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共8篇)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篇1

【新旧课标比较】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2011年版: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五、“双基”变“四基”

2001年版: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 “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

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八、实施建议的变化

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根据几年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在深入调查、认真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组形成了的《标准》(修改稿)。标准(修改稿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例与结构做了适当调整

本次修改,在保持原课程标准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经充分讨论,在结构上有两处调整。

一是前言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在前言重点阐述了《标准》的指导思想、意义与功能。明确了《标准》应以《义务教育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依据。明确了《标准》的意义和功能。在前言中指出,“《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是将课程目标中的关键术语的解释和所有比较完整的案例统一放在附录中,案例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和使用,同时减少了《标准》正文的篇幅。

2、修改和完善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对个别表述的方式进行了修改。如将原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理清了《标准》的设计思路

《标准》中设计思路表述的不够清晰,修改稿对设计思路做了较大的修改。主要是对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做了明确的阐述。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等七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词,并给出较清晰的描述。

4、对学生培养目标做了修改

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具体表述上做了修改,提出了“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提出了“两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体内容做了适当的修改,表述方式更加合理

对于三个学段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增加了一些论证的要求;对“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增强了三个学段内容的层次性;

为了削弱形式化,明确指出,几何证明不限于“综合证明法”。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修改中适当减少的一些知识点。如“图形与几何”中减少10个左右的知识点;在“数与代数”中删去了“一元不等式组的应用”等。具体修改情况如下:

数与代数 第一学段

1、增加“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第二学段

1、增加“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2、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删除“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4、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图形与几何

1、内容的结构的调整:

《标准(实验稿)》的“空间与图形”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二学段为(1)图形的认识;(2)测量;(3)图形与变换;(4)图形与位置。《标准(修改稿)》的“图形与几何”,第一、二学段仍分为四部分,具体表示有所变动,(1)图形的认识;(2)测量;(3)图形的运动;(4)图形与位置。其中,第(1)部分大体整合了《标准(实验稿)》的第(1)、(4)部分的内容,以利于在探索、发现、确认、证明图形性质过程的过程中,体现两种推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标准(修改稿)》在总体目标中提出的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第(2)部分除了《标准(实验稿)》第(2)部分的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相似外,还包括了图形的投影。这部分内容强调了图形的运动是研究图形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第(3)部分包括两部分内容——坐标与图形的位置、坐标与图形的运动,比《标准(实验稿)》的第(3)部分内容有所增加,要求也更加具体、明确。

2、主要内容的修改 第一学段

(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3)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改为: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第二学段

(1)删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2)增加“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统计与概率 1.统计

与《标准》相比,《标准修改稿》对统计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使三个学段统计内容学习的层次性方面更加明确。主要变化如下:

(1)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更加突出了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第二,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第三,使得统计内容在第一、二学段的要求层次更加明确。

在收集数据方法方面,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调查等的简单方法,不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2)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平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需要学生重点体会;第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其他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不宜集中学习。

另外,删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这一要求。

(3)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实际上,体会数据的随机性是《标准修改稿》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个重要变化。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修改稿》希望通过数据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这种变化从“数据分析观念”核心词的表述,以及案例

21、案例

43、案例73中也可以看到。

(4)增加了一些案例,特别是对案例在数学上、教学上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希望对教师有所启发。2.概率

与《标准》相比,《标准修改稿》的主要变化如下:

(1)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

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

(2)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在第三学段,学生通过列出简单随机现象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来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概率。

(3)增加了一些案例,特别是对案例在数学上、教学上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希望对教师有所启发。

综合与实践

在标准的修改中,根据课程实验积累的经验,进一步理清了思路,主要变化为:

一、把三个学段的名称作了统一,统称为“综合与实践”,进一步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目的和内涵: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

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境,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

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综合与实践”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还可以课内外相结合。

三、对三个学段的差异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一方面突出了创新的核心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突出了不同学段的特点。第一学段:

内容安排应强调问题情境相对简单、生动有趣、学生容易参与,可以把操作活动作为主要形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力求使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目标和步骤,引导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题,争取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具体目标

1.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所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第二学段:

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进一步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探索,引发学习的兴趣和培养思考的习惯;通过交流,发展理解他人、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教师应通过问题设计、求解过程的引导,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克服困难、积极进取;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具体目标

1.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于所用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所学过知识之间的联系。

2.初步获得在给定目标下,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的经验。

3.结合实际背景,初步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学习新课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新课标将于2012年9月开始实行,而教材跟不上新课标的理念,造成老师教学不便,如:新课标将平移中的“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改为放在第二学段,而现在所用的人教版在二年级就有这个教学要求了。

2、新课标中把旧课标里的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是否理解为“只要求会解简单方程就可以,什么方法都可以”?

3、《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

生的积极思维,培育良好的情感。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评价重诊断性,轻激励性,淡过程性。

4、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在这些花样繁多、热闹非凡的很多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方法,力求减负等特点。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的变化

“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课程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几个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五、“双基”变“四基”

2001年版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2011年版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强化“德育为先”教材中将《九章算术》列为教学内容,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财时容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并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示,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

 实施建议的变化

实施建议的变化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教学设计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和重心要放在学生的发展上 ——“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突出体现知识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以不同的发展”。教之道在于“渡”,学之道在于“悟”。作为数学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就近发展区”来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二、教学情境设计上:要 “关注学生的认知、走进学生的生活、着力与学生的共情点”。1、创设数学情境要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无论是新知识的接受还是纳入,都取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都应该确保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相互作用。使学生在“既陌生,又似曾相识”心理驱使下,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2、创设数学情境要走进学生身边的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生活,是生活中关于数与形经验的提炼与结晶。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不仅有利于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更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再,同时增强了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绝不是简单的文本重现,而是教师与学生对文本的新认识、新创造。

3、创设数学情境要充分挖掘共情点: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的生发学习的需求;二是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三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解决问题,沟通知识点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的方法,科学的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四是要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数学教学中的只重知识技能不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

三、数学课堂“问题引领”上:要“设台阶、展过程、示学法、预生成”。新课标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提问时应有意识地将问题分层次在全体学生中平稳分布,教室内不应该出现“被遗忘的角落”,要鼓励所有的学生认真思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愿望。

1、提问要有思考的价值,能启发学生思考、达到巩固知识、调控教学情境的目的。

2、课堂提问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提问的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这样才能使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最后向“已知区”转化。

3、课堂提问要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生成”。“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并不是不要预设,不仅要而且还要合理地改进预设。因为“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我们只钟情于“预设”,往往会把学生引入狭窄的小胡同。叶澜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 这就说明我们需要预设,更需要多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状态的预设。例如教学案例:某商场将进价为2000元的冰箱以2400元售出,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为了配合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调查表明:这种冰箱的售价每降低50元,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假设每台冰箱降价x元,商场每天销售这种冰箱的利润是y元,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延伸提问(1)假设每台冰箱售价为a元,商场每天销售这种冰箱的利润是y元,请写出y与a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激发学生自己提问如:若将b个50元,如何求y与b的关系?;最大利润时,售价为多少?;以生活中的时间编制一道类似的习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增强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 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能力。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实践 —— 认识 —— 再实践 —— 再认识的辩证观点。这样一来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 而且培养了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

