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材料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材料(精选8篇)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材料 篇1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材料 1

在______有限责任公司为期两周的实习结束了,感觉时间在这两周里加快了步伐,想把我们身边的人和物变成往事,成为记忆。在这两周的实习时间里,我们最多的时间是在忙碌和思考。虽是如此,我仍觉得它是美好难忘的,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我遇到了一群充满活力,为自己心里的梦想而拼搏奋进的人,并和他们成了同事、朋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我也在这段时间里成长了许多。

上班族,对我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

之前,我只是从影视作品上了解到上班一族,看着他们早上为了不迟到,一手拿着公文包,一手拿着面包,朝着公司的方向奔跑着。到了公司之后,他们就开始变得精神不振,为了任务而工作,为了保住饭碗而工作,不是为了各自心中的理想而工作,生活的无情和冷漠早已把他们的理想磨得残缺不全以致消失在各自的生活碎片里。

新疆缔九矿业每天都会开晨会,在晨会上除了点名之外,还唱团队之歌和讲一个关于团队方面的笑话。每天的晨会主持人都不一样,这让里面的每一个员工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晨会里总是欢声笑语,每个人都显得精神饱满。为着自己心中的理想不懈努力。

一个名人曾说过“理想是我们活着的原因,当一个一个的理想实现时,我们会觉得活着的价值。当我们没有了理想,虽是活着,只是一具具的行尸走肉”。可见理想是多么的重要,在人生的路上不能没有理想。

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我有幸成为了新疆缔九矿业这个团队里的一员。我是缔九团队里的一名人事专员,工作内容是帮助人事经理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当然偶尔也会处理一些复杂的工作。

在工作闲暇之余,我就会想,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我今后的人生路会是如何呢。

作为一个男人,我需要什么。看着窗外飞驰的`车流,我沉思良久。我觉得对于男人来说,事业和家庭是我们的归宿。成功的事业让我们感到自身的价值,而家庭则是我们感情的港湾。男人就像一艘在事业的海洋里漂泊的船,总有累的一天,港湾就是我们最好的去处。

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领导学习关于人事管理方面的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管理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得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今次实习没有酬劳,但是却让我思想上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脑子里面如果是没有东西,永远会被这个社会淘汰。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材料 2

不知不觉一个月结束了,在这段时间真的很高兴,身上学了还多有关人力资源的知识,课外的知识。这一个过程是值得我回忆的。这几天专业调查和楂树冷夜实践,所学到的和接触到的给人以启发,对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对以后要从事的职业岗位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不仅是接触了解社会,更是提高自身的好机会,对适应社会是很有裨益的。

一、实习目的

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还能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有利于融会贯通。同时,也能开拓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让我们对本专业知识形成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从而不与社会现实相脱节。参观、学习企业的生产、销售流程和理解企业文化精髓,有利于加深对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现状的了解,加深对企业管理活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通过实习调研活动,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提供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实习时间

20__年_月_日至20__年_月_日

三、实习地点

__

四、实习单位概况

__市__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始于20__年,主要致力于旅游景区、主题公园、大型演艺活动的策划,是国内最有朝气、实力的品牌文化公司。公司主营旅游景区演艺规划策划、景区节目编排制作,景区演艺管理,景区活动项目策划。公司在实践中形成了“创想、娱乐”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做“欢乐旅游的播种人”为定位,倡导“以智慧创造演艺,以激情传递欢乐”的品牌理念,为客户提供以旅游文化娱乐活动为核心的欢乐产品,打造成为中国实力的旅游景区演艺规划、策划、制作、管理公司。

几年来,始终坚持这样的专业态度和敬业精神,竭诚为__市锦绣中华、__民俗文化村、__欢乐谷、__宫国家遗址公园、__世界之窗、__美丽乡村嘉年华等客户打造旅游品牌,提供专业的景区演艺策划、规划、制作等服务。伴随着这些客户在旅游业中取得的累累硕果,鼎彝也在景区常态演艺、景区节日活动策划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国际化服务体系。

__始终站在旅游景区规划的最前沿,树立了景区演艺策划的标杆,引领景区旅游文化走向新的高度。

我们的实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主要是接受了公司为期两天的培训,办理了相关的入司手续,对工作做了简单的学习很认识。

第二阶段:主要是在人力资源部主管的领导下对公司的人事激励计划、员工手册、还有招聘计划做了修改和完善等。

第三个阶段:我们是在大明宫遗址公园度过的,在这里,我们遵循公司的安排,和其他同事一块管理景区事业。我们每天早上在公司辖区的各个摊点检查其是否合理、卫生、还有各位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等等,此外,我们还充当销售人员,亲自和顾客面对面交流。

五、实习心得

首先,我要总结一下自己在实习期间的体会。

1、自主学习。工作后不再象在学校里学习那样,有老师,有作业,有考试,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老员工们从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指导你工作,让你少走弯路;集团公司、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来提高自己,你所要作的只是甄别哪些是你需要了解的,哪些是你感兴趣的。

2、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你不只为公司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象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更需要通过多做事情来积累经验。特别是现在实习工作并不象正式员工那样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如果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就可能没有事情做,所以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高。

3、团队精神。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曾对团队精神的能力要求有这样的观点:要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必须牢记一个规则:我们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材料 3

一、实训目的:

通过这次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让我们掌握职务说明书格式、编制应聘登记表、制定招聘程序、编写招聘广告、编制面试评估表、制定招聘计划书等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相关理论知识,弄清楚其中的关系连接。让我们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等,也就是企业运用现代管理办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

二、实训时间:

20__年_月_日—20__年_月_日

三、实训地点:

__公司

四、前期准备:

1、全班同学自由分组,最终以_人为一小组

2、各小组做好实训前的相关资料准备工作,如撰写好职务说明书、编制应聘登记表、制定招聘程序、编写招聘广告、编制面试评估表、制定招聘计划书等资料

3、老师点评各小组准备的资料,然后进行相应修改

五、实训内容:

我小组拟定的公司名称为____公司,我公司是一家致力于_____的公司,拥有资深专业的___人员五十多人。根据职务说明书拟定招聘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一名,其工作性质是服务、协调、落实,学历要求本科、大专且从事相关工作_年以上,个人能力要求形象气质佳、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本职工作的计划与执行能力。

_日_时在__全班同学在__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场现场模拟招聘活动。此次模拟招聘分两轮进行,首先是一对一,然后是多对一。

首先面试组的同学进入坐席,接着应聘组同学入场双方进行招聘甄选活动,这一轮进行的是一对一的面试及一个面试者对一个应聘者,然后双方交换,由应聘者担当面试者,面试者担当应聘者双方进行招聘甄选;第二轮招聘甄选是多对一的形式及多个面试者对一个应聘者,其他的跟上一轮相同。

经过几个小时的招聘甄选,大家对招聘甄选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也现场体验了一次。在整个模拟招聘活动中,面试者准备好求职登记表在应聘者填写好后进行回收、整理、分类,然后进入下一轮的帅选、复试,直到最后企事业单位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为止。

六、心得体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前期准备及现场模拟招聘使我对人力资源中的人员招聘与选拔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有老师的指导、小组成员的相互配合协作,在老师的指导下面对不足大家积极改正、勇于尝试,这也是我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良好典范,也充分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值得我们动手、动脑去大胆实践。在模拟招聘结束后,刘老师进行了点评首先她充分肯定我们工商班同学的活跃性是非常高的,其次就是对整个模拟招聘活动进行点评由于环境限制只能将大家分成两轮进行现场招聘甄选,然后就是为了让同学们体会一下这个全过程,在招聘之前一定要掌握整个招聘程序。

为期__天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到此也就结束了,在前期很长时间的准备过程中尽管大家做的尽善尽美,但在后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准备的登记表不够、简历不够完整等等,体现出大家在细节方面还不够注重,预期与实际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虽然是一次模拟招聘但是大家都很认真,尽肯能的按照规范的去做。在这次活动中我体会到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以及怎样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并提升自己,另外也感受到扬长避短也是成功的一个捷径。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材料 4

一、实习简介:

1.实习目的:通过实习,巩固人力资源基础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对实际工作的适应性,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了解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体系和管理流程,找到自己需要巩固和发展的专业方向。实习起着过渡作用,让我了解社会现实,从实践中拉近与社会的距离,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完善自己,做好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转变,为将来更好地投入工作和社会生活做准备。

2.实习地点:__

3.实习时间:__

二、实习单位、岗位简介:

1.单位简介:____

2.岗位介绍:人力资源助理,执行人力资源日常性事务工作,辅助人力资源部管理人员完成人力资源目标规划。

三、实习内容:

(一)内部考勤及编辑、打印、存储等文稿工作

之前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学习理论知识,并没有从事过相关的工作且对公司各方面不熟悉,带我实习的上级安排了公司最基层的工作,主要包括利用现代化办公网络进行的编辑、发送、接受、存储等。这类的工作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却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注意到,养成了我严谨认真的好习惯。

在内部考勤过程中,需要每天记录员工的出勤等状况,我对公司的各个部门及其工作岗位有了大概的了解。这也是考验我的沟通能力的时候,与公司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大家协调一致高效完成任务。这为我后来的人力资源助理工作做了准备。

(二)人力资源相关工作

在进入公司几天之后,我对公司的运作流程和管理有了相应的了解,开始辅助人力主管从事人力资源基础工作。

1.考勤管理

我了解到考勤对于一个公司的重要性,它更多的是一种约束监督。为维护良好的经营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使员工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旺盛的精力,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我们会严格实行考勤管理。完成每月考勤记录,并根据考勤情况进行薪资计算与发放。这是相当重要的一块内容,计算薪资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细心的工作状态以及高度的责任感。虽然只是简单的计算,公司目前拥有的员工及人员量的增加也加大了一定的难度。

2.招聘工作及员工培训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和管理

在我熟悉公司招聘环节后,依据人力资源部门的要求计划,协助人力主管组织各种形式的招聘工作、收集招聘信息,负责招聘面试,督查招聘的进程。对于招聘这一块,我们招聘市场部经理、校园兼职代理、专业辅导老师等职位,先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初步筛选后进入笔试的准备和监考、面试预约、录用、培训环节。

3.人事档案、考核、考查工作

给员工办好入职手续,新员工刚入公司,首先要通过正常的途径使其成为公司的一名员工,这包括签订保密协议、担保书、劳动合同等等,办工作证等等;完成员工的试用期转正工作,审核申请书、述职报告等等。这使我想起了去年在苏州金禾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实践经历,每一项工作都必须严谨对待。

(三)其他日常工作

在工作需要的时候,我临时充当文员的角色,完成上级及因工作需要所交付的任务。或者肩负办公物资申请、发放、管理任务,办公物资的领用、发放、管理也是办公室管理的一项内容,要做到合理使用、规范使用,并且要及时满足各部门的需要。

坚持每周工作例会及工作总结、汇报制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及理论、政策水平,明确了工作分工,增强了工作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实习心得:

经过近两个月的实习,我感受很多。使我感悟最深的是参与社会实践是检验知识的重要标准。在工作中,不是时时会有人像学校里的同学老师一样去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更多的是靠自己去摸索、去探究。

在实习期间,我不仅接触了简单的编辑这一块,还有幸在人事部门招聘小组锻炼,主要就是学习招聘员工方面的技能。实习导师给我讲了招聘这一职位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的工作内容,为了能让我达到日常工作的实践目的,老师还给我制定了一套相应的实习计划,有了计划,我的实习工作就更加的得心应手了。

通过实习,我对人力资源这一专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流程有了一定了解。我坚信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泉,重视和尊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长远之计。

五、实习总结:

实习是一个发现问题、检验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让我在改正错误和弥补不足中成长。对于初入职场的我来说,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让我欣喜,这离不开职场前辈的悉心引导和教导,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现在,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我来说,更多的是一份期待和跃跃欲试,我会用积极的心态和踏实的务实精神去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努力!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材料 5

一、实习目的:

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还能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有利于融会贯通。同时,也能开拓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让我们对本专业知识形成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从而不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理解企业文化精髓,有利于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了解,加深对企业管理活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通过实习调研活动,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提供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实习时间:

20__年_月_日至20__年_月_日

三、实习地点:

___

四、实训内容:

我们的实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_月_日--_月_日我们组主要是进行了任务的确定。明确了每个人的任务。

第二阶段从_月_日-_月_日,我主要是负责编写人力资源规划图、通过上网查资料、图书馆查资料以及同学的帮助完成了我的任务,人力资源规划图基本完成。

第三个阶段从_月_日至结束,我们组的每个人都很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我们组长的组织下我们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制作成ppt的形式一一展示给我们的指导老师。

五、实训心得:

首先,我要总结一下自己在实训期间的体会。

1、自主学习。实训时不再象在教室里学习那样,有老师,有作业,有考试,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老师只说最后只要结果其他的一切资料都要靠自己去查询,同学们都不惜浪费自己的时间来帮助我完成我的任务!

2、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如果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就可能会完成不了自己的任务,所以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高。

3、团队精神。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曾对团队精神的能力要求有这样的观点:要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必须牢记一个规则:我们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4、为人处事。作为学生面对的无非是同学、老师、家长,而工作后就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关系。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客户接触,都要做到妥善处理,要多沟通,并要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换位思考,而不是只是考虑自己的事。

其次,我想我在学习和工作我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缺乏工作经验。

因为自己缺乏经验,很多问题而不能分清主次,还有些实训或是学习不能找到重点,随着实训工作的进行,我想我会逐渐积累经验的。

2、工作态度不够积极。

在工作中仅仅能够完成布置的工作,在没有工作任务时虽能主动要求布置工作,但若没有工作做时可能就会松懈,不能做到主动学习,这主要还是因为懒惰在作怪,在今后我要努力克服惰性,没有工作任务时主动要求布置工作,没有布置工作时作到自主学习。

3、工作时仍需追求完美。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材料 篇2

一、所做工作

(一)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树立“主动出击”和“主动服务”理念

首先该校认为职业学校要取得稳定和长足的发展,在苦练内功、办出特色的同时,还必须主动出击,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这其中主要是政府的支持。这方面该校做了许多工作。其次,该校全体员工通过学习,统一认识,树立了“主动服务企业”理念,主动走访企业,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努力寻找利益趋同点和合作结合点,以服务求生存,以服务促发展。

(二)政校联合,各司其职,合力打造人力资源市场

1. 打造经过

宜兴属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县(市)中名列前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市各企业对人才尤其是实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极其旺盛。尤其是2007年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以后,这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从服务地方经济的全局出发,主动走访企业,反复论证,写成调查报告,递交给有关政府部门,终于促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于2007年6月投资200多万成立了宜兴市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宜兴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该中心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诚信人力服务单位”。经多方努力,该校促成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从“失业救济金”中拿出2000多万元投资建设新的实训中心,经过两年多建设,在政府的关心、指导、协调下,新的实训中心于2012年投入使用,使其成为该校的一个新亮点。学校与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次沟通,达成共识,2013年6月起,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把我市最大的人力资源市场———宜兴市人力资源市场搬迁至该校实训中心,此举开创了将人力资源市场直接办在学校的新格局,既方便了该校学生求职,也加强了该校与各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 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作用

人力资源市场以“真心为企业招才铺路,诚意为英才摆渡”为宗旨,内引外联,定期、不定期地举行人才招聘会,真正起到了连接企业与人才的桥梁作用,很好地体现了政府把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作为为企业、为人才办实事的重要举措的目的。

3. 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在政校合力打造人力资源市场的过程中,政府和学校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政府主要起设计、规划、协调、评估作用,负责出台有关政策、法规、筹措资金;学校主要起调研、出点子、执行、反馈作用,负责具体项目的落实、管理。

(三)校企融合,无缝对接,齐心贯通人才就业渠道

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为人才的需求与供给搭建了一个沟通平台。而要真正贯通人才就业渠道,使学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还必须在校企合作上花工夫。为此,该校在就业处的牵头下,做了以下工作:

1. 成立校企合作工作机构

2008年该校成立了校理事会,2012年成立了校企联谊会。两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决策重大事项,指导开展工作,使校企合作走向正常化、规范化。

2.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制度

学校制定了《校理事会章程》《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工作制度。(1)建立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制定落实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定期组织专题调研,解决校企合作中的突出问题。(2)建立校企合作洽谈会制度。学校向企业通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毕业人数等情况,企业向学校通报近期人才需求、职工培训等情况,并介绍各自工作中新的做法与想法。(3)建立校企不定期联系制度。学校与企业都事先商定,平时可不定期相互走访,或了解情况,或解决突发事件,或满足临时需求。

3. 创新校企合作新载体

(1)以专业建设为载体,创新校企合作共建机制

校企双方通过校理事会、校企联谊会两个平台,共同开发企业岗位素质标准、编写企业员工培训教材,联合建设行业技能鉴定题库,共同组织实施专业课程改革,共同建设实训中心。近几年来,教师到企业实践累计420多人次,“双师型”教师198人,钱文等36位老师被企业聘为兼职工程师;加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了《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特聘专家管理办法》等文件,聘请58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学校兼职教师。

(2)以冠名班培养为载体,创新校企合作共育机制

2010年该校与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盛世桃园宜兴店等17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冠名班协议,创新了校企合作的新载体。校企双方通过校理事会、校企联谊会两个平台,建立冠名班组建与教学工作流程,共同选拔学生组建冠名班,协商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与考核评价。自2010年以来,累计冠名培养学生1651名,在校冠名班有14个。

(3)以顶岗实习为载体,创新校企合作共赢机制

首先与有关企业联系,落实顶岗实习企业;继而召开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会议,告知顶岗实习单位、期限、实习内容及其注意事项;第三,签订顶岗实习校、企、生三方协议,明确各自职责,规定顶岗实习管理流程;第四,该校尤其注重顶岗实习的安全教育,编写了《安全基础知识》,并组织学生学习,还为每位学生投了顶岗实习险。

(4)以共同研发为载体,创新校企合作共研机制

该校依托我校实训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与企业共组科研团队,共攻技术难关,共同提升研发能力。2013年,该校教师朱辉星、何伟、史群良与盛世桃园宜兴店八位一级厨师组成了“宜兴地方特色菜”研发团队,共同研究开发宜兴地方特色菜,经过几年的研究,现已初见成效。2014年该校教师钱文、莫俊明、傅华与宜兴阳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开发“检测中心实验室”。2015年10月,检测中心实验室正式开张营业。

二、实际成效与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促进政府与职校之间的紧密联系,较好地发挥了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通过积极行动、办出特色、校企合作,尤其与政府合力打造人力资源市场,让政府看到了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政府由原来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形成了政府与职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很好地发挥了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2014年我市教育局出台政策,规定该校“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与四星级高中同一批次录取,大大提高了生源质量。

(二)构建了校企沟通新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校企的深度融合

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校企沟通新的平台,使学校与企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促使校企合作向深处发展,共同建设、开办冠名班、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互兼互聘、共同研发等成为合作常态。

(三)锤炼了专业教师队伍

该校每年举办师生“技能比赛月”,下企业实践、带学生顶岗实习,尤其是与企业合作研发,有效地激发了教师钻研技术、发明创造的热情与动力,也极大地提升了该校专业教师的专业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近几年来该校获得15个专利,刘彬、周晓瑜、刘松辰等6位教师在全国“创新杯”说课比赛中获第一名,刘彬、郭群等7位教师在江苏省“两课”说课比赛中获示范课。

(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了优秀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

会计、电子、数控、建筑、旅游等五大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制造类、工程类、信息技术类和商贸类等7个实训中心的建立,“技能竞赛月”的有序开展,冠名班培养、学生顶岗实习等创新有效地提高了该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近几年来学校在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中有76人次获奖,在无锡市技能大赛中,有251人次获奖。2015年在江苏省技能大赛中获4金8银24铜共36块奖牌的历史性好成绩。

(五)极大地提高了办学整体水平,提升了我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人力资源市场的打造、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有效地贯通了人才就业渠道,与该校合作企业由53家提高到现在的83家,冠名合作企业由17家增加到现在的31家。“出口旺”带来了“进口旺”,近几年该校招生情况始终在我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2014年该校的“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录取分数线超出全市四星级高中7.5分,2015年第一批“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实现88人83人转段成功的好成绩。

三、体会与思考

通过更新观念,锐意创新,该校“政校联合”合力打造宜兴人力资源市场,既方便人才找工作,又方便企业招员工;该校“校企融合”,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无缝对接,贯通了人才就业渠道,真正做到了“政府推动、市场引导”。此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对我国职业教育及其校企合作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引导作用。

1.校企合作是一项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统一认识、积极互动、共同参与,才能把校企合作引向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也才能切实提高职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

2.职业学校必须确立“主动出击”和“主动服务”的理念,主动出击,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促进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法规,支持和引导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发展,并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保障。

3.政府各级部门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进一步提高对就业工作的认识,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投入,完善其实施设备,并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拓宽人才就业渠道。

4.企业要从自己的长远发展和社会责任出发,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内引外联,多措并用,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努力为提高职校学生各方面素质创造条件、献计献策,为我国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材料 篇3

摘要:可雇佣性是企业雇佣人才和高校培养人才的共同关注点,然而,高校培养的人才往往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可雇佣性要求,研究高校和企业在可雇佣性上的认知差异可以帮助两者实现人才对接。文章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通过收集高校的培养方案以及企业相关岗位的网络招聘广告,采用质化研究从高校和企业两个视角得出两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结构的认知异同,进而为高校的培养模式提出有益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质化研究;培养模式

一、 可雇佣性的研究现状

可雇佣性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大部分学者认为可雇佣性是复杂多面的,Hugh-Jones和Siobhan(2008)认为复杂性主要来自于可雇佣性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定义:用人单位、学生和高等教育机构。多数学者普遍认可Yorke和Knight(2006)的定义,即可雇佣性由一套技能、理解力和个人特质组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可雇佣性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例如,一些学者(Andrews & Russell,2012)从企业的角度将可雇佣性细化,包含自我管理、团队合作、商业和客户意识、素养(literacy)、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Hillage和Pollard(2009)则从个人职业生涯的角度将可雇佣性阐释为:(1)获得初始工作的能力;(2)满足轮职换岗所需,能够维持就业的能力;(3)获得新的就业机会,能够在不同组织(公司)之间转换的能力。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可雇佣性最关键的要素大致可分为三点:知识技能、能力以及个人特质(如主动性、责任心等)。

人们普遍承认,可雇佣性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具有目的性以及有效性的高等教育和培训系统则是提高可雇佣性的基本条件(Harvey,2005)。澳大利亚工商会(ACCI)(2002)曾对澳大利亚多家大中小型企业的雇主关注点进行研究,发现雇主正在将对技术、技能的关注逐渐转移到一系列个人特质以及丰富的基本能力。这项研究成果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效指导,会促使高校的培养方式更加适应企业的需求。日本则采取将供给方与需求方也就是高校和产业界代表聚在一起,共同商讨确定了对毕业生就业相当重要的三项内容:主动学习、实习、组织支持和评估(Ito,2012)。英国政府也引入一套业绩指标来衡量各高等教育机构的成效,不断加强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互动关联(顾露雯、汪霞,2012)。

国内不少学者也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展高等教育与可雇佣性方面的研究,例如,闫岩、任广新(2013)通过调查问卷、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研究总结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8项关键性工作任务和74项所需关键技能知识,据此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构想——“课程模块化+综合实践”的课程体系模式。叶红春等(2013)则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诸多问题,倡导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但是有关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的研究很少,基于以上考虑,我们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比较企业岗位对人力资源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可雇佣性要求与高校培养目标对大学生可雇佣性的理解,以期发现二者在可雇佣性内容上的异同,从而进一步优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实践体系。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样本。我们在两个影响范围比较大的招聘网站——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上,选取了国内70条大中小型企业2015年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招聘信息,作为可雇佣性研究的企业样本。

