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梅花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共13篇)

梅花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篇1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梅花的高尚品质,学习这种品质。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一、激趣定标

1、展示学习目标

2、默读课文,从哪些具体事例中还可以看出外祖父思念、热爱祖国。

3、生默读课文。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1、互动(一)小组合作,体会游子之情

⑴教念古诗,悲伤落泪。

理解古诗的含义。

“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说:‘莺儿,你小呢,不懂!’”

为什么外祖父说作者不懂?在外祖父眼里年幼的作者不懂什么?

⑵无法回国,失声痛哭。

“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

这句话把外公比作什么?

外祖父和小孩子应该说在年龄上相差甚远,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你体会到了什么?

⑶送别亲人,思归难归。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仅仅是因为风撩乱了老人的头发吗?()

当你读到这句,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互动(二)回顾整体,畅谈收获

⑴(指课题)什么叫“魂”?本文以“梅花魂”为题想告诉读者什么呢?

⑵、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⑶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达标测评

我来闯关:

1、黄金搭档:

()的梅花()的春天()的气节()的泪珠

()的故乡()地坐下()地刮去()地摆开

2、择优录用。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画上“_”

(1)、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败衰老衰退)了许多。

(2)、由于每天对着电脑工作,我的视力大大(衰弱脆弱衰退)了。

(3)、庭院里长满了草,呈现出一片(衰弱、衰退)的景象。

(4)、她太(衰弱脆弱衰退)了,这点儿打击都经受不起。

梅花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篇2

一、缺失的范读和品读,让美文缺少了美读,文本的魅力得不到彰显

遍布课堂的齐读,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用得太多,其弱点也一览无余: 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得不到体现,很容易误入唱读的泥潭; 也使扮演“南郭先生”的学生有了可乘之机。我觉得凭该老师的功底,其范读的魅力应该可以征服学生,流露的情感可以感染学生,创设的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何况该文是本单元的精讲课文,不可不让老师的读成为“精讲”的“第一讲”。

还有,在学习“离别前赠墨梅图”部分的时候,老师采用的读法是“速读”,分析的写法是“语言”描写。这时,我在默默地呼唤: 如果能够让学生体味人物的心情,进行分角色品读,对语言描写的理解、对慈祥的外公那种无法割舍的乡土情怀,是否可以悟得更深呢?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正所谓“言为心声”,多少伤心事,都付笑谈中。听君一席话吧,品君肺腑言吧,梅花魂———就是海内外华人的“中国 心”啊! 如果在此 处,老师再播放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我想: 就以此文的学习作为对新中国成立六十六周年大庆的献礼,祖国妈妈一定会欣慰的!

二、关键词的不确定,让关键褪变为 “不关键”,词语的锤炼丧失了绝佳的机缘

在开始学习课文第一段的时候,教者要学生在齐读之后,找出文段中的关键词。当学生回 答“故乡”的 时候,老师没有确认,而是启发学生继续寻找与“内容”有关的词语,当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答出“外祖父”和“梅花” 的时候,老师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时候,坐在同学旁边听课的我产生了疑惑: 难道“故乡”不是关键词吗? 身在异国他乡的外祖父, “故乡”正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啊! 梅花之所以成为外祖父的最爱,不正是因为它是故乡的象征吗? 还有第一段中的“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更是文段中精妙的语句,“冷艳”冷的是思乡之苦,“幽芳”更是幽幽的思乡之情啊! 如果这些词语能够荣膺“关键词”的雅称,美文的内涵,不是可以有所挖掘了吗?

还有最后一段的分析: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女生齐读完该段之后,老师要求同学继续从“内容”上找出“关键词”,当学生说出“珍藏”后,老师板书在“外祖父”和“梅花”之间的箭头下。老师随即追问: “‘珍藏’这个词语表达了怎样的深情呢?”学生答出了“喜爱”“魂”等词语,老师板书了心中预设的正确答案“喜爱”,对于其他 词语,则不置可否。

这时候,我心潮澎湃: 为什么只能是“喜爱”呢? “魂”正是全文的文眼啊! 那颗眷恋祖国的心,不就是冷艳幽芳的“梅花魂”吗? 梅花魂、语文魂,怎么就这样轻易地失魂了呢?

三、古诗文名句的忽略,是与传统文化的背离

请看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忆起外祖父常常吟得泪流满面 的唐诗宋 词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青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些诗句,正是外祖父浓浓思乡之情的写照啊! 可惜老师就是把该段所述之事“教读古诗词”几个字之后,就放弃了对该段的精髓内容———古诗词名句的学习。

在教者进入下一段内容的概括时,我沉默了: 唐诗宋词,它们本是我国文学殿堂里最璀璨的两朵奇葩,如今有谁堪摘? 至少也该稍稍流连,哪怕走马观花也罢。

对比自己平时的教学,也存在诸多类似的问题。如何让语文的学习回归语文的本位,真是我们大家亟待解决的课题。谨借用鲁迅先生的两个颇有深度的词语,与教者及语文同行们共勉:

让我们不再“彷徨”: 语文之魂,就是赤子之心!

