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活动作文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丰富的活动作文(共12篇)

丰富的活动作文 篇1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丰富的活动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丰富的活动作文 篇1

“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涌出教室。

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真丰富!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还的做游戏......瞧!跳绳的小朋友十分灵活,很少被绳子绊倒,热得刘海都粘在了额头上。

再来看看踢毽子的同学吧!呵,鸡毛毽在大家的脚上调皮地跳来跳去,铁片发出清脆的响声。铁片每响一下,同学就数一下,一直数到了20!那种骄傲,无法形容!

同学们脸上笑开了花!心里乐得想蹦起来!特别是玩老鹰捉小鸡的孩子:看那“老母鸡“,张开”翅膀“,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生怕她的”小宝贝“被捉走。”老鹰“眼见无法捉到“小鸡”,便冒出了鬼点子:他突然立定不动,看“母鸡”放松了警惕,就纵身一跃,抓到了一只“小肥鸡”!“哈哈哈!.......&qut;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校园!

“叮铃、叮铃”,上课了!同学们只好不情愿地回到教室,迎接下一节课的到来。

丰富的活动作文 篇2

今天,天空中下起了绵绵细雨,淘气的雨娃娃从云姑娘的怀抱里溜走了。小花小草喝足了水,校园变得更美丽了,小雨拍打着一把把五彩斑斓的雨伞,和雨伞妹妹一起捉迷藏,真是美丽啊!

在早上的课间,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跑到操场,用小脚使劲的拍打着水面,看,我们把雨水溅的多高呀!我们几个女生非常臭美,于是跑到雨水最多的地方,围着这面“镜子”照来照去,照着自己美丽的面孔。到了下午,雨越来越大,我们开心极了,就捡了几块小石子,扔出去,看谁扔的水花高。最有趣的是,我们还在雨水中比赛跑步呢!最后我赢了,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下午的课间我们在教室里朗读着课文,我们优美的声音,还把小鸟吸引过来了呢!我们开心极了!声音越来越大,大的把雨娃娃给召唤过来了,天空中顿时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接我时,我把今天有趣的课间给妈妈讲了一遍,妈妈笑着对我说:“哈哈,你们可真是一群调皮的小孩子”。

今天我们度过了一个丰富、有趣的课间,我希望每一天都下雨,可是有一个人不愿意,那就是我的妈妈。

丰富的活动作文 篇3

星期四下午,学校里组织了一次主题为“爱国情怀在我心”的活动。这次活动有两个部分,我们迎来了参加过国庆阅兵上的军乐团的`武警叔叔;还迎来了老红军战士。

军乐团的武警叔叔穿着笔挺的绿色军装,头戴绿军帽,脚穿擦得锃亮的黑皮鞋,可真精神呀。指挥叔叔告诉我们:这些武警可以做到4小时站着不渴、不动、不拉。在国庆节阅兵的时候,他们从早晨6:30站到12︰30分,一共演奏了45首歌曲,整整吹了6个小时,坚持到了最后,其中有两位叔叔身上还背着38斤重的大号呢。“哇,这么厉害!”一个同学情不自禁地感叹。

我正心里暗暗佩服。只见指挥叔叔一个“起立”的手势,武警们“嗖”地站起来;又一个手势,他们个个同时拿起乐器,动作整齐划一。顿时,嘹亮的《军歌》在天长的校园里回响。听着这首乐曲,我想起了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中的场景:三军威武之师,雄赳赳,气昂昂,从天安门广场前走过,展示着新世纪中国军人飒爽的英姿;56个民族代表穿着各族的传统服装,跳着欢快的舞蹈,手拉着手,展示民族大团结的风采……同学们都很激动,但又都静坐着倾听。叔叔们还演奏了《歌唱祖国》、《我爱祖国的蓝天》等。每奏完一曲,操场上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同学们的欢呼声。

接下来,老红军战士的表演也很精彩。我想,在烽火燃烧的岁月,他们是勇敢的战士;在和平和谐的年代,他们是多么的有活力,有朝气。虽然岁月浸染了他们的白发,但他们依然有着一颗年轻的心,为传播革命传统尽心尽力。

丰富的活动作文 篇2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一) 以健康快乐为目的, 追求锻炼的实效性

课外体育锻炼有鲜明的群众性, 其目的在于从学生个人的实际出发, 追求身心愉快、增强体质,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 组织形式灵活, 内容方法多样

课外体育锻炼具有鲜明的课余性, 它不受课程、大纲教材等因素的制约, 因而组织方法非常灵活, 既可以班级形式进行, 又可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活动内容也丰富多彩, 可以根据每个人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三) 因人制宜、区别对待

学生在年龄、身体素质、性别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外体育活动要根据这种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项目, 让不同的人都得到适宜的锻炼和发展。比如, 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差异编成不同的锻炼小组, 让同组的学生能够按照相似的负荷量进行锻炼。

二、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意义

(一) 学生终身体育发展的意义

当今运动种类层出不穷, 《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 终身体育观念将逐步普及, 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将处在何种环境和条件进行何种类型的运动, 这都取决于习惯及创新意识的良好培养。这些习惯的形式, 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在体育课堂上的重复练习, 而更重要是在课外更多时间的学习、训练, 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用学到的东西创造性地解决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 开展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是符合这方面的要求。

(二) 延伸体育课堂, 克服体育活动时间的不足

以前的教材是“大而全”, 体育教材的编制采用重叠式和螺旋式, 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全, 而教学的课时又比较少, 有时候还要被别的科目挤占, 这就导致学生样样都不精。现在的教材好多了, 教师有了选择、整合教材的空间, 这就主要看学校怎样对待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了。

在实际调查中, 很多农村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很少。早操和课间操是课外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 很多小学没有早操有课间操, 中学开了早操和课间操, 但组织形式都是集体进行做两遍广播体操就回教室, 还有的学校课间操只做一遍就回教室。90%的学校都没有课外体育训练课, 没有组建训练队 (只有几所高中学校有, 但也只是为了在高三考体育专业) , 一般参加运动会都是临时组建的。有一部分学生爱好篮球, 只能在课间几分钟或在吃饭后的不足半个小时里玩 (但有时候还要受到“安全”因素的制约) , 而在体育课上也只能是45分钟, 每周两节也不过90分钟, 他们能掌握多少运动技术, 又能掌握多少健身知识呢?

