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通用8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 篇1

为了规范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订及执行,并由职业卫生领导小组进行指导监督。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措施、程序。

(一)发生职业病事故时,单位应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处置措施:

1、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治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2、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

3、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4、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安排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5、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

6、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卫生行政等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按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

7、落实生产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要求,采取防控措施。

(二)职业病事故报告程序

1、当发现单位内出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以规范格式,书面报告单位所在地县级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

2、当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立即电话报告所在地县级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发出书面报告卡。

3、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 篇2

1 LNG的泄漏与危害特点

1.1 泄漏扩散规律

一般商业LNG的甲烷含量在92%~98%属于中轻质气体。当LNG发生少量泄漏时会迅速气化并在大气中较快挥发、稀释, 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当LNG发生事故性泄漏后, 会在地面形成流淌液池, 此时需要考虑其低温特性和液体特征。

LNG倾倒在地面上起初迅速蒸发, 然后当从地面和周围大气中吸收的热量与LNG蒸发所需的热量平衡时便衰减至某一固定的蒸发速度。该蒸发速度的大小取决于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的多少。泄漏的LNG开始蒸发时, 所产生的气体温度接近液体温度, 其密度大于环境空气。蒸发气在未大量吸收环境中的热量之前, 沿地面形成一个流动层。当从地面或环境空气中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 气体也开始上升和扩散。形成的蒸发气-空气混合物在温度继续上升过程中逐渐形成密度小于空气的云团。

1.2 泄漏危害性

(1) 燃烧爆炸。

LNG从液态变化到气态体积膨胀大约600倍, 泄漏产生的可燃气体浓度极易达到爆炸区间 (5%~15%) 。若泄漏引发蒸气云爆炸, 其后果可采用TNT当量法和超压准则来预测:

式中, WTNT为爆炸破坏的TNT当量值kg;α为蒸气云当量系数, 取0.035;WLNG为蒸气云中的天然气质量, kg;QLNG为L N G燃烧热, 取5.5×1 0 4k J/kg;QTNT为TNT爆炸热, 取4.5×103k J/kg。对于靠近地面的爆炸, 由于地面反射作用使爆炸威力增加, 需乘以系数1.8。

(2) 低温伤害。

泄漏出来的超低温LNG液体和过冷蒸气会对附近区域的人员安全产生威胁, 接触到皮肤造成低温灼伤。冻伤的程度由接触时间的长短以及皮肤与冷源之间的热传导率决定。另外如果皮肤表面潮湿, 与其接触后就会粘在低温物体的表面, 处理不当将导致这部分皮肤撕裂。同时, 低温LNG对装置设备也具有破坏性的影响, 可能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例如, 一般的结构连接件、焊接点和钢结构等。

(3) 窒息作用。

天然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大于40%时, 吸入过量会导致缺氧窒息。如果吸入的是冷气体, 会使呼吸不畅, 长时间会导致严重疾病。虽然LNG蒸汽是无毒的, 如果吸进纯的LNG蒸汽会迅速失去知觉, 几分钟死亡。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0%, 天然气的体积分数高于50%, 对人体会产生永久性伤害, 在此情况下, 消防员进入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4) 快速相变。

若LNG泄漏到水中会发生快速相变 (RPT) 的现象, 俗称冷爆炸。在某些情况下, 当两种温差很大的液体直接接触时, 过热液体将通过复杂的链式反应机制在短时间内蒸发, 而且以爆炸的速度产生蒸气。尽管不发生燃烧, 但是这种现象具有爆炸的所有其他特征。在处置该类事故时, 此特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2 事故处置措施

2.1 围堰堵截, 防止流淌

为了降低LNG发生泄漏时产生的危害, 在处置该类事故时应在储罐周围设置围堰或临时构建拦蓄区。其作用在于限制泄漏形成的液池发生流淌和进一步扩散。可利用储罐周围已有的防火堤、防护墙或者排液系统, 一般采用夯实土、混凝土、金属等耐低温材料搭建。考虑到由于冬季积雪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围堰区蓄液能力下降等因素, 其容积一般应大于储罐的总容积。对于有可能产生泄漏的阀门, 接头处应该设置挡板, 防止LNG的喷射, 下方则设置集液盘, 收集泄漏的LNG并通过排液管引入集液池。然后用高倍数泡沫覆盖, 使其安全气化。

2.2 泡沫覆盖, 降低蒸发

当LNG发生泄漏时, 泄漏的低温液体与周围物体接触, 将会产生强烈的气化, 如果蒸气浓度过高就有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为了减小这种危险性, 我们应该设法降低其蒸发率, 同时加快蒸气的扩散速度。使用含水量较低的高倍数泡沫覆盖隔绝泄漏的LNG是降低其气化的有效手段。同时能够对形成的沉积云团起到一定抬升作用降低地面可燃气体浓度, 从而降低了起火爆炸的可能性。同时可以在LNG的自由表面放置一些密度低、热容量小的材料, 使其浮在液体表面, 以减少液体表面直接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如果这些材料做成网络形状, 还可以降低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泡沫玻璃热导率低, 不燃烧, 在这种场合使用还具有很好的防火作用。

