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玉兰,教学设计(推荐9篇)
《广玉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北依涧小学六年级赵晶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找出表达广玉兰特点的句子,品读感悟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理解作者喜爱、赞美广玉兰的原因。
2、情感目标:能通过对文中描写广玉兰的优美句子的朗读及广玉兰图片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3、能力目标: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通读懂写花的各种形态的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本文作者陈荒煤在丛林中散步时,被一种淡淡的幽香吸引,从而认识了广玉兰,并细致地欣赏。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近广玉兰。
二、朗读课文,感悟特点 a:广玉兰花
1、多媒体显示广玉兰的美丽图片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看着这些美丽的广玉兰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赞美它?(洁白无暇 冰清玉洁等)
2、作者又是怎样赞美它的?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作者赞美广玉兰的词语。(板书:洁净高雅)
3、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读懂了广玉兰洁净、高雅的特点?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读读想想。
(1)这段文字从哪些方面来写玉兰花的?(色彩、质感)
哪些词语写出了它的色彩?(纯白、淡淡的青绿色)哪些词语写出了它的质感呢?(玉琢冰雕、柔韧而有弹性)
这些词语确实体现出了广玉兰花的洁净、高雅!
(2)作者连用两个“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说它吧??又??”的句式,这是什么样的手法?(排比)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广玉兰的赞美、喜爱之情,你们喜爱它吗?带上你的喜爱之情去读一读。(指读、齐读)
4、引读:纯白中,带有点淡淡的青绿色,玉琢冰雕,又是那样柔韧而有弹性,这就是作者眼中的广玉兰,因此,作者觉得(生读)“只凭几个??全部内涵的。”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广玉兰如此纯洁、幽香,在五六月份开花的季节里,让我们走近
它,好好地欣赏一番。1
5、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节写了同一棵树上广玉兰花的哪几种形态?并且完成填空:(出示)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
(1)交流填空题。
(2)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形态的花?找出有关句子,好好地读一读。
(3)分别让四名同学朗读语句,并且理解句子,进行指导朗读。a“有的含羞待放??,鲜嫩可爱。”
引导学生抓住“含羞待放”“碧绿”“鲜嫩可爱”等词语体花苞的美丽可爱及作者的喜爱之情。过程:出示句子——圈划词语——图片欣赏——感情朗读 b“有的刚刚开放??约有一寸长。”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连小蜜蜂都急切地来采蜜了,可以足见广玉兰花实在是十分地幽香。让我们用急切、喜悦的心情来读。(过程同上)c“盛开着的玉兰花??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这里用什么手法来写的?(比喻)为什么
把广玉兰比作婴儿的笑脸?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婴儿的脸,你抚摸过吗?什么感觉?(洁白、柔嫩)
婴儿的笑脸看过吗?什么感受?(甜美、纯洁、惹人喜爱)那盛开的广玉兰花给人的感受也是如此。请你好好读一读。
d“先前热热闹闹??,新生命的种子。”(看图欣赏玉兰花的花蕊、种子)
广玉兰花虽然凋谢了,但她并没有就此衰败,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用充满快乐、充满希望的心情朗读好这段文字。
(4)引读“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理解“数世同堂”“生生不息”在文中的意思,感受广玉兰花无比旺盛的生命力。(板书:生生不息)
(5)配乐范读,学生静听,想一想你能从朗读中体会到些什么?
(6)指名朗读,学生评价、齐读。
过渡:好花还需绿叶扶,那广玉兰的叶子又有什么特点呢? b:叶子
1、自由读课文4、5自然段,找一找叶子特点的句子。
(1)指名说,(密集油亮的绿叶„透着活泼。)从中体会到什么?(生:充满活力)(板书:终年不败)
(2)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广玉兰充满活力?(第5自然段)从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把它当作人来写)2
2、那课文有没有把它叶片的形状描写清楚呢?(齐读有关语句)
3、写广玉兰就写广玉兰,为什么还要写叶子呢?(指名说)
4、学生齐读:“有了它的衬托,玉兰花便显得格外皎洁、格外清丽了。”
5、是呀,红花还要绿叶衬。
三、回归整体,创作志情
1、广玉兰的确很美,那淡淡的幽香,纯洁高雅的花瓣,生生不息的花朵,终年不败的绿叶,都显示出它无比旺盛的生命力。难怪作者在文章最后也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引读)“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再读)
2、本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广玉兰的爱,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吗?交流,观察仔细,抓住特点。
四、迁移练习,尝试表达美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先抓住特点说说花的样子,再写下来。
板书设计:
淡淡幽香
洁净高雅
广玉兰 生生不息
终年不败 3 篇二:广玉兰教学设计 《广玉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广玉兰》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课文的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9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主要词语。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欢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二段
教学难点:
对文中“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主要词语的理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放课文录音,学生欣赏
问:听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畅说。指名说。
二、精读欣赏,感悟文本。
(一)学习第二段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爱的语句反复读一读。
2、指名读自己喜爱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
分小组讨论。
4、交流反馈。
指名说,结合指导。(主要从花瓣的色彩、质感,花开时的各种形态以及叶片的特点)
