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媒体创业(通用8篇)
[摘 要]随着李克强总理“双创”发展理念的提出,这一人才培养观念便迅速得到了高校的积极响应。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环境出现的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更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互联网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加之高校在创新创业发展上的滞后性等一系列客观原因,使得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为此,文章首先对新媒体的内涵、特点以及新媒体环境的内涵、特点进行简要概述;其次,指出当前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最后,文章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065
新媒体概述
1.1 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这一概念是与过去传统媒体概念相较而言的,它是依托当前先进的互联网科技发展而来。与过去的传统媒体时代相较而言,新媒体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信息科技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新的媒介形式,如数字电视、手机、PC客户端以及其他媒介形式等向人们传递信息、为人类提供服务的形态。并且新媒体的内涵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逐渐有所改进的。
1.2 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1.2.1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及时性的特点
交互性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式相比最大的改进,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的信息交流,使信息的发布者能够及时地收到一定的反馈。这种消息间的及时传递使得信息的处理效率大大增加。
1.2.2 新媒体所蕴含的信息具有海量性、共享性特点
由于新媒体是伴随互联网的产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新媒体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同时,这些海量的信息可以借由网络渠道实现信息共享,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求。由此可见,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海量性以及共享性对人们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
1.2.3 新媒体个性化的传播媒介
纸媒时代人们主要依靠报纸等媒介获取信息资源,这种信息传播的介质多是固定不变的。但在新媒体背景下,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新媒体依托互联网,以及新的媒介传播形式,例如微博、微信等向外界传播信息,这种新型的媒体介质,使得信息发布的地点以及形式不再固定,这也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及时、便捷。
1.3 新媒体环境的内涵
新媒体环境也是相较于传统的媒体环境而言的一种概念。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与新媒体环境二者不可等同视之。尽管新媒体环境是依托于新媒体形成发展而来,但新媒体环境指的是一种大众媒体信息的传播环境,新媒体环境更加强调新媒体信息传播介质下的整个大的媒体环境。
1.4 新媒体环境的主要特点分析
1.4.1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由于新媒体依托大数据库,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那么自然新媒体环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多元性;除此之外,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更加丰富多样,如微博、微信、PC客户端、数字电视等。
1.4.2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检索便利性
传统的媒体环境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书籍、报纸、卷宗等的查阅,这种信息的检索费时且效率极低。相较而言,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互联网、手机以及其他智能终端等使得信息的传播、查询、检索等都更加便利。
1.4.3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来源更具隐蔽性
由于网络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媒体中的信息来源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许多信息的发布者通常都会采用网名或者虚拟账号、小号等进行信息的发布。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
2.1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自身缺乏创新创业的发展理念
?M管当前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发展理念,但不可否认的是创新创业这一行为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它的形成需要思维以及行动的共同作用。但就当前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大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的创新创业的发展理念,尤其是许多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领域更是如此。
2.2 高校没有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
当前,许多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主要还是依靠一定选修课程的方式开展,或者是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渗透,这种创新创业的教育方式辐射范围有限,同时教授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也有一定的限制,学生只能够对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而并未真正启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的意识。
2.3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长期以来,创新创业总被片面地认为是商学以及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主修科目,因此,高校内有管理专业背景的教师还十分有限,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大肆盛行的当下,高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新创业教学主要依靠的力量还是各班级的辅导员;此外,以选修课的方式聘请管理学科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理念指导,这种师资构成使得学生很难对创新创业有一个完整的认知。
2.4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缺乏必要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
创新创业要想在高校真正得到发展就不能只是限于理念指导发展阶段,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创业发展理念。但就当前的形势而言,高校还很难或者说还缺乏为高校学生设立创新创业资金的发展理念。
2.5 新媒体背景下多样化的信息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被误导
众所周知,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具有海量性以及隐蔽性的特点,学生在诸多海量的信息面前,很难区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很容易受错误观念的影响,而使他们的选择出现一定的偏差,严重的甚至会使他们的创业雏形“流产”。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业发展的路径分析
