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俗风情的诗词(推荐8篇)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现在的春节。
爆竹:鞭炮。山家以除夕烧竹,竹爆裂之声令山魈畏惧而远避。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桃符: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来演变成春联。
【赏析】: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欲断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借问:请问。
【赏析】: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注释】:
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
屈原(前340—前278):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贵妃郑袖、令尹子兰、大夫靳尚等诋毁排挤,被贬黜流放。楚败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罗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
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
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赏析】: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
七夕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释】: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1929年的重阳是10月11日。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黄花:指菊花。不似:不类似,不象。寥廓:空阔远大。
【赏析】:
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今天又逢重阳节,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那不是春天的光辉。却胜过春天的光芒,空阔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等。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
丙辰:熙宁九年(1076)
达旦:早晨;白天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弄清影:弄,赏玩。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人自己)。
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中秋月
(宋)苏轼
舞龙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本与龙无关, 但在元宵节时, 舞龙灯的活动必不可少。早在宋代, 就有了龙灯。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了南宋城中的龙灯:“元宵之夜……草缚成龙, 用青幕遮草上, 密置灯烛万盏, 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和今天的龙灯不同, 这里的龙灯是静止的。不过, 南宋时也有由人舞弄的龙灯, 大词人辛弃疾笔下“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的词句, 便是一种写照。上元夜必舞龙灯, 要扎鳖山或草龙, 上布灯烛。
引龙回
在春节之后, 每年的二月初二可谓专属于“龙”的日子———为龙抬头日。旧俗在这一天要用草灰弯弯曲曲地由门外撒到厨房内, 称为“引龙回”;小童在这一天开始入书房读书, 称为“占鳌头”;读书人在这一天要理发, 以取“龙抬头”的吉祥之意。
敲龙头
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 人们以长竿击打房梁, 谓之“敲龙头”, 意即把龙唤醒, 佑一方平安。同时大人小孩还口念:“二月二, 龙抬头, 大仓满, 小仓流。”有的地方, 人们还会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 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 称做“打囤”或“填仓”, 预祝当年五谷丰登, 仓囤盈满。
剃龙头
民俗中, 在二月二这天剃头, 会像龙一样从冬眠中醒来, 开始活动。所以人们对“二月二, 剃龙头”很重视, 谁都想图个好兆头。古时候有正月里不剃头的习俗, 沿袭到今, 就是不管头发多长, 都要一直等到二月二才理发。所以整个正月里, 理发店门可罗雀, 生意很少。而一到二月二这天, 来理发的人就络绎不绝。对这一天来理发的人来说, 重要的不是理发本身, 而是讨个吉利:大家都来剃龙头。有的地方, 女孩也在此日穿耳洞。
赛龙舟
这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按地支推算, “五”为午;“端”即“初”, 故而得名。端午节的历史极其悠久, 节日风俗也极为丰富, 其中一些活动与龙有关, 闻一多先生甚至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当然, 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赛龙舟。古时皇家龙舟非常奢华, 如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所画《中天戏水册》中的大龙舟, 头、尾、鳞、鬣皆雕镂金饰, 舟上建有数层楼台, 气势雄伟, 金碧辉煌。龙舟竞渡的规模亦宏大壮观, 官员、百姓以至深闺少女都要临水观看。