5、学生分小组合作,自己选择最喜爱的一个自然段,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自学。(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实物广玉兰的花或叶片等,来学文。)教师上组参加学习、讨论、交流。
6、组织学生将分组自学成果在全班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参加点评、指导。
(1)理解第二自然段
a、多媒体课件出示广玉兰花,学生仔细观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广玉兰花有什么特点? b、快速读课文,思考:哪两个词概括了花的特点?把它们圈出来。c、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d、相机理解“玉雕冰琢”、“质感”、“柔韧”、“内涵”等词语。e、结合指导朗读“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读出广玉兰的洁净、高雅)范读,自由练读。问: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如“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等)指名读,齐读。
(2)理解第三自然段。
a、多媒体课件出示同一株广玉兰树上开各种形态的花,放本自然段的录音。学生边欣赏课件动画演示,边听录音,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广玉兰的什么?文章的结构怎样?并用横线画出中心句。b、分组讨论。
c、交流讨论结果,结合指导。(本段是总分总结构,首尾呼应)
d、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自然段写了广玉兰花开的几种形态?边读边用“ ”画出有关词语。
e、检查自学情况,结合板书: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凋谢
f、问:你喜欢哪一种呢?自由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一种,互相说说为什么。g、检查反馈。(结合指导理解两个打比方的句子。结合看多媒体课件。)h、学生在书上插图中找出四中形态的玉兰花,并用笔在花旁注出。i、指名上台指出。
j、放有一家四代人图和有四种形态的花的广玉兰花图,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两副图的相似之处,结合理解最后一句: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k、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把对广玉兰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自由练读;指名读自己喜爱的句子,结合指导;分组读。l、试背诵。
(3)理解四、五自然段
a、作者不仅写了广玉兰花瓣的形态,还写了什么? b、自由读四、五自然段,思考,讨论。
c、广玉兰叶片有什么特点?结合看实物来学习课文内容。指导读。d、第五自然段写出了广玉兰的什么?从那些语句可以看出?指名读。e、齐读四、五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段
1、学到这里,你想对广玉兰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
2、作者对广玉兰说些什么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你觉得作者写的美吗?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好呢?
四、作业设计。
1、用“我爱??更爱??”句式写一句话。
一、品读广玉兰妙不可言的美
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广玉兰花朵的美是“洁净、高雅”的。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
生:通过广玉兰花的色彩与质感来表现广玉兰花朵“洁净、高雅”的美。
师:作者说“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既然这样,你能从这段文字中品味出广玉兰花的“洁净、高雅”吗?
课文第二自然段从广玉兰花的色彩与质感来表现广玉兰花朵“洁净、高雅”的美。虽说“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可实际表达上作者却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广玉兰花那白中透点淡淡的青绿的颜色、玉琢冰雕之间显得柔韧而有弹性的质感,颇为精妙。怎样让学生感悟到这样表达的妙处呢?这里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我让学生观察广玉兰花朵实物,再借助课件展示广玉兰花精美的静态特写画面。这时学生已能直观地感受花的色彩与质感,但说不出来,正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好时机。
师:请大家读这句话:“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这句话本是写绝代佳人,而郭沫若却恰到好处地嫁接到白鹭身上:“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真让人惊叹白鹭的独特之美了!学到这里,请大家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能模仿宋玉的这句话也来写一写广玉兰花瓣的色彩与质感吗?
生:“广玉兰花瓣,纯白中渗透着一种淡淡的青绿色,如果再多一些青绿,则太显深沉;如果再多一些白,则太显苍白。”
生:“广玉兰花瓣玉琢冰雕,柔韧而有弹性,如果再多一分硬,则太显强硬;如果再添一分软,则太过柔弱。”
师:你们真是得了文学家宋玉的真传了!广玉兰的这种“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美给你的感觉怎样?用个成语来说说吧。
生:妙不可言、不能言喻。
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生:恰到好处、美不胜收。
相对于课文中的语言,郭沫若写白鹭的那句话就好理解得多,因此先补充宋玉和郭沫若的两句话,让学生形成积累,再来读课文“举一隅以三隅反”,学生就对广玉兰花瓣那种美不胜收、妙不可言、不能言喻的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解读广玉兰富有灵性的美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文章《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一首诗或是一件艺术品都有死和活的两个方面。死的是物质的,如文学所用的文字,图画雕刻所用的颜色,音乐所用的谱调,跳舞所用的节奏和姿势,以及一般人所认为有行迹可循的‘作品’;活的是精神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情趣和意象融合成的整个境界。死的行迹因为精神贯穿才现出生气。”面对一篇课文,学生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文字和声音。但那只是一篇课文中物质的层面,是僵死和固定的。学生要真正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哲理,需要生气的灌入。这股生气是学生阅读时在文字中注入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情感,实现物我两忘。这时读的就不仅是文字,而是在阅读中找到了自我,解放了自我。
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片段一:
师:作者写了四种不同形态的广玉兰花:含羞待放的、刚刚绽放的、盛开的以及凋谢的,且这四种形态中有一种内在的生长联系,从未开到开过,每一个时期广玉兰花都有它独特的美。散文贵在写神。广玉兰这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就是本文的“神”之所在。我为广玉兰的四种形态配了图,还搜集了一些描写女子的词语,你能不能为每幅图选择合适的词语呢?