开展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可以弥补学生正常上课期间活动时间不足, 使学生熟悉掌握运动技术或形成“一技之长”;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可以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同时, 也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锻炼学生的体魄。

三、当前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对课外体育活动不够重视

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的制定、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调控是整个活动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教师对活动课的认识不全面, 活动评价体系不健全。活动反馈调整不及时, 活动管理体制不完善, 随意更改和取消活动, 尤为普遍的是活动过程比较散乱, 较普遍的“放羊式”的活动过程。

(二) 学校对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比较薄弱

目前许多学校的体育工作, 都是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体育教研组具体负责。学校对活动过程缺少思想上的导向, 对课外体育活动计划、总结, 对活动过程和组织人员没有检查、考评措施, 没有把成绩列为教师工作考评内容, 影响了教师积极性的发挥。

(三) 学习负担的负面影响

现代教育思想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幽灵。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下, 学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应付没完没了的作业、考试上, 课外活动时间常被占去。沉重的课业负担, 压制了初中生活泼好动的天性, 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 场地器材的缺乏

近年来, 学校规模不断发展, 学生人数增多与场地器材不成正比, 体育经费缺乏、设施陈旧、运动场地不足、器材奇缺是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农村学校, 尤为普遍。学生兴趣广泛, 适合学生参加的项目, 因场地、器材、师资的限制, 实在难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 一部分学生逐渐对体育失去兴趣。

四、如何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从根本上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2.加大体育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 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3.加强对年轻体育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 要让年轻教师走出去听课、观摩外面的好课, 学习别人的经验并引进来。

4.改善体育教师待遇, 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5.让能力强的体育教师也担任学校领导。如:学校规模较大的可设一名专业体育教师任中层领导, 具体负责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同时, 也参与学校其他管理, 当然, 重点是协调学校体育工作并负责体育教学的管理和考核。

6.提高认识, 改变现状。最重要的一点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改变现状, 更新观念, 排除应试教育影响, 把学生应有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主动性, 增强体质, 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同时又是很好的文化娱乐活动。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满足青少年对体育的爱好和需求, 充分发展其个性和才能,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课外体育活动贯穿了“快乐教育”的思想, 各种各样的活动迎合了学生兴趣的需要, 激发了学生乐学、好学的主动性, 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从而达到了培养能力, 发展能力, 调节情趣的目的。总之, 学校和体育教师都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条件和各种力量, 采用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习惯, 提高文化综合素养,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培养他们“终生体育习惯”, 使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全面发展, 以提高我国国民素质,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 是学校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措施, 是发展竞技体育、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学生课外活动,体育活动,健康

参考文献

[1]金钦昌主编.学校体育学高教出版社, 1994.

[2]藤子敬主编.体育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魏成玉.如何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中国学校体育.

丰富的活动,趣味的课堂 篇3

一、导入设计竞猜活动,激发语言学习兴趣

初中生对于竞猜类活动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优化设计。竞猜活动可以分为多种,如做动作,竞猜对应的英文单词;看图片,竞猜对应的英文单词;利用英语进行简短介绍,竞猜对应的英文单词;听声音,竞猜对应的英文单词等。在导入中设计竞猜活动,要控制好时间,以及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7B中的Unit 8 “Pets”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竞猜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本单元的能力目标是“to know the nam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ets”,即了解宠物的英文名称及其特点。结合单元能力学习目标,教师依据宠物的不同特点,设计竞猜活动,即引导学生依据教师的描述猜对应的单词。如:It is black and white. It likes eating bamboos. 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英文信息,猜出对应的动物名称panda. 又如:He is Mr King, and most of us are afraid of him,学生根据关键信息King,可以猜出tiger。教师利用这样的竞猜方式同样引出cat, dog, goldfish等。

通过设计这样的竞猜活动,学生的语言学习激情被点燃,对新知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在竞猜中,学生既可以学习英文动物名称,又可以掌握动物的特点,并转换成英文,既熟练掌握新知,更让英语课堂充满快乐的元素,有这样的愉悦的范围的铺垫,教师顺势切入新课学习,带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二、课中设计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新课改尤其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倡导让学生经历新知的产生过程,让他们了解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掌握新鲜的属于自己的知识。为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教师所设计的活动要富有一定的趣味元素,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并与教材内容相符合,从而以探究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8A中的Unit 4 “Do it yourself”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有趣的探究活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结合阅读内容,教师设计的探究活动如下:1. Does Andrew do well in DIY? What may happen when is decorating the house? List the whole things. 2. Do you like DIY? What do you like to make? What tools do you need? What do you make it for? 第一个探究活动是结合阅读内容综合设计的,文章主要叙述了Andrew和他糟糕的DIY,但是通读全篇,里边略有几分趣味。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完成探究活动,从而掌握文本内容。第二个则是开放性的,主要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否喜欢DIY,要制作什么,需要用什么工具,以及它是用来做什么的等。如果条件允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DIY活动,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享受DIY的乐趣,从而真正地理解DIY。

通过设计探究活动,学生主动阅读篇章内容,并强化对文本的理解,吸引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从而自觉主动的参与新课的学习中。此外,在教学中融入DIY活动,学生可以从字面理解DIY到深入实践理解DIY,让课堂更有趣味性,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从而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对英语课堂产生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课后设计情景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景活动,主要是指教师设计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置身于情景中表演、表达、交流,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活动。语言学习本身略带枯燥性,因而需要一定的活动进行调和。但是,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不能只注重“趣”,也应注重其对学生的发展性。情景活动的设计可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教师可以依托文本,拓展设计。