2.3 火灾控制与扑救

预防LNG泄漏后发生火灾首先应该严格控制火源, 天然气在空气中的最小点火能为0.285m J。在高危区域任何火焰, 高温热点以及可能产生火花的设备都应该禁止。LNG泄漏后应立即切断气源, 控制泄漏。如不能有效控制堵住泄漏, 可允许泄漏气体稳定燃烧, 防止大量气体扩散造成二次危害。当需要对着火罐进行灭火时可采用干粉灭火系统, 它是扑救高压力、大流量天然气火灾的最有效措施, 对泄漏量较小的火灾, 可用二氧化碳、卤代烷进行扑救灭火后应立即切断气源, 阻止气体溢出, 防止复燃的发生。此外还要对着火罐及邻近罐和设备进行冷却保护, 固定式冷却设备失效时应迅速采用消防水炮等移动式设备进行冷却, 避免储罐受热发生超压爆炸造成更大灾害。

3 结语

在处置该类事故中, 应牢牢抓住LNG易燃易爆、低温和气液二相的特点, 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战术方法才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摘要:泄漏是天然气供应系统中最典型的事故, LNG火灾和爆炸绝大部分都是由泄漏引起的, 研究LNG泄漏的相关问题对于LNG安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介绍LNG泄漏后的扩散规律及危害特性,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计算和处置方法, 为类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

参考文献

[1]GB/T 19204-2003液化天然气的一般特性[S].

[2]涂吉兴, 揭业香.LNG储罐组泄漏爆炸事故后果模拟[J].安防科技, 2006, 11:25~27.

[3]郭葵常.液化天然气应用于安全[M].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8.

职业病危害事故防护设施 篇3

为了加强职业病的预防,保证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创造良好的、优良的、健康的作业环境,特建立了如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一、工程技术

1、自动化、密闭化:原辅材料尽可能自动化添加,同时应确保自动化系统能 正常运行,各生产装置、管道尽可能密闭化,减少工人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机会和接触时间。本装置的工艺流程属于密闭化工艺流程,采用的DCS自动控制系统,能有效地减少工人直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机会和接触时间。

2、通风:在使用和产生化学毒物各工艺环节,例如粗苯的卸车站、苯、二甲 苯、甲苯等成品的装车台、罐区各贮槽槽顶、设备采样口、贮罐排气阀等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必须加强强制通风或抽风;在作业点配备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各类型排气罩必须遵循形式适宜、位置正确、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的设计原则,罩口风速或控制点风速应足以将发生源产生的毒物吸入罩内,确保达到高捕集效率。本装置的生产装置系统均设置为室外露天设备,通风良好,在主控室、食堂浴室设置机械通风。

3、建筑物、设备的设计和选购应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符合人类工效学的设 计是指设计机器设备或建筑物时,必须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设计的机器,使人能准确、省力地操作,并使用方便;使人在工作时有舒适的建筑环境和安全感;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二、化学毒物防护措施

1、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的部分物料为有毒物质,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毒 害作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对有毒物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在初步设计报告职业卫生专篇中,将苯、甲苯、二甲苯、联苯、二硫化碳、萘、苯酚、苯胺、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茚、吡啶、苯乙烯、环己烷、丁二烯、丁烯、钴及其氧化物、镍及其化合物、羰基镍、钼及其化合物、正己烷、正庚烷、环戍烯、戍烷、乙苯、正辛烷、正壬烷作为该项目的关键控制因素加以控制。本装置生产区域均采用室外露天布置,在关键控制点设置了连锁报警装置,并设置了可燃、有毒气体探测器,可以满足规范的要求,有效的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2、为防止发生急、慢性职业中毒,在相对封闭、有毒物散发的区域内,如各 循环泵房,要求操作人员在开启泵之前,应先打开机械通风系统,通风一段时间后,再打开各类输送泵,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才可进入泵房巡检。粗苯卸料泵,低洼处易产生苯蒸汽沉积,操作人员操作前,可考虑先使用防爆轴流风机对其进行局部通风。装置生产区域均采用室外露天布置,所有输送生产介质的机泵均露天布置,可以满足通风的要求。

3、工艺设计上应尽量采用自动化密闭操作。定期对设备、管道、贮罐进行维 护,严防“跑、冒、滴、漏”现象发生,防止或减少操作工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4、加强各生产装置区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应有足够的进风面积,局部排风系统在设计上应符合“形式适宜、位置正确、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等要求。并设置设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12次/h。由于本项目原料预处理工序、加氢工序、脱轻工序、精馏与萃取、导热油加热过程中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除设置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以外,应设置事故通风、应急通道,事故通风口应考虑周边人群情况。

5、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设备、管线的维修、维护保养,防止毒物外逸。储存、使用化学品的车间、岗位,应当根据化学品的种类、理化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6、维护、检修各种密闭空间设备设施时,必须严格遵守《密闭空间作业危害 防护规范》(GBZ/T205-2007)之规定要求,必须事先制订维护、检修方案,对检修场所存在的有毒物质要有明确认识,有针对性的制定职业中毒危害防护措施,确保维护、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检修时,应对设备和管道排零,经过一定的检测手段确认设备和管道内安全后方可进行检修。并且必须配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并设置警示标志。

7、在化学物质贮存场所的一定区域里,化学灼伤危险的生产装置,其设备布 置应保证作业场所有足够空间,并保证作业场所畅通,应安装一定量的洗眼器和冲洗水龙头,防止因泄漏导致眼、皮肤的刺激与损伤,其服务半径小于15m。并根据作业特点和防护要求,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并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本装置在装置区的主装置、原料罐区和中间罐区、装卸区分别设置洗眼器和冲洗水龙头。

8、加强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缩短工人每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劳动时 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救援制度和措施,做好设备的定期检修、维护工作,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9、做好有毒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按照工种发放劳保用品,为接触噪声的作 业人员发放防噪声耳塞或耳罩,为接触毒物的作业人员发放防毒面罩、呼吸器等防毒用品,并定期进行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必须符合《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个人防护用品规范》(GBZ/T195-2007)的要求。

