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推荐9篇)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历程,分析两次繁荣出现的原因。
2.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掌握“文革”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学案中的要求和注意问题;
2.结合要求和注意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后完成学案的填写;
3.勾画出自己有疑惑和不确定的部分,在课前请教老师或其他同学帮助解决;或通过课堂上小组探究来解决。
基础知识——了解历史
【导学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材料导入: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双百”方针的实施,我国的文艺事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文革”期间一度遭受打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指导下,开始复苏并再次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思考: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你能概括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历程吗?
1.简述“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意义及文化繁荣的表现。
2.简述“二为”方向提出的背景、意义及文化繁荣的表现。
【导学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材料导入:建国后,我国的教育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建国初政府对旧教育进行彻底改造,并积极推行“两种教育制度”,使得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文革”时期,教育遭受巨大摧残;粉碎“四人帮”以后,人民教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思考:认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不同阶段各自出现了什么结果?
1.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思维点拨:认真阅读教材P87-P90页,可以从“文革”前、“文革”期间、“文革”后三个阶段归纳其原因
能力提升——理解历史
要求:
1、先独立思考,整理答案,2、答案要点整理好后进行小组讨论,统一认识。
3、统一认识后,小组可将答案在多媒体或黑板上展示,其他组可以补充、质疑。但要杜绝重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56年5月26日,陆定一同志向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系统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在自然科学方面,他指出:“在某一医学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上,贴什么‘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签……是错误的。”在文学艺术方面,他指出:限制创作的题材,“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闻人物等等,这种限制是不对的”。
材料三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双百”方针的具体含义。
(2)简述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文艺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由此得出什么经验?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双百”方针后来在执行中遭遇挫折的原因。
(4)21世纪的今天,“双百”方针有何意义?
迁移提高——运用历史
要求:结合本课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完成下列习题。
1.“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不包括()
A.《共同纲领》提出发展人民的文艺事业B.“文革”的爆发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
2.在“双百”方针的影响下,文学创作出现繁荣的局面,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的是()
A.《红岩》B.《龙须沟》C.《红旗谱》D.《谁是最可爱的人》
3.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中,文化事业有过一段曲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受到干扰,主要表现为()
A.一些文艺作品思想艺术性不高B.部分著作的学术观点不对一
C.在文学艺术界进行了错误过火的政治批判D.资本主义性质的文化有所发展
4.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是()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洋为中用,古为今用”D.培养“四有”公民
5.中国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是在A.1956年B.1965年C.1978年D.1990年
6.1998年对3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心中曾为中国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选择邓小平的占89%,究其原因()
①“文革”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恢复高考
②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④邓小平提出“教育大革命”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7.× ×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A.“教育大革命”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答案
一、材料题:
1.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允许文艺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提倡学术上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
2.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 经验:我们应该坚持文艺工作根植于人民生活,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继续坚持“双百”方针,才利于文化事业的繁荣;
3.由于反右倾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来批判,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也被错误批判,严重妨碍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4.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二、选择题:
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
(一)发展初期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由来已久,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经迎来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黄金时代。自九十年代起,尤其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图书馆事业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思想和实质层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九十年代中期,全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数量和面积大幅增长,上海、福建等地相继开设新馆舍,藏书量和工作人员队伍都达到喜人的数值。更值得一提的是,形如科学专业图书馆、军队系统图书馆等专业类别的馆舍也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分类上更加系统化。