例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9B中的Unit 1 “Asia”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情景活动,带动学生参与,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介绍了中国的两大城市Beijing 和 Guilin,还涉及中国一些传统的内容,以及著名景点等。在学习完单元内容后,教师设计情景活动:学生扮演“导游”,向外国游客介绍首都北京,或者是旅游城市——桂林。在这个情景活动中,学生的身份定义为“导游”,结合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北京或者桂林进行介绍,以让外国游客了解中国,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学生可以这样表达: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It is famous for...在表达过程中,学生要尽量突出“导游”的身份,并融入一些肢体动作,以让表达更生动。

通过设计这样灵活性的情景活动,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更为学生提供语言交流、自主发挥的空间,让英语课堂妙趣横生。

丰富多彩的活动作文 篇4

学校的南边有一个篮球场,有的同学在比赛。小刚和小明一组,小红和小杨一组。比赛开始,小刚接到球,飞快地跑起来,之后小红拦住小刚的去路,小刚就来了一个转身,把小红甩在身后。然后,小刚纵身一跃,把球一投,球投进篮球堆,小明对加一分。围观的人鼓起了掌声。第二回合是小明接到了球,小明就站在一个离投篮很进的地方,人往后一仰,把球重重一投,投进了一个三分球。现在是4:0,小红队落后了。过了一会儿,是10:9,最后紧张的时刻到了,是小杨接到了球,刚开始小杨把球扔给小红,小红正转投篮时,小明把球给抢了回来,又投了个三分球。最后小红和小杨败下阵来。小明和小刚都欢呼雀跃。

操场中间是两足球小队在比赛,第一队的队员有:小玲、小金、小天,第二队的队员有:小美、小龙、小雨。比赛前,他们各在活动筋骨。比赛开始,是第一小队的小天抢到了球,他和小玲一起你一脚我一脚,踢的可有劲了。就在这时小龙像原子弹一样从小天和小玲前面穿过,把球抢了过来,然后,来了一个飞踢,啊!球进门了,不知过了多少分钟,他们的比赛还是难分难解。最后,第二支队伍赢了。

丰富多彩的活动作文 篇5

暑假里,社区为我们中小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消防知识的演练、国画和民族乐器的欣赏、绿化与环境、参观中国干部学院、晨跑锻炼……除了去美国的两周和到贵州的一周,几乎所有的活动我都参加了。这些活动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绿化与环境”和“参加中国干部学院”的活动。社区为我们请来了小区里的一位在园林局工作的老伯伯,老伯伯先给我们介绍了有关绿化的一般知识,我知道了世界上最高的树是生长在澳洲的“杏仁桉”,世界上最大的树叫“世界爷”。老伯伯接着带我们到室外,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绿化是有益的,但也有一些是有害的,并指给我们看一种植物,它是野生的,叶子是不规则的,用刀在杆子上一划,会有白色的有毒的粘液流出,在它旁边的植物不是枯,就是死。……中国干部学院就在我们小区附近,住在我们小区的一位阿姨是里面的工作人员,通过她的关系,我们参观了干部学院。从飞机上看,干部学院的建筑就像一张课桌,最高的建筑则是放在上面的笔筒,里面的图书馆有四个层面,除了书籍,还有可以看电视、电影、听音乐的电脑。整个学院就像一个公园,而接待处就像宾馆的大堂,除了绿色的大草坪,还有许多抽象的雕塑。听介绍像这样的干部学院,全国有四个;上海、北京、延安和昆明。它们是专门培养高级干部的地方。

社区除了为我们中小学生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还为全体小区居民安排了“纳凉晚会”、“放电影”等活动,社区充分利用小区居民的资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共创和谐家园”。我爱我的小区!

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作文 篇6

同学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跑步,有的在做游戏,还有的在追逐打闹……看,那边有几个男生在干嘛?我很疑惑,便走近一看,原来他们在玩“跳山羊”。只见有一个男生蹲在地上,用手捂着头,其他几个男生轮流从他的背上跳过去,如果碰到那个男生的身体就算输,除了手以外。不一会儿,那几个男生轻而易举就跳过去了。第一关跳过后,该第二关了。那个蹲的男生站了起来,弯着腰,双手碰到脚。第一个男生跑过去,手一撑,不费吹灰之力就跳过去了,第二、第三个男生也跟着跳过去,就到第三关了,那个站着的男生的手碰到了膝盖,这样难度更大了。只见第一个男生飞快地跑向那个男生,然后,他使劲一撑,便跳了过去。第二个男生可没那么幸运了,他准备跳时,突然,“砰”的一声,他摔倒了。就这样,他输了,便该轮到他蹲了。

突然,那边的穿跳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只见有两个男生在甩绳,还有几个男生在跳。他们一个接一个,一个都没断。不一会儿,他们的速度加快了,好似一条长龙在来回穿梭,让我看得头昏眼花。突然,有一个男生没跟上,被绳子绊倒了,但他毫不气馁,咬紧牙关,很快这条断掉的“长龙”又连接上了。

愉快的课间活动中,到处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丰富的活动作文 篇7

该校是2007年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致力于以持续的课程化的活动建设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艺术节、读书节、书法节、科技节、德育节等活动平台,张扬学生个性、丰富学生体验、锻炼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用大量的实效活动践行“扬长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在艺术节中,学生们踏着音乐的节拍展现着灵动的舞姿,捧着话筒表情传神地唱着校园歌曲,握着毛笔恬静地描绘着“百米长卷”。在读书节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展快乐阅读、抒写读书感悟。教师开办“读书沙龙”指导学生阅读;学生们静时,在轻音乐的伴奏下,享受“读书一小时”的阅读愉悦;学生们动时,则和教师一起在“图书义卖市场”里举着招牌,大声招揽读者。在科技节中,智力七巧板、乒乓球叠高、高空落蛋、太阳能制作展示等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创新、挑战自我,推动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德育节中,教师们设计组织了个性化的主题班队会,如学生们观看“感动中国视频”潸然泪下,回家后为父母端水洗脚,化感恩之心为报恩之行。