三、噪声防护措施

1、设备订货时应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10)的要求,向供货 商提出设备运行的噪声限制要求,并将其作为设备性能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2、长期连续运行产生高噪声的场所和设备应采取消声、隔声措施。氢气压缩 机、循环水泵、各类物料输送泵、回流泵及配套电机等产生高噪声的设备应采取消声、隔声措施。设计上主要从选型上考虑,要求机泵的噪声低于85dBA。

3、在管道(包括烟风管道)设计中,要做到布置合理,并积极考虑防振措施,合理选择各支吊架型式,以降低气流、汽流、水流及振动产生的噪声。

4、在风机入口处应装设消声器,可采用新型玻璃棉等作为吸声材料,使风机 入口1.2m处的噪声值不高于90dB(A)。

5、调节阀、减压阀选择低噪声阀门。

6、对生产人员集中的控制室、值班室等工作场所,入口处可设置套间,并从 建筑设计上采取隔声和吸声措施,如设置隔声室、吸声墙、吸声顶、双层门窗等。

7、在总平面布置时应考虑各生产、辅助建筑物和办公区的合理布局,同时进 行绿化设计,达到降噪、吸声的目的。

8、固体传播的噪声,必须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与地板、墙壁联系处设隔振 或减振装置。

四、高温、热辐射防护措施

1、技术措施: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使工人远离热 源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同时对热源进行隔离并通风降温。加强车间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应有足够的进风面积,应保证每人每小时不少于30m3的新鲜空气量。高温区域应设立警示标识,防止意外热辐射伤害。

2、保健措施: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膳食总热量应比普通工人高,此外,可 补充维生素和钙等。当作业地点气温≥37℃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综合防暑措施包括:

3、①减少高温作业时间。②高温车间应设有工间休息室,休息室内气温不应 高于室外气温;设有空调的休息室室内气温应保持在25-27℃。③对高温作业工种的工人应供应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为0.1~0.2%),饮料水温不宜高于15℃。

五、工频电场防护措施及健康防护

1、产生工频电场的设备应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使从事工频电场工作场所的电 场强度不超过5KV/m,当电场强度超过25KV/m 或需要作业时间超过标准规定时需穿金属丝制屏蔽服。

2、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的要求对本项目的所 有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及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其检查项目、检查时间必须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3、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制定定期的健康监护制度,从制度上明确职工体检的组 织者,监督者,从制度上落实职业健康监护的各项费用。

4、职业健康检查必须委托给取得职业病健康检测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进 行。

5、发现职业禁忌证,必须按照健康监护单位提出的意见及时调离作业工人。

六、个人防护用品及制度

1、必须为操作人员配备的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建立个人防护用品 管理制度、发放登记制度,建立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培训、考核、监督制度。应对照《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195-2007)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2、噪声的个体防护:对于因各种原因,生产场所如泵房、制氮机、空压机、循环压缩机的噪声强度暂时不能得到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有效措施,常用的有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3、高温的个人防护:高温作业工人应配备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个人防护 用品。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高温检查。凡有高温作业禁忌证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4、本项目应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发放有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 噪声耳塞(罩)、锦纶氯丁劳保手套、防化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护鞋等。输送电系统配备绝缘靴、鞋。

七、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报警装置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 例》的规定,应在有毒物质产生或使用的场所及工人接触毒物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注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气体检测报警仪符合国家《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4857-2006)。当有毒有害因素浓度达到或超过警戒要求时,要能及时报警,并能及时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2、本项目大量使用高毒物质,应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T158-2003)的要求设立职业卫生警示标识,同时在醒目的位置设立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告知卡的内容应包括有毒物品的通示栏、有毒物品的名称及理化特性、健康危害、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应急处理等内容。

3、本项目应设立可燃气体及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本装置区设置了可燃、有毒气体探测报警器,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时有效控制和处理事故,本着“反应迅速、处置得当”的原则,制定本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

二、职业危害的目标

分布根据公司生产特点,依据各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特点,确定以下地点为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目标。 xx车间xx工序 xx车间xxxx储槽 环保车间(工段)废水处理工序职业病危害事故级别: 一般职业危害、重大职业危害

三、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成人员及其分工

1、指挥机构 公司成立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人员由董事长、总经理及生产、技术、财务等部门领导组成。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综合部),日常工作由生产部经理兼任。事故发生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董事长任总指挥,总经理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生产部 备注:若董事长不在时,由总经理任总指挥。若都不在时,由生产部经理任总指挥。2、职责指挥领导小组:jj 负责本单位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kk 组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ll 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指挥部:jj 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kk 组织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ll 向上级汇报、向友临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④ 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指挥部人员分工: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部成员:事务部经理: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工作;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生产部经理:负责处置事故发生时生产系统开、停调度;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及区域内的消洗、监测工作。经营部经理:负责抢救受伤人员、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后勤主管: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安环科科长: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维修工段长: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救的现场任务

四、救援专业队伍的组成及分工

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都负有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救援专业队伍,是职业危害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主要任务是担负本公司各类职业危害事故的救援及处置。 1、通讯联络队:由事务部、生产部、设备车间组成。每部门出1人。 通讯联络队负责人:事务部经理。 职责:担负各队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讯任务,确保信息畅通。 2、治安队:由事务部负责组成。 治安队负责人:安全员。 职责: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群众疏散。 3、救援应急分队:由生产部、事务部共同组成,共12人。 应急分队分队长:职业卫生管理员。 职责:查明物质性质,提出应对现场职业危害事故的补救措施;协助抢救伤员,指导群众疏散。 4、抢险、抢修队:由设备吃惊组成,共8人。包括电气焊、电工、管工等。 队长:设备车间带班长 职责:担负具体抢险、抢修组织工作。 6、医疗救护队:由开发部、生产部共同组成,共8人。 队长:开发部经理 职责:担负抢救伤员、中毒人员工作。 7、物资供应队:由经营部负责组成,共3人。 队长:经营部经理 职责:担负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抢救物资的供应工作。 8、运输队:由事务部司机负责。 职责:担负物资运送任务。