3.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首先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教育
3.1.1 立足学生常用的新媒介,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要想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要首先立足于学生常用的新媒介,通过新媒介的传播手段对高校的在校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渗透。具体而言,高校的招生就业部门可以开设一定的网络平台,定期在平台中发布相关的创新创业的真实案例,案例的选取要能够紧靠大学生发展实际,同时要与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加强与高校学生的互动,对于有问题的学生以及需要求助的学生及时予以援手。
3.1.2 利用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充分挖掘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发展潜质
由于新媒介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学生可以在这一平台中匿名交流,不用担心自己的思路或是言语失当,为此,高校的有关教师、领导要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环境,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真实需求、想法表达出来,从学生的交谈中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以及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制定适合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3.2 要利用新媒体在高校内搭建服务于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训平台
由于不同的学生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环境、专业知识背景等都不尽相同,这也使得他们的兴趣点、发展规划以及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尽管当下社会范围内广泛倡导“双创”的教育发展理念,但要认清的事实是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适合这一发展路径。为此,高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挖掘他们的独特闪光点。具体而言,可以凭借新媒介的信息资源库、依据创新创业的相关行为特质以及管理学中的创新创业的性格特质设立一定的测评题目,供学生测试,由测试结果结合学生主观意愿初步判定学生的发展意向以及创新创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潜力。对有创新创业潜力以及意向的学生,高校要对他们进行重点的教育指导;此外,还要为学生创设、建立一定的创新创业的实训平台,具体可以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进行设立。
3.3 利用新媒体在高校内营造创新创业的发展氛围
环境对于高校学生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为了能够提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发展意识,要在学校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氛围:首先,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创业园区,鼓励有好的创业项目的学生落地实施,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其次,高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参与进来;最后,高校还要挖掘学生身边的创业典型,以真人真事来激励他们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去。
参考文献:
1 新媒体中的创业机会和创新思想
1.1 城市综合体中的新媒体
城市综合体是以建筑群为基础,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修建了不少以“万达广场”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的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的商业中心、娱乐中心、餐饮中心及办公中心。城市生活主要就体现在城市综合体中,也是掌握了使用新媒体应用软件使用的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聚集地。
目前城市综合体中新媒体的应用非常广泛。以餐饮行业为例,就有“大众点评网”“美团”等新媒体应用。这些新媒体工具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餐饮信息、优惠信息、评价信息等。另外还有观看电影的“时光网”、综合信息的“58同城”、差旅度假用的“去哪儿”、交通工具“滴滴”等应用软件。大多数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前,都会查看一下有关消费项目的新媒体应用软件,为消费提供更多的信息。
普通的消费者个人都还会使用“新浪微博”和“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在新媒体时代这些软件已经不止是单纯的实现通讯功能,而是演变成为个人及群体信息传播工具。消费者及商家在新浪微博及微信的朋友圈中,一样可以发布一些相关消费信息,引导他人的消费行为。新媒体在城市综合体中的大多数应用都是传播商业信息,引导消费行为。因此在新媒体的应用中,肯定含有不少的创业机会和创新的方法。
1.2 新媒体中的创业机会
以“大众点评网”“美团”“58同城”等应用软件型新媒体应用软件都是那些专业网络公司开发及推广的,这些新媒体应用软件都具有开发耗资巨大、推广周期长、推广费用大等特点,在初期开发推广阶段耗资在几亿到几百亿美元之巨。一旦该应用获得了大量使用甚至取得垄断地位以后,获得的收益也相当可观。这些新媒体应用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过程,具有市场空间空白、发展机会极大的特点,这些新媒体应用成为跨国公司、风投基金、上市公司等大集团的创业首选。
近几年来“微商”发展迅速,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中进行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这些统称为“C2C”交易,意为消费者个人与消费者个人之间电子商务。这些“微商”多为草根阶层的打工族、大学生等。这类新媒体应用具有成本极低,能获取一定的收入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的普通群众参与其中。在2013年申报该项目的时候,在朋友圈中卖商品的人还不多。而今现在用户朋友圈中一半以上的人都在卖各种商品和服务。可见新媒体中的创业机会非常多。
1.3 新媒体中的创新思想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就是“新”,新媒体无论是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传播范围都与传统媒体不一样。创新是新媒体能够广泛应用的最重要的原因。新媒体中的创新点太多,以下从整合的角度来简介一下新媒体的一些创新思想。
新媒体是各类传播形式和媒介平台的整合。在日益更新的信息社会,新媒体更完整化、个性化、精准化,是各类传播形式和媒介平台的整合。新媒体是传统媒体进化的产物,它去糟取精,在保留原有的传播形式的基础上增加完善了微博客、网络电视IPTV、手机媒体的存在,使得凸显信息获取更精准、信息聚合更个性、信息流通更智能等特点。
新媒体是各类人群的整合。随着新媒体越来越普及,媒介传受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众和媒介逐渐形成了平视的局面,面对新媒介的信息洪流,受众人群的人数及类别也在发生递进变化。在早期,因传播形式的局限性,获取信息的人群多为有一定文化涵养的知识分子,但如今随着传播形式的多样演变,受众人群从原本的单一化转为多元化,包含年轻人、中年人、残障人士、老年人特殊人群等,这一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老年人。现在老年人在生活中运用新媒体愈加广泛。如网购,很多老年人学会了在网络平台选购适宜商品或将自身的农副、具收藏价值的产品进行交易买卖,这在很大程度方便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增加了商品的流通发展,扩大了新媒体的受众人群类别。
