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

2024-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精选9篇)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 篇1

摘 要:目的 探讨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致病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 621 例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情况进行相关资料采集。分析可能导致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感染情况、饮食习惯、消化道及内分泌疾病、吸烟、口腔卫生、心理因素等。结果 621 例青少年中,314 例曾患口腔溃疡性疾病,占50.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亲遗传、母亲遗传、刷牙时间、消化道及内分泌疾病、饮食习惯等与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遗传、母亲遗传、刷牙时间、饮食习惯等是导致青少年发生口腔溃疡性疾病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刷牙时间、饮食习惯等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刷牙时间及不良饮食习惯属于可控因素。因此,加强口腔溃疡性疾病健康宣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发生率。

关键词: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危险因素

口腔溃疡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以口腔黏膜损伤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好发于唇、舌尖、舌边缘以及颊等部位的黏膜[1],临床表现为自发性烧灼痛、刺激痛,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说话与进食[2].口腔溃疡一般不会出现全身症状,疾病具有自限性特点,病程多在 1~2 周。但由于口腔溃疡往往反复发作,因此给患者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目前,临床上口腔溃疡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考虑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4].为进一步探讨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致病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客观依据,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 621 例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情况进行分析,分别对遗传因素、感染情况、饮食习惯、消化道及内分泌疾病、吸烟、口腔卫生、心理因素等与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进行相关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本研究共纳入青少年 621 例,调查对象均为本社区的高一至高三学生,调查时间为 年 10-12 月。621 例青少年中,男性 283 例,女性 338 例;年龄 15~19 岁,平均年龄(17.3±2.4)岁。

1.2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采集青少年一般资料的同时,通过事先设计的问题,对青少年既往口腔溃疡性疾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以 P<0.05 为差异具有显着性。

2结果

2.1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发生情况621 例青少年中,共有 314 例曾患口腔溃疡性疾病(为病例组),占 50.56%.

2.2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亲遗传、母亲遗传、刷牙时间、消化道及内分泌疾病、饮食习惯等均与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见表 1.

2.3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父亲遗传、母亲遗传、刷牙时间、饮食习惯等是导致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 2.

3讨论

口腔溃疡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发病率约在 20%[5].近年来,随着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是口腔溃疡的好发人群,发病率高达 50%~60%[6,7].本研究中,621 例患者中有 314 例曾患口腔溃疡性疾病,发病率达50.56%.导致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发育尚不成熟,机体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此外,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及心理承受能力亦与成年人有着较大差异。以往对口腔溃疡性疾病与相关因素的.研究往往是整体研究,并没有将青少年进行单独分析,获得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本研究将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找到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客观依据。

3.1遗传因素与口腔溃疡性疾病

本研究发现,遗传因素与口腔溃疡性疾病联系密切.无论是父亲遗传还是母亲遗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均表明属于口腔溃疡性疾病的高危因素(P<0.05)。有研究证实,双亲遗传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交替遗传。究其原因在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个体性差异较大,除非存在血缘关系,否则相同的概率极小[8].曾有报道,12 对同卵双胞胎中有 11对存在相同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生情况,一致率高达 92%左右,而7 对异卵双胞胎中仅有 4 对存在相同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生情况[9].

3.2口腔卫生与口腔溃疡性疾病

本研究中,每日刷牙次数与口腔溃疡性疾病并无显着相关性(P>0.05),但刷牙时间却与口腔溃疡性疾病有着密切联系(P<0.05)。刷牙是去除牙菌斑、保持口腔清洁的一种方式。若口腔卫生条件较差,会导致多种微生物在口腔内大量生长与繁殖.有研究表明,与口腔溃疡发生较为密切的细菌为链球菌,其能够粘附在牙面,是口腔早期的定植菌[10].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联系密切.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Hp存在于口腔黏膜及牙菌斑中,进一步研究证实Hp亦与复发性口腔溃疡联系密切[11].因此,为预防口腔溃疡,建议青少年每天刷牙 3次,且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 3 min.

3.3饮食习惯与口腔溃疡性疾病

研究表明,很多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缺乏情况,如缺乏常见的铁、锌、叶酸以及维生素 B1、B2、B6、B12等[12,13].本研究发现,煎炸熏烤食物与口腔溃疡性疾病关系密切(P<0.05).煎炸熏烤食物往往存在大量营养物质流失的情况,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较多营养物质的青少年极其不利.另外,煎炸熏烤食物较为粗糙,会对口腔黏膜造成一定刺激,是引发口腔溃疡性疾病的重要因素[14].因此,学校与家庭要共同关爱青少年,注意其膳食均衡,避免营养缺乏.

3.4心理因素与口腔溃疡性疾病

目前很多临床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口腔溃疡联系密切[15].尤其是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直接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16].然而,本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与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并无明显联系(P>0.05),与成年人的研究结果截然不同。我们认为,青少年与成年人在免疫状态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导致研究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刷牙时间、饮食习惯等有着密切联系。其中,刷牙时间及不良饮食习惯属于可控因素。因此,加强健康宣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源媛,王新文.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7(11):270-273.

[2]刘晓雯.高中生心理因素致口腔溃疡发病的临床探讨[J].河北医学,2014(7):1207-1209.

[3]陈净,孙勤国.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5(10):3264-3266.

[4]夏缨.导致青少年发生口腔溃疡的致病因素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7)241-242.

