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精选6篇)
第一章 绪论
P28思考题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P16)
答: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5、举例说明你所熟悉的某个环境问题,并从生态学的视野阐述其危害作用过程、基本特征及你所思考的解决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生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解决对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考虑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维持平衡
4、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①光强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光照强度与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质量的增加关系密切;光还能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②光照强度和水生植物光的穿透性限制着植物在海洋中的分布,只有在海洋表层的透光带上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才能大于呼吸量。
③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
(二)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①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在日光的全光谱照射下进行的,同时,不同光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等影响是不同的。可见光对动植物生殖、体色变化、迁移、毛羽更换、生长及发育等都有影响。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三)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 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①植物分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②日照长短和变化是许多动物进行迁移、生殖、换毛等生命活动最可靠的信号系统。
7、盐土和碱土有何区别?耐盐植物有哪几种适应盐土壤的方式?
盐土和碱土是所含可溶性盐的种类、pH以及土壤结构均不相同的两类土壤。
方式:①聚盐性植物细胞液浓度特别高,能吸收高浓度土壤中的水分
②泌盐性植物通过茎、叶表面的盐腺来排除体内的过多盐分
③不透盐植物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性非常小,通过体内高浓度的可溶性有机物而提高渗透压
8、环境因子生态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哪几个方面。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
2、何谓种群?与个体相比,种群具有哪些重要的种群特征?
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中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
种群的特征:
①数量特征(密度或大小)受四个基本参数的影响: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率、内分布格局和遗传组成又会影响这四个参数
②空间分布特征内分布格局: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地理分布格局
③遗传特征基因库
3、指数增长型和逻辑斯蒂增长型有何异同?
指数增长型:种群增长不受密度影响,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增长曲线成“J”字型
逻辑斯蒂增长型:曲线变化分为5个时期: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
4、请举例说明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①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②具有一定的外貌及内部结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营养结构
③形成群落环境
④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⑤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⑥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⑦群落的边界特征
8、你认为哪些因素制约着生物群落演替?
多种因素制约着生物群落的演替,除人为因素和外界环境条件外,群落内生物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及其引起的内部环境变化是重要的原因。
①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②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③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④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
⑤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第五章 生态系统服务
1、结合你的实际观察,简述对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的理解。
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提供的无形的或有形的自然产品、环境资源和生态损益的能力。
2、结合实例,说明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共享性特征的看法。
生态资源使用价值的生产者和非生产者、所有者和非所有者都可共享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①作为生产者和所有者及其生产活动必须在一定地域的生态环境中进行,它不能离开具体的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的使用价值,可以超出一定的空间之外发挥其有用性,而生产者和所有者对它的经营范围和所有范围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4、你是如何认识绿色国民账户的进步意义的?
“绿色GNP”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物,其重要意义在于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性的认可对生产成本的核算更加科学。
第七章 环境污染的检测与评价
1、如何理解污染物、毒物、外来化合物三个概念。
①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物质。
②毒物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的物质
③外来化合物在所研究的生物体内,正常情况下不产生的化合物
2、简述影响环境污染物毒作用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①物理环境因素,如温度②湿度③气压④时间变化⑤环境污染物的作用方式: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颉颃作用
(二)化学毒物的理化性状及效应
①物理性状与生态学效应溶解度、挥发度、分散度。化学物质在体液中的溶解度对毒性的影响为正相关关系;挥发度大小也可决定化学物对人体的影响程度;而分散度大的化学毒物,其危害性也大。
②毒物的化学结构与毒性 毒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在体内参与和干扰的生化过程,决定毒性的性质。
(三)个体因素 许多毒物的毒性都与生命的发育阶段、性别、年龄、遗传特征、生理状态以及健康与营养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①种属、品系和个体差异 机体的结构与功能有差异,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转运过程也不同
②年龄与发育人和动物对毒物的反应与年龄有关。
③性别与激素对大多数毒物来说,雌性动物往往比雄性动物敏感。
④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可加重某些有毒外来化合物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⑤健康状况与营养影响代谢水平和酶活性,进而影响毒物的毒性。
3、简述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迁移与在食物链中传递的特点。
①在体内迁移
②在食物链传递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流动和积累,已构成对生态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生物富集
第八章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1、简述生态系统受损的含义,描述受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受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即改变打破了它原有的平衡状态,使其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或者出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饼出现逆向演替。
受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①物种多样性减少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衰退
②系统结构简单化
③食物网破裂食物链的缩短或者营养链的断裂,单链营养关系增多,种间共生、附生关系减弱
④能量流动效率降低对光能固定能力减弱,能量流的规模减小或过程发生改变;捕食过程和腐化过程弱化,使能量流失增多
⑤物质循环不畅或受阻 水循环、氮循环和磷循环等发生改变
⑥生产能力下降 a光能利用率减弱b净初级生产力下降c次级生产力下降
⑦系统稳定性降低
受损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是判断生态系统损伤程度的重要标志。
4、你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有何见解?举例说明。
5、何谓生态工程技术?它与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有何区别?
