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精选9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篇1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才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需要、形势的需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育评价体系也应不断完善,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当适应时代和形式的需求,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师生不仅要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变革,同时也必须以综合素质评价取代以往的片面的、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对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措施。这一评价方法对中学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课程改革的发展发挥重要意义。通过综合素质评价,能全面反映初中生的身、心、能力发展状况,其评价结果还能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中学教育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作为多年的班主任,我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与大家一同探讨学习。

一、充分认识实施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综合素质评价的含义

综合素质评价是依据教育部和各地区制定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能力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判断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前,学生评价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了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与激励的作用;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化特点;强调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注重量化评价,忽视量化积累对质的作用。而新课程理念下的综合素质评价正如潘永庆在《多元评价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中所表述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各种潜能的辨认、开发和激励。各种潜能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智能组合的个体,对学生的评价不应是关注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而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更聪明。评价内容应当是多元的;评价方式应当是多维的。要通过评价,发现、促进学生强势智慧,借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只用单一的、用纸和笔可以测出的解答习题能力的个体。”即综合素质评价就是从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体质、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劳动技能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教育性进行判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有机整体,是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反映,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

传统的以甄别与选拔为目的,忽视发展与激励的功能的教学评价方式过分注重学生终结性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在过程中的努力以及其独有的个性特点;注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注重量化标准,忽视质的评价。它将教育教学活动禁锢于思想的樊笼之中,没有将教育看成一个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并且有序列的动态系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大和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的教育理念的提出,构建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传统教体育方式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学习成绩,成绩决定一切。这种评价忽视了学生具备的发展性和多元性,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特征的发

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把综合素质作为评价内容。这有利于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必须。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使评价即能够客观公正的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又有助于挖掘和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即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在自身发展中的需求,又有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对学生的作用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在客观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同时,也同样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课程,就是要全面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综合素质评价能得出更精确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正确自我认识、实现自我发展、完善和提高,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全方位的综合的强化。综合素质评价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2)转变教师评价观念,提高业务水平的需要

传统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教育和评价方式,将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教学评价方式,使教师的培养思路也以考试的指挥棒为向导,不注重业务能力提高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行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以新课程背景下的人才观、质量观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发展性评价理论等现代教育理念作为评价的理论基础,多角度的审视学生,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评价观念,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强调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能力,加深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促使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运用评价的诊断功能,通过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3)培养和选拔人才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了更高的要求,即重视人才的专业化知识水平,也重视人才的创造能力;即重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重视人才的多元化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时代挑战,增强综合国力,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招生学校要求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中考录取的参考,加强了对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培养目标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国家选拔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4)学校整体工作优化,发挥学校特色的需要

以往的评价方式下,校际间的比较更多的是关注升学率的多少,其实也是片面强调终结性评价结果的恶果之一。新课程背景下的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学校从整体的办学思路上进行根本的转变,即对学生整体培养方式从应试教育转为重视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测定转变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学科成绩当作惟一目标的状况。对学生实行多元的全面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根据地区和学校特色,开发符合本校初中学生发展特点的校本评价,形成和发挥学校独有特色,从整体上优化办学效率,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促进校际间良性竞争环境的形成。

二、指导思想

班主任在对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利于引导家长、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要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发展,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评价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要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其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1)发展性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改变了传统评价方式中以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每个学生的错误做法。将每名学生看成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得到发展独特个体,在关注学生多元智能全面发展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以发展的性原则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长,因此在评价标准上并不强求划一。

(2)主体性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被评价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在任务型教学法下,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成为了评价的主体。主体性原则要求,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者由教师、学生与家长共同承担,并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发挥指导者作用协助评价。通过使学生参与评价,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评价内容方面,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两者之间有机地融合为统一的整体。

(3)导向性原则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将学生导向对书本知识的片面追求。综合素质评价也注重方向性和导向性,但是不同之处是,其提出的标准是对学生发展的期望,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确立适合自己情况的合理的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进而强化学生自觉学习的愿望。通过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中学新课程改革理念,反映中学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中学教育与中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以正确的导向。

(4)差异性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符合美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人的智力构成成分之间存在差异,每个人不可能在每种智力中都得到均衡发展,而只可能在某方面显得较为突出”的理论。差异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以机会,综合素质评价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多元性、多视角的综合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使自己的特长得到表现,保护了学生的独特各性与创造性。

(5)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案的指标体系制定要合理,有较强的可评性;方案的实施要有多元主体的参与,要取得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理解和支持;要实现信息化,简便易行,要、且直观、易于使教学组织、考试考查组织、中考录取等方面的操作。

四、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办法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成为新课程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项崭新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更需要我们敢于承担责任,为培养新型合格建设人才而努力工作。

(1)评价的方法

学校建立成长记录袋(内容有:学生考试考查成绩登记表、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体检表、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常年评估表,参加各类活动获奖证书复印件、探究实践考试试卷、学生自评互评记载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学生结合实际制定的系列表册等),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和表现,注重对学生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成长记录袋由学校建立,其内容包括学生在三年学习中在六个基础性发展目标上的日常表现,以文字定性描述。评价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通过学生对照20个评价要素以班为单位进行自我小结的基础上进行自评与互评。评价小组要尊重学生自我评价,并在学生互评和学生成长记录的基础上,经集体讨论,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时应参考学期学年评价结果,注重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与概括,避免以偏概全[3]。