五、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

公司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硝酸、硫酸的大量泄漏而引发职业危害事故;员工误食或过度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等会引发急性中毒等等。另外,强雷暴雨、火灾等自然灾害产生的次生灾害有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事故发生。(一) 一般职业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置 公司一般职业危害事故,可因车间或岗位卫生设施破坏、物料少量泄漏、防护品不合格或损坏、员工误操作、员工岗位饮食误食化学试剂等而引发,这方面的危害,可以由日常巡查或员工自检等而发现,并得到迅速处置。(二)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置 我公司重大职业危害可因非正常原因而导致,如自然灾害导致硝酸储槽毁损、倾覆从而造成酸雾的大量泄漏、火灾事故造成可燃物燃烧而造成大面积有毒物质(次生危害)外泄而引发。 当发生以上事件时,应迅速启动预案,控制危险源,避免产生更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 1、酸槽大量泄漏的处置(1) 最先发现人员应立即通过电话向总值班人员汇报。报告时,应向总值班人员说清具体的泄漏罐体、位置(2) 总值班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及组织现场人员,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在现场设置禁区,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3) 总值班人员迅速通知消防队、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对事故进行抢救处理。 j 抢险、抢修队接到指令后,应穿戴好防化服,按照指令将故障槽化学品倒换至事故储池,避免事故性排放。 k 运输队到达现场后,按照指令及时将中和剂运送到指定地点待命,一旦无法实现完全倒换时进行中和处理,以杜绝事故性外泄排放。 l 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现场受伤人员的处置,并立即将人员送往就近医院。 (4)处置结束后,消防队应做好现场清理工作,确保腐蚀物品不污染周边环境,不影响建筑物安全。 2、火灾事故的处置 当发生火灾时,应采取以下措施:j 最先发现人员,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并呼叫。k 最先发现人员迅速通知就近第二人迅速报警(火警电话119。报警时,应说明火灾的具体地点、火灾类型、行走路线等);报告总值班人员。l总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迅速下达应急救援的指令,同时发出报警,通知指挥部成员到场及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到现场。 消防队员到达现场后,应佩带好相关器具(防毒、防火、灭火器),首先查明是否有中毒或被围困人员,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困人员脱离现场。 指挥部成员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命令各应急分队开展救援。 ?治安队到达现场后,应做好专业消防队入厂的一切迎接准备,并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纠察任务? 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与消防队配合,应立即救护伤员或中毒人员,对伤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重伤员送医院抢救抢修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险指令,进行管道分割、堵漏及物资抢救工作,减少或削弱火灾波及范围 后勤供应及运输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任务,进行物资抢救及生活物资的供应工作,确保抢险、抢救物资的及时供应。 当火灾得到彻底消除,消防应急分队应在总指挥的统领下进行现场清理,保护火灾现场,防止死灰复燃。 火灾后,根据“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及救援程序运行总结等工作,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应急救援预案的运行质量

六、信号规定

公司救援信号规定:电话联系方式 总值班电话:xxxxxxxxxxx 消防火警电话:119 医务急救电话:120 市卫生监督所电话:xxxxxxxxxxxx

七、有关规定和要求

公司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时有效控制和处理事故,本着“反应迅速、处置得当”的原则,制定本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

二、职业危害的目标分布。

根据公司生产特点,依据各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特点,确定以下地点为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目标。*车间*工序*车间*储槽环保车间(工段)废水处理工序职业病危害事故级别:一般职业危害、重大职业危害

三、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成人员及其分工

1、指挥机构公司成立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人员由董事长、总经理及生产、技术、财务等部门领导组成。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综合部),日常工作由生产部经理兼任。事故发生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董事长任总指挥,总经理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生产部备注:若董事长不在时,由总经理任总指挥。若都不在时,由生产部经理任总指挥。2、职责指挥领导小组:jj负责本单位职业危害事故的应急预案范文的制定、修订。kk组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ll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指挥部:jj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kk组织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ll向上级汇报、向友临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④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指挥部人员分工: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部成员:事务部经理: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工作;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生产部经理:负责处置事故发生时生产系统开、停调度;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及区域内的消洗、监测工作。经营部经理:负责抢救受伤人员、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后勤主管: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安环科科长: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维修工段长: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救的现场任务

四、救援专业队伍的组成及分工

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都负有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救援专业队伍,是职业危害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主要任务是担负本公司各类职业危害事故的救援及处置。1、通讯联络队:由事务部、生产部、设备车间组成。每部门出1人。通讯联络队负责人:事务部经理。职责:担负各队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讯任务,确保信息畅通。2、治安队:由事务部负责组成。治安队负责人:安全员。职责: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群众疏散。3、救援应急分队:由生产部、事务部共同组成,共12人。应急分队分队长:职业卫生管理员。职责:查明物质性质,提出应对现场职业危害事故的补救措施;协助抢救伤员,指导群众疏散。4、抢险、抢修队:由设备吃惊组成,共8人。包括电气焊、电工、管工等。队长:设备车间带班长职责:担负具体抢险、抢修组织工作。6、医疗救护队:由开发部、生产部共同组成,共8人。队长:开发部经理职责:担负抢救伤员、中毒人员工作。7、物资供应队:由经营部负责组成,共3人。队长:经营部经理职责:担负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抢救物资的供应工作。8、运输队:由事务部司机负责。职责:担负物资运送任务。