少数民族的“龙民俗”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 与龙有关的节日与民俗更是举不胜举。
将民俗学、神话学研究的方法和材料引入宗教史,体现出作者思路上的开拓和理论上的创见。民俗、神话与宗教密不可分,早巳为学界的共识。纵观世界宗教发生发展的历史,神话世界对宗教信仰模式的参与,是长期以来各种宗教的共同特征之一。宗教神舐系统的建立,与由原始神话形成的民俗信仰、原始宗教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某种重合或者同源的现象。许多原始信仰与神话始一发生就如影随形,不可分割。佛教经典同时也是佛教诸神的神话载体,所以作者对于弥勒、观音神话的梳理与论证,往往从造像、译经、讲读几方面人手。另一方面,用神话小说来证史尽管早有人提出,但在具体应用上,作者的做法是具有开拓意义的,对民俗的考察则扩展到古印度、古伊朗等国家。对于弥勒信仰和观世音信仰在印度的起源与流传,就借助于印度佛教雕像和后世中国西行僧侣游记的记载。考察弥勒的源起,又追溯这一崇拜在印度及西域地区产生的年代,是神话学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佛教神话之于中夏,恰如《圣经》神话之于欧洲,是一种外来原始信仰进入到另一文化肌体,进而影响其民俗文化的现象。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实际上是一种融入到民俗信仰中的佛教神舐崇拜。该书正是以此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后世普遍流行的神舐信仰,从其产生、发展到兴盛进行历史性的梳理。可贵的是,三个平行的个案并未被贯以程式化的求证框架,而是别而论之,不拘成式,是更为贴近社会历史原貌的勾勒。作者求证扎实,而又有多闻阙疑的审慎学风。如以禅法传承系统的衍变来校验弥勒信仰的流播,对观世音信仰起源于南印度海上守护神的推测,都卓有见地。
该书的切入点无疑是新异而又独特的,但是经验性的概念成说与理论预设的背后往往埋藏着对先验批评的忽略。关于学理佛教与民俗佛教的划分与界定,实际上并不足以恰切地表述研究对象所在时期的宗教格局。也就是说,根据雅、俗文化分层来确定的佛教存在形态,并不符合历史实际。顾伟康提出的民俗佛教的概念,被界定为以经像崇拜和求福求运为中心的信仰形式,这就将面对佛教本身必要的信仰模式以及佛教世俗化(seculadzatlon)和民俗信仰的区别问题。首先,经像崇拜对于佛教来讲,是其信仰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不说“神道设教”是所有宗教的必备特征,就是当时雅文化阶层所谓的经典或学理佛教的信徒,如道安襄阳集团对阿弥陀与弥勒的共祟,慧远为首的庐山教团对阿弥陀的信仰,也大抵不脱造像许愿的寻常宗教动机,这是有宗教情感的诉求方式决定的,差异其实只是在宗教意识上的高级层次与群众性层次的不同,所以,各种经像崇拜的功能在不同的文化层次以及不同的社会阶层当中,都有一致化的倾向。尽管作者在首章标举民俗佛教,但是,在具体的信仰分析中,分明论述的还是一种教团神舐崇拜。另一方面,所谓的学理佛教,也并未发展成如同现代西方神学“理性化”的信仰模式。而且东晋很多贵族士人精研佛理,只是作为当时玄学思想的补充,佛教在这里无疑被个人化、非神圣化、世俗化了,也就失去了它的宗教意义。其次,作者所理解的民俗佛教实际上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根据这一概念所列举的神祗信仰已经是经过佛教参与、重建的中国民间主要民俗信仰,而民俗信仰只是近似宗教信仰的准宗教形式,作者也只是求取了后世民俗信仰的几个个案。所不同者在于作者所疏证和论述的恰恰是这些后世民俗信仰个案在早期的宗教体系中的原始发生和衍变情况。作者提出“在下层民众中,一般不存在学理佛教,但在士大夫贵族中,却存在着民俗佛教”的论断,并梳理了这段时期佛教民众化运动逐步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阶层构成。排除观念先行的因素而外,我们发现,作者实际上看到了所谓教理佛教与民俗佛教的可兼容性,那就意味着雅俗两个文化层次并不具备二元对立的性质,所以作者实际借助的还是许理和的阶层划分法,它更便于科学的历史性描述。作者认为“中国佛教强大的生命力实际上来自于民俗佛教而非教理佛教”,这其实是在强调,融合了佛教内容的民俗信仰,六朝以来一直是中国民间鲜健、活泼、分明的文化现象之一。这里不免混淆了宗教团体与民俗信仰的界限。许理和认为佛教“传人中国不仅意味着某种宗教观念的传播,而且是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修行团体即僧伽的传人。对于中国人来说,佛教一直是僧人的佛法。”中国佛教在六朝和唐代的鼎盛,都可以用实际僧徒的人数来衡量。再如当时的义邑、法舍等香火盟誓团体,都可以见出当时民间佛教信仰的实际模式。
把研究对象放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上来考察,是《信仰与神话》一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佛教在当时的中国何以开出异常美丽的花朵?难以究诘的祆教、摩尼教以及佛教信仰何以突然蔓延流行,虽废禁而不绝?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得不借助于对西域文明的探索来作一定程度的辅助研究。在本书的第五章里,作者从内迁月氏族人的历史文化考证人手,对月氏族内迁的两个主要分支卢水胡和羯胡的族源问题以及月氏胡的原居地、种族等中西方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提出了有力的假设和论证,并以卢水胡屑月氏胡出发,印证了月氏人为西迁的雅利安人的说法。这样,不仅解决了月氏胡的宗教信仰与袄教的关系问题,而且独树一帜地通过月氏族对五胡各族的强烈影响,来解析佛教在北方得到顺利传播与发展的原因。特别是对北魏太武帝灭佛的政治起因、佛图澄的传教方式、灵太后不废胡天的辨析,凸显了月氏族诸问题在中国佛教传播史上的作用。《论西域文化对道教的影响》一文,探讨了中国本土宗教对当时西域宗教文化的认同与受容现象,是对西域文化辅助研究的延伸。作者对西域的方术的研究,许多原本被认为是神话的荒诞不经之言被点石成金,成为文化交流史的可贵史料。但是我倾向于认为其中的分身术、神行术等所谓幻术,应属于佛教自神其教的志怪奇谭,不必实有其事。对道教典籍中女仙服饰的探究,作者综合排比了当时各民族的服饰情况,得出女仙造型受波斯文化影响的结论,体现出自由灵活驾驭材料的功力。另外,对摩尼教人华年代的考辨,应用人类学的方法,从已有的习见文本中发掘出不寻常的题目,从“白衣长发”人手探索摩尼教与弥勒信仰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都极具启发意义。
