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发展工作报告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金融服务发展工作报告(通用8篇)

金融服务发展工作报告 篇1

今年以来,县金融办立足职能,服务大局,努力开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做好全县金融工作,力图实现县域金融“产业化、规模化”。坚持“融资规模上档次、融资方式有创新”,全面推进我县金融业上水平,更好的服务和带动地方实体经济。第一部分:今年的工作情况

一、唱响融资主调、配合经济发展

融资一直是金融办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金融办立足职能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体现。今年以来,我们坚持“督促县内银行放贷,引进域外银行支持,扩大直接融资比例”。预计年底前可实现县内银行新增26亿元,市外银行累计新增24亿元,直接融资20.5亿元。(截止到10月份,实际完XX县内银行新增23.87亿元,市外银行累计新增22.61亿元,直接融资18.26亿元。)

第一、督促县内银行放贷。县内银行一直以来是融资的主力军。今年以来,我们加强督促引导力度,分月、季度、半年召开银行调度会议,听取各银行的信贷完成情况和下一步的信贷计划。组织专题政银企对接会,现场帮助银企双方加强沟通,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互不信任。每月通过月中电话统计、月末报表统计,实时掌握银行信贷投放情况。组织银行行长、客户经理深入企业一线,现场对接企业项目。第二、吸引域外银行支持。我县靠近济南,区位优势明显,驻济商业银行多青睐于我县优质企业。我们立足这一优势,吸引驻济商业银行来齐河。今年以来,先后邀请青岛银行、齐鲁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莱商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来我县考察并对我县企业放贷。今年以来,我县的市外银行贷款新增绝对数值一直保持了全市第一。

第三、扩大直接融资比例。通过上市挂牌、私募股权、融资租赁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引入和接待投资机构、融资租赁公司、金融机构等50余次,组织考察优质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等。第四、创新融资业务。今年以来,我们力图在融资业务上进行创新。我们联合建设银行齐河支行开展的助保金贷款业务,通过政府财政助保、企业互助互保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先后为24家企业提供贷款1.9亿元。争取到市金融业联合会中小企业“春雨工程”业务在我县试点。通过搭建银行、担保、企业三方新关系,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中小微企业争取信贷支持。先后为4批22家企业提供贷款1.1亿元。这两项信贷业务的创新主要针对中小微企业,切实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情况。

二、机构建设开新花,金融体系现雏形

今年以来,县金融办积极打造县域金融体系,通过组织申报新机构、争取分支机构进驻等,努力形XX县域金融业集群效应。

第一、第一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今年2月份,我县组织申报的齐河聚鑫民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获市金融办批复,注册资金为6000万元。自7月份开业运营以来,累计为中小微企业投放资金1582万元,有效的支持了部分小微企业发展。

第二、第一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今年6月份,我县组织申报的山东群力兴邦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获省金融办批复成立,为全省范围内7家新设融资性担保公司之一。该公司由政府参股,注册资金1.2亿元,于9月份开始试运营,已累计提供担保2857万元。

第三、第一家村镇银行。由龙口农商行发起设立的齐河胶东村镇银行获银监局批复筹建,注册资金1亿元,填补了我县村镇银行空白。目前,场所已经确定,正在装修中,计划于年底前正式开业。

第四、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XX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11月7日获省银监局批复筹建,是XX市首家获批的农村商业银行,拟定于12月18日开业。农合行改制为农商行后,将在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自主放贷权力上有重大突破。

第五、XX县金融业联合会。8月16日,XX县金融业联合会成立,为全市首家县级金融业联合会,由银行、保险、民间金融机构、部分挂牌上市企业组成的社会团体组织。联合会通过信息交流、人才培训、学术研讨、咨询研究及银企对接等服务,把各类金融机构、企业等聚集在一起,整合金融业各方资源优势,促进金融行业之间的合作沟通,为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平台。

第六、齐河金融中心。作为金融办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由银证国际投资基金(北京)管理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的XX县金融中心项目于5月8日奠基开工。XX县金融中心建成以后将成为我县金融业的形象标杆、城区地标性建筑,对于构建全县大金融一体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优化生态环境、打造信用齐河

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开展全县范围内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百日整顿活动,重点对银行不良贷款、民间金融市场进行监管和清查,通过清收核销、司法化解等手段降低不良贷款率。今年以来,全县不良贷款率始终保持在1%以下,实现了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双下降。截止到10月底,我县不良贷款率为0.7%,为全市最低,也是全市截止到目前唯一完成不良贷款压降任务的县。

同时,我们积极加强信用齐河建设,加大宣传力度,避免出现“跑路”和借贷不还、非法集资、高利贷等现象,帮助企业树立诚信经营的意识,努力打造信用齐河。

四、上市工作求突破,挂牌工作求拓展

在全市大企业培植工作中,上市挂牌工作一直是金融办工作的一个重点。今年以来,我们积极组织县内企业进军资本市场。通过现场宣传、组织学习等方式推介优质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努力扩大我县上市挂牌企业范围。截止到目前,我县上市挂牌工作稳步进行。其中,金能科技是今年上市工作的重点。年初,鉴于企业上报材料后经营业绩有所下滑,企业从自身考虑,主动中止材料申查。目前,企业运作良好,计划根据经营情况,择机提报材料,争取申报一次通过。远大模具是重点上市后备资源企业。目前,正处于股改前期,引入股权投资、重新分配股权等,计划于年底前完成股改。百多安已经与中介及投资机构接触,近期正在于投资机构洽谈风险投资事项,争取于明年上半年完成股改。华鑫机械“新三板”挂牌工作顺利,已经完成2180万元的定向私募,保荐机构已经进驻,目前正在尽职调查,计划于尽快完成审查核查工作,提报资料,争取年底前在“新三板”挂牌。巨威机械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积极工作。已经与保荐及投资机构接触,争取尽快确定保荐人,开展初始调查,强抓机遇,在“新三板”挂牌。XX县凯明木业有限公司启动齐鲁股权挂牌程序,目前三方机构已经进驻,正在尽职调查,计划年底前挂牌。

五、规范保险行业发展,活跃民间金融行业

第一、保险行业。为规范保险公司合规发展,依据我县保险行业实际情况,我们建立了年审资料备案制度、保险公司高管约谈制度。对县内14家保险公司在营业执照年审之前,对其实际经营情况进行审查备案并出具意见。与工商局等相关单位联合开展保险行业整顿活动。截止到目前,我县保险行业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切实起到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第二、民间金融行业。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先后出台多部文件,对活跃民间金融市场、合理运用民间资本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和指导。为活跃民间金融市场,我们审核申报了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成立民间融资登记管理中心。今年以来,汇金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025亿元,民兴互助中心累计资金投放互助金4839万元,聚鑫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累计资金投放1582万元。

六、综述今年工作记事

1.5月8日,齐河金融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投资5亿元,是我市第一家县级金融中心。

2.8月16日,XX县金融业联合会成立,为XX市首家县级金融业联合会。3.9月13日,全市“春雨工程”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全市推广我县“春雨工程”经验。

4.10月15日,省农发行组织机关处级以上干部及全省17地市农发行“一把手”来齐河参观两区同建,这是省农发行近30年来首次在县级召开现场会议。

5.金融生态环境优化。至10月底我县不良贷款率为0.7%,为全市最低,且唯一完成不良贷款压降任务的县。

6.金融机构实现多个“零突破”。先后成立了第一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第一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第一家村镇银行。

7.11月7日,省银监局批复我县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农村商业银行,为全市第一家获批筹建的农村商业银行。

七、今年工作的不足

虽然,今年金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上市挂牌中,市金融办下达的1家企业直接上市,2家企业挂牌目前没有完成。任务中上市企业1家,原计划为金能科技,但因为企业自身原因,中止材料申报,预计今年无法完成这一目标。任务中挂牌企业2家,华鑫机械有望在“新三板”挂牌,凯明木业有望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第二部分:明年的工作打算

一、融资规模上档次。

明年,继续做好融资工作,力图保障全县企业资金需求,重点做好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通过县内银行、市外银行、直接融资等融资手段,实现融资规模持续扩大。明年,计划实现间接融资46亿元,其中县内银行新增贷款26亿元,市外银行新增贷款20亿元。直接融资新增20亿元。

二、上市挂牌有突破

金能科技争取明年年初重新提报材料,完成首发。远大模具争取明年末提交申报材料,进入上市辅导期。百多安争取明年完成股改及私募。争取实现巨威机械在“新三板”挂牌,另有两家企业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

三、逐步丰富金融体系

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力度,引入外来机构设立分支。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力度,组织申报民间金融机构。争取明年,引入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引入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支行、申报一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设立一支政府引导基金。

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继续做好不良贷款化解、民间金融风险防范工作,全县不良贷款率保持在1%之下。与此同时,做好对保险公司、民间金融市场的监管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五、活跃民间金融市场

继续探索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新途径。以组织申报各类民间金融机构为切入点,引导民间金融机构逐步正规化。对运行良好,对地区经济贡献大的民间金融机构优先转制为更高级的金融组织。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村镇银行,扩大村镇银行资金规模。

金融服务发展工作报告 篇2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为摆脱危机的不利影响,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推出一系列产业振兴计划, 全球产业发展模式发生巨大变革, 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成为世界各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选择新的发展路径的战略重点。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 2014年, 广东的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 进入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过渡阶段。从国际发展经验看, 这一阶段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都会加快转型升级, 原本依靠成本比较优势形成产业结构偏重的现状迫切需要改变, 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大增;而居民消费结构也正从一般性的物质需求向“文、康、乐、寿”等高端服务需求升级。现代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GDP中的比重也快速提升。但由于香港一直扮演着为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提供现代服务的主要角色, 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8%左右, 远低于国际上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国家 (地区) 的水平 (一般60%以上) 。因此, 必须抓住机遇, 推动服务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 广东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尤为艰巨, 顺应产业发展规律, 加快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高端服务业, 对于提升全省现代服务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保持总体经济稳定增长和提升竞争力,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高端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