五、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公司。

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硝酸、硫酸的大量泄漏而引发职业危害事故;员工误食或过度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等会引发急性中毒等等。另外,强雷暴雨、火灾等自然灾害产生的次生灾害有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事故发生。

(一)一般职业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公司一般职业危害事故,可因车间或岗位卫生设施破坏、物料少量泄漏、防护品不合格或损坏、员工误操作、员工岗位饮食误食化学试剂等而引发,这方面的危害,可以由日常巡查或员工自检等而发现,并得到迅速处置。

(二)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置我公司重大职业危害可因非正常原因而导致,如自然灾害导致硝酸储槽毁损、倾覆从而造成酸雾的大量泄漏、火灾事故造成可燃物燃烧而造成大面积有毒物质(次生危害)外泄而引发。

当发生以上事件时,应迅速启动预案,控制危险源,避免产生更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1、酸槽大量泄漏的处置(1)最先发现人员应立即通过电话向总值班人员汇报。报告时,应向总值班人员说清具体的泄漏罐体、位置(2)总值班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及组织现场人员,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在现场设置禁区,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3)总值班人员迅速通知消防队、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对事故进行抢救处理。j抢险、抢修队接到指令后,应穿戴好防化服,按照指令将故障槽化学品倒换至事故储池,避免事故性排放。k运输队到达现场后,按照指令及时将中和剂运送到指定地点待命,一旦无法实现完全倒换时进行中和处理,以杜绝事故性外泄排放。l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现场受伤人员的处置,并立即将人员送往就近医院。(4)处置结束后,消防队应做好现场清理工作,确保腐蚀物品不污染周边环境,不影响建筑物安全。2、火灾事故的处置当发生火灾时,应采取以下措施:j最先发现人员,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并呼叫。k最先发现人员迅速通知就近第二人迅速报警(火警电话119。报警时,应说明火灾的具体地点、火灾类型、行走路线等);报告总值班人员。l总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迅速下达应急救援的指令,同时发出报警,通知指挥部成员到场及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到现场。消防队员到达现场后,应佩带好相关器具(防毒、防火、灭火器),首先查明是否有中毒或被围困人员,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困人员脱离现场。指挥部成员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命令各应急分队开展救援。?治安队到达现场后,应做好专业消防队入厂的一切迎接准备,并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纠察任务?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与消防队配合,应立即救护伤员或中毒人员,对伤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重伤员送医院抢救抢修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险指令,进行管道分割、堵漏及物资抢救工作,减少或削弱火灾波及范围后勤供应及运输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任务,进行物资抢救及生活物资的供应工作,确保抢险、抢救物资的及时供应。当火灾得到彻底消除,消防应急分队应在总指挥的统领下进行现场清理,保护火灾现场,防止死灰复燃。火灾后,根据“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及救援程序运行总结等工作,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应急救援预案的运行质量

六、信号规定。

公司救援信号规定:电话联系方式总值班电话:*消防火警电话:119医务急救电话:120市卫生监督所电话:*

七、有关规定和要求

为了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小事故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责任制和各项制度是必要的。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 篇6

1 现状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充分考虑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主导工业特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情况等基础上,选择了7个省市进行抽样调查,有效样本数量为5893份。这7个省市及样本数量分别是:安徽省(1122份)、广东省(973份)、重庆市(1090份)、天津市(885份)、辽宁省(122份)、吉林省(726份)、山东省(975份)。

本次调查问卷涉及的主要内容为两部分:企业基本信息和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管理现状。调查研究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对回收的有效样本进行了定性、定量的数据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通过企业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管理现状、企业内外部应急资源、员工的应急能力以及企业应急过程的控制四个方面来统计分析目前企业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现状。

2.1 应急管理现状情况

(1)2.56%的企业(151家企业)近五年内发生过危害物质急性中毒事故。有30家企业对造成中毒的物质进行明确,主要的危险物质是:一氧化碳、氯气、氨气、硫化氢、苯、苯甲氰、甲苯、甲醛、二氯乙烯、酸、瓦斯等。

(2)24家企业明确了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时一次死亡最多的人/次,其中1家企业一次死亡20人,1家企业一次死亡12人,3家企业一次死亡5人,1家企业一次死亡3人,6家企业一次死亡2人,12家企业一次死亡1人。

(3)所调查的企业有六成以上都设置了专兼职事故应急机构或管理人员,以及专兼职应急人员,但只有两成左右的企业设有专职医疗救护人员及医疗部门。

(4)36.26%的企业编制了专项或专门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38.37%的企业建立了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响应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5)发生过急性中毒事故企业中,75.50%的企业编制了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74.83%的企业编制了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响应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6)有四成以上企业编制了可能引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化学品的管理制度及应急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制度。

(7)发生过急性中毒事故企业,有77.48%的企业建立了可引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设置了专兼职事故应急机构或管理人员的企业,其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方面相对比较规范,接近2/3的企业都编制了化学品的MSDS。

(8)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超过七成的企业设置了专兼职应急机构或管理人员,45%以上的企业编制了专项或专门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联营企业中,专兼职应急机构/管理人员设置和专项/专门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比例最低,分别只有47.62%和14.29%。