该校还给予年级组充分自主权,分年级组举办各具特色的学生活动:三年级的亲子趣味运动会,培养了亲子关系,提高亲子合作行为能力;四、五年级《我的舞台我做主》学生才艺展示,锻炼了学生参与大型活动的能力;九年级“六月离歌”大型离校仪式活动,增强了学生感恩母校的情感。该校成立六年,全校师生始终朝着真正文化传承、文化浸润的方向不断前行。

丰富的活动作文 篇8

关键词:主题班会 道德体验 创新

主题班会课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是学校集会、个别教育或其他教育活动无法替代的德育途径。它不象个别教育侧重于亡羊补牢,更主要是未雨绸缪的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渠道。遗憾的是,目前在中小学里还没有充分发挥主题班会课应有的作用。

目前中小学班会课的现状,可概括为“无准备班会”:班主任事前没准备,上台就东拉西扯信天游,兴致高时40分钟收不住,没兴趣半截就改为自习了。“训斥式班会”:班里有学生违反学校纪律,受到学校领导的批评,老师憋着一肚子气,上来就是一通指责训斥,态度激昂,言词尖刻,学生像沉默的火山。“事务性班会”:学校召开班主任会议,布置了工作任務,班主任回到班上,传达学校会议精神,分派工作任务,或者总结上周班级工作。难得一个学期学校根据需要布置了一两个教育活动主题,要求各班贯彻落实,要检查评比或参加比赛,却又搞成“包办式班会”:教师是总设计师总代理,串词他写,节目他编,黑板他画,学生是任他摆布的木偶,教室是他过足导演瘸的舞台。主持人虽是学生,但时时看老师眼色行事。“表演式斑会”:形式花里呼哨,内容贫乏无力,为了“精彩完美”,只有反复彩排,老师劳累,学生厌烦,等到正式召开,学生索然无味。这里有客观的因素,目前学校德育有纲无本,对班会课更是没有具体的要求,班主任不知道在班会课上讲什么,怎样讲。也有主观因素,班主任专业素养普遍不高,缺乏设计主题班会和上好主题班会的基本功。在学校管理上普遍存在缺位现象,现在学校对学科教学都有比较完善的评价考核制度,但对班会课的评价与考核几乎是空白,这就导致班主任教师主要把精力与时间放在对学科教学的钻研上,而很少花时间去研究主题班会课。这就是目前班会课教育低效的根本原因。

我校前几年经过强化常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获得明显的提高,但提高到一程度后,就开始停滞不前,这就是学校持续发展之道上的“质量高原期”。近两年我们为了突破这“质量高原期”,通过德育科研,创新主题班会的活动模式,形成了适合本校实际,效果明显的丰富学生道德体验的主题班会活动模式。第一,将主题班会变为主题活动,将一节课变成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主题的内涵。第二,主题的确定来源于学生成长的身心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三,整个主题的策划和实施由学生负责,策划和实施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生自我教育过程,也是提升学生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最好的途径。第四,主题活动的过程老师尽量不要说教,不要将观点强加给学生,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心里话、自己的观点、自己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讲出来,让学生就这些观点和方法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提升自我,实现同伴间的互相教育。总的来说整个主题活动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侧重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侧重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实践,侧重道德体验的获得。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对原有的班会课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一、主题班会选题的创新

过去我们的班主任在班会课选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班上发生了什么事,就讲什么;二是,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布置讲什么就讲什么;三是,班主任教师想到什么就讲什么。

现在我们的班主任能够从学生的生活中“生成”一些新的主题、“提升”出新的发展境界。保证选定的主题和相关内容,满足如下几个要求:

(1)适合这个班级,反映这个班级学生独特的成长需求。

(2)适合这个年级、这个阶段,反映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活动水平。

(3)适合这个学校,反映出本校学生的特征、甚至反映出学校的办学理念。

有的选题可能属于“通用型”的,也需要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本班学生发展特征作出创造性设计!否则,从学生生活之外“灌输”一些适用于任何班级、任何年级、任何学校的套话,形成一种标准化的“通用产品”,就像穿在所有人身上都合适的“制服”一样的主题班会课,价值首先就自降了一半。

二、班会课主题序列的创新

主题班会课既然是未雨绸缪的教育,这就要求学校的班会课要有一个预设的主题序列。由于德育不象学科教学,学科教学有纲有本(教材),所以,过去我们的班主任将每周一节的班会课变为纪律教育课、事务安排课或干脆就是自习课,这样做很难有好的德育效果;有些班主任也会时不时地上主题班会课,但往往是想到什么就上什么,主题与主题的关联性和系统性不够强,这样也使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达不到最佳。

中央教科所詹万生教授所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其研究成果之一《德育读本》就提出了中小学校各年级班会课的主题序列。我们也使用过《德育读本》来上班会课,实践中发现其内容不符合本校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收效不大。后来我们借鉴其中的思路,根据本校学生的特征和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校本科研形成了适合自己学校的班会课主题序列。同时还要把一个主题一节班会课的传统做法,拓展为围绕主题的系列活动。一般来说,仅仅靠一节主题班会课就想对学生产生很大和深远的影响是很难的,将一节主题班会课变成一系列围绕这个主题的活动,使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亲身经历,获得丰富的道德体验,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自己道德信念,这样的效果是一节主题班会课无法达到的。