(2)评价的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列出的六个方面基础性发展目标及学科学习发展性目标。这六个方面依次为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根据六个方面的要求,以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公正性为原则细化为20个要素,每项要素下设多项关键表现,即要能体现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将具体内容体现在各地制定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中,以其作为学校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1]。

(3)评价的结果陈述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综合性评语,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以整体性评价,运用文字加以定性描述,展示学生的个人潜能和特长。综合性评语由评价小组成员集体研究,形成共识,由专人认真填写,并注意语言表述准确、言简意明,关注个体差异,避免千篇一律的套话。第二部分为三年综合评价等级,等级分为A、B、C、D四级(即: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A级指标控制在所评总人数35%以内,其他等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4)结果的公布

评价结果的公布包括过程评价结果和综合素质终结评价结果两种,过程评价结果在每学年结束前的适当时候向全体学生进行公布。综合素质终结评价结果通常在当年4月底以前完成,评价结果在学生参加初中学业考试前的适当时候书面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在学生所在班级公布综合素质为A级学生名单[2]。学年评价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记入学生档案并交由学校专人保管,作为综合素质终结评价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学生中途转学证明材料,随学生档案进入就读学校。终结评价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备案,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对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如有重大分歧,需提交校评价委员会裁决。评价结果需上报教育局,作为初中毕业和高中段学校招生依据。

五、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策略

(1)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

在新课程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建立注意将现代素质教育观、教育评价观和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质量观渗透到评价体系之中

多方听取和采纳不同层次群体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在形成的基本框架后,对其合理性、完整性进行研究,经过反复沟通与讨论、增、删、改,取得一致意见,形成递阶层次结构,即总目标→子目标→具体指标。即重视评价内容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又重视在评价时间、空间上的多角度与多层次,静态与动态、过程与结果的结合。

(2)形成良好的评价制度环境

加大先进教育评价理念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素质教育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评价观,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公示、诚信、监督、申诉等制度,使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和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参考指标。

(3)完善综合素质的评价技术

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条件,规范收集、管理和保存综合素质评价的各项数据,注重日常的观察、积累和实证资料的收集保存。注意评价信息的获取要多角度、多渠道。还应加强参与评价人员关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的培训。

结语: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能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能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观念。我们正确看待和评价当代中学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用新的视角观察当代中学生的时代特征。歌德说:“你要我指点四周的风景吗?首先你要爬上屋顶。”不论是爬上屋顶还是蹲下身来,都是突破以往的局限。有了这样的勇气,就能开辟出综合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新天地。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篇2

一、树立正确的检测评价理念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的检测评价理念来作为引导者, 引导我们采取适合小学生多向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来进行评价。以往对于音乐课的评价方式就是简单的一首歌。大家都觉得音乐课就是唱唱歌, 因此也就以唱一首歌来评定孩子音乐的各方面素养。这种方式对于小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育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太过单一了, 是无法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的, 学生也会觉得学习音乐就是学习歌曲, 对音乐的其他知识技能都不认真地学习, 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差, 学生反馈不好, 渐渐地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正确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了解音乐学习与评价的多样性, 发挥自身特长, 在自身较擅长的领域中发挥自己学习音乐的能动性, 提升自己的音乐艺术素养。

二、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音乐课程的特色就在于参与性、情境性, 因此音乐课程不像主科, 仅仅在考卷上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而应该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去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找寻每一个孩子的进步、闪光点, 因此我非常重视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主动参与表演、能积极回答问题, 能积极用律动或语言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悟, 都会得到我的鼓励和表扬。如果学生的回答有误, 我也会用提点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错在哪里, 应该如何去理解和感受。例如:对于音乐的一些固定知识:音高、节奏、演唱演奏形式等有着固定答案的问题, 如果学生回答有误, 我会采取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应该是怎样的答案, 多次练习聆听后,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锻炼出“音乐的耳朵”, 从而提高音乐感受力。对于一些有着多样化答案的问题:情绪、情境等, 我会积极鼓励学生说出他的感受和理由, 让孩子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 音乐本身就非常富有想象力, 多样化的答案更能体现每个孩子的特色体验。多样化的评价引导方式让学生更有自信, 更有方法地去学习音乐。

对于乐于表现自己的孩子, 我将会把其记录在平时成绩中, 既在定期的时间进行表扬, 为后续期末时对学生的评价奠定基础, 也能让其他开始比较讷口的孩子们有了动力, 向他们学习, 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

三、期末测试时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期末测试的评价方式也从以往单一的歌曲测试改成了多样化测试:歌曲演唱30%, 器乐演奏10%, 乐理知识40%, 平时表现20%。

平时表现的20%, 就借鉴上面所述的课堂评价之中, 对于课堂中积极表现自己的学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让所有学生尽量在课堂中勇于且善于表现自己。

