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禅语感悟人生(共10篇)
2.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3. 观法如化,三昧常寂。
4.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5. 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6.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7.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8. 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9. 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2. 善于保护自己的,永远谦虚谈话。
3.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4. 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5. 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6.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7. 家里的垃圾知清倒,内心的垃圾(贪、瞋、痴)不知“倒”。
8. 要做好你个人的卫生,尤其“心理卫生”最为重要。
9.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10. 德修而谤来。
11. 要自觉、自悟,佛在心中。
12. 行、住、坐卧,皆是道场,因为道在心中,非在外面。
13. 聪明难,糊涂更难。
14. 花开、花谢,生死、死生,人的真实生命在哪里?
2. 真正的神通,是把烦恼弄通。
3.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4. 人心不好,环保、治安,自然不好。
5. 诚恳可以感动人,谦虚可以说服人。
6. 若心有定,说你好,说你坏,都一样。
7. 人的价值,在於奉献与牺牲。
8.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9. 心能平等,我们就能处於一个和谐的世界。
10.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11. 世间一切,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12. 见一切人皆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则心自息怒。
13. 名字有什么相干?我们叫做玫瑰的,叫任何别的名字,仍然一样芬芳。
14. 能觉他人之诈,不形於言,受人之辱,无动於色,道成近矣!
对一个污垢太多的心灵送上一轮明月最合适不过。让明月照亮蒙尘的心灵,这是怎样的恢宏大度,怎样的胸无芥蒂呀。大肚能容,吐纳百川。豁达的人心大、心宽,不但自己的人生道路会越走越宽,也给别人指明了一条宽阔的路。
2、聒噪不如沉默,息谤得于无言
饱经风霜的人,任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反复变化,都懒得再睁开眼睛去过问其中的是非;看透人情世故的人,对于世间的一切毁谤赞誉都无动于衷。白隐禅师也许不是这两种人,他对毁誉褒贬一任世情的心胸是何等旷达。
生活中,当我们被别人冤枉时,如果费尽心机地去解释,白也会黑。聒噪不如沉默,息谤得于无言。无端的攻击没有必要去理会,事情总会有真相大白的时候。
3、要真正帮助一个人,就要有容忍庸俗的气度
一杯难以入喉的咸水,如果注入一滴甜美晶莹的泉水,也可以成为清凉的甘露。放下内在的屠刀,也能蜕变为一朵纯白柔软的白云。要真正帮助一个人,最好应该有容忍庸俗的气度和宽恕他人的雅量,绝对不可因自命清高随便怀疑、排斥他们,不跟任何人来往而陷于孤独。
4、有些事要认真、有些事不必太认真
人海茫茫,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许多非原则的事情不必过分纠缠计较。凡事都去认个真、较个劲就会得罪人,就会给自己多设置一条障碍、多添加一道樊篱。所以,认真需要去仔细权衡。鸡毛蒜皮的繁琐无需认真,无关大局的枝节无需认真,剑拔弩张的僵持则更不能认真。
5、征服别人不能靠拳头,要靠智慧
生活中,许多人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伤害。不管伤害你的人是无意识还是蓄意向你挑衅,心胸宽阔的人都应该采取不和他一般见识的态度。暂时巧妙的躲开,就可以避免两败俱伤的悲剧。
6、批评你的人。是你的亲人和朋友
不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要想把自己的产品或自己推销出去,大可不必在乎别人的态度。在生活中批评指责我们的,往往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和最好的朋友,他们的话对我们也是最有益的。最重要的是分清厉害,认清自我,完善和提升自我。
7、你的心是怎样的,你就会看到怎样的人生
客观事物的存在不会尽善尽美,尽如我意。关键是自己心中要有与人结缘的愿望和热情。你的心是怎样的,你就会看到了怎样的人生。你想寻找敌人,你就会找到敌人;你想寻找朋友,你就会找到朋友。不善于与人相处的人,到了哪里,都会认为别人难以相处。善于与人相处的人,见到任何人,都会融洽相处。
8、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极端性格的人,不懂得把握分寸,人生就会失去目标。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只要我们豁达一些,彼此都会得到利益,难道损人又不利己好吗?不一定非要采取极端不理智的行为,不能生存又何谈发展?