《梅花魂》教学建议 篇3

一、提示课题,唤醒积累,初知“梅花魂”

五年级学生对梅花,无论是颜色还是形态都比较熟悉,这是引导探究梅花内涵,感受人物情感的基础。可以在板书“梅花”后引导:喜欢梅花吗?能说说为什么吗?学生一般会从梅花色彩斑斓、姿态万千、香味浓郁、性格坚强等方面叙述,这就能促使他们整体感知梅花。接着进一步引导:梅花最值得我们赞美的是什么呢?能借助具体画面说明吗?学生一般都会把目光聚焦于梅花的坚强,通过其不畏严寒、不惧霜雪的形象描述,具体感受其坚强的品格。此时板书“魂”并追问:知道什么是魂吗?“梅花魂”指的是什么?借助字典理解。唤醒学生原有的经验积累,能促进难点的突破。学生对课题有了初步理解,就为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感悟创造了条件。

二、抓住细节,阅读品味,感悟“梅花魂”

外祖父借“梅花魂”赞美了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表现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爱。其对故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都体现在细节描写上:三次流泪,凸现他浓浓的思乡情;两件珍品,流露他殷殷的惜梅意;一次长谈,突出他拳拳的爱国心。“思乡”、“惜梅”、“爱国”有机联系,相得益彰,集中表现了海外赤子的爱国情。为引导感悟“梅花魂”所表现的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可在引导自读,读通课文,把握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写得特别细的地方(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明白主要细节:三次流泪、两件珍品、一次长谈)。接着,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展开想象,仔细品味,体验表达,借助对“梅花魂”情感内涵的感悟,促进理解与表达能力的提高。

1.三次流泪——感受浓浓思乡情

课文写了外祖父的三次流泪:教读古诗的暗自落泪;提到回国时像小孩一样“呜呜呜”地哭了;上船送别时的泪眼蒙胧。场景不同,缘由各异,但情感一样,这就是对故乡、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思念。可引导学生联系情境,联想和想象,体验感受。

(1)第一次哭——在想象描述中感受。第一次是悄无声息的哭。外祖父“常常抱着我”,“一遍又一遍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那几句诗时就潸然泪下。这无声的泪水,表达了真切的情感。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想象画面(教读古诗、潸然泪下、拍着手笑、摇头叹息),说出自己的体验感受,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明白:不厌其烦地教读古诗,为的是使“我”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借诗句表达对祖国的无限思念,表达漂泊他乡的愁绪;常常落泪,摇头叹息,表明离家之久、距家之遥、思乡之切,而又无可奈何。在此基础上,再回读诗句,理解诗意,产生共鸣,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走进外祖父的内心世界,触摸浓浓的思乡情。最后引导学生想象,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如果你就是外祖父,读到这些诗,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看到这些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可联系前边所学课文,想象并描述家乡绿意盎然的田野、疏疏朗朗的竹林、涓涓流淌的小河、弯弯曲曲的小路……祖国浩浩荡荡的长江、奔流不息的黄河、连绵起伏的群山、无边无际的草原……)借助画面的描述和心理的外化,体会外祖父在浓浓的思乡情中表达的对祖国的眷恋。

(2)第二次哭——在角色变更中感受。当“我”要求外祖父也回祖国去时,他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了起来……可见久居海外的外祖父深深地思念祖国和故乡,不能回国是何等伤感。可这样引导: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外祖父,在外漂泊数十年,朝思暮想回故乡,如今自己的女儿、孙女就要离开自己回祖国去了,而你却因年事已高不能回国。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恨自己,年事已高难回乡;怨山水,阻隔去路难回还;盼奇迹,生出双翅回乡去……)

(3)第三次哭——在真情对话中感受。送行时,似乎“一下子衰老了许多”的外祖父泪眼蒙胧,“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可这样引导: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外祖父,看着自己的女儿、孙女已登上即将启程的轮船,而自己就要与他们天各一方,你赶上了船,拉着自己的女儿和孙女,有什么要叮咛呢?对即将起航的轮船,有什么要叙说呢?对远方的祖国,有什么要表达呢?……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真情对话,尽情表达:对女儿、孙女,表达对他们的真诚羡慕和美好祝愿;对轮船,希望它能载着自己远渡重洋,回归故里;对祖国,为自己不能回国感到无限的惆怅,请祖国相信,祖国永远神圣地留存在自己心中。

2.两件珍品——感悟殷殷惜梅意

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是外祖父的两件珍品。在他心中,梅花是祖国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的象征。可引导学生抓住细节,阅读体会;凭借语言,体会情感;依托情感,品味语言。教师相机点拨,促进感悟。

一是呵护的细节。对呵护墨梅图的细节,可让学生自由朗读,想象外祖父的神态、动作;借助朗读,再现情境,表达情感;抓住“轻轻刮去”“慢慢抹净”,体会墨梅图是外祖父的心肝宝贝,外祖父要除去污迹,又唯恐擦坏了墨梅图,只好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他像呵护襁褓中的婴儿那样呵护墨梅图。可见,他对墨梅图怀有深深的怜惜之情。

二是赠送的细节。赠送的细节,可联系当时的情景思考:既然外祖父那么珍爱两件珍品,为什么要送给“我”呢?既然赠送,为何不一起送,直到我登上轮船时才送第二件珍品呢?引导交流时适当点拨,使学生明白:把两件珍品赠送给“我”,一是表达对祖国的眷恋:让挚爱之物回到祖国,了却心愿,以表达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思念和热爱;二是表达对孙女的期望:希望孙女把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捎回祖国,希望孙女像梅花一样做人;三是反映对珍品的留恋:两件珍品,赠送却有先后,反映了外祖父复杂的情感,体现了他对珍品无比的爱惜。女儿和外孙女走了,自己就要与她们天各一方,真想留一件珍品陪伴自己,以解心头的寂寞。但想到自己已风烛残年,真担心这件珍品不能回到祖国。因此,还是忍痛割爱送给了“我”。