(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的企业设置应急机构或配置专职应急管理人员的比例、建立引起急性中毒事故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的比例和编制MSDS的比例较高;且58%以上的企业编制了专项或专门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而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业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设置了专兼职事故应急机构或管理人员,将近20%的企业建立了化学品管理制度和MSDS,16.58%的企业编制了专项或专门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比例偏低。

(10)企业在岗职工数小于300人的企业中,有六成的企业设置了专兼职应急机构或管理人员,以及专兼职应急机构或管理人员,只有31.12%的企业编制了专项或专门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企业在岗职工数大于等于300人以上的企业中,有八成以上的企业设置了专兼职应急机构或管理人员,以及专兼职应急人员,54.42%的企业编制了专项或专门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2.2 内部/外部应急资源配置情况

(1)25.56%的企业(即1506家)设有专项应急资金。设有专项应急资金企业每年的应急投入金额大部分没有填写,很难估计目前企业在应急投入方面的具体金额。

(2)只有四成左右的企业配置了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

(3)设置了专兼职事故应急机构或管理人员的企业,其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的配备和管理相对比较规范,58.87%的企业配备了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67.64%的企业对应急设备、物资进行了定期的检查、维护和更换。

(4)发生过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企业中,八成的企业设有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并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

(5)将近九成的企业周围5公里范围内(或20分钟之内能到达)有医院、七成以上的企业周围5公里范围内(或20分钟之内能到达)有消防机构,人员救护和消防救援力量的分布基本能达到企业。

(6)所调查的企业中只有34.97%的企业与可提供应急资源、物资或协助的机构/单位建立了联系。

(7)国有企业、股份有限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过半数的企业都配有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但只有四成以上的企业和其他机构签订互助协议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联营企业中只有19.05%的企业配有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9.52%的企业和其他机构签订互助协议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比例偏低。

(8)从行业情况看,在烟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超过60%的企业配备了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半数以上的企业都签订了互助协议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而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业,只有26.77%的企业配备了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24.14%的企业签订了互助协议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2.3 应急培训、演练情况与员工应急能力现状

(1)有四成左右的企业对全体员工进行了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响应方面的培训,及对员工进行过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基本医疗急救常识的培训。

(2)只有不到三成的企业针对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或应急响应定期进行过桌面或现场演练,对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演习的效果进行过总结。

(3)国有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三种注册类型的企业中,超过半数的企业开展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方面的培训。联营企业开展这方面的培训比例最低,只有19.05%,其次是民营企业,只有35.24%。

(4)烟草制品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六成以上企业对全体员工进行了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培训;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业企业对员工进行了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响应等方面培训的比例最低,只有27.91%。

(5)制定了专项或专门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企业,其77.68%的企业对全员进行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培训,92.56%的企业员工知道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时按照什么疏散路线进行疏散。

(6)有专兼职事故应急机构或管理人员的企业,对全体员工开展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培训的比例超过半数,而没有专兼职事故应急机构或管理人员的企业,85.83%都没有开展全员的应急培训。

(7)有65.42%的企业的员工知道本单位可能发生的职业中毒事故风险种类;有61.33%的企业的员工知道事故现场的警示标识或警戒标志;有63.70%的企业的员工在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时知道疏散路线。

(8)对员工进行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培训的企业,其94.22%企业的员工知道本单位可能发生的职业中毒事故,而未对员工进行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培训的企业,只有44.04%的企业员工知道本单位可能发生的职业中毒事故。

2.4 应急过程控制现状

根据统计资料分析,企业在应急响应环节的情况如下:(1)一旦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49.86%的企业将进行危险区域管制(划分灾区、除污区和支援区)。(2)47.84%的企业的现场应急人员配备有效的应急防护装备。(3)35.67%的企业指定专门的事故信息发布组或发言人。(4)发生事故后,55.49%的企业的应急指挥部与地方政府部门进行事故报告等联系。(5)54.86%的企业在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能随时跟踪事态发展。(6)四成的企业在发生事故后,将会对企业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中毒状况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对受到事故影响的相关人员进行缓解心理压力或痛苦等方面的心理干预。而发生事故的151家企业中,七成以上的企业进行了这两方面的工作。(7)44.09%的企业在事故应急结束后,将总结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和改进。

2.5 应急现状总结

通过本次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管理现状统计分析可见,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应急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应急机构或管理人员设置、应急资源配置、应急预案及有关应急处置方案制定、应急培训和演练等,都还不能达到企业实际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1)在岗职工人数超过300人的企业,其专兼职应急机构或管理人员设置、应急预案编制、应急设备和物资配备等情况都好于在岗职工人数小于300人的企业。

(2)不同行业的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现状有较大差异。从统计情况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的总体应急现状比较好。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业的总体应急现状最差,这与本次统计调查的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业的企业中有不少的小型采石场有关。这些小型采石场人员较少,一般只有几个人至二十几个人,作业环境差,员工素质低,因而其应急管理也相对较差。

(3)不同注册类型企业的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现状有较大差异。从统计情况看,国有企业、股份有限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总体应急现状比较好,联营企业、民营企业的总体应急现状情况相对较差。

3 建议

从目前我国生产经营单位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现状可见,加强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非常紧迫的任务。建议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应急能力建设。

(1)加强企业应急管理机构设置或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加大企业应急工作的力度。

(2)加大企业应急方面的投入,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设施、器材和物资。同时,国家应该制定、出台急性职业中毒应急资源配备标准,便于企业科学、合理、适度、有效地配备所需应急资源。

(3)进一步制定、完善企业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使企业在应对突发中毒事故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快速、有序、高效的实施救援。