为提取高校培养目标中有关可雇佣性的信息,我们选取了60所国内高校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其中包括20所211、985国家重点高校,20所普通本科院校,10所专科院校以及10所职业技术学校。

2. 研究过程。首先对招聘信息以及高校培养目标进行信息编码,使所得每个条目做到含义单一且清晰明了;然后将表达类似或意思相近的条目进行同类项合并,合并后的条目招聘信息共23条,高校培养目标共24条;最后,在研究者的主持协调下邀请组织行为学三名博士对两组条目进行归类。

归类后,反映企业需求的招聘信息被分为四个维度:专业经历、一般技能、HR关键能力和责任心,没有无法归类的条目。高校的培养目标共分为六个维度:专业经历、基本知识技能、通用能力、科研能力和身心健康,没有无法归类的条目。

三、 结果与讨论

从以上质化研究的结果来看,企业招聘要求以及高校培养方案具体的维度分类结果如表1所示。

1. 高校视角与雇主视角的关注契合点。由表1可知高校所关注的可雇佣性在某些方面与企业的关注点是相吻合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专业经历。多数高校培养目标里明确规定,培养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毕业生,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能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工作,使毕业生能够顺利进入企业,适应工作岗位。企业也总是希望新员工入职后就能适应岗位要求,工作上手快等,在以上有关专业经历方面,高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是一致的。

(2)一般技能。一般技能也叫通用技能或可迁移性技能,这种技能的提高往往会大大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显然,高校在其培养目标中非常强调对一般技能的培养,包括外语、计算机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此类技能在以往的企业招聘要求中也频繁呈现,高校和企业对于一般技能的培养和要求非常契合。

(3)一般工作能力。高校与企业共同关注的一般工作能力包括沟通协调、创新能力、团结协作、适应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这些能力是大多数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企业之所以要求毕业生要具备这些能力,是因为HR从业人员必须主动去了解和熟知企业其他部门的业务,具有向管理者以及员工推销人力资源的创新性产品与服务方案的技能。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单个个体是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所以团结协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2. 高校在可雇佣性培养方面的欠缺之处。尽管高校与企业在可雇佣性要求上具有较多的一致性,然而,企业所关注的可雇佣性的部分内容,在高校培养方案并没有被有效关注。

(1)企业强调实习经历,而高校对实习过程把关不严。样本中五分之一的企业在招聘信息中明确表示有实习经验者优先,说明企业还是比较看重毕业生的实习经历,而目前高校的培养模式中往往更多的是课程化教学,即使很多高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有实习过程,但是高校对实习过程缺乏监控,仅仅借助一份实习报告作为实习凭证,而对于很多学生的实习造假行为却视若无睹。实习质量无法保证,会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质量,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时所需的可雇佣性。

(2)企业强调过硬的基本技能,而高校强调娴熟的应试技能。高校培养目标关注对学生的英语、计算机等一般技能的培养,但是有关的培养目标还不够具体,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中缺乏侧重点,监督和实施不力。例如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应试技能的培养,大学毕业生往往掌握的都是“哑巴英语”。再如,在计算机操作方面,高校只是以考级的形式勉强督促学生掌握编程的技能和基本的操作技能,满足不了企业对毕业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软件操作的要求。

(3)企业需要实用的职业能力,高校培养宽泛的一般能力。人力资源管理部是一个独立部门,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多种与职业相关的关键能力,例如:良好的服务意识即公仆精神,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如及早判断员工与企业的矛盾以便尽快解决)。这些企业所需的能力并没有出现在高校的培养目标中。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高校更多地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即任何职业都需要的能力。即使对于一般能力的培养,高校也没能严格履行培养方案的要求。此外,高校对大学生的学业考核机制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学习过程基本不存在压力,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高压力职场生活。

(4)企业需要负责任的人,而高校却忽视了责任心的培养。责任心是个人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维度。研究表明,责任心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组织支持的情况下,责任心会通过工作投入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于艳等,2013)。所以,企业非常重视毕业生是否具有责任心,每一份招聘广告中都几乎会提到“责任心”一词。然而,高校的培养一开始就假设学生是具有责任心的或者学生的责任心是不可培养的,这种假设甚至使毕业生在应聘失败时仍然不明白责任心的重要性。

(5)企业需要的是专业型人才,而高校培养的是通用型人才。企业的各项工作分工非常明确,在人才的使用上更强调专业和实用,但高校的人才输出不仅仅指向企业,其学生能力的培养往往宽而泛。因此,二者在人才的能力对接上存在缺口。例如,本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高校培养目标中都提出培养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的毕业生,并且要求学生投入大量时间用于毕业设计以提高科研能力,大有把本科教育研究生化的趋势。企业在人才选拔中首先强调的是动手能力强,操作技能高等实用性能力和技能,而往往把科研能力看作是可选项。

四、 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启示

1. 完善实习机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友这一平台,通过校友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在增加实习机会的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实习效果。高校也需要建立已就业的毕业生的学生网络,帮助在校大学生获取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和资源,帮助在校学生明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这也是高校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次,高校通过更多地增设企业奖学金,并将学生的实习成绩与企业奖学金挂钩,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习工作中并获得提高。此外,学校可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实时监控学生的实习状况,学生要定期向指导老师上交实习报告,这既可以帮助高校教师积累实践教学经验,获取第一手教学案例,同时也可以防止学生的实习造假行为,提高学生的实习参与度。

2. 培养学生过硬的操作技能和应用技能。在本研究中,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电脑操作和英语能力。在电脑操作方面,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不要单纯为了考级服务,而应该更多地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虑,例如,通过实践应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教会学生运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在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教师应该转换教学方法,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度“强制性”地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学院在课下营造良好的“英语角”文化。

3. 转变课堂教学模式,重视能力培养。教师要随时能够将最新鲜的案例带入课堂,一是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二是引导学生分析案例,逐渐培养学生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师要引入“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一次次的作业设计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多利用校友平台和学校资源,邀请学术界和雇主代表参与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即可达到见多识广、视野开阔以及提前与企业要求接轨的目的。在这一点上,英国职业教育基于雇主驱动、需求导向、人性化的课程设计做了一个良好的典范,学校与雇主通过交流把行业、雇主和劳动力市场的组织需求转化为个性化的学习课程,毕业生整体的可雇佣性明显提高(李传瑛、王春秋,2013)。

4. 多方创造条件,增强学生责任意识。责任心培养应贯穿在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的所有环节中(刘波、陈力,2014)。首先,学校要实行责任意识的文化渗透。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讲座、校园广播、大型的责任意识主题活动等形式营造良好的责任意识的文化氛围,唤醒和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学会对自己负责。其次,具体到各个班级可以实行班委轮流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成长的岗位,帮助学生进行角色定位,明确角色责任并对所在岗位负责,通过实际的岗位工作塑造学生的责任心。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强调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重要性,每门课程都可以增设课程服务岗位,让每位同学都有为班级服务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参考文献:

[1] 顾露雯,汪霞.英国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研究:内涵、维度与课程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2012,(5):3-7.

[2] 闫岩,任广新.就业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9):71-73.

[3] 叶红春等.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3,(7):1-3.