(学生回答略)
片段二:
师:请大家再读这段话,你看作者对广玉兰花的四种形态所用的笔墨是差不多的吗?
生:不是的。作者对“花凋谢后”的描写用了两句话。
师:这是作者无意的还是特意为之的呢?之前我们读的写花的文章不少,基本上都是写花盛开的。即使写了花的凋谢也是表现“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那种失落以及“东风无力百花残”的那种伤感。可是,为什么陈荒煤却偏偏要写花的凋谢,而且写得如此详细呢?
(补充作者陈荒煤的生平简介)
生:我读出了广玉兰花生生不息的美,凋谢了也不残败,正如作者经历一生的流亡和苦难也积极乐观。
生:花凋谢了才能孕育生命的种子,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可惜,正如作者经受过磨难才会写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作品。
......
师(小结):看来,凋谢之后的广玉兰花,表面看来并不太美,其实里面蕴藏着另一种美——生命之美、希望之美、力量之美。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让人联想到作者陈荒煤的人生遭遇和他的人品,他其实是在用花自比。
广玉兰花的美是具有生气的,更是富有灵性的。课文的第三小节描写花的形态,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这些描写女子美貌的词语让学生在图与课文联系的过程中,心也细腻了几分。接着重点分析“含羞待放”这个词。作者为什么不用成语“含苞待放”,而用“含羞待放”呢?一个“羞”字把广玉兰如小女孩般的欲放还羞表现得入木三分,这般的具有灵气,想要不喜欢都难。补充作者生平简介,让学生从更高更深的角度来与课文、与作者对话,之后学生的朗读中也就自然地渗透了自己的情感,喜爱之情自然就注入到了自己对广玉兰花的感受和理解当中,真正做到了“情动而辞发”“我口说我心”。
三、解读广玉兰谦逊不张扬的美
广玉兰是有“内涵”的。它的叶“终年不败,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叶不需要为了花的娇艳而一味地牺牲自己,叶有自我,“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它的花典雅,不事张扬,即使花瓣凋谢也不会花容失色,而是“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花与叶,各自精彩,又相互扶持,有了叶的衬托,“玉兰花便显得格外皎洁,格外清丽了”。广玉兰不正是作者谦逊不事张扬、在平淡中活出精彩、各自独立而又与他人融洽相处的人生价值观的很好体现吗?
片段:
师:广玉兰真是魅力无穷,那淡淡的幽香,洁净、高雅的花瓣,生生不息的花朵,都给了我们太多的享受,激荡着我们心中涌动的诗情……课文学到这里,面对如此多娇的广玉兰,你想说些什么呢?
请你用文中的词句填一填这首小诗:
我引领学生解读广玉兰,发现了广玉兰的可贵之处,发现了它身上独特的美。这种发现的过程,是学生的灵魂受到震撼、心灵受到触动的过程。这种解读是深层次的,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世界走进文本,文字叙述的意象好像变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变成了和自己对话。原来与学生存在距离的广玉兰,现在成了学生理解的起点,发现美的起点,寻求阅读乐趣的起点。此时的景触动了学生的情,学生带着情再去观察广玉兰,意味由此而出,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生命“的广玉兰,被学生在阅读中给予了生命。文字的敏感、生活的敏感由此而出。
师:最后我引用一首诗结束本课的学习,也许大家到现在才真正理解这首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54-02
【背景分析】
“阅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看并领会其内容。笔者通过《广玉兰》一课的教学实践感受到,阅读教学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的环境,让学生能够细细品味语言,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广玉兰》第二自然段教学: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文中使你感受到广玉兰洁净、高雅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并说说你如何理解这些词语或句子?(出示广玉兰的幻灯片)
生1:我从“说它纯白吧,又有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这句话感受到广玉兰的冰清玉洁。
师:“冰清玉洁”这个词用的真好。
生2:我从“渗透”一词感受到它的色彩美得很独特。
师:怎么独特?能说得更具体些吗?
生2:它的颜色好像是一点一点流出来的,就像是从纸张的一面渗到了另一面。
师:你真会读书。
生3:我从“玉琢冰雕”“柔韧而有弹性”感受到广玉兰的与众不同,所以作者才说“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师:请你再读一读这句话,并说说你的感受。
生3:(读略)虽然作者说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但是我感到作者的语言已经很优美了,把广玉兰特有的色彩美与质感美表现出来。
二、《广玉兰》第三自然段教学:
师: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们都看到了哪些形态不同的广玉兰?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广玉兰的幻灯片:有含羞待放的、刚刚绽放的、盛开着的、花瓣凋谢的)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广玉兰,注意抓住句中词语,然后把你喜欢的理由告诉大家。
生1:我喜欢盛开的玉兰花,因为她的花瓣洁白。
生2:我也喜欢盛开的玉兰花,作者把它比作婴儿的笑脸,让我想起邻居家婴儿那粉嘟嘟的笑脸。
师:你看到婴儿粉嘟嘟的笑脸时心情如何?