四、合作探究设计上:要明确“探究活动的预案、探究的方法、探究的参与度”。合

作探究活动应:启发式设计和分层活动的预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条件和空间。合作探究问题着力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生长点处;学习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处;学生单独解决有困难或因观察思考问题角度不同有异议处等。如“已知等边三角形ABC,能否找一点P,使△PAB、△PBC、△PAC均是等腰三角形?你能找出几个这样的点?”上述问题不易理解、答案较多,单独解决可能不全面,学生可通过讨论得到结论。合作学习要有目的的安排座位,把能力强的和能力差的,会表达的和不善表达的,性格活泼的和性格内向的进行有机组合,让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共同进步。使学生间有直接交流合作的机会,真正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过程,教学实践是一个“摸索”与“磨合”的征程,所有教学设计前提条件是:一定要适合学情,只有“教与学”的双方和谐一致了,才会有学生个性化的精彩表现;才会涌现出真正创造性“思维火花”。

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方法,力求减负等特点。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新修订课标主要呈现以下九大变化: 1.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原来的“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在的“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原课标: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2.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3.关于数学观的修改原课标:●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修改稿:●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

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中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4.“双基”变“四基”“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基”与数学素养:●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组长、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四基”,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前强调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现在提出的四基不但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史宁中教授指出:“‘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关于基本思想方法,陈老师为我们分析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四大育人功能:一是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二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三是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陈老师结合小学数学现有的课标教材重点给我们介绍了小学阶段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分类、转化、归纳、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猜想、符号化、方程与函数、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他系统地为我们解读了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陈老师的分析让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双基”变“四基”,为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为儿童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数学基础、数学准备和发展方向,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双基”变“四基”,任重而道远。常用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对应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统计思想方法、极限思想方法、代换思想方法、可逆思想方法、化归思维方法、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数学模型思想方法、整体思想方法等等。5.关于设计思路的修改● 学段划分保持不变;● 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 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 对学习内容中的若干关键词作适当调整对其意义作更明确的阐释。6.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原课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修改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7.主要的关键词的变化● 原课标: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修改后: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最近一次修改又加上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符号感为何改为符号意识?● 符号感(Symbol Sense)● 原课标:“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修改稿:“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

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符号感与数感都用“感”,“感”的表述过多。符号感主要的不是潜意识、直觉。符号感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符号进行数学思考和表达,进行数学活动。“意识”有两个意思:第一,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可以进行推理;第二,用符号进行的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般性。所以这是一个“意识”问题,而不是“感”的问题。数学的本质是概念和符号,并通过概念和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所以只能用“意识”。8.关于课程目标的修改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课程目标提法上的一些变化:——明确了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四基)。——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目标具体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学段目标的表述方式有所改变 9.关于内容标准的修改结构上的变化: 数与代数的变化:(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变化。)第一学段:①增加“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②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例如将“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修改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第二学段:①增加的内容:● 增加“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增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增加“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②调整的内容:● 将“理解等式的性质”,改为“了解等式的性质”● 将“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改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图形与几何的变化:第一学段①删除的内容● 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并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删除“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 删除“体会并认识千米、公顷”,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②降低要求对于“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不要求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降低要求为知道这些方向。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改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①删掉“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②增加“知道扇形”。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改为“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统计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 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篇2

一、关注数学建模

“修订版”中10次提到建立数学模型和模型思想,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课程总体目标提到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段目标中提到通过代数式和方程等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结合实际情景,经历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体验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尝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修订版”中还强调:设计试题时,也应该关注并且体现本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提到的几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数学教材内容的呈现应体现过程性,反应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教材应当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应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要有利于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重视模型思想

“修订版”重视数学模型思想,强调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是基本途径。认知心理学认为:模型是源于对观察的推理而且抽象的结构化概念,建模的目的是使观测易于理解。数学模型就是解决问题时所用到的一种数学框架,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简化、抽象后所得出的数学结构。数学模型是建立在对观察实际问题做出的推理基础上的,建模的目的是对观测到的数学特点给出一个可理解的表征。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一般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和语言表示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验证结果。

广义地讲,数学的概念、定理、规律、法则、公式、性质、数量关系式、图表、程序等都是数学模型。许多小学数学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数学模型:自然数就是表述有限集合数数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数是平均分物品的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模型,正反比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专指在一个比较复杂的具体情境中,建立一个特定的专用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解决非常具体的问题。数学模型,一般地说是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数量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符号和语言,概括或近似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

