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陪护表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护理陪护表(共10篇)

护理陪护表 篇1

摘要:目的分析并对比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1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正常分娩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陪护分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娩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正常分娩护理,全程陪护分娩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减轻产妇疼痛,缩短分娩时间,且可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全程陪护分娩;应用效果;正常分娩护理

妊娠、分娩是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在分娩过程中会为产妇带来较为强烈的痛感,故产妇往往会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不良情绪会影响到产妇子宫的正常收缩,从而延长分娩时间,甚至会导致产妇出现难产的不良后果[1]。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优质的护理工作可有效消除产妇的不良心理,减轻产妇痛感。本次研究将随机选取3月~3月于本院妇产科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对比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护理的护理效果,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3月~203月于本院妇产科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7.8±3.7)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9.7±1.6)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7.6±3.5)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9.9±1.7)周;两组产妇均为初产妇,均为单胎,均胎位正常,无妊娠合并症。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产妇进行正常分娩护理。观察组产妇采取全程陪护,具体护理措施包括:①产妇入院后由专职护理人员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并由产妇指定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护理服务。②护理人员要与产妇进行良好沟通,同时密切观察产妇的产程进展,并向产妇讲解分娩基础知识,告知产妇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消除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③对产妇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疏导,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降低产妇对于疼痛的恐惧感。④在宫口全开后,护理人员要对产妇外阴进行消毒,并协助产妇调整舒适体位。⑤鼓励产妇进食高热量且易消化的食物储备能量,并叮嘱产妇在宫缩期间注意休息。⑥在产妇阵痛时,护理人员要转移产妇的注意力,并密切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以及胎儿情况,依据产妇的具体所需,调整产床。⑦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以及呼吸,以此降低产妇痛感,促进分娩。⑧胎儿娩出后,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以及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同时也要做好产妇会阴伤口以及新生儿的护理工作。

1.3观察指标观察并对比产妇的焦虑评分:采用SAS评价两组产妇的焦虑情况,分数越高则表示焦虑程度越重;疼痛评分:采用VAS评价产妇自行选择疼痛程度,分数越高则表示痛感越强;分娩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表中共设有5项体征:心跳、呼吸、肌张力反应、对刺激反应以及肤色,评分标准为每项0~3分,以评分之和进行新生儿状况评价)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差,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两组产妇SAS评分、VAS评分、分娩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VAS评分、分娩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除产道、胎儿以及产力等因素外,产妇的心理因素也会对分娩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因分娩过程中疼痛较重,故产妇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不良情绪会导致自主神经失衡、子宫平滑肌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产妇无法进行有效宫缩,致使产程延长,甚至会导致产妇难产。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可有效消除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不良情绪,降低产妇的分娩痛苦[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VAS评分、分娩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全程陪护分娩可有效消除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缓解产妇痛感,促进分娩进程,而且也可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姚艳丽等[4]研究结果显示全程陪护分娩可提高分娩质量,缓解产妇疼痛,降低分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相较于正常分娩护理,全程陪护分娩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减轻产妇疼痛,缩短分娩时间,且可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丽蓉.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护理临床对比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14(33):248.

[2]费喜之,徐岚.助产士的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5(6):3792-3793.

[3]赵和萍.探讨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护理对比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557-558.

护理陪护表 篇2

1 对产科病房陪护的需求

1.1 生理需要与亲情需要

处于分娩后身体极度虚弱状态下的产妇, 其生理、心理的需要比健康时要求更高, 产妇历经巨大的痛苦将新生儿娩出后进入陌生的病房, 会产生孤独感和缺乏安全感, 需要得到家庭的温暖。调查结果表明, 有99%的产妇住院时希望亲人陪护。

1.2 参与护理及了解相关生理知识的需要

产妇身体虚弱, 缺乏对自己和新生儿的照顾能力, 随时存在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编制有限, 医院希望陪护起到新生儿安全的监护作用;陌生的环境和从未体验的剧痛让产妇缺乏安全感, 需要亲人陪同住院;监护人对产妇身体恢复、新生儿生理知识方面需求十分迫切, 希望了解护理知识。调查结果表明:认为陪护可以参与护理工作的占98%, 对陪护人员有必要进行健康教育的占100%, 说明健康宣教是必要的, 也是必须的。因为产妇和新生儿并不是出院以后就终止护理, 还需要持续很长时间的家庭护理过程, 这就需要陪护掌握一些必要的护理知识对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帮助, 以保证母婴的安全。

1.3 需要对陪护加强管理

调查结果表明:有80%的陪护认为应该加强对陪护的管理, 如控制陪护人数, 限制探视时间等, 因为人数多, 不仅影响病房管理质量, 也影响产妇治疗、休息, 不利于康复。而且陪护间相互的心理行为影响,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效果。但有20%的陪护希望再留置陪护问题上灵活掌握, 不能一概而论, 特别是对当日手术产妇、危重产妇不应限制陪护。因为这一时期产妇、新生儿和陪护希望相互获得心理安慰和支持。