(二)管理系统进步
更彰显我国事业实力的是90年代以后对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这表明国内自主研发的一些管理系统软件正式投入市场,实现商品化,目前使用国内管理系统的有深圳图书馆,它的“ILAS”系统还被全国四百多家图书馆同时购入;北京图书馆使用“文津图书馆管理系统”;深圳大学图书馆使用微机局域网系统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说明国内管理系统使用率颇高。此外,像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均引进国外的先进软件,这种全国大规模的图书馆管理技术革新,彰显了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无穷潜力。
(三)互联网下的兴起
近几年,随着各种局域网、校园网等图书馆网络建设的概念兴起,建设规范、标准、合作共享的数据库已经成为新的改造方向。目前全国各图书馆已建的数据库在数量和类型上都有突破,如书目型、文摘型、索引型等,为检索提供了便利。
图书馆事业说到底也是一种服务产业,因此随着人们对服务方式和内容的要求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方式顺应形势也作出许多改进,综合来看,大体趋势就是把封闭式调整为开放式,从过去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提供服务。对于图书馆事业我们持支持态度,但有鼓励发展也要有评估赏罚,1991年国家就曾把图书馆分为国家级、地区级、学校级和图书馆级,分别进行评估,现在已经基本完成地区级、学校级和图书馆级的评估工作。这项浩大的评估工程对于全面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走访还能及时改善部分地区图书馆的办馆条件,帮助主管部门深入了解图书馆事业的实际情况,以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事业管理水平,全线提高图书馆工作能力。
二、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一)图书馆是文化事业的知识和技术支持
图书馆作为资源支持和信息来源,始终是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指导,在科学技术进步方面多有助益。文化事业发展的每一个突破和进步,都深深烙印着科技的影子:文化领域的大幅发展,例如文化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助力文化产业走向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道路等;网络信息产品的问世与普及,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等新的产业形式出现。凡此种种都在我国文化地图上开拓了新的领域,创造了不可估量的价值。随着现代大众传媒日新月异的发展,文化传播从此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这意味着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在于经济和军事实力,文化的渗透力也是相当重要的考虑因素。
(二)我国为文化事业作出的努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于世界各国都起到了警醒和启发的作用,因而为了占据文化制高点,数字图书馆逐渐兴起并成为各国关注热点,同时其水准也是考量一个国家信息渠道建设的重要依据。我国对图书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就十分重视。1998年,我国启动了“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贮、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承载了国家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宏大的民族文化工程。总体来讲,现阶段的图书馆借助数字化的发展契机,从技术层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前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际上,载体并不是衡量文化事业水平的首要标准,内容才是最重要的核心。文化事业的文化含量提高,再依托于技术手段,才能真正抢占市场,最终实现科技与文化的产业融合,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开辟新道路。图书馆是保存和传播知识的殿堂,所有文化方面的创作都离不开知识武装,因此我们必须深刻体会图书馆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再发掘其中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项工程突出了图书馆收藏、传播文化资源的中心地位,强化了图书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虽然经历过事业与产业概念混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时期,但现阶段图书馆事业和文化事业都明确了自己的事业性质,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妥善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从而使文化事业保持健康发展的态势稳步向前。
三、结语
文化事业建设当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总体而言还是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图书馆事业在其中功不可没。我国接下来依然要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准确把握文化事业的发展潮流,并充分发挥图书馆提供的资源优势,把握历史机遇,不仅开拓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也为文化事业发展展开新篇章。
摘要:文化产业发展在我国所有建设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发展水平和发展前景关系到综合国力竞争甚至是中国梦的实现。图书馆事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后盾和资源支持,同时起到纠正文化产业发展路线、克服建设过程中不良倾向的作用。本文将通过把握图书馆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揭示在现阶段二者协同发展新局面下,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优缺点。
关键词:图书馆事业,文化事业,现状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促进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45).
[2]张福双.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探讨[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2(6).
[3]张彤.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7).
[4]周维彬,董成娣,李丰等.去中心化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8).
半个世纪以来,非洲政体经历许多变化和反复,军事政变、内乱和局部战争不断。迄今为止发生过80余次政变、100多次未遂政变、 30次政治谋杀、 38次战争(邻国间战争和内战)。
独立初期,绝大多数国家沿袭其前宗主国的政体,实行多党议会制,少数实行一党制、君主制。由于多党制和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后来大多变成一党制或军政权。七八十年代许多国家盲目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合国情,已被历史证明是不成功的。