三、班会课授课内容的创新

班会课的主题定了,教育的目标明确了,选择不同的内容,其效果还会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主要是通过德育科研解决本校德育工作的难题,建立主题班会教育资源库,为班主任上主题班会提供充足的符合本校实际的教育资源。并引导班主任根据自己的能力、个性、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主题班会课授课内容的选择上进行探索和创新。例如,有的班主任利用自己教育信息技术的特长,收集大量的音像资料,根据不同主题的教育目标需要,制作成视频课件。在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老师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点评。有的班主任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开拓出小故事大道理的“叙事教育”新天地。

四、主题班会活动方式的创新

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材料、同样的道理,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其接受情况会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班会活动方式对教育效果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提高主题班会课的教育效果,必须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主题班会的活动方式。主题班会从主持人来看可分为教师主导型与学生主导型;从信息流向来看可分为单向的“灌输”型与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对话交流型;从活动形式来看可分为讲演式与活动式。无论是何种形式,我们都要通过不断的创新以达到以下几个要求:

(1)使学生主动参与。一是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以某种方式在课堂呈现出来,并精心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有话可说。二是为课堂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学生敢说心里话。将主题活动的策划权和实施权还给学生,学生参与策划和实施的过程就是最好的亲自经历、亲身体验、并感知和领悟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最好的途径。

(2)让学生获得道德体验,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整个主题活动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道德体验场,在这个体验场中,体验者(学生)和引导者(老师)的关系是平等的,主题活动的过程老师尽量不要说教,不要将观点强加给学生,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心里话、自己的观点、自己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讲出来,让学生就这些观点和方法进行探讨(老师以平等身份参与探讨,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那么学生就会在探讨中产生共鸣,学生的道德体验在倾听过程中被唤醒,唤醒之后体验继续深化,学生开始将自己被唤醒的体验迁移至其他的道德场景,移至其他的人和事,作为他解决其他道德问题的新的道德依据,指导他用新的行动去做事、处世、处人。

(3)能够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教师要改变传统主题班会课那种教师高高在上,板着权威的面孔,把我们成年人认为正确的东西向学生宣示,对学生进行告诫的做法。教师应当充满智慧的引领学生发展,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知识,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自主理解生活、自主掌握命运的尊严。简而言之,我们要让学生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而并非总是由教师告诉学生什么。例如,我们在进行法制教育时,如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生成具有长效作用的道德信念,从而唤起、并充满享受发自内心的自主尊严感(觉得违纪违法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而不是停留于低境界的“遵纪守法”(即因为逃避惩罚而不犯法),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我校把主题班会与团体心理辅导有机结合,把主题班会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都是在这方面的十分有价值的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惊铎,《道德体验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詹万生,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成果.

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作文 篇9

“丁零零……”课间活动的铃声一响,同学们立即走出教室,寂静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

瞧,校园宽阔的马路上,同学们已经站着整齐的四纵队,当“小白船”舒缓优美的乐曲响起时,同学们跳起了欢快的校园集体舞,我们个个精神饱满、动作到位。乐曲停止后,同学们就开始自由活动。

你看,教室门前,低年级的小同学在跳绳,一边跳一边还念着儿歌,只见一位扎着小辫子的女同学脚轻巧地一高一低﹑左蹦右跳。

操场中间,有一群男同学在进行滚铁环比赛。铁环是爸爸自制的,用一根粗钢筋,敲敲打打,弯成一个直径45厘米左右的圆圈,把接头处用电焊机焊好。然后用一根钢筋做了一个U形“车把”。他们拿着“车把”,你追我赶,铁环在他们手中变得十分“听话”,并随之发出哗琅哗琅悦耳的乐音。

突然,我听见了一声声欢呼声,回头一看,在校门口,几位女老师和同学在跳大绳,她们灵巧地在一起一落的绳中间进进出出,绕着“8”字。两边摇绳的同学更是卖力,累了换只手继续摇。

最有趣的是高年级的大姐姐举行的转呼啦圈接力赛。她们一边跑一边转呼拉圈,刚跑了几步,呼拉圈从腰里掉下来了,连忙拣起来又接着跑,那滑稽的样子逗得我们捧腹大笑。

大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我爱大课间活动,课间活动给我们带来快乐!

丰富活动的内涵 篇10

从原方案可以看出这是一项艺术活动,教师将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三个部分逐层推进,可谓环节齐全,结构完整。但活动过程似乎还不是很完满,给人一种“点到为止”“不畅快”的感觉。

1.限于与“知识”的对话,缺少与“美”的对话

从《赶花会》后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教师似乎更多地在考察幼儿对各种菊花的颜色、形状的了解。教师由开始问“什么地方很漂亮”转为问“除了花瓣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由此可见,教师引导幼儿“审视”菊花比欣赏菊花的成分要多(当然后者难免或多或少地包括前者),这其实表明教师更倾向于引导幼儿认知菊花,而非感受、欣赏菊花的美。同时,教师仅仅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颜色与形状,忽视引导幼儿去闻闻花的清香,摸摸花瓣的柔软,以及发现菊花在大自然中展现的不同姿态,而这些恰恰能激起幼儿对于菊花的更多经验、更多感受、更多想象。

2.限于对话的形式,缺少对话的.内涵和精神

原活动在师幼一问一答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幼儿看似在自由地表达观点,其实每一步都在教师的控制之下。在很多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是提问者,而幼儿永远只有回答问题的责任和义务。其实对话的环境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教师可以与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以自己的感受去激发幼儿获得更多的感受。比如在幼儿讲到“有的还是花苞”时,教师如果发表一句“我想它有点害羞”,说不定就会引发幼儿更多的奇思妙想,如“我觉得它怕冷”“说不定有谁欺负它了,它正伤心呢”,等等。

3.限于艺术形式的组合,缺少艺术表现的空间

教师在最后再次播放音乐《赶花会》,幼儿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有的朝上,有的朝下……”)表现菊花的姿态,然后教师让幼儿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菊花。教师将幼儿的肢体动作表现、绘画等集于一个活动,虽然表达了“可以用多种手段表现美”的观念,但同时也使活动显现出“为表现而表现”的痕迹。教师的提示让人觉得幼儿的表现并非是在真正感受菊花的美之后发自内心的表现,而是教师计划与控制的结果。