为了人类社会及其自然环境的利益,而对人类社会及其自然环境加以综合的而且能持续的生态系统设计。它包括开发、设计、建立和维持新的生态系统等一系列工程,如污水处理、地面残渣及废弃物的回收、海岸带保护等,以期达到生态恢复、生物控制等目的。
第九章 生态系统管理
1、简述你对生态系统管理的认识,并简述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原则。
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在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复杂性的前提下,以持续地获得期望的物质产品、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目标,并依据对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环境因子长期监测的结果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生态系统管理的目的是明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支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意义的角度看,主要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适度水平、维持生物的遗传特征、维持生态功能和地球化学循环以及保护美学价值等;从代际关系的角度看,具有为后人保持未来选择的机会等;从方法学的角度看,生态系统管理体系主要采取的是生态系统方法,该方法的最基本要素是它的整体性,即它明确的承认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系统之间的关系。
原则:
①管理目标是社会的抉择。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价值取向
②生态管理的系统必须考虑人的因素。
③生态系统必须在自然的分界内管理。生态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具有再生功能。④管理必须认识到变化是必然的。
⑤生态系统管理必须在适当的尺度内进行,保护必须利用各级保护区
⑥生态系统管理需要从全球考虑,从局部着手
⑦生态系统管理必须寻求在适当层次上维持或加强生态系统特征和功能
⑧决策者应当以源于科学的适当工具为指导
⑨生态系统管理者必须谨慎行事
⑩多学科交叉的途径是必要的2、你认为进行生态系统管理有哪些途径和技术?
①生态风险评估
②适度干扰和恢复重建
③清洁生产
④废物资源化管理与5r法
⑤实施标准化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⑥生态工业园区
⑦加强自然保护的管理和研究
⑧推广3S技术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⑨应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一、课程设置现状与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环境类专业的学生认为本专业的发展前景良好, 并希望毕业后能够继续深造以及从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岗位。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环境类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 甚至是认识极其模糊;随着年级增长, 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对就业前景不乐观, 丧失奋斗目标等。《环境科学导论》作为面向环境专业开设的首门专业必修课程, 其教学目的是为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整体性了解, 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到环境保护的基础性知识, 以及环境防治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为学生打开探索环境保护领域的兴趣之门。
目前, 大部分高校将这门课程开设在第三或第四学期, 而第一、第二学期则以基础课程为主, 完全不开设环境专业课程, 这种教学模式固然符合教学规律, 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许多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对环境科学专业了解甚少, 对专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与目标、专业特点、前景及专业发展方向等感到困惑。因此, 建议将《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程开设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 便于学生培养专业兴趣, 增加专业认识, 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好地起到“引”和“导”的作用。此外, 由于该课程属于导论性课程, 讲的内容不能过于简单笼统, 也不能过于复杂深入, 避免重复后面课程的学习, 这使得在学时安排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困惑, 本人认为对此课程进行深入和全方位的教学探索和改革非常有必要。
二、课程的内容
《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所使用的教材种类很多, 其中大部分汲取了国内外很多教材的优点。当前, 各高等院校选用的参考教材中, 由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培桐教授主编的《环境学概论》理论体系最为完整, 知识体系脉络清晰, 简明易懂。此书获得了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优秀教材奖, 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注重基础, 突出重点。
该课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广、内容多。在实际教学中, 对于基础的理论和知识要进行详细讲解, 从条件、建模入手, 逐步推出结果。在内容的系统性上要比较完备, 能涵盖如今环境科学领域的水体、大气、土壤等方面, 并兼顾有害、放射和环评等小的方面;在结构上要循序渐进和由浅入深, 注重术语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技术等基础知识的阐述;在深度上要掌握适中, 毕竟《环境科学导论》会起到一个“概”或“导”的作用, 因此更应该注重把握难易的程度, 注重打好专业基础。
由于授课学时所限, 不可能全部内容面面俱到, 而且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在后续的专业课中会系统讲解, 也不宜做过多介绍, 因此要求教师进行详略选择, 突出重点。例如:在大气环境部分, 大气污染类型、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等是本章节重点;水体的环境部分, 重点内容是水体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类型和常见的污染指标等相关专业术语, 此外还包括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规律等;土壤部分中,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不同污染物在土壤体系中的化学行为是讲授的重点。