2 管理对策

(1) 合理使用陪护制度, 善于调动陪护积极情绪, 进行交流和信息沟通, 让陪护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有效的交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良好的沟通可促进护患意见的统一, 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最终达到管理好病房的目的。对于探视人员较多的产妇, 护士一方面要做好健康宣教, 另一方面, 要帮助陪护解决实际困难, 调动积极情绪, “诚信”服务, 以实际行动来增强他们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从而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2) 重视对陪护的健康教育。完整的、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医务人员和产妇及家属双方互动的结果, 不仅重视产妇, 更重视陪护。对她们进行健康指导, 使她们学会如何有效、安全的护理产妇和新生儿, 促进康复。 (3) 设置陪护休息室、阅览室。在工作中笔者发现, 外地产妇的陪护管理难度较大, 因为他们以病房为家, 陪护多、物品多, 交通不便利。针对这种特殊情况, 病房可以设置陪护休息室, 使陪护在照顾产妇的同时可以就近休息。设置阅览室提供报纸、杂志、宣传资料、产科儿科医学书籍, 使多余陪护有场所可去, 既宣传了卫生知识, 又树立了医院形象, 保证病房良好的管理。

护理陪护表 篇3

【关键词】患儿家长;陪护需求;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00-01

我们医院设有重症监护病房,入室者都为病毒性脑炎/急性支气管炎伴心力衰竭/大手术后的重症患儿。为了保证各项抢救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实施,减少交叉感染,必需限止患儿家长的陪护和探视,但家长们的陪护需求较为强烈,经常滞留在监护室门口或走廊内,给PICU的管理、病区环境秩序等带来了不良影响,为此,我对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89例PICU患儿家长进行了陪护需求的调查分析,结合他们的实际需求,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1. 调查对象:

患儿家长,年龄为20—71岁,他们中有工人、农民、干部、无业人员。学历有文盲、初中、大专以上。与患儿的关系有父母,有46位,占51.68%,祖父母有37位,占41.57%,其他(患儿的老师、姑姑、阿姨等)6位,占6.74%。

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的形式,每位患儿调查一位家长,将获得的资料记录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时按每项累计的人数计算百分比。

3.调查结果:

患儿与家长长期相处、共同生活造成感情上相互依赖。一旦分开,引起焦虑程度较严重,还因患儿年幼,日常生活对家长有强烈的依赖心理,使家长更不放心,所以陪护需求也就特别强烈。

亲属要求陪护的原因见表:

由表可以看出,家长要求陪护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对患儿存在不放心心理,担心患儿病情突变不能及时知晓,同时想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护理等。

4.护理对策:

4.1 提高PICU护理质量。

从对PICU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分析得出,患儿家长对治疗费用解释的满意率最低,其次为生活护理,对临床护理操作满意率最高。由此可见,护理人员应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思想,通过实施整体护理,形成关心患儿,一切有益于患儿身心康复的工作模式,主动为患儿解决健康问题,并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护理。使患儿感到护理人员处处关心他们,护士阿姨是他們亲密的朋友。

4.2 加强与患儿家长的交流。

通过与患儿家长的交流,一方面可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疾病的诊治和患儿对新环境的适应;另外还可以耐心解释PICU的特点和取消陪护的原因,获得他们思想上的合作,通过交流,及时提供患儿病情发展状况、预后及常规的健康指导,让家长明白:即使家长不在医院,我们也会通过电话联络的方式、在第一时间报告病情变化。

4.3 适当满足家长的心理需求。

在患儿诊治过程中,家长不仅要担心患儿的病情,还要根据新情况对工作、家庭、经济安排进行调整,此时心理和身体的负担都很重,也需要他人的支持[1],所以我们在救治患儿过程中也要注重家长的心理反应及需求,消除或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美国心理学家斯托曼等人的研究表明[2]: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社会—情感纽带。一旦离开,这种纽带就会受到破坏而引起焦虑。所以我们要更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解释,缓解其压力,允许他们完成能力范围内的照顾行为。比如允许定时探视,允许家长送餐等等。

5.小结

通过对PICU患儿家长陪护要求的调查,根据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减轻家长的焦虑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必然降低其陪护要求,从而有利于PICU的管理,进一步保证PICU工作的正常实施。

参考文献

[1]黄丽华 脑性瘫痪手术患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5(5)398-401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201203 篇4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门:住院号:

1.留:入院日期:年月日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2.不良事件发生的经过及后果:

3.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型(在下面项目合适的□内打“√”):

□查对错误□治疗错误□用药错误□输血错误□医嘱处理错误

□液体渗漏□标本差错□实习生单独操作错误□文书书写错误

□院内压疮□坠床□跌倒□走失□导管脱落/拔出□咽入异物 □针刺伤□外伤/烫伤□烧伤(□火□电)□火灾□失窃

□其他:

4.不良事件定性:□护理缺陷□护理差错(□一般差错□严重差错)

□护理事故(□一级□二级□三级)

5.本科室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

护士长签名:年月日

6.护理部意见:

护理陪护表 篇5

科室姓名住院号检查人检查时间 体温单:

眉栏缺项□页码无□40~42℃之间:字体过大□格式错误□

生命体征:次数漏□点线不齐□点线连接有误□降温记号无□外出太多□呼吸漏写□ 底栏:入院体重无□换页体重无□血压漏记□大便漏记□出入量误□入院血糖无□

医嘱单:

签名缺□执行时间缺□皮试无双签名□皮试结果无□皮试结果时间与医嘱不符□ 口服药无签名□手术通知时间无签名□

入院评估单:

缺项□年龄无单位□签名无□时间误□护士长签名无□嗜好描述欠详□过敏史描述不当□

护理评估及宣教表:

眉栏缺项□压疮次数漏评□跌倒坠床次数漏评□宣教签名无□宣教时间无□

跌倒坠床≥4分,书面护理措施记录无□

病情护理记录单:

眉栏缺项□页码无□换页日期无□签名漏□首次病情记录欠详□心理护理措施记录无□ 特殊检查记录无□病情变化未及时记录□特殊用药无记录□特殊处理记录无□效果评价无□出入量误□出院记录欠详□出院指导欠详□转入记录欠详□转出记录欠详□死亡记录欠详□

总体要求:

有涂改、粘、刮痕□字迹潦草□排列顺序有误□

护理陪护表 篇6

[摘要] 目的 表格式一般护理记录单电子版的设计与应用,简化并规范临床护理记录书写,减轻临床护士书写护理文件的负担,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1],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方法 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基本要求下,将一般护理记录单设计成各专科表格式护理记录单,表格项目包括一般项目和各专科常见并带有共性的观察项目、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等,表头项目中的内容根据各专科的特点做成模板选择项放入下拉框,点击后进入相应的项目内。结论 表格式一般护理记录单电子版设计科学,记录客观简明、易懂、节时,医生查询方便,提高了书写质量。

[关键词] 表格式;护理记录;电子版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2007年首批通过了江苏省南京市基本现代化医院的验收。医院全面实施了信息化管理,医院的HIS、LIS、PACS系统自动嵌入,具有检索、查找、统计、资源共享等功能。电子病历于2007年3月开始运行,实现了病历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护理记录、医嘱、体温单、检查检验结果等的电子化。2008年根据江苏省卫生厅《关于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件的实施意见》要求,在不违反《江苏省病历书写规范》的原则下,将一般护理记录单改为表格式一般护理记录单。于是,我院在电子护理记录的基础上将一般护理记录单设计为各专科表格式一般护理记录单。现将表格式一般护理记录单电子版的设计与应用介绍如下。电子版表格式一般护理记录单的设计

1.1 表格式一般护理记录单电子版就是将一般护理记录单设计成各专科护理表格,我院共设计了手术科室一般护理记录单、非手术科室一般护理记录单、妇科一般护理记录单、儿科一般护理记录单、儿科新生儿一般护理记录单、产科产前及产后一般护理记录单、新生儿观察记录单8种表格。表格项目栏列专科常见并带有共性的观察项目、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等。原先护士要在护理病历上逐一书写的一般情况、专科症状及护理、治疗、健康教育、特殊病情观察及措施效果等内容全部表格化。各专科常见并带有共性的内容制作模板,采用选择式记录(如:“健康教育”一栏,会出现“入院介绍、饮食指导、药物指导、检查指导、安全指导、活动与康复指导、心理指导、术前指导、术后指导、出院指导”若干选项供选择),护士只要在护理记录单上相应的表格项目内点击下拉框,需要的内容即进入相应的栏内,部分特殊情况则自行输入文字描述。

例:妇科一般护理记录单

妇科一般护理记录单(表格式)

健康教育:入院介绍、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检查指导、安全指导、活动与康复指导、心理指导、术前指导、术后指导、出院指导

疼痛:无、轻微、剧烈

措施:心理疏导、舒适体位、点击镇痛泵、使用止痛药

阴道流血:无、量(ml)、鲜红、暗红

措施:卧床休息、汇报医生

切口敷料:干燥、渗液、渗血、汇报医生

导尿管:通畅、受压、滑脱、拔管

排尿情况:已解、未解、不畅

措施:及时解决、报告医生

引流管:通畅、扭曲、滑脱、及时处理、汇报医生

引流量(ml)、鲜红、暗红

肠功能情况:腹软、腹胀、未排气、排气

措施:下床活动、肛管排气、开塞露肛注、遵医嘱用药

基础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功能锻炼、翻身拍背

1.2 打开病人的电子病历,表格式一般护理记录单 栏上病人的基本信息即自动生成,如:姓名、科别、病区、床号、住院号、诊断等。

1.3 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使用需要有相应的支撑内容,各病区制作了《护理服务手册》,内容有入院指南、专科介绍、饮食指导、各种检查指导、各专科疾病健康指导,出院指导等,放在病室内,病人及家属随时可查看。做到记录内容有据可查。