数学的模型思想是一般化的思想方法,它和符号思想有共同之处,具有普遍的意义,模型思想在数学思想方法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数学教育领域中有它的一席之地,符号化思想注重数学抽象和符号表达,模型思想更注重数学的应用,通过数学结构化解决问题,尤其是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建立小学数学模型是数学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核心。

三、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具体应用

模型问题是小学生在现实生活和进一步学习中所不可缺少的,小学数学中的模型如下:

四、数学建模的教学

1.构建小学数学建模的教学思路:问题—建模—验模—用模。

2.建模流程:寻找—提炼—猜想—验证—定型—用模。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培养与渗透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015-01

在《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在教学任务中,规定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的教学任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英语文化内涵,理解跨文化因素,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能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小学英语课堂文化意识的缺失

1.1 顾此失彼,忽略教育的整体意义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语言本身的教学上,却忽略了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学生在进行英语的阅读时,也往往是逐字逐句的阅读,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中文进行注释,但是对文章的整体含义却还是无法有效的掌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语言和文化的讲解,而是如何将文化意识渗透到教学互动中,使文化和语言融合为一体。

1.2 机械的讲解不利于整体的把握

文化渗透体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行为规范,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文化意识的差异。由于中西方文化意识的差异,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往往只是通过英语的表象对其含义进行了解,甚至会产生误解,这也是我国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英语交际的主要原因。当我们用习惯性的中国文化的思维去理解英语文化,会出现用词不当,影响沟通。有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机械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一遍一遍的阅读课文,每次阅读都设定不同的侧重点,这样则违背了整体性的规律,不利于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

1.3 人为对文章进行分割,只选择考试重点进行教学

有的英语教师往往从强调语言符号这一方面的学习,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有的学生也认为英语的学习就是简单的背课文、记生词,实际上这种思想是人为的将英语的学习进行了分割,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按照教学大纲划定教学重点,却忽略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2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渗透

2.1 积极营造英语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为学生创造英语的学习氛围,通过对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以及传统风俗等多方面内容的展现,是学生了解到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养成文化意识。

2.2 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

教材的编排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年龄段和学习的特征,因此,教材是十分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对于日常教学活动也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尤其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材,更增添了多处与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内容,只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涵,便能够从中获得有利的素材,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渗透提供依据。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一方面,可以借助语言知识的传授来渗透国外的文化意识,比如在讲解衣物的单词时,则可以利用课件总结出国外不同国家的衣物名称,如:leather coat,leather shoes,boots,worn by Canadianin cold weather, kimono worn by Japanese women, leaveskirts by Africans,然后引导学生对照自己的衣着,如:shirt,skirt,dress,sweater等进行对比,既学到了语言知识,又了解了国外的文化;另一方面在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渗透文化意识,主要指的是在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文化意识进行渗透,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进行分级要求,适当的渗透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2.3 巧借节日文化渗透文化意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外的商品在我国也随处可见,国外的节日在我国也十分受欢迎。除了我国的节日之外,国外的很多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等在我國也十分受欢迎,而这些节日也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节日这个话题,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帮助学生了解国外的风俗人情。如圣诞节,Christmas Day,教师可以用圣诞树、礼品盒等物品将教室进行装扮,学生一进入到教室就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在这种其恩中,教室可以将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等故事进行渗透,同时与我国的春节进行比较,让学生总结出其中的异同。每到节日,礼物则是必不可少的话题,谈及赠送礼物时,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这是由于西方人性情外露,表达感情直接,不当面拆封欣赏礼物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内敛是一脉相承的。

3 结语

语言的学习要以文化的渗透为背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小学英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于英语语言以及其语言文化的基础较差,想要不断的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必须要加强对语言文化的导入,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洪华英,蒋松来.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2]施璐嘉.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0(1).