(一) 定义

——国际。现代高端服务业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词汇, 国际上并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阐释, 但欧美发达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早在20世纪70年, 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均已实现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 近年来, 围绕现代服务产业及新兴业态, 欧美发达国家制定实施一系列国家战略和发展政策, 不断加大投资力度, 切实推动现代服务业成为国家或区域的支柱产业。由一些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出的与现代高端服务业最为接近的概念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美国商务部认为,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指显著依赖专门领域的知识, 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和组织。OECD指出,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技术及人力资本投入密度较高、附加值大的服务行业, 包括IT服务、软件服务、工程服务、数据库、管理咨询、R&D服务、广告、工业设计、医疗保健、广播影视和文化等。

——国内。现代高端服务业在国内也是一个新概念, 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尚不明确。2012年国家科技部发布的《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国科发计〔2012〕70号) 对现代服务业作出定义:“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 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有学者认为高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具有较强外溢效应, 能够有效带动服务业和制造业升级, 提高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服务行业的集合体。深圳市政府在2007年颁布的《关于加快我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 高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 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山东省发改委在近期形成的《促进我省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 高端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阶段产生的, 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 以提高技术性、知识性和公共性服务为主的, 处于服务业高端部分的服务业。它瞄准的是高端市场、提供的是高端服务, 依托的是高端人才。

——课题组。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 结合广东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现状, 在近期实地调研基础上, 经过认真分析讨论, 对现代高端服务业做出如下定义:现代高端服务业指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生的, 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 处于价值链高端, 具有较强的外溢效应, 能够有效带动服务业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

(二) 特征

——知识、技术密集程度高。现代高端服务业对技术、管理、流程优化等战略性核心要素投入的需求巨大。从事现代高端服务业的企业自身就是知识和技术的主要来源, 企业发展所需最主要的投入要素是高新技术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本, 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

——产业发展潜力、空间巨大。现代高端服务业对物质形态投入品的需求越来越小, 受国内市场规模限制小, 开放度高,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低, 先进制造业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巨大, 因而发展潜力和空间十分巨大。

——不断催生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现代高端服务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其形成和发展是市场经济中商务模式创新和企业经营管理能级提升的结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传统服务业的运营模式得以改变, 形成新的市场形态和经营业态, 资源的不断整合和产业的更加专业化分工, 催生出大量的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和新产业。

——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现代高端服务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系数, 对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带动性, 能刺激经济增长, 促进结构升级, 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经济运行, 增强发展软实力。

(三) 构成

在充分参考借鉴国内外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分类和范围界定的基础上, 结合省统计局现行的现代服务业年报分类, 根据课题组对现代高端服务业的理解, 将如下八大产业归类为现代高端服务业: (1) 金融业, 包括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 (2) 信息服务业, 包括移动互联网、网络信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物联网、在线数据与交易处理、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数据挖掘、手机媒体、云计算等工业化中后期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业; (3) 科技服务, 包括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咨询服务、科技服务外包等; (4) 现代物流, 包括水运、航空、仓储、邮政、批零等; (5) 现代旅游, 包括高星级酒店、大型旅游景区、综合性旅游休闲设施、专业性旅游服务商、邮轮游艇、养生保健服务、大型旅游门户网站和旅游资讯集成商、旅游会展等; (6) 商务服务业, 包括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研发咨询等; (7) 服务贸易, 包括软件开发、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等国际业务; (8) 文化创意产业, 包括动漫影视、现代传媒、创意设计、会议展览、教育培训等。

广东省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发展现状

广东服务业规模优势突出, 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现代高端服务业部分领域发展全国领先, 在制度建设、平台打造、业态发展、企业与品牌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见表1、2、3) 。

1.出台了一批政策文件。广东近年来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初步构建起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政策支撑体系。一是注重规划引领, 《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珠江三角洲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 (2009-2020年) 》、《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均提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导向, 明确了金融、文化创意等重点发展领域;二是出台综合政策, 实施《关于加快发展我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投资发展若干意见》等, 构筑服务业整体支撑;三是细化专项指导, 如《关于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以及省发改委《关于加快我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工作意见》、省文化厅《关于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省知识产权局《关于促进我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和省经信委关于生产服务业、电子商务、会展业的“十二五”规划等, 推动了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快速发展。

2.打造了一批发展平台。广东历来重视服务业发展平台的布局建设, 打造形成了多层次、多业态领域的特色产业平台。一是开发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大国家级功能区, 以及中新 (广州) 知识城等, 为广东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创新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提供了综合性、全方位的高端载体依托;二是建设各类服务产业集聚区, 初步形成广州、深圳两个区域金融中心, 白云空港、宝安空港、广州港、深圳港等枢纽型现代物流园区, 以及广东 (顺德) 工业设计城、深圳设计之都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化服务产业基地, 其中深圳港2014年前三季度集装箱吞吐量1727.55万标准箱、居全球第三, 广东 (顺德) 工业设计城年研发创新产品近5500件、直接拉动工业产值约400亿元, 为构筑以珠三角为中心、粤东西北为辅助的现代服务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支撑;三是发展优质高效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 建成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国移动互联应用产业联盟等大型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大力培育五行、创新谷等提供创业辅导、交流培训、筹资融资、产学研合作等孵化器功能的专业公司, 其中创新谷建成全国首个融合技术、产业、资金于一体的移动互联网国际化、专业化孵化器, 累计培训创业人员2万人次、投资孵化项目20多个;四是打造高端宣传推介平台, 培育出中国 (广州) 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 (深圳) 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 (珠海) 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 (深圳) 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务会展品牌, 其中广州2013年会展总面积达53.22万m2、位列国内三大会展中心城市, 为加快提升广东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强劲推力。

3.培育了一批新星企业。广东通过建设服务产业良好营商环境, 培育出一批市场竞争力强、成长潜力大的现代高端服务业新星企业。其中, 深圳华侨城创新打造“华侨城智慧旅游系统”, 构建集合游戏、社交及电子商务功能的“中国智慧旅游在线”综合服务平台, 目前拥有1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 年产值近10亿元, 获评“亚洲智慧旅游企业示范单位”和全球旅游景区集团四强;广州动景公司研发的UC手机浏览器全球下载量突破15亿人次, 月使用量 (PV) 超100亿, 拥有逾4亿用户, 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第三方浏览器;唯品会是美国纽交所上市企业, 率先在国内开创名品特卖电商模式, 拥有会员6600多万、合作品牌11000多个、独家合作品牌1400多个, 目前约占国内移动端电商总业务量1/3比例, 2013年实现净营收106亿元, 获评2012年度最佳电子商务企业、2014年度《财富》中国500强。

4.形成了一批新兴业态。广东注重促进服务产业创新发展, 推动服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涌现出一批具有坚实市场基础的优势服务业态与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服务业态。目前, 广东已经精心布局形成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科技服务、商务会展等为主体的优势现代高端服务领域, 2013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万亿元、居全国首位, 其中仅广州便拥有电子商务服务企业1800多家、电子交易额超过100亿企业10家, 有太平洋电脑、易网通、环球市场、唯品会、欢聚时代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海外上市企业。同时, 供应链、冷链物流、健康服务、移动视频、互联网金融、检验检测等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正加快发展, 形成了优视、洛可可、久邦数码、中经汇通、梦芭莎等全国领先的新业态企业。此外还有紧跟市场需求出现的私人投资顾问、独立评估、信用调查等新型专业高端服务。

5.涌现了一批本土品牌。经过数年发展积累, 广东服务产业已经成功孕育出一批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本土品牌。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国内首家动漫上市企业奥飞动漫的原创动画电影品牌“喜洋洋与灰太狼”是目前国内知名度最高、品牌价值最大的动漫卡通品牌之一;深圳华强的“方特”主题公园、《熊出没》等拳头品牌, 产品成功打入伊朗、乌克兰、南非等国际市场, 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的第三个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出口国, 成为广东文化新兴业态中的亮丽品牌;林安物流作为“中国物流最具影响力品牌”, 拥有集物流信息交易、招投标中心、结算中心、第三方物流总部等为一体的“中国最佳物流园区”林安物流园, 以及运用“车讯通”等特色软件面向全国12万司机会员、5万多家企业开展综合物流信息服务的林安物流网, 打造了物流业具有权威性的“广州 (林安) 公路物流价格指数”。

(二) 发展特色

1.依托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广东的现代服务业在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中不断发展, 庞大的制造业规模和腹地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现代高端服务业则通过发挥其强力的外溢性和渗透性, 推动制造业调整结构优化升级, 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制造业产品功能和附加值通过高端服务业要素的融合大幅提升, 高端服务业依托庞大的制造业良好基础, 在生产与服务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催新新商业模式和营利模式, 在满足制造业需求的同时获得显著成长。

2.依托全国领先的信息化水平。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依赖与深入运用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特质之一, 而广东作为全国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和信息化先导区, 具备相对领先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技术, 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1/4以上、连续23年居全国首位, 互联网普及率及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66%、居全国前列, 信息消费规模达6400亿元、占全国1/4以上, 尤其是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广泛, 为广东省现代高端服务业各业态领域提供高效的信息整合与资源共享支持, 促进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先进经济形态快速发展, 进而拉动整个现代高端服务产业体系不断成熟完善。