[5]张立军.消化道相关性口腔溃疡的中西医治疗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 25-26.

[6]杜义军,刘金里,苑艳娟,等.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免疫指标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3):430.

[7]罗岗.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研究及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5(18):284-285.

[8]尹丽欣,吴士国,吕武,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药物治疗[J].河北医学,2012,18(9):1319-1320.

[9]郑艳,张燕,赵春阳,等.中医药治疗口腔溃疡的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6):713-714.

[10]马原野,刘书华,王红,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根治与发病机制研究[J].医学信息,2015(44):83.

[11]张晓春.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5(43):32.

[12]李娜.饮食控制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5,33(5)172-173.

[13]陈丽.复发性口腔溃疡与个人生活习性相关性研究[J]医学信息,2015(38):222.

[14]邹玉红,杨静,陈春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TNF-α、IL-2,6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9):1299-1301.

[15]赵洪波.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菌群情况检验结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6):29-30.

[16]申建华.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检验结果[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6):61-62.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 篇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改善,恒牙期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也明显增加,然错牙合畸形矫治也深受大家所关注。因矫治周期较长,且矫治器的结构具有一定特殊性,增加了患者保持口腔卫生的难度,一旦护理不到位则易致牙龈炎等发生。本调查目的是了解宁波市青少年正畸口腔健康及保健情况,以为正畸患者口腔疾病发生提供相关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调查2014年6月-2015年6月212例在宁波市口腔医院实施口腔正畸者的口腔健康及保健情况,将年龄>14岁者为青年组,≤14岁者为少年组,各106例;正畸患者共212例,其中男性为100例,女性为112例;另选取宁波市106例在校中学生为本次调查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66例。

1.2 方法

根据宁波市青少年口腔正畸实际情况,结合本次调查目的设计调查表。调查表由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商讨制定,效度为0.95,重测信度0.88。本次调查人员均经严格培训,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执行本次调查任务。主要调查内容:牙龈炎及龋齿病发生情况、口腔保健情况(定期洁牙、正确刷牙、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3]。本次调查共发放318份问卷,问卷填写前由调查员向受调查者进行详细讲解,然后由受调查者填写或由受调查者口述,调查员协助或帮助其填写,调查则通过定点或入校方式完成,回收问卷318份,回收率100.0%,有效率100.0%。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所得数据均录入excel表中,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采用率表示及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口腔健康情况比较

少年组正畸者与对照组在牙龈炎及充填率方面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牙龈炎患病率及龋齿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正畸前后患者与对照组口腔保健情况比较

正畸前、正畸后青少年与对照组于刷牙时间≥3 min、刷牙次数≥3次方面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畸后,患者每日刷牙次数≥3次、刷牙时间≥3 min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畸前、后及对照组于每半年洁牙一次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正畸患者与对照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正畸患者与对照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对于口腔正畸患者来说,因矫治器结构的特殊性及需长时间留存于其口腔内,从而易致食物残渣等滞留,最终使牙石和菌斑等于口腔内堆积,影响口腔健康[4]。据相关文献报道[5],青少年矫治前患龋齿率为40.28%,牙龈炎患病率为51.39%。通过调查发现,宁波市少年、青年组龋齿患病率分别为46.2%和34.9%,而牙龈炎患病率分别为66.0%和56.6%。从以上表2、表3可知,正畸患者口腔保健及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是由于正畸患者在进行矫治过程中,医生及护士可给予其专业而持续的健康指导,同时督促及教育其正确刷牙及使用牙线等,从而使患者易掌握相关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患者在接受正畸治疗期间,医生可给其讲解口腔疾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从而有利于其改变不良口腔卫生习惯。我国目前尚未完全普及口腔卫生健康教育,部分学生对口腔疾病知识及口腔卫生保健等知识的了解甚少,致使其未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本次研究中,正畸患者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于正畸患者来说,虽然在治疗期间保持了较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口腔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因矫治器长时间留于其口腔中,食物残渣易存留于矫治器中,不利于口腔卫生的日常维护,因此对口腔卫生产生不利影响,导致降低患者刷牙效果而形成牙菌斑,易致患者发生牙周炎及龋齿等[6]。调查发现,少年组患者发生龋齿率明显高于青年组,而其牙龈炎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青少年人群来说,12~15岁为恒牙龋齿疾病发生的高峰期,此期间需加强对年轻恒牙的防护,减少或避免龋齿发生[7]。少年正畸患者在治疗期间,因其年龄较小,一般在家属帮助下来院就诊,缺乏主动性,使其不能较好地控制相关口腔疾病发生危险因素[8]。因此,当患者来院复诊时,医生可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对一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指导患者正确掌握使用矫治器后口腔护理方法。同时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由家属督促进行检查。