人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篇4

(一)一、实习目的通过暑假实习,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向公司人事部门同事学习具体的人事操作,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领会掌握,融会贯通,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从宏观上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并在工作中学习新知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提升,以指导未来的工作重点和职业发展方向。

二、实习内容

我的一开始的实习职位是招聘专员,主要负责电话预约应聘者,参加招聘会;后来的职位是人事助理,其职责主要包括:协助上级绩效考核;管理劳动合同、员工信息资料及各类人事档案资料;协助执行招聘工作流程,发布招聘信息,筛选简历及安排面试,办理员工招聘、入职、离职、调任、升职等手续;协同开展新员工入职培训,业务培训,联系组织外部培训以及培训效果的跟踪、反馈;帮助建立员工关系,协调员工与管理层的关系;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了解到公司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着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以目标化、细分化、程序化、量化来保证各项工作高效低成本的顺利执行与完成。

另外,在实习期间我还参加了公司的以商会友活动,开阔了视野,也见识到了销售的另一种手段。通过一种室内的暂时思想轰炸,推出自己的产品,达到签单的目的。

三、实习结果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东西,终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理论的价值。

通过这段时间的亲身体验,感觉到实际的人事管理流程与学校学得的书本知识差距还是很大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需要磨练的。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经过这个实习期的检验,在学习到很多新东西的同时,我也发现自身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实际操作能力还比较差,尤其是做表格的时候对excel操作了解的较少,office整体理解但实际操作还有所欠缺。当然,在工作期间也犯过一些错误,如对一些常用人事表格的填写检查不仔细造成后期工作的不便,录入人事报表的数据出现过误差,员工的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等错输和漏输的也有过。

总之,实习就是一个发掘问题、检验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关键是能找到问题的要点和解决办法,不断在错误中成长。通过这段时间的磨练,使我懂得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作的基本流程,对人事工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锻炼了我实际操作能力,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虽然这次实习期转眼就结束了,但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会把这段难得的经历与实际相结合,会让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懂得了太多的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假期实践 增强了我的办事能力交往能力,叫我懂得钱来之不易,叫我懂得人要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记得刚进公司的那几天,感觉一切都是陌生和新鲜的。企业不是学校,同事不是同学,我们需要学会贯彻执行。在最初的几天里,我对具体的工作事宜不清楚,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所以就不断的向老员工请教和询问,拿不定的就去找部门的同事确认。跟公司外部的人员打交道时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部门和公司的形象和利益,比如接一个电话或接待一个来公司面试的应聘者,自己的言行举止都是在向外展示企业的形象和文化,哪一点做的不好或者不够到位,都有可能对公司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

这段时间的实习,我感受颇多,以下便是我在实习期间自己的一些体会:

1、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本上的理论看起来很乏味,有时也难以理解,但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操作,慢慢地就会从生疏到熟练。如果不将理论上的东西指导自己的亲身实践,根本无法真正透彻理解它的真正含义。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加上我的虚心好学,我感到自己真正学到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了新的提高。

2、要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要求自己。尽管只有一个月的实习时间,但我努力把实习当成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把自己当成单位的一名正式员工来要求,经常思索自己该如何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声誉和效益,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严格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不放松,不懈怠。

人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二)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人力资源开发和实施,中层领导班子的建设与管理,劳动、人事、工资、保险、专业技术职称、职业技能鉴定、员工教育培训、人事档案、劳动保护、离退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人力资源部设置正副主任各一名,其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一要有爱心:爱职业,爱员工、敬重领导。二要有责任心:认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事无巨细,事事重要,事事都是责任。三要业务精益求精:时时、事事寻求合理化,精通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知人善任,用人有方,追求人与事结合的最佳点。四要具有探索、创新、团结、协调、服从、自律、健康等现代意识。五要树立诚信观念。诚信乃做人做事之本。

由于人的工作是最复杂微妙的工作,人力资源主任这个职位是对个人品性要求很高的一个职位,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想成为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人力资源主任具备以下方面的素质:

具备公正、忠信、坚定勇敢的意志力。对于人力资源主任来说,只有公正才可以做到无私,才能够客观地对人力进行评估、确定,在选拔、推荐、使用人才时坚持具备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各种社会科学知识或方法,对人性的分析判别提供技术保证。另一方面,一个人力资源的负责人同时要和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人员接触相处,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对各种人才以及各类人才和不同层次的人才进行验核判别,也有利于人力资源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为建造单位或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库营造条件。

具备实现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包括: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手册设计的能力;职位分析和绩效考核管理能力;薪酬与福利管理能力;()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能力;人事制度管理能力。当然,作为人力资源经理还应具备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自信力(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兴趣或爱好)等其它素质能力。

当前成都电业局正在深化改革,以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电力企业实施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为取向,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依据“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强化综合协调、监督保证职能,真正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规范合理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组织管理体系。为此正在认真搞好自身定机构、定员、定岗、定责工作,规范内部机构、岗位设置。设置了局长工作部、生技部,财务部、电力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安全监察部等机构,其中人力资源部在进行有效的人员配置和岗位设置,对内部人力资源合理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途径,以较少的人员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加快电力发展步伐,创造更多的饿就业岗位;清退临时工,安置富余人员;控制新增人员,把好人员“入口关”;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退休政策,凡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员工,一律按时办理退休手续;规范岗位条件,各类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学历或职称:主要生产岗位上的中、高级工岗位人员必须具备技校、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本岗位高级工以上证书;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上的人员,必须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后勤服务岗位上人员必须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即竞争上岗为核心,打破岗位人员聘用上干部和工人身份界限;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管理,严格考核。

同时在工资制度方面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规范工资分配体系,加强岗位技能工资制的管理。技能工资制有基本工资和辅助工资组成,基本工资由技能工资和岗位工资组成,技能工资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实行过渡技能工资标准,即以员工现行工资标准扣除6元后,暂就靠入技能工资标准,作为其过渡技能工资。岗位工资是员工所在岗位劳动责任轻重,技能要求高低,劳动强度大小和劳动条件好差,通过科学评价而确定的工资,由于泸州电业局把岗位划分为生产岗位、管理及专业技术岗位两大类,分别按照“岗位劳动评价结果”确定各岗位的岗级,确定相应岗位工资。生产岗位岗级以220kv变电站的值班长为最高岗级12 2级,最低岗级为3 2级;管理及专业技术岗位以电业局局长为最高岗级19 2级,最低岗级为3 2级。辅助工资由年功工资、暂未列入基本工资的国家规定的各种津贴补贴、各种奖金、浮动升级工资、电业局确定的各项补贴组成。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实施是与灵活多样的具体分配形式结合,把岗位、技能工资的一部分和奖金、津贴捆在一起,实行一岗一薪,在岗人员易岗易薪,岗位工资实行动态管理。

人力资源部除了负责工资薪酬事务,还要对中层领导班子的建设与管理负责,比如局长工作部主任、生技部主任,财务部主任、电力营销部主任、安全监察部主任等职的上岗条件、岗级、职数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例如对财务部主任的上岗条件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会计师以上职称,必须是财会、经济类专业,岗级17级,职数为1,并要求从事电力系统相关管理及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由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出,人力资源部的职责工作及对主任的要求是全面的,在整个单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 篇5

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

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 就业质量调研报告

2015年12月

一、调研目的

根据福建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和省教育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通知》(闽人函〔2013〕368号)要求,我省本科高校完成本校首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是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招生就业渠道,客观反映我校目前的毕业生素质和社会声誉,及时发现材料化学专业在专业设置、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院系领导的指导下,我专业积极开展就业市场的调研工作,对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通过调研,我们获得了丰富的资讯,对我院的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集中在2015届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

三、调研内容

1、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3、毕业生对材料化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具体有以下三种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直接将问卷调查表分发给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部分毕业生(35%以上)填写,回收问卷(份数需达到发放问卷总数的85%以上)。

2、用人单位调查,通过发放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具体表现。

3、电话访问法。调查者通过电话,对问卷调查表中的问题向部分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进行访问,并由调查者填写问卷调查表。

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

第一章、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本专业毕业生生源地分析

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共计47人,生源地为本省24人(51.1%)的泉州、漳州、三明、福州、龙岩、宁德、莆田七个地区,外省23人(48.9%)主要来自湖南、湖北、浙江、江西、河南、安徽、甘肃等十三省。

二、毕业生就业率

本专业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2015年9月1日初次签约率为53.2% ,就业率为85.1%,其中签约人数 25人,签订就业协议书人数22人,考研升学4人,签订劳动合同1人,国家地方项目2人。就业情况截止到2015年10月25日,材料化学就业人数40人,就业率85.1%。

三、毕业生就业流向情况

1、单位性质分布

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选择就业的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20人,50%)、教育单位(7人,17.5%)、民营企业(4人,占10%)、升学考研(4人,占10%)、国有企业(6人,15%),个别人进入科研单位和国家地方基层项目(各1人,2.5%),这与泉州私营企业比较发达、国营企业较少的社会经济结构密切相关。