新媒体是各类行业的整合。行业的发展在近年来呈增长趋势,行业顺应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增多。新媒体的演变发展过程里,各个行业都不可或缺地参与其中并形成一个产业链。在各个行业里,如“公安局”利用信息网进行人口的录入查询、犯罪分子的摸查追踪,如“银行”对货币流通的记录取证和汇率的换算结证,如“快递”对包裹的扫码上传等,这些在平常随处可见的事都运用到了新媒体。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成功地将各个行业快捷有序地整合在一起。
2 开展新媒体创业创新训练的一些主要实施过程
2.1 将创业创新训练融入到本科教学体系中
本项目的立项时间为2013年5月,在立项以后的2013级、2014级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结合创业创新训练的精神,对两个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实训大纲进行了修改,将创业创新训练融入到本科教学中去。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本科学生四年需要学习的内容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了学生在四年期间要学习哪些课程,开展哪些相关的实践活动。同时结合学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环境下,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2013年开始大幅的修改了原有的培养方案。其中将原《网络传播学》《数字媒体》等课程删除,经过整合后开设了《新媒体》《媒介经营学》《广告学概论》等结合创业创新训练的课程。这些课程在进行授课以后,师生反映良好。授课教师认为这些课程能与现实社会生活结合,授课能结合大量的实例。在新媒体课程中,老师会教学生如何创建公共号、如何搞商业微博等内容。这些都是直接和创业创新训练直接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上完成项目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广播电视技术基础》《新闻摄影》《摄影艺术》等,在课程大纲、实验大纲中增加了“线材焊接技术”“化妆技术”“摄影棚灯光摄影”“包装经营”等和创业创新训练有关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以外也能掌握一些开工作室、个体经营时所需要用到的技巧,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同时这些课程的授课教师也是专门邀请行业人士来授课,能传授给学生更多使用的技能,为学生的创业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关的实验也为学生增添了线材、焊接工具、化妆工具、反光板、刻录盘等实验工具及耗材,增加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2 以学生工作室为单位组建学生创业创新团队
在开展创业创新训练中,根据项目的安排成立了两个学生工作室,学生也自发组织了几个创业工作室。以工作室为单位开展创业创新训练有利于学生形成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的意识,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
“空白映画”工作室主要是进行视频制作、微博发布、杂志制作的团队。项目组为他们安排高清演播厅实验室作为活动的基本场地,拥有高清摄像机、切换台、摇臂、滑轨等广电级专业设备。“空白映画”工作室定位为校园电视团队,更明确了我们的方向和目标:做好校园传媒,做好电视文化。“空白映画”工作室主要是进行视频制作、微博发布、杂志制作的团队。2014年6月,项目组为“空白映画”工作室安排高清演播厅实验室作为活动的基本场地,拥有高清摄像机、切换台、摇臂、滑轨等广电级专业设备。为文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的同学提供实际演播的空间,以及空白映画工作室录制电视节目,和相关的访谈节目。
“空白映画”工作室分为制作和营销两个工作组。制作组下设执行长、行政专员、设备专员、节目总监、创作总监、品牌主管、策划主管、摄像主管、后期主管和文学主管,负责节目的制作。营销组的品牌中心下设媒资专员、渠道专员和推广专员,负责节目的营销和推广。工作室创立初期,积极筹备拍摄了工作室的宣传片——《这个特工有点冷》映小白传奇第一集《这个特工不太冷》、第二集《这个杀手有点冷》。每年的开学季,工作室人员积极投身到新生入学工作的拍摄报道和新闻写作中,积极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工作。2014年6月,“空白映画”工作室积极组织拍摄微电影《映画》,参加2015年的“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10月24日,贵州师范学院主持人大赛初赛在高清演播厅实验室举行。2014年11月3日,“我的中国梦”贵州电视节目主持新人大赛暨“海峡两岸电视节目主持新人大赛”选拔赛在贵州师范学院演播厅举行,“空白映画”工作室对比赛全程进行了拍摄录制,并且承担了部分外接业务,获得总收入3万多元。
“好人帮”影视制作团队是和贵阳电视台“好人帮”栏目共建的学生创新团队,平时主要参与制作贵阳电视台“好人帮”节目,项目组安排在他们以摄影摄像实验室为工作地点,配备单反相机、反光板、轻型滑轨等简便工具。目前已经制作出20多期“好人帮”节目,在贵阳三频道播放。该团队制作的《有爱无碍》公益电影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志愿者银奖。
2.3 建立激励师生参与创业创新训练的评价体系
在对学生的综合量化考评中,对积极参与创业创新训练的同学,根据他们在训练中表现会给与相应的加分,也会在相关的课程中给与较高的评分。
在经费上同时利用其他项目经费,例如卓越计划、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计划的经费来支持创业创新训练。使学生们在进行创业创新训练中无需担忧费用问题。让积极参加该课题的同学提供更好的学习经验,去先进地区考查、当交换生学习等。如派出13级广电专业5名同学去重庆西南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了解并参与西南大学“传媒视点”创业创新团队的工作。派出编导专业5名同学去浙江传媒学院考查学生工作坊项目等。
3 教师在创业创新训练中的关键作用
3.1 加强自身的学习
创业创新训练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项目,但教师的指导起着关键的作用。创业创新训练的指导教师是以广播电视学和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的师资为主体的,教师们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多为新闻学、广告学、新媒体、传播学、公共关系等。这些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们在指导学生创业创新训练的过程中,也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跳出象牙塔思维,积极向行业靠拢。一些教师亲身参与到新媒体运营实践,与电视台、网站等单位联系跟岗实践;一些老师参与到手机APP的开发和运营当中;还有一些教师直接从事或研究微商行业发展现状。教师实践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让指导能够真正结合实际,避免流于形式。
3.2 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为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经过反复的讨论,教研室的教师们从指导形式上和内容上做了全面的规划。形式上结合教师所授专业课程与训练项目的适切性,分项目、分环节、分小组指导,将项目和课堂实践环节相结合,互补共赢。在假期,通过电话、邮件、QQ等多种方式保持指导不断线。内容上将专业技术内容指导与思想指导相结合。既要指导学生具体的实践内容:如微商运营如何“引流”,如何加强客户“粘性”,如何评估“效益”等;手机APP的转化率,技术问题的处理;微博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模式;微电影的拍摄技术指导等。同时还要加强思想方面的指导,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待创新实践,教会学生协调创业训练与专业学习的关系,尽量做到相互促进。在具体项目上,对学生参与微商运营进行积极引导;教会学生辨别合法与非法的商业运营模式,避免学生误入传销陷阱,或唯利是图,售卖假货。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上,要教会学生进行信息把关,不能光考虑眼球效应,不考虑社会效应。在微电影等内容的拍摄上,也要引导学生提升眼界,在题材上和内容上体现思想性。总之,教师对创业创新训练的整体方向把握和具体环节指导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4 相关典型成果
4.1 社交媒体中的微商创业