歌曲演唱的30%中, 我也更加注重学生的表现力。有的人天生“五音不全”, 即使经过了强化训练, 仍然不能唱准歌曲的音高。难道这样的孩子永远都得不到高分了吗?不。我们要因材施教, 评价的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因此在音高和表现力这两个评价对象方面, 我更注重后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轻声唱歌、打开口腔, 运用感情, 有连有断。如果学生注重了歌曲演唱这些方面的要求, 即使音准不是很到位, 我也会给以较高的分数。

器乐演奏10%:新课程理念要求器乐教学进入教室, 因此器乐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部分。但是由于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演奏乐器, 正如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外出学习某一样乐器一样, 我将器乐演奏的总分值放得比较低, 对孩子的要求也比较宽松。低年段的学生乐器的演奏主要是指打击乐器的演奏, 要求学生能听到音乐选择相应乐器按节拍为音乐来伴奏, 在检测了学生乐器演奏的同时, 也检测了学生对音乐节拍的感悟力。中高年级段已经进行了竖笛的教学, 根据不同年段的曲目要求, 学生能够在一个学期中学会1~2首简单的器乐曲进行演奏就可以, 对于演奏的方式, 学生可以选择齐奏或独奏, 个别学习能力相对差一些的学生也可以选择吹奏乐曲的一个部分, 重点检测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进步。

乐理检测40%:简单的乐理知识及音乐欣赏能力也是音乐学习的一大要素, 并不要求每个人将来都会唱歌, 但是会聆听音乐, 对音乐做出正确的反应这是人的一项技能, 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因此现在的音乐评价体系中, 都多了一项乐理检测。低年级我重点与器乐演奏这一检测放在一起进行, 在学生的打击乐器演奏中感受学生是否能对不同节拍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经过了一定时间系统的音乐课堂训练, 我们则以卷子的方式进行检测, 但检测的内容主要以再认性知识为主 (选择题) , 主要从音乐的节拍、情绪、乐器、演唱演奏形式、地域等方面进行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再认。

通过多方位的评价检测方式, 学生能够在各个方面展示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也可以自行选择比较在行的一个方面多加努力, 避免单一的以歌定分的局面。

四、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

每一个月及每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 我们都在班级里举行一个自评互评的小环节, 对于这一个月中表现积极的学生加设奖励分, 比如:积极参与小组表演;积极为同学服务, 收发书本;积极回答问题;课后积极练习乐器。这里的奖励分可以增加到学期结束的测试分中, 为那些在某些音乐技能方面稍有欠缺却非常努力的学生一个冲刺的台阶。自评互评的方式也让许多内向的孩子渐渐开朗起来, 勇于展现自己的进步之处, 也让一些开始不知道如何学习, 稍顽皮的孩子有一个学习的榜样, 摆正学习的姿态, 从而更加进步。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中学生 评价原则

父辈的殷切希望,学校的发展,升学成为每个学生的考试目标,促使应试教育具有很广泛的市场,为追求短期效应,学生被“培养”成机械化学习方式,而这恰恰违背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生活的目标。从战略层面来讲,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为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提高综合国力,切实需要很多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从学生个人角度来讲,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增强在社会上工作的竞争力很有必要;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是进一步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的需要;推行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大批具有相当竞争力面向21世纪人才的需要。彻底打破高分低能的奇怪现象,历史和现实已经充分证明高分低能是难以适应社会的残酷竞争。推行素质教育就是在培养人才的知识系统的同时,强化其动力系统,使之能够在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引导下,融入社会发展的潮流,并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的时代主题和紧急任务【1】。那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呢?笔者将于下文进行具体阐述。

1 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性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改变了传统评价方式中以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每个学生的错误做法。将每名学生看成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得到发展独特个体,在关注学生多元智能全面发展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以发展的性原则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长,因此在评价标准上并不强求划一。

2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性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被评价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在任务型教学法下,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成为了评价的主体。主体性原则要求,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者由教师、学生与家长共同承担,并使学生成為评价的主体,教师发挥指导者作用协助评价。通过使学生参与评价,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评价内容方面,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两者之间有机地融合为统一的整体【2】。

3综合素质评价的导向性原则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将学生导向对书本知识的片面追求。综合素质评价也注重方向性和导向性,但是不同之处是,其提出的标准是对学生发展的期望,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确立适合自己情况的合理的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进而强化学生自觉学习的愿望【3】。通过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中学新课程改革理念,反映中学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中学教育与中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以正确的导向。

4综合素质评价的差异性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符合美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人的智力构成成分之间存在差异,每个人不可能在每种智力中都得到均衡发展,而只可能在某方面显得较为突出”的理论。差异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以机会,综合素质评价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多元性、多视角的综合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使自己的特长得到表现,保护了学生的独特各性与创造性【4】。

5 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案的指标体系制定要合理,有较强的可评性;方案的实施要有多元主体的参与,要取得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理解和支持;要实现信息化,简便易行,要、且直观、易于使教学组织、考试考查组织、中考录取等方面的操作。