2、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仍然集中在福建省内27人(63%),其中选择在泉州地区(12人)就业的毕业生占到了34%,其次是福州与厦门(各5人)占14%、莆田(4人)占11%,漳州(1人)占3%。泉州生源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泉州地区,其余分布在厦门、福州、漳州地区,外省13人(37%)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六个省市。

而泉州生源学生4人主要分布在泉州就业2人,莆田就业2人。

3、毕业生异地就业情况

由于本校处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内地生源毕业生主要留在了福建的泉州、福州、厦门、莆田、漳州,占毕业生的64%,分布在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毕业生占18%。

4、就业行业分布

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工业制造业、服务业、商业。

本专业为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科专业,45%的毕业生从事专业技术岗位,业务岗位22%,专业技术管理岗位12%。

第二章 创业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一、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1.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学院通过多渠道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毕业生开展多层次的就业指导和相关政策辅导,引导毕业生参加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计划”、“服务社区计划”、全省教师招考及各类基层单位企业的招聘等,目前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90%以上面向基层就业,效果好。2.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推动下,对学生开设创业选修课,鼓励大三学生选修该课程,推荐意向创业的学生参加YBC培训班,组织毕业生参加创业宣讲会等,有小部分毕业生兼职创业。3.完善双困生就业帮扶机制

学校、院重视双困生就业,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辅导员对双困生进行不定期的谈话,及时了解情况,建立相应的对策,通过帮助推荐工作单位,发放困难补助金等形式,指导双困生树立自强的信心。4.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学院成立了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各辅导员定期向学生发布或通知相关的就业信息,各班班干组成就业工作小组,通过班会、班级QQ群、微信、飞信、易班平台等形式及时的将相关的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向每位毕业生传达,做到全覆盖。5.完善校园招聘活动制度

我校就业指导中心每个学期联合省、市公务员局集中举办1-2场全校大型人才招聘会,学院每学期也结合各专业实际,定期举办1场院级人才招聘会,不定期举办用人单位的专场招聘会,如面向材化专业的晋江百宏集团、诚长鞋材有限公司的专场招聘会等。

6.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学院开展“每月一企”活动,加强与企业用人单位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与企业开展共建活动,努力为毕业拓宽就业渠道,每年带毕业生到企业见习、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同时还与企业开展科研、生产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学长带师弟、实习等形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二、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情况 7.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

学校统一为高年级学生开设创业选修课,同时还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成立了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鼓励学生积极创业。材料化学专业辅导员已任《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四年,并长期从事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8.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

学院不定期聘请创业典型人物来院讲授经验,邀请专家来院讲座,组织宣讲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就业创业政策;配合学校就业中心开展创业培训班,帮助毕业生申请创业扶持基金,辅导员开展一对一辅导等。目前,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离校前就业率高,初次就业率基本在53%以上。9.毕业生对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评价分析

本专业2015届毕业学生总人数49人,发出问卷42份,收回42份。通过问卷调查和回访,相关分析如下。

第三章 就业创业相关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趋势特点

1、就业现状满意度情况

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现状普遍还是满意的,5%根据自己的感兴趣的行业找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55%的同学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较满意,还有33%的同学对自己的工作认为一般,也就是说总共有94%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还是认可的;仅有少数几个人对目前工作现状很不满意(5%),这也跟个人的能力与期望值有关系。

毕业生对工作的要求除了薪酬合理外,更加注重工作环境、提升的机会,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更加看重工作与个人的兴趣紧密结合。

2、专业对口率情况分析

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对口者及基本对口者占55%,相关联单位占24%;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占21%,这主要是毕业生个人兴趣偏离专业方向、整个社会不正确导向等多种因素引起。

3、薪资水平及分析

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毕业时第一份工作薪酬绝大部分不高于3000元/月,占90%,3000-4000元/月占19%,4000元以上的占5%。第一份工作的薪资与学生急于就业的心情是相关联的,由于受整个世界经济形势大环境不景气的影响。

毕业半年后,工作收入普遍都提高了,其中,2000-4000元的比例80%,4000-5000元达到了13%,5000元以上的占了5%。这说明,经过半年的工作实践,本专业毕业生工作能力得到了所在单位的认可。

4、离职率及分析

正常的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毕业后三五年之内,工作的变换是不可避免的,但本专业毕业生工作相对稳定,近60%的同学至今未换过工作,变过1次以上的仅为35%。

毕业生变换工作的原因不尽相同,从高到低 分别为:为了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和福利,争取更多的晋升机会,为增加工作体验和阅历,为了满足自己兴趣和爱好,为了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及对原单位的工作难以适应等其他原因。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使用评价

针对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听取了用人单位对所聘用毕业生的反馈:毕业生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工作态度与责任心、适应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实际工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均100%满意或很满意。就业单位对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工作态度端正,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勤奋务实的精神;知识面宽,上手快,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第四章 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就业率趋势 1.就业率总体变化趋势

化生学院近五年来,总体的就业率保持在98%,签协率每年稳步提升3-5个百分点,今年签协率为40%,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扎实推进,下一步将重点抓签协率提升。

2.材料化学专业就业率变化趋势

材料化学专业就业率近年来基本保持不变,签协率在学院的各专业中相对较高,每年保持在70%左右,原因是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就业的主动意识和签协意识较强。

二、月收入变化趋势 3.月收入总体变化趋势

化生学院大部分毕业生刚毕业前两年月收入均在2000-4000元,小部分月薪超过5000元。毕业生月收入随着社会总体经济变化的影响相关性不显著。4.材料化学专业月收入变化趋势

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月收入整体情况与学院各专业大致相同。

三、专业相关度变化趋势

6.材料化学专业的专业相关变化趋势

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相关性较大,毕业生就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对口者及基本对口者占55%,相关联单位占24%;近几年来,总体的专业对口率约保持在80%。

四、就业现状满意度变化趋势 7.就业现状满意度总体变化趋势

8.材料化学专业就业现状满意度变化趋势

通过问卷调查,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在86%,小部分毕业生(14%)因尚未实现理想工作等原因,对就业现状态度一般。

五、离职率变化趋势 9.离职率总体变化趋势

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与2014届毕业生比较,2015届毕业生就业相对稳定,离职率有所降低。

10.材料化学专业离职率变化趋势

目前,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离职人数相对较少,学生总体对自已选择的就业单位相对满意,大部分公司从事工作是与所学专业相关,因此学生对跳槽或换岗位相对显得比较谨慎。

第五章 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一、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与反馈

1、对学校满意度评价

约19%的毕业生对学校、二级学院非常满意,57%满意,19%认为一般但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不满意者2人,占4%。下图是对本专业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本专业学生毕业后,通过对学校、对本专业办学质量、对就业情况等方面综合衡量反馈,对本专业满意度较高。

2、对教学的满意度与反馈

学校教学工作总体满意度: 非常满意7人占16% ;满意23人,占55%;一般10人,占24%,还不满意的2人,占5%。

从学生反馈意见来看,本专业教学工作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从高到低)如下:实习实践环节不够;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学生课堂参与不够;教学方式;课程数量和类型不合理;课程内容不适用或者陈旧等方面。

由于本专业的工科性质,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所处位置之重要是不容置疑的。2015届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应该加强(从高到低)一下几个方面:学校安排的企业实训;;校内实践;暑期社会实践及企业参观等。

二、对本专业的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我院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的总体水平得到提升,学生素质有所提高,就业质量较好,社会认可度较高。但是针对该专业的学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为学生提供各种方式来加强薄弱环节的提高,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对能力的培养仍需加强。毕业生强调,大专教育不应只是教会学生某项技能,而应重在“树人”。学校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要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开启社会和知识大门的钥匙。

2、参与社会实践仍然较少,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能力的锻炼。部分毕业生希望学校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在实践中学习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3、部分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尽相符。毕业生反映,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系程度一般,本专业将在一定要保证基础理论课、核心课、主干课的教学质量,夯实基础。

三、调查结果对我们的启示

综合毕业生反馈的问题和意见,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工作。

1、积极探索,采取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的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随着生源素质和能力培养要求的提高,本专业积极争取和拓展职业技能考证的层次和范围,为学生提供更多更适用的技能服务。在教学中大力推广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引发积极性的各种教学方法;推行“双师制”,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通过任务驱动,工学结合,多管齐下,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实际技能和专业素质。

2、巩固现有实习基地,扩展现有实习基地功能,新建校外实习基地,实现校外实习基地的多元化。以百宏集团、诚长公司、信和涂料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为依托,建立见习、实习培训功能的综合性实习基地群。加强与实习基地相关人员的沟通与协调,使现有实习基地的运作规范化、稳定化、长期化。实习基地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工作态度、开阔学生的视野,要将学生的实习与就业紧密结合,以扩大学生的实习面与就业机会。

3、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调整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贴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能力本位、就业导向要求。依据人才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本质,按照国家行业职业标准要求,结合广泛的社会调研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对照岗位,将能力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岗位技能分解到不同的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之中,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标准,使每门课程和每一项技能训练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地位及任务得到明确。

人力资源毕业实习报告 篇6

现在的实习生活对我来说不知道是什么味道,有时候闲得要死就比如现在,有时候又忙得要死,就比如现在之后。说句实话我都不知道我现在在做些什么,我要做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一切都是那么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好郁闷!