广播电视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同学通过自主微博微信平台进行微商实践活动的学生有50多个,占学生总数的15%。其中微商涉及产品包括服装、零食、化妆品、装饰品等方面。有的学生实践微商长达一年以上,在新媒体平台中传播效果良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并且从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课堂知识积累新媒体传播实践经验。特别是有的同学主要销售自己家乡的特产,为宣传销售本省的特色产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编导13级谭熙同学的微信号,她主要是销售瓮安特色食品,所销售的产品主要是自己家人的公司生产的。原来地方特色产品销售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只有当地人才买,进入大城市的超市又非常困难。她通过创业创新训练以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创建了微信号进行产品销售,目前已经有了一年的微商经验,所发信息已经形成周期性,现在产品销售每月较稳定。通过新媒体,她成功地将自家公司的产品销售范围扩大了受众范围而不被地域所限制。
4.2 微博及微信公众号推广创新
通过自主创立微信公众号及微博进行新媒体创新实践并初有成效的学生有10人。他们都结合了贵州省的基本情况,结合城市综合体来进行创新。比如“咖啡文化交流”公众号及微博是游运琦老师指导多名同学进行运营的。该主题是一个针对性很强,针对范围很广的新媒体平台。只交流世界咖啡文化,但内容形式和体现方式多样,充满创意,吸引眼球。根据咖啡文化打通与咖啡有关产业,形成了新媒体与产业产品相融合,相辅相成。目前微博号已经有83 730位粉丝,发送微博7000多条。微信号有32000关注者,发送订阅号1000条。目前已经有多家广告商来投广告,在微信号中发送一条广告的收费为1500元,目前每个月推送3条广告,月收入4500元。
4.3 微电影及音视频广告的制作创新
微电影和视频广告制作是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开展创业创新训练以来,学生以工作室团队制作了不少的微电影和广告,有的进行拍摄制作上的创新训练,有的是承接业务,获得了不少经济收入。
2013年以来两个专业的学生参加大学生广告大赛,共获得全国奖2项,省级奖40项。学生们的作品创意十足,广告效果好,充分发挥了创新思维。为今后学生承接广告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 总结
创业创新训练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对贵州师范学院这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用型高校。两年以来获得了很多富有成效的成果。
5.1 创业创新训练要紧跟时代的发展
在两年前申报项目时,觉得这个选题比较具有前瞻性,但是没有想到新媒体上的创业创新会如此迅速发展。项目组及时调整了相关的策略和环节,适应时代的发展。例如在两年前的项目计划中有DM杂志的编辑制作发行的训练,但是在后面DM杂志已经完全被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替代。在出版发行一期DM杂志后,经过师生讨论决定不再进行有关杂志的训练,转而进行微信公众号制作和推广的训练。
5.2 创业创新训练要纳入本科教学体系中才有良好的效果
本项目取得的丰硕的成果主要得益于全专业老师的投入,每个老师都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了指导。相关训练纳入教学体系中后,使创业创新训练、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发挥了共赢的效果。利用专业建设的项目经费来支持创业创新训练,并把创业创新训练结合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去,充分保障了创业创新训练的进行。
摘要:开展新媒体创业创新训练研究,目的在于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创业机会和创业思想上提供指导性方向。新媒体创业创新研究发展,在贵州师范学院广电专业师生中,取得丰硕成果。进行了教学实验大纲改良,校园电视团体“空白映画”工作室,“好人帮”学生创新团队等。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参考文献
[1]孙千惠.严峻就业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2]许轶群.城市综合体的功能构成与功能组合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1.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创业
当前大学生创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从政府到社会各界均开始重视在强大互联网环境下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生的巨大转型。本文不仅仅将新媒体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和支持措施贯穿到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研究过程中,更加注重其作为一种影响因子在大学生创业方方面面研究视角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创业良性机制的构建。
一、新媒体技术应用现状
“新媒体”(New Media)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提出,它被认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式。本文认为,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移动技术为支撑,以电脑、手机、电视为终端,以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等为主要传播形式,进行高效、直接和全覆盖的信息传播形式和媒体形态。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是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传统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局限于报刊、广播和电视,这些媒介传播信息量有限,更新速度与传播速度慢。新媒体表现形式多样,可以融图片、文字和视频于一体,传播途径多样,可以实现手机电脑及时进行信息获取。其次是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统媒体发布信息会有一定的周期,而新媒体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信息的实时发送和推广,这一点在自媒体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再次是传播主体的互动性。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主要是点对面式,新媒体信息传播时代可以实现点对点式,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更具灵活性、互动性和反馈性。
因此,影响大学生生活、学习和交往方式最为明显的新媒体,也为大学生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机遇
1.新媒体创新了大学生创业的途径
新媒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更便捷的平台。创业团队可以应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实现客户寻找网络覆盖、产品信息及时推广、在线销售方便快捷、客户关系及时维护;也可以应用互联网论坛等社交媒体进行信息的获取、交换和发布。利用传统媒体进行信息的交互和宣传往往需要更多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而新媒体的应用可以帮助大学生创业者节约成本,以更快的速度、更广泛的方式将商业信息分享给消费者。
2.新媒体增强了大学生创业的自主性
新媒体的特点还体现在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与环境。新媒体技术不仅让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还使得大学生表达思想的意愿增强,实践思想的平台开放,在网络环境下不断催生具有创新性的创业点子和创业思路,同时也令创业实践更加频繁与多样化。
3.新媒体优化了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离不开许多外部环境的支持。政府和高校的创业扶持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初始的资金、完善的销售网络、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服务支持引领,如:某些地方政府对于在电子商务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大学生,可以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挑战