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广东的市场化程度较高, 服务业主要领域的市场化特征也十分显著。近年来广东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金融支持服务业发展、专业服务人才培育、服务业对外交流合作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全面推进改革创新, 为优化服务业市场环境、激发服务业企业竞争活力, 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管理服务。广东民间资本投向现代高端服务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民营现代高端服务企业在多个领域具备较强竞争力, 中小微高端服务企业也十分活跃。

4.充分发挥开放先行区优势。优越的对外开放环境是广东推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有利基础, 更是广东加快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的突出优势。粤港澳台四地合作不断深化, 有效带动着广东在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及商务服务等领域的发展升级;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稳步发展, 极大延伸了广东在内陆的发展腹地;与欧美等海外国家和地区的开放交流, 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跨国合作平台, 持续推动着广东与这些区域之间在资源与市场的交流互补。广东利用改革开放先行区的优势, 为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作出先行探索, 营造了较高开放度的发展环境。

(三) 主要存在问题

1.政策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相对于江苏、浙江、上海等国内现代服务业发达省市而言, 广东在服务产业工作统筹, 财税支持、资金引导、人才引进、土地供给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存在一定差距。如上海、江苏都专门出台了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性政策文件, 浙江设有省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部分市、区服务业发展局, 2014年共安排信息、科技等八大类服务业重大项目310个、计划总投资3689.4亿元, 统筹效果、扶持力度都领先于广东。受制于重工抑商的惯性思维影响, 广东既有的扶持政策也难以完全落地, 突出体现在服务业税费负担较重, 22.3%的宏观税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用电高于工业收费标准、尚未实现“同网同价”, 用地需求也难以有效满足。此外, 现有统计指标体系对“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总部经济”等新产业概念, 缺乏统计界定及系统监测, 制约了对相关产业的分析评估与科学规划。

2.产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广东的现代高端服务业市场仍然有待规范完善, 政府的市场监管行为需要加快向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实质性转变, 文化、物流、信息等现代高端服务业不少行业存在多头管理问题, 政府部门间政策和管理不衔接、不配套, 企业多头申报、多头检查, 运营效率受到一定制约;通关、商检等方面限制较多, 便利性有待增强;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服务、带动作用亟待加强;法律法规、诚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产业自身的市场化运营水平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仍有欠缺。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域差异较大, 主要集中于广州、深圳和东莞等珠三角城市, 粤东西北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现代高端服务业的产业发展基础十分薄弱。

3.产业结构的高端化以及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确立。广东的服务业具有规模优势, 但在高端业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尚未有效确立, 产业链深化与拓展不够, 如极具代表性的金融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高端服务产业的增加值在2013年的占比分别为6.14%、2.84%, 明显低于北京 (分别为14.47%、8.97%) 、上海 (分别为13.07%、4.80%) 、江苏 (分别为6.44%、2.27%) 、浙江 (分别为7.89%、5.16%) 等省市, 在国际业务竞争方面也弱于邻近的香港地区。在各服务行业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的培育和优势品牌的塑造, 以及对总部经济的打造与集聚等方面, 与京沪等地都有较大差距。

4.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有待进一步凝聚。高端人才是实现服务业由低端转向高端、由劳动密集转向知识密集的关键因素, 但广东的人才基础较为薄弱, 目前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455万人、高层次人才26.5万人, 2013年以来, 全省技能人才求人倍率一直处于1.4以上高位, 不足以支撑现代高端服务业对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需求。在专业服务人才的教育培养上还存在体制创新发展不足、职业培训链条不完整、人才交流市场不发达等问题, 导致服务业高端人才供给不足。广东引进和留住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优惠政策也不突出, 存在着体制机制不顺、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子女教育等配套保障不足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上海、江苏等省市对高端服务业人才实施强有力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进一步削弱了我省对国内外人才的吸引力。

5.重大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现有的各类产业园、创新平台、交易市场等高端服务业发展载体和平台建设, 存在着资源集聚效应不强、配套保障措施不足、辐射带动作用不够等问题, 公共技术、交易、行政、物流等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 资源共享机制欠缺, 服务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 这些都制约着新业态孵化和企业的高端化发展。

6.金融支持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在现代高端服务业领域较为突出。相当部分服务企业如从事创意、商务服务等领域, 天然属于中小型企业, 尤其是初创企业往往存在有形资产少、发展风险不确定等情况, 难以有效获取金融机构及社会资金支持。政府对企业扶持政策大多以资产、人数为评估标准, 这些企业也被排除在外。针对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少, 对相关业态的整体支持力度不足。

明确广东省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选择

(一) 发展路径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围绕加快转型升级,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 坚持“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国际视野、市场主导”的方针, 充分依托强大的制造业基础, 结合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需求, 发挥改革开放先行区优势, 突出核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 加强对新兴业态的扶持引导, 着力优化体制和政策环境, 推进平台载体建设,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发展模式, 着力打造现代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和增长极, 促进现代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满足民生发展需求, 把广东建设成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具有引领力、集聚力、示范力的现代高端服务业高地。

(二) 发展方向

——根据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围绕产业链条延伸, 选择有助于传统制造业升级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现代高端服务业态。

——根据广东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 围绕“智慧城市、宜居城乡”建设, 选择有助于优质生活圈打造的民生导向型现代高端服务业态。

——根据广东省打造带动中国发展更强引擎的需要, 围绕珠三角粤港澳台和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 选择有助于继续承担全国改革试验田历史使命的现代高端服务业态。

(三) 发展重点

根据前述三个选择方向, 结合国家部署、广东省情及国内外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新趋势, 建议近期优先发展以下八大重点现代高端服务产业。

——金融业:把握国家批准广东建设自贸区重大机遇, 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地探索外资股权投资企业开展资本金结汇、投资、基金管理、融资租赁公司兼营商业保理、人民币跨境结算等金融创新模式。支持粤港澳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综合金融服务,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深港两地创业板市场跨境上市, 争取在深交所推出港股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支持地方商业银行发展风险投资、金融创新和资产证券化、收购与兼并、财务顾问、资产管理等投行业务, 逐步转变为现代全能型银行集团。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和产权交易所,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广州设立期货交易所。支持总部金融机构做优做强, 推动建立一批全国领先的省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与合作。支持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和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广东省建设信息化平台、信息服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 打造辐射全国的金融信息服务基地。

——信息服务:突出发展移动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在线数据与交易处理、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手机媒体、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重点领域。支持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发展壮大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等国家级产业基地, 吸引更多高端项目落户广东。集中建设高性能计算中心、大型数据中心等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平台。着力打造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业态示范工程。重点发展具有核心技术和较强创新能力的知名龙头企业和国际知名的信息服务品牌。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 建立现代信息服务产业联盟, 促进产业间渗透融合和市场供需双方的沟通衔接。

——科技服务:着力发展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咨询服务、科技服务外包等重点领域。在重点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标准。建设完善科技服务产业体系, 提升国家级科技服务示范机构和创新驿站的核心服务能力。围绕科技服务产业基地搭建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 推进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国家级科技金融结合试点, 加强科技金融风险评估和防范。培育发展一批科技服务骨干机构、新型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现代物流:按照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规划的要求, 加快推进重点物流区域和联通国际国内的物流网络建设, 提升商贸物流、制造业物流和国际物流的服务能力。推进白云空港、宝安空港等枢纽空港物流园区建设, 提升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沿海主要港口的物流集疏功能, 构建海、陆、空出省物流大通道。集中建设一批行业物流中心和专业物流基地, 重点推动现代物流技术创新, 加强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加快建设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推广实施物流标准化服务示范工程。鼓励发展以规模仓储和自动化管理为主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储存配送平台。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 推动企业开展以托盘标准化为突破口的物流标准化建设。

——现代旅游:推动岭南文化旅游、滨海旅游、温泉旅游、森林江河湖泊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 加快培育邮轮游艇和低空飞行等高端休闲旅游、养生医疗和养老旅游、文化创意旅游、工业旅游、商贸会展旅游、农业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推动各地特色旅游集聚区发展壮大。擦亮广东“美食天堂”品牌。鼓励以华侨城集团、岭南集团等为代表的旅游企业发展成为以旅游为核心业务兼及会展、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其他现代高端服务业务的龙头旅游企业。

——商务服务:重点发展企业管理、法律服务、会计审计、经济鉴证、市场营销、专业会展、广告服务、中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着力提升商务服务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 集中培育本土大型专业服务企业和品牌服务机构。依托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大型商务型现代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培育一批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展会。吸引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会议落户广东。加强粤港澳商务服务业合作, 完善相关配套服务, 推动商务服务产品创新。

——服务贸易:积极发展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租赁、系统托管等信息技术外包, 扶持发展工业设计、研发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知识流程外包, 大力发展金融软件外包、金融产品研发外包、金融数据处理与灾备外包、银行卡业务外包、财务核算外包等金融后台服务贸易, 积极开拓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超级计算机等新兴技术领域服务外包。深入实施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 推动服务贸易区域协调发展、服务贸易市场布局多元化发展。

——文化创意:大力发展工业设计、软件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工艺美术、动漫网游、数字设计、数字音乐、数字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及音像制作、平面媒体、广告与咨询策划、文艺创作与表演等产业。弘扬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 促进文化创意与制造、科技、金融、贸易、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广东 (顺德) 工业设计城、广东动漫城等国家级文化创意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扩大中国 (深圳) 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 (东莞) 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等文化创意平台的影响力, 支持腾讯、奥飞、长隆、励丰等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民营领军企业和本土品牌做优做强, 推动广东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和新兴服务业态走向世界。

加快广东省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 探索建立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领导机构