目前,宁波市正畸患者口腔卫生及保健情况尚处于不理想状态。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需由社会、学校、家庭联合执行口腔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学校应开设课程以提高青少年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掌握,以利于其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减少或避免口腔疾病的发生。此次研究中,因受时间及人为因素影响,导致本次研究样本数量略小,同时本次未对患者发病相关因素实施详细调查,所以为得出更为准确的数据尚需不断扩大样本深入研究,以更好地为青少年人群服务,促进其健康成长。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宁波市青少年正畸后患者口腔健康及保健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法 通过调查宁波市2014年6月-2015年6月212例实施口腔正畸者口腔健康及保健情况,将年龄>14岁者定为青年组,≤14岁者定为少年组,各106例。另选取宁波市在校中学生为本次调查对照组。结果 少年组正畸者与对照组在牙龈炎及充填率方面比较,P<0.05;青年组牙龈炎患病率及龋均与对照组比较,P>0.05。正畸前、正畸后青少年与对照组于刷牙时间≥3 min、刷牙次数≥3次方面比较,P<0.05;经正畸后,患者每日刷牙次数≥3次、刷牙时间≥3 min,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正畸前、后及对照组于每半年洁牙一次方面比较,P>0.05;正畸患者与对照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P<0.05。结论 正畸患者于医院实施正畸过程期间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保健习惯,从而提高其口腔保健水平。医院需加强对少年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监控,并为其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口腔,正畸,保健

参考文献

[1]Report of a WHO Expert Committee.Guid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M].Technical Report Series 870.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eneva,1997.

[2]朱慧峰,乜金茹,张彦军,等.青少年口腔卫生问题与肥胖的关系[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4):304-307.

[3]李冰,武秀萍,张楠,等.健康教育对改善9~10岁儿童口腔卫生状况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488.

[4]武秀萍,李冰,冯云霞,等.个体化口腔卫生强化教育对固定矫治的青少年患者口腔卫生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30(5):310-311.

[5]黄伟,黄毅.阳泉市城区青少年牙周炎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70-71.

[6]贾凯,曹德琴.青少年固定正畸牙周组织状况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5):482-483.

[7]田淳,李伟丽.正畸病人牙周组织炎症行不同口腔卫生宣教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2,26(15):1419-1420.

青少年口腔正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篇3

【关键词】 青少年;口腔正畸;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54-02

口腔正畸即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将畸形的牙颌通过正畸的治疗进行矫正,从而达到美观、健康的功能、稳定牙列的目的。临床上常口腔正畸常用方法有普通正畸、隐形正畸、手术正畸、烤瓷矫正等。青少年常为口腔正畸的最佳年龄,根据有关研究,口腔正畸最佳年龄为11-12岁,所以提高青少年口腔正畸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稳定的支抗决定着矫治成功与否,传统的正畸方式疗效差,患者的依从性小,且稳定性差,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取得明显的疗效,已成为口腔领域研究的热点,为进一步探讨微型种植体对于口腔正畸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对我院收治100例口腔正畸手术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分析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口腔正畸青少年100名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中,男22 例,女 28 例,年齡 11-17 岁,平均(12士1.2)岁;对照组中,男24 例,女 26例,年龄 10-18岁,平均(12±1.1)

岁。入选标准:牙弓前突者55例,开唇露齿者32例,牙前区牙列Ⅲ度拥挤者13例,口腔卫生良好者;排除标准:牙龈炎者,牙周炎者,口腔严重感染者,其他口腔黏膜性疾病者。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观察组予行微型种植体支抗:第一步,完善术前准备;第二步,植入微型种植体:予患者0.02% 洗必泰漱口后,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需支抗的牙齿用黄铜丝分开,并标记植入位置、拍摄并检查牙根形态和植入部位形态,在植入微型种植体过程中,需注意患者口腔软组织不被误卷入,必要时,患者术后可予术后口服抗生素避免感染;第三步,微钛钉对种植体加力;第四步,每个月复诊1次,更换Ni2Ti2拉簧,9个月后待微钛钉取出后无需特殊处理,几天后会愈合良好。对照组行口外弓支抗,每天治疗10小时左右,牵引力量达约250g左右,其他治疗同观察组,疗程亦然为9 个月。于治疗前后采用头颅定位侧位片并比较组间及治疗前后的颌骨和牙颌情况。疗程满9个月后,对所有患者正畸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调查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3.观察指标:对 2 组术后上下切牙倾角、凸距差和磨牙位移值等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4. 我们使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结果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当 P < 0.05 时,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比较2组100例患者经过9个月的治疗,观察者患者耐受了微型种植体,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非种植体支抗治疗对青少年口腔正畸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调查患者对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满意度更高。见下表。

正畸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调查患者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度 口腔正畸改善 观察组50 例 97% 96%对照组 50例 76% 80%三讨论

口腔牙齿畸形是青少年常见口腔问题,部分学者研究显示约9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颌畸形,它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不自信、自卑感等,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对青少年口腔畸形进行矫正、恢复患者自信等尤为重要。我国青少年主要的口腔正畸问题为颌关系不规则、牙间隙不正常和牙列不规则等。 口腔正畸是治疗牙颌畸形的主要手术方法,青少年为治疗的主要对象。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取得明显的疗效,为进一步探讨微型种植体对于口腔正畸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通过上述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是临床口腔正畸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 冯贻苗,房兵,娄新田,等 . 微型种植体支抗 - 骨界面压力侧和非压力侧的组织学研究 [J].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1,18(1):27-31.

[2] 张敏,张立亚,刘佳,等 . 运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矫治埋伏阻生牙 [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1,18(4):209-210.

[3] 郭铁,程学斌,龚海 . 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在矫正双颌前突中的临床应用 [J]. 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10,5(9):58.