1.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表现出的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作为蕴含巨大商机的网络营销平台和消费者市场,很多大学生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互联网创业”或者“网络创业”的概念上,在淘宝上开设网店,在微信上买卖商品就认为是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创业了,不能在技术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充分实践新媒体环境下的创业。究其原因,是因为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创业理念认识还不够深入,不能全面理解新媒体对于创业的技术支撑和观念支撑,对于传统的网络媒体营销模式,也只是一味的追随与模仿。
2.新媒体环境本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新媒体环境自身存在的缺陷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如信息来源复杂、信息价值多重让大学生在海量信息中无法完成信息的甄别与筛选;新媒体的过度使用让很多大学生缺失了与客户线下交流的能力与热情;新媒体营造的自我意识增强让很多大学生以维护私人利益为己任,经营管理中出现营销道德和管理道德的缺失。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创业平台构建
(一)依托新媒体创建高校教育体系
高校应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教育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将新媒体技术合理应用到创业教育中来。如:在教学方法和教学体制上实现新媒体技术的全面渗透,在教学体系上实现创业教育的例行化和系统化;在创业教育师资配套方面,通过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搭建一个基于新媒体的大学生创业服务指导平台来实现创业教育效能的提高;在实践上,建立新媒体创业园或者创建新媒体创业社团。
(二)依托新媒体搭建社会服务体系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也应为大学生创业给予合理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例如构建官方的创业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全面且正确引导大学生关注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方针和措施;构建法律在线咨询平台,为大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创办程序和法律纠纷等问题;构建经验交流平台,帮助政府和个人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个人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交流与分享,整合全社会资源。
(三)依托新媒体提升学生能力体系
利用高校和社会提供的创业平台,以新媒体为依托,大学生也可以进行创业能力自主提升。如利用创业平台获取创业知识与资源,将个人能力兴趣与创业能力匹配,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加强师生互动,获得专业性的指点,建立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依托新媒体创新构建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服务体系、高校教育体系和学生能力体系,能为政府、高校和社会有效引导、扶持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促使大学生创业就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最终让大学生创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荡.当代大学生创业如何发挥新媒体的优势[J].赤峰学院学报,2014
[2]汤金坤.新媒体经济下的大学生创业探索——以河北省大学生创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
[3]理阳阳.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创业机制[J].新闻战线,2015
网上创业-大学生就业新路径
不能说每个人到网上都能赚大钱,但至少这为就业环境不太好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创业的机会 9月结束的数千大学生参与的“易趣杯”首届全国电子商务大赛,使大学生网上创业的风潮更加引人注目。记者在上海易趣总部采访了策划此活动的该网站首席财务官郑锡贵。以下是郑锡贵的自述。 网上卖东西,最能锻炼人 大学生创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没有资金,所以在网上开店最合适不过了。比如,你有一个不用的录音机,扔了挺可惜,就上网把它卖掉吧。本来对你来说没用的一件东西,50元钱卖掉了;用这50元再买了其它的东西,可能以后又要卖掉,就变成70元钱了。所以说,在网上很快就能做起你的生意,而且能学到很多知识。像市场营销,市场调研,谈判,这些书本的知识,现在可以运用到这个小小的“实验室”。 你以前在公司里只能做一部分的工作,但是在这里可以做所有的工作,你甚至可能会招聘人,要和更多的人接触。 国外网上购物的情况 在美国,很多中年妇女,离婚了,带着两个孩子,丈夫又不给钱,通过在网上卖东西,赚了钱就可以供孩子上学。 最重要的是能改变人的生活。在美国有30万以上的人全职和兼职依靠ebay网站过日子,就是因为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让一些原来在公司里做得很失败的人因此而积累了财富,走上繁荣的日子。 我们国内也一样,现在有3000到5000人靠ebay过日子,大学生占很大一部分。 这里创业风险很低 大学生的创业风险肯定是有的.,但是很小。如果实体创业,办公司,或者租店卖东西。一年一签约,或者最少6个月一签约。你要装修,加上水电费,没有几万元钱根本不行。 网络就通通免掉了。最多一个月50元月租费(不包括广告费和登录费),登录费也只有2角钱而已,如果不开铺,月租费都不用。有很多人都是几元钱创业的。不能说每个人到易趣上都能赚大钱,但这是一个尝试的机会,门槛很低。有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放弃了工作,全职做这个。 诚信,是电子商务的核心问题 我以前一直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是个巨人,但诚信的问题不解决,它只有一条腿一只脚。诚信问题是我们最核心的问题。 大学生是电子商务的生力军。但大学生的诚信与社会上的人比起来,处于比较低的阶段,因为有些大学生不是很负责任,而且购买能力也稍差一些。但是没关系,年轻人都会有比较幼稚的时候,有比较容易犯错误的时候。他们总还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善自己的诚信,一起携手共同推同社会的发展。 Ebay给易趣注资后(早在2002年,eBay即以3000万美元的代价购买易趣33%股份,后来进一步出资1.2亿美元将易趣完全纳入掌中。)两个网站对接那天,就有很多人卖东西给外国人了。在bbs上有很多人兴奋地谈论卖给外国人的经验。其实最重要的是,平台接轨了,诚信度也要接轨。 外国人的诚信度很高,在交易的过程中卖方有损失,外国买方会说再多买一件弥补你的损失。这样真诚的相待,无形中就会感染到国人,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招 新 策 划
书
2012年11月
一、协会简介
协会名称:新疆财经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 协会简称:就业创业协会
协会性质:以学生创业就业为服务对象的公益性、群众性学生组织 协会级别:校级,不设分会
指导单位:学校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处 协会顾问:(学生处负责人)指导教师:(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协会主席:
协会宗旨: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 自主创业
二、招新目的
为发扬大学生自主创业、积极创业、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协会精神,我校就业创业协会将举行2012年招新活动。此次活动本着加深我校同学创新意识,借此机会让同学们了解我们社团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希望通过招新活动能够招到预期目标,注入新鲜的血液,吸纳一些有才华、有能力的同学到我们协会,为我们协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让大家能够尽情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给个别能力较弱却积极进取,想得到锻炼的同学创造机会,在协会活动中学习,提高自己的独立策划、集体合作、动手和交际等多方面的能力,让他们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完善自我。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诚希望同学们能够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了共同的目标,一起携手,一起奋斗!