生2:会情不自禁地去抚摸一下,亲一下。
师:那就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句话。(生读)
生3:我喜欢凋谢了的玉兰花,因为可以看到紫红色的小颗粒,也就是广玉兰的种子,看到它们仿佛看到了希望。
生4:我也喜欢凋谢的玉兰花,它让我感受到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师:是的,作者笔下这株已经凋谢的广玉兰,的确让我们感受到了它无限的生命力。也许在来年的某一个角落,又会有广玉兰的幼苗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请你来把这句话读一读。(生读)
生5:我喜欢初绽的广玉兰,它太香了,小蜜蜂都迫不及待地钻进花朵中。
师:广玉兰幽香荡漾,连小蜜蜂闻到都飞来了,也请你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生读)
生6:我喜欢含羞待放的广玉兰,它让我感觉到广玉兰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师:你说得真好,能从这句话联想到美丽羞涩的少女形象。
【评析】
1.享受语言文字美
要使学生深刻领会课文描述的情境,感受字里行间的美,就要让学生边读边思,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理解文章,感受文章的美。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宁静的环境,让学生品词析句,体会情感,揣摩表达,想象意境;让学生从优美的文章中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逐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对语言文字美的感悟能力。
《广玉兰》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广玉兰花的色彩美和质感美。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朗读,或者是一言堂,或者是师生问答,学生肯定无法真切地感受、品味文章语言的美。笔者先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赞美广玉兰的词语。学生很快找出“洁净”“高雅”。接着,笔者让学生默读课文,把文中表现广玉兰洁净、高雅的句子画出来,并说说感受。通过交流可以看出学生能够深入文本,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更深入地领略文章的语言美。
2.与文本对话
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了各种形态的广玉兰,教学时,笔者请学生默读课文,选择最喜欢的一种广玉兰,抓住句中词语,说出喜欢的理由。课堂上,学生发言精彩,师生对话内容丰富、生动、全面、准确和深刻,这源于教学时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与课文深入对话,边读边思得出感受。让学生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之中,并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角度对语言文字进行解读,从而产生独特的体验,才能使学生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为有效开展课堂对话作铺垫。
3.实现高效的课堂
要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和转换角色,由阅读教学课堂的主体到主导,最后成为引导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最后成为阅读教学课堂的主体。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用词的准确生动和比喻的贴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个自然段背诵。
2.学习本课生字,掌握“琢、绽、蕊、婴、茎”等字的正确读音,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终年不败”等词语的意思。
3.在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中,想象广玉兰的香幽、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感悟广玉兰纯洁、旺盛的生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感受美的能力。
4.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的写法,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用一段话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表现出它的特点。
教学重点:
在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中,想象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感悟广玉兰纯洁、旺盛的生命力。对感兴趣的段落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的写法,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用一段话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表现出它的特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掌握“琢、绽、蕊、婴、茎”等字的正确读音,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知道课文从哪些角度描写赞美广玉兰。
4. 学习课文1、2、6自然段,知道作者喜欢广玉兰的原因,品读广玉兰的“香幽”“色美”。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自读课文2遍,完成填空
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五六月份是广玉兰 ( ) 。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 ( )、 ( ) ,色彩是 ( )中渗透( ) 色。
一棵树上的花开得也形态不同,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 ) 、( ) 的大家族。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
花蕊(ruǐ xīn) 圆茎(jīn jīng ) 柔韧(rèn rèng)
绽放(zhàn zàn) 婴儿(yīn yīng ) 玉琢冰(zuó zhuó)
3.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词语。
生生不息:息:终止。不断地生长、繁殖。
终年不败
孕育
衬托
渗透
二、课堂助学
1.图片导入
(1)出示广玉兰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广玉兰。
有人知道我们镇江市的市树是什么树吗?(广玉兰)让我们一起借助多媒体,感受我们的市树——广玉兰的魅力。(课件欣赏)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眼中的广玉兰。
(2)板书课题:18 广玉兰
2.预习反馈
纠正字音,强调“生生不息”的“息”的意思。
3.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广玉兰的?(花香、花色、花形、叶片)
4.合作探究
课文中哪句话作者直抒了胸臆,说出了自己喜欢广玉兰的原因?