1.4 实时动态记录,随时完善与打印的功能 提供嵌入套打、整页打印等多种打印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1.5 签名与痕迹保留 运用工号与密码进入,完成记录后签名自动生成。同时,实习生、试用期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按要求实施冠签名。并保留所有的修改痕迹及详细信息。表格式一般护理记录电子版的优点

2.1 护理记录清晰、一目了然 表格式一般护理记录单电子版记录内容为文字描述,表格清晰、整洁,有利于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了解病人病情,使整个医疗护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避免了表格内填写数字或符号,查看时需核对下面的数字或符号所代表的内容,同时,避免因符号书写错误造成记录内容的错误。

2.2 体现专科护理特点 表头项目为各专科常用及共性的观察及护理措施内容,下拉框中可提供大量可选择的观察内容、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内容,杜绝了对疾病观察及护理措施的遗漏。同时,对年轻护士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2.3 体现个性化护理的特点 本系统软件在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等栏目中可补充输入内容,对同一疾病的不同病人可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及宣教内容,充分体现了个性化护理的特点。

2.4 体现动态、连续性护理 表格式记录按时间顺序随时记录,克服了以往回顾性的归纳记录[2],能直观动态地反映病情变化及采取的护理措施。

2.5 缩短了护理记录的书写时间,提高了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 表头项目相对应的下拉框中可提供相应的观察内容、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等内容,护理记录只需进行选项即可自动生成记录内容,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解决了书写中字迹不整、涂改较多、格式不

一、内容不全等护理病历书写质量问题。

2.6 查询方便,利于信息交流 当医护人员要了解病人资料时,只需输入病人姓名或住院号,即可获得病人的全部资料。

2.7 有利于护理管理上的质量控制 计算机对每份病历实时监控,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及护理部定期或随时从网上查阅病历,了解护理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意见,及时修改,确保了护理病历质量。同时,通过上下共同努力,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

2.8 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 各病区专科疾病健康指导的制订,不但节约了护士书写的时间,而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宣教效果。

2.9 护士以自己的工号和密码进入,所记录的内容,签名为自动生成,具有法律效应。上级护士可修改下级护士所记录的内容,在电子版中可留下修改的痕迹,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可提供法律依据。

2.10 便于护理临床资料的充分利用 当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资料时,只需输入患者姓名或住院号即可获得该患者全部资料,达到了分散输入、信息共享的效果。存在问题

3.1 缺乏统一的标准 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2004年出台了《医院信息基本功能规范》,但还处在起步阶段,只是从理论上对医院信息系统应具有的功能进行了规范。电子病历是一新生事物,电子病历的临床应用规范和管理及标准立法等一系列问题还未解决。人们对电子病历各家医院还在摸索、总结,但已经成为有关部门和业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热点。

3.2 因受医疗资源的限制,有一些设施、设备的配置配套还不完善,如PDA系统配备不到位,护士不能在床边进行病人信息的录入,常常出现几个护士等一台电脑录入信息;各级人员的护理记录督查工作往往与医嘱处理、病人收费、查看各种检查检验报告,以及行政管理的各种信息处理等造成冲突。都可能导致记录不能及时,同时也增加了督查的难度。

3.3 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用户名、口令泄密。主要是护士未意识到密码的重要性,有时为了方便工作随意将自己的密码交给实习生进入护士工作站,且对他们书写的各项记录也未审核签名;或因事离机时未及时退出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而致使他人有可乘之机进行违规操作。整改措施

4.1 建立健全电子病历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制订相应的电子病历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严格实行电子病历系统安全管理和监督,遵守操作规程,逐级限定护理人员的操作权限,严格电子病历系统个人密码管理,自觉维护电子病历系统安全。

4.2 增强法制观念,规范护理病历书写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对病历书写的要求不再只是医院加强医疗护理质量进行内部监督管理的需要,关键的是病历质量将面对的是来自广大患者及社会的挑剔及法律的约束。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病历质量上的疏忽或缺陷导致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4.3 完善护理病历质控标准 根据电子病历系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质控标准,对电子病历实行全程监控。护理病历全程监控是一种管理手段的监督机制,必须加强对护理病历形成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把质量管理的重点关口前移到出院前。我院已成立护理记录督导网络组织,建立了护理记录检查登记本,并制订了相关职责。

总之,电子护理病历系统实现了对临床护理信息采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的网络化管理,使护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的综合分析能力,必将成为未来临床护理医学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护理陪护表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老年病区共开放床位50张, 床位利用率为100%。住院者平均年龄≥78岁, 失能和大部分失能者占70%, 住院时间最短9d, 最长>2年。护理人员配置:2010年7月前有护士12人, 护理员13人;7月后护士增至16人, 其中主管护师2人, 护师4人, 护士6人, 助理护士4人, 护理员减至8人。

1.2 优质护理方法

1.2.1 提高认识

为了深刻领会“示范工程”的意义, 我们召开全科护士动员会, 明确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目的是使护理工作达到规范和优质, 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 提供满意服务, 引导护士转变观念。