建立健全与高端服务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的推进机制及工作机制。加强对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协调, 借鉴浙江等省统分结合的服务业工作机制经验, 设立省加快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及下属办公室, 建立完善跨部门联席会议等协调机制, 加快制订出台省推进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统筹推进全省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顶层设计、规划引导等工作, 集中力量破解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 突出现代高端服务业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

——抓紧制定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战略和专项规划。立足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 结合宏观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现代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产业布局及考评等保障体系, 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体系, 实施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

——注重区域、产业间战略规划的衔接协调。加强与国外、港澳台地区服务产业的分工定位、协调互补, 推动现代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信息产业深度融合, 鼓励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 引导各现代高端服务业态科学布局, 实现省内各区域错位竞争、集聚发展。

——建立完善与国家统计口径相对接的现代高端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从统计工作规律出发, 明确相关业态领域的边界定位, 加快建立健全能够全面反映广东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统计制度, 加强对各业态规模、增速、结构等的连续性跟踪监测, 促进统计数据交流与共享。

(三) 加大财税金融与用地用电等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引导。在整合服务业、文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相关专项资金的基础上, 研究设立扶持现代高端服务业专项产业基金, 合理设定分类扶持标准, 提高对重点业态领域、重大发展项目、集聚区建设的资助额度。

——制订支持地方和企业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借鉴江苏、浙江经验, 研究、落实服务业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 切实减轻企业税负。对重点发展产业企业给地方财力贡献的税收新增部分划定基数, 以政府奖励形式反哺企业, 支持其加快壮大发展。充分调动各地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的积极性, 对地方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各重点产业对省税收贡献新增部分划定基数, 由省财政以奖励形式予以返还。

——建立多层次投融资支撑体系。加大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大平台金融开放创新和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等试验探索, 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开发符合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 推进知识产权、股权、特许经营权等抵 (质) 押贷款业务, 引导广佛莞民间金融街与现代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对接, 鼓励民营银行、股权投资基金、财务公司、担保机构等新型金融机构与P2P等市场平台创新支持中小微服务企业, 支持优质现代高端服务业企业适时通过“新三板”、创业板等上市融资。

——进一步加强用地保障。修订完善符合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需求的投资强度和用地标准, 逐步增加现代高端服务业的建设用地比重, 对重点项目用地优先保障。鼓励各级政府将实施城镇规划和旧城改造中收购储备的存量土地, 优先用于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产业;鼓励用地单位在不改变用地主体、不重新开发建设等前提下, 充分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兴办现代高端服务业企业, 其土地用途可暂不变更。

——对被认定为高端服务业的企业实行用电与一般工业同价政策。由各地自行安排, 制定服务业用电、水、气与一般工业同价政策的时间表, 尽快实现全省覆盖。

(四) 推动现代高端服务业集聚化发展

——推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质量提升。进一步明确各集聚区的发展重点, 大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完整产业链。创新运行管理模式, 强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配套保障, 切实增强集聚区的资源集聚力和产业辐射力, 打造若干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和核心竞争力的省级现代服务集聚区先进典范。

——把珠三角打造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现代高端服务业基地。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大国家级功能区和中新 (广州) 知识城为引领, 深化广州、深圳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联手港澳新 (加坡) 打造世界级高端服务创新中心, 支持两地争取国家资源, 大力引进有影响力的国家级或国际组织和机构。引导现代高端服务业向珠三角中心城市集聚, 推进金融服务、交易平台等大项目落地, 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区域总部或研发设计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和结算中心入驻。

——推动建设区域性现代高端服务业产业集群。发挥珠三角现有产业基础优势, 盘活粤东西北特色地域资源, 有序推进现代物流园、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科技孵化基地等集聚区建设, 实施现代高端服务业强区 (县) 培育工作, 布局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现代高端服务业产业群, 加快培育形成若干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现代高端服务业示范区、示范行业。

(五) 提升重大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功能

——整合提升各类综合服务平台。探索整合现代高端服务业各相关综合服务平台, 加强部门合作、资源共享, 优化提升信息咨询、研发设计、产品认证、产权保护、创业融资、人才集聚、交流合作和项目申报等专业化服务。

——推动大型会展平台发展升级。从技术支持、行政服务等全面着手, 重点提升广交会、文博会、高交会、动漫节、旅游文化节等会展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依托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电子、珠宝、家具等一批区域专业会展, 推动各层次商务会展平台发挥整体辐射作用。

——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融资、技术、设计、营销、咨询、管理、培训等服务支撑, 鼓励以连锁运营等模式推广优质基地与平台发展经验, 发挥技术、管理等要素资源的外溢效应。

——推进高端服务业标准化。突出抓好八大重点产业特别是新兴业态服务标准的制 (修) 订、实施和推广工作, 推进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高端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 打造一批标准化示范单位。

(六) 完善现代高端服务人才保障体系

——创新现代高端服务人才利用模式。推广广东 (顺德) 工业设计园、深圳洛可可公司柔性引进和利用国际一流人才的方式, 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突破地域障碍、降低整合成本, 推广以平台运营、项目合作、任务承揽等灵活形式整合利用国内外人才资源。

——面向全球延揽现代高端服务业优秀人才。创造人才引进便利渠道, 扶持一批辐射全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重点引进高端服务创新团队、创业型领军人才、高技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实用人才;采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服务人才, 加大对总部企业核心高管等领军人才的激励力度, 实施个税 (可以政府奖励方式代替免征个税地方所得部分) 、子女教育、住房等优惠政策, 全面构筑引进和留住高端人才的优越环境。

——加强服务人才市场化培训与专业化管理。强化市场化人才培养机制, 推动实施企业与高校、职业教育基地等联合培养人才, 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高层次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定期选派优秀人才赴境外深造;创新各类专业服务人才资格认定与评价机制, 明确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可自行评定人才专业技术职称、相关管理部门承认资格, 探索与港澳地区及国外开展各类专业人员资格互认工作。

(七) 更加重视对新兴业态的培育和扶持

——加强对新兴业态的规划引导。评估选择发展潜力大、产业基础实、价值定位高的新兴服务业态, 制定出台专项产业规划与引导扶持政策, 加强市场准入、资金用地、人才培育等方面支持, 推动新兴业态成长为新的产业制高点、经济增长点。

——打造和延伸新兴业态产业链。鼓励企业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 加大研发投入, 在前沿技术和高端产品领域谋求突破, 培育一批国内同行业中技术领先、业态创新、品牌创新企业, 打造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广东服务高端品牌。引导新兴业态中小微服务企业走“专、尖、特、新”道路, 密切与业内大型企业集团分工合作, 形成上下游良性互动的完整产业价值链。

(八) 鼓励大型现代高端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

——加快现代高端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充分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 抓住广东获批建设自贸区的机遇, 推广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实施港澳医疗机构在广东执业试点工作经验, 加快推动电信、金融、保险、教育、文化及专业服务等原外资准入限制较严格领域扩大开放, 拓展高端服务业利用外资途径。扩大八大重点行业服务贸易出口, 大力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层次。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高附加值服务产业转移。

——鼓励外向型现代高端服务企业集团跨国发展。支持本土企业与国外和港澳台企业深入合作, 跨境实施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 在境外设立或并购研发机构、合作开展创新研发活动, 组织构建跨境服务产业网络体系, 提高现代高端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利益分配地位。

(九) 营造法治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加强档案工作,服务企业发展 篇3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且对档案工作同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档案工作也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档案工作要发展?以什么来衡量发展?需要有一套为大家所公认的目标体系。譬如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通常要看其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收入等等。我国档案工作也有一套工作指标,但很少有人关注这些数字,对各地档案工作发展也没起到太大的引导作用。所以,档案工作目前既要重视加快发展,还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目标体系,引导和规范档案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建立企业档案资源建设目标体系。对档案部门来说,资源建设时根本,只有将资料收集齐全,才能搞好档案的提供利用,否则将成为“无米之炊”、“无水之源”。档案数量是反映档案工作发展的最基本概念,企业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各种各样的文件材料,主要看企业档案收集和积累多少有利用价值的档案。档案的数量自然随之不断增加,尤其是新单位的成立,原先不被收集的档案逐步走进我们的视野,如声像、电子公文、CAD制图、刻录盘等等,档案的总量应该有更明显的增加,如果不增加或增加缓慢,就说明这里的档案工作有问题。当然,如同经济发展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指标一样,档案工作发展也不能单纯追究档案的数量,还要看档案的质量,譬如说档案的结构、门类、载体、价值等等,都是衡量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指标,将记录本单位的各种载体的档案有效地收集和保存起来,如各种机器设备的调试数据,往往被忽略但在应用时却找不到依据,如果把它存入档案,在进行检修调试时就会少走弯路。

二、建立企业档案利用目标体系。这主要体现在档案利用人次、卷(件)次和利用效果等方面。发挥档案的作用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档案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档案工作简单概括为:收、管、用)利用情况如何是对档案工作的全面检验。譬如档案资源建设情况、档案的管理水平、档案的开放度、开发档案信息的能力、档案部门的知名度等,都可以通过利用率和利用效果来检验。之所以不把它作为唯一的目标体系,是因为档案的利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可以不拿一天两天的档案利用情况说事,但我们不可能对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一年的档案利用情况无动于衷吧。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纵然档案作用有谷有峰,但也不能只是期待,不能只关注档案作用的未来时,更要关注档案作用的现在时,要千方百计搞好档案利用工作,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让基层单位的技术人员切实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切实感受到档案给其带来的利益和实惠。从而更加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如