三、招新时间
2012年11月17日(周六)北京时间15:10
四、招新地点
至善楼(2号楼)一楼多功能厅(原六合班)
五、招新对象
全校12届新生及有意加入本协会的各级老生
六、招新要求
1、承认协会各项章程,自愿自觉遵守协会各项章程。
2、服从安排,以集体团队利益为重者。
3、工作积极主动,勇于创新,有理想者。
4、耐心细心,有较强的责任心。
七、招新形式
1、通过横幅告知招新报名联系电话。
2、由校团委下达通知,各学院团委配合通知。
八、主办单位
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
九、招新流程
1、确定招新的时间和地点。
2、安排团内主要成员在招新地点现场介绍和指导,介绍我们协会。
3、面试主要包括两个环节:(1)新成员自我介绍(2)协会各部部长向新成员问题考核。
4、面试结束后进行新入会员的材料整理工作,并让信息部将新入会员加入飞信群。
5、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总结,清理会场。
十、注意事项
1、注意卫生整洁,招新现场秩序
2、注意现场人员临时安排和分配
为了推动成都市青年、大学生的创业活动,7月23日下午,共青团成都市委召开第二期定制项目专项对接会。此次对接会有IT外包服务及办公设备销售、儿童素质互动服务机构项目实施方案、服装销售代理、基于3G的ASP级应用终端等12个项目,最终3家企业与大学生团队达成协议。
对接会上,来自企业的负责人和个人就项目的.基本情况、合作模式、市场前景等情况,向前来报名的青年、大学生创业团队作了详细的介绍。各创业团队负责人也就团队专业技能、团队特色以及对意向项目的设想、规划等情况与意向项目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和对接。
据悉,一期定制项目对接会上5个项目2个成功,相比来说,二期对接会企业、个人和青年、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学习需求,创业教育,虚拟实践
新媒体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在传播中的具体运用, 是一种可以无边际且扁平化向全球任何人进行传播的媒介。新媒体以多元开放的数字化、两极化、个性化和集成化等信息特性向全球巨大的受众群体实施具有高度交互性和共享性的信息传播。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网络的发展, “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 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性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1]。新媒体作为网络技术变革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大众传媒、数字娱乐、交往沟通、知识传承和电子商务等功能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意愿、方式和渠道, 也重塑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环境和方法。因而, 厘清新媒体本性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带来的机遇, 辨识存在的困境, 对创新高校创业教育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 跨时空去限制的新媒体学习平台, 拓展了大学生创业精神的主体性视野
创业精神的主体性唤醒与塑造是大学生创业品质全面生成、形成、发展的动力、灵魂和源泉。创业精神的主体性视野是一个随着创业主体自身创业知识、创业价值、创业环境的学习整合与积累升华, 进而从自我精神品质层面重新革新和修正定位的主体认知过程。这一质变过程深受创业主体赖以生存的网络信息技术环境所影响, 学者认为“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2], 新媒体的全面到来正是“新”“旧”时代的技术转换和变革的代表, 它既为实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创业精神培养提供了全面渗透的信息技术渠道, 也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唤醒了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主体性需求。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大学生可以运用任何一种媒介终端了解世界各个地方的商业信息, 认识现实的商业世界、认知企业精神文化、研究成功企业家的经历, 提升自我的创新视野, 从而使自己走向具备创业人格意义上的人;另一方面, 大学生通过对新媒体的驾驭, 可以无边际的时空范围中接触与人进行交往, 有目的地选择对自身有意义的创业知识资源, 吸收前人的创业经验, 满足自我对创业知识培育的追求, 更新主体性交往观念和行为。因此, 高校创业教育可“利用网络强大的辐射性, 引发大学生的强烈创业共鸣, 从而可以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3], 提升学习的自觉性, 从自我观念格局上重塑自身对创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的定位, 提升创业精神品质。
(二) 多维可操作的新媒体平台, 丰富了大学生创业理论教育的视角
“创业教育和一般的学位教育具有不同的特性, 它更强调创业理论与实践的对接”[4]。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课程知识体系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的基础。而与传统单一的课堂知识传授渠道不同, 新媒体平台具有信息资源高整合力和操作便捷简易的独特本质, 它既可为教育者制作和发布教育信息提供操作方便的软件和立体动感素材, 增强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感染力;也能为大学生线上、线下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更大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衔接的立体空间平台, 为大学生创业理论教育体系的多视角设计提供教育信息终端。就内容而言, 教育者可以依据新媒体平台的技术特质将授课所需的声音、文本和图画整合为一体, 从不同角度满足大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意愿和倾向。就目标而言, 新媒体平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零距离”心灵碰撞提供了桥梁, 极大地提升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思想交流和心灵交往的实效性, 可以说, 顺畅的网络人际交往是教育者在虚拟空间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的提供了“网民”基础, 不仅仅是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分专业、分年级、分阶段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也是提升大学生主动汲取和内化创业理论知识的“上层建筑”。
(三) 各类新媒体模拟实践平台的产生, 创新了大学生创业方法教育的实现载体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创业的方法。就创业方法而言, 它既是引导学生对创业发展规律、创业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把握方法, 也是塑造学生创新品质、提升创业思维源泉和实践动力的教育工作方法。实践证明, 创业实践训练是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创业方法的重要保证。当前大多数高校在创业教育中所能提供的创业训练方式几乎都是虚拟实践, 虚拟创业实践平台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 教育者可通过运用虚拟平台独特的传播形态和资源整合优势而丰富虚拟情境实践教育的手段、过程和内容, 从而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网络模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另一方面, “虚拟实践是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在虚拟空间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5], 为创业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且形式多样化的传导与承载创业方法教育提供实现载体, 增强主体性学习的选择空间。因而, 大学生创业方法教育可通过这些受众数量巨大的承载媒介而逐步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虚拟创业实训平台。依据该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模拟公司操作体验和产品创新演练, 引导大学生在广泛接受创业方法理论教育的同时, 积极参与到虚拟实践平台的“体验式”创业方法实践教育, 使创业方法教育的载体隐含在现代科技信息与文化知识的融合之中。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出的挑战
(一) 新媒体弱化了传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权威性
当前多数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和视野定位都源之于父辈和老人的经验传承, 传统的父辈创业经验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中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这决定了当前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都采用“中心权威式”模式, 核心教育环节仍由教育管理部门、政策决策部门和教育教学者协同担当。而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传播者和引导者, 他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多数采取单向性“灌输”教育方式, 向学生进行单向度的创业政策、创业知识和创业基本方法的教育传播, 以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大学生确立自我的创业价值观, 吸取经验性的创业知识, 培养自身自主创业能力, 由此也决定了作为创业主体的受教育者仍多数处于被动接受的边缘角色地位。然而, 新媒体条件下的信息管理形态已极大地消除了这种“中枢”机构传播的单向教育特征, 各类新媒体平台的信息流动地带是多元化高度自治的, “所有人”都同时面向“所有人”。可以说, “数字化”的传播形态所呈现出的是一种以平等、自由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信息获知和学习趋向, 增强了“虚拟人”即时交互性的创业知识浏览、了解、获取、评价和反馈的意识和能力, 弱化了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的权威性。
(二) 新媒体动摇了大学生创业精神养成教育的持续稳定性