(1)精读第6自然段: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①品读
从文章的第6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赞美了广玉兰的幽香、纯洁以及旺盛的生命力,点明了作者喜爱广玉兰的原因。)
“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中“更”能删去吗?为什么?(递进,强调了后者)还可以替换成哪些关联词?(不仅……还……)
这一自然段的文中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升华中心)
②指导朗读:突出“爱……更爱……”
联系1、2自然段感受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
(2)精读第1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这一小节紧紧扣住哪一个词语描写广玉兰的美?(幽香)
②这是一阵阵怎样的香气?(幽香,淡淡的,在空气中荡漾,一阵阵的,散发出来)
③指导反复朗读,感受作者沉浸于广玉兰花香中的怡然和舒畅。
出示:一天晚上,我独自在丛林中散步,感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原来,在林XX两旁,有许多开着白色花朵的高大树木,那一阵阵幽香就是从这儿散发出来的。
(3)精读第2自然段。
①默读,边读边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细细品味广玉兰花朵的洁净、高雅。
②交流
a.“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作者说“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其实在这句话中已经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描写出了花瓣的色彩与质感,读来如见其色,如见其质。“似乎有”“淡淡的”“玉琢冰雕”“柔韧而有弹性”等词语表达得非常的准确生动。理解“质感”一词。
指导朗读,抓住描写色彩和质感的一组准确生动的词语:洁白、淡淡的青绿色、玉琢冰雕、柔韧而有弹性,体会花瓣的洁净、高雅。
b.“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在作者的眼里、心中,广玉兰的洁净、高雅是不能言喻的,美得无法用语言表达。
c.指导朗读、背诵: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感悟和想象广玉兰花瓣的色彩与质感。鼓励背诵。
5.小结:一次偶然,丛林中的幽香引发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关注,它盛开的花朵又是那样的洁净、高雅,广玉兰的香幽与色美令人折服于自然的美好。
三、当堂训练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含( )待放 鲜( )可爱 迫不( )待
( )人喜爱 玉( )冰雕 生生不( )
2.通过写相近的词来理解词语。
绽放——( 开放 ) 渗透——( 穿透 )
凋谢——( 枯萎 ) 旺盛——( 兴盛 )
3.在1、2、6三个自然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练习背诵。
四、巩固练习
1.摘抄一两句描写广玉兰花瓣色彩、质感的句子
2.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句子,再用加点词语造句。
我爱广玉兰的( ) ,更爱广玉兰的 ( )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精读课文3、4、5自然段,在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中,想象广玉兰花开时的形态美和叶片的独特情趣,感悟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感受美的能力。
2.品味课文用词的准确生动和比喻的贴切,练习背诵第3 自然段。
3.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的写法,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用一段话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表现出它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温故预习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填空。
这篇文章先写作者因散步时因闻到阵阵( ),从而认识( )。接着写广玉兰花瓣的( )( ),随后写花开时的( )突出了广玉兰( )的生长特点。紧接着写广玉兰叶片不仅( )而且( ),最后抒发了自己对广玉兰的( )之情。
2.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zuìzhuì)满了像细珠似(shì sì)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1)用横线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这段文字中,描写了广玉兰花的四种形态,分别是( )、( )、( )、( ) 。作者在写作时采取了“() --() --() ”的构段方式,表达了( ) 的感情。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跟随作者陈荒煤走进丛林,闻到了广玉兰的幽香,看到了花瓣的玉琢冰雕。
想不想听听广玉兰在老师心中的印象?
她幽香清丽、洁净高雅;她玉琢冰雕、生生不息。她的美,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含羞待放是她的甜柔,挺立枝头是她的刚劲,终年不败是她的豪放。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向世人展示着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有比老师更精彩的感悟。
2.合作探究
作者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的生命力。究竟是怎样旺盛的生命力令人折服?
3.出示自学要求
自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边读边想,体会句子中的思想感情。
4.讨论交流:出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
①重点感悟:“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凋谢的花朵虽然没有了洁白、柔嫩、甜美、纯洁的花瓣衬托,可花蕊依然挺立,圆茎上孕育着新的生命,它把曾经的美丽转换成孕育新生命的种子,延续它旺盛的生命力。)
②“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引导:1、咱们先来研究一下,在广玉兰这个大家族中,有哪些成员?2、再来读读,看看这些成员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把那句话读好。
a抓住“含羞待放”和“含苞待放”作对比,体会在作者的眼里,广玉兰此时已经成为了一个含羞的小姑娘,领悟拟人手法的妙处。
b抓住对“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的描写,体会作者不仅写出了刚刚绽放的广玉兰花形态的美,还衬托出了花的香气。作者没有直接写花的美和花的香,却通过对小蜜蜂“迫不及待”的表现的描写,衬托了出来,体会侧面描写的妙处。
c把盛开的广玉兰花,比喻成婴儿的笑脸,作者抓住了甜美、纯洁这些共同点,比喻得贴切,精彩。体会比喻这一修辞的妙处。
d这三种形态的花固然很美,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喜欢。那么作者最喜欢的是哪一种形态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详略处理)
5、出示这四种不同形态的花的图片,提示、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情境中,背诵这一自然段。
③“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有了它的衬托,玉兰花便显得格外皎洁,格外清丽了。”(这些不仅写出了广玉兰的勃勃生机,而且作者对它的爱也自然流露出来。)
④“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
6.小结:广玉兰幽香荡漾,洁净高雅,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难怪作者这样赞叹道——(出示最后一小节)生齐读。
三、当堂训练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待:A.对待;B.招待;C.等待;D.要,打算。
(1)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 )
(2)我正待出门,好友来了。( )
(3)我们待人要和气。( )
谢:A.感谢;B.拒绝;C.脱落;D.认错。
(1)花瓣虽然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 )
(2)这处景致谢绝参观。( )
(3)为了这件事,我要亲自向你谢罪。( )
广玉兰
复习:
概括段意。
板书:第一段1:初识广玉兰(散步时,被广玉兰的幽香所吸引)
第二段2--5:观赏广玉兰(广玉兰花瓣的色泽、质感,花开时的各种形态以及叶片的特点)
第三段6:赞美广玉兰(点明作者喜爱广玉兰的原因)
板书
作者写广玉兰是因为作者(爱)广玉兰。
喜爱广玉兰什么呢?
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你对这个“更”字是怎么理解的?
(作者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生命力。)
你能在课文中找出作者表现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的文字吗?