6. 综合素质评价的必要性原则

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数学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地提高。而现代教学要求以人为本,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实施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最终实现“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深化发展的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5】。

总之:养成教育是社会、家庭要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本身要有良好的校风、学风、教学管理制度;班级要有优良的班级文化、班风;社会要在人才选拔、学校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在重教的同时,大力宣传素质教育的意义;家庭要有正确的子女成才观,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根据孩子的禀赋,顺其天性,积极引导,使学生都感到自己能成为有用之才,从而养成自愿自觉的学习习惯,并能逐渐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以达到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能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能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兰清. 新理念下的情境教学[J]. 甘肃教育, 2011, (Z1)

[2] 孔凡成. 情境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 教育评论, 2012, (01)

[3] 李吉林. 情境教学特点浅说[J]. 课程.教材.教法, 2010, (04)

[4] 路玉英. 浅议情境教学的三个特点[J]. 小学语文教学, 2011, (01)

[5] 陈慧丽. 伯牙学琴与情境教学[J]. 陕西教育, 2012, (11)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篇4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为当前基础教育注入了一股活力,也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主要从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及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三方面着手,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和做法进行阐述,以探讨和思考符合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程改革从一开始,便以贴近时代气息的目标理念倍受人们的关注。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故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给基础教育带来新的生命活力的同时,也因其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一致的理念,如关注学生的发展性、重视课堂的开放性、形成师生的合作观等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契机,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广阔平台。

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同心理健康教育一样,关注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自己;新课程重视课堂的开放性,提出了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强调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因此,强化“学生适应性”与“学生的自我体验”,主张实行具有拓展意义的开放性课堂模式;新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注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反对传统的“师授生受”的简单化教学关系,主张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一样,新课程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要让不同类型、不同状况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促进自身良好个性的形成等等。因此,我认为这些相一致的目标理念使得新课程改革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作为一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新课改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根据自己的专业理论和教育实践,下面我来谈谈开展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氛围,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

1、创造能使师生心情舒畅、心理健康的环境条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应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创造能使学生心情舒畅、心理健康的环境条件,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努力实现校园的“三化”(绿化、美化、净化)和“三性”(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并通过黑板报、宣传窗的布置,校园音乐的播放等,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美丽的环境,使学校师生行走、生活其间便能感觉到学校的浓浓气息。

2、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

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各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创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班队会、专题讲座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另外,要因地制宜,定期办好心理健康专栏,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电教设备向全体师生经常性地进行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

3、抓好“四风”建设。

抓好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建立“心理健康”平台,打开学生心灵之窗。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高峰期,他们在自我调控、适应环境、承受挫折方面能力明显较差,在学习、生活、交往和自我意识方面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建立“心理健康”的平台,使学生得到及时的帮助,健康成长。如何建立“心理健康”橱窗,将每次活动中记录学生或班级超越自我的精彩照片展示出来,时刻激励学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上发展。还可以在每个班级开设“知心姐姐信箱”,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苦闷和不如意,用书信的形式写给“知心姐姐”,再由班主任归纳整理提炼出普遍性问题对症解决。还可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由心理辅导教师做个别辅导,打开学生心灵之窗。

5、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建立家校沟通渠道,优化家教“心育”环境。学校要努力构建家校“心育”良好环境,实施学校、家庭同步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愉快的家庭环境。在家校沟通联系过程中及时、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并与家长配合,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保证学生良好的情绪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同过家教知识的广泛宣传,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使家长和教师目标一致,达成共识,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强大合力。

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

新课程理念最终目标落实于学生身上,而实现这种落实的关键则是教师。教师是新课程改革中人的因素,是新课程改革的主体。理念是行动的灵魂。任何一种理念要被接纳并转化成行动,都需要一个融合过程。新课程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是一场对现行教育体制所进行的翻天覆地的变革。没有专家的理论探讨,新课程改革无法获得充足的理论依据。缺乏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与实践,新课程改革同样无法达成真正的改革目的。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如何缩短理念与实践的距离,使其先进理念化为实际行动,这不应只是专家的任务,同样需要发动广大一线教师,不仅需要他们的热情参与与执行,更需要他们的主动研究与探讨。新课程改革必须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实施,以实践促进理论的完善。

因此,各级领导要落实心育工作,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这当中,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建设,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

1、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建设。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心理必须是健康的。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缺乏认识的教师,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因此,我们应重视教师的心理素质培养,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教育,让广大教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理论和方法,从而在各自的工作中能自觉实施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注意保持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避免由于教师原因而引发的“师源性”心理问题及其负面效应的产生。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目的在于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同时还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力量得到整合,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再是孤军作战,从而大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功能并避免产生教育效果相互抵消的情况,更能有效杜绝课堂上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

全体教师的心理教育,可以从领导及教师两个层面进行。从领导层面上看,首先,学校领导应进一步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国外许多研究发现,学校领导的帮助与支持是教师社会支持系统中很重要的部分,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的支持与关心能够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减少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其次,领导应完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学校领导应改善教师评价体系,重拾教师评价的诊断功能与改进功能,重视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积极性的反馈,以促进教师的成长。