[4]张新文.医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3, 20(4): 44~45

[5]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 22(4): 26~32

口腔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小结 篇4

我们组织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学生都受益非浅,认识到关注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并积极参加到口腔健康活动中来。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种口腔健康行为习惯的理念的一种形成,所以说,我们的这次班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作简要小结:

一、给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宣传,学生明白了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做口腔检查等等。

二、主题班会,以“四个护齿好习惯,三十二颗好牙齿”为主要内容,通过讲故事等形式,向学生生宣传“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少吃甜品和含糖饮料,餐后和零食后咀嚼无糖口香糖”的四个护齿好习惯,以及如何正确刷牙的方法等。字串2

三、在班会中要求把护齿好习惯向家人推广的活动。组织学生和家人一起学习护齿知识,鼓励学生的父母和亲属共同参与爱牙活动,同时在生活中共同监督护牙活动的实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让学生的家人也能在活动中收获知识。

口腔健康开业致辞 篇5

口腔健康开业致辞

伙伴们过年好!

其实成功是比较简单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把他搞复杂了,成功就是要有一件牛逼的本事,然后好好服务需要这个牛逼本事的的人。我们把他搞复杂的根本原因,就是连个牛逼本事都没有的人,天天谈状态,夜夜谈成长,心比天还大,人比狗都疯。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到底牛在哪?从哪里学到?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无法替代的闪光点,所以,不专一门,哪能有过人之处?

无过人之处,就不要认为大家看得起你。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又要别人给面子,又不想付出去成长,这是不可能的事。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成长、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天天在讲抓项目管理,培养特长生,政策大家都知道,但有一部分人就是不行动,大家不行动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无用!公司苦口婆心,只为大家成长,口腔医学这个领域,您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哪?您有理想,我来帮您!我们共同努力!

伴们,及时行乐定会走向绝路。人生不怕苦中作乐,就怕及时行乐,小屁孩就开始电子游戏狂,没有挣钱能力就有极强的泡女人能力,看着别人有钱花钱,自己没钱也花钱。好酒好肉天天不断,白天困,晚上精神,有难处就神精。这样的一群人我们叫及时行乐。及时行乐的人,包是要名牌的,吃要特色的,房子要大的,工作要喜欢的,能力屁都没有,上进心什么都不是,及时行乐只有死路一条。

伙伴们,人生贵在淡学,淡学就是做人看淡,生命在学。

把自己的价值放到最重要的位子,把自己的面子放到最不重要的位子。静观形式而成长。

为什么有些人的竞争力一直没有改变,不能突破性变化,搞来搞去还是得靠别人的成长带动,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发现与分析到自己的牛逼之处,一不小心产生误判。形式变了,世界也变了,想到到说到再到做到,有很远的距离要走,只有淡学,淡中求不宠,学中求竞争,这样才不会过气。

口腔健康的宣传标语 篇6

2、牙美心更美,笑容更动人。

3、您的笑容,就是对我们的肯定。

4、幸福微笑,从此(齿)开始。

5、时尚美丽,有口皆碑。

6、美丽自信,从齿开始。

7、此时(齿噬),我们正在努力。

8、一个微笑,闪耀出珍珠般的光芒。

9、微笑,是最美的语言。

10、呵护健康,笑容绽放。

11、轻松绽放迷人笑容。

12、口腔健康,尚美有方。

13、呵护口腔健康,笑容完美绽放。

14、品质尚美,有口皆碑。

15、时尚健康,美美口腔。

16、您的口腔健康顾问。

17、健康口腔专家,呵护您的口腔。

18、更美的笑容,尚美口腔缔造。

19、走进尚美口腔,保存生活滋味。

20、尚美口腔,口留余香。

21、更多微笑,更加自信。

22、自信的微笑,更美丽的你。

23、打造更专业的服务。

24、牙齿问题,交给尚美。

25、口腔健康,尚美帮忙。

26、专业,让您的口腔爱尚美。

27、帮还原你牙齿健康。

28、牙齿好,吃饭香,选尚美,好牙齿。

29、牙痛拜拜,自信迷人。

30、尚美口腔诚信服务,为您打造美丽笑容。

31、美丽微笑,尚美精心呵护。

32、牙痛拜拜,轻轻松松。

33、尚美五星级,笑容更迷人。

34、牙痛难题,分秒解决。

35、原来健康可以如此简单。

36、星级体验,口腔专家。

37、看牙到尚美,健康永相随。

38、请带走您的健康口腔,留下我们共同的笑容。

39、呵护口腔健康,尚美不负众望。

40、至尚至美,口齿健康。

41、口腔护理,我们更专业!

42、尚美口腔,专业的,值得信赖!

43、关爱口腔健康,尚美与您携手同行。

44、唇齿相依,尚美相伴。

45、星级口腔门诊,安全美好生活。

46、选择尚美,生活更美。

47、尚美口腔,牙齿健康。

48、尚美服务,笑看常开。

49、走进尚美口腔,笑容从齿绽放。

50、走进尚美,口腔无味。

51、引领时尚,创造完美!

52、牙病非小事,星级才健康。

53、舌尖上的中国,口腔中的尚美!