3.一次长谈——体会拳拳爱国心

外祖父谈梅花,点出了梅花之“魂”,这是外祖父珍爱梅花的缘由。这段话,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需认真引导,体会句子丰富的内涵,感受外公真挚的爱国之情。

一是形象拓展。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梅花的什么品格?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读了这段话,你眼前出现了哪些人物形象?(让学生联系古与今的爱国英雄理解,像苏武、邓世昌、江姐、刘胡兰、钱学森等)——借个体形象体会民族精神。再这样追问:2008年1月,面对罕见的雪灾;2008年5月,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我国人民表现怎样?与梅花相似吗?——借群体形象感受民族品格。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外祖父如此珍爱梅花图和绣有血色梅花的手绢,原因在于梅花坚强不屈的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国人民不畏艰难险阻的体现。

二是心理外化。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亲近人物,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让学生充当外祖父,接受老师或同学的采访,借助心理语言的外化,促进人物情感的外显:“为什么如此珍爱梅花图?”“既然如此珍爱,为什么又要把它连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一道送给外孙女呢?”——通过采访,让学生知道:浓浓的梅花情,显现了外祖父殷殷故乡情,拳拳爱国心。

三、读写结合,延伸拓展,升华“梅花魂”

外祖父关于梅花的长谈和对梅花的挚爱,小时候的“我”或者浑然不知,或者感觉朦胧。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感受越来越清晰,理解越来越深刻,这就给了学生延伸拓展的空间。在整体阅读、深入感悟后,可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延伸拓展: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我”渐渐从外祖父的两件珍品中感受到了他浓浓的思乡情结、真挚的爱国情感,以及对“我”的殷切希望。这一天,“我”又一次拿出外祖父的两件珍品,不禁浮想联翩,外祖父还在异国他乡,“我”要写一封信,表示“我”的问候,叙述“我”的感悟,表达“我”的感谢……如果你就是作者,想在信中写些什么呢?让学生以作者的口吻给外祖父写一封信。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

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腮边、杭白绸、甚至、无所谓、华侨、衰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抄写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想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4)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过程与方法

(1)自学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自读研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2、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教学难点】

体会梅花的高尚品格,及老华侨的爱国之情。【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学生背诵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师:梅花清香幽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向往的对象,那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师板书课题:梅花魂。

3、请学生齐读课题。第一眼看到这个课题,你有没有产生什么疑问?(指导魂字)(1)迷信的指离开人体存在的魂魄;(2)精神。

4、师:有人说课题是课文的眼睛,课题理解准确了,才能透过这双眼睛深入地理解课文。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现在我想检查一下,大家有没有信心?

二、教授新课:

1、字词检查。(好词我能解)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说出来就可以了,实在想不出来可以快速浏览下课文。

2、师:看来字词是难不倒大家的,第二项:佳句我会读。我想请女生来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男生来读课文的最末一个自然段,准备好了吗?

3、师提问:在这两段中,作者都提到了什么?(梅花)还提到了谁?(外祖父)

4、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它可以让文章的结构更严谨,主题更鲜明。

5、通过预习,谁能说说外祖父对梅花有一种怎样的情感?想一想。

爱 板书:外祖父———梅花

6、师:好,你们的预习太棒了,不仅扫除了字词障碍,也基本上了解了文章的大体内容,接下来我们再深入地来学习课文。

7、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外祖父爱梅花,请大家快速地读课文,你能从文中哪一部分语句读出外祖父爱梅花呢?画出这样的语句。

8、画出来后,想一想:你从哪个字,哪个词最能体现外祖父的情感?

谈谈你的感想。师指导:注重细节描写

9、出示墨梅图。这个就是外祖父分外爱惜的墨梅图。当时五岁的莺儿百思不得其解,在外祖父众多的价格不菲的古玩之中,外祖父为什么单单喜爱这幅墨梅图呢?你能从文中找出答案告诉她吗?

10、师提问:梅花的什么最让外祖父喜欢?

幻灯出示:梅花就是这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欣赏风雪中的梅花„„

正如我们课前诵读的《卜算子·咏梅》。配乐朗读: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梅花吧!(齐读)

11、那么梅花的品格和骨气到底是什么呢?用文中外祖父的两个词来说就是: 板书:顶天立地 不低头折节(屈服)师追问:顶天立地的仅仅是梅花的魂吗?

幻灯出示: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学生齐读。

师:不低头折节,顶天立地的人物还有谁啊?(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用记忆的双手,把他们这个词打开。这里边会包含许多闪光的名字,你会想到谁呢?

用身体挡住机关枪的黄继光,宁死不屈的雨来,助人为乐的雷锋„„ 我们的心一次一次地被震撼了,但我们同样也不能忘记他们„„

也许他们的身份不同,年代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正是有了一个有一个的他们,我们的名族,我们的国家才会——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顶天立地的我们向世界展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同学们,这梅花魂更是我们的中国魂。外祖父爱梅花,其实更爱祖国。我们深深感受到华侨老人那颗深深的眷恋祖国的心。回顾这一整段,外祖父借着赞扬梅花那种顶天立地的精神,实际上更赞扬了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这种写作手法叫借物喻人。

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5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创设学生提问的氛围,逐层深入的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与态度: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二、重点:

创设学生提问的氛围,逐层深入的理解文章

三、难点:

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

四、教具:

幻灯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你们对梅花有哪些了解?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2课《梅花魂》,读课题,质疑。

那么梅花魂指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打开书,默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语句能解答你刚才的问题

用笔划下来,可以在边白处作简单的批注。

(三)深入学习:

读读你画的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和旁边的同学交流一下。

梅花魂指什么呢?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以下内容随学定教)

1、(13)段相关内容

①理解梅花的精神

学生谈理解,读出体会来

②理解中国有气节的人和梅花一样

③加入课外资料:我国古代有气节的人物

过渡语

④这位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会怎样对“我”说这段话呢?