(“秋冬时节……”这一段。)
你能找出表现广玉兰幽香和纯洁的文字吗?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学习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感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幽香:清淡的香气。荡漾:一起一伏地动。
淡淡的幽香,是不是有些重复呢?
你如何理解?
除了幽香,广玉兰给人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纯洁。而纯洁,就是洁净,就是高雅。
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文字能给你怎样的想象空间。
作者在斟酌,在推敲。
你能把那种感觉读好吗?
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面对洁净、高雅的广玉兰,好像我们的作者也觉得词穷了。可是这样一来,反而让我们有一种更想把广玉兰花看个究竟的一种迫切的想法,是不是?
课件出示。
再读课文。
虽然作者左一句无法,右一句无法,但我们看着这广玉兰花,觉得其实作者已经用语言很精确地描述了广玉兰花了。
课文中还有两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花朵和叶片。应该是开花。)
学习第三自然段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有些什么形态呢?
自读。边读边想,通过作者的语言描述,你看到了哪些形态不同的广玉兰。
你看到了哪些形态不同的.广玉兰。交流,要求概括。
(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凋谢)
你看到的形态,如果让你描述出来,让他人也能够感知,你可以怎么做?
(用语言,还可以画画。)
生读或画。
课件出示
这几种形态是不是分批出现的?
所以,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为什么这么说?
比喻句。
总分总结构。
看完了广玉兰的开花,再看看广玉兰的叶片。
自读。
看叶子实物
另有一番情趣,既然说另有,那肯定已经有,已经有哪番情趣啊。叶子又带给你怎样的情趣呢?
情趣:情调趣味。情调: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
(一边是碧绿,一边是洁白;一边是强硬,一边是柔韧。)
红花需要绿叶相配,更显鲜艳,而白花有了绿叶的衬托也能格外皎洁,格外清丽。
看“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既然是“更爱”,怎么就写了一个自然段呢,短短的一句话?
再看课文的第三第四自然段。
哪里可以看出旺盛的生命力呢?
找、读。
配乐朗读。
二、抓重点词,品读语言在指导学生品味作者精致、生动的语言上,我主要采取了抓重点词的方式,通过多种方法来品读关键词语。我觉得这些词语还是抓得挺准的,学生在句中读好这些词,那对句段的理解是不成问题了。如在学生对“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玉琢冰雕”“迫不及待”“终年不败”“生气和活泼”等词语的理解上运用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图片展示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教师在对学生恰到好处的评价和引导中,使得学生对广玉兰花和叶的理解就加深了,朗读便水到渠成地达到了深情并茂的境界,真正引导学生走进了文本。
三、运用媒体,创设情景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会在课堂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基于此,本课我选用广玉兰花开的四种形态的图片,以及雪中的广玉兰树,让学生充分感悟文字内涵的同时进行欣赏,加深印象,拓展其想象空间。另外,再配上了柔美的音乐,让学生仿佛在广玉兰的丛林中悠然信步,又仿佛能闻到那幽幽的香气,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走进文本的心灵深处。再如:在学习完第二自然段——花瓣以后再配乐进行广玉兰图片的欣赏,图画、音乐、文章构成了一个丰富的感知体系,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感官去充分接触幽香、纯洁和生命力旺盛的广玉兰。此时,学生沉醉在广玉兰的高雅洁净之中,他们这种特殊的感受是无法用其他教学方法带来的。作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欣赏这一切,传递着这样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与积极的人生态度。”媒体的运用,使学生明白,我们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关键词:广玉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广玉兰为木兰科常绿乔木, 叶厚革质花白色芳香, 喜湿润肥沃土壤。它以其挺拔的干形、光亮浓绿的叶片、硕大洁白的花朵备受人们的青睐。在园林应用上, 广玉兰树形优美、花大而香, 叶厚实且光泽, 为特色观赏树种和庭园树种, 同时又是厂矿的绿化树种。最适宜在庭园中对植或建筑物前列植, 气势壮美。可散植于草坪或用作行道树或栽植成片树[1,2]。在药用方面, 一是具有降压作用。花蕾对麻醉或未麻醉有缓慢的降压作用[2,3]。树皮中所含木兰花碱2 mg/kg, 静注后对麻醉猫立即出现降压作用, 使之血压降低50%~60%, 持续90~120 min, 对肾性高血压犬静注6 mg/kg也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二是肌肉松弛及神经节阻断作用。树皮中所含木兰花碱具有箭毒样作用和神经节阻断作用。三是本品中酚性成分还具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4], 树皮中所含厚朴酚尚具有抗溃痛病作用。在园林绿化中常移植一些大树, 成活率很难保证, 为了提高其移栽成活率, 现将广玉兰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