更为可贵的是,作者运用宗教学方法对魏晋南北朝神话小说研究的有益尝试。承袭小南一郎辨析杜兰香故事中功利目的的研究,作者勾勒出《搜神记》中人鬼恋故事与汉晋之际盗墓之风的关系,并进一步将视野延伸到唐代的人鬼恋故事,指出了这一时期文人创作寄托幻想、警戒纲常的文化目的。在对观音信仰的研究中,作者梳理了观音神话的记载、传播,以及观音灵异事迹的叙述者等情况,从而钩稽出六朝宣佛小说的渊源。继而展开对佛教感应传《观世音应验记》的作者情况研究和《冥祥记》的专题研究。尤其是探幽抉隐,考证出后者作者王琰为太原王氏的流裔,在东晋因王国宝事遭到政治性灾难,流离交广的家族事迹,是对该书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对于《冥祥记》与其前代感应传《宜验记》、《感应传》的比较研究,以及及与僧尼传记的比较研究,不但使宣佛小说的发展脉络变得清晰,而且肯定了这些宣佛小说在宗教、文学和史学研究上的價值。另外,对于麻姑“沧海桑田”神话,作者考证麻姑为波斯语“祭司”,此神话来自于昭武九姓国,也颇令人信服。
按照吉雷斯,德鲁兹的说法,每一个封闭的灵魂或主体,在其最黑暗的深处包含着整个世界,同时也照应着这一世界的某个部分,世界最终合拢于这许许多多被照亮的部分之中。以我看来,《信仰与神话》一书,无疑是被照亮了的中国宗教文化历史的一部分,它必将以其不可泯灭的独特性视角及其研究成果,成为展开与合拢文化历史的有效环节之一。
民俗心态是由无数人长期积累的习惯性的感想。而这种感想从何而来呢?是从四书五经、圣人先贤那里得来的吗?不是, 而是生活, 是长期的人们的共同的实际生活。而“中国人的多数向来是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或者识字而不大读书的”。因此, 民俗心态就是在多数的无“文”中形成的, 而少数的“文”是处于多数的“无文”之中, “无‘文’的文化总是或暗或明占上风。”[1]
金克木首先从被人们认为是从外国搬来的新诗入手, 通过独特的文化解说方式, 剖析了新诗的本质, 并揭示出所谓的新诗并没能跳出中国民俗心态的掌心。新诗可以用新语言 (白话) 代替旧语言 (文言) , 但诗中的符号却变不了。一种符号, 在诗中是一种道具, 它反映的不仅是诗人的心态, 也是民间的心态。诗人对诗中的符号不能随意改变, 否则所表达心情与意境也会改变。例如, “走不完的路”是中国诗常见的意境, 因此, 长廊、悠长的巷子是直接的符号, 还有间接的符号, 如驴。因为驴走得慢而显得路长。所以陆游会写, “细雨骑驴过剑门”, 而不写, “细雨骑马过剑门”, 马太快, 路就短了, 意境也就变了。再比如, “淡淡的愁怨”也是常见的意境, 新诗在酝酿此种意境时也避不开旧诗中常用的符号, 如细雨、油纸伞或丁香, 它们总不能被换成暴雨、雨衣或荷花的。所以, 无论新诗还是旧诗, 实际上都是有“文”的人表达出了无“文”的人的习惯心态。
在《论语》中, 孔子等儒家圣贤把人和人的关系结构作了排列, 为各种关系设定了轨道。但是这些关系和轨道是凭空设想出来的吗?是儒家规定了民俗, 还是民俗规定了儒家呢?比如, 中国历史上经常上演的株连九族、满门抄斩的悲剧, 是受儒家尊者上者代表卑者下者的思想影响吗 (最权贵者代表全族, 一旦犯法, 全族承担) ?但是秦国对商鞅, 奉行法家的秦朝对李斯, 楚国对伍子胥, 赵国对赵朔, 都是灭族。通过对《论语》这部“高高在上的经典”的细致分析, 金克木认为, 它实际上和不识字的多数老百姓的民俗心态离得很近, 圣贤思想和民俗心态是相通的, “ (二者) 恐怕是交互作用而普通人的民情风俗更有力量吧?”[1]
那么在民族心态的左右下, 人有没有选择的自主性呢?金克木认为, “人总是按照自己周围的群体的习惯而思想行动的, 所谓自主不过是在不同习惯之间的选择。”[1]而外来文化可能会添加新的选择, 但外来文化是否能进来, 或者哪一部分能进来, 又往往依照不自觉的原有习惯。中国人对于外来文化有强烈的选择性。“人家自己最为欣赏的, 我们除了少数专家外, 往往格格不入;甚至嗤之以鼻, 或则改头换面, 以至脱胎换骨, 剩个招牌。有的东西是进不来的, 不管怎样大吹大擂, 也只能风行一时。有的东西是赶不走的, 越爱堵截咒骂, 越是会暗地流行。”[2]所有这些, 归其原因就是我们的民族心态。
民俗心态是不随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是个人不可抗拒又不可制造的。但民俗心态 (大多数人的文化) 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因素?正如金克木自己所感慨的, “可是人已经到了风中残烛的晚年, 勉强作了一点‘文化的解释’的试探, 再没有力量向前走了。”[1]对于这些问题他也没有进一步地探究或论述。但他仍然认为对于民族心态, 我们是可以施加影响的, 虽然这个过程很缓慢很漫长。“历史既是不随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又是人们自己做出来的。文化的发展大概也是这样。我们还不能完全掌握历史和文化的进程, 但是我们已经可以左右历史和文化, 施加影响。若不然, 那就只有听天由命了。”[2]
金克木描述了一个在发展上具有坚韧持续性, 在吸收外来文化上又有很强选择性, 而且在整个文化体系内居于上风的民族心态。这一点对于今天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应对中外文化的相互激荡冲击会有什么启发意义呢?