[3]倪金萍.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J].教育界,2011(26).

[4]孙颖.刍议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融合与文化意识的渗透[J].当代教育论坛,2008(14).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4

一、要广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学科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感到有些枯燥,困难,特别是学生对于抽象性、逻辑性的东西的理解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要达到“四基”的要求也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具体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他们天真活泼、敢想敢干的创造性的心理特点,广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地接受它,集中精力地学习它、应用它。作为数学教师,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时刻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与学之间才能达到真正的合谐统一,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

二、要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

新数学课程标准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情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才能有益于学生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数学。要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必需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这样的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确就在身边,现实生活的确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

三、要注重个性发展

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程度、认识角度会有所不同,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所以要体现差异性培养,一是要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活动中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异。然后因材施教。二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有权选择他们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能力。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篇5

本人有幸参加了如此规模宏大的小学新课程改革培训(美术),培训数日,有不少收获,同时也有不少感叹。

一、培训收获

“新课程”本身就是针对旧教材,旧考纲而言。就我所培训的学科――小学美术。是不可能有知识点上的本质更改的,因为这是培养兴趣的学科,它的人文性很难有什么变动。那么,它的变化在哪里呢?

新课程的主要变化在于——小学美术的教学任务

二、整体思路

本次修订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依据对美术学科发展的科学认识和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现实状况的把握,努力使《标准(2011年版)》更科学、更完善、更可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适应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

三、课程修订的具体思路如下:

1、保持原有的基本理念和学习领域,以调整、充实和完善为主,不进行大的改动。

2、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教学实际作为修订工作的起点。

3、追求国际水平与体现中国特色相结合。

4、力争美术本体与教育功能相平衡。

5、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文本表述。

6、追求文本精致,突出可理解性

四、重新梳理了课程设计思路,包括:(1)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3)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

五、调整课程目标。

* 总目标的文字稍微做了调整,使得表述更合理。原来以表格的方式呈现的阶段目标因为与课程内容部分重复被删除了。为了文本的平衡,将原来各领域的目标作为分目标列入课程目标中。而且,依据“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表述。

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哪些东西我们值得坚持?

1、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

2、从三维目标表述课程目标。

3、精选课程内容。

4、拓展学习方式,尤其是强调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5、以评价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

6、积极开发和利用美术课程资源。

以上是本人培训后的一点认识,望老师批评指正。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01-0004-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都进行了很大的变革,他们积极接受新课程,感悟新课标,并将新课标的精神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新课堂及新课标带来的革命性变革给一线广大教师带来了喜悦,同时也遇到一些困惑,下面我把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和困惑和大家交流如下:

一、对课程标准理念的认识

(一)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认识。

(1)教师是主导。

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成了师生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成功的喜悦,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这意味着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课堂的策划者,调控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的是主持人、导演的角色。

(2)学生是主体。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应当允许其差异发展,张扬个性,展示生机。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他们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展示与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展示自我的学习目标。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师以学定教,促进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智慧的启迪。

(3)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要求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打造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就要求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方面共同努力。教师与学生不单是学习的伙伴,还是主动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学习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导演。

(二)对课程评价的全面认识。

当前,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考试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考试制度成了新课程改革的绊脚石。通过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认识到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并不是评价的全部。

(1)对评价方式的重新认识。考试和分数不是评价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是不完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生在师生交往中的教学评价对孩子学习兴趣和特长爱好的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远远大于次数有限的考试及其分数。

(2)对考试的重新认识。我们应关注的是考试结果处理的问题。真正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并不是考试分数本身,而是对于考试分数的诠释和对考试结果的处理。

(3)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新课程标准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杜绝过分强调分数,把分数当做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鼓励建立以“发展功能”为核心的符合教育方针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的评价体系来科学地评价学生素质的发展状况,评价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二、对语文教学实践的认识与解读