2. 更新知识, 关注热点。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保留传统经典的内容, 剔除陈旧过时的内容, 补充更新现有的教学知识和科技成果。授课时, 结合具体的环境问题来阐述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 通过有关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存在的一些环保问题, 同时给学生适当补充国内外环境保护的最新发展动态, 指出一些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这样既可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提高趣味性和知识性, 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引用当今全球范围内出现的热点环境问题。比如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型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溴代阻燃剂、医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等, 还有新兴的环境功能材料、污染控制技术等, 都可从最新的国外学术杂志或者国际标准上摘录相关内容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这些热点问题的引入, 既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又可引发他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 为将来学习专业课程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而正确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当重视探索性和协作性学习;在教学手段上, 以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技术教学相结合;在授课模式上, 采用互动式和研究性的教学方法, 以案例分析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教学方法的变革,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质量。
1. 重视案例教学。
由于《环境科学导论》的理论性较强, 如果单纯的讲述概念、原理, 学生听起来势必会觉得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入典型实证案例, 是有效改进的方法之一。在案例教学法中, 学生是主体角色, 教师是策划者的角色, 负责提出案例话题并且掌控具体实施结构, 经过讨论和分析, 达成一些共识, 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性评价。在这一阶段, 学生尚不具备较多的专业知识, 案例的应用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感性认识, 引导其通过学习、构思和考虑可能运用哪些方法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并为通过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 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平时注意素材的搜集和筛选, 使所选案例生动、典型、真实, 能带给学生以震撼, 激发其进行思考。如在讲授“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时, 可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收集诸如介绍古巴比伦文明、三北防护林和三江源保护工程;在讲解“空气污染指数”概念时, 可以展示当日我国一些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 指导学生计算API的指数, 讨论自己家乡的污染水平和特征污染物, 并与其他城市比较;又如对“水体富营养化过程”的讨论, 可使学生了解我国及国外主要湖泊富营养化的状况、特点及治理手段, 促进学生理解湖泊富营养化产生的生态学原因和生物化学和生态演化过程等。同时, 还可以向同学们介绍国家近年来大力投资建设的大型化生态工程,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政策性文件, 从而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环境污染的整体情况, 明确我国当前污染治理的目标。此外, 可以利用案例与就业的紧密联系, 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就业前景, 增强其专业学习的信心和规划自身专业主攻发展的方向。
2. 加强实践教学。
环境科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 这就要求它的教学过程必须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 增强学生的环境责任感,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大气环境部分, 可以带学生实地参观工厂的除尘装置, 掌握四大类型除尘装置的构造原理、运行参数、设计规格等;水体环境部分, 组织学生参观城市污水处理厂, 指导他们了解各级净化装置和具体污染指标的测定方法;配合课程设置中的生态恢复内容, 安排学生参观自然保护区及人工湿地, 加深对资源环境知识的理解;此外, 可以组织各类环保活动, 比如成立环保社团、设环保论坛等形式。各种不同的实践形式, 使学生丰富、巩固了专业知识, 扩展了学生的思路, 激发了其参与意识与创新能力。以上教学环节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践总结或调查报告。
3. 引入双语教学。
实行双语教学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也是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环境科学专业发展迅速, 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较强。《环境科学导论》作为环境科学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采用英汉双语教学对跟踪国际环境科学发展前沿, 同国际接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教材的选择、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对其改进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思路和意见。双语教学毕竟是新生事物, 还有待于更多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期获得更加丰富系统的经验理论。
四、结论
环境科学是一门讲究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其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更新和完善。对其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变革探究, 有利于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人才, 提高学生的专业精神和学习热情, 使其在环境保护的相关岗位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价值。上好这门课, 要求教师们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多样的教学方法, 及对课程体系的总体把控能力, 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 理论联系实际, 完成教学任务和优化教学的效果。当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环境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研究会进一步加强, 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也会日益完善。
摘要:针对当代环境类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课程设置的现状与问题, 提出了《环境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本文联系实际精选了该课程的重点内容, 结合专业领域的研究热点更新知识, 探讨了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燕舞, 王晓, 乔启成.“环境科学导论”教学理念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 2006, 24 (6) .
[2]杨迎春, 刘盛余.“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0) .