首先, 民族文化的根在社会。民族心态 (更多的是一种无“文”的文化) 并不能为有文的文化所随意改变, 相反, 有文的文化是在表达、凝练无“文”的文化。真正影响民族心态的是社会生活。民族文化的兴衰根源于社会的兴衰, 而不是相反。所以, 我们今天要保障民族文化的独立与发展, 最根本在于建设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 然后才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只要我们在政治上不断完善民主法治, 在经济上追求公平正义, 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我们的文化就有了牢固的根基, 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对内具有高度凝聚力, 对外具有强大吸引力, 因而就不会有被外来文化所吞没的危险。
其次, 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鹄的, 推动理论创新, 鼓励百家争鸣。理论只有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 才能更好地符合而又反过来影响民族心态, 进而才能起到引导文化发展的作用。按照金克木的逻辑, 理论创新, 作为有文的文化, 应该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标尺, 把批判的眼光指向社会的发展, 然后再通过社会的实际发展间接影响无“文”的文化, 而不应试图通过纯粹的理论演绎直接来改变无“文”的文化, 即民俗心态。总之, 是否以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为目的是衡量一种理论是否真诚的基本尺度, 而是否符合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需要是衡量一种理论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准。前者是一种主观态度, 是学术自由和理论创新的基点, 而后者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
第三, 以自信、平等、开放的状态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与对话。我们悠久的文化有着牢固的根基, 不是任何外来文化能轻易撼动的。而且民族文化要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保持独立、蓬勃发展, 首先要知己知彼。所以, 金克木认为, “中外文化互相冲击, 我们需要关心一下当前世界思潮中的问题, 并且参加进去对话。不是只提供情况和资料, 不是只说自己的意见。而是对话, 以平等的地位, 不高也不低, 参加到世界思潮中去。”[2]这样, 我们既能吸收外来文化的文明成果, 也能以我们的优秀文明影响世界。总之, 一种理论只有在与同时代的其他主要理论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对话中确立和发展起来。文化也一样, 只有在开放中才能更好地发展与繁荣。
摘要:金克木认为, 民俗心态是由无数人长期积累的习惯性的感想, 他指导着我们的言语行动, 甚至在与有文的文化 (即思想理论) 的交互作用中或明或暗占着上风。他对于民俗心态的内涵、特点与作用的理解, 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看待中外文化的交汇与对撞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民俗心态,文化,金克木
参考文献
[1]金克木.无文探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1:10-61.
但是,中职语文教学如何以专业为本,为学生的就业发展服务呢?也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所以,从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入手,设计与学生专业特点有关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是中职语文发展的一个新出路。尤其是将我们绍兴的民俗文化引入到语文课的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地方文化,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学习语文和本专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尤其是对与本专业有关的地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经济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解读能力以及对专业发展的新眼光。当然,笔者所选取的这些民俗文化都是与学生所学专业有着密切关系的内容,尤其是那些地方经济中的特色专业。就拿我们绍兴来讲,如何把绍兴当地的酒文化渗透到酿酒专业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将绍兴的越窑、印染、泥塑、剪纸等民间工艺运用到染整专业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又如何将绍兴的历史和富有特色的人文自然景观运用到旅游专业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等等,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是我们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同时也是与“职业教育要为学生的专业服务,为学生的就业发展服务”的职教新理念相契合的,有着一定的发展前景。
其实,将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思路,早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有所涉及,新课标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高中选修课的设置中,还列入了“旅游文化专题”“民俗文化专题”等选题。这就意味着在普通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已经意识到将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引入到语文课堂是落实语文教育改革中所提出的“大语文”理念,是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的重要举措。已经为此而付诸行动的如北大教授钱理群所主编的,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贵州读本》一书,在本书中钱先生提出:“如果年轻一代,对中国这块土地,对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在认识上无知,在情感和精神上疏离,我认为是很可怕的。”他觉得,与上世纪鲁迅、胡适、钱钟书那一代人相比,我们现在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已经差了很多。而更大的问题是,目前所谓“世界”的概念,“全球”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西方的,甚至只是美国的,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双重危机。
应该说,钱先生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他所考虑的是从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出发的大问题。而如果我们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式和中职学生的就业特点来看,将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引入到我们中职的语文课堂中来,也是有其相应价值的。现在,我们绍兴的许多职校的专业设置大多立足于绍兴本土的特色经济,而这些产业大多与绍兴当地的历史文化特点和绍兴人本身的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能将这些有关的教学资源引入到我们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来,必然能让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更为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够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学好这个专业,而且也为我们的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那么,要把绍兴本地的民俗文化引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民俗文化。所谓民俗文化是指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由于民俗文化的集体性特点,说到底,民俗文化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总之,民俗文化与当地老百姓的社会生活习惯和地域文化的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绍兴的酒俗文化就与绍兴当地的婚嫁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女儿酒”“状元红”这些蕴藏着丰富民俗文化的绍兴老酒,就是从绍兴当地男婚女嫁的社会习俗中孕育出来的,而如何将这些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的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变成我们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呢?
