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生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选8篇)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暨创国优表彰大会。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因为人口计生工作是定南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这次会议也非常及时,是在我县成功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可喜形势下召开的一次会议,这标志着我县的计生工作迈上了更高的台阶、站在了更高的起点。荣誉的取得,是全县计生系统干部职工辛勤劳动、努力工作的结果,也是全县各级各部门互相协调、密切配合的结果。县委炳明书记高度重视,专门给会议发来了书面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并抓好贯彻落实。刚才,东春同志认真总结了2010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部署了今年的工作, 讲得很具体、很全面,请大家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会议还表彰了2010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及“创国优”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老城、岭北两个镇也作了典型发言,各镇各单位还领取了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任务书和目标管理责任书。希望各镇、各部门紧紧围绕今年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任务,扎实工作,力争取得更好成绩。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人口计生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正确审视形势,切实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面对计生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要克服以下三种错误思想,增强三种意识。
1、要克服等待观望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今年是领导班子换届之年,在干部人事安排上肯定会有新的调整和变化。也正因为如此,有个别领导干部存在等待观望的思想,根本没有心思抓工作,导致有些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这种不良情绪的影响也反映到了计生工作上,比如春节前我们通过开展计划生育“百日大行动”,工作面貌有了崭新的变化,但是年后这两个月,有些镇(街)和部门的计生工作明显滑坡,在四项手术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等方面又出现了较大的欠帐,如此下去势必要影响到全面工作。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大家,在换届这个特殊时间,如果因为人口计生工作措施不到位,导致省、市的人口计生工作半年检查不过关的,坚决不予提拔使用,甚至还要倒查追究责任。这一点希望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
2、要克服侥幸心理,进一步增强落实意识。当前,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看不到自身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总认为计划生育工作哪里都差不多,“查着谁、谁倒霉”,侥幸心理非常严重。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省市检查每一次都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全面深入的入户调查,每个镇、每个村都有可能被抽查到。特别是在检查上,每个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仅仅是代表镇和村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代表全县的水平。这次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会上,全省99个县中安排了工作考核后三名县的县委书记公开表态发言,其中就有一个是我们赣州的。也正是受这种侥幸心理的影响,有的乡镇或部门汇报时总是报喜不报忧,结果一查就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为什么?不是说各级各部门没有布置好工作,而是我们的干部作风不实,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希望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彻底转变作风,坚决抓好落实。
3、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进一步增强长远意识。我县地处边远山区,受传宗接代等封建思想的影响,许多群众是“不生男孩誓不罢休”,这也造成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加大,加之基层基础工作相对薄弱,许多工作欠账较多。面对计划生育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有些干部
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有的只顾眼前甚至个人利益,只要自己任期内不出问题,就万事大吉,平时不注意研究本镇、本单位计生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千方百计搞假数据应付考核、蒙混过关上。考核前紧张一阵子,考核过后放任自流,靠突击、靠补救,工作缺乏连续性、经常性和真实性,经不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欲速则不达。人口计生工作也是如此。因此,各镇、各部门要始终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放松了计划生育工作就是失职,完不成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就是不称职,这一点应该在基层干部中形成制度,达成共识,长期坚持。
二、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机制,推动人口计生工作迈上新台阶
人口计生工作点多面广且流动性大,可以说是一大“难事”。面对这么一项“难事”,我们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成推动我县人口计生工作的强大合力。
1、要落实好“村(居)为主”工作机制。村级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前沿和关口。从全县计划生育工作的现状来看,“村(居)为主”的工作机制还不完善,计划生育的重心也没有真正下移到村级,村级仍然是计划生育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各镇(街)要通过实行村干部绩效工资与工作实绩挂钩等措施,着重抓好后进村转化,促使村(居)为主工作机制得到落实。同时,广大村组干部工作在计划生育的前沿和一线,直接面向农户和群众,对每家农户每个群众都非常了解。可以说,只要广大村组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能够发挥出来,“村(居)为主”的工作机制很快就能形成。因此,要切实加强以村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保证村干部合理的工资待遇,并把那些带头实行计划生育,敢抓、会抓计生工作的同志选配进村“两委”班子。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今年要重点加大对村一级计划生育“一票否决”的力度。所以说,村干部也不要认为可以一劳永逸,如果你工作不好、抓得不实,也要追究责任甚至停止你的职务。
2、要落实好性别比综合治理机制。近年来,虽然我们深入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但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高于正常值。在这个问题上,现在有些干部可以说是蠢蠢欲动,去年我们也已经查处了几起干部违法计划生育的行为,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千万不要去碰这根“高压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长抓不懈。要进一步完善治理性别比协调联动机制,纪检监察、公安、计生、卫生、药监等部门要落实在综合治理性别比工作中的责任,定期开展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案件。这里要强调的是,今年省下达我县查处“两非”案件任务数比去年增加了2.5倍,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希望各镇、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4月底前,“两非”案件及富人违法生育案件查处为零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向县委、县政府作出深刻检查并限期整改。
3、要落实好社会抚养费征管机制。现在看来,早婚早育、躲生抢生等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要积极探索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新机制,并加大非诉执行工作力度,以强有力的高压态势堵塞社会抚养费征管漏洞。比如,在非诉执行对象的选择上,可以按照先干部后群众、先富人后穷人的原则进行。对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没有一次性足额缴纳的,一律申请法院非诉执行到位;对违法生育的富人、商人、厂矿老板等有缴交能力而不愿一次性缴清社会抚养费的,一律申请法院非诉执行,足额征收到位。又比如,在非诉执行具体操作上,可以推行“先备案、后征收、全立案、足征收”做法,对有一次性足额缴纳能力而拒绝足额缴交的和已按最低首征标准缴交并签订了分期缴纳合同而又拒绝足额缴交的两类对象,全部由县人口计生部门按照“全面清理、全面征收”的原则,申请法院立案,启动非诉执行,足额征收到位。
4、要落实好结对联户工作机制。“三化”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是加快工作推动、狠抓工作落实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就人口计生工作而言,实行结对联户就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工作机制的一种创新。这次“三送”活动中,有的群众反映:他生了两个女孩,但没有享受到“二女户”的有关政策。后来经过调查,有群众说他生了三个小孩,其中一个死掉了,但没有什么证据,包括前些年启动实施“二女孩”政策中镇村都没有保存到有关证据,结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是计划生育中一个很明显的工作盲点。又比如,据有关方面反映,个别镇派出所在办理新生儿入户手续过程中,没有认真查验计划生育证明就为违法生育对象办理了入户手续,严重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请纪检监察、人口计生和公安等部门组织人员去查一查,一旦发现要严肃处理。以上这些盲点的存在,也充分反映出了我们工作监管上还存在较大漏洞。堵住这些漏洞,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全面落实好结对联户工作机制。当前,全县上下正在开展“三送”结对联户全覆盖活动,这也为我们落实好结对联户工作机制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我们一定要以此为契机,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和方法,利用一切宣传工具,搞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其贯穿在整个计生工作的全过程,确保宣传工作要有力度、有深度、有声势、有氛围,覆盖面要大,真正做到集中宣传有高潮,经常宣传不断线。另一方面,要依法行政赢得民心。前些天,县法院对鹅公镇一违法生育户进行非诉执行,依法冻结了其在邮政储蓄银行的存款,结果引起个别人不满,扬言要冲击银行并集体上访。后经县计生部门和鹅公镇党委政府的调查了解,上报情况夸大了事实。更深层次来分析,尽管这一事件造成了一场虚惊,但也说明了依法行政、宣传教育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既要通过行政手段和思想教育方法开展计生工作,又要重视依靠法律手段推动计生工作,既要讲“感情”,又要讲“法治”。如果出现一起恶性案件,我们的所有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希望大家始终保持高度的警醒。下一步,我们还要对城区人口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要进行重点整治,街道办、人口计生、公安、工商、房管、城管等部门要紧密配合,确保5月份全部整治到位并取得成效。
三、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人口计生工作取得实效