(指读13段)

⑤外祖父这么珍爱这幅墨梅图,为什么把它送给我呢?

2、(3)自然段相关内容

①理解外祖父怎么“分外爱惜”墨梅图

②借助外祖父的话理解“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过渡语

3、(2、7、10、15、16)自然段相关内容

①外祖父给我读思乡的诗句,想象当时的情景读一读诗句

②想想外祖父还会给我讲关于祖国的什么呢?

③课件:祖国的地图,山河。

④出示第七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⑤简单谈,理解10、15、16自然段的相关内容

过渡语

(四)回归整体

1、填空:“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使我想起_____。”

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6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有的直接表达这种情感,如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哭起来。有的间接表达这种情感,如因为我弄脏了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说起梅花,我们学过许多有关梅花的诗句,你还记得吗?梅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预设: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师:是呀,傲骨凌霜的梅花不畏严寒,不畏风雪,古今中外多少人画梅,咏梅赞梅。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关梅花的小故事。

板书课题:梅花魂

齐读,强调“魂”的写法。组词,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梅花魂指的是什么?

课文讲了有关梅花的什么事?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谈一谈你初读课文的感受,你最想说什么?

3、检查预习。

(1)生词:缕缕幽芳 颇负盛名 抹净 低头折节 衰老 秉性

(2)交流感受。

预设:a、外公久居他国,非常思念祖国,家乡。

b、外祖父喜欢梅花。

4、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那几件事来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预设:a、读诗词落泪。b、分外珍惜墨梅图。c、不能回国,失声痛哭。d、送墨梅图。e、临行送梅花手绢。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而这种情感作者并未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自己回忆的几件真实的小事来表达的,使文章更真实,更感人。而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以运用这种表达方法来表达情感。

三、作业。

熟记生字词,熟读课后的阅读连接《故乡》。

第二课时

一、回顾文章。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作者通过回忆外祖父和梅花的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谁还记得这几件事?

二、精读感悟,入情入境。

大问题:你从那些事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要求:默读课文,在自己体会深刻的地方作简要的批注。

预设:

(一)“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你还小呢,不懂!”

1、外公为什么教我读唐诗宋词,为什么流泪?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3、指导朗读。

(二)体会另外两次流泪。

1、师:在莺儿的回忆中,外公几次流泪?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1)不能回国,失声痛哭。

(2)临别流泪。

(三)“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有什么稀罕的呢?”

1、你从哪体会到了外祖父对墨梅图格外珍爱?

预设:从动作、语言。顿时拉下脸、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玷污。

师:几个细微动作的描写就使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之意跃然眼前,这就是文学大家的功底。

2、指导朗读。(训斥中读出对墨梅图的疼惜)

3、对于一幅墨梅图,外公为什么会如此珍爱?

师:是呀,在外祖父心中,它不是一幅普通的墨梅图,而是祖国的象征,是值得用全身心去爱的。爱墨梅图,就是爱祖国啊。

在这里,作者用外公对墨梅图的分外珍爱,间接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真是巧啊。

(四)“这梅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师:关于为什么喜爱梅花,外公还有一段话,谁来读读?

1、外公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师:是呀,外公不能和我们一起回国,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了我,又向我讲述了这样一段话。

2、再读,想一想,外公的话讲了几层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三层意思。

(1)赞美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精神。

(2)赞颂中华民族出现了许多有梅花精神的人。而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顶天立地、不肯折节的民族魂。

(3)感慨每一个中国都要有梅花的精神。同时希望莺儿也要做一个具有梅花品质的人。

细节:她:梅花为什么用“她”。

体会:1、外公漂流海外,却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本性,是具有梅花精神的人。

2、梅花魂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3、我看到了外公不变的中国心。

(五)送手绢。

外公除了送我他最珍爱的墨梅图,还送了我什么?

(六)师:是呀,这梅花图,这手绢上的梅花,它不仅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1、齐读最后一段。

2、哪段也写了同样的意思?(第一段)

作者首尾同样写了梅花,写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让我们对这种感悟更为深刻,这种写法就是首尾呼应。

三、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课文学完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之情,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读出一位身在异国的老人对祖国的眷恋;

读出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坚强品格;

冰玉精神梅花魂 篇7

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又看下面道是: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

导引

大观园中,在探春的倡导之下,宝玉、宝钗、黛玉、李纨等人纷纷响应,很快成立了诗社。诗社刚刚成立,就举办了第一次赛诗活动:咏白海棠。探春、宝钗、宝玉已先后写完,黛玉最后“一挥而就”,可见其才思敏捷。另外,从宝玉与众人的喝彩与叫好中,便可看出此诗的不同凡响。

阐发

诗的开头便是别样的诗境:湘妃竹做的浪漫的湘帘卷起一半,古朴的屋门半开半掩。半卷的帘后,半开的门前,遮掩的是怎样一位亭亭的高雅的女子?她清澈的双眸,正投向帘内门前那盆洁白素雅的海棠花。

海棠花事如何暂且先不说,单看滋养这海棠花的土壤,竟似那碾碎的冰块,泛着晶莹的光泽;再看盛放海棠的花盆,竟似那温润的玉石一般。冰之清寒,玉之润泽,就这样与海棠相伴。冰玉的精神不就化入了海棠花的神韵之内了吗?