(一)从课堂新用语看我校教师教学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我校的语文教师在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后,自觉地改进教学方法,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课堂用语就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问:“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疑点有充分的估计和了解,并按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尊重了学生这个主体,还和谐了师生关系。

2.“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整体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学生在深入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后,教师问: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又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你还有什么想法和建议?请说出来和其他同学分享并探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应当鼓励学生把创造性思维用规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语文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及对策

困惑:我们倡导新型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去学习,可是在合作、探究环节上不好操作,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有的小组成了好学生的“天下”,回答问题,合作与交流只有好学生参与了进去,而学困生则呆在一边,无所事事……

对策: (1)合理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到学生之间可能会存在的差异,分层次设置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完成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些学生没事干的情况,才能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2)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灵活合理地进行引导,调控课堂节奏,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篇7

一、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法的现状及所遇问题

1. 忽视教学主体, 极大地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什么时候, 教学课堂的教学主体都应该是学生,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却有很多的老师把自己当作了课堂的主体, 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这些老师往往把教学的课堂当作了自己的表演场地, 只关注自己的讲授数量, 却往往忽视了学生到底是不是能够接受和理解得了这些知识, 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学习兴趣, 减少对老师讲授内容的关注,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是极为不利的。

2. 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精神。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师的心中, 小学数学的知识并没有像初中、高中那样晦涩难懂, 所以对于教学的传授手段也就没有那么重视, 认为只要简单的在课堂上讲授、教学即可。但实际上, 由于小学生的低龄, 所以对于教师的讲授内容也并没有那么容易理解, 而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学的基础学科, 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简单。但教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讲授的手段仅仅依靠书本上的教法, 没有依靠其他的辅助手段进行教学, 缺乏创新的精神, 难以带动课堂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失去对知识的好奇心。

3. 缺乏合理全面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是监督教师的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之一。教学的考核机制是用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一种方式, 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对提升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预估的作用。当前的小学学校中对小学教师的评价考核机制的建立还不是很完善, 也就对教师的监督力度不够到位。

二、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法创新策略

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氛围。要做到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手段, 就必须要培养学生和老师的创新精神, 要培养创新精神首先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 让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之上能够进行充分的互动, 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数学的魅力。另外, 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注意转变自身的教学角色, 不仅要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 还要做一名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伙伴,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更加容易接受所学的知识。

2.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多思维的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引导学生的多角度思考,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智力。同时, 教师还应该教导学生对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 让学生把数学教学课程中所要掌握和应该要掌握的数学规律、数学公式、数学概念牢牢把握住, 熟记心间。

3. 训练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并在实践中更易掌握难懂的知识点。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学生可以自己亲身动手操作以便使得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更加形象具体化, 也更具有趣味性。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 把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到的内容更好的运用并加以理解吸收, 例如, 在学习几何立体图形的知识点这一章, 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图形的模型建设工作, 让学生自己在操作中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的高度、宽度、周长等等,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

4.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知识点进行贯穿训练。虽说小学数学的知识点相比较更高阶的知识点来讲更简单一些, 但作为小学的基础教学它的知识点是贯穿到以后的数学教学过程之中的, 从数学教学的发展规律来看, 都是有序进行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数学知识点进行贯穿训练, 从而达到互通有无的教学效果。

5. 训练学生在课堂讲述数学演算方法, 拓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在新课改的推行之下, 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教师也更加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训练学生在课堂中自己讲述数学的演算方法, 通过讲述这个过程, 让学生更加理解推理的演算思路, 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 建立科学的教学考核机制, 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教学, 因为学生之间本就存在差异, 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也存在着不同, 所以作为教师就要着重关注这一点, 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进度, 合理的提出有针对性和阶段性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方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当前人们对于国民教育的问题不可谓是不重视, 无论是社会、学校、老师还是家长都对学生的教育质量尤为关心, 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也是学校和家长心里的愿望, 而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推进, 小学数学教学也被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案, 更新教学观念。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创新,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我国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在探索过程中, 小学数学的教法教学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等等。因此, 要加快探索小学教学教法的创新手段进程, 对教学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意图改变当前的不利局面,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法创新

参考文献

[1]赖文学.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3) :55-59.