人口计生工作是关系全局的大事、要事,也是难事。抓好此项工作,确保取得实效,重在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关键还在于狠抓工作落实。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计划生育是一项政策性强、关联度大、牵涉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紧靠计生部门和几个单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强化责任落实,并广泛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切实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形成“党政正职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直接负责,其他成员支持配合、共同负责”的人口计生工作格局。要落实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严格执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严格落实奖惩。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2、要强化队伍,提升水平。计划生育专业队伍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人口计生工作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有效提高。针对当前基层人口计生工作人员不足、年龄老化的现状,上个月底,县里公开招聘了12名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将安排到各镇(街)人口计生办。对于这部分干部,计生部门要加强培训,让他们尽快熟悉业务、投身工作。对已有的镇计生办工作人员也要定期考核,不负责任、业务不熟练、不胜任工作岗位的,要进行清理整顿。
3、要加强督查,严格考核。督促检查是确保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认识,坚持沉下身子,深入一线,全力以赴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同时,在督查考核中,我们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督查考核机制,不仅要做好季度、半年和的督查考核,更要抓好平时的督查。县计生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要经常组织人员不打招呼、直接进村入户开展督查活动,切实掌握真实情况。一句话,就是要通过经常督查和有效督查推动常规工作的全面落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同志们、朋友们:
在举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 今天, 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 隆重纪念首钢建厂90周年, 表彰为首钢改革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我代表首钢总公司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 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隆重纪念首钢建厂90周年, 表彰为首钢改革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 就是要继承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 弘扬首钢精神, 激发广大职工的爱国热情, 增强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推进“创新、创优、创业”, 完成搬迁调整, 团结一致, 继往开来, 为建设21世纪新首钢而努力奋斗。
首钢1919年建厂, 经历了解放前30年, 解放后30年, 改革开放30年, 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之路, 为中国工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前的30年, 首钢历经沧桑、饱受磨难。早在首钢的前身———石景山钢铁厂初建之际, 一批投身实业, 立志救国的有识之士壮志难酬, 抱憾终生。老一辈首钢人历经军阀战乱的困苦与惊扰、饱受日本侵略者的压榨与欺辱、见证了国民党统治的腐败与昏庸, 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石景山钢铁厂举步维艰, 难以为继, 30年累计只生产了28.6万吨生铁。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隆隆炮声中, 首钢人脱离苦海, 获得新生, 从那时起, 他们在内心深处牢牢扎下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坚定信念, 立下了大干钢铁, 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 首钢工人阶级发扬主人翁精神, 艰苦创业, 奋发图强, 迅速恢复生产, 进行大规模扩建, 使企业不断成长壮大。首钢人钢铁报国的雄心壮志在一片废墟上萌芽、生根、开花、结果。苦战14昼夜, 建成小转炉, 结束有铁无钢的历史, 刻苦攻关, 建成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 翻开我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 建成了集采矿、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为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 成为全国十大钢铁生产基地之一, 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首钢工人阶级“顶破天花板, 才能见青天”的创业豪情, 是首钢光荣传统和优秀文化的重要基石, 成为首钢人为祖国富强甘于奉献的力量源泉。
改革开放后的30年, 是首钢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首钢人解放思想, 打破计划经济的束缚, 率先实行承包制, 成为我国工业企业改革的一面旗帜。采用37项新技术, 对二高炉大修改造, 首次引进国外二手设备建成第二炼钢厂, 1994年, 钢产量达到824万吨, 列当年全国第一位。1995年以后, 推进集团化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成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特大型企业集团。首钢人以“做天下主人, 创世界第一”, “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的创新魄力和执着精神, 进一步丰富了首钢优秀文化, 为首钢人实现钢铁强国之梦, 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进入新世纪, 首钢迎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首钢坚决贯彻中央和北京市的指示精神,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规律, 顺应首都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 率先进行搬迁调整, 成为我国第一个向沿海搬迁的大型钢铁企业。迁钢、首秦、顺义冷轧、首钢京唐钢铁厂第一步工程相继建成投产, 新钢厂总体技术装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实现了向高档板材和精品长材转型的历史性转变, 标志着搬迁调整的新钢厂、新布局、新优势基本形成。
首钢京唐钢铁厂项目主体工艺装备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220项, 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占三分之二以上。第一次自我设计、自主集成、自己建设我国首座5500立方米高炉;第一次自主研发、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料钟炉顶技术, 全干法除尘技术, 顶燃式热风炉技术;第一次按高纯净度钢生产模式设计的炼钢厂, 是世界第一个单体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的炼钢厂;第一次在大型高炉和转炉之间, 采用铁钢联合运输铁水在线脱硫等技术, 大幅减少了热损失和环境污染。
在搬迁调整中, 首钢人奉献奥运、兑现承诺, 安全压产400万吨, 高质量制作奥运主火炬塔, 以实际行动, 为国家、为奥运成功举办做出重要贡献和特殊奉献。在搬迁调整中, 首钢人表现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许许多多的首钢人远离北京、远离故乡、远离亲人, 兢兢业业地工作, 夜以继日地拼搏, 用自己的行动履行首钢工人阶级的庄严诺言。他们的情感已经寄托在创业上, 他们的精神已经转化为前进的强大力量, 他们的期望已经铸就未来发展的伟大目标, 他们创造的业绩使首钢更加充满希望。他们把老一辈首钢人钢铁强国之志融化为拼搏进取的巨大力量, 把代代传承的光荣与梦想铸就在建设世界一流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的伟大实践中, 把“创新创优创业, 建设21世纪新首钢”作为核心价值追求。首钢工人阶级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他们是艰苦奋斗的开拓者, 是钢铁强国的圆梦者, 是科学发展的践行者, 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首钢90年风雨历程, 90年沧桑巨变, 是中国社会巨大变化的生动写照, 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真实缩影, 是一部大气磅礴的创业史诗。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 钢产量从179万吨增加到1214万吨, 销售收入从14.43亿元增加到1320亿元, 资产总额从16.89亿元增加到2070亿元, 职工人均年收入从739元增加到4.6万元, 累计产钢1.9亿吨, 向国家上缴税费576.6亿元, 首钢职工的生活、企业的综合实力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荣获“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奖”、“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企业文化杰出品牌奖”、“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首钢人在创新实践中谱写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几代首钢人执着追求的产业报国之梦, 钢铁强国之志, 正在成为现实。
首钢的每一步发展和成就, 都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 离不开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毛主席亲自给首钢职工写信, 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同志多次来到首钢和工人们促膝长谈, 邓小平同志亲临首钢视察, 江泽民同志除夕之夜亲切慰问首钢职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关心首钢的发展和搬迁调整,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首钢和曹妃甸视察。总书记指示我们“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着眼长远、整体规划,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 狠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把曹妃甸工业区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 使之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坚定了全体首钢人献身祖国钢铁事业的信念和勇气, 我们一定要落实好总书记的指示, 把新首钢建设好。
首钢的每一步发展和成就, 都离不开兄弟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离不开国际友人在技术、人才、管理、设备等方面的悉心指导帮助。我们要珍惜在开放合作中建立的友谊和取得的成果, 以更加开放的胸怀, 携手共进, 实现共赢, 促进首钢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钢90年的发展, 凝聚着几代人的智慧和汗水。90年来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首钢人谱写了一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辉煌史诗。首钢工人阶级为国家、为社会, 为中国钢铁工业和首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做出了无私奉献, 涌现出许多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 他们是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 是首钢光荣传统与优秀文化的旗帜, 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 永远镌刻他们所创造的业绩, 永远褒扬他们身上所集中体现的工人阶级的伟大精神!