“网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虚拟关系或纯信息关系”[6], 新媒体带来的信息传播逻辑打破了传统的建构于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精神培养方式。持续嬗变的网络语言以其扣人心弦、简单通俗、便捷易记等特点被人们所熟知, 然而这些网络语言来源渠道各异, 内容形式繁杂, 虽为大学生创业精神养成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多维的渗透和熏陶功能, 但这种通俗易懂的网络语言却对具有强烈规范性和严谨性的创业精神养成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 具体表征为:第一, 创业精神品质表现复杂多变。新媒体环境下创新教育信息来源的多元繁杂特征, 导致大学生个体价值选择困难, 逐渐展露出创业精神品质多向复杂化的趋向, 同时, 人与人之间“符号化”网络交往行为的结果是消除了大学生的“荣辱观”和社会责任感, 致使大学生经常以表面的非理性个性化语言替代虚假的精神实质。第二, 创业知识把控难度大。新媒体条件下的创业知识来源难以辨别把控, 主流的、非主流的、正面的、非正面的信息都可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布, 大学生亦可通过“虚拟角色”的转换而在开放度高、隐蔽性强的虚拟平台中制造正反面的舆论导向, 弱化了新媒体平台的大学生创业意识唤醒和引导塑造功能。第三, 对创业典范认知不同。新媒体冲击下, 因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他律的约束, 致使主流的、成功的创业典型案例难以发挥预期的示范教育作用, 相反, 一些非主流的创业行为较容易得到大学生的关注、认可和传播, 对大学生借鉴良好的创业经验和创业型人格养成带来冲击。
(三) 新媒体使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的大众化解读变得复杂
新媒体条件下的创业教育内容因其传播环境的“开放性、共享性、多样性和信息的海量性, 使得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的可选择性、可比性大大增强”[7]。大学生在虚拟的新媒体平台中因媒介信息的不对称而往往出现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偏离, 长此以往, 新媒体平台呈现出由受人控制的状态转向“控制人”的发展趋向, 将重塑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或是向善, 或是向恶, 甚至是异化。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在可比性大的甚至“控制人”的“虚拟空间”中不可避免地直接面临不同社会态度、意识形态和多视角的“碎片性”解读、解构, 甚至“叛逆性”的重新定义, 从而使得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变得教育价值参差不齐、思想观念良莠难辨, 破坏了创业教育内容的“母体”完整性。这不仅使主流创业教育内容湮没于“散沙式”的曲解与重构之中, 还使大学生在无意识之间患上“精神麻木症”, 阻碍了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环境和政策体系的正确解读和营养吸收, 弱化了大学生思维的判断力和创业信念的坚定性, 消减了广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网络化传播的信任度, 对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带来巨大的难题。
三、新媒体条件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建构方法
(一) 增强新媒体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意识, 以科学的信息技术推动创业主体的现代化
创业主体的现代化总体上涵盖了创业主体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创业核心技能水平、创业知识结构和应对创业风险的智力水平等。尊重市场发展规律、掌握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提升创业能力既是创业主体迈向现代化的必经历程, 也是创业主体探索创业价值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态度的表征过程。新媒体技术是人类社会变革发展与科学技术革命的结晶。因而, 加快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深度应用, 提升运用科学技术的思想意识, 才能使更多的创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从自我的意识层面唤醒并主动学习使用新媒体技术, 享受人类文明的结晶, 推动创业主体从市场视野、学习空间和时间上实现自我的超越, 迈向主体性的现代化, 具体表征为:第一, 提升大学生对新媒体平台真假信息的鉴别能力, 消除反面虚假创业信息的侵蚀, 塑造网络行为文明, 从主体性意义上真正成为新媒体技术应用的主人, 将新媒体各类资源整合为自我学习成长的基石, 而不是随波逐流, 成为新媒体技术的“奴隶”;第二, 引导大学生从思想意识上进行虚拟信息判断能力的自我训练, 既要有信息整合思维, 也要常常保持辩证批判意识, 形成在纷繁复杂的虚拟信息世界里进行“大浪淘沙”的主体性辩证常态。第三, 现实创业教育工作与各顾各的网络空间传播形态的整合, 使教育“双主体”既重视“现实空间”的创业教育又注重运用“虚拟空间”载体, 切实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形式和内容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学习倾向和价值观深度融合。
(二) 建构创业训练新媒体虚拟平台,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虚拟实践平台是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一个重要载体环境, “人并非对自己进行生产是按照某种规定进行, 而是对它的全面性进行生产:并非努力维持在某种以及成型的东西上面, 而是把自己放在一个绝对运动变化的环境里”[8]。虚拟实践环境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行业选择能力、风险辨别能力和自主自治能力的形成具有环境导向的引导和塑造作用。创业虚拟实践是创业主体对自身已了解、掌握的创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虚拟“创业实践”的检验、求异、求新的过程, 这一过程既可使创业主体正确认识虚拟创业结果, 从而辩证性的选择提示自我的创业能力和创业项目抉择, 也可使大学生对创业的价值和意义在自身价值观层面进行重新的认识、追求和升华, 积累经营管理经验。
(三) 培养具备创业教育和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的综合型教育人才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新媒体平台建设视阈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人才结构应由宣传、教育等政府部门、学校和社会网络虚拟群、网站等新媒体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构成。创业教育工作者要想利用新媒体教育、普及创业教育内容并取得预期效果, 就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熟知当前的创业政策、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善于建构创业教育网络舆论话语权体系, 还必须熟练地掌握新媒体教育传播形态、技术和经验。简言之, 不了解创业教育的知识体系、理论依据和政策环境, 缺乏实践指导能力或主导意识较为淡薄新媒体技术运用者便无法再做到准确的“传道、授业、解惑”, 也无法取得新媒体舆论引导权, 不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和特征就不可能对信息做到有效的传播, 所以只有兼具熟知创业教育相关知识和掌握新媒体技术的综合型人才, 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 加快大学生创业教育网络化的进程。
(四) 增进新媒体技术在教学资源库中的应用, 设置多元化的创业教育课程
搭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媒体资源平台。第一, 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新媒体专题平台不足的现状, 将创业教学资源建设到大学生网络社区网站、文化教育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等, 打破传统枯燥、生硬、单调的创业教育模式, 以更生动、更丰富、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提升大学生主动自觉猎取创业知识的意愿;第二, 积极研发创业教育新媒体软件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利用新媒体传播技术, 制作视频、音频、图像、PPT等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新型教育软件, 建设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实施分层次、有针对性的系统化教育, 配合大学生创业教育各阶段目标的实施。
(五) 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新媒体平台的监管考核制度
新媒体传播已以潜移默化的姿态渗透到了现代人的生存、生活和消费当中且不可或缺, 而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长远的渗透、内化和发展过程。在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创业知识的大众化普及、创业扶持政策和法制法规宣传教育的过程当中, 难免会遭到有悖于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人身安全的言论、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冲击甚至是恶意的攻击, 因此, 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新媒体平台内容传播的监管考核制度迫在眉睫, 这需要教育部门针对创业教育内容层次和目标层次的不同而制定适应的法律法规。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制定了许多关于互联网方面的相关“办法”和“条例”, 但大多都只是笼统的规范, 缺乏针对性, 无法起到具体的、有效的监管作用, 而制定针对性强的法律法规, 能够杜绝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在新媒体路径传播教育中出现不良现象。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 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434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25
[3]韩希民.网络传媒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报业, 2011 (11) :69-70