而从教师层面来说,要促进自身心理健康,教师同样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自学。教师是一个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不断深化对新课程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理解,提高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操作能力,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二是集训。教育行政部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学校都必须十分重视对教师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至少要使每个教师都具有新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最基本的操作能力,从而保证与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水平。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从教人员具备较强的心理健康理论素养和辅导理论。比如美国,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大学文凭和教师合格证书,要有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系统学过有关的心理学课程。而在我国却远非如此。在我们目前的心理教育工作队伍中,科班出身的相对来说还比较少,大多数是兼职,他们大多是担任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或者是较有经验的班主任,或者是学校的校医等等。有些心理教育工作者既没有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也不懂心理辅导策略与技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达不到应有的实效。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思想性和技术性都很强,有着自身独特的原则、方式方法和技能技巧。因而,对于从业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要求都比较高。所以,第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专业化素养问题。

对现有教师,包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及新课程培训,与从高校专业领域人才的引进相结合,不断地提高师资队伍的新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能力,从而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过程中的师资问题。

三、学科教学中广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有序性

1、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对各年级的小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内容对学生加以培养:低年级学生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中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克服自卑心的教育;高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自强心等。同时,要做好各年级的衔接,使学生的心理逐步平稳地循序渐进地向健康的方面发展。

2、结合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3、创设民主、竞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心理素质得到锻炼。

在课堂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民主、竞争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机会,使学生各抒己见。鼓励争论,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等,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

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凸显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的实践准则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可能性。二者都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强调教育面对全体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重视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意志的培养,关心学生对所处生活学习环境的适应。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不仅需要学校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更需要全体教师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的有效教学 篇5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备课环节,上课环节,课后环节谈了一些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的看法,并通过大量案例展示分析。关键词:数学

有效教学

参与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现在实行素质教育,学校的课程安排是全面按照国家要求来上课,有体育,音乐,美术,劳技,数学,语文,英语,学生进入学校以后,每节课有各自的目标,回家以后由于环境的影响,父母不在身边,小孩的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很差,预习复习都成为空谈,于是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起来,就成了每一位教师应该认真实践并努力达到的教育理想。那么,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有哪些?对此,我想谈谈个人的认识和想法。一.有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知少到知多,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二.有效课堂教学实施途径

工作这么多年来,听过很多的公开课,可有些公开课很具有表演性质,不使用,就好像模特在T型台上穿的衣服不能穿在大街上一样。陈年佳酿之所以为琼浆玉液,那是因为历经数十年的窖藏与积淀。要真正让一堂课“有效”起来,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才有效。

(二)课堂上的有效组织

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课堂中几乎看不到猜想、实验、观察、推断等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探究活动。应从学生喜欢表现自我,希望参与活动的心理特征出发,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们要耐心地聆听他们的想法,而且还要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映给予积极地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答案,让其他答案与之对比体现优点。不忽视和嘲笑学生的错误反应,多说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

1.导入时,创设情景要注重趣味性。

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以最大限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在生活中要多注意实践,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积极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兴趣,在讲到“相似三角形”时,我是利用讲故事创设情景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旅行到埃及,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埃及伊西达神殿的司祭长陪同他去参观胡夫金字塔。泰勒斯问司祭长:“有谁知道这金字塔有多高?” 司祭长告诉他:“没有,我的孩子,古代草片文书没有告诉这个,而我们今天的知识使我们甚至不可能大概地判定这金字塔究竟有多高。” 泰勒斯说:“可是,这是马上可以测出来的,我可以根据我的身高测得金字塔的高度。”说完,泰勒斯从白长袍下取出一条结绳,在助手的帮助下,测得塔高是131米。故事讲完了,在学生还沉浸在故事中时,我问:“谁能说出泰勒斯是如何测出塔高的?”他家面面相觑,回答不出。我告诉学生:“下面我们就要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就能帮助你回答。”①从一些历史事件和民间的故事中,我们也能发现可供我们利用来创设问题情景的“光辉”。2.使学生参与教学概念的建立过程。

3有的学生认为Y=3不是方程,a是单项式,这些错误都是由于学生对概念认识模糊造成的。只有真正掌握了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我们才能把握数学的知识系统,才能有正确的、合理、迅速地进行运算,论证和空间想象。从一定意义上说,数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对数学概念掌握的程度。所以,概念不能直接给出,必须通过学生的探索才能把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飞跃,是使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

例如圆锥的概念的教学,我们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实验——获得感性认识(要求学生用事先准备的三角尺,绕其中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所围成的几何体为圆锥)(2)提出问题,思考讨论。①在旋转过程中其它两条边怎样变化?②旋转地直角边形成的什么图形?③旋转的斜边形成了什么面?④能绕斜边旋转吗?⑤你能给圆锥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吗?(3)揭示本质,给出定义。像这样,学生经历了实验、讨论后,对圆锥的定义的实质会掌握得很好。3,使学生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推导过程。