今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等领导同志将亲自为劳动模范颁发奖章, 这是劳动模范的光荣, 更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 我们要学习劳模精神, 弘扬光荣传统,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在首钢建厂90周年之际, 我代表首钢总公司, 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帮助首钢的各级领导、兄弟企业、国际友人和社会各界人士, 向首钢全体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家属, 向所有为首钢的发展付出艰辛、付出汗水、付出才智、付出牺牲的人们, 表示衷心的感谢, 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首钢90年的历史昭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实业救国之梦才能得以实现;只有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 真正走上强国之路;只有坚持科学发展, 才能实现人、技术、环境的和谐一致;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才能真正实现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当前, 首钢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党中央提出, 21世纪头20年, 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北京市提出未来发展目标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全国钢铁产业发展迅速, 钢铁企业的结构调整、资产重组、产业优化升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高端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首钢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和战略转型期的双重压力和挑战, 完成搬迁调整, 建设21世纪新首钢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扬首钢人光荣传统, 深入推进创新创优创业, 努力打造3000万吨钢企业集团, 在北京发展高端产业和都市产业, 为建设21世纪新首钢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坚实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基础, 努力把首钢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型、运行高效型、循环经济型、和谐发展型企业, 在产业综合竞争力上达到一流企业集团水平, 并向国际一流的大型企业集团迈进。
我们要按照中央领导的要求, 打好搬迁调整攻坚战, 确保首钢京唐钢铁厂第二步工程顺利进行, 到2010年底基本形成970万吨钢生产能力, 促进华北和环渤海地区钢铁布局调整, 为中心城市钢铁企业搬迁调整探索经验, 为我国钢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
我们要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为我国钢铁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抓住国家钢铁产业调整振兴机遇, 通过新项目建设和跨地区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到2012年钢产量达到3000万吨左右。要做大做强一批战略性新产品, 经过几年的自主创新, 提供整船、整桥、整车、整栋高层建筑的优质钢材, 使首钢的产品更专、更精、更深、更强。
我们要加快在北京发展高端产业、都市产业和土地开发工作进度, 为首都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大力发展高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动漫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总部经济, 做好首钢工业区土地开发, 打造1000亿产值的产业, 继续为北京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我们要继承光荣传统, 倡导时代精神, 再创首钢伟业。首钢90年历史铸就的优秀文化, 是推进战略转型的重要力量源泉, 是持续创新发展的永恒动力。我们要发扬“三敢”“三创”精神, 在困难中激发前进的动力, 在挑战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在压力中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不辜负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望, 不辜负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厚爱, 不辜负一代又一代首钢人的心血和奉献, 担负起建设21世纪新首钢的历史使命。首钢人、首钢魂, 将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向前!
同志们、朋友们, 首钢取得的成就已经载入史册, 新的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正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事业崇高而神圣, 我们的前景光明而美好, 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只要我们继续坚持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科学发展, 就一定能够实现新首钢的宏伟目标, 为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首钢全体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其家属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今天,我们隆重表彰在全省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对于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激励全省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全省文化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文化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我省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服务网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成为全国唯一的“示范省”,并荣获2009年度“文化部创新奖”。
——文艺创作演出成果丰硕。创作了《李二嫂改嫁》、《奇袭白虎团》、《红嫂》、《丰收之后》、《苦菜花》等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优秀作品,涌现出方荣翔、王玉梅、郎咸芬、张春秋等一批成就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先后有20多个剧目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十大精品剧目奖”、“文华大奖”等奖项,一大批美术、书法、摄影、相声、小品、曲艺、音乐、舞蹈等作品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
——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国家级、省级社会文化先进县分别达到29个和72个,民间艺术之乡49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今年成功举办了第九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和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为国庆60周年和第十一届全运会营造了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文化竞争力与影响力明显提升。尤其是通过成功举办全运会,充分展示了齐鲁文化的独特魅力,极大地提高了山东文化的软实力。
——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拥有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88处,世界遗产3处,文物藏品130多万件。先后有14项考古发掘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120项,有9个单位和618项古籍分别入选“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入选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近8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一批文化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正在崛起,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分别发展到6家和71家,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成为全国四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之一。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临沂、潍坊、威海、烟台、滨州等市建立了三局合一、统一执法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省、市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扎实推进,3家县级院团完成了整体改制。
——文化市场管理不断完善。网吧管理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运行。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文化市场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聪明智慧。一代又一代文化工作者自觉承担起先进文化建设的崇高使命,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充分说明,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勇于进取、甘于奉献的队伍,是先进文化和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
同志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发出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伟大号召,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这不仅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最近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创造新业绩,推进文化建设实现历史新跨越。
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坚持“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和“三贴近”原则,推动文化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二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责,力量再集中,措施再强化,投入再加大,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大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抓好文化重大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基层农村文化设施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统筹搞好城乡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三要以筹备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繁荣发展我省艺术事业。中国艺术节是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艺术盛会。经国务院批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在我省举办,这是推动我省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机遇。我们要以筹办艺术节为契机,精心筹划、精心设计、精心实施,着力抓好场馆建设和剧目创作,努力建设一批现代文化设施,产生一批优秀作品,培养一批艺术人才,把文化强省建设提升到一个“有硬件与软件发展实力、有历史与现代文化影响力、有率先发展号召力”的新水平。
四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认真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围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快编制相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抓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加大对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和优秀文化企业的培育力度,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搞好文化市场管理,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
五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里的部署要求,全面展开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工作,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尽快建立起三局合一的统一执法体制。
六要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支撑。切实把文化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日程,深化用人机制改革,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要重点建设好四支队伍:熟悉现代文化发展规律、具有开阔视野、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够驾驭全局、真抓实干的领导干部队伍;情操高尚、技艺精湛、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队伍;既懂文化、又懂现代经营管理的文化艺术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熟练掌握现代科技、创新意识强的文化科技人才队伍。
X X X
(2013年2月14日)
同志们:
这次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总结去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对今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刚才,振成副书记宣读了《关于兑现2012“一镇一策”考核结果及颁发经济工作贡献奖的决定》,秋月书记宣读了2012区直机关绩效考核结果,4家单位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真盘点2012年经济工作
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三快三先”目标,深入实施“十大行动计划”,狠抓“三重一大”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和社会转型,开创了贾汪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盘点去年,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经济实现逆势增长。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矛盾困难增多的情况下,我们坚持稳中求快、又好又快、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经济实现逆势而上,GDP突破200亿元大关,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增长2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37亿元,增长21.4%。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继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二是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抢抓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政策机遇,紧紧围绕转型作文章、求突破、促跨越,实现了“四个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三大传统主导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增幅全市领先,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城市副中心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泉城新区框架全面拉开,老城改造步伐持续加快,城市管理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生态环境显著提升,“一山一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绿化造林工作力度加大,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覆盖率有了大幅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部完成,城乡居民收入均增长15%,社会保障“五个全覆盖”水平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民计得到持续改善,进一步巩固发展了和谐稳定的好局面。我区先后荣获“全国休闲旅游示范区、中国休闲小城、国家绿化模范区、省绿化造林先进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等称号。三是对外吸引力影响力明显增强。经过精心谋划、奋力拼搏,我们相继办成了“三件大事”,争取省政府出台扶持贾汪转型发展意见、徐贾快速通道建成通车、潘安湖湿地公园开园运营。这“一政策、一通道、一湿地”,让外界人对贾汪刮目相看、由衷赞叹,贾汪吸引外来投资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印象实现质的转变,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这些都为今后的发展带来众多机遇,也必将对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带来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在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正 确领导和强有力扶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为之奋斗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加快发展的任务艰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转型发展任务繁重;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偏低等等。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与转型升级倒逼压力同时存在,外需不振与内需增长乏力的状况没有改变,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凸显,财政收入增幅放缓与财政刚性支出加大的矛盾较为突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集中精力抓好今年经济工作
对今年的经济形势,中央和省委、市委作出了科学判断。分析当前形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要把握大势。总的来看,全球经济出现温和回升迹象,但经济走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的态势没有变,仍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新型城镇化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第二,要认清机遇。从我区来看,要充分认识和把握面临的“三大机遇”:一是国家资源枯竭城市三级政策扶持的机遇,继中央和省扶持意见后,市委市政府即将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三级政策“叠加”,将为我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创造更多利好、提供更强动力;二是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今年我区交通建设将迎 来新高峰,徐贾快速通道北延、新华路贯通等工程相继实施,252省道北延工程加快建设,310国道改线、新104国道改线工程积极推进,将加快改变我区产业和城市布局、为我区增强吸引力集聚力提供坚实支撑;三是市委市政府支持扶持的机遇,当前市委、市政府和市级部门都高度重视贾汪的发展,除在政策上进行支持外,每年还将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全市“三重一大”盘子,给予资金补助,为我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要坚定目标。“三快三先”实践已经进入第二年。这一目标定位符合上级要求、符合贾汪实际、符合群众愿望,引领和推动我区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区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具备了更好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全区上下都要坚定对贾汪发展的实践自信、路径自信和前景自信,努力把“三快三先”不断推向前进。
关于今年全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任务目标,区委九届二次全会和区“两会”已经进行了全面安排和具体部署。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五加快、一加强”的思路,不折不扣地贯彻好落实好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好今年各项工作落实。这里,我重点强调三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稳与进的关系。中央确立了今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省提出“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的总要求,我市提出要着眼于稳中求进和争先进位相结合。稳增长是今年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中央把GDP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9年来第二次将增幅预期调整 到8%以下,江苏为10%左右,徐州为13%。经过慎重权衡、综合考虑,我区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1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增长20%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4.5%和15%。这些指标的安排,既考虑了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又充分考虑了市委市政府部署和兄弟县(市)区发展态势,既体现了争先进位的目标要求、又突出了又好又快的工作导向,既是积极的,也是必要的,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当前,投资仍是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坚持发展思路项目化、项目具体化,集中力量突破“三重一大”,保持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和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这次会议,区委、区政府印发了今年全区“三重一大”安排方案,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项目数量多、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重大产业项目共安排56项、总投资380亿元,投资112.9亿元;城建重点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共安排八大类90项、总投资169亿元,投资162亿元;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共编排三大类19项。全区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咬住“三重一大”项目不放松,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要完善推进机制。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包挂机制,区牵头负责领导要靠前指挥,责任单位要全力以赴,区重点办、重大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进一步形成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奖惩问责机制,区大督查办要强化绩效考评和督查通报,确保项目 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二要争取政策支持。项目推进过程中,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研究吃透上级有关政策,完善项目策划包装,加强汇报沟通协调,推动更多项目进入省市计划盘子。三要破解要素制约。千方百计破解用地、资金、拆迁、环评、报批等项目建设难题,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四要加大招商力度。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作为推进“三重一大”建设的关键,突出专题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精心组织一批重点招商活动,加大项目跟进和招商服务力度,力争新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二)正确处理总量与质量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总量是基础,质量是关键。当前,我区发展最紧迫的问题仍然是经济总量偏小,必须加快做大经济总量,实现经济社会民生总量指标进位。同时,要把发展立足点加快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发展稳定性上来,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结构质量指标提升。
一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突出“三化”,促进工业高端发展。当前,传统工业即将面临产能过剩带来的“重新洗牌”,我区传统工业规模较大、占比较高,要密切关注、深入研究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力争化危为机。要按照“链条化、规模化、循环化”思路,大力改造提升四大传统产业,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大技改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天裕高端铸造、腾达焦化甲醇、成日钢铁扩建、东兴能源二期、徐工集团四轮一带等重大工业项目,推动产业向价值 链高端延伸,加快打造“一个千亿级”和“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同时,要加速壮大新兴产业,力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继续保持全市领先。要突出“三个一批”,促进服务业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衡量产业层次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区要加快弥补这个“短板”,更大力度振兴旅游业、繁荣商贸业、壮大物流业。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潘安湖湿地公园二三期、双楼物流园区、富齐新天地商业综合体、3家星级酒店、锦凤溪商业街等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项目,力争服务业投资继续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抓好一批集聚区建设,促进老城中央商贸区、新城核心商务区、夏桥新兴商贸区和南湖高端商务区开发,推动大洞山风景区创建4A级景区、潘安湖湿地公园创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抓好一批重点产业发展,大力引进总部经济、高端休闲等新兴服务业,同步推动文化产业繁荣,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要突出“五化”,促进现代农业高效发展。按照规模化扩张、园区化开发、特色化发展、品牌化提升、产业化延伸“五化”思路,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十大工程,抓好紫庄织星庄园、耿集草莓园扩建、淮海蔬菜果蔬园等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巩固发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