[4]杜运周.高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接方法探讨——台湾中山大学的经验介绍[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3) :35-38
[5]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40
[6]肖峰.信息主义:从社会观到世界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320
[7]宋元林.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5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1-0171-01
1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背景和重要性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爆炸时代,人类社会正迎来生产力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只有抓住知识经济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会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乃至文明形态都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渐变化。如何培养和塑造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社会变化中有所作为的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毕业生就业问题,既是对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挑战,也是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机遇。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把挑战转变为机遇,转变为变革和创新的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高等教育的质量、结构和体制机制甚至组织机构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在的要求。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从培养质量和培养模式上看,过去主要强调学科标准、教师主导、静态评估,对实际能力重视不够,使学生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学科结构上看,专业划分、招生结构和教学组织长期沿用计划经济的办法,缺乏适应性和弹性;从学校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上看,学校重培养轻就业,重管理轻服务,学校管理机构行政化。从高等教育总体上看,学校缺乏明确的定位,培养目标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的需求。只有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推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多学科结合,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培养学生科技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学生创业成功,提高学校声誉,为学校发展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2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途径
1)以就业为导向,转变高等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前进,高等学校的职能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从原来纯粹的教学开始走向育人为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然而,其根本任务仍然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价值,必须在现代化建设中体现出来,如果培养出来的都是就不了业的人,那高等学校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高等学校也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学校的声誉归根结底来自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实力及就业、创业后做出的成绩。高等学校必须树立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新的人才观,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把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必须看到,今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政府,也不是主观愿望,而是社会需求,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竞争力,学校的发展才会更快。
2)以适应就业工作需要为前提,加强就业教育。要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对学生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加强就业教育,就是在学生毕业这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和社会需求的关系,确立正确的人生信念,主动将自己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将个人建功立业的志向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理想联系起来,自觉地主动地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和行业去就业、创业,把个人的聪明才智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中。帮助毕业生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职业观、择业观。
3)以就业为导向,坚决调整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要适应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科学定位,进一步加大调整、改革的力度。以就业为导向,深入思考和推进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以社会需要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4)以创业为导向,多学科结合,加强创业理论研究,促进高校发展。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要采用多学科研究的方法,这是创业研究的必然选择。①科学研究的综合化和集成化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无论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已逐步走出精细化和专门化的老路,日益成为“复杂科学”。②“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门横向学科或交叉学科。“创业”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活动,创业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智能结构,作为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创业教育因此而不能由某一学科来独立承担,多学科的参与已是历史的必然。③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应该与高等教育的研究同步。围绕创业教育的内容,主要应该吸纳和融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人才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观点,通过借鉴,形成业教育学和创业教育学科群。通过创业教育研究,特别是科技创业的研究,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科技知识,通过毕业创业找到科技与生产的结合点。这样高校就会培养出大批的优秀创业人才,毕业生创业成功将大大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为学校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
5)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开展创业思想教育,关键一点就是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教会学生主动或自主创业。既要鼓励学生敢于在新兴的领域和行业去艰苦创业,也要支持学生敢于自主创业,学会自我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的胆量、勇气和开拓创新精神。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在大学教育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总之,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既取决于客观条件的许可,更依赖于学生主观的努力,作为学校要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业者精神,为培养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春意.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科技创业月刊,2005,6.
[2]徐华平.应多学科研究创业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3]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精神的培育[J].船山学刊,2004,3.
【大学生新媒体创业】推荐阅读:
自媒体创业计划书(大学生版)11-28
浅谈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01-13
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招新面试题目12-10
大学生创业杯-“德创杯”大学生创业大赛06-06
毕业大学生创业贷款-大学生创业贷款详解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