以“半”字起笔,以“半”字呼应。如“冰”似“玉”,想自天外。怪不得宝玉赞叹“从何处想来”!

经历这样的铺垫、渲染之后,黛玉开始将目光投向那盛放的白海棠。那是怎样的洁白呢?该是将梨蕊的三分皎洁悄悄地偷过来了吧?哦,那在春天里烂漫盛开的梨花扑入人的眼睛中了,那份不染尘埃的洁净的白色融入眼睛中了!“梨”者,离也。这洁白的海棠花勾起黛玉离别家乡的伤悲了吗?引发黛玉永远也见不到父母的凄凉之慨了吗?

细细嗅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似有若无,似散还留。这哪里是海棠花香?这分明是梅花的魂魄啊!

那在严寒中怒放的梅花,那怒放的梅花散发的缕缕冷香,是不屈的意志!是动人的傲岸!是高雅的坚守!

“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

风儿穿过半卷的湘帘,跑进半掩的门内,去跟海棠花亲近。海棠花儿轻轻起舞,洁白的花儿飘飘欲起,仿佛那月宫中的仙人缝制的洁白衣裙,飘逸脱俗,美丽不凡。风定花静,花瓣低垂,似乎是那清秋时节闺中忧怨的女子刚刚擦去哀泣的泪痕,凄婉而动人。

娇羞的海棠花一如那娇羞的女子,默默无语。不是无语,是不知可以向谁倾诉无尽的心事。西风卷凉来,倦意掩花姿,夜色昏沉中,无语伴花魂……

在对白海棠的歌咏中,一个冰雪聪明、高洁雅致、伤别怨离、心事重重、美丽动人的女子形象宛然于眼前!

那不就是黛玉的形象吗?

《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8

1、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情怎样表达出来的。

2、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境

播放歌曲《故乡的云》,这首歌与本课有什么关联呢?

二、研讨点拨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知道作者离开外祖父时候,是多大的孩子?

师: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生自由说)

师:看来,关于外公都是作者幼年时期的记忆了。一个孩子,虽然记住了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在作者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你能从文中找到她的.疑问吗?她都不懂什么呢?(生自由说)

师:小小的单纯的不谙世事的孩子怎么能读懂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呢!岁月带走了这个漂泊异国的老人,也使当年的小女孩长大了,成熟了。回想起记忆中这一幕幕往事,成年的她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

师:从哪看出来的?

师:终于懂了的时候,老人早已不在了……可是读懂是怎样让人心痛的感情啊!请同学们齐读这一自然段。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读文,看看你从文中哪能体会到老人有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呢?并画出相关的句子。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师:指名读。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读了这些思念家乡的诗外公想到了什么?

师:那么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怎么读?(生自由说)

师:那就让我们试着读出外公的伤感。(指名读)

师:读了思乡诗,触动了思乡情,外祖父落泪了。你还从哪句话体会到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深情了呢?

[出示句子]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师:指名读。思考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你能体会到外祖父当时的心情怎样?(悲伤、难过)为什么会这样?(生自由说)

师: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就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一种事物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梅花)那他对梅花有着怎样的感情呢?(生:喜爱)

师:你从文中哪看出外祖父特别喜爱梅花呢?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

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师: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怎样读?

师:那就让我们来试着读出外公的这种小心。(指名读)

师:我感觉这位外公的动作不够轻,谁能再轻些。(指名读)

师:从外公的动作我们能体会到他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你还能从其他地方感受到吗?

[出示句子]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从哪看出来的?

师:那就让我们把外祖父的气愤表达出来吧!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师:外祖父如此喜欢这幅墨梅图,它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呢?你们想看看这幅墨梅图吗?

[出示墨梅图]

师:看了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是啊!我只不过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慈祥的外公竟大发脾气?是这幅画价值连城吗?(不是)那是什么?(在外公的眼里,梅花是祖国最有名的花,梅花是祖国的象征,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爱墨梅图,爱梅花,实质上是爱祖国。)

师:关于为什么爱梅花,外祖父还有一段话,谁知道是哪段?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同学们都知道这段话是对不懂事的孩子说的,明知道孩子听不懂,却这样认认真真地说,他仅仅是对孩子说吗?请你默读这一段,看看能读懂什么?

[出示句子]

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师:你们想看看雪中的梅花吗?(想)

[出示雪中梅花图]

师:看到了吧。大雪压在枝头,有的梅花上都结了冰,然而梅花却凌寒独自开。看到此景,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梅花呢?

师:让我们带着新的感觉再来读这句话。(指名读)

[出示句子]

她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生:我还有个问题:写梅花这里为什么用“她”呢?

师:表面上看“她”指的是梅花,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其实“她”指的是什么?

师:谁愿意再读一遍第13段,请你仔细体会。(指名读)

师:谁来说一说“她”指什么?(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师:梅花冬天开,而“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就像梅花一样: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齐读)

师:你们能说一说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还有哪些?

师: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你们说觉得个个都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人物,在外祖父眼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什么精神?(梅花精神)

师:外祖父怎么说的谁能把这句话读出来。(指名读)

师:“秉性”指的是什么?(本性)梅花的秉性指的是什么?齐读“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师:这不仅是梅花的精神。在外祖父眼中他还是什么精神?

师:在这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借物喻人)

师:由此可见,外祖父不仅仅是在赞美梅花,也在赞美具有梅花精神的有气节的中国人,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在读这段,再次感受外祖父喜爱梅花之情吧!(齐读)

师:学到这里,同学们应该知道在莺儿回国前,外祖父为什么把他最珍爱、最宝贵的画送给莺儿了吧?谁能说一说。

三、交流感悟

小组合作完成

师:外祖父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了莺儿,是希望莺儿也能像梅花一样,继承和发扬梅花精神。那为什么在船快开时,又送绣有血色的梅花手绢呢?