1.2.2 改革护理模式

实行分层级、小组责任制方式, 根据护士的不同资历、能力水平将其分为责任护士 (组长) 、辅助护士、助理护士三个层级, 按照不同层级的能力安排不同的工作内容[2], 明确各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包括护理员) 。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小组包干, 小组护士相对固定, 床位包干到人。病区分成两个责任小组, 每个责任小组由1名责任护士、2名辅助护士、1名助理护士及2名护理员组成, 各分管25张病床;责任护士负责病情较重患者, 并统筹全局;辅助护士主要负责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助理护士和护理员是在上级护士的指导参与下协助完成患者的生活基础护理。护士长每周定时督查并考核。

1.2.3 改变固有的排班模式

实行弹性排班, 保证重点时段护士配备。根据本科室的实际, 排班形式实行多样化, 如增加帮班 (6:0 0-9:0 0, 1 7:0 0-2 1:0 0) 、9-5班 (9:00-17:00) , 保证了晨晚间、中午时间段人力的落实, 增加班次重叠时间, 减少班次交接次数, 保证工作连续性。1.2.4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护理服务、工作质量、协作精神、岗位纪律、夜班数等, 结合患者、医生及护士长的满意度评价等进行综合考核, 考核结果与护士的奖金挂钩, 提高夜班补贴, 体现“多劳多得, 优劳优获”, 真正实现客观公平。

1.2.5 简化护理文书书写

根据老年患者病情特点, 在护理部指导下设计并采用表格式护理文书进行记录, 减少护士用于护理记录的时间, 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和与患者沟通, 建立护患和谐关系, 最终把护士还给患者。

1.2.6 评价方法

患者的“三短 (头发、胡须、指甲) 、六洁 (手、脚、面部、口腔、身体、外阴部) 和无异味”是考核基础护理质量的金标准。根据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表”标准, 每周检查测评1次, 总分100分, ≥95分为合格;患者满意度由患者在出院时对护理部下发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 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者, 每月调查填写1次。失能患者由其家属填写。调查内容包括:住院安全及环境、服务态度与技术、身体舒适护理、健康教育、沟通交流、情感支持、患者家属和朋友参与护理、出院及转诊等。每个部分各有2~6小项, 共28项。按百分比计算出满意率, 满意率≥80%为满意, 60%~79%为基本满意, <6 0%为不满意。

1.3 实施效果

实施“示范工程”前基础护理合格率86.1% (105/122) , 实施后合格率为96.5% (111/115) ,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8.01, P<0.01) 。“示范工程”实施前患者满意度89.6% (138/154) , 实施后为97.3% (146/15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37, P<0.01) 。

2 体会

我病区以卧床老人、失能老人居多, 住院时间较长, Ⅰ级护理者多, 基础护理任务重为特点。2010年7月以前, 由于人员配置和岗位分工问题, 患者的生活护理护士参与不多, 大部分生活基础护理由经过培训的护理员完成, 工作质量不尽如人意。通过开展“示范工程”, 护士加深了对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改革护理工作模式, 实现了基础护理从过去主要依赖护理员到现在的主要由护士完成、护理员协助的转变。经过近一年的实践, 大多数护士认识到自身的专业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备的优势, 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和责任心明显增强。分层级护理并与岗位绩效挂钩, 使不同层级护士有了动力, 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低年资护士由责任护士指导、帮助, 有利于相互促进, 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3]。护理工作效果得到患者或家属的认可, 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活动开展以来无任何护理并发症和投诉发生。现在我科成为医院的品牌科室, 出现患者点名排队住院现象。患者的满意与感激也使护士对自身工作价值感得到提升, 增强了执业依从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S].2010.

[2]刘云, 潘凌蕴, 孙琳艺, 等.护理人员分级管理中护理组长的设立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9) :824-826.

护理陪护表 篇8

【关键词】新生儿;细节;优质护理;满意度;

1 新生儿科的特点及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

1.1 由于新生儿抵抗力差,易感染。我院新生儿科为层流式无陪护病区,消毒隔离制度

要求严格,患儿家属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进入。本着优质护理的目的,从人性化服务角度出发,我院从建筑上就以内为病区,外为走廊的格局,让患儿家属在外走廊透过玻璃就能够看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和自己孩子所处的位置,平复了家属的情绪,降低了家属的忧虑心情,提高了满意度。

1.2 为了强化新生儿科的护理服务,让每个人都明白优质护理的含义。科室举办了“假如我是患儿家属”为主题的讨论会。从家属的角度出发,从一位母亲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提出了如何更好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了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认识,从点滴做起,从细节抓起,当好新生儿的“母亲”。

1.3 由于新生儿大脑及其他系统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更不具备语言沟通能力,只有被动的接受护士的各种治疗与护理。因此,新生儿科的护理便产生了一种误区,即只重喂养、只关注单个疾病的护理,而不去考虑新生儿作为一个人的全方位需要。抚触便成为护理人员与患儿情感交流的最佳方式。护理人员以微笑的脸庞、爱意的目光、温暖的双手去接触患儿的身体,用这种特殊的语言,让患儿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柔与舒适,也为患儿创造了良好的刺激。