90年代初,西方国家强迫非洲实行西式多党民主,非洲内部的不满情绪和变革思潮猛烈冲击独裁统治和一党政体。多数国家相继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罢工罢课,“民主化”浪潮来势迅猛。西方乘机将经济援助与推行多党民主挂钩,百般诱压。仅 1990 年当年, 37个实行一党制的非洲国家中就有 20个宣布改行多党制。几个月内,非洲出现了数以千记的政党。一些试图抵制的国家,如肯尼亚、科特迪瓦、扎伊尔、塞舌尔等,在西方和国内反对派的双重压力下,后来也被迫实行了多党制。西方的多党民主不符合非洲国情。它激化了非洲冷战时代被掩盖的部族矛盾、地区矛盾、边界冲突、宗教纷争和社会矛盾,导致非洲政局激烈动荡、冲突频仍、战祸连年、经济凋敝。非洲在一段时间里是政党林立,且大多数政党是以部族、宗教、地区甚至家族为基础的。那时的扎伊尔(现在的民主刚果) 只有5千万人口,却成立了428 个党;150万人的加蓬也有40多个党;喀麦隆1400万人,有125个党;马里1千万人,72个党。几万人、十几万人的国家都有十几个或几十个党。结果是街头政治盛行,执政多受掣肘,政府急功近利,社会动荡不安。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非洲国家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本国实际,将多党民主本土化、非洲化。多数国家不是简单照搬西方民主,而是立足本国实际和传统,循序渐进推进改革。有不少国家是一党主政、多党参政,或多党联合执政。许多国家执政党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和良政,利用执政优势,连续赢得大选,长期掌控国家政权。一些国家积极尝试多党合作或民族团结联合政府,同时进行经济改革。
目前,非洲54国,其中50个实行多党制。利比亚和斯威士兰都一直禁止政党活动,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利比亚也实行起多党制,索马里缺少有力的中央政府,属无党政治。当前,带有浓厚非洲特色的多党政治体制已经基本确立。
非洲内部的许多政治分歧和斗争多数由于民族、部族、地区、边界、宗教、权力、利益、资源引发,其中也不乏欧洲因素。
目前,非洲政局总体稳定,和平局面不断巩固,有些热点问题的解决取得积极进展,有的热点问题亦处于可控状态。和平、稳定、发展仍是非洲主流形势,但和平与安全形势中还有不少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北非国家政局动荡等局势变化,使非洲政治安全形势更加复杂,面临严峻的挑战。
非洲国家政治体制脆弱性明显。多党制与非洲国情艰难磨合的状态持续发展,并在一些宗教、部族矛盾尖锐以及发展问题突出的国家产生激烈碰撞,以至出现“逢选易乱”现象。非洲民主制度还有待成熟,非洲国家要确立符合自身国情的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尚需付出艰苦努力。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革”中中国民主和法制被严重破坏和践踏的有关史实;了解改革开放时期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建设的重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当堂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革”给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造成的巨大破坏,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治建设的意识。
教学重点:“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教学难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目前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依法治国也成为广大人民的衷心呼声。然而,“依法治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期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与发展,通过今天的学习各位会找到答案的。新课:
一、出现曲折——“文化大革命”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8页相关内容,思考:“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以及严重危害。
1.“文革”发动的原因
(1)毛泽东个人判断错误
(2)林彪、江青利用毛泽东的错误
2.“文革”中民主法制被践踏的表现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曲折发展
党思想路线,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其核心是实事求是。所以,党的思想路线通常又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其实质在于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以保证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四是大力倡导调查研究。毛泽东要求中央的同志,各省、市、自治区、各部的主要负责同志,一年总要有一段时间到工厂、合作社、商店、学校等基层单位去跑一跑,进行调查研究,以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矛盾解决,使我国顺利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而艰苦的任务,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遭到严重挫折。
年月至年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严重挫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毛泽东由于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方法上发生了严重的错误,忽视或淡漠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陷入了片面夸大人的意志、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边缘,因而在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犯了一系列极“左”错误。一是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二是经济体制建设上的急于求成,三是政治的阶级斗争扩大化,致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两个凡是”违背实事求是的形而上学的口号,明确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与发展,使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产生了又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集中表现了两个方面:一是产生了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从而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二是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二、思想路线的曲折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建国周年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曲折发展过程,伴随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我们现在和今后都有许多深刻的启示。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根本保证。
年的历史证明,思想路线上的曲折是导致经济社会发展曲折的根源。什么时候党的思想路线端正,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能得到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背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必然遭到严重挫折。我们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二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须创造系统的主客观条件。
作者:陈抨印