师:[出示梅花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师:梅花都有什么颜色?

师:那外祖父为什么送给我锈有血色的手绢呢?

师:在什么时候送的?(临行前)外祖父的心情怎样?(特别难受)从哪看出来的?(泪眼朦胧)外祖父为什么又哭了呢?(他想回国,却回不去,爱祖国,眷恋祖国……)

师:在这种情况下送给我血色手绢为什么呢?

师:我们不难看出这位老人对故土怀有纯真的感情。这是海外赤子的一份赤子之情啊!

师小结:

外祖父这位与梅花相依相存的老人,他的爱梅情结其实就是一颗深藏着的爱国心啊!他自己不能回归祖国,他要让自己的心回归祖国。这颗心就是啊的魂啊,他要让自己的魂回归祖国!这也是一个海外赤子的一片赤子情。让我们通过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来感受外祖父的这颗心,这份情吧!多媒体播放《我的中国心》

四、拓展延伸

师:外祖父终究没有回到让他魂牵梦绕的故土,就让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长留星洲吧!让我们把心回到梅花上来。

[出示课件]墨梅图

师:这是一幅略显单调的梅花图,希望你能妙笔生花,写上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诗句。(生自由写,然后汇报)

师:老师也给这幅梅花图写了一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同时把这句话送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能牢记这句话。

6、《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探究,体会梅花的坚韧与高尚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开展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在风雪中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风姿。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

(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

(4)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陈毅)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生齐读。

3.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文生字词,生自主交流,掌握音、形、义。

秉性

训斥

撩乱

朦胧

灵魂

玷污

颇负盛名

折节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生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1.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画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段)

(1)出示:

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就会落泪呢?(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

②这几句诗是哪几位诗人写的,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你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③指导朗读,读中悟情。(配乐《思乡曲》)

(2)出示“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又用红绸子慢慢抹净。”

①投影出示“墨梅图”,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

②你从哪些诗句感受到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词句?(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③指导朗读“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一切,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3)出示: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①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生举例。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图片及名字,生读。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凶奴血。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③外祖父如此深爱梅花,说明了什么?生讨论交流。(外祖父把梅花当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④指导朗读。这看似平常的梅花,融入了无数有气节人物的灵魂,漫漫五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呢?让我们的饱含深情地再读这一段。

(4)出示:“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块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①指名生读。

②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让“我”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3.讨论: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什么更深的了解?师引导学生理解,“梅花”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生齐读课题《梅花魂》。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会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吗? 2.古往今来,由于历史原因,许多象我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他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国语言,但他们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他们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的中国心》)

板书设计:

1、吟诗落泪

2、珍爱梅花图

思念祖国

6、梅花魂

3、不能回国而落泪

爱国之心

4、送墨梅图

5、递梅花手绢

教学反思:

上完《梅花魂》这一课,同学们还在澎湃的《我的中国心》的歌声中久久不能平静,我的心里也涌动着一种激动。

语文课程具有审美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我知道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也是情,学生面对情感丰富的老师,身处充满激情的氛围,一定会有情真意切的感受。因此,整节课我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尤其在讲到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中国人的时候,教学达到了高潮,孩子们的小脸通红,情绪高涨,他们跟随画面看到了民族英雄岳飞,金忠报国,想到了诗人文天祥,以及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想到了不辱使命的苏武,不顾威胁利诱,冲破阻挠回到祖怀抱的李四光,想到了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不受嗟来之食的朱自清,想到了方志敏,王二小,陈然,江姐„„同学们还激动着举着手争抢着列举出更多的具有“梅花魂”的人物。望着他们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小脸,我感受到自己正在和他们一同成长,他们分明感受到了梅花魂就是民族魂,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啊。而当张明敏《我的中国心》的歌曲响起时,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高唱起来,可以看出,学生被外祖父的这种深切的爱国情意打动了。他们的心中也涌动着一颗中国心。歌以咏怀,言为心声,语文的人文性在这里得到了弘扬。

梅花魂教学设计——王洪枝 篇10

执教:王洪枝

2008.9.12 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此,我设计的理念是:让课堂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让课堂成为语文实践体验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知识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生命价值的自然生成。求实、求活、求新、求效是本课设计总的指导思想。

教学的三维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教学思路:知梅,悟梅,颂梅,品梅感受梅花魂。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一些写梅花的诗词

学生学唱歌曲《思乡曲》《我的中国心》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创情助思,知梅花(3)

1、导语引入: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的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尽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者陈慧瑛就会想起葬身异国的外祖父,我们也曾被她所讲的故事深深打动了。(说说5个故事).板书:(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2.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慎重地、用心地学课文――《梅花魂》,(齐读课题)走进外祖父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眷国之情。

二、引情乐思,赏梅花(23)

(一)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10)

1、自学珍爱梅图体会,动手圈画。

2、读句交流,谈理解。

出示: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预设:

1)外祖父以前是很慈祥的,而现在却因为梅花图而发怒,这正是体现他对梅花的喜爱。你能读出外祖父的心情吗?

2)师:这里有个问号,对,是反问句,语气要强烈。谁再来?