不过在这一个星期里,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至少我懂得了不少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也许有时候怪我自己,我给人的第一印象或者说开始时的印象应该是那种比较乖乖型,或者说比较文静型的感觉吧!也许有时候有人会认为我是那种比较孤傲的吧!可是熟悉我的人都知道,那一切都是假象。其实我自我感觉我还是那种比较随和的人,我喜欢和朋友一起海聊,喜欢和朋友一起发疯,但在陌生人面前我永远是那样的文静,即使心中有很多的想法想表达也不会去随意吐露我的心声!也许这也是我的致命处吧!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材料 篇7

关键词:无机材料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

毕业设计是高校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系统训练和检验过程, 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通过这个环节, 可锻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目前, 理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整体水平存在下滑趋势, 如何保证理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发挥这一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已成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1]。本文结合专业老师教学第一线多年的实践和体会, 在分析影响毕业设计质量主要矛盾的基础上, 尝试一种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团队指导法, 这对于进一步深化理工科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益的。

一、建立毕业设计团队的目的和意义

传统单纯的个体毕业设计存在许多弊端, 例如选题难, 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量大, 学生能力得不到很好培养。近年来, 随着高校本科生数目的增多, 高校教师往往同时指导多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许多工科院校要求本科毕业设计题目不得重复, 甚至几年内不得重复, 增加了高校教师选题的难度。选题太难, 学生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很难高质量地完成;选题太简单, 毕业设计过程形同虚设,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题目选定了之后, 每位学生的研究内容都不尽相同, 遇到了难题, 找不到合适的讨论对象, 少数学生遇到困难一拖再拖, 延误进度, 最终影响毕业设计质量。

基于以上原因, 有必要引入新的毕业设计模式。团队式组织是一种高效的组织形式, 它是在团队成员充分合作的基础上确保任务的高质量完成。无机材料专业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当中, 采用了团队毕业设计的形式, 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1994年, 斯蒂芬·罗宾斯教授首次提出“团队”的概念[2]: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所谓团队合作能力, 是指在团队的基础上团队中的每个成员不仅具备个人能力, 更具备一种通过各尽所能来互补互助以发挥最大效率的能力。经济全球化时代, 生产力飞速发展, 竞争愈加激烈, 加速和强化了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分工细化要求人们掌握更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同时要求这些不同知识、技能更广泛、更深入地进行交换与合作, 团队合作能力已成为个人在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素质。所以, 要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就要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团队模式的建立

所谓团队模式包括两层含义, 即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

1. 教师团队的建立

教师团队是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员构成的, 可以弥补原来单人指导学生的不足。例如一旦某些教师出国、出差或开会, 团队中的其他教师就会进行指导和监管, 避免指导缺位。

教师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和青年教师组成。团队第一指导教师为专业带头人, 指导的本科论文多次获评江苏大学优秀论文, 团队成员均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年轻教师, 且在不同的高校取得博士学位, 目前承担着863课题、国家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博士后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自身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团队模式既可保证团队的科研方向有比较高的起点, 又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

2. 学生团队的建立

教师和学生以双向选择的形式, 组成学生团队。经过多年的实践, 我们发现一个对课题感兴趣的学生在完成课题的态度上, 比一个对课题无兴趣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要认真。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 学生团队共由六位同学组成, 其中三人考上本校研究生, 一人考上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 团队成员有着共同的特点, 即对科研工作很感兴趣, 部分同学参加了江苏大学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 在三年级时就进入老师的课题研究,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并有同学参与并完成的工作发表在Materials Technology期刊上 (SCI收录) 。

三、团队毕业设计 (论文) 的选题

选题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相关, 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毕业设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 学生对背景熟悉的课题比较容易接受, 上手快, 有利于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研究工作。选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好的毕业设计题目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浓厚的科研兴趣, 让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难题, 体验科研的乐趣。选题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这是团队毕业设计选题的基本要求。系统性强的课题有利于充分培养团队毕业设计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将一个系统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子课题, 每个成员都单独负责一个子课题, 只有各个成员之间通力合作, 才能圆满实现团队总目标。

根据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特点及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结合部分学生科研立项的研究方向, 同时结合实验室现有条件, 选择“无机功能材料的水热制备技术”为毕业设计团队总课题, 各指导老师子课题结合老师科研项目, 围绕总课题展开。该课题紧密贴合学生专业背景, 涉及《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测试新技术》、《粉体工程》等多门课程, 可以较好地利用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 同时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 水热法广泛应用于无机功能材料, 如单晶材料、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发光材料等的制备研究中, 不仅可以制备粉体, 而且可以制备薄膜、纤维, 甚至是复合材料, 在新型无机功能材料的研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课题瞄准无机功能材料发展的前沿, 围绕无机功能材料的研究热点, 如纳米单晶、稀土发光材料、压电陶瓷等展开, 是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提升,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很强的探索性。对学生而言, 该课题题材新颖, 极具挑战性。

四、各种能力的培养

1. 文献调研、写作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团队安排教师专门对学生进行了文献调研能力的培养, 使其掌握利用图书、检索工具和网络等手段查阅的方法, 然后消化、分析和总结所查到的资料。为了使学生达到论文写作的规范及要求, 安排了教师专门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训。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我们每两周举办一次研讨会, 要求团队中所有学生汇报研究进展、下一步计划和遇到的问题, 然后大家共同讨论。

2. 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还引导学生参与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课题实验活动, 如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课题研讨、论文答辩等, 并安排教师专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详细讲解水热釜的使用规程和注意事项, 并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 每一位指导老师都要全程指导, 介绍相关仪器设备 (如X射线衍射、热分析、扫描电镜等大型仪器) 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尤其是谱图的分析方法,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后独立完成实验研究。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团队安排教师给学生讲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通过团队研讨, 与硕士生、博士生交流等形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潜力, 鼓励他们在文献基础上大胆创新, 提出新思路、新方法, 给学生提供可能的机会和必要的经费支持, 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创新活动。

3.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团队具有目标一致、关系融洽、齐心协力、技能互补等特点。可以看出, 学生毕业论文中团队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专业工作的能力, 而且要求学生有能力为具体的团队目标承担各自的责任, 作出共同的承诺, 并相互协调, 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毕业论文的时间有限, 我们要求学生对团队目标深刻理解。团队成员定期研讨, 让学生明白, 个人所作的论文工作只是团队中的一部分, 它要满足团队目标的要求。学生所采取的方法、手段能互相融合, 材料制备方法、测试方法均具有可借鉴性, 团队各成员可以互相学习, 互相探讨, 取长补短, 弥补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 同为水热法, 针对于不同的材料具体的制备工艺如温度、时间、溶剂组成、pH值等均不完全一样, 但是又有可借鉴之处, 虽然每位同学针对某一类特殊的材料制备展开研究工作, 但是, 通过交流与合作, 可以了解整个团队工作的进展, 从而对水热法在新材料研究中的应用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多人合作并不意味着依附他人, 也不代表工作雷同, 团队中每个学生有各自的具体任务, 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 又相对独立, 学生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能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学会独立判断与策划。每个人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论文。团队毕业论文不仅体现在团队结果上, 更反映在学生能否进行团队工作的过程中, 也就是通过整个毕业论文, 学生能否树立团队意识, 培养团队习惯, 提高团队工作能力。

五、结语

团队指导模式, 不仅锻炼了学生, 而且锻炼了老师。经过一学期的努力, 团队成员,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团队六名同学, 有两人毕业设计成绩为优秀。回顾本次团队指导的过程, 我们认为, 通过这种新的模式的尝试, 群体的智慧得到了充分发挥, 个体的行动智慧也得到了催生和积淀。通过老师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不断交流共同促进毕业设计教学水平的提高, 也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

但是,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 有一些不足,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将继续对这种模式进行尝试与推广, 在选题过程中进一步强调系统性, 也加强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 充分调动每个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深化和提高, 不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和从文献、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冠卉, 屠洁.毕业设计创新团队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 2009, 8:170-173.