首先,这种教学方式是不能脱离作家的创作文本的,如果我们能以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为依托,通过对他们作品当中所蕴藏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的发掘,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本专业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与民俗文化的联系,以及当中所包涵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样不仅能帮助我们的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解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的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所学的这个专业。最后,让学生对自己专业在本地区发展的状况做一些调查研究,并撰写相关的调查报告或感想,让他们能对专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种建立在学生自主调查和研究基础上的教与写的过程,对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次,民俗文化在作家作品中内容的体现也是相当丰富的,比如说屈原的《楚辞》中就蕴涵着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地的文化;沈从文的《边城》展现了浓厚的湘西神奇优美的民俗风情;老舍的《骆驼祥子》和《茶馆》是以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文化为依托的。联系到我们绍兴当地的民俗文化,我们马上会想到鲁迅先生的作品。的确,鲁迅先生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绍兴的乡镇和农村作为创作背景的,因而最为贴近绍兴当地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其中也蕴涵着大量的绍兴本土的民俗文化。所以,如果我们从鲁迅的作品入手进行发掘,应该可以找到许多民俗文化的课程资源。
笔者曾经在本校的黄酒专业教授语文课,该专业是与绍兴当地的黄酒集团等酿酒公司联办的一个带有明显地方经济特色的专业。所以,将我们绍兴的酒文化引入到笔者的语文课堂上来,应该对学生将来的专业发展是有帮助的。于是笔者在上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这篇课文时便设计了一个题为《鲁迅作品与绍兴的酒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以名家作品为依托,进一步了解绍兴的酒文化和自己所学专业之间的联系,从而为他们更好地学习本专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由于这个专业的学生经常下企业参观酿酒制造工艺和了解黄酒酿造的历史。所以为笔者上这样一堂与绍兴酒文化有关的综合性学习课创造了许多便利条件,下面是笔者的设计方案:
一、活动目标
(一)引导学生了解绍兴的民俗文化,学会欣赏民俗文化,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社会责任感。
(二)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资料的能力,并能创造性地提出自己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三)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提高学生对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同时增强学生对未来就业的信心。
二、活动过程
(一)将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分成三组,第一组学生主要负责收集鲁迅小说、散文和其他作品中与绍兴酒文化有关或者与绍兴人喝酒习惯有关的资料。第二组负责收集鲁迅作品以外的反映绍兴酒文化的民间故事、诗歌、饮酒习俗等内容。第三组负责收集和整理几次下厂参观的见闻,包括现代酿酒技术的工艺流程,绍兴老酒的种类和历史上民间制作老酒的土法等等。
(二)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提炼,尽可能的揭示其文化内涵。
(三)将学生收集的资料,先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是组与组之间进行比照,分析异同点,从而提炼出自己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四)各组选代表发言。
三、分析讨论
(一)展示准备的成果,将收集到的资料分组派代表进行介绍,其余的同学分析比较三组材料收集的异同,谈一谈自己在收集过程中的体会。
(二)请各组派代表来谈一谈黄酒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并为自己的这个专业未来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三)撰写心得体会或建议书。
通过这次活动,让笔者欣喜地看到了学生从中收获到的知识和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第一组有同学从鲁迅的《阿Q正传》中得出绍兴人都爱喝酒的结论,他说:“阿Q虽然给人家打短工,没有多少钱,但经常要到酒店去喝酒,喝醉了就会闯祸,闯了祸就要给地保买酒钱来摆平这件事,可见绍兴人都喜欢喝酒。”有的说:“不仅城里人喜欢喝酒,绍兴各式各样的人都喜欢喝酒,比如《风波》里的七斤进城来就要喝酒,再比如说《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喝酒的有穿长衫的也有穿短衣的。”而第二、三组的同学也讲了许多关于绍兴老酒的历史和民间故事、酿造工艺。有的同学讲了绍兴的第一坛酒是大禹酿造的,有的同学讲了“投醪河”的故事,有的同学讲了“女儿红”“状元红”的来历,更有的同学将自己家的酿酒方法与现代工艺的酿酒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笔者让同学们把鲁迅作品中的绍兴酒俗与我们绍兴的民间酒文化进行比较,让大家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与我们生活中的民俗文化有不一样的地方,文学作品中的‘酒是经过了作者的艺术加工的,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眼睛来看问题。”也有的同学说:“其实鲁迅是我们绍兴人,他作品里面的文化就是绍兴文化,我们应该利用鲁迅的名气来发展我们这个专业。”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许多同学对自己的这个专业又有了新的认识,的确是受益匪浅。
而在撰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就提到了:“绍兴黄酒的出名在于它的文化底蕴上,如果我们要发展这个专业就必须在酒文化上下工夫。”也有的同学提出了:“我们酿酒的传统工艺已经落后了,产品也比较单一,应该结合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尤其是我们年轻一代的需要,开发出适合年轻人的新产品。”许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有的还非常富有创造性。
可以这么说,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和教学思考已经让笔者认识到了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基础课都必须提出新的发展思路,而课堂教学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就业发展服务应该是我们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将民俗文化引入到中职语文课堂中去,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搭建一个基础平台,这只是中职语文改革的一次新尝试。相信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中职语文课的教学理念会越来越新颖和完善,而语文课在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定位也会越来越清晰。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2]鲁迅.鲁迅作品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徐明华.鲁迅与绍兴民俗文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4]钱理群,戴明贤,封孝伦.贵州读本[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