广玉兰为木兰科、木兰属, 别名为荷花玉兰、洋玉兰、大花玉兰, 原产地美洲东南部, 1913年引入我国广州, 至今广玉兰是江苏省常州市、南通市与安徽省合肥市的市树。在长江流域的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地都有广泛栽培。广玉兰为常绿乔木, 高20~30 m, 树皮淡褐色或灰色, 呈薄鳞片状开裂, 枝与芽有铁绣色细毛, 叶长椭圆形、互生, 叶柄长1.5~4.0cm, 背面有褐色短柔毛, 托叶与叶柄分离, 无插叶;叶革质, 叶片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 长10~20 cm, 宽4~10 cm, 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 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有绣色细毛, 侧脉8~9对花芳香白色呈杯状, 直径15~20 cm, 开时形如荷花;花梗精壮具茸毛, 花被9~12倒卵形厚肉质, 雄蕊多数长约2 cm, 花丝扁平, 紫色, 花药向内, 障花隔伸出成短尖头, 雌蕊群椭圆形, 密被长绒毛, 心皮卵形, 长1.0~1.5cm, 花柱呈卷曲状。聚合果圆柱状长圆形或卵形, 密被褐色或灰黄色绒毛, 果先端具长喙。种子红色, 椭圆形或卵形侧扁, 长约1.4 cm, 宽约6 mm, 果实成熟开裂后悬在种柄上, 非常美观, 花期5—6月, 果期10月。广玉兰为阳性树种, 生长喜光, 幼苗期比较耐阴, 喜温暖湿润气候, 有一定的抗寒能力。适生于高燥、肥沃、湿润与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 在碱性土种植时易发生黄化, 忌积水和排水不良的土壤中生长, 对烟尘及二氧化硫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病虫害少, 根系广发达抗风力强, 特别是播种苗树干挺拔, 树势雄伟适应性强。幼树生长较慢, 10年后生长较快。
2 栽培技术
2.1 育苗
一是播种育苗。广玉兰果实9—10月成熟, 果实采下后放置阴处晾5~6 d促使其开裂, 取出具有假种皮的种子, 放在清水中浸泡1~2 d, 擦去假种皮除去瘪粒, 也可拌以草木灰搓洗除去假种皮。取出的白净种子拌入煤油或磷化锌以防鼠害。播种期有随采随播 (秋播) 及春播2种。苗床要选择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 深翻并灭草灭虫, 施足基肥。床面平整后开播种沟, 沟深5 cm, 宽5 cm, 沟距20 cm左右, 进行条播, 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 覆土后稍压实。在幼苗具有2~3片真叶时可带土移植。由于苗期生长缓慢, 要经常除草松土。5—7月施充分腐熟的稀薄人粪水3次。二是嫁接育苗。广玉兰嫁接常用木兰 (木笔、辛夷) 作砧木。木兰砧木用扦插或播种法育苗, 在其干径达0.5 cm左右即可作砧木用。3—4月采取广玉兰带有顶芽的健壮枝条作接穗, 接穗长5~7cm, 具有1~2个腋芽, 剪去叶片, 用切接法在砧木距地面3~5 cm处嫁接。接后培土、微露接穗顶端, 促使伤口愈合。也可用腹接法进行, 接口距地面5~10 cm, 有些地区用天目木兰凸头木兰等作砧木, 嫁接苗木生长较快, 效果更为理想。
2.2 移栽
广玉兰大树移栽一般以早春为宜, 但以梅雨季节最佳。春节过后15 d左右, 广玉兰尚处于休眠期, 树液流动慢, 新陈代谢缓慢, 此时即可移栽。移栽后当晚春气温回升时, 根系首先萌动生长修复, 加上精心管理, 基本上不会影响广玉兰当年生长, 加上梅雨季节降雨量大, 空气湿度高, 此时移栽的广玉兰成活率非常高。但移植时要注意最好选在阴天或多云天气, 尽量避免暴雨或高温天气。广玉兰移栽带好土球十分重要, 土球大小是广玉兰移栽成活的成败关键。苏州地区一般带土球直径为树木胸径的8~10倍, 这样可以保证根系少受损伤, 易于树势恢复;土球过小根系损伤严重, 造成吸水困难而影响树木成活。土球应挖成陀螺形, 而非盘子形, 土球应用草绳扎紧, 以免运输途中土球松散。
2.3 水分管理
应浇足水分, 广玉兰系肉质根, 极易失水, 为防止树苗在挖掘运输移栽期时间过长而失水严重, 影响广玉兰移栽成活率, 为此要求广玉兰在挖掘运输移栽时要迅速及时, 最好当天起挖当天移植结束。广玉兰移植后, 第1次定根水要及时, 并且要浇足浇透, 这样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而有利于大树成活, 若移植后如天气连续干旱不雨, 则必须及时浇水管理。若移植后降水过多, 还需开排水沟排水, 以免根部积水导致广玉兰烂根死亡。广玉兰大树移栽后如天气连续干旱则可以对广玉兰抗旱浇水及进行叶片喷雾。广玉兰大树移植后应用草绳裹干2 m, 以减少水分蒸发, 干旱时可对草绳喷水。广玉兰大树栽植后应设支撑木固定树干, 以防晃动而损失根系。
2.4 栽后管理
一是修枝摘叶。通过修枝接叶, 可减少水分蒸发缓解受伤根系供水压力。修枝应修掉内腔枝、重叠枝和病虫枝, 并力求保持树形的完整。摘叶以摘光枝条叶片量的1/3为宜, 否则会降低蒸腾拉力, 选成根系吸水困难。二是应用高效生根剂。一般在广玉兰移栽前25 d左右使用兰桂专用速生根每2 g对水20 kg对移栽树进行叶面喷雾, 可诱导出大量新的次生根系, 利于移栽后成活, 或者广玉兰移栽后使用兰桂专用速生根每2 g对水40 kg对移栽树进行灌根, 25~30 d即可诱导出大量新的次生根系。或广玉兰移栽后, 使用兰桂专用速生根, 每2 g对水20 kg对移栽的广玉兰进行叶面喷雾, 效果同上。
参考文献
[1]洪祖钢, 梁作侑.广玉兰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 2010 (4) :131-132.