相关案例: 《美丽的菊花》(大班)

方案相关讨论:

丰富户外游戏的五种活动类型 篇11

运动类活动

3~6岁的幼儿正处于感知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对自身潜能的探索,将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运动类户外游戏是以身体运动为主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游戏出现得最早的一种形式,一系列的运动游戏满足了幼儿自我发展的需求。根据幼儿动作经验的不同,运动类游戏可以分为走跑类、跳跃类、钻(攀)爬类、平衡类、投掷类、体育器械类等六种基本类型。

走跑类。走跑游戏是最常见的一种户外游戏形式。幼儿精力充沛,喜欢运动,尤习惯以走跑形式开展游戏。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因为场地空间开阔,走跑动作是经常发生的,并伴随着游戏的全过程。游戏时,既有教师组织的游戏,如“丢手绢”“贴膏药”等,又有幼儿自主开展的游戏,如“开火车”“人枪虎”等;有的活动目的和规则明确,如“老狼老狼几点钟”等;有的活动随意、没有规则,如奔跑打闹、嬉戏追逐;有的具有情节性,如“老鹰捉小鸡”,有的没有情节性,如“踩影子”。走跑游戏在户外开展频率较高,因其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深受幼儿喜爱。

跳跃类。跳跃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已经不再满足于原来的走跑运动。身体平衡能力的日益增强,使幼儿有了跳跃的需求。当然,不同的年龄阶段,跳跃的发展水平也不一样。低龄幼儿的跳跃游戏以模仿动物跳为主,如兔子跳、青蛙跳、袋鼠跳,既形象又有趣;而高龄幼儿的跳跃游戏以增强动作的技术性为主,如跳绳、跳皮筋、跳山羊、跳蹦床等。另外,丰富的户外器材是幼儿开展跳跃游戏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如在户外的器械树木间悬挂球类、小乐器,可激发幼儿开展摸高游戏的兴趣。

钻(攀)爬类。钻(攀)爬是一种综合性的运动技能,可分为手膝爬、手脚(攀)爬、匍匐爬、曲身爬、正面钻、侧面钻,其不仅增强了幼儿四肢肌肉的力量以及背肌、腹肌的力量,而且促进了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户外游戏活动为幼儿开展钻(攀)爬运动提供了诸多机会,如幼儿在用手搭起来的“鱼网”中钻来钻去,为了防止被“鱼网”网住,幼儿会观察“捕鱼者”的反应,寻找时机快速从“鱼网”中钻出去,可充分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在模仿解放军叔叔开展的“穿越封锁线”游戏中,幼儿手握玩县枪时而侧爬,时而背枪匍匐爬,小心翼翼地穿过悬吊着小铃的封锁线,体验该游戏的紧张和刺激。相对于走跑和跳跃游戏来说,钻爬游戏的发生频率虽然不是那么高,但其刺激性、挑战性都会令幼儿十分着迷。

平衡类。平衡感是人行动的基础。它对前庭器官的强化,对宽背关节的锻炼,对全身肌肉伸展的强化都有一定的帮助。平衡能力好的幼儿可以轻松地玩很多游戏,相反,平衡能力差的幼儿摔跤的次数就会多。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发展平衡能力必不可少的渠道,如荡秋千、走平衡木、顶物行走、单脚站立、旋转、闭目行走、窄道移动等。相对于其他类游戏,平衡游戏活动量不大,但是技巧性要求相对较高,如踩高跷、走梅花桩等,需要幼儿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此外,平衡游戏发生的频率也相对较低,为此教师需要积极创设条件,组织开展更多、更具趣味性的平衡游戏。

投掷类。投掷是一种操作性技巧,体现了力量、协调、灵敏、爆发力和快速用力等特点。投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掷远,另一类是掷准。在户外开展投掷游戏,不受空间限制,能更好地锻炼幼儿的空间把控能力。投掷游戏在户外活动中相对比较丰富。“打雪仗”游戏不仅可让幼儿练习肩上挥臂的能力,更可给予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三五一群的“砸鸭子”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投掷游戏的乐趣,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幼儿的运动技能。投掷游戏还带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看谁投得远,看谁投得准,是幼儿开展投掷游戏的兴趣所在。

体育器械类。体育器械是激发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兴趣的媒介。利用体育器械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园加强户外锻炼的一种普遍形式。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幼儿将体育器械玩耍作为户外自主游戏的首选内容。幼儿不仅对滑梯、秋千、攀登架等大型体育器械百玩不厌,更对跷跷板、摇马、脚踏车等中小型体育器械乐此不疲。因此,幼儿园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幼儿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械,充分挖掘每种体育器械的功能与特点,提高其使用价值,创造性地开展老器械新玩法,一物多玩,使幼儿的游戏更加富有变化和魅力。

建构类活动

建构游戏又称为“结构游戏”,是指幼儿利用建构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构思,通过拼插、搭建、构造等方式表现事物的形态,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户外游戏为幼儿开展建构游戏提供了更丰富的材料、空间,幼儿用木块铺路、盖房子、搭桥,用沙子建城堡、挖山洞、做蛋糕,充分体验到建构游戏的乐趣。建构类游戏根据其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积塑类。积塑建构主要包括积木、积塑、积竹等类型。室外建构活动适合大型积木,一般以中空型为宜,以减轻积木重量,方便幼儿取放。幼儿可运用垒高、平铺、连接、架空、排列、组合等多种方法,搭建出高楼、桥梁、公园等大场景的标志性建筑物。积塑轻便耐用,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操作能力的幼儿,其组合性非常强,有不同的接插方式,可进行精细化物体造型,如动物、人物、植物等,建构范围非常广。积竹是用竹子制成的大小、长短不一的竹片、竹筒等,可构造坦克、火车、飞机等一系列造型,构造出的物体栩栩如生,富有情趣。