镇坪文化事业步入了进入新的阶段,为镇坪突破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成为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镇坪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底蕴厚重独特。镇坪位于陕西南端、大巴山北麓,东临湖北,南接重庆,既是西北、西南、华中三大区域的结合部,又是黄河、长江两大经济文化带融汇区和我国南北区域与(中)东西区域的分界线。新石器时期,先民聚居于此,繁衍生息。西周为庸国属地,春秋战国时楚时秦,明正德八年始设镇坪巡检司,道光四年升为抚民分县,民国9年始建县。镇坪社会多变动,人口以渝、鄂等外地移民居多。特殊的地域区位、悠久的历史渊源、混杂的移民风情,形成了镇坪融巴蜀荆湘、汇秦风楚韵为一体的独特文化品牌,可谓是四方八杂,十里不同,是典型的多元文化区域。
(二)文化资源丰富珍贵。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镇坪有文物点174处(含子目178处),其中多处为重大发现,谭堡新石器采集点的发现,扩大了对镇坪县古代人类历史的认识范围;火匣子、佛爷碥两处悬棺的发现填补了陕西省墓葬类型空白;特别是纵贯境内的盐马古道被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之一,素有“南方丝绸之路”之称,据考证,此通道始通于春秋或更早,繁盛于历代,是长江灌溉系统和黄河水系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在历史上有着极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具有较高的文史价值和旅游价值。古代盐商、挑夫
自带干粮借火做饭,天长日久形成了镇坪独有的“盐背子饭”、“神仙豆腐”等饮食文化。由中医药派生的传统养生药文化神气显灵,影响甚广。镇坪地处三省边关,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众多英雄豪杰转战于此,民间传说渊源流长,众多古遗址和古战壕保存完整。
(三)文化活动活跃城乡。近年来,该县坚持以各种大型活动、会议为载体,以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为手段,注重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先后创作了100余个反映地方特色的小品、快板、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传统的彩莲船、秧歌、狮子舞、“五句子”歌等频上舞台,深受群众喜爱。积极开展了以健康向上,反映时代精神的健身操、韵律操、老年迪斯科等大众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广场文化活动”,使全县的文化活动实实在在地“活”了起来。成功举办了“镇坪药文化节”、“镇坪腊肉文化节”等集镇坪风土人情、民间民俗文化内涵于一体的专题文化活动和每年的“三.八”、“七.一”、“十.一”等各类节庆文艺演出活动,展示了镇坪昂扬的文化生活风貌。
(四)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对县文化馆进行了全面改造,建设了集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厅、体育活动室和娱乐室,维修了县图书馆,扩大了艺术团的阵容。在县城中心建成了特色鲜明、风格別异的中心文化广场和文化一条街。坚持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积极建设乡镇、村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竣工,部分村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为不断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成立了象棋、围棋、书法等协会,社区老年秧歌队、舞蹈队、体操队
和业余文化艺术团体,各项活动纵深推进。
二、镇坪文化事业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资源不聚集,缺乏系统整合。镇坪县虽然位于陕、鄂、渝三省交界处,是荆楚、巴蜀和秦文化的汇集地,文化渊源悠远,但受大交通瓶颈制约和人们传统思想观念束缚,缺乏与大文化市场的交流和融合,文化事业缺乏长远规划,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步伐缓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低下,缺乏系统定位,体系不够健全,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文化文物资源分布零星,缺乏有效监管、整理和保护,综合利用价值没有得到最大发挥。
(二)文化队伍不固定,缺乏专业打造。文化专业人才奇缺,具有专业特长、能胜任文化工作的人员太少,特别是科本出生的文化人才寥寥无几,加之市场竞争和环境制约,总是存在“外面优秀的人才不愿进来、本县优秀的人才常常流失”的现象。县上没有专业的文化艺术团、文联组织等机构,音乐、舞蹈等各类人才分散各行各业,常常只是遇上大型活动便从各单位抽调,不能定期组织集中培养和培训,专业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三)机制体制不灵活,缺乏整体联动。虽然为每个乡镇配备了1名文化干事,但文化站干事大部分不能专职,不能做到岗有其人、人有其责,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不健全,县级的龙头带动作用不强,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步伐缓慢,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远远不相适应。同时,县上对文化工作考核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没有充分调动各行各业重视文化事业、投身文化事业的积极性。
(四)经费投入不充足,缺乏发展后劲。虽然县上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投入到文化事业发展中,但由于全县财政总量小,投入显得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满足新时期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文化基础落后、设施老化等问题始终困扰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缺乏重大项目支撑,突出表现在项目策划、包装、推介和争取上缺乏深度和力度,导致目前还没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落户镇坪,文化事业发展后颈不足。
三、镇坪文化事业发展举措
(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指导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事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繁荣和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激励、引导和推动作用。要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积极对全县文化事业发展做出全面、系统和长远的规划,充分保护和利用现有的山、现有的水、现有的文化遗迹,充分挖掘和整合混杂的文化资源,塑造具有地区优势的文化产业品牌,走出一条小县城打造大文化的新路。要大胆创新,不断为传统民间艺术注入时代精神,尽快形成地域优势和文化优势相结合的以旅游、演出、餐饮娱乐、文物展览与流通等项目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具有镇坪特色和大众化与精品化统一的文化产业格局。
(二)突出地方特色,培育文化精品工程。镇坪县是秦汉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的交汇地,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文化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其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要注重文艺创作,挖掘民间艺术,整理民间传说,在戏剧、舞蹈、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民间工艺等方面推出一批展示时代风貌、体现镇坪
特色、具有较高水平的文艺精品。特别是要深入挖掘以“五句子歌”为代表的民间民俗文化、风景秀丽的山水文化、独具特色的古盐道文化、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以及风情各异的乡土文化,形独特的文化体系。要把促进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体现较高文化品位的旅游精品项目,让文化创造价值,让文化创造财富。