54、不能给你一口好牙,赔你一生相伴。

55、健齿万家,乐享天下。

56、护齿世家,舒适万家。

57、尚美口腔,开齿健康。

58、星级尚美,心爱上美。

59、尚美服务品质,口腔健康百年。

60、牙不再痛,美丽展颜。

61、打造星级服务,开齿尚美口腔。

62、尚美口腔,不止健康。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 篇7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取样方法

随机选取50 名固定矫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3 例,女27 例,平均年龄13.6 岁。要求无系统性疾病及口腔黏膜病、牙周病;取样前2 周未使用抗生素等药物。研究对象在早餐后仔细刷牙,停止饮食2 h后取样。在同样条件下分别在戴矫治器前、戴入后1、2、3、6 个月时用漱口法获取微生物学样本。用10 ml无菌PBS液(浓度为0.01 mol/L,pH值为7.2)漱口1 min,取含漱液于10 ml离心管中,于2 h内送实验室。

1.2 鉴定培养方法

获取的微生物学样本离心混悬后,取50 μl接种于CHROMagar Candida鉴定培养皿上(法国科玛嘉公司),于普通大气条件下37 ℃孵育36~48 h。

根据菌落的颜色来判断不同的念珠菌种类,绿色菌落是白念珠菌,紫色菌落是平滑念珠菌,蓝色菌落是热带念珠菌,粉红色菌落为克柔念珠菌,白色菌落为该培养基不能鉴别的其他真菌。同时对不同颜色的菌落进行计数。7 d不生长为阴性。

1.3 白念珠菌的PCR鉴定

采用离心柱型酵母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提取待检菌株DNA,每株含量1×108/ml。

应用野生株噬菌体M13 小卫星特异核心序列为单一引物进行PCR扩增,引物序列为5'-GAGGGTGGCGGTTCT-3' [3],由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成;取25 μl扩增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 (3 V/cm)4 h,溴化乙锭染色(浓度为0.5 μl/ml),紫外灯下观察,并经成像仪拍照。

阳性对照均采用ATCC90028国际标准白念珠菌, 阴性对照是灭菌的PBS缓冲液。

2 结果

2.1 Candida CHROMagar 鉴定

培养结果见图 1~5。

2.2 白念珠菌PCR鉴定

结果见图 6~7。

2.3 矫治前后各期带菌率及菌种分析

见表 1~2。

2.4 各时期总菌落数分析

见表 3。

对上述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不同培养皿的总菌落数量无差异(P=0.928>0.05),说明培养皿及培养条件完全相同。而不同时期总菌落数有显著性差异(P=0.003<0.05),在治疗前与治疗2 个月之间、治疗前与治疗3 个月之间、1 个月与2 个月之间这3 个阶段有显著增加(P均<0.05);在治疗2 个月与6 个月之间有显著下降(P=0.009 289<0.05)。各时期菌落数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治疗2 个月后,菌落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个时期。对照ATCC90028国际标准白念珠菌对临床培养结果为绿色的菌落进行PCR检测,确认均为白念珠菌。同时对与白念珠菌有相似基因型的ATCC6258国际标准都柏林念珠菌也进行了PCR反应与对照,结果证实临床样本中的绿色菌落无都柏林念珠菌。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菌落、菌种见图下方标注。比例尺:10mm/每格

different kinds of Candidas appeared different colors, under the figures are the explanation. Scale: 10 mm/square

1:Marker; 2:ATCC90028白念标准菌; 3、7:ATCC6258都柏林标准菌; 4-6:临床患者样本

1:Marker; 2:ATCC90028 Candida albican; 3,7:ATCC6258 dubliniensis; 4-6:clinical samples

1:Marker; 2~4:患者A的3 个克隆; 5~7:患者B 3 个克隆; 8~9:患者C的2 个克隆; 10:患者D的1 个克隆; 11:ATCC90028白念标准菌

1: Marker; 2-4: 3 colons of patient A; 5-7: 3 colons of patient B; 8-9: 2 colons of patient C; 10: 1 colon of patient D; 11: ATCC90028 Candida albicans

3 讨论

本研究戴矫治器前正常青少年的口腔念珠菌检出出率为14%,比报道的24%~40%[4]低。可能是由于受检者均在取样前刷牙,降低了口腔内的微生物数量;也可能是地区差异所致。

与矫治前比较(1)χ2=6.383 0,P<0.05,(2)χ2=5.263 2,P<0.05,各时期单纯带菌率及总带菌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戴入矫治器3 个月内,口腔念珠菌的带菌率和菌落数比治疗前有明显增加,在第2 个月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原因可能是:

①固定矫治器引起口腔黏膜上皮的局部防御机制减弱 口腔黏膜上皮的机械屏障和不断更新代谢在防御感染中起重要作用[5],任何原因造成的口腔上皮完整性破坏, 均易被念珠菌黏附(adherence)[1]。戴入矫治器的最初阶段,许多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唇颊黏膜损伤、口腔溃疡或牙龈炎症,均可导致局部防御机制减弱。

②念珠菌与口腔细菌的相互作用 白念珠菌与宿主细胞和其它微生物间的相互黏附是维持其共栖于人体的重要因素。体外研究表明, 大肠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能抑制念珠菌的致病力, 专性厌氧菌可抑制白念珠菌对黏膜的黏附和增殖; 也有报告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念珠菌有协同致病作用[6]。而Grimaudo 等[7]认为白念珠菌与口腔梭杆菌属的凝集,可能是其定植于口腔的重要因素。