[2]汪杨.广玉兰大树移栽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4) :250-251.
[3]杜广钊, 白冰, 李慧, 等.广玉兰叶精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 2010, 49 (7) :1707-1708, 1711.
长嫂为母,早年生活艰难困苦
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来形容白玉兰的早年经历着实恰当。
白玉兰阿兀(爸爸)是村里的能工巧匠,木工活、铁匠活、擀毡、做马辔头等手艺样样精通;额吉(妈妈)是心灵手巧的手艺人,牵针引线,各种缝补的针线活都不在话下,家里人穿着的民族服饰都是额吉亲手缝制而成的,好些亲属朋友的衣服也是出自额吉之手。由于父母辛勤,肯干,家境当算富庶,缝纫机、水池子、毛驴车样样俱全,这在20世纪50年代里的农村家庭还是很少有的。但在十年“文革”期间,也正因为家境富裕,而被打为“富农”受到迫害,赶进了阴冷潮湿的“小茅庵”。在“小茅庵”里,为儿女长远生计和手艺传承,额吉开始教授年仅7岁的“小玉兰”学习针线活,白玉兰也是从此踏上了民族文化传承这条路。
在“小茅庵”的几年困顿生活之后,白玉兰又饱受着“包办婚姻”之苦。经人介绍,嫁给了家境窘迫的同村青年,婚姻本身没有物质基础,而丈夫家中又有2个年幼的小叔子,一个四岁,另一个仅两岁,婚后不久婆婆病逝,几年后,丈夫的大伯又粗暴干涉家庭,在白玉兰怀孕时逼迫丈夫与自己离婚。长嫂为母,之后的40余年,白玉兰就是凭借母亲传给自己的手艺,抚养着4个孩子(自己的一儿一女和两个小叔子),把全部的精力用来支撑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忧患催人进,苦难见真知。曾经岁月的艰辛,也孕育着美好时刻的到来。
儿女争气,生活看到了一丝曙光
白玉兰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天资聪慧,爱学习,在内蒙古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曾供职于鄂尔多斯市司法局,后自己开办律师事务所,现为蒙南律师事务所主任、鄂尔多斯律师协会会长;女儿继承母亲的民俗手艺,在家乡鄂托克前旗开起了自己的少数民族服饰店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拥有一技之长,到了需要的时候就能用的上。儿女争气,白家的生活也慢慢地有了起色。2011年,白玉兰来东胜照看孙子,随后住进了亿利城市花园小区,在闲暇时间里开始培养与发展自己的爱好。
老有所为,晚年生活含饴弄孙
人生的酸、苦、辣、咸一一都尝过了,“甜”的日子也就随之而来。晚年的白玉兰继续挑战自我,60岁开始研习古筝弹唱,61岁自谱词曲,至65岁已经完成了12首原创歌曲。白老师的歌曲就是一部人生回忆录,曲中歌唱阿兀(爸爸)、额吉(妈妈)、阿哈(哥哥)、额格其(姐姐),歌唱牧人的家乡和美丽的鄂尔多斯大草原。随后,白玉兰自己出资组建了鄂尔多斯“春之韵”原生态艺术团,先后出资购买了10架古筝、2架扬琴、古风琴、电子琴、三弦和手风琴,并亲手为队员缝制演出队服,前后累计投资36万余元。同时,白玉兰热心公益,感恩社会,回馈家乡,分别在1991年、1993年向鄂前旗蒙古族实验小学和希望小学捐赠价值合计12200元的儿童舞台演出服饰,得到社会的称赞和认可。
当一个人不再以追求名利为目标时,往往名与利也就紧随其后了,白玉兰为少数民族文化做出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赞许。2000年,获鄂托克前旗工商行政管理局“2000年度巾帼建功女状元”荣誉称号;2006年,获第四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旅游行业工作服最佳设计二等奖;2007年,在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首届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服饰大赛”中获设计一等奖、服饰制作二等奖;2013年,获由鄂尔多斯文化局、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管委会、成吉思汗基金会共同授予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服饰文化保护传承中心”;2014年,亿利金威社区建党93周年文艺汇演中获团体一等奖......。
既然是以读促讲,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设计自由朗读,齐读,指名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默读等方法,逐步深入而有效地训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如有可能,可以事先摘取几片广玉兰的花瓣和树叶,课上引导学生观察、触摸,让他们充分欣赏广玉兰花瓣的色彩,感受广玉兰花瓣的质感和叶片的独特情趣,以此激发学生的爱花之情。
【广玉兰,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广玉兰》教学计划11-24
苏教版广玉兰课文及教学设计04-06
广玉兰教案10-19
广玉兰说课11-30
广玉兰读后感05-28
六年级语文下册广玉兰课文内容复习要点10-13
玉兰树美的作文06-03
玉兰树下作文10-17
玉兰花开美文欣赏11-01
玉兰花的诗句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