(三)加强人才建设,提高文化工作水平。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一切事业的成败,最终取决于人。当前,该县文化艺术人才奇缺,文化活动难组织、难开展。要结合当前实际,建立宣传文化人才库,储备文化旅游规划设计人才、文学艺术创作人才、文化旅游宣传人才等各类人才,建立培训、培养、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要积极组建文联,做到有机构、有规格、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聚合文化人才,整合文化队伍,为全县文化人打造干事创业、施展才华大平台,以此推动全县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要对分散在各行各业的文化人才采取调训、挂职锻炼、调整岗位等有效措施向宣传文化系统聚集,充分发挥现有宣传文化艺术人才队伍的作用,迫切解决文化系统有人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问题。
(四)抓好阵地建设,夯实文化工作基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文化服务的内涵和方式,进一步激活和发挥县文化馆、图书馆、文馆所和乡镇文化站、村活动室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服务功能,创新形式,主动服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全方位地为城乡人民提供丰富多彩、健康文明的文化服务。针对该县城乡文化设施比较陈旧落后的现状,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整合现有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另一方面,借助县城、集镇和新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高水平设计、多渠道投入、产业化动作、分阶段实施的要求,建设一批品位高雅、风格鲜明的文化基础设施,使之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对外开放和宣传镇坪的窗口,用优美的文化环境树立我县社会发展的新形象。
继网上营业厅、京东商城等网上渠道于7月15日率先启动天翼4G手机业务后, 7月22日, 中国电信在首批开放天翼4G手机业务的16个城市的实体渠道, 正式开启天翼4G手机业务的办理, 用户选购4G手机和套餐后, 即可使用卓越的天翼4G网络。
据悉, 在获得混合组网许可后, 中国电信分线上线下两步开启4G手机业务。面向4G未来发展, 中国电信计划2014年投入资金将超过400亿元, 未来两到三年将以更高范围进行连续投入, 总投入将超过千亿元。
网速:上海下行速率平均30Mbit/s
7月15日, 上海、西安、成都等首批16座城市的消费者可以用上天翼4G手机服务。这意味着中国电信已逐步提供天翼4G全方位服务, 尤其是应用最广泛的4G手机业务, 成为中国4G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不过, 消费者有这样疑惑:“电信4G网络行不行?”“行不行”光说没用, 需要用测量数据和业务体验事实说话。记者于7月15日在上海浦东世纪大道、96广场以及居民小区等区域, 分别采用了乘车、步行以及室内停留的方式进行了天翼4G网络实测。
记者搭乘的测试车从陆家嘴上海信息大楼, 沿浦东南路, 在居民小区东南小区门口短暂停留, 然后行驶至浦建路左转, 至东方路左转, 开进商务休闲区九六广场, 之后出来回到世纪大道。一路是繁华的商业区、住宅区, 人口密集。途中, 记者手中拿的酷派K1手机4G信号一直保持满格在线, 在进入浦东南路地下通道后, 4G信号出现微弱的下降, 但无掉线。
记者在行车途中打开“爱看4G”观看电影流畅无延时。值得一提的是, 在行车的途中, 整个车上开启了7部天翼4G手机, 同时下载应用或收看在线视频, 尽然均未出现掉线和视频卡断的情况。
在速率方面, 一路测过去, 天翼4G下行速率最低在20Mbit/s, 最高是75Mbit/s, 记者估算了下, 平均下行速率在30到40Mbit/s之间。据了解, 天翼4G上网下行最快网速达到100Mbit/s, 平均值在50~60Mbit/s。可能由于受下雨天气影响, 上海4G测试速率有一定的下降。当然, 亲自体验感觉:该速率完全满足了手机看视频, 手机玩在线游戏等高速上网需求。
记者也带了一款中国移动4G手机, 平均下行速率也是在30-40Mbit/s。对比测试, 天翼4G与移动4G速率相差无几。不过, 天翼4G上行速率平均在20Mbit/s, 而移动4G由于使用TD-LTE技术, 上行速率平均在6Mbit/s。
上海电信工作人员介绍, 网络受到天气、环境、用户数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网速不能以理论值夸大宣传。通过这次实际测试, 消费者可以了解天翼4G网络速度非常快, 是3G、2G的几十倍到上百倍。
网络:依然面临三大难题
在网络建设方面, 中国电信很早就在多个城市进行4G试验网络建设, TD-LTE和LTE FDD制式均有。中国电信相关人员表示, 在混合组网的情况下, 4G网络建设投入中有80%以上可以同时支持两种不同制式的4G技术。中国电信在进行4G网络的规划和建设时, 以提升用户使用感受为出发点, 从覆盖、容量、业务需求及用户体验等多个维度统筹考虑。
以上海为例, 目前, 上海电信4G网络覆盖区域的网络覆盖率达到90%。据悉, 至今年年底, 上海电信4G宏站建设将超过4500个, 4G室内分布系统将至少达到2000套, 基本实现上海城区4G信号全覆盖, 到2016年, 上海电信将建成4G室外基站7000个, 全市覆盖率达98%以上。
目前中国电信正在加紧建设和优化4G网络, 特别是完善商业楼宇、地铁、机场等公共区域的室内深度覆盖。据了解, 为了给用户提供优质的4G体验, 中国电信天翼4G网络建设仅在2014年投入资金就将超过400亿元 (人民币) , 未来两三年还将持续投入建设资金, 打造一张无处不在的天翼4G网络。
就未来网络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电信相关人士表示2013年发布的国家“宽带中国”战略明确提出, 3G、4G普及率将从2013年的25%提高到2020年的85%。中国电信将实施积极的4G发展策略, 统筹做好4G、3G和有线宽带的协同发展, 发挥无线宽带与有线宽带的互补融合优势。
然而, 尽管中国电信在全力推进4G网络建设, 但依然面临三大难题。上海电信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一是网络规划后具体的站址谈判很难, 二是施工建设上会遇到许多阻挠, 三是建成后运维管理不易, 会遇到居民投诉, 甚至建好的也被拆掉。
“目前政府已经出台较多无线网络建设支持政策, 但是我们希望政府和业界能更多地宣传教育:中国基站在辐射安全方面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而国家标准是严于欧美等国际标准。”该上海电信人士介绍。
业内人士分析, 相比其他两家运营商, 中国电信基站存量最少, 因此在4G建设上将遇到更大的难题, 尽管提出了较高的建设目标, 但要实现并不容易, 短期覆盖超过中国移动也不可能。可喜的是目前“铁塔公司”已经成立, 或将给中国电信4G网络建设带来巨大利好。
资费:结合各方特点
在4G手机套餐方面, 中国电信已正式发布具有“低门槛、大流量、可分享、可自选”等特点的手机4G套餐, 包括面向年轻用户群体的纯流量云卡、面向商务人士的乐享4G套餐、面向有个性化需求用户的线上个人定制套餐和线下积木套餐, 以及面向政企用户的政企团购政策, 让用户真正用得起、用得放心、用得自由。
对此,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分析表示, 作为后来者, 中国电信的4G套餐明显吸取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经验教训, 以及今年来虚拟运营商的套餐优势和宣传特点, 内容更加精细, 所以具有较大吸引力。相信这会促使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下半年继续优化和调整4G套餐。
相比其他另两家4G资费, 有业内人士分析, 中国电信的部分套餐还是比较便宜。如中国电信99元档的乐享4G套餐, 比106元档联通沃4G套餐流量多200MB。同样消费1G流量和500分钟, 用天翼4G套餐只需129元, 而中国移动飞享套餐则需要138元。但如果选择其他档位的套餐对比, 各家优势并不明显, 所以总体而言, 三家运营商资费都不相上下。
终端:已订购150万4G终端
对于目前的中国电信来说, 4G终端欠缺是个问题。去年发牌后一直以4G上网卡为主, 目前已上市的4G终端有仅6款, 分别为酷派S6、K1和5892、华为P7、C8817L、中兴Q801L。随着4G套餐的正式开卖, 电信版4G终端也备受消费者关注。此次放号提供了包括华为、中兴、酷派、联想、海信等知名厂商的多款4G手机。
在手机终端方面, 中国电信专门于7月17日组织了天翼4G手机订货会, 全国现场订货量累计达到150万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此次参与订货会的4G手机厂商较以前有了极大的丰富, 除国内品牌以外, 新增加了三星、LG、VIVO等知名品牌, 这不但显示了国内外厂商对中国电信4G产业链的热情, 同时也显示出中国电信4G终端产业链正迅速发展壮大。