二要大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抓住国家重点推进城镇化的有利时机,加快完善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化水平,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副中心。要加快提升城区承载力带 动力。始终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实施泉城新区“三学校一医院一市场”等功能性项目,启动新华路贯通、桃源路畅通等近10条道路建设,抓好凤鸣漙景区、督公湖原生态景区开发,完成5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精细化管理城市,推动城市功能和环境年年都有新进展。同时,结合“1+3个100万”工程,坚持自我加压,力争全年土地出让、房屋征收、安置房建设、商品房销售实现大突破,推动城市化率实现大提升。要加快推动中心镇建设。市委、市政府要在全市集中力量建设30个重点中心镇,今年在五县两区各选取1-2个镇开展赋予县级管理权限试点。要积极争取市试点,推进大吴、青山泉2个中心镇建设,力争青山泉镇顺利通过第二批达标验收。深入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完成今年村庄整治任务。要加快农民转“市民”步伐。从一定意义上讲,推进城镇化的实质就是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非农人口市民化。据专家测算,一个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拉动投资40万元以上,每年消费需求将增加1万多元。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妥善处理好户籍、土地、财税、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三要更大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各方面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全过程,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区、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努力使生态宜居环境成为贾汪最靓丽的城市名片、最突出的竞争优势、最持久的发展动力。一是加快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坚持不懈抓好节能 减排,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积极创建徐州工业园区省级生态园,严格环境准入、污染达标排放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二是全方位构建生态屏障。抓好“两环”生态圈、“五河”生态带和“一山五湖”生态点建设,重点实施城区北部防护林、二次进军荒山三期、京沪高铁沿线绿化和采石宕口整治,力争全区森林覆盖率持续快速提升。三是精心打造宜居环境。突出抓好玉龙湾公园北段、凤鸣漙绿化、永福路绿化、泓福路东延绿化等园林景观建设,建设一批精品街头绿地,让城市充满更多绿意。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90%以上,努力使贾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四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民生幸福行动计划,全面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努力使群众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要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葬”等民生热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大力实施53项民生实事工程,努力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建设,使百姓逐步享有满意的教育、稳定的工作、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比较舒适的居住条件。注重维护底线公平,集中更多财力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三)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否则就没有改善民生、社会稳定的基础,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慢进则退、停滞则衰、倒退则亡”的忧患意识,坚持以快为先、能快则快,确保我区经济增长快于全省、快 于全市、快于周边。同时,我们不片面追求高指标,努力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的增长,群众认可、得实惠的增长。具体要体现到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企业利润三个方面的增长上。一要提升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基础。要强化综合治税,抓好收入征管,进一步提高税收占比,不断提升财政收入的质量;认真研究结构性减税的影响,提前考虑,预先安排;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大力压缩行政开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特别是今年我们在民生工程、公共服务方面安排了很多项目,需要财政花钱的刚性支出将大幅增加,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有过“紧日子”的准备,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确保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二要增加群众收入。近年来,我区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实实在在的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预计去年城乡居民收入比1.8:1。要把增加收入作为增进民生幸福的核心任务,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扎实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确保六年倍增计划实现序时进度。三是改善企业收入。企业利润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当前,受要素价格上升、外需增长放缓、产能持续过剩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区企业盈利空间受到压缩,波动较大,产业整体利润率不高。要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密切关注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企业投入有回报、有钱赚,实现持续发展。
三、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今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确保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能力。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关键在干部,重点在提升广大干部谋划、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优化干部结构,着眼发展新形势、工作新要求、岗位新特征,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让更多懂经济、懂政策、有本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走上经济建设第一线。要提升干事能力,着力提高综合素质,切实增强驾驭全局和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能力;增强谋划能力,善于在用活政策中抢先机,敢于在突破常规中拓空间,勇于在大胆实践中闯新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推进转型、项目建设与要素制约等关系,推动工作取得新进展。
(二)切实改进作风,保持勤廉本色。中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干部的作风至关重要,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前段时间,中央和省市区委相继印发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要在全区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狠抓作风,严管干部,重拳整治“庸懒散奢慢拖瞒”等问题,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让群众信赖、让客商放心。要坚持求实务实。贾汪今天的大好发展局面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倍加呵护,坚持一切从贾汪发展大局出发,坚持一切从贾汪百姓利益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 出发,听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搞短期行为,不急功近利,不搞表面文章,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做惠民利民的工作。要厉行勤俭节约。总书记就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狠刹铺张浪费之风,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我区专门下发了具体规定。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严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严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坚决反对大手大脚、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凡是顶风违纪者,从严从重查处,绝不手软。要坚持群众路线。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三联三解三促”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多到基层了解实际,深入群众破解难题。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解决实际问题,努力让基层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推动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风气。
(三)创新机制体制,推进目标落实。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完善考核办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进一步完善“一镇一策”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大“三重一大”等内容的分值权重,切实提升考核的导向性。要加强调度督查。强化过程管理,各职能部门要对重要指标、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及时跟踪、动态监管、随时服务。强化制度创新,对区委、区政府每月重点工作,建立节点监控、时间倒排的督导机制,步步深化、扎实推进。要完善激励机制。完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树立 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选拔那些工作中有思路、有激情、有韧劲、贡献大的干部,真正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氛围。
贾汪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加大,非经济因素影响日益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衡量一个地方的工作,不光要看发展的成果,还要看稳定的效果。各地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信息化、思想文化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形势下的社会管理规律,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平安贾汪、法治贾汪建设,切实抓好社会矛盾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确保社会安定和谐。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全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大会精神,表彰奖励2005全县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动员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振奋精神,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努力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刚才,县委、县政府隆重表彰奖励了2005年
度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到表彰奖励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2005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工业立县、振兴××、强县富民”目标,突出加快发展主题,解放思想,干事创业,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实现本县生产总值74.07亿元,同比增长12.6%;全县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0.8亿元,增长53.7,新引进项目248个;实际利用外资8874万美元,增长8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43亿元,其中工商税收1.2亿元,增长55.8。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政机关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结果,是广大干部职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同心同德、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和起步年,也是全力推进“工业立县、振兴××、强县富民”进程的重要一年。县委、县政府在正确分析形势、客观认识县情的基础上,确定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按照县委十届五次全委会议和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安排部署,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围绕“工业立县、振兴××、强县富民”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主要预期目标是:本县生产总值增长14%;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1‰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全县上下以新的姿态、新的作风、新的干劲,团结拼搏,共同努力。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工作,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振奋精神,努力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精神状态是一个人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今年全县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各级各部门要时刻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作为最大的政治,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奋发进取的工作作风,铺下身子,埋头苦干,推动全县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