课程总结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自然界的土地、水、矿物、空气、森林和草地等,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于地球上的自然物,在没有人类干预前,它们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着,只是在人类出现之后,被人类利用,并给人类带来效益,才被人类称为自然资源,简称为资源。
(一)世界资源现状 1.土地资源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70%以上为广阔的海洋所覆盖,陆地面积仅占29%,约1.5亿平方公里。陆地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除了沙漠、冰川、冻土、不宜开垦的山地和土质极差土地外,只有约30%可以耕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89年统计,全球土地面积为1306925万公顷,约占全球总面积的1/4,在全球土地面积中,耕地占11.29%,草地占24.58%,森林及林地占30.98%,其它土地占33.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各行各业都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使农业用地总的呈缩小的趋势,这已经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这种侵占农用地的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会愈加严重。而且人们缺乏对土地的珍惜感,在利用上宏观决策失调,才出现乱占、乱伐、过牧等不正当的利用,造成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数量急剧下降。2.水资源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发生和存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生命的繁衍过程中,没有任何物质能够代替水的作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清清的碧波,就没有健康。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水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饮用水的污染,正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生命。统计显示,20世纪70年代初,3000万—4000万吨;1980年,日排放废水量为7500万吨;目前已超过1亿吨,其中80%以上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水资源的匮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拥有世界人口40%左右的约80个发展中国家尽管做了种种努力,但是至今仍然面临严重的缺水。它们拥有的饮用水不是太少就是对健康有害,而且没有足够的公共卫生设施。目前世界上仍有约15亿人口没有可靠的水源。有人预测,到2050年将会有30亿人口缺水。3.矿产资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矿产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发现的矿物有3300多种,其中有工业意义的1000多种,被列为矿产资源的有160多个矿种,对人类经济有重要价值的有煤、石油、天然气、铁、铜、铝、铅、锌、金、银、磷、硫,盐等40多种。4.大气资源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近年来人们逐渐注意到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经过研究,人们认为在有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从地球上无数烟囱和其他种种废气管道排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约有50%留在大气里。二氧化碳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增高,这叫做“温室效应”。经粗略估算,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气温可以增加0.5~2℃。如果增加100%,近地面温度可以增高1.5~6℃。有的专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照现在的速度增加下去,若干年后会使得南北极的冰熔化,导致全球的气候异常。5.森林资源
森林是“地球之肺”,是地球的宝藏,这恐怕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人类保护森林的措施却远远跟不上无情的利斧,砍伐森林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的捷径。据世界观察研究所1999年初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透露,世界森林正在以每年1600万公顷的速度消亡,差不多是一个英国或半个德国的面积。迄今,森林已消失了一半。如果森林继续按这个速度消失,总有一天地球有可能被砍成“光
头”。有关数字显示,最近30年,这种类型的砍伐树木活动增长了3倍。人类年年呼吁保护森林,然而森林面积年年锐减。这看似矛盾,但实则有因果联系。我们需要森林的庇护,但更需要森林的付出。人类在寻求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这本来无可厚非。然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的人往往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向森林肆意索取。专家警告说,在人类仍被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功利心所驱使的情况下,森林就难以摆脱目前的厄运。
(二)用可持续性的眼光看问题
在全球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的矛盾日趋尖锐的形势下,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他与自然的关系:是继续坚持传统的发展观念,还是谋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为此,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纷纷开展各种活动,旨在于协调保护全球资源环境的共同行动。保护环境不但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各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是一个关系到人类共同未来的重大问题。目前世界环境状况正在不断恶化,而导致这种状况的正是人类自己。因此,人类有责任保护环境,保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
环境问题具有紧迫性和全球性,不是一个国家单独能够解决的。发达国家应对目前的世界环境状况负主要责任;它们不应该一味指责发展中国家污染和破坏环境,而是有义务在环境保护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发展中国家也不能再走发达国家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重任。
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全人类共同的目标。当前世界上的许多资源环境问题已超越国界的限制,具有全球的性质,如全球变暖、酸雨的蔓延、臭氧层的破坏等等。因此,必须加强国际间的多边合作,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合作,共同解决全球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环境问题。
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需要用到水,水的特性也给人类带来便利。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为生命过程中营养物和废弃物的传输提供了最基本的媒介。而且水的介电常数在所有的液体中是最高的,使得大多数离子化合物能够在其溶解并发生
最大程度的电离,这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生物体内各类生化反应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除液氨外,水的比热是所有的液体和固体中最大的。此外,水的蒸发热也极高。正是由于这种高比热、高蒸发热的特性,地球上的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白天吸收到达地表的太阳光的热量,夜晚又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避免了剧烈的温度变化,使地表温度长期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范围内。人类的生产生活或多或少的给水圈带来影响。兴建大型水库可以储存足量的水供人类以备不时之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同时可能产生某些负面影响,造成生态灾难。地下水水量丰富、水质优良和供应稳定,成为许多地区的主要水源。然而,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最明显和最严重的问题是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乃至地下含水层的枯竭。此外,过度抽取地下水的另一环境效应是地面沉陷。湖泊的泯灭:一是土壤侵蚀使入湖泥沙增加;其二是富营养化使藻类与水草丛生;其三是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以至消亡;其四是大量引水和入流河流改向使入流水量急剧减少。