同时, 中国电信将在7月底推出三星、HTC、LG、宇龙、中兴、海信、VIVO、联想等九个品牌的13款产品。在配置方面, 这些终端均采用了5英寸以上HD大屏, 四核处理器。同时, 所有的4G终端均支持TDD+FDD的4G制式, 满足4G混合组网的需求。另外, 在价格上覆盖1000元至5000元的各个价位, 适合各类消费者的选择。预计年内, 中国电信将与国内外所有主流品牌合作推出近百款4G终端。
“我们将在今后每个月推出10款左右的天翼4G手机。”中国电信市场部相关人士透露。消息显示, 下半年中国电信上市的终端会涵盖大的国外品牌, 包括最新的i Phone 6。
此前中国电信规划今年销售3600万部4G终端, 上半年销售表现一般。而终端厂商人士近期告诉记者, 中国电信已经将销售目标降低到下半年实现1500万部。业内人士分析, 相比中国移动4G终端, 中国电信在种类和品牌方面还相差很远, 中国电信之所以降低销售预期, 是因为目前只获得16城市混合组网许可, 能开展4G手机业务的范围还太小。
未来:继续戴着“镣铐”跳舞
7月21日, 中国电信发布2014年6月份运营数据, 当月移动用户减少98万户, 累计达1.8024亿户;当月3G用户新增129万户, 累计用户数达1.0724亿户。在固网业务方面, 5月中国电信本地固话用户减少138万户, 累计为1.4922亿户。宽带用户新增55万户, 累计1.0413亿户。
中国电信表示, 2014年1月至6月份公司移动用户累计净减534万户, 主要由于竞争对手推出LTE服务及加强营销推广, 加剧市场竞争。中国电信已于6月底获得批准在国内16个城市开展LTE FDD和TD-LTE混合组网试验, 并由7月中旬起开始推出4G手机服务。公司将继续集中在重点城市扩大及加厚网络深度覆盖, 打造优质网络, 并加快推进天翼4G手机产业化, 确保未来4G手机服务的卓越客户感知, 促进未来移动用户良好增长和投资效益。
1.明确发展的实质及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2.弄清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含义及原因。
(1)事物发展前进性,即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因为:
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成长壮大。
第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为新事物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和发扬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第三,在社会领域里,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这里应该注意:第一个原因是最根本的。正因为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显示其生命力和优越性,在社会领域里才会最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第二个原因表明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吸取”、“发扬”表明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抛弃”、“增添”反映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区别,表明了事物的发展。第三个原因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事物发展曲折性,即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
第一,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第二,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亡,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长壮大。这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表现尤为明显。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
这里应该注意:第一,在新旧事物的斗争中,新事物不一定占优势。因为新事物刚出现时力量比较弱小,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第二,新旧事物的斗争往往比较残酷,尤其在社会历史领域。因为旧事物为了维护其自身地位,总是要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也就是说,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这里应该注意:总趋势是指事物发展的“总方向”,而不是指每一个具体阶段或每一步的方向。正因为事物在某些具体阶段或某一步上不一定是前进的,所以事物的发展道路才表现出曲折来。
3.把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前进性)和“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曲折性)。该原理的具体内容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课前回顾: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一单元的题目。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在上节课我们分析了这样一个框架图,工业文明主要在欧美国家是不是,7、8、9节讲的就是欧美国家,主要讲了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文明的崛起、世界市场的形成。关键就是这个世界市场的形成,怎么形成的?形成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市场。第七课讲的是初步形成,第八课扩展,第九课中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进一步发展了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形成了怎样的一个世界市场?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那么中国是不是依附于这个世界市场的,课本47页的最上边的话。那么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中国哪些方面产生了冲击。就单从经济史这本书来看:对,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的社会生活和我们上节课学到的经济结构。我们上节课学到,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业开始兴起。而近代工业除了洋务运动官办企业,还有什么?私人投资民族工业,对不对?我们这节课就接着这个知识框架学习,学习了近代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导入新课: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下,民族工业出现了,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都是民族工业的杰出代表。
而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出现了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一批实业家。今天我们就以荣氏家族为例学习了近代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毛泽东曾评价荣氏家族,荣家是中华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的上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而荣家的荣毅仁更是曾官至我们国家的副主席。以荣氏家族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在近代时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我们来一起看材料: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后来开设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并且在上海、无锡、汉口陆续开设分厂,可以说得到了初步发展。为什么这一时期可以得到初步发展呢?