根据口腔微生态学理论,口腔中微生物与宿主存在生态平衡,一旦宿主某些条件改变,就会引起口腔中微生物种类、数量和比例的变化[5]。固定矫治器戴入后,改变了口腔内原有的生态平衡,引起口腔微生物菌丛的变化。Diamanti-Kipioti[8]研究发现,固定矫治患者口腔内产黑色素类杆菌、中间类杆菌增多,厌氧菌/兼性厌氧菌的比例增加,以类杆菌属、梭形杆菌和螺旋体为数居多。国内研究表明,矫治器戴入后,球菌比例逐渐下降,而杆菌比例升高 [9]。固定矫治患者口腔内杆菌比例的增高,使念珠菌更容易在口腔内定植。

(%)

注:C.a 为白念珠菌;C.g 为平滑念珠菌;C.tr 为热带念珠菌;C.k 为克柔念珠菌;X为CHROMagar鉴定培养基不能鉴别的未知真菌。“+”示有2 种或3 种菌落同时存在。

③念珠菌与矫治器部件的黏附作用 研究发现念珠菌可在不同牙科金属材料表面黏附,黏附量与材料种类和表面粗糙度相关[10]。关于念珠菌在金属或陶瓷矫治器表面是否具有黏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④念珠菌与矫治患者抵抗力的关系 念珠菌带菌人数的增加还可能与矫治器初戴的适应阶段患者全身的抵抗力暂时减弱有关。治疗3个月后带菌率又逐渐下降,可能是由于患者逐渐适应了新的口腔环境,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全面恢复所致。念珠菌菌落数量增加,可能与矫治器初戴阶段患者口腔内菌斑指数升高、微生物总量增加有关。

除白念珠菌外的其它菌种和混合带菌人数增加,可能与不同菌黏附力的差异、细菌真菌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正常人群念珠菌混合带菌的比例为10%~11.3%,念珠菌感染者混合带菌率为23.8%,高于正常人群[11]。本研究发现,戴矫治器后,混合带菌者比例明显增高,是否表明固定矫治器会增加念珠菌感染的可能性还不明确。

除白念珠菌之外的其它念珠菌带菌人数增加,可能是由于各种念珠菌的适宜生存条件不同。戴入矫治器后,口腔内菌斑pH值、微生物菌种和数量等都会有所变化,可能白念珠菌外的其它念珠菌更易与此时的口腔细菌发生凝集作用,或是与矫治器有更强的黏附作用。研究发现克柔念珠菌对非生物表面的黏附力非常强大, 它能凭借细胞表面疏水性附着于无生命物质的表面并繁殖[12]。它对矫治器是否具有相似的特性还不清楚,但克柔念珠菌带菌人数和菌落数的增加可能与这种特性相关。其它菌种增加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CHROMagar Candida培养基上不能直接鉴别的白色菌落,可能是除白念珠菌、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之外的其他念珠菌菌种以及非念珠菌的其它酵母菌。实验中发现,在CHROMagar Candida培养基上白色菌落呈现出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可能存在几种不同菌种。对白色菌落的进一步鉴定,可通过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

4 结论

固定矫治器会引起青少年口腔念珠菌带菌率和菌群变化。固定矫治前后青少年口腔念珠菌带菌率、总菌落数量及念珠菌种类均有明显变化。

参考文献

[1] Odds FC.Candida and Candidosis:A review and bibliogra-phy[M].London:Balliere Tindall,1988:93-104.

[2] 徐岩英,胡碧琼.成人口腔念珠菌感染易感因素的多元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2):40-41.

[3] Meyer M,Maszewska K,Sorrell TC.PCR fingerprinting:A convenient molecular tool to distinguish between Candida dubliniensis and candida albicans[J].Med Mycol,2001,39(2):185-193.

[4] Kleinegger CL,Lockhard SR,Vargas K,et al.Frequency,intensity species,and strains of oral Candida vary as a func-tion of hostage[J].J Clin Microbiol,1996,30(1):2246-2254.

[5] 周学东,胡涛.口腔生态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2.

[6] Samaranayake LP,MacFarlane TW.Oral candidosis[M].London:Butterworth,1990:10-103.

[7] Grimaudo NJ,Neabitt WE.Coaggrega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with oral Fusobacterium species[J].Oral Microbiol Immunol,1997,12(3):168-173.

[8] Diamanti-Kipioti A,Gusberti FA,Lang NP.Clin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effects of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J].J Clin Periodontol,1987,14(6):326-333.

[9] 林立,罗颂椒,梁甲兴,等.正畸矫治器对牙面细菌组成变化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2,20(2):121-124.

[10]唐颖,刘莉,梁峥嵘.钛合金和钴铬合金表面白念珠菌粘附的研究[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6,27(2):84-86.

[11]周菊芬,徐岩英.口腔念珠菌混合带菌及感染的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18(4):329-331.

克服口腔不良习惯健康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课时:1课时

1.让学生知道口腔不良习惯是影响口腔健康的重要原因; 2.让学生自觉养成克服口腔不良习惯的好习惯; 3.自觉进行行为训练;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口腔不良习惯是影响口腔健康的重要原因;让学生自觉养成克服口腔不良习惯的好习惯;自觉进行行为训练。教学难点:学生从那些方面去克服口腔不良习惯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口腔不良习惯),引入课题: 1.播放课件; 2.谈话内容(略)

二、对照课件,了解口腔不良习惯:

1.吐舌习惯;(1)学生讨论有什么害处?(2)要求学生自查和他查; 2.咬唇习惯;(1)学生讨论有什么害处?(2)要求学生自查和他查; 3.吮指习惯;(1)学生讨论有什么害处?(2)要求学生自查和他查; 4.口呼吸习惯;(1)学生讨论有什么害处?(2)要求学生自查和他查; 5.咬物习惯;(1)学生讨论有什么害处?(2)要求学生自查和他查; 6.偏侧咀嚼习惯;(1)学生讨论有什么害处?(2)要求学生自查和他查;

三、看课件,了解怎么去克服口腔不良习惯?