地球从诞生之初到今日的样子经过了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各个紧密相连的圈层。地球圈层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在地球外部圈层中,根据物质的不同特点可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地球内部,根据对地震波的传播研究等划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圈层的发育过程如下:地壳、地幔和地核:简单讲,初从太阳星云中分化出来的原始地球是一个比较均质的球体,那时铁、镍、硅酸盐物质混杂一起,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自原始地球形成后的几千年内,地球内部不断增温,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原始地球内部开始熔化,致使地球内部发生巨大分化,铁、镍首先熔化,比重较大的熔滴渗过硅酸盐物质沉向地球中心,形成熔融的地核,同时地内深处较轻的硅酸盐物质则浮向地球上部,首先分化出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幔的硅酸盐物质也存在着较轻和较重的差异,在长期分异和重力作用下,花岗岩和玄武岩层构成了地壳,而橄榄岩形成地幔的主要成分。大气圈:随着原始地球的改组和分异活动等,一直被禁锢在地球物质中的气体大量泄出地表,由于地球引力使甲烷和氨等比较重的气体和水汽在地球外层停留形成原始大气。海洋形成以后,原始绿色植物出现,光合作用的进行,氧从二氧化碳中分离出来。游离的氧对原始大气的氧化作用使一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氨变成水汽和氮,最后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现代大气成分。水圈:随着地表逐渐冷却和大气中尘埃微粒增多,水分循环,形成原始水圈。以后由于水量增加,地壳形态
变化,原始水圈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河湖和沼泽。生物圈:氧的存在,原始生命逐渐发展起来,从海洋扩展到陆地和低层大气,形成生物圈。生物圈质量虽小而且较薄,但是唯一具有生命的圈层。
人类靠土壤圈获得粮食,但不当的使用会破坏土壤圈,造成荒漠化、水土流失、盐渍化和水涝,以及土壤污染等。荒漠化:人类过分的利用耕地,使土壤中的某些成分缺失而长久得不到恢复,造成土壤生产力减弱或丧失。水土流失人类破坏植被后,再加上雨水和地表水的冲刷,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破坏和损失,导致水土流失。盐渍化:在农业灌溉时,灌溉水把渠道和土壤中的盐分溶解出来,随着水分的蒸发,数量不等的盐分便积累在土壤表面。水涝:传统灌溉技术常有过量水分下渗至底土,在排水不良的地形部位上潜水位逐渐提高,使土壤表层和表下层水分过多,造成缺氧环境,妨碍作物生长。土壤污染: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在生活中随意丢弃有毒废弃物,造成土壤被毒物(如重金属离子等)污染。人类破坏了土壤圈也对自身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粮食减产,加剧了人类的粮食危机。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人类对地表及以上空间有较多的了解,然而对岩石圈的了解却很有限。岩石圈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化石燃料和矿物原料。化石燃料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让人类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矿物原料为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人类开发利用化石燃料和矿物原料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大量开采煤矿,造成地下出现空洞,存在安全隐患。
人类作为生物圈的一份子,通过食物链与生物圈其他成员联系紧密。生物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食物的一个来源,倘若生物圈受到破坏,人类将面临食物危机。这样人类社会发展就会受阻。所以人类与生物圈应该和谐相处。
通过学习《环境保护导论》,我明白了环境保护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国的责任,而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古语说得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倘若继续破坏环境,那么人类离末日就不远。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我们现在开始行动,地球还是有救的。我们注定要承担环境保护这一历史重担。因此,要将环
一、××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机构所处的微观层面的外部金融环境,包括与金融机构发展业务息息相关的企业状况及银企关系、社会信用体系、保护金融债权的法律实施、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内容。近年来,在市政府的重视和组织推动下,全社会的信用意识逐步增强,信贷和投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一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全市信贷营销会上强调企业要诚信经营,全社会信用意识正逐步提高。二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行政审批事项陆续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至今已削减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规范了中介机构行为。三是企业加快了自身改革,正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袁州区医药工业园、丰城、高安、上高、奉新等工业园一批起点高、效益好、有信誉的企业脱颖而出,对信贷资金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四是企业破产和改制行为逐步规范,逃废金融债务的现象有所抑制。五是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程加快,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增强,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连续多年下降。××的金融生态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尚未达到自我调节、自我优化的良性发展状态,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融资成本较高。部分县市没有执行市政府关于降低贷款中介收费的文件,土地评估、房屋质押等中介收费较高、随意性大。二是全市中介担保机构结构单
一、担保资金来源单一,担保机构没有进行有效的商业运作,企业提供的担保不足和担保机构担保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的矛盾没解决。三是企业改制存在不规范行为,有些县市借企业破产、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金融债务,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形成中占有相当比重。四是金融机构资产保全难,起诉成本高,赢了官司变现难时有发生。五是银企关系尚未步入良性轨道,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无法了解企业执行国家会计和审计准则的真实情况,给企业的信用评级和信贷业务的开展带来困难,也给信贷留下了风险隐患。六是金融机构信贷管理体制不完善,信贷业务创新能力不强,不良资产占比仍然较高等因素影响了金融作用的有效发挥。信贷活动中一些企业和个人违背诚信原则的情况时有发生。
××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信贷投入的积极性和××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也影响了企业的信用等级和上级金融机构对××分支机构的授权授信,所以,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企业对资金的吸引力和利用率,增强经济的竞争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金融生态环境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增强××的资金聚集能力,若能有效地留住和聚集资金等市场资源,就会形成更加有效的竞争力。从近年金融宏观面来看,全国信贷资金较为充裕,但是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情况下,信贷资源的分配更加重视市场化原则,资金在区域间的流动与金融生态环境有着密切联系,金融生态好,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向这个“洼地”,金融生态不好,“洼地”就会变成“坡地”,信贷资金难以有效流入,这是信贷资源市场的游戏规则。××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会吸引本地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入,还会吸引更多的区外资金的流入,满足经济发展对各类资金的需求。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完善,竞争更加激烈,要想长期可持续地吸引资金流入,必须以打造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前提条件,各商业银行都已建立内部企业信用评级全国统一平台:即各地的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质量、市场经济秩序、政府的行政行为、以及司法方面的执法效率等都将是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根据评级给出信用等级,并按等级情况确定对一个地区授权授信的大小,最终形成信贷资源在全国的结构分布。