鞋类专业毕业生调研报告 篇8

前言:

2014年7月至12月,笔者对广东省鞋类行业情况和我院鞋类设计专业毕业生现状展开了调查,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广东省鞋类行业对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要求,找出我院鞋类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和专业建设进度,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本次调查主题对象为最具代表性的15家鞋类企业(用人单位)和我院在该单位工作的毕业生。调查形式主要是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过程中,本人得到了有关单位和人员的积极支持和大力配合,并取得了第一手反馈信息和建议,从而启发了笔者对于鞋类设计高职教育的思考。

一、鞋类行业调研情况综述

(一)广东省鞋类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概述

1、发展现状

鞋类企业是广东省的重要传统产业,十年来凭借沿海区位优势的发展条件,鞋类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新崛起的鞋类劲旅为广东省鞋类设计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目前产值超过500万元的鞋类企业广东有2000多家,生产数量占全国27%,其中2010年鞋类出口数量为41亿双,占全国出口的42%,出口金额为14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额35%。

不过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受经济影响,加上人们收入没有明显提升导致消费能力下降,这几年广东的整个制造业(鞋、服、帽、皮具等)订单量都在萎缩。其中鞋类企业中从事男鞋和女鞋内销开发和生产的企业数量日趋饱和,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与前面几年相比,这两年百丽鞋业公司旗下百丽(BELLE)、他她(TATA)、天美意(Teenmix)、思加图(Staccato、森达等品牌订单量较往年减少了20%;哈森鞋业公司自主品牌内销鞋订单数量也没有增长。鉴于优胜劣汰市场原则,这几年中小企业和无自主品牌企业部分仍然会倒闭,不过国内童鞋需求市场还有很大空间,因此未来几年童鞋企业发展空间很大,尤其现在各个家庭对小孩穿鞋越来越重视,对小孩消费也越来越大方这样的背景下。

2、发展趋势

广东鞋类产业日趋成熟,竞争优势由劳动力成本优势向产品质量创新优势、产品开发创新优势、品牌创新优势、文化创新优势的高层次优势转变。2011年是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年,产业的微妙变化都将对广东鞋类产业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迫于劳动力紧缺危机,借助于人民币升值换汇优势,新一轮技术改选、设备更新之风在鞋类行业悄然兴起。科技和创新贡献的作用在本轮产业升级中得到彰显。吊挂生产线、电脑终缝制设备、电脑控制专业工艺设备、产品信息条码分拣设备、后整理设备、产品检验检测设备等都成为被引进的热门。

近年来,随着内需不断扩大,价格指数持续上升,内需切切实实成为了我国鞋类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国内企业成熟壮大、国际名牌蜂拥而入,更多海外鞋类品牌对中国中高端市场跃跃欲试,在国内企业的生产基地不断扩大生产的规模,国内中小企业在夹缝中苦苦挣扎,找寻生存之道。未来的广东鞋类市场新一轮“洗牌”时代已经到来,而“洗牌”的孪生姐妹“市场细分”也将随行而至。2007年,广东鞋类市场必然好戏连台,机遇和挑战并存。伴随着新一轮国内市场重新“洗牌”,广东鞋类品牌和市场细分不仅仅局限于品种、档次、区域的进一步细分,更表现在以产品或相同档次产品层中通过“产品风格”和“消费群”进行的横向再细分。市场被拉平,占据各个市场位置的品牌个数将被摊薄。可以看出,新一轮细分的竞争焦点是“文化”、“创新”和“研发”,最终的目标是“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差异化”之剑在这一时期格外锐利,缺乏科技投入和市场研发的盲从行为,在这个市场机遇和挑战面前都将十分危险。随着国际品牌加入竞争队伍,细分出成为了民族品牌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的运动鞋市场、皮鞋市场的竞争态势就已明显体现出“洗牌”和市场细分的迹象。本轮细分不仅仅为品牌生存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也为企业的多品牌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我院鞋类设计专业毕业生调研情况

1、毕业生薪资待遇情况:

最近四年毕业生,90%都学生刚毕业时起薪都在2500~3000元/月,工作一年以后薪资普遍在3500-4000元/月。后续的发展则取决于个人能力和机遇,月薪4500-8000元不等。

2、毕业生工作对口情况:完全对口或比较对口占75%;工作联系紧密:占10%,工作不对口占15%。

3、就业岗位:

设计(美工)岗位:占51%;

手工或电脑制版岗位:占17%;

工艺与流程设计岗位,占12%;

鞋底模具制图:占6%;

其它(跟单、销售等):占14%.

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结合往年调研表明,历届毕业生从事设计(美工)岗位工作人数都在50%左右,是从业人员最多的一个岗位群,该岗位群起薪通常在2500~3000元/月。从事制版岗位17%,从事制鞋工艺、生产管理、开发业务等岗位人数12%。模具制图岗位人数6%,模具制图岗位薪资待遇较其它岗位要高(起薪3000~3500),所以就业门槛也相对高一些,不过对于技术扎实的学生发展前景良好,比如13届毕业生华亚鹏、王鹏连个学生,毕业不到一年月薪已达5500~6000。

4、求职途径

参与调研的学生中,50%是网上求职,20%学校招聘求职,30%通过老师、学长、朋友介绍求职。由于今年才有企业到学校招聘,往年都没有企业到学校现场招聘,往届毕业生反映,现在绝大部分人找工作都是网上求职,网上求职比例超过了65%,老师、学长或者朋友介绍一般都在30%左右。根据求职统计情况,我们在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方面,除了联系企业或者往届毕业生帮在校生介绍工作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大三后期要提前在网上投简历,并指导学生根据岗位对人才要求来制作简历和提供作品,从而增加网上求职成功几率。

5、学生选择工作单位时的重要因素

学生选择工作单位时的重要因素方面,85%学生把“专业对口度”为第一考虑对象,他们同时也选择了“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少数学生第一考虑的是单位知名度、所在地或者家庭影响。

6、学生对自己能力在工作单位中的竞争力

60%认为自己工作能力在单位中竞争力为“一般”,20%认为“较强”,10%认为“很强”,10%认为“较差”。

7、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运用情况反馈

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运用情况:认为“运用较多”的为25%,认为“运用一般”的为38%,认为“运用较少”的为33%,认为“基本不用”的为3%。

学生认为学校安排的专业实践环节情况:80%学生认为学校安排的专业实践环节“较多”,20%学生认为学校安排的专业实践环节“不太充足”或“比较缺乏”

三、调查结果对鞋类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思考

1、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人才需求变化,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关注鞋类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整个产业的各环节都需要用时把握,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的问题。要结合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更新培养体系,在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基础上,及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方向,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2、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需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要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模块+项目”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和教学项目,不仅要适应职业学校的学历教育,而且要适应在职人员更新知识和技能培训的需要。

3、加强鞋类设计专业师资培训。教师不仅是教学工作的执行者,也是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教师通过全面了解鞋类行业、岗位人才需求等方面发展变化为前提,有针对性的通过自学、机构培训、企业培训等方式在专业技能获得提升不断推进鞋类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应该以调研搜集的信息为基础,思考课程内容改革,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载体进行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上一篇:风险投资联系方式下一篇:战士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