(1)2007年我矿职工刘长江死亡,其爱人说“住房公积金”本人没有领取,通过到档案室查阅会计凭证,证实住房公积金已经由郭兵、孙丽霞领取,原本准备上法庭的一场官司就此平息了。

服务发展调研报告 篇4

一、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现代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贡献不断增加。“十一五”期间,全县现代流通增加值已由的6.89亿元提高到13.63亿元,增长49.45%,占三产比重从相对弱势的状态提高到的17.23%。现代服务业城区个体业户数由末的3127户增加到末的4232户;就业人数由06年末的11205人增加到10年末的25610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7家,从业人员380人,销售总额13.33亿元。全县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4个,商品成交总额达到6.89亿元,显示出我县现代服务业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

(二)主体突出民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流通领域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导致我县大多数国营现代企业机构改制,使现代服务业组织和人员结构的重大变化,消费品市场经营多元化得到充分发展,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

的态势,使民营经济迅速成长为现代流通领域的主力军,在拓宽就业渠道、繁荣城乡市场、活跃区域经济、服务群众需求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放开搞活彬县现代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3亿元中,私营、个体、股份制和其他经济类型占到80%以上。

(三)业态不断出新。各类专业店、专卖店、便民店、大中型综合超市等新的商业组织形式不断增加,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兴业态现代流通方式初步应用,已加快大众化餐饮、住宿、美容美发、洗染、家政服务、洗浴等生活服务业连锁化步伐。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商业网点约8870个,其中大型超市3个、百货店3个,主题商场4个,商品交易市场14个,农村集贸市场15个,宾馆酒店45家(其中准三星级3个、四星级1个),各类专卖店32家,连锁店12个,美容美发店59家,洗浴6家,网吧15家,娱乐场所7家,住宿个体户120户,餐饮个体户597户,食品加工企业及加工点22家,货运信息配载站13个。

(四)体系不断完善。大力推进了现代服务业民生工程,突出抓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新网工程等现代服务业民生工程;推进现代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并始终把发展流通服务业和促进消费放在突出位臵,积极引导建立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生产和流通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万村千乡连锁农家店”291个;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1900台(件),销售额达到了11579万元,兑付补贴资金1308多万元,位居全市前列;“新网工程”已建成农资龙头企业19户、农资连锁直管店18户、乡村加盟店60个、专业合作社3个;彬县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和高渠春蕾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农药检测项目正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已初步形成了农村现代化现代网络体系,并且效益初显。

(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规范化和市场化。近几年来,政府加强了对现代服务业市场的依法监管,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建立健全了一些行业协会组织,协调行业经济活动。

(六)旅游规划体系日益完善,景点开发稳步推进。完成了《彬县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初步确定了以川道盛唐佛教文化和现代工业旅游线、南翼生态休闲旅游线、北翼古豳文化旅游线的“一线两翼”现代旅游发展格局。古城墙修复、紫薇山生态公园建设、公刘教稼苑祭祀区建设、大佛寺外围环境保护、西苗头森林公园山门建设、老君庵修复、程家川古民居恢复、花果山山体景观建设等工程稳步推进。

二、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现代服务业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问题:

(一)市场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布局不尽合理。由于长期缺乏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规划的指导,物业开发与现代规划

脱节,开发商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发商业地产设施,使商业设施开发建设与规划脱节,商业设施开发建设与商业经营脱节,导致我县现代服务业布局显得散乱、无序,网点设立随意性较大,结构布局不合理,缺乏特色。

(二)传统现代业态比重过大,现代业态发展不足。近年来,我县各类私营、个体现代企业发展迅速,但业态结构仍以传统为主,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住宿所占比重很大,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会展业、电子商务、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业态水平不高。

(三)整体层次偏低,缺乏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街区和专业市场。彬县商业特色不明显,定位上没有明显的品牌差异和特色差异,有百店一面的雷同化现象,没有形成既体现都市特色商业形象,又符合规划区域定位和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商业层面结构,如美食街、数码通讯街、风情休闲街、旅游商品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在现有的专业市场中,均无与本地特色产品相配套的专业市场。

(四)商品专业市场设施差,交易方式落后。彬县现有的专业市场、综合市场存在档次低、规模小、设施差、交易手段和方式落后、管理不规范。

(五)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市场潜力有待挖掘。首先是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中心城区现代和市场发展速度很快,但农村商业网点发展却比较滞后,特别是集贸市场建筑简陋,

大棚式市场、露天市场较多,马路市场现象较为严重,使农村消费潜力未能达到充分的引导和挖掘。

(六)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缓慢,制约现代流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虽然我县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目前大部分市场仍处在摊位经营的初级流通形态,传统现代形式居主导地位。特别是现代物流比较滞后,物流中介服务不发达,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现代流通交易中应用极少,尤其缺乏集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货运中心、信息网络中心、营销策划中心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配套物流基础设施。

(七)景点开发不足,接待能力不强,旅游景点服务设施不齐全等原因制约着我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发展机遇和挑战

我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与挑战:

1、加快工业化步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商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高现代工业竞争力、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动力来源。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工业越来越紧密的相互融合,使得产业经济活动中服务业的比重逐步上升,附加价值提高,专业服务外臵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显,这就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金融服务发展工作报告 篇5

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11年 “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

县“执政为民、服务发展”考核办公室:

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潼南县“执政为民、服务发展”考核办法>的通知》(潼委办„2010‟302号)以及县“执政为民、服务发展”考核办公室《关于做好组织考核有关资料的通 知》文件精神,按照《考核办法》所列考核内容的要求,就2011年“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工作进行了自查自评,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服务意识(15分)

(一)接待群众态度不好、语言生硬、导致投诉和上访的。1.自查情况:一是严格执行内部管理制度,实行上下班考勤和挂牌上岗制度。二是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定了《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及AB工作制》,编辑出版了《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法律法规文件选编》,梳理公共资源交易相关规定,并刊发分送给各级领导和部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相关工作人员人手一册,成为工作行动的指南。三是积极开展干部作风整顿,着力解决换届“综合症”、群众观念淡漠、落实力度不大、工作质量不高、办事效率较低、学风不浓、会风不正等问题,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深化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能,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四是积极开展“县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协调发展,营造一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诚信、廉洁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今年,无投诉和上访案件。

2.印证资料:2011年干部职考勤簿、《关于印发<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及AB工作制>的通知》(潼交易中心„2011‟16号)、《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法律法规文件选编》、干部作风整顿和创建县级文明单位活动资料。

(二)对职责范围的事项应当受理而不受理的,故意刁难群众的。1.自查情况:在工作中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更好地方便交易双方。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服务时限为自发布公告之日起25日内;国有土地(采矿权)项目交易服务时限为自发布公告之日起30日内;国有产权项目服务时限为自公告发布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政府采购项目交易服务时限为自接受采购任务起,公开招标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邀请招标30个工作日内完成;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单一性来源采购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在规定时限内办结,不能按时办结的,要及时报告;凡没有正当理由没有按时办结的,追究经办人责任;造成不良影响的,从重处理。逗硬奖惩,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度,对前来办事或咨询、反映情况的单位和个人,属于本人职责范围的,从始至终认真办理、负责到底。对不属于本中心或本人职责范围的事项,为当事人提供了热情周到的引导服务。已经安排的工作,实行出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大了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影响形象等行为的追究力度。

2.印证资料:见《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手册》、《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流程图》、《政务公开栏》。

(三)解答问题敷衍塞责,对受理的事项不一次性告知办理要求,或者首问未能清楚告知办理要求的。

1.自查情况:我中心按照规定对服务对象应当办理的事项都是认真办理的,无拒绝现象。

2.印证资料:《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流程图》、《政务公开栏》。

(四)办事久拖不决或者相互推诿的。

1.自查情况:全年我中心收到投诉质疑1件,处理1件,无 久拖不决或者推诿的现象,均已全部按时办结。

2.印证资料:《投诉质疑登记表》、《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流程图》。

(五)未制定便民、利民服务措施的,服务措施执行不到位且群众反映较大的。

1.自查情况:公共资源交易法律法规、交易流程、中心和科室职能职责等项目都在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网和潼南县人民政府公众网进行了公示,公布了办事程序,严格按照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办理事项进行办理,同时为办事的群众提供咨询、纸质的办事指南等服务,并对外公开了举报投诉电话(44590161)。

2.印证资料:《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法律法规汇编》、《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网》、《潼南县人民政府公众网》、《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手册》、《科室职能职责》。

(六)窗口单位擅自离岗、脱岗、缺岗贻误工作的。1.自查情况:已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各种工作纪律制度,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职工休假需写请假条,经科室负责人同意,中心主任批准;无擅自离岗、脱岗、缺岗贻误工作的情况。每天上班自觉签字考勤,外出办事、出差等需填写《外出人员登记表》。

2.印证资料:相关制度、考勤表、《外出人员登记表》。

(七)涉及服务意识其他问题的。自查情况:无此项问题。

二、依法履职(20分)

(一)在完成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工作任务时,牵头部门或单位工作不力,未完成目标任务的,配合牵头单位工作不认真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且牵头单位反映较大的。自查情况: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管理”的工作要求,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诚信和廉洁高效”的原则,坚持优质服务宗旨,严格执行公共资源交易有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从揭牌到目前为止,完成交易项目487宗,总成交额为251435万元,节支3658万元,增收1264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项目278宗,成交额25576万元,节约资金2747万元,节约率9.6%;建设工程招标项目198宗,成交额145194万元元;土地出让项目10宗,成交额为80495万元,增收12620万元;国有产权招租1宗,成交额为170万元,增收20万元。今年1月份到目前为止,完成交易项目427 宗,总成交额为227473万元,其中,政府采购项目244宗,成交额22140万元,节约资金2524万元,节约率10.2%;建设工程招标项目174宗,成交额132463万元;土地出让项目9宗,成交额为72870万元,增收7495万元。1月至今,完成非税收入(交易服务费)430万元。