(一)强化机遇意识,坚定信心求发展。机遇面前人人平等,而且稍纵即逝。当前,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国内外产业转移日渐明显、且呈加速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已进入了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和科学发展的“黄金周期”,国家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尤其是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进步对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地位将越来越突出;随着泰城新一轮城市规划的实施,泰城重心西移,我县县位优势更加明显,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更加优越。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结合实际,潜心研究,主动超前地分析和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发挥优势,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二)强化危机意识,自我加压求发展。近几年我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引进和建设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加快发展积蓄了后劲,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地县和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占有都有很大差距。工业骨干企业、利税大户少,三产服务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财力薄弱、实力不强。从全市2005年经济运行各项指标排序看,我县有六项指标列全市六个县市县第六位,有些与第五位的差距还相当大。在昨天召开的全市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对纳税大户、百强民营企业、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和个人、先进乡镇(办事处)进行了隆重表彰,在受到表彰的单位中,我县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位次上都与其他县市县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各县市县之间都在明争暗赛、竞相加快发展,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形势咄咄逼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和资本自我满足。面对困难和问题,县委、县政府决不回避,将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始终坚持
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自我加压,奋力拼搏,促进全县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都要为自己确定一个赶超的目标,与受到表彰的单位名次加以比较,能赶几位就赶几位,决不能放松,更不能让后面的追上。
(三)强化创新意识,解放思想求发展。保持好势头,开创新局面,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新理念催生新
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变化,以新变化带动新发展。当前,制约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还比较突出,除企业改革外,其它领域的改革步子还不大,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涉及,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攻坚克难,知难而进。各级各部门要在坚决执行上级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敢拼、敢试,敢闯、敢干,只要有利于事业发展,就要大胆解放思想,努力探索实践,决不能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更不能碰到问题绕道走。凡是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计去完成。总之,各级各部门要时刻保持一种昂扬向上、顽强拼搏、奋发有为、进取奉献、敢于争先的精神状态,时刻保持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组织带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同频共振,推动全县经济与社会发展保持好势头、开创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没有重点就没有突破。今年各项工作任务都非常繁重,各级各部门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以重点工作的大突破,带动和促进整体工作上水平。
(一)经济工作要调结构、提质量。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县经济快速增长的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保经济发展的快速度、高质量、强后劲、可持续。(1)关于工业经济发展。工业经济是今后长时期内我县优先发展的中坚产业,是全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我县传统产业、资源、县位等优势,通过加大扶持力度膨胀发展一批、招商引资重组激活一批、加快项目建设投资新上一批等途径,研究制定具体的培植计划和政策措施,力争年内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80家。要突出园县的工业龙头地位,积极做好拉长产业链的文章,力争两大园县全年新引进项目20个以上。(2)关于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没有大投入,就没有大产出。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首,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内外资本流动趋向,立足引大商、引外商,努力提高项目策划水平,不断改进招商方式,瞄准目标,突出重点,确保招商引资实现新的大的突破。要严格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制,不断完善推进机制,全力以赴抓好现有落地项目,特别是87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续建项目和9个投资过亿元的新上项目建设,要抓进度、抓投产、抓增效;对现有企业要扶持壮大,促其扩规增效、技改增效、创新增效,尽快做大做强。(3)关于培育壮大三产服务业。三产服务业是我县的薄弱环节,更是发展的潜力所在。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城乡结合、以城带乡、合理布局,突出光彩、钢材、建材等大市场建设,加快特色旅游业发展,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要抓住市、县重点项目建设的机遇,超前搞好对接,实行市县联动,努力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要加快新县功能完善,抓住机遇,提升土地价值。(4)关于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加强“三农”工作的紧迫任务。各级各部门必须用系统的、辩证的观点来深刻理解和把握落实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内涵及要求,坚持用抓工业化、城镇化的思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抓住经济发展这个关键,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抓好优质小麦、有机农产品、奶业富民工程等为重点的优势、特色产品生产,培植壮大加工和市场两大龙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项事业,加快实施“村村通”工程,努力改善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把握好政策界限,尊重农民意愿,制定切合实际的方案,搞好试点,积极稳妥地推进,确保实效。(5)关于财源建设。要突出现有财源的发展壮大和对上争取两大重点,在抓好“育苗工程”,做大做强现有财源项目的同时,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各级各部门对上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支持,尽快改变财政困难局面。
(二)社会事业要重民生、保稳定。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建设“和谐××”,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特别要把关注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县委、县政府将把今年重点解决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件实事”公之于众,明确责任,一项一项抓落实,接受社会监督,真正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主动对号入座,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都必须非常具体明确,说办就办,办就办好,取信于民。同时,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重视和加强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问题。坚持预防为主,切实强化安全教育工作,实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卫生防疫等配套联动,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发展环境要建硬件、抓软件。良好的环境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进重点工作突破、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因素。县委、县政府确定今年在全县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的观念,坚持不懈地整治发展环境,全力打造“投资泰安,稳如泰山;投资兴业,首选××”的环境品牌。在硬环境方面,要重点加强城县园县和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石膏工业园要按照引大商、做大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尽快做成精细化工城和新型材料基地的目标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青春创业开发县要抓住实施青春创业活动这一机遇,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研究好各项政策,尽快搭建吸引海内外有志青年投资创业的舞台,形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两个园县和新城县、小城镇建设都要积极争取金融单位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快完善配套功能,提高承载能力,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尽快实现繁荣与发展。在软环境方面,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要大力推进管理创新,进一步规范完善和强化行政审批中心的窗口作用,防止体外循环,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着力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要继续开展好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尤其是行政执法部门工作作风的进一步转变,努力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要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加强诚信建设,严厉查处各类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健全完善竞争开放、规范有序、公平合理、运行高效的市场环境。同时,继续抓好“三城联创”工作,全面推进“平安××”建设,为加快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强化措施,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推动工作落实,必须有强有力的措施作保障。各级各部门要不断完善和创新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科学决策要到位。这是提高施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面。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以科学的发展观总揽全局,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高水平的决策成果。要深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广泛调查研究,吃透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确保各项决策既合法合规、科学有效,又符合民意、切实可行。特别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要大力推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决策会议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广泛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
(二)执行责任要到位。责任是一个人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的体现,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压力感。要按照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和县人代会的安排部署,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细化,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建立健全一整套“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运行机制,以机制保秩序,以机制保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不折不扣地按时圆满完成。