(4)进一步加强企业应急培训和演练工作,使相关应急人员及其他人员提高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应急任务和程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加强企业自身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制度,预防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米江,张文漳.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及SPSS应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2]张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6):93~96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总结 篇7

2016年4月20日我厂针对噪音危害做了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全体人员自救互救,安全撤离,汇报灾情;各岗位人员服从指挥,上传下达,积极配合,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大的漏洞。

1、参演人员态度不严肃认真,没有高度重视这次演习活动。

2、演练人员动作不恰当,没有自觉维护演练现场的秩序。

3、个别员工没有紧张感,认为是个演练,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使演练过程中部分环节慢。

4、在撤离过程中,不能互相帮助,整体感不强。

煤矿事故应急处置 篇8

编制单位:郑煤集团(汝州)复盛矿业有限公司生产调度指挥中心

处置程序

接到事故汇报电话时要及时查询了解下列信息: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范围;

2、是否埋人、堵人,遇险人数;

3、事故地点通风、瓦斯及涌水情况;

4、巷道支护形式、断面大小、巷道坡度、围岩性质、有无过构造或老巷情况;

5、通讯联络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情况,风水管路、压风自救系统运行情况;

6、现场采取措施情况;

7、作业点出勤人数、现人员撤离情况,受困人员情况; 通知顺序

1、值班矿领导;

2、救护队;

3、矿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等矿领导以及相关副总工程师;

4、生产技术科、通风科、地测科、机电科、安监科等科室负责人;

5、嵩阳公司调度室、集团公司总调度室;

一、煤矿顶板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及要点

6、医院;

7、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基本处置要点

1、根据汇报情况,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责令跟班队长、班组长组织采取措施组织采取措施扒通被堵巷道;

2、当大面积出现来压或通风不良、瓦斯急剧上升有爆炸危险时,立即通知安检员、班组长、跟带班领导负责组织该地点及受影响区域人员沿避灾路线紧急撤离至安全地点;

3、要求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对受伤人员立即展开救助工作;

4、要求跟班人员及时汇报人员撤离情况;

5、要求安检人员在进入危险区域入口处设立警戒;

6、通知救护队待命;

7、指挥部成立后,按指挥部指示下达抢险救援命令,并将现场处置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做好记录。

二、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及要点

处置程序

接到事故汇报电话时要及时查询了解下列信息:

1、突出的时间、地点、原因、波及范围该地点从事何种作业工序;

2、工作面出勤人数、现人员撤离情况、被困人员情况;

3、避难硐室距工作面距离、压风自救系统完好情况;

4、现场采取措施情况;

5、通讯联络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情况,风水管路、压风自救系统运行情况。

6、灾区是否停电;

7、原有通风设施完好情况; 通知顺序

1、值班矿领导;

2、救护队;

3、矿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等矿领导以及相关副总工程师;

4、通风科、防突科、生产技术科、安监科、地测科、机电科等科室负责人;

5、嵩阳公司调度室、集团公司总调度室;

6、医院;

7、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基本处置要点

1、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立即通知安检员、班组长、跟带班领导等人员负责组织受灾地点及影响区域的人员佩戴好自救器沿避灾路线撤离到避难硐室、压风自救系统或进风巷有电话处;

2、利用远程控制或通知变电所值班人员停止受灾地点及影响区域的动力电源‹当灾区和受影响区域瓦斯浓度达到4%及其以上时,不准进行停送电作业,保持原有供电状态›;

3、保持原有通风状态;

4、要求跟班人员、安检人员及时汇报人员撤离情况并清点人数;

5、要求安检人员在进入危险区域入口处新鲜风流处设立警戒;

6、要求救护队派专人在进、回风井口处及50米范围内检查测量有害气体浓度,设置警戒,熄灭警戒区域内的一切火源,严禁一切机动车辆进入警戒区域;

7、指挥部成立后,按指挥部指示下达抢险救援命令,并将现场处置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做好记录。

三、煤矿瓦斯超限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及要点

处置程序

接到事故汇报电话时要及时查询了解下列信息:

1、事故发生的时间、超限位置、超限浓度、超限长度及初步原因;

2、瓦斯电闭锁动作情况;

3、工作面出勤人数及人员撤离情况;

4、风机运行及风量供应情况;

5、现场采取措施情况; 通知顺序

1、值班矿领导;

2、救护队;

3、矿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等矿领导以及相关副总工程师;

4、通风科、防突科、安监科、生产技术科、电科等科室负责人;

5、嵩阳公司调度室、集团公司总调度室; 基本处置要点

1、立即调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落实瓦斯超限情况,并通知工作面人员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撤人地点:就进新鲜风流中有电话处)、设立警戒,通知回风系统人员撤离(撤人地点就进新鲜风流有

电话处);

(1)当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5%或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停止作业,停电撤人。要求跟班队长协助瓦检工查明原因进行处理,直至瓦斯浓度降到0.5%以下时,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2)当采区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通知采区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有相关部门负责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要求安检人员在进入危险区域入口新鲜风流处设立警戒;

3、要求施工队当班跟班负责人、瓦检员或安检人员及时将停电撤人、警戒情况向调度室汇报;

4、指挥部成立后,按指挥部指示下达抢险救援命令,并将现场处置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做好记录;

5、如瓦斯超限达到3%以上,参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处置原则进行处置。

四、煤矿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及要点

处置程序

接到事故汇报电话时要及时查询了解下列信息:

1、火灾发生具体时间、地点、初步原因;

2、现场采取的措施,火势大小;

3、工作面出勤人数,现人员撤离情况,被困人员情况;

4、避难硐室距迎头距离、压风自救系统完好情况;

