材以及其他锻炼需求。社区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机制表明社区体育俱乐部在实践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越来越多, 针对社区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 分析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着的问题, 为提升社区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成效提供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社区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韩会君.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6 (6) :3-7.

[2]董立红, 虞重干.美、德、日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7 (1) :10-11.

快乐飞翔的社区志愿者机器人 篇8

近日,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吉林省赛区竞赛中就有一个主题为“社区志愿者”的机器人创意比赛。由吉林市吉化第一实验小学创意小组的同学设计研制出“快乐飞翔的社区志愿者机器人”在此次比赛中荣获创意项目一等奖。

我们在电视中曾经看到这样一段视频:有一个人因为某种意外,被困在几十米高的楼上,为了救他,消防员架上云梯,冒着生命危险爬上云梯顶端,这时就想着要是有架直升飞机就好了;还看见由于交通拥堵,公路上排起了几公里的长龙,一辆救护车夹在长龙中,凄厉的长鸣也无法使它向前移动半寸,这时又想着要是有一架直升机飞来,搭上患者直飞医院多好。可是由于现在城市生活中的种种原因,直升飞机无法直接进入城市的社区当中。

于是,创意小组设想,要是将来在众多社区当中有几位能够飞行的志愿者机器人的话,之前的种种困难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这项创新的创新点在哪里呢?创意小组介绍:它拥有两种行进方式和工作方式:

一是飞行器模型带着相应的工作设备飞行,在空中作业,不仅不受路面的限制,还能在水上行进,能够在林立的高楼之间自由穿行,实施运输、救援等工作;还能对居住在高楼上的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传递物品等日常的帮助。 二是在平整的社区道路环境下,像其他车辆一样以车轮代步,这样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根据创意,设计的机器人是一个组合体,当它在社区的路面上,它可以自由行进,利用机械手为人们服务。为了更好地在夜间工作,安了一个车灯用来照明。同时为机器人设计了一个清扫机,清扫机利用离心旋转的原理将路面上的杂物、垃圾清扫进收集箱中。收集箱是可以更换的,方便人们将垃圾分类处理。而且清扫机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机器人上或者卸载下来。

通常人们在现场处理一些社区问题时,在工作现场会需要相应的工作平台。很多的时候由于没有这样的平台,人们就在路边或草地上办公、开会。为此,将装载飞行器的车厢做了改进,使它成为一个临时工作台,这样就为人们现场工作提供了便利。

选择的飞行器有两种,一种是可以搭载物品、载人的。可以用来运输也可以为居住在高楼上的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传递物品等日常的帮助。另一种是安装有摄像装置的,可以执行巡逻、监控、查找等任务。

由于它的诞生是为了能给社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和欢乐,所以创意小组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快乐飞翔的社区志愿者机器人。

社区志愿者服务制度 篇9

一、指导思想

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健全运行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在社区党总支的指导下,做一些积极有意义的事情,积极塑造培育社会责任感和社区和谐文化。

二、志愿者行为规范

1、遵守国家法律、法令、法规,做文明志愿者;

2、以自身的行动实践志愿者精神,把爱心献给困难户、优抚对象、残疾人等需要的帮助人。

3、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技能。

4、廉洁自律,不以任何理由收取服务报酬。

5、文明服务,维护志愿者的社会形象。

6、服从安排,遵守志愿者服务组织的有关规章制度。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服务内容

1、服务社区工作。围绕社区各项工作开展服务活动,主要开展志愿者文明督导、卫生督查、政策宣传、科学普及等活动。

2、服务百姓生活。围绕困难群众家庭生活、困难家庭子女上学开展帮困、助学活动,主要以“一助一”的方式,定期上门服务。对周边有困难的离退休老人、军烈属、残疾人家庭提供买米买面、打扫卫生、家庭生活设施维修等服务;对有困难的职工子女提供学习辅导、捐赠学习用品等服务。

3、服务社区及周边环境治理。围绕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等开展植绿护绿、环境治理等活动。

(二)活动方式

社区成立各类志愿者服务队,根据各自服务内容开展下列服务:

1、为社区空巢老人送温暖:采取“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对象”的“四定”方式进行服务。

2、为困难家庭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通过定期上门进行功课辅导、检查作业、捐赠学习用品等服务。

3、打扫卫生死角、拣拾垃圾、清理野广告等,从而美化社区环境。

4、进行信访工作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四、活动要求

1、热情接待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做到有接等,有记录、有反馈。

2、坚持无偿服务,积极为居民排忧解难。

3、加强廉政建设,遵纪守法,严以律已,公道正派,勤政为民,提高办事效率。

4、巩固壮大集体经济,支持和组织发展各种形式社区

服务,做好协调等工作,管好用好集体经济。

五、社区志愿者服务形式

1、分散活动。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主要任务是为群众排忧解难;设点为群众提供专业性服务;维护治安,值班巡逻;绿化养护和环境卫生整治等。

2、集中活动。围绕搞好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教育、社区科普、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等社区工作,每月组织1—2次志愿者集体为民服务活动。

六、社区志愿者要发扬奉献精神,满腔热情地为社区鳏寡孤独、体弱多病及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七、社区志愿者要主动接受社区委员会的指导和群众的监督。

八、社区委员会要对志愿者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鼓励、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社区环保志愿者活动 篇10

9月30日科技社区老年环保志愿者协会在社区健身广场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普及活动,倡导社区居民在生活中践行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的理念,人人参与垃圾分类,创建优美社区环境。社区干部、老年环保志愿者、社区居民约60多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中,环保志愿者代表们发出了“开展垃圾分类,共建绿色家园”的环保倡议,并通过展览板向居民展示和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常识,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带动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去。现场向居民发放了相关宣传资料和环保袋,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有效普及了绿色生活方式,不仅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环保贡献了一份力量,通过此次活动,让居民真正了解到保护环境的方法,呼吁居民从生活的细节落实保护环境的理念。

社区观看《高墙里的官员们》活动

9月25日科技社区组织社区干部观看了新闻调查《高墙里的官员们》。

职务犯罪,在监狱里关着相当的一部分人,他们个个有着显赫的身份,都是些呼风唤雨式的人物。他们手中贪污受贿了大量的钱财,数目都是惊人,不可想象。他们那时贪得无厌,一切来之不拒,从小心谨慎到胆大妄为,可以说丧尽了天良,最后的结局是进了高墙。

在高墙里不论什么职位,都是统一的服装,统一的光头。当然在高墙里的也存在着不平等,也存在着弄虚作假,此次也曝了光,为了减刑假冒发明成果,为了减刑与里面人合起来弄情报以获得减刑等等,总有空子可钻。好在风气正了,高墙里也采取了相对的措施,减少了这些方面的错误。

在高墙里每人都有六天的劳动时间,他们如同小学里的学生,喜欢表扬,喜欢嘉奖,这些是金钱换不来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减刑提前回家。

上一篇:快毕业的励志句子下一篇:股市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