(二)对维护和强化本部门、本单位利益而妨碍改革发展稳定的规范性文件,不按要求进行清理修订或者继续执行的。

自查情况:无此项问题。

(三)按照上级要求应当减少和调整的审批事项而没有减少和调整,擅自设置或者变向设置审批事项的。

自查情况:因我中心无审批事项,无此项问题。

(四)对涉及不同部门的审批事项不及时主动协调,本部门审批事项完成后不移交或者拖延移交其他部门和单位的 自查情况:因无审批事项,无此项问题。

(五)对进入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具有行政审批权限的部门,其审批事项应进厅而未进厅的

自查情况:因我中心无审批事项,无此项问题。

(六)擅自增加或者设立收费项目、改变收费标准,依法行政权力或者委托中介机构乱收费、乱摊派

1.自查情况:我中心主要收费项目有建设工程招标和土地出让交易服务费。设立收费项目、收费标准都经县发展和改革委批准。所有收费进入非税收入,没有擅自增加、设立收费项目和改变收费标准,没有委托中介机构乱收费、乱摊派。

2.印证资料:潼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关于核定我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土地使用权交易服务收费标准的复函》((潼发改„2010‟219号)、潼南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关于核定我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工程综合服务收费标准的复函》((潼发改„2010‟220号)、非税收入情况。

(七)被收费单位或者个人对收费有异议时,不告知救济权利和途径。

1.自查情况:没有被收费单位或者个人对收费有异议。2.印证资料:《投诉质疑登记表》。

(八)没有法定依据或者超越法定权限, 随意实施行政处罚或者采取强制措施的。

自查情况:我中心没有行政处罚权,无此项问题。

(九)擅自设置处罚种类

自查情况:我中心没有行政处罚权,无此项问题。

(十)因管理和服务对象对执法部门的执行行为提出异议而 受到加重处罚、刁难勒卡或者打击报复的。

自查情况:我中心无行政执法权,无此项问题。

(十一)未经批准擅自开展检查、验收和评比达标活动的。1.自查情况:一是5月30日至年6月15日,积极配合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政府采购采购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二是根据《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组织人员参加了部分政府采购验收。没有开展评比达标活动。

2.印证资料:《关于开展政府采购执行情况检查工作的通知》(潼财采„2011‟411号)、《政府采购法》。

(十二)对群众反映到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经核实,应该解决而未及时解决的。

1.自查情况:针作风整顿过程中,社会反映的问题,我们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采取了一些整改措施。

2.印证资料:《整顿干部作风整改方案》。

(十三)考核对象行政诉讼或者行政复议被撤销、被变更、被确认违法、被责令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过错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国家赔偿的。

自查情况:无此项问题。

(十四)本部门和本单位及其领导成员受到党政问题问责(不含党纪政纪和司法问责)的。

自查情况:今年,本部门和本单位及其领导成员没有受到任何党政问题问责。

(十五)涉及依法履职其他问题的。自查情况:没有涉及依法履职其他问题。

三、政务公开(10分)

(一)对政策规定、工作职责、审批事项、办事指南、工作流程等应向社会公众公开而未公开的。

1.自查情况:利用政务公开栏、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网、潼南县人民政府公众网,向社会公开公共资源交易政策规定、中心职能职责、科室职责、办事指南、服务承诺、工作流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方便交易双方办事。各类交易信息除在国家、市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介上发布外,同时在县公共资源交易网和交易大厅电子屏幕发布。同时,严格执行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期限,及时解释或者更正交易双方对其有异议的公开事项和内容。

2.印证资料:政务公开栏,《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流程图》、《向社会公开承诺》、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网、潼南县人民政府公众网网。

(二)对事关全局、涉及公众切身利益及公众普遍关心的重要事项,未能实行决策前公开、实施过程过程中动态公开和决策实施结果公开的。

自查情况:无此项问题

(三)对群众申请的公开事项,不按规定时间给予答复的,按规定能够公开而拒不公开的。

自查情况:无此项问题。

(四)群众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有异议,要求给予解释或者更正时,如属实,未能及时予以解释或者更正的。

自查情况:无此项问题。

(五)不认真执行相关规定,故意提前或者延迟实施政务公开的,缩短公开期限的。

自查情况:无此项问题。

(六)隐匿或者提供虚假的政务信息,或者泄露依法受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自查情况:无此项问题。

(七)涉及政务公开其他问题的。自查情况:无此项问题。

四、改革创新(20分)

(一)因思想不解放,思维僵化,导致管理缺位、错位、越位而妨碍经济发展的。

自查情况:中心领导思想解放、思维方式新颖、无导致管理错位、越位、缺位现象而妨碍当地经济发展。

(二)对群众、企业反应强烈的问题,未提出改革等措施或者未积极探索创新的。

自查情况:未接到交易双方反映任何强烈问题。

(三)在本部门、本单位职责范围内,不能妥善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自查情况:在本部门、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没有不能妥善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四)未用活用足国家政策资源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自查情况:无此项问题。

(五)决策不科学,不民主,导致群众意见很大或者上访的。1.自查情况:我中心定期召开党组会、主任办公会和职工大 会,重大事情集体讨论决定,并按要求进行公示。因此,单位未收到行政信访和纪检信访案件,也无导致群众意见很大或上访的举报,更没有因决策不科学、不民主而引起的上访活动。

2.印证资料:会议记录、公示。

(六)涉及改革创新其他问题的。

自查情况:我中心没有涉及其他改革创新其他问题。

五、扩大开放(20分)

(一)缺乏开放意识,未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县产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部门本单位扩大开放的政策规定或者措施的。

1.自查情况:中心领导开放意识强,能按照政策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加大公共资源交易发展进程,为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做出来一定刚此案,单位未制定或设臵任何有碍发展的规定或措施。

2.印证资料:见相关办理事项文件资料。

(二)不认真履行职能职责,致使本部门本单位承担的招商引资项目落空的。

自查情况:中心无招商任务,无此项问题。

(三)在本部门本单位职责范围内,对外来投资者承诺的重大事项未能及时兑现,致使外来投资者反映较大的。

自查情况:无此项问题。

(四)对鼓励类项目和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在本部门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未给予积极支持,且造成严重后果的。

自查情况:无此问题。

(五)涉及扩大开放其他问题的

自查情况:中心没有涉及扩大开放其他问题。

六、清正廉洁(15分)

(一)接受或者主动要求管理和服务对象吃请、收受或者索取礼金、礼品的。

1.自查情况:一是依据有关清正廉洁的规定,制定和完善了有关廉洁从政的制度,从源头上杜绝腐败、树立清正廉洁的队伍形象;二是抓学习,树理念,警钟长鸣,构筑防腐、拒贿思想防线;三是坚决执行各项制度和规定,在工作中,要求干部职工严格执行《廉洁十不准》,干部职工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规定,没有接受或者主动要求管理和服务对象为其提供旅游、娱乐等活动的举报案件。

2.印证资料:《2011年潼南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风廉政建设资料汇编》。

(二)接受或者主动要求管理和服务对象为其提供旅游、娱乐等活动的。

1.自查情况:没有接受或者主动要求管理和服务对象为其提供旅游、娱乐等活动的举报案件。

2.印证资料:信访登记表、《投诉质疑登记表》。

(三)向管理和服务对象索要赞助或者报销费用的。1.自查情况:没有向管理和服务对象、索要赞助和报销费用。2.印证资料:《信访登记表》、《投诉质疑登记表》。

(四)不认真执行上级有关规定,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超出规定标准的。

自查情况:能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制定有车辆管理、使用制度和严格执行车辆费用报销规定,运行费用支出超出规定标准,无超标报销现象。今年,购臵公务车1辆,没有超过规定的标准。

(五)违规开工新建培训中心、宾馆、招待所、办公楼等楼堂馆所,或者经批准已开工建设擅自提高标准的。

自查情况:今年,无任何工程项目开工。

(六)以各种名义用公款出国(境)旅游,或者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超出规定标准的。

自查情况:无此项问题。

(七)不认真执行相关规定,机关公务接待费用支出未能按要求削减的。

1.自查情况: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大吃大喝,无铺张浪费,严格实行一支笔审批,单位经费累年节约递增。

2.印证资料:《财务制度》、《财务报表》。

(八)对本部门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由其他有关职责部门立案查处,且够不上司法处理的考核对象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够得上司法处理的考核对象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一般干部的。

自查情况:今年,中心无一人违法违纪。

(九)涉及清正廉洁其他问题的。自查情况:没有涉及清正廉洁其他问题。

二○一二年一月九日

主题词:2011年 执政为民 服务发展 自查报告

邮政金融发展调查报告1 篇6

班级:学号:姓名:

邮政局在邮电分离后,实行企业化,在全市邮协部职工的努力下,成功地视企业的扭亏为盈,进入良性循环。做为邮政主要业务收入的邮政金融业务,也在这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较为突出的成功。在二十一世纪中,随着电子邮件量的不断增加,各种博客和微博的快速发展和通讯科技的发达,都离不开网络,发挥网络优势是邮政的希望。

邮政网点虽然遍布全世界,但各国邮政部门如果不加强合作,在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就不能处于有利地位。为了加强各国邮政部门间新业务的开发与合作,使未来的邮政业务发展多样化、全球化,有关人士认为,发展全球性的通信网络,就是邮政未来要走的路。