因此,需要把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提高本地区信用等级的前提条件,这是争取银行加大对当地授权、授信力度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素质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市场竞争中,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是相辅相成的,若资金来源渠道畅通,资金运用高效合理,则企业的发展呈良性循环,若资金运用效率低,再多的投入也难以为继。××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企业发展水平的差距, 是金融生态环境的差距。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正好可以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一方面,审计、会计以及信息披露的透明,能够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得以真实反映,在盈利的内在动力和优胜劣汰的外部压力下企业会更加主动地注重自身的规范运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理性决策能力,尤其是健全财务制度,提高防范市场风险的意识,企业“内功”练好了,资金的使用
效率自然也会提升;另一方面,中介服务的完善、良好银企关系的建立可以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获取金融资源的能力,增强竞争力,进而达到促进全市经济素质提高的目的。
三、推动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的几个主要方面
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努力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善:一是形成良好的执法环境,及时、有效的立案,依法独立、审理和执行涉及金融债权的各类案件,特别是在实施企业破产和企业改制时,切实维护金融债权,依法保证债权人和有关当事人的利益。二是促进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化主体,严格执行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按照真实、合规、有效的要求,规范财务制度,不做假账、不做假报表,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三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构建新型的银企关系,双方的合作应以市场为基础,加强沟通和融合,实现公平、守信和双赢。四是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形成“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的良好舆论氛围,以银行内部信贷评级标准为参考,从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等各个方面不断提高本地区的信用等级。五是发展能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各类中介服务体系,规范中介机构行为,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六是建立市场适应能力强、有严格内控管理制度、能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功能不断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级政府、司法、银行和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地推进金融生态建设。
第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改善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的工作议程,明确搞好本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思路,做好产业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工作,加强经济主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沟通,推进全市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的优化升级。各级经济主管部门要积极提供宏观政策、经济运行信息,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要积极支持金融机构清收盘活不良资产,减少不良资产处置成本,认真落实对农村信用社的各项扶持政策,帮助农村信用社完善产权制度,积极引进区外金融机构信贷资源。
第二,落实部门职责,形成社会合力。法院、工商、税务、财政、发改委、中小企业局、经委等部门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结合本地金融生态建设实际,清理过去形成、确实不利于金融业发展的各种行业规章、办法,各部门应相互配合,建立工作联络协作机制,充分运用法院、工商登记、年检等手段积极支持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防止企业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切实采取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新措施,形成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的合力。
第三,金融系统要积极参与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从加强内控制度、制度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为出发点,协助配合并落实政府部署的各项政策措施,为政府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当好参谋。人民银行要认真贯彻货币信贷政策,加强窗口指导,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和项目,改进和完善对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办法,开展企业订单质押、仓单质押等信贷业务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与政府和有关部门一道,努力提高金融业务在本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第四,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参与金融生态建设。引导企业进行多元化融资。一是要发挥部分企业科技含量高的优势,做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国债项目、省专项资金贴息项目、农村产业化项目的申报工作,拓宽企业技、扩改资金来源;二是努力加大招商引资的成果,积极向外推荐本地的民营企业,促进外来资本与本地民营企业项目的对接;三是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走直接融资之路,到证券市场募集资金。四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参与金融生态建设。各类企业要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强化诚信意识,申请贷款要主动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认真履行贷款合同。
第五,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体系,完善金融生态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介入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的商业运作机制,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资信评级机构、担保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
第六,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为改善金融生态献计出力。要动员各种媒体加强改善金融生态宣传,争取社会各方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宣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维护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宣传诚信应成为每个公民、每个企业、每个社会组织的基本准则的理念。
易寿生
2012-3-7 14:14:09来源:《金融与经济》2011年第9期