自然材料类。自然材料的建构行为是幼儿的一种天性,是幼儿百玩不厌的建构游戏。利用沙、水、石、泥、雪等自然材料的建构,操作简便易行,取材方便,城市、农村均可广泛开展。沙、泥、雪的结构材料虽然不同,但有其共同之处:可塑性强,变化多,配合水的塑型、石的造型(鹅卵石尤其为幼儿所喜爱),运用多种多样的工具和器皿,进行铲、挖、堆、砌,可以塑造出千变万化的物体形态。幼儿随心所欲地操作,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同时,在具体操作这些材料的活动中,幼儿对自然物质的特性也有了具体形象的直观认识。

废旧材料类。废旧物品是幼儿开展户外游戏的宝贝,大小不一的纸盒,既可垒垒叠叠玩盖高楼游戏,也可以排列成弯弯曲曲的长龙,玩钻山洞的游戏。易拉罐、薯片罐也可变废为宝搭建成美丽的圣诞树,方便面碗摆成围墙;裁割成不同形状的废旧木板、纸板、塑料板可拼摆出动物、房屋、故事画面等,是传统的七巧板游戏的延伸。在利用废旧材料的建构过程中,可开阔幼儿视野,发展幼儿思维,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表演类活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游戏就是把真实的东西转变为幼儿想要的东西,从而使幼儿的自我得到满足。表演类游戏是连接幼儿主观世界(梦想)和客观世界(现实)的桥梁,促使他们持续进行表演游戏的原因只是“好玩”,而不是来自外部的命令、要求或奖赏。户外开展表演游戏,资源更加丰富,游戏场景可变多样,游戏材料可就地取材,使表演游戏更具游戏性。按照表演形式的不同,表演类游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指幼儿自己扮演角色进行表演的游戏活动。幼儿选择的表演内容主要是留下深刻印象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如看了动画片《巴拉拉小魔仙》,幼儿在进行户外游戏时情不自禁地扮演角色呼喊口号:“巴拉拉能量——呼尼拉——魔仙变身;巴拉拉能量一沙罗沙罗—小魔仙——全身变。”然后幼儿根据角色摆出各种不同的造型,而且会反复地呼喊口号,反复地摆出形象的造型,完全沉浸在自娱自乐的表演之中。

操纵表演。操纵表演是幼儿借助于操纵手影、木偶、皮影等进行表演的游戏。其中手影和木偶是幼儿在户外易于开展的游戏。手影游戏十分简便,且历史悠久。在充足阳光的照耀下,通过手势的变化,可创造出千变万化的造型。木偶有布袋木偶、手指木偶、杖头木偶和提线木偶等几种类型,其表现形式就是人偶同演。在户外,幼儿经常玩的游戏就是手指木偶,即在幼儿手指上套上一个简单小动物、小人的头饰,甚至在手指上画上各种表情的人物进行表演,既简单易操作,又能满足幼儿表演的兴趣。

音乐表演。户外活动时,经常看到几个女孩子,摘下自己的纱巾边唱边跳,其歌词、曲调、动作完全是自创的。这种自发的唱歌、跳舞是自娱性的音乐表演游戏,没有目的,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具有自发性、趣味性和随机性的特点。

美劳类活动

美劳类游戏是幼儿艺术情感的一种释放表达和劳动运动的体验活动。不同于室内的美劳游戏,户外的美劳游戏更具自由性、自主性、丰富性和空间的开阔性等特点。涂鸦、装饰、采摘是幼儿户外美劳类游戏的几种主要形式。

涂鸦。户外涂鸦游戏为幼儿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使幼儿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地发挥。幼儿随意地涂画,没有主题,没有目的,不是想什么画什么,而是画什么想什么。小班幼儿属于基本形状涂画游戏阶段,不能抓住物体的整个形状特征,只是把自己看到的—部分象征性地去命名。中、大班幼儿的涂鸦属于初期绘画游戏阶段。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手运动机能的发展和形象积累的增加,他们开始表现自己所想的内容。

装饰。装饰是幼儿满足艺术追求的一种游戏活动,物品的色彩、图案均可让幼儿展开想象。利用各种纹样、颜色,在瓶子、轮胎、矿泉水桶、纸箱等一系列废旧物品上进行自由的美化装饰,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当然,除了开展运用美术工具的装饰活动,还可以开展给娃娃搭配服装、头饰的活动,提高幼儿对美的欣赏,满足幼儿创造的兴趣。

采摘。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采摘活动,即能让幼儿在采摘的过程中发展手部小肌肉,获得感官上的快感,又能让幼儿走进大自然,满足其观察感知的兴趣。根据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小班幼儿适合能够直接采摘的小红果、草莓等果实,而中、大班幼儿可以借助工具采摘或采摘有一定技巧的植物,如花生、胡萝卜、地瓜、黄瓜、芸豆、豆角、小白菜、小油菜等植物。

探究类活动

探究是对当前事物的性质(例如形状、颜色、软硬)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的变化(形状改变、空间位移等)与自己的动作之间的关系的考察,通常是视觉、听觉、触觉、本位觉等感知觉的联合活动。儿童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他们不知疲倦地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获得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户外环境的特点可激发幼儿开展探究的主动性,探究类游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种植。种植是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进其触觉体验的一种游戏活动。通过对植物的播种、浇水、拔草、施肥,幼儿能亲眼看到植物从一颗种子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特征和基本特性,感受生命的成长。幼儿进行种植、观察、管理等系列活动,不仅学到了许多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掌握了简单的种植技能,还激发了科学探究的欲望,感受到了种植的乐趣。