5、灭火器材位置;

6、通风、瓦斯、一氧等有害气体情况;

7、通讯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情况; 通知顺序

1、值班矿领导;

2、救护队;

3、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等矿领导以及相关副总工程师;

4、通风科、安监科、生产技术科、机电科等科室负责人;

5、嵩阳公司调度室、集团公司总调度室;

6、领导小组相关成员; 基本处置要点

1、根据火灾地点、大小、有害气体情况、通风情况及时间长短

决定是否要求现场直接灭火;

2、火灾无法扑灭时,立即通知受灾地点及影响区域的安检员、班组长、跟带班领导等负责组织该区域人员迅速沿避灾路线撤离到避难硐室或压风自救有电话处(有烟雾的地点,必须佩带自救器);

(1)进风井口、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进风巷发生火灾时,根据实际情况佩戴好自救器沿避灾路线就近撤离到避难硐室、压风自救有电话处或地面;

(2)回采工作面发生火灾时,火灾上风侧人员迎风有组织地迅速撤离至大巷或地面,下风侧人员立即佩戴好自救器,就进迅速撤入新鲜风流中,再撤至大巷或地面;

3、利用远程控制或通知变电所值班人员停止受灾地点及影响区域的动力电源;

4、保持局部通风机原有状态;

5、要求跟班人员、安检人员及时汇报人员撤离情况;

6、要求安检人员在进入危险区域入口新鲜风流处设立警戒;

7、通知救护队待命;

8、指挥部成立后,按指挥部指示下达抢险救援命令,并将现场处置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做好记录。

五、煤矿水灾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及要点

处置程序

接到事故汇报电话时要及时查询了解下列信息:

1、突水事故发生具体地点、时间、水量大小、突水水源(顶板水、地板水、老空水);

2、巷道支护情况(巷道支护形式、断面、巷道坡度等);

3、通讯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情况;

4、排水系统运行情况(供电、排水能力、水仓水位);

5、现场采取的措施;

6、工作面出勤人数,现场人员撤离情况,被困人员情况。通知顺序

1、值班矿领导;

2、救护队;

3、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等矿领导以及相关副总工程师;

4、地测科、机电科、通风科、安监科、生产技术科、等科室负责人;

5、嵩阳公司调度室、集团公司总调度室;

6、领导小组相关成员; 基本处置要点

1、立即通知安监员、班组长、跟带班领导负责组织该地点人员及受影响区域人员沿避水灾路线撤离至安全地点;

2、根据现场情况,撤离时尽可能疏通水路加固巷道;

3、通知受威胁采区及主排水阵地泵房司泵工全力排水,保持最低水位,并观察水情,随时与调度室保持联系,未经允许不得撤离;

4、保持局部通风机原有状态;

5、要求跟班人员及时汇报人员撤离情况,并清点人数;

6、要求安检人员在进入危险区域入口处设立警戒;

7、通知救护队待命;

8、指挥部成立后,按指挥部指示下达抢险救援命令,并将现场处置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做好记录。

六、全矿井停电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及要点

处置程序

接到事故汇报电话时要及时查询了解下列信息:

1、事故发生地时间、地点、原因、范围;

2、矿井主扇运行及井下风流情况;

3、井下人员分布、安全出口情况及人员撤退情况;

4、提升容器内有无人员被困;

5、瓦斯监控系统运行情况、有害气体变化情况;

6、各排水阵地情况(矿井涌水量、水仓水位、剩余容量等);

7、防爆门是否打开;

8、通讯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情况。通知顺序

1、值班矿领导;

2、救护队;

3、机电副矿长、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等矿领导以及相关副总工程师;

4、机电科、地测科、通风科、安监科、生产技术科等科室负责人;

5、嵩阳公司调度室、集团公司总调度室;

6、医院;

7、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基本处置要点

1、立即通知井下各地点安监员、班组长、跟带班领导等人负责组织该地点人员撤离至进风大巷,并迎自然风流就进撤离到矿井安全出口处,清点人数;

2、请示总工程师,是否立即打开防爆门,形成自然通风;

3、要求跟班人员、安检员及时汇报人员撤离情况;

4、要求安检人员在进入危险区域入口处设立警戒;

5、通知救护队待命;

6、指挥部成立后,按指挥部指示下达抢险救援命令,并将现场处置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做好记录。

七、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及要点

处置程序

接到事故汇报电话时要及时查询了解下列信息:

1、事故发生地时间、地点、该地点在从事何种作业程序;

2、通风、瓦斯监控、各风机运转情况,是否引起火灾;

3、通讯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情况;

4、工作面出勤人数,现场人员撤离情况,受困人员情况;

5、避难硐室距事故地点距离、压风自救系统完好情况、通风设施破坏情况;

6、现场采取的应急措施。通知顺序

1、值班矿领导;

2、救护队;

3、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等矿领导以及相关副总工程师;

4、通风科、生产技术科、防突科、安监科、机电科以及其他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

5、嵩阳公司调度室、集团公司总调度室;

6、医院;

7、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基本处置要点

1、立即通知受灾地点及其他区域的安监员、班组长、跟带班领

导等人负责组织该地点人员佩戴好自救器迅速沿避灾路线撤离至避难硐室或地面,并清点人数;

2、利用远程控制或通知上一级变电所值班人员切断受灾地点及影响区域的动力电源;

3、保持原有通风状态,不得随意改变原有状态;

4、要求安检人员、跟班人员及时汇报人员撤离情况并清点人数;

5、通知救护队待命;

上一篇:活动中心可行性报告下一篇:年年有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