首先有一个前提:自然经济在逐步解体,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成分。如果还是全都自给自足,那我们的民族工业有这么大的市场吗?
还有什么原因呢?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什么是在甲午战后放松呢?甲午战后赔款多少?2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放松限制就是为了鼓励工商业发展,这样税收就要多一些。
并且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像张謇是状元但却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
而收回利权运动收回了部分路矿利权,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基础。这一时期民族工业主要是哪些工业发展?
棉纺织业
我们以上都是讲发展,我们课本在49页也提到了说中华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我们对比一下一边是欧美列强,他们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并且在中国还有很多特权:协定关税,关税低,所以产品价格低廉,可以在中国倾销。而民族工业被清政府高额征税、敲诈勒索,产品成本增加,大家这么一比较,民族工业自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所以我们说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艰难发展。
而到了1911年,民国建立,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我们来看这一段材料:1914年-1922年,面粉系统发展为12个厂,日产量占当时全国的29%,纺织系统陆续增加五个纱厂。荣氏企业已稳操“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桂冠。
这一时期,荣氏企业为什么又能迅速发展。辛亥革命爆发,民国政府建立。民国政府建立了有什么好处。第一,它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就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第二,政府倡导发展实业;第三,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我们看课本,农工商部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常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就像我们现在国家也发出倡导政府机关一般采购国产车,这肯定就有利于我们民族工业的发展撒。
除了民国的建立,还有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咱们市场还是那么大,甚至更大了,欧洲对华商品输出又减少了,自然就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而材料中还提到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更推动了荣氏企业迅速占领市场。其实不仅是荣氏企业,火柴大王刘鸿生也说过: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这个就是当时的火柴盒,光亚、中国兴、还我河山,让大家选择大家愿不愿意支持国货呢?可见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确实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那么有没有同学愿意回答一下,这一时期主要是哪些工业迅速发展?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轻工业迅速发展,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范旭东 永利制碱公司 纯碱是范旭东给碳酸钠起的商品名,主要用于布料的印染)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接下来我给大家一张图片,地图名字叫做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大家可能看不清,红圈代表纺织业,蓝圈代表面粉业。我找一位聪明的同学来结合课本分析此时期民族工业的特点。
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快、短、偏、弱。快:发展速度快,荣氏兄弟很快就成了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短:时间短暂。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陷入萧条;偏:偏有两个偏,偏沿海,偏轻工业(民族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只能从轻工业开始;并且轻工业投资少、周转快、获利多);弱:与外国资本和封建经济相比,民族资本力量薄弱,这也体现在两个方面,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面粉业和纺织业比较发达,但是重工业却发展缓慢;其次没有发展成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封建小农经济依旧占主导地位。
不管怎么说,这一时期确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春天,但却是短暂的。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荣氏申新各厂两年就亏损百余万元。为什么发展良好的民族工业在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后,立即进入萧条期?
这说明在双半社会,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华民族资本发展的根本因素;民族独立是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经济发展。
而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8年,全国基本实现统一,1933年,荣宗敬在自己60大寿时自豪地说:“如今中国人,有一半是穿我的、吃我的。”夸张吗?我们课本上51页说:1932年,其所属的面粉、纺织各厂大多盈利,“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桂冠又戴到了荣氏兄弟的头上)这说明荣氏企业确实得到快速发展。原因是什么?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全国的统一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国家稳定了,工业才能快速的发展。
2、并且国民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民间轻工业大家肯定都明白,统一货币呢?国民政府成立了中央银行,看这是19年发行的纸币——关金券,25年发行的纸币,34年发行的金元券。统一货币有什么好处?稳定市场,方便贸易是不是?