摘要: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江西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效,并重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金融生态环境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运行环境的形象描述,主要包括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行政管理体制、中介服务体系、银企关系以及人文地理等内容。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金融运行质量和效率,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具有流动性、追求盈利性、讲求安全性。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往往能更多地吸引金融机构进驻、更多地吸引金融人才进驻、更多地吸引资金进驻。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提出了打造“信用江西”的口号,把它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抓。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若干试行意见》,成立了江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江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通过多年的努力,我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逐步健全,形成了由各类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组成的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金融法治环境不断优化,金融债权得到有效保护;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成效显著,金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实践证明: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持续健康运行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找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切入点,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工作机制
“政府主导、央行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模式是目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种通行做法。各级政府应自上而下成立由政府主导、央行推动、各部门参与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组织机构,明确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思路、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建立工作责任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要探索建立金融生态环境的考核评价机制,制订科学的考评办法和指标体系,体现政府对金融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体现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体现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评价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全面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进程。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夯实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经济基础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经济。经济发展好的地区,金融发展的空间大;反之,经济发展不好的地区,金融发展的空间也小。各地要主动调整经济结构,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对金融的有效需求,为金融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金融部门也必须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切实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健全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提高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运行效率
金融机构是金融生态环境的主体,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结构合理,金融资源配置和流动高效有序,金融生态环境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要大力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及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推动设立社区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支持和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多样化的金融需要;要加快建立商业性、政策性和专业性保险共存的多层次保险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于“三农”和民生等领域的保险业务;要推进证券期货、金融租赁、信托公司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资金融通服务;要健全区域中介组织体系,推动区域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担保体系,广泛吸引各类资金进入商业性担保公司;要引入和建立独立、客观的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探索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评级机构认证制度。
四、大力推动信用建设,形成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示范效应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环境决定着资金流向,决定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决定金融运行效率和金融安全稳定。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只有成为信用高地,才能形成资金洼地。信用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信用培育、信用采集、信用评价及信用管理等方面,核心就是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让守信者充分得到守信的益处,使失信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在全社会形成重诺守信的良好氛围。要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信用企业和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市、区)创建活动,通过出台信贷、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形成争创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典型示范效应。
五、加快法治建设步伐,构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保障体系
目前在经济金融活动中,存在着逃废银行债务、恶意拖欠贷款、非法集资等失信现象甚至违法行为,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金融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步伐,构建一套完整的金融法治保障体系。在立法方面,要加快推动《征信管理条例》、《存款保险条例》等金融法律法规的出台,明晰金融法律关系、充分保护金融合法权益、依法规范金融行为,积极改善金融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在司法方面,要积极推广简易诉讼程序,降低金融债权案件的诉讼费用,提高金融债权的执行回收率,保证金融债权得到公平清偿;在执法方面,要加大对金融犯罪案件打击力度,坚决取缔各种非法金融组织和非法金融活动,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六、加强金融生态宣传教育,营造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体育教育,生态环境,优化
教育生态是从生态系统和生态理论的视角分析教育系统内各部分的构成和运行规律, 旨在揭示教育资源与环境的动态变化和协调发展的特征。教育的主导者和参与者都是以人为指向的, 即人作为教育者或者教育对象在教育系统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这些环境资源因素可视为一个生态体系, 各子系统有机的联系、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动态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系统是变化的和动态的, 实现对各构成环节的优化, 不但可以促进系统整体发展, 而且可以使教育功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体育是生命之学, 体育教育本就是对生命的完善和发展过程, 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优化和创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充分诠释。
体育教育生态环境的特点