数学公式定理形成过程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经过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类比等提出猜想,而后寻求逻辑证明:二是从理论推导得出结论。初中数学里有很多公式,它们有很多是其它公式推导得出的。如三角形全等这节,我们可以把这些公式连成线,结成网,对解题很有帮助。所以,公式尽量放手让学生推导。以初中“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教学片段为例:

在教学中我们不是急于给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而是先让学生自主探求三角形内角和,学生自动开动脑筋寻求了多种方法。

学生甲:通过撕下来两个角再拼接观察得出拼在一起是平角,所以是180度。学生已:通过度量三个角再加起来,有的学生得出来的数字接近180度,通过此体会到了通过观察,度量得出的结果是有误差的。要想给出正确,准确的结果需要理论来证明。这就提醒了有些学生思考是否有理论证明的途径。

通过学生已的结论提醒了学生丙的思考,学生丙考虑不撕下来,不度量的方法,利用了添加辅助线、平行的性质把三角形的其它两个角平移过去得到了平角,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调动学生。我们的教学设计要相信学生的潜能,依靠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敢于放手,善于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该放手时就放手。在教学中,不应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

① 张宏光:《谈思考问题情景的创设》,载《黑龙江教育》,2003(3)

作为教师始终记住:学习最终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应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而不是挖好一口井。

3.对习题的讲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P.R.Halmos)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对于数学科学是如此,对于学校数学,问题也是它的心脏。波利亚强调指出:“中学数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他有一句名言:“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因此数学习题课作为解题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寻找相应对策,解决未知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本着这个出发点,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精心挑选例题: ◇

二、重视问题分析: ◇

三、注意反思引申: ◇1.注意对同一知识点的题型的归纳。2.注意对同一题型的解题方法的归纳。3.注意对特殊问题一般化的追求。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并指导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练习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多校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我们教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以致我们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课堂练习设计应把握大纲的尺度,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研究、设计练习内容。规定练习设计的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目的明确,要有针对性。练习的数量适当,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难易结合,要有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和稍有变化的练习,也要有一些综合性和富有思考性的练习题,但不能过于繁难。尽量设计出符合素质教育、具有实用价值的练习,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得到发展。课后鼓励学生做教具,使学生在做教具的同时能自主学习教学。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鼓励其上图书馆查询数学资料、史料扩展视野,节假日鼓励较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起到优生家中合作学习、互补学习,及时解答疑难问题。

(四)有效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已成为中小学常规管理中的一种潮流。思而后教,教得更有效;教而后思,思得更深刻。每堂数学课下来,我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静下心来,细细思考这节课的特色是什么?“精彩”在哪里?“偶得”有哪些?“缺失”在何处?“效果”如何?这些平常的经历把它记录下来,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同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我还注意听课反思,为今后教学这一内容提供借鉴。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多么希望教师教得生动有效,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让课堂焕发新的生命活力。课堂教学呼唤有效。有想法还要有行动,那就让我们在“有效教学”理念指引下,探索,实践、反思。让有效课堂成为每一个教师有恒的教育追求!

参考文献: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篇6

摘 要:目前,新课程体制改革影响下,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音乐课程教学地位的提升,学校应要求老师积极转变教学方法,构建音乐高效课堂。在小?W音乐欣赏教学中,老师要依据学生实际学情,运用有效方式,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对现阶段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探究

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现以培养素质人才和综合能力型人才为标准,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地位也逐渐有所提升,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形势来看,小学音乐课程虽然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老师仍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或运用方面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学目标依然以学生成绩为主,另外老师的主观教学意识还是很强,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思想的重要性,因此综合实际情况,目前音乐课程地位还是较于劣势,音乐欣赏教学得不到有效发展。从更深层面来讲,老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对学生的音乐情感培养没有做到位,从而导致学生没有真正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义,只是学到了一些音乐技巧。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1.创设良好环境,营造趣味性教学氛围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的最好途径,也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教学证明,相较于老师的教学与督导,兴趣性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新颖事物都会有好奇心,那么,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丰富且生动的课堂情境。多媒体网络,不仅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最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创设有声有色、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视觉双重能动力,这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推进学生审美情趣的新高潮。

例如,在《春天》课程学习过程中,老师首先利用多媒体音响设备播放山东民歌女生独唱《沂蒙山好风光》,在淳厚优美的歌声中,有的学生已经进入了音乐欣赏状态,然后老师再让学生接着欣赏“春到沂河”歌曲,提问:“同学们,大家对这首音乐曲调熟悉吗?”学生:“老师,我们听着像是民谣风格的曲子。”老师:“那大家又从这首曲子里感受到什么了?”学生:“老师,我听着好像有一种春天要来的感觉。”进行到这一部分,老师的引导教学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了,接着老师再用多媒体幻灯片或其他方式介绍一下柳琴的音色与外观,简略介绍歌中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深入感受春的意境,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组织学生表演“嘀哩嘀哩”,以表达对春的热爱、对自然的歌颂。

2.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实践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从而加强课程知识渗透性。另外,老师还要积极实践各种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老师可采用人物或事迹讲述让学生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但要注意时间要简短;或是直接让学生以听赏为主线,留给学生足够的欣赏与想象空间;又或者课堂情景活动教学等都是一些有效教学手段。