1学生讨论怎么去克服口腔不良习惯,从那几个方面入手? 2老师引导归纳

四、学生自主发言:学了这课,你想说点什么?

五、教师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了有那些口腔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那些危害,我们怎么去克服口腔不良习,保持身体健康,从而更好的去健康成长,去学习成才。

六、课外延伸:在班上自由组合几个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口腔卫生习惯的调查和宣传。

七、反思:不良的口腔习惯,对学生学生成长危害很大,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好习惯对成长的益处。

板书设计: 口腔不良习惯: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 篇9

保护牙齿四部曲灿烂生活每一天

授课教师:武汉市东西湖区三店学校吕团恒

一、授课内容:四个护齿好习惯(授课班级:三年级一班人数:40人)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牙齿的基本特征、主要功能了解龋齿形成原因,知道如何预防和保护牙齿;

2、掌握必要的口腔健康知识和技能;

3、知道爱护牙齿的重要性,养成护齿的4个好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4、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

三、教学重点:养成护齿好习惯: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餐后或零食后咀嚼无

糖口香糖;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保持饮食平衡。

四、教学过程:

(一)小游戏:猜谜语(谜语激趣,导入课题)

1.师课件出示谜面:兄弟生来白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切菜舂米快又快,人人吃饭离不开。

2.生猜出谜底后,师揭题扳书。(课件出示课题:保护牙齿四部曲灿烂生活每一天)

3.课件展示本课引言部分:同学们,牙齿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有咀嚼食物、辅助发音等功能,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与美。世界卫生组织把牙齿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牙齿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有咀嚼食物、辅助发音等功能,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与美。世界卫生组织把牙齿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

4.课件出示小资料:口腔卫生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口腔问题已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而我国的口腔保健意识仍需要大幅度提高。在中国,平均每个孩子有4.56颗坏牙,根据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的恒牙患龋率为49.88%,儿童的乳牙龋率为76.55%。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病列为仅次于癌症、脑血管疾病的第三大顽疾。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牙齿,吃饭离不开它,说话需要它。人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口健康洁白的好牙,露齿一笑,多美啊!你的牙齿健康吗?你的笑容自信吗?怎样才能让健康的牙齿陪伴我们一生呢?小小牙齿究竟藏着多少秘密?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张开自己的嘴巴,一起来探索一下小小口腔里的奥秘!

(二)认识我们的牙齿

1“阳光笑脸”随我秀活动:师:每天我们都要用到牙齿吃东西,你有没

有关心过它们的成长呢?你仔细观察过它们的模样吗?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小镜子,请同学们张开嘴巴,看看小小嘴巴里有什么秘密?呆会老师要给大家要照一张合影,看看谁的笑容最自信、最灿烂,如果愿意的话,老师还可以为你照一张脸部开心特写。(全班或分小组照合影,最好现场将照的照片通过数据线传到投影仪屏幕上)

2.小体验:瞧瞧我的牙齿宝宝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用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观察自己牙齿的数量、颜色以及形状特征。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4.教师运用课件,带学生一起学习口腔基础知识

⑴牙齿的重要性:①它帮助我们切断和磨碎食物,使肠胃容易消化食物;②它帮助我们发音,如果没有门牙,说话就会不清楚;③它也让我们脸部轮廓丰满;如果缺少了牙齿,脸部就凹陷,像个小老人。

⑵儿童替牙期:人的一生有2副牙齿,第一副叫乳牙,第二副叫恒牙。健康的恒牙一共有28-32颗,终生不再替换。恒牙包括切牙、尖牙和磨牙,它们各有分工,是我们咀嚼食物的好帮手。人一生2副牙齿,乳牙(20颗)和恒牙(28-32颗)儿童从6岁前后,恒牙开始萌出,乳牙依次替换,到12周岁左右,乳牙替换完毕,这一阶段叫做替牙期。

⑶保护六龄牙:孩子六七岁时萌出的“第一恒磨牙”所以又叫“六龄牙”;萌出的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承担一生40%的咀嚼任务。

① 细小窝沟多,容易残留食物残渣:由于“六龄牙” 牙尖多,牙尖与牙尖的窝沟也多,不但多还窄且深,食物残渣很容易潜藏其中,很容易被细菌分解成酸导致牙釉面脱矿,是最容易导致龋齿的牙。

②“六龄牙”钙化差,酸抵抗力较低:由于“六龄牙”萌出最早,合面窝沟发育不健全,钙化又差,就更让它们的自我保护能力锐减。

③六龄牙一旦早失不但导致咀嚼力下降,而且会引起邻近牙齿移位、倾斜,诱发咬合紊乱,防碍面部正常发育。

⑷蛀牙的形成:在我们的口腔里,无论是牙齿周围还是舌头上都存在很多细菌,每次吃完东西,牙齿缝隙的食物残渣就成为口腔内有害细菌的培养基,牙菌斑是分解糖产生的酸,造成我们蛀牙的罪魁祸首。