那关税自主呢?在双半社会,我们的关税掌握在谁的手里?帝国主义列强,而在此时期我们通过改定新约运动基本上实现了关税自主,征多少税国民政府决定,外国商品关税提高了,这就提高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
正是由于以上条件,使得民族工业在十年间得到了更快发展。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占领了银行,占领了兵工厂,使民族工业陷入困境,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材料。
就在荣氏企业王国全力扩展时,1937年日本法西斯大举入侵中国,各地的荣氏工厂横遭洗劫。荣宗敬也因郁积成疾,撒手离世。大家看一下课本,侵华日军究竟是怎样对沦陷区的民族经济进行破坏的
好,我们总结起来就是一方针三方式。一方针,1940年,日本内阁通过《国土计划设定纲要》,提出“适地适产”主义,就是哪些地方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使沦陷区的经济为日本进行侵华战争服务。
而如何推行适地适产主义,(1)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与控制主要采取“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我们看一下课本的小字部分。61家沦陷区的纱厂,被日本委托管理了54家。在沦陷区,哪还有民族工业!
(2)控制和垄断了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管制。看课本,3码以上(不到三米)。。。
(3)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937——1943年,从华北被驱赶到伪满洲国的工人和农民有389万,并且还有相当数量的工人和士兵被带回了日本,从事煤矿、铁路等劳动,遭受迫害,并且无报酬,身心受到迫害,而且后来进行诉讼仍旧不能维护自己的权利。
侵华日军实施这一方针三方式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进行经济掠夺。在沦陷区的民族工业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中华民族的工业看不到希望;但还好有一个地方保留了民族工业的火种,大家说是哪个地方?对,就是以重庆、四川、云南为代表的抗战大后方,抗战开始后,东部沿海的工业大规模内迁,这是当时繁忙的朝天门码头,这是迁往重庆的纱厂,则是从湖北宜昌进行大撤退,满载物资和人的民生号,值得一提的是民生公司的创始人卢作孚也是我们重庆北碚建设的主导者,最后一张是迁往重庆的国立复旦大学,大家想一想,那时候在家门口就可以读大学。当然这不是工业,那么大家想一下抗战时期工业的内迁具有怎样的意义?
一、保留了民族工业的火种,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经济保障。
二、促进了西南地区工业的发展。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在此我们就不一一细讲了,但是作为重庆人,我们必须明白抗战时期工业内迁的意义。
日军侵华期间,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业才重获新生。1954年,38岁的荣毅仁将荣氏在大陆的企业全部交由公私合营。“红色资本家” “中华民族资本第一户”由此得名。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我们在之后会讲到,今天暂且不表。
讲到这,我们就回归到老师画的这个草图,大家能看出来什么?曲折,对,就是曲折,那么让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什么?首先我们结合课本的第三子目来总结一下不利因素。看课本,民国时期,民族资本在发展过程中还受到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的重压。通常来讲,就是民族资本头顶上有三座大山,封建主义,(是不是封建小农经济依旧占主导地位,封建地主依然获得很潇洒),帝国主义。(我们看一下课本上欧洲国家卑劣的竞争手段,在这种手段之下,民族工业难以为继),并且民族资本还受官僚主义的压迫。经济统制、资金入股这两个方式简直是要了民族工业的命。我们讲民族工业要放在官僚手里发展的还能健康吗?看课本,经济统制是什么,手段多样,行业范围广。资金入股呢,刘鸿生说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大家说哪个积极性更高一些?
除了我们课本上提到的这个不利因素,还有哪些不利因素。战争不断,社会动荡,没有稳定的社会民族工业肯定发展不快;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这种传统的思想有没有,肯定有啊。
以上是不利因素。我想有利因素大家也可以总结出来了,咱们在初步发展和短暂的春天都已经讲过了。现在主要就是来归纳一下,大家在遇到这种问题时候,见机行事,看时间来选择语言,懂吗?第一,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第二,清末及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第三,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洋货、支持国货嘛。第四、实业家的爱国精神。第五,有利的国际环境(如一战)和重大政治事件(如辛亥革命)。这就是总的来说近代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涉及到具体时期,大家还需要见机行事,懂了吗?
接下来进入我们最后一个思考: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
先看作用,我们一般分析作用怎么分析。对,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我们找一位同学来帮我们分析一下,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和社会生活,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和社会进步。政治上,产生了两个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发展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在思想上呢?为西方思想文化(如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不断冲击封建的正统思想,最终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这就是它的作用。
那地位又如何呢?我们说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什么夹缝(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帝国主义)在斗争中求发展(反封建、反帝、反官僚的斗争中秋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既具革命性,又具有妥协性。比如辛亥革命,就与袁世凯达成妥协。所以在近代中国,什么阶级才能领到中国,无产阶级。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推荐阅读:
传统文化事业发展07-12
汝城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10-28
平阴县“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05-31
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05-31
浅谈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10-17
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11-20
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的情况汇报06-01
八年级历史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反思10-08
事业发展计划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