1.4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人是生产力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一个团队之所以能够实施管理,首先的条件就是人员素质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为了优化和提高人员素质我们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4.1 举止稳重、言语谨慎、仪表端庄、善解人意,具有慎独精神,能够换位思考的考虑问题,塑造良好的护士形象。

1.4.2 提高护士的操作水平,练就高超的专科技术。结合临床,交流操作的成功经验并由护士轮转进行小讲课,掌握理论知识,规范操作技术,提高操作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从而使患儿得到了优质护理服务。

1.4.3 强化法律意识,保障护理安全,在护理活动中,共同遵循护理规范操作。

1.4.4 巩固基础知识,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创造机会提高在职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

1.5 改变病区管理模式,落实责任制护理。我院新生儿科病区实行区域管理,分为普通患儿病区、早产儿病区、NICU病区和隔离区,每个区域均有护理组长和责任护士组成,负责本区域内患儿各项治疗与护理工作,实行责任护士负责制,全面履行护理职责。

1.6 细节决定成败。落实基础护理,便从细节做起。在新生儿科,面对不是睡觉就是哭闹的患儿,护士工作既要小心谨慎,又要富有爱心。认真的观察病情,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变化;精心的人工喂养,保证患儿不出现呛咳;细心的更换尿布,防止红臀的发生;严格六步洗手法,预防交叉感染。让基础护理不图虚表。

1.7 强化专科护理。病情允许时,为患儿进行每日一次的沐浴和两次抚触;脐部护理每日两次;按时做好预防接种;对早产儿实施“鸟巢护理”,让早产患儿感受到全身温柔的接触,并能够减少早产儿热量的散失,维持各项生理指标的稳定,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缩短住院时间。

1.8 加强语言沟通,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1.8.1设身处地的为家属着想,理解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期望。每日下午设立一小时探视时间,家属进入外走廊,由各区域护理组长陪同,尤其对新入院患儿的家属,介绍病区环境,说明患儿的治疗与护理情况,讲解每日沐浴、抚触、喂奶及换尿布的时间与方法。热情、耐心的接待,委婉、礼貌的用语,让沟通从心开始,让语言传递温暖。家属心中得到了安慰,我们也得到了家属的理解与信任。

1.8.2出院指导。耐心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如何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沐浴、抚触、脐部护理及臀部护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黄疸、几种特殊生理状况的观察;预防接种的时间和地点。同时将留有科室咨询电话的宣教卡片送至患儿家属手中,便于家属回家后对讲解内容的遗忘和出现问题的咨询。

1.8.3需要跟踪的患儿,科室派专人进行电话回访,解答和解决家属提出的问题并给于正确指导。为患儿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护理服务。

1.9 优质护理服务抓住细节、重在质量

1.9.1新生儿护理是一项特殊的护理工作,护士要有极高的责任心,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让家属放心的工作态度去面对每一位患儿。落实责任制护理的模式,让护士有了自己的患儿,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这种明确对应关系对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更为有利。

1.9.2色彩是刺激患儿视力神经的一种方法。用卡通画把病区布置一新,在紧张严肃的工作中,让患儿受到良好的刺激。外走廊利用圖文并茂、言简易懂的宣传画,介绍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洗手的重要性,新生儿科仪器设备使用的目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宣传形式,提高了患儿家属的认知水平。

1.9.3根据科室情况,每月组织一次有相同疾病患儿家属的座谈会。由高职称护士用多媒体方式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知识,解答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这不仅促进了医患间的沟通与交流,还为医患之间搭起了沟通、理解、信赖的桥梁。

2 结果

2.1 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抓住了细节,提高了质量,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明显提高。护士用自己周到的服务、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患儿家属的信任,提高了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2 改变护理管理模式,加强护患之间沟通,护士服务思想转变,密切了护患关系,从而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2.3优质护理服务中,护理组长、责任护士都由学历高、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来担任,绩效考核也有侧重。所以护士中自觉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因而专业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更加娴熟。护士整体形象与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

2.4由于护士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增强,观察病情更加仔细,执行医嘱正确及时。因此,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也同时提高。

3 体会

无陪护免责协议 篇9

无陪护免责协议书

我叫,性别,现年岁。经检查需住院治疗,因特殊情况(五保或 其他),无人陪护。因此,在住院期间所发生的一切意外,与院方无关。请家人、亲戚和朋友勿与院方发生纠纷。本人保证服从院规,遵纪守法,服从院方与医护人员的安排和治疗。否则,自动出院。

病人签字:电话:监护人与病人关系:监护人身份证号码:

监护人签字:电话:年月日

淮滨县红十字博爱医院自愿住院期间

无陪护免责协议书

我叫,性别,现年岁。经检查需住院治疗,因特殊情况(五保 或其他原因),无人陪护。因此,在住院期间所发生的一切意外,与院方无关。请家人和亲戚、朋友勿与院方发生纠纷。本人保证服从院规,遵纪守法,服从院方与医护人员的安排和治疗。否则,自动出院。