一、目前邮政金融业务现状

1、电子汇兑:做为传统的邮政金融业务,汇兑传递—直是社会群众之间传 递资金的主要方式,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随着银行业间电子通讯技术的运用.加速了资金的传递速度,满足社会和用户的需要.为加强自身竟争力,从2002年起,邮政国家邮政局的统筹安排下,实现了汇兑传递式的改进、开办了电子汇兑业务。此项业务的开展。取代传递的汇款传递方式、通过现代的电子网络,进行资金的传递,从而大大缩短传递时间,加强邮政汇兑业务的市场竟争力。

2、邮政储蓄。做为邮政金融的主打业务,从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很好地完成收集社会闲散资金的任务,为国家收储,给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储蓄选择。邮储蓄,从1995年以来,立志于邮储的网络建设,通过数年来的精心打造,成功实现全市邮政储蓄系统之间和全国邮政储蓄系统的联网,成为中国最大的金融网络的一员。充分满足用户对资金流通的需要、通过全力打造、邮政储蓄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中屈指可数的重要部分,市场占有率为7%左右,在老百姓间留下不错口碑,形成良好群众基础。在近年来,邮政储蓄还相继推出邮政绿卡(储蓄卡)、参加POS消费系统、昼夜服务的ATM服务。通过这些举措的进行,有力地丰富了邮政储蓄金融服务的种类,满足了用户日趋增长的消费要求。

3、金融中间业务:做为受到银行业和邮政储蓄追棒的金融中间业务,受到

邮政局的广泛关注、西部经济发展增势明显.为西部地区金融中间业务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带来无限生机。邮政局积极创新中间业务,不断推出新的品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有效地改善**邮政蓄资本结构、降低经营风险、二、影响邮政金融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1、思想观念的制约:邮政金融经过IO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在管理体制、业务经营上还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表现为思想上的落后。观念上的保守、认识上的模糊、行动上的迟缓,习惯于上面布置、下面执行,缺乏主动创新精神,规模效应尚未形成,容易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或成本巨大的局面。

2、人才技术的制约:虽然这几年,邮政在金融人才、技术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因实力所限,仍然受人才,技术方面的制约。邮政金融在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方面,大部分依然沿袭传统邮政做法,尽管有所改善.但仍不适邮政金融人才队伍的发展,直接制约金融业务的发展;在技术方面,受资金。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往往跟不上发展、程序开发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弱。

3、管理动作方式的制约:银行业的金融业务开展往都由总行统一规划,集中开发全面推广,体现较强的研发和竟争实力。由于国家邮政局没有完整的整体规划,至使欧邮政金融业务,特别是中间业务的开发依然以省一级部门与商业银行竞争,开办业务种类单一,层面较浅,缺少特色。

4、国家政策的制约。受央行政策和体制的影响,邮政金融是一个准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很多银行业务不能开展,在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下风。商业银行间的不规范竞争,也使邮政金融在发展一直处于弱势。

三、通过直销媒体发展邮政潜力,主要途径有三个方面:

1、电信市场销售,在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邮政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开办代收水电费,代售戏票、飞机票,发放驾照等代理业务,使邮局的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

2、计算机互联网络,目前在世界各地,信息通信技术正在迅猛发展。通过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共享各种信息。在这种形势下,邮政的网络应该显示其大众化服务特有的自身价值。在21世纪,多媒体这一高新技术从工业到行政管理都将成为社会方面具有影响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少国家的邮政部门积极利用和引进新技术,借用高科技通信平台发展邮政业务。在多

媒体信息时代邮政要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开发电子邮政等新业务已成为人们共识。在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各国邮政伴随着通信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其主要体现在电子邮政的开发。一些国家的邮政部门除了传统的实物信息传递和小型货物的运输外,还充分利用先进的通信方式发挥邮政联系千家万户的网络作用。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邮政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在发展新业务的过程中,邮政部门广开思路,自己不能独立承办的业务就主动与其它部门协作,从电信、运输和金融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3、商业广告,通过电视与网络媒体宣传邮政各种业务,加深普罗大众对邮政业务的认知,也可以使邮政走出世界。

四、普遍服务是邮政参与市场竞争,走向商业化和企业化的一个最大问题。

邮政放弃垄断走商业化和企业化经营道路,不仅要从组织机构上进行改革,而且在财务制度等方面也要改变以适应新的机制。企业的经营能否获得经济效益,意味着纳入商业轨道后,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离开这一基本原则,邮政商业化或企业化经营在市场竞争中等于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基础。但在世界上,社会性普遍服务基本上成为各国邮政不可放弃的前提条件,因此,邮政在承担普遍服务中需要得到相应的补偿和法律保护。目前一些国家采用的办法是:国家给予补贴或给予一定限度的专营权,以弥补邮政普遍服务中的亏损。除此之外,不少国家邮政部门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精简机构,提高效率。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许多国家正在形成新的观念,即利用邮政网络为社会提供“一站式”行政管理业务代理服务。这种服务通过把最新的信息技术融入邮政网络而完成。“一站式”行政管理业务是指几种行政手续和公共服务手续(例如代发养老金、办理交纳税收、水电费和发放驾驶执照等)仅在一个邮局通过多媒体网络系统即可办理。“一站式”行政管理业务是邮政利用高新技术开辟新业务的一种尝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一站式”行政管理服务的优点有:为民众提供方便服务,克服目前办理各种行政手续需跑好几个部门方可办理的缺点;国家无需增设或专设地方政府办事机构;减轻各级地方工作负担,使其更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可节省人力和政府开支,同时这种新业务的开办能够给邮政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一站式”行政管理业务使邮局的潜力得到进一步开发。在澳大

利亚、英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邮政已开办“一站式”行政管理业务,办理代收水电费,代售戏票、飞机票,发放驾照等。以合理的价格办理此项业务,邮政部门都有所收益。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引进为邮政网络建设和新业务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金融服务发展工作报告 篇7

刚刚过去的2008年, 是我国也是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大事多、喜事多、难事多。改革开放30年, 特别是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来, 辽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8年全省GDP实现了13455亿元, 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万亿元。辽宁全面振兴引起了世界的瞩目, 投资的重点由南向北转移, 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地区, 全国对外开放的峰值已经来到辽宁。全省财政收入在去年突破千亿元的基础上, 今年实现了1356亿元, 增长25.2%;人均收入也有了较大的变化。较经济数字更为重要的是经济质量的变化, 不管是城市经济, 还是农村经济, 经济结构调整正在深入地展开, 竞争力正在不断地提高, 区域经济的发展正在协调推进。前不久, 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亲临辽宁视察, 对辽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并且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要再现新生机, 再创新辉煌, 对辽宁寄予了无限的希望。

过去的一年里, 全省档案工作围绕着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 围绕着全面振兴、和谐社会建设这个主题, 遵循档案工作自身规律, 努力开展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省档案局在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中被评为先进集体, 沈阳市、营口市档案馆在全国市县档案馆综合测评中, 先后被定为国家一级档案馆。刚才, 有三个市、一个单位介绍了经验和做法, 集中地反映了全省档案事业全面推进的情况。可以说, 过去的一年是档案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 是档案工作服务于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取得不断进步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 工作在档案战线的全体同志克服了诸如设备老化、办公条件差, 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一等困难,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为辽宁的全面振兴和发展, 为档案事业的建设, 默默无闻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 我代表省委、省政府, 向辛勤工作在档案战线、为辽宁档案事业呕心沥血做出贡献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年的工作部署, 成德同志讲得很清晰, 也很全面。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供同志们参考。

一、提高认识, 切实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扩内需、保增长、促振兴”目标要求, 经济发展要继续实现“两个不低于”, 即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不低于振兴以来我省的平均增长幅度, 不低于东南沿海的平均增长速度。要全力推进辽宁的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继续做好民生工作。辽宁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积累下来的一些矛盾, 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的。消化这些历史问题, 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科学地解决好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档案的发掘、整理至关重要, 可以提供历史的依据。因此, 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档案工作是大有可为的。档案工作非常重要, 岗位光荣, 责任重大。世界发展的竞争最终是一种文化的竞争。档案是一种文化, 它不仅记录发展的历史, 又为发展服务, 做好档案工作本身就是落实中央提出的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宗旨。不重视档案工作就等于不重视历史, 是短视的, 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1. 做好档案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要求。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档案工作。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档案工作是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这个基础不牢固, 将来我们要负历史责任的。”胡锦涛同志指出:“档案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 档案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方面。借助档案, 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 把握现在, 预见未来。”温家宝同志也指出:“做好档案工作, 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基础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关系, 二是保管、保护、保密和利用的关系。”文岳书记、政高省长, 都高度重视档案工作, 在档案干部的队伍建设、档案馆室建设等方面, 多次提出明确的要求。重视档案工作, 是振兴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的需要, 是解放思想、振兴辽宁、建设和谐辽宁的需要。谁掌握了档案谁就掌握了建设发展的主动权。

2. 做好档案工作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们所有的活动, 都是在现实基础上启动, 在借鉴历史的基础上才能科学地向前推进。读史使人明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对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来讲, 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把握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真正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档案事业的发展;要把档案服务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促进科学发展作为衡量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义, 着眼发展, 围绕发展, 确保档案工作更好地适应发展、保障发展、服务发展。

3. 做好档案工作是新形势提出的客观要求。

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这既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又给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档案工作要全方位地参与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 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我省的档案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 档案工作还有许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在加强档案馆室基础设施建设, 丰富档案资源, 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 提高档案开发利用水平, 全面、及时、高效地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和完善。我们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档案事业发展的经验, 力求今后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有新的突破, 有更大的作为。