(三)考核监督要到位。对各项工作都要严格考核、严明奖惩,奖出正气、奖出干劲,真正让干事创业的人政治上得荣誉、经济上得实惠,切实解决好干好干孬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对此,县委、县政府态度明确,决心坚定。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本着增强实效性、可操作性,调动积极性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考核评价资源,把一些重点工作纳入到科学、统一、合理的评价体系之中,做到有统一的评价机构、合理的考核标准、统一的奖惩办法,真正起到鼓励表彰先进、激励鞭策落后的效应。要按照奖励考核办法的规定,对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严格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年终考核奖惩制度。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为财力增长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奖就奖得你心跳,完不成全年任务的,要真罚、重罚,罚就罚到你痛处。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这一要求,对今年的考核监督工作拉出单子、理出计划,跟踪调度、跟踪考核,及时反馈情况,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促进全县工作实现大的突破。
刚刚过去的2006年,全镇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良好势头,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指标强劲增长、运行质量快速提升。2006年,全镇经济在各项指标强劲增长的同时,速度、效益同步提高,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实现工业开票销售205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实现工业利税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完成工业用电量13.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5%,工业技改投入连续第三年达到了20亿元,完成工业入库5.9亿元,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二是集群效应日益显现、规模优势持续攀升。2006年,我镇有18家企业跨入市百家重点企业行列,位居全市各乡镇前列。同时,经过调整后的40家骨干村厂展现出了较大的发展潜力,销售规模占到全镇经济总量的76%以上。在我们的引导、扶持下,港区片以冶金为主、南沙、后塍片以机械为主、德积片以纺织为主的集聚发展不断做强做优,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所占比重日益提高,成为支撑片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
三是招商引资成果显著、项目建设迅速推进。全年共实现注册外资1.2亿美元,到帐外资2405万美元,其中有4只增资项目共增加注册资本6510万美元,项目规模、引资实效进一步提高。新增外地注册资本2.4亿元,完成投入工作量达6.8亿元。形成扩建技改项目101个,有90只项目竣工投产,建成村级标准型厂房28.7万平方米并全面出租,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同时,鑫香山钢材市场等一批新兴服务业单位迅速发展壮大。
四是科技强企基础扎实、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今年,我们召开了全镇科技创新大会,科技创新工作空前活跃,科技成果硕果累累,申报各类专利312只,新增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各1家,实施省级以上火炬计划项目4只,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只,成功申报5只省高新技术产品、1只苏州市科技国际合作项目,共为企业争取科技创新资金1500余万元。同时,全镇有2只产品成为国家免检产品,5只商标成为江苏省著名商标,金陵纺织成为全国第二家出口产品免验企业。
即将到来的2007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党委提出的“三创新一提升”思路,一着不让抓工业有效投入,一步不松抓招商引资,一鼓作气抓现代服务业,全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推动全镇经济在高平台上又好又快发展,完成全口径工业开销售320亿元,同比增长24%;工业入库税金确保7亿元,同比增长18.6%;注册外资确保1.25亿美元,外资到帐2200万美元,引进外地注册资本2.48亿元;工业技改项目110个,投入量确保20亿元;村级经济载体确保完成18万平方米。围绕上述目标,在工作的主要措施上,重点做到“四个突出”,谋求“四个新突破”。
一、突出奋勇争先,在不断做大经济规模上谋求新突破。07年,我们将继续扶优扶强,按实绩调整重点村厂名单,在全镇形成敢超敢比,争先进位的氛围,力争全镇工业销售收入再增50亿元。一是培植规模产业。继续按照“培植壮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高新产业”的思路,拉长产业链,提高企业关联度,彰显冶金、机械、纺织、化工等支柱行业的集聚、规模优势,由粗放的规模扩张型向量质并举型提升,努力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和和赢利能力,确保工业利税达到17.3亿元,同比增长20%。同时服务好各类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全年增加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各3家,组织实施10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专利申请量达到200只,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家,继续提升我镇的产业层次。二是培植规模企业。重点对骨干村厂做强做大给予政策倾斜扶持,培育销售收入超30亿元企业1家,超10亿元企业3家,超5亿元企业4家,培育销售超20亿元村3个,超3亿元村7个,使二十家规模、成长型企业开票销售达到130亿元,四十家重点村厂开票销售占全镇总量75%以上。三是培植规模集聚区。在对全镇可调配土地资源认真摸底的基础上,再为10个村(社区)解决400亩土地指标,集中建设村级经济载体,确保建成18万平方米,使全镇39个村、社区实际可支配资金全部超过100万元,村均可用财力比06年增加55万元,达450万元左右。
二、突出重点招商,在不断加快项目推进上谋求新突破。07年,我们将从头抓紧,全面展开招商引资新攻势,全力驱动民资和外资两个轮子,围绕确定的十大落实项目, 十大有效信息和十大招商载体,一是主攻有效信息落实。对总投资超千万美元的11只落实项目和项目信息分工负责,确保逐个落实,分别是总投资10000万美元的中集圣达因三期项目, 增资7550万美元的挪威船用配件项目,增资6000万美元的天铭纺织二期项目, 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件增资项目,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长泰汽车饰件增资项目,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嘉润木业增资项目,总投资2500万美元的欣欣化纤涤纶熔体直纺阳离子项目,总投资2000万美元的奔球制管高压加热管项目, 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韩国大型法兰项目,总投资1500万美元的彰源金属增资项目,以及总投资1亿元的天佑大酒店项目。二是主攻优势资源招商。依托长江1000米岸线及1200亩腹地做好造船及相关产业招商。三是主攻招商主体拓展。创新招商理念,变政府招商为主为企业招商为主,变个体招商为主为产业招商为主。想方设法调动积极性,依靠骨干企业做好上下游产业配套招商。四是主攻组织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优质服务的品牌,以优质的服务,确保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见效。
三、突出抢抓投入,在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上谋求新突破。07年,我们将全力服务总投资22.46亿元的110只工业项目,确保当年完成投入工作量达到20亿元。特别是引导好支柱产业、重点企业的投资方向,集中精力完成总投资15.9亿元的十大重点技改项目,分别是:总投资2.7亿元的欣欣化纤涤纶熔体直纺阳离子及48位细旦丝项目,总投资2.4亿元的长泰汽车饰件增资项目,总投资2.4亿元的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件增资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中原制管ApI石油管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润发机械搬迁项目,总投资1.8亿元的圣汇气体化工装备项目,总投资8750万元的国泰华荣动力电池电解液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的天铭纺织色织及后整理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的三林管件法兰生产线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的沙龙高分子新材料二期项目,把这些企业做成我镇工业全局中最为精致、最富内涵的一批盆景。
同志们:
很高兴参加这次全省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 与大家一起总结“十二五”期间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研究部署“十三五”期间和2016 年重点工作任务。刚才, 会议表彰了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在此, 我受海涛秘书长的委托, 代表省委、省政府, 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档案一线的全省档案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慰问!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珍惜荣誉, 发扬成绩, 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力争再创佳绩;希望全省广大档案工作者始终秉承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精神, 努力学习先进, 勇于争先, 推动全省档案工作再上新水平、取得新成绩。
关于“十三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设想和2016 年档案工作任务, 一会秀娟同志将作出具体部署。在此, 我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十二五”期间档案事业取得的突出成绩
“十二五”期间,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省档案系统服务于全省工作大局, 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 全方位拓展社会服务领域, 综合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积极服务国家和我省重大政务活动, 围绕纪念建党90 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等活动, 举办《黑龙江红色记忆》、《在中国东北战场上》等展览, 充分发挥档案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向公众宣传我省历史文化;及时整理发掘日本侵华档案, 向社会公布日本侵华罪证档案123 件, 有力回击了日本右翼势力荒谬言论。有效服务经济发展, 加大对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监管力度, 对210 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执法检查, 对60 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验收, 有效保证重点项目档案质量。引导和规范民营企业档案工作, 探索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新方法, 全省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建档率达到70%。以群众需求为立脚点, 整合涉民档案资源, 不断改善档案及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工作, 建立便民的档案利用体系。5年来, 累计接待查阅者62 万人次, 调阅档案文件107万卷, 积极做好政策解答和业务咨询, 有效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档案需求。
(二) 基础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利用国家加强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的有力机遇, 着力推进基层档案馆库建设, 5 年来累计争取中央投资8 750 万元, 省级配套资金1 338 万元, 将43 个县级档案馆纳入国家建设规划, 目前, 已有24 个县级档案馆建成并投入使用。省档案馆二期工程建设纳入全省“十三五”总体规划, 启动市级档案馆建设, 大庆、佳木斯等市级档案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2015 年底, 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总建筑面积达22 万平方米, 较“十一五”期间实现大幅增长。信息化建设水平有效提升, 大力实施数字化带动战略, 加快馆藏档案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利用网络化步伐, 初步构建起档案信息化的资源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
(三) 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着力强化档案资源建设, 扎实开展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档案的收集和珍贵档案、特色档案的征集工作。截止2015 年年底, 全省综合档案馆馆藏总量近900 万卷 (件) , 民生档案总量达到140 万卷, 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载体多样、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富有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依托馆藏资源, 深入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加强档案宣传力度, 5 年来, 共举办各类展览788 期, 编研档案书籍资料321 种, 彰显了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 档案影响力、辐射力不断增强。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 加强安全防范技术研究, 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保密教育和应急演练, 保障了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安全。
(四) 保障条件明显改善。长期以来, 国家档案局和省委、省政府始终大力支持档案事业发展, 国家档案局领导先后5 次到我省检查指导工作, 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我省各级财政“十二五”时期累计投入经费2.32 亿元、专项资金8 061 万元用于档案事业发展, 并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配备、经费待遇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十二五”期间, 全省档案事业发展环境显著提升, 档案法制建设日趋完善, 人才队伍素质有效增强, 档案对外交流合作迈出新步伐。