教育生态环境就是运用生态学理论, 把教育及其构成因素与其内外部环境视为一个系统的生态系统, 分析教育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动态变化和发展, 从中探讨和揭示教育生态系统内在基本规律的学科。
体育教育是关于生命教育的学科, 其实践性和教育性的结合体现了体育教育的本质属性, 即体育教育关注对人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而人所处的环境因素对这一培养体系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体育教育生态环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 体育教育生态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发展, 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和人等因素的交换与平衡, 外部教育环境对体育教育的生态的影响使体育教育的效果和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可以迁移或者影响其他学科教育的发展。其次, 体育教育生态环境内部因素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 通过教学实践使人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师和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调整和利用教育环境资源, 这时体育教育生态环境内部各因素都能在积极发挥作用的同时彼此影响和共同发展。
体育教育生态环境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需要专门设计和组织起来的一种特殊环境, 是经过了一定的选择、提炼和加工, 并能系统地发挥作用且产生影响。体育教学过程在体育教育生态环境中处于核心地位, 科学合理地选择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场地和教学策略, 以人为本的科学施教, 使体育教学环境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体现体育教育生态环境的科学运作。其次, 体育教育生态环境可以根据体育教学活动的需要, 能动地对教育生态环境加以必要的调节和控制, 发挥其对人身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 控制、消除不利因素, 使教育生态环境始终向着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方向发展。再次, 体育教育生态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目标的生态化要求既要符合体育对人的生命健康发展的实际需求, 还要体现体育对人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即体育教育生态环境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协调发展, 使人的体育素养、终身体育思想、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体育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与优化
1.体育教育内容的生态化发展
体育教育生态环境所涵盖的要素是复杂的和系统的, 体育教学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的相互协调, 各构成因素相互影响, 与体育教学的环境因素、时间地点选择以及人们的情感因素和自身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
体育教育内容是体育教育生态环境中最生动和活跃的因素, 最直接的体现是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而体育教学内容无论从体育活动、运动健身、群众体育、传统体育或者时尚体育的角度进行选择都是十分广泛的。在体育实践目标中, 包括以体育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技能学习目标, 体质健康目标, 体育习惯目标, 心理健康目标, 体育素养目标, 以体育参与行为和参与意识为内容的体育理念目标等等。
体育教学内容的生态化就要不拘泥于定式, 体育教育目标强调对人的体质健康、身体素质、心理情感、个性品质和体育文化素养等的全面发展, 而独立的体育教学内容无论如何也不能实现全部的教育目标, 因此, 在体育教育内容中加强以体育文化的培养和体育素养的形成为主的教学内容, 不但可以对已有的体育基础和体育技能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 而且有助于对体育在于人、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解和认知。充分挖掘体育与生活、体育与社会的丰富内涵, 选择与生活实践和社会适应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 使体育教学内容始终处于动态的调适过程, 这种调适指向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体育教育的现实需求, 从而实现了体育学内容在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动态发展。
2.体育教学过程的生态化
体育教学是以实践为主而开展的, 体育教育过程本身就是学生与教师及其相互之间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学会了参与和融合, 学会了与人相处和良好的交流沟通。体育教学也是情感体验活动, 体育的情感和道德因素是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以体育作为纽带本身就富有形象性、感染性, 形成一种深刻的教育情感体验。因此, 体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就要相互配合, 紧密衔接, 学生通过实践获得对体育运动技能的初步认识, 又以亲身的实践参与运动技能的体验, 在其后的体育实践中体会体育对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的锻炼价值。其间, 教师从教育者、参与者到指导者, 层层递进逐渐积累, 形成了较完整的教学过程生态链。
体育教学的过程是复杂多变的, 要满足这一生态链的稳定与协调, 体育教学方法是源于实践的一种基于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经验、体育活动体验和实践的多维度、多层面的生态系统。体育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体育基础、不同教学条件和场地设施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旨在实现教师与学生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 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成为学生展示健康和活力、自信与激情的舞台。体育教学生态系统之中永远充满着健康向上的氛围, 体育教学是一个自觉和主动的活动过程, 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这一生态系统各环节的相互配合, 构建一种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
体育教师自我发展的生态化
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体现在职业能力上的升华, 这种职业能力是从事体育教学必须具备的带有体育教师职业特点的能力。包括了解学生的能力, 以人为本是宗旨, 能从整体上把握全体学生的发展, 也善于了解学生个体的特点。实施课程的能力, 即与时空间紧密相连的对课程的创造性运用, 体育教师应该对体育课程方案、体育课程标准和教材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教学控制能力, 自如的驾驭教学过程并不断调整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处理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 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作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
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与教师的工作环境、发展空间、自我努力、指导和培训等紧密联系, 也就是教师与社会、与教育环境的适应和协调发展过程。教师的职业发展必然遵循人的发展的生态规律, 只有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对体育教育科学的学习和诸多相关学科广泛汲取。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强调教师人格的高尚、知识的渊博、学术的建树、广泛的知名度,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真正地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导航者和领路人, 核心是教师的德与才。因此, 体育教师需要营造一个综合各种自我发展因素, 促进自己的理论和教学实践智慧不断升华的生态环境。
总之, 体育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就是实现生态系统的发展从“平衡—不平衡—适应—平衡”的动态平衡理念。体育教育和教学系统的诸多动态因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实现均衡和谐的发展。体育教育生态环境总在不断地自我调适, 有时甚至充满矛盾和冲突, 但体育教学却总以最活跃的形式转化这些矛盾, 而矛盾的转化过程就引发了教育生态环境不断向着更加科学、合理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优化教育生态环境因素也需要不断的创新思维, 只有创新才能打破固有的生态壁垒, 使体育教育生态系统始终保持良好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