[2]苏会生.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意识的策略[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3) :37-41.

[3]金成淑.小学数学构建情景教学的对策研究[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3) :3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篇8

一、愉快的绘画式作业。

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如在学完《认识图形》后,布置学生利用所学图形设计一些相关的美丽图案;在学完《认识钟面》后,让学生动手制作钟面模型。然后做成展版在校内展览。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是非常感兴趣的,我们要相信一年级孩子们的聪明能干,要意识到这类实践作业学生更感兴趣,给他们这样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和大胆表现自己的个性:同时,布置这样一些需要孩子与家长协作完成的数学作业,为学生创设与家长交流、沟通的空间,使孩子们在智力发展和数学能力增长的同时在心理方面也快乐成长。孩子们在完成这次作业时,充分运用课堂所学的有关时间的知识,通过与爸爸妈妈合作,精心设计图形和钟面,这样的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为了培养一年级的学生也具有“用数学”的能力,在数学作业设计中加强实践性的作业,充分让学生投入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情景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趣的游戏式作业

游戏是一直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如学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后,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玩。再比如学完《可能性》后,可以设计如“猜球”、“猜硬币”等游戏作业,课后相互之间玩一玩。学生在玩中学习,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让作业具有趣味性。六七岁的孩子兴趣极为广泛、求知欲旺盛、好奇心较强、想象也特别丰富。教师便可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从实际出发去设计孩子喜闻乐做的作业。比如学完《分类、认识物体》后,可布置学生去收集生活中身边各种不同形状的玩具、用具、积木、实物等,再通过个人或小组的智慧去组装设计成各式各样的模型。就这样,使孩子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拼一拼”、“拆一拆”等趣味性的活动,既有效的完成了作业任务,又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丰富的调查式作业。

调查式作业,主要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周围世界,提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建议性的方案的作业。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能引发学生去调查、实践的材料,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并把这些调查实践的东西写下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思维能力。例如在学完《认识时间》后,可以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记录家人几时在做什么,做哪什么事用多长时间等:在学完《认识人民币》后,让学生到超市去调查各种商品的价格,在这些调查式的实践作业中,学生求真、求实,回归生活的“大课堂”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概括,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而且富有生活的时代气息。高年级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问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作业,学生既分工,又有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动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调查式作业。可以使学生积累一些生活经验,了解一些生活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学习“克和千克”一课前布置了一个作业:请你去调查一些物品的重量,填在表格中。学生在调查中,对生活中最常见的质量单位,及物品的质量要用秤来称,或看包装袋等都要做到认真调查,从而积累了生活经验。还有为了让学生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可以设计了让学生调查环境现状的作业,学生通过访问,查阅有关环境方面的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写成调查报告,通过这项作业,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增加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生动的实践性作业。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纯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比如在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动手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去动手量一量生活中具体的长方体物体的长、宽、高或正方体物体的棱长,然后算一算它们的表面积。数学要为实际生活服务。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设计出一些练习。如;让学生用纸板制作一个火柴盒,并计算所用纸板面积。最初同学们一听,可能感觉没有什么,制作完后,没有认真看,就算出了六个面的面积,而有的同学则发现火柴盒的总面积和牙膏盒这类长方体的表面积不一样,内槽是五个面,外盒是四个面,应该计算九个面的面积才对,然后把意见不同的学生调到一组让他们自己去讨论,这样做出的正确答案,学生是印象深刻的,通过学生产生意见冲突,到自动解决问题,深刻感受到了遇到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来思考。在这样的操作中除了起到丰富学生感知的作用外,它更是探究、发现规律性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的现象、实物、数据,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上一篇:论文检测注释下一篇:有感于《吴大观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