[5]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一、初中现代诗词教学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初中现代诗词教学现状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之一的现代诗词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屡屡受挫。在现代诗词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老师教得累、学生听不懂的情况。学生有限的知识面使得其对于现代诗词的某些意象很难进行联想,这也就造成学生在阅读现代诗词时读不懂或很难读懂的困境。不能深入对现代诗词理解,学生必然不会对此产生欣赏甚至是喜爱,这又造成了教师在进行现代诗词教学时感觉费力的困难。长此以往,现代诗词教学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这既不利于我国现代诗词文化的发展,也不利于现今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初中现代诗词教学现状的成因分析
1.学生缺乏与文章的共鸣
尽管是现代诗词教学,但大多被选入课本的诗歌都不具有时代感,学生对其所反映的情感难以产生共鸣,对诗歌的学习不能提起兴趣,因而造成目前现代诗词教学困难的局面。
此外,学生大部分时间被课后要求阅读的名著与其他科目作业占据,学生接触的现代诗词有限,知识水平也有限。因此,对于老师所讲授的意境不能充分理解,也造成了目前诗词教学困难的问题。
2.学生缺乏诗歌鉴赏能力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初中阶段一切学习内容是向着中考看齐。同样是诗歌,古诗阅读因其在中考中既有默写又有古诗鉴赏等题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对此进行着重讲解,花费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背诵、默写的练习。而较之古诗,中考中现代诗歌占的比重很小,因而初中语文教材中并没有选择过多的现代诗词,教师在进行现代诗词教学时也只会着重对考试要点进行讲解,现代诗词的教学就很难落到实处,而这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他们对于现代诗词鉴赏能力的缺乏。
二、初中现代诗词教学方法探讨
(一)多方面结合,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每一位老师都熟知的道理,因而想要真正帮助学生学好现代诗歌,我们需要先调动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兴趣。
目前,许多教师自身文学素养存在的缺陷,对于诗歌主旨把握不够准确,进而在进行现代诗词教学时,难以将诗歌主旨生动地讲破、讲透,造成学生对于诗歌主旨难以深入把握。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深入内涵,学生对于现代诗歌自然就无法提起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对于自身的文学素养加以提升;在授课前对于诗歌主旨可参考多方资料,与其他老师对于授课内容、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在进行诗歌讲解时,教师需避免机械、乏味的知识灌输。对于不同诗歌,教师以将多种授课方法相结合,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诗歌背景,把握诗歌细节
1.深入讲解意象,把握诗歌精髓
现代诗词的“美”主要来源于其意境的构造,而意境主要是通过多个意象进行构建。因而想要学生把握诗歌精髓,深刻理解诗歌,教师就必须深入解读其意象。
意象是作家头脑中浮现的某些形象。在诗歌中,意象的运用一方面可以促成画面的形成,另一方面有利于形象的塑造。而理解意象最基础的方法是了解诗歌背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讲授现代诗词的过程中应着重讲解诗歌意象的理解技巧。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在外漂泊多年后回归祖国时所作。在诗中,作者将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些意象将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在抒发感情时,则用“邮票”、“船票”、“坟墓”为最后的“海峡”做铺垫,在表现思乡的同时抒发出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2.结合具体背景,对诗歌感情进行升华
较之古诗,现代诗词既乏味又缺乏格律,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常会存在困惑:“现代诗词在进行教课时,到底该对什么进行讲解?”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把握意象之外,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升华诗歌感情。
例如,讲解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时,整首诗最重要的意象是“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是戴望舒写于1942年。在这之前,戴望舒经历了日军侵华战争的不断升级,他与家人离开家乡远赴香港。而1941年,香港沦陷。1942年的戴望舒因其宣传抗日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折磨。通过背景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在戴望舒写作《我用残损的手掌》时,中国大陆已处于分裂状态,整个中国弥漫着强权与压迫,硝烟与贫苦。诗中对于现今生活的描写“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而作者依旧用“残损的手掌”进行抚摸,这些都表现出作者赤诚的爱国之心。
(三)改变教学模式,注重课内外结合
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现代诗歌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课本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相似诗歌进行赏析。再以《我用残损的手掌》为例,教师在教授完这一诗歌时,可以将《题狱中壁》作为拓展阅读,让同学们自主对于诗歌意象、情感、主旨进行把握,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同学们对于诗歌的把握。
此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现代诗歌进行仿写。在写作诗歌初期,可以只要求学生模仿诗歌的语言,对于情感与选材不做过多要求。随着模仿的不断深入,教给学生诗歌技巧,让他们运用于其中。久而久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诗歌的趣味,在写作过程中体会诗歌的写作技巧。这既帮助学生了解了诗歌,又教会学生学会迁移能力。