二、努力推动档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全省档案系统要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 抓住有利发展机遇, 科学谋划档案事业发展思路, 切实履行档案工作职能, 突出抓好“三个体系” (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 建设, 不断推动全省档案事业取得新成效。
(一) 要讲政治、守纪律, 把牢档案事业发展方向。档案事业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 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极强的影响力。讲政治是档案工作的首要条件, 也是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政治原则和政治品格。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必须把牢政治方向, 坚定理想信念, 切实担负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要站稳政治立场。 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 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坚决维护党的权威, 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 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明辨是非, 始终保持政治上清醒和坚定。要强化政治忠诚。全省档案系统要强化绝对忠诚意识, 务必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善于观大局、识大体、谋事业, 严格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 不断提升工作站位和工作层次, 严格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要履行政治责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重要指示精神, 把讲政治贯穿于档案工作各个环节, 树立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善于利用档案资料配合国家外交斗争、弘扬革命传统作风、进行爱党爱国教育, 发挥好档案工作在澄清历史、启迪反思、引导教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 要谋大局、促发展, 提高档案工作服务效能。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和根本任务, 全省档案系统要努力在服务大局中实现档案工作的价值, 在服务大局中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一要做好以档资政工作。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重大活动、重要任务和中心工作, 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研究力量, 做好档案开发利用工作, 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及时、系统、准确、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要重点围绕实施“五大规划”、“龙江丝路带”建设、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等方面做好档案管理与开发, 主动将档案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二要做好以档育人工作。我省拥有独特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档案资源, 近年来各地档案部门围绕建党90 周年、建国65 周年等重要事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和社会反响。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广泛收集和整理相关档案资料, 通过公布档案、举办展览、编辑出版档案史料等途径, 积极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 充分发挥各级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三要做好以档利民工作。民生连着民心, 民心凝聚民力, 服务民生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省委、省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部署, 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切实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我省各级档案馆都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 要进一步增加信息储量, 建立网络平台, 推进档案资源信息共享, 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
(三) 要重创新、求突破, 促进档案工作转型升级。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全省档案系统要认真研究安排“十三五”工作任务, 着力解决好事关档案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加快档案工作转型升级。一要着力抓好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时期, 国家将继续实施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 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 加大各级档案馆库建设力度, 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的, 要加快推进, 档案馆库的规划建设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与档案工作发展需要相一致, 既富有历史特征, 又具现代气息;其他市地县要加强统筹协调, 创造条件自主立项建设, 也可对现有馆库进行必要改造, 实现全省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发展。二要着力抓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档案资源管理规定, 确保档案应收尽收、齐全完整。加强对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 要突破传统档案接收范围的局限, 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新型载体档案, 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档案资料依法及时收集进馆。三要着力抓好档案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档案信息化的工作部署, 积极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 创新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 确保档案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同步协调发展。加强对电子文件等新载体信息的收集归档, 探索建立更加完备的档案信息数据保存与容灾机制, 保证各类型载体档案资源共享。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数字档案馆室、电子文件中心和应用平台建设, 将信息化建设要求贯穿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开发、利用等各个环节, 提升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四要着力抓好档案法治建设。各级档案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 建立健全与档案法律法规相配套的规章制度, 形成较为完备的地方档案法规标准体系。要加强档案普法工作,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 营造有利于档案事业发展的档案法治环境。要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 加强对重点工作、重要部署和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 对违法案件要严肃查处、坚决整改, 确保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三、切实增强档案工作的保障力度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强化领导, 加大扶持力度, 加强协调协作, 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更为坚强的保障。
(一) 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工作机制。各地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提高认识, 把档案工作放到本地工作大局中统筹谋划, 纳入当地“十三五”规划, 把档案事业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把档案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方重大项目体系, 定期听取工作汇报, 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作用, 整合各种社会资源, 联手推动档案工作, 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档案部门主管、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档案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不断强化改革创新, 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推进“三个体系”建设, 积极推行简政放权, 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档案工作的需求。
(二) 加大支持力度, 营造良好环境。当前, 档案馆库建设滞后、档案事业经费不足和档案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我省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各地要以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高度政治责任感, 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 在档案馆库建设、档案保管条件、档案保护与开发、岗位保健津贴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积极帮助档案部门办实事、解难事, 为档案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 加强队伍建设, 激发工作活力。进一步加强档案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 不断夯实档案干部队伍履职尽责的思想基础。要加强培训, 为档案工作者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 不断提高档案战线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的专业化水准。档案部门条件艰苦、工作辛苦,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真心爱护、真诚帮助档案干部, 多留心档案干部的具体困难, 关心档案干部的成长进步, 让档案干部干事有舞台、成事有条件、发展有空间, 真正把档案干部的工作热情激发出来, 把档案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 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为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积聚正能量。
湖南省委副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秘书长杨志海主持会议。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峰岩宣读表彰决定。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闵振环、刘雅芝、武韬、刘晓连、祖书勤出席会议。
顾秀莲充分肯定了三年“基层工作年”活动取得的成绩。她说,开展基层工作年活动的三年,是关工委基层建设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三年,也是对基层关工委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探索研究基层工作规律收获最多的三年,四条经验弥足珍贵:依靠党委、围绕中心,是强化基层建设的根本保证;强化班子、优化队伍,是落实基层工作的组织基础;调查研究、探索创新,是推进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分类指导、典型引路,是提升领导水平的基本方法。
顾秀莲强调,全国各地要继续巩固提高“基层工作年”成果,深刻认识基层工作基础性、动态性的特点,提高抓基层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的自觉性;要充分运用创“五好”关工委的有效载体,推动基层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要纳入党委、政府社会发展的目标规划,推动基层工作的制度化、经常会;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探索规律中推动基层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不断推进全国关工委工作深入发展,迈上新台阶。
大会表彰了1191个先进集体和389个优秀组织奖获得者。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有关部委(集团公司)关工委主任、办公室主任及受奖代表参加会议。
【在计生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在城市管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05-30
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创新表彰大会上的讲话07-05
在全县18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11-25
在集团公司度党建暨思想政治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06-26
在计生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0-20
乡镇年终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06-12
市老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09-15
董事长在年终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的发言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