9、不念旧恶,以德报怨
在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中,总认为要帮助别人,自己就要有所牺牲;别人得到了,自己就一定回失去了,更别提去帮助那些曾经非议自己的人。
可是,人终究是有情感的动物,你帮助了别人,比人肯定会在心底保留着这份感恩,说不定在日后你陷入困境的某个关键时刻,他就会挺身而出来回报你。再说,即便你未必得到回报,但那种人性的光芒也会深深地留在别人心里。
10、学会把美好的事物与人一起分享
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就事业的人绝非自私自利之徒。因为只顾念自己的人同样也得不到别人的顾念。把美好的事物与别人分享,心心相传不都拥有美好了吗?反之,你若对别人心怀歹念,且不说交不到真正的朋友,就连最起码的生存问题都很难解决。
11、自制是一种境界,忍辱才能负重
成功源于自制。有大度心者才能自制。只有自制才能心安理得,集中精力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能自制的人是令人佩服的,那是生命中至高境界的显现。
12、放下架子,坦诚做人
对于许多人来说,生活中的许多关口和障碍并非他人所为,都是自己设置的,都是由于放不下架子、心有挂碍而产生的,都是在“作茧自缚“。如果能以纯真质朴的态度来看待生活,那么一切”关口"也就成为坦途了。
2. 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3. 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4. 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5.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6. 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7. 忍苦扞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8. 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9. 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10. 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11.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2. 不要相信权威,权威有时也会错误。
3.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4. 适当的欲望,是人类所必须的,但超过了范围,痛苦、罪恶,便如影随形。
5. 凡有追求,必定有烦恼。
6. 律已要严,待人要宽。
7. 贪心,你的嘴脸,就是贫穷相。
8. 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
9. 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
10. 大贫亦是大富,一无所有、了无牵挂,宁静谈泊、恬然自得。
11. 人常想病日,则尘念自息。人常想死日,则道念自生。
12. 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13.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14. 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15. 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16. 各有因缘莫羡人。
17.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18.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错误的东西。
19. 事无难易,惟心坚忍可成矣!所谓金刚非坚,愿力唯坚。
2.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4.处世待人要学习谦虚、忍让,对於是非、善恶、真假、邪正能够分辨,这是智慧。
5.阿弥陀佛!愿您生生世世,不迷正路修行;直取菩提上果,遍度法界众生。新年吉祥安康!
6.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7.立志如大山,种德若深海。——《华严经》
8.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元好问《迈陂塘》
9.清晨曙光初现,幸福在你身边;中午艳阳高照,微笑在你心间;傍晚日落西山,快乐随你一天;关心你的朋友,从早晨到晚上,念一声阿弥陀佛!祝您快乐吉祥永远!
10.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11.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12.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13.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2.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3. 佛祖妙道径截,唯直指人心,务见性成佛尔,但此心源,本来虚静明妙。
4.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5.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6. 今天付出的每一滴汗水,他日定能换成每一个成就。
7. 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
8. 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9.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暗。
10.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11. 忘记过去,把握现在,活得精彩,活出自信!
12. 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13.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4.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 原上草,露初唏,旧楼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3. 愿我三世累积的一切善根都回向与您,惟愿您速疾成就无上菩提!愿我生生世世都能作您菩提路上的助伴!恭祝新春吉祥如意!
4. 不经历几个天才和人渣,怎么当孩子他妈。不经历几次挫折和漏洞,怎么当女神老公。不经过几场期盼和等待,怎么当别人太太。一切的折磨,都是为了成佛。——刘同
5. 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6.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7. 必须重新站起来,告诉自己,继续走吧,路途尚未结束——即使重新捡起的东西已被别人踩得粉碎。包括你蹲下去的时候,散落一地的尊严。——七堇年
8. 事无难易,惟心坚忍可成矣!所谓金刚非坚,愿力唯坚。
9. 佛说:前世,你是我亲手种下的一株碗莲,别的莲都开了,只有你,直到枯萎,也没能把你清丽的容颜展现在我眼前。
10.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1. 学佛不论出家、在家,即使不学佛,也以「和」為贵。论语上说:「礼之用,和為贵」,无论大、小团体,只要能做到人事和睦、财政公开,这个团体必定兴旺,否则一定是流弊百出。我们既然发心学佛、积功累德,这两条是德行基础。
12. 佛说:人就是苦今生修来生。
13. 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2)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3) 时间总会过去的。
4) 暗恋很美丽,暗恋也很心虚。因为暗恋啊,像是完全没有打算绽放的花,没有人会通知她,哪一天会是她的花季。——蔡康永
5)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6) 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源自:《楞严经》
7) 佛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无尽虚空。
8) 学佛的人,心有所求最好劝人求佛菩萨,求「人」求不到,我们会生烦恼。求佛菩萨、相信佛菩萨,缘成熟的时候,佛菩萨自然会為我们安排一切。
9)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10)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1) 有其因,必有其果。
12)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13) 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