二、服务中心, 服务大局, 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的档案工作

档案工作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 拓宽领域, 做好服务, 要跃上新台阶。

1. 要致力于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上有新发展。

新的一年里, 在这几个方面都要下力量。第一, 围绕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内需, 要详细地做好记载、做好服务。目前, 百年不遇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波及到全国, 辽宁老工业基地又处在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 档部门要认真研究做好服务, 从中摸索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记录我们的试验, 积累宝贵的财富。第二, 要围绕辽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就是三大区域协调并进, 要很好地研究做好服务。第三, 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档案工作。今年是中央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一年, 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就农村工作作出了决定, 省委、省政府也发了文件。这次胡锦涛总书记来辽宁时反复强调:中国这么大的国家, 粮食安全是第一位的!十三亿人口, 一旦粮食安全出现问题, 将会造成重大影响。所以, 档案部门要围绕农村经济发展, 认真研究, 要详细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第四, 要围绕和谐社会的建设、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开展档案工作。稳定压倒一切。要处理好历史、现实中的矛盾, 需要瞻前顾后, 需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解决好和谐问题和民生问题, 这些都离不开档案工作的强有力支持。总之, 今年档案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围绕“扩内需, 保增长, 促振兴, 促和谐”做好工作,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更好地为社会各项工作提供档案支持。

2. 要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全方位服务上要有新发展。

档案工作要搞活, 要体现自身规律, 要发挥档案的作用。首先, 就是要深入实际, 深入社会, 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中去, 了解各方面的需求, 掌握第一手资料, 这样档案服务才能够更深入、更具体、更真实。这对保护民生、群众利益, 对于发挥资源的有效性, 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 非常有意义。第二, 档案业务要拓展。沈阳市提出的建立家庭档案, 这对和谐社会建设非常有意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社会和谐首先要家庭和谐。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 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家庭方式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拓展档案业务, 是时代发展要求, 意义重大, 必须认真抓好。第三, 要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大局。档案部门的同志, 要善于从政治上、全局上发挥档案作用。比如今年是建国60周年, 要使我们的档案资源为上层建筑、为社会服务, 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服务, 让青少年, 包括一些成年人, 了解国家的历史、民族的历史、党的历史。历史需要真实, 真实离不开档案。档案能使人们认识社会、认识现实, 更好地激起人们振兴中华的热情, 增强民族的自尊感、自豪感, 增强民族的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

3. 要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上有新发展。

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 是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档案工作也不例外, 要通过档案工作使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要通过档案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保护。档案工作要不断深化改革, 让群众利用档案资料保护自己的权益更便捷、更方便。神秘莫测的东西肯定不行, 当然有些档案是要分等级的, 有些是绝密的, 有的是保密的, 有的就是要大家查阅掌握的。档案工作要完善, 要在建设和谐社会当中, 发挥更大的作用。

4. 要致力于创新认识和管理服务体制上有新发展。

档案工作要创新。首先, 认识上要有新的收获。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档案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要求认识上有新的收获。我们要从服务中心、服务大局, 服务辽宁全面振兴等方面对档案工作自身要有新的认识。其次, 要在体制创新上有新突破。体制机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要遵循档案工作自身的发展规律, 把档案工作搞得更好。在服务上要有新的提高, 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要现代化。只有管理手段现代化, 才能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成效方面取得新成效。要有新成果, 要体现出来, 这一点尤其重要。各级档案部门, 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取信于民, 社会重视, 领导重视。有为才有位, 没有新突破就没有新形象, 没有新成效就没有地位。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同志在全国档案局长会上明确提出, 档案工作要规范管理、从严管理。他提出“三不”, 叫“不糊涂、不流失、不烦琐”, 我认为讲得很好, 很简洁很明快。“不糊涂”就是要求档案工作不能模棱两可, 要清晰、准确、真实, 要了解家底;“不流失”, 不能残缺不全, 要保管好, 要保密;“不烦琐”, 就是要便于利用, 方便、快捷, 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服务于人民群众。“不糊涂、不流失、不烦琐”九个字, 实际上针对性很强, 要求很高, 我们要按照这个要求做好档案工作。

三、加强领导, 为全省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要高度重视档案工作。

重视不重视档案工作, 是对领导干部有没有正确的政绩观的一个检验。档案工作属于文化建设, 属于上层建筑建设, 这是一项历史性的任务,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工作, 要把它摆上日程, 要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历史责任感, 这本身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二月份开始, 第二批、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全面展开, 档案工作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抓好。各级分管领导要具体过问档案工作, 要解决档案部门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档案局既不管人又不管钱, 档案工作的发展, 无论是队伍建设, 还是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还是馆室建设资金, 靠档案局自身解决不了, 需要各方面的支持。省里近期准备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 文件下发以后, 要认真贯彻落实。

2. 要加大对档案事业的投入。

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投入。没有一定的投入, 没有一定的保障, 是难以得到发展的。今天介绍的典型经验中, 鞍山主要从投入角度, 大连也提出来投入问题, 书记、市长过问, 成寅和德仁同志亲自过问, 事情就好办。各市都要解决好。尤其是要拓宽我们的工作领域, 做好档案资源的保护和抢救工作。要抢救破损、流失的档案, 必须要有经费投入, 这是正常工作开展所必须的。档案馆室建设要加强, 现在档案馆室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在以成德同志为首的领导班子积极努力下, 省档案馆建设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档案局同志首先要把基础工作做好, 把规划做好。现在国家扩大内需, 这是搞好档案馆基本建设的历史性机遇, 要抓住这个机会, 加大争取力度, 使档案馆室建设有一个新的提高。

3. 要加强档案工作的安全管理。

档案安全特别是一些秘密档案、重要档案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必须保管好。要完善档案安全的应急预案, 防火、防盗、防潮、防水, 防止泄密等制度和措施。要加强安全检查, 完善各级档案的阅读使用管理制度和机制, 完善审批手续, 严格按照《档案法》办事, 做好保密工作。

4. 要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服务企业发展 篇8

一、创新思路,转变观念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一是在思路上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必须冲破思维定势,由“唯书、唯上”向“唯实”转变。二是在内容上由单一性的思想教育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转变,要适应中心工作的需要,跟上改革的步伐,注入时代的内容,拓宽服务的领域,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内部改革、机制转换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效应,使职工在“情”的激励下爱岗敬业,在“法”的约束下努力工作。(1)要深入进行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为核心内容的政治理论教育。要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引导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2)要认真提高好形势任务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分为国际形势教育和国内形势教育。(3)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贡献。(4)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把着眼点放在增强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上,着重增强和树立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平等观念、自由和纪律观念、依法办事观念、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三是在形式上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一是由“小政工”向“大政工”转变,采取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经济责任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与行政职责、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企业及科室、车间负责人,同时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负责人。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矛盾纠纷时,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经济手段三管齐下,并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侧重。二是由单向灌输向双向沟通转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理论灌输的同时,要以平等的态度待人,加强与职工的沟通与交流,做到以情感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加强与职工感情上联系,通过过细的工作,让职工产生信任感、成就感、温暖感和舒适感;要注意把握职工的情绪,主动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要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用真诚的感情打动人。三是由“空洞说教”向“虚功实做”转变。具体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生产经营。让思想政治工作进车间,入班组,上一线,到现场,及时把握职工的脉搏,针对职工中出现的思想实际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引导职工做也本职工作;贴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由管理型变为服务型,不要把职工“拉出来”教育,而是主动“贴上去”服务;贴近家庭,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伸向每个职工家庭,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家庭,千方百计为职工排忧解难。

二、讲究方法,注重效果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想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就需要一定的教育方法,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使其成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认识。一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理论联系企业发展的实际,联系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的实际,联系人们理想实际,才能把科学的理论变为人们的实际行动,形成自觉的认识和行为,才能在实践中坚信理论的正确性。二要典型示范,树立榜样,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自尊心和进取心,只要我们注意引导,用典型示范,人们就会向先进人物学习,象先进人物那样去做。要树立先进典型,就要善于发现典型,实事求是地宣传典型。三要以行为感染人。教育者首先应受教育,只有教育者本身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高尚的情操、模范的行为,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以自身的行为和人格力量感染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才能做到心悦诚服,才能使思想教育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三、贴近实际,抓住主题

(一)立足根本,靠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经济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离开了经济这个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把经济搞上去。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辨证关系,着力加快企业内部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职工收入,解决好职工的后顾之忧。

(二)掌握动向,靠过细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企业就是小社会,职工的素质高低不等,修养参差不齐。各级政工干部要增强工作的敏锐性、预见性,善于分析问题,把握动向,把工作做在思想问题萌发之前。在教育中,要有“三心”,即要细心观察职工的思想动向,要真心与职工交朋友,要用爱心关怀教育后进职工。

(三)利用载体,靠立体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进行思想教育必须有一定的抓手和载体,要适合职工特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的放矢地抓好思想教育。在党员中要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活动,同职工结对子,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行动上影响,将职工紧紧围绕在党员周围。在职工中要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分别对职工进行政治、技术、质量、品牌等方面的教育,自觉为企业发展分忧解难,为企业振兴出谋献策。

(四)抓住重点,靠正面激励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鞭策力。抓好多数中的少数,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一头抓标杆,树立榜样,另一头抓后进,采取重点帮助。二是情感激励。要关心爱护职工,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三是竞争激励。将竞争机制引入所有的岗位、工种,竞争上岗,奖优罚劣,为职工人尽其才提供一个良好的舞台。四是荣誉激励。对职工的典型,通过各种形式给予表彰奖励。

上一篇:五年级作文:节约每一滴水五年级作文下一篇:车队安全生产检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