现代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长久以来应试教育的遗留问题,想要解决也不是朝夕之事。作为教师,首先就应摆正自己对于现代诗词教学的態度,将其置于与古诗等其他教学内容同样重要的位,以自身影响学生。其次,充分调动课堂积极性,生动进行现代诗词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诗歌情感,真正感受到现代诗词美之所在,从而增强其语文素养,陶冶情操。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古诗词中结合了哲理美、音韵美和意境美,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学生可以从这些作品中获得是不一样的美的体会。因为年龄的限制,小学生还不具备完整的审美观念,只能通过事物外部的现象去辨别善和恶、美和丑以及好和坏,并不懂得从内部去分析其中的价值和美。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中来拟补这方面,因为在古诗词中包含着含蓄、内化的情感,诗人遵循的诗词中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和意志,也就是所说的“诗以明志”。教师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扩充学生的眼界,并且使其获得美的感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所以想要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就需要让他们的善于想象。古诗词具有篇幅小、内容简洁但是意蕴丰富的特征,所以古诗词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以及艺术创造空间,因为学生如果想要明确古诗词的言外之意,体会其中的意境,就需要利用自己的领悟和想象来进行捕,这在无形中培养的他们的想象力。小学生的想象常常是天马行空,在古诗词这个载体中,他们可以尽情的创造、补充和想象,进而思考诗词中的情境。许多古诗词中的意象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学生可以根据诗词的意思,在大脑中营造出新的画面。这也就提升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其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古诗词中展现了我国古人对人情哲理和社会事物的深入认识,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知识结晶。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达到弘扬民族文化和传承古代思想精华的目的。古诗词可以为学生带来独特的美的体会,并且激发他们的惜友之情和爱国情怀,进而在无形中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重视对古诗词的朗读
在诗词教学中有这么一句话:“七分诗三分读”,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语文新课改标准中也强调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必要性,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知,进而为培养自己的语感,并且接受感情的熏陶。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不能使用逐句串讲的教学方式,而是需要指导学生利用“读”理解其中的字、词、句和含义。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横通过重复的朗读,可以慢慢的从古诗词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同时这种方式也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并且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及审美观念,实现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教师需要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工作,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境界中。比如,在讲解陆游的《示儿》这节课时,可以这样进行教学:
首先,为学生介绍诗词背景;其次,知道他们初读诗文,让他们初步的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而后知道他们进行精读,进而把握诗人心中的“悲怆”情感,体会他的遗憾。最后,可以指导学生深入分析诗人,全面分析诗人的思想,并且感悟诗人的“悲壮”情怀。
通过上述的阅读指导,教师就完成了对诗词整体基调的奠定,而后就可以利用精读来让学生尝试着了解诗人的家国情怀,感受诗人的忧虑心理,了解诗人的爱国情绪,并且从中获得鼓舞和感染,产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意识。
(二)引导学生想象诗词画面
在艺术史的长河中,许多人诗和画放在一起探讨。比如,著名艺术家、科学家、画家达芬奇就把绘画艺术比喻为“哑巴的诗”,把诗作比喻为“瞎子的画”。我国古诗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一首诗歌常常就是一副田园风光图或者山水画。诗人在进行古诗词创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在其中寄托自己的情感,并且营造出情景交融的美好境界,这就产生了诗歌独特的意境美。所以,学生在理解了诗句的含义之后,就能够在脑中产生相应的画面。需要注意的是,从古诗词文在到图像,这个过程需要借助形象思维的加工,同时,不同的学生都会产生对古诗词的不同看法和解析。比如,将在在讲解《江雪》这首诗时,可以利用读想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脑中想象诗中的画面,进而理解其中的含义,并且培养自身想象能力。教师的讲解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一句时,首先向学生提问,在读到“千山鸟飞”和“万径人踪”时,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有的学生说在树林的小径里看到了许多脚印,有的学生看到了成千上万只鸟儿在山林中飞翔,有的学生说那里一定很热闹,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纷纷表达了自己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体会诗句中的“灭”和“绝”。和前面大家想象的热闹、富有生机的景象对比,孩子们会强烈的体会到作者的孤寂。古诗词中创造的深邃意境,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学生们通过对画面的想象,相应的感悟有深入了一层。
(三)古诗词拓展延伸
古诗词的年代都较为久远,其中的语言风格、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社会制度都和现在大不相同。同时,学生大都阅历较浅,所以难以正确把握诗歌中的情感,所以教师只让学生通过课本中的资料去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兴趣爱好、文化修养以及社会经历等,才能和诗人意同此理,心同此情。教师需要具备开放的语文教学理念,让学生情和作者情在延伸和拓展中交融,这些渠道主要包括:(1)课前手机资料。知识的传授不仅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的传递,还包括学生通过自己的积累,自主建构的部分。教师可以为学生指明方向,为他们提供一些主题,如爱国绝唱、名家专辑、踏雪寻梅、诗人咏秋等,学生可以自主的去搜集相关的资料。(2)课堂中的交流。课程交流是深化情感、深化认识的过程,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比如,在讲解《枫桥夜泊》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愁”这个字来提问:你还知道其它关于愁的语句吗?你知道哪些诗人为愁做过什么事情?对古诗词的延伸,不仅是对知识内容的扩展,更是对情感的延续。
三、结论
培根曾经说过:“诗歌让人灵秀。”我国的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教学资源,其中精湛的语言、流传的佳句、美妙的意境、深刻的哲理都是流传给现代人的宝贵财富。小学语文教师应持续的提升自身古诗词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良好的把握古诗词作者的情感,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导他们发现古诗词中的文学美。
摘要:古诗词教学要从小学开始开展,小学教师需要遵循符合时代的教学思路,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扩充学生的古诗词知识。简要分析了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情况,进而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孙芳芳,安晶.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54-55.