养殖。喜爱小动物是幼儿的共同特点,通过喂养、观察、抚摸等近距离的接触,幼儿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动物的生长变化、生活习性。例如幼儿在饲养兔子时,知道了兔子喜爱吃萝卜、青菜,更喜爱吃苦菜等野菜,兔子有白色、灰色、黄色等颜色,兔子的眼睛不都是红色的,而是和它的皮毛有关,兔子的毛摸上去是柔柔的,兔子走路的时候是一跳一跳的。这一系列的有关兔子的知识,幼儿通过亲身的观察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印象深刻,可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

迷宫。迷宫游戏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和空间智能,帮助幼儿学会整体观察,培养幼儿的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幼儿的耐心。户外迷宫游戏,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使幼儿对空间更具直观感觉,有利于幼儿空间感的获得和发展,能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

冒险。简单粗暴地砍去冒险游戏,其实砍去的是幼儿的创新、自信与探索,砍去的是幼儿的欢愉与快乐。如今许多幼儿十几岁了还不敢独自睡,怕黑,怕打雷;摔倒时没有保护意识,容易磕伤;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习惯于求助大人,依赖性强,意志薄弱,责任感差,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幼时缺乏冒险训练而导致的。冒险是一种训练幼儿体力、技巧,培养幼儿勇敢精神的游戏,适度地开展冒险游戏,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积累自我防护的经验,反而能更大程度地保护幼儿。幼儿是天生的发明家、冒险家,幼儿园应充分利用户外条件为幼儿开展冒险游戏创设环境,让他们大胆地、自由地去感受、去体悟、去探索、去挖掘,在游戏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完善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满足感。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历下区锦屏幼儿园)

丰富的活动作文 篇12

一、在音乐欣赏中提升审美情趣

音乐美学家和作曲家青主曾经说过:“音乐是建筑在美的基础上面的一种艺术。”为了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要注重音乐欣赏教学,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熏陶、感悟,提升审美情趣。只有喜欢才会爱。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课《小手拉小手》时,考虑到这是小孩子的第一堂音乐课,为了激发小朋友对音乐的喜爱,我没有急于组织学唱歌曲,而是先给孩子们播放了几支生动的乐曲让他们欣赏。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首先播放孩子熟悉的《小星星》《拔萝卜》《孙悟空打妖怪》,利用多媒体配之以生动形象的画面,让他们在边观看动画边听音乐中欣赏。接着,我继续让学生点播自己喜欢的歌曲。有的孩子点播了《好妈妈》,有的孩子点播了《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有的孩子点播了《粗心的小画家》,我都一一满足孩子的愿望,利用网络现场播放给孩子们欣赏。孩子们边看边听边跟着节奏哼唱,一曲曲欢快的音乐拨动着他们的心弦,他们在开心的欣赏中享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在每一堂音乐课中,我都会有意识地安排一组相关音乐欣赏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欢快的音乐旋律打动了他们幼小的心灵,开启他们音乐梦想之门,提升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在音乐游戏中丰富审美意境

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音乐游戏活动,将抽象的音乐学习内容生动形象化,寓教于游戏之中,帮助他们在直观形象中轻松学习,提升审美意境。譬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肖快乐”时,可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钟情游戏的特点,开展音乐游戏教学。在教学《母鸡与公鸡》时,首先让学生听音乐辨别音乐中模仿了什么动物,然后让孩子们模仿公鸡打鸣、母鸡下蛋后“咯咯哒”的叫声,并让他们加上动作学习《母鸡与公鸡》,孩子们在生动的模仿中很快学会了歌曲。在教学《小花猫和小老鼠》时,让所有男生戴上小花猫的头饰,全部女生戴上小老鼠的头饰,组织大家玩小猫捉老鼠的游戏。孩子们你追我躲,玩得非常开心。游戏结束后,我再组织学唱《小花猫和小老鼠》歌曲。为了进一步体会音乐的欢快旋律,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又让学生分组进行歌唱表演,要求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设计表演动作,同时跟着伴奏有表情地歌唱。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理解了歌词的含义,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会了歌曲,在互动交流中丰富了音乐意境。音乐教学需要彰显审美主体———学生的能动性,利用游戏、表演等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激情表现,丰富音乐审美意境。

三、在音乐创编中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审美创造是音乐教学的最高境界和追求。在中高年级音乐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想象中创编,在创编中提升。《四季童趣》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一首儿童歌曲,其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聆听和学习,能用欢快的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四季不同特色,我首先通过猜谜导入课题,然后引导学生回想春、夏、秋、冬各有什么好玩的。之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四季不同景物和活动,让他们充分感受四季的不同特征,接着和学生一起学习歌词。学生由于先前的直观感知,很快理解歌词大意及其优美意境,接下来的歌曲学唱显得轻松自然,感情真挚优美。学唱结束后,我设计了一个创编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四季活动的喜好创编歌词,伴着原来的曲子自己吟唱,并大胆地给予展示,和同学分享。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他们的歌词改编出乎意料,有的说:“童趣在春天,是一朵柳絮花,传送歌声与欢笑,歌声(呀)飘满天。”有的说:“童趣在春天,是一只小蝌蚪,游啊游出四条腿,叫声(呀)呱呱响。”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创造能力,我又给他们搭设一个创作平台:创编自己喜欢的节奏和表演形式。这下,孩子们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改编了节奏,令旋律变得绵柔舒缓,有的让歌曲更加欢快动感,有的还加入了小鼓、碰铃、响板等乐器给以配合伴奏,效果还真不错。这样,孩子们的审美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让我们带领孩子们在音乐的路上奔跑,适时松开手中的线,让他们追寻属于自己的快乐,走向光明的未来。

摘要:音乐教学重在音乐审美情趣、审美意境和审美创造等素养的培养,通过音乐元素唤醒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在音乐教学中寄托于形,感知以形,通过各种丰富的活动形式,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提升音乐素养。

上一篇:宝石学宝石鉴定方法下一篇:车间技术员岗位职责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