蛀牙是由细菌、食物中的糖、脆弱的牙齿和时间共同作用产生的(三)教师运用课件,带学生一起学习唾液的护齿原理

1、口腔健康的天然屏障:唾液是是人体最强大的防御机制之一,在口腔中的地位相当于人体的血液。唾液有助于平衡口腔酸碱度, 对良好的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2、唾液的6大作用:(1)润滑作用--有助于咀嚼、吞咽和发音;(2)清洁作用--冲洗掉口中和牙隙间的食物残渣;(3)缓冲作用--中和菌斑细菌分解产生的酸;(4)消化作用--使碳水化合物开始崩解;(5)再矿化作用--帮助

修补早期龋损;(6)保护作用--抵抗口腔微生物--避免口腔感染。

3、中和口腔酸性:唾液能够缓冲酸的产物、中和菌斑产生的酸;许多食物和饮料是酸性的,它们持续在口里驻留会造成牙齿的酸蚀,当牙菌斑接触到蔗糖等碳水化合物时,由于细菌作用,会形成酸;酸性物质有可能导致菌斑下的牙面发生龋病,而唾液里的碳酸氢盐成分可从唾液中扩散到牙菌斑,并中和其产生的酸。

4、怎样才能分泌更多的唾液:咀嚼可瞬间增加大量唾液,能够冲刷和黏附掉食物残渣,同时还抑制了细菌的生长,是我们保护牙齿轻松简单的好朋友。

(四)如何养成“四个护齿好习惯”

1、师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口腔知识和唾液护齿的原理,你们知道怎们保护自己的牙齿吗?学生回答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创设购物情景游戏:选配几名学生模拟超市购物,选购牙膏、牙刷,教师根据学生所物品讲解:

(1)教师出示几种含氟牙膏让学生认识、了解。

提问:你们知道刷牙为什么要使用牙膏吗?而且是含氟牙膏呢? 因为牙膏含有磨擦剂和洁净剂,好的摩擦剂不会损伤牙齿;含氟牙膏里的氟化物可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牙齿,抑制细菌的生长,增强我们牙齿的抗龋能力,还能预防牙周疾病呢。

(2)问:什么样的牙刷是保健牙刷?(刷头小、刷毛软、牙刷柄有弹性)为什么要使用保健牙刷?强调使用3个月就要更换一次牙刷。

3、课件出示“四个护齿好习惯”并与学生进行互动

(1)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加速帮助唾液修补早期蛀牙;(课件)

①正确的刷牙方法: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咬颌面旋转的刷;里里外外都要刷;(教具示范,也可选几名学生上台演示)

②刷牙能去除细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每次2分钟,记得舌头也要刷到,尤其不要忘记晚上睡前刷牙!

(2)餐后和零食后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的产生,随时保持口腔的健康环境。(课件)

① 无糖口香糖中的甜味来自木糖醇、山梨糖醇等糖代成分,木糖醇等甜味剂不被口腔中的细菌代谢产生酸,所以不会导致蛀牙。

②咀嚼能刺激唾液分泌,有助增加唾液流量。

师生互动活动:学生快乐品尝饼干,品尝后拿起小镜子照一照自己的牙齿会发现什么?之后咀嚼教师发送的“益达”口香糖,咀嚼两分钟后将口中的口香糖吐在餐巾纸上,再看看会发现什么?

教师小结:研究证实,咀嚼无糖口香糖是一种十分有效而且持续的催化剂,可在咀嚼后第一分钟便达到平常流量的12倍,迅速中和口腔酸性。(保护环境卫生教育:咀嚼后的口香糖不乱丢)

(3)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课件)

①专业牙医建议学龄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大人要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

②如果遇到蛀牙:牙医可以在蛀牙上钻洞,钻到受伤的部位,把细菌清理干净然后用坚硬的物质把洞补好,以后就不会再痛了。

③发现有蛀牙的时候:牙医会为牙齿拍X光片。X光片可以显现牙齿的内部,这样就可以看清蛀牙的位置。

④如果牙齿长歪了,牙医会用牙套把他们矫正。

⑤如果牙齿断掉了,牙医会用和牙齿颜色相同的树脂来修补。

评比检查寻找护牙小卫士调查活动:教师发放调查表,分组由小组长扮演小牙医检查组员口腔牙齿情况填表汇报,根据调查情况,评选出每组的护牙小卫士,颁发心形“奖牌”。

(4)保持饮食平衡:科学吃糖,平时吃糖后,应咀嚼无糖口香糖中和口腔酸性, 降低蛀牙发生的风险。(课件)

①健康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会使儿童受益终生。鼓励儿童多吃纤维性食物,增强咀嚼功能

②儿童应注意平衡膳食,做到不挑食,特别是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又丰富的食物;

③这些食物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作用、不易患龋病,又有利于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增强咀嚼功能

(五)形象总结,课外延伸拓展

1、师问:同学们,谁知道9月20日是一个什么日子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创设情境:请同学们一起来种下一棵“护齿健康树”!

2、师:牙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你能为明年的爱牙日设计一句口号或者一个主题吗?请同学们把你想好的或主题写在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苹果卡片上,老师会选写得好的有创意的口号或主题把你的苹果挂在“护齿健康树”上。

3、总结:让我们记住这个日子——9月20日(世界爱牙日),关注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4、播放《刷牙歌》,学生边看边唱(课件)

5、宣布下课,师生道别!

上一篇:园林专业认识实习报告下一篇:16个幼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