师:我已经能感受到外祖父的生气。

3)我从爷爷的动作中也能感受到他对梅花的热爱。“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这句中“轻轻刮、慢慢抹”我体会到在这点。

4)我还从他的表情中感到,他本来是慈祥的,现在却顿时拉下脸来。

总结:是啊,作者为了突出外祖父的爱梅,不但运用了语言、行动描写,还进行了比较。

5)这种对比还有吗?(前面写我偶然摆弄他的古玩,他不甚在意,而现在仅仅因为我在 他的画上留了个脏手印就训斥。我感觉到外祖父把梅花图看得比古董还重要。)

(二)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13)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在众多的花中,为什么外祖父对梅花情由独钟?(出示不畏风欺雪压的红梅课件)(预设:因为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2、看着这幅图,你能用什么词或诗句来赞美它呢?

3、外祖父喜欢梅花仅仅因为梅花不畏严寒吗?(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你能列举吗?出示课件(岳飞、江姐、鲁迅、文天祥„„)

4、在外祖父眼里,梅花代表着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5、美读升华

师引读:岳飞、江姐、鲁迅、文天祥„„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他们不管(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就是老人喜欢梅花的理由,再读这段话。读懂老人的心。

三、品情深思,品梅花(8)这就是“梅花魂”、“民族魂”,岁月带走了这个漂泊异国的老人,也使当年不谙世事的小女孩长大、成熟了。他当时不懂得外祖父为什么这么喜欢梅花,更不懂得外祖父的三次哭泣,请同学们找出老人的三次眼泪,说说你的感受?

生读课文,交流三次流泪。

1、第一次流泪

我从第二小节感受到,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想念家乡的诗句就会掉泪。因为这些诗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诗,他心里涌起对家乡、对亲人的万般怀念,泪水情不自禁流了下来。

师;,这是触景生情,你能读出你的理解吗?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外祖父,走进一个漂泊他乡的老人,一起来读读这段话。齐读。

2、第二次流泪

生:我是从这部分感受到的。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呜”的哭了起来„„一般大人是很少哭的,可外祖父听到我问他要不要回国时,他却哭了。我觉得他一定很想回去,而又回不去,所以伤心。

师:是呀:外祖父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之情,从他的失态中体会到外祖父思归难归的悲痛心情。

生:“呜呜呜”我感受到他哭得声音很大,真的是很伤心啊!

生:老师,我想读读他们的对话。

(生读得非常的投入,读到后来不禁哽咽起来)

师:谢谢你,孩子。你已经走进了一位华侨老人的心灵。

3、第三次流泪

师:还有吗?

生:还有,回国那天,天气凉飕飕的,可外祖父还来送我们,他是多么想和我们一起回去啊!

生:我也从这段中“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平时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感受到外祖父心中的伤感。因为外祖父平时头发都理的整整齐齐,但现在被风撩乱了他也不理会,他心里只想着祖国。

生:我也觉得这里风缭乱的不仅仅是他的头发,祖父心里也是那么的乱,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老人站在码头上的样子。

生:船快开了,这里说外祖父泪眼蒙眬,我感受到外祖父心里非常难过。

四、拓情延思,颂梅花。(6)

1、是啊,老人又一次泪眼蒙眬,在船快开的那刻,他上了船递给我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帕,难道老人仅仅是想送我一块手帕吗?

(我觉得这手帕代表着外祖父的一颗心,他是要我把他的思念家乡的心带回家。

我也觉得这块手帕代表外祖父的心,而且是像梅花一样的心,有中国人气节。

我想这手帕外祖父就把他当作了自己,自己不能回去了,他希望孙女把他最喜爱的梅花图和手帕带回去,就好象他自己也回去了!因为课文最后一句说“这不只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课眷恋祖国的心!)

2、讲得真好,孩子们,这位老人想让作者带回去的何止是一幅梅花图、一块手帕啊,那是一位飘泊他乡,心寄故乡的老人的心啊,那带回去的是一位华侨老人的灵魂啊!一个想回而不能回的老人面对离别的亲人,面对茫茫的大海,面对朝思暮想的祖国,老人心里在想什么呢?当他把那块手帕郑重地递到我的手上,他又想说什么?孩子们你能把这位老人心里想的、嘴上想说的写出来吗?

生写,音乐《思乡曲》

生交流。

生:看到这血色的梅花,就要想起你伟大的祖国,想起那些有气节的人,要想起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心。你带回了梅花,就带回了梅花,就带回了我的牵挂,带回了我的思念。莺儿,要记住,你是中国人,你的身体内流淌着的是中国传统的血统。

生:当外祖父面对着茫茫的大海,他心中不禁掠过一阵伤痛的风。他面对着大海默默地说:“大海啊!我回不了故乡!请你把我的思乡之情带回去吧!”就在这一刹那,他流泪了„„他又不放心大海能否把他对故乡的思念带回去„„于是他又递给莺儿一块带着他思乡之情的手绢,他在心中念道:“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手绢!你要把我的思乡之情带回祖国!并继承梅花的秉性——永远爱祖国!”

生:外孙女,你要好好读书,来报答祖国吧!外公老了,不能回去了,这血色的梅花就像我的心,你把它带到祖国,也等于把我的心带到祖国了!那样我也安心了!