病人签字:电话:监护人与病人关系:监护人身份证号码:

监护人签字:电话:年月日

淮滨县红十字博爱医院自愿住院期间

无陪护免责协议书

我叫,性别,现年岁。经检查需住院治疗,因特殊情况(五保或 其他),无人陪护。因此,在住院期间所发生的一切意外,与院方无关。请家人、亲戚和朋友勿与院方发生纠纷。本人保证服从院规,遵纪守法,服从院方与医护人员的安排和治疗。否则,自动出院。

病人签字:电话:监护人与病人关系:监护人身份证号码:

护理陪护表 篇10

关键词: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无陪护护理,效果

随着我国老龄化特征的日渐明显, 我国的老年群体数量急剧增加, 现阶段我国的老年人数在1.6 亿左右, 受到器质性病变与大脑衰老等因素的影响, 老年群体多发老年精神障碍[1]。现阶段本院住院时间超过5 年, 且年龄超过60 岁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共200 例, 占住院患者总数的20%, 其中少数患者处于慢性衰退阶段, 均有老年群体存在的精神紊乱活动, 再加上长时间的服药, 出现一系列的副反应, 因此护理工作更为重要。卫生部于2010 年提出无陪护的护理理念, 并在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 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属的生活压力[2]。笔者随机抽取本院2012 年5 月-2014 年5 月治疗的80 例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 给予无陪护护理, 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以探讨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无陪护护理效果, 现将探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在2012 年5 月-2014 年5 月接收的80 例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 均满足CCMD-3 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4 例, 女26 例;年龄60~83 岁, 平均 (67.7±4.3) 岁;病程在7~23 年, 平均 (10.3±2.7) 年;住院时间在2 年之内, 平均为 (1.2±0.4) 年。

1.2 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精神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受教育程度、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躯体疾病等进行统计分析。无陪护护理方法: (1) 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长期卧床患者的实际情况, 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 提醒患者定时吃饭, 并定期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 以防患者受到长期卧床的影响而出现褥疮。 (2) 生活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生活可自理, 部分自理, 难自理、需护理人员协助) 实施相应的替代性护理对策。 (3) 用药及安全护理: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合理选用治疗药物, 如氯氮平、奋乃静、氯丙嗪等。此外, 针对患者存在的自杀念头, 应强化安全护理工作。 (4) 并发症预防: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抵抗力下降, 并受饮食失调等因素影响, 极易引发多种感染, 因而无陪护护理期间, 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无陪护护理结束后, 计算、对比无陪护护理实施前后的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 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一般情况本研究中, 80 例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如下:文盲32 例 (40.00%) , 小学12 例 (15.00%) , 初中11 例 (13.75%) , 中专或高中14 例 (17.50%) , 大专及以上11 例 (13.75%) ;婚姻状况如下:未婚43 例 (53.75%) , 已婚25 例 (31.25%) , 离异12 例 (15.00%) 。

2.2 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80 例研究对象的自理能力如下:可自理36 例 (45.00%) , 生活自理存在难度44 例 (55.00%) , 其中部分生活能够自理需要进行协助15 例 (34.10%) , 完全无法自理需实施替代性护理29 例 (65.90%) 。

2.3 患者用药情况服用精神药物72 例 (90.00%) , 以奋乃静、氯丙嗪、氯氮平等药物为主。

2.4 患者躯体疾病存在躯体疾病23 例 (28.75%) , 其中存在1 种躯体疾病12 例 (52.20%) , 躯体疾病超过2 种11 例 (47.80%) ; 不存在躯体疾病57 例 (71.25%) , 所有患者均存在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基础、循环系统等疾病。

2.5 无陪护护理实施前后患者的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无陪护护理实施前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9 例 (48.75%) , 实施后为3 例 (3.75%) , 实施前后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3.1 生活指导大部分精神分裂患者均无自理能力, 需在他人的协助下进行。一般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以老年人为主, 人体已出现衰退, 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大大降低, 因此护理过程中需重视日常护理。无陪护状态下, 护理人员需投入更多的精力,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护理管理, 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科学的护理岗位, 重视细节管理, 教导患者之间互助, 同时为患者构建档案, 以提高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3]。本研究中, 44例患者生活无法自理, 需要他人进行协助完成。

3.2 用药指导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躯体疾病, 因此服用药物种类较为多样化, 再加上精神药物的使用, 药物之间容易发生作用, 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治疗中, 普遍使用氯丙嗪、奋乃静、氯氮平等药物进行治疗, 其中氯氮平中具备严重的镇静、抗胆碱等作用, 导致患者出现白细胞缺乏症,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因此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分裂患者在日常服药过程中, 需注意提高药物的疗效, 尽量选择使用具备良好安全性、副反应较小的一类抗精神病药物, 以保证在服用最小剂量药物的情况下, 发挥最大的药效。护理人员需对患者服药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 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发的不良反应, 例如流涎、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吞咽困难、尿潴留等, 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异常情况, 需及时告知医生, 进行有效处理。本研究中, 服用精神类药物72 例 (90.00%) 。同时, 护理人员需综合考虑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情况, 设置合适的护理岗位, 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调配, 并构建主协管制度, 把管理责任实施细化以详细分解至各个岗位中, 实现各岗位的互补作用, 从而减少无陪护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出现的漏洞与空隙[5,6]。