[2]李慧.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0,(12):96-97.
[3]刘长熔.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理念的探讨[J].科学咨询,2009,(12):86-87.
[4]张燕.新课程标准与小学古诗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2007,(09):14-15.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众多专家与学者已经改变自身的认识,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这就促使众多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在传承我国历史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但从目前来看,多数教师还没有足够的意识以及能力针对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进行提高,导致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提升。
基于此,本文在此对高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进行一定的思考,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达到推动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目的。
二、导致高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较低的原因分析
(一)古诗词的内容相对抽象
根据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拥有超过60%的高中学生认为古诗词中的内容相对抽象。一方面,古代诗人生活的背景与现代学生生活的背景大相径庭,诗人所描绘的事物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抽象的,导致学生根本无法通过单纯的阅读诗词建立直观具体的形象。另一方面,古诗词的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难以引起当代学生的情感共鸣。当代学生无法理解诗人表露的爱国之情、忧民之情或者向往自然的情感,导致学生无法对古诗词进行有效的鉴赏。
在这种背景下,当代高中学生从主观上认为古诗词是抽象难懂的,作者在诗文中表达的真挚情感也显得苍白无力,进而降低了学生鉴赏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有待完善
与此同时,我国的教育仍旧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仍旧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应试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
在主观观念的引导下,教师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进行有效提高。相反,在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只是在教导学生如何解答问题,如何应对考试,导致学生只会机械的作答,却无法对古诗词进行真正有效的鉴赏。
基于此,当前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方法有待完善,学生即感受不到古诗词鉴赏教学的乐趣,同时也没有真正的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三)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
最后,当代高中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当代高中学生承受的学习压力非常大,通常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积累。
因此,学生在面对古诗文时只能够从诗文的本身进行理解,却无法联系到诗人的生平事迹,也无法参考当代的时代背景。这就导致学生很难与诗人产生真正的情感共鸣,无法对古诗词进行有效的鉴赏。
三、如何有效提高高中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法
在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开展教学。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的有力支撑下,教师可以将原本抽象的诗文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形象提高理解与鉴赏的质量。
以《蜀道难》这一首古诗的鉴赏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蜀道的崎岖,将古诗中的文字性描述通过图片或音像的方式再现。通过直观的观察,学生就更加容易理解“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真正含义,也就能够通过直观的观察对其进行更有效的鉴赏。
又如,在《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的鉴赏中,李清照凄婉的词句也很难让当代学生感受到那一抹忧伤和哀愁。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营造相应的氛围,可以给学生播放较为凄婉的背景音乐,搭配滴滴答答的雨滴声进行烘托,使学生更好的鉴赏词中的思想感情。
(二)改革鉴赏教学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改革传统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方法,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进行有效提升。
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法开展鉴赏教学。首先,教师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条件分为不同的小组,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诗文。其次,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与交流,提出不同的观点,并最终得出鉴赏的结论。最终,教师将学生合作交流的结果进行汇总,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进行整合和解答。
在此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更自由的思考与讨论,使学生自由的表达自身的观点,同时吸收与借鉴其他学生的思维和意识。这就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从新的角度和方向鉴赏古诗,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三)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进行有效的提升,要引导学生不断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同样以李清照的经典作品《声声慢》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感受李清照经历的人生起伏。在鉴赏中,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结合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去感悟诗文中的悲怆与哀愁,进而与李清照产生情感共鸣。
又如,在鉴赏杜甫和李白的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下,两人同为唐朝诗人,但诗歌的意境却差距甚远,其原因就在于时代背景的转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文化积累,使其成为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有力支撑,达到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目的。
四、结束语
【关于民俗风情的诗词】推荐阅读:
关于节日民俗作文10-05
藏族的民俗文化05-28
民俗的整理--生活的变迁09-13
湖南的民风民俗作文07-06
云南的民风民俗作文07-24
风俗民俗的调查报告10-12
介绍苗族民风民俗的作文09-25
论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10-03
湖南民俗风情10-09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400字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