……

师:是啊!这是老人一生的心愿,又何尝不是千百万海外华侨的心中的呼唤呢!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让我们在《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小学五年级语文《梅花魂》评课稿 篇11

黄老师在本学期的第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上给我们展示了一节以“读写结合”为主题的新模式课例。新颖的内容截取,精心的设计,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无不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学期,学校把教研活动的主题定位在语段的教学上。这节课上,黄老师就围绕这个主题,对文本大刀阔斧,精心截取了第13自然段作为教学内容,抓住语段特点,以多层次的“读”,引导学生体会梅花的喻意,进而延伸到“写”,把读和写巧妙地结合起来。下面,我就“读写结合”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读写结合,“读”法得当。

在这课教学中,“读”是“写”的`铺垫,黄老师对文本的“读”法设计真可谓是层层深入,学生步步得法。在教学初始,黄老师先让学生读通语段,感知内容;接着让学生品词析句,先品梅花的句子,再悟写有气节的人的句子,然后感悟梅花和有气节的人之间的联系。学生在读句中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在交流中体会梅花的精神,在体会文意中逐渐得法——借物喻人的方法。在引导得法的过程中,黄老师对“读”的教学设计,真是独具匠心,使这个语段成为“写”的有效范本,使这个过程成为“写”的有效铺垫。

二、读写结合,内化活“写”。

“小学语文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典型范例。它包括了许多典型段式结构,典型的景物、动作、心理描写等等。学习了这些段落,在学生悟出了某一语言规律后,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内容,以课文为模板,联系自身生活实际,举一反三进行仿写训练,以起到巩固知识运用语言的作用。”在这一课“写”的教学环节中,黄老师就是以课文的13自然段为模板,让学生以“借物喻人”为方法,进行读写结合。这环节的设计循序渐进,非常有层次,从“拓展欣赏”到“拓展说话”再到“拓展写话”,学生在“赏”、“说”中再一次感悟“借物喻人”的方法,并对这种方法做了初步实践。随后的“写”就是水到渠成了。在尝试写话中,黄老师还特别细心地设计了“写话二选一”,为中下学生铺了写话的“阶梯”,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

《梅花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华侨老人的爱国之情。

2、了解课文中说写的有关诗句。

3、搜集关于梅花的诗词。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赞美梅花,欣赏梅花,留下了不少经典诗篇和图画。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你所熟知的描写梅花的诗句有那些?(边说边放音乐和梅花图片)

二、释题

描写梅花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可有谁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文人墨客来赞美梅花,她们喜爱梅花的什么呢?(让学生把自己想法用几个词来写在黑板上)

其实打动人们的就是梅花的这种秉性,这种品格,这种精神,也就是梅花──魂。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这一课。

三、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直接体现梅花精神的句子。

2、出示投影片,齐读:

这梅花,3、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请同学们再把这句话读读,把你的体会融入到读当中。

4、祖父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那么他在赞美什么?

小结:

外祖父赞美不畏严寒的梅花魂,其实是在赞美(不肯低头折节)的民族魂。出示幻灯(读里面的话)

5、在咱们中国历史上这样有气节的人物有许许多多。你们说上几个吗?

6、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了中华儿女的秉性:

下面请同学们任选一句话来把空填完整。不是很有把握的就跟同桌讨论一下:

愈是________,我们中华儿女愈是__________。

愈是________,愈是_____,我们中华儿女愈是______。

愈是________,愈是_____,我们中华儿女愈______,愈_______。

7、现在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梅花象征着什么呢?

(也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黑板上)

8、难怪祖父会说: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引读或者直接出示这句话:

祖父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有种什么感情?(自豪感)带着这种自豪,再自己读一读这句。指名读,齐读。

9、从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你是否体会到,他有着一颗怎样的心?

(眷恋祖国 中国心)

板书:(画心)板书中国

10、是啊,有着这样精神的民族,怎能不令人骄傲?有着这样民族的祖国,怎能不令漂泊他乡的海外游子日思夜盼、魂牵梦萦呢?也正因此,外祖父才会才有那一系列让幼时的我无法理解的举动。大家再读一读课文,你从外祖父的举动中读出了什么?请大家边读边和同桌讨论一下。(有同学补充,或者有同学跟他有同样感受的也再把那段读一读)

四、总结

梅花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它寄托着一位老华侨对祖国深深的眷恋,所以每当作者看到祖父珍藏的那幅梅花和给她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下面请同学们把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一遍。

虽然此时此刻,我们在自己的祖国,在自己父母的庇护之下成长,不一定感受得到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但是当我们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远离自己的祖国,祖国这个词汇将会是你每天想得最多,思得最深,念得最真切的一个词。可能在异国他乡看到一个中国人,听到一句中国话,你都会莫名的心跳和激动。而对于这样一个思念家乡的华侨老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身在他乡的人都会想着回家,可是与我们仅隔一个海峡的台湾同胞,他们却回不到祖国的怀抱,他们对祖国又有着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来看看台湾诗人于光中所做的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今天我们所学的梅花魂,讲述的是一位平凡的老人对祖国的思念,而这首乡愁,你觉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梅花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学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

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重点〗

理解全文。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⑴ 读诗落泪;

⑵ 珍爱梅图;

⑶ 不能回国;

⑷ 赠墨梅图;

⑸ 送梅花巾;

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⑴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⑵ “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① 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② “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

③ 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⑴ 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⑵ 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⑶ 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⑷ 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⑸ 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① 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② 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③ 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⑹ 再次播放《红梅赞》,同时指出: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得是梅花,实在赞美江姐。声情并茂的导语使学生深深领悟: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

⑺ 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

三、总结方法,帮助学习第一件事

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扶”学,培养能力。

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

2、思考讨论:

⑴ “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⑵ “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① 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② 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四、放手自学第三件、第五件事

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放”学,发展能力。

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

五、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谈谈学完课文,你在写作上的收获。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梅花魂 3、不能回国 中国心

4、赠送梅图

5、递梅花巾

上一篇: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英语教学工作安排下一篇:中考阅卷感受