3.3 预见性护理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体质与抗病能力明显下降, 再加上精神衰退与痴呆等症状的影响, 患者普遍无法生活自理或者是自理能力弱, 普遍存在不知冷暖、终日卧床、遗大小便、饮食失调等, 因而患者感染发生率较高, 引发多种疾病的出现[7]。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水平, 自觉学习、参与急救、多发病等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学习, 同时护理人员要树立防范意识, 增强自身的应对能力, 贯彻落实针对性护理措施, 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本研究中, 存在躯体疾病23 例 (28.75%) , 与赵际光[8]的文献资料数据差异较大, 主要是受到笔者选取样本量的影响。

3.4 提高社会支持力度与心理支持精神分裂患者多由于危害与扰乱社会治安而被强制入院接受治疗, 有文献[9] 资料指出: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自身存在强烈的心理需求与探视需求, 在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需要在无陪护护理的过程中, 给予强烈的情感支持, 充分发挥家属与社会支持的作用, 从小细节的处理中体现尊重患者, 帮助患者从身边小事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乐趣, 从而充分体现患者自身存在的价值。护理人员需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护理技巧缓解患者痛苦, 努力为患者营造安全、优美的环境, 实施多样化的娱乐活动。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例如爱好、兴趣、体质与病情等, 实施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从而促使患者长期住院生活的内容丰富性, 消除患者家属的担忧心理[10]。本研究中, 患者住院时间在2 年之内, 平均为 (1.2±0.4) 年。护理人员在实施无陪护护理过程中, 需为患者构建朋友式互助、家庭式等环境, 以实现无陪护护理的人性化与个体化。有调查显示:家庭式的温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与患者家属的专业知识水平。开放式的管理方式能够促进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康复与治疗, 依据患者的爱好、兴趣、体质以及病情等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例如优胜小组、星级病员等, 丰富患者业余生活, 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3.5提高安全管理力度在重视患者疾病治疗的同时, 还需提高安全管理力度, 针对无陪护护理, 实施现场动态管理评估与现场安全评估, 以保障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降低其危害性[11]。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 树立安全意识, 积极参加技能培训, 同时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 进行仔细观察, 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降低住院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3.6基础护理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受到病情影响, 喜欢独处, 在人际交往中较为冷淡, 普遍存在免疫力差、卫生状况不良等情况, 因此护理人员需重视基础护理, 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长期卧床患者, 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 以维持患者的个人卫生, 并定时提醒患者吃饭[12]。同时, 护理人员还需定期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 以防患者受到长期卧床的影响而出现褥疮。重视患者皮肤护理, 保持患者体表的清洁与干燥。若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话, 可督促患者开展身体活动, 例如日光浴等, 并领导患者进行散步, 以增强患者体质与免疫力。

3.7 病情观察患者住院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 以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实施有效护理。受到疾病的影响, 患者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 也无法进行准确表达, 因此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变化, 若是服药后患者出现表情痛苦或面色变化, 护理人员需对用药不良反应进行考虑, 一旦明确是异常情况, 则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患者卫生状况的不良, 会大大增加患者菌痢的发病率, 若患者存在频繁如厕或脱水症状, 护理人员需考虑中毒性菌痢的几率, 给予有效处理, 避免迟发性肠麻痹的发生[13]。

3.8 精神病对症护理护理人员需注意维持患者住院环境的清洁, 并定期进行消毒与打扫, 保证病房湿度与温度的舒适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夜间睡眠时间一般较短, 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夜间巡视, 及时发现夜间不安患者的存在, 给予镇静处理, 避免对其他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以保证患者晚间休息的充分性, 保持患者身体的健康。少数患者躁动不安状态下会存在自伤与伤人行为, 因此护理人员需特别注意防止患者接触危险品, 并通过娱乐、劳动等方法,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组织患者参与强度较低的体力劳动, 并参与娱乐活动, 例如跳舞、唱歌、书法等, 以激发患者生活的乐趣, 延缓患者精神的衰退[14]。同时, 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生活起居方式与行为进行训练, 指导患者于固定时间起床与洗漱, 并参与晨练, 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

在研究中, 笔者选取本院2012 年5 月-2014 年5 月收治的80 例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 给予无陪护护理方案。其中, 55 例初中以下, 25 例高中以上;43 例未婚, 25 例已婚, 12 例离异;36 例能够自理, 44 例自理有难度;72 例需给予精神药物, 主要是氯丙嗪、氯氮平、奋乃静等, 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23 例存在躯体疾病, 57 例不存在躯体疾病;所有均合并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基础、循环系统等疾病。无陪护实施前, 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为48.75% 明显高于护理后的3.75%, 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马辛等[15]探究结果一致。

上一篇:平安寿险调研报告下一篇:关于争论的对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