例如,《可爱的动物》音乐课程学习中,老师先进行课堂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谁在旅游的时候去过森林?”学生:“老师,我们没有去过,去过树林算不算?”班级学生哄堂而笑,老师:“没关系,大家随便表达自己意见,那么老师就让大家听一首歌曲《森林深处的杜鹃》,然后大家在音乐中想象一下画面。”老师:“大家谁能模仿表演一下歌曲中杜鹃的叫声,老师奖励一个漂亮的杜鹃玩偶。”通过课堂调动,学生们都跃跃欲试。然后老师再让学生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简笔画或动作表演等形式表达出来。最后进行知识总结与情感体验归纳,让学生学习到动物都各有其可爱之处,对待动物要有爱心。

3.重视音乐教学,做好总结反思工作

新课程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对于小学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学校和老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优化教学理念,改善教学策略。因此,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领路人,必须要不断积累音乐教学经验,开阔自身对音乐的认知眼界,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帮助学生更深入欣赏并理解音乐所具有的内涵精神。最后,老师还要时刻做好总结反思工作,进一步完善音乐课程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老师的教学思想在不断转变与提升,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长此以往,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会得到更大提升,最终会实现音乐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篇7

一、评价内容多样化

从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出发, 改变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重学科知识系统、轻语文综合能力, 重智力素质、轻态度习惯的片面性。 重视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 情感与态度进行全面评价, 具体范围包括识字与写字、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等项目。 这些内容, 有的可以划归认知领域, 有的则属于非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的评价, 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测评, 是要重视他们语文能力发展水平的测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非认知领域的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 这些因素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动力性因素, 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非认知领域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的态度, 写作兴趣, 与人合作态度, 文明礼仪素养, 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评价标准多样性

评价标准是进行教学评价的衡量尺度, 是教学评价得以进行的前提与依据。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受教育评价选拔淘汰目的的影响, 追求一元化的价值观, 使学生个性差异被抹煞, 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激励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优化教学评价,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 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标

能提前达标的学生, 教师以此为基础, 为他们创造条件, 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 发展特长。 不能按时达到的学生, 教师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 帮助他们改进, 实行延迟评价, 使他们在接受评价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 实施因人而异的多层评价策略

我们要尊重差异, 并采取分层评价的策略, 有助于每一层次的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 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 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和提高。

(三) 多用开放式的问题测评学生

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在测评题目上不要拘泥于知识的记忆, 应该让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或对某个问题发表独到见解, 提出自己的设计和创意。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目的, 落实全面评价内容, 是灵活评价标准的保证。 如何使教师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 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去努力:

(一) 实施分层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 立足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 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差异, 实施有差异的教学, 促进有差异的发展。 课堂中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分层测试题中注重针对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知识的记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二) 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

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高频性等特征, 为教师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师生间的口头评价交流, 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但口头评价的随机性、无记录性等特征, 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口头评价的范围与效果, 它与评价的深刻性、效果的长期性的书面评价相结合, 才能更大地发挥作用。 书面评价时, 尽量注意语言的运用, 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即使不是表扬, 是批评也要注意用语的委婉。

( 三) 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 家长评价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是教师, 学生是评价的客体, 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 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的主体的多元化, 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等等, 使评价成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 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 让家长参与评价, 使他们能更直观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 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在学习中的不足, 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合力, 共同提高孩子的学业水平。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也要让让学生参与评价, 培养学生评价的意识与能力。

1.自我评价, 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自己找准今后的努力方向。

2.同伴评价, 使学生在评价中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3.教师评价, 教师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表现, 鼓励他们进一步发展。

4. 家长评价, 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业水平, 并配合学校教学。

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必须从评价重围中跳出, 站在评价的制高点上, 关注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 这既是减轻教师负担的可行方式, 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 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篇8

【关键词】高中生物 素质教育 新课程 教学观念 情景创设

国家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推行者和推进者。素质教育离开了教师,就谈不上如何推行。如果教师不改变思想,素质教育的推行,也只能是空谈。脱离实际的推进素质教育也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就摆在我们大家的面前。本人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和高考的实际,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一、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观念

(一)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在此,学生需要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的。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和学生机械的记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原由。

(二)更新教学观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不要包办,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大胆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

二、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推动素质教育

推行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素质的提升关键在于良好品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没有目的的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生命是怎样诞生的?生命向哪些方面发展?我国在基因工程方面有哪些主要的贡献?等等。通过一些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二)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新课程实施中,高中生物教材主要从非生物界到生物界的顺序揭示了这个根本观点。无机元素组成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细胞。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世界,其组成的元素和化合物,既与非生命世界有普遍的联系,又有重大的区别,尤其是组成细胞的有机分子,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以碳链为骨架,为细胞的结构基础,形成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看待生命的物质性和生命物质的特殊性,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极为重要。

(三)优化教学方案

1.在高三一轮复习时,针对每一节内容,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该节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和考纲中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例如:高中《生物》中“光合作用”部分,教材中有3个知识点: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此外还有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 。基于这些内容,教育目标可确定为:

(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通过介绍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实验过程,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通过揭示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本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明确光合作用的意义。

(3)学会用研磨法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将色素分离,从而明确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和作用。

2.巧析高考题,做到举一反三

如:《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高考考察的重点知识之一,在复习该部分内容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该部分知识点的基础上,拿出近几年的高考题,在讲解高考题时,不要就题论题,而是去分析、去预测,进行实效性的训练。今年考的判断显隐性,那我们在复习时,除了把判断显隐性的知识弄懂外,再去复习判断基因的位置。

3. 精选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要让学生去做大量的题目。对所做的每一道题,认真精选,题量严格控制。学生做完题后,和学生一起探究如何改变出题的方向、考查点,做到举一反三。这种做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做法非常有效,也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4.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生物高考题,可以发现:生物高考题是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生物高考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为目的,在课堂上,采取多变的教学模式,创设新的情景(也就是说,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采用直观教具和直观的教学手段

对于讲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一些生理变化的过程,如果只用干巴巴的语言来描述,学生难以接受,即使你讲得再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不会太高。如果利用模型、标本、实物等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生理感官,将极大的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有效激发求知欲望,主动去探究知识,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篇9

摘 要:新课程改革推出了新的课程目标,而要把课程目标转化为老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是很不容易的,这是推进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之间,我们既要考虑“新课程目标的内涵有哪些”,又要考虑“如何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等问题。所以只有首先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说走进了新课程。

关键词:新课程;能力设计;有效性

三维目标是这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所谓三维目标就是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新理念。我们以前设计的就是:知识、能力、思想认识或者说思想教育,它不是很明确的,和学生发展的具体化程度,相差很远。而这次三维目标的设计就非常具体:能力和知识相结合;过程和方法着重学生的发展;最后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完善每一个具体知识点和所要达到的人的情感方面的、态度方面的、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1.从“知识和能力”角度,谈课程目标的内涵。

这个“知识和能力”与以前不同的第一点,就是它们是紧密结合的,而且非常具体的。同时它还体现出多样性的要求。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新航路开辟”这个知识点,传统教材中简单说了几个知识点,而新课程则要求“ 概述哥伦布第二次开辟新航路的过程”。这看起来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似乎在原有教学目标中也可以体现,但是其中已经有不一样的地方。如果我们翻开课程标准任何一页,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要求。比如说,“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的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还比如说,“简述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等等。都把能力与具体的知识紧密结合了起来,而且能力要求的层次也很明确。课程标准在这里的要求是很明确的,不过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还有两种非常困惑的情况:一种就是,知识点看起来太简单,不好处理;还有一种是,知识点看起来太复杂太繁琐,也不好处理。

在课程标准当中,确实有一些教学知识看起来比较简单的现象,那么这就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转换教学思路。我举个例子,在课程标准中有这么一句话“了解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个标准的知识目标就是前面的“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这两个知识点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已经涉及,高中历史教学如何设计?我个人理解就是老师就需要转换教学思路,变换认识的角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然,这里涉及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历史基础知识大体是相对稳定的,初中的知识在高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重复。对这些重复的知识,高中教学如何重新设计呢?就这个案例来说,笔者个人认为,它的着眼点在后面这样一句话 “认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要求把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制度层面上来进行教学。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看刚才始皇帝的例子。这个例子很多初中生都非常清楚。“了解始皇帝的来历、郡县制的情况”,这个目标设置的很简单,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适当处理。学生的水平如果比较高,那么我们就可以增加一些情境和史料,例如可以直接把《史记》当中秦始皇在设置中央机构中的一些内容拿出来让学生来分析,者我们也可以增加一些更深的内容,比如史学家的评论等等,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就知识本身进行必要地拓展和延伸。比如说,知道始皇帝的来历是比较简单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上升到皇帝制度,要求学生去了解皇帝独尊,皇权的至高无上,了解皇帝世袭等皇帝制度的最基本的一些特征?我认为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考虑问题。

2.从“ 宏观和微观”角度,谈新课程目标的能力设计

新课程教材是以专题范式编写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比如课程标准中有规定:“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从汉到元,我们会遇到很多政治制度,比如说西汉的中朝制度、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选官制度等等。怎样来把握这样一个问题呢?我们需要抓住两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一个是君主专制,一个是中央集权。

从君主专制角度来看,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对他进行制约。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往往会影响政治的决策、立法、行政、司法。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君臣关系实际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从中央集权角度来看,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从这样两个角度来把握,就能很有条理的处理“从汉到元的具体的政治制度”。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是皇帝制度,就像是有些教材中用“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来体现和解释这个问题。第二个是中央和地方,中央如何控制地方?如果把握以上两点,这个问题就清晰多了。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可能就我们的课程标准在这方面的知识表述而言,要求是比较概括的,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我们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课程标准相对是宏观的,而具体的教学设计需要微观的成分,需要对一些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界定。例如,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我们是掌握它发展过程中的发明创造,还是去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特点?还是掌握其他内容?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设计中进行具体分析。

上一篇:中国书法篆刻史下一篇: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